时间:2022-09-18 10:32: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0引言
任何有机体都有其生命周期,项目也不例外。项目管理是通过项目经现和项目组织的努力,运用系统理论与方法对项目及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旨在实现特定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必然经历若干阶段,这些阶段构成了项目的生命周期。
顶岗实习是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的改革模式,将项目生命周期管理这种先进的现代管理模式合理应用于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可以使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等到改善,从而使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1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监控不完善。实习过程中老师的指导与管理主要停留在表面上,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重点检查学生的实习日志,而忽略了学生态度,观念等。
(2)监控主体作用不明显。家长和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监控主体,学生在校外企业实习和工作过程中,与监控主体的联系不紧密,甚至失去联系,使得消息封闭。
(3)监控客体认识不足。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校内指导老师,既作为学生的监控主体也作为客体,指导老师在整个顶岗实习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指导不足,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工作与思想动态。
(4)反馈不充分。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在生活、报酬等方面问题不能及时反馈,对每一届学生的顶岗实习缺乏深入的思考,导致问题重复出现。
(5)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顶岗实习管理涉及多层次,多因素,多元化。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结果,轻过程等方面。
2项目生命周期在顶岗实习管理中的应用
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实训向校外的延伸,为使顶岗实习工作更好的开展,本文将项目生命周期理论与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相结合,详细分析分阶段开展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实施的各个阶段,即组织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收尾阶段。顶岗实习管理重点是实施阶段的管理,难点是如何协调四个阶段,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2.1组织阶段
顶岗实习应做到与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要求对接,不可过分适应企业而放弃专业培养目标。为使顶岗实习工作有序开展,学生在顶岗实习前,需组织相关指导老师学习《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在此阶段,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根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而确定。专业负责人将顶岗实习工作组织协调到相应的指导老师中。为使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顺利进行,各指导老师可以制定不同的实习方式,以达到顶岗实习的目的。
2.2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是有效实施顶岗实习的关键,此阶段不仅需要计划顶岗实习单位,而且需要计划学生的顶岗实习进程。首先,由专业相关负责人详细考察并确定企业是否符合顶岗实习要求,与企业洽谈顶岗实习内容并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其次,结合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要求,召开顶岗实习宣讲大会,提出具体的实习要求;然后,学校在学生赴企业实习之前需要进行安全教育,向学生家长提供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最后,要求学生与企业需要签定顶岗实习协议,以协议的形式来保障学生的顶岗实习有效进行。
2.3实施阶段
顶岗实习实施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也是管理过程中最复杂的阶段。在学生赴顶岗实习企业后,专业顶岗实习联系人首先要提供学生实习情况表;其次在学生实习期间,专业顶岗实习联系人与学生要保持充足的联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学生在实习过程遇到的问题,关注学生在实习过程的心理动态,确保顶岗实习过程顺利实施;其次,专业顶岗实习联系人需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加强学生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的教育,同时对学生的实习内容进行专业指导,并能做到随时记录学生的实习情况或者变更情况;最后,制定紧急情况或突发事情应急处理措施。
2.4收尾阶段
顶岗实习的收尾阶段也是比较重要的阶段,此阶段需要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考核与评价,如何考核学生的顶岗实习是重点。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不仅只对结果进行考核,同时也要注意过程考核,学生在顶岗实习结束时需要提交顶岗实习报告与顶岗实习鉴定意见等材料。校内指导老师与企业指导老师共同对实习学生给出评价,评价按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四个等级评定。另外,此阶段还需要进行总结与交流,将学生的顶岗实习经验、实习成果进行总结。
关键词 顶岗实习 管理规范 实训基地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1 顶岗实习工作推出的背景
21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达到1184所,每年招生规模达到310多万人,在校生达到900多万人。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这种背景下,职业教育能得到蓬勃发展,取决于教育模式与培养人才方法适应社会生产力需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类型,肩负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科技人才的使命。以“学生为主体,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是高职教育的特点。为了培养学生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职业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能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不仅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职业性和技能性,还需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而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实践教学方式,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提供了真实的环境。也是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促进了学习、实践、工作一体化。使学生了解当前职业前景与工作岗位需求,增强专业知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不断增强个人责任意识,合作和创新意识,使得人格全面健康发展。
2 顶岗实习的组织
2.1 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和要求
为有效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切实实现提高人才专业实践技能,毕业时达到零距离上岗,有效地服务社会。必须使其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告诉学生高职教育的任务是培育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生只有亲自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去感受企业的运作管理模式,然后接触企业的文化,才能成为专业人才。仅凭显性知识的课堂教学很难实现。知识与能力不能相等价,把理论知识转换成专业能力,这需要一个亲身实践的过程,而顶岗实习给学生提高一个很好的机会。因此学校组织学生深入专业相关的企业,感悟职业活动必备的隐形知识,进行至少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是让学生熟悉工作岗位内容(岗位职责和生产流程)、掌握企业工作的方法(工具、对象和组织形式)、理解其单位工作的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的重要途径。同时对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顶岗实习体系的安排
为顶岗实习顺利实施,提高实习效率和实习质量。必须对顶岗实习进行一体化,有组织有秩序的安排。顶岗实习被高职院校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且是其中重要部分。因此它的实施需要遵循课程体系、时空体系及学分体系的要求。顶岗实习开展的前提依据是课程体系的构建安排,顶岗实习实施的过程和方式由时空体系来决定。而学分体系给顶岗实习基础保障也是对实习给出认可度。顶岗实习是属于校外专业实训课程,安排在学校教育课程之上。学校的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德育课程、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拓展课程。顶岗实习是教育课程的综合技能拓展,是学生就业的过渡阶段,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通常在第五个学期,时间为六个月到一年。也可以是工学交替式的,如通信、网络、信息管理等专业。顶岗实习的场所可以在学校的实训基地(一些特定机房和厂房),或是校外企业提供的生产车间,或是政府指定的公共实训中心。当然实习单位的选择可以学校来安排,也可以自己提出实习单位,但必须得到学院的准许。顶岗实习的学分安排要与学时安排相匹配。顶岗实习作为必修的教学环节,根据不同专业设置4~8学分,不能用其它学分替代。
2.3 顶岗实习学习计划的制定
顶岗实习学习计划的制定,对顶岗实习的实施顺利完成起到关键的作用。可以把它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当中,是职业学院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实习计划可以由学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参考单位具体岗位要求来制定框架,具体由负责顶岗实习的带队老师来完成。把实施计划分解到具体的学生当中,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目的,具体任务。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与实习单位一起制定岗位职责,以及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实习的时间、内容,方式、管理制度以及成绩考核评定等。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掌握哪些岗位知识和专业技能。也能培训学生的职业岗位素养和素质。通过制定实习工作计划,对顶岗实习的实施管理会更具体化、条理化和更容易。
3 顶岗实习的实施管理
顶岗实习实行院系两级进行管理。教务处及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全院学生顶岗实习工作规划和规定的制定、检查、评估及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的处置。系具体负责各专业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顶岗实习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企业、学院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居于主导地位是顶岗实习的组织者,在整个实施过程的作用很重要,它是学生实习过程的监督、控制、辅助者。企业在顶岗实习中最关键,是顶岗实习岗位和企业指导老师的提供者。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提供技能指导、实践操作场地、职场环境,同时也提供就业就会和自我价值的体验。学院各系为顶岗实习顺利实施,成立了实习指导小组,来负责负责管理和组织实习过程。指导小组由实习企业负责人、系主任、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业指导老师、辅导员以及学生的代表来组成,其中系主任是小组组长。同时学院安排校内专业指导老师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专业指导,指导学生人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也起到了重要的辅导作用。
3.1 顶岗实习指导小组的职责
顶岗实习指导小组负责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单位进行联系,指定实习协议,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单位、工作岗位的选择。落实每个学生的实习单位,并指导相应的校内专业指导老师。当然学生可以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但必须得到系里同意。顶岗实习指导小组还负责与企业共同制定本系各专业的顶岗实施计划、实习指导手册、实习协议以及共同进行实施管理。同时与企业一起商议和制定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建全顶岗实习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共同对顶岗实习的全过程监督以及给予考核评价。且与企业一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且是顶岗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动员、培训和教育。明确学生的实习目的、任务和考核方案,并进行学生体检。体检合格的学生才允许进行实习,并与每个学生签到实习安全责任书,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进行安全保障。
3.2 企业及企业指导老师的职责
企业负责提供顶岗实习的专门负责人,进行对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安排、企业指导老师的指定以及对整个顶岗实习过程的监督管理。企业指导老师则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占重要的角色,负责学生的工作内容的安排和技能指导。同时他要贯彻落实具体的实习计划、实习任务,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等工作。负责和校内指导老师保持联系,实时动态地掌握学生顶岗实习中工作考勤、业务考核以及实习鉴定给出实习考核成绩。
3.3 顶岗实习教师的管理职责
做好实习前期准备,首先结合实习岗位和实纲制度每个学生的实习计划。实习计划包括实习单位信息、实习的时间、实习工作内容和要求、实习纪律、周记和实结、以及实习考核方式等内容。在实习中并协助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和组织管理,实习期间环境允许则需要和学生一起居住,方便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需要经常到企业对学生实习过程考察。把了解情况进行记录,并向领导通报。实习结束后,进行实习指导记录总结和评定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成绩形成书面材料,提交给系里存档。
3.4 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和评价管理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具备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与管理。顶岗实习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考核制度。顶岗实习成绩=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价?0%+校内指导教师评价?0%(平时表现+实习周(日)记+实习报告)。最终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等进行评定。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内容包括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价: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素质表现、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进行评定。校内指导教师评价: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是否履行院系相关规定,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实习周记和实结报告进行综合评定。考核合格的学生将获得学分,同时由实习单位和学院一起颁发实习合格证书。
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较高动手操作能力、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必须坚持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让学生认真地完成整个顶岗实习过程,从而掌握一定的实践经验,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娟.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9).
通过顶岗实习,深入企业感悟职业活动必备的隐性知识,让学生熟悉工作内容、掌握工作方法、理解工作标准,是职业教育“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必然要求。由于企业存在着生产任务与实习内容的冲突,学校存在着学生分散实习的管理、考核困难等问题,学生存在着参加顶岗实习的身份转变所造成的角色难以适应等问题,致使“基于学习的工作”的顶岗实习,成为了高职院校管理的难点,“放羊”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的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成了“学生工”。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学院自2009年提出了校企联动循环顶岗实习的理念,认为顶岗实习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高级阶段,是校内学习的延伸,是连接校内学习和企业需求的桥梁和纽带,是一种“基于学习的工作”,只有通过校企联动,使实习过程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轮流顶岗,才能形成系统的企业岗位职业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无缝对接的就业能力。
二、借鉴PDCA循环和ISO质量管理模式,构建校企联动循环顶岗实习模式
校企联动循环顶岗实习模式以校企联动作为保障,循环顶岗作为目标,其基本思路是,校企联合制定顶岗实习计划,联合确定循环岗位,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共同考核实习效果。
1.校企联动建立顶岗实习的质量目标
在研究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院总体人才培养质量目标,校企联动确定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目标。
(1)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参与率为100%,实习岗位与专业的对口率为95%以上,循环顶岗实习的岗位数为3个以上。
(2)实习单位对学生综合评价优良率达到90%以上,家长对顶岗实习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学生在顶岗实习单位的就业率达到80%以上,总体就业率达到95%以上。
(3)学生参加中级(或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参考率达到100%,取证率达到100%以上。
2.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构建校企“三层”联动机制
第一层:组建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推进,交通运输骨干企业、潍坊市对口大中型企业、行业协会和有关交通职业院校参与的山东交通职业教育集团。集团理事会下设秘书处、六个工作部和七个专业工作委员会,其中人才培养部对接学院内部的教务处、就业中心和企业中的生产、人力资源等部门,校企联动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学生顶岗实习等业务。
第二层:专业群与行业企业对接的汽车、道桥、物流等7个专业工作委员会,校企双方有专人负责,处理签订顶岗实习协议等各项具体事宜。
第三层: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以学生顶岗实习为纽带,联合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共同评价实习效果。
3.借鉴ISO质量管理文件,构建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
导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制定顶岗实习质量管理文件,通过PDCA循环,将顶岗实习工作划分为前期准备、中期过程管理与监控、后期考核评价三个阶段,使顶岗实习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持续改进,达到顶岗实习质量目标。
顶岗实习质量管理文件由三级文件构成。
第一级为程序文件,描述校企双方的顶岗实习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规范顶岗实习各环节的操作流程,为各部门的良好协同提供了制度上的依据和保障。
第二级为作业文件,对程序文件规定的顶岗实习工程流程制定具体的操作细则。
第三级为记录文件,包括顶岗实习流程中所需要记录的数据项目和格式要求,作为顶岗实习过程监控和评价的依据,同时为今后的持续改进提供分析数据。
4.校企联动实行双导师制,建立四元评价机制
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动配合,在顶岗实习前,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企业工作岗位设置,确定学生的实习岗位,以及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实习时间、预期成果和考核标准等,并制订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实习过程中,校内导师通过现场检查指导、网络、电话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企业导师在现场完成技术业务指导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学院建立四元评价机制。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由校内导师评价、企业导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四部分组成。
5.通过顶岗实习管理监控网络平台,实施过程动态监控
学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实行远程管理,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顶岗实习计划、实施、控制的远程实时交流,真正做到实习安排、过程管理、结果考核“可视化与动态化”。
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主要包括“实习公告”“实习规定”“岗前培训”“实习计划”“实习周志”“实结”“实习评价”等功能模块,学生可在平台上完成自主学习、实习报告的提交、实习疑难问题的交流等,导师可完成学生实习报告的评阅、问题的解答以及实习效果的评价等。
通过顶岗实习管理监控网络平台建立,实现了实习过程的动态监控和实时交流与评价,拉近了学生与导师的距离,有效地解决了实习地点分散、难于管理的问题。
三、校企联动循环顶岗实习,实现三方共赢
1.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校企联动循环顶岗实习是一种“基于学习的工作”,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学生的顶岗实习是连接学校专业知识和企业专业技能的纽带,通过多岗位循环顶岗实习这一途径,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全面的实践,对行业企业的工作流程有了全面了解,从而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零距离”就业。
2.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校企联动循环顶岗实习也是一种“基于工作的学习”,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生顶岗实习不同于工人的做工,是一种以做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学习。在顶岗实习中,学生渴望通过顶岗实习的途径尽快融入到行业企业中,对枯燥、单一的工作岗位积极性不高,通过岗位循环方式,提高了实习的积极性和实习的稳定率,能更好地完成这种以学习为目的的工作。
3.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价值观得到全面提升
在顶岗实习中,企业对产品质量、生产任务、工作纪律和社会责任的严格要求,规范了学生的职业行为。为了适应企业环境,学生必须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必要的社交礼仪,感受到“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不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而是真实、可靠、容易引起共鸣的人和事。
4.促进了校企的深度融合和渗透
校企联动促成了学校与企业的亲密关系,由“邻居”发展到“亲戚”,最后成了“一家人”。校企联动使企业深层次参与到了人才培养的核心区,培养的人才更有针对性。学院2010届毕业生在顶岗实习单位就业的比例达到了87%,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
校企联动循环顶岗实习模式构建了校企“三层”联动机制和系统的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实行了双导师制,通过顶岗实习管理监控网络平台实施了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建立了四元评价机制,有效解决了顶岗实习中存在的组织管理不到位、指导和管理困难、实习目标不明确、实习岗位单一等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建筑工程技术 顶岗实习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35-02
顶岗实习是民办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生到用人单位的具体岗位顶岗实习,能在工作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技能,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就民办高职院校来说,虽然近年来在顶岗实习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但是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分析民办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提高顶岗实习功能和质量的对策。
1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各民办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运行情况和经济背景各有差异,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某些问题带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民办高职院顶岗实习机制建设亟待健全和完善
一方面,民办高职院在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和管理上缺乏系统的制度设计。总体来说,多看重学生的管理工作,而忽视顶岗实习的教学和指导;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多看重最后的考核结果而忽视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即没有将顶岗实习当做学校教育教学的延伸,进行全程跟踪,及时对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实习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指导和排解,管理上又偏重对顶岗实习报告、鉴定评价的考核,忽视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考核和管理。这样,学生到了企业心态难免浮躁,达不到顶岗实习的预期效果;另一方面,民办高职院在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上缺乏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企业,随意性比较强,实习基地缺乏多样性,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实习的要求,或者是实习基地有其名而无其实,并没有与企业建立实质性的合作关系。
1.2 一些企业不愿接纳顶岗实习,或有岗位限制且功利性较强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建筑企业或施工现场多以技术员或工长助手的身份进行实习,参与一个工程的施工技术或组织管理工作。因此,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要承担指导和管理的责任,兼顾学生在工地上的人身安全,学生的工作能力有限,企业要承担一定的生产经营质量及效率以及机密外泄的风险,还要承担一定的费用。因此,有的企业认为,接纳学生顶岗实习责任大利益少,因而不愿接纳顶岗实习。而愿意接纳顶岗实习的企业,也不是以培养学生为目的,主要从企业利益出发。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这类企业中顶岗实习,工作岗位往往受到限制,很少能从事专业技能较强的工作,更不用说企业的核心技术岗位。一般是在技能性不太强的岗位,加班加点地重复着简单劳动,因此,学生难以完成实习计划和内容,顶岗实习的功能被变相扭曲,实效性、专业性大打折扣。
1.3 学生顶岗实习的职业素质教育亟待加强
通过调查与访谈发现,走访企业对民办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尚可,大部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强,能够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展开工作等,但也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高职学生多数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薪待遇,对第一线的工作估计不足,充满憧憬和期待,难以承受第一线艰苦枯燥的工作,工作责任心不强、随意性较大,同时又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因此,在遇到一点点小事情,如同事关系处不好,遭到主管批评等职场必经事情时,很多学生都会冲动离职。致使学生实习效果降低,也反映了学生在谦虚谨慎、爱岗敬业、勤劳诚恳等职业素养方面的某种缺失,因此,在顶岗实习期间,我们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2 民办高职院提高顶岗实习功能和质量的对策
2.1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
顶岗实习基地是高职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要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率,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能满足骨干专业需要的顶岗实习基地。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争取企业积极参与学院建设,参与学院专业设置、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合作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教学与管理;例如,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坚持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过程与工作相结合的“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道路,学院与企业双方签订培养协议,在上百家企业设立实训基地、就业基地,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有三庆置业集团、山东元丰建设有限公司、济南四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为学生构建“边工作边学习,为工作而学习”的培养环境。二是校企双方人员相互聘任或兼职,并在技术、设备、人力等方面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上述两个方面应当长期坚持,紧密联系,达到实质性的、深层次的融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主动联系企业,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情况,建立稳定的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
2.2 科学系统地建立健全顶岗实习教学和管理机制
(一)政府政策支持系统
首先,政府应鼓励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口实习,从法律法规角度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造良好的顶岗实习环境。此外政府从宏观经济政策角度支持酒店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酒店业市场,进而为学生顶岗实习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减免顶岗实习开展得较好的企业税收以及为实习生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等方式为实习生创造稳定良好的环境。例如政府可以组织评选当地顶岗实习工作开展得最好的十个酒店,给予这些酒店一定的荣誉奖励和税收奖励,鼓励酒店将顶岗实习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最后,政府通过创建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信息网,及时提供各地、各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有关信息,改变学生对酒店业的认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完善顶岗实习的途径。
(二)技术支持系统
教育部门要积极完善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将顶岗实习作为一个具体的学科,包括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实践课程,促进学生正确职业观、就业观的培养,为酒店业输送一批思想品质高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并且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将课堂教学、个别辅导教学、合作教学、实训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每一个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在酒店实习过程中,帮助每一个学生制定职业规划以及实习计划,进行个别辅导,使学生有目的进行顶岗实习,并积极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自身素质。培养顶岗实习专业指导教师,使其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能从专业技能、社交能力、服务意识、心理辅导、生活指导等方面给予学生专业指导,提高顶岗实习效果,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资金支持系统
资金支持系统包括国家资金支持、社会资金支持、高职院校资金支持及酒店资金支持。其中国家资金是指政府应成立相应资金由学校和酒店共同申请资金,开展丰富的顶岗实习;社会资金支持是获取企业、知名人士、社会团体的资金支持,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更多资金;高职院校资金支持则是根据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现状设立专项顶岗实习资金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酒店资金支持是指酒店出资并配合高校制定的实习计划,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岗位,制定轮岗制度,促使学生能在不同岗位上学习不同的专业技能,鼓励大学生毕业后从事酒店业工作。
(四)监控支持系统
监控支持系统是顶岗实习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首先成立监控委员会,派遣专业人员监督高校,监控委员会应由政府牵头、行业协会成员承担,酒店、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向监控委员会报告。监督委员会还要定期监督高校、酒店的顶岗实习工作情况。其次建立信息系统全面监控高校和酒店的顶岗实习工作情况,定期进行顶岗实习工作调查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公开在信息平台上,促使企业和高校积极做好顶岗实习工作。
(五)评估支持系统
评估支持系统由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五个部分组成,其目的在于不断优化顶岗实习工作计划,优化资源配置,为政策资源调配提供事实依据和价值依据。评估主体是酒店、专家、教师和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估,提出高校、酒店和学生这三者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评估对象是学生的实习状况、酒店工作内容、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顶岗实习工作计划、学校理论课程开展情况等;评估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评估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结合,过程性评估与结果评估结合,动态评估与静态评估结合。
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
(一)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准备阶段
从政府政策支持系统角度而言,第一,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学生、酒店的合法权益;通过搭建信息平台为学生和酒店提供相互了解的机会,并免费提供相关技能的培训等措施,为学生顶岗实习创造了稳定和良好的实习氛围,因此学生会加强对顶岗实习的心理认同感。第二,政府鼓励酒店使用实习生会使酒店更重视顶岗实习生的培养和管理,在实习准备阶段,酒店在选人之初会制定相应的实习期发展规划,结合企业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为学生设计实习期的职业发展规划。这样做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更明确地了解自己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方向,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岗位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学习,激发学生为目标而奋斗的动力。从技术支持系统角度而言,第一,学校出台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约束学生行为,如《顶岗实习学生管理细则》、《顶岗实习安全应急预案》、《学生顶岗实习须知》、《实习带队教师管理规定》、《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书》等;企业与学生签订顶岗实习协议,规范实习管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保障双方利益。第二,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在职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共同制定顶岗实习计划。计划包括:实习日程安排、实习内容、实习方式与地点、实习培训内容及时间等。从资金支持系统角度而言,资金的支持一方面对于学校而言可以更好地培育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让教师能在岗位上更充分的发挥专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的作用,提高顶岗实习效果,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资金的支持可以增强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稳定性。
(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施阶段
从技术支持系统角度而言,企业和学校应对顶岗实习内容的落实和开展进行有效的指导。酒店行业在员工培训的时候主要是以一带一或者一带多的形式开展岗位的培训。有许多指导师傅是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仅仅只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等深层次的服务精神他们是无法传递给学生的。甚至部分年轻师傅文化层次不高,很多时候还起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企业在为实习生安排指导教师的时候应该要加入管理层人员,将知识和经验言传身教到实习生中。此外,企业指导人员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学生自己的解决意见,锻炼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从监控支持系统角度而言,学校和企业应该从两个层面去完成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第一层面是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进入企业之后身份难以转换,他们会发现企业要求太严、很难适应,中期学生会因为实习生报酬和正式员工的报酬不同产生心理失衡;后期随着对工作的适应,学生又会觉得工作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会觉得学不到新的东西,也会产生心理波动,学校在整个顶岗实习期内都要做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顶岗实习。第二层面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指导,学校和酒店都可以安排专业指导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专业指导和建议,一方面通过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补充,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发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产生的矛盾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另外一方面是通过案例的形式来共同探讨,尝试让学生以日志的方式来记录一些在实习中遇到的案例、自己当时心理感受以及怎么进行心理调适的过程。专业指导教师可以参与到日志案例的讨论中,从企业管理层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吸收管理的精粹,体会体验式学习的魅力,增强自己的专业见识。
(三)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评价考核阶段
【关键词】顶岗实习;管理;优化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是实践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服务意识,提升专业素质,形成专业技术能力,使之成为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多年的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步完善了“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地方酒店业,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了一套学生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师资校企岗位互换的有效机制,学生在三年的专业学习过程中,要完成一年半的顶岗实习。该专业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顶岗实践、工学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虽然在顶岗实习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总体来说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强化顶岗实习的功能,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从而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顶岗实习制订的方案不够详尽周密
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有相应的实习计划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但制定工作多流于形式而缺乏细节推敲,内容也大多泛泛而谈,适用于所有岗位。由于计划与方案没有对不同工作岗位进行细致的设计,比较粗略,对于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更是缺乏指导性意见,这就使得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目标不明确,岗位职责不清晰。
(二)顶岗实习前的培训不够深入细致
酒店管理专业在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培训工作仅限于召开说明会,宣布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实习待遇、实习时间、相关规定、需要提交的实习作业等常规问题,而对学生的思想动员、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尽管也提及但做得不到位。这直接导致学生对顶岗实习缺乏应有的重视,对顶岗实习有畏难情绪,对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影响了本次实践教学质量。
(三)企业的配合差强人意
学生去酒店进行顶岗实习,企业方是非常欢迎的,但是他们往往视学生为廉价劳动力,把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当做解决其用工难问题的良策,因此,学生在进入酒店之后,绝大多数被安排在用工量大、工作强度大、员工流动频繁的餐饮部,很少能够调换到其他岗位。由于在餐饮部的日工作时间长,学生很难再挤出时间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酒店方对此也经常不予配合,这样一来,学校安排的轮岗、岗位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等实习内容就形同虚设。
(四)考核方案没有真正得到实施
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往往在开始阶段进行得井然有序,而在后期乃至实习结束后的成绩评定环节,由于一些人为的因素,往往比较草率。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对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教训没有及时进行系统的收集、归纳和总结,导致其在实习结束后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自评。另一方面,校外指导教师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没有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仅仅在实习结束给予一个总评成绩,这也导致对学生的成绩评定不够公正、合理。(五)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和校内的专任指导教师处于不同的工作空间。尽管每周均安排一名校内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要求老师每周三次去酒店进行教学指导,其余时间要任意选择几名学生进行电话沟通,同时还借助微信群、QQ等网络工具进行教学指导。但是当学生处于一个比较陌生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客人的沟通等问题就会蜂拥而至,需要老师在心理上加以安抚,专业上加以指导,而这些问题指导教师都无法第一时间知晓。
二、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优化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顶岗实习计划与实施方案
顶岗实习计划是一份具体的实习过程安排表,应该对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起指导作用,对实习全过程做出切合实际的安排,应包括培养目标、实习内容、实习要求、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制度、校内外指导教师、考核方案等方面。制定计划既要符合实习酒店的实际情况,也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能达到的专业水平。实施方案是对计划的具体执行,内容应该更为详尽,应该针对不同的岗位要求,以实习计划为依据进行编制。顶岗实习计划和实施方案应该校企合作共同完成。
(二)做好学生的教育培训工作
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应该在他们刚一入学就进行,利用班会、专业课的学习等机会教育学生认识自己的专业,了解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顶岗实习积极性。在学生赴酒店进行顶岗实习之前,再一次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主要内容一是了解实习酒店的企业文化,缩短入职适应期;二是实习动员与心理指导,强调角色转换,做好心理准备;三是强调人际关系的处理,掌握正确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第四,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其实职业道德教育应该贯穿整个专业学习期间的始终。职业道德培训重点是要让学生清楚良好职业道德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不遵守职业道德会带来的可能危害,使学生自觉培养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服务意识。
(三)加强与企业的沟通
实习酒店的配合是学校圆满完成顶岗实习工作的关键一环,为此,应该在学生入职前召开校企座谈会,就本次合作的细节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包括学生实习岗位的确定、企业指导教师的落实、实习岗位轮换、顶岗实习期间的理论学习、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并形成书面文件,双方签字生效后要求酒店务必严格按照约定的内容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工作,还应该成立由校企双方负责人共同担任领导的监督委员会,成员由双方指导教师组成,共同协商解决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四)严格执行成绩考核评价方案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定内容的全面设置;二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考核方案是校企双方指导教师结合实习岗位的具体要求设计的,考核内容比较全面,定性定量相结合,可操作性强。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前文述及的原因,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为此,首先应和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沟通,让她们认识到该项考核方案对于客观评定学生成绩的重要性,其次,为了体现过程评价,每周结束,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本周的实习表现给予一个成绩,双方共同完成实习过程的动态考核评定。
(五)安排校内指导教师驻店指导
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不能及时给予指导的问题,学院可以选派专业教师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到酒店挂职锻炼,教师到酒店全程跟踪指导,这样安排既能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又能及时配合酒店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类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学院在向酒店选派指导老师时,应该注意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并要求教师在挂职锻炼期间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注重对学生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从事服务行业,与人沟通的能力其实比专业实践能力还要重要;其次,要做好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企业和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各类矛盾,指导教师要充分起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桥梁作用,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第三,要结合具体实习情况,完善原有实习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在挂职锻炼期间,会发现原有制度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及时归纳整理,完善原有的管理制度,使之更好地为实习管理服务。
三、结语
顶岗实习对学生而言是难得的专业实践活动,对于高职院校学校来讲,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可以解决用工难的问题,同时也为企业未来发展培养了力量。作为有着管理责任的校方和企业,应重视顶岗实习出现的问题,优化管理模式,提高实习质量,才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刘勇.浅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对实习过程的管理[J].才智.2012(20):142-143.
[2]郑琪.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9.
[3]张峰.王超,魏晓旭.基于任务驱动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22-24.
[4]李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05(15)
一、校企交融共育高素质制冷人
顶岗实习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杜威的建构主义学习的方法,告诉我们技能的学习一定是要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才能取得好的成效的。我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在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搭建更多平台期待与企业一起共同培育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向高素质职业人的转换。
经过学校长期的调研和多次的实地考察,我们校于2009年3月,安排08制冷专业60名同学集中前往广东顺德美的集团总装二分厂参加顶岗实习。在整个实习的管理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积极探索出更有效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PDCA过程实习过程管理模式。在实习结束时的表彰大会上,美的集团廖厂长说:“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决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是人才。是吃得苦,勤学习,可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的模式大大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华材精心组织管理的实习生们用自己的汗水为我们企业创造了单日生产效率、继续培养培训、个人综合能力提升最快的三项奇迹。”
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PDCA循环模式实践
职业学校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型的劳动者、幸福的职业人。而最后阶段的顶岗实习安排则是使中职学生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并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的需要,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的过程。
有鉴于此,学校结合美的集团的质量管理制度,改革顶岗实习的管理模式,形成了有鲜明职业特色的过程管理PDCA循环模式,即由学校和企业进行的整体计划(P)、实习指导老师与企业生产技术指导下的实习实施(D)、校企双重监督检测(C)、生、校、企三赢的改善(A)环节的循环提升模式。
1.学校的整体计划(Plan)环节。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实战环节,是中职学校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基于学校整体教学设计的实习单位选择、实习内容、实习基地建设、顶岗实习的整体计划是整个顶岗实习顺利完成的前提和保障。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前期调研,校长亲自带领制冷科组的教师、班主任多次前往美的集团从多个侧面进行综合考察。并利用假期时间,与企业共同制定了顶岗实习的教学培训内容、实习实训任务;建立起校企联合的安全保障制度;校企联合的过程管理系统等。
2.校企共同指导下的顶岗实习实施(do)环节。
实习生不同于员工,实习生的目标是在实习过程中有所学,有发展。为此学校选择了制冷专业的专业老师、班主任担任实习指导老师配合企业的生产主管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工作管理。为了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校企联合搭建有效沟通的平台,并坚持“以学生职业成长为本,以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为目标”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动员、目标制定、自主实施、交流、总结表彰)顶岗实施环节。
在学校和企业的整体计划下,实习计划分阶段设定了实习的整体发展主题——争做合格制冷工,和阶段发展主题如下,主题内容涵盖企业的经济目标、职业道德品质提升、技能水平提高等。
3.校企共同参与的顶岗实习过程检测(check)环节。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具有学生、员工的双重身份。为了能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员工的身份。在班级管理模式上,以广东美的集团的5S管理经验为蓝本,实现班级实习管理的创新改革。在班内实行班组管理改革制度。由组员对组长负责,由组长对班长负责,班长对班主任负责的组织框架,并模仿企业的要求认真填写好如下《班组长日常工作单》见附录一。利用这种方式,将学生与员工的双重身份有机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就业。
4.生、校、企三赢的顶岗实习管理的改善(Amend)环节。
顶岗实习的目标应该是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三赢。实习过程中,生、校、企不断发现自身不足,通过沟通反馈,共同追求改善,真正实现三赢。
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着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克服了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职业道德素养,在优良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不断修订自身的职业成长目标。最终走上职业成才之路;学校结合企业调研把握专业发展的方向,改善专业实习实训场地的建设;在企业的帮助下,我校建设了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实习基地——美的制冷空调实训室。结合市场需求修订教学计划和大纲,促进制冷专业进一步走上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前沿。
企业在担当社会责任的同时加快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为企业发展储备力量。顶岗实习的安排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工紧张问题。
在顶岗实习过程管理PDCA循环模式的管理下,08制冷专业学生的学生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60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获得了企业优秀员工的奖励。实习学生组成的生产小组创造了企业建厂以来的单日生产效率的奇迹;全部学生自觉参与企业的后备干部培训,企业也专门为学生开设了多场专题培训,廖厂长感慨地说:“他们是美的员工中积极进取的一批,创下了主动学习的培训奇迹”;三个月实习期间,制冷C班张会军同学刻苦学习,仅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成长为整条生产线的技术骨干,受总公司的表彰,5名同学被作为后备干部培养这些创下了企业实习期间,学生快速成长的奇迹。
三、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思考
顶岗实习过程是提升中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企业和中职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实习指导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热,企业冷。由于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而连贯的过程,它需要在实际过程情景中进行教育,并逐步内化。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但缺乏实际生产过程的情景;企业具有生产的情景但却重视劳动者的劳动忽略了内化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引导。如何唤醒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学校一起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担,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顶岗实习 具体措施 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33-01
顶岗实习是所有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已安排学生在第三学年进行顶岗实习,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再加上顶岗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周期长等各种原因,我专业研究了顶岗实习的具体措施,使得顶岗实习工作能按计划有序进行,确保顶岗实习的训练效果以及学生安全。具体如下:
一、加强顶岗实习前的准备、训练和安全教育
1.岗位技能训练
岗位技能训练是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集中训练,是在全部专业课结束后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也是在顶岗实习开始之前,对学生专业知识应用的检验和专项技能的强化,为学生顶岗实习乃至未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岗位技能训练是实施“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关键环节。
2.进行岗前准备
要使得顶岗实习顺利进行并达到相应的效果,岗前准备必不可少,主要有以下几个准备:①分配指导教师;②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落实好顶岗实习单位;③根据被指导学生不同的实习单位、岗位及要求,会同实习单位确定具体实习内容并拟订实习计划;组织学生学习顶岗实习教学大纲和具体的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阐明时间安排和步骤,提出写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的要求,介绍实习单位情况和实习应注意的事项,宣布实习纪律等。
3.安全教育
建筑行业属于危险性行业,因而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必不可少,根据国家有关新工人安全教育的要求,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特点,制定学生实习安全生产须知,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必须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考试,成绩80分以上者方能进行顶岗实习。
二、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有序进行,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中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要求尤其重要。
1.指导教师
①会同企业师傅共同根据学生的实习岗位对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能力、专业素质等进行具体指导,可采取定时、定点到企业现场指导与电话指导、在线指导等相结合的方式;②指导学生填写实习周记和撰写实习报告;③指导学生合理选题和撰写开题报告以及论文;④下达毕业顶岗实习任务书;⑤指导学生实习;⑥指导学生整理、装订毕业顶岗实习材料并组织参加答辩;⑦负责学生实习考核和评定实习成绩;⑧负责写好学生实结;⑨掌握所有被指导学生在企业实习的状况等信息资料,并做好与学生联系指导的记录;⑩负责收集和装订与学生顶岗实习相关的各种材料。
2.班主任
①安全教育管理;②政治思想教育;③职业道德素质教育;④实习前动员,讲明实习目的、实习纪律;⑤对分散的学生,除现场指导外,至少每周通过电话、网络在线与学生和企业各联系一次,掌握所有学生在企业实习的状况等信息资料;⑥负责向学生传达与班级有关的学院及分院的各种信息;⑦班主任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后期的签约。
3.实习学生
实习的学生,应全面地完成实习任务。实习期间要求做到:
①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尊重和服从师傅,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遵守实习基地上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
②认真做好实习纪录,收集相关资料,完成周记。
③毕业实习结束前,要写好毕业实结报告,必要的图纸、附件,报告要求语言简练,内容真实,书写工整,图文并茂,字数满足要求。
④完成顶岗实习考核表。
4.企业师傅
①对学生实习出勤情况进行考勤;②确定学生实习岗位;③对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指导和传授;④要求学生进行安全活动交底;⑤把自己的工程经验传授给学生;⑥参与学生毕业答辩;⑦对学生最终顶岗实习进行考核和评价。
三、严格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
顶岗实习必须进行严格的评价与考核,考核和评价的主体应该是校企双方,只有双方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才能保证评价与考核的科学性,达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技能及综合素质的目的。顶岗实习考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⑴实习周记内容评分标准(25%),评分项目主要有:周记次数、周记内容中含有专业知识情况、周记内容重复情况和周记内容是否从实际工作和实际角度出发。
⑵实习报告评分标准(25%),评分项目主要有:实习单位介绍、实习岗位、实习主要过程、实习主要内容和实习的主要收获和体会。
⑶企业鉴定评分标准(20%),评分项目主要有: 实习过程中企业平时考核成绩和实习结束企业综合考核成绩。
⑷实习答辩评分标准(30%),评分项目主要有:答辩自述情况和问题回答情况。
四、毕业顶岗实习审查
根据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规定,所有同学必须通过以下条件审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其考核资格:
(1)顶岗实习单位或实习岗位未获指导教师认可的;
(2)顶岗实习期间发生重大错误,被企业劝退的;
(3)顶岗实习周记少于25次的或者顶岗实习报告未写的;
(4)实际实习天数不足规定天数的70%的。
通过上述条件审查后,实习的同学才能有资格参加顶岗实习答辩。
五、毕业顶岗实习评价标准
如果学生顶岗实习的每个环节都能不折不扣地完成,说明顶岗实习是成功的、有成效的。对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的成效如何是由有资格参加考核顶岗实习学生和学生考核的综合成绩优秀、良好、中、及格和不及格学生所占的比例来评价,即所谓的顶岗实习成效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赵红,黄伟朵,李茶青.测量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报,2010.6:103-106.
作者:李英华 沈素媚 詹忠根 叶素丹 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生物食品类专业顶岗实习实施网络管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顶岗实习实施网络管理是现代人才教育发展的趋势现阶段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群体主要以“90后”为主。“90后”的学生的成长正处于素质教育盛行和互联网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家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教育在学生学习途径上所占比例的提升,因此学生表现出更愿意接受网络沟通和交流,通过网络沟通的效果比现场说教的沟通效果更好[9]。互联网教育有助于将教育的主动权下放,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提倡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运用能力,将知识点融入到生活和工作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时间花在解决工作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教育和单纯的技能操作训练上。因此,网络教育更利于培养个性化的人才,更利于培养现代化的高技能人才。顶岗实习实施网络管理能够满足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需要走访式的顶岗实习管理由于其灵活机动的特点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顶岗实习指导模式。它虽然能够符合顶岗实习的教学特点,满足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需要。但在发挥优点的同时,其缺点也非常明显。专职教师不仅要维持学校里正常的教学工作,而且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企业走访和指导。针对专职教师而言,工作量大,收效不佳,且企业也认为走访式的指导给他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不方便,每次学校派人来都要派出专人接待和交流。在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不能达到有效实时管理和指导全部实习学生的目的。而实施顶岗实习的网络管理可以节省大量的走访时间,对多数同学可以做到同时指导。顶岗实习实施网络管理是科学评价学生的顶岗实习全过程的需要传统的顶岗实习考核多数根据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满意程度来进行打分考核的,这加重了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误解,认为顶岗实习就是作为公司的劳动力进行工作,只要达到企业的要求即可。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不仅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和工作状况,还滋生了部分企业员工不尊重学生、甚至要挟学生的不良现象。由于学生的顶岗实习不仅仅是工作,还是在学校学习的一种延续,因此,只有在进行网络管理顶岗实习,实施全过程中对学生的工作和学习进行管理和考核,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学生顶岗实习收到的学习效果。
高职生物食品类专业顶岗实习实施网络指导管理的人员组成及素质要求
顶岗实习的管理由于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环境的不同导致指导内容千变万化,学生的心理状况也是各有不同,因此实施网络指导管理的人员除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丰富的实践经验之外,还必须有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辅导和相应的职业规划指导。因此在实施网络管理的人员组成中应该包括辅导员、三师型教师和教研室主任。而对于实施网络指导管理的人员素质要求应该符合以下几点情况。具有灵活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由于顶岗实习中涉及到的问题千变万化,在顶岗实习中网络指导管理人员需要做到的是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指导。这就要求网络指导管理的教师在教学指导内容上能不拘泥于形式,随时可以将现场的知识技能和知识设计成教学案例对学生加以指导。这些只有具有灵活进行教学设计能力的指导教师才能胜任。一般教研室主任具有丰富的安排教学计划、进行新课程设计探索的经验,因此具有灵活进行教学设计能力的教研室主任应该属于网络指导顶岗实习的组成人员之一。具有宽厚的行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历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我国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时必须具有并将行业前沿技术知识、实用职业技术知识、能力和态度融合于顶岗实习指导中的能力;必须具有将生产、管理、服务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的优异行业岗位能力。因此,掌握着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和理论、具有丰富实践经历和良好科研能力的三师型教师是网络指导顶岗实习管理的骨干力量。具有思想辅导和职业规划指导的能力辅导员在校内通常扮演着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指导的角色,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往往也是心理状态变化最大的阶段,从象牙塔生活向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学生面临择业的困惑、人生价值观选择的困惑以及社会交往原则等诸多困惑。因此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除了面临专业技能学习的压力,更多地是由学校走向社会时生存环境剧烈变化带来的心理预期不符的压力。这就要求网络指导管理组成人员中一定包含具有思想辅导和职业规划指导能力的辅导员。
高职生物食品类专业顶岗实习实施网络指导管理内容的模块组成
在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管理内容的模块组成是决定管理效果好坏的关键。一个好的管理内容模块组成,可以让学生顺利度过顶岗实习期,学习到更多地和工作相关的基本素质,不仅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而且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网络管理的实践经验及调查的网络管理实施情况,笔者认为一个好的顶岗实习网络指导管理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模块。公告系统资源模块该模块中包含企业顶岗实习岗位供应状态、学生顶岗实习岗位需求状态、学校教学通告等信息。通过该模块,学校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顶岗岗位需求进行工作安排,从而达到同时满足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有机结合,实现双赢的局面。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公告系统资源模块的教学通告领取学习任务,执行学习计划,做到工作的同时仍然有校方的管理和指导。站内交流模块该模块是顶岗实习管理内部系统互动交流的专业知识板块,在这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和同学、教师进行交流,交流工作的经验教训,交流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交流生活中的困惑,交流工作中的特殊案例,在这些交流中学生进行学习,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学生实习记录管理与评价模块该模块在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前期初始化系统时就应该由管理员导入即将实习年级的基本信息,包括院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网络管理指导人。还应该包括学习与教学相关支撑信息文件,学生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职业岗位实习任务的同时,并通过周记、报告或者小结等形式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成果。教师通过讨论布置的任务、解答疑问或者案例教学的形式向学生的工作成果汇报定期作出反馈。教师网络管理总结模块该模块中教师对学生前期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根据这些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解决措施。同时设计出新的顶岗实习指导案例与学生进行探讨,以便于学生在某个方面进行加强。该模块设计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和学校文化特色,与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设置有着密切关系。如生物食品行业该模块重点往往需要突出食品行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等内容,而汽车数控行业则重点突出服务与技术相结合的内容,会计行业则突出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等。教师网络管理总结模块带着浓厚的专业和学校文化色彩,这与不同地方院校的教育重点不同相关,跟学校和专业重视培育学生的哪种素质密切相关。
高职生物食品类专业顶岗实习实施网络指导管理的注意事项
顶岗实习网络管理指导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储存优势,能有效地将学生顶岗实习的各阶段、全过程的信息展现出来,为教师提供真实的有效信息和一手资料,从而起到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与考核,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的一种快速、方便、有效的方式。但由于属于新生事物,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在实施顶岗实习网络管理指导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顶岗实习期间教学计划设计要合理目前顶岗实习期间教学计划设计多数只注重技能培训,而忽略了基础理论提升、职业道德教育和工作作风教育。因此,在进行教学计划设计时,要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作环境适时适地的把职业道德教育、行业作风教育加入到顶岗实习中,可以在学生遇到困惑时抛出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进行讨论,也可以以布置学习任务的形式将专业术语、行业前沿技术、企业文化等融入到顶岗实习的指导中。要想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不断修改加入教学内容的形式、时间或者地点。该种方式更适合分散顶岗实习的学生指导,必要时需要走访进行辅助网络指导虽然效率高,但毕竟是一种虚拟沟通,由于人的虚拟沟通能力远远超过实际沟通能力,容易形成一种在网络中的虚拟人格,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如果集中顶岗实习的话,指导老师驻扎的方式起到的效果会更好,且在现场指导过程中会形成更加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因此,这种指导方式对于分散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管理效果较好,且特殊事件下需要走访指导进行辅助。对于集中顶岗实习需要驻扎指导的方式。顶岗实习前准备工作要做充分,要特别注意细节部分在进行顶岗实习前要完善各种顶岗实习制度和学习文件的细则,在细则中包括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有关规定、注意事项、顶岗实习内容撰写格式和要求、周记评价细则等。除完善各种顶岗实习细则外,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思想动员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告知学生要学会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坚持下去的毅力,而是要强调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既是工人又是学生,接受双方管理与教育。既要注意完成工作任务,又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培养重点,要在工作中促进自我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岗位不同,但锻炼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体验企业文化,培养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了解学校和社会的差别。提出明确的锻炼目标比单纯简单告知学生要学会吃苦耐劳效果好的多。总之,顶岗实习网络管理模式可以解决目前分散式顶岗实习模式的指导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管理不到位、指导效果不明显的困境,能够把网络技术引入到教学管理中,符合生物食品类高职人才的培养特点、专业特点和时空特点等客观条件,是一种方便、高效的顶岗实习指导管理模式。
【关键词】顶岗实习 存在问题 教学有效性
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实际意义及现有模式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由重规模向重内涵建设、质量提高方向转变,教育部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而实现这种对接的有效方式就是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岗位的职业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一环,高职院校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企业岗位锻炼,能有效的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提高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自觉认识社会,熟悉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工作氛围,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所以,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此外,通过顶岗实习便于校企合作,使学校内涵建设和企业文化实现深层次的融合,形成校企共同体。
现有很多高职专业培养模式为“ 2+ 1 ”模式或是“ 2.5+ 0.5 ”模式,把毕业前的“1”或“0.5” 顶岗实习的教学环节纳入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到企业具体工作岗位,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在一线的岗位上边学习边工作,与一般职业人一样从事生产劳动。他们从单一的学生角色转变为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角色,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通过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综合应用、并从实践中提升-扩展-丰富原有的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从而形成岗位相应职业能力的一系列实践过程,实现知识和技能与职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对接。
所以,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1],也是实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高职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企业分布广,管理及指导难度大
当前就业压力较大,企业接纳学生能力的有限,学生往往把顶岗实习单位与就业单位捆绑在一起,与今后的发展联系起来选择顶岗实习单位,所以实习企业分布广,我们统计发现一个班级实习单位会有一定的密集地区,但分布散开也有半个中国。学校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不便,学生远离学校环境,处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远离了学校的集中管理与指导,给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专职的实习指导教师,由担任专业的授课任务及其他管理工作教师兼任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指导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由于学生实践区域分布大、岗位种类较多、指导教师难以多次到实践场所指导学生,借助电话、网络等通信手段进行沟通、咨询及指导,从而影响实践指导效果。
(二)实践岗位的技术含量达不到专业训练要求
企业都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他们有自己的生产计划和工作节奏,是否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完全由企业的利益决定,他们认为接纳顶岗实习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就愿意接纳。有的企业把学生当作临时工和廉价劳动力,提供学生入职的岗位机械重复性的工作,学生很难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内容。部分企业不愿意接纳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来企业顶岗工作。往往实践岗位的技术含量达不到专业训练要求,而且一些实践岗位与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对口或不完全对口。
(三)角色的转变不适应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担当着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角色,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在此期间要从“学生”变为“员工”,这种较大的差异的角色转变他们还不适应,在企业一般劳动强度较大,使部分学生身心疲惫,认为企业对他们的要求太高、太严、难以适应。再加上大多数企业给学生实习报酬并不是按正式员工的标准发放,可能会造成学生心理失衡。部分学生认为企业纪律“过严”、伙食“过差”,而自己接受高等教育,让其从事具体的工作“简单重复操作”,有“大材小用”之感,在实习岗位中工作中往往表现不积极,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四)顶岗实习考核问题
目前顶岗实习考核有这么几种情况:①由于制订顶岗实习质量标准难度较大,有的学校把学生顶岗实习评价完全或部分交给企业,由于每个指导教师(师傅)的要求不尽相同,难以避免不同实践单位对学生的实践成绩评定标准不一、使得学生的鉴定结果失去公平。②有的学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日志或实习周志、实习报告进行考核,在整个考核过程中缺少了企业等校外实训基地人员的有效参与。③有的学校根据学生实习结束后提交顶岗实习报告,以及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鉴定表,然后学校指导教师评定出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以上几种情况都反映出顶岗实习成绩评定标准不一、偏差过大的问题,影响实践效果。
三、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有效性改革的措施
(一)提高重视程度,完善规章制度
要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有效性首先要从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学校、企业深度融合的管理机制是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建立、规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强调责任意识,立足长远规划,加大经费投入。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
(二)构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合作平台
建立稳定可靠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校外实习的岗位选择得当是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基础,因此大量开发顶岗实习合作企业资源,找到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利益,有计划地加强与学校专业相关的、有一定规模,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生产技术先进、社会声誉好的企业的联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吸引企业与校方建立校企合作,共享设备资源。
(三) 深入渗透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企业生产实践的内容与在校的课程相结合,将顶岗实习与学校的实践教学、学生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按企业需求优化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适度调整学生顶岗培训周期,降低企业管理成木本。聘请企业骨干参与制订教学计划,大力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将学校顶岗课程与企业岗位有机融合,建立以岗位目标要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开设与合作企业的设备、技术、管理、企业文化相关的课程。聘请企业骨干作为学校兼职教师,把技术“请”进课堂,同时也把课堂延伸到企业现场。
(四) 加强实践过程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
1.把正确的实习观教育融入实践管理过程中。端正学生的实习心态,不要片面追求报酬、生活条件,更要从自己工作的发展、事业的成长性来考虑,建立务实的工作作风、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为提高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按照学院构建的学生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学校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对实践教学工作的专项检查。这些专项检查有顶岗实习文件资料的检查,学生实践单位及岗位与专业的对口情况检查,实际管理与运行情况的检查,指导教师指导情况及教学的监控检查,深入学生实习工作岗位检查,与学生及实践单位人员交流检查,毕业设计(毕业实训报告)要组织工作的检查,毕业设计(毕业实训报告)效果评价的检查及毕业实践教学工作总结检查等工作。
3.建设毕业综合实践网络平台,把在线监控与教师巡视监控联系起来,可以在不增加太多师资的情况下有效加强监控力度。企业把每月的生产计划通过网络平台传给学校,学校根据企业生产计划布置实习任务,学生定期把自己实习成果、思想情况等通过网络平台反馈学校,企业师父通过网络平台记录学生实习情况,这样学校可以从企业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有了网络平台,老师在定期巡视前对学生情况有了一定了解,为巡视前期工作提供了帮助。并且学生自己可以通过平台撰写实习报告,上传毕业设计等,并且在顶岗实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平台向指导教师提问,寻求解答。
(五) 构建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顶岗实习作为一项教学活动,应该建立质量标准,即实习结果质量标准和教学过程标准。[3]根据顶岗实习的特点建立起的质量标准,再由质量标准构建考核评价体系,保证考核和评价的科学、准确、公平。评价最重要的目的是最大限度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如果缺少了评价,学生将无法获得改进的依据,所以应该采用过程化的评价体系。
在线监控与教师巡视监控结合的形式有阶段性的考核记录,包括填写实习周记和撰写实习报告,掌握学生在企业实习情况所有的记录,并将此纳入到对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中。考核是多元化的,参与考核有企业师傅、教师、和学生三方。师傅应以职业岗位标准为要求,对学生的具体实习工作业绩、纪律、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核;指导教师依据学校的顶岗实习方案,结合学生的报告书、教师巡查记录进行考核;学生自我评价,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自觉性、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能力。
四、结束语
实施顶岗实习这些改革举措,深度融合了校企合作,在线监控与教师巡视监控结合优化顶岗实习管理手段,合理、公正、多元考核体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稳步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提升了顶岗实习教学有效性,大大地帮助了学生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凌成树.高职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职教论坛,2013,(11).
高职师范顶岗实习模式构建实践能力是高职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实习实训课程的开设是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密切校企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不断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实训时间应在半年以上。
顶岗实习是一项学校、用人单位、学生实现共赢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与职业相关的技能、技巧,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培养职业认同和归属感,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有助于高职院校弥补资金短缺、校内实践教学薄弱的不足,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意见,进行课程改革和调整;有助于实习单位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实习学校通过岗位考察招募到优秀的新员工。
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一、高职师范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现实困境
在顶岗实习活动中,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者的角色和生态环境都有较大改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对顶岗实习带来的变化难以完全适应。
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面临三大改变:一是时间和空间的改变。顶岗实习中学生的时间观念从以课时为单位变为以工时为单位,工作时间延长,对学生的意志力要求较高;学生生活空间从“大学课堂”改变为“小学或幼儿园”,陌生的生活环境中许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学生产生适应障碍,甚至对新环境产生恐慌心理。二是身份角色的改变。学生的身份变成了学生兼员工的双重身份,既要遵守大学的规章制度,服从大学的监督管理,又要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按单位的纪律要求、任务标准、工作流程从事相关活动,这就使学生感觉很疲惫,有些学生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三是学习内容的改变。学生在学校主要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阅读力、记忆力、理解力等学习能力起主要作用,而在实习岗位主要从事的是教育和教学活动,更多的依靠实践能力、创造力,这种学习内容与方式的改变,也使学生无所适从,对失败的恐惧使学生不敢动手,更谈不到创造,缺少成就感。
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中主要面临两大难题:首先,缺少足够的与培养目标一致的高质量的实习岗位;其次,由于学生实习点比较分散,加之实习管理教师数量有限,学校管理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也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处理遇到的困难,使学校对顶岗实习的管理流于形式。
小学和幼儿园对接收实习生存在顾虑,即担心影响教学进度更害怕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接收顶岗实习生的热情和积极性。由于缺乏统一的实习生指导规范,指导标准不一致,有些实习指导教师碍于情面,不愿严格管理,有时为了省心省力,让实习生做一些教学辅的工作,不肯让实习生登讲台,实习生感觉自己像是打小工,使顶岗实习的质量受到影响。
二、“三四二”顶岗实习模式的构建
顶岗实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实习机制、实习环节、实习过程进行认真策划和准备。2012年11月,教育部《职业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其中指出:学校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应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提高教育质量。将戴明循环引入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构建科学高效的顶岗实习模式,是顶岗实习有序开展,保证质量的重要举措。
戴明循环又称PDCA循环,是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统计学家戴明于上世纪60年代初创立,被认为是质量活动所应遵循的科学工作程序。根据戴明循环的内容和特征,结合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目标、内容和特点,我们在实践中尝试构建“三四二”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其中“三”代表顶岗实习中院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位一体,“四”指顶岗实习管理的四个阶段,“二”是学生顶岗实习的两大核心任务。实践证明“三四二”模式可以更好的对顶岗实习进行管理,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
1.院校、用人单位、学生三位一体,保障顶岗实习顺利开展
顶岗实习是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复杂的活动,只有三方都充满热情全力以赴投入,及时沟通交流,才能使顶岗实习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满意效果。以前联系实是高职院校一头热,实习单位较冷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尝试与小学和幼儿园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小学和幼儿园作为基地接收实习生,我们师范学院的教师则不定期深入实习基地帮助他们开展教研和科研工作,同时聘请一部分优秀的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作为教法指导教师参与高职院校教学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实习单位的积极性。学生的主动性也是实习成功的关键。在实习前,通过实习动员使学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的目的和要求,树立正确的实习观;通过成功案例分享,充分意识到实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实践工作经验、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素养的价值,并能将其融入个人的职业规划,以一种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习工作中。
2.抓好计划、实施、总结、处理四个阶段,促进顶岗实习有效进行
按照戴明循环,我们将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也划分为四个阶段:计划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处理阶段。
计划准备阶段是整个顶岗实习成功的基础。我们通过不断尝试,将准备阶段的任务确定为四项:学校根据培养计划积极与实习基地联系,安排确定相应的顶岗实习岗位,双方共同组建顶岗实习指导委员会,通过分析研究培养目标,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制订可行的顶岗实习方案;确定院校方与实习单位方的指导教师,明确各自的指导内容与工作职责,划分实习小组并安排学生与指导教师面对面沟通实习准备情况;在院校内开展顶岗实习动员,邀请以前的毕业生回学校现身说法,指出顶岗实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以及实习生应做好哪些准备,发放实习指导手册,使学生了解顶岗实习的意义、任务以及纪律要求、考核内容、考核方法等;最后由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就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时间、工作待遇、安全职责等进行约定,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是顶岗实习的核心,实施阶段的管理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关键。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1)校内指导教师与实习生共同进驻实习单位,全程指导。以前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在陌生的工作环境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不熟悉,不敢或不好意思求助,以致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放弃实习。我们在学生实习时,安排任课教师、辅导员等校内指导教师带队将学生送至实习岗位,并与学生共同在实习单位工作,帮助学生熟悉环境,解决困难,消除实习恐惧,保证了实习顺利进行。(2)建立考勤制度,保证学生按时到岗实习,足量完成实习任务。(3)实习指导教师每天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部分实习生在最初批改作业时不会给分,担心分数与指导教师所给分数差距太大,指导教师发现后认真的讲解制定评分标准的原则、注意事项,指导实习生反复练习,使实习生批改作业不再小心翼翼,有些甚至能为学生写评语。还有些实习生课堂提问后对学生的回答不敢做出判断,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指导他们通过阅读扩大知识面,提高教学自信。(4)制定“听课、观摩――分析、研讨、评课――试讲――上课――反思、评课――再试讲――上课”教学实习流程,学生的教案也要经过实习小组评议,实习指导教师签字后才能实施。经过反复训练,实习生逐步从不会教、不敢教到会教、善教,最终实现创造性的教。(5)实习生每天写工作日志。学生在实习单位忙碌一天,有什么收获若不及时总结,很可能就流失在时光中了。我们要求学生每天写实习工作日志,将实习中的感悟、遇到的困难、美好的瞬间都记录下来,将自己实习中的进步记录下来,真切感受到自己在实习中的成长,增强实习的成就感。(6)定期组织顶岗实习学生分小组开展交流座谈,就实习中的技术问题进行研讨,分享实习中的经验、教训,实现共同提高。
顶岗实习的检查是顶岗实习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没有检查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就有可能流于形式。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开展学生自查,实习小组互查,指导教师巡查,实习单位和院校抽查,在实习中和实习末还安排两次大型检查,对学生的整体实习效果以及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总结,客观地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活动做出评价。
处理阶段是顶岗实习的重要延伸,是实习效果的扩展。高职院校根据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以及用人单位的前沿动态、发展方向合理调整课程计划,使培养目标更符合社会需求,同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下次实习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初等教育专业顶岗实习中,我们发现实习学校缺乏书法教师,小学生对动漫作品很感兴趣,但学校指导教师不足,实习结束后,我院邀请有关家进行研讨,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增设了美工、书法等课程,使毕业生更符合小学教育需要。检查中发现实习指导教师写实习评语有随意化倾向,认真的教师能对实习生的态度、知识、能力等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价,有些指导教师却只有寥寥数语。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制定了实习生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使实习评价更加规范。实习结束后,实习生要提交实结,召开实习汇报会。通过总结,客观认识自身优势,找出工作中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3.重视两大核心任务,提高育人水平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以“准员工”的身份工作,是由学生向员工转变的过程,接受实习单位文化熏陶,认同并融入团队,是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据调查,接受实习学生的企业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各有侧重,但最为关注的是学生的态度,他们希望实习生能安心本职工作,对企业忠诚,有责任感。在顶岗实习中,我们重视对学生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等职业道德的教育和考评,使之成为合格的职业人。初等教育专业的一位学生进小学实习后,指导教师安排她批改作业、制作教具、出校园宣传展板、帮助小学生出板报,她感觉自己很受累,认为指导教师不愿做这些事才派给自己,满腹牢骚,态度消极,应付差事。指导教师及时与她谈心,通过耐心讲解,终于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工作在职业成长中的价值,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还多次受到实习学校的表扬。在顶岗实习中我们要求学生静下心、扑下身,肯吃苦,耐得住寂寞,逐步磨练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品格,为成为一个优秀员工奠定思想基础。
顶岗实习时的教学任务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有实践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学校继续重视学生理论水平的提升,结合实习安排好相应课程的教学,采用远程网络教学、自学等方式增加学生的智力负荷,同时将部分教法课程拿到实习单位,通过实习岗位现场教学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思考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为毕业后适应岗位需求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学生在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帮带下,通过项目驱动、任务驱动,依靠导师的示范或样本式的传递,认真效仿,用心体悟,不断尝试,反复操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具备了初步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基本能够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我院2010级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经过半年的顶岗实习,有80%以上的学生与实习小学和幼儿园签订了就业协议,实现了优先、优质就业。
实践证明,只有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实习学生共同努力,落实目标责任,强化实习过程管理,才能使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岗位适应性,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
[2]教育部.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2012,11.
[3]王琳.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4]万平.提高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
[5]李志东.浅析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状及对策.商业经济,2012,(02).
关键词 顶岗实习,实习指导,生产项目
所谓“2+1”模式,即以企业为中心,吻合工程施工周期,1年顶岗实习。
“2+1”顶岗实习模式在实施方法上是由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专业教学改革,探索校内学习和实训2年、校外顶岗实习1年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新模式下,一、二年级学生在校内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和职业技能实训任务,并取得中级专业技能证书;三年级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在实习期内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毕业答辩和高级工考证。
一些职业学校往往从二年级末暑假起,将实习生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以企业为片、岗位为点,组织安排学生的实习地点,进行为期1年的顶岗实习。一方面,顶岗实习服从和满足生产任务和企业的需要,有效地解决学生实习时间短、不便于企业工作安排的问题;另一方面,从时间上基本解决一些企业生产周期长和学生实习时间短的矛盾,确保了毕业生参与生产周期全过程的实践锻炼,有利于在实质上形成自身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因此,实习期间,实习单位为顶岗实习学生支付合理报酬,使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减轻学业上的经济负担;而实习生在工程第一线增长才干,为实习单位和社会做出贡献,形成良性循环。“2+1”模式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实习和实习单位的用人,也更有利于实习单位考察聘用实习生。
一、顶岗实习的种类
1、直接就业型顶岗实习
学生学习两年期满后,由企业直接招工到企业上班。对于企业来讲,学生已经成为自己的职工,实习一年也等于就业一年;对于学校来讲,学生虽然已到企业就业,但毕竟还是在第三学年的学制期内,还是学校的学生。因此,这类学生在第三学年顶岗实习期间既是企业职工,又是学校学生,具有双重身份。
2、实习型顶岗实习
这类学生到企业实习前,企业并没有确定安排就业,只是考虑安排顶岗实习,至于说学生实习一年后表现好的是否留用,将视一年后的情况而定。对于企业来讲,主要是按照与学校事先协商的条件按要求标准安排好顶岗实习;对于学校来讲,要充分地配合好企业完成实习任务。学生在这个时期只是具有学校的在校生一种身份。
二、实施“2+1”模式的关键点:顶岗实习管理 “2+1”模式的关键是在长期以来学生顶岗实习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实习管理办法,配备高水平的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实现规范化管理。基本做法是:根据“相对集中”的原则组织安排,到各主要实习点进行全过程的实习管理。
实习前进行实习动员和安全教育,并发放实习资料(包括实习计划及分组名单、实习指导书、实习日记本、月度小结、实习鉴定表、实习报告封面等)。现场实习指导教师同样手执实习计划和指导书,以进行管理和专业指导。
实习期间将所有实习点划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安排专职教师负责对学生全过程管理,具体负责与实习单位保持联系,互相配合,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专职教师定期在各实习点进行专题讲座和相关教学活动,巡查学生实习情况,及时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检查学生实习情况,批阅实习日记、实习月度小结,并与企业兼职教师配合考核实习成绩。
实习结束,根据每个实习生的全部实习文件,结合实习巡查的情况,由学院指派的实习指导教师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三、 实施“2+1”模式的要求:三个“合一” 一是“教师与工程师合一”。即要求专任教师的“双师”型素质的比例达90%以上,同时聘请行业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成一支高技能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队伍,专兼教师的比例不小于1:1。二是“教室与车间合一”。即要求在校期间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训练,实现“教室”与“车间”的零距离对接。一些专业的课程教学案例使用真实生产项目内容,关键施工工艺使用“动画仿真教学资源”,还要设立专业网站等为学生提供大量专业信息及虚拟教学,使学生在校内两年学习期间,接受生产性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在校外进行顶岗实习,实习内容就是车间或工程现场的内容,指导老师就是工程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师傅。从校内到校外,均为“教室与车间合一”创造良好条件。
三是“作业与生产项目合一”。即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作业必须与生产项目紧密结合。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一系列实训项目、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命题均与真实生产、工程项目,按照相应的实际标准完成,使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均直接置于企业的环境与标准之内,以达到“作业与生产项目合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