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教版高二生物总结

人教版高二生物总结

时间:2022-03-11 10:51: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教版高二生物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教版高二生物总结

第1篇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出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生物课程标准还明确要求生物学教学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实验与生活实际联系不但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离生活实际并不遥远,运用可以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成就感,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用实验解决生活问题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提出问题,并能应用课本知识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呢?带着这样的想法设计了下面这节课。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新陈代谢与酶》是人教版高二生物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这儿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探究性实验,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学生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突破学习难点。创新的基础就是探究,所以在教学中要安排一定量的探究性实验。

本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提供实验用品,让学生根据所选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初步进入到探究实验的环节中去。当学生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分析方案的优点与不足,使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在分析评价的过程中形成相对完善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酶的概念。

(2)理解酶的特性。

(3)学会设计实验,并能分析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设计的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

(2)能够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修改并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进一步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

(3)能够通过小组成员交流、组间互评和师生反馈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设计实验的活动中,体会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的意义,增强合作意识。

(2)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体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和实践的意义及对待科学的态度。

四、案例过程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复习课;小班化;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6-006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6.020

一、小班c小班化教育

“小班”一般被认为是一种教学组织的空间形式,其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1]。通常高中每班学生约50人,而我校的高中每班不到35人。

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过程的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2]。

小班化的教学对象的数量虽然较以往减少了,但对教师的要求却在提高,小班化是个别化、个性化教育理念的体现,需要教师的教学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给予每一位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学习、表达自我的机会,同时予以及时反馈与评价。

二、复习课教学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要任务的一种课型。

复习课的主要特点:1.知识的归纳整理。使学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2.知识的迁移训练。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复习课上,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学生在已有知识或认知的基础上探讨、总结,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有话可说,能够做到人人参与;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有较高的心理满足感,并且随着教师的引导,他们学习化学的成就感也将逐步提高,充分体现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二、教学的实践研究

笔者就高中化学复习中常见的三个方面对复习课教学进行了研究。

1. 基础理论知识的复习

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理论,指的是概念、原理、学说、定律等具有规律性的内容。选入中学化学教材的化学基础理论,主要有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溶液理论、电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等理论的初步知识。下面以“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为例进行说明。

结合教材,笔者将本专题分为“同主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同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元素的位、构、性三者的关系”三个主题组织学生复习,将学生按照复习主题分成三组,每组按每4人为一组分成3~4个小组,课前分发了《课前准备学案》。在《课前准备学案》中,对于各个主题布置讨论课题,并要求学生用文字、图表等说明:

主题一 同主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1、碱金属元素结构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2、卤族元素结构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主题二 同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如何变化?

主题三 元素的位、构、性三者的关系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简称“位”)、元素的原子结构(简称“构”),元素的性质(简称“性”)。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总结元素的“位”、“构”、“性” 三者的关系。

教师布置好任务后,同学们利用课本、书籍、网络等途径搜寻相应的解读,并且进行讨论、分工后用自己的文字或图表进行阐述。

在课堂上,各大组选派代表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其他同学分析讨论。如:

各组对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原有的一些化学表达或理解错误得到了及时的纠正。例如:某同学提出碱金属的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卤族元素的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其他同学就立刻指出碱金属主要表现出金属性,而卤族元素主要表现出非金属性;也有同学提出第三周期单质的熔沸点由低到高、密度由小到大,教师就指出以上物理性质是受单质的状态晶体结构等影响的,在日后的学习中会深入探讨的。通过同学互评和教师及时点评,同学们对于相应化学理论的认知得到了提高。

2.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

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存在、制法等内容。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具体、形象、生动的化学现象的反映,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将化学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基础,是学生对化学知识抽象理解的依据和出发点,因而是整个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是中学化学的基本脉络和框架基石。下面以“非金属的性质的复习”为例进行说明。

人教版必修1的编排是对不同非金属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呈现。如氯和硅是纵向的呈现单质与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而氮和硫主要是横向呈现氧化物、含氧酸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笔者将本专题分为“非金属单质的性质”、 “非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非金属含氧酸的性质”三个方面进行复习,将同学们分成三大组,每大组分成3个小组。各小组对于本主题进行分析,展开激烈的讨论。

待讨论后,各组将讨论结果通过诸如黑板、实物投影、幻灯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而后同学们指出其中的不足与错误,在这其中,及时纠正了学生的某些化学用语与性质表述的错误。这样,同学们对化学性质规律的认知得到了加深。大家总结出以下规律:

主题1 非金属单质性质

(1)由于存在与结构的不同,非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相差较大;

(2)活泼非金属与氢气和金属等反应,原子易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表现出氧化性;

(3)氮单质化学稳定,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和某些物质化合;

(4)非金属单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广泛;

(5) 非金属之间的置换可以体现其氧化性的不同。

主题2 非金属氧化物性质

(1)有些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2)NO或NO2和其他物质的反应通常存在化合价变化;

(3)非金属氧化物中化合价变化多,种类多。

主题3 非金属含氧酸的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

(2)某些酸不稳定,受热分解;

(3)硝酸与浓硫酸有各自的特性。

3.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复习

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教材中,有机化学知识包括烃、烃的衍生物、基本营养物质和合成材料等内容,这部分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环保、科研等密切相联。由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与无机物有较大的区别,化学反应的类型也有较大差异,所以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

笔者以“烃”为内容在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中进行了专题授课。

根据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及省学测说明,笔者将本专题分为“甲烷”、 “乙烯”、“ 苯”三个内容组织同学们进行复习,将同学们分成三组,每组分成3~4个小组, 布置复习内容:

主题一 甲烷:甲烷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 、化学性质及用途;

主题二 乙烯:乙烯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 、化学性质及用途;

主题三 苯:苯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 、化学性质及用途。

待充分讨论和总结后,各组将结果书写在相应的学案上,同时各组代表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而后,各组之间相互学习点评,指出性质结构等方面不足的地方并加以纠正,比如:A组有同学认为“甲烷无法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其没有还原性。”C组就有同学指出“甲烷可以燃烧,因而其具有还原性。”B组有同学乙认为“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被其氧化。”A组就有同学指出该反应是加成反应。利用这个时机,笔者引导同学们对“烃”所涉及的有机化学反应的所属反应类型进行甄别,从而复习回顾了有机反应类型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于有机物之间反应的反应类型的认知。最后,师生共同又对三种物质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对它们的性质结构进行了再认识。

三、经验总结与反思

1. 经验与结论

经过中学化学常见的三个方面的小班化复习课的教学实践,我们得到了如下的一些初步的经验结论:

(1)小班化复习课复习效果的达成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是课堂中学生讨论效果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同时教师在课前和课上的引导也至关重要,好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而引导的问题的难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讨论与回顾中达到自主学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2) 找到了能够发挥小班化教学优势的复习模式。在不同知识方面的复习中,我们都采用了“确立主题分组复习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构建体系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复习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复习效率,同时在复习的基础上不少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得到了重塑,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得到加强。

2. 建议与不足

(1) 以上复习模式的开展要点是复习主题的建立,如何建立既符合“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要求又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当的复习专题与各个分主题,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思考与实践进行研究的问题,因为复习主题的建立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讨论效果和知识体系的重建效果的达成。不同阶段的考试的要求,以及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可参与度对主题的建立都有影响,需要通过实践去找到规律。

(2)在复习中各个小组的建立需要更有效的机制。在研究的初期笔者只是根据W生的座位就近分组,各个小组的讨论参与程度参差不齐,不能做到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地主动复习;而后笔者又根据学生的成绩搭配分组,但却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成绩的可变性,同样有待提高。

(3)讨论过程中问题引导的设计有待细化和规范化。虽然在课前已经设定了复习的主要专题与分组课题,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讨论需要我们将有些问题更加细化,逐步地引导学生达到复习的要点。而在课上时我们教师的点评与总结的用语还需更加规范,避免不规范导致的学生认识的偏差。

高中化学的小班化教学是近些年出现的新课题,小班化不只是一种教学对象数量上的变化,在教学策略与方法上更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地探索,而对于不同的群体教学策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尝试与总结。

参考文献

[1] 张雪珍.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

[2] 陈玉云.小班化教育的内涵发展之路[J].广东教育,2004(5)

[3] 陈立.高中化学复习课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D].包头: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1):13

第3篇

关键词:课改背景 必修Ⅲ“区域地理教学” 教学策略

一、新课改对高一区域地理知识的新要求

进一步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后,学业水平考试已由浙江省考试院主管,教育考试院明确指出“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等院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与以往地理会考条目要求不同,下表三个认识,是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新增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学业水平测试条目》,新增区域地理知识中有一个a考试要求的条目,即识记美国的地理位置、首都,在地图上识别美国的领土组成。如《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41题的第(1)题为识记类型。题目具体如下:

4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五个b要求,即简述、比较地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特点(包括分布、结构、演变、成因等)。如41题第(4)小题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区域农业专门化为此类要求。

两个d要求,“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及相互关系”为综合要求,可分解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亚洲地形特点是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气候特点是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水系特点是呈放射状。第二部分是相互关系的梳理,亚洲地形总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高周低导致河流呈现放射状向外流,地形决定河流流向,河流流向反映地势高低。复杂地形决定气候类型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认识欧洲》中“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要求学生了解欧洲西部以平原地形为主,冰川地形广布,理解深受大西洋影响温和湿润气候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将气候各要素联结形成一个统一整体认识。如下题:右图为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图中所示风带是

A.东北信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南信风带 D.极地东风带

24.M所在地区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是

A.市场广阔 B.光照充足

C.海上交通便利 D.气候温和湿润

在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体系中,必修Ⅰ和必修Ⅱ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通过两册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有良好的人地观,在此基础上学业水平测试新增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我们有些老师对区域内容比较排斥,认为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察的重点都是必修Ⅰ和必修Ⅱ的内容,从2013年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卷来看,新增区域地理知识部分考点分值达10分。补充区域地理知识,是为了提高高一学生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具体区域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校招生重要参考的需要。

二、高一区域地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1.高一学生面临区域地理知识断层的问题

我省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综合课程,分别开设了属于理科综合的《科学》和文科综合的《历史与社会》学科,并没有安排专门的地理课程,相关的地理知识分散于《科学》与《历史与社会》两门综合学科中。《科学》中安排少量自然地理知识,《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在教材的七年级上册和九年级第二单元安排了少量的区域地理及人文地理知识,以上两门学科中都没有系统安排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进入高中,高一地理课程在必修Ⅲ中涉及世界地理中的德国、美国,我国西北地区、洞庭湖、珠江三角洲等内容,可见区域地理知识并没有被编排进相应的教材,教材体系的衔接问题导致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断层。

2.缺少适合高一学生用的区域地理针对性教材

新课程改革后,“一标多本”即目前高中地理有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中图版等四个版本的教材。目前我们使用的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依据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作为湘教版的区域地理知识补充教材,又有不同版本,由于今年是教材改版的第一年,必修三的课本没有作相应的改动,补充区域地理知识,就我们身边就有多套区域地理知识教本,如北斗系列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区域地理》,吴祖良地理教学研究室编著的《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高考必备知识读本》等,每套各有千秋,令人眼花缭乱,但高一学生恐怕都难选择,针对性不强。

3.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与系统地理知识缺少有机整合

初中的课程设置,使我省高中学生的区域地理知识相当缺乏(比以前初中时用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社会》教材时更加缺乏),这给高中地理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地理教师都知道,区域地理与高中系统地理本身是融为一体的,是难以分割,但初中系统地理知识却分散在《科学》教学中,而科学老师是没有受过专业系统地理熏陶的,造成学生系统地理原理、规律的掌握碎片化、不系统。

三、高一区域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索

1.利用主要经纬线,进行区域宏观定位

区域定位方法包括经纬线定位,相对定位和区域典型特征定位。从学生反馈的信息表明,认识区域时,学生不知图示和区域的位置,加上高一很多是从高三轮转下来的老师,习惯于知识点的挖掘,教学目标随意加大难度,个人觉得区域定位不宜过难过细,高一同学的定位能力知道有赤道、回归线和极圈5条特殊纬线,经线有本初子午线、60°E、90°E、120°E、150°E、180°、知道亚洲南起赤道北至北极圈、西起60°E,东边150°E,脑海里有四条经纬线亚洲大部分在框内了,与欧洲经线相关的主要有0°、30°E、60°E和北美洲的经线90°W、120°W,如60°E经过乌拉尔山,120°E经过杭州,尼罗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等河口在30°N附近,以他们为参照,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这三个大洲的定位是为气候服务的,整个高一,气候这部分知识始终比较尴尬,在教材中没有完整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分布的教学内容安排,但在后面许多内容中有涉及,如大气运动中大气环流对气候影响中分析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的自然带分异规律,需结合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分布判断就需要经纬线定位。必修Ⅲ要学习亚洲、欧洲西部及美国,三个区域都有气候特征、分布、成因的教学要求。当然还可以利用海陆轮廓形状、河流、湖泊、人文建筑进行定位。代表性的如巴黎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埃及金字塔,美国自由女神像,意大利轮廓想靴子,阿根廷的轮廓像踢足球的脚弓;五大湖、中国青海湖都有自己的轮廓特征;河流的源地、形状、注入的海洋等特点确定区域地理位置。

要想提高学生定位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读图、填图,培养地理空间的整体定位意识和能力,综合考虑经纬度、区域轮廓、相对地理位置、特殊地理事物等信息加以判断。

2.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抓住区域知识各种联系

一个区域是多种要素的综合体,而且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区域的纬度位置一般影响该地区的热量;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该地区的降水;气候和地形因素影响该区域的水文特征、作物种类分布;气候、地质条件影响该区域水热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资源的分布又与工业分布又有一定联系。如对欧洲西部这一区域的研究(右图:欧洲西部地区),可以从以下几个联系中加以把握。

(1)理解区域地理事物因果联系,即这种地理事物或现象为什么在那里的问题。欧洲西部为什么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分布区?因为该区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又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理解区域地理事物时间上的联系,即从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把握欧洲西部以平原地形为主特点。教学时首先呈现新生代冰期大陆冰川覆盖欧洲大范围、遭受侵蚀,后进入温暖期冰川融化,冰碛物堆积,波状平原由此形成。

(3)理解人类与区域地理环境的联系,即辩证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怎样使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有利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西欧农业生产活动中,种植业不占重要地位,原因是西欧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但利于牧草生长,加上地形平坦,发展乳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区域知识联系到什么样的程度,毕竟是学业水平测试,基本知识掌握,不追求难度。

3.善用区域比较法,提升分析区域问题的能力

比较法就是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范围上可以是总体的比较也可以是某一要素或现象之间的比较。根据学科指导意见:“要求学生不再局限于区域特征的描述,而是能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时空尺度的区域基本特征进行比较”。

如必修Ⅲ“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属于学业水平最高的综合要求,即“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将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地理现象及地理事实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因素联结起来,形成统一整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教材是以德国鲁尔区的兴衰作为教学案例的,主要考查的是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并应用到生活形成统一整体的认识。在教学中我采用比较分析法。第一步:结合地图册《鲁尔区地理环境》和《鲁尔区工业区位》两幅地图,自主探究,归纳得出德国鲁尔区兴盛的区位因素,第二步:呈现19世纪鲁尔区鼎盛时的图片和20世纪50年代鲁尔衰败不堪的图片,形成强烈的对比,且呈现背景材料,由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分析总结出鲁尔区衰落的原因;第三步:进行角色扮演,假如你是“鲁尔人”,请献计献策,提出整改的措施;通过这三个环节学生培养了读图能力及从地图中获取和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但应用能力呢?第四步:这是最关键的,推而广之,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区的典型代表,它的问题,措施都有其典型性,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把传统工业区的兴衰治理与中国东北老工业区中的辽中南地区(参阅必修Ⅲ63页)列表比较:

作为知识的深化。通过以上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结合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学生区域知识落实、区域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艰巨的过程,虽然上述教学实践可以提高高一学生解决区域问题能力,但学业水平考试要求下仍需进行多方位的教学探索。

四、实践后的反思

1.如何抓住区域社会热点,挖掘地理原理

从2013年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来看,试卷不容易,整张试卷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的题目多达15个题,彰显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学生只关注课本知识,且现在大多是是寄宿制学校,限制了学生信息来源,因此老师对于社会热点的选择,如何挖掘与教材知识联系点也摆在了我们面前。

2.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

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部分同学课外知识丰富,对区域知识非常感兴趣,老师补充区域知识正是想求知的内容,但对于必修Ⅰ和必修Ⅱ学习困难的同学(未来可能高二分班时学习文科的同学),老师补充区域知识,加重了负担,地理怎么又增加三个认识区域考点,心理已经蒙上了阴影。

3.如何合理安排课时开展区域地理教学

根据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第一节认识大洲5课时,第二节认识地区4课时,第三节4课时。我们学校三块认识区域的大致安排:认识大洲――以亚洲为例3课时,认识地区――以欧洲西部为例3课时,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3课时,第二学期的长假和学校各项考试会对这个课时安排有冲击,课时不能保证。

当前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学业水平考试刚起步的形势下,认识区域、区域基本知识有点“散”,但我们老师不能“乱”,认真研究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帮助学生加强对区域的认识,掌握区域地理研究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版;

[2]《地理教学》――关注区域分析与综合培养地理空间与综合思维能力2013第16期;

[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