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政治教育论文

高中政治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08 19:59:54

高中政治教育论文

第1篇

1.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的空间融合度不够

当前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空间运用范围还不够广泛。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校园文化建设和高等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脱节的情况,这就导致高校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难以形成一套完善的空间体系,难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构建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也很有限。

2.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的主体不够明确

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于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的主体并不明确。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虽然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的原则。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往往还存在着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脱离学生实际,难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完善的实际情况,导致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构建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也难以有效的体现出来。

3.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

在进行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高等教育院校为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提供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的情况。与此同时,学校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设置的课时数也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这就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难以将真正的理念发挥出来,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率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中的学生思政教育路径分析

1.构建高校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健康发展

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教学针对性,在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理论,并在后续的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过程中,和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对于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可以看出在进行对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学生群体在接受相关的知识理念的过程中,拥有了比过去更多的渠道,也为大学生群体进行问题的思考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针对这样的情况,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要充分的考虑到大学群体的全面发展已经开始逐步的拥有更加多的新的内涵知识。

2.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整合创新

作为为社会输出高端质量人才的基地,高等教育院校在进行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过程中,要充分的意识到将高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政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能力,真正的发挥出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在进行构建高校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充分的意识到自我教育与外在教育相结合的作用,构建出一个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让大学生群体通过对校园文化的主观思考和分析研究,总结出更多的观点和想法,促进高等教育院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用效率的提升,进而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结语

第2篇

论文关键词:体验式,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可见,正确实施体验式教学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体验式教育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尤为重要。

一、建构“以学生为本,情景与活动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具体生动的教育情境和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吸引学生的关键性环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创设情境和活动,具体如下:

1、直观感悟式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实物演示、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形式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让学生在情景氛围中有所体验,有所感受,有所领悟的教学方式。如影视艺术比现实生活更深刻、更感人,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对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学中有目的地选择、使用具有代表性、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价值,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孔繁森》教育论文,为了国家的复兴舍生取义、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片《叶挺》、《复兴之路》、《抗震救灾文艺晚会》等。学生看完后,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换位”思考,即以“假如我是影视中的人物,该怎么办”为切入点,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交流观后感并进行讨论,使学生更容易与影片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受到熏陶。

在教学中,利用音乐渲染情境,也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增强他们对情境内涵更为直接、生动、丰富的审美感受。如:以一曲欢快的《春天的故事》歌曲导入,会使学生跟着音乐在无意识中走进邓小平的时代。

2、角色表演式

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充当某种角色进行表演、思维,使学生理解不同角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从而获得真切感受和体验的教学方式。如关于职业道德的讲解,我们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扮演医生与病人,让学生反思到在 “用心倾听”病人的声音,才会了解病人的痛苦,知道病人的问题与需求,才能提供正确、良好的医疗服务;病人要知道医生也是人,“用心体会”医生的苦心,才会了解医生所承受的压力和有时面临的无奈,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早日恢复健康。角色扮演活动有助于学生强化职业道德,了解自己,理解他人,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改进自己,并容纳他人,融入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3、情景模拟式

是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背景、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真切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获得认知的一种教学方式。如在学习法律的有关知识: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财产权等内容时,我们就采用了法庭辩论的方式。实践表明这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教学方式。法庭模拟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法律的权威,也培养了他们运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4、动手操作式

是指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将教学目标融入学生的动手操作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增长知识教育论文,获取体验,提高能力的教学形式。例如在学习民族团结、爱国主义这一内容时,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让具有唱歌特长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反映我国各民族风情的歌曲并学会演唱,让另一部分同学收集反映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图片、影像资料或小故事。这样,课堂就变得丰富多彩。有的同学合唱了蒙古歌曲《吉祥三宝》,有的同学独唱了壮族山歌,还有的同学演唱了《青藏高原》。每演唱完一首反映某一民族的歌曲,适时请同学介绍该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奇闻趣事,最后全班在合唱《爱我中华》、《中国人》中结束这一节课。这节课在歌声中实现了学生情感的升华,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讨论、辩论式教学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常用的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各抒己见,有理有据地发表不同观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如课堂辩论,教师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设计适宜的辩题,并在课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分工合作,通过多种途径自行寻找相关资料,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在学习“八荣八耻”时,有的学生提出雷锋精神过时了,针对这个问题,老师不是压制,更不是回避,也不是把自己的见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而是把矛盾交回给学生,开展一场“雷锋精神过时了吗?”的辩论,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说出真实想法,在两种观点的尖锐交锋中,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引导正确的道德观。准备论据就是认知的开始,辩论的过程就是相互的交流,评委的点评和教师的评价就是认知的提升,学生在辩论的各个阶段都会有强烈的体验。

5、演讲报告式

是指借助演讲和作报告,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说故事,或给学生有意识地“说故事”。为了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论文,要注意选择那些典型的、有说服力的、积极向上的人物的故事,最好是受学生喜欢或崇拜的人物的道德故事,或者是本班、本年级、本校、本专业发生的道德故事及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学习道德规范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准备,上台演讲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学生满怀深情地演讲了非典时期及抗震救灾中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先进事迹。学生们听了,无不为此感动。我们要传授给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实际上都己经蕴涵在这样的先进故事中了。又如邀请柳州市司法局的专家到我校给学生做《劳动合同法》专题讲座,通过活生生的案例,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生活体验,使广大学生知法、学法、懂法,学会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走出课堂,重视实践

1、社会实践式

高职高专培养的都是专业技术型人才,他们毕业后多数直接走向社会,投身祖国的经济建设,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进学生的体验、感悟,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技能。因此,我们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发校外实践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创建实践基地,目前已经建有柳宗元纪念馆、柳州市窑埠社区、柳州市老人康乐园、桂林市新农村示范点——荔浦县双江镇秧家洞屯、41军等实践基地,并联合校团委、学工处开展了以下实践活动:

(1)利用柳州市周边人文教育资源和已经建设的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开展各种活动,提高自我道德风范和人格标准。如参观柳州市规划展览馆、柳州市博物馆、滨江公园的雕塑、柳宗元纪念馆等和学校办学成果、新校区建设展览,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的情感。

(2)利用周末步入社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到柳州市鱼峰区箭盘、晶远等社区开展大学生社区挂职与援助活动,与窑埠社区开展“受牵手,共建文明社区”迎接自治区成立50大庆的城乡清洁工程活动;到柳州医专一、二附院学习参观和实习;到柳州市老人康乐园开展关爱老人的活动等,使学生的独立性、责任感等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3)学生社团志愿服务活动是培养学生毅力、增强学生能力,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奉献的有效形式。因此,我们联合校团委学生社团紧跟时代步伐走向社会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如定期到柳州市儿童救助站、聋哑学校、老人康乐园开展关注弱势群体活动;协助柳州市共青团到柳州市各大中专院校开展以“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的宣讲活动;积极参与“手拉手、献爱心”、“救助失学儿童”、进社区“义诊”、义务献血等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助人的乐趣,为促进大学生正确、稳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2、调查访谈式

是指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亲临现场搜集、占有第一手资料,去亲身经历调查的过程,自主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因此,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实践调查活动教育论文,可以给学生一些参考题目,学生也可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研。例如,我们联合团委学工处,带领学生到柳州市各县企业、医院、新农村进行考察调研,撰写关于新农合开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或进行“三下乡”活动,了解各大医疗机构在招聘人才过程中的标准,引导并激发大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努力培养和锻炼自己。同时,还引导学生就近或回家乡进行调研。开学时把学生上交的调查报告统一批改,并选出优秀的进行评奖。社会调查能让学生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最终融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教学的初步成效

回顾实施体验教学走过的教改之路,尽管其中还存在着不足,但是,成效是明显的。

1、课堂教学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

以往的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普遍感到厌烦。实施体验教学,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体验、感悟,使课堂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由于体验教学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名引导者,在课堂上须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讨论、辩论、表演、演讲、观看电影等,从而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高涨,学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表现自己的感受,使学生也在自由、愉悦的心境中拥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对课本摘要表现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增强。通过对参加实验的五个班的无记名的调查,认为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气氛活跃的占94.8%;对此教学法持赞成态度的占95.8%;认为通过实验使自己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的占96.5%,认为现在的课堂教学内容符合大学生实际的占99%。

2、学生的学习需求有了明显的提高

实施体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的原有经验,把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因而使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明显的提高。这主要表现为:从学习过程看,由于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积极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真实的感受,使其自信心得到了良好的树立;从课堂表现看,学生表现的机会均等,学生自我展示的时间和机会较多教育论文,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那么他的学习意志会得到增强;也正是由于以上因素,学生能保持着良好的学习兴趣,思维活跃,对学习活动表现出积极的参与状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自然有了极大的提高。通过对参加实验的五个班的3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认为通过实验使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的占97.5%;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能主动与同学、老师探讨和交流问题的占95.8%。

3、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增强

实施体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中去的热情,创造性的学习感悟的能力;体验教学给了每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使教育面向全体,具备一定操作性,大大加深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全身心感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独特魅力。实施体验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能适应多层次的学生学习,更能反映学生的思维水平,体现出不同层次的提高,使学生的观察比较、判断分析、综合归纳等多种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对参加实验的五个班的无记名的调查,认为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的占97.6%,期末考试平均达到85.1分,比实施体验式教学法前的成绩提高近十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1、刘双:高职院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新课改的思考[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3期,85~86.

2、李鸣,李富:体验式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益路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高教论坛,2008年8月第3期, 11~13.

3、宋强铃:情感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和实施[J],教育与职业,2008年9月第35卷第603期,96~97.

第3篇

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学生的接受心理上制造一种新奇感和惊异感,启迪人们的求新求异思维。

关键词:陌生化 高校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

一、引言

陌生化又称为“反常化”或“奇异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成熟于什克洛夫斯基,它在文艺领域发挥了独特作用。理论都具有普适性,陌生化理论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特别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能使教育工作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美的愉悦,完成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的目的。笔者借用陌生化这一概念来描述,其实是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观察和探索。

二、陌生化的内涵

陌生化是相对于自动化而言的,什克洛夫斯基认为,“人具有一种感知觉定势,经常面临自动化,产生机械性。使人打破自动化,摆脱机械性,让人重新关注自己周围的世界,让人被事物的新奇深深吸引住,这就需要使事物不断地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于人面前。”“反常化正是一种重新唤起人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不断更新人对世界感受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摆脱感受上的惯常化,突破人的实用目的,超越个人的种种利害关系相偏见的限制,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由此,原来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而毫不起眼,毫无新鲜可感的东西,就会焕然一新,变得异乎寻常、鲜明可感,从而引起人们的新颖之感和专心关注,使人们归真返朴,重新回到原初感觉的震颤瞬间。”陌生化成为事物变得新鲜可感的关键,是瓦解表达方式的自动化和心理上的惯常化,通过异常增加感受的“难度”和表达的新异和惊奇,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激发人们的兴趣,在人们的接受心理上制造一种新奇感和惊异感,启迪人们的求新求异思维。

三、陌生化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的基本任务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教育的对象是思维敏捷,开放创新,喜欢新事物、反映信息快,有美丽梦想等特点的大学生,这势必要求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破低层次运作,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运用陌生化理论,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受,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陌生化。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内容大多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等等。但这种教育的主渠道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效果,有学者曾对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进行调查,发现“认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很好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0.6%;认为改进余地很大的占71%;认为教学实效性不强的占12%。”这种实际效果和要求之间的差距,要求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有一种转向,在教育内容选择上求新常新,达到陌生化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是学生听得最多东西,这犹如什氏所说的步行,“每天走来走去,我们就不再意识到它,也不再去感受它。”如果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地域的教育内容,吸引和感染学生,这又如什氏所说的跳舞,他认为“舞蹈是一种感觉到了的步行,一种为了被人去感受而构成的步行。它不仅使我们专注于舞蹈的步伐、姿态亦即舞蹈本身的东西,而且由此会唤起我们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新颖之感。”学生新颖之感会激起他们的兴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注意力。为此,我们可以尝试进行性教育,仁爱教育,塑造内在品质和优良人格教育,紧跟时代步伐、时事热点,进行当前形势与政策的解读教育等等,并且还可以从学生地域接近性心理出发,挖掘本校、本院、本系或者本班的闪光人物来教育学生。

2.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陌生化。

⑴辅导员语言表达的陌生化。语言交流是人沟通的重要方式,语言是高校辅导员履行其教育职责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手段。“人的各种动作、行为活动、言谈等等,只要经过多次反复,它们在人的经验中就会变成无意识的东西。”因此,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语言表达要推陈出新,平中见奇,化腐朽为神奇,用不同寻常的语言表达方式促使教育效应的最佳化。首先要少用批评言语,多用肯定话语。从心理学角度讲,人都是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鼓励和表扬,大学时代作为人一生中的关键期,辅导员的批评会让他们学会谴责,而鼓励能给他们自信,表扬让他们学会感激,认可使他们心中有目标。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常用诸如:“你能做”、“做得不错”、“相信自己,继续”、“你发挥了你的智慧”等此类肯定的话语,形成学生成才的外驱力,同时也让学生抹去辅导员历来喜欢批评的刻板印象,重新构建心中辅导员的形象,并获得一种成功的异样感受。其次少庄严言语,多声情并茂、幽默风趣。卢梭在《爱弥儿》中说:“你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一种东西”就是声情并茂、诙谐幽默风趣的语言。“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辅导员语言表达要有情,话语韵味十足,从而感动学生,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价值的认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应。同时,也要通过语言各要素的变异,生成诙谐幽默风趣的风格,使辅导员的语言表达产生神奇的效果。

⑵交流沟通技术手段的陌生化。惯常的灌输、说教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呈现出不灵的态势,这种情况,迫使我们辅导员不得不去探索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新途径,研究新的教育方式。信息化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广泛体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亦可以加入信息化的元素,使交流沟通的技术手段独特新异,形成陌生化效应。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运用快捷、方便、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如QQ聊天群、手机短信、博客等,形成新的交流沟通方式。学生有任何茫然和失落,不适和挫折,突然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时?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第一时间与辅导员进行交流,快速的减轻自己的焦虑和不安,并且也可以克服面对面交流所造成的不畅和怯场。另外,辅导员还可以通过QQ聊天群和博客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碰撞思想,增进感情,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健康成才。这样一些新媒体的运用引起学生的好奇驱力,使他们乐于感受,乐于接受。另外,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常常以班会课的形式进行。那班会课运用何种技术手段才能增加吸引力,产生回头率?多媒体的运用是一个很好的切合点。多媒体有着图文并茂、声画合一的特性,它可以在视觉、听觉、触觉冲击学生,增加课堂教育的趣味性,使形象化的知识具象化,实物化,让学生记忆深刻,获得听课的好处,获得不同寻常的感受。

四、结语

陌生化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给学生创造的是新鲜、奇异和异样的感受,但陌生化不是绝对的一味追求新鲜、奇特,它的运用要适量,恰当,要考虑教育的实效性,突出实用,给学生异样感受的同时还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方 珊:《形式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1。

第4篇

 

一、高职院校中孝文化的思修政治教育中功能

 

首先,传统孝文化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重要意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重要法宝。多少爱国志士在民族危亡时刻都表现出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古有精忠报国的范仲淹、文天祥、岳飞等,近有魏源、林则徐、杨度等,他们的民族气概无不体现了中华儿女的大孝。不少高职学生对民族历史、民族孝文化了解甚少,大力弘扬传统大孝文化,教育学生民族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主张,有利于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孕育力量。

 

其次,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加强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爱,是遵守孝道的根本。高职院校学生多为95后独生子女,心理上较为幼稚与脆弱,不少学生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漠视生命,自杀、自虐现象时有发生。加强高职学生的传统孝文化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从而珍惜生命,勇于奋进。

 

再次,传统孝文化对于高职学生伦理道德与人格修养的陶冶具有重要影响。学习传统孝文化,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意义重大。“鸭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德”,传统孝文化历来强调感恩与心理感化,“孝悌”是道德文化的主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加强高职学生的传统孝文化教育,有益于学生自我反省、自我领悟,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后,传统孝文化对于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了有益借鉴。提倡和谐,宣扬仁爱,是传统孝文化的重要内容。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体,各民族、各个体要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前提下团结相处。在当今高职院校生源下降,独生子女居多的背景下,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不懂谦让,缺乏包容,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甚至脱节。在高职院校中的思修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孝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对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重要借鉴。

 

二、 传统孝文化在高职院校思修政治教育中的缺失

 

面对高职学生日趋激烈的就业环境,根据专业需求进行社会务实培养,着重强调专业知识而削弱人文素养的培育,对传统孝文化缺乏有意识的引导是大多高职院校共同的人才培养现状。

 

(一) 对人文素养培育有所减弱

 

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与独生子女的增多,全体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都有所下降,不少学生对传统孝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甚至不知道“孝悌”为何物。高职教育越来越倾向于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教学,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专业知识学习上,其他少量的课余时间用来学习应付考试需要的英语与计算机学习,几乎没有时间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需要生活费时才和父母联系的同学普遍存在;不懂谦让、缺乏包容,不知与同学和谐相处的现象随处可见;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荣誉感的同学比比皆是等等。掌握一门外语与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固然重要,但对传统孝文化的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这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提高人格素养的基础。

 

(二) 高职学生对传统孝文化了解甚少

 

据一项“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情况”的调查发现,有74%的学生表示非常支持把清明、端午、中秋列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但仅仅是因为假期而非对这些传统节日本身的重视。[1]近年来,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在校园中掀起了一股热潮,学生常常游离于麦当劳、肯德基、西餐厅,认为这是一种浪漫、情调与时尚。而把过七夕、吃中餐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行为当成了一种俗气,23%的学生甚至表示“不知重阳节是做什么的”。[3]对于孔子、孟子、荀子的代表思想,不少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甚至完全不了解。

 

(三)高职学生对传统孝文化价值认识缺乏

 

近年来,日韩及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传统孝文化给予了高度认可,掀起了学习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热潮,而不少高职学生却盲目追求“时尚”,思想、行为都日趋“西化”的同时,对西方文化又了解不足,盲目学习西方文化的表层,而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对中国传统孝文化却没有必要的体会。高职学生把心思都花在“明星”的八卦新闻上,对传统精忠报国的英雄却了解甚少;对于“个性、叛逆、自我”等价值观盲目追求,对父母亲的付出与期待却全然不顾。殊不知,传统孝文化是全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是五千年大国的灵魂所在。

 

(四)高职学生传统孝道观念较为淡薄

 

当今高职校园中,很多现象都与传统孝文化背道而驰,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方面都做得相当欠缺。如长期不与父母联系,稍有不如意就顶撞父母;对老师缺少必要的尊重:见到老师缺少必要的问候,即使老师进到宿舍,依然也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视而不见;对老师顶撞、态度差劲、背后辱骂老师的学生大有人在。另外以自我为中心,跟同学公然吵架,与同学有矛盾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反而变本加厉的辱骂、报复同学等现象随处可见。三、 高职院校亟需实现思修政治教育与孝文化的有效对接

 

中国传统孝文化对高职学生思修政治教育有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辩证的取其精华,融入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元素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培养学生人格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也是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手段。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加强传统孝文化教育,充分实现孝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思修政治教育功能,最直接最有成效的方式就是把传统孝文化充分融入到教学中。现今有关孝文化知识在历史、文学等文科类专业中涉及相对较多,而理工科类学生只能在思政等公共课、传统文化教育等选修课中听到只言片语。因此,首先把传统孝文化带进课堂,在思修政治教育教学中充分融入传统孝文化的精髓,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其次,加强传统孝文化教育,还需要把三观教育、感恩教育与责任教育同时融入到思修政治教育课堂中,采取让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寓教于乐,增加课堂感染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

 

(二)丰富践行传统孝文化的形式

 

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还应寻求更多丰富可行的具体方法,把弘扬传统孝文化落到实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接受、崇敬传统孝文化,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陶冶情操、提高人格素养。首先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鼓励全校学生经常践行尽孝活动。如举行“孝悌”主题演讲会、孝文化有奖知识竞赛、 “孝文化”主题微电影有奖征集赛等;在清明、重阳、父母亲节开展感恩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多参观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等,引导其关注孝文化遗产;利用海报、宣传栏、视频、组织集中观看主题电影等方式宣传孝文化;学校社团还可以参考“齐鲁卫士十大孝老爱亲模范评选”等活动,组织学校孝子评选活动,发挥榜样的号召力量。其次建立学校孝文化网站。 “中国孝子网”、“中华慈孝网”等典型的孝文化主题网站,在孝文化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机构,是传播传统孝文化,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社会价值的最主要平台。学校孝文化主题网站可以及时更新“孝悌”有关的实践动态,宣传孝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认可、内化、实践传统孝文化。

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191-02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精神学术层面,应该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

指植根于中华大地肥沃土壤之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之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伦理倡道德、重和谐求统一、重理性求教养、蕴含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等特点。

二、中国传统文化有益的精神内核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数主张天人合一,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他们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这实际上就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强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循环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内涵。战国时期,庄子认为,主张“无以人灭天”,反对人为,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汉代董仲舒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提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在张载看来,“世界的本原是太虚之气,人与天地万物都由气构成,气是天人合一的基础”。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孟子的“其自任以天下为重”、贾谊的“国而亡家、公而亡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是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强调为国家、为民族、为集体献身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可贵的精华。

(三)“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

“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之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管仲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是我国首次最深刻、明确、丰富地表述了民本思想内涵。管仲的以人为本思想,以其独树一帜的鲜明立场,无情地涤荡着千百年来形成的“君贵民轻”传统腐朽统治思想,开一代历史先河。

(四)“重义轻利”的义利价值观

古代所讲的义,即指道义、正义或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所谓利就是个人的名誉、地位、权利、金钱等私利。孔子讲“见利而思义”,孟子更提出“舍生而取义”,在公私、人我的关系中,强调先人后己。

(五)“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道运行,一往直前,健动不止,生生不已;君子应效法天地之美德,做到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自强不息表现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有着独立的人格;表现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表现为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也孕育了自信、自尊、自立的民族精神。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具有实际的价值。

(一)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元素和鲜活生动的教育素材,有利于建立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能够使他们对中国文化的魅力有充分的认识,使其产生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热情。

(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的整体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当今社会上多方面因素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亟待我们对他们进行诚实、守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多方面的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上,其核心内容就是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塑造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公义、诚实、善良、勤奋、进取、对社会有用的人。在道德培养方面,讲求道义,弘扬仁德,讲气节、讲情操、讲廉耻、讲胸怀、讲慎独等等。所有这些,在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才的培养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还应重视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建立,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人生态度会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进步。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的各种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和人格形象是教育广大学生坚定信念自强不息、不断追求理想的最好素材。通过这些人物事迹和人格形象的影响,可以使学生面对困难不气馁、身处顺境不骄傲,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不但有利于学生妥善解决现实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对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有助于大学生完善心灵品格,增进心理健康

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视心灵的文化。儒家要求人们面对现实,适应环境,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积极入世,提倡人际交往中要“忠恕”“宽厚”“容忍”。道家要求人们平等、坦然地看待一切,不为功名利禄所束缚,强调自然无为、返朴归真,及教导人们如何不被外物伤害,求得精神的宁静与自由。儒道之言虽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其对美好心灵境界的追求,对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适当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食粮,形成心理缓冲空间,净化心灵世界,提升心灵境界,形成健康的心理人格。

第6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研究内容。步入21世纪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和探讨。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粗略统计,从2002年始,各学科领域中直接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论文有600多篇,博硕论文60篇,这凸显出这一研究问题的现实价值(本文所引用的文献来源于2010年2月前,国内关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论文、论著)。目前国内在此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张耀灿从文化底蕴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中获得发展的文化动力。通过从文化环境的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就是指围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的文化要素的总和。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结构、特征、功能和运行等;沈壮海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入整个文化系统进行思考,努力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大背景观察思想政治教育。

刘涛是从文化选择功能视野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充分发挥文化选择功能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有基础性作用。并就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选择功能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索。陈万柏认为文化建设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加以运用,并就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内涵、依据、特点和功能进行了理论探讨。周琪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理论建构之上,需要对各种具体文化形态予以研究,提出了文化多元视角、文化全球化视角、信息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实践命题。李焕明甚至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品类所具有及发挥的作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人的本质与整体,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之力,它是教育者借助人性通悟而启发受教育者对生话意义追问与反思所形成的精神生产之力,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文化场力对人们的影响而激发出来的意志创造之力。还有的学者从和谐文化、从网络文化视野等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

尽管国内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丰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看作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内容有所交叉的系统,进而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定场景中去看文化,或从大文化的特定场景中去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理论内容。这就忽视和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身的内涵和逻辑结构,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简单叠加。(2)国内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大多比较宽泛,在高职教育类型的范畴内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作具体分析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匮乏。(3)目前国内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属于经验层面的居多,鲜有发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内涵、构成要素等深层次问题展开研究的理论成果。因此,本研究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和对现实情况的思考,深入理解并着重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这一办学类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内涵与构成要素,旨在把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发展的规律和建设路径,为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概念及内涵阐释

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概括地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育广大师生,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高等职业教育既具备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也具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应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外,还必须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突出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更加自觉,越加刻苦(邓小平,199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要以对教育对象的认识、把握为依据,“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邓小平,1994)。

对于文化概念的研究,我国学术界一般把文化区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体现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人类物质生活之外的精神现象和精神生活,是人类在与自然相互作用及社会生活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风俗等等。由于文化的概念局限于宏观和表层的研究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形式化和感性化。因此,本研究将文化的概念界定在狭义的范畴,从微观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进行理论建构。综合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的概念及内涵阐述,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创造的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建设制度等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其建设内容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偏重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重点突出职业特点,围绕专业、针对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开展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致力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全面素质教育。其建设方法是在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围绕工学结合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诸如课程实习、生产实践、顶岗实习、假期社会活动、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结合工作岗位特点和要求,开展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其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进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构成分析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涉及领域全面。笔者结合沈壮海从文化视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融入刘光明等人对企业文化的结构论述,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来探讨,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划分为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精神层四个层面。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物质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产品的物质形态;二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产品的物质形态主要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可视载体,如各种类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种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宣传资料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的环境主要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媒介,如各种反映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体现真善美主旋律的影片和音乐,各种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图案和识别标志等。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精神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精神层是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的核心,是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形成各种精神要素。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观等。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制度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制度层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的领导体制、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既反映了学校的价值观和管理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组织架构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载体,不仅反映出不同文化的特点,而且还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管理制度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制度层的核心部分,各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是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行为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行为层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各种工作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精神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观等各种要素的折射。

第7篇

“路径依赖”理论由制度学家道格拉斯•诺思第一个提出。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即“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在诺思看来,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让你轻易走不出去。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最终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而导致停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地进行变革,但始终呈现出以社会为本位,以政治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教育方式,以高校党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要管理机制的模式。由此可以认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中存在着“路径依赖”现象。根据路径依赖理论,良好的路径可能进入良性循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会越来越强;不好的路径可能进入恶性循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会越来越弱。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这一路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和老解放区经验的产物,它在计划经济、权力集中、文化一元的条件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文化多元时代的到来,“路径依赖”现象禁锢了人们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空间,继而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跨越性发展,必须消解“路径依赖”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作为连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对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起着导向和规约作用。因此,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着手,必然能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中的路径依赖现象,进而从政策人手消解路径依赖现象。

二、从政策探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中的路径依赖现象

(一)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概览不同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对目标的表述虽然不同,但基本思路未变,即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1950年《高等学校暂行规定》总纲规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革命的政治教育,即使学生“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如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在一切学校中,必须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和集体观点,劳动观点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为“四化”培养人才这个中心来进行,具有明显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如1980年《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努力使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代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对目标的规定来看,始终绕着“革命、阶级斗争、建设”,围绕着“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思路展开,个体价值目标尚未受到重视,呈现“路径依赖”现象。

(二)以政治理论教育为主的教育内容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这其中,政治理论教育是主要内容,其他教育内容都是从这一内容发,并以这一内容为基础衍生的。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来看,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1作会议提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和青年学生中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继续强调政治教育,如1961年《关于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强调,“政治理论教育是学校政治思想T作的重要环节”。从这一时期课程的内容来看,主要是以阶级斗争教育为主要内容,大量强化学生的阶级斗争意识,促进其思想的革命化。这种极其单一的政治教育一直持续到80年代初。

1982年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虽然逐渐规定r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内容,但从其地位来看,仍弱于政治教育。如1984年《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指,“马克思主义是培养学生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理论基础,把马列主义理论课作为必修课,是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资本主义大学的重要标志”。1987年《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_丰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教育的基础”。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必须重视德育,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学校T作首位”。这表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在教育内容的规定上存在着“路径依赖”现象。

(三)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的教育方式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更符合学校教育活动的特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中规定最多的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如1955年《关于高等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指出,“政治理论课是高等学校进行经常的、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的最基本形式”。1980年《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指出,“课堂讲授是马列主义课教学的主要环节和基本形式”。

199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T作的若干意见》指,“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2008年《关于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意见》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

(四)以校级党政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的管理体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设立了高等学校政治丁作机构“政治辅导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直接管理。1954年撤销政治辅导处,进而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下,校长负责,人事、保•140•卫等各政工部门,政治理论课教师,各级党团组织,辅导员互相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党政部门和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作用突显。这种管理体制一直持续到“”结束,之后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调整,但调整力度不大。1980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1二作的意见》确立了党委领导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不仅专职、兼职的政工干部要做思想政治T作,业务课教师也要做思想政治_T作,特别要注意发挥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师和各科骨干教师的作用。

1984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丁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党、政、T、团各系统所必需的专职人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骨干。199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校长都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在党委(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下,学校都要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提m,“高校德育队伍包括学生专职政T人员、‘两课’教师和众多的兼作德育工作的业务课教师和党政干部”,“学生专职政工人员和‘两课’教师是德育专职教师”。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T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从政策来看,始终强调校级党、政和思想政治教师的作用,实际上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大主体,即党政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呈现出“路径依赖”现象。

三、正确处理政策中的“一”、“多”关系,消解路径依赖现象

“一”与“多”是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的关系。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一”、“多”关系表现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管理等各个方面。长期以来,我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过于强调“一”,而忽视了对“多”的认识和分析。正确处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中的“一”、“多”关系,是消解路径依赖现象的重要举措。

(一)教育目标的“一”与“多”

“目标指导着教育行为的方向,可使教育行为成为有意义的、有秩序的活动,避免教育行为、教育方向的盲目性、机械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系统,它有社会目标和个体目标之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目标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

因此,社会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位目标。但是,“人双重地存在着”,首先是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确立社会目标的基础E还应考虑个体目标。社会目标和个体目标作为不同层次的目标,相互联结、相互促进。个体目标是社会目标的来源和实现基础,社会目标影响并引导着个体目标的发展方向。长期以来,我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始终强调社会目标,忽视对个体目标的定位,这易于使“教育沦为政治的T具与政府的附庸”。提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个体日标不是推崇个人主义,而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建立推动社会目标的实现。教育家叶圣陶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

从发达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来看,主要是强调个体日标,通过个体目标推动社会目标的实现。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情感和鲜活的创造力,因此,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要在社会目标和个体目标两个向度上形成合理张力,才能产生出一个相互制约的平衡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在目标上的双向选择,决定了一方面要把培养大学生的个人美德、独立人格作为主要价值追求;另一方面也绝不能游离于社会主义的逻辑之外,面临着把大学生推向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发展使命。

(二)教育内容的“一”与“多”

教育内容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基础与保证。由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多元文化的时代特点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还应在内容上重点突出民族文化教育、公民教育和日常生活教育。民族文化教育不仅是指中国古代文化的教育,还包括近代以来的革命传统文化教育。青年学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主要力量,他们掌握民族文化的态度与程度,直接决定中华文明未来的性质与方向,因此需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是我们治党治国的传家宝。”大学生作为“接班人”必须了解和传承这些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公民教育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表现在认知上,能充分认识自己在国家政治和法律生活中的地位,了解自身公民角色,知道自己所承担责任及所享有的权利;在情感上,有自己对所属国家或社会的认同。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需。

(三)教育方式的“一”与“多”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中,能够多次见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作用和教材体系等方面的认识。这意味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位于主导地位,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呈现出“一”与“多”的矛盾。这个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授成为单一的教育方式,其他方式被忽视。二是课程体系单一,缺少相关课程体系的辅助运作。面对复杂的文化价值观,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很难使学生产生心灵共振,甚至使喜欢质疑、独立思考的大学生产生一种莫名的逆反心理。恩格斯说,“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

第8篇

摘要:“中国梦”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要性在其内容的鲜活性、中国版;基本原则为坚持政治方向、主题、主旋律;

>> “中国梦”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途径探索 “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将“中国梦”宣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研究 关于“中国梦”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 把中国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亮点 “中国梦”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 “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设计探析 论高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四个基本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中国梦”教育探讨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探讨 生态德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索 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新中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历程及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 廉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辩证思考 论“六个为什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论析 关于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三个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亢莹.推进“三个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EB/OL].http:///archives/71415.aspx.

[5]刘冠军.“中国梦”如何融入高校思政课?[EB/OL].

http:///sjmzgm/llwz/31382.htm.

基金项目:重庆市201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号:133206)

作者简介:高宜新(1954-),男,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张翠(1973-),女,副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第9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专业与学科体系中开始有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基本同步的,经历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个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梳理建设历程、分析发展原因和总结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简要历程

1.思想政治教育(1984—1995)

设置本科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人才需求调研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奇缺;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讨论,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

1983年7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指出“:中央和地方要筹办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为目标的政治院校。现有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或政治工作干部进修班”“,要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在全国形成一个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政治工作干部的教育训练体系”“,努力造就一大批思想政治工作能手,一大批精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

教育部于1984年连续发出三个文件,布置在部分高等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办本科班、第二学士学位班、大专起点本科班的工作。1984年正式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全国首批办学点共13家。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过几年本科层次的办学经历、经验积累以及社会需求,党中央、教育部、各高等学校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可以进入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示“有关院校要认真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好第二学士学位班,并创造条件培养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造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开辟一条新路。”

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目录,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军事学一级学科中增设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经过严格审批程序,1988年全国10所高等院校获准首批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1990年学科评议组正式通过相关学校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1996—2005)

1991年起,中国人民大学许征帆教授开始领衔挂靠科学社会主义学科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博士生。这是全国首家、也是当时唯一一家。1995年国务院学位办委托专家组到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校进行调研,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作综合评估。准备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调研组建议: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合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博士点。

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新目录的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中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相应的硕士点、博士点,代码为030205。

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全国只有三家: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清华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合作)。1997年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本科层次的政治教育(师范)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并,名称统一为思想政治教育,设置师范与非师范两个专业方向。既可授法学学位、也可授教育学学位。从此,形成了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名称上的不一致。

3.思想政治教育(2006—)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2005年12月23日的学位【2005】64号文件指出:“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经专家论证,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

从此,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5个二级学科中的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名称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得到统一。2008年4月又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共包括6个二级学科。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点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3个,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2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6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47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22个,思想政治教育66个,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待设;二级学科硕士点842个,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4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100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89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96个,思想政治教育253个,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待设;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点大约300个。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主要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什么能够在短短24年间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今后怎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党中央高度重视、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继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1.党中央高度重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前提条件

第一,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事特办、重点扶持。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以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为总书记党中央,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表了许多重要指示,颁布了中央16号文件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贯彻特事特办原则。从1984年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98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96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到2005年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2006年批准2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都是中央文件决定的,无一不是特事特办,没有其他如何一个学科享有这样的规格;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纳入其中,在设立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规定和要求等,都是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具体举措。

第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重点扶持得以落实。教育部先后由政教司、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司等一个甚至两个司局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各省市自治区、各高等学校也都有相应的组织机构管理这一学科和专业。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幸运之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的组织保障。

2.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客观基础

第一,设置、建设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事业需要确保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克服和清除各种消极落后现象和不良社会思潮,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与发展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二,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存在问题,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依托和支撑。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宣传与传播,需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了这一重大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果为此提供了理论、原则、思路与方法。

3.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

专家学者是个广义的概念。教育部、各省市自治区和各高等学校的很多相关领导同志,他们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家学者,有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专家学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离不开专家学者辛勤努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仁申请和完成了一批高层次科研项目,出版了众多著作与教材,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了包括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奖励;在学科理论创新、完善学科体系、学位点建设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等各个方面做出杰出贡献。

第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及学术委员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理论研究、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以及沟通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团结队伍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研究会在、教育部领导下,1984年2月在上海成立。至今已拥有31个省区市、军队院校系统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体会员33个。研究会举办学术会议、举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专著与论文的评奖、出版论文集、创办学术性刊物《思想教育研究》、成立学术委员会,加强与有关学科专家学者的联系,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2007年春开始,学术委员会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及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两大专题进行研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分别承担两个系列共22项专题研究,预定于2008—2010年分批出成果。

第三,报刊杂志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都定期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版面;《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高校理论战线》、《求是》等都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栏;《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刊物的办刊质量都有很大提高;最近,《北京教育》出版了《北京教育(德育)》版。报刊杂志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发挥了媒介平台作用,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提升了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刊物品位。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与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对顺利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为改革发展稳定、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生命线”工程提供理论、学理和人才支持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结论提供学科依据。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是一门科学的问题就引起了争论和讨论。如1980年8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文章。1982年,、教育部联合召开政治理论教育座谈会,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但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一直存在疑问。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才从学理和学科层面解决了这一问题,结束了一些无谓的论争。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提供理论基础。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的提法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都被党中央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所确认。但从理论与学科、历史与现实等角度科学论证和系统证明生命线结论,使之建立在理论和学科之上,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充分发展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人才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创办以来,培养了数十万优秀人才,大量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奋战在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更加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在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中得以确立,不再存在其他概念和说法,避免产生歧义和造成混乱。16号文件也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上述6条重要原则的确立,既是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结晶。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明确和规范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等,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内容与效果的有效结合。上述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取得的共识,得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成果,是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比较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学科基础。新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观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六个二级学科支撑,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四门课程分别具有直接对应关系。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强有力支撑。

3.设置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善

第一,先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后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具有重要作用。1996年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两个大方向中的一个,而且是学科体系相对比较成熟的学科。在2005年底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独具特色、兼有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和方向,也是中国大学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重要保障。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置,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12个学科门类中,虽然在哲学、经济学等门类中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学科,但始终缺少从整体性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等六个二级学科的设立,填补了从整体上系统研究、把握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学科空白,使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春天已经来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进程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批转《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1983年7月1日)[DB/OL](2007-06-07)[2008-10-26]/xwzx/gnsz/szyw/200706/07/t20070607_11633643.shtml.

[2]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84年9月4日)[DB/OL](2005-06-20)[2008-10-23]/viewtitle.jsp?url=3964412.

[3]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5年8月1日)[DB/OL](2008-04-19)[2008-10-29].

[4]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年5月29日)[DB/OL](2001-09/06)[2008-10-18]/20010906/3000447.shtml.

第10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比较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1)02-0126-03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方式、办法和手段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调节评估方法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各国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德两国尽管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但两国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因而,客观、全面地比较中德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异同,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相同之处

(一)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以及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运用,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教育灌输、化民成俗、身教示范、慎独内省等实施方法。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并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法等等。德国虽无“思想政治教育”之名,却有其实,历届德国政府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并根据外部环境及教育对象的变化不断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相继实施了理论教育法、宗教教育法、心理咨询法、实践教育法等等。在德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臣民教育”、“基于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教育”、“国家至上”、“民主政治教育”等方式来实施。

(二) 重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功能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职责,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专门开会研究,总书记亲自审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编写提纲,并就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要求。德国也非常重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功能。自1950年教育部长常设会议做出决议以来,“政治教育”在德国所有的联邦州都列为必修课。在德国,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历史》和《政治》两门课开展,也注重通过各学科、各专业的渗透和利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 重视实施方法的综合运用

中德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都重视实施方法的综合运用,即同时选用两种以上的实施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我国高校在实践中常采用理论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对比教育法、感染教育法、管理教育法等多种方式。德国高校则综合采用理论教育法、心理咨询法、活动教育法等方式。

二、中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不同之处

(一) 对显性教育方法与隐性教育方法的不同侧重

我国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侧重于显性教育方法,不仅设置专门的课程,而且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根据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高校普遍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系统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国家通过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途径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而德国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则侧重隐性教育方法。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依据隐性课程理论,开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隐蔽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比如说通过各学科、各专业的渗透和利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通过各学科、各专业的渗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1995年,德国教育制度委员会在《关于政治教育和社会化的报告》中提出:“每一门学科……在不放弃本身特点的情况下,都能对政治教育做出自己较高水平的贡献。明确了一门学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我们就能在社会和政治生活结构中加以传播。”因而,在德国,在坚持“政治”、“历史”课作为政治教育基础课程的同时,学校也充分发挥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课程的教育功能。在学校里,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比如“数学专业把经济学、经济法、保险学列为专业必修课,土木工程专业必修建筑经济学、建筑法等课程,机械工程专业也把法学和经济学列为必修课。另外,理科教学中也渗透德育内容,主要方法是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去学习研究。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门专业课程,学生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教师也注重从这些角度讲解。”

2.通过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德国高校非常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内容,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学校不仅投入大量经费建设校史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物质文化设施,也十分注重发挥规章制度、校风学风等精神层面的作用。

(二) 对“灌输”教育方法的不同运用

“灌输论”是列宁针对俄国的机会主义者鼓吹工人运动“自发论”而提出的,他认为工人运动不能自发地产生,无产阶级也不会主动地接受社会主义,具备共产主义的觉悟,应该由工人阶级政党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长期以来,人们以为“灌输”只限于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比较,我们了解到像德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十分重视“灌输”方法的运用。但中德两国在运用“灌输”的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理论教育法就其实质而言就是理论灌输,单向灌输,强制性灌输,它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德国对“灌 输”的运用主要采用间接灌输法,讲究“灌输”的艺术,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德国教育家洪堡曾说过:“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培养人去适应传统世界,不是首先要去传播知识和技能,而是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这种间接灌输法的优点在于,充分考虑到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把教育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教育对象在自我实践的过程中就能掌握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三) 对宗教教育方法的不同态度

中德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对待宗教的态度也不同,因而宗教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程度上也不同。与当代各国的宗教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不同,我国一贯主张宗教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分离。我国政府明确指出:“宗教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共产党员不但不能信教,而且必须向人民群众宣传无神论,宣传科学的世界观。”所以,高校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意识不到宗教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宗教的功能。而德国对待宗教的态度与我国恰好相反,宗教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相互补充。德国的《基本法》及各州的法律对宗教教育的合法性予以立法保障。如黑森州文化部(主管教育事务)制订了关于宗教课程的法制细则,明确指出:“宗教课程作为正式课程之一,不得排于边缘时间或较其他课程受到不平等。”所以,宗教课程在德国高校不仅具有存在的合法性,而且在培养学生世界观、道德观以及职业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替代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德国在开展宗教教育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教学内容和课程系统化和科学化水平较高。例如“在课程设计方面,十分重视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加深对信仰的体认。通常课程会根据学生在家庭中即已接触到父母辈宗教取向这一特点,增添相关的宗教经典性知识,从而使学生熟悉己身所属的宗教传统以巩固其信仰。与此同时,宗教课程也注重及时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立场及对策,先入为主,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灌输宗教的伦理道德规范和社会思想。”

三、中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比较对我们的启示

(一) 转变观念,巧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德国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采取“显隐结合,以隐为主”的方法,隐性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在不放弃显性教育即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同时,要特别重视隐性教育方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充分发挥专业课、基础课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贯穿于上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二是以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有意识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访问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活动中来,通过生动的活动形式,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三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情感激励、行为规范育人等功能。首先,培育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主要指校园内的有形建筑物、图书馆、校训牌等,努力体现出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把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浓郁人文氛围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审美享受,获得奋发向上的动力。其次,培育富有特色、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指校训、校旗、校歌等形式。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要营造成一种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把教育意向深藏在相关的内容与形式中。最后,要培育科学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

(二) 正确理解和运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灌输”教育

当前有些人认为“灌输”理论已经过时,应该淡化并代之疏导的实施方法。总结德国的经验,笔者认为,“灌输论”非但没有过时,反而应予以重新认识。笔者认为:“灌输”既是一种原则,更是一种方法。说它是原则,即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守的规则、法则,正如美国政治学家奥勒姆所言:“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适合于维持其制度的思想。”说它是方法,即涉及怎样“灌输”的问题,有启发式的灌输,有循序渐进式的灌输,有疏导式的灌输,也有寓理于例和寓教于乐的灌输等等。同时,“灌输”的内容要能够回答学生的实际问题。如上所述,德国在利用宗教教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即宗教课程注重及时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立场及对策,先人为主,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灌输宗教的伦理道德规范和社会思想。所以,我们的教育内容,也必须是有效的,是能够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再者,要尊重、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性。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实现“灌输”与发挥受教育者积极性的统一,即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合理安排教育环境,合理选择教育内容,恰当运用教育方法,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朝预设的方向发展并产生正向结果。

(三) 发挥不同民族的优势,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

德国宗教教育是受到法律保障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与此不同,自古以来宗教在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中一直不占主导地位,居主导地位的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它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论,而且通过各种途径把这些理论付诸于政治统治、思想控制之中,使得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道德品性的养成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倡导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而且重视对别人的教化,重视身教的作用,强调环境的熏陶,主张通过社会教育的方法化为民俗。因而,总结德国的经验,笔者认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应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最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7.

[2]汪宗田,傅安洲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2007,(1).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研究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以卢卡奇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为标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文本的物质载体,也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最新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带进高校的课堂,带进当代大学生的头脑,什么时候解决好了教材问题,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突破。

一、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发展历程

当前,“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早在战争年代,我党开设的高等教育就对学生或学员开展了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直到20世纪80年代,诞生了完整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05方案”,综合概括了原来的“两课”正式命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恢复重建

1950年,教育部在高校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该课以的“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教材大多采用《中国革命史纲》。

1957年,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1966年,开始,高等学校全部停止招生,所有课程也被停开。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一直到“”结束。

198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规定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同年在《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中规定:在全国高校本科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门课,文科专业开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材可选用教育部推荐教材也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自编教材。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稳步发展

198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的文件,提出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1985年,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上,中央要求在高校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形成“85”方案的雏形,规定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法律基础”,另外“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三门选修课程(1992年这三门选修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必修课)可因校制宜有选择地开设,文科加设“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

8波和期间几次全国性,表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侵蚀,国家教育部门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的武装,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快了改革的步伐。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1998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课程开始在全国推行。“98”方案开启了“两课”课程新方案,在高校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5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门思想品德课。此后高校使用的教材都有各省的教育厅统一指定,但在全国内教材版本没有作出统一规定。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逐步完善

“98”方案后一直到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进入新的阶段。“05”方案将“98”方案中的7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改为4门,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另外加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理科同时加设“形势与政策”课。

二、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经验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教材是在此基础上系统实施课程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主要途径,其教材建设必须得到保证。

1.国家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促进了教材文本的快速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发展,、教育部多次指示要做好教材规划,编写高质量的教材。

自20世纪80年代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创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已经由原来的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95”方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成立了专门的编写组织;2001年初,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和改革的意见》,将“九五”重点教材及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修订再版,使之成为精品教材;“05”方案出台后,、教育部组建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建立教材建设专家库,抽动专门资金,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开支。

自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版本每年都要印刷3~4次,精品意识已经成为开发和占领教材文本市场的经营理念。这一切都表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已经进人稳定的“盛产”期。

2.教材吸收了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精品课程理念深入教育教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为广大群众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及时充实、更新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变化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容和素材。

“05方案”标志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的一级学科课程开始成熟。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精品课程网站的开设,拉近了大学生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距离,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从理论上引导大学生的成长,从思想上启发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3.普遍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了教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文本是根据课程标准、学科社会发展特点编写的。建国初,国家对于高校的政治课教材使用没有做统一的规定,高校普遍使用自编教材。

自编教材,容易出现知识观点不一致而产生的理解混乱,这些独树一帜的自编教材,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组织编写了第一套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本科教材,共10本。2006年2月,、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出版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未经、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再自行组织编写、出版发行各种名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4.教材建设带动了整个学科的发展,显示出教材文本的巨大张力和活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作为一种生命的精神性,它的使命是唤起大学生心中的教育自我,从而勇敢地承担起继承和完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伟大使命。21世纪的高校教材更加注重学术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必须能立足学术前沿,在教材建设上具备准确性、高新性、先导性、国际性的特点。高校的教师、学者、教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员,是对这门课程的前沿问题了如指掌,并各有自己独到学术见解的顶尖人才。他们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国际前沿问题和进展情况,还有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地引入教材,教材质量突飞猛进,日益成为统领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有效文本。

三、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文本传播的教训

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文本在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可贵的历史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1.政治色彩过于浓厚,教材文本偏离了教育的主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正确的把握意识思想的主流,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无误的肩负道德的正确航向。

期间,由于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混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2.教材篇幅受限,文本内容过于简单

为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集中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最高水平的专家和学者。他们都是对这门课程的前沿问题了如指掌,能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地引入教材,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本身的特点是以人文事实为基础,知识不确定性和开放性更甚于其他学科,受篇幅所限教材文本的内容并不能游刃有余的拓展,文本内容相对而言过于淡薄。

3.教材内容跨度大,教师难以驾驭多层知识体系

“05方案”制定了“四轮”教材建设规划,即将“98方案”中的7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改为4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的内容合并,“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即原来的“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的内容合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即原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的内容合并。这样的知识组合不仅加深了教材的难度,对于授课教师也是很大的挑战,由于一位老师不可能是多重学科的驾驭者,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经常更换教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甚至要更换三、四位老师,无论对于教材的把握,还是学生心理的了解甚至学生适应老师的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

4.教材间统筹不力,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许多著名学者,都有自己的固定科研方向,科研、学术水平都很高,编写的教材起点也很高。由于各自为战,与其他课程联系不大,他们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很难做到与四门课程全部兼顾的统筹力度,这样容易使得各门教材要么太孤立,降低了学科建设过程的合力,要么相关的教材之间存在着机械的重复现象。

参考文献:

[1]董顺杰.浅谈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的现状和任务[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

[2]张耀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第12篇

[摘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摸索出一条增强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教育途径,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结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存在的问题,从理论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和校园文化教育着手,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途径,以适应时展。

[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完善途径

[作者简介]李妍(1974-),女,河南遂平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河南 郑州 45000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4-0047-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摆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前。作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水平,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其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如何改革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摸索出一条增强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教育途径,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善,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富于针对性和感染力。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面对全球化竞争的时代背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思想观念和精神领域也受到了冲击,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临边缘化的危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方法陈旧、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陆续暴露出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了诸多挑战。

当前,我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不断增强,与国际社会的交往十分频繁,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我国汇集,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单一的意识形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我国的民族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此同时,互联网也为他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一个渠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在面对大量互联网不良信息时,因价值判断标准尚未形成,信息甄别能力不强,若不能够以正确的意识形态为导向,则极易造成淡漠国家主权意识、淡化民族归属感、忽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等问题。这些都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更加生动丰富,教学方法也应善用网络时代的效率和优势。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

理论灌输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由来已久,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模式,但是却存在着重视课堂理论教育而轻视实践教育的问题。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为例,总学时为96学时,并未对实践教学课时作单独规定。然而,实践教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教学过程极为重要的一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而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学人员缺乏与大学生的互动,实践教学环节脱离社会需求,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教学手段单一

尽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曾经为我国人才培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已经明显滞后于社会及人们精神需求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可分为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其中,显性教学即传统的课堂理论课教学、政治学习会和党组织学习活动,而隐性教学则是通过环境熏陶、文化感染而进行的间接教育。由于隐性教学的效果见效慢、耗时长,因此目前大多数高校倾向于采用显性教学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显性教学限制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也并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大对隐性教学手段的关注度,同时充分认识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纳入网上论坛、网络教学、网上讲座、心理咨询等教学手段。

(三)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及人们的精神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专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数量短缺,特别是在高校扩招后,思想政治教育任务随之加剧,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许多教师长期担任“两课”教学,课时任务十分繁重且无法进行教学水平和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在面对市场经济冲击时,部分教师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无法很好地胜任党的思想及马克思主义宣传者的角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接地气”现象较为明显。

三、适应新时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具有社会上层建筑的稳定性特征,是随着时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存在设置不合理之处,未能与实践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得大学生面对枯燥的课程内容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首先,理论课教学需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置更多贴近学生生活和时代特征的教学内容,将理论讲授与学生学习、就业、生活及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提升教学吸引力;其次,运用现代科技工具丰富传统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专题讲座、互动式教学引入课堂,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认识;最后,学校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继续教育,对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进行科学考核,组建涵盖博士、教授在内的教学队伍。

(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课教学途径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关于认识论的著名哲学论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实践课具有理论课无法取代的优势:实践课程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行动能力,强化理论课教学内容,丰富大学生的情感,磨炼大学生的意志,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了解,推动其加快完成社会化过程。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课教学途径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学校层面从思想意识上提高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建立包括资金、制度、组织管理、宣传在内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其次,组建一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教学师资队伍,专门指导大学生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最后,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的形式强化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与企业和社区开展对口教学联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配合论坛、微信、微博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度。

(三)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校园文化教育途径

大学生长期置身于大学校园,深受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校园文化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更会对其日后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教育途径的影响力,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教学质量评估放在同等位置,从校风、教风和学风三方面着手:首先,好的校风是高校的财富,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校训、校徽、校歌等具体内容开展校园文化教育工作,塑造师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涵养;其次,教学活动是高校的主要工作,教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体现,一方面需要树立教师志存高远、教书育人的情结,另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尊师重道、学高为师的品德;最后,大学生身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学习是其主要任务,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致力于营造优良学风,培育不断创新、不懈探索、崇尚科学的学风。

(四)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校园网络教育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成为社会新兴产业,也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许多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人生价值观以及心理素质极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因此,要真正实现引导高校大学生规范使用校园网络、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正确对待网络言论自由等思想教育,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构建高校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摒弃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让学生自由选择教育时间和教育内容。第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网络技术和网络知识培训,培养教育者的网络信息意识和网络信息捕捉能力,保证教师能够从网络舆论及网络语言中获取最新的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应注重网络计算机专业教师和专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充分利用教师的专业技能,在网络上对大学生的思想言论进行正确引导。第三,加强校园网络技术监控,对校园网络访问进行权限设置,并加强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控制和管理,保障校园网络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大学生上网的安全意识和法律责任感。

(五)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当前,由于受到外界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焦虑、恐惧以及抑郁等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高校应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各项心理健康辅导。高校在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扩充师资队伍,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能力;其次,高校应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渠道,构建大学生心理教育咨询服务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让更多学生从中获益;最后,充分运用心理学中的测试和调查方法,建立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心理问题倾向学生跟踪调查和心理健康危机干预的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综上所述,为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应花大力气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凸显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

参考文献]

[1]陈文娟.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苏:江南大学,2014.

[2]廖云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D].安徽:安徽财经大学,2012.

[3]王金玲,关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6).

[4]张芳明.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