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8 18:36: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写好教研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技校的技术基础理论课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专业实践课的操作水平,它的好坏在技校教学中尤为重要。为保证、提高教学质量,积极采用好的教学方法——教学反思法,并就其如何记好教学日记进行了阐述。
技校的教学活动包含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实践教学是学生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上进行的专业实际,直接受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好坏的影响,而技术理论课程特点又多抽象、枯燥、乏味、难懂,加之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教师在教学中仅凭原有的经验授课而不去创新,是无法满足专业实践课需要的。所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不断地充实和更新,其更新需源于以往的教学实践做到即时回顾、总结、归纳和思考,这种不断地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也就是所谓的“教学反思”行为。反思的方法很多,最直接,便捷,被应用最多的是采取写反思日记来反思教学,即教学日记反思法。那么为什么进行反思,如何写好反思日记则是最关键的问题。
1 教学反思的原因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学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育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可见,进行教学反思写教学日记的重要作用,它是我们新时期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积极参与教学,发挥主动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和途径。因为它有利于促进我们积极思维和再学习的活动过程,结果正像波斯纳认为的一样:如果不进行反思只停留在原有的经验上教学,就不会有提高,只是重复的教学,这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由此,他还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足以说明做一个高质成功的老师,就要不断地通过反思来发挥教师的独特作用,认真书写教学日记,为上好精彩的下一课做充分的努力和准备。
2 反思日记的写法
如何写好教学日记,至今还是一些教师的困惑。有的把教学反思的日记写成了流水账,只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了循序简单的描述,外加泛泛的评论,根本缺少针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本质的深层思考,收效甚微。因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教学活动和教学情境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的分析、批判、再认识的过程,所以写教学日记来反思教学是对自己当天教学成功的体会、问题的回顾、行为的检验,到合理的教学过程的追求。做到这些,需要记录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记录教学中的成就。
记录教学中的成就,也就是记录教学中取得的达到教学目标或高于目标的成就。即教学过程中实现目标的手段、措施运用得当的体会,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教学思想的渗透过程,新教学理念的体现情境等。一般在备课时,教师会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过程设计等花费大量的心思。在课堂教学之后,若发现确实有独具匠心之处就应该归纳和总结,如自然的导言、简明的板书、直观的模型、实感的多媒体课件,巧妙的设问等。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总会突然产生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闪光点要及时纪录。长此以往,经验越来越丰富,教法就会越来越灵活,教学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从而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如在上完《机械制图》课“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的内容后我非常高兴,虽然这节课讲了很多次了,但课后仍感到兴奋、感到成功,并在课后记录了自己的成功之举。一是这堂课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学习,兴趣特别浓,兴致也比较高,几乎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无论是对投影体系设定,实物观察、动脑想象,还是互相研究与配合,同学们都很主动,都很活跃。二是这堂课我教得很轻松,整个课堂一多半时间都给了学生,让学生把坐标投影面转换成教室的墙角、或是翻开的书与桌面围城的三直角面,学生可以把手中的书本或用具作为空间投影体系中的物体,积极观察、对照、衡量、检验、讨论,得出三视图间的投影规律,老师只是起到了引导、补充和完善的作用。正如魏书生教师所说:“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2)记录教学中的感受。
一次课结束之后,随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发展与情境交合,往往会由于一些突发事件而产生许多感受:有痛苦的经历、愉快的体验、深刻的启发、还有高价值的良策等。所谓“心有所感,言之为快”。教师应该将这些情感的结晶、思维的碰撞,智慧的释放即时捕捉并记录下来。
(3)记录教学中的创新。
记录自己教学活动中的精彩画面,也是反思教学的一种常见形式。课堂上若出现了教与学的热烈场面,最好能详尽的记录下来,包括学生和教师双方的创新之意,如学生的学习活动反馈、师生教学相长的精彩问答等等,课堂上这些画面的记录和保留都会为今后进一步的教研教改活动,提供活灵活现的第一手材料,更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着丰富的经验。
(4)记录教学中的失败。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教学也需要有进一步改善和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对于留有遗憾的理论课教学,课后必须及时总结分析,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查找不足之处,甚至失败的原因,看看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教学对象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所教对象的知识基础是否匹配,都要进行认真的回顾和严格的梳理,深入分析、研究、总结,制定方案、采取措施,明确以后再教这部分内容时该如何做,可以进行教学的再次设计,必要时还可以主动获取学生和其他教师的智慧与经验的支持,进行二次备课,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扬长避短,提高教研教学水平和能力提供保证。
总之,写好教学日记要注意的地方很多,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在教学实际中充分运用。通过反思剔除糟粕,保存精华,创新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品行。只要持之以恒的的坚持教学反思写教学日记,定会收到“聚沙成塔”的效果。实现基础理论课真正为专业实践课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教学研究
一、思想品德课研究问题的确定
1.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更注重选题的实践价值和发展价值,对问题的理论价值基本不作要求,这是符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际要求的。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实践价值,指研究成果在解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意义,如:思想品德课教学幽默的美感机制研究;思想品德课多学科渗透教学模式的建构;探究题与实践题引入中考试卷的作用研究;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实际作用研究等。其发展价值是指研究题目的选择对思想品德教师的研究能力、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和水平提高的作用,如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影响;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开发方式的探究与实践研究;初中文科综合考试与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性研究等。
2.研究问题的确定应遵循科学的思维过程。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选定,是在思想品德课本和教辅材料、书籍、文献了解认识的过程中或在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受到启发,逐渐认识的。这一思维过程如图所示: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题目的初步设想思想品德课教科书和教学研究材料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分析和判断使思想品德课教研题目更加具体明确科学。
3.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始于问题,思想品德课研究也不外于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的内容存在三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品质状况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和责任感;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及效果的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课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进行选择:(1)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初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研究,初中学生法制观念调查研究,初中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状况研究。(2)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要求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如何适应文综开卷考试应试误区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特征研究,初中学生如何写好思想品德论文研究等。
二、明确思想品德课题分析角度和方法
1.研究课题的进一步分析说明。当思想品德教师选定了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有了恰当的陈述方式,思想品德研究问题一般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成为理想的题目。例如:“论深化思想品德课改革,全面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这样的课题陈述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个课题的陈述太宽泛,给人的信息容量太小。就这个研究课题说,它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影响,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的深化对学生的要求。一个比较好的思想品德课研究课题陈述,可以使思想品德教师和阅读者更清楚研究方向和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题陈述应着重指出中心议题和课题的前后背景。
如:“单亲家庭子女自我保护能力调查”这一课题陈述,可以使人们基本上了解思想品德教师的意图和技术路线,明确了两个变量:家庭结构、自我保护能力;一个假设:家庭结构与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存在某种相关。这样“小题大做”有助于确定思想政治研究的对象、性质及方法。
2.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思想品德研究课题确定后,必须明确此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研究,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如果主要是定量研究,必须明确是用实验研究还是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如果主要是定性研究,还要进一步明确采用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或人种学研究的方法。例如:“把握中考探究与实践题特点,提高复习针对性研究”属于定性研究,又是应用研究,我们一般采用比较研究和人种学研究的方法。“我国人大制度和人大监督权研究”属于定性理论研究,采用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方法。“构建‘和谐河北’、不断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研究,是定性理论研究。
三、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数据的处理
思想品德课研究数据有多种形式,如定性的、比较的、顺序的,研究者通常会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统计方法主要有图表法、特征量计算法、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法、统计分组法以及统计实验法等。(1)图表法。是借助几何图形或表格来表现以整理好的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所获得的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2)特征量计算法。思想品德课教育统计学所研究的大量现象总是通过数量综合把它的一般特征和典型特征表现出来的,如校园学生诚信状况研究。(3)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如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是根据“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一般通过个别表现出来”的原理确定的。(4)统计分组法。如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研究。
四、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结论的得出
教学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职业生活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当代美国社会学家斯甘(Schon,1983)把教师定义为“反思从业者(Reflective Practitioner)”。教学反思记录,是一份完美教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教师日后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它是一笔巨大财富。众多在教学上取得成功的教师都有写教学反思记录的习惯。然而,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没有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从而失去了第一手感性材料,这是教学、教研资源的一大浪费。我们应该认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写好教学反思记录。
一、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1.有利于纠正偏差
从教师自身角度看,每位教师都有备好课上好课的愿望。然而,无论我们备课多么充分,都有可能出现不完美的地方,甚至某种失误。有一回,当笔者在执教JEFC B3,Uint2时,向学生提问:“What sports do you know?”按照常规,学生会用英语回答已学过的运动项目。然而,一位学生竟然用汉语回答:“拔河。”这时,全班同学一阵大笑。这位同学怎么没用英语回答问题?虽然上课之前,我尽可能收集了有关体育项目的英文,可是,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我也难住了。课后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才得知:拔河译成英语是“tug-of-war”。通过写教学反思记录,不断反思,我们能够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加深对教学的理解,取得进步。
2.有利于学法指导
成功的学习依赖于正确的方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 “教的法子必须基于学的法子”。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要研究学生为何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会适应学生,从而让学生明白该学什么和应该怎样学习,并学会独立学习。比如在教学现在完成时的时候,刚好电视里经常在放“你洗头了吗?”这一幽默可笑的广告,我便把它引入教学,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生动效果,学生比往届学得快也记得牢。为什么?肯定是学生对广告熟悉并且感兴趣的缘故,这正符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这一反思我立即认识到学生是如何去理解的。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反思对课内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学生错误所在,对症下药,然后让学生自我反馈、自我评价,以便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再产生错误。
3.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一节课是短暂的,但教师的教学生涯是漫长的。若干年之后,教师很难记起当年的教学情况,只有勤于笔耕,及时捕捉信息,并把它记录下来,宝贵经验才会永久保存。通过写教学反思记录我把学生问我的难题及好题全部记录下来,为我的后续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4.有利于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
要迎接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就要努力把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提炼、升华的过程,它使我们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得出新的教学规律,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教学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精心总结的教学反思记录,可以为写作优秀的作品或论文奠定一定的基础。
5.有利于教师育人水平的提高
人性是教育的立身之本,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教师批评学生时,可能会遭到学生的顶撞,若处理不当,可能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心,会影响到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更为严重的是,不当的指责会毁灭学生远大的理想、美好的愿望。所以,通过写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反思自己课堂上的一言一行,理智地分析自已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促进学生的发展。
再以广告“你洗头了吗?”被引进课堂教学为例,在课前,班级里有几个学生不是很讲卫生,头发总是脏兮兮的,但是上了这一节课后的第二天我却惊喜地发现他们都洗了头并且以后的卫生状况都有所好转。这真是课堂潜移默化的功效,反思一下,这比起直白的说教不是要高明得多吗?
二、如何写好教学反思记录
1.实话实说——写得、失
一节课下来,课堂教学抑或超乎所想的顺利,抑或不尽人意。一堂课可因教师一句幽默奇妙的导语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教法的采用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因讲得多而学生兴趣全无;也可因一个环节的遗漏或疏忽而走错路、走回头路等。再者,“因”与“果”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不管是得是失,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安排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少走弯路、不走回头路。
2.及时反馈——写师、生
教与学是两种个体间发生的知识传递关系。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为学习主体。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了解的深浅等都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着课堂气氛与授课效果。相反,学生的注意力情况、学生的疲劳状态、学生的知识差异等也反作用于教师。此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制,影响着课堂效果。鉴于此,课毕就该及时反馈,将课堂上师生表现与授课质量进行及时分析、综合登记,以帮助自己在日后备课、授课时能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分析。
3.综合比较——写教、学
教学反思记录应该是说课的外延,它与说课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说课——备课——授课——写教学反思”的程序。一节课过去了,教师教法应用如何,达到预期目标没有,效果怎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与教学要求是否相符,这都是实际操作中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把影响教与学的原因综合出来,记录在教学笔记中,日积月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4.扣准要点——写特点
实际上,在平时的教学中,上一节好课不容易,一节课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节课能有特色,能有个闪光点,能有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做法,就算是成功。所以在教学反思中就可以把闪光点扼要地记上,写下该节课之特点,有重点有选择地采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
5、捕捉灵感——写遐想
常有这样的感觉:上课时原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因实际需要或灵感的涌现而穿插其中,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讲者绘声绘色,听者津津有味,课堂顿时充满勃勃生机。它能帮助我们拓展思维空间,引导自己与学生进行遐想,并徜徉其间。这样愈是多想,想地愈是透彻。所以教师应即便把诸如此类的小插曲(幽默的谈吐、对抗性比赛------)所产生的效应,记录在教学反思记录中,用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同样,对于课堂中节外生枝的实例也应及时记录,吸取教训。
三、写好教学反思要注意的问题
1、要有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于外语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新事物,每时每刻都有新现象、新动向、新问题。正是在探索新生事物的来龙去脉,把握其发展态势之中,在深入探索之中,我们才能获得体验,才能感到有言可发,并在总结探索中提升出新的规律。
2、要想有所发现,还必须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底蕴。要有精深的英语专业知识和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英语教改成果,还要学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新知识奠定基础,否则将很难有所为。
3、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在上完每节课后都要进行反思,反思一节课的成败得失,并及时做好记录。课后的反思,虽然点点滴滴,但它来自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出自于我们深刻的思考,是我们的真切感受,因而是非常珍贵的。
4、要善于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经常看自己所写的教后记录,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方法,抛开肤浅的、表面性的东西,注重对规律的揭示,对真理的发现。
5、写教学反思记录,还要做到持之以恒。
总之,教学反思能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逐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教育水平,开创属于自己适合自己不断发展的新天地,而写好教学反思记录无疑便是这一行为的最佳途径和结晶。
参考书目
1.Jack C.Richards & Charles Lockhart(2000).Reflective Teaching讯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
关于最新精选体育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务实、创新的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深化体育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关注体育运动技能教学认识的提高,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继续推进体育课程开发与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规范体育常规教学管理,加强对体育教学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切实把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校的理念落实到实处。
二、目标策略:
1、注重教研方式的转变,关注教研的互动性与实效性,研究提高教研实效的方法与策略。
2、树立正确的运动技能教学观,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加强自身相关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要注重自身学科素养的不断提高,以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3、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注意体育教学评价的研究,因地制宜构建有本校特点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案。要突出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
4、重视个人教学反思,重视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总结,主动探索研究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以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努力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三、目标任务:
1、扎实推进体育课改工作,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教学观,做到有的放矢的开展课改工作。
2、抓好体育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课堂教学,规范备课(做到课前复备,课后有反思)要求教师关注体育教学艺术,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好本学期学校组织的教学研讨课,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四、主要工作:
1、认真解读《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学生的测试工作,并做好数据的汇总、上传工作
2、认真做好学校“二操(早操、眼保健操)一舞(校园课间舞)二课(体育课、活动课)”工作。
3、组建好学校跳绳并实施训练。
4、开展学校趣味运动会。
关于最新精选体育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学校培训活动精神,本着“搭建平台、友好合作、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宗旨,根据学员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通过学习交流方式,使浙江永康石柱初中赴我校交流的老师,在较短时间内感受学校优秀体育文化的建设及我校体育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取得的经验,使其具有较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特制订本计划。
二、带教受训老师一名:
应红心 男 体育 副校长
三、带教时间:20xx年10月10日——10月25日
四、带教内容:现代教育理论的了解、上海新教材新教法和学法、上海新教材实施情况的介绍和取得的经验及建议;
2、中学体育课听课、上课、评课能力的提高;
3、教科研论文或案例的探讨或撰写;
4、课余活动及运动队建设的探讨;
5、学校优秀体育文化建设及体育教研组管理探讨等。
五、带教任务和目标:帮助赴我校交流教师确立现代教育意识和素质教育理念,努力帮助理解XX市体育与健身《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实施情况介绍和取得的经验及建议;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及增强学生体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合作交流使应老师能感受到学校优秀体育文化的建设及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与激情,通过听课、上课、评课等使自己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并在学校层面进行录像课展示。
关于最新精选体育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取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以德育教育为首,以艺术教育为特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的办学目标。以学生《体质健康》为重点深化体育课堂、体训队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出操、集队、集会纪律,做好出操、集队、集会常规训练,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注重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梦想,注意加强提高学生团结协作本事,增强学生团体主义观念,树立团体主义荣誉感,培养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进取进取的个性,提高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本事,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激烈竞争奠定基础。
二、工作任务及要求
1、抓好两课两操一活动,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两课两操一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两课两操一活动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和健康况状的好坏。所以,首先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都要树立抓好两课两操一活动的思想观念;其次要求体育教师认真钻研体育教材,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到写好学期计划、授课教案,多花时间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是配合学校抓好早操、眼保健操工作,加强两操纪律,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树立远大梦想,营造良好校风、学风;第四是认真组织课外活动,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在值周期间保证课外活动时间、认真安排好课外活动资料、进取发放体育器材、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督促学校保障每生每一天有一小时足够活动时间和注重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2、抓好《体质健康》工作,注重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注重领会新教材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注重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景进行教学改革,确保达标率、优秀率稳步提高,切实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
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报工作,目前我校没有按上级部门要求配备相关器材,可是对新教材资料的了解是初步的,对新教材中所体现出的推行素质教育意义还不够深入,更谈不上对新教材的研究,更缺乏新教材的教学经念。所以,本学期体育工作的重心放在注重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注重领会新教材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注重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景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合我校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探索适合我校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之路。
三、教学措施
1、进取鼓励学生自觉锻炼身体习惯,努力提高全校学生的体锻达标合格率。
2、本学期关注起始年级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状况,学生要坚持构成体育锻炼规范化要求。
3、要不断加强对教学教材的研究,重视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本学期进取开展教学基本工操练。从上课的仪表服装、备课教案、课前的准备开始。
4、以据学生的特点,要主动与年级组之间配合协调,利用一些休息时间,包括中午、放学后等时间,组织年级间和班间的体育竞赛,促进学生进取锻炼身体,激励学生为班级争光,培养学生的荣誉感。
5、要进取配合好教务处、政教处工作,认真组织管理好每一天的全校广播操和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各班进出场线路有序、队伍整齐。
这次研讨会聚焦在作文上,主题鲜明,提出了“新思想、新探索、新课堂”的“三新”理念,以前沿思想为引领,以探索为路径,以课堂为抓手,通过专家新视野(专家主题报告)、对话新课堂(新生代名师展示课及主题发言)、聚焦新探索(实验区课堂亮相及经验分享)、名家新思想(名家示范课及主题报告)几个专题,实实在在进行了一次作文探索之旅,为中学作文教学开辟了一种新思路、新视觉、新方向,给我们语文教育者带来了新的思考。
一、革除应试作文弊端是作文走向健康之路的起点
“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的四大能力,“写”是极其重要的能力。作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的任务。反观现实的作文教学,令人担忧,从某种程度上说,作文教学已走向畸形发展之路。在应考的现实下,应试作文大行其道,模式化、公式化、概念化成为了一种趋势。虽有改革之士力图扭转这种局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被应试的滚滚涛声所掩盖。不少教师虽有不愿,但势单力薄,被应试作文的滚滚洪流推着前行。教师的拳脚施展不开,学生的思想逐渐僵化,灵性枯萎,个性被压抑。在此不健康的作文教学路上,我们应该清醒,回头看看我们所走的作文之路是不是对了。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顾之川先生,就以敏锐的眼光看到了我们作文教学的问题所在。在“三新”作文研讨会“专家新视野”板块里,他以《创新与守正:作文教学的主旋律》为题,剖析了目前作文教学功利化、程式化、模式化的弊端,强调了单一的技巧训练大行其道的不良影响,并列举了15种应试作文模式,真正让人警醒,并就当前作文改革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新的“八股文”盛行的今天,顾老师的观点无疑是一剂清醒剂,让身在其中、陷入其中的语文人猛醒。我们需要语文人整体的清醒、整体的反思、整体的改革。我们在呼唤考试改革的同时,不能等待,应该行动起来,用语文人共同的力量,革除作文的弊端,扭转应试作文泛滥的局面。在明确国家课标作文目标的前提下,敞开我们的心胸,接纳五彩缤纷的作文,宽容个性化的作文,容许作文思维的多元。让学生作文更能贴近自己,贴近年龄,贴近生活,贴近成长,让学生真正能敞开心胸表达真情实感。在自由作文与规范作文的双翼训练中,让我们的作文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翔起来。只有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达成共识,努力践行,我们的作文才能真正向健康之路出发。
二、定好中学作文教学之位是抓好作文教学的前提
中学作文教学怎样定位,可能是很多语文教师曾经或现在思考的问题。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语文教师也有不同的认识。由于定位的多样性或模糊性,使不少语文教师游走在作文教学的边缘,为作文教学带来了难度。
中学作文教学究竟怎样定位,黄厚江老师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他在《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定位和基本策略》报告中认为,中学作文侧重于指令性写作,培养的是公民性写作,从教学目标上看,让大多数学生能写平平常常的好文章,即切题、得体、言之有物。这些主张,比较贴近学生,贴近我们作文教学的实际。目标太大,要求太高,教师不好把握,教学任务往往会落空。中学作文教学,不是培养作家,不能好高骛远,而应踏踏实实地立足现实,从公民性写作落脚,以课标要求为基础,构建我们的作文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基本文体的作文能力。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年级层次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分解的教学目标,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写好课标规定的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这个大前提下,允许作文优秀的学生个性发展,更鼓励有写作天赋的学生特长发展,进行特别的指导。但是,更多的学生不是去当作家,不是去创作。因此,立足于学生写作基点,构建不同文体的基本的写作知识,培养他们写作的基本素养,提升他们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是我们应该完成的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三、作家创作经验的分享是打开作文之窗的新视角
作文难以走出瓶颈,不是我们没有思考和探索,语文教师一直行走在作文路上,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正因此,值得进一步思考。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方式,听听作家的声音,看看作家的写作实践,或许会给中学作文教学带来新鲜空气。虽然作家的文学创作不同于中学作文,但他们的素材来源、写作实践、创作过程,会给我们带来启迪。这次研讨会上,山西作协副主席葛水平,站在她创作的角度,用轻松愉悦的故事娓娓道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冲动以及创作实践,强调了她的作品就是来源于生活,来自于生活的感动和感悟,来自于对生活的思考。这一经历告诉了我们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一道理,强调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说明生活的体验就是作文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就是在积累素材,在生活的积累过程中触动心灵,在触动的过程中就可能有作文的冲动。学生每天都在接触生活,只是没有意识到生活之于作文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教师的一个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明白接触生活、思考生活对于作文的重要意义,要强化这种意识,有这样的意识才会让作文变得不再难。
分享一下作家的文学创作经验,反思我们作文教学行走的路径,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种新探索,拓展了我们作文教学的视野。
四、设计视角的变化是作文教学的一种尝试
作文教学需要在探索中行进,在实践中优化。在这次研讨会上,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的《写出人物的特点》一课,教学设计是用好现场资源,以老师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进行描写。这种根植于课堂生成、现炒现卖的教学设计,显得新颖。来自深圳的向浩,以《如何写好喻体》为题,为大家献上了一课。该课的设计聚焦目标,采用层次推进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从单一的比喻句到多个比喻的层次转换,达成的喻体生动形象,并体现丰富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把握比喻的写法。这样比单一的说法和例子的分析更加有效,凸显了探索的价值。该课在设计中的另一视觉,就是学生在进行描写时(包括学生对老师外貌的描写),老师亲自下水,针对学生的眼睛采用喻体的方式进行层次推进的描写,写作的现场感强。这种现场教学的设计,教师要有胆量,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当然能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这种尝试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
五、注入生活活水是作文教学的重要路径
作文难写是不少学生的共同感受,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材料,缺少作文素材。事实上,学生每天都有新的材料,都在接触新的事物,只是主动的意识不够,对生活的关注不够,老师在教学中对此的强化也不够。注入生活的活水是作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作文材料的来源地,是学生思考的支撑点。在这次“三新”研讨会上,湖北荆州的刘丽娟老师,在她的《洞烛幽微,感悟生活》作文课上,让学生观察生活动态的画面写作。先让学生独自观察,看看观察到了什么,在初次观察的基础上,老师提醒注意画面的细节,并提醒学生注意画面背后的东西,然后让学生再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任选角度写一个场景,反映生活。刘老师这节课虽然还存在一些遗憾,但借助于这一写作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意识,同时让学生明白,学会在观察中抓好细节、写好细节,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手段,也让学生体会到作文有内容可写的快乐感。这是作文新课堂的一种探索,也是作文教学的进一步拓展。
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生活是“源”,写作是“流”,“源”开则“流”畅,“源”堵则“流”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和积累材料,可以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认识生活、感悟生活,可以提升思考的层次。
生活广阔无垠、丰富无比,犹如一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正因这样,更需要学生去关注它,思考它。《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既强调了观察的角度,又强调了观察的目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关注生活,生活就会成为写作素材的源头,活水不断。
六、在生成中激活学生思维是提升学生能力层次的关键
作文是思维活动强度大的一项活动,因此,作文课堂中注重学生的生成,及时激活学生的思维很重要。研讨会上,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的《写出人物的特点》就给我们演绎了生动的一课。黄老师首先让学生观察并写出自己的相貌,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对话,初步概括出自己的特点,在学生说出“幽默”“渊博”“平和”“童心”“可爱”等五个词语后,又要求学生写一段话,通过描写,写出老师的个性特点。在描写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黄老师不断对学生进行追问,并在追问中纠偏,不断地优化文段,在生成中激活思维,在激活后再修改,在不断修改中使描写更加准确、细致、到位。这个教学过程,虽没有预设,全是根据生成情况步步推进,但是学生的观察得到训练,捕捉细节的能力得到提升,运用语言准确描写的能力得到夯实,学生作文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苏州市工业园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刘铁梅执教的《材料的多层立意》一课,让学生针对提供的两则材料,扣住“这也是幸福”这一题目,从不同角度去立意。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不同的立意角度,教师边听边通过屏幕打出来,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这是在生成中推进学生的思维。为了更能把握立意角度,教师又引导学生从独立个体(情感层次、感悟层次)和人物关系(能力层次、品质层次、感悟层次)上去思考,这样使多层立意变成了可能,思考的路径更加明确。在此基础上,刘老师又让学生对前面提出的立意点根据“独立个体”“人物关系”角度进行分类,使学生的立意角度更加清晰。这种在生成中推进,不断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材料的把握,立意的确定,角度的多样,都有一定的实效。
作文教学,不限于教师的讲解,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及时地激活思维,不断在生成中推进,是作文效益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重要保证。
七、开辟作文教学空间是多角度训练学生思维的又一路径
作文教学的单一训练和枯燥的评讲,是引不起学生兴趣和作文教学低效的一个原因。有的教师只在作文前简单指导后就让学生作文,然后简单地批阅后进行简单的评讲;有的教师连指导都没有,随意出示一个作文题就让学生写。这种单一的作文训练模式和不痛不痒的评讲,难以激起学生作文的写作欲望,学生在应付作文的过程中没有得到真正提高。要更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写作,就应避免单一的作文教学形式,开辟丰富多样的写作空间,让学生能发挥其潜能,主动写作。
北京十一学校的特级教师曹书德,在他的《学生需要怎样的写作能力》报告中,介绍了他们的一些做法。其中的“个体激励,让亮点闪光”很有特点。他们的理念是让每份作品都有一席之地,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作文的存在。他们在作文教学路径的探索中,除了常规作文教学之外,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相机引导,开辟了新的作文之路,让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比如开展诗词展、评论展、手机评议展、科幻小说展、文言作品展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易于接受,写作训练落实了,思维宽度拓展了,思维的厚度也得到了提升,作文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种作文教学,既是一种新理念的体现,也是一种新路径的探索,同时更是作文课堂的一种拓展,较好地将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结合了起来。
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思考、探索作文之路,必将丰富作文教学空间,提高作文教学实效。
八、开发作文的“区域课程”是作文教学走实走远的有效路径
目前大多数作文教学只是跟随教材安排进行,或者到写作文时临时安排,作文课程简单甚至随意。开放作文的“区域课程”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提高作文教学的针对性,也能切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是实施作文教学的另一路径。在研讨会上,苏州市工业园区教研室的徐飞老师,在他的《中学作文教学课程化的行与思》的交流中,介绍了他们课程化的理念及践行情况。他们在作文方面进行课程化的几个路径值得我们思考。一是“从随意到自觉:作文教学内容的开发”;二是“从讲义到课堂:打磨普适性作文课”;三是“从课内到课外:‘大作文’教学的实践”;四是“从教练到陪练:教师要练好写作硬功夫”。他们结合区域特点,大胆进行作文教学内容的开发,比如《记叙文写作课时教程》《议论文写作课时教程》《高考写作课时教程》,极大地丰富了写作的内容。同时,教学中注重课外延伸,比如随笔与板报,电影作品推荐与影评。区域课程的开发,不仅是写作框架的建构和知识的呈现,更重要的是在具体的操作上进行研究,让教师教有依据,学生学有方法,在体验中提升。教师和学生在这一探索中尝到了课程开发的甜头。
作文课程区域开发是作文课程的一种补位,是可以操作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如果每位教师都能有意识地根据自己区域优势进行课程的开发,并在作文教学的行为中有意识地践行,我们的作文课堂就会有另一番景象。
九、抓好学生写作的体验过程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抓手
任何作文教学,若没有学生的亲自体验,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不可能提高的;没有学生写作体验的指导与升格,其训练的收效也是非常低的。因此,重视学生的写作体验过程,把好体验升格关,是学生作文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黄厚江老师认为,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作用于写作过程,没有对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这点到了问题的实质。
纵观作文课堂,我们练的次数并不少,写的作文也很多,但就是学生作文能力没有多大的长进。认真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注重的是训练的数量,忽略的是每次练的质量,换一句话说,就是没有在学生体验过程中进行扎实的指导。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采用的是将学生作文收上来进行不痛不痒的批改,然后进行简单的评讲,对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关注不够,对学生写作中可能的升格处指导不力。我们要在反思中看到作文教学低效的原因,转换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重视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看到怎样让不好的作文写得好的,把较好的作文变得更好的过程。在写作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指导,让学生看到作文升格的变化,经历这一过程,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收获,也才会有更多的自信。黄厚江老师的作文课,其有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非常重视写作过程的体验以及在体验过程中的及时且耐心的指导,在体验指导中不断优化。他的作文课,细细琢磨,反复思考,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十、拓展作文交流空间是分享作文智慧的又一方式
作文教学具有丰富性,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思考和教学路径,不同的区域也具有独特的教学个性。教师个人的思考和实践探索,也会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毕竟有限。在作文教学中,加大对话的范围,拓展交流空间,分享更多人的智慧,是提升我们作文的教学智慧,进而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多层面、多范围的交流,会丰富我们的作文思想,开辟我们作文教学的新视野,拓宽探索作文教学的实施思路,优化我们作文教学的路径,为构建作文新课堂打开了更多的大门和视窗。这次“三新”作文研讨会亮点之一,就是开辟了“对话新课堂”这一个版块,即“三新”作文教学自由论坛。在每个人8分钟的交流里,七位不同地区的教师登台交流,聚焦核心点,就他们在作文教学中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探索、积累的经验进行了交流,进行了互动碰撞。观点交锋,视野开阔,做法独特,精彩不断,让教师有了多层面、多角度、多范围的收获。更有价值的是让参会教师在倾听中分享,在分享中思考,在思考中内化,在内化中酝酿作文教学的实践思路。这就是作文研讨带来的直接收获,也是作文自由论坛带来的实效价值。
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多加强校内的同行交流,适时进行校与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对话交流,新的思想就会丰富我们的教学实践,新的探索就会少走弯路,新的课堂就会多样,积累的经验就会更加丰富,作文教学的实效就会更强。
作文教学新课堂的探索无疑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从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角度看,从探索的角度考虑,从新课堂的构建看,我们还应加强反思。下面谈几点思考。
1. 要强化环节目标的达成意识。
作文课堂教学的无效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教师教学时的环节目标达成意识不够。课堂上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过程的完整和形式。有的教师认为我把这个过程做了,也有一定的路径,对得起自己,掌握没掌握就是学生的事了,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话。有过程,有形式,有一定路径,不等于有效。一堂作文课有没有效,其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看学生在训练目标上真正达成没有,作文层次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没有一定提升。而要做到这一点,作文教学环节目标的达成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指向训练目标的。
2.课堂教学容量要适当做减法。
作文教学有效性的体现除了选择正确的路径外,更重要的是有适合一堂课的容量。一堂作文课,既有写作方法的融入,还有具体的体验以及在体验基础上的完善、优化,如果容量过大,内容过多,即使聚焦一个训练点,整个过程可能就在赶时间,拉进度,牵着学生快速往前赶,作文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容量太大,每个环节都会走得匆忙,每个环节的目标就难以达成,每个环节的落空,就会影响到一节课整体目标的达成。
3.优化交流路径,提高教学的实效。
作文课堂,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但怎样交流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质量。不是有了交流就有效,更不是所有的交流都有效。这就涉及到交流的方式优化。交流是学生思考结果的呈现,是过程中生成思考的碰撞,是思维的拓展,也是思维的纠偏,更是正向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