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

时间:2023-01-16 08:00: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伊利亚随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伊利亚随笔

第1篇

玛丽的写作意图出自偶然。当年,她为研究另一本书前往英格兰,逗留期间,听说了德国人二战期间对海峡群岛的占领,便一时兴起飞到了根西岛。那次旅行在多年之后催生了这本书。遗憾的是,2008年2月,图书出版前夕,玛丽不幸病逝。

小说的主人公朱丽叶是位作家,她在二战期间为《旁观者》每周撰写有关战时英国现状的专栏。1946年,她的作品结集出版,并开始了巡回售书活动。

朱丽叶33岁,未婚,个性率真。巡回售书对她来讲是件痛苦的事,她不喜欢做那样的事:站在一屋子陌生人面前赞扬自己和自己写的书。她写信给自己的出版人西德尼说:“我承认,在战争期间让读者哈哈大笑(或者至少是浅声低笑)不是一般的壮举,但我不想再做同样的事了。战争的阴影还未散去,一切都那么残破不堪――道路,建筑、人,尤其是人……”

同时,她也在为自己的下一部作品寻找合适的题材。

朱丽叶在战争期间订过一次婚,但在结婚前一天,她发现未婚夫将她所有的书籍从书架上取下,准备打包放入地下室,而在书架上摆满了他所获得的运动奖杯j朱丽叶与之大吵一架,随即两人解除了婚约。她说,我不想为了结婚而结婚,一辈子和一个无法与之交谈的人,或者更糟,和一个无法与之沉默相守的人过日子,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寂寞的了。

在朱丽叶巡回售书期间,她收到了一封来自根西岛的名叫道西的男人的来信。是一本《伊利亚随笔精选》的书开启了他们的缘分。

随着通信的深入,朱丽叶了解到在根西岛被德军占领期间,岛上的部分居民有一个“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同时也知道了这个俱乐部的灵魂人物伊丽莎白的故事。去根西岛,写一本关于德军占领期间根西岛上发生的故事的书,成为朱丽叶的心愿。而在此之前,她仅仅知道根西岛长约七英里,宽约五英里,人口四万两千……她对他们在德国人占领期间以及之后的生活着了迷,想知道生活在那儿的人的故事,而这一切,是坐在伦敦的图书馆里,永远也无法了解的。她拒绝了正在追求自己的富家子弟,动身去了根西岛。

二战期间,德军干1940年6月30日抵达根西岛,之前曾进行了整整两天的轰炸。随后。德国人开始了对根西岛5年的统治。

战争期间,在根西岛,居民们无法获得来自英格兰或其它任何地方的信件或报纸。1942年,德国人还收缴了所有的收音机。当然,人们秘密留下了一些,偷着听,但一被发现,就会被关进集中营。如何熬过战时的艰苦岁月成为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命运。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的第一次聚会源自于一头被秘密饲养的猪。在德国人占领期间,岛上居民饲养的所有家禽都被严格登记,肉类被送去给前线的德国士兵,而岛上的居民几乎没有配给。有一天,岛上的居民道西(就是他给朱丽叶写了第一封信,并最终吸引朱丽叶来到根西岛)收到邻居莫格里夫人送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快来,带着你的屠刀!”她有一头猪,一头秘密饲养的猪,她邀请道西来为她杀猪,并参加她和朋友们的聚会,当然,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

在艰苦的战争岁月,能有一头烤猪吃是多么的诱人啊!他们吃着、聊着,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宵禁令――美食赋予了他们极大的力量。而违反宵禁令是犯法的,有人因为这个被关进监狱,而偷偷养猪的罪过就更大了。聚餐结束后,他们压低了嗓门,尽可能安静地穿越田野回自己的家,但他们还是被执勤的德国士兵发现了。

性格沉静的伊丽莎自走到领队的德国军官面前,向他解释说:“很抱歉我们违反了宵禁令。我们刚刚参加完根西岛文学俱乐部的聚会,以至于大家都忘了时间……”她的谎言骗取了德国军官的信任,第二天,德国人让他们到司令部备案,以确认他们确实是为了读书才聚会的。

因为害怕德国人来检查,居民们开始读书并真的聚会起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自打毕业后就再没和书本打过交道,但考虑到指挥官和监狱,才不得不捧起书看起来。他们读《莎士比亚选集》、《呼啸山庄》、《伊利亚随笔精选》等。要不是根西岛被德国人占领了,他们也许永远都不会读这些书的。由于其中的一位居民不参加任何聚会,除非有东西可以吃,所以,吃什么就成了读书聚会的一部分。当时根西岛黄油和面粉奇缺,他们就发明了一种土豆皮馅饼:土豆泥做馅儿,滤过的甜菜当糖,土豆皮当馅饼皮,聚会的名称也由此得来。

第2篇

[关键词]《长日留痕》;美国特质;英伦文化;精神契合

《长日留痕》原著作者石黑一雄是日裔英籍作家,而电影导演詹姆斯・伊沃里则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①电影拍摄往往很难完全忠实于文本,它与原著的契合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的解读、立场以及他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在拍摄这部影片时,伊沃里在男女主人公角色的定位和设置、次要角色和场景的安排以及故事的结尾部分都做了改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对小说结尾所做的调整。从整体来看,这些改动并未与原著背道而驰,而是借助电影媒介的特长和优势,让小说及其人物以更为丰满的姿态呈现在大银幕上,可以说,影片的改编与小说原著貌离神合,达到了精神上的一致。

一、男女主人公角色的重新设置

影片中,伊沃里对男女主人公的角色进行了重新设置。小说中男主人公史蒂文斯是贯穿始终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借助他回忆录式的倒叙,读者逐渐得知他与两位庄园主人以及肯顿小姐的种种过往,了解了达林顿府辉煌的往昔以及今日的落寞。无论这位第一叙述者是否可靠可信,他在故事中的主导地位都不可动摇,而肯顿小姐似乎总是存在于他的阴影之下。通过史蒂文斯的叙述以及他对肯顿小姐来信的反复揣摩,读者所看到的是史蒂文斯眼中的肯顿小姐。但在影片中,肯顿小姐则与史蒂文斯平分秋色。电影一开始就是她以第一人称朗读的自己的信,她也因此成为故事的叙述者和主导者之一。于是在电影中,史蒂文斯用日记或回忆录的方式继续履行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功能,肯顿小姐则通过朗读信件的方式成为与他并行的第二个第一人称叙事者。

导演在这部影片中让史蒂文斯的回忆式第一人称叙事和肯顿小姐的信件式第一人称叙事并行,就形成了一股张力,凸显出两者个性的差异,从而暗示了故事的结局。同为第一人称叙事,史蒂文斯显然是用已步入老年的“我”去审视年轻的“我”和肯顿小姐,当这个老年的“我”讲述正在进行的旅行时,他所采用的视角是“体验性自我”,是真正的第一人称叙事,而当他回忆过往时,则变身为“回顾性自我”,此时的视角是类似于第三人称叙事的有限视角,老年的“我”作为旁观者去审视和评论曾经的“我”。这样一种复杂的回忆录式的叙述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老年史蒂文斯的精神和思想状态:他充满了怀旧情绪,不再一味骄傲,开始纠结和反思,直至最后才有所醒悟。相比之下,肯顿小姐向观众朗读信件而不是回忆,达到了向读者同步传达她在写信当下的各种心理和情感状态,是对自我更忠实的展现,不仅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也让读者透过她本人的视角了解她的独立性、自我意识、浪漫和热情,这样一位充满活力的独立女性形象与老年的史蒂文斯形成巨大的反差,人物形象因此变得更为鲜明。

导演为何对男女主人公角色设置进行这样的调整?除了为了突出人物个性,或许还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一是为了充分满足观众对英国庄园文化的探索欲;二是源于他本人所具有的女性观。当代的观众和读者往往对英国贵族庄园颇为好奇,尤其是庄园里“楼下的”仆人世界,②而这部以两位仆人为中心角色的电影充分满足了人们在这方面的探索欲。正如该片导演所说的:“你唯有通过仆人的眼睛才能看到楼上主人们的世界。没有仆人的引领,我们永远无法进入楼上的世界。只有当肯顿小姐或史蒂文斯出场时,我们才能看到达林顿勋爵的生活。” (Long 238)作为达林顿府的男女管家,史蒂文斯和肯顿小姐不仅肩负着展现“楼下”世界的责任,也是引领读者了解楼上世界的重要角色。由于两人的职责和分工不同,史蒂文斯和主人打交道的时间更多,而肯顿小姐则把观众的视线吸引到楼下仆人们的天地和生活。从这个角度说,导演对男女主人公戏份的调整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导演将女管家的地位提高到与男管家同等,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以及导演本人的女性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妇女运动在一些国家兴起,这是继19世纪中期之后的女权主义“第二次浪潮”,代表人物之一是法国的波伏娃。她在代表作《第二性》(1949)中探讨了男女两个性别的异同,指出女性的“他者”地位源自后天而非天生,因此女性能够通过努力和斗争改变被忽视和压迫的现状,从而成为真正独立的个体,这样的女性“想要积极主动,成为主导者,拒绝接受男性意在强加于她的被动地位”(沃特斯,261),同时,她“为自己能以和男性相同的方式进行思考、采取行动、开展工作、从事创造而自豪”(沃特斯,261)。显而易见,电影中的肯顿小姐符合这种独立女性的特征,她没有被弱化成史蒂文斯记忆中的附属者,而成为能与他分庭抗礼的半边天。虽然在职位上她屈居于史蒂文斯之下,但在某些事情的处理和判断上她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原则,而非一味服从。在与史蒂文斯的暧昧感情中,她也始终是主动的一方,从试探史蒂文斯的态度到和他逗趣直至故事结尾向他袒露心扉,坦白说如果当初史蒂文斯接受她也许一切都会有所不同。但当史蒂文斯以职业需要为由邀请她重回达林顿府和他自己身边时,她又拒绝了这份邀请和感情,因为她意识到多年的生活已经让她真正爱上了自己的丈夫。如果说小说中的肯顿小姐以比较隐蔽的形式发挥着主导作用,电影中导演则通过对角色的调整将这种主导关系彰显了出来,可谓殊途同归。

二、凸显个性的细节增补

除了男女主人公角色的重新设置,导演还在影片中增加了一个人物的戏份:肯顿小姐的未婚夫本恩先生。本恩先生曾是另外一座庄园的男管家,后放弃这一职业,与肯顿小姐去英格兰西部谋求其他发展。虽然事业并未成功,但他最终赢得了肯顿小姐的爱。小说中对这个人物交代得颇为含糊,只是在肯顿小姐与史蒂文斯的对话中提到过几次,对两人从约会、求婚及婚后生活都是寥寥几笔一带而过。但在影片中,本恩先生数次出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一次他和肯顿小姐在酒吧里聊天的场景,完全是影片改编添加的。

导演借助两人简单的几句对话就塑造出了与史蒂文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英式管家的形象。贝恩先生敢于否定主人,坚持自我判断,并决定放弃管家的职业去经商,是转型时期家仆的典型;他不太留恋过去,更愿展望未来;对待爱情更果敢、坚定,用行动说话并充满激情,所以最终赢得了肯顿小姐。相比之下,史蒂文斯则一辈子忠于传统管家的职业操守,不肯越雷池半步。除了出于职业要求而放弃自我,史蒂文斯在个人情感上也内敛克制,自我逃避,在肯顿小姐的多次试探下仍保持冷漠和拒绝的态度。贝恩先生所具有的性格特质,恰恰是史蒂文斯所缺乏的。不仅如此,美国人的创业精神也被巧妙地投射到这个配角身上。开拓精神是美国梦的出发点,也是美国个人主义的核心元素之一。在这个配角的处理上,导演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美国特质调和到影片当中,这个所谓的“英伦导演”骨子里还是美国精神。

除此之外,影片所增补的另外一个细节也耐人寻味。在旅途中由于汽车抛锚,史蒂文斯留宿在一个小村庄里。在和村民的聊天中,他对自己的身份和职业避而不谈,因为他明白在公众舆论中达林顿勋爵是个令人唾弃的亲纳粹分子。第二天在当地一位卡莱尔大夫的帮助下,史蒂文斯给汽车加了点油继续踏上旅程。书中写到两人分手之前有一段对话,聊的是对前一天晚上聚会时村民的一些政治观点的看法以及对尊严的看法,但在电影中,卡莱尔大夫却直截了当地问史蒂文斯对达林顿勋爵言行的评价,而这是史蒂文斯之前一直讳莫如深的话题。在大夫的追问下,史蒂文斯终于承认自己“确实犯了小错误”,而现在已有所醒悟,希望自己仍有机会去弥补修正。如此直白地谈到自己对前主人的看法和改正错误的决心,这种处理方式似乎有悖于原作者隐晦的风格。作者石黑一雄把史蒂文斯塑造成一个内敛克制的英国家仆形象,所以小说直到结尾才隐晦地暗示出他的改变和成长,而导演似乎不太满意这种含蓄的转变和表达,于是借助这一细节让史蒂文斯提前完成了性格转变,让他敢于直面内心的自我,找回自己的判断力,摒弃盲目服从。在这个人物细节上的处理,导演更多的是在表达他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希望。

以上种种增补的细节表明,影片充分利用电影所特有的媒介和表现手法,使原本存在于文字中的人物变得更加立体,性格对比更为鲜明,在不违背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展现了电影媒介的优势。

三、故事结尾的重要调整

影片还对小说的结尾部分做了两个重要调整:一是删除了史蒂文斯与陌生人倾诉并流泪的场景,改为他与肯顿小姐两人的最后独处;二是增加了从庄园里放飞鸽子这一耐人寻味的镜头。

英国性格鲜明的史蒂文斯认为情感不能外露,但在小说结尾,他在码头送走了肯顿小姐之后并未立刻离去,而是和一位陌生人――一位退役的前管家聊起了天,并一鼓作气地向他吐露了自己情感上的困惑。当他终于愿意对别人敞开心扉时,终于肯正视自己的盲从以及前主人的错误时,史蒂文斯才得到了解脱,压抑已久的情感也得以释放出来。靠所谓“尊严”支撑的信念一旦崩塌,他才意识到自己曾经拥有的是毫无自我的人生,并决定听从陌生人的善意劝告:“那你就必须自我解脱。夜晚是一天中最美好的部分。”(233)他也意识到自己缺乏的就是与他人情感的交流,既然从肯顿小姐那里获得爱情已经无望,他只能希望从新主人那里找到这种互相理解的温暖,以此来对抗孤寂,度过人生中的夜晚。

电影在拍摄时曾保留了上述这段史蒂文斯和陌生人聊天并流泪的场景,但导演最后还是换成了史蒂文斯和肯顿小姐的几句对话,通过他转向一边而没有被肯顿小姐察觉的眼神,表现出他彻骨的失落和悲哀。但短短几秒钟过后,史蒂文斯就面带微笑,一如从前那样淡然地和肯顿小姐告了别。至于为何在影片中做了这样的处理,导演在一次访谈中这样解释:“我不是太喜欢(原著)这种处理,我的编剧也感觉有点过于多愁善感,削弱了或有可能影响到电影整体想要表达的感觉、内容或是氛围。”(Long,234)

影片删除了史蒂文斯向陌生人倾诉的部分以及哭戏,却增加了在庄园里放飞鸽子的镜头。小说中故事结束在码头,但影片中史蒂文斯又回到达林顿府,这一次,他巧妙自然地迎合了主人法拉戴先生的玩笑话,从而换来了主人赞赏的眼光,老式英国管家与新的美国主人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此时一只鸽子飞进房间,法拉戴先生把它送出了窗外。望着飞走的鸽子,窗内的史蒂文斯或许只有感叹自己已别无选择,唯有继续从事管家这一职业。影片中还提到又来了新的仆人和女管家,这样一个开放式的结尾给予观众一定的想象空间。无论小说整体给人感觉如何压抑,这样的结尾是充满希望的,从这一点来说,小说和电影不谋而合,他们传达出的是同样的信息:逝去的一切固然在生命中留下了痕迹,但时钟无法反转,唯有反省过去,寻求自我解脱,努力在余生寻找可能的温暖。

总之,尽管这部由美国导演拍摄的英国电影和小说原著有诸多人物设置及细节安排上的不同,但以上的比较和分析证明,导演伊沃里再现了独特的英国庄园文化,从精神实质上忠实于原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翻拍佳作。

注释:

① 根据该小说拍摄的电影中译名为《告别有情天》,台湾地区也将此片名译为《长日将尽》,本文统一使用《长日留痕》的小说译名。

② 此处“楼下的”仆人世界的说法引自BBC热播剧《楼上楼下》(Upstairs Downstairs)。该剧最早由BBC于1971―1975年间拍摄并播出,在2010年又翻拍成迷你剧,讲述了20世纪初期英国一个上流阶层家庭里主仆的故事。“楼上”和“楼下”分别用来指代主人及仆人的生活和世界。

[参考文献]

[1]Robert Emmet Long.James Ivory in Conversation: How Merchant Ivory Makes Its Movies[M].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

[2][英]查尔斯・兰姆.伊利亚随笔选[M].刘炳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 [英]玛格丽特・沃特斯.女权主义简史[M].朱刚,麻晓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申丹,等.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