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8 07:10: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工资管理系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企业;工资;管理系统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对于企业而言,其必须要不断改革,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随着企业工资结构的不断变换,财务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大增,单靠人力已经无法解决,因此计算机工资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文章针对企业管理中工资系统的相关内容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一、企业需求分析
随着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其人员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并且相关福利也在增加,而关于企业的工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工资管理系统的不断健全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工资管理人员解决工作量繁重的问题,使其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工资管理的相关工作。针对普通企业而言,工资管理在一定意义上是企业财务管理职能体现,同时与企业人事管理密切相关。进一步改良工资管理系统,不仅在内容上需求更复杂,而且在内容上呈现出繁多趋势。此外,工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与人事管理相联系,并且还要连接工时考勤,完善医疗保险等等,进一步生成每个员工的工资构成,主要包含其基本工资、津贴、医疗保险、保险费等等。如图一所示,为基本的企业工资管理系统示意图。
(一)作为企业资金管理来说,企业员工的工资是其中一项基本支出。而对于企业工资管理来说,其实质就是员工工资管理。针对工资管理的各个环节而言,其每个部分都必须以数据作为支持,这项工作相对而言相当琐碎,同时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其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要仔细核对各个项目,一旦出现问题,即使是小数点的问题,就会产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效应。基于上述原因,对于企业工资管理而言,相关财务人员在运用该系统进行工作时,必须要进行周密思考。比如针对计算机,要考虑其两方面的高效性,如快速技术、实时统计,确保系统正常运作。
(二)对于员工工资,每个企业都必须按时发放,依照公司相关规定,准确完成员工工资的核算,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发放。对于企业工资管理而言,其具有一定的特性,如复杂性、规律性、时间性,因此企业必须对工资管理进行更新,并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完善工资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程序这种先进的办公软件,以此取代大量人工计算以及数据统计,促进企业工资处理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与此同时还可以将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完整并安全地储存,以便随时查看。
(三)在企业的工资管理中,数据是其重要组成,但在使用过程中,其会由于操作不当,或是断电等原因,致使相关数据极易丢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该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功能要求,使其具备数据恢复还原。在系统运作过程中,一旦突然发生断电,而相关数据没有保存,还有一些其它原因致使系统重启。为了保证数据信息不丢失,系统会提供相关防患措施,如每间隔30秒,系统就会自动保存数据,这样一来可以从最大限度上,确保相关数据得以恢复。
二、功能需求分析
针对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对于工资管理系统,企业主要是借助该系统完成工资发放,并进行数据录入,然后对各项数据,通过对其分析计算,最后经汇总生成台账,并且可以进行工资报表打印,采用相关安全机制,如用户名,按照用户的不同权限,进行登录访问。对于企业工资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
(一)用户管理。在对系统进行访问时,采取控制策略,没有经过授权的用户,不能进入系统。同时,根据用户级别不同,给予其不同权限。而只有系统管理员,其才拥有所有权限,可以修改系统数据,而其他人只可以查看信息,但是并没有权利修改信息。
(二)员工管理。对于工资管理系统而言,其首要功能就是增加员工,或是删除员工,对于员工一些基本信息,可以随时更改。而对于系统中的所有数据,都可以随时进行处理,并且对于员工的档案,可以进行调入与调出。
(三)考勤管理。针对工资管理系统,其可以接收考勤系统,并且可以实现该系统与工资管理两者之间的联通,并可以根据员工考勤数据进行计算与核对。而对于每月考勤情况,可以将其结果通过系统传输使其进入薪酬管理系统,然后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计算功能,进而对工资进行最后地核算。
(四)薪资绩效管理。针对工资管理系统,其对于不同薪酬方案,根据总体计划,进行分门别类的工作。对于不同类型的员工,完成他们的工资计算,并进行发放,而且要做好相关统计工作。进一步促使绩效系统与工资管理系统实现互联,并建立不同形式的绩效考核方法以及奖励体制。
(五)保险福利。工资管理系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完成员工的相关保险上缴,如五险一金以及其它保险,还涉及到企业年终奖金。可以通过个人台账以及公司台账对于员工福利进行反馈,并且完成数据统计。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计算机技术不断普及时代背景下的企业工资系统管理进行阐述,并从企业需求以及功能需求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工资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未培.存储过程在企业工资管理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4).
[2]孙量.浅谈企业工资管理系统[J].才智,2013(35).
[3]唐莉君,陈旭.企业工资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2(12).
关 键 词:JAVA;数据库;工资管理系统
一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正向着大型化、规模化发展,员工、绩效等跟工资管理有关的信息也随之急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靠人工或简单的计算机统计来管理员工的工资不但显得力不从心,而且极易出错。为了使办公人员可以轻松快捷地完成工资管理任务,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有必要开发一个基于JAVA实现工资管理的系统来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和企业的发展要求。
二 系统总体设计
(一)系统目标
工资管理系统是进行信息的采集、存储、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利用本系统,可以实现工资的计算机自动化的集中管理,可供工作人员对本单位的人员以及工资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对人事的员工考勤绩效管理及工资发放中的应发工资合计等项目自动进行计算,操作直观、方便,使用安全,不仅节约时间,节省开支,而且方便工作人员的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系统开发环境
1.硬件环境
Cpu(Duo T2350 1.83GHz);内存(512MB以上);硬盘(160G)。
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dows 2003/2008/Windows 7);数据库(Mysql);开发工具包(JDK Version1.6.2);开发工具(Myeclipse8.5)。
(三)系统开发技术
MyEclipse企业级工作平台(MyEclipse Enterprise Workbench ,简称MyEclipse)是对Eclipse IDE的扩展,利用它可以在数据库和JavaEE的开发、以及应用程序服务器的整合方面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它是功能丰富的JavaEE集成开发环境,包括了完备的编码、调试、测试和功能,完整支持HTML、Struts、 JSF、CSS、Javascript、SQL、Hibernate。
(四)业务流分析
基于JAVA实现的工资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管理员可添加或删除管理员,若有新员工入职或有旧员工离职可对他们的档案进行添加记录或删除清理;每月管理员要把所有员工的特殊考勤状况如请假、旷工等记录到系统并保存到数据库;每月对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系统会将评估结果保存到数据库中,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员工绩效工资进行调整,在工资数据表中进行修改。每月系统会自动根据数据库中员工的岗位基本工资、考勤、绩效等在工资结算期进行工资的计算,统计出每月的工资报表并录入数据库供后期查询。
(五)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主要由四个子模块组成:管理员管理、档案管理、考勤绩效管理和工资管理模块,整个系统的功能结构框架图如图1所示:
(六)数据库设计
根据数据逻辑结构设计的情况,本系统数据库的数据表共有7个,分别为管理员登录表(userinformation)、员工信息表(employeeinformation)、职位信息表(jobinformation)、员工工资登记表(wageinformation)、员工考勤表(attendanceinformation)、员工绩效表(assessmentinformation)、员工工资记录表(payrollrecords),在这里只将其中两个表列出来进行分析, 其结构及内容见表1和表2。
三 系统各功能模块介绍
本系统的开发本着节约时间和成本,方便工作人员对企业员工信息进行管理,实现工资管理计算机自动化的基本思想,意在为企业开发一个符合公司人事和工资管理制度的工资管理系统。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如下:
(一)管理员管理模块
管理员信息的维护,可进行管理员的添加或删除。
(二)人事档案模块
本模块主要是对员工的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分为档案登记和离职管理两部分。1.员工档案登记主要实现员工信息的录入,可以对员工的基本信息如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户籍、身份证号、职务、员工照片等进行添加、修改或删除。2.离职管理:员工离职后可对员工的档案进行删除清理。
(三)考勤绩效管理模块
本模块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考勤登记:每个月对员工迟到、早退、旷工或请假等考勤情况进行登记,保存到数据库中。2.考勤列表:可按年、月和员工缺勤的次数来进行考勤的查询,为人事管理工作提供方便。3.绩效评估:对员工上一个月的绩效评估进行录入,针对个人和全员可按年月查询以往的绩效评估。考勤登记的信息将影响绩效的评估的分值,最终反映到季度、年终奖金中,同时考勤情况还和月工资挂钩。
(四)工资管理模块
该模块分为工资登记和工资列表两部分。1.工资登记:可按编号查看员工的基本工资水平,还可修改调薪后员工的基本工资。2.工资列表:按编号对员工的年/月度工资进行查询,根据年/月对全员进行工资查询,方便管理者对公司财务进行年/月度总结。
四 结束语
基于JAVA实现的工资管理系统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的工资管理,轻松快捷,操作简便,界面设计简洁实用,但也存在对数据库操作的性能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如有部分功能程序代码对数据库的操作过于频繁,如果后台数据库过大将会影响运行速度等等,我们将在未来的工作中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妍梅.基于J2EE技术工资管理系统的开发[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2.3(14):31-33.
[2]丹,杨飞亮.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3):15-16.
[3]余乐.基于 技术的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2:60-62.
[4]王畅,王玲.企业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学习,2010.6(3):85-88.
一、实习的目的
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及企业业务的多元化与复杂化加剧的情况下,企业实际需要对于会计人员做账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的手工做帐既费时间又费人力而且容易出错,已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因此在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会计手工操作已逐步被计算机取代。计算机操作即会计电算化,它主要是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代替一部分由我们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它是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理论学习的实践环节,也是我们财务管理专业和财务会计专业学习和提高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流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实践课程的学习,我们要基本掌握实际企业账务处理流程、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财务软件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财务软件对企业业务进行会计处理。通过对电算化的学习,可以为明年毕业后做会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实习的主要内容
(一)用友财务软件系统管理
财务软件系统管理这部分,主要学习了系统管理的相关概念,功能及基础设置。系统管理是用友财务软件(ERP-U8)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该软件管理系统的各个产品进行统一的操作管理和数据的维护,具体包括账套管理、年度账管理、操作员及权限的集中管理、系统数据及运行安全的管理等方面。
(二)用友财务软件总账管理
通过实验掌握了总账管理系统的概念、功能及与其他系统的关系、设置控制系数、设置基础数据、输入期初余额等内容。总账管理系统是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的核心系统,适用于各行业账务核算及管理工作。总账管理主要功能有:初始设置、凭证管理、出纳管理、账簿管理、辅助核算管理和月末处理。总账管理系统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视,其他管理如:工资管理、固定资产、应收应付款、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存货管理等都是在围绕着总账管理来运作的。总账管理系统最后一步是期末处理,主要包括银行对账、自动转帐、对账、月末处理和年末处理。手工做账数量不多但是业务种类繁杂时间紧迫,而在计算机操作下许多期末处理具有规律性,不但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加强了财务核算的规范性。
(三)用友财务软件UFO报表管理
主要学习内容是对UFO报表系统概述,了解UFO报表与其他系统主要关系、业务处理流程等。用友ERP-U8软件的UFO报表管理系统是报表事务处理的工具。他与用友账务等各系统有着完善的接口,具有方便的自定义报表功能、数据处理功能,内置多个行业的常用会计报表;此系统可独立运行,用于处理日常办公事务。报表的格式定义、公式定义和报表模板、报表数据处理、表页管理以及报表输出和图表功能都是UFO报表管理的主要操作处理内容。
(四)用友财务软件薪资管理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实务;比较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
会计电算化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性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现将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及操作程序表述如下:
(一)制订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总账系统、报表系统以及核算子系统的操作方法。能熟练操作该课程所供会计软件的运用方法,达到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上岗考核要求。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观念。
(二)制订授课计划
我院目前实行会计电算化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主要是教师讲授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实验实习48学时,主要是学生进行实验实习训练。
(三)教学过程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从总体上将教学内容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系统地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单位如何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第二部分是全部教学的重点,主要讲解会计软件相关模块的使用。这部分包括系统管理、总账系统、报表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内容;第三部分主要是讲解财务供应链管理相关模块的使用,包括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和存货核算管理,这部分内容由于课时原因目前没有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所以我们在安排教学时主要争对第二部分内容进行,现就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阐述。
1、会计软件的安装和系统管理
(1)会计软件的安装
会计软件的安装由机房管理人员进行,我们提供部分学生在手提电脑上的安装。
(2)系统管理
这部分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是,掌握(A)对账套的统一管理,包括建立账套、修改账套、引入和输出账套;(B)对操作员及其功能权限实行统一管理,设立统一的安全机制,包括用户、角色和权限的设置;(C)允许设置自动备份计划,系统根据这些设置定期进行自动备份处理,实现账套的自动备份;(D)对年度账的管理,包括建立、引入、输出年度账和结转上年数据,清空年度数据。
2、总账系统
总账系统又叫账务处理系统,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子系统。其他账务和业务子系统有关资金的数据最终要归集到总账系统中,以生成完整的会计账簿。因此,总账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是整个会计信息系统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1)系统初始化
总账系统初始化工作包括系统工作环境设置、账套设置、会计科目设置、凭证类别设置、项目目录设置、客户和供应商档案设置、录入期初余额、录入初始银行未达账等操作。
(2)凭证处理
凭证处理是指通过严密的制单控制,保证填制凭证的正确性。提供资金赤字控制、支票控制、预算控制、外币折算误差控制以及查看最新余额等功能,加强对发生的相关业务进行及时管理和控制,完成凭证的录入、审核、记账、查询、打印以及出纳签字等。
(3)出纳管理
为出纳人员提供一个集成的办公环境,加强对现金及银行存款的管理,包括查询和打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资金日报表,进行支票登记和管理,进行银行对账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4)账簿管理
账簿管理包括查询和打印各种已记账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辅助账及各种汇总表。
(1)辅助核算管理
辅助核算管理包括个人往来、客户往来、供应商往来、部门核算、项目核算等辅助核算管理。
(2)期末处理
期末处理主要完成期末结转业务,记账凭证的自动编制和期末对账、结账工作,包括月末的“月结”和年末的“年结”。
3、报表管理系统
UFO报表与账务系统同时运行时,作为通用财会报表系统使用,适用于各行业的财务、会计、人事、计划、统计、税务、物资等部门。目前,UFO报表已在工业、商业、交通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与建筑业、行政事业单位等各行业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我们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
(1)报表格式设计
(2)报表公式的定义
(3)报表管理及图表功能
4、工资管理系统
工资的核算和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工资管理系统适用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各个行业,它提供了工资核算功能、工资分析和管理功能,并提供了同一企业存在多种工资核算类型的解决方案。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上,要求学生掌握:
(1)系统初始化设置:工资账套参数设置、基础档案设置。
(2)工资业务处理:工资管理系统管理企业人员的工资数据,对人员增减、工资变动进行处理、计算个人所得税、向工资的银行传输工资数据、计算和汇总工资、工资费用的分摊等。
(3)期末处理:工资核算是财务核算的一部分,工资管理系统和总账系统间主要是凭证传递关系。在工资管理系统中将工资费用根据用途计提分配工资、生成转账凭证并传递到总账系统中。
5、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是每一个单位开展经济业务必备的物质基础,对于固定资产种类多、价值又比较分散的企业,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要求学生掌握:
(1)固定资产的系统初始化设置:固定资产账套的建立、各种选项设置、资产类别、使用状况和折旧方法等基础设置。
(2)固定资产的日常业务处理
根据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进行卡片录入、删除等操作,以及对固定资产变动部分进行修改并在月末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月末结账处理。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增加、减少、变动、折旧处理、制作记账凭证等。
(3)固定资产的期末业务处理
包括月末对账、结账、恢复月末结账等功能。
二、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实务中的使用现状
(一)会计软件的安装和系统管理
企业目前使用的会计软件主要有通用会计软件和专用会计软件,通用会计软件是在某一范围内普遍适用的会计软件,通常有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全通用会计软件和适用于某一行业的行业通用会计软件。比如:用友ERP-U8财务会计软件、金蝶会计软件、降龙会计软件、速达会计软件等等。
专用会计软件也叫定点开发会计软件,是仅适用于处理个别单位会计业务的会计软件。比如:电力行业的远方会计软件等等。
会计软件的安装和维护由商家和开发商负责,企业只进行对账套的建立、修改、删除和备份,操作员的建立、角色的划分和权限的分配等均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置。
(二)账务处理系统
账务处理系统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一个主要的操作内容,用户要进行账套设置、会计科目设置、凭证类别设置、项目目录设置、客户和供应商档案设置、录入期初余额、录入初始银行未达账、凭证处理、出纳管理、账簿管理、辅助核算管理,这部分内容与教学过程基本一致。
用户在期末业务转账处理中只进行转账凭证的生成,而转账公式的定义由软件商家或开发商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设置,无需用户的财会人员自行设置。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公式的定义,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之一,但在会计实务中完全可以由软件商家或开发商解决。
(三)报表管理系统
用户在期末的报表处理中,进行报表自动生成、插入和追加表页、交换表页、删除表页、报表数据管理的操作。教学中重点要求学生学习报表格式的设计,而在会计实务中都是由软件商家或开发商设置完成。
(四)工资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会计实务中工资管理是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有专门的软件;固定资产在企业设置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也是有专门的软件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与会计实务中的主要内容差距并不大,相同点是系统初始化设置、凭证处理、账簿管理和报表生成;不同点主要是:期末业务处理中转账公式的定义、报表格式设计和报表公式定义。对期末业务处理转账公式的定义、报表格式设计和报表公式定义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事实上,由于软件商家或开发商在提供服务时,能够帮助用户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调整教学思路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常士剑.会计电算化.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火电厂 工资自动发放系统 设计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278-0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愈发严峻,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不断深入。电力系统的改革,也随之更加开放。人才是电力系统发展、进步的最重要资源。工资、福利作为留住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合理的统计、发放工资是火电厂等电力企业所需要研究的重点[1]。为此,本文就火电厂企业工资自动发放系统展开研究。
1、火电厂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火电厂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笔者多年的火电厂工作经验,总结、归纳了传统的工资管理体制以下几个问题:
(1)火电厂等电力系统企业,往往拥有企业内部组织庞大、职工众多,其中工资统计、发放、核准都是通过“纸”完成了[2],准确性较差,难以实时更新。
(2)火电厂等电力系统企业通常为国企,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的收入类别,工资数量、五险一金等的计算方法均有所差异。不同层次的员工的综合收入难以直观的表现出来。使得部分业绩较好的员工的综合收入反而较低,打击了其工作积极性。
(3)传统的火电厂工资管理体系,由于是在“纸”上完成的。工资的统计、发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纸质报表,这些纸质报表需要找不同部门的领导一一审批、签字。常常大量的签字环节,而单位了该月的工资发放时间。
2、火电厂工资自动发放系统的设计要点
由上一节的分析可知,传统的火电厂工资管理体系存在诸多问题,而且部分电力企业基于信息技术开发的工资管理体系,也存在着系统过于简单。人事信息与工资不同步等不足。本节将重点探析火电厂工资自动发放系统的设计要点。
2.1 人事信息与工资收入同步
和所有企业一样,火电厂的人资管理系统中储存了所有人事信息。这些信息应该与工资自动发放系统可以做到实时相通,两个系统之间应该开发一个数据同步接口。该接口应该采用目前通用的单向同步技术[3]。这样就可以保证人事信息的变动可以及时影响到工资系统,而工资系统的改变,即每个员工的每个月都在变化的工资收入,不会引起人事系统的任何数据变化。
2.2 员工工资自动计算
火电厂的员工,其工资收入由基本工资、二次分配资金和公司福利等三大部分组成[4]。一般而言,火电厂通常具有以下几个部门:安环部、财务部、电控分场、发电分场、工会、供热分场、燃料部、生产技术部等等。下图1,给出了一种员工工资自动计算方法。
3、工资自动发放系统的设计原则
3.1 兼顾历史
所有的火电厂都已经有一套自己的工资发放系统了,新系统的开发、应用应该充分考虑到已有系统的特点。最好是在原有系统上逐步改进而来。以避免新系统的突然引入,使得企业内部动荡。兼顾历史,这就要求工资自动发放系统在设计时,应该充分调研目前各个层面的员工的现有工资收入组成,并重点找到其中的“保障性收入”,即员工正常生活所需要的最基本工资。只有保证了保障性收入”,才能有效的维持企业稳定[5]。
3.2 增强弹性
火电厂工资自动发放系统建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工资来调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就要求,工资自动发放系统不仅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死工资”,而且提高员工的激励性和竞争性。所以,火电厂的工资自动发放系统设计应该重点强调其“弹性”[6]。
4、结论
本文就“火电厂工资自动发放系统”相关课题展开详尽的研究。首先,笔者多年的火电厂工作经验,总结、归纳了传统的工资管理体制诸多问题;然后,从人事信息与工资收入不同步以及员工薪酬自动计算两个方面,探析火电厂工资自动发放系统的设计要点;最后,从兼顾历史、增强弹性这两个方面初步讨论火电厂工资自动发放系统的设计原则。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的火电厂工资自动发放系统的建设实践,提供了一定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卫青延,于洋,赵耀峰,李丽. 基于某大型军工企业的薪酬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J].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3,06:30-34.
[2]刘建宇.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学院绩效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0:70-72.
[3]张梅. 开放式高校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策略[J]. 经济师,2008,12:128-129.
[4]桂俊煜. 基于ExcelVba的工资条自动生成程序设计[J]. 财会月刊,2007,04:22-23.
[5]杜敏. 科技型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6]纪若雷. 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工资管理[D].吉林大学,2009.
1.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初始化以及界面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初始化以及界面设计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如下的问题。初始化阶段,会出现信息项目设置的不够全面,比如,在付款设计时没有分析多家银行的不同设置,对新兴的支付宝业务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对账目的辅助核算工作做得不到位。账目的处理应当需要多个环节。例如,账目征收,应付账款、未付账款、总账务管理。账目辅助核算的工作量比较大,没有对这些工作量进行完善。系统界面的设计阶段,界面不美观不够人性化,是界面设计阶段的主要问题。在操作的过程别容易引起操作人员的迷惑,就是说界面设计没有能够对人员的操作进行指导,在进行会计的管理工作时特别容易造成工作上的混乱。另一方面就是,系统中存在着许多国外的专业名词,企业会计信息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由于专业受限和知识水平能力的限值,不能很明确的理解这些内容的含义,给会计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有就是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软件上,表单的格式不能人工控制,表单的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的需求。
2.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存在着是否正确运算的问题
在会计信息的处理工作中,运算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运算的结果有的时候甚至决定着企业生死存亡的命运。在运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报表格式设计或者人工录入处理的错误,导致运算的时候出现差错。在进行系统软件测试的时候运算中的错误很容易就能被发现,这需要软件的设计者及时的根据企业的运营状况或者实际的处理格式或者处理的方式,对运算的操作及格式做出修改。对于商业使用的软件,在开发新型的功能时,要做出及时的测试以及修改。运算的正确与否,是保证会计信息平台能否进行正常工作运行的基本体现,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以及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3.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工作岗位以及技术存在缺陷
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工作岗位以及技术中存在着不可忽略的问题。在工作的岗位上,系统会给企业会计工作的进行提供一条新的方式,但是在正式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平台的工作岗位以及实际的工作岗位的不匹配问题,能否对平台上的岗位进行自定义成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工作岗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即使是再简单的操作也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不便。在操作的技术层面,往往会出现由于死机而不能进行及时的操作的问题,当多人登录时,系统会出现非正常停止的现象。当企业需要进行快速账目的结算或者账目的管理时,系统也会出现卡机或者反映较慢的现象。
二、推动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实现的措施
1.进行科学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初始化工作以及界面设计工作
改善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初始化以及界面设计的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对科目进行合理的设置。在设置财务项目时,进行综合的调查,积极的听取各方的反馈意见,对于企业中的项目,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深化细节的调查。明细设置的财务项目,满足更多的商业以及企业的需求。针对其中辅助核算不合理的问题,也要采用跟设置财务项目类似的设置,对辅助核算的细节进行探索,完善辅助核算的基本内容,避免辅助核算中的不必要的损失的产生。此外,针对企业的凭证进行深入的调查对总账、应收或未付的账款进行综合的监控追踪。(2)在界面设计的问题上根据需求解决设计上存在的问题。设计工作者需要积极的采纳使用者反馈的意见或者建议,在设计界面添加辅的引导功能,针对软件上那些比较生僻难以理解的词汇,进行及时的翻译,或者在软件的使用上添加语言翻译的链接,帮助使用者更好的使用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相关操作和软件。增加更多的财务报表的模板,或者可以对用户的模板进行可自定义的设计更加方便用户的需求。
2.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进行调试以便进行正确的运算
在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存在的运算的问题上,最主要的就是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运算公式以及数据录入的模板进行综合的探索。对于产生运算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决运算过程中不正确的问题。同时,在修复的过程中进行多次测试性的检查和测验,保障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相关软件的运算问题均正常运行。
3.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工作岗位以及技术的工作流程
针对上述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工作的岗位以及技术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设计者改进操作的具体流程。在岗位的分配上进行适当的添加,根据企业会计工作的具体的运行的状况,进行实质的操作的改进。设置与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相匹配的流程岗位。增加企业自动添加或者定义岗位的基础功能,定义岗位后,反馈给系统的设计者,系统设计者根据企业的情况,扩展该岗位的功能。在技术处理的环节中,可以改变系统运行的环境,对工作的人员岗位进行数量限制,同时限制登录的时间。或扩到企业的工作点,引入质量更高的设备实现系统的功能,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工作的岗位以及技术的工作的流程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因此,在使用的环节,需要使用者和设计者们进行及时的交流,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4.建立完善的会计标准体系
作为这些年的新兴产物,会计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建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没有相关的标准,各个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的建立都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进行的,不利于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和对比,另一方面在会计信息化中仍采用的是传统的会计标准来衡量和对比,增加了工作的难度,降低了会计信息化的有效性,为了迎合传统标准而增加了会计的计算量,因此要对信息化的会计制定统一的标准,提高工作的效率。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规范,保证信息化会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在企业内部,量化的排列会计控制指标,制定会计手册,规范会计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会计标准,使信息化的会计工作有标准可依,规范操作。
5.强化数据安全的建设
在建设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数据的安全性。强化会计信息化安全问题,应从硬件安全和软件安全两方面下手。在硬件安全方面,要想避开安全风险,应对文档进行加密,控制好登陆的权限,做好计算机杀毒工作,利用选择网络隔离、封闭操作系统等方法保护数据的安全。而在软件方面,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数据风险管理体系,在遇到数据风险时能够起到预警作用,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准备,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通过敏感词技术对信息化会计平台进行实时监控,降低系统运行的风险,并完善安全维护制度,总之要从各方面规避数据风险,保证相关数据的安全,使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能够正常工作。
三、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实现过程
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实现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实现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保证企业会计信息数据的及时有效、科学准确。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包含了许许多多个下属系统。其中的下属系统有:库存管理系统、财务报表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购买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等等下属系统。从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构建和实现的理论、会计信息化平台构建和实现的方法、会计信息化平台构建和实现的应用等方面对会计信息化的平台的构建和实现进行实质性的探索。
1.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构建过程
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构建过程中,包含许多的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构建库存管理系统、财务报表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购买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1)创建库存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是对企业采购的物资或者已经生产的商品进行管理的系统。企业的领导层可以通过结合对企业的生产以及销售的分析,对库存的量进行适当的调整,这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库存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产品的输入、输出量的监控,对供应物资以及商品的订购商进行及时的交流,对企业的成品进行及时的维护。(2)创建财务报表管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是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运算的系统。是一种进行会计信息管理的基本工具。其可以对报表进行定义、汇总、分析。此外,还可以对报表的格式、公式、数据输入、输出进行控制。(3)创建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的系统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管理的核心功能。财务管理的系统可以对财务进行账户、项目、凭证、出纳等方面做出适当的管理。并且及时的提醒各个管理的系统,对相关的工作进行处理。(4)创建工资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是对企业正常运行进行维护的重要的结算工具。发放工资是企业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工资管理系统可以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上实现,对工资的统一的结算,对工资的具体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查询自己的工资状况,生成工资的凭证,可以对数据进行输入和输出,及时的反映员工的工资情况。(5)创建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利用企业的固定化资产实现企业的最优的资源运营的效益。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目的是实现对资产的保护、更新管理、计提折旧,同时对资产进行实时的分析,打印资产的财务报表,对企业的管理的层面提供良好的数据分析。(6)创建购买管理系统。购买管理系统是实现对企业的采购材料、物资等工作的管理。通过购买管理的系统可以节约企业的生产的成本,对企业需要消耗的材料进行成本的预算分析,计划性的对物资的供应商进行管理,对购买环节的计划、经济成本的预算以及对购买的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有效的对购买物资的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7)创建销售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是对产品进行市场的管理。通过销售管理系统的分析对产品的市场满意度可以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这些数据反映情况,可以及时的改善企业产品的质量和风格,满足市场的需求。销售管理系统可以对客户、市场价格、物流等信息做出合理的调整。
2.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实现过程
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实现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准备。首先,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硬件的环境。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实现一般需要依赖网络环境的支持。综合考虑企业的运行的情况以及企业的硬件的使用周期,采购高品质、高质量的硬件系统,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配置存储设备、主服务器、客户机、网络设备及线路。采用高性能的设备有利于对企业会计信息化数据进行维护和安全保护,提供强大的服务功能。其次,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实现提供有效的软件环境。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实现系统环境设置合理的初始设置,账套设置以及初始操作编码的设置,在数据录入阶段对软件寻找一个合适的主要的编码软件,合理有效的对账号的编码进行设置。
四、总结
TAFE学院与国内职业院校的课程涵义有所不同,TAFE学院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指的是在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下,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财务金融服务培训包(FNS10FinancialServicesTrainingPackage)”中的会计行业能力标准和会计三级、四级证书为依据,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多个能力单元的组合。澳大利亚会计电算化课程模块共包括三个能力单元:FNSACC406A—建立和操作会计信息系统(setupandoperateacomputerizedaccountingsystem),FNSBKG405A—建立与维护工资管理系统(Establishandmaintainapayrollsystem)和FNSORG301A—固定资产管理(Administerfixedassetregis-ter)。不同能力单元具有相同的能力标准格式,主要包括能力单元代码、单元名称、单元描述、单元运用、能力要素及相应的行为标准、所需的技能、知识和评估指南等内容。会计电算化课程模块也可叫做MYOB,因为该模块的三个单元都需要用到同一财务软件——MYOB软件。国内职业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是指一门具体的课程。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差别:
1教学内容
TAFE学院课程教学内容是根据行业制定的全国统一的能力标准来确定的。建立和操作会计信息系统能力单元,主要涉及公司账套的建立、初始设置、各项业务的会计处理、银行对账、各种账表的打印输出以及对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等内容。建立与维护工资管理系统能力单元,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建立工资管理系统、准备工资记录簿、年假、长假及病假等的工资核算、工资入账处理和相应报告的打印与输出等。固定资产管理能力单元包括固定资产卡片的建立、固定资产折旧等内容。国内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视各院校使用的财务软件版本不同,稍有差异,但大体都包括建账、基础设置与初始化、账务处理、出纳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报表管理等内容。两者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财务软件主要功能模块展开的,基本上无差别。只不过作为TAFE学院课程设置依据的能力标准是由行业制定,并由全国行业协会负责每三年修订一次,实现职业教育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而国内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内容是由各院校自己确定,无统一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另外由于经费的限制,学校教学版软件的更新不可能与企业版软件升级同步,容易造成知识脱节。
2教材TAFE
学院会计电算化课程选用的教材首先是对MYOB软件的介绍,接着就是分功能模块进行的详细讲解。与国内会计电算化教材相比,它省掉了繁琐的理论解说,直奔课程的核心——技能培训。
3教学方法TAFE
学院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要求学生使用MYOB软件,广泛采用问答启发、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展示竞赛和任务作业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实际的操作中学习和掌握软件。国内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还是以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的信息单向流动的传统讲授方法为主,讲授过程中会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任务作业等教学方法。
4考核方式
能力本位是TAFE体系的主要特色,其培养目标在于学生经过培训后能够达到行业的能力标准,所以对学生的评估不仅仅着眼于知识的考评,更注重实践考核,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TAFE考核分为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两部分,对理论的考核要求比较松,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比较严格,一般为现场实际操作,评估者根据其速度、操作中的应变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考核通过者可获得相应的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国内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主要是实践操作,但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有些学校采用平时学习情况与期末实训大作业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有些学校也会与软件公司合作,如通过参加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考试方式来进行考核,通过的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证书(NCIE证书)。但是由于NCIE证书并不是职业资格证书,社会认可度不高,推广起来比较困难。
二对中国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课程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68-02
一、课程概述
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核算、出纳、财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为,在会计专业教学的三大模块中,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专业技能板块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日常会计实务与财务管理能力以及敬业、责任、协作、创新的职业素养。
目前课程设计内容采用用友、金蝶财务软件教学,理论22学时,实训84学时,共106学时集中1个学期进行教学。教学重点是各业务模块的日常业务处理,难点是总账期末结账及财务报表编制。
表1 教学内容设计
实训项目 实训内容 课时
1 建立企业核算账套 4
2 基础设置 4
3 总账初始化 4
4 总账日常业务处理 10
5 工资管理系统 8
6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8
7 应收款管理系统 4
8 应付款管理系统 4
9 总账期末处理 8
10 报表管理系统 8
11 综合业务实训 12
二、课程现状
(一)课程教学教材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学科,虽然也采用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但是教材的选取上存在比较大的缺陷,这几年使用的教材过于陈旧,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对于理论性的知识解释不够,全面照搬该课程所使用的软件帮助及说明书的地方太多,学生无法理解所讲述的内容。通过教学内容设置可以看到实训的内容只涉及到最基础的一些操作,例如工资管理系统的学习当中“五险一金”如何设置和计提,固定资产系统的学习中对企业车辆工作量的核算等并没有相关的介绍。对于采购、销售、库存和成本核算这些内容更没有涉及到,而这些往往是企业最需要自己的财务人员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学完这个课程学生只懂得了简单流程的软件操作,离企业的要求差距太大,学生工作后不能适应企业对经济业务的核算要求,影响学生的就业情况。
(二)课程教学师资不足
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师资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该课程是属于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对任课教师要求比较高,既要有扎实的会计知识储备又要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电算化软件操作,才能进行该课程教学。我们的专业教师中能达到这样要求的少之又少,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会计知识扎实、有会计工作实践经验的老师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掌握不多,难以操作电算化核算软件,自然也就无法胜任该课程的教学,而如果是选用了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老师去担任此课程教学,又会出现任课教师能进行软件操作的讲解却无法将会计专业知识融合到课程教学中来,所以也不是担任改课程教学教师的最佳选择。这就是该课程师资不足的原因――懂知识能操作的教师太少。
(三)课程教学设施设备投入太少
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需要用到的教学设施设备主要有计算机及网络和会计电算化核算软件,该课程的教学实训是建立在计算机及网络和数据库系统应用的基础上的,且课程定位为专业技能课程,大部分时间需要学生动手去进行电算化核算软件的操作,完成课程的学习需要人手一台计算机进行操作。本专业一个教学班级的学生大概在50人左右,这就需要实训室的计算机数量要达到50台以上。对于计算机性能的要求,目前主流的会计电算化核算软件如用友ERP-U872安装完软件所需要的SQL数据库和全部功能模块,所占用的系统磁盘空间在3G以上,启动的系统支持服务10项以上,这需要性能强大的计算机做保障才行。能满足这样条件的实训室目前只有一间,且使用已经有一些年限,计算机性能和维护上有一定难度,只能勉强支撑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受到实训设施设备的影响,任课教师的一些数字化、信息化资源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例如,“总账的期末处理”这个重点、难点的知识和操作,教师做成了一个讲解视频放在互联网上,由于实训室无法与互联网连接而无法使用。随着招生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实训室将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这将对课程的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
(四)课程评价与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课程评价与考核方法目前从三部分来进行课程的评价:一是平时成绩占20%;二是项目实训占40%;三是期末考试占40%;共100分进行学生成绩的评定。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有,首先2-4-4的考核方式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且考核项目的标准和依据没有细化出来,只能看学生操作一些关键地方,然后看结果给分数;其次考核评价主要以手工考核为主,工作量比较大,效率不高,难以体现公平、公正;最后期末考试所占比例过低,根据该课程特点,期末的考核是对所有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一体化综合测试,要求比较高,考核比例低的话对学生成绩影响较大。
三、对策分析
(一)根据本校学生情况编著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
针对课程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是依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职业院校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发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根据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材的内容不仅包含电算化软件财务模块的系统管理、基础设置、总账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应收/应付系统,还应将业务模块的采购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核算管理系统一起整合进来,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学习教材。对上述的理论知识要精练、准确的表达出原理和在企业中如何使用,对于操作指导要以多图、大图把操作步骤表现出来,做到少说多看图操作应最大程度地仿真企业的真实环境,真实的经济业务和业务单据、票据等。如企业新购入固定资产,在教材编著中应将涉及到新购入固定资产的业务发票、银行转账单据等这些在现实业务中出现的单据在教材中体现出来,而不是将业务用文字描述出来。课程设计内容设置采用用友、金蝶财务软件教学,理论30学时,实训98学时,共128学时,分2个学期进行。教学重点是各业务模块的日常业务处理,难点是总账期末结账及财务报表编制。
图2 改革后的教学内容设计
实训项目 实训内容 课时
1 建立企业核算账套 4
2 基础设置 6
3 系统初始化 6
4 总账管理系统 10
5 工资管理系统 8
6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8
7 采购管理系统 8
8 销售管理系统 8
9 库存管理系统 4
10 核算管理系统 8
11 应收款管理系统 4
12 应付款管理系统 4
13 报表管理系统 8
14 综合业务实训 12
(二)课程教学师资不足的解决办法
根据会计电算化课程特点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一是引进企业优秀会计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对于引进的人才要有较强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和电算化软件操作水平,对其学历、职称可以适当放宽。只要是个人素质良好的能工巧匠都可以积极引进。二是加强现有专业教师的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动手能力。通过课余时间对现有教师进行会计业务电算化处理的操作培训,提高电算化软件操作水平。三是利用假期时间鼓励现有专业教师走出去,到企业中去学习实践,拓宽视野与时俱进。建立培训实践奖罚制度,规范学习实践时间和学习内容,确保培训实践有效果、有收获、有提高。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加大课程教学设施设备投入
加大课程教学设施设备投入就是建立一批能满足课程教学的实训室。从硬件设备和软件引入两方面进行投入。硬件设备实训室新购入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要是目前主流的性能配置,如:四核以上CPU、4G以上内存、500G以上机械硬盘或120G以上SSD硬盘、17寸以上液晶显示器,千兆以上高性能局域网网络设备,光纤接入互联网。软件方面引入企业占有率较高的电算化核算软件品牌做为教学使用,使学生所学与企业紧密接轨,学以致用,引入仿真教考系统服务学生考证和实训及技能比赛使用。
(四)完善课程评价与考核方式
在课程考核和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上进行细化、量化并引入第三方对学生考核评价,减少人为干扰。例如:使用教考系统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项目实训,学生上课考勤情况,各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全部由教考系统计算机自动完成,对学生的理论和技能考核直接显示结果和做出错误提示,直观、全面、公平、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今后应将学生到企业实践的考核评价纳入课程考核中来,使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
[1]刘忠玉.会计信息化21世纪财务会计发展大趋势[J]. 财经问题研究, 2004(8)
[2]周国钢.会计信息化及其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
摘要:文章以用友U8.72财务软件为例,对其总账应用模式、财务系统应用模式、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模式下的会计核算过程和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应用过程进行分析,并针对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错账更正方法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错账更正 方法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错账更正是指财务软件操作人员在记账时的误操作很可能导致凭证的各项目要素出错,其在发现错误后需及时采用合适的方法予以更正。
一、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错账更正方法
(一)负数更正法。当发现本会计期间的凭证在记账后出现会计科目错误,或会计科目正确但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的情况时,均可以采用负数更正法。
(二)补充登记法。补充登记法与负数更正法一样,只能更正当前会计期间在记账后所发现的凭证错误数据。但与负数更正法不同的是,它适用于记账凭证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的情况。
(三)即时修订法。即时修订法是一种通过修改、作废、删除等方式即时更正未审核凭证的错误的方法。其在使用时有三点需要注意:第一,使用该方法的是各系统的制单员,其他人员无此权限;第二,此方法只适用于未审核的凭证;第三,由子系统生成的凭证应在相关子系统中进行修改。
(四)编辑更正法。编辑更正法是一种专门用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对当前会计期间正在录入时发现的凭证错误进行更正的方法。它可以代替手工环境下的划线更正法。
(五)逆向操作法。逆向操作法不同于其他四种方法,它是一种无法独立使用的错账更正方法,需要在凭证审核、记账、结账后从后往前逆向操作取消结账、记账、审核,然后结合即时修订法进行修正。
二、用友U8.72软件不同应用模式下的错账更正方法应用
(一)总账应用模式。总账应用模式是一种在总账系统中依据发生的经济业务手工录入凭证的会计核算应用模式。
1.编辑更正法。某经济业务为2016年1月5日以银行存款1 000元购买办公用品。但是,在录入凭证时将制单日期输成了2016年1月3日,因此系统显示凭证不序时。此时可采用编辑更正法进行更正,只需将2016年1月3日直接改成2016年1月5日即可。
2.即时修订法。某经济业务为2016年2月5日以银行存款200元购买办公用品。但是,该笔经济业务的凭证在保存后即发现将日期输成了2016年2月7日,且已无法修改。此时可采用即时修订法先将该凭证作废及删除,然后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凭证。
3.负数更正法。某经济业务为以银行存款2 000元预付租金,但在输入凭证时,借方科目误用为“管理费用”,并已审核记账。此时可采用负数更正法进行更正。首先,在系统中录入一张所填内容与错误凭证相同、只有金额为负的凭证。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然后,重新录入一张正确的凭证。分录如下:
借:待摊费用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最后再对这两张凭证审核记账。
4.补充登记法。某经济业务为用现金96元购买办公用品,但在输入凭证时,将借贷方金额误记为69元,并已审核记账。此时可采用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即在系统中录入一张所填内容与错误凭证相同,只是金额为27元的凭证,并对该凭证审核记账。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27
贷:库存现金 27
5.逆向操作法。某经济业务发生时随附三张原始单据。但是,该笔经济业务的凭证在审核记账后发现附件张数为两张。此时需要将逆向操作法与即时修订法结合起来进行更正。也就是说,先取消凭证的记账与审核,再将附件张数修改为三张,最后重新审核记账。
总之,在此模式下发生的各类型错账均可用上述五种错账更正方法来更正。
(二)财务系统应用模式。财务系统应用模式是一种基于总账应用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固定资产、工资管理、应收应付系统的会计核算应用模式。
1.固定资产系统。
问题描述:新增一项10 000元的固定资产,在将所填制的资产增加卡片制单并审核后发现凭证上的金额为1 000元。
主要原因:固定资产系统的制单员在填制资产增加卡片时将原值10 000元误录为1 000元。
解决方案:固定资产系统生成的凭证在总账系统无法修改,所以要在总账系统中用逆向操作法取消凭证审核后在固定资产系统用即时修订法先将其删除,再将此张资产增加卡片上的1 000元改为10 000元,最后重新制单并审核。
2.工资管理系统。
问题描述:某员工每月基本工资5 000元,奖金800元,交通补助300元,代扣税和社会保险费合计400元,当月请事假5天(每天扣款20元),财务人员据此手工计算出其本月实领工资为5 600元,但是在录入正确的工资数据后,系统根据设置好的工资项目和计算公式生成的工资发放凭证上显示的实发合计是5 700元,此时该凭证已审核。
主要原因:在工资数据录入正确的情况下,系统生成的工资发放凭证上显示的实发合计错误,很可能是录入各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或者设置各工资项目的增减项时出现错误,进而导致实发合计的计算公式出现错误。逐一排查后发现,各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输入正确,多出的100元系减项计入扣款合计中的事假扣款误设置成增项计入应发合计所致。
解决方案:工资管理系统生成的凭证在总账系统无法修改,所以要在总账系统中用逆向操作法取消凭证审核后在工资管理系统用即时修订法先将其删除,再将原工资项目中的事假扣款增减项设置由增项改为减项,最后重新制单并审核。
3.应收应付系统。
问题描述:根据某收款单生成的凭证经总账系统审核后发现凭证上的收款金额有误。
主要原因:应收应付系统的制单员在录入收款单时将金额输错。
解决方案:应收应付系统生成的凭证在总账系统无法修改,所以要在总账系统中用逆向操作法取消凭证审核后在应收应付系统用即时修订法先将其删除,再在弃审此张收款单后更正金额,最后重新制单并审核。
总之,在此模式下发现错账的时点一般是在生成的凭证经总账系统审核后,所选用的错账更正方法为逆向操作法与即时修订法。
(三)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模式。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模式是一种将企业的财务与业务活动相结合的综合应用模式。这种模式在前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采购、销售、仓存管理及存货等核算系统。
1.采购管理系统。
问题描述:某采购入库单在存货核算系统生成凭证,经审核后发现金额与实际不符。
主要原因:采购管理系统的制单员在填写采购入库单时将采购金额输错。
解决方案:存货核算系统生成的凭证在总账系统无法修改。要先在总账系统中用逆向操作法反审核凭证,然后在存货核算系统用即时修订法先将其删除,之后修改采购入库单中的金额,最后重新制单并审核。
销售管理系统与采购管理系统错账更正方法的应用相类似,不再赘述。
2.仓存管理系统。
问题描述:经调拨单生成的凭证在总账系统审核后发现某些要素存在错误。
主要原因:仓存管理系统的制单员在录入调拨单时将某些要素录入错误。
解决方案:仓存管理系统生成的凭证在总账系统无法修改。应在总账系统中用逆向操作法反审核凭证后在仓存管理系统用即时修订法删除凭证。接着,在反审核调拨单后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调拨单中的错误数据。最后,重新制单并审核。
总之,此模式下发现错账的时点和更正方法与财务系统应用模式下基本一致。
三、错账更正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符合操作规范。《会计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明确规定,如果企业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那么,财务软件的使用及其生成的凭证、账簿、报表等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而且,财务软件必须提供对已保存凭证的审核功能,审核后不能再对凭证进行修改。如凭证在审核、记账、结账后发现确需修改,可在有记录痕迹的前提下进行修改。另外,如果在审核、记账后发现凭证会计科目、金额存在差错,可用红字冲销法或补充更正法录入凭证进行更正。
但在用友U8.72财务软件的操作过程中,凭证记账后发现有错需用负数更正法进行更正,红字冲销凭证可由总账系统中的红字对冲功能自动生成,这与上述规定存在出入。而且逆向操作法虽然可以更加方便地更正错账,但是由于其提供的有痕迹记录并不完善,所以也违背了上述有关规定。
(二)造成内控制度虚设。不同于手工环境下可以通过笔迹来区分责任,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逆向操作法的使用可以不留痕迹地修改会计信息。所以,其本身需要制定更为严格的内控制度,但是逆向操作法不仅导致内控制度中不同权限人员之间相互制约的制度形同虚设,而且也容易使各系统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发生改变,对工作不负责任。
(三)引发财务数据混乱。首先,在使用用友U8.72财务软件将某一会计期间的财务数据编制成财务报表后,需要将其中的部分报表及时对外报送。如果事后再通过逆向操作法对本会计期间的业务进行修改,很可能导致财务报表数据的前后不一致,违背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客观性原则,而且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用友U8.72财务软件中逆向操作功能的实现,一般基于记账数据的全面及准确保留和全面可逆。从理论上讲这些是可以实现的,但在设计软件时,由于其功能的涉及面较广、数据处理比较复杂,所以一般难以实现。如果频繁使用逆向操作法,很可能导致账面数据混乱,严重的话可能导致整个财务软件系统瘫痪,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最后,不同人员的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所以,操作人员在使用逆向操作法跨年度更正错账时,会因不同年份的会计科目体系的不同而错误操作。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很可能导致年度数据混乱,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
四、完善逆向错账更正方法的建议
经过以上分析可知,用友U8.72财务软件不同应用模式下出现问题的主要是逆向操作法,本文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新设计会计软件。(1)增加使用逆向操作法的自动记录功能。包括自动记录使用逆向操作法的时间、人员、原因及位置等。以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痕迹修改,并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2)增加对财务报表发生变动的自动说明功能。因为逆向操作法很可能使财务报表数据发生变动,所以在设计软件时可以增加对财务报表发生变动的说明功能。当财务报表发生变动时,系统在报表附注中自动记录下出错的地方、原因及修改过程等,以把握会计信息的前后不一致,避免造成财务数据混乱。
(二)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首先,在企业内部制定较为完善的财务软件管理和监督机制。其次,管理层应加强对软件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独立负责的工作态度,指导他们严格按照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和国家相关规定操作,尽量避免发生错账。最后,严格界定各系统操作人员的权限,使其可以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相互制约。
(三)改进逆向操作功能的不可行性。企业在购买软件后应由专业的测试人员反复对其进行可行性测试,确保在使用逆向操作法时可以实现财务数据全面、准确的保留与可逆。
(四)严格限制逆向操作功能的使用。(1)加强对逆向操作法的授权。在使用用友U8.72财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核算时,各系统的记账人员对账簿的准确性负全责。因此,为明确责任和防止滥用逆向操作法,需规定各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在得到系统管理员的授权后才能采用逆向操作法。(2)限期取消相关人员的逆向操作权限。一般而言,在财务软件刚开始投入使用或财会人员接受软件培训时会频繁使用逆向操作法。因此,为了防止因使用逆向操作法而出现混乱,企业可以规定其可使用期限为软件投入使用后的半年或一年,当使用期满时,由系统管理员取消相关人员的逆向操作权限。(3)加大制度建设,严格处罚力度。财政部门首先要作出对于提供逆向操作法更正错账的财务软件必须具有能够反映完整的错账更正过程的痕迹记录功能的明确规定,其次要明令禁止操作人员使用具有会计舞弊性质的跨年度的逆向操作法,最后还要对操作人员利用逆向操作法从事违法犯罪的行为制定相应的处罚规定。S
参考文献:
[1]张先河.ERP下错账更正方法探析[J].财会月刊,2015,(4).
[2]游旭初,王彩纹.不同ERP应用模式下的错账更正[J].财会月刊,2014,(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计算机实现人事工资的管理势在必行。工资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工资计算、发放、核算的工作量很大,不允许出错,如果实行手工操作,每月发放工资须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计算机进行工资发放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工资核算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工资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服务于财务部门其他方面的核算和财务处理,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工资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二、用户功能的需求分析
1.学院的工资发放标准
a.应发工资包括以下几部分:基本工资、职务工资、教学津贴、科研津贴等。
b.代扣代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保险金、住房公积金、代扣所得税。
c.其他:职工实发工资 = 应发工资 - 代扣代缴 + 其他各项补发。
2.具体需求
a.提供各项数据的录入、修改、查询功能。包括部门信息、职工信息、工资的发放标准以及教师每月课时登记;自动生成每月的应发工资,由操作人员填入各项代扣代缴费用后,自动生成实发工资。
b.要求提供的报表
基本报表: 每月工资发放表、教职工花名册、部门各职称职工人数统计表。
综合报表:分部门各职称工资构成统计表。
3.系统维护
提供简单的用户管理的功能,如增加、删除用户,设置、修改用户口令。为了兼顾安全性和方便性,在用户管理上针对不同的角色,实现不同的操作权限。
三、功能划分
根据需求分析,将系统划分为7个功能模块,分别为用户登录、系统管理、数据录入、数据查询、基本报表生成、综合报表生成、用户管理。
四、数据描述
1.静态数据
数据库中表单的个数和表单中数据属性的个数是静态数据。
2.动态数据
建立数据库时输入的数据,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时输出的数据都属于动态数据。
3.数据库描述
本系统的数据库由8个表组成,分别为部门信息表、职工信息表、职称信息表、职务信息表、教学津贴发放标准、科研津贴发放标准、人工资信息表、用户表。
4.数据采集
数据来源:数据主要来源于职工,即职工是数据源,职工的基本信息,职务信息,职称信息等作为数据源输入。其他的教学津贴发放标准、科研津贴发放标准、职称工资标准由学校统一录入。
数据出路:主要是反馈给各个院系和学校领导以及职工个人等。
五、总体设计
本软件是基于Web的工资管理系统,开发结构为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客户端的三层结构,即数据层/逻辑层/表示层,系统在J2EE[1]平台上得以实现;考虑到实际情况,本系统的用户可能是财务管理者,也可能是普通职员,为了兼顾安全性和方便性,在用户管理上针对不同的角色,实现不同的操作权限。
六、实现功能
通过努力,本软件能基本上完成需求中的功能。实现工资和人事管理的初级应用。
程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2]:
1.由于操作员口令直接存放在数据库中,在系统运行时数据库文件必须存在,这样,人们可以通过直接获取操作员口令,给系统的安全性带来了比较大的隐患。
解决办法:对口令进行加密,加密的思路是,规定口令最长为10位,逐位取出来后,让每位字符的ASCII码值作二进制的异或运算,然后重新组合来新的口令。用二进制异或运算作加密算法的好处是,由于同一个异或运算两次就成了原来的,只需将密文再加一个密,这样在编程上就比较容易实现。在程序编制完成后,可将有关源程序删除,编译成可执行文件,这样,口令就不容易被泄密。
2.由于系统对数据库操作比较频繁,而连接数据库不仅要开销一定的通讯和内存资源,还必须完成用户验证、安全上下文配置这类任务,因而往往成为最为耗时的操作。
解决办法:使用tomcat的自带连接池。多个请求共享一个连接,减少了连接数据库的开销。
3.代码优化方面,jsp[3]代码中大量的使用scriptlet,使代码晦涩难懂,增加了代码的维护困难。
解决办法:使用jstl标准的标签。
4.报表输出时,原来采用的是直接在网页中画表格。这样做无法实现用户的手动定制。比如设置表格大小、字体等。
解决办法:使用微软自带的web控件。这个控件在网页中显示的样式跟excel类似。可以控制显示大小,排序等功能,最主要的是它能将数据导入到excel,使用excel进行编辑和打印。
参考文献
[1] 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J2EE应用开发(WebLogic+Jbuilder)[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0xx年xx月21日至26日
二、ERP课程及实训项目:
掌握ERP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对ERP的整个系统有较深刻的认识在这两周的ERP实训过程中,主要内容有:
三、实训内容
1、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这是最基础的第一步,让我们熟悉用户、账套、权限、基础档案等的设置和管理的基本流程,具体操作:
①增加用户;
②建立账套;
③设置权限;
④账套修改;
⑤启动系统;
⑥基础档案设置。
⑦账套输出保存
常见的一些问题:
①各系统时间的设置。很多同学启用的系统时间往往到后面的实训审核凭证的时候,系统会出现"不能超前建账时间"或"不能滞后建账时间",这一错误的根源在于启动总账系统时间时,必须大于或等于账套的启用时间。
②权限的设置。每一个用户(除账套主管外)的权限掌握在账套主管的手中,只有账套主管给予用户权限,用户才能行使他的职责。如果没有设置用户权限,在后面的操作中用户就不能进入账套。
③单据设计。当打开单据设置时,没有出现应收款管理和应付款管理等分类,只有启动相应的系统才会有相应的单据分类,此时在系统启用中启动应付和应收,再进入单据设置就会出现应收和应付款管理。
2、总账系统。该节学习了设置系统参数、增加、修改会计科目、设置项目档案、输入期初余额、设置凭证类别、填制凭证,审核凭证等。具体操作,对于不同的设置步骤不需要依次完成,但是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应该一步一个脚印的做下去!常见的一些问题:
①会计科目设置这是一步关键的设置,也是容易忽略的地方。刚填制的几张凭证,到了账套主管审核那里就会出现“没有符合的凭证”,出现这样的凭证难道就是这些凭证不需要审核?但是凭证又不能记账。其实这就是没有指定会计科目的原因,将现金总账科目中的待选科目中的现金转到已选科目中,再将银行总账科目中的银行存款选到已选科目中,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②凭证类别设置。在填制凭证中会出现“不符合凭证必有”等象,处理此现象的方法在于凭证类别的设置。
3、工资管理系统这一章需要了解和熟悉的有建立工资账套、基础设置、设置计算公式、月末处理等。刚开始时由于对该软件的不熟悉,在财务会计里面找不到工资管理,还认为是软件的问题或书错了,后面才知道是自己的操作问题,需要启动工资管理系统。有先前几章的操练,这章除了启动工资管理外,基本没什么难度。
4、固定资产系统固定资产看似简单,其实还是有点难度的。有了工资管理的教训,现在就不会盲目勒到处找了。首先先启动固定资产系统。这一章主要了解固定资产卡片的录入及修改、增加或减少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批量制单等操作。常见的一些问题
①对账。当对账时,如果固定资产账套累计折旧小于160448、40(资料上提供的标准数据),那么说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凭证生成了,但还没记账。如果固定资产账套原值小于1224000,那么说明漏增加了固定资产卡片。
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需要修改电脑的时间到2月份,计提2月份的固定资产折旧
5、应收和应付款管理系统应收和应付款系统的功能较为全面,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在上面,实训的重点主要在设置基础科目、设置开户银行、处理坏账发生业务等。常见的问题设置基础科目。录入应收科目时出现“本科目应为应收受控科目”,处理这样的现象需设置应收科目其辅助核算内容为“客户往来”,并且其受控系统为“应收系统”,否则不能被选中。同理,在应付款管理中也需要设置。
6、总账期末业务处理目的是熟悉总帐管理系统银行对帐,期末结转,对帐,结帐等业务处理流程。熟悉UFO报表系统中自定义报表和模板生成报表的基本原理,掌握报表格式设计,公式设置,报表数据计算等操作方法。
①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个特定日期内财务状况的报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中,有时表中的“资产ne;负债+所有者权益”,一般出现这样的现象在于没有结转制造费用和期间损益所造成的。
②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实现情况的会计报表。是根据“收入—费用=利润”。一个企业的经营情况可以从利润表中可见。
每做一次实训,感觉自己的收获总会不少。做实训是为了让我们对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训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并加以综合提高,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的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自身所学知识的有限。有些题目书本上没有提及,所以我就没有去研究过,做的时候突然间觉得自己真的有点无知,虽所现在去看依然可以解决问题,但还是浪费了许多时间,这一点是我必须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的地方,同时也要督促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
另外一点,也是在每次实训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东西感觉自己做的是时候明明没什么错误,偏偏对账的时候就是有错误,让其同学帮忙看了一下,发现其实是个很小的错误。所以说,相互帮助是很重要的一点。这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也是很关键的。俗话说:“要想为事业多添一把火,自己就得多添一捆材”。
此次实训,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在着当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难题,但是经过我们大家的讨论和老师细心的一一指导,问题得到了解决。两个星期的实训结束了,收获颇丰,同时也更深刻的认识到要做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者并非我以前想像的那么容易,最重要的还是细致严谨。社会是不会要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所以我们要更多更快从一个学生向工作者转变,总的来说我对这次实习还是比较满意的,它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为我以后的学习做了引导,点明了方向,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定会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美好的天空!
会计电算化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节省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全面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实施电化的过程中,初始化的工作尤为关键,初始化不恰当所导致的后果会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逐渐地显现出来。初始化的工作较复杂,单位的财务人员应与软件公司的项目实施人员交流协作,初始化工作包括设置系统参数、设置科目、建立各种账簿文件、定义各种辅助核算、定义报表以及录入各种余额数据或者是发生额数据等。初始化工作只能进行一次,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后的核算工作。不论是从手工核算过渡到电算化处理还是更换会计电算化软件,都需要做初始化的工作。在初始化的工作中,将本单位要采用的核算程序、方法、规则、基础数据录入电脑,使会计软件能适应本单位的核算、管理需要。
会计平衡验证方面的转变。在手工会计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在登帐时,对总帐和明细帐,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科目汇总表等进行平衡登记,目的是对于发生的错误可以利用这种平衡登记方式检查差错。但会计电算化后,由于总帐和明细帐的数据均来源于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计算机按照登录总帐和明细帐的程序命令将数据从凭证数据库中转移到总帐数据库和明细帐数据库,只要记帐凭证审核无误,计算机的内部运算不可能发生数据运算错误。所以,总帐金额一定衡等于各所属明细帐金额之和。那种在会计实务检验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用来检验实务工作是否正确的最基本“平衡验证”,仍出现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就成为画蛇添足。
日记帐和明细帐功用的转变。手工会计通过对现金、银行存款设置日记帐,主要是现金、银行存款的流动性强,业务频度较大,比较容易出现差错和舞弊。通过日记帐达到日清月结,从而增强了对货币资金的管理。设置明细帐主要是为了归类信息,便于查询。当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利用计算机较强的运算速度和可靠运算能力,对各种记帐凭证进行统计和求和,并对记帐凭证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如日期、凭证号、摘要、科目代码、单位名称、金额、凭证类型等,针对货币资金管理的独特性,我认为改每日登记为每隔5天(或10天)登记一次,而对于明细帐除了年终存档外,平时就没有再设一个模块每月都去登记日记帐的必要了。
现代会计的内涵及特点
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控制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旨在提高经济效益,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活动。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它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1、真实性。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要进行核算,取得和填制凭证,经审核后,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在帐薄上进行登记和反映,以保证提供真实的正确的会计信息。
2、统一性。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管理,管理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以实物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基础,有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把各种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经济业务加以综合,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观念总结”。
3、连续性。连续性是指会计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按照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
4、系统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然后进行系统地加工处理,以便提供各种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5、全面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全面反映其来龙去脉,加以记录,同时,所属会计应当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部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
会计职业道德领悟
【关键词】 高校; 会计制度; 工资核算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089-03
财政部于2013年12月30日印发了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高校会计制度结合了财政部于2012年12月实施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相关规章制度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增设了与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工资核算作为会计核算中支出比例最大的一块,其会计核算方法备受关注、值得探讨。新制度全面引入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并扩展了其核算内容与范围。增加了行政管理支出等几个核算支出类科目等内容。工资核算方法在新会计制度中的改进与提升,为高校人员经费统计、年度支出报表分析以及经费预算编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一、现行会计制度下高校工资核算的现状
1.按照现行规定,目前高校大都实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其工资结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由于高校属事业单位,工资中津贴、补贴项目较多,既有省、市财政统发的津补贴,还有高校内部规定发放的津补贴。如以广东省某高校为例,每月工资发放表中就包括行政管理人员电话补贴、教授博士人才津贴、内审人员办案津贴等各种津补贴若干项。这样就形成了现行的“工资项目较多,核算过于繁琐”的状况。其次,岗位绩效工资制是以教职工所聘岗位为基础,当前我国高校岗位基本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而不同岗位又分别设置出若干个等级和薪级,并分别对应不同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对人员类别划分过细的现象,以广东省某高校为例,在校核发工资的人员就分为“省属、市属、自筹、借聘、企业工、校聘工、托管临工”等不同的类别,这样就导致了工资核算“支出科目设置重叠、支出核算难以规范”的现状。再次,由于工资的按时准确发放不仅需要财务和人事部门的配合,还需要网络中心、后勤、工会等部门提供相关数据;虽然目前高校基本都设置了专门的工资管理科室,但并没有真正做到工资核算、工资监督、工资分析等不相容岗位分离,致使出现“工资核算变动随意性较大、财务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的情况。
2.实际核算时,高校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设置了“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以及“应付及暂存款”科目,分别核算向教职员工发放的工资或离退休费、各类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其他个人收入以及代扣职工社保金和住房公积金等。在会计处理上,单位发放工资(离退休费)、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其他个人收入时,借记“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科目,贷记“应付及暂存款――代扣款项事――代扣住房金/代扣社保金/代扣个人所得税”、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二、新旧会计制度下有关工资核算会计科目的调整及核算比较
通过对比新旧两种制度的相关会计科目发现,新制度设置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涵盖了原制度中的“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三个科目的核算内容,并包括应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有关工资核算的会计科目具体变化如表1。
由于新制度未设置“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三个科目,因此,各高校应当根据财政部《新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首先在新账中“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设置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明细科目,并将原账中上述三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新账“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中的相关明细科目;还需对原账中“应付及暂存款”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其中属于学校应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余额转入新账“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中的相关明细科目。其次,高校应按照新制度规定并结合《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工资核算实务分析
四、改进高校工资核算的建议
(一)严格执行新会计核算制度,实现新旧制度的平稳过渡
针对工资核算,首先,高校应当按照新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及时更新、调整、升级现有的工资核算管理软件,为新高校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其次,高校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规定科学合理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根据新制度对“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范围和内容,将事业支出中教学支出与科研支出科目分别核算,明确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等科目的核算内容;优化科目明细,结合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针对现行工资制度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将现行的绩效工资及奖励性津贴、补贴等核算明细进行归并简化,在不影响账务处理和编制财务报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还可自行增设诸如绩效工资下的“岗位绩效、目标激励、节日补贴、科研津贴”等本制度规定以外的明细科目。再次,高校应当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先根据原账编制好2013年末的各科目余额表,再依照新制度设立2014年初的新账,并将原账中各会计科目的余额进行新旧结转调整。最后,按调整后的科目余额编制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中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以此为依据编制2014年1月1日的资产负债表;这样既改变了原制度下会计核算制度与国库支付制度、会计核算与年末决算报表不衔接的状况,又实现了新旧制度的平稳、顺利过渡。
(二)强化财务人员业务培训,提升工资核算管理水平
新高校会计制度相比于旧会计制度,从会计基础、会计科目和财务报告格式等方面都有变化,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新制度的实施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绩效工资改革的逐步推进,更加要求财会人员更新工资核算管理理念,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应付职工薪酬”的含义及会计处理,以适应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高校应当加强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并适当拓展培训范围和内容。一直以来,相关业务培训都是从上到下的“被动式”培训,参与培训的一般是处长和科长,然后再“上传下达”至基层业务人员,这样势必造成制度贯彻的滞后性;建议高校在上级部门统一组织培训之前,将新会计制度的内容发放至全体财务人员以及人事、内审机构等相关部门及人员,集思广益,变被动为主动,针对本校工资核算管理的不足,结合本校实际,分期分批开展新制度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为高校工资核算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信息的分类与统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工资核算效率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高校教职工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这就相应增加了工资核算的工作量和难度,如何及时、准确、高效率发放工资,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至关重要。首先,人事部门应当就正常情况下的工资晋升、调资、职称职务变动以及特殊情况下的病假、旷工、停薪等工资变动情况及时通知财会部门,并提供有效的政策依据和相应的书面文件;财务核算人员应该认真审核工资的增减变动,对于有质疑的地方要敢于与人事部门沟通,变“糊涂、被动”的服从为“明白、主动”的执行,确保工资核算的准确无误。其次,财务部门应当加强与工资核算代扣款项相关部门的协作,如后勤部门统计的水电费、房租费,网络中心统计的上网费,计生部门统计的独生子女费,工会统计的会员费等,工资核算人员应当将以上各部门数据汇总并依托工资管理系统所需求的格式做成电子数据导入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倘若某个部门提供的信息不及时或提供的数据格式与工资数据格式不符,势必导致某一个环节衔接不上,或者造成交来的数据需要进行再加工才能导入,形成重复劳动,致使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到工资的正常核算和发放。因此,财务部门应在每月工资核算前,主动和以上关联部门进行沟通与协作,及时取得相关工资信息和数据,提高工资核算工作效率,确保工资核算及时准确完成。
(四)建立健全工资核算管理内控制度,防范工资核算责任风险
根据《会计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规定,高校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合理保证高校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合理保证高校货币资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工资核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工资支付管理的重要性、复杂性、科学性,加强监督,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成为当前高校工资核算改革和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高校工资核算和审核发放基本上遵循的是传统意义上人事权与财务权的分离,在实际工资支付过程中,还是以“人管人”为主的控制手段,工资核算人、审核人、报送银行工资数据盘责任人权限不清,倘若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工资支付管理内控体系,没有统一规范的操作管理流程,财务人员些许的疏忽就有可能造成工资支付过程中的舞弊和差错。
建立健全工资核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解决当前高校工资支付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预算管理控制。高校应当建立预算内部管理制度,将工资核算纳入财务预算管理的范畴,建立内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工资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门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各项工资支出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严格区分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安排工资支出,对无预算或超预算的经费开支,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后才能办理。
2.岗位责任控制。高校应当合理设置工资核算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规范工资核算、审核、发放流程,做到工资核算、审核、审批人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建议有条件的高校设置工资分析岗位,根据职工薪酬数据分析并结合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建立公平、合理、科学的绩效工资体系,为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及人员经费预算编制提供有力依据。
3.信息系统控制。高校应当建立工资电子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工资核算部门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备份策略,如平时在工资录入、修改、核算时,根据数据变化情况一天一备份,数据变化较大时,也可以一天备份几次,月末发完工资结转时,再进行一次完整的备份;数据的恢复则需经领导批准,并安排专人负责和进行备案登记。另外,财务部门还应建立个人收入计税网络系统和个人工资信息查询系统等,系统将提供诸如有关工资政策文件查询、个人工资信息查询、工资统计数据查询等功能,以便教职员工可以及时通过校园网络查询每月工资明细、代扣代缴个税、社保、住房金等信息,真正体现工资管理的内部信息公开制度,从而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
4.监督检查控制。高校应当建立工资核算的监督检查机制,减少工资核算差错。首先要加强财务工资核算人员的监督职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工资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真正做到事权与财权的匹配;其次应设立专职工资审核岗位,工资审核人应认真审核工资录入、套改政策等信息的准确性,并及时核对工资银行账户,发现未达账项应及时加以调节;再次应当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对本校工资支付情况的检点应建立在内部控制实施的环节上,比如,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范畴是否准确,有没有人为的规避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行为,职工薪酬数据是否真实反映高校教育的人工成本;银行工资是否及时,有没有人为推迟工资入账时间和截留工资款项行为;工资差错的处理是否依法合规,有没有相关工资数据错误信息确认修改的审批记载等。
【参考文献】
[1] 易旺宏.浅析高校工资管理[J].市场论坛,2012(4).
[2] 财政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S].2013.
[3] 武迎春.高校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会计师,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