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多媒体教学实践

多媒体教学实践

时间:2022-04-27 02:54:52

多媒体教学实践

第1篇

摘要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教学实验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实践观察教学对桂林五中、十九高中100名学生在体育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媒体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起着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等方面起着很大作用。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提高教学教师和学生的效率,还可以弥补教师的一些薄弱环节,给学生更加直观和生动的表现。通过对多媒体教学在体育教学进行初步分析,总结出几个影响因素,以便给教师提供教学依据。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多媒体教学

一、前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给现代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引起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工具,是教与学的辅助手段。它以各种形式,从各个角度,从各个侧面,多信息、多视角、全方位、动态的表达科学道理,揭示自然的奥秘。因此,多媒体用于教学将具有广阔的前景,体育作为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为一体的学科更是大有用武之地,不论是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还是体育技术课的教学。本文通过对桂林市几所高中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多媒体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成效和不足,旨在为改进与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提供理论帮助。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桂林市十九中学、桂林市第五中学两所学校高二实验班共同共100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关于多媒体教学在体育教学运用的书籍、杂志、报刊等。

2.对比教学实验法:通过实验对比方法检验差异教学法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影响.

3.观察法。通过对桂林市两所高中100名学生多媒体教学在体育教学的运用进行指标统计,并进行整理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激发求知欲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作为体育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主可以充分呼唤层次的教育,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体育运动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乐中得教的目的。以往的体育课教学由教师边讲解过示范,学生已经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到枯燥无味,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截然不同,学生面对的是一台电脑,在这里边有一个神奇的世界,教学软件中教学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远远超出了教师的讲解示范。授课时学生顿时会精神百倍,劲头十足,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以此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求知欲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体育教学备课的效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战”,要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教师先备好课。要备好课就需要大量的资料和信息源,但目前体育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内容比较简单,没有像其他学科教师用书那样有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重点与难点,以及教案等方面的内容可供参考,所以造成教师备课比较费时费神,结果有的教师敷衍了事,甚至有不备课的现象。如果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就能提高体育教学备课的效率。首先,通过互联网,可查阅大量的资料,而且可下载大量的运动图片、图形供备课用,使体育教案起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其次,如果写好的教案觉得不满意,或课后发现问题可随时修改。为了提高信息技术备课的效率,可建立体育教学备课附件库,备课附件库建立后,备课时只需从体育教学备课附件库里选取相关的附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修改、优化处理组合即可使用。课后针对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再对附件库进行修改整理。通过这样的备课,可以达到减轻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备课的效率,优化体育教学的目的。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授课,突出教材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准确合理的处理教材,安排教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重要一点,便是如何将教材重点、难点突破,以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动作的目的。在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中,动作的重点难点都要由教师反复示范,着重指出,一堂体育课中要重复多次。遇到复杂、迅速的动作,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仔细了解每一个动作细节。例如:在背越式跳高的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学生不一定掌握很多,对动作的了解多数依赖于观察,但是此项动作迅速连贯,不容易让学生看清楚,分解教学又容易使学生装产和错误认识,形成分解做动作的习惯,忽视了迅速连贯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授课,就会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学时教师的动作讲解示范,直接播放给学生观看,学会的同学可以进行练习,不会的同学可使用控制按钮重复播放动作的讲解示范,并且教学的重点难点的体现也十分明显,用特定的声音、图标显示,提醒学生注意,同时运用可行的教法演示,形象地解决重点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全面的掌握动作,提高教学实效。以下是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统计数据:

表1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统计数据

学校 实验人数时间 理解程度自主学习能力考核平均成绩

五中 50 40分钟 85% 80% 82%

十九中 50 40分钟 86% 81% 83%

表2运用传统教学模式统计数据

学校 实验人数时间 理解程度自主学习能力考核平均成绩

五中50 40分钟68% 65%68%

十九中50 40分钟66% 68%69%

由表1与表2对比结果中可知,运用多媒体教学实验组的学生理解程度、自主学习能力和考核平均成绩均高于传统组(P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学,可全面革新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革新传统的教学、学习和评价观,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2.多媒体教学可以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体育运动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乐中得教的目的。从而克服了以往的体育课教学由教师边讲解过示范,最大程度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全面的掌握动作,提高教学实效。

3.采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丰富的可控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由交流与自我探究,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使之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

4.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学,能提高体育各项工作的效率,优化体育教学质量,减轻体育教师的负担

(二)建议

1.广大体育教师应该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其成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利器,发挥应有的作用。

2.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的学习,实现教学与提高相结合,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3.改善室内体育活动场地教学设施,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4.体育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的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需加强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质。

参考文献:

[1] 龚海燕.多媒体技术对体育教学过程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

[2] 毛振明.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6):5-8.

[3] 体育与健康课(7~12 年级)[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4] 徐迪生等.体育统计[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5] 徐建军.电化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教育.2002(21):99-100.

[6] 中国学校体育[J].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3(1).

第2篇

1.重理论,轻实践。高等法学教育模式从培养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素质与实践职业能力的角度划分,可分为理论科学型模式、职业实践型模式及两者兼顾型模式。其中,以两者兼顾型模式最为科学,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由于我国深受大陆法系传统影响,长期以来都以理论科学型模式作为法学教育的主导,认为法律作为一门科学有必要系统地进行讲授,从法学理论、法律历史、法律基本概念、原理到具体部门法的条文解释,从对法学理论的全面阐述到对专题问题的抽象讨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上都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此种模式培养的法科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强,但所学知识与法律实践很难顺利衔接。

2.学生学习缺乏能动性。应当承认,我国的法学理论尚未成熟,同时法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面对法学理论和法学实践中的疑惑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更需要持一种探索的态度,从而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在法学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植入“问题意识”,使其在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现在的授课方式是“授———受”式程序,老师在整个课堂上对学生采取“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在教师自说自话的讲课中,学生思索问题的时间被剥夺,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了。

3.针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不足。与我国当前实行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相比,法律课程中涉及市场经济、国际法、司法和律师实务方面的内容所占比重还远远不够,课程的内容也急需更新或充实。通行的法学教材普遍存在观点陈旧、知识老化、内容空洞的毛病,市场需要、社会需要的课程因受教务处课程、课时限制而无法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由于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不足,授课也往往是坐而论道,讲授内容过于注重法学原理和条文论述,严重忽视了法律实践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讲金融法的不了解金融的操作和运行,讲证券法的不知道各种票据的实际制作和使用,讲公司法的也不知道公司的具体结构和创立程序。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训练不足,将严重制约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使教学对社会的应有作用大大降低。

二、法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运用

1.课件制作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明确授课目标是什么,要解决教学中的什么问题。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繁简相宜,尽量避免设计过于花哨的课件,造成学生上课不必要地分心。更有甚者,一些课件往往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到学习重点和难点上,造成授课的本末倒置。此外,在设计课件时还必须正确地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使多媒体课件机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或困难的线索。

2.课件设计要注重法律思维训练。法学教育一定要注重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设计中,要自始至终把握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宜过分强调形象性和直观性而忽视思维能力的训练。课件画面要清晰、简洁,内容的条理性要强,应由浅入深地安排各单元的顺序并注意各单元的相对独立性。

3.课件制作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法学更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学生毕业后毕竟要走向工作岗位,因此社会更看重法律人对具体案件的现实操作能力,这无疑对案例教学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这一特点,法律教学课件的制作不应仅仅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将“人灌”变成“机灌”,而应综合运用多媒体等媒质将教学中所需的具体案例通过视频播放等形式展现给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录像、图片、幻灯等视听材料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有效扩大课堂信息含量,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

4.合理确定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时间。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长时间地观看幻灯片会引起视觉疲劳,设计不合理的单调画面也会使人乏味,版面的频繁切换,使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思考而跟不上教师讲课的思路,忽略了教师讲解的主旨,这不仅会妨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限制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同时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结语

第3篇

一、根据课程和学生需要,确定主题与任务

立足新教材是实施网络教学的基础。自学教材是发展主体能力的前提,自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认真地引导学生自学、自读、自疑。在自学中,不但要使学生把书读懂,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在自学的基础上,各学习小组或者学生个体自己选择主题中的某一子题,也可以由教师分配任务,共同完成该主题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帝国新政》课时,就把学习任务确定为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历史功绩,了解唐太宗时代的“开明政治”,了解“贞观之治”的社会和谐局面,认识和学会正确评价个人对于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理解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度等新政策对于中国后世的社会政治以及古代东方世界的社会政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理解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教师要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学习情况,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二、制作网络课件,创设教学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当信息渗透于有意义的情境之中的时候,当提供对知识的运用机会的时候,当创设隐喻和类比的时候,当给学习者提供能够使其产生与其个人相关联的机会的时候,学习者就能进行理想的学习。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基于知识和经验的背景而整体的建构知识。教师依照学习目标以及备好的教案和学案,网络课件的内容必须有足够的学习资源,要体现出探究的问题,供学生交流的网络平台以及可让学生搜索查找信息的网上搜索引擎。在此基础上,学校提供网络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技术,为师生创设出优良的网络教学环境。笔者按照教案和学案设计了《帝国新政》的主题资源网站,网站的资源既有文字资料、也有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

三、学会提炼信息,自主发现建构

这一阶段是整个过程的核心阶段。小组通过教师制作的网络课件和学校搭建的网络平台,以及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按照各自的任务查找信息、传递信息、加工信息、讨论问题并且定时地进行小组集合,汇报各自的完成情况,交流自己的体会与心得。这样就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协作性精神,发展了独立思考能力,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充分体现了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帝国新政》一课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因此在这个阶段还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其中培养学生围绕探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料的能力是关键。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真正有用的信息。历史与社会信息提炼的过程是技能层次的学习方法的形成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能力、运用逻辑方法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整理资料、运用资料构建论据到得到结论的能力,都将得到有效训练。学生从网上搜集的资料,可能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有差距,也可能有失实之处,这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辨别与判断信息资料的价值。

教师对于学习过程的控制,不是控制学生的思维,不是控制学生能力培养的程度,也不是让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答案来答,而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造、去发现未知的东西,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如果一节课仅仅是将教学过程展示给学生看,教师对每一知识点逐一进行分析,那将变成新技术条件下的满堂灌,更不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如果一节课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容易偏离学习目标的要求,也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所以在网络课堂上一开始就要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并且紧紧围绕探究主题展开学习。

四、及时探讨评价,共享学习成果

各学习小组自由选择呈现资料、分享成果的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小组或个人抢答、展示实物和图片、声情并茂的讲解等。呈现方式的自主选择和多样开放,可以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将知识“外化”。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其他组进行质疑和补充。最后师生就共同关注的问题或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

与技能进行深入探讨与实践。讨论交流是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良好形式,它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投入自我探索,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建构信息进行及时评价反馈,不但能使学生对自己一个阶段的信息建构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由此带来的成功或成就感对下次知识的“同化 ”、“顺应”所产生的巨大驱动力。为此,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对各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对本课论题形成整体的认识。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真正发挥课堂组织者的作用,一方面做到了解学情,及时调整学习重点和难点,继续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另一方面要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讲学生的、老师讲老师的“学生老师两张皮”的现象。也才能避免学生呈现的资料反而有碍于独立观察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教师针对小组学习反馈,作评价式、解疑式讲评,师生进行有深度的问答交流,学生在更高的学习难度上进行更深入的参与。教师在精讲点拨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思考、想象、概括、主动探索领悟。教师要抓重点,排障碍,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教给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要和学生关系平等,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给学生以示范、启迪,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五、深化学习活动 ,形成新的认知

在师生与教材、资料的多维多向互动的基础上,学生根据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解决在学习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从而生成新的情感与认知,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基于问题的学习不同于个案调研,学生必须依靠自己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研究别人的解决方法,这样他们就好像在真实世界中解决问题一样。历史与社会课的问题设置应该注意:要与学习内容相联系,能够涉及多学科的复杂情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要形成逐步深入的认知阶梯;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有新异性;与学生过去的生活经验联系,与时政热点紧密联系。

六、作业评价多样,巩固深化体验

在该阶段,一方面学生之间按照评价方案互相评价合作伙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对小组协作、学习者独立自主学习分别做出总结和评价。教师重点关注学习的过程、个性特征以及小组之间的动力学关系,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

第4篇

在以往的传统护理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单纯板书、粉笔,小黑板等,对学生进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之外,有些教师让学生理解得更明白,更形象,为了加强教学效果,教师还通常根据教学的需求应用教学挂图、幻灯片、模型教具等来辅助教学进行详细解说,针对学习内容的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加深理解。多媒体教学能满足多种感官的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1.1不利于表达复杂的课程内容。护理学是一门实践能力很强的一门学科,实践课专业性强,仅仅靠老师的言传身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内容纷繁复杂,通常情况下,有些教学内容很难直观,形象、展现出来,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单调,激不起学习的热情。

1.2不利于护理实践操作细节的展示。在护理实践操作中,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技能的讲授和操作中去,而课堂学生人数往往三四十人,要面面俱到、每位同学都照顾到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护理实践操作细节问题更容易忽略,造成实践操作十分现象。

1.3不利于护理实践的整体学习。有经验的教师经过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从而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掌握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授课进度。因而在护理实践课的教授中,通常都是教师讲的多,学生听的多。等到学生亲自动手时,还是模棱两可,无从下手。

2.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当前教育形势发展的趋势,为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护理实践课更是离不开图文声像等辅助教学设备。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一些教学内容直观生动色彩斑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多教学课件,方便实用,多媒体教学必将成为今后护理实验教育的主流。进行互动交流达到很好的效果。

2.1有利于学生学习。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比如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教师往往只能在模拟人身上示范,学生模拟练习相关技术,没有真实感。运用多媒体通过视频展现相关内容的学习,真实形象,具体化,,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效果显著。护理操作技术是在护理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学生充分学习理论知识后,实践后练习后,才能灵活掌握护理操作技术。教师应该充分提供实践机会,供学生多加练习,熟悉掌握基本技能,多媒体教学内容直观、生动象,仿佛身临其境。多媒体教学能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印象深刻,形象生动记忆护理操作技术及其原理,理解透彻,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为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高级护理人才。

2.2有利于动态内容的展现。护理学实验课中动态性强的内容,经过常态教学,很难使学生有直观和透彻的了解,而多媒体却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完成、察看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现出来。

2.3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护理实践操作中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外,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素质,多媒体的使用直观的将这一场景展示出来,以榜样的力量传承护理人员优异的职业素质。

3.多媒体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的误区

3.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年龄都较小、基础较差,学习的自学性比较差,自我管理意识淡薄,自控能力普遍较差,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还要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一味的只追求动画的效果,还要注重实效性,比如使用动画太多,随着有趣的动画转,感到有趣好玩,而没有专注于教学内容,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制作课件时,仍要以完成教学内容为主,动画的使用适可而止,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第5篇

052360 辛集市辛集镇安古城中学刘雷

目前,中小学应用电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形式上,即利用电化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电化教育设计,使教育信息能够高速、准确、全面地传授给学生。而多媒体教学又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魅力,促进了语文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从而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给语文教育也带来了一场革命。

在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我初步探索出一条正确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努力提高语文多媒体教学实效性的路子。以下简单谈一些做法。

一、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的兴趣

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学习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力求探究语文知识和技能、带有强烈愉悦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与发展。它可以成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作为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认真去研究、敏锐地捕捉,我们就会拥有多种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那末摆脱那种以知识灌输为能事或以支离破碎肢解教材为乐事的课堂教学状况,是指日可待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原则,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其生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勾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我在教《背影》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先是《游子吟》一诗缓慢映入,然后是我设计的“教师寄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世间的情千万种,只有爱最崇高;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这样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视听结合,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可以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这是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经典文章,都很适宜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声情并茂、情境结合的多媒体所提供的环境中学习,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刺激,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更利于他们正确朗读,形成语感,增进对文章的理解。例如,教学《春》时,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一边听多媒体的朗读,一边欣赏春的画面,效果自然比教师范读或单纯地听录音朗读要好得多。 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能否有效的培养创新能力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创造性思能力的培养应该落实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中,让全新的多媒体教学贯穿其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模式探索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其目的是实现课程安排、教学活动及过程的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选用恰当的应用模式,在适当的教学环节和范围内应用。一般的讲,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主要有几种常用的模式:(1)、训练和实习。这是当前最常用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这个模式是由计算机逐个显示问题,由学生键入自己的答案,然后计算机断定答案正确与否,正确则进入下一个问题,不正确则提示给予帮助并再给一次机会,或直接显示正确答案。这样通过学生回答一组难度渐增的问题,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2)、个别指导。这种模式模拟个别化的讲授型教学情景,即利用计算机扮演讲课教师的角色。它将教学内容分成一系列教学单元,每一个单元介绍一个概念或事实。首先计算机向学生呈现一小段教学内容,包括正文及有关例子,然后向学生提供有关问题,以便检验他的理解情况,如果回答正确,计算机将控制转入下一个单元,否则将转向相应的分支,采取适当的补助措施,帮助他成功的掌握当前的这一单元。(3)、会话教学。此模式的教学目的与个别指导相同,但允许学生与计算机进行比较自由的通讯。一方面当计算机提问时,允许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来解决,另一方面,允许学生主动提出与课题有关的问题。对话教学的模式有助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得在课件设计上比较困难,通常要用到人工智能的技术。

我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选准中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是提高语文多媒体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认真去研究、敏锐地捕捉,我们就会拥有多种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利用多媒体,那么,摆脱那种以知识灌输为能事或以支离破碎肢解教材为乐事的课堂教学状况,是指日可待的。相信语文的教与学会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第6篇

论文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病理学教学中得到应用,相对于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多优势,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改工作的推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就多媒体在病理学教学应用的若千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随着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及电脑的普及,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逐渐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 CAI )方法已逐渐渗透到医学教育的各个学科,给传统的教学模式注人新的活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利用程度甚至已成为评价学校办学实力、教学管理水平、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省重点课程,我们在本院率先使用多媒体进行病理教学,近十年来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较好效果。现结合我们的实践体会,并参考相关学科及兄弟院校同行的经验,对多媒体教学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多媒体课件中图像与文字内容的关系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科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辅以挂图或板图,以说明病变的大体形态的镜下表现以及病变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记忆能力,这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将适当的图像(包括大体和镜下表现,示意图和实物图)、动画和表格插人文字叙述中,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媒体,使教案图文并茂,教学形象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印象,增进理解,提高教学效果,这是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但如何使图文结合得恰到好处,则尚无一定之规,笔者发现有两种倾向:一是图片使用太多,有喧宾夺主之嫌;二是技巧使用太多,有分散精力之弊。这两种现象都不利于组识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中,技术手段的应用丰富多彩,充满现代信息,是医学教育的进步,但使用中如果还是满堂灌,甚至信息量更大,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或者画面过于生动,跳跃的动画效果,美妙的音乐却往往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虽然生动活泼,但却影响了教学质量。这里涉及到教学理念问题。新的教学手段应当与教学过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适应,为教育目的服务,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哗众取宠。病理学多媒体教案中的图像以能说明理论内容为度,并非多多益善。笔者以为应以提纲式的文字为主,图像为辅,突出理论性内容,注意与实验课内容的衔接。

2、多媒体课件内容与教材的关系

编制多媒体课件,应参照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对象,即符合大纲的教学要求,照应教材提供的内容结构,遵守学校安排的学时计划,针对不同专业的学习需求,提出课件脚本,经集体备课讨论后制定课件编写方案,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首先应当精心研读教材,熟悉教学内容,明确重点难点,然后编写脚本,准备素材,集成制作,形成课件后还要进行系统测试,修补缺陷,改正错误。并且还应经过试用,不断修改完善。多年实践表明,课件中文字内容不宜过多,笔者以为应采取提纲式编写,文字份量与传统教学的板书内容相当即可,这样既能突出重点,保证图文同步,又使学生有理解、记录的时间。因为多媒体教室一般光线较差,不便记录。课件文字过多,既不利于观看、记录,又容易分散学生精力,学生又听又记,难免顾此失彼。有人认为,多媒体教学减少了板书、画图的时间,可以增加信息量,多讲解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但我们也要考虑单位时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因为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文字太多,甚至使教材“搬家”,照本宣科,增加每堂课的灌输内容,学生负担加重,可能是“欲速则不达。”

3、制作课件与备课的关系

制作多媒体课件,本身是耗时费力的工作,也是备课的组成部分。工作量主要是在图片搜集整理和课件技术处理方面,并需要相当熟练的技术和技巧。在开始阶段,多花费些时间精力在制作课件上,在摸索技术的同时尽量把课件做好一些,固然必要,但如果重制作技术轻教学内容,则有本末倒置之感。一味追求技巧,甚至以技巧取胜,显然是不适当的,因为过分的花哨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如每行文字用一种出现方式,并配以不同声音实无必要。目前使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较多,一张幻灯片的内容一次全部出现,有利于学生把握和记录内容;一套课件用一种放映方式,有利学生集中精力观看幻灯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精心准备授课内容,妥善安排字幕文字图片,筹划讲课方法。有人认为文字多一些,可以减少教师背书负担,这不是敬业的态度。使用多媒体课件,仍应以讲为主,以看为辅,应把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放在中心位置,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更易理解、消化和掌握教学内容。信息量的增加,更应使学生易于接受。否则“教师围着电脑转,学生瞪着眼睛看”,很难提高教学效果。

4、多媒体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

在病理学理论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而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实验课以观察标本、切片为主,以建立形态学印象,复习巩固理论知识。由于在理论课中学生对许多图像已有所认识,实验课中有无必要重复相关的图像,有无必要让学生费时费力地在显微镜下寻找典型的图像,如何使实验内容与理论课很好地衔接,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少教研室在实验教学中也使用多媒体教学,颇有重复之感。我们认为理论课中只需少量典型图片能说明理论内容即可,在实验课中宜适当重复并增加一些图像资料,以丰富认识,加深理解理论内容。实验课可压缩使用显微镜看切片和画图的时间,毕竟我们不是在培养病理医生,增加临床病理讨论(CPC)的时间,或组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分析、判断能力方面多下些功夫。

5、多媒体病理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

目前多媒体教学正在成为教学活动的一种时尚,似有取代传统教学的趋势,经多年实践,我们认为,多媒体教学也应遵循一般教学法则,重视启发性教育。多媒体教学虽然有很多优势,如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可以极大满足学生的视听器官需求,激发学习兴趣。但是也有一些缺点:①过多的声像信息,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挥;②教学互动欠缺,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③重点不突出,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难度增加,会导致重点不突出,学生来不及做笔记,也不知道记录什么内容,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过程,最终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和落实。而传统教学方法因有其固有的优点,也不应放弃。两者适当的结合,将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如果多媒体课件仅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成了图片和文字的堆砌,将会影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多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工具。

多媒体课件毕竟不能代替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在课堂内应使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方法结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即使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也不应放弃主导作用。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及进度,引导学生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

6、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资源的关系

教学资源包括各种教材、课件、辅助资料、参考文献等,是教师学习和讲课的依据,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除主要依据规定的教材外,不可避免会引用借鉴他人的成果与资料,包括书刊和网络上的信息,尤其是图像资料。因为多媒体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资源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应用,这就有可能涉及到知识产权或教学资源共享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使教学活动走出课堂,应用于网络上,扩大课程的传播范围,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如在宿舍、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或在外地随时学习甚至接受其他学校的教育,视野更开阔,认知更便捷。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点是个别性、交互性和灵活性。它改变了固定的授课时间、地点、集体授课方式和单一的教学环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方式必须借助网络信息系统才能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的支持。学生才能真正自由地凭借网络自主地选择学习时间、内容和方式。这样将使教师失去主导作用,使师生失去交流机会。

陈命家等通过对不同教学模式下三个专业病理学炎症与肿瘤两章教学效果的比较发现,以传统教学加多媒体教学方式,学生评价最好,平均成绩也最高,教学效果最好。周颖仁等对生理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对比评价,认为多媒体教学在很多方面都优于传统教学方式,但有86.41%学生认为两者应当结合起来。这也说明,我们应当使两种教学手段结合起来。

第7篇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学创新在最新出版的《初中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多采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自己的课堂,使自己的课堂能够通过多媒体的帮助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能够在多媒体教学中循序渐进的接受学习内容、思考学习内容并运用教学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得到教育部的认可。下面以“勾股定理”这一传统教学内容为例,探讨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如何更灵活、更有效的使用多媒体技术。

一、通过多媒体例子切入勾股定理

切入点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面对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如何设计能让学生更清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师如何设计能让学生更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成为目前教师教学时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初中生正处在一个各方面都在成长的阶段,他们自身对待多媒体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利用学生对多媒体的好奇心来引入知识点,学生将会更加自然的进入到学习当中。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下面的一组视频:“第一个视频:依据中国铁路乘坐法规定,乘客不能携带长度超过2米的物品,一次小刚手持一根2米2的竹竿上火车,乘警却‘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第二组视频:小明家今天搬家,当搬到一个橱柜时遇到麻烦了,橱柜非常高,垂直抬进去肯定不可能进去,但是斜着抬能否抬进去呢?小明经过测量后很快得出答案,可以抬,经过实践,顺利将其抬入家中。”两组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询问大家:“大家有没有发现视频中和我们同龄的同学非常聪明啊,谁知道他们是运用了什么原理呢?其实不难,只要大家认真听我今天讲的内容,大家也可以很轻松的像他们一样厉害。”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自然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于是就会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仔细和认真,从而牢固地将学习内容掌握住。

二、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勾股定理具象化

尽管目前在初中检测学生学习优异的标准是以考试成绩这一结果来判断的,但实践表明在初中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努力掌握并研究学习的相关技巧和方法,才能将一个好成绩延续下去,而如果一个学生一直持有考试以“蒙混过关”的方式取得好成绩的话是不现实的,即使有一次取得一个好结果,也不会持久下去,为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培养。

勾股定理作为一个抽象的、静止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却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有时它会和很多其它的知识点综合起来,这对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而要想让学生有所突破,将这一原理具象化、形象化成为一个很好的办法,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与数学计算公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将教学内容变得更为形象,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勾股定理的含义及具体应用,渐渐地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将这一原理的知识结构渐渐积累起来。比如,在讲授勾股定理的证明这一重点环节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黑板上给大家演算计算过程,学生在下面用心听讲即可,这种教学方法相对比较枯燥,学生有时听不懂也不敢提问。而当我们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完全可以把这种枯燥的验算过程具象化,比如我们将课本上证明勾股定理的图片事先准备好,然后用播放Flash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的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是最近几年中国教育提出来的一个新理念,它的宗旨在于将课堂完全还给学生,一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彻底改变过去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被动思想,让学生在主动探讨、积极学习、创新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教学内容,并能够将教学内容更灵活地进行利用。初中学生本身对多媒体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着使用多媒体来实现生本教育。

首先,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先布置这样一道题目:“一棵大树在一次暴风雨后被吹成两半,已知折断的大树底端与大树树根的举例为30厘米,折断的大树高为40厘米,问这课大树有多高。”随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大家看下这道题应该如何解答,被折断的大树与地面和树干呈什么形状,而要想求大树的高度,我们首先应该获取哪些信息?”“折断大树的长度”学生纷纷回答,“对那么如何求被折断的大树的长度呢?这需要运用到我们今天要学的原理。”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时可以利用教师分配给每个小组的电脑进行资料的查询。当学生们一起学完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后,教师可以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题目通过网络传到每组的学生电脑中,每组学生根据电脑中题目的内容共同探讨并尝试进行解答,并将答案通过网络传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给予批阅,并对做得最快、最好的小组进行表扬。教师通过上面的方法可以将孩子对多媒体的好奇心完全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每个小组的同学通过电脑不仅可以掌握勾股定理,还可以相互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以达到灵活掌握和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学生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磋商,如何说服彼此,如何表达意见,如何做出让步等等,这些技能在传统课堂中难以学到。

四、总结

总之,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世界逐渐步入电子时代,电脑及其相关多媒体技术成为这一时代的代表,将它们合理地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中,能够为学生还原一个异彩缤纷的具象世界,让原本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更加具象,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学习兴趣。另外,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更轻松的感受到学习之外的内容,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浏览所学内容的历史概括,了解不同人对这一数学原理的认识程度,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多媒体锻炼自学能力,逐渐养成一种自我钻研学习知识的能力。勾股定理这一知识点在初中数学中是一大重点和难点,学生能否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将会对以后学习有极大的关系。勾股定理是一个几何知识,学习这类知识必须在一个较为具象的环境中才能够更加轻松,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讲解这一原理,将更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所以初中老师不妨可以多尝试着使用新技术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曾喜萍.浅谈多媒体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1).

第8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课件 教学质量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日趋成熟与普及,藏族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受到强烈冲击,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藏族教学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多媒体教学也越来越受到藏族师生的青睐。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主要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将教学内容展现出来,形成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音融合的教学环境。现代教育对多媒体教学的总体要求是:内容生动,过程互动,运行独立,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多媒体技术给当前的藏族教学改革的突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如果使用不当,其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甚至比采用传统教学手段的教学效果更糟。

一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1.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在传统的藏族教学模式中,因教学手段落后,往往很难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形、图像等形式,模拟实验全过程,教师可以边讲解理论知识边演示实验步骤,指导学生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新颖、新奇和新鲜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既能学到“必需”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2.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暂停课件的演示并提出问题,布疑团,设陷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领会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充分发展智力。

二 当前开展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为电教而电教

多媒体教学大多以“观摩课”的方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一个点缀,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这主要是因为进行多媒体教学大多需要教师自己开发课件,而开发课件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很多教师都是临时抱佛脚,马上要上公开课或评优课了,才匆匆忙忙找计算机教师为自己的教案临时设计课件,由于时间紧迫,脚本创作人员与软件制作人员没有很好的协商和改进,这样的课件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并且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严密和紧凑,限制了教师的临场发挥和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气氛显得拘谨不灵活,这样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得到发挥。

这种重“有”不重“用”、求“新”不求“实”的形式主义,完全忽视了电教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这一事实,偏离了教学原则,不利于教师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

2.教师成了操作员

由于存在对课件认识上的偏差,有的教师简单地把课本上的内容或教案照搬到课件中,再加上动态的文字效果,制作成电子书形式的课件。此类课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并没有太大区别,丝毫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新的教育技术仍陷于传统教学的旧框架中。

同时,有些教师认为,编写和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就等于把一节课备好了,而没有进行细节设计。于是,上课就变成了幻灯片放映,教师成了操作员,同时受课件的编制形式所限制,课堂教学被课件材料牵着鼻子走。而且,它还局限在教材的狭小范围内,缺乏科学的教法和学法,不能体现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还会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其教学成效可想而知。

三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对策

1.消除多媒体教学的神秘感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但目前,有些藏族教师仍未能掌握基本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教师讲课仍坚持“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巴”的教学模式,相当一部分教师不会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也不会运用网络获取、重组、传递信息。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针对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认识的不足,加强师资培训,消除多媒体教学的神秘感,努力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制作课件、运用课件辅助教学的技巧,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电教理论,把握电教媒体使用的时机,使课堂结构更加完美,真正将形式上的多媒体教学转变为实质性的多媒体教学,从根本上实现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把电教媒体与藏族传统的教学媒体结合起来

第9篇

【关键词】科学;多媒体技术;有效教学

教育是依靠一定的教育媒体进行的有目标性的一种社会活动。实践表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代下的学生的对学习的要求,着眼于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主导—主体式的探究教育教学新模式越来越为广大学生所接纳和喜爱。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主导—主体式的探究教育教学新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网络学习环境地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实现了信息技术特别是较常用的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亲密接触,不仅促成了教学理论的新陈代谢,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更进,而且多媒体技术和科学课程在教师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的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有机的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动机,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和协作学习科学的能力,为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科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多媒体技术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以计算机为基础处理各种多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的合成技术,还可扩展到人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一般就被总称为多媒体技术;二是指将两种或多种媒体进行优化组合最终形成系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多媒体系统,系统中的各种媒体互为补充,协同作用,使系统整体功能要比各个媒体功能的总和更为强大和丰富有效。本文所指多媒体技术是仅指第一种涵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有限时间里,合理地运用教材,并且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努力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尽可能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益,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科学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更是教学双方互动的场所,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科学课件,以课件为课堂教学的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一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吸引并保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后发现,兴趣是学生的一种积极能动的心理倾向,更是学生成长的起点,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同时,科学发展观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要以学生为主体。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是以教师说教,学生坐在那里安静地听为主,是授和受的简单关系。这样的课堂教学犹如一潭死水,甚至会引起一小部分学生产生昏昏欲睡离开学习情境的感觉。事实也发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兴趣较难被吸引,学生课堂的注意力较难保持,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容易被打开,课堂教学和效果大打折扣。众所周知,初中科学的教学内容有不同于其它科目的优点,那就是其内容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如果尝试着找回自然存在的东西的活力,原本比较枯燥的科学知识将变得有生气、有生命力。

案例一:《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上课伊始,展示一段视频(两百多只白鹭飞临某大学城的壮观场面),给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导入氛围,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有兴趣,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被吸引到课堂中。基于本节课感性知识较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也较丰富,在课件设计中,建议融入了大量的图片、音像资料、视频,可包括鱼的洄游和大雁南飞等色彩斑阑的图片;一段斑马迁徙的视频;燕子低飞、蚂蚁堵洞、猫头鹰、老鼠昼伏夜出;牵牛花、夜来香、迎春花、夏荷、秋菊、冬腊梅等等赏心悦目的图片。采用你赏我析,我问你答,个体观察小组讨论,你质疑我释疑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整堂课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注意力被吸引被保持着,课堂教学相当有效。

可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并运用到科学课堂教学中后,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并且还伴有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音乐、清晰明了的图文说明,直观形象地再现了客观事物,充分地刺激初中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并沉浸在当前的教育情境中。不仅能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自然而然地调动了学习的兴趣,保持注意力,更能主动参与理解教学的新内容。

案例二:在《动物的觅食和防御行为》一节中,课程设计了一个动手动脑的小练习,请根据动物防御行为的特点,对以下动物进行分类。可设计一个Flash课件,利用竞争小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玩中学。设计为,显示分类项目和动物图片为两栏,用鼠标点击拖动动物图片放置在相关的分类项目框中,如果分类错误则该动物图片将会强行返回原来的位置,直到学生将其分类正确为止。在反复练习中,不仅动手还可动脑,即在游戏又在学习,在欢声笑语中培养了学习兴趣,也掌握了每种所列动物的防御类型。

可见,多媒体技术一旦恰当地运用于科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并促成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浓厚兴趣,特别是实现了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角色转变的。那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会有启迪、有收获,就会进步了。这吻合了体现科学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评估标准之一,即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怎么学、会不会学、学的好不好”。

第二、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准确建构科学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学说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把新知识和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建立某种联系后,才能建构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当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某种科学事物或现象的表象时,却要让学生通过教师对该科学事物或现象的语言描述来达到认知消化的目的,对学生而言无异是水中花、镜中月,让人不知所云。这样的课堂教学毫无疑问难以突破教学的难点,但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是课堂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高低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浙教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关注点从纯知识记忆转向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所谓深层理解是指学生对所学的新内容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当学生需要时可以自由灵活地提取出来。但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智力年龄因素的影响,对某些知识理解不深不透,仅停留在表象的层次,难以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形成深层理解。因此如果教师在注重教学细节的前提下,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不断地引起、维持并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尽可能多地促成学生理解向深层递进,就有希望使课堂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用于突破课堂教学难点几个案例。

案例一:《月相》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虽然学生平时在日常生活中能观测到不同的月相,但是对月相的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却不大清楚,即使是通过两个课堂活动的操练学生也还是很难理解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对月相的变化规律就达不到深层理解。针对这个教学难点,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月相变化的课件,先利用课件分别依次演示每一个典型月相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一边演示一边让学生进行实物操作,同时还让学生在脑子中想象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大致的位置,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轮播一个月里典型月相的变化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两个层次的递进演示,帮助学生先建立从具体到抽象、从片断到整体的认知过程,后实现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这一难点的突破。课后许多学生反映,能真正理解了月相变化这一自然规律的来龙去脉了。

案例二:《原子结构的模型》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核外电子及其微观运动,由于微观粒子的运动人的肉眼观测不到,也无法触摸到,以往凭教师讲解、学生想象总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核外电子的运动制成相应的动画课件,在课堂中边演示边讲解,既可以认知原子的基本结构,又可一目了然地观测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规律。

多媒体技术地运用不仅仅是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对知识地深层理解。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科学课课件,可以创造性地更合理化地使用教材,实现教材地开发和再设计,能做到把过程全面科学展示出来,实现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能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处理、归纳和总结,能让学生在变中求联,在联中求变,可以做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导向,让学生的认知在“最近发展区”不断产生冲突,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状态主动地从平衡状态过渡到不平衡状态,再从不平衡状态过渡到新的平衡状态,在动态变化中不断螺旋式上升,直至突破课堂教学难点,准确建构科学知识体系。

第三 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

传统课堂教学依靠一本书,一支笔,再加一张嘴实施,但目前浙教版初中科学涉及的内容广且杂,一堂科学课的内容牵涉到的信息量很多,如果完全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因为大量的板书书写、语言描述等原因,造成课堂内容完不成,导致课堂有限时间的利用率不高,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把需要书写的板书内容,例题的解析过程,课时小结等融合到课件中,还可以把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发生的现象问题在课件中以一过性的方式展示出来,甚至还可把需要的人文历史、科学家引入到课堂中,这都能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特别是习题练习课和单元复习课如果引入多媒体技术的话,更能扩大教学的容量。只要让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完成较大密度的教学任务,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变化、改革和学习;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会学习;教师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资料仪器等,成为学生产生意义学习动机的促进者。提出课堂有效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更是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目前教育界普遍关注和认同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并与传统课堂教学的长处相结合,不断去探究、去研究、去优化,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完美,更有实效性,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相得益彰,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张建伟 《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 2001(09)

第10篇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实践;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58-02

1 教学模式分析

1.1 集体授课模式

集体授课模式,是指多教师在学校自建的多媒体教室内对某一个班级或某一个团体进行集中授课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室中的多媒体计算机与投影、电子白板系统进行教材内容的讲授。

1.2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是指多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最终形成一个组内成员共同认可的结论。近几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日益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重视和应用。

1.2 校内局域网络教学

当前,我国很多学校都已经普及了电脑课,并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多媒体计算机专用教室。在这些教室中,学生可以利用学校自身搭建的局域网络,进行学习资源的查找或多媒体计算机技能的操作训练。当然,教师也能够在这些教室中利用校内局域网络查找自己所用的教学资源,甚至可以与学生建立一个局域网“虚拟社区”。在此“虚拟社区”内,教师可以监督、检查学生的上网过程,也可以和学生进行即使沟通。

2 教学的创新方法

2.1 启发教学

启发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感悟和情感融入学习活动中。只有以学生自身对多媒体计算机的体验为基础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创新。在启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尤其注重自己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时刻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情境提问与启发式谈话来实现。当然,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改变传统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模式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错误观念,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

2.2 心理教学

在多媒体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口岸破碎机哦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项基本功来训练,要把它和理论知识学习与实操训练等同起来。多媒体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是一项理论性较强,并且实操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势必会因为某一个知识点难以理解而表现出自卑、厌学等心理。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与锻炼,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不断地超越自我。

2.3 创新教学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的创新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基础教学不管是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还是教学内容方面,都需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积极进行改革创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有创新,多媒体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创新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方法的最根本点在于教师是一个引导者,而学生则是一个学习的主动者。课上的45分钟很短暂,教师要在课堂上主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口头阐述、书面表达的习惯,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设出一些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矛盾,让他们开阔思维,大胆思考;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教材中或实操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3 教学存在的主要误区

3.1 过分地强调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

不可否认的是,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一些突出的优势。例如,它可以使教材内容具有图像、声音、视频的支持;能够通过趣味性的内容使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可以确切的说,这无疑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但是,若教师不顾教学规律,完全舍弃黑板和粉笔,其实这并不是可取的,这带的直接危害就是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逐渐降低。

3.2 缺少了师生之间的正常沟通

通常情况下,多媒体计算机基础教学都会采用上机课。教师在前面用教师机讲授,学生在下面人手一机在听课。在这种教学氛围下,教师往往一味地按照电子多媒体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逐步讲解,而学生在下面始终盯着自己的计算机屏幕进行操作。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少之又少,大大降低教学效率。

3.3 网络问题降低了教学效率

网络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延迟、网络中断等。在多媒体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习惯在网络的情况下开展教学工作。他们认为,网络可以随时查找教学资料或者与线上其他教师沟通。但是,当前我国的校园网络建设情况并不乐观,很多时候经常出现上网慢、掉线频繁等问题。

4 有效进行教学实践的几种途径

4.1 教学气氛要积极活跃、情绪热烈

课堂教学需要的是活跃、热烈的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为人师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学习、领悟多媒体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很多时候,一些教师不注意课堂气氛。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在讲台上面无表情的授课,学生在下面如何听,能不能听懂,这是学生的事情。而有的教师则完全相反,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提出质疑,甚至与学生开玩笑(当然,这是在保持教师风度的情况下)。这两种教师带来的教学效果毋庸置疑,后者更好。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使气氛过于热烈,若整个45分钟的授课时间内,教师与学生一直在闲聊、嬉笑、玩闹,虽然课堂气氛是好的,但教师与学生不会有任何收获。

4.2 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基础是学生后期进行多媒体计算机实操训练与参与社会实践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首先通过基础理论讲解、基础操作示范,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再一层一层地深入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严密的逻辑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把教学的基础知识、重点与难点杂糅在一起,一股脑地讲出来,这样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混乱,影响教学效率。

4.3 教学过程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对于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由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条件、学习能力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一定要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决不能对学生有偏见之分。

4.4 教学方法要避免单一化

要想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除了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之外,教学方法也应当避免单一化。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学生更是从小就接触了很多新奇的思想与事物。对于多媒体计算机基础教学而言,教师若没有多元的教学方法,更是不能满足当今学生多元的心理需求。因为,教师应开动脑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多媒体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QQ、微信开设班级群。学生不管在学校还是在课下,或放假期间,都可以向教师提出遇到的学习问题,而教师也能够即时地对学生的进行问题解惑与教学指导。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整合;实践;看法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已逐渐深入课堂并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降低了教学难度,以其动态效果、鲜艳的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使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气氛活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尝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五年多,对多媒体和教学的整合有了一点认识,现就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一些看法。

1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起和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先决条件。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对所要表现的信息产生极佳的逼真效果,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会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更形象,更具吸引力,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我在教学《四季》一课时,首先,用课件让学生欣赏桃花盛开的春天,西瓜成熟的夏天,落叶飘飘的秋天,梅花盛开的冬天……这些美丽的风景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很快被这生动有趣的画面所吸引,此时,我说这就是美丽的四季,学生立刻产生了新奇感,很快进入学习情景中,内心产生探索的欲望,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 用多媒体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通过观察,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浅显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讲解青蛙和小鸟为“天是大还是小”发生争论时,在大屏幕上展示无边无际的天空、海洋、沙漠、草原等,并配上音乐。随着音乐,一只快乐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它飞跃高山,飞过田野,飞过城市,飞过许许多多的地方,一直飞到井沿上……再把难理解的词语“坐井观天”和“无边无际”通过画面的形式生动地展示出来解释清楚,并通过对比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寓意进行理解。这样有效地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大大加强了学生的记忆。

3 利用多媒体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无限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感受时间、空间领域,从而向他们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典型的媒体经验和感性材料。如教学《北京》一课,这堂课内容丰富,涉及到北京的各个方面,在课外,老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各种图片资料。而今,只要轻松地点击鼠标,在网上进行资源导航,通过多媒体向学生进行视频展示就行了。不仅画面生动形象,还大大的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节省了许多时间。要求学生说清楚天安门广场上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建筑物,这对于大多数从未去过北京、方位概念又模糊的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当雄伟壮观的天安门、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风景如画的香山公园、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时,教室沸腾了,“这就是北京……啊……”鼓掌的、欢呼的、瞪大眼睛一言不发的……此时此刻,我被孩子们的热情感动了。从多媒体中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有了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有了成功的体验,就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任务。

4 利用多媒体教学还能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多媒体是具有高度智能的机器,它在开发和培养学生智能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学生不但可以以文本为载体模仿课文中的狐狸、乌鸦的角色,借助媒体内容,表演乌鸦得到肉和失去肉以后的情景,而且那惟妙惟肖表演深深地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里,既理解了文本的内容又明白了在生活中如何面对狐狸的狡诈。多媒体可以对复杂事物或现象进行分解、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使小学生能较快地通过思维活动形成概念,并且从中学到正确的思维方法。

5 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在复习课中,如果教法陈旧,照本宣科,没有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必然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学习的劲头。利用多媒体课件交互性强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复习内容的知识点设置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抢答题、辨别题等,采用一题多解、改错、讨论、竞赛等方式,将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更能鼓励学生探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同时,通过娱乐性的练习,及时检测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真正达到“减负”的目的,使学生从中享受体验学习、获取成功的快乐,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6 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6.1 注意针对性,有选择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多媒体技术教学固然有其明显的优越性,但也并非所有的课文都非用多媒体教学不可。在教学中选用多媒体必须针对教材自身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需要,有的放矢。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点和难点,然后制定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而设计出能为之服务的多媒体教学方案,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感性、心理等方面得以横向发展。多媒体教学中,我把创设视听形象的着力点放在文章的疑惑点、重难点、动情点、训练点四个方面,以期达到帮助学生认知、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培养学生情感的教学目标。

6.2 注意辅,准确定位和把握多媒体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过分扩大其功能,从字词出现到提问,到与课文对应的画面,到练习解答全由多媒体呈现。教师几乎不动用课本,学生几乎不接触教材,一切都跟着多媒体转,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只能辅助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因此,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时,始终要摆正教师、学生本身的主导、主置。只有当学习内容不能引起学生注意时,当学生思维缺乏凭借学习内容过于抽象、教师仅凭常规媒体难以搞清时,或当学生感到困难、需要突破教学难点时,才可以审时度势地运用多媒体。

6.3 注意适时性,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注意实效

第12篇

一、多媒体是英语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

英语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途径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面向全体,发展个性,挖掘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全面提高英语素质。总之,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以新的教学方式面对学习者。而在这些方面,多媒体英语教学有独特的优势。

1.利于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一生中获得的信息有88%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可见,视觉器官是人类最重要的获知器官。有专家指出:“图像化的信息本身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同步进行的可控宽频带通道,而单纯的口授是无法达到这一点的。”

在目前情况下,只有多媒体英语教学系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和其他感觉器官,从而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

2.利于知识的获取

多媒体英语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的动画效果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它可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易于学生掌握。其交互性将授课内容与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动静结合的特点,能充分再现语言情景,并将知识诉诸画面,达到声、画交融。教学内容更具体、更生动,使人如身临其境,学得轻松愉快,有乐趣,有印象。从而,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原来枯燥的语言材料,很快就能记住了。

二、多媒体是变革传统教学的突破口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最高效率的用途是听和说。但在传统英语教学中,课堂上主要是教师讲,教师说,大部分教师用汉语,学生听说机会较少。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突破了这一传统局限。

1.在改革传统授课模式上有新突破

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授课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较单一的教学方式,授课内容由静态的教师灌输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由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听说训练的全面开启的生动局面。

课堂上教师操作计算机,用麦克风讲课,学生看着显视屏,戴着耳机听老师讲课,并通过麦克风与老师对话、回答问题,也可以和其他学生自由交流而不影响同学和老师上课,还可以用磁盘拷贝整堂课教学内容。面对统一设计的画面、音响及交互选择方式,教师个人因素所占的比重下降,学生心理上的被动感和被支配感减少,学习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由“要我说”、“要我听”转变为“我要说”、“我要听”。

2.在提高教学效益上有所突破

从教育的组成来说,主体、客体和手段一直都是三位一体的。多少年来,我们一直习惯于主客体直接接触的教育方式,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不需任何间接的媒体。上课往往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佳。

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明显地感受知识有新的拓展,信息量有新的增大,学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这一系列的教学变革,将促进师生观念的不断更新,课业负担不断减轻,并带来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

3.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上有新突破

多媒体的运用,使课堂气氛显得既紧张又活跃,学生眼界的有效开拓,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和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思维与创新能力。

计算机成为主要的教学工具,教师传授知识的职能随之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指导学生掌握最佳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将成为教师的主要职能。

三、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先天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