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9 09:25: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状调查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网络课程;远程开放学习;调查分析;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79(2002)06-0013-04
从1998年9月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试点现代远程教育至今,全国已有67所普通高等院校建立了网络教育学院。随着网络教育试点实践的实施,对我国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制约远程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便是课程问题。调查显示,现有的网络课程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适应网络学习者的需求;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网络课程始终处于非主流的辅助地位。本研究试图对我国当前网络课程的现状作一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网络课程之角度对远程开放学习做一反思。
本课题调查与分析的对象,涵盖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第一、二期的部分网络课程以及部分网院自行制作使用的一些网络课程;涉及网院的母体学校包括,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学科包括理论力学、日语初级教程、刑事诉讼法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脑广告设计与制作、机械原理、针灸学、财政学、画法几何和工程制图、动物生物化学等等。
一、对网络课程进行分析后的总体评价
课题组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课程的总体评价如下:
1.几乎所有的网络课程都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讲解”、“演示”环节,不同院校不同学科各展所长,如流媒体视频、文本、Flas等,更有使用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以尽可能将课程知识讲全、讲细、讲系统,且大部分教学内容皆按印刷课本章节顺序编排。
2.网页的设计在布局、风格、色彩、链接、超文本等诸方面已相当专业化,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
3.学科特点非常突出。不同学科在栏目设计、技术实现,及内容安排上皆能发挥学科所长、突出学科优势、符合学科特点。比如,语言学科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听、读训练和情景对话;工科则利用各种图片、虚拟现实技术、Flas等演示与讲解原理与过程;其他学科如法学的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的角色扮演;医学的各种病理图片、体内器官动画,药剂配方图表等。
4.常用的几种教学方式归纳如下:
文字+图片+表格
文字+图片+表格+多媒体动画(多以Flash为主)
文字+图片+表格+视频(流媒体、其它格式)
文字+图片+表格+多媒体动画十教师的电子讲稿(PPT)
5.网络课程基本栏目包括:导航、课程介绍、课程教学、练习。
6.基本上都注意到了综合使用多种媒体,有的教学信息的表达更活泼、更有效。
7.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其一,从整体上讲,这些网络课程共同存在着重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轻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其二,相当一部分网络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呈现仍以大量的文字阅读为主,个别的仍存在着文字教材搬家的现象。其三,缺乏研究性学习的环节。其四,缺乏协作学习的设计,及组织与实施的指导和建议。
二、具体指标项的分析
1.关于导航导航应该包括软件使用导航和课程内容导航。在被调查的网络课程中,基本上都能提供不同程度的课程内容导航,而提供软件使用联机帮助系统的有60%,其中只有33%的课程提供了较为系统、完整、规范的软件使用联机帮助系统。有53%的课程使用了路径导航。
我们认为,导航并不是越细越好,对于界面设计清晰、层次结构简洁的网络课程,用户无需花很大功夫就能够熟悉和掌握。导航应简洁明了,但必要的导航是不可或缺的。
2.关于教学/学习目标调查显示,67%的课程有明确的教学/学习目标陈述,而只有13%的课程对目标做了细化,清晰地告知学生各章的目标层次(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而设置的)。
学生借助网络课程的学习是一种高度自主化的学习。在远程学习中,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是分离的,而网络课程作为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应该承担起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许多角色与任务。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环节在网络课程中应该通过相关栏目体现出来。远程学习者面对一门全新的课程时,对于教学/学习目标的了解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远程学习者不但要清楚整个课程的总体目标,而且也要明晰各章节,各知识点,各阶段的学习目标。依据桑新民教授提出的学习目标层次化、阶段化、可视化原则,我们认为,网络课程目标的设置应该实现从课程目标向学生学习目标的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化:即,从共性目标转化为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符合学习者个性特征的高效个性化学习目标;从教师制定的抽象课程目标转变为师生共同制定的,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检测的学习目标;由单一目标向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目标的转化——一门网络课程不但要有教师统一制定的课程目标,还要有小组的学习目标及个人的学习目标。总之,要注重学习者目标意识的培养,努力培养学习者将学习目标转化为学习计划的意识和能力。
3.关于教学对象和学科起点知识、技能的要求与说明调查显示,有47%的网络课程对课程的教学对象给予了明确的说明,40%的网络课程对学科起点知识、技能的要求也给予了说明。
网络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它的学习者的开放性。如果远程教育发展到准许学生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在一定程度上能自主、自由地选择课程的话,那么作为一门网络课程适合什么样的学习者来学,须具备什么样的基础知识与能力才能够学,这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且又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了。
4.关于课程的教学/学习安排与建议调查显示,有60%的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此项信息。
远程开放学习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决定了借助于网络课程的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灵活的学习时空,个性化的学习安排和计划(建议),对远程学习者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参考,但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们是学习者个人学习安排和计划的依据与指南,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把握与安排的前提。
5.关于学习指导与建议调查显示,有67%的课程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学习指导与建议,而仅有27%的课程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学习指导与建议。
对于绝大多数的网络生来说,他们并不是现行教育体制中的优秀者,他们在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并没有为进入远程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可以说,他们是因为无法进入传统高等院校校园进行学习而求其次才选择网络教育学院的。因此远程学习中的学习指导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它是影响远程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远程开放学习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学习,它的学习方式、方法、策略是有其自身特点的,对远程学习者的要求不仅高且还特殊;而现阶段的远程学习者基本上都是传统课堂学习中培养出来的,他们的学习方式方法基本上是适应于面对面教师讲授的,是基于传统的校园文化、教室文化的。对于远程学习这种方式,大多数的学习者一开始会很不适应,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感到盲目与茫然,感到孤立无援,因此迫切需要他人的帮助与指导。
6.关于网上学习资源调查显示,有73%的网络课程设立了网上学习资源的栏目,但内容的设计差别甚大:有的只是简单地列出了网址,没有任何介绍;有的进行了分类,且每一类中都给出了相关的网站;有的还为学习者提供了相关专业的搜索引擎。
7。关于形成性练习(测验)调查发现,除了一门课程外,几乎所有课程都设置了练习/测验栏目,但其设计与实现却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只是将书上练习变成网页形式,并附上简短的答案;有的以思考题形式提出,没有提供答案;有的自带题库,可以自动生成各类题目;还有的有栏目,却无内容(其将该项功能留给了平台)。
8.关于流媒体视频的运用调查发现,有33%的课程使用了流媒体视频,但主要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解,也有对实验及操作过程的演示。
9.关于课程评价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没有关于课程评价的说明与介绍(只有一门课程在导航中列出了“教师评价”、“评价教师”的栏目标题,但内容却是空的)。
作为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也应该包含泰勒原理中的四要素,即目标、内容、策略(活动、媒体、资源等)和评价。现代教育评价的趋势体现在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如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者的自我评价、形成性评价、学习者的成就性评价和学习者之间的相互评价。当前,我国大部分网院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仍依赖于传统的集中式的一次性书面考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网络课程可能只是传统方式的补充或可选择项。大多数的网院都通过光盘、教学点(学习中心)的集中听课、面授辅导、印刷材料等方式进行教学。然而,如何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实现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使评价方式多元化、过程化、民主化,则是我们亟待探索、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0.关于协作学习的设计调查显示,所有的网络课程基本上没有协作学习的设计。
网络的最大优势之一在于交流和沟通。对于协作学习的关注,目前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大多仅停留在理论分析和论述阶段。网上的协作学习如何设计与实现?协作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是通过网络课程来实现,还是属于平台的功能?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11.关于网络课程学习中的交互调查显示,大多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者并不清楚远程学习中的交互如何操作与实施,哪类交互是网络课程本身能够实现的?哪类交互则需借助平台的功能?
据美国远程教育学者穆尔的观点,远程学习中的交互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和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Moor,1989)。网络课程中的三类交互如何设计与实现?我们认为,网络课程中的交互设计应侧重于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而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和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需要借助远程教学平台得以实现。
三、困惑与反思
在对网络课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引发了笔者的诸多困惑与反思:
1.网络课程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课程型态?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课程理念?追寻媒体用于教学的历史,曾经出现过“广播课程”、“电视课程”等说法,今天的“网络课程”,是否可以看作是它们的延续?是否有质的不同?从教材到课程,从课件到课程,其根本区别在哪里?今天我们在国内见到的所谓网络课程,从本质上讲是属于“网络课程”还是属于“网络教材”?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是否还会出现新的“媒体+课程”的组合?
2.在对网络课程进行界定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参见(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认为,“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对于“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有学者认为其“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笔者基本上同意这种解释与界定。但在对网络课程进行设计、开发与分析评价时,对于网络课程与教学平台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上我们仍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立项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通知》中指出,“要充分利用教学支撑平台已提供的功能,实现与教学平台的挂接”。由于目前国内缺乏比较成熟的教学支撑平台,因此如何做到网络课程开发时既基于平台,同时又独立于平台,这是我们在开发和制作网络课程时感到比较困惑的问题。
——网络课程与教学平台各自的功能是什么?二者之间的功能如何互补?哪些是平台支持的功能?哪些是网络课程应有的功能?特别是涉及到交互、协作、答疑、讨论、测试、搜索等功能时,网络课程在开发与设计时如何与教学平台配合?
我们认为,在依托教学平台有效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课程的责任教师根据学习者的特点与课程教学要求,并结合教学平台对教学和学习活动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与开发,这样才能对远程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同时,我们建议在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时,将其分为核心模块与扩展模块。扩展模块依托于课程实施过程中责任教师对网络课程的扩展与创造性实践,特别是在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网上测验、实践操作等环节,一门网络课程的完善和成熟是需要经过长时期的教学实践的。
3.网络课程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吗?或者说是否有必要成为主要的方式?它可以是唯一的方式吗?如何解决某些特定课程中实验与实践操作的环节?
4.网络学习适用于所有的内容与学科吗?什么学科、什么教学内容适合网络教学?反之,什么又不适合网络教学?
5.当网络课程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时,传统的教育、教学、课堂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桑新民,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试验研究阶段性总结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1(11)
>> 我国高校数字学位论文资源开放获取现状研究 我国图书馆参与学术信息资源开放获取的调查研究 我国高校学位服系统设计研究 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调查研究 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调查研究 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 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对影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因素的调查研究 我国高校图书馆微博服务现状调查研究 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生存现状调查研究 我国高校师德现状调查研究及启示 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调查研究 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我国高校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我国高校俄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调查研究 我国部分田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特征研究 我国档案学硕博学位论文研究热点透视 我国网球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分析 基于学位论文统计的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现状分析 从博硕学位论文看我国少数民族档案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位论文提交系统[EB/OL].[2012-10-26]..
[8]香港科技大学机构知识库[EB/OL].[2013-04-18]..
[16]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EB/OL].[2012-12-15].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sa3q5G/webmge?mode=basic.
[17]倪富玲.开放获取环境中的“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J].中国校外教育,2012,(6):26.
[18]袁晓川.学位论文开放存取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9.
[19]于新国.我国高校数字学位论文资源开放获取现状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6):27.
[20]逢甲大學電子學位論文系統[EB/OL].[2012-12-29].http://ethesys.lib.fcu.edu.tw/web_root/index.htm.
[21]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全文系统[EB/OL].[2012-12-12].http://ethesys.chna.edu.tw/ETD-db/ETD-search
-c/search.
[22]国立中正大学学位论文系统[EB/OL].[2012-12-12].http://140.123.21.164/ETD-db/ETD-search-c/search.
[23]让知识共享简便易行[EB/OL].[2013-01-12].http:///n1/jcrb895/ca473831.htm.
[24]香港大学投千万建“全民共享”学术库[EB/OL].[2013-01-18].http:///gao_xiao_zi_xun_1091/2010
0608/t20100608_483536.shtml.
[25]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簡介[EB/OL].[2013-01-15].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
如果你所选择的题目是有关社会工作理论分析方面的题目,我们希望你能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以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与科学素养。
二、论文的具体要求:
根据社会工作的培养目标我们对06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论文提出如下要求
1、论文内容必须与专业发展方向密切相关,论文不能偏离专业方向
2、论文必须要反映学生自己的专业水平,以调查研究报告为主要形式
3、以来理论分析为重要内容的文章,必须体现撰写者的实际理论水平,坚决杜绝网上拼凑与抄袭他人的文章
4、论文字数要求在8000字以上,以10000左右字为宜;
5、一些题目的范围较大,撰写文章和与指导教师沟通的过程中,尽量把题目具体化。避免过分空洞与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的出现。
1. 个案管理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2. 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3. 校园学生文化现状调查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
4. 大学学校社会工作需求的实证研究
5. 大学教育本质研究:社会工作学的视角
6. 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方法革新的
7. 社会工作在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价值与应用
8. 司法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职责与分工
9. 二本院校社会工作教育模式之思考:学生视角
10. 上海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1. 上海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工作现状调查
12. 社会工作课程对学生自我成长的价值与影响:一种质性研究
13. 大学生就业困惑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
14. 上海地区社会工作者生存现状调查
15. 艺术教育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与应用
16. 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7. 上海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8. 上海市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9. 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
20.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21.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问题研究
22. 生育保险问题研究
23. 工伤保险问题研究
24. 社区教育与新市民转换研究
25. 社区教育与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研究
26. 社区教育与外来人口生活适应性研究
27. 社区教育与外来人口生活融入研究
28. 80后婚恋观调查
29. 社会工作在家庭问题中的介入
30. 社会变迁与家庭生活-----以本人家庭为例
31. 老年婚姻问题调查与研究
32. 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研究
33. 空巢家庭状况与研究
34.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35. 养老机构状况调查 36. 社会工作价值观、冲突与对策研究
37. 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38. 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戒毒工作中的经验与分析
39. 医疗社会工作的个案研究
40. 我国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问题与对策
41. 中外医疗社会工作比较研究
42. 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43. 劳动争议的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
44. 社会工作行政方法与企业管理影响机制研究
45. 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基本要素与困境分析研究
46. 社区资源对城市养老方式的影响
47. 职业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教育的回应
48. 上海社区建设研究
49. 上海社区服务发展研究
50. 上海外来流动人口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研究
51. 上海外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52. 上海征地农民保障问题研究
53. 上海养老机构发展研究
54. 上海养老设施发展研究
55. 上海城市低保家庭生活状况调查
56. 外来民工子弟享受上海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57. 在校大学生专业意识与转换专业的困境调查
58. 上海外来移民史个案调查
59. 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建设及其存在的问题
60. 改革以来城市邻里关系的变化
61. 城市家庭代际之间的冲突与一致
62. 城市市民社会发展公平感调查
63. 上海城市青年世博会参与研究
64. 上海市民世博会态度研究
65. 上海市民对外来农民工态度认知研究
66. 上海市民对钓鱼事件的认知研究
67. 市民对子女教育的认知研究
68. 上海市民养老方式的选择
69. 上海市民对房价认知研究
70. 上海市民与社区关系研究
71. 社会(群众)组织研究——以**组织为案例
72. 房产改革对上海市民生活影响调查
73. 社区邻里关系调查
74. 互联网与社区生活
75. 社区建设与市民生活(社区建设对上海市民生活影响调查)
76. 居民委员会与市民生活
77. 居民委员会选举调查
78. 业主委员会与市民生活
79. 业主委员会选举调查
80. 市民维权行动调查
81. 世博会对上海市城市文化资本的影响
82. “月光族”的住房消费模式研究
83. “啃老族”的住房消费模式研究
84. 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研究
85. 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研究
86. 上海市80后大学生移民的城市融入研究
87. 上海市80后大学生移民的城市认同研究
88. 上海市持居住证的外来移民的城市融入研究
1.ESP教学理念在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新形势下英语硕士点建设的几点思考
3.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思索
4.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5.医学硕士研究生互动式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
6.英语硕士论文文献综述中转述动词的对比分析
7.我国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题的词汇句法特征研究
8.中外英语硕士论文转述动词对比研究
9.商务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情况分析
10.硕士研究生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11.英语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能力现状调查与培养途径分析
12.主题-任务教学模式探究——以地方高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例
13.中国学生英语硕士论文引言部分转述语使用情况的语类分析
14.中国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体裁特征
15.“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
16.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能力分析
17.学术论文体裁教学不可或缺——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言写作情况调查
18.英语报刊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课外英语阅读
19.基于新媒体支撑的面向硕士研究生实用英语教学的探索
20.论英语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参考文献问题
21.中国学生英语专业硕士论文“前言”部分的语类结构模式分析
22.硕士研究生EAP习得模式探索——武汉科技大学某研究所硕士生学术英语习得个案研究
23.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
24.英语专业语言学类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
2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构成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26.批判性思维能力对英语写作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以某大学2012级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例
27.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分析
28.中外大学生英语硕士论文中四词词块的比较研究
29.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30.中国与北美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以农学为例
31.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32.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为例
33.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34.学习者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转述动词
3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现状调查及教学建议——对浙江工商大学的调查分析
36.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观念的对比研究
37.香港与内地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38.法律英语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的定位与教学组织
39.英语硕士研究生第二外语的学习策略探究
40.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41.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通用学术英语需求分析
42.影响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因素的实证研究
43.英语硕士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
44.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核心、目标与措施
45.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46.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标题句法特征的对比研究
47.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与启示——以赣南医学院为例
48.新课改下高校教育硕士(英语)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反思
49.英语硕士研究生教学之我见
50.英国TESOL专业硕士和我国英语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比较与思考
51.实施“流利领先法”,培养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以报刊、学术杂志文章为课程材料
52.英语教育硕士教育实践中课堂观察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53.波兰华沙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及启示
54.师范院校英语教育硕士培养问题与对策思考
55.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56.媒体英语素材在法律硕士专业英语教学应用中的探究
57.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之我见
58.中国英语专业和英语本族语者硕士论文题名的信息结构对比分析
59.“模块+选修”:转型期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60.水利英语方向翻译硕士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61.英语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自主性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初探——以悉尼大学硕士TESOL专业课堂教学为参照
62.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分析
63.对比分析我国英语专业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
64.国内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述评
65.在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66.论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
67.浅谈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改革
68.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构想
69.英语硕士研究生科研阅读现状与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70.从课程本质透视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
71.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72.说写并重 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
7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工程硕士英语教学的启示
74.硕士研究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特点的实证研究
75.理工类院校英语本科与翻译硕士(MTI)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76.论英语专业硕士论文致谢辞的语用失误
77.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78.试论工程硕士英语课程交际能力培养的若干问题
79.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80.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81.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82.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及EPBEP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83.英语专业本科至硕士英语词汇学课程三级分级教学设计
84.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85.广西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调查和分析
86.浅谈英语翻译硕士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87.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创新特征研究
88.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89.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写作中重述话语之语用功能习得研究
90.专业硕士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启示——以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为例
91.人际关系管理论与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模式
92.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与课程评析
93.英语硕士论文写作方法论要
94.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9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与自我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96.基于教育语言学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思想与学术能力发展的思考
97.民族高校医学硕士对医学英语需求的调查分析
98.自助式讲课学习模式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99.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思考
100.基于ESP教学理念开展公共卫生硕士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101.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102.从中介语视角分析工程硕士英语会话的句法范式
103.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与EAP教学——以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例
10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
105.从英语教学法的视角探讨硕士英语教学改革
106.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研究
107.浅议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改革
108.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109.涉海院校硕士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110.农林院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化——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111.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引言的体裁分析
112.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水平综述——兼谈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113.关于提高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的想法
11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思考与构想
115.论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116.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环境的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研究
117.工程硕士英语实践教学途径探索
118.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119.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专业特色——关于西部地区英语教育硕士的培养
120.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调查分析——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121.浅谈英语专业硕士论文的选题
中外合作办学以其能够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的优势,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样的国际大形势下,我们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不但有利于我国培养出极具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同时对增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有所助益[1]。本文采用文献法和调查研究法,对京津冀地区高校外语专业的设置情况和中外合作办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力图弄清京津冀地区高校外语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京津冀地区高校外语专业所采用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据笔者电话访谈调查,目前京津冀地区高校外语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1.“2+1+1”模式。本科生大一大二时在国内大学修满所在学校规定的学分,大三时到与本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学习该校课程,并获得规定的学分,大四时回到国内高校修满剩余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后将获得国内高校学士学位的单文凭。
2.“2+2”模式。本科生大一大二时在国内大学修满所在学校规定的学分,大三大四时到与本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学习语言或其他专业,获得规定的学分后,根据具体的合作情况,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取得中方高校的学士学位,即单文凭模式;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取得两校分别授予的学士学位,即双文凭模式。该双文凭模式中又分为跨学科双文凭和本专业双文凭。
3.“3+1”模式。本科生大一到大三在国内大学学习,并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大四时到与本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学习取得规定学分,完成毕业论文答辩,毕业后可取得国内高校学士学位的单文凭。
4.“1+2+1”模式。本科生大一时在国内高校学习,打好语言基础后于大二到与本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学习,获得规定的学分后,大四再回到国内高校修满所有学分,完成毕业论文答辩之后,根据合作具体协定,取得中方单文凭或中外双方高校学士学位双文凭。
5.“1+3”模式。本科生大一时在国内大学修满所在学校规定的学分,大二开始到与本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学习,获得规定的学分后,根据在国外期间所学专业的不同,可分为本专业双文凭和跨学科双文凭两种模式。
6.“3+1+1”的本科双文凭、硕士外方单文凭合作办学模式。本科生从大一到大三在国内大学修满所在学校规定的学分,大四时到与本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学习两年之后,可取得中方和外方大学的双学士学位。
7.“3+1+1”的本硕单文凭合作办学模式。本科生大一到大三在国内大学修满所在学校规定的学分,大四时到与本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学习两年之后,可获得中方高校的学士学位。学生在其本科毕业之后继续在国外院校修习一年硕士课程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将获得国外院校的硕士学位。
8.“4+1”模式。本科生在其本科学习期间均在国内高校学习,毕业后取得国内高校学士学位。本科结束后到和本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就读一年研究生课程,获得国外高校的硕士学位。即本科毕业获得国内高校单文凭,研究生毕业则获得国外高校单文凭。
9.“4+2”模式。本科生入学后的4年本科在国内大学学习,取得中方高校的学士学位后,到和本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修习两年研究生课程后,将获得国外高校的硕士学位。
10.“1+1”模式。研究生的第一年学习是在国内完成,研二时到与本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学习,完成硕士论文答辩后,获得中方院校硕士文凭的单文凭。
11.“1+1+1”硕士单文凭模式。研究生的第一年学习是在国内完成,研二时到与本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学习,研三继续在国内学习,完成硕士论文答辩,最后将获得中方院校的硕士文凭。
12.“1+1+1”双硕士文凭模式。研究生的第一年是在国内完成学习,研二时到与本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学习,研三继续在国内学习,修完中外两校所规定的学分之后,完成硕士论文答辩,最后将获得中方和外方院校的双硕士文凭。
13.短期赴国外合作大学强化语言学习的非学历性质的合作模式。即本科生或硕士、博士生到国外合作大学进行一年以下的专业强化学习,或通过双方互派留学生的形式到国外进行短期学习的非学历性质的合作模式。
二、京津冀地区高校外语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调查
(一)北京高校外语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调查
北京高校共计101所,而设有各外语专业的高校共有49所,具体开设外语专业的语种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
(二)天津高校外语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调查
隶属天津的高校目前共有34所,在这之中设有各类外语专业的高校一共有22所,其具体开设情况和中外合作办学情况见表2。
(三)河北省高校外语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调查
隶属河北省的高校目前共有36所,独立学院17所,在这之中设有各类外语专业的高校一共有44所,其具体开设情况和中外合作办学情况见表3。
三、京津冀地区高校外语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京津冀地区高校外语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我们也发现了目前京津冀地区高校外语专业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尚需改进。
(一)提高高学历合作办学比例,使各地区获得均衡发展
对于外语专业的研究生而言,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已不是最高要求了,他们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外语科研能力。通过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高校外语专业硕士点的中外合作办学比例偏低,大部分院校都仍然单纯采用国内传统的办学模式,而传统模式没有办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浸入式的学习环境,不能使学生完全融入到外语对象国的文化环境中去,对研究生来说,想要深入研究学习某门外语和外语对象国的文化等就更加困难了[2]。另外,如上述表1、2、3所示,北京地区61%的高校外语专业本科和51%的硕士点采用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天津地区56%的高校外语专业本科和67%的硕士点采用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而河北省高校外语专业仅有18%的本科和11%的硕士点采用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可见,在京津冀发展圈中,河北省高校外语专业采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外语人才的比例明显低于京津两地。在经济全球化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语专业学生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开阔视野,增强自己的综合竞争力,而留学也是很多外语专业学生非常向往的。但是河北省高校外语专业采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却少之又少,这会影响到河北省高校外语专业的国际化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还会影响到河北省高校的招生竞争力以及学生的综合实力等,造成京津冀高校发展的不均衡。因此,各高校要以国际化视野来规划外语专业的改革发展目标,努力开展与国外优质高校的合作与交流,不仅为本科生,也要为硕士生创造各种出国留学的机会,为社会培养更多与国际接轨、拥有扎实知识及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外语实用型人才和科研教育型人才,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均衡发展。
(二)加强与国外高校合作交流,强化京津冀地区高校外语专业各学历层次的合作办学模式
关键词 独立学院图书馆 开放存取 开放资源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
1 国内名校图书馆开发、利用开放存取资源的现状调查及启发
2012年我们对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这次总共调查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8所大学的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网站主页中“一小时讲座”下的“网络培训”共涉及17个专题的“电子资源检索与利用”培训内容。北京大学图书馆还举办免费获取人文社科外文文献CASHI文献传递活动。
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其网站主页的“资源”下有“推荐学术站点”,推荐了网络免费学术资源的一些实用和几个生命科学自由的学术网站,包括系统,高水压力线,生物医学中心,PLoS免费刊,全球搜索技术的服务,211工程的镜像资源,中国论文在线,科技期刊出版模式研究,中国统一检索平台接入资源预印本服务系统,开放存取在他们最好的学术信息资源的国内和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用户点击就可以进入相应的站点。此外,网页的“电子期刊导航”栏目“外文”菜单。
吉林省高校图书馆网页“查找信息”列中的分别设置“网络数据库”和“杂志 / 电子杂志”菜单。“网络数据库”菜单提供了按字母顺序、 文档类型、 主题分类等 四种常用外国数据库浏览路径。开放存取期刊 HighWire 出版社,日本 NII 论文信息数据库、 日本大学图书馆学术信息门户、 日本电子科学和技术的信息集成(J-阶段)还列出了在网络数据库上,可以在不同的分类下面的数据库,并详细有说明发现期刊/电子期刊”菜单下包括了“查找馆外期刊”的内容。其 Web 网站的主页上“推荐”的下拉菜单中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的学术会议在线”的链接、“服务指南”列也是“教育与培训”菜单,“High Wire Press指南”列出了限制,但只在校园网络用户中才可使用。
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在其主页的“数字资源”栏目下有“数据库/电子资源”,包括Open Access(开放学术资源库)。该图书馆还自主研发检索平台,对互联网上的开放学术资源进行整合。
东北大学图书馆免费开放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UCP的9种STM期刊资源,并在其网站主页的“网络导航”栏目下链接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浙江大学图书馆在其网站主页“网络导航”栏目下首先列出了“免费资源”。
我国高校50所大学图书馆馆长都在的《武汉宣言》中表示支持《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议书》的原则。宣言中指出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交流的新模式、资源共享的新形式是开放存取,鼓励更多的人来参与,同时宣言中还指出图书馆界要决心继续深入研究开放存取这一运动。然而,与热闹的研究氛围和轰轰烈烈的宣言相比,我国独立学院图书馆利用开放存取资源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2 我国独立学院图书馆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现状
2.1 独立学院图书馆对开放存取资源开发率低、数量较少
开放存取资源对于图书馆来说具有非常广泛的作用。在对52所独立学院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建设的调查中发现只有12所独立学院的图书馆有一些开饭存取资源的链接,不到“211”院校总数的六分之一。这就说明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对网络开放存取资源开发率非常低,数量还是较少的。甚至有些著名的独立学院根本就还没有推进开放存取资源的建设。我国独立学院图书馆这种存取资源的建设现状非常令人担忧,没有引起学院的足够重视。
2.2 独立学院图书馆对开放存取资源名称的设置不统一
在有开放存取资源建设为数不多的独立学院图书馆中有的为其冠名为“免费学术资源”; 有的冠名为“免费数据库”;有的冠名为“免费存取资源”;显然这些开放存取资源的名称设置非常凌乱不统一,在读者中难免会要造成许多困惑,势必会给读者的检索设置更多的难题。因此,提倡独立学院图书馆尽快制定出开放存取资源的建设标准。
2.3 独立学院图书馆对开放资源的组织揭示方式存在差异
不同的独立学院制定的开放资源标准不同,相互之间没有遵循统一标准,所以给读者的检索带来很多麻烦。如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图书馆中“电子资源”“推荐学术站点”的站点下有开放资源的设置。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 “网络导航”栏目下设置的链接是开放资源内容。而燕山大学里任学院网站将开放资源放在了“常用资源”“电子资源” “电子期刊” “其他电子资源”栏目下的链接。在有的图书馆里是通过层层设置、链接才可以找到开放存取资源。这些情况使读者的耐心极大限度的被考验,也使读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读者的查找带来了很多不便。但有极少的图书馆在其主页上设置了开放资源专栏,使读者一目了然,大大方便了读者的检索,节省了读者的时间和精力。
2.4 独立学院图书馆对开放资源整合能力存在差距
关键词: 海口市琼山区 体育人口 现状
1.前言
本研究拟以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为个案,试图深入调查、了解海南省海口市体育人口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基本特点和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海口市琼山区部分居民。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于体育社会学、社会学、社会发展、体育人口等方面的论著和相关的研究文献。这些论文和文献为本研究指标的筛选、确立和分析框架奠定了理论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表》,按照科学定量和抽样原则,对琼山区部分居民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29份,回收率达86%。
2.2.3数理统计法
将数据进行统计,然后采用计算器进行常规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琼山区体育人口现状调查。
国家体育总局给体育人口下的定义是指经常进行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它是以体育锻炼为重要特征,具备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三要素的一种社会特定类型的亚人口。我国在进行“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时,吸纳了社会体育专家的意见,采用如下的体育人口判定标准,使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它们是:(1)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及以上;(2)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及以上;(3)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及以上。这是判断体育人口的三要素。
调查数据显示:参加体育锻炼的有63人,占总人数的48.8%;每周锻炼在3次及以上的有36人,占总人数的27.9%;每次锻炼的时间30分钟及以上的有44人,与总人数的34.1%;每次锻炼强度在中等强度及以上的有54人,占总人数的41.8%。同时满足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人有26人,占总人数的20.2%。因此推断,琼山区体育人口比例为20.2%。
3.2琼山区体育人口的基本结构。
3.2.1琼山区体育人口的性别结构
调查数据显示:男性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为69%,女性为31%,男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高于女性,从一个侧面反映男性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要强于女性。
3.2.2琼山区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
调查数据显示:琼山区体育人口目前的情况是“两头热、中间冷”。16―30岁这一年龄段人群,参加锻炼的比例比较高;30―55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很多人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甚至不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健康状况不是很在意;56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育锻炼的参与率较高。
3.2.3琼山区体育人口的文化结构
调查数据显示:体育人口中学历排序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与同类型参加体育锻炼总人数之比从高到低为:高中、中专、大学、高中以下、大学以上。可知:琼山区体育人口接受高等和中等文化程度的占总人口比重较高,中等教育的比重尤其突出。
3.3琼山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
3.3.1琼山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形式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琼山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上主要以与朋友、同事一起,个人锻炼,与家人一起为主,其他形式并存。调查表明:人们参与有组织的锻炼不多,社会参与性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体性偏低,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海口市社会体育组织化程度不高。这种体育锻炼组织的单一形式与当今多元化的社会结构矛盾较为突出。在调查访谈中大部分居民都渴望改变缺乏组织、缺乏指导的体育锻炼的现状。
3.3.2琼山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动机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其中“为了健身”是首要动机,为了“消遣娱乐”与“调整情绪”等心理原因占有较大的比重。可知人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都从自己健康出发,与家人接触,陪伴子女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运动能力的影响因素较少。由此不难看出,人们还只是把体育当作一种健身的手段,对体育的娱乐价值、亲和价值、教育价值和自我价值等方面价值的认识不深。因此,必须扩大宣传,使人们更多地认识到体育诸多价值,而不仅仅是一种健身手段,让体育融入到生活当中,为营造和谐社会增添动力。
3.3.3影响琼山区体育人口参加体育锻炼的制约因素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影响琼山区体育人口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中,没有时间占42.5%,经济不足占38.2%,场地器材占23.1%,这都远远高于其他因素。表明在场地器材充足的情况下,经济收入较高的人口比闲暇时间较多的人口参加锻炼的比例高。
4.结论
4.1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明显。
琼山区体育人口的特点:男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高于女性;有固定职业的远比职业相对不稳定的人参与性高;老年人口参与锻炼的人数成上升趋势。此外,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表明学校体育对体育意识的培养积极作用。
4.2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形式多样性。
琼山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主要以与朋友同事一起,个人锻炼,与家人一起为主,而人们参与有组织的锻炼不多,社会参与性少,说明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体性偏低。
4.3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动机的多元化。
琼山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因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其中“为了健身”是首要动机,为了“消遣娱乐”与“调整情绪”等心理原因占有较大的比重。
5.建议
5.1抓住契机,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体育健身氛围。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体育在满足人民的体育需求,增进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宣传要由职能部门统一规划,通过多方参与协同配合,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读书讲座为媒介,以交通要道、高层建筑、特色景观为载体,组织强有力的群众体育宣传工作。开展健身成果展示会、全民健身培训班等,提高广大市民的锻炼热情和健身意识。
5.2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体育指导体系。
政府应尽快落实体育社会指导员制度,加大对专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和培训的力度,发挥体育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加强对群众体育活动的指导,引导群众科学地锻炼,以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健康需要。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修订本)[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60-61.
摘 要: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是地方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目
>> 严抓毕业论文过程管理 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基于B/S的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体系探究 高校毕业论文过程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职高尔夫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创新之路 高校学生毕业论文全程化管理研究 成教学生毕业论文管理初探 改进毕业论文管理,提高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 加强毕业设计过程控制,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阶段提高学生能力的探索 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提高学生研究能力 硕士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加强过程控制切实提高工科毕业论文质量 教师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中的作用 提高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方法 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提高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法研究与实践 探析如何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 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实践教学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1.
②薛彩霞.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 高教论坛,2011(11):56-58.
③赵春.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70-272.
④崔新壮,金青,董琳琳等.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9(1):105-108.
【基金项目】2013年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地方院校理工科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编号:2013-WJ21)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摘 要:乡镇图书馆应在农村留守妇女的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对全国915名农村留守妇女的文化生活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
>> 图书馆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刻不容缓 农村文化生活现状分析 农村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基于居家养老导向的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探究与分析 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现状研究 电力一线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对策 当代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思考 当前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分析及对策 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研究 察布查尔县堆齐牛录乡堆齐牛录村农村文化生活现状调研 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西部乡镇图书馆建设 农村学校撤并对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的影响 绍兴县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贵阳市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丰富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基于留守儿童文化生活的农家书屋建设 文化生活 乡镇居民文化生活的统计调查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镇图书馆建设问题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沈红梅,吴荇.长三角地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发展启示[J].图书馆建设,2008,(9):18.
[7]王坚方等.新农村建设:农民工信息能力弱势分析[A].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06年卷)[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40.
[8]王子舟等.基层图书馆现状堪忧[N].光明日报,2005-12-24.
[9]陈锡文.国家打算花多少钱建设新农村[EB/OL].[2006
-03-01]..cn/GB/1037/4152917.
html.
作者简介:邓倩(1979―),女,四川外语学院图书馆馆员。
永磁体磁能的数值分析及应用研究
关于等间距交错级数的审敛法与求和法
用插值方法构造多项式证明中值问题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
二粒子Boltzmann方程组的平衡解附近的解向平衡解衰减
用于前馈神经网络的一种相继逼近训练算法
基于WEB的BRAS主动控制系统的探索
战略新兴产业——物联网的产生及发展
细数局域网中ARP攻击类型
matlab神经网络优化的遗传算法
一类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分析和建模
图像轮廓的点坐标的提取方法及VC++编程实现
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小波变换与低通滤波的多源图像融合方法
内蒙古草原超载过牧问题研究综述
世界各国道路交通税收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赤峰文化旅游资源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决策分析
我国资源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代中国贫富分化问题的哲学思考
试析缓解旅游季节性途径
沈阳市住宅物业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现代足球比赛中定位球进攻战术分析研究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沈阳市大学生篮球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
技击起源词义探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下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模式研究
河南省高校体育培训市场开发研究
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在高校体育场馆物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赤峰市城镇群众体育现状调查
循环训练法在拳击训练中的应用途径及策略研究
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
牧民定居后四川藏区群众体育发展研究
闽南地区民营乒乓球俱乐部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研究
探究多种运动的迁移对提高网球技术的影响
大学生体育休闲娱乐活动需求状况分析——以渤海大学文理学院为例
浅析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
浅谈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足球选项课教学
中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理念研究
农村体育发展历史及现状研究
对师范院校排球课教学改革思考
"激趣教学法"在普通高校女生篮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的实践研究——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
对第7、8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人选论文某些指标的比较分析
浅谈高校排球课阶段教学方法
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若干因素的思考
对健美运动特点归类的研究
对高校体育选项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
博士1:4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
浅议医学科研实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超级细菌与合理用药
青藏龙胆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西替利嗪联合用药在临床上的应用
李东垣脏腑辨证的创新
[关键词] 品管圈; 护理安全知识; 认知度; 护理品管简报; 在职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318-01
品管圈简称QCC,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的,是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1]。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我院年轻护士较多,由于护士在学校学到的护理安全知识很有限,岗前、岗后未进行规范化的培训,而护士自我学习的态度不积极,学习途径少。护士对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度较低。为此,我院护理部2011年2月至2011年6月开展以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知识认知度为题的QC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护士共135人,学历本科11人,大专83人,中专41人;主管护师42人,护师28人,护士65人。
1.2 方法
1.2.1 QCC理论培训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了解运用于护理工作的程序、方法、目的和意义。
1.2.2 组圈护理人员自愿报名 有7名自愿者组圈,圈员讨论确定圈名“携手给力圈”,选出圈长,定出活动课题和活动时间,由圈长召集并开展圈员活动,每周活动2次,每次1小时左右,讨论解决一个主题。
1.2.3 选定活动主题 通过圈员头脑风暴法讨论并确定活动内容,然后根据内容的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9名圈员分别评分,按照总分高低排序,将《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度》确定为活动主题。
1.2.4 调查方法 护理安全知识教育方面查找存在的不足,护理部自行设计的护理安全知识教育现状调查表及护理安全知识考核,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现状,找出目前最主要的问题,针对问题的主要矛盾,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找出具体应对措施
1.2.5 确定目标 2011年6月底全院护士对护理安全知识的知晓率由原来的62%提高到80%。
1.2.6 拟定具体计划,实施计划 形成完善的计划书之后,各QC小组成员在圈长的带领下安照完善的计划书着手计划的实施。QC小组每个成员一起收集患者安全相关知识,每月编辑一本护理品管简报,简报内容包括品管微博,资源共享,护理安全知识必知,安全知识相关论文,法律法规,安全试题及答案,QC小组动态,护理新动态等几大板块。各科品管圈圈员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做好对本科护理安全知识的教育,护理部开展了护理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以及晨会提问,科内考核等其他相关措施的落实。
2 结果 QC活动前后护士对患者安全知识考核,结果见表1。
表1 QC活动前后护士患者安全知识考核结果(n=107)人
3 讨论 护士对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护理安全是核心,如护士的护理安全知识较低,常可影响患者及护理人员本身的身心健康,严重者可以威胁到患者及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由于护士在学校学到的护理安全知识很有限,岗前、岗后未进行规范化的培训,而护士对进行自我学习的态度不积极,学习途径少,护士对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度较低,认知程度不高,很难做到预防,使工作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而品管圈活动通过现状调查,护理安全知识考核并对现状进行分析、确定主题、订定目标、提出对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效果维持,品管圈活动是对现状进行改善,当实施的对策凑效后,将做法作为新的标准修订,制定和完善护理安全的指导性文件、防范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强化教育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个人考核范围中,形成长效机制。时间久了,可全面提高护士的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度。品管圈活动不仅使护士的护理安全知识快速提升。还可形成护理安全知识教育常态化,不断地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和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QC小组 成果 程序
Abstract: Results of the QC group activities reflects the form of a report, its purpose first, lessons learne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future activities; is conducive to the exchange of the results and appraised. QC results report is not simply a summary of the text, nor a paper reproduction, it has a unique programming, but also has a flexible writing skills.
Keywords: QC group results, the program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建设工程QC小组活动水平有显著提高,随着企业的发展、质量技术的更新、工程规模、体量的加大,专业岗位的技术人员新人大量存在。参与评选的QC小组的成果虽然成果很好,因为其报告编写存在一些问题,不能获得好的评比成绩。下面就以现场型课题编写程序及注意问题加以说明。
1、选择课题
课题名称要精巧,要体现“小、实、活、新”的特点,名称要精练、准确、鲜明和简洁。“精练”就是通过精练的名称体现短小精干的课题;“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应一目了然看出要解决什么问题,不抽象;“鲜明”就是课题名称新颖,实事求是;“简洁”就是课题名称应直接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简洁明了,目标单一,针对性强。
2、工程概况
很多小组成果发表中工程概况介绍工程的造价、用途及参与建设的各个单位,这些对成果发表没有好处。笔者认为,介绍工程概况其实是对课题的一个重要说明,有点题的作用。工程概况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应简单说明工程名称、规模、结构类型。第二部分应重点围绕课题说明。
3、小组概况
小组概况主要应有以下内容及注意事项, ⑴小组成立时间,活动时间、注册时间、注册编号。时间不能矛盾,前后一致。⑵小组成员介绍及文化技术素质结构、组内分工。值得注意的是小组成员当中执行环节应有工人实施,以往QC发表过程中小组成员全部是管理人员,没有施工人员,给人一种造假嫌疑,使小组活动可信度降低。⑶小组活动课题类型。发表过程中往往表述为小组类型,小组是没用类型的,只有课题分类型。⑷小组活动的总时数、出勤率。⑸小组的历年课题完成情况及主要成绩。
4、选题理由
选题理由的陈述要简洁、明了、充分,主要阐明选此课题的目的性及必要性。可以从以下方面阐述:⑴市场营销、用户需求、工序(工艺)须解决或提高的问题。⑵工作、生产现场的薄弱环节,以及质量、消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环节。⑶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就是把选此课题的目的和必要性说清楚,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不能只是列出方针目标、业主要求、如何树立企业形象等,没有把解决问题的症结说明白,没有抓住重点。例如,大多数小组有一个共同的理由‘本工程的目标是ⅹⅹⅹ杯’,看似一个不错的选题理由,仔细想来它不是一个可以支撑选题的充分理由。如果选择的课题不能达到设定目标,这个工程就达不到ⅹⅹⅹ杯的要求,课题的解决与否与得到ⅹⅹⅹ杯没有必要的联系,是理由不充分的表现。不充分理由是得不到认可的。
5、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是QC小组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活动的质量,应深入、全面、实事求是。现状调查是小组成果成败的关键的第一步,小组活动成败的关键。基本任务就是把握问题的现状和分析数据,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为设立目标提供依据。必须针对所选题目进行现状调查,了解题目所处的情况,统计数据真实有效,编制现状调查表。对调查表数据进行分析,检查项目必须是并列项目比较,从而找出主要问题。有些小组的检查项目把主控项目、允许项目、观感进行比较,项目比较混乱,不能一目了然。
6、目标设定
设定目标必须要针对所解决的问题,并与课题名称对应;目标不宜过多;目标要明确表示,应该量化;目标设定应有依据,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分析必须为充分必要条件,证明设定目标是切合实际情况,小组可以通过努力完成目标。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①依据本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来说明目标值实现的可行性。②依据本企业同类产品已达到的质量水平说明目标值是可行的。③依据同行业厂家达到的水平,确立赶超目标,说明实现目标值的可行性。④现状调查的结果,目标值可用以下公式计算:活动目标值=(现有水平十潜力)*排列图主要解决问题占的频率。
7、原因分析
本部分是现状调查的深入,也是确定主要原因的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关键是正确表达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的关系。主要问题①混淆排列图和因果图的作用,颠倒使用;有的把两个质量问题合并画一张因果图(或系统图〉去分析原因,或将没有任何关联的两个质量问题,机械地并在一起,画出一张关联图。②、因果分析不深入,层次展开太少,未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一层。正确使用图表工具,有助于提高质量活动的效率和有效性,特别要熟悉和掌握常用的两图一表。
8、要因确认
经过原因分析后,找出了各种产生问题的全部原因,但这些原因对问题的影响程度不一样,也存在着“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能否抓住这少数主要原因,是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关键。对诸多原因进行鉴别,把确实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找出来,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要因确认一般有两种办法:一种叫主观评价法;另一种叫客观评价法。用主观评价法来确认要因的办法是不可取的。一般来讲,要因需从因果图、系统图或关联图的末端因素中予以识别。要因确认要注意两点,即要因应根据它对所分析问题影响程度的大小来确定,而不是根据它是否容易解决来确定;末端因素要逐条确认,以免遗漏主要原因。
9、制订对策
针对确定的影响主要问题的主要原因,策划切实可行的实施改进方案和活动计划,使主要问题得到改善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制定对策应注意的问题:①对策中的要因项目,必须是经验证确定的要因,二者必须对应。②对策是要因项目的改进方法或手段。③分目标是针对每一要因所设定的改进要求。目标要尽量量化。④措施项目是针对为改变现状实现目标所采取的作业步骤,应具体、具有可操作性。⑤措施的责任人不要求体现全员性。
10、实施对策
按照制订的对策进行实施的情况及实施的效果。应注意的问题:①成果不介绍实施情况,只用按对策如期完成一句话带过。②实施情况和前后内容不对应。③未采用数据,图表说明问题。
11、效果检查
效果检查是整个成果的,是体现小组成绩的具体显示,因此要客观实际,全面体现课题的活动成果。效果检查应注意的问题: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与课题的主要问题和总目标相对应。②要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取得的成果要有有关部门的认证。③经济效益要有计算依据,严格按照实际实施情况进行统计计算。 其中有些小组经济效益多达百万,评委专家调侃道:‘我每年作两个QC课题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了’。
巩固措施
巩固措施是指把活动中行之有效的措施纳入有关技术和管理文件,其目的是防止质量问题再次发生。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巩固措施是指QC小组己经完成了的工作,例如把有效措施初步纳入了标准、规章、制度、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等,凡“计划要做”或“准备要做” 的工作都不能算是巩固措施,“论文”、“总结”、“交流资料”也不属此范围。②要把“需小组以外人员或部门执行的”巩固措施,通过上报审批,转化为行政指令,并用群众组织的口吻表述出来,使之得以顺利落实。③在取得效果后的巩固期内,要深入生产现场去确认,看是否按新的方法操作,是否执行了新的标准和制度,并作好记录,用数据说明成果的巩固状况。
总结和打算
这部分是成果的结尾,它的作用应是使听众明确成果主旨,加深印象,增强信服力和令人回味。
成果报告的编写既要严格按程序进行,又要有灵活的技巧。成果报告的编写并非易事,既要用功认真去做,还不能嫌麻烦。它既反映执笔者的个人水平,又体现小组的综合素质,QC小组就是通过实践进行总结,再实践,再总结,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成果报告水平,从而达到培养人才,开发人力资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