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政策

农业政策

时间:2022-11-10 22:23: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政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政策

第1篇

一、欧洲共同农业政策的产生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血与火的洗礼,西欧各国认识到使用武力谋求国家利益和统一欧洲是行不通的,受到战争重创的欧洲国家也不可能依靠本国的力量恢复经济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大作用,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复兴和繁荣。为此,1951年4月,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成立了煤钢共同体;1957年3月在罗马签署成立欧洲共同体和欧洲原子弹共同体条约,简称《罗马条约》,确定建立欧洲共同市场的目标,以促进欧洲繁荣和欧洲人民的团结。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其后经历三次扩大,英国、爱尔兰与丹麦于1973年,希腊于1981年,西班牙和葡萄牙于1986年分别加入共同体。1994年,共同体更名为欧洲联盟。随后,瑞典、芬兰及奥地利亦于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到2004年,中东欧十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立陶宛、拉托维亚和斯洛伐克将加入欧盟,现在的欧盟15国将扩大到25国。欧盟东扩后,整个经济区域之面积将由原来的320万平方公里,扩增为43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数亦将由目前的3.7亿人,增加至4.8亿人,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体。

按照"罗马条约"的规定,欧共体最初的目标只是建立一个以关税同盟为基础的区域性、排他性经济集团。在经济一体化的道路上首先取得进展的是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到1961年底,欧洲六国内部工业品进口限额全部取消,1968年,内部关税取消,对外关税统一。经济一体化对六国内部商品流通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彼此工业基础和实力的差别,必然带来比较利益的不同。因此,引发了农业一体化的要求,以便通过更为广泛领域的合作,实现各成员国之间利益的平衡;同时,农业一体化也是欧共体成员国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供应、稳定农产品价格、实行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法国、荷兰和意大利是农业一体化的积极鼓动者和支持者。在60年代初,这三个国家的谷物、畜产品和蔬菜及水果生产出现大量过剩,但没有销售市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其他成员国各有自己的传统进口渠道,如西德大量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进口农产品;二是法国、荷兰和意大利的农畜产品生产成本高,在世界市场上经不起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农产品的竞争。只有欧共体国家实行农业一体化,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共同市场,以统一的对外关税限制来自欧共体外部产品的竞争,才能为法国、荷兰等国的农产品占领欧共体市场,进而打入世界市场奠定基础。因此法国在荷兰的支持下要求彻底实施农业一体化,这样,欧共体六国于1962年1月14日通过了一个“建立农产品统一市场折衷协议”,即欧共体最初的共同农业政策。

二、共同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1、共同农业政策的目标

共同农业政策的目标包括农业收入目标、农产品市场目标、农业结构目标和农村发展目标,具体内容在发展中不断深化和具体化。主要包括:(1)促进技术进步,保证农业合理生产和对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的充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率;(2)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民合理的生活水平;(3)稳定农产品市场,保障供应的可靠性,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农产品;(4)保护生态环境和动物生存环境,保证食品安全;(5)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2、共同农业政策的原则

共同农业政策有三条原则,即共同体市场统一(Market Unity),共同体优先(Community Preference)及价格和预算一致(Financial solidarity)。

所谓共同体市场统一,即共同体内部成员国之间贸易完全自由,商品、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通,逐步取消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对欧共体以外国家筑起统一关税;协调成员国之间管理、防疫和兽医等条例,制定共同的经营法规,共同价格和一致的竞争法则。

共同体优先,即实行进口征税、出口补贴的双重体制。当进口产品价格低于共同体内部价格时,则实行进口征税;当欧盟产品出口价格低于共同价格时,就实行价格补贴,控制从共同体外部进口,消除世界农产品市场波动对欧盟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价格和预算统一,则是每年成员国农业部长理事会确定不同农产品价格,并建立共同预算,即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这是欧共体预算的主要科目之一。目前,欧盟共同预算收入约为840亿欧元,其中用于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约占50%。共同预算收入主要来源于:(1)成员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27%;(2)成员国从第三国进口农产品所征收的关税:(3)成员国向第三国出口的农业征税;(4)糖生产者交纳的分摊费;(5)成员国从第三国进口工业所征收的关税:(6)其他附加收入。

3、共同农业政策的具体做法

(1)建立统一农产品市场。1966年5月欧共体部长理事会通过决议,实行农产品自由流动,分步实施农产品统一价格。1966年11月1日橄榄油首先实行了统一价格;从1967年7月1日开始,谷物、食糖、植物脂肪和植物油实施统一价格;1967年9月1日稻谷实施同价;1968年4月1日,牛奶、奶制品以及肉牛同价。1966年,欧共体90%的农业产量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71%的农产品贸易额以及来自第三国60%的食品进口额实行了共同农业政策。到九十年代初,欧共体国家置于统一的农产品价格体系和共同农业政策管辖之下的农产品有:谷物、水稻、蔬菜、水果、糖、酒类、烟草、牛奶、肉、蛋、植物油、动物脂肪和油料等14个类别,占欧共体生产的农产品的96%左右。

(2)建立对外统一的农产品关税壁垒和对内统一的农产品价格体系。通过门槛价格、最低价格和干预价格等措施对共同体市场价格实行统一管理,维护市场平衡,保护生产者利益。

门槛价格(Threshold Price),是对欧共体之外国家设立的,是第三国农产品进入欧共体港口的最低进口价。如果第三国农产品到岸价格低于门槛价格,就征收这两种价格之间的进口差价税。这样,进口农产品只能按欧共体内部统一规定的标位价格在市场上出售。有时进口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甚至高于标位价格,因为除门槛价格外,还有贮藏费和运费在内,因而失去了价格竞争优势,欧共体内部农产品贸易得以保护。

标位价格,也称最低价格(Minimum Price),是依据一种农产品在欧共体内供不应求地区的市场价格而定,其中包括了贮藏费和运输费。农产品标位价格每年定一次,并由欧共体部长理事会规定公布14类统管的农产品的标位价格。农产品的统一价格不用某个国家的货币表示,而用欧洲货币单位埃居(1埃居约等于1美元)作为计算单位。标位价格因包括贮藏费和运输费,会因地区不同和运输费不同而变化,故只供生产者和消费者参考。同时,各成员国可利用自己的成本优势,以比标位价格稍低的价格出售农产品给伙伴国。

干预价格(Intervention Price),是生产者每年出售农产品可以得到的最低价格。谷物干预价格与欧共体最大的余粮区法国的奥尔姆市场条件相联系,它一般比标位价格低6-9%。当某类农产品供过于求,出现相对过剩,市场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时,生产者在市场上出售农产品后可以从欧共体设在各成员国的干预中心领取市场价格与干预价格之间的差价补贴,或者将农产品以干预价格直接卖给干预中心。欧共体设在各成员国的干预中心共有36个,享受干预价格的14类农产品的品种、规格和生产限额由欧共体统一规定审核执行。有了干预价格,就可保证生产者收回生产成本并获得微利,可保护农民的利益。干预价格也叫保证价格或保护价格。

(3)共同农业政策的其他做法。一是出口补贴制度。这对大部分产品都适用,如粮食,糖,油菜,奶,肉蛋禽,水果和蔬菜等。二是生产配额制度。针对糖和牛奶两种产品,每年根据共同体市场供求情况,提出生产配额总量,分配到各国,再由各国分配到加工企业。对配额内的产品提供保证价格,对配额外的产品则不能得到保证价格或不能得到全额的保证价格。三是对外保护制度。针对蛋和家禽两大类产品。在欧共体市场,蛋和家禽没有干预价格和生产配额规定,通过门槛价格实行保护。四是直接补助。主要是羊肉、油和油脂、烟草、棉花、干饲料、亚麻、大麻籽、啤酒花等。五是,落后地区发展补贴。利用欧洲的结构基金特别是农业指导和保障基金为农村地区采用农业新技术、改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非农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第2篇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变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其中最令人感受到震撼的是全世界迅速整合为一个经济体,彼此来往频繁,互相提携也互相冲击,全球经济力量横扫国界,带来更多的贸易也带来更多的竞争,同时也带来经济高度的调适与繁荣。因此,在21世纪的全球经济体内,经济考虑超过政治的考虑,全体人类逐渐转变为经济人。

从另一方面观察,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人类所使用的重要能源如煤和石油的存量已相继稀少,将使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由于农业是可以使资源再生的产业,其重要性重新受到人们的注意与定位。国际经济专家已经预测,随着21世纪尖端科技带来大改革,目前落后的农业将成为最先进的产业。21世纪的农业,我们将可以看到生物极限不断的被突破、生物技术产品的不断增加、产值巨额成长,许多农业科学家与基因工程师将直接参与农业生产,企业家也将涉足农业经营,使农业在本世纪为人类带来更大的财富与福祉,成为产业明星。

二、国际化与农业的转型

在实现农业成为产业明星之前,我们要先认识经济国际化与贸易自由化的世界趋势。经贸自由化后,“小农”势必面对“大农”的竞争。一般而言,在土地稀有的条件下小农国家往往以牺牲资本报酬率来提升土地生产力,而大农国家则以牺牲土地生产力来提升资本报酬率。在市场导向的国际竞争上,资本报酬率高的比较占优势,而土地生产力高的则居劣势。如此,在国际竞争下,小农同家将以劣势与外国的优势竞争,在传统的农业经营上,如不有效地转型以提升竞争力,将被淘汰出局。

在WTO规范全球化的情势下,我们的农业发展面临小农经营缺乏规模经济效率、技术效率无从发挥、商品化农产品价格长期偏低、以及国内外市场动态变化农业决策难以精准掌握等问题。

知识型农业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经营管理的运用。科技的研发与运用是产业进步的原动力,目前已经有很多先进的技术正在使用与研发中,预计将在21世纪大量被采用。例如以遥测技术监测农业灾害,以计算机控制自动化耕耘机的操作及施肥,利用生物科技开发具经济价值的新品种,制造生物性农药和疫苗等。目前部分先进国家已相继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从事相关技术的研发,我们必须注意此趋势的发展,随时学习和运用这些科技,才不会输在新世纪的起跑点上。在经营管理方面,农民要利用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要随时观察发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主动提供高质量服务以满足消费者。此外,小农单打独斗的经营方式已不容易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要让所有产销团队积极参与农业策略联盟,发挥团体的力量,以全球化的市场考虑,强化我们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也是环保的世纪,传统以生产为主的农业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祖先把它交给我们,我们还要将它保留给子孙后代。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机物质可以改良土壤的结构。农业具有良好改善环境质量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也有抑制温室效应的作用。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滥用农业科技和某些不当的农业经营方式也会使环境遭到破坏,对此应该加以避免。未来新一代的农民,在追求产业发展的同时,应当兼顾人文的修养,珍惜环境、关怀自然,使产业发展与环境维护能兼筹并顾、相辅相成,使农业转型为具备科技与现代化经营理念、并兼顾生态安全的综合性先进产业。

三、农业施政目标与对策

小农国家在加入WTO以及全球竞争情势下,要有以小博大的智慧,改进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技术,才能和资源丰富的大农国家竞争取胜。基于此认知,今后我们的农业施政目标应将过去以“提升生产力”为核心的农业政策,转变为以“提升竞争力”为主轴的政策方针,并将传统以“增产”为目的的农业数量经济发展策略,转型为以“增值”为目标的农业知识经济发展。因此,要积极发展农业生物科技与优质食品技术等高科技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并通过农业策略联盟,将小农转型为大农,发挥经济规模效率;同时配合现代生活注重休闲的趋势,推动发展休闲农渔业。兹将因应加入WTO全球竞争情势、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各项对策简述如下:

1.发展生物科技,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因应全球竞争趋势,加速传统农业向知识、技术及资本密集农业转型,须加强生物科技等重点高科技研发,强化产业合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及技术附加值,落实农业科技产业化及商品化,促进涉农企业发展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农业竞争力。

2.推动农业策略联盟,发挥规模效率,提升农业竞争力。在WTO规范的开放式经济体制下,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将影响国内农产品的生产与供需,小农经营难与大农制国家竞争。为纾缓加入WTO对农业的冲击,需积极加强推动农业策略联盟,将小农组合成大农,发挥规模经济效率与技术效率,并整合农业现有的优势资源与核心技术,通过同业与异业联盟,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以建构农业安全防护网形成经济软提防,协助解决农产品产销失衡,稳定农产品价格。

3.发展休闲农渔业,活络农渔村经济,提高农民所得。在国际竞争冲击下,传统农业必须调适转型。休闲农业为非贸易财,可以扩大农业生产范围且不会受到进口品的冲击。因此,农业部门应掌握周休二日的契机,利用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业产业文化、农渔村景观以及山林中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型为农业休闲及观光旅游事业,在产业发展与生态安全兼顾之下,创造农渔民转业或兼业机会,增加农民所得。

4.加强环境安全,维护自然环境。台湾地区由于地质结构脆弱,且台风豪雨及地震频繁,加以过去对自然资源的不当开发利用,容易引发洪患、土石流等灾害,亟需加强治山防灾及生态保育以改善环境质量,农业是具有生产面、生活面及生态面的“三生”产业,必须兼顾产业发展与资源保育,以确立永续经营的目标。

5.健全农业防检疫网,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加入WTO后,随着经贸自由化,国外农产品进口将逐年增加,为防杜进口产品挟带疫病虫害进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必须建立动植物疫情监测系统,强化各项防疫检疫措施.

第3篇

一、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困难与组织形式选择

(一)评估的困难

对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判断,判断的难度主要是由下面一些主客观条件所造成的:

1.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关系的利害性

农业政策实施的结果必然会造成人们经济利益格局的改变,有些人从中得到了经济利益,有些人损失了经济利益。得到经济利益的人可能说自己是应该得到,或者加以缩小。经济利益受到损失的人肯定会喊冤叫屈,并加以夸大。双方这种对各自经济利益得失相互背离的描述,就要严重地扭曲农业政策的本来面目,使人们难以对农业政策所转移的经济利益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估。这种评估是对农业政策的一种价值判断,又是对政府及其有关人员政治行为的一种价值判断,评估的结果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荣辱褒贬,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经济利益。所以,政策的制定者或执行人总是千方百计地影响评估的结论,力图对农业政策作出有利于本政党、本届政府、以及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评估。不同利益主体对政策评估所施加的影响,必然增加政策评估的难度。

2.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换的结果重叠和效果的难以辨认性

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农业政策不止是一项,在同一个时期,往往有很多项农业政策在同时发挥作用,这样就造成了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结果重叠在一起,很难准确地将某项农业政策的实际效果从总体变化中区分出来。有时,不同的农业政策,以及农业政策与其它政策之间缺乏协调,甚至相互干扰,使得区分每项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各自效果更为困难。

3.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影响的广泛性和结果的难以计量性

一项农业政策转移经济利益所造成的影响往往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其中既包括经济的影响,又包括非经济的影响;既包括预期的影响,又包括非预期的影响;既包括短期的影响,又包括长期的影响。在所有这些影响中,一方面,有些因素难以测定,或根本无法测定;另一方面,有些结果也往往难以用同一个计量标准来衡量。这就给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正确评估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4.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多目标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

一个国家的农业政策是由一系列政策组成一个农业政策体系,这样一个农业政策体系在转移经济利益时目标是多个。国家希望实现所有的农业政策目标,但有些政策目标是处在矛盾之中,起码是不能同步实现。这样针对不同目标的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此外,尽管我们要求农业政策要有明确的目标,但由于一方面农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生产结果就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政策问题的复杂性和高度政治性,以及农业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和对象的主观因素,也使得农业政策转移经济利益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这就给最终的价值判断带来了困难。

(二)组织形式的选择

1.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评估的制度化

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评估的制度化就是将其评估作为一项制度列入有关政府部门的实际工作计划,使其评估不仅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而且能够成为一种程序化的制度,这是从组织上落实其评估的一项根本保证,其评估制度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1)政府机构中应该设置专门的组织或指派专门的人员进行评估;

(2)建立评估工作制度,每项实施的农业政策在适当的时机都要进行评估;

(3)设立评估基金,解决评估的经费来源问题;

(4)认真对待评估的结论,注意评估结果的消化吸收。

2.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评估者选择的多样化和科学化

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者是评估的主体,对于评估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由于他们在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利害关系不同,使得他们对其评估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局限性。因此,对评估者的多种选择以及对各种结论的有效综合,十分有利于得出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

(1)农业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评估。这种评估的优点是评估者本身就是农业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因此对整个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过程具有全面的了解,评估者掌握着有关农业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大量第一手资料,有利于评估活动的开展。但这种评估也有其致命的弱点:由于评估的结论关系到评估者作为农业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自身的声誉,因此评估中容易出现夸大成绩,尽量少讲或根本不讲失误的现象,这与评估的根本宗旨相违背;作为农业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们往往代表着某一部门、某一机构或地方的局部经济利益,这就使得评估容易走向片面性,并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由于评估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评估者系统地掌握有关的经济理论知识,并熟悉有关的方法和技术,对于他们来说,往往缺乏这方面的系统训练。

(2)受政府机构委托进行的评估。政府有关部门可能委托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的机构、学术团体、专业性的咨询公司、乃至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对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进行评估。这类评估者由于不受政府内部利益格局的限制,因而能够较公正进行评估。由于评估活动是以委托方式进行的。因而有利于建立起评估者与政府机构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促使评估活动顺利地进行。由于评估者是专业的评估人员,具有评估不同农业政策的丰富经验,有利于提高评估活动的质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接受委托的评估者由于在评估经费、评估资料等方面受委托人的控制,所以有时会造成评估者实际上对委托人负责,而不是对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效果负责的现象,评估者可能接受委托人的旨意,为了迎合委托人的要求而放弃科学公正的评估结论。

(3)相关利益集团及其代表机构的评估。农业政策所造成的经济利益转移要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加工者、消费者、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者以及与农业有关的信贷机构等各方面的经济利益,相同的经济利益取向形成各自的利益集团。一般来说,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代表机构,例如农民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组织,他们对农业政策都会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得失角度加以评估。这种评估虽然较多地考虑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可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却能够更加突出地反映某一个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得失,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4)独立的农业政策专门评估机构的评估。一些在行政隶属关系上不属于政府部门的相对独立的农业政策机构,有利于维护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评估的科学性、客观性,有利于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评估人员,一般来说,这类机构的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评估形式。总之,以上各类评估人员及组织形式各有短长,一般不能以一家之言为准,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评价结果,然后再决定农业政策的取向。

二、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评估的理论基础

新福利经济学不再把资源的配置理解为社会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状态是以收入均等化为前提。而是把效率研究放在首位,并认为效率来自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借鉴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来评估我们的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应该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如何借鉴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来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服务呢?那就是要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来兼顾公平。只有把效率放在优先地位,才有可能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收入和分配的合理化,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公平和效率是各国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时都要面对的选择,传统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选择是处在两难的境地,两者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认为要提高效率就会有碍于公平,要讲究公平就要牺牲效率。那么人类能否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协调和同步增长呢?这是人类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

无数农业政策的实践证明,在效率与公平这对矛盾中,效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提高效率,将“蛋糕”做大,才能够实现更好的公平分配。这里所说的公平不是平均,而是机会均等,这里的公平是在机会均等条件下导致的收入不均等。由于农民在能力上和智慧上的差异,有人收入丰厚,有人收入低微,这正是公平的一种反映。如果你硬要把他们的收入拉平,反而是不公平的表现,结果必然会降低经济效率。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反映着生产和分配的矛盾。很显然,一个国家在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前面提到的效率和公平的协调和同步增长,也是一种类似于帕累托最优的理想化模式,在农业政策的实际运行中难以完全做到,但却是国家应该始终努力的目标。效率是解决公平问题的基础,但效率的提高并不会自动形成公平,公平的实现离不开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的转移。

三、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评估的基本标准

(一)生产力标准

第4篇

一、转型时期我国农业财政有效投入问题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农业政策转型时期的推动之下,农业财政投入问题呈现出较为不足的趋势,而且财政投向结构也较不合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比较明显、深入。具体表现为:

(一)农业财政投入总量存在着不足

根据财政支出和财政农业净支出等发展情况来分析,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量比较少,而且农业财政投入与财政农业支出的差距过于悬殊,进而使农业财政投入的资金比较匮乏。与此同时,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资金与农业财政投入的资金也出现了一定的差距和分歧,一部分农业财政资金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和配置,非常不利于农业政策转型的发展趋势。

(二)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结构存在着偏差

我国财政部门在对农业进行资金投入时,大多数都比较倾向于非生产部门,使生产部门遭到了一定程度地重创,造成我国农业生产缺少强有力的后备力量。由于缺少对农业生产性支出的投入,主要表现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于雨旱天气不能有效地进行治理;土壤质量不断恶化,水土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等[1]。一系列的农业生产问题都使财政农业结构的不合理性较为突出。

(三)财政支农资金的挪用现象比较严重

通过一定的调查和了解,在国家财政对于农业资金的投入中,一部分的农业投入没有得以完整地到位,部分资金被应用在与农业无关的其他地方。一些地方不是很重视支农问题,既而地方政府在财政紧张的状况下,使支农资金没有完整地到位。

(四)资金投入机制较不完善,缺乏一定的重点性

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在财政内部是多方面投放形式,各个部门、机构都具有一定的资金投放权,“一职多权”的现象比较严重。缺少完整统一的集中力量和整体目标,资金得不到最大程度地优化利用,使资金投入机制无法正常地运转。

二、转型时期我国农业财政有效投入问题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调整农业投入的结构

现行的农业政策主要通过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优化产业化经营模式,旨在不断促进城镇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基于此,财政部门要予以全方位、多角度、多领域扶持,特别是对于土地项目治理和产业经营化项目等。将资金更多地应用在提升生态综合治理和水利建设等方面。与此同时,农村财政收入要符合财政体制改革的建设目标,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侧重于农业基础教育和科技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民补贴体制。

(二)增加财政收入,拓宽农业投入途径

在保证国民经济有效运行同时,要尽可能地将应收的税都及时收上来,从而增加财政支农的资金投入量。同时,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进行资金的节约使用,要对行政事业机构及内部人员予以一定的约束和限制,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的财政收支状况,促进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同时,要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予以一定的强化控制,严格控制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开展必要的监督检查活动。对于违法人员要加以严厉的惩处,避免资金浪费严重现象的发生,实现财政资金合理高效利用的发展目标。

(三)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工作,确保支农资金的到位

要做好年初农业预算编制,在具体的编制过程中,要使年初预算与农业投入进行深度的结合,使支农资金能够落到实处。财政部门要始终从年初预算开始着手,促进预算各项工作正常实施;要清晰准确地认识到全年农业支出进度目标,使支农资金的支出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中,以免在年终期间突然出现大批支出现象的发生。

此外,为了确保支农资金的真正到位,可以制定并完善的财政支农专款专户核拨机制,简化资金流转环节,避免资金滞留现象的发生和延续,进而不断增强资金的到达率。因此,可以将资金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直接拨付到资金的使用单位,单位支出直接到财政部门或农口事业单位进行核销[2]。

(四)要?ε┮挡普?投入予以高度的重视

财政部门要正视农业财政投入问题,明确其重要性,要将农业财政投入纳入重点工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农业难免会受到工业化的影响,其资本积累很难进行大幅度地增长;而且农业技术水平比较低,进一步加剧了农业资金的投资效益,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步提升、协调运转。基于此,财政部门要强化财政支农的广度和深度,将农业财政有效投入工作落到实处。

第5篇

中国惟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近年来,农发行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否促进农发行双重性目标的实现,是否会造成农发行定位的偏离,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农发行改革的成效可以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走在实现双重目标的路上

农发行是自1994年成立的农业政策性银行。1998年,受当时经济形势影响,农发行的大部分贷款业务被划回中国农业银行,仅保留了粮棉油储备、收购和调销贷款业务。从1998年4月到2004年7月,农发行处于“封闭运行”时期。这段时间内,农发行实际上是“国家粮食储备银行”。2004年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提出,“农发行要深化改革,精简机构,减少行政色彩,按照现代银行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内控机制,降低财务成本,提高效益,防范化解风险。”自2004年开始,农发行开展“内部综合改革”,并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即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多方位、宽领域的支农格局。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农发行又提出了“两轮驱动”的业务发展战略,即突出支持粮棉油全产链发展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发行在其内部改革进程中相继提出“一体两翼”和“两轮驱动”的业务发展战略后,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受重视程度明显下降,涉农商业性贷款业务则发展迅猛。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改革之后农发行自身定位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而其政策性业务范围仍然局限在传统的粮棉油储备、收购相关贷款。作为中国惟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理应将自身定位为着力完成政策性目标的金融机构,而政策性业务范围过于狭窄的状况,则使其为实现自身发展不得不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商业贷款等领域。

2004年以来,尤其是在2007年,随着农发行内部制度的健全和业务发展方向的转变,其市场性目标实现情况较为理想。总体而言,这将有助于提升农发行的可持续性,使其运营更加符合现代银行的规范要求。然而,在政策性业务被排挤、商业性业务大行其道的背景下,片面追求市场性目标的实现可能会造成其发展的进一步扭曲。

另外,农发行在增强盈利能力和控制经营风险上取得的成绩更多的是得益于商业贷款业务的开展,其政策性贷款业务仍然存在政策性挂账等问题,远未实现运作的商业性。

在资金来源方面,农发行目前的融资结构已经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期限不同规模的资金需求。但相对其负债规模,农发行200亿元人民币的实收资本规模过小,这会对其长期发展造成限制。农发行的运营效率在改革之后有了显著提高,但在2010年年末则出现了回头的倾向。该行业务范围和自身规模在近几年的不断扩大会对其提升运营效率形成严峻的挑战。

如何更好地保证双重目标的实现

针对目前农发行在实现政策性目标和市场性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一是为农业政策性金融专门立法,明确农发行使命目标。

当前发达国家对政策性金融均出台法案加以约束限制。美国依据《1916年联邦农业信贷法》、《1923年中间信贷法》和《1933年农业信贷法》将全国划分为12个农业信贷区,在每个区都建立了包括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间信贷银行和合作社银行在内的互助合作性质的农业信贷体系。另外,日本、法国、印度等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较为健全的国家也有完善的相关法律体系。从借鉴国际经验角度来看,对农业政策性金融专门立法势在必行。

二是扩大政策性业务范围,更好地弥补商业性金融的不足。

农发行过于局限的政策性业务范围限制了其政策性目标的实现。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要符合其“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自身定位目标,必须扩大其业务范围,弥补商业银行和合作社机构在农村区域形成的资金空缺。在农业农村金融领域,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现象仍然广泛存在,农发行的政策性业务范围可以从与粮棉油有关的政策性贷款业务扩展到农业科技孵化贷款和农村扶贫项目贷款,进而推广到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业务,以满足多元化的资金需求。

三是扩大整体规模,在乡镇一级设置办事处。

与其他经营涉农业务的银行相比,农发行目前经营网点过少,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业务的开展,也难以满足农业农村领域对资金的需求。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在农业农村金融领域出现的大片空白,在目前由诸多小型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占领,但这些机构往往风险较大,对农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而作为大型政策性金融机构,农发行的信用评级与国家一致。若农发行的经营网点能够扩展到乡镇甚至农村基层,将对我国金融安全和农村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四是进一步调整融资结构,扩充农发行资本金。

农发行的负债融资结构在2004年以来有了大规模的调整,但相对于另外一家政策性银行而言,其对中央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仍然过高。农发行应当进一步扩大债券发行和吸收存款的规模,使其负债结构更加合理。

第6篇

今年4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其总体目标是:通过推动产业新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体制,把农业建设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能致富农民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把村庄建设成为让农民能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农民培育成为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形成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努力使我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同时提出了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面实施“强龙兴农工程”、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调控能力、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要求。根据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从农发行当前“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构架、政策性金融具有的职能和全面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三个层面来看,我省农业政策性银行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

1.积极支持全省粮棉等大宗农副产品流通和物流体系建设。浙江作为全国粮食主销区,每年粮食缺口在200亿斤左右,需要从省外调入,同时作为用棉大省,年产棉纱80万吨以上,纺纱加工能力居全国第4位。根据“十一五规划”,五年内全省将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流通服务业,加快创建现代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增强产业化经营中产加销各个环节的有效链接,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和物流体系,重点培育100家成交额超5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中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有30家;积极发展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营销方式,重点建立50个农产品推广中心,10个大型配送中心和5个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初步形成功能完备的农产品营销促进体系。同时,省政府已制订出台了《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计划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建设省级粮食物流基地,以杭州、温州为支撑,建设中心城市粮食物流中心,以其他地级市为补充,建设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加上县市粮食批发市场,形成覆盖全省、辐射长江三角洲和沿海地区的粮食物流网络。其中舟山、宁波、杭州、温州、嘉兴、衢州六大粮食物流项目建设条件相对成熟,有的已开工建设。大规模的粮食中心粮库、批发市场、中转码头和加工园区建设,为农发行的粮食仓储设施贷款提供了广阔的支持舞台。

2.围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增加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资技术装备改进的信贷投入。《决定》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的力度,把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村庄整治建设紧密结合,合理围垦滩涂,开发低丘缓坡资源,加大地力培育和基础设施配套,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加快农村交通网、供水网、供电网、信息网、流通网等基础设施网建设。根据这个要求,“十一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增加投入,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实施“优势产区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沃土工程、农业环境整治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农机化促进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欠发达地区农业开发”等农业发展10项重点建设工程。农发行作为唯一直接服务于农村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要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基本贷款支持,发挥主导作用,并形成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以农信社、农业银行为辅的多层次的金融供给服务体系,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对农田水利、水电开发,以及农村公路、桥梁、电网、沼气、通信等农村基础建设与公共产品的金融供给,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本农田的产出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开拓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的贷款项目。《决定》要求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重点组织农业新品种选育、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环控技术等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和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性技术,创建一批农业科技专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大力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进农作制度创新,推行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精准农业等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因此,要加大对农业科研开发企业的金融支持,特别是生物基因农业、良种培育、灌溉技术、生态农业、良法技术推广等方面的贷款和金融服务,为全省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撑。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引导性项目,如农业科技示范场、水稻优质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示范点、农产品标准实施省级示范区,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4.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目前,我省有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52个,到2010年,全省将建成1000家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加工型、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全省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农副产品出口创汇70亿美元以上。《决定》要求集中力量扶持一批规模大、带动面广、竞争力强、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构建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应主动提供金融支持,配合各级政府以及农业相关部门实施“强龙兴农工程”,重点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培植一批产业带动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加工型和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以大宗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为原料的精深加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及加工设备的引进力度,促进农业与工业的整合,提高企业外向发展能力,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二、经济发达地区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框架

由于处于经济发达地区,我省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具有其他省市无法比拟的发展条件,如较强的地方财力优势、良好的客户基础和相应的金融外部风险补偿能力,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特有的优势,使得我省的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农发行可以选择效益佳、信誉好、影响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足的客户进行重点支持,在为我省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总体思路。要从适应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出发,谋划调整农发行商业性贷款的业务范围。一是在发展方向上,坚持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合理调整信贷资金投向。二是在支持范围上,坚持全面服务“三农”原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领域,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支持。三是在服务对象上,坚持承贷主体具有风险承受能力为原则,应包含从事农业、农村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四是在业务品种上,坚持满足新农村建设金融需求的原则,应包含与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有关的所有银行信贷业务,包括允许商业银行经营的各类表内外信贷业务;五是在实施操作上,坚持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业务发展的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随着农发行机制体制的不断完善,逐步拓展商业性贷款的业务范围和信贷产品。在对区域内大部分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支持的同时,对其中的少数欠发达地区实行分类指导,促进这部分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2.贷款模式。贷款按性质和风险的高低,可分为政府信用贷款、政府债务性贷款、企业自主贷款等三类模式。一是政府信用贷款。指以财政资金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贷款。对此类贷款,应由地方政府指定贷款主体,政府和财政部门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由财政列入预算归还贷款本息。政府贷款一般采用信用贷款方式。二是政府债务性贷款。指列入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管理,以国有资产产生的收益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贷款。对此类贷款,应获得政府投资项目的立项批文,政府国资部门同意贷款和同意以国有资产收益归还贷款的批文。政府债务性贷款一般采用抵押担保贷款方式。政府同意先将国有资产收益列为财政收入,再由财政归还贷款本息的,也可采用信用贷款方式。三是企业自主贷款。企业自主贷款一般采用担保贷款方式。企业无法提供足够抵押物的,要采取政府出资设立专业担保公司、组建风险共同体等形式,为农发行贷款提供保证担保。对专业合作社等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可采取注册企业法人资格、组建担保基金等方式,组建贷款和担保平台。

第7篇

摘要: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规律性要求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反哺”农业,中国已开始全面启动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总结归纳美国、法国

>> 浅谈欧盟农业支持政策的改革及对中国农业政策的启示 美国《农场法案》对中国农业政策法制化建设的启示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商业化转型中的博弈 全球企业家眼中的中国农业政策 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农业政策转型 欧盟农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农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浅析财税政策对中国农业工业化发展的作用 浅谈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粮食价格危机的农业政策根源 工业“反哺”农业时期的税收政策研究 关于“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分析与政策探讨 农业政策性金融国际经验借鉴 工业反哺农业的组织创新及其路径选择 “工业反哺农业”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 浅谈经济危机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及政策的研究 CAFTA框架下印尼农业政策对中印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农业政策对农户种植决策影响的研究综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7-08-25.

[6] 樊 亢,戎殿新.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兼论农业合作社[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4.

[7] 孙 明.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经验借鉴[J].经济问题探索,2002(12):125-128.

[8] 陈锡文.法国、欧盟的农业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6):11-14.

[9] 郭作玉.法国的农业信息服务[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0(2):16-17.

[10] 杨小凯.资本主义≠经济成功[N].南方周末,2002-08-08(B).

[11] 孙居涛.制度创新与共同富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2] 尚 娟,申尊焕.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理论导刊,2008(2):77-79.

第8篇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金融 农业发展银行 西部 新农村

在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农业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这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农发行作为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结合西部实际,确定支持领域和重点进一步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从农发行贵州分行看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持作用

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贵州省分行已覆盖全省9个地州市,建立了56个县市的组织网络和金融服务体系,并在其他33个无机构的县市区,设立了29个客户服务组从事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近年来,针对贵州特色农产品资源较丰富,但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实际,农发行贵州分行充分发挥自身在信贷规模、资金、利率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支持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贷款规模从2006年初的60亿元发展到目前的193亿元,其中,在黔东南州就投入了13亿元信贷资金,重点支持凯里市“两河”治理、凯雷农村公路等建设项目的实施。其信贷投入力度、贷款增长速度均位于全国农发行系统前列。2009年,农业发展银行贵州分行加快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仅上半年就投入40亿元信贷资金,为支持贵州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1、农发行在支持粮油生产和流通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农发行贵州省分行自成立以来,坚持把做好粮油收购资金供应管理作为立行之本。根据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的变化,该行适时调整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粮油购销,确保国家粮改政策的实施和全省粮油收购、储备、调销等业务的正常运行。2008年,农发行贵州分行全年累计发放各项贷款67.66亿元,其中,政策性粮油贷款14.6亿元,同比增加12亿元;粮油收购贷款11.89亿元,同比增加1.28亿元。

2、农发行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是发展农村经济,方向是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理念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此带动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和推动农民增收。近年来,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农发行贵州省分行累计发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76.38亿元,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择优扶持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发展,有效发挥了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三农”发展。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投资22.7亿元的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在贵州省赤水市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农发行贵州省分行针对贵州林业资源丰富的实际、累计发放贷款16.4亿元支持的产业化发展项目,也是农发行业务范围拓展以来、全国农发行系统审批单笔金额最大的贷款项目。该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季节性地为社会提供50万个闲置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通过种植出售竹原料、支持基地建设等,种竹农民每亩可增收100元/年,每年可增收2700万元,种竹农民实际增加收入1.03亿元。

3、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贵州省情,农发行明确将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重点、骨干项目,加强对农田水利、农村路网、农村电力、能源、信息网等农村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截至2008年3月底,该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9.24亿元,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22.15亿元,占一季度贷款累放额的75.8%,是2007年全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总额的6.33倍。

4、为涉农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近年来,农发行贵州省分行不断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截至2008年3月底,该行涉农小企业贷款户数已达136,占全行总贷款户的30%,涉农小企业贷款余额达2.5亿元,在支持贵州“三农”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2008年4月,农发行贵州省分行与贵州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就促进贵州省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签订担保合作协议,以拓展涉农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化解和分散金融风险,强化政策性银行支持涉农中小企业功能,贯彻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农发行支持西部新农村建设中的制约因素

1、不能充分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

西部贫困地区一边是“缺血”的穷财政,有大量资金需求,一边是农发行能够提供政策性的金融支持,而这一需一供却不能有效结合。在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的现实下,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又受到诸多限制,应该取消对农发行业务范围的单一申请审批制,凡是有利于农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行业、产业、项目,都应准予农发行介入,成为农发行的业务范围,从业务范围和功能上,让农发行成为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的政策性银行。同时,由于农发行现行的项目管理模式,基层行没有主动权,贷款门坎高,办贷程序繁琐、成本高,造成农发行办贷难、办贷慢的现象。

2、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

目前,农发行商业性贷款的主要方式是担保和抵押贷款,而西部的社会信用担保业处于萌芽期,还没有形成可为农业企业提供担保的信用机构。新农村建设中与“三农”关系密切的项目,即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小企业等业务,多数属于贷款期限长、风险大、利润率低的项目,按照商业性贷款管理要求,欠发达地区大多数项目很难获得信贷资金支持。

3、农发行开展商业性支农信贷业务仅处于起步阶段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是发展县域经济社会,而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往往表现在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县域经济项目投入大,回收期长,风险高,商业性金融机构网点不断收缩,存差不断扩大,大量资金不断从农村抽走,农村资金流出严重。支持商业性新业务的开展,必须坚持谨慎积极的原则,这为欠发达地区本身难以开展的客户营销增加了压力。农发行基层贷款权上收后,从贷款到调查、审批到发放,手续复杂,供求时间不对称,有时银行贷款到位,企业商机已失。

4、农业政策性金融内部经营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

在营运管理方面,农发行服务于客户、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基层行还不适应上级行针对支农需要、针对市场变化的信贷计划调整,信贷计划的准确性不高,结算手段相对单一,不能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一些行对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对现有的数据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实现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在队伍建设方面,员工素质与信贷支农的现实需求还不太适应,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项目评估、风险管理、国际业务、法律事务、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岗位激励约束机制亟待完善。

三、对农发行支持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1、巩固传统粮油购销业务

按照国家粮棉改革和购销政策,农发行应适时调整信贷政策,坚持不懈地做好传统的粮食收购、储备、调销信贷工作,巩固好原有的粮油储备、购销企业,全力支持粮油产业发展。根据贵州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小、发展潜力大的实际,贵州省分行积极支持粮油加工产业链发展,促进一批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的粮油加工产业链品牌的创建,真正形成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农民大幅增收。

2、以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

县域经济是连接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纽带。农发行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平台,给县域经济繁荣注入新鲜血液,对推动整个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机制

切实落实现代银行要求,不断推进农发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一要建立健全信贷管理制度体系,二要努力防控经营风险,三要继续强化资金计划分类管理。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逐步把农发行办成发展空间合理、治理结构科学、体制机制健全、经营管理规范、操作手段先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针对2008年产生新增不良贷款的实际,贵州省分行在全省系统开展了历时3个多月的信贷管理与风险防控集中学习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全行员工集中学习信贷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排查信贷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着力解决信贷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进一步夯实信贷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4、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立足地域经济特点,积极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贵州省为例,虽然其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较多,市场很大,但是开发严重不足。农发行可以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平台,依托政府的组织优势和农发行的网点、资金优势,通过不断加大信贷,重点扶持市场前景广阔、产业覆盖面广、附加值高的特色产业。如支持优质稻、茶业、杂交玉米、种子和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对于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贵州省分行近年着力支持了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神奇、益佰、信邦等药业企业的发展。

5、创办农业政策性担保公司

农业项目特别是新建项目,风险高、信贷投资风险大,亟须有一个政策性的信用担保机构来支撑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银行除了自身要切实加强风险防范外,还应建议政府筹建农业政策性担保公司,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农业担保公司可建在县一级,由政府提供注册资本金、初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可依托乡镇政府、农业企业等,采取会员制形式,吸收会员资金,壮大担保基金。在担保公司成立初期,政府财政应为担保公司提供费用补贴,待其逐步发展为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后,政府可停止补贴,以实现担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海林:农业政策性银行与新农村建设[J].河北金融,2007(11).

[2] 李景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欠发达地区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9(2).

第9篇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业补贴;土地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3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4―0060―04

一、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探析

关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国内的学者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麻志周(2004)、苏振生(2004),夏建周(2005)以及蒋平、陈锡文(2006)等学者认为,国内粮价上涨的原因在于农产品供给量减少,而农产品供给量减少是由于耕种面积减少,耕种面积减少在于耕地的减少;刘正山(2006)等人则通过OLS回归分析得出结论:不能简单将农产品产量与播种面积或耕地面积挂钩,不能认为保有了一定的耕地面积或保证了一定的播种面积就必然保障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产量,从而主张通过农产品补贴、技术进步等手段解决农产品供给问题。

我国近几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供给相对减少。供给减少的主要表现是减产、存量下降等;二是需求增长明显,主要表现在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新增加一部分用粮,食品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保持较快增速;三是增加和补充储备粮导致的政策性需求增长明显;四是国际粮价全面上涨以及运输费用提高、物价上涨等因素也引起粮价上升。但是造成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阶段和农业生产率低下造成的。

(一)供给相对不足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1 长期看,耕地面积减少是一种必然趋势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八亿多农民,要解决“二元经济”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城市化要转移到城市,城市化使城市面积呈现膨胀的趋势,在总面积一定的前提下,城市面积的增加必然带来耕地面积的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6-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2亿亩,其中1999-2002年三年减少4900万亩,2003-2006年,净减少耕地6009.15万亩,年均减少耕地在1000万亩以上。按目前趋势,到2020年,中国耕地缺口将达到1亿亩以上。

2 生产成本上升影响农产品产量

农产品产量增长不足是价格上涨的另一个原因。农产品生产的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生产成本又可细分为物质与服务费用以及人工成本。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迅速增长的用地需求及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导致工业用地价格大幅上升,带动农村土地价格加速上涨;同时,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导致种粮机会成本增加,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非农就业,家庭用工折价和农业雇工费用上升,由此导致生产成本构成中的人工成本大幅上升;此外,工业和城镇化发展拉动原油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并向下传导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引起投入农产品生产的物质,如农用工具、饲料、化学肥料、农药(器械)和农用机油,以及相关服务价格显著增长。上述因素共同推高了农产品生产总成本。以玉米生产为例,每亩玉米生产成本呈逐年增加趋势,从1995年到2007年,总成本上升了50.4%,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分别上升了34.1%和260.7%。生产成本构成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分别上升了26.9%和43.6%。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化肥和能源的价格

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对农产品生产和消费都产生重要影响,是导致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原因。从农产品需求层面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城乡居民经济收入明显提高,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较快,导致农产品消费需求出现较大的结构性变化。食品消费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食用油、肉禽蛋奶和精加工食品消费需求迅速增长,由此导致生产食用油的油料作物和生产肉禽蛋奶的饲料原粮需求大幅增加。由于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主要为大豆和玉米,这一变化直接导致大豆和玉米消费需求大幅增长,2007-2008年度,玉米消费需求较上年度增长3.6%,大豆消费需求较上年度增长5.7%。

(三)其他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

1 预期造成的影响

2007年我国农产品总产量达50150万吨,成为历史上第4个产量超过5亿吨的高产年,但当年粮价涨幅却进一步增加,全年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0.26%。预期和价格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预期在农产品价格上涨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因素,由于预期的存在使得这一需求量本身和大家理解的量之间又有一个放大的倍数,是预期本身造成农产品供需关系的紧张。另一方面,前期农产品供给偏紧、粮价大幅上涨也有较强的人为因素,如惜售、抢购、拉抬价格等。

2 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促使我国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

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部分农产品品种价格影响较大。如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较高,国内大豆消费需求近70%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际大豆价格几乎完全主导了我国国内大豆价格走势。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生物燃料需求刺激粮价上涨。就短期效应而言,导致去年以来粮价急涨的更重要因素是生物燃料的发展。由于油价高涨,生物燃料备受青睐,许多国家都开始建设以玉米制造燃料乙醇之类的项目。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用玉米生产的乙醇燃料需求的增加是导致2006年上半年世界农产品储备减少的主要原因。二是气候的变化对部分农作物产量的影响。随着异常天气越来越频繁,2007年全球主要产粮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歉收,这也是粮价不断攀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澳大利亚、欧盟、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印度、印尼、泰国、南部非洲等其他农产品生产大户的减产,多多少少也与干旱有关。全球变暖引起气候变化,使干旱、洪涝、农作物和家畜居高不下,可能使农产品生产的成本上升,降低产量和供给。

3 因投资不足和农业生产率低下制约了农产品供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作为经济效益低、风险性大的弱质产业是很难得到资金支持和保护的。根据著名的“刘费拉”二元经济模型理论,经济结构和生产阶段可以简单概括为“两部门三阶段”,即两大经济部门:一个是以农业为主的落后部门;另一个是采用先进生产方式的现代部门。由于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甚至是负数,因此,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要高于落后部门。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产业转移(即社会劳动力从传统的自给农业部门流向现代工业部门)和地域转移(即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两种在时空上并存的形式最终实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隐蔽失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当这部分劳动力向现代工业转移时,农业总产量维持不变。第二阶段,随

着工业的扩张,现代工业继续吸收隐蔽失业人口,直到全部吸收完毕为止。由于此阶段转移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是正值,他们转入工业部门会引起农业总产量下降,农业剩余不能满足他们转入工业后的需要,从而开始出现农产品短缺。第三阶段,经济进一步发展,高素质的人力资本、资本和技术回流,要求扩大资本积累,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现代农业以解决农产品短缺问题。当前,我国正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变,由于农村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尤其是农产品主产区)大量单方面过度向城市转移,导致农业生产人力投入下降,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农产品生产的持续增长并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

(二)需求增加对农产品价格的压力

1 人口增长对农产品需求呈现增加趋势

国内外的各种预测都认为,由于人口基数大且在持续增长,中国农产品需求量将不断上升,农产品供应偏紧的局面仍将会持续存在。根据专家预测,我国人口到2030年前后达到16亿的峰值后方可缓慢下降,这意味着未来20年,中国人口增加将直接推动农产品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同时也会占用更多耕地建住房等。这将使我国本已偏紧的农产品产需形势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更趋严峻。

2 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疫病增加,直接影响到了食品供应。

二、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长期对策

(一)实施立足于自身来保证农产品供给的安全战略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如果我国发生农产品危机而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由于大国效应,就会严重影响世界农产品供求形势和价格,我们就有可能买不到和买不起农产品,因此,必须立足于自身来保证农产品的可靠供给。我国10多年来农产品生产的巨幅波动和徘徊不前表明,以传统小农经济为支撑的农产品生产体系已经很难保证自身的农产品安全。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我国的农产品总产量从1978年的3.05亿吨增加到1998年的5.12亿吨。但是,在1998年达到历史最高农产品产量后,我国的农产品生产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农业现代化进展甚微,这导致其后的5年间农产品生产持续下滑或徘徊不前。2004年,政府对农民实行了补贴政策,特别是首次对种粮农民实行了普遍的直接补贴政策,2004年农产品总产量达到4.69亿吨,增产幅度达到9%。经过3年的努力,我国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要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安全,必须完成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来保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提高,保证中国的农产品安全。

(二)改革土地制度实现规模经济和现代农业

我国从1978年以来的改革一直没有能从根本上突破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分割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保障农产品安全的最大制度。如果不能突破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分割的农业发展模式,立于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现代农业不可能建成,农产品安全不可能有真正的保障。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是长期解决农产品供给问题的有效手段。根据“刘费拉”二元经济模型,第三阶段的特征是,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高素质的人力资本、资本和技术回流,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现代农业以此解决农产品短缺问题。我国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条件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已基本具备。我国实行将近30年,由制度变迁带来的生产能力的增加已释放殆尽,传统的土地制度和耕作方式已制约了农业的集约化规模经营。所以,通过进一步改革土地制度,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是促使掌握了科技和管理知识的高素质人力资本从城市回流到农村的必要条件。根据我国国情,可逐步实行大规模定制基础上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首先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它形成了对人力资本的激励。企业是一系列人力资本的合约。人力资本通过剩余索取权满足自己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目标。再次,土地股份合作制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形成。土地股份合作制便于专业人才经营土地资产,提高资产运作效益,从而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改革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1 应逐步改变对农业的支持方式

价格支持和收入支持,是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农业支持中广泛采用的两大政策。从美国、欧盟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农业政策变化看,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将价格支持转变为收入支持。一般地讲,当一国(或区域)经济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主要农产品国内供求有较大缺口、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增加产量和稳定农业生产时,价格支持是行之有效的政策。而当经济进入较发达阶段,主要农产品有较高自给率或自给有余,农业政策的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者收入时,农业政策应适时地从价格支持转向收入支持。我国应在确定几个主要支持品种后,测算出合理的补贴水平,采取以地定补或以户定补的方式,直接补给生产者,以使生产者能获得农业支持的大部分好处,实现增加农民收入、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目标。这种直接补贴方式将以田亩计算补贴额为主要内容,这种方式符合WTO“绿箱政策”的要求,它对农产品价格造成微小或没有扭曲,而且有利于农业结构的不断动态调整。

2 充分利用好“绿箱政策”,有步骤地加强农业保护水平

在WTO《农业协议》框架下,农业补贴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广义的农业补贴,即政府对农业部门的投资或支持,由于其中大部分是对科技、水利、环保等方面的投资,不会对农产品价格和贸易产生显著性的扭曲,而被称为“绿箱”补贴措施,对于“绿箱”补贴,任何国家均可免除削减义务;另一种是狭义的农业补贴,或叫做“保护性农业补贴”,如对粮食等农产品提供的价格、出口或其他形式的补贴,由于这种补贴会对农产品价格和贸易产生明显扭曲,而被称之为“黄箱”补贴措施。《农业协定》规定用综合支持量(简称AMs)来衡量“黄箱”补贴政策的大小,并要求在约束该类补贴的基础上,逐步予以削减。在我国,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重点支持,调整农业补贴方向和支持结构,充分利用好“绿箱政策”,有步骤地加强农业保护水平,由现在补贴流通环节,转向补贴农产品生产者,把支持重点转到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上。对投入进行补贴的专项性更强。农业生产者要享受补贴,就必须进行相应的农业生产。当农业补贴政策的目标是促进某方面的农业生产或者农业结构调整时,可以采用对农业投入进行补贴。

3 对农业投入的法制化

美国的农业投入法制化应该对我国下一步的财政支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美国农业的投入之所以能够稳定而可靠,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的农业投入是以法制化作为保证的,它不受时间和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使美国农业投入稳定而持续,这也是美国农业能够长久保持世界第一的原因之一。而我国对农业的投入还没有建立法制化的管理方法,随意性较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当农业出现危机了,国家和政府才开始重视农业,加大投入力度;当危机缓和了,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也就相应降低了,从而导致我国农业的发展波动较大,损害了农民和国家整体的利益。

第10篇

关键词:农业政策;农村;经济发展;机制与路径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事业的发展,农业政策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农村经济的短期影响显著,对于农业活动的要素投入也具有一定的直接影响。其次,农业政策对提高土地使用率及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及相关事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关部门应深入分析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化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的重要性,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发展农业经济及事业方面,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发展因素。我们都知道,农村政策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的作用。国家在制定农业政策的时候,也会切实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及特性。在国家大力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的研究,也促使农业政策的产权激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只有切实的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积极的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的相关研究,并切实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能够为完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有关部门在制定农业政策的时候,应在鼓励、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有效的指导群众利用一切便利条件,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搭配,时刻注意各项政策发展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为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也是促进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取消农业税对土地利用率产生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农业减税制度的实施,直接促进了农村耕种面积的增加。农民在不用负担税费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农民耕种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对于保护农村耕地资源和提高耕地使用效率,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如果国家征收的农业税费较高,农民就会采用一切可行的措施,对有效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长期发展下去,极易导致农民的经济负担过重,生产积极性下降,不利于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也是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农业税取消征收以后,财政转移会逐渐成为农民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这笔资金很难保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开支,公共事业发展资金不足成为最为现实的问题。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最为明显的表现在农民在享受公共服务的环节,降低了一定的服务质量。

(三)涉农补贴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的研究工作中,涉农补贴政策对土地利用率和扩大种植面积等方面都产生的影响,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之一。涉农补贴政策的实施,促使农民可以直接享受到经济补贴,提高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其次,涉农补贴正常也使农民更加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农业发展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政策可以通过调节农产品的供求、调节农产品购销价格以及调节农民收入,进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发展目标。我们都知道,提高农民收益,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并充分发挥农业政策的积极影响,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洪丹,朱显平.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15,37(5):96-108.

[2]段玉华.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D].山东农业大学,2007.

第11篇

【关键词】农业政策;农村经济发展;机制;路径

一、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1.农村政策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受到“以粮为纲”政策的影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在一段时期里只有种植业。建国之初,我国农村产业部门主要是农业,当时的工商业还没有得到发展,基本上只有一些小规模的手工业和小商贩等。我国农业一直是以种植业为主,所以粮食是我国的主要农产品。当时林业和畜牧业等还没有得到重视和开发,提供生活所需的工业、副业规模不大。在建国后的20年里,我国农业仍然占据了重要地位,第二、第三产业没有太大的变化。国家虽然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因为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发挥不出资源配置的效果,因此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在实施农业政策改革后,重新制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多种形式的责任制,才打破了原来种植业的单一模式,同时也改变了农村经济的微观运行模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从此开启了农村商品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在城乡消费结构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所生产的农产品和工业消费品的质量日益提高。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1997年我国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创造的产值占据了农村总产值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进步。在我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后,农村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比如说:第二产业已经变成农村发展中的主要产业,第一产业所占据的劳动力和产值都有所降低,第三产业占据了较多的劳动力等等。

2.农业政策的产权激励作用。自从我党废除了制度,确定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逐渐发挥出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这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农民可以自由制定生产经营规划,在确定农民拥有30年甚至50年的稳定不变的土地经营权以后,再次强调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独立经营权。为了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农民就会像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参与者一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产活动中,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为目标,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进自己的生产技术、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这一切都是农民自主自愿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有效的农业机制使整个农业经济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1.取消农业税对土地利用率产生的影响。仅从区域层面的变化来看,农业减税制度可以促进耕种面积的增加。农民不用在担负税费的情况下进行耕种,大大提高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保护耕地资源以及提高耕地使用率的积极作用。如果国家所征收的农业税费较高,农民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这种方式只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效果,随着农民负担的增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反而会下降,反而会降低耕地的使用率。

站在农民的角度来看,要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农业税费制度改革是通过耕种者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业税费会对农民的生产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农业税费体制的变化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经济收益。随着土地自主经营政策的实施,农民的生产情况就决定了其经济收益,同时农业税费制度改革给农民的土地使用情况带来更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会是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产生影响。在农业税费减免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为了能获得最佳的经营收益,他们会相应地调整自己的生产方法。所以说,农业税费制度的变化会带来土地资源使用情况的变化,比如: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规模以及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要素搭配等土地使用情况的变化。

2.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在农业税取消以后,财政转移会成为各地区乡镇行政单位的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很明显,这笔资金完全无法支付农村各地区的公共支出,所以会让农村财政开支出现较大的缺口。本来各级县乡行政单位就经常遇到资金不足的状况,他们甚至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支付村级干部的工资以及村级行政单位的公共花费。在资金如此短缺的情况下,一部分农村地区还出现了无人愿意出任村干部的情况。由于缺乏基本的经济保障,大部分村级干部的工作热情明显不高,因此也没有很好的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我国在2006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当时并没有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太过落后的情况,政府在单方面取消了农业税后,导致当地财政和村集体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村集体的公共开支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

三、结束语

针对农村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做简要分析,并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希望为进一步完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党在制定农业政策的过程中,要在鼓励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指导群众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搭配,要注意到各项政策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近年来,__区农业经济工作紧紧围绕着提升发展张力,着力打造经济社会竞争力,积极赢得发展空间,创新发展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创新服务,为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产业基础,构建和谐__、实现产业联动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花卉、食用菌、观赏鱼养殖等绿色优势产业成为农业经济的新引擎,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高,全区73%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贡献率达到65%;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制约和阻碍农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日显突出。为了进一步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城市化快速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形势,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生产水平,拓展农业服务城乡功能,富裕农民,打造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__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完善政策保障体系,认真制定了《__区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意见》、《__区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实施方案》,为大力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强有力的支持。

《意见》指出: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定位是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园区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物流业;巩固提高已经形成的花卉、食用菌、观赏鱼、畜禽种业四大主导产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优势产业;积极开发信息农业、品牌农业、安全农业、特色农业;全面推进设施种植业和设施养殖业。拓展农业服务功能,强化生态屏障建设,满足城乡居民需求,富裕农民。20__年,初步建成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框架,基本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多样、布局良好、结构优化、科技领先、装备优良、体系健全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体系。

《意见》还从大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物流业、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大力打造安全农业6个方面明确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任务,并提出了要加强领导,把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工作列入日程,列入农业绩效考核内容;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农业投入机制、农业保障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政策和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保障措施。

与此同时,为确保任务落实到位,结合《__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农业“十一五”规划和滨海新区农业发展规划》,按照《沿海都市型农业发展意见的部署》,《__区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实施方案》于近日出台。方案将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科技农业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内容认真完成以下重点任务,确保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一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规划建设占地面积3458亩的滨海花卉科技园区,范庄村循环农业园区、大安生态农业示范园;引导观赏鱼实现生产标准化,流通规范化,提高市场竞争力,20__年计划建立苗种繁育场2个,扶持养殖大户4个,建立观赏鱼生产基地4个,观赏鱼产量比20__年增长50%以上,大力实施种源工程,提升世纪兴种猪场、津东种猪场、方大禽业公司、银祥肉羊原种场档次,提高原种生产能力。二是兴建设施种植园区、生猪农业示范园区、观赏鱼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等农业示范园区。三是以滨海__农业科技园区、大安生态农业示范园、华泰现代农业园区、外环线千亩垂钓园为依托,开发农业资源的多功能性,打造观光休闲农业。四是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培育龙头企业集群。五是实施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工程,不断完善和规范合作社章程,引导和支持农民以土地使用权、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与农业产业化组织建立以资本运营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六是围绕公共卫生、公共安全采取措施,坚持不懈地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七是实施绿色通道、绿色河道、绿色城镇和绿色村庄建设。八是推进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业供水能力和排灌能力,改造水环境。九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十是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支持农业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十一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十二是发展农业机械化。十三是加强农产品产地监管。十四是加强农产品监督抽查,加大农产品检测力度。十五是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实现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重点,配合城镇化建设继续实施文明生态村创建。十六是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工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十七是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我们坚信,随着农业政策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__区沿海都市型农业的道路将越来越广阔,__农业必将亮点纷呈,为促进__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