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航空维修论文

航空维修论文

时间:2022-09-03 07:11:22

航空维修论文

第1篇

Abstract: As everyone knows, because of its "floating" in the air, the aircraft is different from terrestrial locomotion, a failure will cause fatal disaster. Therefore, aircraft maintenan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 related to civil aviation safety and efficiency. The one of the "internal controllable factors" in airline is the locomotive maintenance, the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attention and investment are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security company, this have become consensus of many airline management layer. The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risk, reducing maintenance errors, preventing civil aviation safety accidents we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as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thods.

关键词: 航空安全;工具;科学;故障分析;风险管理;意义

Key words: aviation safety;tools;science;fault analysis;risk management;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F562;V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164-02

1 概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我国航空运输业在工业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航空运输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航空事业出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出来。其中航班延误给旅客带来的不便最为明显,也给航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除去天气原因、空中交通管制等客观因素,航空公司自身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占据的比例也较大,这其中大多数的航班延误是由机故障不能够得到及时的维修造成的,有的甚至是维修工作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成可放行状态造成的。因此,目前国内的飞机及飞机部件的维修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很多都是根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145《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根据我国航空规章CCAR-145和CCAR-121的要求,所有维修企业在进行维修后都需要记录并上报企业所有的“维修不安全事件”和“维修原因航班延误报告”。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对这些记录和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处理,因此很难找出造成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这些记录和原因主要是有针对性的为飞机维修企业提供数据分析基础,能够很好地为维修提供质量保证,以此节约时间,避免因为维修造成的航班延误。我们就现代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为理论背景,进行民航飞机维修企业维修故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法。

2 飞机故障和维修资源分析

例行维修工作是指特定飞机需要完成的既定维修项目。它主要包括:MPD规定的检查及维护项目;航空公司根据AD/SB/SL等评估编写的EO检查以及改装项目;少量的飞机保留项目。而维修资源主要是指企业拥有的员工、工具以及航材储备等,企业的维修资源制约了完成飞机维修例行工作以及非例行工作的能力。其中,员工是维修资源中最主要的因素,对于高技术含量的飞机维护行业更是如此,但这个因素也是维修资源中弹性较大的因素。

3 飞机维修经验和管理改进的重要作用

以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handong Airlines Co., Ltd.,简称“山航”)工程技术公司为例子,为了总结积累飞机维修经验,不断提高排故水平,维修部技术支援分部组织技术骨干人员于近期整理出版了《B737飞机维修论文汇编》。

飞机的维护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有极强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各类维修排故论文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从日常的维护工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故障和问题都是过去曾经发生过的,这些问题又会不断的重复出现,新问题实际很少,如果能够很好的总结并分享过去的经验,必定会大大提高维修人员的维护水平。山航工程技术公司维修部技术支援分部决定由周本欣专家牵头,组织专业技术骨干人员对2004年至2011年八年的维修排故论文进行汇总,经对筛选出的109篇论文的合并、整理、补充,形成了62篇有代表性的论文,最后编辑完成了《737飞机维修论文汇编》。

《737飞机维修论文汇编》作为一个载体,把这些年在飞机维护经验方面的精髓汇总出来,为广大维护人员学习、提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教材。任何一个疑难故障的排除过程都颇费周折,这其中的原因有:一是系统原理不熟悉,难以做到故障现象与系统原理的有机结合;二是与多个系统相关的故障综合把关能力不够,思路不清,难以找到排故的要点和重点;三是实践经验不足,包括故障的分析方法及设施、手册等的使用。《737飞机维修论文汇编》为维护人员相互学习、沟通、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对于排故人员来说总结经验是对系统原理的一种再消化和提高,是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提高过程,也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后面的实践工作。对于新员工来说是学习吸收经验的良好素材,能够借鉴经验、启迪思维和拓展排故思路。它不仅提供了很多解决我们实际维护中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也起到推广和传输严谨的维修作风、科学的维修理念、遵章守纪的工作思想的作用。

为使这些经验性的知识得到很好的推广,切实提高维修能力,维修部还将以此汇编作为教材开展培训,使维修人员对这些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将其转化为工作技能及工作素养。

4 总结

在进行飞机维修工作正式开展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才能有计划的进行,这也是我们在兵法中经常提到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总之,一定提前制定好维修计划。因为飞机维修系统是一个发展的系统,也是一个连续和发展的制度。

参考文献:

[1]周桂林,张华伟.标题飞机维修现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s Scienc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Volume 2)[C].2010.

[2]沈青.中国民航首次D检波音747成功[J].航空知识,1995(01).

[3]徐东生.可靠性管理在飞机维修领域的应用[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装备制造业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4]AMECO培训中心成为亚洲首家获ISO9001认证的飞机维修培训机构[J].中国民用航空,2000(10).

[5]唐寿英.GAMECO的飞机维修生产管理[J].中国民用航空,1995(11).

[6]王鑫.民航飞机维修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7]王容辉.飞机维修资料的数字化趋势[J].江苏航空,2004(03).

[8]飞机维修[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7(06).

第2篇

关键词:飞机维修方案,合理优化,经济效益

 

维修方案是民用航空运营人或用户根据飞机构型、运行环境和维修经验,执行航空器维修大纲、适航和运行规章要求及制造厂建议文件(MPD)而制定的计划维修检查要求。发表论文,经济效益。是飞机进行维修工作的依据和标准,是确保飞机持续适航的基本文件。航空公司的维修方案的制定依据要参考多方面的因素(见下图),主要包括MRBR\MPD、CAD\SB\SL等技术文件、民用航空局的有关适航要求以及航空公司的使用经验包括可靠性管理中所提出的建议方案等。

二、航空公司调整和优化维修方案的原因及目地

航空公司在初始使用新机型时是根据预计的使用特点,预计的利用率以维修工程管理能力等进行制定的,因此制定的维修间隔同样比较保守。但随着航空公司维护经验和维修数据的不断提高和积累,维修方案是否科学,不仅关系到飞机的安全与适航,而且直接影响到飞机维修的成本。

三、优化和调整定期工作包带来的经济效益

站在维修方案的角度上来看,影响飞机利用率和维修成本的主要因素是维修项目间隔和工作包的大小和周期。维修周期长需要执行的频率就小;工作包中工作项目多就需要完成的时间要长,人工时也就长。不同的航空公司可根据自身条件和维修能力可以采取不同制定工作包的方法。

目前我国的航空公司的维修方案基本上是遵照飞机制造厂推荐的MPD中的周期来确定维修项目的周期,波音公司的MPD一般一年定期更新三个版本,针对飞机各系统和部件以及飞机区域、结构等维修项目进行,以保证飞机各系统及部件能安全可靠地工作,但国内航空公司自主分析能力还有限,一般不会超出MPD所制定的维修项目的间隔。在737NG的MRB和MPD中,已没有字母检的概念,所有维护项目的检查间隔都直接规定为飞行小时、飞行循环或日历时间。发表论文,经济效益。按照检查间隔的不同飞行小时(或飞行循环、日历时间)的要求,在兼顾飞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为方便对方案的控制,除固定的寿命件、CMR、AWL项目外,上航将大部分维护项目(包括系统、区域、结构)的间隔转化到字母检,即定义为P检和C检,其转换后的间隔不超过MRB和MPD规定的间隔。飞行小时、飞行循环、日历时间之间的转化是以上航B737-700/800飞机的平均日利用率和平均航段时间为依据的。

上航737NG机队维修方案P检间隔为400FH。C检间隔,原定义为4000飞行小时或18个月,先到先执行,且需要停场4天。而15P检间隔6000FH,需停场2天。发表论文,经济效益。频繁的停场及大量的工卡任务对生产安排造成了的困难同时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且随着上航737NG飞机利用率的增加及维修工程管理能力提高,目前的维修方案对上航整个737NG机队已不再适用,怎样合理优化维修方案,减少航空器的集中停场时间,降低维修成本是整个维修工程管理的当务之急。发表论文,经济效益。

在总结该机队过去10年的使用和维修经验的基础上,结合Boeing相关维修方案项目的最新对应调整,将737NG机队C检的维修间隔全部按着MPD的检查间隔复原,根据上航目前的平均日利用率和平均航段时间为依据进行转换,重新对维修项目进行组包,将C检的维修间隔重新定义为6000飞行小时或4000FC或24MO。本次并非将原C检工作包内的所有项目均进行延长。而是根据Boeing提供的MPD的建议间隔重组,并经过可靠性的评估延长了部分项目。而对于那些不能延长的维修项目则将其转入与原维修间隔相同的对应字母检或时控项目中。在本次C检维修间隔的延长中,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共计延长了210项维修项目,其中:

1C检项目: 190项; 2C检项目: 3项;3C检项目: 2项;

原5C转现4C检项目:1项; 原6C转现5C检项目:1项;

原7C转现5C检项目:5项; 25P转现2C检项目:7项; 36P转现3C检项目:1项;

实施效果和经济效益:

1、 总人工时大量的减少的经济价值:

在未来使用周期16年内,单机节约227.23个MPD维修工时;

以目前上航737NG机队40架飞机计,在上述周期内总机队将节约9089.2个MPD维修工时;若以系数2.5折合实际工时:22723个工时;

以国内现行MRO平均工时费用¥270/实际工时计,737NG总机队将节约实际人工维修费用¥6,135,230;

 

 

 

  原C检 4000FH间隔 现C检 6000FH间隔

第3篇

1 民航事故和事故征候的主要原因及主要类型

我国民航事故和事故征候的主要原因:机组、机械和机务。

事故征候的主要类型是鸟击、空中停车、偏出/冲出跑道/场外接地,事故征候发生阶段依次为巡航、起飞、着陆、爬升和进近。

2 在民航安全使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2.1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航空器维修的作用:任何工具都可以通过修理和维护来保证其正常使用寿命期间内的工作效能和工作状态。越是复杂,越是重要,越是需要精心的修理和维护。航空器是高成本、高技术的产品,最重要的是它涉及到全社会公众的重要安全问题,所以航空器的维修成为民航安全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突出环节。任一次航空器的飞行使用都是以非常必要的维修工作来保证实施的。据统计,平均每1个小时的安全飞行都要以3.5~4个小时的维修工时做准备,由此也可以理解正常维修工作是保证航空器安全运行的基础。民用航空器维修大多包括对航空器及对航空器各部件进行维护、修理、检查、更换、改装和排除故障。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保障安全飞行,确保航空器安全地使用。航空业中第一位的要求始终是保证安全,尽管影响安全飞行有很多的因素,但航空器之适航性是保证安全飞行的基本条件。如果航空器本身是不适航,其他因素再怎么改善也改变不了不安全航行会出现的状况。因此维修管理的第一位的目的完善是认真维修管理、绝对减少维修差错、保障航空器的适航性。在航空发展的初期阶段,一半左右的飞行事故是由于航空器的本身质量问题造成的,其中绝大部分是由维修不当引起的。近80年的努力,巨大的代价之后,民航界发展了一套严格、科学的维修管理体系和方法,使得由航空器质量引发的空难事故降低到不足7%。

航班正点率得到保障,航空器的使用有效性得到确保。航空运输是以速度快和所用时间短优势为特征的,正点到达对于任一航空器使用方来说皆是选择空运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对于任―航空公司来说,航班正常率不止关系到公司信誉,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公司的经济效益。所以,一个欲占有优势的航空公司必须要有完善的维修体系作为稳固后方,才能保证航班正常。

降低民航经营成本,确保航空器的使用经济性。航空运输业的直接运营成本中,维修费用大抵要占到18%~25%,改善维修技术和维修管理对降低运营成本起到极大的作用。早些时候飞机维修以安全为主要目的,经济性方面则考虑得较少,后果则是维修成本很高可效果并不好。20世纪60年代,新生的维修思想逐渐得到认可,维修管理要以安全第一为前提,使维修成本最低。这种维修管理方式使航空运输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对促成普遍的航空运输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重要作用。

2.2航空器的维修单位与外部的关系

与适航部门的关系:适航部门是政府对航空器的安全负主要责任的主管部门,航空器的维修是适航管理可持续的重要内容,所以从技术角度来讲适航当局直接领导着维修部门。另一方面,维修单位如在维修中遇到疑难情况和问题,适航部门在了解情况以后,会制定修改政策,维修单位和适航部门共同协作,航空器适航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与制造厂商的关系:航空器的成本高及运行时间很长,航空器制造厂对航空器的维修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和义务。维修部门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文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经常需要制造厂支援技术。此外,维修部件只能达到其原有的设计水平,出现的问题维修能力所能解决的,要返回到制造厂去解决。

与航材供应厂商的关系:供应一架飞机的厂商通常要有几十家,航材供应时要保质保量和及时,一个小小劣质的航材都会对飞行安全产生威胁。航材供应及时可保证维修工作按时完成,维修单位必须要有可靠稳定的航材供应。

2.3航空器维修方式和文件体系

航空器的维修方式航空器的维修方式:定时维修方式、视情维修方式、状态监控方式。

维修文件体系:维修的指导性文件,适航当局主持,召集航空器制造厂和航空公司共同制定的关于指导维修思想、维修基本原则、逻辑决断方法的文件;制造厂商提供的文件,制造航空器厂商为保证其运行安全,向使用者提供各类手册和大量适航文件,这些手册和文件根据其使用情况不断更新,这样维修单位就会得到足够的信息,就会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手段。

3 民航维修安全质量的现状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定性评估法,综合评价方法和体系缺乏,对维修质量的状况评估大多是事后进行评估,大多精力都放在事后的整改上,通常依赖于个人的经验或是感觉。现在对民航维修安全质量的综合评估与预测,通常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根据某阶段的数据对寻找事故和事故征候的成因和规律有很大的帮助。安全管理难点和重点加以明确;预控对策和预警得到有效的采取。量化的民航维修安全质量综合评估系统得以建立,依据关键性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的新设想,为民航维修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也为航空安全管理系统(SMS)的实施垫定了基础。从安全状况、质量状况、维修能力和维修经济性四个方面,利用模糊数学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反映民航维修总体状况的安全质量指数;同时利用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评估和预测分析的结果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及时发现不良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航空安全。

第4篇

中图分类号:T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4-0199-01

一、经停站维护

所谓经停站是指航空器除了基地站之外的起落站点。通常来说,基地由于工程、维修、航材、工程等各部门较为健全,人力、航材、工具等资源也较为丰富,对于基地站而言保障航空器的优势明显。然而,离开了完备的人、机、料、法、环,航空器在经停站的维修保障将需要面临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任一方面的疏漏,都会直接影响航空器安全性以及货物流通的迅速性,从而降低货运航空公司在同行业甚至整个物流业中的品质、地位。因此,货运航空公司将航空器在经停站的维修保障作为提高航空运行品质的重要环节。

1、经停站的人文地理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航空物流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其航线涉及欧美、东南亚地区甚至客户有特殊需求的个别偏远地区。然而,不同的人文地理特点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货机的的航班保障,航空公司经停站的管理人员和进入控制区维护航空器人员需特别注意差异情况的资料收集。

就人文情况而言,欧美地区规章制度流程化、注重人权。航空器经停该类地区,必须熟悉该机场进入控制区人员证件办理要求,他国或地区民航局需遵循规章制度以及中国民航局关于经停站的具体规定要求。除此之外,经停站工作的实施要配合当地节假日和风土人情。比如:欧洲地区,由于劳工或工作时间等的不当安排,经常会发生罢工情况,航空公司经停站的管理人员和进入控制区维护航空器人员在处理紧急情况时,需综合考虑以上情况并做好相关预案。另一方面,航空公司在选择经停站时还要慎重评估地理特点对航空物流的利弊,比如:美国安克雷奇国际机场,很多飞往东亚地区的航班将它作为经停站,因为安克雷奇经停站来往北半球主要都市都只需3-9小时,对航运非常适合。此外,该经停站有大量的地方用作货物仓库,铁路交通,港湾设备优良,还有,货运比客运有优先权使用机场。但是,也存在诸多不利的因素,比如:冬季结冰时节,航空器除冰防冰成本增加;冬季恶劣的天气情况使航空器的航线维护存在很多的隐患,比如:发动机引气道的结冰等。

2、经停站维护资源概况

航空公司物流网络的建立,从机务工程角度上来说,是基于航空器营运人航线维修能力的建立,由营运人提交资料,局方审核批复。提交资料的内容明确说明:经停站具备保障航空器持续适航的能力,包括:符合资质的维修人员、工装设备以及航材等。一般来说,航空公司会与当地航空公司或者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公司签署协议,保障经停站航空器的航线维护。

经停站的特点,在于资源是协议租借使用,会受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航空器在故障的时候无法获得必需资源,从而破坏物流网络的建立。因此,设法了解经停站的所有资源,能有效备案或者替代缺乏资源是保障航空器维护的重中之重。

3、经停站航空运输定位

除了以上两个主要因素之外,经停站的性质也尤为重要,从机场在航线网络中的重要性及其吞吐量情况看,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三个层次。就枢纽机场来说:航空公司以及第三方服务的公司数量较多,能提供较好的服务:维修人员充沛;工装设备资源丰富;航材容易取得,比如:韩国仁川机场航空物流园区引进飞机组装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相比较而言,干线、支线机场受规模影响,航空维修资源会比较不完备。

4、其它

另外,由于航班性质的不同,对经停站服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定期航班对经停站的要求严苛。但如果是包机的话,由于航班前期准备时间较短且仅执飞1-2次,所以只需确保经停站具备基本的特种车辆即可,如:拖车等。其他工装设备以及人员可以随机配置。

二、维护的关键因素

1、快速反应、灵活的经停站管理人员

经停站的维修品质在于保持航空器例行维修的质量,加强日常监督体制,从细节之处入手,逐步提高经停站维修水准;在于提高非例行的维修速度,非例行预案内容越是完备,响应的时间就越及时。然而,由于非例行非预见性的不可控性,它的维修水平将直接影响航空器的维修品质。

然而,不论是例行或者是非例行维修工作,但要使其尽善尽美,经停站的管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就例行维修而言,经停站的管理人员或者进入控制区维护航空器人员应建立定期书面监督审核机制:经停站维修单位以及人员的例行工作监督内容,是否按照行业以及公司标准操作;监督的评估机制;不遵守标准的处理措施。而就非例行工作而言,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各相关法规制度,比如:人员护照签证的使用范围以及有效期,海关航材报关周期等;清晰了解紧急情况下的基本作业流程;各类书面资料的收集,内容涉及:电话,工装设备以及航材清单等。

2、经停站资源的整合

资源整合是指公司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资源的一个复杂动态过程。对于航空器经停站而言,首先应如上文提及,了解经停站所有的维修资源,这是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的过程。接下来,便是资源的吸取和配置的过程,它是以航空公司以及经停站协议维修方的资源为基础作为内部资源,然后通过资源购买或者资源联盟的方式来提升经停站排故的能力。比如:在航空公司的某一经停站,货运航空器需要进行BSI维修工作,当地协议维修方能够提供BSI设备,但是该设备上的一个零件的与该故障航空器的匹配度不符合,则需要对外协议购买使用符合机型要求的零件。

三、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同样的一个航空器故障,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和一般维修人员,在处理故障时不是简单的减少排故时间、物料以及工装设备使用的不同、甚至是排故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对经停站维护成本的节约,安全速度的维修品质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1、维修人员培训

航空维修是一项严谨、专业而且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内容涉及:机械、电子电器,小到零部件大到整个机身构造都要求维修人员熟悉并把所学知识和积累技能运用到航空器维护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理念的更新、技术的提升以及物料的更新换代都需要维修人员不断的进行在职甚至脱产培训;另一方面,维修经验的累积以及法规、通告等内容也可以通过培训使维修人员进一步提升自我。就经停站而言,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第三方的维修人员都应参加维护机型的各类培训,包括整机、发动机差异等;另外,公司建立的培训系统,可以将质量系统发现的各类航线维护问题以及隐患、重大维修作为案例供大家学习参考,这样一来,即使不直接参与一线维修工作,也能积累丰富的维修经验。当然,维修资料的更新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培训。

2、维修人员自我提升

航线维修的效率重要因素之一是维修人员的维修技能,他需要维修人员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意识的培养。首先是基本知识的掌握,拥有较强的基础知识,就为判断故障缩短时间,对维护手册的熟练运用,能及时地查找所需的资料和数据,包括IPC上较快的查询所需航材的件号以及适用性。其次是工作习惯的养成,包括工具的管理、设备的使用、航材的摆放、安全措施的提醒。然后是沟通和协作技能的培养,现代社会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个人能力的提高将得力于也依附于团体。一个人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如何协调集体最高效的完成工作,是维修人员自我提升的能力之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独立果断思维的炼就,不人云亦云,能独立自主思考问题,,高效、果断的解决经停站航空器的故障。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工业工程;民航维修管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34-03

一、前言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学科起源于美国,到目前为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学科,此学科主要研究利用各种工业工程技术综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使生产系统能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而获得最高整体效益,近数十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工程的学科已经成为其主要学科之一,得到了高度重视,国外大多知名高校都建有工业工程的学科或学院,在工业界工业工程师也得到了很高的重视。

我国工业工程学科发展相对较晚,工业工程高等教育虽然只有二十几年历史,但发展迅速,目前在制造业、装配业、化工也等诸多行业已经得到了认可获得很好的应用,高等教育也已有将近200所高校开设了IE专业。但是,各个学校的发展历程、行业背景、优势学科等各不相同,其专业培养模式呈现多样化,所以如何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学科定位,探索一条适应于社会需求的专业培养模式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研究[2]~[6],但是对于以民航为背景和应用的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成果还未见公开发表。

近年来,我国民用航空快速发展,民航飞机数量以及从业人员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快节奏、高效率、高质量的市场需求,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发展的“瓶颈”,因此民航企业开始重视采用诸如供应链管理、ERP等工业工程技术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我国民航维修管理方面整体上还面临着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生产管理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特别是维修工程分析、生产计划与调度优化、现场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化技术和能力的人员严重缺乏。针对目前所面临的形势,作为民航的高等院校,迫切需要研究民航工业工程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培养出适合民航发展需要的掌握工业工程技术的人才。

二、我校工业工程专业特色

国外知名院校的工业工程专业会根据当地市场和产业需求定位和设置课程,学校甚至会根据企业需求调整课程,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内高校工业工程课程的开设较少考虑区域因素和当地及行业优势,所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中国民航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应依托行业优势――民航维修,培养既懂得工程技术,又熟悉维修管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中国民航大学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所民航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与交通运输工程两大学科叉融合的普通高等学校,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工业工程专业作为我校的特色专业,是目前中国民航唯一一个依托于民航维修定位于航空维修管理的本科专业,其特色在于将工业工程的技术与民航维修管理紧密结合,为民航业培养复合型的中高级技术人才。

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工程专业的经验,结合行业背景,中国民航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定位为以航空维修工程为背景,以工业工程技术为主线,为民航业培养优秀的维修管理人才。其特点体现为:

以航空维修工程为背景,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具备民航维修的相关知识。

以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教学目的,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应用工业工程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和手段。

重视专业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思想。

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针对航空维修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应用工业工程方法实现维修管理、生产调度的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降低成本。

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综合美国知名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其课程体系有几个特点:重视基础理论方法的培养,专业基本课程主要是机械、制造、设计、力学等工程类基础学科以及建模、数据处理、计算机知识等基本方法;选课体系广泛,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设立多门限选课或任选课,使学生有充分的空间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课程,能通过选择某一系列的课程,确立不同的专业方向;管理和工程技术有机结合,每个学校均会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管理和工程技术结合的课程。较普遍的有人因工程、工程经济、质量管理、物流工程等管理和工程制造技术的综合课程。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作为中国民航大学的特色专业,应以民航为背景,紧密结合行业特色,为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等培养方案的制订应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特点,重点是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主干学科为机械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课程设置从纵向来说除公共基础课以外,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以及实践性环节等,如图1所示,符合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除主干公共基础课程之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根据培养目标而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设置。从横向课程分类和专业所需掌握知识点角度来看,所有专业课程包含的知识体系包含了5大类课程,如图1所示:

1.工程技术基础类课程:工业工程专业应以基础课程为重点,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应包括工程力学、电工学、电工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工程制图、工程材料、可靠性理论、自动控制原理等相关课程。

2.航空维修相关知识:我校的IE专业应紧密结合民航机务维修背景为行业服务,此类课程包括机务工程英语、飞机结构与系统、航空发动机原理与构造、飞机机型、航空安全管理等。

3.IE管理类:此类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包括管理学原理、运筹学、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航空维修系统工程、工业工程基础、工程经济学、维修生产运作理论等。

4.维修管理及技术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课程及课内实验的学习,将机务维修以及现代管理方法相融合,此类课程应包括维修管理信息系统、飞机故障诊断技术、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航空器适航管理、航空维修质量管理、航材管理、航空维修工程与管理、飞机故障诊断技术、复合材料修理技术、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应用统计学等。

5.实践环节:通过实践增强学生在航空维修方面的动手能力,接触机务维修实际,包括认知实习、金属工艺实习、飞机发动机维修实习、飞机系统实习、飞机维修基础实习、发动机系统实习、维修管理工程课程设计等。

这些课程体现了我校IE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航空维修的工程技术为基础,以工业工程理论为核心,以航空维修管理为落脚点,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强化实践性环节教学的办学思路。使学生掌握较厚实的航空器维修的理论基础,不仅能从事民用飞机维修相关工作、维修工程管理类等维修管理工作,还能从事工业工程资源优化方面的工作,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能较好地适应民航业的用人要求。

四、专业教学模式的实现途径

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和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教学模式的实现可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设计内容丰富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整体来说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在指导思想上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在功能上由教给学生知识转向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1)多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与使用:启发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以及讨论教学法等。(2)使用紧密联系实际的高水平教学资料。针对课程中的每一个知识模块独立编写一个针对当前航空维修领域最新动态、紧密联系实际、理论框架完整的讲义,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3)基于民航实际的航空维修管理的声像资料。针对课程知识点及讨论的问题播放一些实际工作现场的声像资料,使学生对讨论的问题的理解更直观深入、接近实际。(4)推荐一系列国际上该领域畅销的书籍,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该领域的应用情况。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自编与之配套的精品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手段先进,内容丰富,形式呈现立体化。例如:实施精品教材工程,编制多媒体课件,将案例、应用软件、双语教学和实验等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不仅能系统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能了解到实际应用情况;同时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2.增强实践教学环节。(1)基础IE技能的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为核心,按照“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四个层面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既突出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系统思维,更强调创新能力和实用性。鼓励和提倡创新型实验,实现从验证模仿型实验(动作研究、时间研究、工作测定等)向设计创新型实验(装配流水线设计、生产计划的优化算法、生产与物流系统模拟仿真实验、自主创新项目等)的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工程分析、规划、设计和方案优化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2)航空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中国民航大学的IE专业实践环节可利用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及航空维修企业,如国航、南航、东航、AMECO等企业,作为学校IE教学实践基地,使实践环节全部结合企业生产和科研活动进行,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同时,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航空企业运作的关键环节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将民航维修企业运营中跟工业工程技术密切相关的几个关键环节:工程文件管理、飞机排班计划编排、维修质量管理等作为模拟实践的主要内容,根据与航空公司合作项目的契机开发仿真实验系统或与相关单位共建联合模拟实验室,把企业搬进课堂。这种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企业的经营运作。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企业,认识专业,提高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由于我校作为国内唯一的民航综合性高校,引进高水平具有民航背景的人才较为困难,所以师资的后期培养尤为重要。针对IE专业实践应用性的专业特点,可积极引进具有高学历并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积极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修和民航企业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提升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鼓励和推动与国内外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开阔学术视野,促进学术创新和科研发展。根据师资队伍的学术背景、教学经历和教学能力,探索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模式,建设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建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专业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五、结论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航业IE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对民航高等院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和研究了面向民航的工业工程专业的定位和专业特色,提出了我校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架构。同时,并研究了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提出了专业培养的实现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梓荣,龚存宇.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讨[J].湖南工程学报,2005,15(3):89-91.

[2]杨晓英,韩建海,范卫峰.工业工程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7,1(1):90-92.

[3]胡开顺,李帅,赵少勇等.工业工程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9(1):109-112.

[4]张顺堂,张代芹.国内外工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比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26(5):115-124.

第6篇

【关键词】培养现状;航空机务;需求;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070―03

“航空机务”职业技术人才是指毕业后主要从事民航飞机或飞机附件、机载设备等的维护、保养、测试和修理的特种专业技术人才。[1]

“航空机务”工作作为一种特有工种,目前因其良好的就业形势和较高的薪酬为广大上海市民所青睐。作为一种特殊专业及其所对应的正蓬勃发展中的民航运输业,有必要对上海高校目前该专业的办学和培养现状做一个总结并对未来五年的社会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供决策者参考使用。

一 上海市“航空机务”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经查阅大量资料,目前上海市办有“航空机务”专业的高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

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校企联合、产学合作于1993年挂牌成立的,航空运输学院下辖的航空维修工程系共设有两个专业,均属于“航空机务”的范畴,即“交通运输(航空器械维修)”本科专业和“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科专业。

目前航空维修工程系2006年以前(近5年)均是每年招收一个本科班、一个专科班的学生,大致招生总人数略高于60人,但由于招飞、退学等原因每年实际毕业生人数约50名(2007年该系毕业生为54名)。在2006年,该系第一次扩大招生规模,即在原一个本科班、一个专科班学生规模的基础上又增加招收了一个专科班的学生(30人左右),从而2006级“航空机务”专业学生总人数达109人。

2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目前共有工程力学和飞行器制造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虽然这两个专业不属于所谓的“航空机务”范畴,但其学生近两年就业时每年有20人左右(注:该数据来自于民航用人单位)进入民航系统从事飞机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即机务。

3 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航空运输系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简称东海学院)创建于1993年, 后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具有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该学院下辖航空运输系,其航空运输系于2006年开始招收“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科层次的学生,招生人数在40人左右的规模,目前尚未有学生毕业。

4 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

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民航上海中专)成立于1985年,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受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领导,是一所面向民航、服务社会的经济管理类、工科类和服务类兼有的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上海市现代化标志性职业技术学校。该校面向全国招生,建校20年来,已经为东航、上航、浦东机场、虹桥机场及全国各大航空公司、机场及相关行业培养输送了近7000名毕业生,不少学生已成为业务骨干。该校每年98%以上的毕业生被推荐就业。

该校网站上的数据表明“航空机务”专业的招生规模大致每年150人左右。

5 其它

目前,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比如上海户口的落户问题)在上海的民航企、事业单位不仅在上述高校中招收机务人员,而且在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工科类学校中招收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机电类专业学生(上岗前进行短期飞机机型知识培训),每年大约30人左右(注:该数据来自于民航用人单位)。

统计上述各高校“航空机务”专业的招生、就业情况,可以认为上海市各高校每年所招收和毕业的学生数约为300人。

二 上海市“十一五”期间“航空机务”职业技术人才需求分析

在总结了上海市各高校“航空机务”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后,需要进行上海市飞机维修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在上海,“十一五”期间“航空机务”专业的招生和就业趋势离不开国家民航运输业发展的大趋势,尤其飞机维修业及其上下游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航空维修服务业面临着一个关键的发展转折关口。由于航空维修服务业是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全面开放的行业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入世后,将会有更多的外国航空维修厂商到中国投资办维修服务业,而且它们将不再受与中方合资的限制,也没有投资金额、投资年限的限制。中国航空维修业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据统计,2000年世界航空维修市场总收入约500亿美元,今后随着航空业的发展还会继续增加,中国民用航空维修企业若能分一杯羹,将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目前,我国的民航业处于持续高速的发展时期,尤其在上海,有着浦东与虹桥两大机场以及东航、上航等大中小航空企业数家,上海航空业的高速发展对“航空机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既是良好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直接刺激了飞机维修人才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飞机维修人才的供求矛盾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将会比较尖锐,这个矛盾事关航空公司或飞机维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它也对“航空机务”专业人才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握好“航空机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步伐,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2]。

1 “航空机务”专业技术人才就业单位分析

上海作为我国三大航空枢纽港之一,民航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作为民航重要组成部分的飞机维修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壮大并在不断的发展当中,进行“航空机务”专业技术人才就业单位的分析是社会需求分析的基础,表1显示了目前在上海的航空运输维修企业单位[3]。

除上述维修企业单位外,在上海还有一系列的外国航空公司办事处、民营航空公司、中外合资企业等,外航办事处有美西北航、全日空、大韩、港龙、国泰、法航、英航等几十家办事处,主要从事其自有飞机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民营航空公司和合资公司如表2所示,毫无疑问,这些单位同样也将是“航空机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4]。

2 未来五年上海市“航空机务”专业人才需求预测

通过上述分析上海市高校“航空机务”专业的办学情况和上海市“航空机务”专业人才用人单位的概况,未来五年上海市“航空机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清晰可见、跃然纸上,在上述用人单位表格中已经列出每年这些公司大致的需求数量。

(1) 宏观分析

勿庸置疑,未来五年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在民航这个行业上,近几年中国政府从政治和经济等角度考虑从美国波音航空公司(BOEING)、欧洲航空工业公司(AIRBUS)、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和加拿大庞巴迪工业公司(BOMBARDIER)大量的引进飞机。2006年2月14日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会,民航总局副局长高宏峰说:“‘十一五’期间每年将增加近一百多架飞机”,据不完全统计,每引进一架B737飞机,平均需要飞机机务维修人员30名(注:数据来源于行业统计资料和行业经验)来维护和保养飞机的安全与健康。另据中国民航总局预测,今后5年,民航将以每年不少于100至150架的增量引进飞机,到2010年全国民航运输飞机的总量将达到1600架,比2005年净增700架左右,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为例,要满足未来五年因引进新飞机而增加的工作量所需要的维修人员的缺口约为1200人[5],因此,到2010年,我国“航空机务”职业技术人才共需2万人左右。而上海市民航方面的中外合资和民营企业较多,需要补充的人才数量是巨大的。

(2) 微观分析

从目前上海地区的“航空机务”专业人才供求关系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人才短缺,以致用人单位不得已脱离上海而面向全国高校、职业技术学院、中等专业学校招聘“航空机务”专业技术人才(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甚至出现了民航企事业用人单位到传统上非民航行业对口培养高校招聘人才的现象(比如近几年出现的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从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招聘飞机维修人员)。而作为在上海市该专业人才主要输出单位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其所培养的航空机务人才,毕业生每年年底前就较早的被用人单位所“定购”,由于毕业学生数有限,不少用人单位只能扫兴而归。

上述事实表明,“航空机务”职业技术人才在上海市社会市场需求量相当大,毫无疑问,如果学生面向全国民航企事业单位就业,其就业前景将更加乐观。

三 对策分析与结论

解决“航空机务”职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可以采取“国家出政策、企业出资金、学校出力气”的办法,加速人才的培养,满足“十一五”期间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综合上文,本文以某学校招生计划为实例来进一步说明为满足“航空机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而采取的招生对策。某校近几年的招生就业情况表明,其所培养的“航空机务”专业技术人才在数量上已经不够满足上海市场的需求,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供不应求现象(该校甚至出现了其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生经短期飞机机型知识培训之后被航空公司大量录用的现象)。

面对这种乐观的就业形势,经过严格论证和缜密思考,该校制订的“十一五”期间“航空机务”专业招生计划如表3所示,仅供决策者参考。

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对“航空机务”专业技术人才有着相当大的市场需求,上海市高校有必要扩大该专业的招生量和加大培养力度。

参考文献

[1] 常士基.现代民用航空维修工程管理[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 宋卫杰.民航机务维修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中国民用航空,2005,6(12):20-22.

[3]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网站.航空维修企业单位[EB/OL]. [2007-01-04].

[4] 民航资源中国网.民航招聘信息[EB/OL].

第7篇

【关键词】飞机维修;技能培训;教育

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发展迅速。截止2014年12月31日,国内依据CCAR-21部运行的航空公司共42家,总共注册在用的大型运输航空器达到2391架,2014年国内运输航空器比上一年增加了239架, 近五年的航空器数量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1%。

图1 近年国内运输航空器数量图

前些年,民航维修系统出现了多起影响较大的维修差错。经过研究和调查,由于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技能较差导致的维修差错占维修差错的比例较高,直接表现为维修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基本知识不扎实,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了维修差错。为此,民航局颁布了AC-145-13咨询通告。该通告旨在为飞机维修人员技能培训提供标准,改善全国各维修单位维修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提高维修质量,减少维修差错。同时,基本技能培训合格也是申请取得CCAR-66部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基础执照的途径之一。

1 航空维修技能培训的特点

按照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CCAR-147部的规定,基本技能培训中每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8人,并且用于动手实践的时间不得少于培训总课时的70%。

维修技能培训项目多、时间短,学生更多感觉是个“体验式”的过程,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把维修技能深化、巩固确实值得深思。学习飞机维修基本技能,重点在一个“练”字。就像学习拿筷子,初学时需要知道持筷的方法和技巧,再经过大量反复的练习之后形成一种习惯,这个时候经过反复的重复和强化,大脑和肌肉已经“记住了”动作,形成了一种下意识的习惯。理论知识可以只借助听觉和思维去理解就可以掌握,而技能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进行反复的实际操作才能获得。查手册、打保险、部件拆装、导线修理、铆接等基本技能是我们在进行飞机维修工作时要具备的十八般武艺,只有练好了各门武艺才能良好的适应维修工作。并且在练习各门武艺的同时,还要注重培训学生的作风习惯、法规意识、安全意识、团队精神、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差错分析能力等“内功”,培训技能是基础,培养作风显水平。

2 航空维修技能培训的一般方法

航空维修技能培训主要包含理论讲解、教师操作演示、学生实践操作、讲评总结等环节。

学生通过认知、演示及模仿练习、反馈修正等阶段最终掌握正确的技能操作方法。

2.1 认知

认知,即学生通过教师的PPT讲解对操作技能的背景、内容及基本原理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此过程中理解该维修技能的意义。同时,对于技能的操作方法、步骤、动作等有了基本的认识,在头脑里形成了初步印象,为之后的实际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还应在此过程中强调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2 演示及模仿练习

在实际操作阶段,教师结合理论讲解对技能操作过程进行详细演示。该过程中可以将示范与讲解有机结合,操作关键点及动作要进行强调并进行缓慢演示,对于技能操作步骤太多的情况,最好进行分步演示。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前必须熟知安全须知,之后才能进行技能操作练习。

理论知识是思想,操作实践是行动;思想是行为的指导,行动是思想的验证。只有思想和行动协调一致,良好的操作技能才能练就。维修技能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适合的教学方法。在技能教学中,常采用理论和实践操作交替穿行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兴趣浓厚 也不容易在课程中产生疲劳,理论方法和实践操作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2.3 反馈修正

正确的反馈指导,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使练习的效果迅速提高,所以恰当的反馈能让学生知道每一步的练习结果是否正确,以便及时改进。

维修基本技能的掌握需要以反复练习为基础,练习的同时还要多鼓励学生反馈练习的效果,促使学生思考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进行修正,让学生最快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并立即进行巩固强化练习。在每个阶段的练习结束时可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讲评和总结,进一步修正和巩固操作技能。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作为培养我国民航飞机维修人才的主力院校,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如何培养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飞机维修复合型人才。飞机维修技能培训一直是人才培养中的特色环节。技能培训始终以“练就娴熟的维修基本技能、培养过硬的优良机务作风、养成严格的规章程序意识、树立牢固的持续安全理念”为培养目标。“德于心,技于行”的培养理念多年来始终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为我国的民航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维修人才。

3 结束语

飞机维修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进步的过程,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维修人才更需遵循这一规律,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技能教学,使学生尽快掌握维修操作技能。飞机维修技能培训是航空维修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拥有优秀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生在就业时具有更强的岗位竞争能力,在工作岗位上也更能发挥自身优势,保证航空维修工作的质量,从而保障航空安全。

【参考文献】

[1]咨询通告.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技能培训大纲AC-145-13 [Z],2004.

第8篇

关键词:航空器;模型;安全

航空器的维修指的是航空器在出厂之后为确保其最佳初始适航性能所进行的安全维修工作,是确保航空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时展,航空技术不断进步,制造工艺及制造材料更为先进,飞机飞行更为安全可靠,但是航空器维修的差错,特别是人为差错在近几年却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种维修上的差错不仅对航空器及地面设备造成影响,对人们生命安全更是造成了严重威胁。航空器维修中如何避免维修差错是航空届要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

1.航空器维修常见人为差错

航空器维修中的人为因素差错指的是工作中同人为因素相关的各种差错。而人为因素是同人相关的各种因素,当前学者多利用SHEL模型对其进行研究,并将此模型作为研究人为因素的标准模型,在此模型中人、软件、硬件、环境及其他人为基本要素。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SHEL模型

在此模型中核心是维修者,其他各个因素(环境、硬件、软件及其他工作者)都要同维修者相匹配。软件指的是工作的程序及安全检查单这些,如果对程序没有正确理解,没有进行正确编写,可能会在维修中导致人为差错出现。硬件指的是飞机本身、维修工具及厂房设施;环境指声音、灯光这些能够对工作者工作造成影响的因素。其他工作者的一些行为也会对维修者造成心理及行为上的影响。我们按照上述因素造成人为差错的可控制程度将这些因素又分为可控因素及非可控因素。可控因素指维修中噪音、高温等,可以通过对设备环境进行改善,对工作者心理因素进行调整来控制。非可控因素指的是工作程序、自身能力这些因素,对这些因素只能通过消除工作者认知障碍来控制,且需要对设备及工作人员岗位给与适当调整。

2.航空器维修中减少人为差错的意义

对于航空器维修来讲,人为差错减少意义重大,主要有下列几方面:①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一旦出现航空事故会给众多家庭造成不幸,威胁社会和谐,而减少人为差错,会给航空事故发生概率大大降低,为人们群众安全幸福护航,确保社会和谐。②有利于企业发展:如果航空公司发生航空事故,人们对公司信任度降低,出行不选择公司航班,公司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减少人为差错,确保飞行安全,也是确保企业能够能够长久生存发展的保障。③有利于减少企业财产损失:对航空公司而言,维修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是巨大的,据资料统计,飞机发动机在空中的停车有约30%是维修差错引起的,而每次空中停车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为50万美元,而维修差错所引起的航班的延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小时约为1万美元。减少人为差错,对于航空公司来讲,所减少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

3.航空器维修中人为差错原因

对航空器维修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我们总结出,维修中出现人为差错主要有下面几点原因:

3.1 维修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

维修人员需要按照信息模型对航空器进行系统维修,在维修过程中任何环节上出现不安全行为都可能导致出现人为差错。主要的不安全行为有:①因为环境噪音大、光线差等对维修信息出现感知上的错误;②因为工作人员精神状态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在维修过程中可能对维修信息产生认知上的偏离,认知不准确;③因为工作人员维修紧急,疲劳,工作经验少等对维修可能出现决策上的错误。④因为工作人员习惯性违章可能出现操作上的失误。

3.2 航空维修领域缺乏人为因素的研究

在多数航空事故分析中,人们只是针对飞行机组进行人为因素研究,很少从航空器维修方面考虑人为因素影响。但是航空器维修过程中诸如维修人员是否严格按照维修规程进行系统调试、故障排除等同航空安全是直接相关的。

3.3 维修技术人员缺乏系统培训

航空器维修属于高精技术,维修人员不仅需要航空知识理论基础,同时要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过严格实习考核,合格后才获得独立工作机会,其他工种人员是不能胜任的。甚至从事过航空器维修的人员,在机型改变后也是需要进行相关培训才能工作的。可以说在航空器维修过程中,从维修规章,飞机系统部件,维修安全要求等每项内容都需要进行系统培训,如果在工作中有哪项培训没有落实到位,维修人员对维修程序认识不清,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4.航空器维修中人为差错的避免

要避免上述航空器维修过程中的人为差错,确保飞行安全,需要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4.1 满足维修人员的基本需求

航空公司应在物质条件允许情况下最大限度满足维修人员在生活上的基本需求,帮助维修人员合理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为其排除后顾之忧,让维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心理上的负担,始终都能够保持稳定良好的工作情绪,如果发现哪个维修人员工作情绪不稳定需即刻暂停工作,防止在维修过程中出现人为差错。

4.2 增加提高维修可靠性的辅助手段

在维修过程中对于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多增加醒目的辅手段防止出错。如在操作处用文字加以标识,并在标识过程中对于需要特别注意问题用箭头、下划线、色带等重要提醒。且对操作过程中的关联机件需要采用同一颜色标识,专用工具必须在指定位置放置,不能使用代用工具。对于操作过程中比较复杂的组装及分解需要一边操作,一边进行临时记录,记录好操作的方向及顺序等等。

4.3 加强对维修现场的管理

在维修现场要加强管理,维修前需要对维修任务统筹安排,对各个任务进行细化,将任务责任落实到个人。管理干部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合理制定工作计划,对维修人员按照其技能专长及身体状况进行工作强度安全,劳逸结合,不能带病工作。同时在维修过程中还要多加强技术指导,维修工作规模较大时要有分队长以上级别的干部在场进行组织指导。在维修中工作要注意维修连续性,一项工作一人负责,不能中途退场。

4.4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航空公司对于航空器维修人员需要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业务培训,让每个工作人员对于维修流程都要全面掌握,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同时还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高维修人员安全意识,在工作中加强对人为差错的防范,将差错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总之,航空器维修过程中任何人为因素都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在工作中必须对差错原因仔细分析,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防范意识,防微杜渐,制定各方面措施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差错发生,确保飞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徐涛.民用航空器维修中的人为差错分析与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12):203.

[2]王永刚,单方方,王灿敏.CREAM法在机务维修操作差错概率预测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4,(01):138-141.

[3]张晓全,王欢.基于熵权-HDT的航空器维修人误概率确定[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01):102-107.

第9篇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4

摘要院本文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培养航空维修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出发,探讨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总结了长沙航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试图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借鉴,促进职业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院航空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

笔者所在学院自1998 年升格为高职院校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立足空军航空修理,面向航空制造和航空服务业,服务“长株潭国家航空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深化校企合作,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空军航空修理与湖南航空工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 航空维修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1 空军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需要

空军装备保障能力直接关系国家安全,飞机维修是空军装备保障能力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空军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航空装备作战能力的直接保障者。飞机必须通过维修与维护及时恢复战斗力,发挥战术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保证部队的连续作战能力。随着空军装备逐步现代化,大批新型战机已经装备部队。为保障飞行训练和空军作战航空装备使用效能、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等空军装备保障能力建设,迫切需要飞机维修专业培养大量掌握飞机大修、维护及战伤抢修技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1.2 民航运输迅速发展的需要

中国被公认为是民航业发展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2004年的航空旅客运输量为亚洲第一大航空市场。面对最近几年航空旅客运输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形势,中国民航总局规划到2010 年中国民用机场将增加50 座。航空运输的巨大发展必然带来航空维修产业的巨大发展。据汉莎技术公司的预测,今后5 年中国的航空维修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1%。航空运输业的巨大发展必将带来巨大的人才需求,预计未来20 年中国需要民用航空维修类人才100万人以上。庞大的人才需求市场为航空维修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空间。

1.3 湖南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航空产业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性产业,是附加值高、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的朝阳产业。作为湖南的优势产业和“十一五”重点培育壮大的支柱产业,航空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2008 年03 月01 日,国家批复建立长株潭国家航空航天高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建设“一区一园”。“一区”即以株洲为中心,依托中航二集团在株洲的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608所)和中国南方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331 厂)打造株洲高新区高科园中小航空动力产业核心区。“一园”即由中航飞机起落架责任有限公司,联合中南传动机械厂(300 厂)、中国航空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组建长沙航空工业园,打造世界一流的飞机起落架专业研制中心,形成技术研究、产品制造、市场销售、配套服务为一体的航空工业园。“长株潭国家航空航天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立,是国家航空产业向湖南的又一次聚集。湖南航空产业及其产业延伸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对本土高技能人才产生了强烈的需求,需要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为其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2 航空维修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

职业素质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性:为人的职业生涯服务,为特定行业培养专业人才创造必备的条件,为从业者敬业乐业、艰苦创业、建功立业形成内在的优势。其内涵即不同职业岗位对从业者所需的特定的知识、技能与态度要求。我们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论证,根据现代飞机大修作业流程,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确定了航空维修类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

2.1 专业知识要求

作为主要实施技术的劳动者,航空维修类人才必须具有相应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这是体现其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主要有工程力学、航空材料、机械加工与设计知识;飞机整机构造及航空发动机等主要系统的工作原理;飞机机体、发动机、附件等维修理论知识,飞机修理常用工、夹、量具和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知识等。

2.2 专业技能要求

在技能方面,需要具有从事飞机机体、发动机、附件机构修理的能力;飞机整机和发动机装配、调试及排故的基本技能;飞机和发动机部、附件的分解、故检、修理、装配及试验能力;飞机修理常用工装和设备使用与维护的能力等。

2.3 专业综合素质要求

除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运用计算机处理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能力、外文资料查阅能力、对飞机修理工艺、操作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生产工艺管理与质量控制能力、安全保密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等。

3 航空维修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

3.1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学院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分析,从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三方面着手,分操作人员与技术人员两个层次突出专业技能,科学设计航空维修类专业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职业岗位群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同时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需要,组织航空维修领域的技术专家和骨干教师成立课程体系开发专家团队,以订单培养为基础,根据航空修理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打破学科体系结构,融入航空修理系统岗位职业标准,选择教学内容、设置课程,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以航空维修职业岗位群作业流程为导向的“层次化、模块化”课程体系。

3.2 以双师素质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着力引进“三高”(高职称、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同时,每年投入50-100 万元,通过加强新教师“带培”、教师学历提升培训、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培养等措施,提高教师的学识和技能水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院尤其注重采取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一是充分利用院内实训条件,让教师参与实训中心建设,定期轮换理实教师岗位;

二是安排教师到院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锻炼,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毕业实习,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和科技研究;三是送派教师出国培训,进一步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整体素质。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学院建立了一支作风过硬、技术优良、结构合理、勇于探索、甘心奉献的高水平双师教师队伍,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3.3 以航空修理系统为依托,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学院已建成飞机展示坪、飞机修理实训车间、发动机修理实训车间、飞机液压、冷气附件实训室,飞机维修训练模拟实训室、航空仪表实训室、航空电气实训室、航空维修仿真实训室和无损检测实训室等校内实训中心。依托航空修理系统企业,先后在长沙5712 飞机修理厂、中航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飞机制造公司、三一重工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5720、5311 工厂共建了某新型发动机维修技术、飞机维修技术、机载设备维修技术三个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和实际操作,强化职业技能。为保证校外实训基地的长期性与稳定性,学院在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和管理实践中积极探索与企业在人力、物力、信息等方面的教学资源整合,并进行了互动式的合作教学实践。

3.4 以服务航空修理为宗旨,大力推进产学结合

学院坚持以服务航空修理为宗旨,通过主动登门请教、上门服务、邀请恳谈、聘请指导等途径,与航空修理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以“双赢”为立足点,多方位寻求与企业的结合点,走出了一条产学结合的路子。先后与空军5720 工厂、5701 工厂、5713 工厂、5702工厂、北京飞机维修公司、广州飞机维修公司等单位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近两年,学院还根据空军5701 厂、5719 厂等企业的要求,将原来学机械、电子等专业的部分应届毕业生进行转岗培训,满足了企业对飞机维修、航空发动机维修、机载设备维修人才的需求。同时,学院与企业共建的三大实训基地合作,举办多期培训班,培训航空修理系统在岗员工近万人,为总装通用装备保障系统和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企业举办数控技术等培训班。此外,学院被国家四部委、解放军三总部确定为从非军事部门招收专业技术士官的试点单位,向空军、二炮、海军和陆军航空兵部队订单培养专业技术士官,2015 年计划招收定向培养直招士官730 名,进一步拓宽了服务领域。

参考文献:

[1]长株潭获批“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EB]hn.rednet.cn/c/2008/03/01/1451066.htm.

[2]李剑平.从国家战略看高技能人才培养[N].中国青年报,2011-10-26(05).

[3]吴国兴.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难点及其解决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8(3).

第10篇

关键词:通用航空产业;人才;培养

前言

通用航空产业是一项前景十分广阔的产业,在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仍处于探索发生的起步阶段,我国的航空产业近些年来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相较于国外我国在航空工业的设计、试验、制造等领域进步迅猛并逐渐缩短与国外航空产业发达国家缩小差距并积极的参与到国际航空制造领域中。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规模仍然较小开发空间巨大,但是与通用航空产业旺盛需求相对立的是通用航空产业人才数量的严重不足,需要加强对于通用航空产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以确保通用航空产业的健康发展。

1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对于人才的旺盛需求

航空产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结晶,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于通用航空产业的投资力度尤其是我国逐步开放低空领域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在“十三五规划”中,借助于“一带一路”发展的宏伟蓝图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工业产品的输出,对于我国的通用航空产业来说,这一发展规划更是一个发展的良机,通用航空产业一个十分庞大的产业链,其涉及到飞机的设计、试验、制造、售后维修等多个产业,浙江省在以往的发展中通过积极布局,从而使得浙江省在通用航空产业的推进发展中占据了先机。以浙江省温州为例,温州通过开展直升机旅游以以往地面旅游所具有的不同的视角在带动旅游发展的同时也有效的带动了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浙江省各区县都在积极布局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通过规划通航产业园的方式兴建浙江省内的通用航空产业园。早在2012年浙江省的人均GDP已经突破了1万美元大关,根据国际上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随着浙江省经济的高速发展,浙江省的通用航空产业将迎来一波发展的高潮,据相关调查表明,在浙江有越来越多的老板向往于拥有一架自己的飞机,随着我国低空领域的逐渐放开,浙江省的通用航空产业正处于需求量爆发的酝酿时期,一旦相关条件满足,通用航空产业将呈几何式增长。通用航空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也带来了对于通用航空产业人才需求的增加,但是与高速通发展的通用航空产业不同的是通用航空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相对缓慢,远远无法满足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需求。现今我国在通用航空产业的维修人员主要来自于:来自于军队的退役维修人员、民航运输企业离退休机务维修人员、地方非航空单位或院校调入的机务维修人员。

2 通用航空产业机务维修人员所面临的困局

在我国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中,从事通用航空机务维修的人员在学历、知识水平以及薪资福利等各方面与运输航空机务人员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通过对我国民航直属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调查后发现,近9成左右的毕业生都进入到了与民用运输领域相关行业进行工作,相较于通用航空产业机务毕业生更倾向于在航空公司开拓事业,在通用航空产业大力发展的今天,通用航空产业机务人员的短缺将成为制约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颈。因此,做好通用航空产业人才队伍培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在以往的通用航空机务人才的培养中对于通用航空的不重视,加之运输航空和民航机务人员需求的旺盛使得各大专院校在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更多的资源与精力投入到了对于运输和民航人才的培养中,致使对于通用航空产业的人才培养较为滞后。此外,相对于技术水平发展越来越高的运输飞机通用航空起不论是在成本、结构以及技术难度方面都与现代运输航空器存在明显的差距,这就使得从事通用航空机务维修人员在知识面拓展和未来发展方面都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从而不利于通用航空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此外,在通用航空产业人才的培养中,各学院对于通用航空产业机务人员的培养理论过多,从而使得通用航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时实际操作经验明显欠缺无法满足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需求。

3 如何做好通用航空产业人才的培养

为更好地做好通用航空产业人才的培养,各人才培养学校应当积极调整学院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以使得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学生的培养更为贴合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需要,在通用航空产业人才的培养中要以专业的通用航空器机务理论知识为指导,突出通用航空机务维修的实操能力,并积极形成“知识学习-技能培养-执照考取”的通用航空机务学生培养新体系,以确保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很好地投入到通用航空机务工作中。在实现学校课程及教学理念改革的同时应当积极建立“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在通用航空机务人员的培养中可以借鉴大型运输机及民航飞机的机务人才培养模式,将通用航空人才培养分为理论学习和企业实操两个主要的阶段,采用“3+1”的通用航空机务人才培养模式,前期3年培养学生通用航空飞行器的相关理论知识,以理论教学为主,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向学生讲述运输、民航飞行器的知识外将教学的重点向通用航空飞行器的方向倾斜,以便使得学生能够更扎实地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在1年的实践教学中,应当由学校内专业的教师和企业内的通用航空机务工程师共同做好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并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通用航空飞行器的一线实际操作,从而使得学生对于通用航空飞行器的理论知识能够与实践相印证,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通用航空飞行器的相关知识,从而在毕业后能够尽快地适应通用航空飞行器的机务工作。在通用航空飞行器机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对于航空维修执照考试的组织和完善,现行的通用航空维修执照都是按照ME-TA或是ME-TH执照,但是上述执照的考试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对于运输航空w行器机务维修方面的,与现行的通用航空飞行器维修实际不相匹配,这种考取执照与实际应用不相匹配的问题在增大了通用航空飞行器机务维修人员考取执照难度的同时,也加剧了通用航空飞行器机务人才的稀缺性,从而不利于通用航空产业的产业布局。在通用航空飞行器机务人才培养中应当做好通用航空飞行器机务教学的分析研究,以便使得通用航空飞行器机务教学能够更好地紧跟时展的步伐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以便在在通用航空飞行器机务人才培养中发挥出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通用航空产业是我国现今极为热门的一个新兴产业,做好通用航空产业人才的培养是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通用航空机务人才培养为例对现行的通用航空机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局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做好通用航空产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分析阐述。

参考文献

[1]高启明.中美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比较研究[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3,31(2):33-35.

第11篇

(一)入世前国内飞机维修单位数量入世前,我国飞机维修市场的概况:除台港澳地区外,我国共有飞机(含部附件)维修单位266家。其中包括:1.具备飞机过站短停、短期维护保养能力的航线维修单位107家。2.具备飞机部附件维修能力的部件维修厂家266家。3.具备飞机机体C检及以上级别大修能力的厂家13家。4.具备飞机发动机大修能力的厂家3家。

(二)入世前国内民用飞机数量截止2001年,中国民航运输飞机总数量为562架,具体型号、生产国和数量见下表。从上表可以看出,截止2001年,中国国产民用飞机数量为27架,仅占国内机队总数量的4.8%,超过95%的飞机均为外国生产进口而来。

(三)入世前国内民用飞机维修单位资质管理情况根据CCAR-145R1《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规定:第145.2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或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对申请民用航空器或者民用航空器部件维修服务的维修单位(以下简称维修单位)的合格审定,以及对获得维修许可证的维修单位实施的监督检查。前款所称维修单位包括独立的维修单位、航空营运人的维修单位和制造厂家的维修单位;独立的维修单位包括国内维修单位、国外维修单位和地区维修单位。由此可见,无论是国产飞机,还是进口飞机,都要按照中国民航总局(后更名为中国民航局)要求的规范进行维修资质审定和管理。但是,飞机维修行业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行业,飞机拥有者、运营者和维修单位,都需要飞机制造厂家持续的、多方位的技术支持。这类的技术支持对于用户或者维修单位自身而言,离开飞机生产厂家的支持,用户几乎没有任何的自我能力开发的可能。这对民航维修安全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厂家技术制约和中国民航局统一行业管理的双重作用力下,飞机维修单位急切地需要协调各方,而实现自身维修业务的顺利开展。从宏观而言,中国需要国外技术,特别是需要飞机制造公司、及其所在国能够在中国国内设立飞机维修单位、派驻或聘请国外维修专家,引入国外先进的维修管理等,以实现国内飞机维修的持续安全。

(四)入世前就“预先履行”我国对WTO承诺的典型飞机维修企业在飞机维修领域,AMECO、GAMECO和STACO是三家传统的、具有绝对代表意义的飞机维修公司。这三家飞机维修公司均为合资公司,而且,均是在中国入世之前就成立、开展业务且成为行业翘楚的领军企业。本文以GAMECO为例,概述此类企业的概况。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简称GAMECO,GuangzhouAircraftMaintenanceEngineeringCo.,Ltd.。1989年10月28日挂牌成立。GAMECO的股东由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50%股权)、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25%股权)和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5%股权)共同控股。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SN)既是GAMECO的最大股东,又是GAMECO的主要客户,但是公司的经营管理权(总经理人员)始终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派驻。美国资金和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注入,使GAMECO从成立之初就有别于其他传统的飞机维修公司,GAMECO具有飞机航线维修、大修、部件维修、培训、质量管理、工程服务等等多项职能,并在实际生产中为中国民航维修界树立了标杆、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保障了包含南航在内的国内外多家客户的飞机维修安全。纵观WTO中国的民航承诺,GAMECO切切实实地走在了政府的前面。与其类似的AMECO(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厦门STACO(厦门太古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与GAMECO携手做着类似的事情,也为中国民航的发展同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对WTO中国民航承诺的履行上,都是“想在了前面、走在了前面”。

二、入世后的国内飞机维修业状况

(一)入世后国内飞机维修单位数量及分布截止到2014年,中国民航局针对飞机维修单位的审核授权已涵盖如下国家、地区和区域:仅中国大陆地区的飞机维修单位就有387家,是入世前的1.5倍。被中国民航局授权的国外飞机维修单位有342家。国内外飞机维修单位加起来的数量,是中国入世前的3倍。而且,重要的是,现在这387家飞机维修单位的规模、能力、人员、体系、管理等等方面,相比入世之前的情况要先进得很多。

(二)入世后国内民用飞机数量及行业形势截止2013年底,国内拥有民用航空器共计:2145架,是2001年的近4倍。2013年全年,全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671.72亿吨公里,其中旅客周转量501.43亿吨公里,货邮周转量170.29亿吨公里,完成旅客运输3.54亿人次,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运输国。

(三)入世后国内民用飞机维修单位资质管理情况CCAR-145部规章《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于1988年11月2日制定,历经1993年2月3日第一次修订,2001年12月21日第二次修订,2005年8月22日第三次修订,现在管理局方正在酝酿CCAR-145部的第4次修订。从前3次修订的情况看,规章修订的内容均是将条款更加细化、严格,仅仅取消无操作实施可行性的极小部分,更多的是增加管理要求。而且,在对维修单位资质审定和管理方面,每一次审定都会更加严格具体。总而言之,中国民航局以前没有放弃对飞机维修单位的审定和管理,以后也不会,因为这是保障飞机维修安全的最重要手段。换句话说,无论是国内投资还是国际投资,无论是合资还是独资,无论是哪个控股方管理,中国国内飞机维修单位必须接受中国民航局的管理。这与入世之前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细节上是更加严格的。

(四)入世前就“预先履行”我国对WTO承诺的典型飞机维修企业现状以上文提到的GAMECO为例,2001年时员工人数约1500人,到2014年时,员工人数已经超过5000人,从人员规模上已经翻了三翻。从维修能力上,GAMECO从成立之初的几个附件维修能力到现在的上千个附件维修能力,从当初的按照维修手册工作到现在的独立工程能力,从当初的广州一地的航线和定检维护,到现在的维修工作开拓到海外,GAMECO的实力,从质上已经有了飞跃。虽然,这和中国民航持续高速发展这个大环境有关,但是洛克希德•马丁这个外来股东的持续参与、持续体系建设、持续技术输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后期,随着世界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演变、我国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911事件等的影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是美国政府军机的大供应商),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撤股GAMECO,从此GAMECO的管理和经营由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彻底把控,但是,洛克希德公司已经将GAMECO的体系、人员、流程、技术等造就得全国最优、亚洲领先、世界知名。南方航空在这个成熟的价格和人员团队基础上继续高速发展,也是必然的。与GAMECO比肩的AMECO、STACO,及后来发展迅速的珠海摩天宇发动机维修公司等一大批飞机及部附件维修企业,在中华大地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自身跨越式的大发展。

三、总结

第12篇

关键词:通用航空;复合材料;维修;适航验证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的类型日渐丰富与多样,与金属材料相比,复合材料拥有一系列的优点,如:轻质、高轻度、耐腐蚀、耐疲劳等,因此,在广泛应用于民航飞行器。据统计,波音、空客等公司的新型民用飞机中复合材料结构所占比重均在50%左右,并且其用量呈上升趋势;同时国内大型客机中其用量约20%。在复合材料作用下,通用航空器的优势愈加显著,如:良好的抗冲击性、经济性以及便捷的维修等。

1 通用航空复合材料的概况

通用航空中应用的复合材料极易出现脱胶、分层、雷击、烧蚀等损伤,由于其应用量激增,社会各界对其高效性与可靠性等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急需先进的维修技术。与传统材料相比,复合材料拥有特殊的性能,主要是因各向异性与非均质造成的,同时,民航中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及维修也更加复杂。

美国有关部门提出,飞行器中复合材料的应用障碍之一便是材料的维修难度过大,相关机构指出,民航中复合材料维修问题仍未能全面解决。因此,发达国家在应用复合材料过程中,积极探索与研究适合的检测与维修方法、适航验证技术等,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相应的维修方案、技术规范等。

我国现有的民机多为国外航空公司制造,并由其提供相应的复合材料结构维修方案等,在此情况下,国外航空公司始终垄断者有关核心技术,而我国始终停留根据技术资料操作环节,未能对复合材料结构维修展开系统的研究与深入的探讨。近些年,我国民航事业快速发展,通用飞机类型繁多、数量猛增,但因复合材料维修缺少依据,致使其处于无手册修理状态,实践中具体的维修方法为,待损伤出现后,民航提交损伤信息,由生产厂家指定相应的维修方案,此后,专业维修人员依照方案展开维修,或者通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及人员递交维修方案,再由设计生产单位进行适航验证与审定[1]。

2 通用航空复合材料维修及适航验证的进展

适航又称适合飞行,其主要是指航空器可在预期环境中安全飞行,此品质经维修后仍可持续保持。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民航航空器的管理办法,如:适航管理条例等,旨在保证每个航天器均处于适航状态下飞行。适航验证主要是借助不同的方法,获取有关证据资料,使其满足适航条款需求。通用航空复合材料维修及适航验证是持续适航的一部分,其是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的,分别为技术验证及具体适航审定程序。

2.1 国外成果

对机结构材料而言,常见的钢、铝合金、钛合金及复合材料等,经各种材料的演变,逐渐满足了适航需求,但有关标准中未关注复合材料的特殊性。而如今,飞机中广泛应用着复合材料,使用部位逐步扩展,包括承力结构、复杂结构等,随之民航规程及管理条例中适当添加了复合材料应用、维修等标准与适航条款。通用飞机中的适航要求、技术条款有美国联邦航空规章、美国联邦航空局咨询通告、复合材料手册等。

根据各要求与条款可知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其中部分条款适用于通用飞机,例如:关于复合材料结构安全性的适航要求与标准,具体有工艺方法、结构保护、结构验证、损伤测定等,上述内容均与复合型材料安全性、适航性有着一定联系。同时,有关规定中指出了复合材料结构适航验证,具体的级别有5个分,分别为试样、元件、细节件、组合件及全尺寸部件等,此验证方法又称为积木式方法,它构建了材料的性能数据库,评估了结构设计思想、考核了结构设计技术,促进了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复合材料结构试样验证主要体现在材料与结构性能方面,有关条款中指出,在明确维修方案基础上,对其进行计算与分析,此后验证结果,以此确保维修后仍满足适航要求[2]。

2.2 国内现状

我国对复合材料的应用时间较短,缺少其维修、验证等研究,不仅缺少实践经验支持,也缺少理论与技术保障,从而制约了我国民航发展。经调查发现,我国关于民航复合材料维修、适航验证研究匮乏,少数研究中结合国外报道,说明了复合材料审定依据,并要求复合材料设计、适航验证应具备标准性与规范化。复合材料适航验证对资料需求较大,但我国民航运输航空器多源于国外,实践中缺少基础材料信息,从而增加了适航验证难度[3]。

总结:综上所述,我国关于通用民航复合材料维修及适航验证研究不足,与国外相比,差距明显。随着复合材料应用范围的扩大,急需适合的维修方案及适航验证技术。日后,我国应注重基础材料,保证其数据的丰富性与可靠性,由于通用飞机复合材料的应用、维修及验证较为简便,因此,应主动探索、加强技术与经验积累,从而为我国民航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文锋.通用航空复合材料维修及适航验证的进展及探讨[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4,05: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