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时间:2022-12-14 02:57:09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第1篇

一、带有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 

(一)1980至1990年间的教学通常是站在悼念性文章的角度进行解读,包括人物形象、重点段落及语句、思想内涵等。如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一二段讲述作者写作缘由,三至五段讲述作者与刘和珍相识的四个事件及惨案经过,六七段是全文重点,是死难的意义和教训。文章赞扬了爱国青年的英勇不屈,揭露了反动军阀的暴戾凶残,痛斥了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激励革命人民继续战斗。同时也会穿插一些本文表现手法运用的分析即记叙、抒情、议论的三者结合。总结出文本的结构即采用螺旋式的层层探入的方式来写,按照“悲痛的沉静——愤怒、严正的斥责——冷静的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发展变化展开。对于重点语句的理解也带着时代的印记,如龚灿光在《怎样理解<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两个句子》中重点分析全文的第五段“当三个女子……被抹杀了”时,着重点落在了此句的结构上,是赞颂还是反讽?“中国军人”指的谁?“八国联军”是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八国联军,还向段祺瑞政府提出最后通牌的八个国家?屠戮妇婴的是谁?但是这样的分析往往流于表面,并距今年代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二)1990至2000年间的教学视角拓宽,教学内容的选取更加多元化,注重从细节作为切入点进行文本解读,能够一课一得而非面面俱到。教师尽量缩短甚至消除文本与读者、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用深入浅出的语句引导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句子和复杂的情感。如毕人柱在《找准切入点——<记念刘和珍君>例析》中,让学生找出作品中几乎完全重复的语句之后,引导学生思考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啰嗦”?三次“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中“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正”怎么理解?然后指导学生结合语句出现的前后语境,反复阅读,对照分析。如此分析文章大家的“悖谬”之处,以此为切入点迅速解读全文,从整体上准确追踪作者思路,体会感情。 

(三)2001至2015年间的教学在以上基础上文本解读更加深入,重在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引起学生反思。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教师备课时准备的资料,而是依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结合,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为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立树立了参考标准。如侯喜君、李红亚在《让学生在“幸福”中穿行——记<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一文中独出心裁地带领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刘和珍的幸福,体悟其崇高的思想境界,感受自己的幸福,加深学生对刘和珍形象的理解,从而激发爱国情感。又如李征在《<纪念刘和珍君>审美教育》中提出教师要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充分挖掘本篇课文的人物美、情感美、哲理美和悲剧美。 

二、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 

(一)1980至1990年间,《纪念刘和珍君》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背诵为主。教师在开课前介绍本文的创作背景,通过讲述“三一八”惨案的经过来导入新课。教师通常将文章分为三段进行分析,概括每段大意,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要求学生学习文中的叙述、议论、抒情三者结合的写作手法,领会多种表现手法的好处并且模仿第五段进行仿写。课后背、默出经典语句。 

(二)1991至2000年间,《纪念刘和珍君》的教学注重切入点的运用和情境的渲染。很显然这一阶段的教学包括引导学生更加注重细节以及对语境的重视,强调对文本的不过度解读。深句浅说,浅句深说。越来越注重小组讨论,倾听学生观点,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一定的展现。这一阶段涌现出的教学方法包括人文教学法、整体——部分——整体教学法、逐步引导教学法、词句内涵探究法、小点切入法等。 

如魏中华在《<纪念刘和珍君>以整体—部分—整体教学》一文中这样描述整体——部分——整体教学法:这种教法既顺应了部分(三个问题)到整体(全文内容)的认识规律,强调了迅速把握整体,站在整体的高度鸟瞰各个部(三对“矛盾”)的战略思想,使阅读教学有可能成为高效率的阅读。王严在《<纪念刘和珍君>备课四题》中提出:在实践语文教学人文教法的时候,介绍一下与文章有关的民俗风情,帮助解答学生的一些疑问:为什么鲁迅先生在追悼会上独自出来徘徊?为什么先生的悼文面世延宕?薛冬芳在《抓住悲愤之情,渗透学生思维——我教<记念刘和珍君>》中认为应抓住关键词“悲愤”作为理解全篇的切入点,围绕这一词分步推进教学,分别是:1.抓住标题;2.抓住相关段落;3.激发情感;4.抓住激越的感情;5.让激越的感情暂得平稳;6.把平稳的感情再次推向高潮;7.画出作者的感情曲线。这七个步骤相辅相成,使作者的悲愤之情渗入学生思维。 

(三)2001年至2015年间由于新课改的实施,在“一切着眼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的理念指引下,教学方式有了突破。课后拓展训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增添辩论赛、角色扮演等形式。以多种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注重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有机结合,关注课堂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重视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这一阶段涌现的教学方式包括比较阅读教学法、四步自读教学法、主问题教学法、审美主体诱导法、标题导学法等。 

如王见在《“四步自读教学模式”在<纪念刘和珍君>教学中的运用》中这样描述该教学法:1、复读导入,用5分钟复习识记点,巩固所学的重点;2、自读质疑,就是在复读教材之后用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寻找适合自己学情的疑难点;3、辨读释疑,就是在自读课文之后,用20分钟的时间让师生一起辨析文本;4.练读拓展,就是在辨读课文之后,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拓展练习,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练习。 

周玲在《用比较阅读法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中认为:将课文与鲁迅先生的学生石评梅的《痛哭和珍》、当代北大学者余杰的《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惨案七十二周年祭》放在一起对照阅读,比较三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互为补充,互为印证。康克俭《鲁迅杂文教学漫谈》中,将《纪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比较,不仅看到共同处更要知道它们的不同点,从鲁迅先生思想处在两个不同的时期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吕秀勋在《语文教学中审美主体的诱导——从<纪念刘和珍君>说起》中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阅读、点拨、想象、思维这四个方面进行审美主体的诱导。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第2篇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 H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125-01

1 设置兴奋点,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欲望

在教学中只有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地参与其中,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就不可能有学习的动机,甚至会表现出一种厌倦的情绪,那样他们自然也就不会有质疑问难的欲望了。因此,合理设置兴奋点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不竭动力。譬如我在教学《鸿门宴》前,先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爱下棋的同学,我向你们请教一个问题,‘楚河汉界’是怎么来的?谁能跟我解释清楚?”二是“项羽作为一代枭雄,为了和刘邦争夺天下,特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企图在这里一举杀掉刘邦,他成功了吗?他夺取天下了吗?请仔细阅读课文,谁能告诉我答案。”这样,学生要知道事件的事实真相,就必须把全文全部浏览,才能知晓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惊心动魄的斗争。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必定会引起会下棋的学生的兴趣,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如果我们照本宣科,任凭怎么声情并茂、眉飞色舞,也不会吸引学生。要想吸引学生,我们必须对手中的内容进行兴趣包装,这样才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2 根据学情,合理设置问题切入点

我们就拿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为例,谈谈问题的切入点。此前在学生当中就流行“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的顺口溜,由此可看出,中学生对鲁迅文章的恐惧与苦恼。课前我先布置学生预习三一八惨案的历史背景,回顾中学阶段学习《藤野先生》《故乡》《孔乙己》等文章的感受,以及作品中人物形象给予我们的启示。在第一课时,我就设置了这样的一些问题,1、标题《记念刘和珍君》里面“记念”一词表明这篇文章是什么性质的文体?(学生答:记叙文。)2、记念的是谁?(学生答:刘和珍。)3、课文一共七个章节,哪些部分是记叙?记叙了什么内容?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青年?作者是如何评价她的?这些问题的设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刘和珍是一个温和善良的追求进步的为中国而死的青年,让反动政府及文人的“暴徒”“受人利用”的污蔑不攻自破,进而理解作者“有写一点东西”的目的,即悼念死者,揭穿真相。试想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开始就让学生去体味一、二节的写作缘由和悲愤的的情感或者六、七节的教训与意义,学生肯定无从下手,并有些唐突。在这堂课快结束时,我作了这样点拨“记叙文的记叙部分只是手段,记叙的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要表现作者对事件的感受和情感,即议论和抒情,因此,我们阅读记叙文除了要弄清事件的脉络外,还应重视文中的议论句和抒情句,请同学们下去好好体味开头一、二节和结尾六、七的议论和抒情部分”。合理的切入正如让学生得到一把钥匙,能够开启思维的灵感,让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着眼文本,于关键处质疑

3.1 从文章的眼睛“标题”质疑。比如《赤壁赋》,题目中“赤壁”在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会来这里?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又如《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是何许人?秦师做了什么?他如何退?结果如何?可见由课文题目寻找疑点,可引申出很多实质性问题,只要稍加点拨,“问题”都不难解决。

3.2 从课文的字、词方面质疑。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重点,通过前后比较发现疑问。比如《故都的秋》开头写“清、静、悲凉”,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清?哪些地方体现了静?哪些地方体现了悲凉?在阅读古典诗词时,更要注意一些带有主观情绪的动词、形容词,这些字词是解读诗歌的重要密码。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中“愁”指的是哪些内容?

3.3 从课文的关键句(包括过渡句、重点句、中心句、议论句、抒情句)质疑。文章的关键句是文章的灵魂,从此处质疑,可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比如《项脊轩志》第二段的“多可喜,亦多可悲”是过渡句,作者喜的是什么?悲的是什么?抓住“喜”和“悲”这两个字,全文的脉络就一目了然了;又比如《荷塘月色》第一句话“这几天心理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作者为什么不宁静?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不宁静?再如,“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句中“我什么也没有”指的是什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3.4 从课文的精彩处质疑。文章精彩之处,往往是文章的灵魂,需要学生进入情境,充分品味,有所感悟。如《荷塘月色》第四、五、六段对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的描写是全文最精美的部分,文字的美体现在哪里?情感的美又体现在哪里?又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出场描写,她为什么敢在贾母面前放肆?她一身华贵的打扮说明了什么?再如《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刺杀秦王时,秦武阳到哪里去了?

3.5 从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上质疑。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关于雪的描写对推动情节有什么作用?假如没有了雪情节又会怎么样?

3.6 从已有的经验质疑。如能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唤醒头脑中储存的相关内容,可以加深对文章的信息加工,从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比如我在上《孔雀东南飞》时有学生提出:“按照封建礼教的观念,刘兰芝被遣送回家应该是件羞耻的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来求婚呢?”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今的高中生虽然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涉猎信息的范围较广,但认知水平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问题的能力仍然有限。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积极去思考。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学生学会“答”,更要引导学生学会“问”。要激发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乐于问;要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问;要给学生提供问的空间,让学生能问。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学生思维定势的局限,增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成为真正的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参考文献

第3篇

借助语文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对学生有效实现学科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兼容渗透,

陶冶高尚情操,造就社会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立德树人

With language teaching platform strengthen Aesthetic Education――《Commemorate the Liu He Zhen monarch 》teaching rustic opinion

Hong Yongqing

【Abstract】 grade students in language learning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not only literacy, but also the inculcation of the right aesthetic,Platform with language teaching, teachers could be teaching students the effective realization of the compatibility with the infiltr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To cultivate noble character, bring up the community.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Aesthetic education; Set up morals setting up person

近年来,面对中等职校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社会和教育部门迫切地认识到:对职校生除了进行文化理论、生产技术教育教学外,为了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还要大力加强审美教育,引导他们更顺利地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我们应该从职校学生情感体验的需要出发,注重主体诱导,因势利导,恰当指导学生从教材文本、优秀篇章中认识、了解“美的东西”。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精华,丰富情感体验,进行美的陶冶,以此为平台,持之以恒地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优势,在塑造人的美好情操这一教育工作的永恒题上给予学生翔实丰富的美的教育,从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一种实实在在人文关怀。

人的审美情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美的欣赏活动的产物,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直接感受和情感反应。教育美学理论认为:在审美活动中,审美者的感受和投入是在一定的美的事物刺激下而唤起的,由此诱导他们趋向美、拥抱美,在物我两忘之中感受愉悦,在情感徜徉之中获得启迪。因此,审美教育不能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植入,而应该是审美者十分乐意去主动接受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在职校的语文教学习惯于外在地强制性地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进行并非学生乐意接受的思想教育。这一做法,早已引起广大有志之士的批评和抵制。因为它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根本规律。现今,我们必须改变观念,正本清源,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们变以往的“要我学”为符合认知规律的“我要学”。

在审美教育中,首先将学生转化为审美教育的主体,将受教育的活动转化为审美的活动,然后再让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美感的主体,既获得知识,又陶冶性情,从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实施过程中,必须强化教育的审美诱导,激发潜能,并把它贯彻在整个审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正如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指出的:教学的本质是一种自我发现。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发现自

我的过程。这是双向激发的生命运动:学生内心深处最美好的东西被教师激发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己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也同时被激发出来,这样教与学双方同时得到真实的提升。

下面,结合《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教学,我谈谈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开展审美教育的教学点滴:

1 激励诱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教师一定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珍惜并用好这个权利。著名学者贺麟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说粗浅一点,人是能读书著述的动物。故读书是划分人与禽兽的界限,也是划分文明人与‘野兽人’的界限。读现代的书是与同时代的人作精神上的沟通交谈,读古人的书是承受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读书就是享受或吸取思想家多年的心血结晶。所以,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从教学实践发现阅读是进入审美情境的重要途径。学生自己有意识地阅读比听老师朗读在某种意义上更加重要。因为它比听朗读可以更多地细加品味,更能体现他们作为审美主体的地位。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我根据课文特点,首先要求学生在细读文章时着重品味作品的感情基调,将自己的感情尽力迁移进去,披情入文,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交流,实现共鸣。同时要求学生在品味情感时能够感受其情感形象的特征。课堂上,学生在反复阅读、默读中,逐渐进入到作品的情感氛围中,为作品中的情感牵动着。大部分学生阅读后都能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质的基调――悲愤,并能细细品味某些字词所蕴含的情感力度,如“出离愤怒”、“深味这非人间浓黑的悲凉”“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和尊敬”等。学生在品味中明白了本文的情感基调是悲愤中的“厚重深广”,在明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时也自然贴切地开展了审美教育。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仔细地感受了这情感的外在形象:“徘徊”者的孤独身影,御用帮闲文人(“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嘴脸,刘和珍等烈士面对危难时的从容应敌、慷慨捐躯的壮举,让这些情感形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2 点拨讲解触使学生顿悟

职校生在阅读课文中的揣摩品味虽说一般能进入作品的情境,但基于其自身的某些知识素养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欠缺,对作品深层意蕴的理解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的审美点拨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教师在适时机遇前用简洁的教学语言一语道破作品的“技经肯絮”之处(庄子语,意为关键、重点),使学生从审美的最初层次――情感形象的感染之中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对文中意蕴的感知把握。比如《记念刘和珍君》开头两节:鲁迅先生有三句话:“实在无话可说”;“我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三句话意蕴深厚:第一句话“实在无话可说”是表明面对反动执政府的恶行和刘和珍君等人的牺牲,作者悲痛至极一时说不出话来。第二句“我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说自己早就决心以笔为武器与黑暗势力做斗争。(佐证:1926年3月18同惨案发生的当天,鲁迅先生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时听到反动执政府制造惨案的事后,他异常悲愤,当天晚上便写下了该文的四至九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暴行,并指出“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第三句话“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说为了不会忘记烈士,有必要警醒世人。(佐证:“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空谈》、《淡淡的血痕》,包括《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歌颂了死难烈士、愤怒揭批反动当局极其帮闲文人。)三句话角度不同,一是说明情感浓烈,二是说明情感深切,三是说明情感厚重,三者都是为了表达那种难以排遣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悲愤心情的。

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句中的两个“敢于”是能够领会的,也能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情感意象,但对于鲁迅先生的评价“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却有理解的难度“哀痛”什么?“幸福”又是什么?这就需要教师指点迷津了。前句“真的猛士”是指像刘和珍这样的革命志士敢于面对黑暗的现实,能凛然面对反动统治者的血腥屠杀,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前途,为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足以鲜血与生命来变革黑暗现实为幸福。这一评价正如后句指出的:这是多么伟大的衷痛者和幸福者啊!“哀痛”在于“清醒”,“幸福”在于“献身”。这是一种高尚的忧国忧民的精神表现,是既无“哀痛”也谈不上“幸福”的庸人们(指处于麻木不仁状态的某些中国人)永远无法理解的一种人生观。鲁迅先生将这句话用反问句来表示,更显得情深意切,力重千均。经过教师这么一点拨,学生们豁然开朗,在顿悟中进入了更高的审美意境。

3 激发潜能让学生的审美观在想象中升华

进行美的创造,离不开学生一定的审美想象力。想象力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审美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通过具体生动的美的形象描述、展示,具有对审美对象进行理性思考、认识和评价,挖掘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特征。.想象是审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坏节,是审美效应中审美感受向超越审美感受转化的一个中介环节,学生对情感意象有了一定的体察后,教师的适时引导能激发学生潜能,使审美想象力向更高层次飞跃。在这里,首先是将语言化为可视辨的形象,让“始终微笑”的“从容地辗转于反动执政府枪弹的攒射中”的革命志士刘和珍的形象在读者的脑海中浮现出来。继而由此联想到其他的革命先烈,联想到生活一切可以与之相关联的地方去。在这个想象自由驰骋的意识活动中,教师的激励可以扩大学生的想象面。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从刘和珍想象到柔石、林祥谦、刘胡兰、闻一多、江姐、等人的英勇壮举,联想到“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事件的波澜壮阔。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想象、联想并加以激励,鼓励他们生活中更广阔空间、更漫长历史时间上去求索,从而升华出一种“为真理舍生取义”的崇高人生情操,获得深刻的人生启迪,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良好道德情操是一举两得的。

第4篇

关键词: 对口单招 语文学习 教学多样化

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曾说:“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可见学习语文关键在于主观意愿,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很重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上,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领他们抵达乐学境界。

如何才能让习惯于死记硬背的单招班学生“乐学”呢?我认为,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一、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避免程式化

一些单招班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原因是每节课都是介绍时代背景、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老一套,很没意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如果总是按上面的程序上课,每节课就是老面孔,不要说学生不感兴趣,教师自己也会腻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喜心好奇的心理特征,千方百计避免教学程式化,力求多样化,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让学生经常有新鲜感。如在教授《鸿门宴》时,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我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然后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人物角色,如扮演樊哙的学生要把他侧盾撞卫兵的动作,闯帐时的神情,拔尖切猪蹄吃的动作等表现出来,从而把樊哙那种英雄豪壮的性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教读诗歌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有的诗歌,在学生自读后初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只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即可,使其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优美的语言特色和深刻含义,不一定要加以具体分析。采用这种方法教读《红烛》时,学生能够从诵读中理解诗人闻一多以红烛自喻的牺牲精神和赤诚的爱国之心。只有教学方法新颖多样,才能使学生日渐感到上语文课是新鲜活泼、充满乐趣的,才会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奴隶,从而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二、善于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用设置疑问激发求知欲望,可以吸引学生寻根究底,深入到学科知识的内核中,从而不断催发智能。如在教读鲁迅的杂文《纪念刘和珍君》时,关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妹的形式,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有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一句,学生不能理解,我就这样设置疑问:(1)煤是如何形成的?(2)人类的历史怎样才能前进?(3)两者间有何共同之处?这样学生们大都能回答出来,这是从文章的深层蕴意处设疑,还可以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设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用旧识推到新知,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不断增加知识信息量。经常这样激疑生趣,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定会与日俱增,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就会主动地发现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如果学生养成了善疑乐思的学习习惯,就意味着他们开发了创造力的潜能。

三、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取乐趣

文章中通常都蕴含某种情感或隐藏着一个哲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掌握基础知识的条件下,发掘课文的深层意蕴,并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内心与之产生共鸣,达到通过课文学习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和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如在教授《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结合本文的“三・一八惨案”谈谈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和此类案件相似的学生爱国运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中国的苦难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在讲到刘和珍、杨德群等爱国青年被敌人扫射时,很多同学认为他们傻,换了自己肯定不会这样做,学生不能理解作者当时的复杂情感。时代不同了,他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肯定不能体会到,而爱国情感的教育应该融入到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潜移默化地教育他们。如我让学生观看了一部著名的电影《勇敢的心》,男主角华莱士为争取国家的独立不惜牺牲了生命,他不屈的斗争精神深深打动了学生们,有的学生还落了泪。刘和珍不是一样吗?此时,学生对文中牺牲的烈士已非常崇敬。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千方百计地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主学习语文,有兴趣上语文课,乐意提高语文水平,从“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逐步抵达语文乐学境界,那么,我坚信对口单招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柳州教育吴中进.激发兴趣,语文教学的双赢策略.

第5篇

关键词:留白;境界;参与;思维;情感

我国意境深远的国画往往有大片的空白,这种艺术处理的手段叫“留白”,“留白”本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空白处也能勾起观看者无尽的想像,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因此,它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远的意境让读者去思考,去补充发挥,让读者和自己共同完成作品美学价值的创造。

语文课堂也是一门艺术,但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上往往被牵着鼻子走,欠缺主体的参与,过程便显得被动勉强,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更多的思考的时间,在语文教学中有所留白,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教师“不说”是为了学生“能说”。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手段应该与中国画的“留白”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这种“留白”艺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借鉴。

一、课前预习要知识留白

学生的思维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教师的“留白”要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必须有一定的思维梯度。教师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和发挥的难度要符合这个特点,这样,原有的认知系统与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经过学生思考后,能使学生思维水平得到提高,从而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发展。比如在学习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时,鉴于文章里的传主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杜甫、、鲁迅、贝多芬等,因而,对于他们的生平,学生不可能一无所知。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课前预习的知识留白正是符合学生这一发展特点。

二、切入课题要提问留白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倡导探究学习,探究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假设和预测,最后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所以,在学习新内容时,教师应该以学生关注的问题来切入,课堂向学生提供的是一个以问题为圆心,半径无限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由探索、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这样的思维模式才能使其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这个人才的时代而不被淘汰。

如教授《祝福》一文时,我曾经以两种方式引入课文。其一,在黑板上写下“祥林嫂死了!”又引导说:“一个人的死,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杀,四是他杀。祥林嫂属于哪一种死亡呢?”学生议论纷纷,经过讨论,形成两种意见,有人说他杀,有人说自杀。各讲各的理,唇枪舌战,异常激烈,虽然最后并未能达成统一的意见,但在讨论中实现了对课文主题的深入挖掘,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二,以“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吗?”这句话来询问学生,引导他们通过课文内容来判断这句话是否正确。两种方式都以问题来切入,在教学中留下空白,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提高他们的思考分析能力。

对于这种实践式的探究问题,学生表现出莫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对课文的研读中。

课堂的收获不在于答案的获取,而在于获取答案的过程。“提问留白”是有意对某些教学内容秘而不宣,让学生自己去“填充”“补白”,完成被省略的内容;是有意留出教学活动的“空地”,让学生参与“耕作”。这都是对学生作为有知识基础、有情感、能思考、会想象的生命个体的尊重,自会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主题分析要情感留白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并说:“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而,在教学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不应该由教师“告诉”他们,而应通过文本自己来感悟。课堂要有“空白”地带,给学生以咀嚼的余地。

如《纪念刘和珍君》这篇作品,教师往往在授课过程中直接告知学生,文章的主旨是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下劣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对于这样的结论,学生只是接受,没有感悟,所以难以产生心灵的共鸣。

我选择其中一个文段,划出相关文句,让学生理解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学生针对这些文句展开议论,逐渐得出结论:

子弹“从背部入”——说明当军警出现时,游行请愿的学生已经四散逃去,没有了任何的威胁,但还是被屠杀了。“斜穿心肺”一枪直中要害——说明军警接到的是死命令——屠杀。“中了四弹”——说明军警屠杀学生时的残忍与疯狂。

“其一是手枪”——说明:一持枪者为军官,他不但指挥着手下的军警去残忍地杀害手无寸铁的学生,自己还亲自动手去屠杀;二持枪者距离被害者的距离近,他完全能够看到张静淑君当时在干什么——她在扶受伤在地的刘和珍,可他还是开枪了。如果说开了前三枪的军警们可恶的话,那这位开第四枪的军官,就更可恶了。

“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想有这样的结果,需具备两个条件:一、中枪者呈跪着的姿态;二、射程近,甚至是贴着左肩膀射入的——残忍之至。

文句的解读让学生对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有了真切的认识,带来了心灵的极大震撼,也领会到鲁迅先生高超的语言表达水平。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只会把学生变成顺从而守教条的人,而如果想要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布下空白,让学生有思考、消化、吸收的空间。

第6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散文教学;教学智慧;审美情感

散文创作就是叙述主体情感性地对具体可感的人事物进行艺术性的再加工,从而淬炼成或哲思或雄辩,或诗情或画意或幽雅或睿智,或清新或浓郁等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的过程。因此,感知散文结构之巧妙,揣摩散文构思之精彩,品味散文语言之精美,品鉴散文意蕴之淳厚和领悟散文意境之悠远是散文优质教学要达到的效果。而要达到这种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具有灵活教学、引导教学的智慧。

一、备课“深入”教学“浅出”的教学智慧

散文文本结构的“散”的直观性和叙述主体情感的“凝”的非直观性的解读落差,往往是影响职业学校的学生学好散文的主要因素,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这一学习难题便是散文教学之首要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就要有“深入浅出”的教学智慧。笔者认为,散文教学的深入和浅出,就是教师赏析散文文本要“深入”,即深刻把握散文文本结构的“散”和叙述主体情感的“凝”的辩证关系,明确叙述主体情感是把散文文本有机组合的线索,是主题的表现,整合有效的教学材料和赏析资源,形成合理而生动的教学内容。而教学语言要“浅出”,即教师在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之前,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境界和心理素质等方面了然于胸,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适合于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教学语言,保证教学的良好互动,达成学生在学中得,在得中悟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散文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创作基调和叙述主体的情感,笔者用“作者心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有目的地归纳人物的中心事件,即订全年的鲁迅先生办的《莽原》杂志;被学校开除;办分校,请教师上课;始终微笑、温和;处分取消,学生回校上课,她不喜反忧(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请愿被杀。中心事件归纳出来后,笔者继续以“这些事体现了刘和珍怎样的性格?”这个问题继续设问,让学生从中心事件本身去分析人物性格,将难读的文本简单化,在学生分析刘和珍这一人物时,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文章关于事件本身的注释来获取刘和珍的性格,这样学生很快地对刘和珍做出了自己的评价:订全年的鲁迅先生办的《莽原》杂志说明刘和珍批判旧文化,追求新思想;被学校开除说明了刘和珍藐视宵小,追求正义;办分校,请教师上课体现刘和珍敢于担当,追求进步;始终微笑、温和则是刘和珍友善温和有教养品行的集中体现;处分取消,学生回校上课,她不喜反忧(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和请愿被杀两事说明了刘和珍一个爱校爱国,追求民主自由和民族尊严的爱国青年。认识了刘和珍后,笔者趁热打铁地设置了“这么优秀的女青年却死在了请愿的路上,那么,是谁杀了刘和珍?对于刘和珍的死和杀人者,作者情感如何?”这一问题,使学生的学习逐渐切入主题,教学至此,让学生把握“表达对牺牲的刘和珍等人的悼念(悲)和对执政府滥杀有志青年反动行为的愤怒(愤)”的叙述主体情感已不是难事了,紧接着笔者以“通观全文,作者对执政府行为的不齿和愤怒是否仅止于执政府的这种虐杀请愿爱国学生这一残暴行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在讨论中得出“文人的造谣中伤也是作者深感不齿和愤怒的”的结论,全面了对执政府的认知,最后以“在这场惨案中,作者还提到了另一群体——群众,那么,群众在这次惨案中的角色是什么?作者对于他们又有怎样的看法?”发问,引导学生对文本创作另一意图的剖析,最后得出“群众同情遇难者,也表达了愤怒,但是终究选择苟且偷生来面对,对群众,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至此,全文叙述的情感便完整而深刻地展现出来了。由于对文本和学生做了深入而充分的解读,因而教学过程深入浅出,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二、养成学生赏读优秀散文的文化自觉的教学智慧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其最终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即实现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教,就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有养成职业学校的学生赏读优秀散文的文化自觉的教学智慧。笔者认为,要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养成赏读优秀散文的文化自觉,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坚持散文教学的“深入浅出”原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深入浅出”的散文教学(包括其他文体的教学)是一种化难为易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其有效性不仅表现在容易活跃教学氛围,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还在于这种模式是学生可模仿的学习方式,因而,学生只要自觉地将这种模式应用到散文的阅读中,自然就容易在学中得,在得中悟,从而形成良性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自觉。

2. 坚持“经典文学作品导读与推介”原则,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如果坚持有意识地给学生进行经典文学作品的导读与推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阅读,广博学生见闻,还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从“收听者”到“阅读者”的角色转变。学生一旦从“收听者”角色转变成“阅读者”,他的阅读的文化自觉也自然养成了。

三、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教学智慧

第7篇

2.清初关中遗民生存境域与文学生态——以游幕、隐居、结社为例常新,ChangXin

3.新时期三十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莫立民,MoLimin

4.在情感与理性间徘徊的女人——解读拉斯普京《活着,但要记住》中女主人公纳斯焦娜王培英

5.自我的崛起:论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韩彦枝

6.乔伊斯作品中折射出的哲学意蕴魏少敏

7.陆宗达、王宁先生汉语词源学思想述学陈晓强,陈烁

8.《高唐》《神女》主旨新探——兼论宋玉赋作中的"娱君"问题马世年,李城瑶,MaShinian,LiChengyao

9.理想与现实的失衡——魏晋六朝游侠诗歌刍议严正道,YanZhengdao

10.新时期甘肃诗歌论叶淑媛

11.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理论章辉,ZhangHui

12.电视文化建设中的五个辩证关系李曦珍,王晓刚,LiXizhen,WangXiaogang

13.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身份认同与文化选择孙燕,汪振城

14.消费文化的映射——话语商品化现象的社会学解读纪卫宁

15.地域性少数民族传统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李勇

16.当代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新动力乔德平

17.艺术意象与艺术语言转化的理论误区王晓玲,刘贵

18.社会建设与民生社会学——访著名社会学家、上海大学邓伟志教授邓伟志,童潇,DengWeizhi,TongXiao

19.两汉凉州士人研究汪受宽,WangShoukuan

20.元光决策与儒家思想制度化张鹏飞,ZhangPengfei

21.蒙元时期高丽来华使臣接待考述舒健,ShuJian

22.近代综合性文化娱乐中心与都市社会——以汉口民众乐园(1919-1949)为例胡俊修,钟爱平

2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私营工业的政策及特点王晋林,曲涛

24.日本入明僧携回的中国物品——以策彦周良为例陈小法,ChenXiaofa

25.最后一次遣唐使的特殊使命——以佚存日本的唐代文献为例王勇,WangYong

26.日藏宋元禅僧墨迹综考江静,JiangJing

27.哈贝马斯与许茨生活世界理论的比较研究何林,HeLin

28.金融危机背景下《资本论》及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伦理对立性研究贺汉魂,王泽应

29.后现代语境下的政治选择——詹姆逊的政治思想李世涛,LiShitao

30.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单淮

31.演变还是策略——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认识及其启示吴日明

32.冲突与战争的根源:三种主流国际战争观的分歧及其比较肖晞

33.苏军初创时期关于正规化建设的争论何华,何伟

34.刑事错案的预防与补救杨宇冠,赵珊珊,YangYuguan,ZhaoShanshan

35.民事诉讼案件事实误认问题研究张海燕,ZhangHaiyan

36.论法律评估——理论、方法和实践张大伟,徐辉,李高协

37.纠纷解决中的互利正义——一种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之外的正义观念张佳鑫

38.当前西部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表现、成因及化解对策——基于法社会学的视角张谦元,ZhangQianyuan

39.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定位困惑与完善构想袁兆春,殷宪龙

40.我国羁押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从人权保障的视角杨帆

41.采矿权的法律性质及其在物权法中的体系安排郭丽韫,丁文英,刘文华

42.论法务会计视角的假账司法治理制度创新董仁周,徐冉

43.中国经济发展的隐忧及转型孙剑,SunJian

44.基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创新和谐性分析朱淑珍,陈丽娟,ZhuShuzhen,ChenLijuan

45.财政科技拨款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甘肃省相关数据的模型检验李兴江,党婕

46.19世纪美国达科他州红河河谷专业化高产农场(BonanzaFarm)成因与经营方式考论王雯

47.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吴义杰,何健

48.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问题探析杜智民,李文雄,雷晓康

49.低碳经济背景下甘肃新能源发展战略思考马继民

50.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保护的困境及路径选择张敬花,雍际春,ZhangJinghua,YongJichun

51.社会学关于现代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理论包晓霞,BaoXiaoxia

52.应急管理:国外模式及其启示陈成文,蒋勇,黄娟,ChenChengwen,JiangYong,HuangJuan

53.网络社会问题的特点及其控制段兴利

54.析黑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社会控制马皑

55.低碳时代的消费模式选择房尚文

56.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组织结构及影响因素:新制度主义视角李峰

57.印度非正规部门的社会保障及对我国的启示——喀拉拉邦建筑工人福利基金研究宋茂华

58.多重管理论齐经民,李雪冬,陈居华,QiJingmin,LiXuedong,ChenJuhua

59.对世界遗产资源的归类研究探讨雷兴长,LeiXingzhang

60.劳资关系中政府定位的应然选择与国际借鉴张波

61.后危机时期实现我国政府社会服务协同机制探微张勤,张宏

62.我国政府治理借鉴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误区与策略分析谭爽,胡象明,TanShuang,HuXiangming

63.甘肃省城镇化特征与发展战略选择张强,陈怀录

64.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政策与规制刘祥平,肖叶飞

65.中国穆斯林网络传媒的兴起与现状赵国军,ZhaoGuojun

1.改革和发展的"中国经验"李培林,LiPeilin

2.重大的因素链和因果关系分析黄顺康,夏俊毅,HuangShunkang,XiaJunyi

3.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韩丽丽,HanLili

4.风险社会下医患敌意事件及其防治陈子军

5."强行组织化"现象的出现——华北地区L村一起上访事件平息的过程分析张森

6.西部农村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的社会学研究——以甘肃M县四个村为例陈文江,杨延娜,ChenWenjiang,YangYanna

7.移民地区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初探——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例张润君,王仲杰

8.农民工素质提升的困境与对策代振华,周杏梅

9.论婚内夫妻一方家务劳动价值及职业机会利益损失的补偿之道——与学历文凭及职业资格证书之"无形财产分割说"商榷陈苇,曹贤信,ChenWei,CaoXianxin

10.重婚罪内涵之实践检视——从一则"同性恋非法同居"案例说起齐晓伶,张训

11.法律方法的法本体意义周永坤,ZhouYongkun

12.论我国《行政复议法》与《行政诉讼法》的立法衔接与完善韩忠伟,HanZongwei

13.论我国不动产登记机关的合理选择向明

14.高空抛物侵权法律责任探究田国兴

15.商事组织中信义义务的源流及其嬗变王继远

16.论公司收购中内幕交易的认定及我国相关立法完善——对邓军等内幕交易行政处罚案的思考侯幼萍

17.欧洲联盟司法与内务合作前景探析陈南雁

18.集聚与增长:来自中国各省自治区的证据郑长德,ZhengChangde

19.对变革农村承包地管理模式的探思戴建春

20.集体土地流转中的政府角色检讨与定位思考刘双良

21.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症结与改革思路赵伟,曾繁杰,ZhaoWei,ZengFanjie

22.资源型城市理论研究述评王素军

23.信用治理模式下的农村正规、非正规金融史亚荣,张宗军

24.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与主成分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以甘肃省产业关联度为例金梅,张红

25.甘肃省1990-2005年生态足迹与发展能力研究聂华林,苏芳,尚海洋

26.甘肃省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研究葛少芸

27.兰州市开发区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若干思考牛剑平,白永平

28.中国哲学走向全球化时代的三个问题张法,ZhangFa

29.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虚假性批判理论探析邱根江

30.非正式制度在古代个体品德培育中的作用陈晓龙,ChenXiaolong

31.论儒家思想的社会化符得团,FuDetuan

32.中国古代私学教育形式与个体品质培育葛晓莉

33.摆脱与超越: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对康德伦理学的扬弃刘传广,余世锋

34.孝俭立德人我和谐——和谐视域下的曾国藩家庭伦理孙翔,雒季

35.从迷途到"相遇"——史铁生小说的宗教哲学叶立文,YeLiwen

36.儿童文学创作中的间性意识——论汪晓军的儿童文学创作李利芳,LiLifang

37.对"十七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性际关系的管窥牛秋菊

38.《围城》中比喻和别解的陌生化特征毕小红

39.论林白小说的空间叙事方式刘云兰

40.论近代古体叙事诗的发展特征李亚锋

41.书牍文与唐小说的文体生成何亮

42.《左传》小题材的叙述功能与文化背景刘成荣

43.福斯特虚无主义世界观的文化根源——解析《印度之行》刘苏力

44.拓展文学批评的视界——胡亚敏教授访谈录粟世来,胡亚敏,SuShilai,HuYamin

45.阶级意识和超越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的应有立场马驰,MaChi

46.由儒家式民本迈向现代式民主——民权思想探源及传统法律文化的转型严晶

47.大众传媒形成机制探要——兼论媒介技术与受众时空属性的互动关系李宜蓬,胡辰

48.论"内心听觉"对歌唱艺术的调控功能房惠清,杨元元

49.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歌的传承与保护——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李岚华,李建成

50.试论对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研究范式王学俭,高璐佳,WangXuejian,GaoLujia

51.论政党关系和谐的基本功能宋连胜,董树彬,SongLiansheng,DongShubin

52.政府角色观的理论分歧楚德江

53.我国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王彦智

54.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问题研究殷运岚

55.从敦煌汉简所记物价的变动看河西地区经济的起伏侯宗辉,HouZonghui

56.宋代城市的防疫制度余小满

57.需家对科举的批评与科举存在的因由陆艺,张祥浩

58.崇经重史惟真惟实——王若虚文学观与其经学、史学思想的辩证关系雷恩海,苏利国

59.清代哈密人口规模考论冯玉新

60.俾斯麦对俄外交政策再评析靳艳

61.研究甘青少数民族地区治理的多维视角——李清凌《元明清治理甘青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和实践》评介何玉红,杨荣

62.西方生态人类学的发展过程与未来趋势平锋,PingFeng

6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体化进程问题研究包国宪,李美鑫

64.我国工业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责任贾新婷

65.物业管理中的关系冲突及矛盾化解路径思考——基于对上海市的调查潘鸿雁,Panhongyan

66.精细化管理与基层政府治理创新——以桃园模式为例刘明君,刘天旭

67.甘肃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现状与建设策略研究——以外部成因及对策为路径倪娟芝,沈天炜,姚鹏

1.新史料的发掘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诉求王本朝,WangBenchao

2.清朝前期案狱与桐城方氏四代流人的心态与创作张兵,张毓洲,ZhangBin,ZhangYuzhou

3.试论《红楼梦》的乡土想象及其文化意蕴张利玲

4.论赣州本《文选》李善注的特点刘九伟

5.论先唐宫怨诗的发展及其嬗变吴雪伶

6.《汉书》采摭西汉文章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姚军

7.《恋爱中的女人》之原型分析:命运三女神徐敬珍

8.革命话语与人性话语的并置——论《三家巷》《苦斗》的性别叙事与宗教修辞刘旭

9.西南联大与郑敏20世纪40年代诗歌周礼红,陈绮梅

10."译事三难"的现代语言学诠释赵登明,薛晓梅,ZhaoDengming,XueXiaomei

11.从"科玄论战"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郑小升,张祥浩,ZhengXiaosheng,ZhangXianghao

12.开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风——前秦政权的汉化教育及其历史原因赵跟喜

13.梭罗对《庄子》的吸收与融通何颖

14.西周金文书法的审美特征朱志荣,刘莉,ZhuZhirong,LiuLi

15.复古与经典——以清代书法为案例的探析胡泊

16.资本与社会和谐——访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承叔孙民,SunMin

17.后殖民主义对中国史学的启示刍议邓欢

18.抗战时期甘肃水烟羊毛的输出线路变迁裴庚辛,PeiGengxin

19.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农业政策成功的经验薛金艳

20.南宋的归明人法制——以《庆元条法事类·蛮夷门》为中心谢波

21.中国古代书院重德传统及其现代启示何继龄,HeJiling

22.唐代刘自政墓中铁券考辨——兼与赵超先生商榷洪海安

23.论战国时期的吴地吴恩培,WuEnpei

24.《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首发式讲话、发言

25.论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沈四宝,谢进,ShenSibao,XieJin

26.契约本性与古代中国的契约自由、平等(续)——中国古代契约语言与社会史的考察霍存福,刘晓林,HuoCunfu,LiuXiaolin

27.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法制创新(两篇)后京都时代中国能源法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曾,张婷

28.应对气候变化的碳交易法律对策研究张勇,李炜

29.关系意识视域下中国西北地区法治化进程的考察邓全福

30.确定环境诉讼原告资格不宜适用利益关联原则邓小云

31.对弱势群体的刑事保护问题胡利敏

32.腐败的经济学分析与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法律完善江正平,冯洁

33.审判沟通与审判正当性的维系——兼论行政诉讼调解艾军

34.论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的社会保障谭志君

35.中国城市化特征描述、分析与评价周毅,ZhouYi

36.中国市民社会形成的相关问题蒙雪

37.西方社会保障理念嬗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徐瑞仙

38.基于公共治理视角的群体性泄愤事件研究高选

39.灾后社会重建中的社工介入:理念、目标与方法——基于四川省都江堰Q安置点的实证研究杨发祥,何雪松,YangFaxiang,HeXuesong

40.从社会福利社会化视角思考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行为唐咏,TangYong

41.佛教慈善事业与社会福利问题研究——以上海佛教信仰实践为例高虹

42.崇山祭神——论藏族神山观念对生态保护的客观作用洲塔,ZhouTa

43.略论近代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影响张翠仙,郝保权

44.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民族群体心态马进,武晓红

45.全球化背景下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以裕固族为例刘瑶瑶,杨文法,施玮妮

46.西北民族地区入境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态时空动态演化分析窦开龙

47.如何使我国经济摆脱忽冷忽热的困境——从供给角度看如何控制通货膨胀邵鹏斌,ShaoPengbin

48.二元化住房制度: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的实践模式与启示谭禹

49.中国社会性别预算推广中的机遇和挑战马蔡琛,季仲赟,MaCaichen,JiZhongyun

50.电子支付方式对区域贸易发展影响研究张永丽,杨琨

51.渠道冲突的博弈分析与渠道信任机制的构建文晓庆

52.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以甘肃省为例高新才,周西南,GaoXincai,ZhouXinan

53.甘肃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策略研究赵岩,王建林

54.基于生态足迹的甘肃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汪晓文,衣婧

55.劳务输出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机理与对策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王明寿,张剑,张再生

56.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划分和劳动性质界定再探王维平,吴晓梅,庄三红,WangWeiping,WuXiaomei,ZhuangSanhong

5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执政方略演进铁燕,文传浩,王殿颖

58.我国市、县政府依法行政问题及对策郑亚军

59.生态政治视角下的学习型政党建设刘文玉

60.论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工具性目标李伟,陈志新

61.生态视域中的"伦理-道德悖论"与生态难题牛庆燕,NiuQingyan

62.马克思自然观的环境伦理思想研究郁乐

63.课程伦理初探周小勇

64."省直管县"的现实可能性:改革的战略性调整李金龙,谢哲夫,LiJinlong,XieZhefu

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导悟 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117-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学生不断提升能力的主战场。然而目前很多课堂,注重教师教学方法多,考虑学生学习方法少;布置课外作业习题多,重视课内当堂训练少;传授课本现成知识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少。这些问题不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语文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参与,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释疑解难,让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从而深层次地把握和领会所要学习的知识。

一、引导学生在学中疑,疑中“悟”

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学习中,学生面对未知的知识,一定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解决。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再次质疑,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即列举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文本、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中,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语文课堂上的互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提问环节。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文本内容,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文本内容设计问题。恰当的、有一定技巧的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把文本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对于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应该面对的是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对于基础性的问题,应该面对的是班上的多数学生;对于有理解难度的问题,应该面对的是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通过设计合理的问题,能够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与质疑的欲望。同时,教师还应该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出新问题,让学生的疑惑能够及时地得到同学或者老师的解答,做到学中疑,疑中悟。

例如,教学《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按照老师设计的问题阅读文本,如果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先自己罗列出来,再分组讨论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主要有:文中只是写了故都的秋吗?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写故都的秋呢?故都的秋有什么主要特征?它与别的地方的秋又有什么不同?文中主要通过哪些画面呈现故都秋的特征?这些画面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再结合散文的文体特点,围绕形神兼备的特点进行分析,故都的秋怎么呈现出“形”,怎么呈现出“神”?作者对故都的秋是喜欢呢,还是感到伤感呢?教师同时引导学生参考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并与《故都的秋》进行比较分析,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设计的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逐步对文章进行解读,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可见,教师正是用问题在知与未知之间嫁接了一座座桥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语文思维习惯得到了训练,感悟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引导学生在学中感,感中“悟”

教材中的多数课文都含有浓厚的感彩,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情感,使他们对文章中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

走进文本,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感悟文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让学生开口说的,就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让学生写的,就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悟。当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能够产生自己的独特理解时,语文教学就有了生命力。在学中感悟是学生心灵与文本的对话,更是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的碰撞与共鸣。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充分地领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针对学生答案不一的感受,只要不偏离文本内容,教师就要多进行鼓励,不要刻意地寻求唯一的答案。在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感悟文本的同时,学生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语文素养会不断提高,进而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能力也会获得提升。

例如,教学《再别康桥》时,教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全诗主要写了哪些意象?给我们呈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通过写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各抒己见。结合学生的感悟,教师从意象、意境的基本含义入手,归纳总结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然后自然引导学生根据景与情的关系,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体味诗的美,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学生积极地感悟诗歌、领悟诗歌的内涵。

三、引导学生在学中想,想中“悟”

语文是语言类的学科,需要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发散思维,才能很好地深入文本,还原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感悟文章的情感与内涵。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所描写的人物、景物或场面,联系生活,发挥想象,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场景。

例如,教学课文《雷雨》时,师生一起探讨周朴园的性格特征,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过了三十多年,周朴园还保持着房间原来的样子呢?”教师顺势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发挥想象,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周朴园保留着屋子原来的样子,体现了他对鲁侍萍的念念不忘,表现出他对鲁侍萍的真情。有的学生则认为,他的做法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在他的心目中,只有曾经的青春,却没有真挚的感情,当鲁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暴露了他的虚伪性。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自然而然地剖析了人物性格。

四、引导学生在学中评,评中“悟”

课堂上,除了教师的评价,还要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因为在理解文本时,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相互的评价中,可以进一步认知文本内容,达成共识。教在引导学生评价时,无论是赞同的,还是反对的,都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从而实现学中评,评中“悟”。

例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在解题时,笔者问学生:“‘君’在这里该怎样理解呢?”有的学生回答:“‘君’就是君子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的高度评价。”笔者接着问:“有哪位同学评价一下他的说法?”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君’字除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的高度评价,还有对刘和珍的尊重。”又有学生说:“我不赞同前面两个同学的观点,我认为‘君’字只是对人物的一种称呼,不能体现出感彩。”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笔者再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解题,最后促使他们达成共识。

可见,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评价、相互交流,能够帮助他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五、引导学生在学中背,背中“悟”

背诵是提升语文素养的一个绝佳的途径。古往今来,很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把一些经典的语句背诵下来,慢慢咀嚼,不断领悟,假以时日,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慢慢地提升。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学习完文本内容后,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段或句子熟读成诵。背诵时,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背诵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当堂上台进行背诵表演,帮助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随着语言的不断积累,学生对语言的悟性也在提高。

总之,用“导悟”激活语文课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指明方向,让学生闪耀智慧之光,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第9篇

1、堂气氛要把握“严”与“活”的关系

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调节学生的情绪,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即“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哪些方面应该严肃呢?首先,课堂纪律要严肃,教师不能放任学生随便讲话,做小动作,东张西望和看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书刊。其次,教师态度要严肃,不信口开河。再次,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对待,坚持激励性原则。

严肃的课堂气氛是必要的,但不能严而过度,一严到底。否则,会使学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出现“思维疲软”现象。因此,教师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活跃课堂气氛。第一,教师必须要有亲切的面容、和蔼的态度、乐观的情绪。这是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基础。教师对学生亲切一点,学生就容易对教师产生信任和尊敬,就容易教授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从而收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第二,教师应恰到好处地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调料”,如“笑话”、“联语”、“咏史诗”、“寓言故事”、“名言警句”等,可以增添教学情趣,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热情,陶冶学生情操,活跃课堂气氛。如我教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开始就引入了在刘和珍的追悼会上其男友方其道献上的一副挽联:

“生未同衿,死难同穴,劳燕各分飞,六载订婚成一梦;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疆场空有约,一腔热血泣黄泉。”

这副挽联,寄托了生者对亡者的无尽哀思,也蕴含着对持枪杀人者的无比愤慨,爱憎分明,感情充沛,品之令人心颤血涌。学生被这幅对联深深吸引住了,当知道悼念的就是要学的课文中的刘和珍时,便产生了急切要求学习新课的强烈欲望。这样创设诱因,活跃了课堂气氛。第三,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尤其是对我们中语界一些成功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实际,“拿来”为我所用,求实效,而不盲从、生搬硬套。

2、学内容要掌握“粗”与“精”的关系

课堂教学既要突出重点,中心明确,言简意赅,有针对性,又要注意基础知识,让学生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既要克服“杂会式”,也得防止“清汤式”。因此,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精”要以“粗”为基础。

怎样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必须做到“厚积而薄发”。所谓“厚积”,就是教师必须做到深研教材,搞好教学设计,多读名篇时文,广泛吸取营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所谓“薄发”就是教师将知识精华提炼出来,酿成蜜汁,奉献给学生。教师的“讲”要以“精”为原则,“讲”的起点,要抓住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由此切入对课文的分析,渐近课文核心,既抓住课文的结构思路,又符合学生思维循序渐进的特点。如《为了忘却的记念》,既是“记念”,为何又“忘却”?以此为起点,诱导学生对课文思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对课文的知识起点尽量罗列出来,重点讲清,讲透分析问题的角度是什么?分析的思路是什么?而不是问题的答案。教师要在课堂上较少的时间内掌握好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力争有新角度、新视野。这样,不仅使课讲得精彩、凝练,也使学生从思想上消除语文课内容繁多,干燥无味的感觉。可见,教师是否处理好教学内容“粗”与“精”的关系,是能否教“活”语文的重要环节。

3、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疑”与“释”的关系

第10篇

文化基金会功莫大焉

上世纪90年代,两岸交流起步未久,资讯交流远未畅通。一次在接待台湾作家罗兰时,了解到《联合报》有一个很好的资助大陆学人的交流项目,让我十分心动。那时大陆学者赴台作学术交流还不是很多,在台停留时间一般也仅一个星期,而《联合报》这个交流项目则可在台停留一个月,还资助申请人往返机票、住宿及资料费等。其时我刚开始做台湾研究,很期盼能有这样的机会。

1998年初,我以“台湾文化寻根”为研究课题,向《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提出赴台作学术访问的申请。在基金会上半年举行的董事会上,我的申请案未获通过。后来我了解到,大陆学人申请该交流项目的很多,都排着长龙在候选,而基金会每年的交流名额也就几个,未获通过亦属平常。但我并未就此放弃,一方面,不断修订研究计划,使之更臻完善;另一方面继续与基金会保持联系,表达再接再厉的意愿。终于在下半年董事会上,迎来柳暗花明,并在年底得以成行。

这次“台湾文化寻根”申请案的办理,有两人助我甚力,令我感动与难忘。一个是《联合报》副董事长兼基金会董事长刘昌平先生,另一个是台湾著名作家罗兰,她是天津老乡。刘先生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在孙越崎先生倡议举办的复旦大学世界校友联谊会上,我与刘先生先后在上海、北京、重庆见过三次面,虽然没有多少请益的机会,但刘先生谦谦君子的风度,却令我心生敬佩。当我的研究计划向基金会提出后,承蒙刘先生错爱,促成了这个研究计划的实施。也就在那次学术访问期间,我去他办公室拜访,表达内心感激之情,他却淡淡地说此事与其无甚关系,这更使我对其人格魅力深感震撼。在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谈话中,他不时谆谆告诫我,做研究工作,不要先入为主,一切结论应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这对我后来课题研究影响甚巨。

我非常珍惜这一次学术访问机会。在岛内做了一个月文化寻根之旅,居然没有离开台北一步,这让许多人颇感惊讶。2002年笔者所撰近40万字的《台湾历史文化渊源》由九洲出版社出版,翌年荣获天津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专著一等奖,刘昌平先生和基金会在其中的贡献,可谓功莫大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一位知名教授在我访台期间曾对我说,现在在台湾也只有《联合报》有此魄力和格局,它是站在大中国的立场,看到了中国未来必然统一的趋势,是顺应历史潮流来做这件事的。

校园文化的有力推手

1987年11月以后,不少在台湾的复旦校友趁到祖国大陆探亲访友之际,特地到北京拜访了复旦公学(1917年更名为复旦大学)毕业的孙越崎老学长,彼此谈得最多的是如何密切联系海内外复旦校友。翌年秋,孙老就此事专门赴香港,进一步就复旦校友联谊之事征询海外校友意见。1989年3月,孙老正式向来访的台湾校友提议,每两年举办一届“复旦大学校友世界联谊会”。

1990年7月,身兼台北复旦校友会理事长的刘昌平先生,受众多台湾校友的委托,专程赴香港与孙景洵会长一起筹划,商定首届联谊会于12月中旬在香港举行。为使联谊会顺利召开,香港校友李达三及其他校友多人慨捐巨款,台北校友会也捐一万美元予以资助,刘昌平理事长则另捐一万元港币作会务经费。

当年12月14日,首届复旦大学校友世界联谊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顺利举行,到会的有北京、上海、广州、苏州、西安、厦门、哈尔滨、香港、台湾以及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校友150余人,97高龄的孙越崎老学长亲自与会。刘昌平理事长率台湾校友数十人与会,是出席人数最多的地方校友会。他在致辞时说,构建这样一个联谊平台很有意义,在两岸交流还不是十分通畅的情况下,“世联会”的举办为台湾校友提供了便利,台北校友会愿意为此多做一点实事。

在香港起步的复旦大学校友世界联谊会,受到两岸复旦校友的热烈欢迎。此后“世联会”相继在上海、北京、重庆、济南、西安、郑州、深圳、无锡、南昌、芜湖、华盛顿、兰州等地举行了十多届,台湾校友会每届均有捐助,以支持各地校友会举办“世联会”。前几届“世联会”,刘昌平先生均身体力行,既出力又出钱,随着年事增高和身体状况的变化,他不再任校友会理事长,也不再走在校友交流的前沿,但他对校友会、对母校的情感,却始终未曾淡忘,更未曾忘怀。

台北校友会与天津校友会,也有过一段较密切的交往。那时我任天津校友会副会长,每次去岛内作学术访问,必定要去《联合报》拜访台北校友会理事长刘昌平先生,带去天津校友的问候,也带去天津校友的讯息。上世纪40年代中文系毕业的书法家王亚维学长专门书写了条幅“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让我转赠台北校友会。两会还有一些数据交换,使两地校友信息得以畅通。

近年来,两岸教育交流不断升温。复旦大学十分重视两岸的交流合作,着力开展多层次互访活动,并着力加强与台湾校董、校友的交流,通过校董、校友的力量,扩大复旦在台湾各界的影响力,不断把教育交流持续推向深入,积极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贡献。人们由此看到的是,除“世联会”这样大型的活动之外,台北校友会和荣誉理事长刘昌平在岛内最忙碌的是接待母校及各地校友的来访,包括历任、现任校长、副校长王生洪、杨玉良、许征等,并陪同参访位于桃园县的台湾复旦高级中学。

永远的报人刘昌平

刘昌平在1953年初接任《联合报》总编辑不久,得了当时可怕的传染病肺结核,为避免传染同仁,决定离开宿舍搬到旅社住下,准备就医。《联合报》创办人王惕吾得到消息,立即赶到旅社,请刘昌平到他家去休养治疗,刘昌平怕传染他家人,执意不肯,但是王惕吾苦口相劝,终被其真情实意感动,不得不搬到王惕吾家去休养治疗。王惕吾在院子里为他单独安排了居室,他夫人亲自料理刘昌平的饮食起居,十个月后刘昌平康复,重新开始工作。这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既书写了王惕吾惜才、爱才的用人之道,更由此开创了刘昌平回报《联合报》、服务《联合报》60余年的报人生涯。

作为总编辑,在惜才、爱才这一点上,刘昌平与王惕老如出一辙。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编辑部带出了一批著名的作家、学者。譬如当年倍受总编辑赏识且放手使用的林海音来了以后,编辑部大为轰动,因为林海音是美女,说话又好听,读者很快发现“联合副刊”的面貌突然改变了:它少了些八股味、宣传味,而多出来的则是文学味、艺术味。还有高阳先生,先是担任《中华日报》总主笔,后来进了《联合报》社,刘昌平慧眼识珠,约高阳撰写长篇小说《李娃传》,使高阳在这方面的才华得以崭露、发挥,从而走上了历史小说的创作道路,其所著《胡雪岩全传》《慈禧全传》《梦断红楼》等,均引起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

《联合报》在岛内高扬反对“”大旗,人所共知,亦殊堪敬佩。1992年底,《联合报》记者从北京发回一条消息,报道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讲话:如果台湾搞“独立”,中国坚决不答应,即使“牺牲流血,在所不惜”。《联合报》在第二天头版头条刊出,李登辉闻知此事后,对一些“立委”说:“那个报纸,我都不看了”,企图扼杀《联合报》。一些人为了攀附主子,竟诬称《联合报》是“中共的传声筒”,由此还煽起“退报运动”。在一段时间里,《联合报》多次遭受“”分子的各种暴力破坏。作为《联合报》负责人的刘昌平,处变不惊,带领员工坚决顶住逆流,在以后的日子,反“”的立场丝毫没有退缩。

台湾开放大陆探亲和两岸交流后,刘昌平对两岸媒体交流更为用心用力。《联合报》一直居台湾三大报系突出地位,在两岸媒体交流中影响甚巨,从大陆中央到各省市媒体的各类访问团络绎不绝,纷至沓来。一次,在接待《人民日报》访问团时,报社大楼正在装修,刘昌平为不能在会客室接待,一再表示歉意,他不顾年事已高,同访问团谈了一个多小时,从《联合报》“正派办报”的办报方针,到与大陆媒体的合作、交流,不乏精辟之见。在接待上海《解放日报》总编辑丁锡满时,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两报合作,促进沪台两地新闻界交流进行了探讨。尤其是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交流,涉及的规模、人员、层级,都前所未有。他表示,在和平统一的路上,每一位新闻从业人员肩上的担子都很重,都应该做一只让江水常暖、春色常绿的“春江鸭”。

新闻界的谦谦君子

在第4届星云真善美新闻传播奖颁奖典礼上,《联合报》副董事长、同时也是永远的报人刘昌平先生荣膺“华人世界终身成就奖”。《联合报》系与有荣焉,发行人王效兰、董事长王文杉、社长项国宁及联晚社长黄素娟等人为此组团,浩浩荡荡南下观礼。

已10多年没有离开台北的刘昌平,此次南下佛光山领奖,现场谦称受评审“错爱”,并宣布200万元新台币奖金全数捐作公益,奖座转赠《联合报》系一同走过来的同伴,感念大家当年的合作贡献。29岁即出任《联合报》总编辑的刘昌平在致辞时说,新闻工作者常处于手边新闻与心中历史的交战,没有准确的历史感,不容易成为好的新闻记者,这也是他一生从事新闻工作的体悟。

永远的报人刘昌平,1948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历任记者、采访主任、编辑主任、总编辑、社长等职,90岁高龄仍担任《联合报》副董事长,坚守新闻岗位逾65年。他与《联合报》创办人王惕吾共同参与10多家报纸的创刊与营运,创造全球规模最大的华文民营报系,格局空前,在工作岗位上人品清正,从不以功臣自居,被后辈誉为“新闻界的君子”。

第11篇

龙是中国神话中兴云降雨的动物,既是吉利的标志,又是古代帝王的象征。悠悠五千载,中国的龙文化源远流长。龙的传说、龙的故事,广为流传。而集诗画歌舞于一体、熔唱念做打于一炉的龙戏更是千姿百态,出神入化。

 

戏曲之龙,往往显诸标题,起眉目传神的作用。泱泱梨园,差不多每个剧种都有龙戏剧目。国粹京剧《龙凤呈祥》中的“龙”即皇叔刘备,“凤”即东吴孙权之妹尚香,周瑜施展美人计,诸葛亮将计就计,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反成全了刘备的美事,成为千古美谈。浙江绍剧《龙虎斗》之“龙”乃宋太祖赵匡胤,“虎”乃大将呼延赞。这出龙虎相斗的戏,情节生动曲折,跌宕多姿,备受观众钟爱。连文学家鲁迅在代表作《阿Q正传》中,巧引此剧中“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我手执钢鞭将你打”的唱词,活画出阿Q酒醉后手舞足蹈的可笑形象。从侧面说明了《龙虎斗》受人欢迎的盛况。试想,连信息闭塞的未庄的阿Q都能哼两句《龙虎斗》,由此可见此戏普及之一斑。至于山西北路梆子戏《双龙会》之“双龙”,即辽主萧天庆和宋太宗赵光义。说的是潘洪私通萧天庆,设计诓宋太宗到五台山敬香,辽兵突至,宋军被困,辽设“双龙会”邀宋太宗议和,暗伏兵马。杨继业令大郎延平假扮皇帝,七个弟弟随行保护,大郎以袖弩射死萧天庆,伏兵四起,火爆炽烈。此外,都市新淮剧《金龙与蜉蝣》、越剧《龙凤花烛》、沪剧《龙虎山传奇》、荆州花鼓戏《闹龙舟》、河南梆子《龙马精神》、海门山歌剧《青龙角》等,不胜枚举。有龙的剧名好听好记,本身也是一门艺术。

 

戏曲之龙,有的出现在剧中主人公的名字中。如越剧《龙凤怨》中的黄金龙与白玉凤,其意表示这一龙一凤间的生死怨恨。福建莆仙戏《状元与乞丐》中的文龙与文凤,本寄寓“龙凤呈祥”之意,但由于丁家兄弟截然不同的家教,使文龙与文凤一對堂兄弟一个金榜题名成状元,一个流浪街头成乞丐,一龙一凤,對比鲜明。至于沪剧《三约龙凤亭》中的龙生与凤珍,不仅与剧名吻合,而且体现了龙凤间的纯真爱情。淮剧《金龙与蜉蝣》中的金龙,是帝王的代名词,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结果众叛亲离,上演了一出悲剧。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對表现剧情,突出主题,皆有裨益。

 

戏曲之龙,最引人入胜的乃神话戏中人格化的角色。若是龙君,便戴龙冠,穿龙袍;若是龙子龙孙,则穿龙衣,富丽堂皇,色彩鲜艳。而他们的性格,既有叱咤风云的神威,又有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欲。比如脍炙人口的越剧《柳毅传书》中,著名老生商芳臣一赶二,前演龙君,威严庄重中不失慈爱之情;后扮由龙变成的老渔翁,风趣幽默中又带仙气。筱水招扮的龙女三娘,沦落泾川时的悲悲戚戚,返回洞庭湖后的大胆执着追求爱情的性格,前者使人同情,后者令人敬佩。此戏搬上银幕,饮誉海内外。与之媲美的黄梅戏电影《龙女》中的云花對爱情的忠诚炽烈,比龙女三娘更执着,为了追求书生姜文玉,心甘情愿受剥鳞之刑,马兰演来,既有严凤英的传统,又有创造性,表演潇洒,出手不凡,剥鳞时的乌龙绞柱,叹为观止。此种龙戏,南腔北调皆有,如广东的潮剧《龙女汉鹏》、江苏锡剧《龙宫舞缘》、北方评剧《张羽煮海》、河北梆子《哪吒》等,或以唱见长,或以舞取胜,或以打引人,刚柔相济,百演不衰。

 

除此以外,戏曲之龙,还以舞台美术的形式亮相,见诸反映古代帝王的传统戏,如龙庭背景必饰龙,宫殿大柱必雕龙,即使达官贵人之家,也以龙的图案点缀,显示华贵,把舞台装点得分外风光。

龙是中国神话中兴云降雨的动物,既是吉利的标志,又是古代帝王的象征。悠悠五千载,中国的龙文化源远流长。龙的传说、龙的故事,广为流传。而集诗画歌舞于一体、熔唱念做打于一炉的龙戏更是千姿百态,出神入化。

 

戏曲之龙,往往显诸标题,起眉目传神的作用。泱泱梨园,差不多每个剧种都有龙戏剧目。国粹京剧《龙凤呈祥》中的“龙”即皇叔刘备,“凤”即东吴孙权之妹尚香,周瑜施展美人计,诸葛亮将计就计,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反成全了刘备的美事,成为千古美谈。浙江绍剧《龙虎斗》之“龙”乃宋太祖赵匡胤,“虎”乃大将呼延赞。这出龙虎相斗的戏,情节生动曲折,跌宕多姿,备受观众钟爱。连文学家鲁迅在代表作《阿Q正传》中,巧引此剧中“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我手执钢鞭将你打”的唱词,活画出阿Q酒醉后手舞足蹈的可笑形象。从侧面说明了《龙虎斗》受人欢迎的盛况。试想,连信息闭塞的未庄的阿Q都能哼两句《龙虎斗》,由此可见此戏普及之一斑。至于山西北路梆子戏《双龙会》之“双龙”,即辽主萧天庆和宋太宗赵光义。说的是潘洪私通萧天庆,设计诓宋太宗到五台山敬香,辽兵突至,宋军被困,辽设“双龙会”邀宋太宗议和,暗伏兵马。杨继业令大郎延平假扮皇帝,七个弟弟随行保护,大郎以袖弩射死萧天庆,伏兵四起,火爆炽烈。此外,都市新淮剧《金龙与蜉蝣》、越剧《龙凤花烛》、沪剧《龙虎山传奇》、荆州花鼓戏《闹龙舟》、河南梆子《龙马精神》、海门山歌剧《青龙角》等,不胜枚举。有龙的剧名好听好记,本身也是一门艺术。

 

戏曲之龙,有的出现在剧中主人公的名字中。如越剧《龙凤怨》中的黄金龙与白玉凤,其意表示这一龙一凤间的生死怨恨。福建莆仙戏《状元与乞丐》中的文龙与文凤,本寄寓“龙凤呈祥”之意,但由于丁家兄弟截然不同的家教,使文龙与文凤一對堂兄弟一个金榜题名成状元,一个流浪街头成乞丐,一龙一凤,對比鲜明。至于沪剧《三约龙凤亭》中的龙生与凤珍,不仅与剧名吻合,而且体现了龙凤间的纯真爱情。淮剧《金龙与蜉蝣》中的金龙,是帝王的代名词,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结果众叛亲离,上演了一出悲剧。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對表现剧情,突出主题,皆有裨益。

 

戏曲之龙,最引人入胜的乃神话戏中人格化的角色。若是龙君,便戴龙冠,穿龙袍;若是龙子龙孙,则穿龙衣,富丽堂皇,色彩鲜艳。而他们的性格,既有叱咤风云的神威,又有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欲。比如脍炙人口的越剧《柳毅传书》中,著名老生商芳臣一赶二,前演龙君,威严庄重中不失慈爱之情;后扮由龙变成的老渔翁,风趣幽默中又带仙气。筱水招扮的龙女三娘,沦落泾川时的悲悲戚戚,返回洞庭湖后的大胆执着追求爱情的性格,前者使人同情,后者令人敬佩。此戏搬上银幕,饮誉海内外。与之媲美的黄梅戏电影《龙女》中的云花對爱情的忠诚炽烈,比龙女三娘更执着,为了追求书生姜文玉,心甘情愿受剥鳞之刑,马兰演来,既有严凤英的传统,又有创造性,表演潇洒,出手不凡,剥鳞时的乌龙绞柱,叹为观止。此种龙戏,南腔北调皆有,如广东的潮剧《龙女汉鹏》、江苏锡剧《龙宫舞缘》、北方评剧《张羽煮海》、河北梆子《哪吒》等,或以唱见长,或以舞取胜,或以打引人,刚柔相济,百演不衰。

第12篇

人神恋故事中经济动因的揭发,给了我们如下启示,首先,一些被现代人视为爱情故事的作品,其产生往往并不是由于浪漫而美丽的爱情,更强大的动力来自于现实的功利目的。其二,这类貌似爱情故事的作品与真正的爱情故事之间,并不是没有可能区分,它们必然在某些细节上表现得有所不同。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来重新审视一下几个传统意义上的人鬼恋故事。

一、《搜神记》中的人鬼恋故事

《搜神记》卷十六中集中记载了几个人鬼恋的故事,它们分别是《紫玉韩重》、《辛道度》、《谈生》和《卢充》。我们先来看《紫玉韩重》故事:

吴王夫差小女,名曰紫玉……童子韩重,年十九,有道术。女悦之,私交信问,许为之妻。重学于齐鲁之间,临去,属其父母,使求婚。王怒,不与女。玉结气死,葬阊门之外……(重)往吊于墓前。玉魂从墓出,见重……要重还冢……重感其言,送之还冢。玉与之饮 ,留三日三夜,尽夫妇之礼。临出,取径寸明珠以送重……重既出,遂诣王,自说其事。王大怒曰:“……此不过发冢取物,托以鬼神。”趣收重……王妆梳,忽见玉……玉跪而言曰:“……重从远还……感其笃终,辄与相见,因以珠遗之,不为发冢,愿勿推治。”夫人闻之,出而抱之,玉如烟然。

我们首先就会发现这段传说的男主角的身份是一位“有道术”者,这就必须研究一下,这段传说是不是有自神其术的目的在。在这个传说中矛盾的解决完全取决于紫玉再现对夫差说明真相,这一情节乃是客观叙述中最具有神秘性的事件。夫差乃至于读者相信这场恋爱的存在,关键就在于死者的再现。而使亡者再现,恰恰是方士可以掌握的一种方技。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是方士少翁为汉武帝招致已亡故的李夫人[5],《汉书·李夫人传》载:

夫人卒……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鬼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帝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

又据《搜神记》卷二载:

汉北海陵营陵有道人,能令人与已死人相见。其同郡人,妇死已数年,闻而往见之,曰:“愿令我一见亡妇,死不恨矣。”道人曰:“卿可往见之。若闻鼓声,即出勿留。”乃语其相见之术。俄而得见之。

由此我们知道,按照当时方术水平,不但能招致亡者,而且还可以使其与生人互相对话。所以,紫玉韩重这一传说产生时的初始目的有可能是自神其技。但是,无论此一传说的本意为何,按照文本中的面貌,由于故事并不明言紫玉的再生是由于方术显灵,所以它显然已经不能取到神化方技的作用了,我们可以将它视为一个较为典型的爱情故事来看待,反映了人们对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向往。

以后几个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全是书生,它们与方术无关,显然不是用自神其术就能解释的。我们将这几个故事摘抄一下:

陇西辛道度者,游学至雍州城西四五里,比见一大宅,有青衣女子在门。度诣门下求飧。女子入告秦女,女命召入。度趋入阁中,秦女子西榻而坐……即治饮馔。食讫,女谓度曰:“我秦闵王女,出聘曹国,不幸无夫而亡。亡来已二十三年,独居此宅,今日君来,愿为夫妇。”经三宿三日后……女即命取床后盒子开之,取金枕一枚,与度为信。乃分袂泣别……未逾数步,不见舍宇,惟有一冢……视其金枕在怀,乃无异变。寻至秦国,以枕于市货之。恰遇秦妃东游,亲见度卖金枕,疑而索看,诘度何处得来?度具以告。妃闻,悲泣不能自胜。然尚疑耳。乃遣人发冢,启柩视之,原葬悉在。唯不见枕。解体看之,交情宛若,秦妃始信之。叹曰:“我女大圣,死经二十三年,犹能与生人交往,此是我真女婿也。”遂封度为驸马都尉,赐金帛车马,令还本国。

汉谈生者,年四十,无妇……夜半,有女子年可十五六,姿颜服饰,天下无双,来就生,为夫妇。之言曰:“我与人不同,勿以火照我也。三年之后,方可照耳。”与为夫妇。生一儿,已二岁,不能忍,夜祠其寝后,盗照视之。其腰已上,生肉如人,腰已下,但有枯骨。妇觉,遂言曰:“……与君虽大义永离,然顾念我儿,若贫不能自偕活者,暂随我去,方遗君物。”生随之去,入华堂室宇,器物不凡。以一珠袍与之。裂取生衣裾,留之而去。后生持袍诣市,睢阳王家买之,得钱千万。王识之曰:“是我女袍,那得在市?此必发冢。”乃取拷之。生具以实对,王犹不信。乃视女冢,冢完如故。发视之,棺盖下果得衣裾。呼其儿视,正类王女。王乃信之。即召谈生,复赐遗之,以为女婿。表其儿为郎中。

卢充者,范阳人。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墓。充年二十,先冬至一日,出宅西猎戏。……忽见道北一里许,高门,瓦屋四周,有如府舍……进见少府,展姓名。酒炙数行,谓充曰:“尊府君不以仆门鄙陋,近得书,为君索小女婚,故相迎耳。”……充既至东廊,女已下车,立席头,却共拜。时为三日,给食。三日毕,崔谓充曰:“君可归矣。女有娠相,若生男,当以相还,无相疑,生女,当留自养。”充便辞出,……别后四年,三月三日,充临水戏,忽见水旁有二犊车……而充往开车后户,见崔氏女与三岁男共载……女抱儿还充,又与金鋺……充后乘车入市买鋺。高举其价,不欲速售,冀有识。有一老婢识此,还白大家曰:“市中见一人乘车,卖崔氏女郎棺中鋺。”大家即崔氏亲姨母也……语充曰:“……可说得鋺本末。”充以事对……赍还白母。母即令诣充家,迎儿视之。诸亲悉集。儿有崔氏之状,又复似充貌。儿、鋺俱验。姨母曰:“我外甥三月末间产。父曰:‘春暖温也,愿休强也。’即字温休。‘温休’盖幽婚也。其兆先彰矣。”儿遂成令器。历郡守二千石,子孙冠盖,相承至今。其后植,字子干,有名天下。

此事又见于《世说新语·方正》:

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珽。”士龙失色。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

刘孝标在此条下详引《孔氏志怪》以注陆机“鬼子”之讥所自出。《孔氏志怪》所载此事虽与《搜神记》有详略之异,但大致情节基本一致。据此,卢充乃范阳卢氏之先祖。卢嘉锡考证说:孔氏名约,字慎言,在干宝之后,至迟为晋末时人。同一事而干宝与孔氏先后互载,可知当时已盛传[6]。

应该说,心理学的解释对这几个故事是不适合的,在正常的心态下,与鬼婚恋决不是人们的愿望。比较一下这几个故事与紫玉韩重故事的异同,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一些有趣的现象。首先,与紫玉韩重故事一样,这三个故事都有赠物这一情节单元,而且这种赠与总是单向性的,即鬼女赠凡男,而非情人定情时通常采用的双向赠物。而所赠之物又往往极为贵重。辛道度所得之物为一金枕,谈生所得之物为一珠袍,卢充所得之物为一金鋺。与神女恋故事中神女所赠之物不同,成公知琼赠弦超之物为诗与织成裙衫两副,并为之注《易》七卷。杜兰香所赠之物仅为三枚大如鸡子的薯蓣子。难道是鬼女比神女精神境界为低,更注重物质享受,有意识地多给爱人以实惠吗?似乎不能这么解释。

与紫玉故事不同的有以下几点,紫玉与韩重乃是早已结识的恋人,而这几个故事中的男主角与他们的恋爱对象在生前素不相识。除了他们自己,谁也无法证明他们之间的恋爱关系。其二,与紫玉故事相比,都增加了一重要情节:售物。一般来说,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之后,对爱人的赠与之物就该无比珍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出售。但与珍视情感的恋人的通常表现不同,这些书生在收到爱人的定情之物后无一例外地很快在市场上出售。其三,就在他们出售之时,无一例外地都被原主发现。

类似这样的故事,我们有必要将作者的客观叙述与人物的叙述相区别。人物的叙述,尤其是男主角的叙述,往往只有他本人和亡者在场,没有旁观者的证明,我们理应持一种存疑的态度。记录者的叙述有些反映了此一事件的客观部份,值得我们重视。按照客观的叙述,事件的进程大致如下,书生售物----被墓主发现----书生叙述此物由来(此节乃是人鬼恋之主体部份)----重开墓冢----书生得释。因此,至少在客观上,书生叙述的美丽爱情故事成了书生免罪的根据,具有使赃物合法化的功能。问题是,这种客观功能是否正是书生主观上希望产生的效果?也就是说,所谓人鬼恋故事,是否实际上是如夫差所说的,不过是“发墓盗冢,假托鬼神”之神话,其目的是避免惩罚?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书生采用这种做法极有可能。 二、汉晋时期的盗墓之风

谈生故事的产生时代是汉朝,辛道度和卢充故事的产生时代都是晋朝。这段时期正是盗墓之风盛行之时。由于当时的厚葬之风,使盗墓成为获取厚利的一条捷径。赤眉掘西汉帝后坟墓,董卓掘东汉帝后及公卿大臣坟墓,都收得财宝无数。据《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载:“太和四年(230)……及孟武母卒,欲厚葬,起祠堂,太后(文帝郭皇后)止之曰:‘自丧乱以来,坟墓无不发掘,皆由厚葬也。’”至西晋末年的五胡之乱,更是大规模的发掘冢墓。靳准作乱,发掘刘元海、刘聪墓[7]。刘曜葬父及妻,“二陵皆下锢三泉,上崇百尺,积石为山,增土为阜,发掘古冢以千百数。”[8] “勒及季龙并贪无礼,既王有十州之地,金帛珠玉及外国珍奇异货不可胜纪,而犹以为不足,曩代帝王及先贤陵墓靡不发掘,而取其宝货焉。”[9]慕容皝入丸都,“掘高句丽王钊父利墓,载其尸并其母妻珍宝,掠男女五万余口,焚其宫室,毁丸都而归。”[10]慕容儁“夜梦石季龙啮其臂,窹而恶之,命发其墓,剖棺出尸……鞭之,弃于漳水。”[11]汉朝有些贵族宗室,竟以发掘冢墓为乐,如汉广川王去疾,“国内冢藏,一皆发掘”[12]。除了类似有组织的大规模发掘,值得注意的是民间的小规模盗掘也比皆是,太康年间是一段短暂的承平期,但此时同样盗墓不断:

初,太康二年(281),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十余车[13]。

(刘)表死后八十余年,至晋太康中,表冢见发。表及妻身形如生,芬香闻数里[14]。

乱世时期就更是如此,据《搜神记》卷十五记载:

汉末,关中大乱,有发前汉宫人冢者,宫人犹活。既出,平复如旧。魏郭后爱念之,录置宫内,常在左右[15]。

魏时,太原发冢破棺,棺中有一生妇人。将出与语,生人也。送之京师。问其本事,不知也。

《晋书》卷一百三《刘曜载记》载:

(光初年间)上洛男子张庐死二十七日,有盗发其冢者,庐得苏。

然而,这种民间的发墓掘冢在当时是一种颇为冒险的行为,如果被发现,面临的惩罚是严厉的。按照唐律,发墓而未及棺椁的,役放;发及棺椁的,处于绞型[16]。魏晋时期,对盗墓者的判决则是弃市。据《搜神记》卷十五载:“汉建安四年(199)二月,武陵充县妇人李娥,年六十岁,病卒,……娥比舍有蔡仲,闻娥富,谓殡当有万金,乃盗发冢求金。以斧剖棺。……会为县吏所见,遂收治。依法,当弃市。”然而,盗墓所得的赃物要出手,必然会有被发现的可能。这时候,逃脱惩罚的唯一希望就是假托鬼神,编造神话,以求一逞。这类例子,在中古时期并不罕见,我们先来看唐朝的两个案例:

贞观元年(627),李勣爱女卒,葬北邙。使家僮庐于墓侧。一日,女子忽诣家僮曰:“我本不死,被大树之神窃我,今值其神出朝西岳,故得便奔出。知尔在此,是以来。我已离父母,复有此辱耻,不可归。幸尔匿我,我能以致富报尔。”家僮骇愕,良久乃许。遂别置一室。其女或朝出暮至,或夜出晓来,行步如风。一月后,忽携黄金十斤以赐。家僮受之,出卖数两,乃民家所失。主者执家僮以告。洛阳令推穷其由。家僮具述此事。及追取,此女已失,其余金尽化为黄石焉[17]。

这是一桩很明显的盗窃案,案中的女贼采取的正是假冒鬼神的作法。再来看《法苑珠林》中“王志”一条:

唐显庆三年(658),歧州人王志,任益州县令,考满还乡。有女美,未嫁道亡,停县州寺中累月。寺中先有学生,停一房。夜初见此女来,妆饰华丽,欲伸缱绻,学生纳之,相知经月。此女赠生一铜镜,巾栉各一。令欲上道,女与生密共辞别。家人求此物不得,令遣巡房求索。于生房得之。令遣左右缚此生,以为私盗。学生诉其事,非唯得此物,兼留上下二衣。令遣人开棺检之,果无此衣。既见此徵,于是释之。问其乡里,乃歧州人,因从父南任,父母俱亡,游诸州学问,不久当还。令给衣马,装束同归,以为女夫,怜爱甚重[18]。

稍有理性的人都能一眼看出这位书生确系窃犯,因为他既有盗窃的动机:父母双亡,远离家乡,需要还乡的资金;又有盗窃的物证。然而,就凭一个人鬼恋的故事,就轻易得释,并被“怜爱甚重”,可见此类故事在一些神鬼信仰强烈的昏庸官吏中间确有其明显的作用。萧殷士,唐朝名士,即便是他也差点放跑了盗墓贼,而且,这群盗墓贼还并非是有意假托鬼神,只不过是由于一次偶然的巧合,《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二引《集异记》载:

兰陵萧殷士,为扬州功曹,秩满南游,济瓜州渡。船中有二少年,熟视颖,相顾曰:“此人甚似鄱阳忠烈王也。”颖士即为鄱阳曾孙,乃自款陈。二子曰:“吾识尔祖久矣。”……俟及岸,方将问之,二子忽遽负担而去。颖士必谓非神即仙,虔心向嘱而已。明年,颖士比归,至于盱眙,方与邑长下帘昼坐,吏白云:“擒获发冢盗六人。”登令召入……旅之于庭。颖士惊曰:“二人非仙即神。”[19]

如果是萧殷士审理此案,这两人无疑就逃脱了惩罚,说不定还有意想不到的赏赐,志怪小说中又多了一桩神奇故事,然而,真相如何呢?

邑长即令先穷二子,须臾款伏。左验明著。皆云发墓有年,尝开鄱阳公冢,大获金玉,当门有贵人,颜色如生。年方五十许。须发斑白,僵卧于石榻,姿状正与颖士相类,无少差异。昔舟中相遇,又知萧氏,固是鄱阳裔也。岂有他术哉!

确实,一切神奇故事说穿了都很简单,同样,人鬼恋故事中的一部份也只不过是盗墓者为逃避惩罚而编造的神话罢了,如果选择年轻女子的坟墓,在盗墓时注意保持墓室及尸身的完好,做到不野蛮发掘,在当时神鬼信仰流行的背景下,完全可能凭藉神话逃脱惩罚,并有意外之收获。《搜神记》中人鬼故事的主角都是书生,他们生活贫穷,偶而需要靠盗墓维持生计;富有知识,熟知如“紫玉韩重”这类的历史故事,完全有可能模仿它编造新的神话[20]。 三、人鬼恋故事在唐朝的发展

这类遁辞如果被揭穿,那么盗者伏法,在历史上留不下半点痕迹;如果得逞,那么就成为神奇的爱情故事而为后人津津乐道,其真实的创作意图永远不为人知晓,它开始沿着文学的固有轨道独立地发展,这就必然会产生结构、细节上的改变。一些与盗墓有关的情节单元如出售定情之物、为物主发现、最后得释等显然不再需要。而幻想总是建筑在现实的基础上的,在其结构、细节的变化过程中,我们总能看出现实影响的痕迹。东晋以后,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沿江许多重要都市如建业、江陵、襄阳等空前繁荣,刺激了酒楼妓院的兴起,倡妓歌女大量出现,对于贵族、书生、商人来说,受到意外诱惑的机会也显著增多。时至唐朝,纵洒狎妓更成为文人生活的一个重要部份。后期人鬼恋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现实。我们来看《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六引《玄怪录》中的一个故事:

长孙绍祖,常行陈蔡间。日暮,路侧有一人家,呼宿,房内闻弹箜篌声,窃于窗中窥之,见一少女,容态闲婉,明烛独处。绍祖微调之,女抚弦不辍,笑而歌曰:“宿昔相思苦,今霄良会稀。欲持留客被,一愿拂君衣。”绍祖悦怿,直前抚慰,女亦欣然曰:“何处公子,横来相干?”因与会合。又谓绍祖曰:“昨夜好梦,今果有徵。”屏风衾枕,率皆华整。左右有婢,仍命馔,颇有珍羞,而悉无味。又饮白醪酒,女曰:“猝值上客,不瑕更营佳味。”才饮数杯,女复歌,歌曰:“星汉纵复叙,风霜凄已切。薄陈君不御,谁知思欲绝。”因前拥绍组,呼婢撤烛共寝,仍以小婢配其苍头。将曙,女挥泪与别,赠以金缕小合子:“无复后期,时可相念。”绍祖乘马出门百余步,顾视,乃一小坟也。怆然而去。其所赠合子,尘埃积中,非生人所用物也。

与《搜神记》中的人鬼恋故事相比,这里增加了男女调情的一系列情节,那位鬼女所赠的定情之物也成了“非生人所用”之物,无经济价值。很显然,长孙绍祖与鬼女的艳遇,乃是轻薄文人纵酒狎妓生活的写照。然而,与《游仙窟》等作品不同,女主角的身份是鬼女而非神女,这隐约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类婚外性关系的态度。在结构上,这类作品把夜间的狂欢与天明时发现真相的惊愕与“怆然”,构成对比,以取得奇幻的效果。这种心理上的急转直下,显然使这类作品有警世的社会功能。如果说,这一故事中作者的态度较为隐蔽的话,下一则故事就更有典型意义:

河东裴徽……天宝中,曾独步行庄侧,途中见一妇人,容色殊丽,瞻靓艳泆……徽有才思,以艳词相调,妇人初不易色,亦献酬数四,前至其家。邀徽相过。室宇宏丽。入门后,闻老婢怒云:“女子何故令他人来。名教中宁有此事。”女辞门有贤客,家人问者甚众……须臾,张灯施幕,邀徽入座。侍数人,各美色,香气芬馥,进止甚闲。寻令小娘子出。云:“裴郎何须相避。”妇人出,不复入。徽窃见室中甚嚣,设绮帐锦茵,如欲嫁者,独心喜欲留。会腹胀,起如厕,所持古剑,可以辟恶。厕毕,取剑坏纸,忽见剑光粲然,执之欲回,不复见室宇人物。顾视在孤墓上丛棘中,因大号叫。家人识徽,持烛寻之,去庄百余步,瞪视不能言,久之方悟耳[21]。

类似故事试图通过艳遇后的可怕后果以警戒世人,以此达到维护纲常、检束士行的作用。尽管人鬼恋故事与神女恋故事极为相似,但神女恋故事对这类婚外艳遇通篇都表现出津津乐道的态度,因此就无法具有节制并规范社会行为的功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结构、细节上的变化,往往反映了作者的态度,并将完全改变故事的功能。

[1]小南一朗著,孙昌武译《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中华书局1993,第266-268页。

[2]参见陈槃《战国秦汉间方士考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7本,1948年。

[3]《抱朴子内篇》卷二十《祛惑》。

[4]实际上,除了杜兰香和成公智琼故事外,《搜神记》中的另一个故事即卷四的“河伯嫁妇”故事也属于自神其术的类型故事中的主角为一“道人”,亦即方士,以行医为生。从河伯女那儿得到的神方以及作为河伯女婿的身份,显然能提高其声名,扩大其影响,招致顾客,培养信仰。从河伯女赐其金瓯、钱十万这一细节中,隐隐透露出他靠这一神话和方技而暴富的事实。

[5] :据《史记·封禅书》说招致的是王夫人。

[6]见《世说新语笺疏》,第301-30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7]《晋书》卷一百二《刘聪载记》,2679页。

[8]《晋书》卷一百三《刘曜载记》,2692页。

[9]《晋书》卷一百六《石季龙载记下》,2781页。

[10]《晋书》卷一百九《慕容皝载记》,2822页。

[11]《晋书》卷一百九《慕容儁载记》,2841页。

[12]见《西京杂记》卷六,又见《搜神记》卷十五。

[13]《晋书》卷五十一《束皙传》,1432页。

[14]《三国志》卷六《魏书·刘表传》裴注引《世语》,216页。

[15]此条又见《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注引顾恺之《启蒙》、《博物志》卷七,《述异记》卷下等。

[16]见《唐律疏义》卷十九。

[17](《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八引《孙相录》,陈校本作出《潇湘录》

[18]《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八引。

[19]此句《太平广记》通行本据明抄本改作“二人者亦在其中,颖士大惊”,今据谈恺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