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

时间:2022-02-15 13:35: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信息传播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信息传播渠道;发展趋势

农业科技信息是指能够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这些信息能满足农业实施者(特别是指农民)需要.并以声音、文字、图片、录像和多媒体等形式存在。利用农业科技扶贫就是希望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将农业科技送达到农业实施者手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1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1978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根据(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布.已减少至1.22亿hm2。在土地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将成为重要支撑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已达48%.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1.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

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另外.农业科技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作用也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农民更容易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科技采用率高.农民收入增加也比较快因此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落后地区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的宣传力度.不仅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也可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地区收入差异。

1.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2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2.1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郭绪全等人的调查显示(表1).大众传播方式之一的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占据主要地位.近36%的农业科技信息是通过电视渠道传到农户手中(因农业科技信息到达农户才算是真正达到了传播的目的.故仅引用了调查数据中农户承认的自己所获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这也与近年来中国电视普及率大幅度提高直接相关截至2006年中国农村的彩色电视普及率为89.43%(表2)

2.2网络即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电脑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表2),但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来看.网络将会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传统传播渠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农村每百户中电脑拥有量为2.7台,比上年增加了0.6台。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至2007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374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同期城镇网民规模达到1.2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1.6%。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城镇差距很大.但网民规模差距在逐步缩小随着农民在外打工人数增加,农村电脑的普及率将上一个大的台阶。

2.3农技推广站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大大增强。表1可看出农业科技信息的人际传播大约占1/3.其中镇政府农技推广站为主.农民反响较好从2007底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信息大篷车、培训教室和农业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等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发放农业科技资料。成为农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的重要渠道。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业科技信息量多.但部分信息内容不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应用后会产生的不利影响等不为农民所知:信息针对性不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二是由于信息传递双方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的认识不同.双方对各种渠道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科技信息传播者认为农民主要从培训班、推广站和电脑等获得农业科技信息.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也更容易采取这些方式传播但调查发现农民的大部分农业科技信息是从电视等大众传媒中获得。

三是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超过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不足15%(表3).

远低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25岁以上的农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5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些农业科技信息语言太过专业.农民无法理解.这些技术在农村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无法传播到农户一级.即使农户接触到了,也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无从应用。

4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4.1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

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改进农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从长远来看.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农业科技信息量将继续增加同时.农业科技信息在传播渠道的入El审查将会更加严格.只有经过考证的农业科技才能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国家对网络传播媒体的管理将大大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介绍也将更加全面.各种农业科技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会传达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和传播媒体针对本地区适用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将增加,实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转化.农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农业科技信息。

4.2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

除了继续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外.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方式将得到积极利用。一是政府加大了对网络信息服务设施的投入、全国范围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将全面建立。二是传递双方的互动将进一步增加.农民和专家将利用网络和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互动交流.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密。是农技推广站管理和支持力度将会加大.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的农技人员将不再限于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站,乡镇一级的农技站将从农药、化肥或种子销售机构转为推广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4.3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具体实施者.农业科技信息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的素质决定的。从表3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收入越高的地区,农民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民通过科技致富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了要建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目标.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全面贯彻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将有助于提高未来农民的素质。二是加大对成人的再教育和培训投入,定期(加不定期)举办针对农民的免费农业科技培训班.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现实接轨.针对性强.符合当地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在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下,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信息将得到有效利用.农民配置有限资源的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2篇

在这种新的环境下,受到体制机制和办刊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科技期刊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如发行面过窄,发行量普遍较低,读者偏少;发文时间太长,信息传递不及时,出版频率较低;刊登的信息量太少,刊物容量小等。和新兴媒体相比,在科技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数量方面,科技期刊的优势一点也不突出。作为一种传统媒体,怎样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精准、及时、保质保量地将最新的科技信息传播给受众,是科技期刊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本文就阐述了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存在的这些问题和不足,深入探讨了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可行性、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而提出了以内容为王是我国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发展方向。只有把握好这个方向,我国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才能良性、健康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 科技期刊网络出版;全媒体;可行性;必要性;紧迫性;以内容为王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020-02

当前,我国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加上电子出版物的崛起,科技期刊利用计算机在网络上进行组稿、编稿、审稿,乃至全程化的管理、出版已显示出许多传统纸质出版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与传统出版相比,网络出版具有出版快、检索方便、阅读时空不受限制等优势。但是我国的科技期刊目前只是简单地将纸质出版数字化,离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出版还有很大距离。初步实现纸质期刊的数字化,只是科技期刊出版转型的初级阶段,其出版转型的高级阶段是能够达到全媒体的网络出版。所以,实现科技期刊全媒体的网络出版势在必行。而我国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发展应把握一个方向,即以内容为王。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应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以视频和音频为主,文字为辅;开设多人交流互动的网络出版平台。

1 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媒体网络出版

1.1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可行性

网络出版就是合法的出版机构将作者的著作经过加工后通过互联网,以电子文献的形式广为传播(出版发行)。它的实质是拥有固定域名、超文本信息并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实体,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介质,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1]。笔者的论文中提到的科技期刊网络出版指的是科技期刊社建设自己的网站,实行网上投稿、网上审稿、网上编辑制作、网络发行的出版方式,即指以网络为载体和传播形式的期刊,而非印刷出版的电子版[2]。

科技类的期刊和其他类型的期刊有明显的区别,科技期刊的专业性强,展示科技创新的成果、报道科学研究的动态是它的主要内容。科技期刊的作者、受众和编辑都是科技工作者,他们必定有较高的学历,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对上网浏览信息、网上投稿审稿、检索文献资料应该是轻车熟路的。而且现在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上网对人们来说变得十分方便快捷。科技信息即时上网就能即时显示,即时互联就能及时沟通,不限版面、不限时空的全媒体传播,决定了作者群、读者群和编辑们可以进行实时的交流讨论。这一切都让科技期刊实现全媒体的网络出版变得可行起来。

1.2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必要性

国际上论文的发表周期是6~8个月。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差距还很大,稿源较多、发表周期较长是其普遍存在的问题。据有关研究统计,我国科技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平均为14.1个月。知识的生产周期包括论文的撰写周期和出版周期,如果研究周期与发表周期大致相同,即使它有较高的引用率,也只能出现在3年以后,其影响因子也就大大降低,价值也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迅速贬值[3]。

第一,科技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科技期刊的发表周期太长的话,科技信息就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传播和报道。而全媒体网络出版可以提升信息传播的速率,将出版周期大大缩减,受众范围也可以大大扩展,人们通过网络在最短的时间以内可以掌握最新最全的科技信息,因科技期刊出版周期长而造成的稿件积压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都正好能满足科技信息时效性强、需及时报道的需求;

第二,全媒体网络出版不但能刊登纯文字的内容,还可以刊登视频、音频、数据库等多种多媒体信息,很好地弥补单纯文字表述的不足。由此可见,全媒体网络出版比传统纸质的内容更加全面;

第三,网络出版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读者只要上网在搜索栏输入科技信息的作者、标题、主要内容和关键词等进行搜素,就能方便地找到自己想看的信息;

第四,从商业前景的方面来看,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信息和出版手段先进,更能吸引读者,也能大大降低出版的成本。

1.3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紧迫性

国外科技网络期刊的实践证明,科技网络期刊给作者、编辑、读者带来了有别于传统出版的全新感受。科技网络期刊发挥了网络出版的种种优势,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并大大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但就目前来看,在我国,科技网络期刊还不被人们所接受,为数并不多。被冠以“网络期刊”、“电子期刊”和“在线期刊”的, —般都是印刷出版的电子版在线服务;或者只是提供下期目录、文摘、广告等信息;还有一些大型企业、知名企业或软件公司开办的行业网络期刊、专业服务的网络期刊,较少有真正的科技网络期刊。这种现状表明加快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进程,促进其规模型增长,存在—定的紧迫性。

2 以内容为王是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发展方向

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发展应把握一个方向,即以内容为王。例如,美国《科学》杂志十分注重内容的兼容、学术与普及的兼容;既刊登具有高深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也发表研究简报,又报道科学新闻[4]。

2.1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

展示不同场景的图片和不同角度拍摄的图片,而不只是单纯地靠文字来表述,不但能提升科技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还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拉近研究者和读者的距离。同时,这种对科研过程和科研环境的真实还原,能切实打动科研工作者,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有说服力,避免了单纯文字表述的单调和枯燥。大量的图片说明,可以将平面的科学研究创新成果立体化、现场化、多角度化,也就是所谓的科研成果的全景再现,将使科技报道更具有科学价值。

2.2以视频和音频为主,文字为辅

作为反映科技创新和体现科学进步的一种重要载体,科技期刊用全媒体的表现形式能更全面地展示我国科技进步的全生态。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图表等都是全媒体的主要信息表现形式。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应以视频、音频、图片为主,文字和图表为辅,全景记录重要的科技成果及其主要的实验环节,以及研究者讲解实验环节的音视频,以便使其更加清晰明了和直观可信,从而更好地体现科研成果的价值。如果再加上专家学者对科技报道的肯定或质疑、读者的评价和人们关于某个问题的互动,那么其科研价值将会不断提升。

2.3开设多人交流互动的网络出版平台

网络出版的科技期刊,相当于是作者、网站编辑和网民一起创办的。它的容量是无限的,克服了纸质媒体版面有限、无法刊登大量图片、无法播放视频和音频,纸质出版数字化无法建立交流互动平台的问题,将最新的科研创新成果以全媒体的表现形式,多角度、立体化地全方位地展现出来。人们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连上互联网,就能随时搜索、浏览、下载和互动。同时,这些图片、文字、音频、视频都能长期保存,方便有需要的人随时调阅。

开通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多人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大家通过这个平台结合最新的科技动态和本期刊的属性类别畅所欲言,交流过去的实践经验、现在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期刊的发展方向。或者由网站的编辑策划主题,大家针对这个主题在线讨论,进而深入挖掘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这些做法在普及大家科学知识的同时,还会吸引愈来愈多的人参与其中讨论争议性的话题,掀起大家学习科学的热潮。大家经过讨论提出的新思路和有价值的意见都属于科技期刊的原创信息,都能够作为期刊的稿源使用。这些原创性的东西,不仅能将不同层次的科技知识提供给所有的读者朋友,还可以为科技工作者搞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这样的良性循环必然会扩大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力,进而也会提高期刊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科技期刊实行全媒体网络出版是发展趋势。而以内容制胜才是其实现全媒体网络出版的法宝。

参考文献

[1]李卓彦.谈谈网络出版[J].长春:长春大学学报,2003.

[2]林国栋.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的优势、现状与前瞻[J].北京: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46-48.

第3篇

科技期刊承载着学术传播和发展先进科学文化的重任,在媒体融合时代更要紧跟社会发展潮流,中国科技期刊在媒体融合时代面临机遇和挑战,借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东风,抓住机遇,快速成长。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媒体融合

在中国,科技期刊几十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历程。在这个最好的与最坏的时代,需要有更开阔的视野,从历史和社会的维度重新审视身边的各种问题和危机,并在危机中更机敏、更勤奋。

一、科技期刊的新机遇

数字出版从传统的物流转变为信息流,科技期刊已从传统出版产业转变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对于非英语类小型科技期刊出版机构,这一变革带来了困惑不安、无法掌控的局面,如何来应对这场全球性的动荡呢?

1. 媒体融合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技术创新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得到重视,用户体验是一种纯主观的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用户体验也因此被称作创新2.0模式的精髓。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使传统期刊从单向传递转变为双向互动,从以产品为主转变为以产品和服务为主,从基于形式转变为基于内容。[1]媒体融合则使科技期刊内容的形成、展示、推送、互动都变得简单、亲切、人性化。

科技期刊投稿审稿平台的应用,使作者在投稿时须以真实身份注册、登录,填写真实的联系方式,因他们具有良好的教育经历和高素质的专业知识,可通过网络途径被吸引参与到网站建设中;通过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加强与作者的专业交流,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论文撰写水平;同时交流的热点内容又可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沟通障碍,指导编辑对年度选题进行设计和规划。投稿审稿网络平台的应用提高了稿件的周转速度,便于对论文投稿、审稿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网络提前发表,使得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公开发表的途径。开放存取(open access, OA)的普及,数据库建设的完善,搜索技术的优化,使科技期刊的展示度提高,编辑部由此获得更多的投稿量、点击率,从而扩大影响力,影响因子随之提高。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随着可用带宽的增加,创建科学视频的成本大幅下降,科技期刊和研究人员越来越多地将研究进行富媒体出版,即在网络上后,可随时随地在固定或移动设备中获得,编辑出版者已从交付印刷品,转变到只有一个强大的移动上线。如SciVee平台,一个非常活跃的富媒体科学出版物,它提供一个视频分享的平台,科学家、科学研究人员可以随文添加与内容信息有关的视频,比如实验演示、作者的说明自拍、教程等等,非常直观,更具可读性,包括PubCasts:同步的视频摘要同行评审的文章;PaperCasts:非同步的视频摘要同行审查的文章;PosterCasts:同步视频,海报或会议简报;SlideCasts:同步幻灯片演示视频。这些出版方式使观众更多地参与、有效地过滤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学术信息。作者提高了工作的影响力,出版商获得了更高的流量、文章的意见和读者的兴趣,拓宽了读者群,找到了新的服务和探索商业化的可能性。

近年来,互动媒体和工具,如科学模拟和仿真环境或动态数据可视化,成为科学普及的方法。游戏化是一个热门词,简单来说就是将游戏的思维和游戏的机制运用到其他领域,来引导用户互动和使用。科技期刊作为对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承担者,可应用游戏化,将继续教育的内容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激发读者对内容产生兴趣,并加强理解和记忆。现在智能终端设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App应用产品开发风生水起,游戏化的互动体验使得教育应用软件得到快速发展,值得科技期刊借鉴。

2. 载体的改变或传播途径的改变

作为科技信息传播的载体与平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期刊的出版方式和载体形式产生了质的变化。数字化期刊和大型期刊数据库的出现,可方便用户查阅文献,促进科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出版降低成本。

除网络平台,数字出版的硬件部分还有手持阅读器,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成为人们数字阅读新的选择。信息移动化是大势所趋,手机阅读借助移动运营商实现最终的发行,国外期刊如《新英格兰杂志》《英国医学杂志》等都有相关的移动应用。

2003年,比尔・盖茨访问西班牙皇家学院时在新闻会上立下誓言:不消灭书本和纸张死不瞑目。此言一出,立刻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7年过去了,对数字阅读的敌意正在淡去,那些对盖茨的嘘声变成了对乔布斯的赞美,那些对数字阅读的抗拒变成了对新媒体的追捧。人们正在适应数字阅读,并享受它带来的便利。下一代儿童,将伴随着数字阅读成长。

3. 审稿方式的变革

第4篇

1内容拓展的途径

1.1善用媒体工具,扩大内容传播

在传统的期刊内容传播模式下,作为内容受众的读者,对于内容信息的接受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期刊提供什么样的内容,读者便被动接受什么样的内容,即使这些内容并不符合读者自身的阅读需求。这种单方面授予的模式,难以形成期刊与读者之前的良性互动,大大限制了内容传播的广度[3]。新媒体技术在给读者阅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这种变化体现在:1)阅读习惯的变化———读者对内容信息由过去的单一纸质媒介依赖变成现在的对多种媒介的依赖;2)读者阅读的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读者对期刊内容不再是一股脑儿地全盘接收,而是希望期刊提供的内容更具自主“选择性”。科技期刊要应对读者日益“挑剔”的阅读口味,有效扩大内容传播范围,就必须改变原来内容传播方式的单一媒介性,采用现代媒体技术,将期刊的内容资源与技术“联手”,从而增强内容信息传播的实效性、互动性和直观性,节约信息传播成本,扩大信息传播广度。利用新媒体技术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的优点,科技期刊可从以下几方面扩大内容传播[4]:1)采用刊网互动形式,将期刊在内容资源方面的优势与网络快速传播的优势相结合,对一些热点研究领域的文章,做到用稿即见刊,通过网络数据库的优先发表功能,将热点论文第一时间呈现给读者;2)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点对点的内容订阅和推送,满足读者的个性化和实时化阅读需求[5];3)研发期刊自身的App,让读者自我掌控阅读内容和频次,并实现在线付费阅读、在线付费下载等功能,在扩大内容传播的同时实现效益的同步增长[6];4)撰写期刊最新内容或重点专题的导读,并通过微信、微博、博客等新媒体平台加以推介,引起读者的阅读和购买兴趣,并进而引导读者对新兴学科或研究热点进行讨论,扩大内容传播的力度和广度。新媒体的使用,使科技期刊内容的传播手段更多样,呈现形式更丰富,在给读者展示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1.2打造内容产品,延伸内容服务

目前科技期刊所提供的内容信息具有体量庞大、内容全面的特点,读者若想从纷繁的信息中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内容,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满足受众阅读日益个性化和非同质化的要求,并实现期刊内容的价值提升,科技期刊的内容服务不应满足于常见的内容推送,而是应该在对所占有的优势内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加工和整合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媒体强大的信息储存和检索能力,打造多形态、多角度的内容产品[7],并将其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让受众自由浏览、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关注的内容,从而有效延伸期刊的内容服务。科技期刊内容产品的打造,可围绕“提供科技信息”这一宗旨来进行。在这方面,科技期刊可以做以下工作:1)通过论坛、博客、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与读者互动,发掘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加以分析和归纳后,围绕相关热点向特定读者群体提供其研究领域的一系列文献,通过这种专题文献服务打造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的内容产品;2)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后台数据,追踪读者的阅读轨迹、点击行为和停留时间等,统计分析读者的兴趣点,再利用主题相关性分析,获取出版内容中符合读者兴趣的信息,将相关论文的题名、摘要、主要创新点进行定向推送,打造个性化、定制式的内容产品;3)在进行期刊内容的新媒体传播时,利用超文本链接这一功能,将与原始内容相关联的该刊已及其作者信息、研究背景、主要成果等进行超链接,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围绕某一主题的内容信息,打造具有核心主题的、系统性的内容产品。在这方面,笔者所在编辑部已形成了对已刊发论文摘要点击率、全文下载率、栏目浏览量定期追踪和综合分析的机制,通过挖掘平台数据,获知特定读者群和特定内容信息之间的关联,将一定时间内刊发的论文细化、重组为不同专题的内容产品,提供给与之关联的读者群。该项服务一出,便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新媒体技术有助于科技期刊获得有关读者需求的第一手资讯,打造被读者接受的新的内容产品[8],扩大内容服务的外延。通过这种扩展式的、有针对性的内容服务,可以吸引有深层次阅读需求的读者,提高期刊在专业领域的美誉度,也为期刊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

1.3进行专题策划,挖掘内容深度

内容是科技期刊的立刊之本,而内容的深度是期刊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的法宝。期刊内容的深度体现在其所刊发论文的专业性、指导性和前瞻性上。要挖掘期刊的内容深度,就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取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通过筛选、分类和整理,进行专题策划,强化内容的专业性和先进性[9],满足相对高层次的读者的需要,实现受众的精英化和内容的深度化、精细化。科技期刊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渠道挖掘内容深度:1)借助多媒体平台,发挥编辑个体主观能动性,对期刊所刊发内容的后续研究进展进行持续追踪,全面掌握关于该研究的最新、最全面的资讯,据此进行选题策划和组稿。2)根据所掌握的作者信息,建立网络数据库,对有相似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的人员进行归类,跟踪某一特定群体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优势学科及顶尖团队,要持续跟踪其团队研究进展,从而贴近学术前沿和热点,围绕某个研究专题组织高水平的稿件。3)构建作者、读者、编辑多方参与的多媒体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鼓励读者和作者参与互动交流,编辑作为中间协调人参与其中,从中准确捕捉学科热点和研究空白,据此实时调整自己的策划和组稿重点,打造具有权威性和前瞻性的内容产品[10]。4)实时跟踪期刊内容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关注度高的话题,或通过新媒体平台的高频词分析,捕捉某行业领域发展的重大问题或热点话题,再利用所掌握的作者信息来组织稿件展开讨论。笔者所在编辑部根据编辑个人的学科背景以及所负责的栏目,采取分类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利用多媒体平台对本校重点学科、重大项目和重要团队的科研成果进行持续跟踪,并通过关联性搜索将跟踪范围扩大至国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从而充分掌握有关学科的热点话题和研究进展,组织到大量高水平的稿件。近年来,一批有关光电材料及器件、智能装备等的优质稿件在本刊发表,便得益于这一举措。好的选题策划,不仅能够提升期刊品牌美誉度,而且有助于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专题策划过程中,可抓住某一学科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策划,也可就某一科技领域存在的突出技术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深入分析,其目的都是提供具有影响力的内容信息,打造具有内容深度的期刊产品。

2内容拓展的注意事项

2.1准确定位读者和期刊内容

新媒体环境中的期刊内容拓展,不仅仅是内容信息体量的扩大和内容推送数量的增长。新媒体环境中期刊内容的碎片化阅读,要求科技期刊对读者的定位比以前更加细分,通过精细化分类发现并满足每一群体对期刊内容的阅读需求;同时,科技期刊应该密切关注行业市场的变化,主动、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和各类人群的阅读需求,及时、审慎地调整期刊的读者定位。在做好读者定位的同时,还应对期刊内容进行准确定位。缺乏准确定位的内容,非但吸引不到读者,还会降低期刊的专业性和影响力。在采用新媒体工具进行内容拓展之前,需要了解读者的准确的、具普遍性的需求,突出报道重点,要有主打内容和主推栏目,有主有次,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迎合读者而全面开花。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忠实的、具有专业认同度的读者群,扩大期刊内容的影响力[11]。

2.2坚持内容为主、技术为辅的原则

内容是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刊物的灵魂[2]。科技期刊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内容的竞争。新媒体作为一类技术手段,是科技期刊内容的传输渠道和新载体。科技期刊在进行新媒体内容拓展时,必须坚持内容为主、技术为辅的原则,没有优质的、能够吸引读者的内容,一切采用新媒体的内容推广都只能流于形式。科技期刊应努力发掘自身的内容优势,重视“深度”“专业”,致力于从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方面打造具有高水平和吸引力的内容信息,以内容赢得更多读者,满足不同层次读者和作者的需求,从而树立自身的品牌,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第5篇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科技期刊;地方经济;舆论引导;信息传播;沟通协调

科技创造财富,科技引领未来。作为展现当地科技工作的窗口和知识传播的平台,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顺势而行,发挥自身特点,将杂志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这要求期刊有一个明晰的办刊思路,将科技两字贯穿始终,做深、做透科技这个大文章,只有心系地方经济发展才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所在。

1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综合性科技期刊在传播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科技法律、法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技管理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科技事业的日益繁荣,综合性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着规模小、体制落后和思路狭窄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亟须走出“小科技”,融人“大科技”。

1.1地方综合陛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

1)办刊意识不强。目前,多数有着政府背景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还依赖于靠上级管理部门给予一定的补助、收取微薄的论文版面费来维持生存,对于刊物的未来.办刊人缺乏统一、明晰的办刊思路,市场经营意识和杂志品牌意识淡薄,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发展。

2)内容与风格缺乏特色。许多综合性科技期刊的刊名大同小异,杂志的整体风格类似,基本以刊登职称论文为主,缺乏自身风格和亮点。此外,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还人为地将杂志采访、报道、活动策划等功能省略,取而代之刊登文件、领导讲话、过时消息等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可读性。

3)脱离实际、视野狭隘。一方面,关系稿、人情稿、职称稿等充斥版面;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探讨,无法从更高的角度深层次挖掘和展现当前的科技发展成就。及时分析当前社会经济热点、难点问题等。

1.2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承担的责任

1)社会责任。综合性科技期刊既是党和政府重要信息的者,也应是社会公共信息的者,起着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既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也有产业的性质,因此,也必须要有社会公益意识,承担社会责任。

2)分析报道的责任。虽然杂志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报纸那样及时报道瞬时新闻,但应借助于专业学科的背景知识,更深层次地挖掘内涵,详尽阐述所涉及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众多杂志中脱颖而出,更应牢牢把握与科技相关的各个领域,发挥杂志特点,确立自己的地位。

1.3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综合性科技期刊助力

1)在综合性科技期刊缺位的情况下,对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较多的还是大众期刊,关注的焦点也只是集中在现象报道、宏观建设、观念改变等方面.缺乏专业背景的它们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仍无法深入解决。所以,综合性科技期刊应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从科技的角度担当起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要针对当地经济解决实际问题。

2)一批综合性科技期刊的探索已初现端倪。《华东科技》《今日科技》《太原科技》等杂志纷纷改版,引进大众期刊的成功经验,一改过去“论文期刊”的面貌,以各地指导科技工作窗口、企业科技顾问、科学生活向导为主要内容,使杂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一定的指导性和权威性。用事实证明了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2综合性科技期刊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

2.1宣传典型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1)宣传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焦点。把握区域经济命脉,结合科技发展动态,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杂志内容,宣传报道各地推进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及在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紧密结合等方面的案例。

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作为浙江省科技厅主管的一本综合性科技期刊,该杂志自2005年改版以来,不断在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局、科技型企业和科学大众之间寻求平衡点。开辟了“资讯·观察、产业·财富、研究·创新、科普·时尚”四大栏目,一方面,报道全省科技动态,宣传各地科技局的重大科技举措;另一方面,广泛联系科研工作者,关注大众焦点。其中,每期的一大看点就是对县域科技经济发展亮点的宣传,这是编辑人员在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和政府部门的汇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策划、提炼而来的,如“景宁创业富民名茶科技强县”“鹿城:打造自主创新温州模式”“汽车科技涌动路桥”等一系列展现区域发展特色和风采的专题,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成为各地交流经验的平台。

2)宣传企业自主创新典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一旦选择好典型案例,大力宣传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就能引导企业从重视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的扩大再生产转移到重视技术创新上来,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为地方企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飞跃集团——核心技术创新战略》《海正集团——博士后创新战略》《“珠光”为世界刺绣无限光彩》等系列文章在“自主创新浙江行”栏目中的集中反映,展现了浙江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迅猛发展”的新风貌。同时,激励了更多的企业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自主创新上来。

3)宣传科技相关部门的成功经验。重点宣传地方政府、科技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构筑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成就和打造一流区域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环境方面的新举措。这对新时期转变科技行政部门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扩大科技工作影响力有着特殊意义。《今日科技》杂志在2006年第6期,以较大篇幅刊登了位居“全国经济百强县(市)”第5位的慈溪市在开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本做法,即“政策引导、主体培育、平台打造、载体带动”,从科技工作的角度归纳和总结了近年来慈溪市委、市政府以自主创新推进慈溪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与各地科技局密切联系,为当地的科技局长开辟了“创新大讲堂”栏目,使科技局长的工作思路和声音能在杂志上进行广泛地交流、引起争鸣,为其他地区开展科技工作提供了借鉴。

4)宣传科技创新人才。综合性科技期刊应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对科技人才、科技先进集体、科技系统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在科技创新方面树立学习典型,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环境。

2007年,《今日科技》杂志开辟了以反映科研人员的历程、风采、成就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栏目“科研人生”。宣传报道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中国计量学院院长林建忠,执著追求再造龙泉青瓷冰裂纹绝技的工艺美术大师叶小春等人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深入挖掘、真实再现”,科技杂志以其特有的角度宣传科技工作者,树立了科技创新人员的典型。

2.2传播信息为区域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1)政策信息。针对政府部门最新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调研统计等重大信息,深入解读其中涉及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回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性科技期刊背靠的就是“科技”,对政策解读的优势是其他刊物无法比拟的。

例如,《今日科技》开辟了“本期特稿”“权威推荐”等栏目。作为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的舆论阵地,该杂志对浙江省科技发展新举措、科学技术厅政策法规、重大决策等都能够及时分析解读。

2)农业科技信息。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农民对技术、管理、经营等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必将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今日科技》杂志的“聚焦三农”栏目应运而生。《宁海“紫甘薯”种出“生命软黄金”》《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提升支农水平》《稻鱼共生:一号农业文化遗产》等文章深受农户欢迎。一方面,探索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为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宣传科普知识,提高农民种养殖水平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国内外发展动态。就浙江经济而言.虽然经济发展迅猛,但仍是资源小省,问题突出。众多企业缺乏长远目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利润不断下降,缺乏竞争后劲。因此,作为杂志媒体就应关注、追踪前沿,甚至预测趋向,帮助企业在产业转换升级当中发挥导向作用。同时,还应以媒体的宽广视野为区域科技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科技要闻”“科技在线”“科技广角”等栏目就针对国内外最新技术、产品和动态予以报道.透视其中的关键。如《科技时代资讯前沿》综合反映了国外最近科技产品,让读者了解与掌握了最新国际化产品。

2.3策划活动积极发展版外经济

1)策划评选活动。2006年,《今日科技》杂志社承办“2006年浙江省百名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推选表彰活动,正式启动后,反响巨大。来自全省各地的科技部门、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踊跃推荐,积极争取国内首次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的推选名额。

通过评选活动,《今日科技》杂志发挥了科技期刊整合不同资源的优势。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杂志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推选、表彰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展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树立标兵和模范,引导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投身于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中。

2)举办论坛。目前,众多媒体都通过承办论坛来共同为社会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今日科技》杂志通过承办“首届浙江省科技企业家论坛”,为浙江省的优秀科技企业和优秀科技企业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主创新成果、总结自主创新经验、交流自主创新思想、畅想自主创新未来的崭新舞台。通过杂志的影响力,邀请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们做精彩演讲,多角度地讨论了浙江省企业如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强省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科技下乡。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借助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和集中的科技网络,为地方经济发展牵线搭桥。《今日科技》杂志在数次科技下乡中,不仅给广大农民带去了丰富多样的科普书籍.而且根据当地特色带去了一些实用技术。甚至.编辑部还组织人力,对口与地方政府创办试点性质的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科技结对枫树湾”就是典型的例子。不仅给该村农民送去科技书籍、科教光盘等科技物品.还与村干部和广大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心与心的沟通。特邀科技特派员到枫树湾村为该村杨梅种植户举办了一期别开生面的培训讲座;畅谈科技结对的3年计划和近期具体事宜,设计推出枫树湾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杨梅礼品包装盒:提出“科技结对,产业创新.典型引路.跨越发展”的战略思路;商讨枫树湾村杨梅市场招商引资、申请省级绿色农副产品认证、开办杨梅技术培训班、举办杨梅大会等内容,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学报编辑部;电脑功能;工作管理

新闻出版总署从2002年开始进行组建期刊集团的试点工作,同时提出关于“中国期刊方阵”的宏大构想。这意味着中国的期刊出版正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关头,并为期刊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明确了方向。要创建出中国期刊著名品牌,与外国期刊公平竞争并取得成功,加强编辑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对科技信息传播准确、快速的要求,也是应对挑战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学报是高校的“窗口”,是学术交流的园地和科研成果的载体。编辑工作是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关键环节,但由于编辑手段落后,造成信息传递周期延长,体现不出时效性,削弱了期刊的指导借鉴功能,狠抓硬件建设工作,可极大地提高期刊质量。为此,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开发了适应学报自身条件和需求的编辑审稿辅助系统,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利用编辑审稿辅助系统和网络技术,使得“剪刀加糨糊”逐步变成“键盘鼠标加网络”。

一、稿件登记管理

1 来稿登记

内容包括:稿件编号、来稿日期、稿件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地址、通讯地址及电话、邮政编码7项。当以上内容登记完毕,用鼠标点击稿件处理单按钮,就可输出稿件处理单,大大减少了重复性手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图1)。

2 网络下载稿件

充分利用网络电子邮件系统,在刊物和相关网页上公布编辑部电子信箱。经常查看电子信箱,并在线完成初审。从文件名可以大致看出该来稿是否为本刊取稿范围。如肯定不采用的文章,立即回复“谢谢支持,我刊不刊发此类文章,请投它刊”和单位落款。如果进入初审的文稿,可将其下载同时进行来稿登记。有些文稿可能缺少一些内容或格式不符,则可回信“请照附件论文格式修改,5日内重发”和单位落款,将“论文格式”样本放在附件中同时发去供作者参照。

二、稿件分类及相关文件的管理

1,稿件查询 将稿件寄到或通过网络信箱投稿的作者,经过一段时间会询问自己的稿件录用情况,如果将稿件的处理结果记录在案,并很好地利用编辑审稿辅助系统,如输入刊登的期次、修改情况、存档、退稿等,可以快速给予答复,缩短了作者询问的时间(图2)。

2 外审稿件的管理责任编辑在电脑上完成初审初校后,对于需要外审的文稿,则删除有关作者的信息,再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外审人员,要求提出审稿意见和回复期限,若超过期限,则要送另一外审人员。对于改动较大的或需要修改的文稿,责任编辑要将其发给作者,再视作者的修改情况定夺,外审文稿则要再次发给外审人员审察。由于网络速度快,这些看似复杂的事情并不会费太多时间。当然,在电脑上建立自己的“外审人员库”(Excel)是有必要的,主要内容项包括“姓名”、“单位”、“邮编”、“E-mail”、“电话”、“职称”、“专业”等。

3 常用文档管理

在工作中,一些文档会经常用到,如一些作者要求学报编辑部出示的“用稿证明”和“稿费证明”,还有外审信、刊发通知、稿酬审批表等。因为这些文档每次使用时的内容大同小异,若每次都输入一遍,纯粹是重复劳动,所以,保存这些文档是必要的。此外,可将平时的一些省出版局等单位及国家制定的有关出版法、著作权法、学报管理条例、出版资格考试条例、本单位制定的学报管理规定等集中在一起,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并且行之成文时引用较为方便。

三、学报发行工作的管理

学报以往的发行工作是人工书写邮寄地址,效率不高且不清晰,在应用了计算机编辑审稿辅助系统后,可以将作者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等逐一列出,然后打印出清单,逐一贴于信封上,见图3。此界面还具有打印稿件录用通知单、信封、回执单等功能。以上诸功能使学报编辑部实现了电子化发行工作,提高了办公效率,保障了学报编辑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充分利用信息交流平台

在信息全球化、网络化环境中,高校学报编辑不仅是出版物质量的“把关人”,更应成为信息导航员……应在海量的信息中起到信息鉴别、推荐、评估等导航作用,使读者不至于在信息浪潮中随波逐流,迷失方向。由于网络的发展,为实施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对于作者寄来稿件的收稿通知及录用稿件回修交流、编辑与审稿专家的互动交流、编辑与读者的互动交流等几个较重要的环节,以往我们一般采用当面交流、书信交流或电话交流的形式,其弊端是浪费时间、浪费邮资、浪费通话话费,严重制约了编辑人员的导航作用。目前,我们正在尝试性地探索进行网络交流,建立网上与专家互动机制,利用QQ网络即时通讯工具,采用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与读者、作者进行网上交流,其效果类似于面对面交流。

笔者认为,要搞好学报编辑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同时,学报编辑部在工作计划上,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短期目标。如本编辑部对于各项工作明确分工,有专人负责,如网络下载、与作者读者互动交流、与专家学者互动交流、作者稿件回修交流等,做到定时、定人,有问题定期在会议上提出来,经过大家讨论使问题得到及时研究和解决,使编辑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但我们还应进一步发挥Internet传播信息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并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及在网上征稿信息等。应打破传统观念,面向整个学术界,树立大学术观,在确定本刊特点和特色栏目的基础上,扩大稿源,拓展作者范围。强化编辑人员电脑应用技能,加大编排校的电脑化程度,力争尽早在计算机上全面施行编辑业务等工作,以实现编辑加工的“无纸操作”。另外,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进入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及检索系统,实行开放存取(OA)等措施,提升高校学报的影响力。总之,高校学报编辑部应把编辑手段现代化列为一项重要工作,放眼于全局,着手于点滴,不断适应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真正地、务实地不断改进工作技能,促使学报编辑工作发生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第7篇

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物理课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到第二课堂的教学有以下特点:一是“活”:第二课堂不受现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限制,时间和空间都机动灵活、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例如:在第一课堂中讲无线电发射和接收时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能死板地讲其原理,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让学生在物理实验室中制作“小小广播台”,发射和接收调幅、调频电磁波,然后可在实验室、操场等地进行发射和接收的实验。有时领学生参观各种现代化设施,观看最新科技录像片等等,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技能的快乐,从而调动了学生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科技意识。

二是“新”:第二课堂不受现行教材——主要是传播昔时信息的限制,能迅速将各种即时信息传播给学生。这些最新的科技信息可以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给学生。例如:日本的科技博览会中最现代化的机器人,在营养液中培植的西红柿等,使学生大开眼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有意义的科幻片等。这样,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的动力。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科技教育。

三是“全”: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科技性,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可以促使学生把动手与动脑、实践与探索、学习与创造、基础知识与科技信息密切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各方面能力。例如:学生看到盲人在过马路时由于看不见红绿灯,易发生危险,因而制作了“盲人红绿灯”。因为盲人看不见灯,但能听到声音,所以用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颜色的灯,盲人可听声辨灯,以保证交通中的安全。使科技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科技知识的应用能力。

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第二课堂教育是服从于教育目标,不受教学大纲限制,但可配合教学大纲教学的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用发展的观点看教育,它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而是进行科技教育、培养现代化科技人才的重要渠道。

在第二课堂的教学中,以往的教学原则,如: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等等,在第二课堂中一般也是适用的。但由于第二课堂有着不同的特点、任务与要求,因此,在中学第二课堂的教学中还应遵守以下原则,才能更好地进行科技教育。

第一,画向多数原则

开辟第二课堂是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渠道。因此,首先要面向多数,根据自愿和每个学生的爱好,尽量多地把学生吸引到第二课堂中来。使绝大多数学生有机会参与科技研究和制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增强自信心,促进心智机能的发展。

第二,实践性原则

我国学生跟外国学生比,突出的缺点是动手能力差,知识面窄,科技信息知道的少,创造精神差。应多安排实践性活动,接触社会,接受科技信息、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同时,通过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例如:在物理第二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制作,学生做出了“光控报警器”,“光控路灯”等许多作品。提高了学生把科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第三,相互促进原则

这是指第二课跟第一课堂的辩证关系。从系统论看,学校是一个整体,两者的教育目的相同,培养目标是一个;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看,德智体美技几个方面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两个课堂并行发展,互相促进是教学组织形式的比较合理的结构。第二课堂活动要注意内容的教育性、针对性和可接受性。某些科技成果和最新信息,可围绕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适当地扩充。例如:在讲万有引力定律和宇宙速度时,可提到卫星发射和接收,但无法做细致讲解,在第二课堂中通过录像,资料讲解等具体学习,可以达到进行科技教育的目的。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四,因校制宜原则

应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自己的优势及有利条件,从实际出发开展科技活动。

例如:利用旧的半导体元件制做出“光控报警器”等,培养了学生的科技技能。

第8篇

关键词 新媒体;科技期刊;融合;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9-0017-02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手持移动设备等为载体的新兴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新媒体以其媒体个性化突出、表现形式多样、交互效果较好、携带方便、存储量大、传播迅速等优势正逐渐替代传统纸质媒体成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信息传播手段。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其在深刻影响受众的媒体接触方式,为读者带来便利的同时,将为传统出版模式带来根本性的转变,传统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新时期科技期刊能力建设的必然趋势。科技期刊必须建立起全新的运营体制和传播体系,将先进的理论和技术运用到办刊实践之中,通过全新的发展模式,达到全媒体传播的效果[1],实现科技期刊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

1 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传统科技期刊的出版内容多为作者来稿,作者投来什么样的稿件就刊登什么样的稿件,期刊的个性化程度较低;在出版模式上,传统科技期刊主要包括纸质版出版和数字出版两种模式,纸质版出版由于不利于查询和携带等因素其发行量正在逐渐减少,而目前的数字出版多为单篇论文在相关数据库中的上传或下载,未能真正体现数字出版的内涵;同时在出版发行方面,传统科技期刊多借助邮局订阅和数据库下载的方式进行发行,未能体现期刊的主动性。而新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科技期刊在出版、发行及传播上的劣势。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喾⒄梗一种综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借助网络或多媒体技术进行快速广泛传播的新型数字出版模式已悄然出现,其不仅可以呈现传统科技期刊出版模式所具备的文字、图片信息,同时音频、视频技术的运用也将使得出版内容更加丰富化、立体化,尤其对于医学科技期刊而言,相关的手术或实验操作音频、视频材料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呈现势必会对科技期刊传播能力带来颠覆性的突破。新媒体技术与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科技期刊只有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东风,才能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2 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能力建设

2.1 建立内容为王、用户至上的传播理念

不管是传统出版年代还是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用户至上的传播理念始终是科技期刊的立身之本。科技期刊传播的根本就是将优秀的论文广而告之,缺乏优秀的出版内容,或者科技论文的学术质量经不起推敲,那传播也就无从谈起。科技期刊要坚持既定的出版宗旨,始终以报道学科领域新成果、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为己任,时刻保持灵敏的学术嗅觉,及时了解学术动态,善于捕捉学术热点,注重学术调研和选题,广泛吸纳高影响力论文,同时要从前期的约稿、审稿、退修到后期的编辑加工全方位加强出版内容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品味,提高办刊质量,夯实内在实力[2],确保优质内容的产生,形成传播的基础。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将为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根本性的变革,科技期刊将从单纯的提品向提供服务,从加工文化产品向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进行转变。传统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就是要在做好传统出版内容的价值拓展和平台延伸的同时,进一步深挖新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满足读者、作者需求等方面下工夫,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优质内容更快、更广泛的

传播。

2.2 完善政策支持,提供技术保障

科技期刊的新媒体建设离不开政策和经费的支持,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和发展需要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快制定和完善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需要的标准和规范,加大对公益性出版、非营利出版或者开放存取方面的优惠补贴,完善对数字版权的认定、使用和保护政策。

同时要加大对新媒体与科技期刊融合和发展方面的技术开发,鼓励相关技术研发机构加大对相关技术的开发、更新、技术转化和推广力度,要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一批期刊优先开展新媒体技术的建设,同时要有意识的重点扶持一批国际化、数字化程度较高或有专业发展潜力的重点

期刊。

2.3 加强信息化建设,杜绝形式上的媒体融合

新媒体之“新”,就在于它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的出版流程,而这样一种全新的出版流程,完全可以根据出版方或读者的需要加入更多的链接、体验与互动的跨媒介产品,实现出版内容的更广泛、全面的传播。在倡导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面对新媒体与数字出版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传统出版行业纷纷通过建立各种类型的网络平台,开通微博、微信等公众号等形式体现与新媒体的融合,但这种“触网”式的融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其往往会存在盈利模式的不清晰及网络“空壳”

现象[3]。

目前,我国部分科技期刊已率先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在积极尝试通过公众号的方式推送期刊内容,打造期刊品牌形象。但就目前已开通的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情况而言,大部分的科技期刊公众号活跃程度较低,公众号多仅用于对当期目录或单篇论文的推送,甚至有部分公众号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这一方面与公众号的运营成本及对运营团队要求较高有关[4],但更多的反映出部分科技期刊在尝试新媒体过程中的盲目与跟风。因此,科技期刊在尝试新媒体运行之前,应该通过慎重的调研,在具备一定的经济投入、专业的运营团队、完善的信息化建设、成熟的运营模式的情况下,审慎的开展新媒体尝试。

科技期刊编辑是科学技术的选择者、推荐者和传播者,对推动科技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是实现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主要实施者,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在新媒体时代除具备扎实的编辑、出版能力外,还要能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实现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这就对科技期刊编辑自身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应以人为本,加大对复合型网络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5]。

新时期的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一定的统筹策划能力,要对期刊出版结构、内容、表现形式、推送方式、目标读者、信息反馈等整体的出版格局形成综合掌控,对新媒体技术如何运用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各个环节都要有清楚的认识;其次,科技期刊编辑要具备专业领域的预判能力,即对专业领域和出版市场要有清楚的认识和敏锐的反应,能够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掌握市场反映,进而整合资源、调整方向,实现出版内容最有效的传播[6]。

2.5 借助新媒体加强传播营销

目前,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发行方式单一,主动化程度较低,传播能力有限,而新媒体时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媒体技术将为科技期刊实现更快捷高效的传播提供了可能。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微博、域出版、刊群网站等正以全新的传播方式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认同和接受,而读者订阅、个性化下载又为读者实现个性化阅读提供了便利。同时新媒体技术所具备的高效的数据分析系统,又使科技期刊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读者需求、行业方向以及学科发展等,从而更有利的指导和调整期刊的市场营销和传播。

3 结论

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不仅是对传统科技期刊出版的简单升级,更是使科技期刊重新焕发生机的一次重大机遇。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作为承载着传播科技信息重要责任的科技期刊应该抓住时机,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多措共举,加大资金支持和技术更新,加快期刊信息化建设和新媒体技术的运用,通过新媒体构建立体式传播格局[7],进一步提升期刊的传播效能和市场竞争力,为科技期刊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陶华,孙良英,朱强.推动西部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C]//第11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万方数据资源合作中心,2013:57-62.

[2]_巧.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路径及实施对策[J].传播与版权,2017(45):27-30.

[3]曹健敏.传统出版的新媒体融合与创新实践研究――以时代出版“时光流影”项目为例[J].编辑之友,2015(7):31-35.

[4]张艳萍.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研究――基于4种核心科技期刊的量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5):524-531.

[5]罗巧.“互联网+”模式下科技期刊出版创新[J].出版与印刷,2016(4):13-17.

第9篇

【关键词】 微时代;网络口碑传播;模式;效应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网络口碑传播模式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口碑传播模式的局限,以其信息来源及时性、准确性、共享性等优势获得人们普遍认同和喜爱。良好的口碑效应不仅有益于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而且有益于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种潜在的价值评价体系和标准,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影响口碑效应传播的产生条件、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为以后相关的研究提供价值性的参考。

一、网络口碑的产生条件

随着科技的发展日异月新,开拓了全新的Web2.0时代,众多以网络为媒介或载体的信息共享平台应运而生,网络的传播活动日益繁荣,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具有众多优点,例如微博,一般用户只需申请和注册一个微博帐户,设置自己的相关信息,通过关注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群体或个人,通过转发、点赞、评论等方式实现用户之间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具有强大的应用优势。网络信息共享平台进入门槛低、信息来源广泛、开放性强,它强调人人平等、重在参与的共享原则,鼓励人们创新和制造新的创意,突破了地域、时间、语言、国籍的局限,实现了信息的极大交流。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网上购物、网络产品和服务评价对产品的购买力和影响力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比如一般会员在淘宝购物时,由于对欲购产品的了解不是很全面、深入,所以在决定是否要购买之前,首先,会先浏览产品的用户评价,通过浏览其他购买者对产品的评价记录,再做出购买的决定,因此网络口碑对于产品的购买力具有直接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总而言之,正是由于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信息网络交流平台,之后通过用户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播途径,使网络口碑传播产生超强的口碑效应。

二、网络口碑的主要特征

网络口碑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实现消费者之间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这种信息主要针对于某些特定种类的产品,关于它的价值品牌、厂商来源等相关信息的互动交流,它与传统的口碑传播模式不同,不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主要是借助于互联网这个媒介和平台达到交流的目的。同时,网络口碑的高效双向交流、传播成本低、信息反馈迅速等优点与传统口碑传播模式大体一致,即网络口碑是对传统口碑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更好的实现信息的传播与共享。

三、网络口碑传播的主要特点

1、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效率高

随着互联网在广大人民生活中的日益普及,网络逐渐已经成为众多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已经逐渐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交往方式、娱乐以及购物消费的方式,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逐渐渗透到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影响巨大而深远。不同于传统的口碑传播模式,网络口碑传播在传播范围、传播速度和效率等方面显示出卓越的优势和特性,通过网络平台的建立,网民之间突破口、耳传播模式的局限,经过对其他网民信息的浏览、分享、转载和复制,使信息高速呈辐射状传播到虚拟空间的各个领域、网民的身上,传播的速度和效率是其他传播方式望尘莫及的。

2、传播渠道多、互动性强、参与性高

不同于传统的口碑传播模式,网络口碑传播模式传播渠道多、网民之间互动性强、参与性高,使信息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的传播与交流,与传统的口碑传播模式相比,它突破地域和时间的局限,不分人种、不分国籍、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只要参与,都可以进行信息的共享与交流,而且,由于网络平台的辐射范围广,信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同时,又因为网络的平台是一个透明、公开的信息交流平台,因此信息就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除此之外,如博客、维基、BBS等,由于参与网络交流的网民来自于不同的区域和领域,信息的传播渠道广泛,针对一件产品或问题每个网民都可以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或建议,实现信息与情感的交流,促使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3、传播信息载体多、时空延展性强

网络口碑传播除了在传播途径方面比传统口碑传播模式多之外,在传播信息的载体方面也比传统口碑传播所用的报纸、广告、电视、电影、海报等信息载体先进、优越。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口碑的传播不再单纯依赖电视、广告等进行产品信息的宣传和深化,它突破了声音和语言传播的局限,通过博客日志、微博视频、动画等多种载体进行信息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其多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发人深省的视频、真实感动的音频、真切含蓄的文字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这些对于网络口碑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使网络口碑的传播与表达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除此之外,网络口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性都大大超越了传统模式,传统的口碑传播模式要求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必须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同步,使其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信息的传播,增强人们对产品的好感与好评度,然而,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制约,有些具有价值的产品信息很难得到完全的传播与保留,极大地阻碍了产品的宣传与推广。网络口碑传播模式在这一点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网络的价值信息都会以各种形式被不同的人保留,通过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地域限制、时间限制、空间限制。

4、传播信息覆盖率高、效果可测性强、真实性高

网络口碑传播方式可以实现既定产品信息的高区域、高人群的覆盖率,参与的目标人群数目增多,所涉及的人群范围就愈益广泛和普遍,使信息实现全面地覆盖和交流。除此之外,由于网络平台是一个人人参与、人人发言的透明、公开的信息交流平台,因此,无形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监督机制就对于网民的言行形成一种有效的约束,使得那些缺乏可靠性、真实性的虚假信息不攻自破,提高了信息的真实度,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网络环境和氛围。

四、微时代网络口碑传播的主要载体及特征

1、传播结构呈网状式,弱关系的传播占有优势

首先,微博的用户之间主要互相关注建立良好的关系纽带,再通过分享、复制和转载互相之间对自己有价值或有意义的信息,每个人都有自己关注的群体或个人,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粉丝,这里所谓粉丝就是关注自己的陌生人或熟悉人,将这种互相关注扩大到更深、更广的领域就形成了一个广泛的交流网,这就是微博传播的基本形成原理。其次,微博在社交属性范围内,与其他的网络载体一样,基本都遵循着“六度分隔理论”和“拖扑关系”,“六度分隔理论”是由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教授米尔格拉姆提出的,它通俗来讲就是,在这个世界上,不论哪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六个人的引导认识对方。而“拓扑关系”主要是指元素之间,相互空间上的连接邻接关系,即便没有具体的位置,这两者的结合就叫做社交网络。社交网络的构建使网络信息的交流实现高效的交流和共享。最后,在微博这个网络口碑的传播圈内,由于强关系群体朋友圈之间的信息相似度、重复率都比较高,因此弱关系在信息传播圈的发展优势比较强,再者由于用户一般都是以自身的价值需求和生活需要为主进行信息的共享与交流,侧重于选择和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因而,这种主要以信息为传播桥梁而建立起来的信息网络对于口碑的传播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这个问题在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的力量》一文中有明确的阐述。

2、“信息搬运工”地位日益凸显

由“六度分隔理论”和“拓扑关系”可知,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通过多种渠道、方式的传播,实现信息有效的传播与交流。微博信息的传播中,用户之间通过互相关注,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它突破了“两级传播”的局限,网络信息搬运工通过对信息的传播及转载,将信息有效地传播给其他人,其他人再通过信息的搬运和转载实现信息的再次传播,周而复始,将微博信息实现广泛的交流和传播,起到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作用。同时,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信息搬运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立足点对信息进行合理的评价,通过对信息的分级传播,在粉丝群范围的群体传播,使得微博信息转发和运营的成本有效地降低。

3、转发机制具有较强优越性及偶断性

如今,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广大人民的注意力资源也成为商业竞相争夺的目标。当前网络上的信息来源广泛、信息量大而丰富,微博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侧重于传播自身的实体体验,用户在信息的转发方面一般都是自愿自发行为,只要是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就能得到用户普遍的转发和评论,且每一次信息的转发和评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用户如果觉得信息对自己生活有价值,比如一些热点新闻、生活常识、交通常识、交际方面等知识,只要用户本身觉得这些知识对自己生活有用,有想要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消息的欲望,就会立即转发此条信息,比如汶川地震时期,微博对于地震救灾相关信息的传播具有强大的作用,它不仅激发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热情和意志,而且以其高效、快速、及时的信息传播特点,促使救灾工作顺利的进行和开展。然而,如若用户认为此口碑信息没有再传播的价值和意义,就不再对此信息进行转发和复制,使得信息的传播过程具有偶断性。因此在微博口碑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为了促使产品信息实现有效的传播和交流,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提高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确保产品信息的定位符合大众的需求,立足于广大人民的生活和自身需求,使其产生良好的口碑效应。

五、结语

综上所述,微时代下网络口碑的传播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口碑模式具有强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通过微博口碑传播实现商品及产品信息的多渠道、多层次、高效、快速的交流,作为企业本身想要在信息时代谋得发展,就要积极挖掘如微博等众多信息载体的运用潜力,构建自己的品牌特色,重视网络口碑的传播力量,结合传统口碑传播的优势,最终实现良好的口碑效应。

【参考文献】

[1] 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 冯婷.网络口碑传播模式的透视及重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43).

[3] 刘霄.微博的传播学特征与经济学思考[J].新闻传播,2010(06).

[4] 吴敏.基于微博的媒体营销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第10篇

关键词 科技馆;科学传播;“互联网+”;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2-0052-01

科学本身在社会学科中处于高地位,传统的科学普及是自上而下的,即在科学传播中科学本身没有与公众对话交流。《2016年中国科协科普工作要点》中第七项“拓展科普信息传播渠道”提到:充分利用和借助现有传播渠道,拓宽传统传播渠道,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科学传播渠道[ 1 ]。真正的科普建设是科技信息、科学知识通过不同传播渠道,跨越时空和场所在不同的个体和群体之间进行交流。科学元勘语境下的科学传播不是一个如何“传播”科学的问题,而是要研究“科学”如何能够“交流”起来[ 2 ]。

1 互联网下的科学传播

互联网的出现为人类信息交流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而新的传播方式引发了新的传播问题和方法的研究[3]。互联网的传播速度以及众多的用户改变了社会信息系统的线性传播,新媒体(微博、微信、App)的传播方式既不是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是网状传播,它是一种裂变传播。

2 科技馆科学传播的局限性

科技馆教育主要形式是展览教育或探究式实验活动,这种科学传播的方式依赖于展品,科技馆的地址、开放时间。受场馆场地的制约,科技馆的科学知识内容通过展品固定展陈;展品无法及时更新,依托于展品表达科学知识的科普形式也受到了限制。这样的传播方式使得公众只能单向的接受科学知识,没有参与到科技馆的科学交流中。“互联网+”时代下,公众习惯了碎片式的获取各种信息,为打破单向传播模式,科技馆应该打造一个科学交流平台,在传播学视角下本文将提出一些观点。

3 基于传播五要素分析“互联网+科技馆”

传播学著名学者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传播者、传播信息、受播者、传播通道与传播效果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5W线性传播模式及其传播过程。“互联网+”时代下,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科学传播转变了模式,公众作为“把关人”开始对科学信息进行筛选,参与科学信息的再加工,科学传播变为全民的乐趣。

3.1 科技馆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打通科学传播双向通道

传播机构和传播工作者通过媒介(如科技馆展品、展项)对大众进行传播,如今的科学普及工作注重打造一个科学交流的平台,把科学传播作为首要任务的科技馆应当基于传统展览教育,打开一条双向的科学交流通道,给予公众参与科学的平台。“互联网+”时代下科学传播从线性式转化为分裂式,基于传播学的传播者、传播信息、受播者、传播通道与传播效果五要素模型,本文提出了“互联网+科技馆”的新思路。

1)传播者――打造定位准确的特色互联网传播方式。科技馆首先要明确科学传播的定位――实现科学与观众双向交流,科技馆的科学传播活动是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想要实现科技馆的教育目的,需制定“互联网+科技馆”具体政策作指导,落实科技馆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新定位。科技类博物馆包括自然、科技、天文、动植物、工业遗址等,不同类型的科技馆涵盖的科学知识不同,科技类博物馆在明确自己的定位后,应该依照相关政策制定出属于自己科技馆的特色互联网科学传播方案。

2)传播信息――依托互联网进行展品科普内容创新。在“互联网+科普”项目的科普信息化建设中,科普内容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创新,涵盖了人类科学知识的方方面面,科普形式有科普游戏、科普视频、科普电子读物等。科技馆的科学传播主要依托于展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科普内容以科技馆展品为主添加社会热点、地域特色等进行形式创新,通过互联网技术制造寓教于乐的科技馆特色科普内容。

3)受播者――增加非在场传播的受播者。科学传播方式已经由传统的线性传播变为了分裂式,互联网有巨大数量的用户,其中青少年是互联网用户的中坚力量,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多数时候针对青少年人群,如何最大程度抓住青少年的眼球,“互联网+”成为了科技馆转型关键,科技馆应该设计并丰富服务科技馆主题的网页、开发App,拥有自己的微平台,让科技馆走进互联网,与公众交流对话。

4)传播通道――增加公众参与程度是重点。科技馆在拥有了自己的主题网页等新媒体途径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成为了重点,依托于现有的互联网平台:腾讯、微信、微博等,增加科学信息的分裂传播,科技馆应当和新媒体公司开展具体的合作项目,使科普走进互联网行业,互联网行业促进科技馆的转型。

5)传播效果――利用大数据处理。有目的的科学传播应当以受播者的需求为导向,科普内容要定位不同目标群体。利用大数据分析科普产品用户的需求,使科技馆面向互联网传播时是以大众需求为导向;互联网时代是大数据的时代,科技馆利用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做更好的科普决策。

3.2 科技馆提高传播速度与质量的对策

考虑到科技馆利用互联网优化传播途径时会面临的几点问题:科技馆新媒体传播的技术还不够先进,网页开发设计人员缺乏,微平台的运行不能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为了提高科技馆科学传播的速度与质量,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1)科技馆注重人才吸收。科技馆要做好自己主导的特色“互联网+科技馆”项目,需要一定的人才储备。目前科技馆实施互联网技术开发方面的可能会出现问题,因为网页开发、App设计以及微平台的运营,科普内容的实时创新都需要互联网技术支撑,科普效果大数据处理需要统计学专业背景的人才。科技馆在吸收科普专业研究者的同时,应该纳入IT类、统计学等相关领域的人才。

2)高校、IT行业与科技馆的项目合作。科技馆的科学传播信息应该涉及更广阔的领域,科学传播项目也要依靠现有的互联网平台。由国家政策作指导,促进高校、IT行业与科技馆合作关系,让高校为科技馆提供人才,科技馆研究人员去到高校学习理论研究,互联网行业与科技馆行业的人才通过商业或者公益项目在科普领域相互交流,创造一个三方人才的交流空间,培养科技馆的综合型人才。

3)鼓励民间自媒体参与科技馆微平台互动。微平台的传播效果依靠科普内容的受欢迎度,但更大程度上依靠民间自媒体的二次传播,比如微博的传播,一个大V微博账号转发一次信息可直接增加信息分裂传播次数。科技馆想要打造有影响力的微平台,与民间自媒体合作很重要。鼓励民间自媒体进行科普创作,开展有奖类科普作品征集,鼓励公民参与科学,打造一个全民科学交流的氛围。

4 结论

科技馆作为科学信息传播的载体,开展的非正式教育面向群体广,在“互联网+”的裂变式传播下,科普开始向“科普传播”的交流模式转型。本文从新传播视角出发基于传播五要素对科技馆的科学传播转型提出了新思路。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科技馆”是科普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打造科学普及的科学交流平台是今后科普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吴玲.论科技馆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科普教育[C]//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4:397-401.

第11篇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信息技术 网络环境 云计算技术

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及特征

1.1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以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构建,以大型、多种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为依托,以网络为传输手段,以方便、快捷地为读者提供数字文献信息服务为目标的网络虚拟图书馆。它产生于传统图书馆的基本模式,实际上并不占用太大的物理空间,也不受时间的限制,它的存在方式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高倍压缩后,以数据库的方式存储,并通过网络传输,从而做到文献信息资源的网上共享和快捷服务。

1.2 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1.2.1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

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主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传统的文献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它不仅包括个体文献信息的数字化, 而且包括整体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它需要采用信息转换技术、信息识别技术、信息压缩技术、信息储存技术和信息保护技术等。

1.2.2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化

数字图书馆建设并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图书馆之间的事情, 它涉及整个文献信息领域。建设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全社会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1.2.3 信息传播网络化

文献信息传播途径的改变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说, 如果不能实现文献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就失去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本来意义。从美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实践看,应先从建立局域网开始,进行局部信息资源传播与共享,然后向广域网推进,很明显就是逐步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社会化。

1.2.4 文献信息中心的虚拟化

通过建设数字图书馆, 读者逐步减少进入文献信息中心的次数, 而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查询、知识获取和信息利用等。由此,读者的角色发生变化, 即由传统意义上的读者向网络终端用户转变。

1.2.5 文献信息工作的产业化

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文献工作过程, 既涉及一般文献信息工作, 也涉及信息技术工作,既涉及信息整序工作, 也涉及信息产品的创造工作,既涉及信息网络工作, 也涉及网络咨询工作等, 数字图书馆建设充分体现了产业化的特征。尽管学术界仍对信息产业化问题持不同的看法, 但信息产业化是历史发展之必然。美国学者认为, 未来数字图书馆馆员将逐渐成为网络信息导航专家和信息咨询专家。

1.2.6 文献信息提供智能化

在数字图书馆时期, 信息工作者主要从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对文献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同时, 进行数据库的开发研究, 建立不同门类的数据库,进行学科前沿信息的整理分析, 建立学科前沿数据库,进行地方特色文献信息研究, 建立地域特色数据库等。二是进行信息传播和咨询工作。网络信息的提供将不再是文献提供, 而是知识提供。如果文献信息中心不进行连续不间断的知识创造和建造大量的知识资源库, 终将会被淘汰。

2 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技术

2.1 数字图书馆集成技术

数字图书馆系统集成主要包括图书馆内部的业务自动化和网络化, 包括信息资源搜集整合系统、知识提取与揭示系统, 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跨库检索系统、信息交互系统、网络门户系统以及办公系统等。同时, 图书馆外部的馆与馆之间、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网络系统互连, 图书馆与广大用户的实时信息咨询服务等也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内容。

数字图书馆系统集成的重点在于内容集成, 主要包括信息源集成、业务过程集成和服务集成。信息源集成主要指数字化、网络化正式与非正式出版的科技信息源, 以及各类载体的开放获取信息源。业务过程集成包括业务管理、进程模拟以及综合任务、流程、组织和进出信息的工作流, 还包括业务处理中每一步都需要的工具。服务集成主要应采用国际通信标准协议, 如SOAP标准协议等实现。集成的方式包括:①点对点集成,主要是应用程序之间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I) 进行点对点的数据和信息交换;②结构集成,采用中间件工具来统一实现和控制数据的传输和交换;③流程集成,主要是业务流程得到集成, 提高业务工作效率;④外部集成,即与合作伙伴进行外部集成, 帮助用户建立业务处理过程,达到系统间高效通信与交流的目的。

2.2 数字图书馆学科信息导航技术

数字图书馆学科信息导航技术主要体现于学科信息门户( Subject Information Gateway, SIG) 技术,SIG 概念的最早提出人之一T.Koch 将SIG归纳为: ①一种联机服务, 提供对其它若干站点和文档的链接。②通过人工选择和筛选信息。③智能产生包括注解和评论在内的内容描述信息( 比如元数据),可能的话,提供信息的分类和主题标引。④智能地构建分类浏览结构。⑤至少支持部分和手工构建单个信息资源的元数据。学科信息门户是提供专门学科领域信息资源导航、专题报道、科技新闻、信息检索、个性化服务、专家论坛、用户留言等服务,参与Internet信息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方便快捷地集中整合某一专题的各方面资源,供有关用户群体利用,使用户减少网络查询时间,节约成本,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

2.3 数字图书馆信息推送技术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推送技术的进步, 人们将过去使用的“push”技术进一步发展, 而以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e) 来替代“推送技术”这一概念。用户只要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安装很小的RSS件, 就可以周期性地接收来自诸如CNN、The NewYork Times 等RSS信息提供者的最新消息, 成为人们最新推崇的推送技术的代表。

2.4 数字图书馆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可模仿人的行为执行一定的任务,而且在执行这个任务时不需要或很少需要人的干预与指导, 因此, 智能最初就具备主动提供信息的功能。智能的主要功能包括:①管理个性化的信息库。②信息自动。当信息用户指定了特定的信息需求之后, 智能能够自动探测到信息的变化和更新, 进而将其下载到的数据存储起来, 同时智能能将该信息自动地提交给用户。③浏览导航。信息用户如果愿意在网上“冲浪”, 智能能分析到该用户所感兴趣页面的所属领域, 并能向该信息用户建议与该领域更密切的页面或链接。④智能搜索。信息用户在网上搜索信息时, 往往搜索到的信息太少或可用度差, 而智能搜索, 能够根据信息用户的特定需求进行信息过滤,为用户提供更精确的搜索信息。⑤生成动态个性化页面。智能能依据所存放的信息,动态地生成网络页面(Web pages) , 给信息用户提供一个适宜而友好的浏览界面。此外, 智能还具有监督、协调与解决冲突等功能。

2.5 数字图书馆的异构检索技术

数字图书馆的异构检索技术, 也称跨库检索(Cross— Database Search) 、一站式检索(One—Stop Search) 、多数据库检索(Multi—Database Search) 技术等,是借助单一的检索接口,利用统一的检索方法,实现对分布式、异构信息资源的检索。分布式异构信息资源不仅是馆藏的图书、期刊、科学文摘、全文数据库信息, 也可以是来自网络数据库的期刊论文、会议文献、OPAC书目信息、E-print资源等, 甚至是经主题搜索引擎发现的Web网页信息。异构检索技术将数量庞大、内容复杂的信息资源进行集成、整合、处理后, 形成统一的检索结果, 并按用户定制的方式提供服务。

3 云计算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3.1 云计算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优势

3.1.1大规模的容量,保障图书馆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目前, 国内大多图书馆中的数据信息都集中在本馆内的服务器上,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各类图书信息急剧膨胀。与此同时,数据安全性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威胁,自然灾害、系统故障、员工误操作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导致数据的破坏和丢失。而数字化图书馆已经把信息化视为正常运营的基础,一旦遭遇数据灾难,运营必然陷入瘫痪,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因此,大多图书馆只能靠不断增加存储容量和备份方式来保障信息安全,但传统的存储和备份方式,由于成本高和技术相对复杂,很难满足相应的数据管理和容灾需求。

3.1.2低廉的建设成本,保障中心服务器具备极高的性能

普通服务器的相关硬件资源都有一定限制,若服务器同时响应用户的数量超过了自身的限制将导致服务器的瘫痪。而应用云计算技术,通过支付少量的费用,图书馆就可获得云模式中百万台服务器提供的服务,用户的请求便可在毫秒的时间内获得响应,从而使图书馆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效益。

3.1.3更大程度上进行信息资源共享

近年来,我国多数大中型图书馆和部分小型图书馆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建立了本馆的馆藏书目数据库,为满足本馆读者及更广泛用户的远程检索,各馆都在努力尝试使用共享数据库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经费并不充裕,采用购买共享数据库的方式还不能达到根本意义上的共享目的。为此,采用云计算模式,通过共建共享模式,建立起惠及理论视野各方的数据库使用系统,形成一个庞大的“云存贮”中心,对于单个馆藏资源相对贫乏的中小馆来说,云上共享的资源无疑就是成倍扩展各个馆藏资源的集合体。届时,公共图书馆的资金问题、单个图书馆馆藏能力有限问题、社会效益的广泛发挥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图书馆的运行成本在大大降低的同时,效率却大幅度地提高。在“图书馆云”中,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随时获得其它图书馆的资料,极大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

3.2利用云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云计算将极大地改进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与服务功能,同时也将给图书馆带来挑战。应从以下几方面引起注意:一是是否把整个图书馆资源放到“云”中;二是数字资源版权问题;三是网络线路的建设及接口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永忠.数字图书馆操作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乐红丽.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及走向[J].云梦学刊,2009,30(1):154-156.

第12篇

关键词:体育,信息交流,手机互联网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大众体育信息交流与手机互联网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论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整理归纳。作者通过对2002年到2013年的电子文献进行检索,输入有关的关键词,整理得到与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阅读整理,为论文的撰写做准备。

2.2 问卷调查法

2.2.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上海市200个使用过手机互联网进行过体育信息交流的人。

2.2.1调查工具

自编体育信息交流与手机互联网研究调查问卷,从信息者,信息交流人群,信息反馈现状等角度分别进行调查。

3.结果与分析

3.1 大众对使用手机互联网进行体育信息交流的态度分析

通过调查,大部分人使用手机互联网进行体育信息交流时较为流畅,浏览体育资讯,看看视频,跟别的用户进行相关信息讨论时都很快速,他们认为进行交流时速度快,可获得的资讯全面,可交流的内容十分丰富;少部分人由于手机网络问题,手机流量,手机功能障碍等问题,不是很喜欢使用手机进行体育信息交流,他们认为进行交流时速度慢,可以获得的资讯少,可以交流的内容不够丰富。

3.2 大众体育信息交流的内容分析

大众进行体育信息交流的内容从获得图文资讯,视频资料,体育明星,体育赛事,到网络体育消费等方面都对手机互联网提出了要求。

手机与互联网相结合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目前,手机互联网正慢慢进入到人们生活、工作等领域,通过手机互联网进行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各色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快速发展,正在快速的改变信息时代生活,手机互联网经过多年的曲折前行,终于有了发展的。

目前手机互联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它能从内容上满足大众进行体育信息交流的要求。

3.3 大众对使用手机互联网进行体育信息交流的速度调查分析

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手机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接着随着3G的出现,手机互联网时代又更进一步的推进了发展,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迄今,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15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7亿。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超过3.6亿,互联网用户总数则超过1亿。这一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高速增长现象反映了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地接入互联网,获取急需的信息,完成想做的事情。

调查结果表明,网络的加快也跟地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城市手机互联网提速较快,3G甚至更好网络的开发,无线网络的加入,使得手机互联网速度提升,加快了上网的速度,也进一步提高了网民使用手机进行体育信息的交流的速度。

3.4 使用手机互联网进行体育信息交流的优点分析

大众认为,使用手机进行体育信息交流的优点体现在:手机携带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流;无线网络给手机提供了链接,使得手机上网的速度变得PC一样快;通过手机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时,更新速度快,提醒较为及时,能够较快的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

3.5 使用手机互联网进行体育信息交流的缺点分析

大众认为,使用手机互联网进行体育信息交流的缺点体现在:手机互联网更新速度快,各种垃圾信息能够通过手机骚扰用户;手机的可定位软件,能够轻易的暴露用户的位置,对用户的安全存在潜在威胁;使用手机互联网进行体育信息交流的终端没有PC多,能够浏览的信息也存在系统支持性问题,比方说视频需要flash支持的问题。

3.6 影响手机互联网进行体育信息交流的因素分析

在设定的问卷中,我们把影响因素分为:a手机互联网本身的因素(手机接收信息的能力,网络的速度,网络的制式);b 体育信息交流方面的因素(信息的者,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的内容,信息的反馈情况,影响反馈的因素)。

调查发现,手机接收信息的能力,网络的速度,信息的内容,是很多用户使用手机互联网进行体育信息交流时候遇到的问题。网络速度不能跟上用户的需求也同样会出现用户不再愿意使用手机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的罪魁祸首;一个信息接收能力差的手机,会导致网络更新慢,使得用户失去再次进入信息交流的信心;信息的内容是用户选择进入体育信息交流的重头戏,用户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进行关注,如果他对某类信息特别关注,他就会持续不断的关注该信息的更新情况,因此,在网络上能吸引人的体育信息,也有利于大众使用手机互联网进行体育信息的交流。

4.结论

4.1 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手机互联网网速也进一步提高,大部分人使用手机互联网进行体育信息交流时较为流畅。

4.2 目前手机互联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它能从内容上满足大众进行体育信息交流的要求。

4.3 使用手机互联网进行体育信息交流具有携带方便,手机上网的速度快;更新速度快,提醒较为及时的特点。

4.4 使用手机互联网进行体育信息交流具有各种垃圾信息能够通过手机骚扰用户,能够轻易的暴露用户的位置,对用户的安全存在潜在威胁;使用手机互联网进行体育信息交流的终端没有PC多,能够浏览的信息也存在系统支持性问题的缺点。

4.5 影响大众使用手机进行体育信息交流的主要因素是:手机接收信息的能力,网络的速度,信息的内容。(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惠丽.网上体育信息资源的获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3):100-103

[2]李娟.浅谈体育信息化的发展前景及应用[J].科技信息,2012,(4):278

[3]周德书,黄晓春,李曙光.现代体育信息服务业区域发展现状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1):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