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值周网课总结

值周网课总结

时间:2022-03-19 02:21: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值周网课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值周网课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时事评论 教学模式 “概论课”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时事评论就是对时事进行分析、讨论和点评,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得出来时事既是“概论课”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有效渠道,又能解决教材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问题,同时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 “时事评论”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1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以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密切联系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又要求要结合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社会现实,还要求要联系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把握大学生真实的知识需求、思想困惑以及现实难题。

大学生掌握“实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大学生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第二种是通过间接方式获得资料。间接方式大多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传播的时事进入到大学生的视野。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学生,能亲身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因此,时事是大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发展的主要渠道。时事评论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把时事热点、社会焦点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时事进行了解、讨论、辩论、点评等,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世界,这既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又实现了“概论课”教学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要求,让“概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喜欢的并终身受益的课程。

1.2 教育传播学的信息有效传播原理

在教育传播过程中,为了让教育信息得到有效的传播,首先传播者要根据受传者的信息需求和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转换和编制。“概论课”教学的信息主要是教材的知识内容,如何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信息能否得到有效的传播。把“概论课”的枯燥理论知识转化为新鲜生动的时事材料,在教学中会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对时事热点关注和分析,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大众传媒等媒介传播的信息,已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时事信息往往代表着不同的价值符号,传播着某种价值理念,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影响大学生对社会的客观认识。因此,时事评论教学还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提高“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 时事评论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概论课时事评论教学模式的目标是互动、有趣、有效,正是围绕这三个目标,笔者进行教学过程与程序的设计。概论课时事评论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条件,最主要的设备条件是多媒体教室,辅助条件还包括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传播媒介。

时事评论教学实施过程有资料收集、课堂展示与互动、教学考核、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第一、资料收集。提前一周布置任务,请一位学生收集这周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并把它制作成PPT,在下周第一次课上用5分钟时间进行展示与讲解,讲解的内容必须有学生评论的部分。一般情况不限制同学资料收集范围,但在特殊情况可以进行一定的限制,例如,两会召开期间,要学生收集关于两会的资料。

第二,课堂展示与互动。首先让学生把其准备好的资料进行展示与讲解;然后针对学生讲解的内容以及上一周的其他时事热点请其他同学谈谈看法或者提问甚至是辩论,最后由老师结合概论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评论和总结。例如,关于两会的时事评论,在学生讲解完之后,老师再请其他学生来谈谈自己对两会的关注,最后老师结合中国政治制度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三,教学考核。根据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给予其一定的平时成绩,根据其他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状况及其表现来给予一定的平时成绩。卷面考查除了有10分左右的纯时事题外,其他题目也尽量结合当年的时事热点来进行命题。

第四,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这种反馈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是比较正式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对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第二种是期末学生教学评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采用了方正教学系统,期末时学生必须在网上对任课老师进行打分评价。第三种相对不正式的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外经常与学生进行聊天交流例如通过手机、QQ、邮件等方式进行聊天交流,不仅可以增强师生间的感情,又可以在聊天过程中获得许多更全面更客观的反馈信息。

3 业已形成的基本经验与局限

时事评论教学模式的实践,使许多大学生初步改变了对“概论课”的一些传统认识。学生对“概论课”反映最强烈的就是,理论性太强,内容枯燥,与现实相脱节,因而既“无用又无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肯定“概论课”的知识性和现实性。很多学生认为,通过时事评论教学让学生开始习惯自觉地去关注时事并能对时事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

在时事评论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笔者总结了以下一些经验。第一,时事评论教学中要尽量要避免时事评论的内容与教学内容不同步。第二,在时事评论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打破被动、接受式学习的习惯。第三,时事评论教学应该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电视、网络、报纸、广播,构建“立体化”的时事评论教学平台。第四,时事评论的材料不仅包括国际、国内的时政热点,还应该关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热门事件,例如,学生家乡清明节的传统风俗。第五,时事评论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首先要求教师要高度关注各方面的时事;其次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判断分析能力,对时事的分析要有深度和广度;再次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非常熟悉,要把时事的分析和课程内容相结合。

时事评论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当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时事评论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匹配性问题,应尽量做到二者的同步。另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时政热点,而不仅仅是学生感兴趣的新闻。

本论文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科研资助项目成果

第2篇

双管齐下,铸就高效教学硬软实力

1.持续投入,打造自主网络学习平台

学校在2011年8月开展了网络教学实验,为了配合该实验,家长在学校建议下为孩子自主选择配备了笔记本,实现人手一台笔记本。同时,学校将基础配套设施的重点放在实验班的建设上,平均每间教室投入5万元左右,总投入超过100万元。

在信息化平台建设上,学校在区信息中心的主导下,建起了具有自主产权的自主学习测评平台,既方便教师结合自己的课堂设计测评的题目与形式,又满足了进行网络教学实验的需要。

2.两大突破,科学优化三种课型模式

学校深知先进的信息技术必须与科学的课改相结合,所以决定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改革传统的授课结构。以语文、生物等学科为突破口,把一个学段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跨年级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教学环节紧凑,课堂内容倍增,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第二步,改革传统的课堂模式。学校通过摸索实践,总结归纳出以“自主学习课―交流展示课―拓展提升课”三种创新课型为学习周期的科学流程,实现了高效课堂基于云平台的“学、展、点、练”的具体落实。

师生共管,打造自主管理新型模式

学校探索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模式,重点开发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利用网络数据动态化呈现学生的成长历程。该系统主要包括年级管理、学生管理、项目管理、管理通报等多个项目,操作简便,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综合管理。师生登录系统授权后,可以根据不同权限通过“级部―班级―学簇―个人”等步骤,查阅宿舍管理、课堂自主学习、活动与集合、仪容仪表等18项内容。“天天进步,周周变化,月月提高,年年成长”,先进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力促学校班级管理进入“数据时代”。

省时省力,提速网上办公协同发展

第3篇

一、网上教学研讨的实施方法与步骤

1、实验教师进行网上备课。确定授课内容,把教学设计到指定的交流平台。

2、课堂录像。将实验教师正常授课的过程进行录相。通过软件,修改录像格式,到交流平台。

3、组织参与研究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集中或分散的,有针对性,具有参考价值的讨论活动。

4、讲课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集思广益,拟定重教设想,为其他教师及今后的教学积累有价值的经验。

5、进行活动的总结。总结本次活动教师、学生表现。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次活动开展作指导。

二、网上教学研讨的优势

传统的教研模式,是在集体或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实际听课、评课、反思的过程。如果只把课堂实录文本发到网上,大家来研究、讨论,不仅失去了课堂教学的现场感受,而且需要整理实录的时间,失去了教研的实效性。根据现今校园网络情况及教师的实际现状,都应具备自主进行课堂教学录相的物质基础。把课堂教学“保存”在网上,不仅能够保留课堂的真实,而且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只要能够上网,随时可以观看、研究,自己的观点。

三、网上教学研讨应遵循的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应该给予教师、学生适应录像教学的过程。录像课的节数在时间的密度上应该遵循先疏后密的原则。

2、实践性原则。教研活动的组织是为了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形成网络教研新模式。不能为录像而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这样的录像课,既不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常规性教学的研究。

3、开放性原则。在研究的初级阶段,课堂教学的录像、研究的内容、讨论语言的规范性必定会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课题开展要经历一个逐渐开放的过程通过录像教学与网络教研,能够开拓学校教研的新领域。在自然成长的基础上,提升实验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网上教学研讨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地选择网络平台。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选择或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平台,是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需要上传大量的教学录像,需要随时发表评论信息。因此,对网站空间需求大,网站的稳定性要强。课题组要通过网上搜索、调查、对比,选择最佳网站,构建教研平台。

2、集中进行技术培训。(1)对录相者要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2)要对视频处理负责人进行相关操作技能技巧的培训。

3、对评论者的要求。要抓住课堂教学中反映突出的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来谈。为使评论更加有效、更具参考价值,要求选择课堂教学、教师、学生各方面存在的优点、缺点分别进行评论。同时,逐渐对外开放视频观看、评论权限,以吸纳更多、更全面的评价。

4、对讲课教师的要求。(1)备课。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要把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结合起来,利用学校集体备课的内容、讨论形成的教学设计,使个人备课能够更加合理。(2)上课。积极做好课堂教学进行录相的各项准备工作,使课堂教学自然、顺利地完成。为教学研讨、课题实施提供真实的案例。(3)课后反思。录相结束后,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积极看待他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评价。通过查看评论、自我反思,对本课进行重教设想,为今后及他人的教学积累宝贵经验。

五、网络团队教研活动的实践

1、活动准备。网络选择:实验幼儿园安康网以实际应用、与工作紧密结合、内容丰富等特点,曾获省级乃至国家级优秀网站。基于该网站的实用性,视频上传简单、可交互性强,可设置权限等条件,选择该网站作为网络教研主阵地。组织讲课:结合幼儿园开放周、优秀课、课题课评选等活动,将教师教学进行录像,保存视频文件。视频制作与上传:根据安康网视频大小限于200M的条件,用视频转换软件将原文件剪辑、压缩,然后上传到安康网。

2、活动开展。全面观摩:以现场观摩和网络回顾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网络回放时间按视频上传视频确定。组织评论:组织一线教师,针对每节课进行点评。一方面,以课后现场点评的形式,教师面对面进行点评。

3、活动反思。根据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中发现的优点与存在问题,主讲教师作反思,其他教师以点评方式进行反思。

第4篇

三个月的时间,对我来说,很长却又很短。很长是因为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工作六七年从没有现在这么忙过,很短是许多任务没有完成。

本学期我在担任启智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和四1班的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兼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及其他功能室管理工作。布置语文作业、批改作业,完成自编教材,班主任早读、两操、看学生用餐、送学生午休、放学交接等,加之新的工作岗位,真正感受到压力。

现在我把少先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1、修定少先队工作计划,完成少先队组织架构图。

2、明确了大、中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3、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中队,选出中队长、大队委员、升旗手,成立启聪学校国旗班,启聪两队,启智部一队。

4、完成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师傅们商量定做了垫高台阶。

5、新升旗手培训,按排国旗班学生周一至周五每日升降旗。

6、协助丘主任组织拍摄校门口值岗值日、学生戴团徽、红领巾标准相。

7、申请购买新红领巾、队徽,得到何校的大力支持。规定了中队辅导员和每位少先队员在升旗或集会时都必须佩戴红领巾。

8、整理和布置好队室。

9、成立学校鼓号队,选队员,并进行训练。

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活动

1、组织两部少先队员学雷锋活动,清洗全校教师摩托车。

2、三八节开展"送花,送真情"活动。全校65名女教师在三八节那天早上收到的玫瑰花都是学生和老师亲手折叠的。

3、组织学生亲手制作花圈,去铁军公园扫墓。

三、不足和打算

三个月的少先队工作给了我很多启发,也发现自己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等,看看自己当初的竞选稿,真是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

成立鼓号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最大的挑战。但万事开头难,在鼓号队训练上我走了一些弯路。一开始从来没有接触过普校,不知道怎么和他们联系,二月份我先在网上自学了鼓号队的视频培训教程。并网上下载鼓谱印发给学生,后来联系到了城南小学的大队辅导员,去学习后才发现我的鼓谱是北京那边全新的,跟城南小学的完全不同。为了了解佛山目前采用哪种鼓谱,又打听到同济小学的大队辅导员,最后确定用现在的鼓谱。每周有一至两个早读时间带学生去城南小学学习。

此外在安排学生的训练时间上,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最初没有和上级沟通好,安排学生在每周二、周四的第七节兴趣课进行练习,后来才知道所选学生有舞蹈、功夫等兴趣课;再申请把训练时间改为每天早上早读课,班主任又反映影响早读,加之我作为班主任也要看早读,训练一周后,改为每天学生吃完饭后一个小时。但学生很不乐意,每天要爬六楼去大队室。直到把鼓谱基本背熟了解基本打法后,才在操场上训练。

通过新的岗位,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做人,做事。做人要懂得感恩、谦虚请教、换位思考、不断反思。感谢那些为我出谋划策,用行动来帮助我,教我打手语、和我一起折玫瑰花、做花圈,帮我看过两次早读等等的老师们。新的岗位跨年级组跨部门,涉及面广,许多事情不是我一个人努力就可以的,加之没有什么经验,所以应该多向有经验的领导请教,特别是与我的直接领导要沟通好。换位思考对老师对学生都是,理解老师们希望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的心情,也理解学生想要老师奖励食品的心思。通过做这些事情又一次深刻体会到“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

今后的打算是:

1、加强学习手语,因为没有任课,经常学习了会忘记,要与学生多沟通。向启聪的老师多多学习。

2、完善各种制度,如升旗手、鼓号队等制度,这些将作为评选优秀少先队员的重要参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每天安排不同的升旗手升旗,学生经常会忘记,我几乎每天都要去提醒,学生累我也累,今后打算升旗采用轮流值周的方法。每两位升旗一周,这样也有利于巩固升旗要领。虽然启智部学生早上来得晚,学得很慢,但我还是不想放弃,让他们参与进去。

4、训练升旗手时,比较吃力,特别是智障的学生,训练好几次也不能完全掌握,过一段时间又忘记,要发挥体育课的作用,训练学生正步走。

第5篇

初一新生是来自全县各个乡镇的学生,学习、卫生、行为等习惯差异很大,通过了解学生他们存在许多缺点,如个别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观念淡薄,学习目的不明确,上网……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做了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抓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新学期的第一天起就要求学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复习,做到不懂就问,不能不懂装懂,要争取打好基础,为三年后的中考作好准备。

(2)抓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配合学校抓好“五小”工程建设,即短发工程;书声朗朗工程;歌声嘹亮工程;见面问好工程;个性建身工程;其次让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卫生纪律检评细则”等规范学生的言行,平时多观察,多提醒,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言行。

(3)抓卫生习惯。从开学就要求学生必须讲究卫生,比如每人一块抹布,及时擦桌凳。勤洗手脚衣物,不吃零食。制定班级卫生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环景。

二、对学生进行量化管理

我在班级中让班委同学制定了各种检评细则,(如学习、卫生、纪律、三操、思品、自行车管理、文体等)所有活动按照所能达到目标的高低,都量化成不同的分数,这样即强化了日常行为规范,又培养了各类人才,有力的配合了政教处的“班级量化管理”。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三、开好每周的班会课。

利用每周一早晨班会课总结每周的学生表现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表扬先进,提出本周的要求。

四、建立值日班长制度。

按学号轮流来当值日班长,值日班长负责检查当天的卫生,纪律,学习督促每一位同学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才能,班级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强,班集体内部也日趋完善。

五、勤与家长沟通,交流信息,掌握学生的情况,及时加以指导。

第6篇

学生的学习超过了给定的知识范围并产生了新思想新方法,学习教材又超越教材、立足课堂有超越课堂、尊重老师又超越老师,这就是超越式学习.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少,但只是接受,没有自己的见解,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没有真正提高,这不是真正的超越式学习.超越式学习的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开放性、参与性.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衡量学生的学习,重要的不是看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问题,产生多少新观点和新思想;在超越式学习过程中,学习与生活、学习与实践是统一的,超越本身是一种实践过程;超越式学习是开放性的学习,必然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解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产生新知识.

以任务为驱动问题为引导,是促使学生进行超越式学习的有效方法.下面以《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为例谈谈如何促进学生的超越式学习.

1教学策略方法

1.1关于教学方法

以任务为驱动、以恰当的问题为引导,和学生一起探索新知、验证猜想、解决问题.

1.2学习方法

在任务的驱动下,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方法学习.

2教学准备

硬件设备:可上因特网的多媒体网络终端;

软件设备:《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主题网站.

3教学过程

3.1任务驱动

教师引导:首先观看雨天发生交通事故的视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一辆汽车在转弯时更易发生危险,咱们能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给驾驶员一些科学的建议呢?

学生小组活动:带着社会责任感进入学习状态和同学、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把所学知识回报社会的意识.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建议而不是照搬照抄他人的成果.

3.2初探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师引导:[探究问题1]雨天侧滑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汽车为什么会侧滑?

学生小组活动:利用仿真实验室软件,体验物体所受向心力与向心运动离心运动的关系,通过网络查询雨天与正常情况下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因数的变化等信息;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找到问题的核心、关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引导:[探究问题2]根据上面所学知识大家会有什么建议?

学生小组活动:把所学知识综合、整合提交建议.

设计意图强调知识的整理归纳和应用,加强小组成员的合作、互助.

教师引导:[探究问题3]自行车转弯情况又如何?

学生小组活动:思考分析,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拓展应用到其他领域.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进一步拓展应用到其他领域并发现解决新的问题.

3.3深入探究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师引导:观看一级方程式赛车转弯的视频;并上网查阅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直线最高速度、平均速度、转弯最高速度等数据)的数据.

学生小组活动:根据提供的设备(计算机或pad终端)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自主的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师引导:[探究问题4] 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比一般公路上汽车速度大很多,为什么能正常转弯呢?

学生小组活动: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猜想,并查阅资料进行验证;小组内交流合作分析、总结结果.

学生查阅资料可能分析出:

(1)转弯半径大(排除)

(2)赛车底盘低(排除)

最终确定是轨道的问题

你对公路建设部门有什么建议?

我们所学的知识还能不能应用于其他方面?

学生小组活动:网络搜集观察室内自行车比赛图片、视频以及数据资料,验证理论推导.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引导:[探究问题6]材料:一列火车有50节车厢,每节车厢装煤60吨,在铁路转弯处的圆弧半径是300 m,转弯的速度是72 km/h.

大家测算下,转弯需要的向心力.

学生小组活动:学习课本、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火车的知识.独立完成计算.组内交流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丰富知识,拓展.进行必要的计算,体验理论知识的现实意义.

教师引导:[探究问题7]计算发现这列火车转弯需要的向心力大约是:F=4×106 N.如果你是铁路设计师,你会怎么设计转弯处轨道?

学生小组活动:应用所学知识,提出设计方案.组内,组与组织间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师引导:[探究问题8]我国铁路进行了第几次大提速,时速达300公里以上,这必将为我国的经济腾飞注入新的活力.假设你是一位从事铁路设计的工程师,你认为火车提速有必要对铁路拐弯处进行改造吗?应如何改造?

学生小组活动:应用所学知识,提出设计方案.组内,组与组织间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心里的健康发展.

3.4拓展、深化

教师引导:小组讨论总结所学知识,写出建议书课后发到学校网站专栏.(建议学生可以从司机、路面环境等方面综合思考)

学生小组活动:整合今天所学的知识,完善自己的建议书.

设计意图整合所学知识、完善目标任务.

3.5课外拓展

教师引导:思考一下我们生活中哪些情况应用了圆周运动.

学生小组活动: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圆周运动,为下节课学习竖直面内圆周运动做准备.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为下节课学习竖直面内圆周运动做准备.

4对学生评价设计

4.1学生自评

本节课,教师布置利用所学的知识给驾驶员一些科学的建议的任务,并根据学习的深入不断地进行扩充且贯穿始终.以任务为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提出假设猜想并验证、拓展深化、并把结论应用于生活实际.实现了超越课堂、超越教材、超越老师.

第7篇

远程研修为一线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学的一线教师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解惑释疑。今年我有幸参加淄博市第二期远程培训,有幸聆听各位专家讲座让我感慨颇深,受益匪浅。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教师教学研修工作总结,请笑纳!

教师教学研修工作总结1本学期我努力工作,为了使自己在研修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不断加强学习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所以,我就多读书,多学习,多写读书笔记。

三、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勤思考,多动笔

每周坚持写教学心得;可以是备课心得,也可以是教学体会,可以写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体会,也可以反思上节课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好的方法解决它。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以后的研修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鲜花。相信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教师教学研修工作总结2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各类需求的人才离不开教师。因此,从事教育的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校本培训”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为广大教师打开了方便之门,锻炼了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加强合作,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研修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研修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学期的时间里,我认真进行着研修,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理论学习记录,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在校本研修培训中,我校组织了有关“各学科教学基本模式”、“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等教学理论的学习。

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潜力。。

2、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进行跨年级、跨学科、跨学段进行听课研讨,教研组在“研”字上下功夫,在自觉主动有效上下功夫,继续加强群众备课的力度,充分调动各年级组长的能动性。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详细的记录。本学期我们继续加强对随堂课的调研力度,加强调讲的范围。面落实了教学工作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考核要“严”、质量要“高”。

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向相关学科的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的方法。

都会选一节本周最难把握的课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二、各教研组要用心组织老师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个性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月个教研组进行一次群众备课的,每次群众备课,每一堂教研课都是教研组群众的结晶,透过实践来改善和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重难点前移”,推行课堂模式“重难点前移”,提高研修实效。、听课、研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使我们的教学方式逐渐的成熟起来,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潜力,已构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给我们的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三、关注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教师教学研修工作总结3不知不觉中,网络研修已接近尾声。回首这段学习的日子,累并收获着,苦并快乐着。因为有了这次网络远程研修学习,我的业余生活不再空虚,生活因此而变得分外精彩!网络就象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影响着我。使我把它融入我教学工作之中。

下面就在学习活动中的一些收获做简单的总结。

一、转变观念。

网络研修学习,让我知道要做一个享受教育的幸福教师。而作一名享受教育的幸福教师,关键在于教育观念的转变,既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做一名能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活水的老师。又要转变学习观念,作一名学习型的教师,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是网络远程研修学习给我提供了这一契机,让我从此不再迷茫。

二、努力方向。

网络学习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人生起点,迎来了新的教育方式,让我们能够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识,寻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在网络学习中我与同行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互动中我学到了一些粗浅的网络知识,从不知怎样建立博客、怎样进入博客到怎样发表文章等。网络学习使我的学习进步,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动力和努力的方向。是网络学习让我体味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快乐与欣喜。

三、课堂有效。

学习的日子里,通过观看专家讲座的视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更加贴近了课堂;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学中该注意什么,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在这里我知道了新课程理念提倡的是一种更开放的学习。作为一名富有教学智慧和创新思想的老师,在教学中应一切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注重不同学生不同体验,把“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学中。用我的教学智慧,使我的教学方法能适合能力不同的每一个孩子,让我真正把孩子放在老师心中第一位,使其在自身的基础上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

四、交流平台。

网络学习有利于教师共同探究问题,网上交流等活动,使业余生活趣味化,其核心是要发挥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网络的学习能够给予教师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参加网络学习,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绝不是为了一时的兴趣,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赶时髦、装门面。而是要通过知识的积淀,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铺设一条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人生之路。

教师教学研修工作总结4终身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亿万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肩负的重要任务要求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率先建立教师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型的组织。人的价值高于一切。学校的意义、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关心人、培育人,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有效研修坚持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教师发展是目标,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发展的结果。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研修活动的重要目标,需要研修活动组织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始终把教师专业发展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满足的内在动机,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愿望。为了加强自己的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在学习中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1、在业务方面:要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

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2、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她们的先进教学方法。

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

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4、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

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5、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6、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7、勤于动笔,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

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8、善于将自己积累总结的一些做法写成论文,多向刊物杂志上投稿,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教师教学研修工作总结5今天下午听了周局长的精彩报告,感受很深。周局长的报告长达三个多小时,会场里却时不时传出老师们的笑声。不但一点也没让人觉得累,反而一直到报告结束,老师们还感到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再听。

在回家的车上,我们还在讨论周局长的报告。我们要像周局长说的那样,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做一名最有价值的教师。

如何做一名最有价值的教师?我认为光有积极的心态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不断的学习和修炼,学习新的知识和自己的专业技能,修炼自己的人品和师德。

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快乐,其实人生的快乐很简单, 当你不再沉迷于攀比之中,当你不再计较金钱和名利的得失, 当你摆脱了物质的枷琐,你就会得到最淳朴的快乐和完全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当你的人生突遭变故时,不必颓然哀叹,只要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使是祸也能转福.毕竟你才是你自己人生的真正主宰者!

第8篇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是开展校本教研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开展校本教研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和现实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校本教研以其明确的目标指向、与学校和教师的天然联系以及能动、鲜活和不断创新等特质,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现实的有效途径。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是推进新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符合教师成长规律,它有利于创设教师间交流切磋、互相帮助促进、互相关心爱护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笔者所在学校对校本教研形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本文从群体学习式校本教研、先导小组式校本教研、引领式校本教研、合作式校本教研、联片式校本教研、网络式校本教研六个方面阐述了校本教研的做法,及其对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发挥的重要的作用。

一、群体学习式校本教研

群体学习式教研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学校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和人才观;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搭建交流平台,让教师在互帮互助中不断完善、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通过适时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校教师以教研组、课题研究小组、志愿者组合等形式,加强群体学习,用学习的力量避免盲目。我校在校本教研中坚持理论指导实践。成立以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教研机构,以教研组为单位、课堂为主阵地,在每学期初就定好开课时间、执教者和课题报送学校,学校研究指定每节课的主持人由学校领导承担和中心发言人由教研组长承担,形成计划。在活动中,执教者通过由独自备课形成预案、集体备课形成方案、正式上公开课、课后说课、集体研讨评价、反思总结等环节的锻炼,不断完善、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听课参研者则从参与备课、听课、评课中发现、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总之,群体学习式教研模式要求教师以新的课程理论为指南,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把学习研究、设计行动、反思总结贯穿教学生涯始终,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

二、先导小组式校本教研

先导小组是教师先行研究的群体,他们由愿意敞开自我、敢于质疑、善于反思、勇于引领、乐于分享的、具有理性思考和实践经验的成熟教师和有悟性、有活力的青年教师组成,不同的年龄结构和不同实践智慧的、优势互补的教研群体。这种校本教研的作用是榜样、示范、专业引领。它应起到两个层面的跟进作用。第一个是先学先行——实践、研究、反思、总结,形成教研组内的连环跟进;第二个是以典型课例的研究,引发不同层次的教师深入思考,造成全校的研究态势,进行一次、再次的、不断反复的滚动式实践,以此扩展到面上,形成连环跟进。我校通过建立一个由市、县级教坛中坚、学科带头人等教师组成的先导小组方式,先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带动了更多人的认识,引发了学校更多人的自觉实践,最后达成各自的共同长进。

先导小组引领下的校本教研,其推进的重点在集体跟进。先导小组每个成员在各自班级的尝试和围绕课例的集体反思,其实是率先“尝一尝梨子的滋味”,尝试后进行的活动方案交流,可能会在不同背景下得出不同的方案,如果真是这样,则不必强求统一,可以各自汲取设计的优点,通过相互引领,实现优势互补。先导小组成员回教研组后,可在教研组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提高连环跟进式教研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把各个教研组中未能解决的教学问题带回先导小组研究,形成先导小组与教研组之间的良性互动氛围。总之,我们初步认识到,先导小组引领下的校本教研是为了发挥群体实践智慧以不断解读与提升新的教育理念;探索符合当代教育理念的、具有教育创新价值的教育行为;形成举一反三,促进有效教学的能力。为此,我们需要防止片面追求没有研究的专题,没有根据既定专题进行深入思考的“跟进”,以免使“跟进”走向形式化。我们还要考虑学生的不同经验背景和教师的不同认知风格和教学方式并充分给予尊重,以使教学活动的“跟进”取得实效。

三、引领式校本教研

学校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成立专门的工作室或研究小组,与一般教师组成一个实践共同体,教师们在面对一个复杂、真实的教学问题的讨论与处理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与相应的体验。我校在县教育局的帮助下建立了永嘉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招聘县内一批数学骨干教师进入名师工作室,对学科教学、课改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也为我县的教育事业注人新鲜血液。教师的成长迫切需要校内、县内成熟的有经验的县级或市级骨干教师的指导和带教。因此,提倡由县名师工作室真正启动“师徒结队”活动。由一位“三坛”以上的教师带几个徒弟,也可以一个徒弟拜几个骨干教师。在“师带徒”的过程中,采取“四课联动”引领的方式进行帮带,促进新教师的迅速成长,甚至成为一批新的“骨干教师队伍”。所谓的“四课”,一是“青年教师诊断课”。先由青年教师执教一节展示课,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二是“骨干教师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优势,针对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精心备课并提供示范课,观摩后逐人交流观摩感受,挖掘授课“亮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三是“跟踪矫正课”。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听课,结合研讨、评议情况,分析授课得失,指导授课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四是“反思汇报课”。青年教师经过听评课的磨炼、示范课的引领及个人的感悟,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上好汇报课。“四课”活动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起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而青年教师就是这样通过参与“诊断课一示范课一跟踪课一汇报课”等“四课”联动研讨活动,激发起参与教研的内在动力,加速了成长步伐。

四、合作式校本教研

合作式校本教研是指教师为完成共同的教研任务,达到共同的教研目标而分工协作展开专业性的教研活动。共同的目标是合作式教研的核心,分工协作是关键。一所学校所具有的合作文化应该表现在学校具有广泛认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为共同的学校教育目标,教师珍惜与同事之间的意见交流。学校具有持续学习和改进的文化自觉,视学校为一个共同学习进步的共同体。学校的教师协同工作,同事之间建立并维持一种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合作性活动。学校为群体反思、集体探究和个人实践提供平台和机会,鼓励教师和他人努力合作,共同创设合作发展的学校环境。学校有植根于教师群众的领导,信任教师参与决策的职业素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合作的效能,形成学校价值与目标共享。我校认真开展学校、校际间教师的交流。在我校教育教学第一线,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易于接受新事物、勇于创新的年轻教师。在教学中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伴互助,有助于探索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的做法是:

1.集体研讨。我校重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我校坚持每周的教研活动,确定每周二下午为“校本教研日”。教研活动有计划,形式多样,联系实际,讲求实效。活动内容一般与主题研讨挂钩,以课例为载体。每次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题、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记录人。活动时,留出充足的讨论发言的时间并做好教研活动的详细记录,拟出的改进措施并注意落实。同时宣布下次活动主题。有时也可以总结、交流、反思本周的教学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并集体制定下周计划。校长、教导主任,定期检查、总结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

2.集体备课。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为一个备课组。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要求教师们人人说教材、备教材、备学生,共同设汁每一堂课。把主要精力放到对教材的把握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上,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上。最后形成教案,主要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思路和环节:集体备课时要求教师做到:(1)备课前必须自读自悟教材,对教材有个整体把握,对本班学生有大体了解;再读单元教材,明确单元主题和结构;然后逐课进行品读、分析。(2)重视集体备课时的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集体备课时,对教材的知识点,重难点,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等都要讲清楚。同组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定教案,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上研究课。每学期每个教师在校内上一次以上的研究公开课。学校教导处编排好教师研究课时间安排表。研究课一般由教研组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出一节的教学设计来,然后由相应的执教教师上公开课。课后组织好评课工作,先由执教者作教学反思发言,然后听课者评课。教案及评课记录存人教师个人档案。课中还包括说课、评课。课前,授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思路及策略进行了简要说明,使在座的听课教师对本节课的梗概有了大体了解,做到带着目标听课。课后,又组织了领导和听课教师互动评课,其中,老师们对课堂中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诚恳地建议。在“说一讲一评”一系列活动中,老师们对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有了具体的认识,并能很好地应用到教学中。

4.进行师徒结对。充分利用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资源,缔结优秀教相长,共同提高。每学年根据师徒教师的表现情况评选“优秀师徒”,提高这项活动的实效。

五、联片式校本教研

联片校本教研就是建立教研强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校际教研共同体,使原有“以县为主”的教研范围更扩大,教研网络更完善,形成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以强带弱、以强促弱的教研互动局面,从而使分散的教研力量形成合力,为农村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达到优质教学资源互补共享,继而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全县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所以,联片教研对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与方法。联片教研的优势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它为农村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更宽广的交流、互动、展示的平台,增加了锻炼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我校作为温州市示范学校单在联片教研方面,就有50%以上的农村教师在片区教研会上做过课。二是联片教研实实在在地为解决农村学校在课程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展开了教研活动,提高了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联片教研发挥了农村学校教师的教研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农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四是联片教研加强了校际之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促进片区各校整体性、集合式优势成果的形成。

总之,实行联片教研有利于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有利于发挥骨干教师对农村学校的辐射作用;有利于强校与农村学校的交流和经验推广;有利于推动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帮助农村学校提升教研水平,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从而最终确保农村学校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促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联片教研还可以改变教育科研活动单靠教研室组织的传统观念,实行“片区设计、县级指导、学区组织、教师观摩、大家评议”的办法,形成“小教研、大格局、创特色、竞发展”的新型教科研局面,扩大了农村学校教师对教科研活动的参与面,提高了教科研工作和课改实验工作的有效性。

六、网络式校本教研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各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提高优秀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贡献力量,我校利用校园网和教师博客,组织老师们读书交流、专题讲座、学术沙龙、教学研讨、校际对话等活动,为会员布置读书、写作、发言等任务,进行评选、考核、交流、展示,帮助教师自加压力、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1.开展网上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先有主备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放在自己的博客中,其他教师学习教材以后在网上阅读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合理化建议。主备教师跟博客好友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更改教学设计。特别是要对博客好友提出的意见及时给予回复,在不断交流中,使教学设计日趋完善。主备教师用大家集思广益的教学设计上课,其他教师听课。听完课后,讲课教师将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放在自己的博客中,听课教师根据讲课教师的反思以及课堂教学表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博客中评课。因为在网上参与活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制约,更因为大家在评课时不是面对面,更多的真话、实话、促进教师成长的话才能说出来,避免了以前面对面评课时爱说空话、大话、套话、不疼不痒的话。学校要求有评必要回复,大家之间交流更加频繁,交流更加真诚。在交流中,思想得到了提高,理念得到了更新,经验更加丰富。

2.开展网上观课、网上议课活动。利用网络走进名师课堂,学习于永正、华应龙、贲友林、窦桂梅、刘德武的教学风格;学名师导入迅速、自然;学名师提问题有技巧;学名师点拨适时;学名师童心永驻;学名师朴实无华的课堂语言;学名师巧用画龙点睛之笔等,使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的提高。我们根据教师讲课的实际,组织网上听课,为教学思想的形成输入新鲜血液。每月,我们至少进行一次网上观课,解决教师的实际困惑。如语文教研组中一些教师讲课缺乏激情,我们在网上观看了窦桂梅老师的“秋天的怀念”;一些教师觉得作文指导难以下手,我们组织在网上观看了李海燕老师的“夸夸同学的优点”习作指导课;一些教师对古诗教学存在误区,我们组织教师在网上观看了孙双金老师的“春望”。

3.问题疑惑博客求助。教师在反思中、在实际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和疑惑有时同伴解决不了,我们要求教师及时在博客中求助,看着天南地北的专家、同事、朋友的出的好点子,教师从心里感到佩服、满意,对博客教研更有兴趣,更有信心。一位教师爱急躁,动不动对学生乱发脾气,自己觉得更烦恼,但碍于面子,不好对其他教师讲,这种情绪一直困扰着他。一天,他将自己的烦恼写在了自己的博客中,网友们纷纷跟帖,说自己的经历,也写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看着网友的帖子,这位教师豁然开朗,改掉了犯急躁病的毛病,在教学中能够心平气和,自己觉得学生可爱多了。

第9篇

二、活动安排

(1)、学校将组织召开“学雷锋”动员大会。(少先队大队部3月3日晨会)

(2)、利用班队课,讲讲雷锋的故事、背背雷锋的名言、读读雷锋的日记,论论雷锋的精神。材料可到图书室借阅或上网查找。(第四周班队课)通过班队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雷锋精神的含义,紧紧围绕如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要学习雷锋爱憎分明的政治立场,引导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加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以及爱身边的人的教育。

2、要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雷锋说过“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们要学习雷锋“火车行千里,好事一火车”那样时时处处做好事。

3、要学习雷锋的严于律己、孜孜以学的自我修养原则,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和努力创新、大胆实践的精神,培养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4、要学习雷锋的“四个对待”,即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3)、各班出好一期有关雷锋的板报。要求:板报主题要鲜明,内容要切合班里的实际,大力宣传班中的好人好事,找出最有代表性、最有意义的好人好事来做典型。由各班中队长负责组织少先队员出好这一期板报。(3月中旬进行评比)

(4)、组织学生观看雷锋电影。(具体时间另定)

(5)、结合“312”植树节,开展绿化、环保活动:

(一)常规要求:1、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抛垃圾。

2、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随便踩草地。

3、节约资源,不随便浪费水、电。

4、积极参加各项有意义的绿化、环保活动。

(二)各年级要求:1、低年级的同学负责管好自己班内的保洁工作。2、中高年级的同学负责自己班包干区的清洁以及拔杂草的工作。

(6)、少先队大队干部“学习雷锋故事、宣传雷锋精神”活动,分组到一、二、三年级各班进行雷锋事迹的宣传;教低年级整理自己的物品;(利用第五周班队课)

(7)、参加一次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

1、在学生中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

2、各班派出雏鹰小队,具体任务另行通知,(对象:四、五、六年级,时间:3月11日)

(8)、举行一次“雷锋精神伴我成长”主题红领巾广播,同时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3月31日晨会)

(9)、开展一场“校园手拉手”募捐活动。向身边的贫困生伸出友谊之手。募捐所得,一部分为贫困生购买一些学习用品,一部分存入校扶贫基金。学校将利用升旗仪式的机会开展扶贫活动。三、活动总结各班要认真总结本次主题教育活动,要将学雷锋活动与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相结合、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与献爱心活动相结合、与身边的希望工程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让“雷锋”活现在新世纪的今天,让雷锋精神永驻校园。组织一次学雷锋的总结大会,活动时间:四月上旬(少先队负责)。

要求:

第10篇

     本学期,我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安全文件和各种安全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的原则,通过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各项安全管理,强化各项安全教育,增强了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并荣获“洛阳市平安校园”称号。现将本期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制。

我校建立和健全了学校各项安全领导小组,强化层层管理。为更好地发挥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我校坚持做到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实行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与全体教师和班主任签定安全责任书,班主任与学生和家长签到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每天在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做好日隐患排查工作,对查出的安全问题,制定措施,限期整改。

二、完善安全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为规范学校安全管理,我校建立了一整套学校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建章立制,达到规范师生行为,增强师生安全意识的目的。

学校每天都有领导值日,负责学校的各项工作的检查落实;校园分区域安排各级段教师值班,主要负责课堂时间外的学生安全;学校还通过“红领巾监督岗”做好学生日常管理,每天由四至六年级正副班长组成的检查组进行检查,并记好值日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通过对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值班班干部的细化管理,使学校安全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使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对于学校容易发生的突发事件,我校制订了各项突发事件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处理的具体方法,并通过每月一次的应急演练提高全体师生的应急反应和救援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强化责任意识,加强防范管理。

我校上课期间实行封闭式管理,加大门卫保安管理力度。做到校内有学生就有老师。放学时段,学生站路队离校,确保学生安全离校。

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做好师生出入学校请假审批制度,学生到校后无特殊情况不准外出,确需外出的要有家长来接,班主任同意签字后才能离开。  

校外人员来访凭“外来人员来访联系单”并确认本校接待人后才同意其进入。由于上述措施到位,严格控制了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

四、强化安全教育。

小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本学期,我校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结合开学初制定安全计划,确定每月安全教育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9.2.19布置安全第一课教育事项,对明天学生报道时的安全工作做好安排。

19.2.20各班进行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总结假期安全工作对本期的各项安全提出具体要求。                                               

19.2.22各班班会进行周末安全教育并发送安全提醒。                                                                     

19.2.25周会进行新学期安全、纪律、心理等方面的教育。                                    

19.2.26召开班干部会议,总结反馈各班的安全工作。

19.3.1下午班会课各班进行公共安全课教学。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周末安全提醒。                                             

19.3.4国旗下讲话号召全体师生学习雷锋,杜绝校园不文明现象。会议上强调晨检防疫,教师责任区值班工作。

 19.3.7按照新教安(2019)2号文件进行安全事故隐患大排查,并上报排查结果。

19.3.8各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班会,教育学生讲礼仪、讲礼貌做文明学生。

19.3.11周会对师生进行食品安全卫生教育。安全组成员对全校食堂食品卫生工作进行认真排查并总结。

19.3.12学校发放《公路、铁路交通安全致家长的一封信》。

19.3.14 上报安全隐患自查报告和食品安全自查报告。

    19.3.15各班进行周末安全教育和提醒。学校发放《关于预防学生网络沉迷致家长一封信》。学校与家长签订防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19.3.18周会进行预防肺结核知识宣传教育。

19.3.22班会进行“预防肺结核”主题教育。                      

19.3.25  周会进行“第24个安全教育日专题活动”安排及教育。                                                                      

19.3.28上午大课间进行消防应急演练,演练后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参加新安县中小学校食品安全及传染病防控会议。

19.3.29中午召开食堂及保安工作会议,强调各项安全工作。下午三点召开住校生家长会议,强调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传染病防控工作。班会组织学生观看第24个安全教育日专题学校版视频。                                                          

19.4.1周会对全体师生进行铁路、交通安全教育。                                              

19.4.4 各班下午第三节进行清明节安全教育,学生签订"假期保证书“,班主任做好安全提醒。                                                           

19.4.8周会开展校园防欺凌安全教育。会议强调预防流感及食品安全工作。                                                                

19.4.12 下午第三节班会各班开展”防校园欺凌专题教育“。                                                     

19.4.19各班离校前进行周末防溺水、交通、食品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19.4.24召开考务会议,安排考试期间各项负责人,并强调学生安全。

19.4.25考试后三至六年级校集进行假期安全教育。三至六年级学生签订《考试后安全承诺书》。

19.4.26考试后一、二年级校集进行假期安全教育。一、二年级学生签订《考试后安全承诺书》。

19.4.29上午大课间进行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演练后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活动。

19.4.30下午召开全体家长会议,强调防溺水、交通、食品等方面安全工作。发放省专办《告家长的一封信》。学生签订《五一假期安全承诺书》。班主任对学生及家长进行五一安全教育。

19.5.5全体教师会议上强调防溺水工作,提出具体教育要求。

19.5.6周会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各班组织学生手写防溺水安全承诺书。学校与教师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学校与学生和家长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

19.5.10上午大课间举行“5.12”防震应急避险及疏散演练。下午班会各班进行防溺水专题教育,播放安全平台防溺水学校版视频。

19.5.13周会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开展2019年防灾减灾专题教育活动。

19.5.17班会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活动。

19.5.20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思想纪律教育。

19.5.27全体教师会议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通知》,提高认识,做好常规工作。

19.5.30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对六一活动期间的安全工作进行布置和安排。

19.5.31安全平台提醒及各项专题通报。各班做好周末安全提醒工作。

19.6.3全体教师会议上强调食品安全、防溺水安全。

19.6.6学校进行端午节假期安全教育。学生签订《端午节假期安全承诺书》。家校沟通各班发送安全提醒,强调防溺水、交通、食品等安全工作。

19.6.10周会进行防汛安全教育。

19.6.17周会进行防溺水、食品安全方面的安全教育。

19.6.20上午大课间进行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对全体师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19.6.24利用周会时间向全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19.6.25进行“珍爱生命、远离”宣传教育。

19.6.26 下午大课间开展“禁毒主题教育”;

19.6.28 三至六年级学生考试后校集,王主任进行暑假安全教育;各班主任进行教育后学生手写“暑假安全保证书”;

19.6.29 一、二年级学生考试后校集,王主任进行暑假安全教育;各班主任进行教育后学生手写“暑假安全保证书”;

19.7.2 教师会布置家长会安全教育内容,教师写家长会教案;

第11篇

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校各项工作驶入了发展快车道,特别是中考成绩,已连续三年跻身于农村中学前三甲。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关怀,得益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也得益于我们深挖内部潜能的管理措施。

一、发掘教师潜能,让教学成为自觉行为,学有所获,教有所成。

(一)以集备为切入点,做细做实常规教学环节,积极培育质量增长点。

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集备出实效”理念,把集备当成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一环来抓,重点加强了集体备课的精度与密度。制定了“双周工作计划”,要求教师超前两周集备,每周至少抽取三节课进行研究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做到“三定”“五统一”;建立“回头看”制度,每备完一课,必须“回头看”,及时查缺补漏,力求教(学)案完臻。为杜绝集备流于形式,我们将各学科的授课时间与内容上墙公开,加强课堂教学的全程管理与监督,自校长起,各领导干部分别蹲片包组,参与备课、听课及评价。

(二)以“一人一课”为载体,激发教师热情,发挥教师能动作用。

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让每一位教师能教、会教、乐教,我们举行了学期“一人一课”活动,用公开课的标准、记分的形式要求教师充分做好准备,成绩计入个人成长档案及学校量化档案,并要求教师平时授课向出课看齐,力求质量最高化,同时,我们同步开展优质课比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等主题活动,广泛营造教学竞技氛围,积极调动教师同台竞技热情。

(三)以“发展论坛”为平台,开阔教师眼界,丰富教师头脑。

我们牢固树立“向教研要效率,向教改要质量”意识,积极引导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以“如何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开设了“十五中论坛”,每周确立2—3名教师为主讲人,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教学研究能力为内容,探讨我校教学、管理发展路子。近年来,已举办论坛讲座100余次,极大地丰富了我校管理与教学的经验、知识储备。

(四)以“落实”为主线,面向每一个学生,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我们借鉴洋思经验,牢固树立“课课求精品、堂堂是考场”意识,采取“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模式,将知识点以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明确时间、内容、方法和要求,以尽可能多的时间换取学生独立思考、想象的空间。教师点拨后,当堂进行达标测试,重心侧向于待优生,力求“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留一个‘尾巴’过夜”。建立零障碍反馈制度,对于学生提出的不解或课后发现的欠缺,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向学生予以解答或补充,并记录到教(学)案中。同时,加强平日与阶段性质量检测,实行每周一测、每月一考制度,精心设计内容,突出重点。讲求考后讲评网的时效,对于每一次考试(包括每日一题),要求教师当天考完、当天阅卷,考后的第一堂课必须是试卷讲评。讲评要从失分率高的题目入手,精讲多练,直至每一个学生都牢固把握。

二、以“学会学习”为主基调,大胆创新,多措并举,积极营造学生成长浓重氛围

为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我校引导学生从“学会”入手,开展了以“感恩、学习、创新、审美”为内容的“四学”活动,多措并举,导行并重,为学生多彩人生提供了崭新舞台。其中值得浓抹重彩的便是学生的“学会学习”。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意识,增强学习实效,近年来,我们从培养学生学习的技能、养成习惯入手,深入开展“学会学习”系列活动。活动共分反思、总结、交流、学习、体验、表彰六个步骤,范围涉及各学科、各学段。整个活动中,学生在反思中自我评价,在总结中融会贯通,在学习中去芜存菁,在体验中品尝成功。同时,积极向学生渗透“要么不做,做必达极致”理念,不断创新载体,强力营造会学、乐学浓重氛围。

学会感恩,让学生有一颗博爱之心。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教导我、感谢同学帮助我、感谢社会关爱我……让学生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用感恩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是十五中德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该校充分利用各宣传媒介,积极开展笔会、演讲、书信、歌咏等活动,让学生在感怀中增强博爱之心、培固回报之感。近期全校同学自发踊跃为患病同学李笑笑捐款、助其早日正常行走便是感恩教育实效明证之一。

学会学习,让学生有一双睿智之眼。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意识,增强学习实效,本学期伊始,该校就从培养技能、养成习惯入手,拉开“学会学习”系列活动序幕。活动共分反思、总结、交流 、学习、体验、表彰六个步骤,范围涉及各学科、各学段。整个活动中,学生在反思中自我评价,在总结中融会贯通,在学习中去芜存菁,在体验中品尝成功。同时,积极向学生渗透“要么不做,做必达极致”理念,不断创新载体,强力营造会学、乐学浓重氛围。

学会创新,让学生有一套管理之法。让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管理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是该校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举措。该校继续塔式管理与链式监督并重方式,诚心采纳学生意见或建议,先后建立三级学生助理制及值周班制,推行“一人一岗”,把权利保障和纪律仲裁还归学生,让学生在能动的活动与实践中走向自律,实现自我的自由。

学会审美,让学生有一个艺术之“家”。让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在美中陶冶情操,实现外在美(环境)与内在美(心灵)相得益彰,是该校始终坚持的育人原则。该校在走廊文化和墙壁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学生搭建了才艺展示平台,相继开展了书画、剪纸、布艺、木雕等活动,将优胜作品在各班的“才艺台”分类展示。通过才艺展示,学生审美观念得以增强,才情得以展现,品行得以升华。

二是开展“四学活动”,让学生既学知识又学做人。首先是让学生学会感恩,并努力使之化为学习动力。我们通过师生家长见面会、师生结对帮教帮扶、成立同学互助组、举行慈善捐助仪式等形式,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来自周围的温暖和关爱,并通过征文、演讲等方式,教育学生感谢父母养育、感谢老师教导、感谢同学帮助、感谢社会关爱,并将之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自觉的学习行为。其次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我校从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养成学习习惯入手,以级部为组织单位,以班级为活动单位,积极开展以“反思、总结、交流、学习、体验”为步骤的“学会学习”系列活动。整个活动中,学生在反思中自我评价,在总结中融会贯通,在学习中去芜存菁,在体验中品尝成功,通过老师的点拨指导,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技能。同时,积极向学生渗透“要么不做,做必达极致”的理念,不断创新载体,努力力营造会学、乐学的良好氛围。再次是让学生学会自主。我校实行塔式管理与链式监督并重方式,积极采纳学生意见或建议,先后建立三级学生助理制及值周班制,积极推行“一人一岗”,把权利保障和纪律仲裁还归学生,让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管理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让学生在能动的活动与实践中走向自律,成熟自我。第四是让学生学会审美。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环境”育人理念,在走廊文化和墙壁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学生搭建了才艺展示平台,相继开展了书画、剪( )纸、布艺、木雕等活动,将优胜作品在各班的“才艺台”分类展示,让学生有一个艺术之“家”,从而让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使学生的审美观念得以增强,才情得以展现,品行得以升华,最终实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相得益彰。

系统的学习研讨了“探究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教育理论,完整的培训了电子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既提高了老师们的理论境界,又丰富了老师们的教学手段。其次是坚持双周教研组活动制度,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先进教改经验,研究探讨教改教法新路子,做到了每次活动有活动主题、有活动考勤,有活动记录,有活动反馈。再次是开展好“四个一”活动,要求每一位教师学好一本理论专著,确定一个教改专题,上好一堂教改实验课,搞好一次经验介绍,活动内容列入个人考核,纳入量化考核成绩。

一、以增强师能为主线,科研先行,层层把关,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教师,学生成绩的提升亦来自于教师。为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我校始终把深入落实“十五中学教学反思十条”作为重点来抓,确立了“让每一位教师体验付出的回报,让每一位学生不留下遗憾”的课堂教学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一是加强教研教改,树立向教研要效率,向教改要质量的意识。我们首先从现代教育理论与技能学习入手,以“如何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开设了“十五中论坛”,每周确立2—3名教师为主讲人,举办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教学研究能力为内容的教师培训,一年来,举办论坛讲座30余次,系统的学习研讨了“探究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教育理论,完整的培训了电子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既提高了老师们的理论境界,又丰富了老师们的教学手段。其次是坚持双周教研组活动制度,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先进教改经验,研究探讨教改教法新路子,做到了每次活动有活动主题、有活动考勤,有活动记录,有活动反馈。再次是开展好“四个一”活动,要求每一位教师学好一本理论专著,确定一个教改专题,上好一堂教改实验课,搞好一次经验介绍,活动内容列入个人考核,纳入量化考核成绩。

二是成立课堂教学协作体,力求课堂效益最大化。为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我们在校内成立包级干部、教研组长、教师个人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协作体,集思广益,搏采众长,力争使每一堂课都成为示范课、优质课。在课堂教学协作体中,包级干部每周参加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教研分析等活动,走进课堂,深入了解一线情况,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协调和解决反映出的问题;各教研组长在行使好教学管理、教学常规检查、信息反馈、指导教学职能的同时,根据本组教师实际,逐人逐节指导确定课堂教法;教师个人则在精备细讲、做好学法指导上下功夫,这样,通过三方协作,找缺点、查不足、出思路、定教法,努力使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课堂教学协作体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发挥集体备课作用,力求“三人一堂课”,集思广益,凸现“n>1”的效果。

三是立足两个内外结合,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两个内外结合即教学竞技内外结合和业务学习内外结合两个平台。在教学竞技内外结合中,我们以校内优质课比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广泛营造教学竞技氛围,调动教师同台竞技热情;同时,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市教体局组织的优质课比赛、教学能手评比等活动,让老师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成长。在业务学习内外结合中,我们既在校内依托优秀教师群体,组织师徒结对传帮带、校内学习论坛等活动促进教师业务成长,又积极联系兄弟学校优秀教师到校传经送宝,也积极鼓励教师外出进名校、访名师、拜名师等活动,在交流学习中提高育人水平。

二、以常规教学为主线,注重过程,强化措施,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为加强我校教育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强化教学常规的贯彻落实,我校在常规教学管理上努力在“细”字上下功夫,做到环节准备仔细、过程落实精细、常规检查严细。

一是用“三高”的标准和“两情一法”来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角色转变。“三高”即觉悟高、目标高、质量高;“两情一法”即对学生有热情、对教学有激情、对工作有方法。平时我们加强对教师的集体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阶段过关质量分析的常规过程管理,让每个任课教师通过“向最好的学、同最强的比、向最高的攀”过程中,努力保持“自强不息的钻劲、忘我工作的干劲、干则必成的韧劲”,在教学工作的具体环节中与时俱进,形成科学严谨的教学习惯。同时,对每位教师提出“六个一”的要求:有一套在狠抓任教学科质量时“科学合理、井井有条、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有一种完成工作任务时“锲而不舍、只争朝夕、干净利索”的 敬业习惯;有一摞“卷面整洁、评改规范、数量齐全、题量合理”的学生作业;有一套“格式规范、字迹美观、重点突出、富有创意、认真反思”的备课本;有一方“秩序井然、节奏明快、活泼生动”的课堂环境;有一个“家长信任、学生敬重、同事欢迎”的教育口碑。

二是抓好教学细节落实,巩固课堂教学主渠道。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关键在课堂。因此,我校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备课环节检查,做好考后质量分析,作为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关键,狠抓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落实。为使课堂教学做到开放性、灵活性、探究性、合作性与讲授性的有机结合,我校提出了“以试题研究为先导、以提高效率为手段、以狠抓落实为保障”的课堂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三指导”和“四落实”,即: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指导学生的课堂质疑和听课方法,指导学生课后的温故知新;落实课前考前集备制度,落实课堂和单元检测制度,落实作业、试卷批改分析反馈制度,落实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分层教学原则。

在“反思我们的教学”的基础上,学校逐渐总结出了课堂教学的“五化”:即教学氛围愉悦化,教学起点问题化,教学内容探究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小结网络化。要求教师每堂课要做到“九个必要”,即:有必要的课堂氛围,有必要的问题设置,有必要的学生思考,有必要的学生活动,有必要的学生合作,有必要的学生合作,有必要的知识拓展,有必要的课堂密度,有必要的归纳总结。

三是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们通过领导班子成员听课评课、家长参教评教、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加大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对传统的、机械的课堂模式给予最大程度的纠正,通过实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评价方法,推行知识与启发思维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共性教学与个性教学相结合、知识训练与自我醒悟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使课堂教学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例如,在初三教学工作中,学校给出了关于一、二、三轮复习的诸多指导意见和具体工作的时间表,由备课组落实到每一节课,适时推出三轮复习的研究课、指导课,并通过集体听课、在学生中广泛征求意见等途径,确定并推广了我校的初三复习课模式,使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三、以“学生成长”为主线,大胆创新,多措并举,积极搭建教育平台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体现者。为让学生在学校中塑造完美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我校以“学生成长”为主线,大胆创新,多措并举,积极搭建教育平台。

一是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各种评比为手段,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我校通过校会、班会、演讲、社会调查、专题讲座、黑板报、手抄报等宣传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逐步使德育教育系列化、活动化。

第12篇

关键词:女子网球; 周课训练; 训练效果; 中国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2-0103一05

对国家网球女队一组训练过程实施科学监控,是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备战2008年奥运会精神,落实“建设好以一线运动队为中心,以争夺金牌的需要为导向,科研、训练、竞赛相结合的科研攻关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备战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本着为运动队服务的宗旨,以网球项目奥运战略为导向,紧跟国家网球女队对科研服务的实际需求,突出训练监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职业网球训练规律和训练模式,努力提高我国女子网球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和主要备战选手的竞技水平,为我国网球项目备战2008年奥运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2005年冬训工作部署和科技服务的要求,课题组主研人员参加了2005年l 1月2日一12月30日在广东江门进行的国家网球队冬训备战工作。对女队一组6位奥运备战选手的训练过程进行了跟踪、监控研究;对6周共64堂训练课的类型、结构、时间安排、组织形式、训练内容及手段、负荷量度和训练效果等进行了观测和详细记录;利用心率表对运动员在一项技术或体能练习过程中的最大心率、运动后的即刻心率和恢复心率进行了抽样监测;在冬训初、末期对部分队员进行了专项素质测试。

2结果与分析

2.1周课训练安排

(1)周训练课次。

各类型周训练课次的安排比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运动队的训练指导思想和训练重点。表1显示,国家网球女队一组每周课次的安排一般为11课次,不同阶段的周训练安排,在课次数量上没有变化,但课的类型随着比赛的临近,单一的体能训练课逐步减少乃至取消,以技战术、体能和比赛相结合的综合训练课增加;周训练课次安排以技战术训练课和综合训练课为主,两种类型的课占了冬训前6周总课次的80%以上,比较符合技能主导类项目特征;冬训前期和中期,很少安排单一的比赛课,但冬训末期(冬训第7、8周)即赛前两周,经观察,教学比赛或与男陪练的模拟比赛课基本上每天安排1课次,符合赛前训练规律。

(2)周技战术训练与体能训练时间。

网球运动是一项对技战术和体能要求都很高的项目。技战术与体能训练的时间比重安排,一直是网球界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据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和冬训期间国家网球队聘请的澳大利亚专职体能教练马克介绍:“职业网球选手可安排75%的体能训练,25%的场地技战术训练;而青少年选手由于技术还不成熟,其体能与技战术训练的比重则可颠倒过来,以技战术训练为主。在准备前期,体能训练比重可以大一些,随着比赛的临近,体能训练的比重可逐渐下降至20%~30%”。所以,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在不同的训练阶段,技战术和体能训练的时间比重应有所不同。而且,目前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点有从过去以发展有氧代谢能力为主逐渐向以发展无氧代谢能力为主的爆发力方面转移的趋势。

由于体能一直是主要备战选手的薄弱环节,本次冬训的主要任务就是着重解决其体能问题。因此,国家女子网球队原计划在冬训前半期技战术与体能训练时间各占一半,这已经在主教练的第1、2周计划和实施过程中显现出来(见表2)。但国家队聘请的瑞典籍技术教练托马斯从第3周主带训练后,体能训练有所削弱,冬训中期的体能训练时间比重下降过快,所占比重较小,与计划初衷有一定差距。如果冬训中期第3~6周体能的训练比重保持在35%-45%,冬训的体能训练效果会更好。

(3)周负荷密度。

负荷密度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所承受的工作频率。在周训练计划中负荷密度安排直接关系到小周期的训练效果,包括阶段性训练的累积效果。

根据冬训跟踪监控结果,我们以冬训第2周和第5周进行比较。表3显示,在第2周的10次课中有3次大负荷课和2次小负荷课,其余课次均为中等负荷,应该说大中小负荷课次的数量是比较合理的。但周一和周二下午连续两次大负荷课,且负荷性质相同,都是专项有氧耐力训练。40 min的耐力跑按体能外教马克的要求完成得很好,但第2天即周二下午运动员又要承受一个4 000 m间歇跑,致使3名队员出现不同程度的伤病,影响了后续训练。这说明同一性质的负荷安排时机不太恰当,大负荷的节奏安排不太合理。而第5周也有2次性质相同的均采用间歇法发展专项耐力的大负荷课(见表4),但周二下午的大负荷训练后,经过周三下午的充分休息,周四承受同样的大负荷课就没有出现过度疲劳,说明周负荷密度安排合理,达到了理想的周负荷安排效果。第5周负荷内容及节奏安排,属典型的“周训练计划的两段式结构”。

从表3、表4看出,国家网球女队一组每天上下午各一次训练课,上午以技战术练习为主,间或安排1 h左右的体能训练,下午以体能训练为主或结合安排技战术练习的综合训练课。上午的课多在11:00结束,运动员午餐后基本上有2 h的午睡时间,周日和周三的下午为调整时间,需要一定时间恢复的大负荷课次和有氧负荷课都安排在每天下午的后半时段,总体上看,除上述第2周外,其它周次的负荷内容及节奏安排都比较合理。只是周大负荷课次偏少,经统计6周训练只有8次大负荷课,平均每周只有1.3次大负荷训练课。根据网球项目的体能特点,适当增加周大负荷课次数量,尤其在一般准备阶段,每周平均2―3次大负荷课安排是可行的,也是适宜的。 (4)训练课的结构模式。 课是组成训练过程的最基本单元,周训练的效果是由一堂堂训练课的有机安排、叠加整合而来。通过6周64堂训练课的跟踪监测统计,国家女网一组训练课的结构模式依然为3个部分:准备部分30~40 min,内容包括一般准备有慢跑、徒手操、拉伸练习、游戏等;专门准备,有半场、全场对拉、一网一底练习等。基本部分90―100min,内容5―8项专项主练。结果部分10~20 min,内容为牵拉、放松跑等。准备部分的时间一般占20%左右,基本部分占65%~70%,结束部分占10%~15%;各部分训练目的明确、层次清晰;基本部分的练习密度经第4~6周统计平均达66.4%,符合网球项目训练特征。课中负荷的安排,技战术训练课是中间高两头低,体能和综合训练课则是前低后高;在内容安排上,

技战术训练课一般是基本技术练习在前,战术组合或实战练习在后,综合课一般是先技战术练习后身体练习,体能训练课一般是先进行针对性训练+补充训练(按每个队员的身体训练处方进行,包括:力量、协调、平衡、柔韧等素质练习),后统一进行专项耐力练习。

在聘请的技术教练托马斯的影响下,本次冬训借鉴了世界职业网球训练理念,单一的技战术或体能训练课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2.5 h,综合训练课不超过3 h(见表3、表4)。一堂课的主练(基本)部分时间约1.5―2 h,每组练习的时间不长(2~5 min居多),以使运动员的兴奋度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课的内容安排不多,但每项练习的负荷强度大,要求高,对课中每一回合的练习都要求运动员按比赛的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去完成。

应该说,随着高水平职业网球比赛竞争的日益加剧.对传统的训练模式包括训练结构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那种一堂课训练内容多、训练时间长、训练节奏慢,过程平淡,即重数量、重回合、重时间、低标准、低质量、低强度,过分强调“量”的积累而忽视“质”的提高的传统的训练模式已不适应现代职业网球竞技比赛的需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采用高标准、高质量、短时间、大强度的训练模式进行训练是职业网球选手进一步提高竞技水平的发展趋势。

2.2课中主要练习实时监控

(1)课中主要技战术练习。

课中对运动员主要技战术练习情况如击球的质量、成功率、击球的落点、失误点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有效地反馈给教练员,可实现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对训练过程的最佳控制。表5就是一个练习的现场监测结果,表5中数据显示,在进行双打1对2的破网练习中,李婷的失误率较李娜低且稳定,3组练习的失误率没有多大变化,而李娜不仅失误率较高,而且随着练习组数的增加其失误率也随之增加,在次日(见表6)和随后的监测结果也都呈现这一现象。这说明李娜在每个练习的开始一般击球的质量和成功率都比较高,随着练习时间的延续、组数的增加,体力的消耗,击球的稳定性就明显下降,尽管其他队员也有这种情况,但没有李娜表现得这么突出。通过专项素质测试和技战术练习监测进一步证明了李娜的专项耐力确实有待提高。

另外,课题组通过前2周的跟踪、监测发现,晏紫底线反手抽球下网较多,主要是上体含胸,身体与上臂的协调用力不好所致,课题组就此与主带教练沟通,达成共识,在后续训练课中这一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

(2)课中体能训练。

课题组不但对体能训练实施了全程监控,还协助主教练制订并实施体能训练计划。对体能训练效果的评价主要采用专项素质测试和恢复心率监测两种方法进行。

由于受伤病的影响,冬训结束前的测试数据不全,但从体能训练跟踪观察和部分队员冬训初末期的测试结果看.主要备战选手的有氧耐力BEEP-TEST测试(一种与网球专项耐力要求相近的对各级有速度限制的“多级20 m折返跑”)成绩普遍明显提高,在受测的3个队员中平均提高了1.1级,达到了11.1级(世界优秀女网选手的基本标准),这是她们坚持每周3~4次有氧耐力练习的结果。反映速度和灵敏素质的在场地上进行的“左右侧转前冲刺跑、正反手侧折返冲刺跑”成绩也有一定的提高,平均时间缩短了0.39s。反映上肢基础力量的“3RM卧推与坐姿平拉”和上肢爆发力的“双手左右侧、头上抛实心球(2 kg)”测试成绩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反映下肢爆发力的“原地单脚和双脚跳摸高”成绩提高不大,主要是训练中发展下肢爆发力的练习安排相对较少。

课题组跟踪监控了晏紫从第2~5周的有氧负荷后心率变化情况。图1显示,在负荷性质基本相同,负荷后即刻心率值也大致相近的条件下,晏紫每周的心率恢复速度都有所加快,运动后1 min内的快速恢复能力更是明显提高。这是由于冬训期间每周都安排了3~4次的有氧训练,加之晏紫没有伤病,从未缺课,训练较为系统,以及针对性营养补充方案实施的结果,所以冬训后她在有氧代谢能力方面的训练效果最为显著。

总体来说,冬训的体能训练是有成效的,主要备战选手在身体素质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与世界优秀选手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离理想目标值还有不小的距离。她们在体能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3训练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分析

国家女网一组每次课的训练基本上采用“一带一”、“一带二”的个人训练和集体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些练习看似集体训练,但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各队员的主攻方向和特点,又进行了区别对待,如李婷、孙甜甜以双打练习为主,李娜、彭帅则以提高单打实战能力为重点来安排每次课的内容,郑洁、晏紫单双打兼顾。

在技战术训练的内容安排上,以冬训第4、5周技战术训练课为例(见表7),每周以熟练基本技术为主的练习,时间只占技战术练习时间的25.8%,而以提高实战能力为主的练习时间占了 74.2%。通过观察统计发现,在实战练习中尤以3、4板的变线、变落点、变节奏、3板后的主动发力、底线结合上网的组合练习居多,由于我们的接发球抢攻意识和能力较差,这次冬训还专门加强了接二发的抢攻技术和战术能力的训练。通过针对性训练,在冬训结束前与男二队的教学比赛中,主要备战选手的变线主动进攻能力、接二发的主动进攻能力和抢攻意识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训练效果显著。

在体能和步法练习等内容安排上,体能外教马克根据每个队员体能测试情况和伤病情况,专门制定了个人体能训练方案,包括个人的体能针对性训练、补充训练和体能康复训练计划。步法外教约耳按一对一的形式组织步法练习,完全根据每个队员的打法特点和比赛中经常出现的场景,精心设计出与专项相关度极高的训练手段,改变了以往类似脱离球的步法练习,每个练习的组数、次数不多,但强度大,要求高,一切结合实战,练习效果好,针对性强。

3小结

(1)对国家女子网球队一组冬训期间周课训练进行跟踪、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和评价意见及时有效地反馈给教练员和运动员,可促进教练员科学制订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量度,选择有效的训练方法手段,提高训练参与者的积极性和训练效率,实现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对训练过程的最佳控制。同时,利用监控所获得的大量数据,可全面、系统地总结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水平女子网球训练模式,为我国网球项目实施科学训练提供较为充分的实践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