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言转换

语言转换

时间:2022-12-28 03:51: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言转换,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言转换

第1篇

西方语言哲学发展由于起源于哲学的流变,其根基是哲学的可知论。从这个理论出发,在对待语言上有某种依赖感,用语言认知世界,是言说的工具。这种研究的目的倾向于哲学领域的问题,属于哲学范畴的论题。如上世纪末期西方学者通过语言学中的语用思维和理论构建了认知哲学,使哲学研究有了突破,形成了新的研究范畴。如果长期致力于语言哲学经典论题的探讨,不利于语言学在语言哲学中的地位提升,也不利于真正实现语言学和哲学的共融共生,语言学研究从语言哲学这个土壤里生出别样的新苗就会化为泡影,使语言学真正变成了纯粹的哲学嫁衣。所以说,无论对于西方还是中国学者,转变旧的传统理念,重新思考研究目标,对于语言学在语言哲学中的发展至关重要。语言具有先在性,语言使世界出场。按照钱冠连先生的观点,从语言下手,对新思想进行哲学思考。应该说,这个思路在国内的外语研究中还未形成主流。以语言学切入哲学有别于国外的从哲学切入语言学,这是两种路径,但并不排斥,实际上是彼此相通的,只是不同的思考和研究范式而已,不拘泥于旧有模式,各有千秋。从英语语言学本身来说,也确实存在很多这样的语言问题。离开哲学视角,也很难做其他学理性的解释,或者很难搞清楚。“逻辑学家的主要任务就在于从语言中解放出来,哲学家工作的主要部分在于与语言的战斗”。按照的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语言作为一个学科来讲,也不是独立的存在,也必须关注人及这个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关涉哲学问题是顺理成章的。西方学者洪堡特认为语言世界观是探讨语言和思维之间关系的论点之一。他认为,“语言的差异不是声音和符号的差异,而是世界观本身的差异”;而个人的世界观更多地是通过语言形成的,……也就是说,“学会一种外语就意味着在业已形成的世界观的领域里赢得一个新的立足点”。虽然斯塔博斯(Stubbs.M.)认为:语言主要是人们在自然状态下发出的比较连贯的口语或者是书面语,不过在这种不自主状态下产生的语言却实在地传递了某种信息。这就说明了研究语言哲学,通过深入研究语言,形成一种世界观,并通过科学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发挥语言的社会作用,从而也达到了研究的预期目的。

二、后语言哲学研究内容的转换

从已有的成果来看,外语界相关学者在语言哲学方面对西方主流思想研究比较清晰,阐述也足够详尽,应该说对语言哲学问题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但由于研究目的等范式的转换,要求后语言哲学的研究内容应开拓视野,逐步丰富,并且应该体现我们本国的研究特色,使我们更加深刻理解语言哲学的特有魅力。从我国的语言哲学研究来看,语言哲学既重视语言形式,又比较看重语言的功能,注重语言中内含的哲学思想表达。春秋时期墨子就十分强调并重视言语的成事作用,主张“取实予名”,即把名称这样的概念推及现实的思考,注意事物变化及其他因素的逻辑关系。另外,儒家的孟子就十分重视语言的伦理意义,注重语言表达的道德哲学功能。孟子曾经指出: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

说明语言不详实、没有好的内容,没有达到内容充实饱满,是语言表达的不当。这里就传递了语言哲学中的伦理问题。如果语言缺乏道德标准,所以表达的涵义不会深远。我们总是倡导学以致用的理念和为我所用的方法论,这与西方的语言哲学观有所不同。这也必然在语言哲学研究方面要与西方的发展方向分道扬镳。从研究内容方面来看,后语言哲学应该体现语言哲学功能和中国特色,体现中国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后语言哲学研究的内容应该是开放和多元的,既要立足语言学的本身,又要关注语用学发展;既要关注语法逻辑,又要分析推论反映出的哲学问题,并且要继承和借鉴已有的优秀研究成果。如对于语用研究中语言的伦理研究,就是语言哲学研究的一个具体问题。有学者用语言哲学视角分析了礼貌用语表达方式,既以后现代视角指出礼貌的动态性和两面性。语用语言礼貌(pragmalinguisticpoliteness)独立于语境(context-free),主要包括句法、词汇、语义、音系特征等语言选择,礼貌表达就是如何使用它们,这属于语用学与语言学之间的问题;依赖语境(context-sen-sitive),这是在社会文化语境下因人际距离、受益与受损、权力与义务等因素影响下语言选择的恰当性,涉及一定的社会规约,这属于语用学与社会文化之间的问题。

以上研究说明作为哲学伦理学层面的礼貌问题的语言现象具有多维性,存在与我国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的契合问题。另外,要注重古代语哲思想的探究,把英语语言现象与中国的哲学很好地结合。如英语字母本身就隐含中国传统的五行八卦原理。英语中元音字母A、E、I、O、U代表组成世界的五种物质模式;中文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分类组成世界的物质,正与英语元音字母相对应。这种研究紧贴哲学源头,有内涵、接地气,意义深远。

三、后语言哲学研究方式的转换

语言具有共融性的特征,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尤其现代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语言成为了重要的信息载体为人们广泛使用,那么语言哲学涉足的范围会不断扩大。相应地,语言哲学研究也会随着这种发展趋势,运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和成果对某一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即跨学科研究。这种跨学科研究就是语言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合璧与贯通。如从语言哲学及翻译的契合点寻找新课题的跨学科研究方面,朱志方教授从语言进化论视角重新审视了蒯因的翻译不确定理论,提出了异族语言不可能没有指称个体的语言手段的论断,证明了蒯因翻译的不确定理论存在缺陷。进化理论为此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佐证,这也表明了多学科参与语言哲学研究可以使问题的解决更有说服力。一般认为,语言哲学研究就是涉及语言学和哲学理论,没有机会运用其他方面的学科理论。但哲学作为解决人类一般问题的学科,给我们以整个世界及人生之解释,仍然可以有机会与其他学科结合,提高语言哲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因为各个学科有各个不同的视角,可以提供语言哲学开放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准备。其实学科划分以人的认识对象为依据,事物存在的本身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一定的事物需要多学科的解释。我国以往的各级各类教育在人文精神方面有所欠缺,缺乏开阔的视野。也就是说,研究语言哲学必须掌握其他跨学科理论,打破学科封闭,这可以为语言哲学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和根基。

四、后语言哲学研究思维的转换

(一)坚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我们知道,语言哲学兴起和发展于西方,大量已有研究成果含有西方的思想基因,其中,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对于语言哲学研究本身的影响不可忽视。这也提醒我们,在后语言哲学研究中必须坚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坚持指导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用科学的逻辑方法解决问题。费尔克劳福(Fairclough.N.)认为:“话语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的使用的语言,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话语即社会实践”。在坚持理论指导下,还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因为是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语言同样也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变化发展的。这样,我们就必须紧跟实践的发展,深刻认识和辨别的话语体系,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好语言的哲学基础。

(二)注重以人为本的思维取向语言是人存在的家园。语言哲学首先关注的是语言,这是从语言哲学的本体论地位来说的。但语言的主体是人,人运用语言这个符号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语言哲学研究中的内容必须关注人的问题。语言哲学思想对于人来讲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以揭示人及人生活的世界为目的,探究人类生活过程中起重要沟通功能的语言在人及其生活世界中的独特存在方式。通过解释、分析语言现象及其逻辑关系等,使语言摆脱工具论的范畴,而进入本体论研究的维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应该是语言哲学研究的最大受益者。

第2篇

关键词:导游口译 语言文化 转换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经济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并在政府鼓励政策指导下蓬勃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走出国门来实现对异国文化最直观的了解,而旅游也随之变成了最便捷的文化体验形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但在旅游过程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必然会在交际过程中产生语言及文化差异。导游口译员作为语言文化传递的使者,则需要直面这类语言文化障碍,并在讲解的过程中去减少甚至消除这些障碍,以达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作用。一名合格的旅游口译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要在工作中时刻具备跨文化意识.以便真正实现导游口译过程中语言及文化的双重转换。

一、导游口译中的语言及文化特点

按照工作方式分。我们一般将口译分为即席翻译和同声传译。导游口译中的翻译大部分属于即席翻译。多数情况下,正式带团之前会有搜集资料、准备讲稿的时间,以便使其讲解更生动易懂。无论途中导游(on-the-way interpreter)或是景点导游(on-the-spot interpreter),在为游客进行讲解服务时。其交际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1.语言的准确性

语言的准确性是口译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在导游口译中对于数字、年份、人名、地名等翻译,更要注重其准确性。虽然导游口译是在旅游娱乐过程中进行的较为轻松的交流翻译方式。气氛上没有会场口译紧张。用词上没有谈判口译精确,但导游作为文化的传递者,肩负着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互相了解、融合的使命,在口译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名合格的导游口译员,不仅可以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能够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流利地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解说内容。这就要求英语导游口译员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加强和巩固英语的基础能力。只有培养了过硬的语言能力,保证专业词汇量的丰富储备,才能在导游口译过程中用准确的语言向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2.风格的灵活性

导游口译发生的场所灵活多变。继而使导游口译的译员需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氛围选择恰当的交流风格。比如机场车站的迎来送往、乘坐旅游巴士途中的互动、纪念碑及墓地的讲解等等,都应根据讲解场合、内容的不同而转换风格。一般来说,旅游的目的是以休闲娱乐为主,译员的主体风格应趋近于生活化、亲近化,必要时恰当的幽默也会给整个游览过程增色不少,使得游客与导游可以和谐、愉快地相处。导游口译员能否在短时间内被游客所接纳及信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游的交流风格。由此可见,导游的交流风格在辅助导游口译过程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正常交流中译员也要注意自己的音量和语调,在保持自身风格的同时兼顾礼貌原则,以免引起外国游客的不适。

3.文化的差异性

导游口译中的文化差异可细分为客观差异及主观差异两个方面。客观差异指两种语言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一般会导致导游口译员在工作中将汉语的用词直接同英语的译文对接。使得译文在词汇及语法上显得生硬、牵强、难以理解。这就导致了语言转换过程难度的增大。例如“月亮上的玉兔”如果翻译成“a jade rabbit on the moon”外国游客就很有可能理解成月亮上的玉制雕塑了。其实我国文化中玉兔的概念可以直接翻译成“moon rabbit”。文化的主观差异性一般表现为由于思维模式、价值观、宗教、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而造成的文化传播障碍。在导游口译的过程中,导游与游客之间,游客与游客之间都极有可能存在这种差异。如果导游口译员不具备较广的知识面和较敏锐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就很有可能在交流过程中产生文化障碍。甚至发生不必要的误会。例如在翻译“日本人的走狗”时,就要考虑到西方文化中对“狗”的习惯性解读。如果直接翻译成“dog”,外国游客不仅了解不到导游想传达的真正含义,反而会主观地产生忠诚、勇敢、机智等印象,这就跟原来想要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了。

二、导游口译中的语言及文化转换策略

导游口译就是实现语言及文化转换的交际过程。但由于导游口译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跨语言、跨文化障碍,要真正实现信息的正确传递,还需要译员对翻译理论及策略有进一步学习和了解。1995年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他《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的概念。异化突出原文的文化色彩,归化则采取了文化补偿策略。使目的语的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归化异化概念的提出,解决了导游口译中的很多交际障碍,也为导游口译的策略提供了广泛认可的理论依据。根据归化理论,导游译员可以用到对等替换、恰当省略等策略;根据异化理论,导游译员可以用到直译、直译+增补等策略。

第3篇

语码是不同种类的语言或者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变体的总称。语码转换,又叫语码选择,是在双语体制中,为了适应不同交际对象转换使用不同语码的现象。[1]在社会语言学文献里,语码或代码(code)一般作为一个中性词语,指称语言或语言变体。它强调的是语言系统作为一个抽象的代码由负载意义的成分组成。这些成分在不同的文体、语域甚至不同的社会群组中有不同的体现。[2]用社会语言学方法进行语码转换研究揭示了社会因素(如种族、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和语码转换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总结出一些语码转换背后的社会动机。[3]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交际手段层出不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仅限于面对面的交流。网络技术的协助和驱动使得处于“身体缺场”境况下的人们同样可以在“虚拟世界”进行会话。网络语言是传播网络的重要载体,正越来越强烈地冲击着传统语言文化,影响着社会。网络语言作为新生事物,记录和折射出网络文化发展的轨迹。因此,网络语言中的语码转换也呈现了新的特点。目前,有关语码转换各种功能体现模式,即语码转换的在哪些方面体现哪些功能的系统论述还屈指可数。作为一种独特的、非传统的语言形式,研究网络聊天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将会为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提供很好的材料。

二、理论依据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外许多学者已经从社会、句法、会话分析、心理以及语用的角度对双语者的语码转换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RonaldWardhaugh将语码解释为“一种语言或语言的变体”。[4]既可用来指某一种语言,又可以指某种方言、文体语言,甚至可以指洋泾浜语和人们为了保密起见私下里设置的密码语言。他指出交际的参与者、场景、话题是制约“语码转换”的基本因素。在具体的语境及具体的语码转换中,通常影响它的主要因素只有一个,其他的为次要因素。

(一)情景型语码转换和隐喻型语码转换理论

Blom&Gumperz发现,人们在语言选择上有时并不一定符合当时语境的常规要求,这种偏听偏离引起听话者对另一种语境的联想,是一种隐喻式(Metaphorical)语码转换。[5]Gumperz和Blom于1972年探讨过语码转换的社会意义,将其区分为两种类型:情景型语码转换(Situationalcode-switching)和隐喻型语码转换(Metaphoricalcode-swiching)。[6]情景型语码转换指那些由于改变场合、时间、话题、参与者等因素而引发的语码转换。这类语码转换只能是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中使用,讲话人需要改变自己的语言来适应情景因素的改变从而最终维持讲话的合适性。如中国学生与外籍教师在英语口语练习课上的交谈。隐喻型语码转换则是指在情景不变的情况下,交际者为了表达一定的交际意图而实施的语码转换,如表示强调、引人注意,表示某种情感,传达某种信息等。本文研究基于汉语为母语聊天者在日常聊天中的记录,因此笔者只对网络聊天中隐喻型语码转换做了统计分析。

(二)标记理论

MyersScotton提出的“标记理论”(MarkednessModel)对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她把决定混合成分语法结构的语言称为“主体语言”(MatrixLanguage),参与语码转换的其它语言称为“嵌入语言”(EmbeddedLanguage)。她的“标记理论”认为语码选择有“无标记”(Un-marked)和“有标记的”(Marked)的区别。[7]她认为语码代表着一组权利和义务,语码转换主要有两个目的:进行无标记选择和有标记选择。标记性模式从语码的社会价值角度对语码转换进行解释。[8]Myers-Scotton详尽阐述了有标记(marked)语码转换的模式。她认为所有的交谈者都有一套标记准则,这些准则有助于他们辨别有标记(marked)语码和无标记(unmarked)语码。80年代至90年代以来,学者们侧重研究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并且把语码转换看成是一种“语境化提示”(contextualizationcue)。[9]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也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语码转换。如祝畹瑾的《语码转换功能及其体现模式》、杜辉的《语码转换与社会规则》等,都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对语码转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无标记语码被定义为“就现有的特定情景和因素而言,在社会标准既定的情况下的一种特殊语言变体的选择,它是一种可预料的话语交流媒介”,而有标记语码则是不可预料的。[10]一般情况下,网络聊天的语码转换属于无标记的语码转换(unmarkedchoice),双方在特定的情况下选择心理感觉趋同的言语表达思维,维持二人正常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并由此得到预期的谈话结果。在另外一些时候,有标记的语码转换(markedchoice)则提示着话题的转变,说话人有意偏离目前对话双方现有的权力或义务关系,以及改变对话的语气目的。[11]

三、网络聊天中“语码转换”的特点

与日常会话一样,在虚拟的空间中,这种网络聊天中的“语码转换”同样可以精确、形象,逼真地传递信息,听话人也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话语交流的意义。然而,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网络聊天中施话者和受话者双方采取的话语交流方式与口头传递信息又有所区别,具有新的特点。首先,网络交际的双方是不见面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或只识其文),参与者的身份比较隐蔽,说什么和怎样说都没有限制,这就导致了语言的随意性。加之,网上交际主要是利用键盘操作来实现,受打字速度和上网时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施话人总要尽量缩短受话人的等待时间,所以往往要按口语的特点来表达思想。其次,交际者从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转换另外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时,是以一种语码为主,其他语码为辅,有主有次。随着社会经济及语言教学的发展,在会话过程中,人们已不仅限于母语交流,外语也参入其中。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采用定量描述和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选取一些原用语为汉语,英语为嵌入语的实例,比较基于母语为汉语的网络用户在日常聊天中的现象,来描述和分析其社会功能与动机。

四、语料的选取

鉴于网络聊天工具众多,本文国内最为流行的QQ即时通讯工具为语料选取的工具并对所收集的其中50篇聊天记录(除语音、视频聊天)进行语料分析。这是因为:首先,QQ聊天不同于日常口头交际,聊天者是通过操纵键盘来输入文字等信息,可以完全保存聊天记录,有利于进行统计分析。其次QQ受众群体广,具有代表性。据统 计,截止2007年底,QQ即时通信注册账户总数达77.417亿,即时通信活跃帐户数3.002亿,最高在线账户数达到3.610万(信息来源于腾讯官方网站)。再次,QQ提供了文字转换,图片传输,QQ表情等服务,为纷繁多样的语码转换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五、网络聊天中“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

语码转换的基本功能,如表明社会地位,拉近心理距离等在网络聊天中同样存在。本文通过对所选取的50篇语料分析统计得知,在句内、句际或语篇层次转换共发生112次语码转换。由上表可知,居前三位的社会功能分别是表强调功能的语码转换共38次,占总数的33.93%,起到委婉语功能的语码转换共27次,占总数的24.11%,起到拉近或拉开心理距离功能的语码转换共23次,占总比例的20.54%。除此之外,其他的社会功能,诸如引用、炫耀等社会功能的其它语码转换共发生24次,占总数的21.43%。因此,可以认为,在所起的社会功能的作用中,主要以前三项为重心。现举例就这三种功能进行分析:

(一)强调功能

例1:快乐飞羊15:01:19你在哪个University?Merry15:03:08在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Merry15:06:02你听说过吗?快乐飞羊15:08:28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西北师范大学是吗?快乐飞羊15:11:14是不是兰州的西北师大Merry15:12:31Youareright,Whichschoolareyoufrom?快乐飞羊15:14:47SuzhouUniversityMerry15:16:11苏州大学,Iknow,thankyou!为了方便、快捷和有效的交流,网络聊天的形式远不同于面对面的A-B-A-B的话论转换模式。网络聊天几乎只是在计算机媒介语篇的背景中。在本段聊天记录中,“快乐飞羊”用英文和中文开始对话,英语的关键词是University,而Merry则选择用英语回答了学校名,“快乐飞羊”为了能与Merry继续进行交谈,将语码转换为汉语。接下来“快乐飞羊”用中、英两种语言说出学校名称,起到了强调和重复的作用。在Merry无反应时“,快乐飞羊”再次给Merry发信息。这时Merry选择用英语与对方交谈,而“快乐飞羊”则顺应对方,采用英语,以此使话题继续下去。Merry为表示她知道“快乐飞羊”所说的学校,将语码转换为汉语,起到了强调学校名称的作用。

(二)委婉语功能

例2:随风10:41:05最近在忙什么?天使10:44:17正在忙论文的事随风10:46:09哦!我以为你有bf了,所以就不跟我们聊系了。(bf即英文boyfriend简写)天使10:48:20哪有?Iamstillsingle.随风10:49:24明天有空吗?出来坐坐天使10:50:02Iamsobusy,我要工作了,改天聊随风10:52:32OK,noproblem在网络聊天中为达到淡化语言中贬义或消极的语义特征,避免交际中的唐突和尴尬,同时为了缩短打字时间,缩略语被广泛使用。在本例中,施话人“随风”用bf代替了男朋友,起到了较为含蓄的表达自己说话意图的社会功能。而受话人“天使”,用插入语形式将语码转换为英语,委婉的回答了自己仍是单身的现状。“随风”尽力抓住机会,邀请对方出去。然而,“天使”将语码转换为英语,委婉推辞了。紧接着她又进行了有标记性的语码转换,并且转换了话题,用警示性的言语直截了当的回拒了对方继续聊天的愿望。因而此时的受话人“随风”用英文轻松的答应了对方的要求,摆脱了自己被拒绝的尴尬。因此,语码转换起到了委婉语的社会功能,使交际双方会于心、惬于意,从而达到了理想的交际效果。

(三)拉近或拉开心理距离

例3:天空16:30:15Hello!碎发16:30:38你好!天空16:31:17想你了,过得咋样?碎发16:32:34I'OK.Thankyou!天空16:35:29干嘛这么客气碎发16:37:34Iamdoingmyhomework天空16:40:45好吧,你忙吧!在例3中,施话人用轻松随意的“Hello”来向对方打招呼。而受话人转换语码用相对比较正式的语体回应。这种有标记的语码转换体现了接话人有偏离施话人的权力,拉开与施话人的距离。当施话人用口语化的语言轻松,亲切的问话时,受话人“碎发”又用英文回答以拉开与施话人的距离,“天空”感觉到对方故意在保持与自己的距离,但仍坚持用汉语口语与施话人交谈,向对方靠拢,以期拉近距离。然而“,碎发”进行了有标记的语码转换,再一次有意偏离现有的会话权利,改变语气以此起到拉大心理距离的功能。从本例中可以看出天空三次想拉近与“碎发”的心理距离,却被“碎发”拒绝,故意疏远。由此可见,语码转换可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在特定关系状态下选择语码,可以有意偏离交际习惯,进而改变施话人与受话人的社会关系。

第4篇

关键词:多语言 数据抽取 对应关系

中图分类号:TP3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c)-0153-02

目前,数据库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数据库的使用和显示语言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统一。在日常工作中,一个国家的公司可能与另一个国家的公司合作做项目。但是两个不同语言国家的公司合作,语言的转换就成了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该软件无论是登录界面还是数据抽出的界面都是由日语的字段组成。其中包含了如:ロット番号、得意先コ`ド等字段。因此,如果两个不同国家的人合作,若都用自己本国语言来进行一些数据操作,则对项目后期的合成带来不便;若只用一国的语言,那么对另一个国家的工作人员来说有极大的语言障碍。文章将提出基于SQL 的数据语言转换方法,以便让不同母语的人在应用的时候,能够克服语言障碍。

1 相关工作

目前,实现数据库的多语言转换的方法主要是两种:(1)使用配置文件;(2)使用第三方语言控件。但是使用这类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使用配置文件很容易使用户的资料和设置破损;而用第三方语言控件则需输入大量数据,载入速度大大变慢,编译效率降低。

因此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上,借鉴多语言切换方案,转换方案思路如图3所示。

如图2可知,该方案是将多语言数据输入数据库,缩短对可执行文件的长度,大大提高系统启动速度,并且保证数据不丢失,从而实现软件界面的多语言转换。

运用该思路,也可将所需要用的软件的语言进行切换:初始是日语,切换成功后,则接下来可用中文进行操作。若是操作完成后,如有需要,可按原方法再重新切换回来。

2 数据语言的转换

2.1 不同语言的数据间对应

对于原先保存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其语言已经固定。比如原来的数据是日语,那么抽出来的也是日语。那么现在在前台调用的人员想看到中文的数据,则需要事先对数据进行转换。

首先查找出原日语数据库中的主要数据项目名(可根据一些列名或者标题名来查找)。

再创建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如表1所示。根据数据中的字段制定上述关系对应列表,并给予编号1、2、3......一个编号(key)对应一组关系。在调用的时候,即可根据编号将日文对应的中文字段抽调出来。

2.2 含相同字段间不同语言切换

在一些主要字段中,可直接采用关系对应表的方式进行转换。但是考虑到一些字段会反复出现,或是许多字段有重复的部分,则可建立不同和相同字段间的映射关系,如图4所示。

如图3可知,用户要查找有关“商品コ`ド”(日文)的数据,但“商品”(日文)这个字段在其他字段中反复出现,因此可以通过该字段同时抽取其他含有该字段的项目名。

3 数据多语言的抽取

3.1 数据抽取思路

在抽取前首先要增加两个语言控件,分别为日文、中文。当用户在前台选择“中文”控件的时候,中文稻菹允境隼矗选择“日文”的时候,日文数据显示出来。

下面是数据抽取整体思路:(以“商品コ`ド”为例)

TextBox

String

商品コ`ド

商品コ`ド 3 INNER JOIN 商品中文 JBT ON

3.商品コ`ド=JBT.商品代码

3.2 数据抽取结果

利用上述思路,先从数据库中抽取日文数据,然后再从相应的中文表中抽取中文数据,抽取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得,左侧原数据是日文版的,经转换后可得右侧中的中文数据,“ロット番号、ステントI部”等字段,均已经显示为中文的“批号、支架营业部”等,这样就方便了不同语言的用户查看数据。

4 结语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SQL Server的数据语言转换方法。该方法首先查找出原日语数据库中的主要数据项目名,根据这些项目名建立相应的对应关系表,再找出含有相同字段的项目名,建立多个对应关系表。然后,建立两个语言的控件,并通过选择相应的编号(key)来抽出相应的数据,从而显示不同语言下的数据,方便了不同语言的用户查看数据。

参考文献

[1] 杨永国.基于SQL Sever数据库技术的多语言转换[J].硅谷,2013(1):31-32.

[2] 李兴原,丁刚.基于SQL Sever数据库技术的多语言转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2):46-47.

[3] 王芳.SQL Server的数据转换[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489-489.

[4] 易国洪.对象和对象-关系DBMS[J].科技广场,2007(1):85-88.

[5] 刘晓娟.关系数据库运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4):60-60.

[6] 黄锐.SQL Server对XML文档的数据抽取方法的分析与实现[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6,11(2):24-25.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49-02

“数学语言是一种以符号表达为主的特殊语言,具体可分为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三类。”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数学语言不断内化、不断形成、不断运用的过程。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了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进行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因此,引导学生构建确定位置模型的过程就是把图表语言、符号语言和文字语言相互转换的过程。现以苏教版四下《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语言转换中构建数对模型。

一、图表语言转换为另一种图表语言,准备构建模型

图表语言是指包含一定数学信息的各种图或表,把一种图表语言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图表语言,能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从而迅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顺利构建数学模型打开方法之门。

教学时,教师先用课件出示学生座位图(如图1),引导学生观察座位图并说出小军的位置。经过

(图1)

仔细观察后,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小军在第3排第4个,有的认为小军在第4组第3个,有的认为小军在第3排第3个……学生很快就产生了疑惑:为什么同样是小军,他的位置却不同?怎样才能用一种统一的方法正确、简明地表示小军的位置呢?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从左往右数的第1竖排、第2竖排……以及从前往后数的第1横排、第2横排……再借助多媒体把每个同学的位置用圆圈图表示(为了突出小军所在的位置,把他所在的位置用黑色圆圈表示出来,如图2)。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行和列。

(图2)

接着,教师借助多媒体依次出示第1列到第6列,以及第1行到第5行,这样情境图变成圆圈图(如图3)。

(图3)

构建数对模型,首先要让学生认识数对的基本要素――列和行。情境图中的座位容易引起学生认知的混淆,教师借助多媒体把情境图变成了圆圈图,这个转换过程把实际问题抽象成了数学问题,也是一种图表语言转换成另一种图表语言的过程,学生在语言转换过程中理解了列和行的含义,掌握了确定第几列和第几行的规则,为后续构建数对模型做好了准备。

二、图表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确立数对模型

符号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外显形式,反映了数学思维的特征,简化了数学思维过程,是数学思维的有效载体,符号语言不仅能简明、直观地表示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非常准确、清晰和深刻,并且具有简约思维和便于交流的功能。把图表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能把图表语言的直观性、整体性和符号语言的抽象性、简洁性有效融合,对学生自主构建数对模型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兴趣,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小军的位置,此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表示方法,于是教师自然地引入数对的表示方法,要先表示列数,再表示行数,它们的前后顺序不能颠倒,两个数中间用“,”隔开,并且要带上“( )”。这样,学生就形成了一致共识――小军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4,3)。学生先学会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位置,再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学生用这种简便方法表示小军位置的过程就是他们把图表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的过程。

三、图表语言转换为文字语言,应用数对模型

数学学科中的文字语言常常具有本学科所特有的确定语义,经常以数学概念或数学术语的形式出现。有些文字语言本身可能还有比喻或象形意义,学生更容易领会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把图表语言转换为文字语言,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很多抽象或枯燥的数学知识的问题解决过程往往是图表语言和文字语言转换的过程。

练习时,教师先出示图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图中瓷砖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图4)

学生在观察四块花色瓷砖的位置以及所表示的数对时,还要思考能否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这时学生发现表示同一列瓷砖位置时,数对的列数相同行数不同;表示同一行瓷砖位置时,数对行数相同列数不同。接着,教师出示某校传达室各班级信箱示意图(如图5),要求学生思考:(1)如果传达室把寄给王洁

(图5)

的信件放在(,4)信箱里,王洁是几年级的学生?(2)如果(4,)表示某班信箱位置,可能是哪个班?(3)如果(,)表示某班信箱位置,可能是哪个班?学生解决问题时,需要根据图中信息一一回答:(,4)表示第四行的信箱,这一行都是四年级的,因此,王洁是四年级的学生;(4,)表示第4列的信箱,这一列都是四班的信箱,(4,)可能是四班的信箱位置;(,)表示任何一个班级的位置,因此,这个信箱可能是全校任何一个班的。最后,教师出示图6,

(图6)

引导学生分别找出(3,2)、(1,1)、(1,3)、(1,1)、(5,4)、(5,1)、(1,4)、(3,3)、(1,3)和(5,1)所在的字母,最后把所有字母按顺序拼在一起,组成的句子就是“I am awesome”,转换成汉语就是“我真棒”。

结合数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于学生充分体验数对模型的广泛应用;把数对模型和英语知识有机融合,是对数学学习“寓教于乐”的尝试,有助于增进学生喜欢数学的感情,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更有效地巩固“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新知识。

第6篇

关键词: 本土文化 油画艺术语言 洪凌 意象山水

“保罗・克勒认为,艺术创作要考虑到四个环节:‘我’(Ich)、‘你’(Du)、‘大地’(ERDE)、‘世界’(WELT),‘我’指艺术家,‘你’指对象。‘我’和‘你’都是站在大地上的,大地是中心。整个世界是一个宇宙的共同体,它以一个大圆的方式把‘我’、‘你’、‘大地’包容进去。‘大地’象征着我们的生活世界,象征着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的创作活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世界和文化传统,要在我们的生活世界和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和获得力量”。[1]因此,在这里我借用保罗・克勒的“四个环节”来引出本土文化下中国当代油画创作如何实现艺术语言的转换这一论题。

如今身处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无不受西方的冲击,作为“舶来品”的代表西方视觉艺术形式的油画,更是在进入20世纪以来,受中国这片热土的传统文化的冲击和抵制,经历了翻云覆雨般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价值体系是油画艺术语言转换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画家洪凌意象山水风格特征的分析与研究,论述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如何把“我”“你”“大地”“世界”四者的关系恰到好处地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如何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实现“油画本土化”,成功实现艺术语言的转换。

画家洪凌是油画“本土化”领域内的佼佼者,他的意象山水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而且引领人们不自觉地转向本土传统文化的思考。洪凌意象山水是画家洪凌融中国山水美学和笔墨意识于油画风景的创造性风格,是对西方油画的吸收与改造,在现代风景油画史上的文化现象中颇具一定意义。

一、从“山水”与“风景”时空观念差异的角度分析

以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为依据的美学思想和西方艺术,为油画风景的起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为西方艺术家忠实、客观地描绘大自然的源头。“模仿说”与“透视原理”被普遍运用在西方绘画艺术中。而中国受儒、道思想的影响,绘画的时空观念与西方大相径庭。“三远法”所构的空间不是几何学的科学性透视空间,而是诗意的创造性的艺术空间。[2]不是“真”的情景的再现,而是“道”的观念的体现。“西方人是以人为主体,采取以内向外的关照方式。中国古人则是由对自然大化的内省而导致的以外向内的观道体验”[3]。

“洪凌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意象山水的创作中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了山水画创作‘天人合一,心有万象,天马行空’、‘肇自然之灵性,成造化之功能,于咫尺之图,写画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下,春夏秋冬,阴晴雨雪生于笔下’的艺术理念、艺术思维和创作方法”。[4]抛弃了西方风景画惯有的“焦点透视”法则,采用了“散点透视”,画面平面展开,没有了中心式的定点取景,而形成了极具东方式的构图上的连绵感;撇弃了艺术“模仿论”,而是在自然中寻找自我,寻找自我精神与自然的契合,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和心物相应,像中国古代卜居山林的山水画家那样“饱游绕看”、“走遍山川读自然”,在体静心闲的状态中观察体味、静思冥想。他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灵魂,他在创作中“搜尽奇峰打草稿”。

二、从“山水”与“风景”色彩观念差异的角度分析

“西方的油画风景是以客观再现自然风景为目的,因而追求色彩结构本身的表现力,以反映视觉印象为宗旨。而‘油画山水’则是继承中国传统山水画精神,将自然风光作为一种人的意象来表达,它不是对自然色彩的摹仿,而是自然色彩的再创造”。[5]可见,西方油画是以色彩见长,油画对色彩的研究是其他任何画种不可比拟的。这是“油画山水”与油画风景在色彩运用上的本质的区别。

洪凌意象山水体现了他把中国传统绘画对色彩的理解,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他意象山水的创作中,是意念的色彩、主观的色彩。打破了传统西画所谓“固有色”的先入之见,不再拘泥于严密的色彩推论,更注重于整体的色彩把握和对色彩的感性体悟。再加上引入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念,运用了中国山水画的笔法,洪凌画面中色彩符号的意义得到了新的发展。在单一的色彩中寻求丰富的层次美,在含蓄中寻求变幻的色彩韵味,达到了“以虚写实,含蓄蕴藉,而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境界。这也充分说明了洪凌在意象山水的创作中对色彩的独特理解和创新表达。

三、从“山水”与“风景”形式语言差异的角度分析

“题材是不同文化心理作用下形成的图式的投射结果,而材料与媒介只是这种投射所依附的物化形式。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和西方人眼中的对象,如山水和风景、花鸟和静物,都呈现出不同的视觉形式,此导源于‘意境图式’和‘实境图式’的差异和分野,而在各自相应的投射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趋于完整的材料使用和操作系统。中国绘画以笔墨为材料核心,并附以纸、水、砚、印等为配套的材料,通过心理结构的虚实关系,集中体现于提、按、勾、描、缓、急、收、放等多种技巧,与‘意境图式’相呼应;而西方绘画则以油彩为材料的典型,通过物态结构的纵深关系,集中反映在明暗、透视和解剖等造型手段之中,讲究色彩的立体化和层次感以及构图的整体和均衡等要素――这就相应造成了‘点线结构’和‘块面结构’的两种心理投射”。[6]因此,便形成了中国的“山水”和西方的“风景”两个有着本质区别的画种。

洪凌意象山水在图式、取材、造型、用色、笔意到最终画面意境的表达,都与中国水墨山水画有诸多亲缘关系,构成了油画材料语言自身的精神传达。图式上,他渐渐撇弃了西方固有的焦点透视,物象在二维画布上平面展开,似有迎面扑来之气势;天空大面积的色彩平涂,似有中国画家“惜墨如金”之喜好。造型上,不是西方惯有的如实描绘,而是写“胸中丘壑”,使画面景致在“似与不似之间”穿插交汇、或隐或现、或有或无。色彩上,在深刻理解了中国画中的“积墨法”之后,色彩的处理上,发挥了油画色彩可以厚涂可以覆盖的特性,色层之间相互掩映、相互叠压,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效果。其中有“泼墨”似的大面积的底色,也有最后“点彩”似的点睛之笔。“中国书法式的用笔,‘高远’、‘深远’、‘平远’的布局与透视效果,仿佛是西方表现主义的力作,又仿佛是古趣盎然的宋元山水。中国式的笔情墨趣间充分表现出华夏大地的山魂水魄。他将现代化的油画语言、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和对九州山水的体悟,水融般的糅合到了一起”。[7]洪凌在油画材料语言与造型语言、色彩语言之间寻找到了适合自己艺术发展需要的切合点――西方风景油画与中国山水画的结合与创造。

通过对洪凌意象山水风格特征的分析与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在油画“本土化”的领域中,画家在创作中要使得这些本土文化资源成为当代艺术的可视图像,需要付出艰辛的语言转换工作,并以此来完成建立中国当代艺术价值体系。只有如此,中国当代艺术才有可能重构西方主流现代性,才能切身地参与到全球性的历史变动中,成为新文化形态的生产者,最终将会在国际性展览上与全球当代艺术进行真正平等的对话。

参考文献:

[1]孙周兴,高士明.顺其自然[G].视觉的思想:“现象学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50.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81.

[3]赵兴红.山水画 风景画――略论概念的文化差异[J].书画艺术,2005,(6):19.

[4]刘利霞,白晓剑.民族文化精神与中国油画的融合[J].美术大观,2007,(12):201.

[5]谭天.论油画山水[J].美术学报,1999,(1):66-67.

[6]李超.中国油画和山水意境[C].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219-220.

第7篇

关键词:青绿色彩 继承 转换

山水画形成伊始,就以青绿色彩为主形成表现自然的装饰性的审美情感,其中并不带有强烈的哲学色彩。而自五代、宋以降,水墨山水画以其文人审美观念与理想的介入,成为后世近千年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主流。我们绕过传统文人色彩的表现状态,回到青绿表现时期,以青绿色彩改造文人色彩,使色彩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对传统进行主观性的重新建构,把传统之中的笔墨与色彩的精华加以提炼、结合,形成既有水墨的写意表现又有色彩自由情感抒发的具有现代观念的山水新样式。因此,要通过继承传统青绿山水的色彩表现来促进当代山水画的发展。

一、青绿山水画色彩的表现特征

1.青绿色彩的装饰性

青绿山水常运用石青、石绿、朱砂、金等矿物色彩。这些石质粉末颜色具有很强的覆盖性,色彩艳丽明快、浓烈奔放,产生出富丽辉煌的视觉效果。唐宋之际青绿山水在勾线之后以色平涂为主,熟绢的材质性能和纸相比,无法实现色彩的迅速晕染,更适于色的平涂,这也增强了画面的份量感。材料的性质与施色方法等使青绿山水画具有了非常强烈的装饰效果。

2.青绿色彩的写意性

元以来,大青绿的表现减少,由于文人水墨的兴盛,青绿式微,虽各朝也有做青绿山水者,但多与水墨相依存,以水墨为主。在水墨渲染的基础之上,施以青绿色彩,多数山水画家为求笔墨的保留,用青绿色彩时适可而止。宣纸的运用让青绿色彩失去了平涂的条件,它对色彩同样产生了晕染渗化的效果。色彩的表现融入到水墨的表达之中,色彩随水墨渗化达到了画面的统一,因此色彩也产生了与笔墨相同的写意性。

二、青绿色彩的装饰性与水墨相结合的当代画家作品分析

传统青绿色彩因色彩的性质、材料的特点,使其在山水的表现中具有装饰性的视觉效果。装饰性的效果使色彩呈现平面厚重的状态。当代画家在继承这种青绿色彩装饰性的同时,把它与笔墨相结合,实现了色彩的当代转换,创新了山水画的表现。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卓鹤君:把传统笔墨线条的曲折游动变为直线的错落交织而成山川图像,缩减线条曲度带来的纵深感,增强直线线条笔墨组合而成的黑白灰大的墨块。这种表现将山川形象更加整体化、概括化,并趋向一种视觉图式的装饰平面感。借用传统大青绿、石绿、金等色彩的浓烈厚重来填充平面化的线型笔墨空间,形成水墨气韵的流a动舒展与色彩的聚集。画家通过色彩的平面几何型表现增强画面的现代感,色彩要想从水墨中突出出来,与水墨形成对比,必须采用厚涂色的方式,厚涂青绿色彩使色彩不会发生浓淡变化,进而形成色彩的平面化状态。色的平面依靠水墨为底使色彩不艳俗浮躁,色彩达到饱和、沉稳、润泽的状态。水墨的气韵流动与浓郁的青绿色彩块面最终在画面中达到和谐统一,把传统文人水墨引向了新的高度。

画家许俊:许俊的青绿山水继承了传统大青绿的设色方法,并结合笔墨语言形成具有现代特点的新青绿表现。画家采用有色宣纸为底,山川楼阁以浓墨勾勒其型,改变早期大青绿空勾无皴方式,增加皴、擦、点、染的笔墨技巧,以粗放厚重、方直劲挺的线条和饱满润泽的皴染为主,表现空间与质感,使山石层次丰富、线条灵动。在此基础上施青绿重色,做平面涂染,这改变了传统水墨山水的淡着色产生的色彩空间从属地位,色彩从局部走向整个画面,这样必然产生色的平面状态,形成色彩的装饰性。在色彩平面化的同时,笔墨语言加强,山石结构层次的强调让景物的空间感加深,近处山石通过涂色前的笔墨造型和涂色后的笔墨层次表现,使山川产生空间感。同时,近处山石的石绿重色与远山的稍淡的蓝色,形成远近、厚薄的对比,这样运用平面色块的对比就产生了空间变化,由此,新的山水图式产生了。画家从传统青绿山水中提取色彩的平面表现,从传统水墨中借鉴笔墨的形式语言,让两者相结合,这样笔墨在色彩的范围内有了丰富的层次表现,色彩在笔墨的造型空间中被充分放大。画家采取了笔墨与色彩并行发展的创作理念,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

三、青绿色彩的写意性与水墨相结合的当代画家作品分析

当代山水画家卢禹舜等一批艺术家运用传统青绿色彩写意性融合水墨,创造了山水画表现的新形式。

卢禹舜在传统笔墨与色彩表现方式上都是非常独到的。画家从传统大青绿的重彩施色中得到启示,他的作品充分做到了色彩的写意性与水墨的结合,既继承了传统的笔墨情趣又提升了色彩的精神内涵,使色彩融于水墨氤氲的意境中,并幻化为视觉的主体。在山水画的表现上改变笔墨与造型的对立状态,使笔墨造型融合在一起,增强水墨形象的整体感。采用勾和染的方式减少对山石空间深度的表现,让色彩进入画面的主体空间中,与笔墨造型形成对比统一的视觉关系。画面中山石的空间深度的表现被弱化,服从于笔墨的整体表达,通过近处山石的勾画与远处浓重水墨的晕染,形成山水空间的关系与强烈的对比,只勾出山体轮廓,不在山石的细节上做空间表现,由此,色彩就进入山石的结构中,形成色彩的平面表现。一幅画不仅要有对比,更要有统一,画家把青绿色彩的写意性表现加强,让色彩走出山石结构的范围,主动与墨相连接、相渗透,形成色彩的气韵流动,青绿色彩产生了与水墨一样的渲染效果,也形成了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因此色彩就获得了表现的主动性。色彩对形体的超越产生的色彩写意性与装饰性,最终与水墨实现完美的融合,既体现了传统文人的高尚文雅,又表达了现代色彩的精神情感与意蕴。

四、对青绿色彩的继承与转换实现了当代山水画色彩表现的拓展

当代山水画家在借用青绿表现创新时,实现了青绿色彩的写意性改变,色彩的表现上升到与水墨同等的理论层次。新时代的画家们从传统中寻找开拓创新的基点,寻找到色彩的优势与不足,以色的优势补墨的不足,同时把水墨的精神情感赋予色彩,让色彩实现自身的超越,继承色彩的装饰性与写意性表达,并实现与水墨的融合转换。这样,色彩就超越了本身的物理属性,达到了情感的宣泄,最终使山水精神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许俊.新编青绿山水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

关键词:语码转换,语码混用,双言制,借用,临时借用。

引言:

语码转换虽然是很早就有的现象,可是学术界真正对它产生浓厚兴趣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学者们大致研究了三个问题(刘绍忠、韦娟,2001年10月):第一,关于语码转换的定义(Gumperz,1971;Hudson,1981;Verschueren,1999);第二,对语码转换进行分类描写(Gumperz,1971;Gumperz&Hymes,1972;Hudson,1981;Auer,1990);第三,关于语码转换的交际效果(祝畹瑾,1992;许朝阳,1999;阳志清,1992)。本文将重点阐述第一个问题--语码转换的定义以及容易与之混淆的几个概念。

一、语码转换的定义

对语码转换的定义,不同的语言学家各有侧重(何自然、于国栋,2001年)。Fraomkin(1998)的定义是将一个单词或词组插入正在使用的一句话中,或在两种语言变体或语码间来换使用的现象。Scotton(1993)认为语码转换是在同一次谈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McKay&Hornberger(1996)认为当言语社团中存在两种或更多的语言时,讲话人经常从一种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现象是语码转换。Poplack(1993)描述的语码转换是在连续的话语中出现不同语言的句子或句子片段的现象。她认为新插入成分的内部结构必须符合原有语言的句法和词法规则。

总的说来,对语码转换的定义有三方面的内容(王瑾、黄国文,2004年):第一,操双语或多语者在同一次会话中从一种语言转向使用另一种语言的现象(Herman1968,Rubin1968,Greenfield1972,Laosa1975,Sankoff1980)。第二,在主要使用一种语言的过程中穿插使用另一种语言组块(词、词组、句子或更大的语言单位),对于这种现象,有的社会语言学家认为是语码转换(ValdesFallis1978);有的则认为它仅是一种语码混合(Gumperz1977,Graser1980,etal)。第三,指某一语言系统内各种语言变体之间的转换(Blom&Gumperz1972,Coapland1980,etal)。

进行语码转换的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基础语,另一种是辅助语。前者是会话中使用的主要语言,后者则是转换中出现频率相对小一些的语言。

二、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与语码混用(code-mixing)

研究语码转换,就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语码混用,关于二者的关系,大致有三种看法(王瑾、黄国文,2004年):(1)认为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与语码混用(code-mixing)之间存在区别;(2)认为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没有什么区别;(3)对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区别不置可否。

将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区分开来的确有利于研究语法限制,但是在研究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的交际功能时就没有必要了。所以是否要做出区分取决于具体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通常情况下,讲到语码转换,即包括句间语码转换,又包括句内语码混用,这样既可以省却了术语烦琐,也避免了"语码混用"这个术语带有的消极意义。

三、语码转换与双言制(diglossia)

语码转换与Ferguson(1959)说的双言制之间共同的地方是它们涉及到同一语言社团或个人对两种语言或语码的使用。但是语码转换与双言制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

在典型的双言制情景下,语言的功能是由制约双语语境的社会因素决定的,而且这种决定是永久性的(何自然、于国栋,2001年)。双言制下的两种语言共存于一个语言社团,而且两种语言各司其职、各有专能。所以,在双言制的语言社团内语言与功能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尽管交际者掌握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但是他们在交际的时刻只使用其中的一种语言。双言制所涉及的两种语言,其中一个往往是高变体,另外一个是低变体,这种不同取决于语言的使用场合。

然而,语码转换的使用却要涉及到众多的因素,不仅仅是情景或使用场合。比如交际者之间的关系、交际者的交际目的、交际者的语言水平等等。如果将语码转换与双言制相比较而言,前者是一个更加动态、更加复杂的概念。

三、语码转换与双言制(diglossia)

语码转换与Ferguson(1959)说的双言制之间共同的地方是它们涉及到同一语言社团或个人对两种语言或语码的使用。但是语码转换与双言制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

在典型的双言制情景下,语言的功能是由制约双语语境的社会因素决定的,而且这种决定是永久性的(何自然、于国栋,2001年)。双言制下的两种语言共存于一个语言社团,而且两种语言各司其职、各有专能。所以,在双言制的语言社团内语言与功能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尽管交际者掌握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但是他们在交际的时刻只使用其中的一种语言。双言制所涉及的两种语言,其中一个往往是高变体,另外一个是低变体,这种不同取决于语言的使用场合。

然而,语码转换的使用却要涉及到众多的因素,不仅仅是情景或使用场合。比如交际者之间的关系、交际者的交际目的、交际者的语言水平等等。如果将语码转换与双言制相比较而言,前者是一个更加动态、更加复杂的概念。

4、语码转换、借用(borrowing)和临时借用(nonceborrowing)

许多研究者(Backus1995,Haugen1956,Poplack1990,Romaine1989,Treffer-Daller1991)都探讨过语码转换和词语借用的区别,但是却未就两者的区别达成一致的见解。关于单个词汇的转换是属于语码转换还是属于借用就有两派不同的观点:其中的一派(比如,Poplack)认为语码转换和借用是完全不同的现象,它们有着不同的表层结构和受不同条件的制约;另一派(比如,Treffers-Daller)则认为语码转换和借用处在一个连续体的两端,它们受同样的条件制约。

尽管区分语码转换和借用并不容易,但是这种努力仍然是必要的。我们可以说语码转换发生在言语层次上,而借用则发生在语言层次上。正如DavidS.Li(1996)所讲大多数学者们都认为语码转换与借用不同,如果我们把某种外域来源的词语表达称作借用的话,这就意味着(a)它已经成为该单语社团(monolingualspeechcommunity)的语库的一部分,(b)它已经完全被主导语言(hostlanguage)的音位和形位融合。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术语是临时借用。临时借用与借用的不同在于使用频率、接受程度和音位融合程度等方面。所以说临时借用处在借用和语码转换之间,是语码转换和借用的中间区域。也许这正是研究者难以准确区分语码转换、借用和临时借用的原因。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语码转换的定义及容易与它混淆的几个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读者对语码转换这一现象有所了解。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是做了个简要介绍。语码转换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目前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Backus,Ad.Twoinone:bilingualspeechofTurkishimmigrantsintheNetherlands.DoctoralDissertation,KatholiekeUniversiteitBrabant.[PublishedinPfsff,C.ed.Contactsandconflicts:perspectivesfromcode-switchingresearch.(1997).]1995.

[2]Haugen.E.BilingualisminAmerica:Abibliographyandresearchguide.Alabama:UniversityofAlabamaPress/AmericanDialectSociety.1956.

[3]Li,C.S.Issuesinbilingualismandbiculturalism:aHongKongcasestudy.NewYork;Washington,D.C./Baltimore;Bern;FrankfurtamMain;Berlin;Vienna;Paris:PeterLangPublishingInc.1996.

[4]Poplack,S.Variationtheoryandlanguagecontact:Concepts,methodsanddata.InPapersfromtheWorkshoponConcepts,MethodsandData,33-65.Strasbourg:EuropeanScienceFoundation.1990.

[5]Romaine,S.Bilingualism.Oxford:BasilBlackwell.1989.

[6]Treffers-Daller,J.Towardsauniformapproachtocode-switchingandborrowing.InPapersfortheWorkshoponConstraints,Conditions,andModels,259-279.Strasbourg:EuropeanScienceFoundation.1991.

[8]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季刊)》,第24卷2001年第1期(总第91期):85-95。

第9篇

关键词: 转换生成语法 逆转换 动态对等

一、引言

近代以来,西方翻译理论的一大特点是把翻译问题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1]。翻译理论研究迎来语言学转向――每一种翻译理论都是以某种语言学思想为理论基础。1957年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在《句法结构》中提出转换生成语法,标志着西方语言学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尤金・奈达在总结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成功地将其和翻译理论实践结合起来,创建了“逆转换”、“动态对等”一系列重要概念。由此可见,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对奈达的影响深刻地反映出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的紧密结合。下面将从乔姆斯基的理论出发,讨论二者的紧密联系,揭示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理论的重大影响。

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在乔姆斯基以前,西方语言学家将研究视角集中于语言的共时结构,侧重于对语言现象的描写,特别是对语言系统的精密描写。转换成语法改变了以描写为主、侧重语言共时结构的传统研究观念,将视角放在阐释人类的语言能力上。在某种程度上,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一场语言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乔姆斯基在《句法结构》一书中详细地阐释了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内涵。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体系虽然庞杂,但核心思想很简单:语言不是人脑以外的东西,而是人生来就有的思维行为[2]。在《语言理论的若干问题》一书中,乔姆斯基提出了“深层结构”概念。他认为,人生来就有应用语言知识的天赋。语言学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语言能力,研究人脑中的语言知识[3]。

具体来说,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框架由三个部分构成。首先是句法部分,这其中可以进一步分为基础部分和转化部分。基础部分主要描写语言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进而构成语言的深层结构。转换部分则由转换规则组成,句法部分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构成表层结构。第二是语义部分,即解释句子深层结构中所包含的语义。第三是语音部分,即句子凭借语音最后达到句子的表层结构。所以,在乔姆斯基看来,任何一个句子都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规则和表层结构三部分组成。将语言分成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是西方语言学发展史上的一次有益尝试。拨开千变万化的表层结构,人们可以看到隐藏在语言深处的深层结构。转换规则的运用则使人们原本在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间的“非理性”的位移变得有章可循。

三、奈达的翻译理论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不仅给语言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且直接推动了奈达翻译理论的构建。“奈达在阐释自己的理论时借用了乔姆斯基的理论模式,其中包括人脑的固有结构的概念、转换生成规则以及将表层符号将表层符号认做一种次要的表象的观点等的观点等”[4]。受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启发,奈达认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中蕴含语言的普遍规律。从深层结构的维度观察人类语言,会发现形形的人类语言背后实则埋藏具有普遍意义的语义规则。人类语言在语义层面的共通性和相似性正是翻译得以进行的基础。

基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结合自身的理论实践,奈达提出“逆转换”和“动态对等”两个重要概念。转换生成语法认为,语言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机制可以得到其表层结构,然而,在翻译时,译者可以对源语言进行解构,逆向运用转换机制,即从源语言的表层结构追溯到深层结构,进而得出源语言的核心语义。由于人类语言在深层结构层面具有相似性,译者可以在目的语中找到和源语言语义对应的深层结构,再通过转换规则得出目的语的表层结构。逆转换得以实现的关键之处在于人类语言在深层结构具有相似性。因此,在从源语言到目的语的转换过程中要始终牢牢抓住双方的深层结构,进而实现双方在深层结构上的对等,由此推导出符合目的语语法规则和语境要求的表层结构。

奈达的另一重要概念――动态对等则借鉴了“读者反应”理论。如果说逆转换强调的是翻译过程的话,那么动态对等注重的则是翻译结果,即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动态对等是指基于源语言和目的语双方深层结构所具有的相似性,由逆转换机制得出的译文,可以使目的语读者获得和源语言读者一样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感受。动态对等的独特之处在于,翻译行为最后应以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作为归依。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的接受程度,从读者的角度观照翻译,这是动态对等在理论上的一次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动态对等在翻译过程中实现与否及其实现程度的强弱直接决定了翻译质量的高低。因此,动态对等是衡量逆转换是否正确、翻译是否成功的一把标尺。译者在翻译中不仅要在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取得表层结构上的形式对等,更要实现双方在深层结构上的动态对等。

四、结语

转换生成语法作为语言学理论,不仅推动了语言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对翻译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奈达在结合自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转换生成语法融入自身翻译理论构建,他的逆转换和动态对等成功地将语言学概念融入到翻译实践中,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谭裁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2]谢媛媛.转换生成语法和奈达的翻译思想.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2(6).

第10篇

[关键词] 语码转换;外企语码转换;转换类型;转换原因

语码转换最早由Fishman在1971年提出来,其界定为人们在一次对话或交谈中用了两种或更多的语言变体。语码转换涵盖了语码混合和借用,是现代语言交际中的常见语言现象之一。[1]随着我国英语教育的普及,西方文化的深入影响,国际交往的频繁,语码转换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增多,尤其在外企,语码转换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

近期在中国上映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深刻地反应了外企生活,电影对白中体现了语码转换。本文从电影对话实例分析外企中语码转换现象。

一、语码转换的定义

在会话交际中随着语境、说话人的角色、谈话的主题、场所等的变化需要使用相应的语体,社会语言学将这些语言或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统称为语码。[2]一般认为,语码转换指的是说话者在对话或谈话中,从使用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转换到另外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

根据标记理论,Scotton把语码转换分为有标记的语码转换和无标记的语码转换。无标记的语码转换指在规约化语境下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语言选择,有标记的语码转换与此相反。选择有标记的语码转换说明说话者意欲扩大或缩小与听者的社会距离,体现权势关系或事物关系。[1]

在本研究中,《杜拉拉升职记》中的语码转换被视为有标记的选择,因为在中国,普遍的交际用语为普通话。外企日常会话交谈以普通话为主,夹杂少许的语码转换。

二、语码转换的原因

《杜拉拉升职记》中存在大量的语码转换。经搜集资料,研究发现发生语码转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直接使用英语使表达更准确,如姓名,地址等

外企中,员工都有机会与外国人接触,都有自己的英文名字,如Helen、John、David、Rose。因此在杜拉拉刚入职那天,就被问及英文名字,她还开玩笑地说自己的英文名字就是Lala。《杜拉拉升职记》中DB在中国区的总裁Howard,如果大家不称呼他的英文名字,改用中文名字,将会对他的名字翻译有不同的意见,可以译为何好德,亦可译为何厚德,那将失去准确性。直接称呼其Howard,可避免歧义产生。

(二)身份协商

DB公司老板是外国人,其母语是英语,日常交谈中偶尔使用英语是对身份的一种表达。作为外国人,汉语水平显然不如英语高,其交际语主要为英语,用母语表达自身情感更为贴切,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公司职员,有义务配合老板的言语,在交谈中语码转换就产生了。

例1 杜拉拉陪同老板李斯特见一客户经理,李斯特记不起对方名字,便向拉拉低声道:“Whos this guy?”

拉拉连忙低声说:“Jack Qiu,Key Account South RSM.”[3]

对李斯特这一西方人而言,尽管在中国任职,其母语终归是英语。情急之下,第一个出现在他头脑中的语言是英语,而不是对他而言有些生疏的汉语。拉拉作为他的下属,应全力配合老板用英语回答老板的问题。在此种环境下,语码转换就发生了。

例 2 李斯特决定给杜拉拉升职时,他满面春风地说:“Hi,Lala! I have good news for you! You get promotion.”[3]

这句英语是无需再三思考,李斯特脱口而出的。作为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人,李斯特在通知拉拉获得升职时,内心十分高兴,在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时,即使在以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中国这一大环境,第一个进入他脑海的还他的母语――英语。这就是一种身份协商。

(三)媒介影响

电视、网络等媒介对人们的影响极为深远,其使用的语言也受到人们的模仿。一些在媒介中广泛使用的英语单词已被人们所熟识,与汉语相比较,英语更显得得体。

例3 拉拉极其生气地对Helen说:“把不同意见写成E-mail发给我,要快!”[3]

对人们而言,把邮件说成E-mail已不是新鲜事。随着中外交流的扩大,很多英语词汇融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对这些英语词的出现不觉得任何惊异。

电影中EQ、IQ、BLOG等词也频繁出现,无需多解释,都能被人们理解。

(四)语言修辞功能

讲话者在使用汉语过程中为了委婉、强调、回避,用语码转换来达到这一目的。基于此出现的语码转换在《杜拉拉升职记》中也广泛体现。

例4 拉拉刚进DB时,看到所有经理的办公室都用大块的玻璃来做间隔墙。

拉拉问Helen:“这么设计是为了美观吗?”

Helen说:“不是,是为了预防sexual harassment。”[3]

Sexual harassment是性骚扰的意思。为了体现外企员工的素质、教养,Helen不是直白地说出,而采取语码转换委婉表达。

例 5 电影中,拉拉问及王伟与Daisy的私生活时,用condom委婉地表达。

当拉拉与王伟闹别扭时,王伟往往会用come on来逗拉拉开心,以期拉近二人之间的距离,强调两人处于恋爱关系中,可以相互间用撒娇的形式来回避某些对二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的言辞。

(五)语言表现能力

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世界500强外企DB公司的职员,会一口流利的英语是一种能力的象征。电影中几乎所有的员工都能听懂英语,并能适当地用英语表达观点。

例 6 拉拉对新上任的周亮讲解公司与个人的关系时,说道:“威望与权力是相结合的,没有power哪里去找admiration。”[3]

很明显,拉拉此处的语码转换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自己的地位,明确表明了自己是周的上级。

(六)专业化、现代化、职业化的要求

外企中大部分的管理理念都来自国外,日常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用到一些专业的管理术语。

如《杜拉拉升职记》中,多次在对话中提到SWOT分析,即指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SOP表示办事处管理标准操作流程。又如SMART原则,代表明确性(specific)、衡量性(measurable)、可接受性(attainable)、实际性(relevant)、时限性(time-based)。

这种语码转换现象表明,一方面,采用相对省时省力而又简约的英语缩略词形式,符合语言使用者的经济原则和语言简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是社会国际化与信息化在语言运用上的折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人文化素质和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4]

(七)拉近或疏远人际关系

用同一种语言交流时,双方的距离会被拉近。这正是处于异乡见到老乡分外亲切的原因。

例7 Daisy知道自己的战友Isabella怀孕时,问道:“侬啥辰光有小宁啦?(你啥时候怀孕的呀?)[3]

Daisy想收买Isabella,使用语码转换,一改往日的普通话,用上海话交谈,借以老乡的身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但使用与日常语言不一样的变体时,还有另一种可能,即疏远人际关系。

电影中,平日拉拉与人交谈都十分尊重他人,符合自己HR的身份,显示个人水平,但当Maggie一再对拉拉提出质疑时,拉拉一转平日之态,说话毫不客气,不耐烦道:“怎么你也想当十万吗?这么多为什么?”在离开前,拉拉又阴着脸吩咐道:“记住不要出去多嘴。”[3]

三、语码转换的形式

根据转换发生的语言结构层次,Poplack把语码转换分为句间转换、句内转换和附加型转换。[1]《杜拉拉升职记》囊括了所有的语码转换形式。

(一)句间转换

句间转换发生在两个句子或分句的交界处。[1]

电影中,在李斯特对拉拉宣布升职消息时,说道:“通告已经批准了,我今天就向全体员工宣布。You deserve it! 希望你和你的团队继续努力。”[3]

这里李斯特本来是用汉语跟杜拉拉交谈的,但在两个句子中间他插入了You deserve it,这是很显著的句间转换。句间转换有一定的难度,要求使用者对两种语言有较好的驾驭能力,其使用频率较之句内转换和附加型转换低。

(二)句内转换

句内转换涉及句子或分句内部的转换,最常见。[1]因为英汉两种语言都重视虚词和词序且词序基本相同,相互间转换很容易实现。

例 8 拉拉对李斯特解释说:“Howard的意思,这样HR能更好地understand business,以便更好地support business。”[3]

话语中,understand business,support business与汉语了解核心业务、支持核心业务的词序一样,可以对等翻译过来,是句内转换的一个典型事例。

同时,话语以英语为主,插入汉语成分的情况也在电影中出现。

如:拉拉对王伟说道:“Rose is somewhat 恐怖。”[3]

(三)附加语转换

附加语转换指的是句子的附加成分用一种不同的语言变现出来。[1]附加语转换常见于一些句末问句。如:

拉拉对Helen谈及新招聘的周亮时说:“HR最重要的是要有团队精神,isnt it?”

“我们所要求的人才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利益的人,OK?” 拉拉气恼不已。[3]

四、结 语

外企中的语码转换是当代中国社会语言使用的重要方面。本文以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的语码转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语码转换的原因和语码转换的形式。相对于完全用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表达意义,语码转换在语言形式和情感渲染上发挥重要作用。在外企日常生活中,语码转换现象将长期存在下去,并随着英语在国内的普及而更加频繁地出现。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于国钒.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1(01).

[2] 徐大明.语言变异与变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71.

[3] 李可.杜拉拉升职记[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11篇

 

关键词: 教师语码转换 英语课堂教学 作用 

 

自从20世纪50年代“语码转换”这一术语首次被使用以来,语码转换日益成为各个学术领域的热门话题。研究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或评述。其中,社会学把语码转换视为一种社会现象,企图在宏观的层次上探讨语码转换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人类学则把语码转换看做是某个具体社团或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或是该文化在语言层面的具体体现;语言学却认为语码转换是交际者的语言能力在语言使用中的表现。语码转换可以帮助交际者实现更多种类的心理动机,比如趋吉避讳、间接回答、缩短心理距离和排除其他交际者等。这充分说明了语码转换的诱因很多,且相当复杂,而英语课堂语码转换正是由于处于特殊的语言环境中而进行的转换。 

1968年美国国会颁布了《双语教育法》。该教育法的颁布促使了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开始涉足语言课堂,而且关于外语课堂使用多少母语为宜的争论逐渐激烈起来。很多语言学家都认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进行母语的输入会干扰学生,由于词汇空缺、教师语言能力有限及学生在接收全英语输入时难度较大等原因,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转换还是极其普遍的。多数教师承认:在课堂上运用适量的母语可以产生积极作用,并且应谨慎地、有目的性地进行语码转换。多数学生则认为教师使用汉语是为了促进理解,有助于理解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情感交流,调节课堂气氛等,因而他们希望教师在讲解语法、语言技巧及文化背景时更多地使用母语。 

从某种意义上讲,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语码转换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对课堂语码转换研究的回顾 

对课堂语码转换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双语教育研究,随后各国语言学家开始对语码转换给予极大关注,从会话分析、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人种学等各个角度研究课堂语码转换。其研究趋势大致可分为两类:早期的研究重点在于双语环境下的课堂话语分析,尤其是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交际功能,以及运用两种语言实施不同功能的频率;近期研究以课堂话语序列为主,从人种学角度运用会话分析方法研究语码转换在师生互动交际模式中的作用。 

milk(1981)研究了加利福尼亚一位墨西哥裔美国中学教师的双语课堂教学语码转换模式。他的研究发现,在启发、阐释等话语行为中,教师讲英语和西班牙语的几率是相等的,而在表达指令、概述等话语行为时教师更多的是使用英语,这就向学生传递了一种信息,其母语——英语是代表权势和权威的语言。 

guthrie(1984)比较和研究了加利福尼亚一所小学里教汉语的两位教师(一位使用双语、一位使用单语教学)的语码转换模式。其研究发现,单语教师使用了很多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等的话语,与双语教师相比,单语教师在师生交际互动中不占优势。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利用语码转换是教师的一种有效交际策略。 

lin(1990)调查了香港几所中学的英语课的语码转换情况。它们都是大班授课,由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的水平有限,教师不断在英语和粤语之间进行转换,尤其在涉及英语词汇和语法时,更是在遵循l2—l1—l2规律的基础上,大量使用粤语。教师首先用英语讲解语法要点,然后用粤语加以解释,用英语重复重点。lin认为,教师的语码转换一方面是为了教学需要,即教授英语,另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学生充分理解所学内容。 

bergman(1993)的研究指出,瑞典一些学校教师教授芬兰语时,有意识、有计划地在瑞典语和芬兰语之间转换,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了积极作用。 

二、课堂语码转换的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理论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十分盛行。该理论认为,旧习惯会阻碍新习惯的形成。语言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通过不断接受l2的“刺激—反应”来学习l2并形成l2的语言习惯。但是,“学习者头脑中关于母语的语法结构知识干扰了第二语言语法知识的获得”(bright and mcgr

egor,1970:236)。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的差异会产生干扰(interference)或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从而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错误的出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预见或解释错误,并有意识地把对比分析结果讲授给学生,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二语习得环境,让学生大量接受目的语输入,反复接受、模仿并强化语言“刺激—反应”行为,增强学习效果。 

一些学者,如ellis(1984)等还认为,使用母语组织课堂教学或讲授语言知识,剥夺了学生接受目的语的输入机会,而且学生有可能更专注于教师用母语表达的内容,从而忽略目的语的输入。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减少使用更是削弱了母语在教学中的作用。后来的听说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都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使用母语。这样,母语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就被忽视了。 

20世纪70年代,随着chomsky对行为主义理论的抨击,对比分析假设遭到置疑,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逐步取代了行为主义理论,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主动思想。但是,语言学界在强调认知在外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并未排斥模仿与习惯的作用,开始重新评价母语尤其是学生自身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corder(1978)将“干扰”重新定义为“调解”(intercession),即学生由于还未掌握足够的第二语言知识而采用的一种交际策略。同时,心理主义者认为,第一语言习得是“习得机制”在起作用;二语习得是一个发展过程,随着二语习得者熟练程度的提高,第一语言的作用会相应减弱。这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适时、适量使用母语或者进行语码转换提供了理论基础。cook(1991)认为,教师先运用第一语言开始讲课,然后转换到第二语言,最后再转回到第一语言。这样的语码转换可以有效促进第二语言教学,使课堂交际功能达到最大化。auerbach(1993)和atkinson(1993)指出,适时、适当地使用母语会让学生更加愿意尝试用l2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的顺应理论 

1.顺应理论的涵义 

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的新解》一书中提出一个完整的语用学研究理论,其中包括综观说和顺应论。顺应性(adaptability)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的语言项目中做出灵活的选择,以尽量满际的需要”。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利用语言充分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进行交际,正是利用了语言的这一特性。语码转换不是一个随便的语言现象,其背后实际上隐藏着语言使用者的目的和动机。也就是说,语码转换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作出的一种语言运用策略。 

2.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的顺应性体现 

语码转换的诱因涉及语言和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第一,语言现实的顺应。语言现实指的是参与语码转换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语言成分和语言结构及它们各自的特征。如果某个思想或概念只存在于一种语言中,而不存在于另外一种语言中,当这两种语言相互接触时,就会出现语码转换或相互借用的现象,如术语、专有名词、电影名、歌名、uncle(叔叔、舅舅、伯父、姑丈、姨夫)、aunt(大姨妈、小姨妈、伯母、叔母)等。这个时候概念和语言形式脱节,教师难以找到相互对应的英汉语名词。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教师干脆用母语表达,既避免了翻译的中转过程,省去一个步骤,又避免了因翻译失误带来的理解错误。

第二,社会规约的顺应。指交际者由于对某个特定社会的文化、习俗和规约等的考虑和尊重,因而出现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使用,如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等。交际者都是生活在具体社会环境和文化中的活生生的人,其言谈举止无不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因此适时适宜地使用语码转换更容易和对方沟通,达到自己的交际意图。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母语、发挥母语的作用,但必须注意的是母语只可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所学外语并用以交际。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滥用母语而产生反作用。近年来,由于我国英语教育的广泛普及和发展,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普遍得到了极大提高,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在今后的英语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地利用母语来促进教学。教师应在保证学生最大量的目的语输入的前提下,适时、适量地使用母语,进行必要的且具有教学功能的语码转换,从而增强英语教学效果,提高质量。 

 

参考文献: 

[1]cook,v.second languag

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edward arnold/hodder headline group:melbourne,1991. 

[2]ellis,r.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m].oxford:pergamon,1984. 

[3]lin,a.teaching in two tongues:language altern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r].city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1990. 

[4]milk,r.an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al allocation of spanish and english in a bilingual classroom[j].california association for bilingual education:research journal 1981,2(2):11-26. 

[5]范晓迪.语言顺应论与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语码转换[j].教学与管理,2007:82-83. 

[6]高军,戴炜华.语言教学中的语码转换研究和实验分析[j].外语教学,2007,28(1):51-55. 

[7]郭林花.大学校园英汉语码转换的形态句法特征[j].现代外语,2006,29(1):20-28. 

[8]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 语码 语码转换

一、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语言学家都致力于语码转换的研究工作,并在该领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此后,一部分学者将研究重点转向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语码转换现象。教师语码转换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主要由二语习得研究者们在吸收社会语言学领域语码转换研究的基础上陆续展开,通过大量实例从不同角度来研究教师的语码转换。

(1)语码(code) 是社会语言学家用来指语言或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language variety)。Verschuere (1999) 把语码定义为“一种语言的任何可以区分出来的变体”。语码是一个中性术语, 不像方言(dialect)、语言(language)、标准语(standard language)、语域(register)①等术语带有某种感彩。

(2)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 的定义,不同的语言学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美国语言学家佐伊基(Zwicky) 将语码现象阐述为:“在同一会话中,说双语或多语的人可能时而使用这种语言或变体,时而使用另一种语言或变体,不断地换来换去……这种现象就是语码转换。”盖尔(Gal,1988:247) 则将语码转换看做一种会话策略,人们运用这一策略建立、跨越或者摧毁群体边界;用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去创造和改变人际关系。Oxford②(1990) 将语码转换定义为,在学习一种新语言时,学习者用自身语言,亦即母语(native language),和新语言之间进行的有意识的,快速的,熟练的语言信号转换和互用。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语码转换:“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

二、关于教师语码转换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

国外研究者Guthrie(1984), Lin(1988;1990), Polio&Duff(1994), Bergman(1993)等学者认为,在保证学生目的语量化输入的前提下,英语教师适时、适量地使用母语,进行必要的语码转换,有利于提高对目的语的输入和吸收。美国著名的语言教育专家Lynch③(2005;2006) 提议,“课堂环境中教师的语码转换不可滥用,母语使用率最好不要超过5%”。Jacobson④(1990) 提议:教师应该在讲解重要知识点时进行语码转换。Brice(2000) 指出课堂上的语码转换应该遵循以下两点规则:(1)课堂上只允许进行句间语码转换;(2)所有的语码转换都应该是由学校专业人员尤其是教师发起的。

(二)国内研究

国内研究者龚耀⑤(2006) 提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使用日常语,增加陌生语码的再现频率,强化双语语码转换训练。曲晶、孙芙蓉⑥(2007) 提出了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语码转换原则:(1)最大量的目标语输入;(2)有意识、有标记地使用母语;(3)适时、适量地使用母语;(4)顺应性地使用母语。常玲玲⑦(2007) 则指出,教师在进行英汉语码转换时,要遵循一定的语言现实、语境、心理动机和文化规约;在讲解语言难点时要用必要的汉语加以解释,以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点。

三、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利与弊

教师语码转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语码转换作为一种教学策略,适时适量的使用有助于学习者对重点难点的消化、吸收,提高学习效率。其次, 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对陌生的知识会有好奇心和恐惧感,语码转换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新知识和新思想,减少对目的语的恐慌,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和学习者的交际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适当的语码转换能够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被学生理解和吸收。

当然,英语课堂语码转换也有其相对的弊端与缺陷。有些词语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和认知等因素的影响,母语与目的语的意义存在一定偏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意识到这一点,在进行语码转换过程中要对目标语国家的相关背景给予一定的说明。例如,中国学习者在初次接触“the milk way”时, 大都习惯性地理解成“牛奶路”。但学者普遍接受的解释是 “银河”或“神奶路”。对于后一种理解,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只是一味照本宣科,只进行简单的语码转换而不阐述意义背后的文化,也就无法让学习者对知识有正确的理解与吸收。

四、结论

本文就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学者对语码转换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于课堂语码转换现象给予充分认可。因此,对于摘要中老师应不应该进行语码转换,我们应该得出肯定的回答。大学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现象确实有助于教师授课以及学习者的理解,但同时我们也要重视语码转换过程中的弊病。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语码转换的利弊,才能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让学习者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内涵。

注释

① Wardhaugh R.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8:48.

② Oxford 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85.

③ Lynch L. M.English only in the EFL classroom:worth the hassle?[EB/OL].2005-10-31,2006-09-10.

④ Jacobson,R.(ed.).Code-switching as a worldwide phenomenon[M].New York:Peter Lang,1990:289-292.

⑤ 龚耀.语码转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3.

⑥ 曲晶,孙芙蓉.英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J].现代教育科学,2007(3).

⑦ 常玲玲.语码转换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J].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2007(10).

参考文献

[1] 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游汝杰.社会语言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 龚耀.语码转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