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3 03:05: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药营销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胜任力;市场营销;人才培养;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普遍存在转行、跳槽频繁两个显著特点,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市场营销人才胜任能力不足。本文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收集资料,分析四川医科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和问题,为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一、胜任力的内涵
1973年,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提出了“胜任力”(Competency)的概念。他认为“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表现优异者与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专业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可见,胜任力是知识、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整合。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进胜任力特征评价法,学术界对市场营销人员的胜任力特征也有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综合国内外研究,市场营销人员的胜任力是指市场营销人员在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所具备的优于他人的某种或某些显著的或潜在的特质,包括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见表1)。
表1 市场营销人才的胜任力特征
[特征\&具体表现\&专业知识\&管理、经济、法律、营销等学科知识\&职业能力\&市场调研能力、营销策划能力、产品推销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商务谈判能力、物流组织能力、销售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素养\&工作态度、服务意识、主动性、执行力和外在形象\&]
二、四川医科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四川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于2003年招收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生。为了解人才培养现状,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收集资料,对市场营销专业在校学生和往届毕业生进行调查。截止2015年6月,市场营销专业在校生共计231人,课题组发出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43份,回收率89.37%。对2010年-2014年的毕业生利用网络调查法收集资料,共计发出问卷 55份,回收问卷48 份,回收率87.27%。所有回收的问卷用SPSS19.0统计分析。人才培养主要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实践实训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本文从这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专业定位比较准确
四川医科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要求是:学生在校期间经历双学科教育过程,系统学习和掌握管理学、营销学与医药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管理与营销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从事医药营销和医院营销的沟通、策划、组织、运作、管理的能力。学校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定位是医药营销和医药管理方向,学生就业主要在各级医疗机构、大中型医药企业、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类医药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医药营销、医院营销、卫生管理、医药企业管理等工作。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历年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可见,学校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比较准确,突出了学校优势特色。
(二)课程设置内容丰富
四川医科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依据国家教育部关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设置要求,借鉴其他院校经验,结合医学院校特色背景设置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管理类课程、营销类课程、医药类课程和全校选修课程五大类(见表2)。
表 2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板块\&主要课程\&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计算机、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等\&管理类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医院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财务管理、药事管理学、国际贸易等\&营销类课程\&医药市场营销学、医院服务营销学、财务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英语、营销策划、商务沟通与谈判、消费心理学等\&医药类课程\&系统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概论、基础中医学、中药学、药物化学等\&全校选修课\&实用美容化学、实用美术、大学美育、普通话、音乐欣赏、合唱指挥、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资料来源:根据四川医科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培养方案分类整理
(三)课程教学不断改进
近年来,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转变。一是改革教学方法。《市场营销学》、《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医院服务营销》、《管理学》、《商务沟通与谈判》等核心课程积极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调查实训、小组讨论、营销策划、专题汇报等教学方法,增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二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课程实训等教学手段,锻炼学生营销、沟通、管理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三是改革课程考核方法。专业主干课均实施形成性评价,通过小组学习、专题讨论、论文、报告撰写等多样化的方法对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培养学生的市场调研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践实训有特色
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 精细化 培养 探索
随着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已全面形成买方市场,绝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医药企业将开展积极的市场营销作为扩大本企业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支能够满足医药市场特殊需求的医药市场营销队伍。为满足社会对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全国有40余所高等医药院校组建了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或相关专业)。
一、精细化人才培养的理念
精细化管理源于日本丰田公司,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 精是做精,求精,精心筛选,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准是准确、准时。 细是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把握事物内在联系及规律性。 严就是执行,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
精细化人才培养就是在正是体现在教学常规管理的情况下基于精益求精的文化思想,把于企业生产的一种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是基于精益求精的文化思想,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作用,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把管理目标和工作流程进行科学的细分量化和优化,运用标准化、专业化、制度化、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以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强竞争力的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
二、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精细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精细化人才培养具有优势
精细化教育是针对个人制定专门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将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在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下,办学单位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强内涵建设,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继承并发展了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办学的层次和质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的精细化培养正是学校追求层次,实现卓越,提升内涵的重要过程。
(二)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特殊性
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应用型的医药营销高级人才。因此,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有两个鲜明特点,首先是综合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医药学的跨学科复合型特点;其次市场营销专业作为管理类学科的一个分支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征,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医药营销专业培养模式上主要面临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即如何处理市场营销教学与医药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而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就旨在推行教育模式、培养过程以及教师培养等各方面的精细化,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矛盾。
(三)医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复杂性
医学营销专业在办学过程中,显示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办学模式,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①办学主体不同。既有公共卫生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主办,也有社会科学系主办等,如,泸州学院;②办学微观环境不同。药学院主办,如中国药科大学、广州药学院等;医学院主办,如湖北中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③培养规模不同。有的只培养本科生,有的既培养本科生又培养专科生。④办学方式不同。有的是单一办学;有的是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不同的学校利用各自优势,培养出各具特色的医药营销人才,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从总体情况来看,医药营销专业本身在教学体系与培养模式上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完善。
三、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精细化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教学模式的精细化
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应该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主,以医药类课程为辅,在教学中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对于“营销”和“医药”教学内容之间实行7∶3或 6∶4的比例。高校本科人才应以专业知识传授与专门技能培养为主,只有专门领域的深入,才能实现面上的拓展。在传授一般营销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医药特色。以泸州医学院为例,自2003年开设市场营销专业(医药市场营销方向)以来,学院立足自身的特点确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重在知识的集成性、能力的复合性、素养的全面性培养。在教学的内容方面,注意内容的多元化的配置,对于“营销”和“医药”教学要点之间实行70∶30 的比例,事实证明这一模式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在对已经毕业的医药营销学生进行跟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比较合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 以上毕业生到医药企业从事营60%销工作,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二)课程设置的精细化
课程体系是保证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课程体系设置要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培养模式。同时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要凸显医药的特色,因此应建立能够彰显医药特色的课程体系。该体系涵盖工商管理、经济学和医药学3个学科。在结构上要涵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训教学等 5大课程模块。
1.公共课模块
公共课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体育等 ;这部分课程确保作为一个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德、智、体、美和技能方面的素养。公共课由公共基础课和公共任意选修课组成。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强化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的训练。以适应医药市场营销活动发展趋势的需要。
2.专业基础课模块
专业基础课模块包括西方经济学、医药国际贸易;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医药企业管理;基础化学、中医基础、药剂学等等;这部分课程保证作为一个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经济学科、管理学科、医药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整合相关医学或药学课程,浓缩课程内容,突出实用性,强调“针对性”与“概论性”教学。实行“能综合的综合,能压缩的压缩”,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盲目延伸。
3.专业课模块
专业课模块以一般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能够反映医药市场营销特点的专业课课程体系,市场营销学、医药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概论等等 ;这部分课程保证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
4.选修课模块
这一模块主要以扩展训练学生的医药市场营销技术与能力为主的课程构成,如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广告创意、商务沟通与谈判等。
5.实训教学模块
由实验室模拟训练和毕业实习两部分组成。精细化培训模式特别强调的是,医药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实训教学,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遵循由模拟参与到观察体验再到工作实践的过程。①实验室模拟训练。组建以专业课程为理论基础的模拟训练实验室,配备相关课程的仿真模拟软件操作系统,如医药营销教学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医药企业ERP教学软件等。训练学生将所学的有关市场营销知识在模拟的市场情景中加以实际运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毕业实习。分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方向是医院,进行医院药剂科,公共关系科,营销科等相关科室,熟悉医院运作,另一个方面就学院毕业实习基地以医药企业(包括生产性企业和流通性企业)为主,将与市场营销有关的职能部门作为主要实习对象,兼顾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以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医药企业的营销实践相结合。同时,根据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确定实习时间,定期进行轮转,以便学生尽可能全面了解企业的工作情况。
(三)培养机制的精细化
在培养机制创新方面,实施导师制与小班授课制。从大一开始,每位任课教师作为导师,为大学生的四年学习与生活提供帮助与指导,每位导师负责5-6名学生,指导学生的学业与品行,指导安排学习计划,进行定期的交流;在学生的一些关键时期,或面临诸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实习实践等重要任务时,提供重要指导意见;指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升专业能力。这样既有利于发挥导师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小班授课制将课堂人数限定在2个班以内,便于教师从课堂交往的广度与深度等方面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事实证明,导师制与小班授课制下学生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树立学习目标,更好地深化知识学习,获得学业进步,提升专业能力。
(四)职业指导的精细化
强化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实践教学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和课外实习及实践活动上。包括案例分析、计算机模拟实验课、角色模拟演练、课堂讨论、课程的课间实习、开展读书活动和学术活动、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和教师的科研项目、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大赛、进行市场调研、市场策划、毕业专题实习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尤其是毕业实习这一实践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有一个可供学生实际业务操作的实习基地,以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创新环境,使学生通过实习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迅速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此,要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医药;营销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5.01.054
据吴海侠所做的对广东省医药营销人才队伍现状调查显示,目前医药营销人才队伍中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广东省医药营销管理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为20%和13%,高中及中专学历的为67%。医药营销管理人员中49%为药学相关专业毕业,11%为管理专业毕业,这种现象在全国也基本相似。由于学历普遍较低,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薄弱,基层营销人员难以适应工作要求。基层企业营销人员学历偏低,初中以下占11%,高中占40%,中专占34%,大专占12%,本科占3%;知识结构不合理,具有药学专业知识的占49%,管理专业知识的占4%,营销专业知识的约占10%。这种水平的营销队伍很难适应工作要求。[1]
1 中医药院校在医药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医药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四点。
1.1 学生职业目标模糊
虽然很多院校在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中都有培养目标,但多数大而空,并没有实际落实好,因为通才教育和受困于教师资源有限等问题,等到了大三大四却发现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都适合从事营销或者不想从事营销工作,这就要求大学教师在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就必须给他们做好职业规划,讲明专业培养的目标。时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所从事职业看法,帮学生疏导对职业认识模糊不清的障碍。否则学生大学四年下来,茫然不知所从,缺乏竞争优势,就业压力也就比较大。没有明确的目标为导向,人才的培养也就失去了方向。
1.2 学生课余时间丰富但都挥霍了
曾红强曾通过对复旦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商学院等全国12所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课余时间问卷调查得知:只有不到14%的同学认为课余时间过少;课余时间安排上22%的同学课余时间花在课程学习上,社团活动时间不到5%。百分之七十多的时间花在睡懒觉、上网打游戏及运动方面,且运动时间也不到10%。[2]如果老师能够帮助他们规划和指导好学生课余时间,那么对于学生学习或是综合素质成长方面肯定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于学营销学方面的同学讲意义就更重大了。
1.3 课程设置不合理无连贯性
目前,多数中医药院校在医药营销专业课程设置都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种课程设置强调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教育,共性课程多,且多在大一至大三上占据了大量课时而专业课程少之又少,断断续续,这让学生学起来没有知识的连贯性,非常吃力,从而放松了学习,觉得大一至大三的学习就是陪太子读书玩玩而已。而专业课程多在大三下学期及大四上学期,因为专业课程课时压缩的原因,培养的学生尽管也具备一定的药用专业和营销知识,但是确实不稳固不扎实。缺乏对医药市场营销相关行业知识的了解。[3]因而,学生毕业后需要长时间熟悉行业背景知识,直接提高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风险。另外,由于课程设置中实践训练环节太少,导致学生虽然有理论知识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因此,专业知识与医药营销市场的脱节,对于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来说,很难实现其解决实际医药市场问题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基于上述课程设置培养的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医药营销行业知识而缺乏竞争力。
1.4 培养手段单一坐而论道
当前多数院校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手段是采用“课堂+实验”的培养方式。其中课堂,坐而论道,填鸭式,即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传授学生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则是学生走进计算机机房,利用模拟软件对营销的某个环节进行模拟。基于上述方式培养的学生尽管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也了解一些软件的使用,但其整个学习过程完全和社会脱节。毫无实践和创新能力,思维比较死板,与营销所讲求的极强创新发散能力相去甚远。即使一些院校能够提供和创造条件建立一些专业实习课程,大多也是由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走个过场。
2 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定位和学生就业。因此,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取长补短、错位竞争,既体现医药专业知识,又具备营销专业基本技能,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探讨和解决。
2.1 根据市场需求落实好学生培养目标
对于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需要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根据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例如,目前医药营销市场需要的营销人才类型主要有两种。
2.1.1 营销管理人才
医药营销管理人才缺乏已成为影响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医药营销管理人才应有较高学历,受过良好培训,团队意识强,对市场敏感且反应迅速,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战略判断能力,能够对营销各环节进行宏观和有效管理。
2.1.2 基层营销人才
由于政府采用药品集中招标制度,使得医药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基层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对基层营销人才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苛刻了。基层营销人员主要从事一线药品销售、市场开发与推广、售后服务、药品推介等工作,因而他们应具有一定的医药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2.2 引导学生规划好丰富的课余时间
医药营销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极高的综合素质,不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须具有深厚的社会知识以及高超的销售技巧。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药营销工作者,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些时间。
2.2.1 多阅读自己感兴趣医药专业知识书籍
所谓术业有专攻,作为一名医药营销者,必须对药学知识有较全面系统的掌握和了解,这是开展好营销工作必备的前提和基础。但我们可以重点摄取某方面的知识,来提高我们的竞争优势即所谓的“核心竞争优势。”虽然我们专业课程多多少少都涉及了这方面的医药知识但都太笼统了。如对心血管发病机理及治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多看些相关书籍及论文
2.2.2 加强社会知识
医药销售工作除了具备专业的医药知识外还应具备相应的社会知识,我们需要面对成百上千的客户,我们需要接触各种类型的人,他们的文化、兴趣等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销售人员得是个多面手,全面发展。如客户对股票期货感兴趣,那我们不要求是“股神”巴菲特也至少得知道什么是牛皮市、绩优股、多头市场,伦敦金等。
2.2.3 锤炼和加强营销人员所要求的基本素质
如沟通表达能力、组织策划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关系处理等。医药销售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一个好的药品必须以一个优秀的、乐于被接受的表现形式来跟消费者见面,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清楚、简洁、有力、易懂、形象、突出优势特点,让一个好药品以最好的方式、最快的速度在消费者及医药界中被较好接受并留下最好、最久远的印象;现代营销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市场信息万变,风险永恒存在,为规避风险扩大利益,营销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组织策划和管理协调能力,这种应对和处理能力的获得除了通过一部分专业学习,医药营销的开展往往还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参与努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卓越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将有助于将一个队伍打造成整齐划一、坚强有力、充满战斗力的团队,也有助于每个人的快速成长,形成成员之间互助、互学共同进步和共同成功的和谐局面。所以我们除了积极参加和组织学校社团相关活动之外还得在专业内部组织针对于有助于营销人员素质提高的活动,如辩论赛、社会调查与实践、课题研究等。
2.3 课程设置应体现连续性及专业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应区别与其他课程专业。对医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力求对不同院校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系统分析,从而为全面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课程的设置不应当简单照搬国内外同类教材的内容,而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分析医药市场营销案例、医药市场特点、医药营销环境及医药营销策略,来总结医药市场营销活动的特殊规律,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而在课程时间设置上一定得体现其连贯性。
2.4 培养手段的多元化
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实用性非常强,应当实现培养手段的多元化,才能保障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
2.4.1 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课堂教学方式应当大量引入符合实际的各类材料,充实讲课内容。主要应坚持以下教学模式的引入。
一是案例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引入相关案例,在深入浅出地导出医药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不仅以国内外著名的医药企业作为分析对象,也应分析院校所在省市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过程,为其策划市场营销策略,撰写营销案例,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做到实地分析和深入理解。
二是“角色扮演”。根据医药市场营销教学的特点,从终端角度来看,医药药房、社区药店等都是分销渠道的最后一站,每个终端上都须进行营销活动。实践课程中,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扮演直接消费者、客户(病人、家属及广大需要健康服务的人群)和间接消费者(医院分管的院长、主任医生、药剂科主任、药师、经理、营销人员等)。学生在扮演角色时,体会不同角色在组织中的优势与苦衷,更贴近实际地考虑问题,各种角色同台“演出”,模拟操作,使学生了解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以及各项营销业务的处理程序,进一步加强对医药市场营销的感性认识。
三是专题研究和讨论。专题研究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的研究,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撰写专题文章。专题讨论:教师事先选取专题,让学生查找资料,在课堂上讨论,各抒己见,最后进行总结。使学生充分了解当前医药行业的法律法规及改革趋势。
2.4.2 在模拟营销实验室进行“营销实战”训练
在形体训练、人员营销等方面进行实践性指导教学。在实际演练中,学生会遇到在医药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问题,涉及企业整体营销战略、产品研发、价格制定、分销、促销策略、市场与销售、绩效分析等多方面问题。
2.4.3 社会实践调查
市场调查是做出营销决策、制订营销计划和营销战略、进行营销活动策划的依据。准备调查专题,让学生深入社会、企业、社区等开展相应的医药市场调查活动,并对调查得来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说明。在实践调查中,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同时,找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点,学生的专业知识会更加牢固。
2.4.4 加强毕业生联系及信息反馈
充分利用好毕业生这个资源,发挥毕业生的“余热”。当毕业生走出校园,投身于社会工作以后,已经毕业的学生并不是说已经与母校没有任何联系了。毕业生对于用人单位来讲,就等于高校自身的形象。毕业生的好坏,往往影响着企业对于高校的看法。通过收集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不仅有利于高校及时判断自身是否存在问题并及时改正,同时,积极组织优秀毕业生返校演讲,传授经验,当面解答应届生对于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困惑。我们也可以借助时下受大学生欢迎的新兴媒介,如微信(微公众号)、微博,创立微信、微博公众号,将所有毕业学生或者应届生加入这个平台,大家在平台上积极探讨和交流。
4 结 论
医药市场营销是医学和市场营销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对它在总结市场营销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突出了医药市场营销的特殊性,它不但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条件,还需要考虑高校自身的资源和学生自身的条件,同时也是不断改进和完善落实好教育方法的过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满足新时代医药行业对医药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海侠.医药营销人才现状分析及培养建议[J].中国药业,2009,18(2):11.
[2]曾红强.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调查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11(6):115-118.
【关键词】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建设;规范化管理
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中,山东中医药大学作为5所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之一,同其他高校为解决目前山东省高等教育面临的办学模式单一、同质化倾向明显、学科专业结构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在名校建设过程中做出了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定义为“高校与企业之间为了更好的发挥两者之间的优势而进行的互动过程”[1]。校企合作本科院校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2]。校企合作的本质是“育人”,而主要不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产品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3]。因此探讨毕业生实习过程中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是本校药学院名校工程重点专业建设中重要内容之一。
第一,校企合作建立后如何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体制上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或其他专门的机构,研究双方合作事宜,如专题设置、实习培训、师资建设等,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建立这样一个机构或体制,双方的合作才能期存在[2]。我院的几个重点:(1)校企双方签订详细的合同,并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工作,比如在药学院登山采药见习活动中,与相关企业签订见习合同,保障见习顺利而有成效的开展;(2)实习前的动员大会也很重要,让学生明白实习的主要任务及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做好心理准备。比如市场营销学生,在安徽亳州实习、见习中主要目的是了解市场行情,把握市场动向;而中药学学生则是登山采药,识药、认药,增加对中草药的感性认识。(3)校企交流的常态化,根据体制要求,定期进行校企交流,改进完善,融合感情,在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能够为企业输出优秀人才。
第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已由相对封闭的学校教育环境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环境,而且在真实情境下,学生作为最重要的活跃因素,其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度加大,学生管理主体多元化导致的管理缺位[4]。我院的尝试及努力:(1)以手机号、QQ号、邮箱等通讯措施为平台,加强学生管理。实行分组集中管理,在相同或相近实习点,或者在同一城市为单位,设立组长,进行消息传达和问题的反馈,特别是心理方面的问题,更加重视。另外,学生家长务与辅导员互存联系方式,以便及时沟通;(2)重点问题学生实行强化关注管理方式,第一时间发现并开展解决问题,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使这些学生管理问题能够较为及时的妥善解决。(3)学院主动与实习接受单位联系,比如教学科、医务科、人力资源科等,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实习任务;(4)在实习期间,各学院应派专人到各实习点进行巡视,及时掌握实习情况,引导实习学生遵守企业实习制度,了解企业文化,锻炼实践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工学结合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社会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增强社会阅历的作用。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注重转变学生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社会现象,为毕业后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深化校企合作、丰富合作形式与内容,改进课程设置。目前校企合作在内容方面缺乏深度,在合作形式上大多限于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高校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任务安排实训,使产学研的结构合理性丢失,并导致学生成为简单的劳动力,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地点基本上在学校而非企业等,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3]。目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方面与企业的要求不符,高校的教学模式太多采用传统化和学科化的方式,这些方式影响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追求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培养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使校企合作的推广产生了一定的困难。高校在校企合作的效果评价、学生参加校企合作学分的认定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也是影响校企合作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再者,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制度尚未建立[5]。所以如何提高毕业生实习的质量是实习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药学院学生一小部分学生进行专题实习,即以实验为主,大部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1)培养模式改进,以培养企业员工位为目标进行实习学生的培养,融合企业文化,以主人翁意识进行实习;(2)培养内容的完善及课程设置的修订,增强开课课程针对性和目的性,以创新和实践课时为主,摒弃系统化、纯理论化课时;(3)毕业论文的要求有所提高,要求论文在实习单位完成,让学生自己提出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4)初步建立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及聘用企业骨干作为学校教师,我们学院已经聘用北京同仁堂的部分优秀人才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并且在学生活动中担任专家评委等,进一步加强了合作交流。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在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注重制度保障,加强了学生管理,促进了校企教师队伍的交流,互相学习管理模式和培养理念,改进了培养模式,实习内容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在制定规范化校企合作标准的过程中,同时加深了校企感情,提供了更加优秀的毕业生,为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作出了贡献。诚然,校企合作模式任重道远,需要在政府宏观调控及政策支持下,在学校、企业的通力合作下,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宋述鹏.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11-12.
[2]陈萦.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6):42-48.
[3]李广琼.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9):8386-8387.
[4]杜梅.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和实践[J].华章,2013(30):124.
[5]龚云飞.校企合作模式下特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文教资料,2013(14):115-117.
基金项目: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苑培才”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研究课题(yxy201463)。
一、“消费者行为”不同于“消费”,它具有更深厚的内容和特点
消费者行为是个人在评估、获取、使用和处置产品和服务时所作出的决策过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有形活动。为了更好地加深对这一范畴的理解,我们把它与“消费”作一比较分析。
1、从时间推进序列看,消费者行为是一系列阶段的前后继起,而消费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
消费和消费者行为都是一个动态范畴,是过程。消费是消费主体为满足需要而使用的商品和服务。在货币经济条件下,人们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有市场交易行为发生,即到市场上购买商品和服务。因而,我们可以说,消费是“使用”和“购买”。
而消费者行为的“过程”的涵义比这要宽泛得多。如消费者要满足自己的需要,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他的需要是怎样产生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即消费者先要认知需要,之后他就要为满足需要去搜集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购买决策——购买什么、何时购买、购买多少、到哪里购买、用什么方式购买等。决策过程付诸实施后,商品随消费者退出了流通领域,进入消费使用过程。但问题并未终结,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会对自己的购买决策和商品质量等进行评价,分析其中的得失,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结果。为此可以总结出,一个完整的消费者行为要经历这样的几个阶段:问题认知——信息收集与评估——购买决策——购买后评价。从中可以看出,通常所说的消费只是其中的二个环节。而且,即使是消费中的“购买”也与消费者行为中的“购买”是不同的。前者是指流通过程中的g—w,强调的是货币与商品的互换,而后者主要指心理决策过程,强调的是消费者的精神过程。
2、从横截面所涵盖的内容看,消费者行为由许多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构成,而消费只是外显行为中的部分内容。
消费侧重的是看得见的活动,是身体的动作。如消费者为满足需要而准备消费品、享受消费品。稍广一点,还包括选择、购买等活动。总之,消费是一种外显行为。而消费者行为除此之外,还包括许多看不见的心理、思维活动,它们属于内隐行为。消费者行为是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的复合整体,而且更偏重于后者。
内隐行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决策过程的个人特征内部要素。后者又包括需要、动机、态度、个性和学习。需要是人体或情感上的一种渴求和欠缺状态。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动力源,使得人们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为满足需要所做出的行动提供理由。个性是导致人与人差异的特质,人们满足需要的方式缘此而不同。态度是人们对产品和行为等的基本定向,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反应,它还受到营销人员劝说宣传的影响。学习不仅指消费者记住产品的品牌,还包括学习判断产品优劣的标准、选择购买的地点、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行为模式和形成偏好等。
3、从对消费者的设定来看,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把消费者当成“复合人”来研究,而消费的分析把消费者当成“经济人”。
把人当成“经济人”是建立在消费完全是收入的函数和满足程度最大化基础上的。它强调的是,人对消费客体(产品和服务)的利用。关心的是消费品的“人化”,即通过使用消费品使人的体力得到恢复和发展,使智力得到提升。同时,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也是完全地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性的、功能性的需要为导向,去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服务。这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消费者的。
而如果把人(即消费者)当成“复合人”来研究,情况就复杂得多。首先,消费者的需要体系会更加庞杂,除了物质性的、功能性的需要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和生态的需要。其次,消费者的行为受到的影响因素会更加多样,收入、文化、亚文化、心理、社会阶层、群体、家庭、人际关系等。最后,运用的研究手段和学科也会更加多样。这至少包括关于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学;研究个人精神过程的心理学;研究个人怎样影响群体及其被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和研究人类与文化关系的文化人类学等。
4、从所提出的背景看,消费者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
消费是作为社会再生产的内在环节而提出来的。
而消费者行为是在人类行为这个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是与市场相联系的人类行为。作为一般人类行为反映到消费领域,其主要特点有:
(1)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消费者利用尽可能少的花费购买尽可能多的消费品,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达到消费的均衡。
(2)偏好和能力的多样性。由于地理、人口、心理和行为的差异,人们的偏好是多样的,消费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尽管经济学家对人的偏好能否得到显示以及如何显示存在争议,但对偏好和能力的多样性是基本肯定的。
(3)有限理性。西蒙把它描述为“有达到理性的意识,但又是有限的”。人们在消费活动中总是力争做到有理性,但由于环境因素和自身能力的制约,他们不可能知道关于未来活动的全部备选方案,不可能将所有的价值考虑到统一的、单一的综合性效用函数中,也无力计算出所有备选方案的实施后果。
(4)机会主义倾向。指人们借助不正当手段谋取自我利益的行为倾向,如对未来消费的低估和冲动购买等。
二、消费者行为学与市场营销学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大差异的两门学科
1.产生:历史与逻辑
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要比市场营销晚得多。一般认为,市场营销学初创于本世纪初至20年代,战后进入一个重大变革的新时期。而这时,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二战期间,参战各国为了生产武器装备,新技术、新工厂应运而生。战后它们被迫转向消费品和工业制品的生产,使得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为了扩大市场,增加销售,客观上要求加强对消费者及其行为的研究。恰逢此时,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分析心理学家开创了动机研究,加上新产品设计研究和调查研究等为消费者及其行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方法和技巧。进入60年代,在一些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如费伯(ferbor)的《动机与营销研究》(1985),卡陶纳(katona)的《有力量的消费者》(1960),霍华德(howard)的《营销管理分析与计划》(1963)的带领与影响下,消费者行为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学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如盲人摸象一般。改变这种分散局面,进行有效整合工作的是霍尔布鲁克(holbrook),其代表作是《什么是消费者研究》。
70年代后,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进入了成熟阶段。消费者行为学在西方国家商业院校普遍得到开设,如今还设有博士学位。研究队伍从原来的少数人而不断发展壮大。1969年美国成立了“消费者研究协会”,会员逾四千。该协会每年举行一次学术大会,并以《消费者研究新进展》汇集大会成果。研究消费者及其行为的论文也日益增多,出版的主要刊物有《消费者研究》杂志、《消费者事务研究》杂志。
从逻辑上看,消费者行为学应该是市场营销学的前导。因为只有充分了解消费者及其行为,把握他们的需要、动机、个性、态度和学习等内在心理因素,掌握他们的购买决策过程以及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在因素,才能使市场营销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事实却相反,这种逻辑与历史发展的错位,其实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在本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产品供应紧缺,企业奉行的是生产观念和销售观念,“不管顾客需要什么样的汽车,我只有一种黑色的”,“我们卖什么,人们就买什么”。企业只要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加强销售就行,不必也不会去研究消费者及其行为。二战结束后,这种状况就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另外这种错位也是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人类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总是不断深化、细化和完整化的。消费者行为学也正可以看成是对市场营销学的补充和深化。关于这一观点,稍后论述。
2.切入:消费者与企业
消费者行为学属于微观学科,它的切入点是消费者。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消费者行为学里所涉及的消费者,与经济学或一般文献中所提到的消费者的内涵与外延是不一样的。很多学者认为接受免费产品和服务,甚至某种理念、思想的人都算是消费者。这就使得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更加广泛,对政府决策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立法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并提升消费者在评价产品和服务上的能力等方面都得益于对消费者的研究。
有了这种拓宽,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也赋予了新的意义。70年代前,人们只强调市场营销要以顾客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最高宗旨,因而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行为。70年代后,人们开始关注市场营销的社会、伦理和生态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并认为,企业通过市场营销除了满足消费需要,实现企业利润以外,除了被动地适应宏观环境以外,还必须主动地遵守社会伦理,维护法律和保护环境。拓宽消费者含义与这种观念和理念的转变是相适应的,并有助于企业实践这种转变,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消费者含义的拓宽,即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行为中的不同角色。如当他决定哪些需要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并决定改变这一状态时,就成为“发起者”。当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言辞、行为去影响购买决策,实现购买行为和对产品、服务的使用时,就成为“影响者”。当他实际执行选择、采购行为时,就成为“购买者”,当他直接卷入消费或使用产品、服务过程中,就成为“使用者”。研究消费者行为时,如果只顾及其中一种角色,那是不完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提及消费者都必须涵盖上述所有的角色,也并不意味着研究消费者行为时,不可以只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来进行。事实上,“购买者”就是消费者中最主要的含义。
市场营销学也属于微观学科,但它的切入点是企业,研究的是企业营销管理,因而,与市场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市场企业营销管理。即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而消费行为学研究的是消费者行为市场。即消费者及其各种行为的构成的复合整体会影响市场的运行,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构成(消费)市场本身。这样,从联系的观点看,这二者的关系可以表述为:消费者及其行为市场企业营销管理。市场自然成了联系消费者与企业的中介与纽带。
3.内容:补充与深化
市场营销学包括两大板块,即市场机会的分析、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市场营销组合。市场营销学关于组合策略中的许多问题并没有解决。如产品策略中,产品的规格、形状和特点、包装方式,对消费者而言哪方面服务最重要,应该向消费者提供什么服务保证和计划,提供哪些类型的附属或相关产品等问题。定价策略中,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价格是怎样认识的,对不同品牌之间价格差异的敏感度如何,在产品推介和促销中,多大的减价幅度有助于消费者的购买,给付现的消费者以多大的折扣等问题。在渠道策略中,零售商应该经营企业的哪些产品,在哪些地区设立零售商,数目是多少,为了分销产品,应与零售商做何种安排,企业在何种程度下必须拥有自己的分销渠道或对分销渠道严加掌握,零售商应树立什么样的企业形象等问题。在促销策略中,在不同的特殊情形下,运用何种促销手段,为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什么措施最为有效,什么方法能最有效地传递预设信息,已播放的广告应多长时间重播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市场营销学显然是难以回答的。而只有运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消费者行为,才能作出成功的回答。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市场营销学与消费者行为学是关于市场营销管理的联系最为密切、内容最为根本的两门学科,其它都是从中派生衍化出来的。
三、研究消费者行为学,对搞好市场营销管理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进入80—90年代以来,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重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注重理论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到注重发挥对市场营销管理的指导作用。有的著作明确地以“对市场营销管理的启示”为副题,几乎在论及每一个问题时都要指出这一点。为了说明这种趋势,也为了论证本文观点,这里择其一端——以文化价值观为例,谈谈消费者行为学对市场营销管理的独特而重要的指导意义。
1.物质与服务根据消费客体的有形与否可以把人们的消费结构分为物质消费和服务消费。物质消费内部结构又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物质消费,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消费,到象征资格、显示地位、愉悦心理和实现自我的物质消费。从总体上看,我国居民物质消费处于第二层级上,并与第三层级部分并存。
服务消费内部结构可分为满足生存消费,即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服务消费,如饮食、理发、洗浴、交通等;享受消费,如旅游、娱乐、运动等;发展消费,如教育等。目前,我国居民的服务消费需要主要处于生存性阶段,享受消费需要越来越强烈和迫切,并日益成为服务消费需要体系的中心内容。
物质消费与服务消费相比而言,前者将处于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而服务消费需求将呈现强劲增长趋势。这不仅是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客观存在,也是人们所作出的一种价值选择。这种价值选择与文化观念相联系,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物质消费内部结构和服务消费内部结构的层级选择与定位也同此理。
对物质消费结构的现状判断和人们的选择,给市场营销管理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它要求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特别是产品层次结构。多开发、生产与经营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产品。其次,促销策略应有所改变。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促销重点应凸现产品的品质、性能。而对满足第三层次需要的产品促销不应局限于产品本身,而必须运用cis理论,赋予产品以一定的形象与含义,并使之与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相一致,美国几种品牌的香烟就是成功的例子。如“万宝路”,它用“万宝路男人”形象,具有粗犷、豪放、独立的特征。而“沙龙”则突出“分享精神”,强调宁静、自然、温馨。最后,在定价策略上,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应做到质价相当,可采用成本定价或竞争者导向定价法。而具资格象征性的产品,则可采用心理或声望定价法。
服务消费需要的增强则为企业提供了无限的商机。
2.工作与休闲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机器被大规模地运用,人们快节奏、高强度地工作,体力支出大大增加。信息技术的发展,减轻了人们的体力消耗,但心理上的紧张并未消除。因而,人们对休闲予以高度重视。
现代正确的主张是,一天时间应分为三大部分,即工作时间、非可自由支配时间和休闲时间。工作时间是取得收入的时间,非可自由支配时间是一些专项时间,如忙于家务、采购货物、就医和交通等。而休闲时间是剩余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人们重视休闲的观念变化,企业要做到两点:一是提供一些有形的产品,能尽量减少人们非可自由支配时间的耗用。二是推出丰富多样的休闲服务活动。具体措施有:开发速冻和方便食品、微波炉、洗碗机、速干衣裤、一次性尿布等。还包括推广家务劳动的社会化,要求更快捷服务或限时服务,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提高服务效率等。
3.人类与自然全新的生态和谐价值观认为:大自然中的所有部分——不仅仅是人,还包括其它物种和物质,都具有与生俱来的价值。人类有义务管理好地球,促进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和共同发展。
随着这一生态和谐价值观的形成和强化,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发生了相应改变。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一部分人的物质占有欲减弱,不再是追求更多、更大,而只求通过一定的资源消耗和产品占用,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一变化给市场营销管理的启示是,要由过去那种鼓励人们大量购买和消费、人为淘汰“过时”产品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的作法,转向给消费者带来“价值”。专家们认为,“价值营销”已应运而生。它的精神实质是,提供能实际使用的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比期望的更大的“价值”;加强产品销售服务保证;去掉价格中不合理的费用;告知顾客有关产品的真实信息和事实;企业应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等。
另一方面的变化是,人们崇尚“回归自然”,信奉“简单的就是好的”。对接近自然界的产品易于接受,而对附加了太多的人工的、科技的因素的产品心存抵触。这表现在产品的各个领域。如服装要求自然的棉麻纤维;化妆品要求由草木植物提炼,具有自然芳香;医药要求成分简单,没有副作用;食物要做到健康、绿色;居室要求营造大自然的气息等。
4.权利与责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交流,包括消费者权利保护方面的交流加深,社会比较强调消费者的权利。今后,将发展成为强调权利与责任的统一,并对“消费者责任”这一问题予以相应的重视。目前我国社会占主导的价值观应是处于强调消费者权利阶段。
面对社会消费者权利意识的觉醒,面对消费者主义运动的发展,企业管理者应采取一些相应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新晨
(1)建立消费者咨询委员会。可由来自社会各界的顾客组成,定期负责了解顾客对企业运作、产品开发和定价方面的看法,给顾客以反映意见的机会,倾听他们对产品和决策的意见,听取企业的汇报等。
(2)设立消费者事务机构。这是重视消费者权利的组织保证。它的职责是负责与顾客的联系与沟通;向使用本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顾客提供有用的信息;与消费者组织联通。
(3)倾听消费者的意见并圆满地解决问题。对消费者的意见、不满和投诉,企业绝不能置之不理,而应遵循着“顾客永远是对的”的方针,把它们当作财富。具体办法可包括在产品中附设意见回馈表;设立免费或被叫主付费电话;经常性地开展消费者调查等。
(4)开展消费者教育。企业应向消费者提供他们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一个聪明的有能力的消费者。这样做,不仅对消费者,对社会有利,而且对企业也是十分有利的。它能帮助消费者形成对产品、服务的合理评价和预期,从而减少对企业的不满;能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对企业形成良好的印象,从而使企业扩大销售。
【参考文献】
①loudon&dellabitta:《consumerbehavior:conceptsandapplications》,mcgrawhill.inc,4thedition,1993.
②assael&henry:《consumerbehaviorandmarketingaction》,bretonpublishers,1987.
③郑必清、李伍荣:《消费调控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④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renticehall出版公司,1997年版。
一、“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的构架
2001年石家庄市提出了建设“药都”的目标:计划将本市建成国内最大的抗生素、维生素生产基地以及国内外具有一定优势的半合成抗生素、生物制药基地与中药现代化基地,形成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药都”。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观”的要求,针对制药行业一线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发现在大量需求化学制药生产、运行、管理岗位的同时,围绕制药技术的设备维护岗位和药品营销岗位也成为制药行业人才需求增长点。基于上述市场调研结果,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经过专家指导委员会论证,确定了以化学制药技术为主体,制药设备维护和医药营销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架构,这种“一体两翼”课程体系按类型由实践和理论两个教学部分组成。
1.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1)基本技能模块。具有良好文化修养、美学修养、纪律观念、具有较强自学基础和能力、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通过政治理论与道德修养、军训、体育等实训课程来形成;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通过英语课的听说训练、上机实训来形成。(2)职业基本技能模块。具有基础化学实验知识的学习、操作、分析、设计能力;化工生产设备认知、操作、设计、维护等基本能力;化工生产系统基本参数测量及自动控制的基本能力;识、读企业生产设备图和工艺流程图的基本能力;化工生产过程中进行零件加工、设备维修及检修的基本能力;药品生产过程关于原料、中间体、产品的分析检测的基本能力;通过基础化学实验、化工机械实训、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训、药物合成实验及药品分析实验来形成。(3)双证书模块。中级分析工证书: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实验室常用设备的使用、保养;常用试剂的配制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通过分析工培训来形成。(4)主体核心技能模块。具有化学合成药物生产的实用基本技能、工艺生产控制的基本能力、工业生产认知基本能力。(5)设备维护方向技能。具备常见化工制药机械的有关维护、维修、安全使用等基本能力。(6)医药营销方向技能。具备各种医药产品的营销策划、推销能力等。“一体两翼”所需的能力通过专业技能测试、生产顶岗实习、工作实习等形成。
2.理论教学体系构成。以职业岗位群需求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一个“主体”:化学制药技术工艺操作控制方面以有机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析与检测技术、制药工艺学、工业药剂学、制药工程设备、药事管理等课程为主。“两翼”:设备维护方面以化工机械基础、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制药机械和设备维护为主;药品营销方面以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品营销学为主。这种课程体系的架构增强了专业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突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实境育人”教育教学方法
1.校内“实境育人”环境。校内实训基地不断地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在原有化学基础实验室、化工原理实训室、有机合成实训室、分析测试实训室、纯化水实训室的基础上,又建成了制药专业中试车间,改造了纯化水实训室,又新上纯水自动化灌装线一套。
制药专业中试车间,按照“教学、实用、安全、规范”四大原则进行安装设计,车间内部分为动力区和生产区,公用工程齐全,蒸汽、冷冻盐水、压缩空气、循环冷冻水等全部按照制药厂实景要求安装,是一个小型化的制药车间,实现了院校与企业工厂的“零距离”接触,为学生课程实习、顶岗实习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校内实境教学平台。在车间内不仅可以进行加热、制冷、高压等反应操作,还可以进行固液分离、流体输送、干燥、精馏等操作,并可以进行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机械、化学反应工程等多门课程的现场教学,是一个完整的实境教学基地。
为了使实验、实训设备更加贴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学院又购置了14个单元的化工仿真车间,在此化工仿真车间学生可以模拟例如离心泵、换热器、压缩、吸收、精馏、间歇反应、连续反应、加热炉、常减压蒸馏等操作。仿真车间涉及的仿真软件都具有真实的工业背景,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和自控方案都来源于实际;精选的单元操作内容都是制药工业中最常见的;操作与控制界面先进;突出操作实践。仿真车间的建成和使用,在实境教学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校外“实境育人”环境。加强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同时,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行业优势,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近几年,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先后选择了一批技术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规范,生产规模适度的生产企业,采用多种方式与之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与石家庄某制药厂合作,共建药物制剂实训基地。专业课的课程实验、工程实验、毕业设计均可在工厂由专业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完成,学生以工人的身份在生产一线跟班劳动,在生产实践中学习,使学生对药品生产过程的工艺、设备、车间布置、劳动组织、产品物流、市场状况、环保要求和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开发等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通过与多家企业建立教学、研发和技术服务的关系,使产学研合作模式初步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制药专业的发展,达到了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目的。
3.“实境育人”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的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自身技术操作水平和技术改造水平,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六步走实践教学体系:即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和对生产企业的体验实习、进行职业基础课程的实训和双证书培训、进行职业技术课程的实训与实习、顶岗实习、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与测试、进行工作实习或毕业设计。环节中渗透爱岗敬业、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等人文素质的教育。
三、“一体两翼、实境育人”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
1.规章制度建立与执行。学院积累多年教学管理经验并遵循教育规律,制定和形成了教学管理规范和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教学管理文件汇编,使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我系根据各专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系级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并聘请了6位具有高级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严谨、规范,严格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实力雄厚,爱岗敬业的教学师资队伍。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职5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3人;硕士研究生8人;院级骨干教师8人。本专业教师在高职教育的改革中边探索边总结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
3.教学质量标准健全。制定《教学管理规范》,对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各教学环节都制定了标准和要求。还根据学生提前就业所带来的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工作的意见”、“提前就业学生教学要求”、“学生工作学期教学组织和管理办法”等文件,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应新时期教学需要。
四、“一体两翼、实境育人“课程体系的成效
1.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课程体系能满足培养目标对职业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并能根据技术发展的实际予以更新。这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从化学制药专业2001级开始策划建立并实施。几届学生下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2.高就业率。几年来,已经有400多名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实习实训任务,基本实现了“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学生“零距离”上岗。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
3.实质性办学。有校内的实训车间作基地,与多家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与几家企业开展实质性联合办学的探索实践。
4.高就业质量。由于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因此,毕业生更加适销对路。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5.落实双证书。2004年首次开展“化学检验工中级工”的培训和考核工作,02级60名制药专业学生全部拿到《化学分析中级工》证书,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实力。04级将分析工培训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所有学生经过培训,既能拿到证书。
无论是行政管理学还是市场营销学中都有这么个观点:先为人,后做事。板样市场中的区域经理作为企业的第一爆破手和封疆“大吏”,更应准确把握“为人”之道,从而赢得公司、下属、消费者的共同信赖,高效率高效能地开展区域市场的开拓工作,做成大事。
下文就我们团队多年来的实战经验,对区域经理为“人”方面做一小结。
一、严以律己,不搞特殊化
样板市场,本来就是苦差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行之有效规章制度可以效法,没有个成功的现实模式可以套用和跟进,这要求区域经理动用心智,带领团队埋头苦干。不能因为自己太苦太累而特殊化,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严于律已,表现出自己的敬业精神。
区域经理常常身兼决策和执行的双重身份,自己如果不以身作则,一味特殊化,则上不能决策,下不能执行,许多工作都受挫,让人觉得品行操守上有问题,后果很严重。
我们全程企划操盘的xx护眼素片、xx阿胶口服液、xx补肾益寿胶囊……十分注意样板市场经理的为人和行事作风,没有能力的人不选聘,没有品行的经理才能再大也不在考虑之列。一位老总级客户,曾信心百倍的给我们专家组反馈:你们帮助企业打造的样板市场低成本、快节奏、高绩效,区域经理和团队严明律己,真铁!
相对而言,区域经理,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很自由,张弛有度。但有的区域经理却把握不好自由的度。某区域经理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老同学聚餐,给办事处打个电话,2天不来;准备买房娶媳妇, 说一声,半个月不见他鬼影。叫人苦笑不得的是,他早已给死党“交代”好,如果公司打电话或网上语音查岗就说“跑终端”去了,哈哈……这样的经理,团队怎会会和他同甘共苦,一起打拼?
二、牢骚太盛防肠断,学会节制牢骚
市场开发阶段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因为企业总部可能对样板市场规划、考虑不周,导致市场下面会遇到不少挫折,经理可能在利益上受到暂时的不公平待遇。
加上区域经理整日在外奔波,十分辛苦,但由于工作内容的不同,总部人员“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不能为区域经理设身处地着想,故而出台的某些苛刻的制度或繁杂的手续可能会让区域经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理受挫”;另外公司出于长远眼光规划,某些政策可能与所期特的有一定差距,因此区域经理也异常郁闷和苦恼。如果市场又出乱子,内心的压力和委屈就会变成牢骚喷薄而出。
矛盾出现,就得及时解决它,变牢骚为动力,区域经理务必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理解,去包容,绝不可在员工、消费者、竞争对手面前指桑骂槐,挖企业墙角。5月份,有个医药保健品企业的区域经理找我们团队洽谈营销企划的事情。该经理底气很高,气宇轩昂,对营销战略、产品优势款款而谈。但当我们分析出其很多经销合同、中间流通弊端时候,该经理竟突然语气下滑,指出自己企业老总是个营销盲,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他还说:“ 也不知他们怎么搞的。内部管理严重脱节,这工作怎么做?” 结果,我们绝对不会和这家企业合作。“身在曹营,心在汉”,花着企业的银两,拿着差旅费来倒戈企业旗帜。当然企业老板也要反思:他到底什么原因让自己绝望了呢?甚至不分轻重的诋毁公司呢?
满腹牢骚的经理人更要思考: 诋毁自己企业,会不会毁掉自己的职业生涯,对自己成长为营销总监有什么帮助。表里如一是职业经理人所必备的、首要的道德品质,为人方略。如果企业的确不行,那你毫无牵挂的辞职,但只要自己在职,就必须在其职谋其位。
三、目光远大,不为小利而动
样板市场是用脑袋做出来的。如果区域经理不把脑袋花在市场上,而是想法设法在企业总部报销费用上动脑袋,那么再好的企业、再好的产品、再好的老板也救活不了区域市场。
2004年冬季,北国风光,万里冰封的中午10点,华北某市场财务经理发来一封E-mail向总部诉苦:
这样的区域经理,连老婆化妆品都让企业报销,目光如豆,小里小气的作风,怎么能有大出息?企业还是趁早换血为妙。
员工及领导对样板市场的评价中,最直接的评判原则是该区域经理为人作风,度量,胸襟对团队的影响力。诚然,大部分经理人社交范围广,颇善应酬,但不为小利而动,以身作则的经理实在很难得。我们全程服务的Xx补肾胶囊用了x个多月便在江苏南部大部分区域市场打开了局面,一次到著名的“天堂”城市市场考察调研,地方经理会做人,宾馆预定妥善,费也付了,工作做完第5天回程前天他还自费带我们旅游。不错啊!
后来,总部营销会议上我们看见了他,会后的几天,礼尚往来,我们也照样美美的款待了他,觉得值得。正因为如此,区域经理和样板市场一线员工值得信任,结果当市场出现困难,该经理很有胸襟,并没有计较眼前自己利益的得失,不惧怕个人小利牺牲,硬是带领团队闯了过来,当然我们也给予其很大的帮助。样板市场进入成熟期后,他顺利的调任华东一大区营销总监。
我们也见识过像女人一样掰手指的小人物,吃喝玩乐,占下属和企业小便宜。损害企业和个人形象的区域经理,在他心里只想到钱,丝毫觉察不到他要带队打造成功样板市场的潜意识。
善意提醒,正在闯天下的勇士们千万不要因为眼前小利,而牺牲了企业和市场的尊严,丢失了自我的人格魅力。
四、团结,谦和,诚信,沟通
主动和队员一起“摸爬滚打”。由于区域经理常年在外蹲点,远离企业和亲人,孤单寂寞在所难免。所以团结就显得十分重要。当然避免像有些区域经理团结过火行为,整日沉浸在和职员打麻将、玩扑克中, 这样的“打”成一片要禁绝。
区域经理应该明白:企业和区域市场最根本的纽带是利益。经理做样板市场最基本的工作是为产品找到一个优秀的运做模式,找到一个可以复制转移的产品推销术,进而实现全面的招商或企业开发。如果心思没有放在市场上,毫无上进心,销量业绩就是硬道理,产不出销量来,这整“团结”只是暂时的。 由于是总部派驻的人员,要比业务人员付出十二分的努力,给团队树立积极向上的、庄重的、诚恳的、踏实的榜样。区域经理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已,提倡适度的娱乐 拒绝玩物丧志。
居功自傲。无论是公司的哪个部门都有其工作的重要性,我们都有必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协调好。有的区域经理自认为在前线流血流汗,所以对管理、媒体企划、客情、公关成果沾沾自喜,导致其他相关支持工作没有切实做好。老人家早就教导我们“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记住:你能力再强,也强不过团队力的合“力”,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居功自傲。
为了促使消费者尽可能多的购买产品,有的区域经理有时会头脑发热,不顾公司的销售政策,盲目地给消费者承诺,说“百分之百有效”、“肯定办得到”等难以办到的话,结果不能兑现,导致信任危机。区域经理一定要明确自已的职责和权利,与人诚信地交往,既考虑实际,又全力解决销售中的问题,稳住阵脚,一诺值千金。“信”是立人之本。
言必行,行必果。
及时主动沟通交流。有的经理除了必须应付的报表、指标外,经常几周不与企业总部和下属部门沟通。结果导致信息和感情流动不畅,企业对其信心下降,员工意见激奋。坦诚、平等的互动沟通会为你创造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动力,进而快乐地工作、幸福的生活。
以上浅谈的四条为人之道,区域经理做好了 ,就一定能够在员工和企业中树立一种榜样作用,让人信服,建立好的人际氛围,从而事半功倍,打造成功的样板市场也就指日可待了。 自己就是竞争“劲敌”
无疑,区域经理是职业生涯的重要阶段,但竞争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销售员—区域经理—大区经理—营销总监—(副)总经理。区域经理作为营销人员从基层到管理层的第一次跳跃,对营销人员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在这个时刻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没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没有彻底的执行力,没有不断学习和反省的精神,没有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将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区域经理,很难为进一步的职业发展做好铺垫。区域经理的为人问题,上文我们已经作了论述,下面就如何做事,谈谈我们的看法。
坚定不移的按照指定的目标执行
如果区域经理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就会在日复一日的拜访、促销、送货、收款、报表等各种工作中逐渐丧失激情。辛苦的工作、微薄的收入、销售任务、生活压力等都会影响工作的激情,从而过早结束营销人的职业生涯。
但是如果区域经理树立了明确的工作目标,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用积极的心态跑终端、走渠道、建网络,主动留意竞品销售情况、探讨产品走势、调查消费动向、做好产品跟踪服务,在提升业绩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就会朝着目标一步步靠近。
有了明确的目标,还要避免走弯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执行力、企划力、团队里来力,保持平和的心态。奋斗激情高涨。
既不要小看自己,又不能自大高傲的做事
总觉得自己比不上人家,自我设限。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和能力从事更高的职务。这种心里要不得。
甲乙丙丁4个营销人员3年前同时进入公司。甲乙做了一年后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区域经理,绝望之下,跳槽,后来据说混得不如人意,而丙丁目标直指区域经理。没过多久他俩如愿以偿,分别做了苏州、无锡的区域经理,在职场一帆风顺,现在已分别是vx著名医药企业的省级经理了。
4人业务员时的业绩、能力和地位不相上下,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做事态度和方法,结果业不同,命运自然也就不一样了。如果你好高骛远,你将很难在职业生涯中取得大的突破。
区域经理最大的障碍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有对自己有全面、清楚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制定职业发展策略。比如,对自己做个SWOT分析,通过分析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然后为自己制定奋斗目标,以便更好地发挥优势、规避劣势、把握机会、规避威胁。并积极地行动起来,扩大朋友圈,扩充知识技能,建立人际网络。当营销人员做到区域经理时,不能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而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其远期目标做铺垫、打基础。 做事也是关键的一步。
好习惯,成就好事业
企业是个系统单位,正常运作有他的约束制度和全盘规划。拼杀一线的区域经理做事同样要有板有眼。
区域经理离开中规中矩好习惯而我行我素,怎么能行?如果你想在职业生涯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
一个朋友,面对每天的“报表”和“指标任务”,天天头大。对总部的“控管”和“命令”也有很大的情绪。这使他样板开发工作情绪很大,想辞职不干。后来在我的建议下,养成了良好的做事习惯。他现在1年时间出色完成样板市场开发任务。得到总部的提拔和重用。
做事也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反省、反省再反省
古人三省吾身,对于区域经理来说,学习与反省同样重要。
小K在刚从事营销工作时,制定了非常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周研读一两本营销类杂志,每月一本营销方面的专著,有空就根据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营销实践整理成论文。学到的营销理论在促进营销实践的同时,也使他的营销理念、营销方法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升华。每天都在做工作总结,反省自己做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后来,出色的做事方法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佩服和赞赏。现在他已成为华中大区的“封疆大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样板市场,随时都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突发事件,区域经理事情多了,难免出错,关键是能不能反省自己的错误,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同时避免下次再犯,不要在同一个地方摔倒2次。区域经理做事时候要多长几个心眼,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反省,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营销能力。只有这样才会更快地接近职业生涯的奋斗目标。
做事就一定会遇到棘手问题,只要动用心志去解决,战胜自我,也就战胜了强敌! 心在市场,志在终端
市场中的问题一定要到市场中才能发现。当终端出了问题时,区域经理应该扎进终端,从销售现场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市场是跑出来的,整天躲在办公室的经理,除非在搞学术研究,要么肯定做不出市场来。
身为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中国保健行业十大杰出经理人、中国医药保健营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的于斐老师感触颇多,作为由一名普通营销人到区域经理到营销副总再到全国营销总监(自传:《销售与市场》杂志之《四年实现总监梦》),最终实现开公司的创业之路,一步一个厚实的脚印,步步为赢。所有功绩的取得也都离不开当年拼杀在一线终端取得的巨大财富,甚至半年塌破3双新皮鞋。再次印证,市场是从终端跑出来的道理!
甲市场是眼保健v企业的样板市场,每个月的市场投入都很大。可是该区域每个月的销售量却上不去。问区域经理原因时,他总是说公司的销售政策不行,市场支持力度太弱。
总部的市场启动费用,难道在样板商场上就没有作用吗?多大的投入才能够满足样板市场的需求?销售政策难道不适用样板市场吗?
为了打个漂亮仗,我们专家对市场进行调查。 当然是指导甚至亲自和市场经理跑终端、访客户、搞调查。
经过走访终端发现:甲公司促销员不是不在岗就是工作时间接电话、发短信,管理很不规范;甚至不知道产品知识和技术,连厂家的背景、优势以及与同类企业相比的优点都不知道;另外,药店布置凌乱,海报不起眼,易拉宝乱放,柜台内产品摆放不分主次。
而很多竞品却相当规范,三折页、展架、单页等宣传品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买赠的促销信息用展板、POP醒目地传达给了消费者。 区域经理自己当时叫责无旁贷的自我检讨:失职呀。
为此,区域市场经理决定和我们一道从终端做起,解决市场问题,提升销售业绩。
一、树立样板终端形象,规范设置标准
市中心销售黄金地段g药店,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形象差,没有充分利用公司宣传品
门口海报张贴零乱,有的甚至被竞品海报覆盖;柜台内产品摆放不符合要求,赠送的礼品没有摆放出来,也没有展板宣传促销信息。
2.促销员对产品知识不熟悉
店内营业员对自己眼保健产品不熟悉,被问到厂家的背景和优势时,一问三不知;
3.药店不重视甲公司产品
店内产品销量率低,节假日的促销宣传对产品的支持力度和竞品相比明显偏低。
了解到终端的问题后,市场区域经理决定从终端入手,改变目前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问题,整改终端。
1.制定奖励政策,调动促销员积极性
给药店经销商降低利润,拿出一部分作为市区促销员奖励,具体奖励政策。
确保大家有利可赚,调动员工积极性。
2.提高店内产品的销售率
由于手眼保健产品比较多,空间有限,制定了激励政策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
3.充分利用总部宣传品,优化布置
入口处,每侧摆放一个公司产品展架,摆放对称,位置显眼。专区处严格按照公司VI标准摆放,柜台内产品多放了4盒,并且把赠送的礼品摆放在柜台上,并用展板写出促销信息,张贴在专区柜台两侧。
4.加强与店长、策划人员沟通
在和店长沟通后,给他很多好处,使得出现的问题一步步解决。
5.对营销员进行知识培训
利用营业员下班时间对营业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公司背景、企业文化、公司发展大事、产品知识、销售技巧等。培训结束后赠送纪念品,与营业员建立感情。
通过一个月的整改,产品的形象焕然一新,营业员的销售积极性很高,零售量也由以前的30盒~50盒/周提高到50盒~80盒/周。
二、促销员培训工作长抓不懈
把原来每月一次的例会改为每周一次。会议模式由原来的区域经理“一言堂”改为终端人员讲问题、提建议的大讲堂。会议内容也由原来的压任务、谈理论变为讲方法、谈技巧。
1.对促销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对促销员的培训不能仅局限于本企业的背景、文化、发展大事、产品知识方面,还要包括竞品的产品知识、销售方法、公关技巧等。
我们营销专家要求促销员收集竞品的宣传单。根据收集的宣传单列成表格加以对比,找出产品和竞品在外观、功能、参数、配置、价格和市场支持方面的差别、优势,这样不仅在促销员心中形成系统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准确地把公司产品的优势传达给消费者。
让促销人员交流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销售亮点,共同讨论学习。对于发现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商讨解决的方法。对于好的建议和销售方法则由促销员本人进行传授。从而在销售队伍中形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三、泡在终端,从终端中找方法和思路
经理的工作重点是将没有合理地利用资源合理再利用。
那区域经理就得亲临终端。
1.每天到药店(专卖店)三次,发现问题
区域经理每天早中晚三次亲临终端,检查市场督导和促销员的工作。寻找问题,给予现场指导。如易拉宝放置是否标准,柜台产品是否有秩序,宣传物料是否齐全等。
2.收集市场信息,及时反馈给总部和一线人员
区域经理在工作中,不仅要留心自己的产品摆放、员工的工作状态,而且要收集竞品的相关信息,并及时上报总部以便调整对策。
3.终端联络
加强和终端各种人员沟通,大鬼小鬼都要拜一拜,使人员感到领导对他们的支持与尊重。同时通过沟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给促销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时不我待,一晃就是3个月……
3个月区域整改完毕后,终端促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销售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整改结束后的第1个月销售量便提高了30%,第2个月,40%,第3个月,48%,并且取得了样板市场第一阶段战役的胜利。
事实有力证明,经理人不跑终端,有问题不下市场,只能等死。但是,精明的经理人赢得了终端,也就赢得了市场的成功,赢得了美好的未来! 内外兼修,打造业绩出众的样板市场
行文至此,我们觉得区域经理人无论是为人、做事、跑终端找策略都是有发可依的,细心的读者在上文中完全可以获得些许启示。
其实,总结一点,那就是,合格的经理人:内外兼修,才能打造业绩出众的样板市场。
步入96岁高龄的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Peter Drucker),他曾说,管理学既不是一门艺术也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其成就是以管理结果来衡量。 区域经理作为最大业务员,同时又是区域的最高“行政长官”,他的管理也应该是实践而非理论和语言,有时就得身先士卒,动口动手,像个奴隶主一样对员工“叫嚣呼东西、挥突呼南北”的管理时代早就完结了。
冯小刚在其作品中借葛优之口问:21世纪什么最贵?答:人才。的确,越来越多的区域经理越发感到人才的可贵,借力打力式的表面利用也好,打心眼里任人唯贤也罢,总之,经理人只有对人对事,对财对物管理到位,切实的培育出一支职务分明、敢打硬仗的营销团队才算领导的合格。
内外兼修的区域经理
惟有真思维、真实力、真本领、真睿智、真果敢、真度量、真才情、真青春
永不贬值,永具魅力……
在这零硝烟的时代……
志存高远者
引言
我国媒体经营者往往缺乏营销意识或者不能恰当的处理营销各环节间的关系,媒体在发展中常步入一个误区,即办好媒体靠内容吸引受众就行。①
借用企业经营的4P营销战略组合:Product(产品策略)、Price(价格策略)、Place(渠道策略)、Promotion(促销策略),网络广告只是网络营销的一个环节,但其经营却是我国商业网站主要的维生机制。本篇论文将围绕新浪网的内容(产品)与广告(促销)展开论述,通过与同类网站搜虎网的比较,阐明网络广告经营对商业网站发展的重要意义。
论文主体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网络经营者要走出“办好媒体靠内容吸引受众就行”的误区。包括:“内容为王”的局限性;网络媒体内容与广告的关系 第二部分是商业网站产品的“致命伤” 。包括:虚假新闻;网络资源的不确定性 第三部分结合实例,对新浪网和搜虎网的广告经营进行比较 第四部分提出我的观点,商业网站要重视广告经营 第五部分是结论。
一.网络经营者要走出一个误区,即办好媒体靠内容吸引受众就行。
首先,互联网给人们获取信息、阅读信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引领“内容为王”时代的到来。通过网络渠道,人们获得及时、互动、丰富的信息资讯,在鼠标的点击中享受搜索、浏览的乐趣。对于媒体发展,业界有“内容+渠道=媒介巨人”的公式。国内门户网站老大新浪网深谙此道。它抢在第一时间报道中美撞机事件、9·11事件,抢尽了广播、电视、报纸的风头,其丰富、高效的新闻整合操作也成为同行效仿的楷模。
这是否就意味着办好网络媒体仅靠内容就行了?
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是“媒介巨人”的实践者,其近期发展结果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该公司在2002年全年损失987亿美元,这个数字是新西兰GDP的两倍;今年3月份,该公司副主席Ken Novack出售了公司的2000股公司股票,这是继Turner抛售AOL股票后又一高层人物抛售股票的行为。②作为全球有名的传媒大亨,时代华纳的内容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鲜有传媒可以与其媲美。然而这个曾被称为新旧媒体“天合之作”的合并,没有取得人们预想中的成功。这充分显示:媒体经营包括内容策略、广告策略、公关策略、价格策略、人事管理等诸方面,是一个多层面的系统工程。
其次,就商业网站的经营特征而言,内容生产只是为了营造注意力和影响力,其最终目的是广告服务并赢利。网络媒体是注意力经济,遵循“双重出售”的媒介特征。受众是媒体的稀缺资源,它通过免费出售新闻(信息)和用户交纳一定的上网费,吸引尽可能多的目标受众,达到吸引广告商、出售广告版面的目的。②商业网站的内容生产只是为了营造注意力和影响力,其最终目的是广告服务并盈利。尽管手机短信目前的势头超过了广告,但从发展潜力来看,广告经营仍是我国商业网站的主要维生机制。
评判媒体经营的好坏,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 广告结构。可分为总量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品牌结构等。
通过分析这些结构,可以知道是谁在购买网络的广告,才知道什么样的内容应该放在哪个频道。
2. 内容结构 。可分为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品牌结构,以及在媒体运营中次常采用的结构,如:新闻、深度报道、专题报道等内容的结构比例等。媒体的内容结构是由媒体经营者基于受众需求、广告贡献度两个方面的需求平衡所决定的。
3. 受众偏好。受众对媒体的态度,形成受众的偏好结构。
网络媒体不一定要以受众偏好之内容为核心和导向去办媒体,而是要对受众、内容、广告做交叉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知道媒体经营,要使受众结构,特别是它的行业分类,与内容分类和广告分类大体相近。
例如,广告、内容与受众偏好的共有区,如科技、体育频道,是网络媒体运作的最佳区域,经营效益最高,网站就要尽力扩大这一区域的面积;受众偏好的内容,但广告贡献小,如通俗小说、连载等,适合专业媒体,如《小说月刊》,靠发行赚钱,网络媒体就不要盲目扩大;而受众喜欢、广告愿意投放但缺少有效内容的区域,如深度报道、背景报道,发展空间比较大,网络媒体应不断发现、集中发展。③
二.商业网站的“致命伤”。
虚假新闻,躲不开的痛。随着网络发展相关法规的出台和媒介自律能力的增强,网络媒体发展日益规范。但由于我国商业网站没有新闻采编权,只好在新闻时效性上大做文章,以弥补原创之不足。因此经常为抢第一时间报道而不惜登载虚假新闻,使其权威性、公信力不断受到挑战。
远的不提,单论今年愚人节前接连发生的“比尔·盖茨事件”和“张国荣事件”。愚人节前两天,国内各网站纷纷登载惊人消息: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身亡。然后新浪、搜虎很快在网上声明道歉,此新闻是微软公司在去年愚人节给人们开的一个玩笑。比较而言,主流新闻网站千龙新闻网的做法就值得称道:该网站怀疑此消息的真实性而坚持不予登载,从而大大提高了主流媒体网站在网民心目中的公信力。
事来凑巧,4月1日前夕传出张国荣跳楼身亡的消息。新浪迅速发挥其整合优势,又于“第一时间”推出“张国荣专题” ,还有“张国荣歌曲铃声下载”。当时很多网友看后不相信,以为又是愚人节玩笑。据我后来在搜虎网传媒人论坛里看到的帖子,某业内人士称在晚上9点收到朋友的短信,还在犹豫要不要在搜虎上登载此消息时,新浪网已推出专题了。
可见,新浪网当时也不能确定新闻的真实性,但刚经历了“比尔·盖茨事件”的尴尬,新浪怎么敢再冒一次失信的危险?古语曰:知其者,性也。这是由商业网站盈利的特性决定的。为了吸引眼球,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内容为王”的理念驱使商业网站抢时效、抓热点,而往往置新闻客观真实于不顾。
另一方面,网络资源具有不确定性。为吸引注意力资源,网络媒体展开一场“圈地运动”,但在网上圈的“地”,是长了腿的“地”。网站花巨额资金所吸引的注意力资源,就像天上的浮云,来得快,散得也快。④网络开放、共享的特性以及Copy+Paste的方便技术,使媒体间你有的我也可以有,导致网络媒体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对于没有原创新闻的商业网站,问题也更突出。
首先,在新闻竞争方面,新浪网与搜虎网的新闻大战由来已久。激烈的竞争使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小,特别在新闻整合和时效性方面,搜虎紧跟新浪之后,咬得很紧。特别是关于“美伊战争” 的报道,搜虎第一次向新板,它于 “第一时间报道了战争打响的消息” 。另外,从双方推出的新闻专题来看,尽管新浪的新闻整合再显优势,搜虎不俗的表现引来网民好评:一反常态把战争专栏报道放在首页之前弹出;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滚动报道最新消息;报道形式上更加多样化,除了文字报道外,还有网上音频、视频直播,Flash报道等。⑤
此外,在新浪刚刚对新闻内容进行整合表现时,整合是其竞争优势,但随着媒体同质化现象突出,整合实质上已无优势可言,倒成为网站发展的“软腹” 。正如新媒体观察专家孙坚华先生所言:“互联网精神,最根本的一点恰恰是原创,而非复制,整合本身就是一种原创,但当人人都学会整合之后,其原创的内核就消融了。此时,整合只是背景与底色,大家要看的是风景。”
其次,目标受众是网络媒体的又一大资源。办网站就意味着“烧钱”,此话不假。因为网站要赢利,就要注入大量资金开发新闻资源与受众资源。一个网站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目标受众群和受众浏览、阅读习惯,很容易被后来者利用并被赶超,白白为别人做了“嫁衣”。前几年有名的 网站的失败就因为此。网民的趋利性和点击阅读、搜索的便利性,决定了网络目标受众的不确定性,这就告诉我们:网络媒体要生存,就要寻找多种出路,仅靠内容取胜是远远不够的。
三.新浪网和搜虎网的广告经营进行比较。
我从3月中旬开始,主要针对新浪、搜虎的新闻频道、体育频道、社区频道的广告(含各式图片的)进行跟踪调查。在此基础上,特别关注了在 “美伊战争”期间,新浪与搜虎的“美伊战争专题”频道的广告投放情况。
结论: (1)广告投放与网页点击率密切相关,点击率越高,越受广告客户亲睐。 (2)一般来说,新闻频道广告投放数量最大,形式多样;其次是体育频道、IT频道这样的专业频道;而社区频道广告相对最少甚至没有。 (3)广告投放与媒体的自身特点、广告经营理念密切相关。 (4)广告投放还考虑产品定位、受众群体等特点,这在一些专业频道如体育频道、女性频道表现突出。
网页点击率与其产品即内容服务有关,内容服务质量好,点击率就高,反之就低。新闻频道广告投放数量大,与网民中50%以上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新闻信息的客观事实相一致,而“社区频道”相对冷门点击率不高,当然不能吸引广告客户眼球。具体分析如下。
先看搜虎(3月20日):
新闻频道页面16屏,广告41条:弹出广告(1),旗帜广告(10),漂移广告(2),按钮广告(28)--搜虎自己的广告有6条,擎天柱广告(1)。内容上,电子通讯(手机)、IT(TCL电脑)、食品(娃哈哈)、医药、车。特点:形式多样,内容不一。
体育频道页面11屏,弹出广告(1),漂移广告(1)--中国NBA,旗帜广告(4),按钮广告(8)--2条是搜虎广告,1条是足球周刊的。
社区频道:没有外来广告,是3条搜虎的特色服务广告:“同学录”“星级会员”“许愿树”。
新浪网(3月20日)也是如此。
新闻频道:16屏,广告31条,弹出广告(1),旗帜广告(9),漂移广告(2),按钮广告(19)。内容上,电子通讯(手机)、IT(方正电脑)、茅台酒、车等。
聊天频道:漂移广告(2),图标广告(2)--新浪1条。
体育频道:13屏,漂移广告(2),旗帜广告(4),按钮广告(9)--4条与体育用品有关。
在调查中发现,搜虎比新浪的广告经营
优势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注重日常经营:①开发尽可能多的广告资源。搜虎广告类型不仅包括IT产品、轿车、电子产品,还有食品(娃哈哈)、医药、儿童用品(尿不湿);新浪广告类型则比较单一,多集中在前三种,且很多广告是为自己的短信、邮箱、社区等做宣传。 ②突破陈规,广告形式清新、活泼。医药、儿童用品广告,色彩清新明快,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也美化了网页。③注重整合广告资源。限制漂移、弹出广告数量,旗帜广告不通栏,合理使用擎天柱广告,使页面显得规整、漂亮;而新浪多漂移、弹出广告,影响页面打开速度,旗帜广告经常通栏,感觉突兀,页面布局显得堆砌、杂乱,影响网民情绪。
(二)网站自身特点。搜虎的页面点击率不及新浪,但据其季度财报(新浪公司2003年第一季度达1030万美元,搜狐2002第四季度营收为1060万美元)来看,两公司不差上下。这除了搜虎注重广告经营外,还因为搜虎是“中国首家大型分类查询搜索引擎” ,“是中国领先的新媒体、电子商务、通信及移动增值服务公司”。这不仅为其广告经营提供了优势,也为其多样化经营提供基础。去年第三季度两大门户网站的非广告收入分别达到营业总收入的37%、51%,证明了这点。
一个注重整合,一个擅长自我宣传,这两个方面在“美伊战争专题频道”中表现尤为突出。
3月26日
搜虎:11条广告,其中手机图标广告(1),战争图片下载(4),弹出广告(1),横幅广告(5)--除了金立手机“省钱的IP手机”外,其它都与战争有关,南方高科(手机)--与你共同祈祷和平的来临 新蓝电脑特约报道--伊方动态 搜虎短信--萨达姆不低头严防死守(还做成擎天柱广告置于右侧) 战争让全世界人民都头痛,解决头痛之道--天力士与您一同关注“美伊战争”。
新浪:13条广告,其中7条是自己的增值服务广告。有意思的是,新浪的广告也与战争挂钩,但是“自我炒作”,其它广告则像方正电脑“谈判后,喝杯咖啡,上网冲浪放松一下”一样,依然风平浪静。
在这次“战争广告战”中,新浪借助各种各样的短信服务--“新浪短信铃声下载”(图标广告)、“战争短信”(旗帜广告)、新闻冲浪、彩信冲浪等在美伊开战6天来,短信业务比平日增长了十倍。但这不是新浪的独特优势,在开战后短短几个小时中,搜狐的“焦点新闻”和“海湾战报”两项短信订阅每小时新增用户数都在3000以上。另外,在彩信服务方面,新浪远落后于网易与TOM网。
3月27日
新浪的新闻整合优势表现突出,当天专题页面上不但增加了一条图标广告,“方正广告”也改为一条洗发水广告。搜虎则增加了“小天鹅空调独家报道--冷静关注美伊战争”的图标广告。而到了4月2日,搜虎的专业优势就凸显出来了:老的合作伙伴还在,增加了5条文字链接广告和一条弹出广告;而新浪的几个旗帜广告不知怎么都不见了,代之以“新浪短信”“新浪企业黄页”“新浪任你邮”。
可见,媒体的经营理念至关重要。搜虎网站的广告经营巧借战争之机,并注重整合策略,事实也证明这更吸引广告客户。网络媒体要开发多种广告经营方式,走专业化路子,而不能把网络广告看作网站的附带品。
搜虎网推出的 “竞价广告” 值得一提。它真正体现网络广告互动的特点:广告客户自主设置广告投放位置、预算及竞价价格,根据市场情况,随时、修改自己的广告信息,还可以暂停广告投放。成功案例是今年1月底,搜狐公司竞价广告的优秀商--上海得帕电子有限公司,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GE-通用电气春节招聘”竞价广告,在短短三天时间,仅花费不足953元,得到了2775个点击,获得上千份应聘简历。这体现了搜虎注重广告经营、开展多种特色广告服务的特点。⑦
四.商业网站应注重广告经营。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仅仅依靠“内容为王”或“广告”都不是网络媒体的出路。商业网站在继续保持内容品牌的基础上,应注重广告经营。产品:应满足最大多数网民的信息需求。
1. 继续保持新闻及时、丰富、整合的优势。
2. 确定一个长期的品牌定位,建立网站在目标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营销学里面,品牌竞争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质量差已逐渐消失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是超出产品竞争的更高阶段。品牌竞争要求不仅给消费者提供一种高品质的产品,更要让消费者从产品的消费中获得情感和自我表达的满足。⑧将产品竞争提升到心理层面,凭借塑造具有排他性的品牌音箱所定手中的认同。
3. 努力开展信息的增值服务。如新浪在美伊战争期间,提出的“第五媒体”概念,推出“新闻冲浪”的短信产品。这就是新浪网的内容服务不仅仅局限于作为“企业广告服务的平台”,而是“通过移动增殖服务把优势整合到更多的个人服务领域当中去”(新浪总裁汪延如)。⑨
广告:
1. 知己知彼,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分析。①对其内同进行产品结构、行业结构、品牌结构等多方面的分析 ②利用网络优势收集分析网民的爱好习惯、性格偏向等信息,从而为广告业务寻找合理的发展空间。
2. 加强自身的广告资源整合。①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各种日用品广告、IT广告、食品广告进行整体布局,合理分配在相关频道或某一频道的相关位置;②页面上各种漂移广告、弹出广告和按钮广告、旗帜广告要根据受众的浏览习惯,按比例分配,不要安排过多的弹出广告、漂移广告,影响受众的阅读兴趣。
3. 加大广告推广力度。①借助大众媒体的公信力推销自身和网络广告。新浪、搜虎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上推出自己的品牌广告,通过这些可信度高的大众媒体,培育和扩大自己的受众群,提高人们对网络和网络广告的认识,争取广告客户资源。⑩②利用先进技术,开发创新的广告表现形式,这也是目前网络广告效果最直接的影响因素。2000年,宝洁公司在网上推出洗发水“润妍”广告,由于采用新技术“弹出广告”和“漂移广告”,使点击率达到35.97%,创造了网络广告投放的奇迹。⑾
4. 充实内容提高广告竞争力。媒体第二次出售即出售给广告商的完成以出售手重出注意力为基础,吸引和聚集注意力,根本上还要靠媒体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产品。
5. 扬长避短,寻求差异化竞争。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缺乏权威性,广告价格比较地,但这恰恰是“双刃剑”,网络媒体广告因此而形成实时、灵活、成本低的特点。①它不像电台、电视台的广告以秒计费,也没有杂志、报纸广告费用不菲,在出版或播出后很难更改。相反,在互联网上做的广告不但从提交材料到广告所需时间较短,而能按照需要及时变更广告内容,有利于及时实施和推广广告主经营决策的变化 ②由于成本低得多,可针对中小型企业,展开有效的宣传攻势,开展新的广告资源。
五.小结.
媒体经营的目的即实现赢利,而由于其定位不同赢利模式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越大众化的媒体对广告以来越高,个性化的媒体利润主要来源于内容,如专业化杂志的高价发行;新闻类的媒体利润依靠于广告服务,而娱乐类媒体的生存更多一种内容,如MTV的出版权。⑿
新浪网这样的门户网站,不仅具有传统媒体大众化、综合性的特点,又具有网络个性化、互动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其经营时不仅要注重产品服务(新闻),还要重视广告的经营。
参考文献:
①③传媒经济参考,2003年总第52期
②转引自汤李墚:《传媒为什么能售卖广告?》(上),《新闻与传播》2003年第4期
依靠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过去的十年,我国高职教育抓住机遇,实现了规模上的大幅跃升,一举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然而,随着适龄生源的减少,高等教育扩招的步子慢了下来,高等教育也开始“分层”,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
外延式发展遭遇“瓶颈”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已经结束,从媒体相关报道中不难发现,近两年显现出的高职招生难并没有好转的迹象,许多高职院校的日子变得越发难过,全然没有了前几年的“风光”。
2008年以前,一些高职院校不需要花费多大力气就能轻松完成每年3500人的招生规模,实现在校生规模万人目标。伴随着房地产开发热的大环境,许多高职院校负债进行新校区建设,期盼通过每年招生规模5000人左右来化解新校区建设负担,而这样的壮志宏图如今成为许多高职院校沉重的负担。
对此,有学者认为,部分高职院校遭遇招生难,意味着自世纪之交以来高职招生规模连年增长的态势已不复存在,高职教育外延式规模发展模式出现“瓶颈”,高职教育面临新的“洗牌”。
尽管各种统计表明高职教育就业率不输普通本科,但在就业质量与社会认可度上,高职教育难掩人才培养质量上的“短板”。
众所周知,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立足培养社会产业所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这是高职教育的本钱所在,也是优势所在,但潜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已经难以回避。
在一些领域,高职院校毕业生充当了产业主力军。比如,随着近年来高铁、动车、城市轨道交通的突飞猛进,由此延伸出来的岗位缺口,多数由职业院校毕业生来充当。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是其中的佼佼者,该校为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对口”培养的技能人才,有效地弥补了北京地铁人才的不足。
柳州是我国西南工业重镇,支柱产业以汽车和机械为主,柳州坚持将发展职业教育视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工程,汽车相关专业已经成为柳州职业教育的第一品牌和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据了解,该市职业学校汽车、机械相关专业在校生占到全部在校生的70%以上。
尽管如此,依然难掩高职人才培养上的不足。比如,在许多领域,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缺乏标准、或者标准过低,难以跟上产业步伐。伴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设却严重滞后,很多专业没有全国性或地区性(省级区域)人才培养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建设多是各个院校基于自身条件各自为政,不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不以就业为导向来培养人才。最终形成大量用工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和大量高职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两难困境。
这一点反映在专业建设上,就是“雷同化、缺乏个性和特色”。在规模扩张时代,一些不需要高投入的短、平、快高职文科专业纷纷登场,专业设置高度同质化。随着招生规模的萎缩,首先受冲击的就是这些完全雷同化的专业。以至于到今天,如何分流这些规模扩张时代大量招聘来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当前的难题。
据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崔玉祥介绍,许多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等工科专业,因为大多数学校都开设此类专业,学校招生时也非常受影响,学生就业面狭窄,就业层面不理想,形成瓶颈。
伴随规模上的扩张,所带来的还有高职教育的“两极分化”。实际上,并非所有的高职院校都遇到了招生难,相反,一些办得好的高职院校不但不愁生源,反而为生源多而犯愁。
从2005年国务院召开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到今天,高职院校发展已呈现冰火两重天现象,示范性高职院校在中央、省级政府资金优先大量投入、提前单独招生、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以及重点(或特色)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让示范校得到了充足发展,许多院校每年招生规模都在5000人左右,而一些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只能依靠注册入学才能完成录取任务。
对此,有学者认为,从高职发展大局看,让少数办得好的高职院校“先富”起来,无疑是必要的,但就高职教育整体而言,“共同富裕”,均衡协调发展也是需要考虑的,毕竟“贫富分化”不利于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周立华认为,今后办学条件好、水平高的学校将越办越好,差的学校可能会越来越差,最终势必被市场所淘汰。
“瓶颈”背后的制约因素
高职发展遭遇困境,生源下降的因素是不可回避的。据有关统计,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五连降”,从 2008年到201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了138万多人。伴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逐年下降,弃考留学人数却在逐年增多。
与之相应,普通本科院校的招生录取率虽没有了前几年的爆炸式增长,却也呈现出缓慢增长的态势。很显然,这一增一减背后,所挤压的往往是高职院校、民办高校这样相对弱势的“群体”,高职招生遇冷也就不足为怪了。
除了客观因素,更大的问题可能还在于高职院校自身。在生源减少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却没有放弃规模上的扩张道路。据教育主管部门统计,2008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169所,而到2013年已增加到1266所,增加了97所,进一步加剧了高职院校之间的生源大战。
除此之外,还有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前几年规模上的快速扩张,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职教育自身的短板问题,甚至被招生规模上的亮丽成绩单所掩盖。无论是“双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还是校企合作,这些老生常谈却事关高职发展的核心的、根本性的问题,到今天依然困扰着许多高职院校。
先说实训基地建设。一些非示范性工科专业需要大量的实训设备保障学生实训要求,但由于投入太多、学校财务紧张只能象征性建设。如汽车检测与维修就是买两台破车完事,这样的实训条件怎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资源不足是一方面,而分配上的不均衡也比较突出。多数院校为没有资源而忧心,而个别示范校有了充足资源,却“好钢没用到刀刃上”。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指出,当前高职教育投入不均衡,总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一些示范和重点的高职院校存在乱花钱的现象。
再说“双师”培养。这些年,许多高职院校尤其是办学条件优越的示范校,一味提高师资的学历、职称门槛,纸面上的功夫做得多。比如,有的高职院校师资建设长期模仿本科院校,五六百人的教师队伍,博士几十个、硕士两三百;教授几十个、副教授两三百;省市级课题、核心论文一大摞,实用的三两个,是平常不过的事。而真正能够独当一面、胜任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屈指可数。没有数量可观的“双师”教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难免“短斤少两”。
再看看校企合作。当下,还局限于校企之间的个体合作,缺乏具体的法律、政策规范,少数实力强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而许多高职院校举步维艰。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无暇顾及高职院校的诉求,碍于情面跟高职院校搞个仪式、签个协议、挂个牌牌了事,难以保证实习效果。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高职院校经营、管理上的短视。观察一些办得好的高职院校,往往背后有有理想、有头脑的管理者。相反,一些高职院校管理者缺乏对学校的宏观把握、办学定位模糊,盲目跟风,缺乏明晰的办学思路,办学质量不高,坐失学校发展良机。这样的学校在招生形势好的时候还能有一席之地,一旦遭遇“风吹草动”,难免会遭遇发展困难。
出路在于“升级”,提升内涵
尽管一些高职院校面临招生难题,但高职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是国家、社会所需的,是产业企业转型升级所离不开的。正如有关人士所言:高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工程师的脑袋,也离不开技能工人的双手。问题在于如何提升内涵,真正契合社会所需。
湖南信息职院董事长陈登斌认为生源下降对于高职院校发展是危机,但更是机遇。高职院校要痛下决心、潜心静气、群策群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打造高职教育“升级版”。
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打造核心竞争力
何为核心竞争力?无疑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好坏与它构建的人才培养标准有很大的关系。套用营销学里“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的流行看法来评判当下的高职教育,示范、骨干、特色学校建设也只能算是品牌高职院校,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仅仅停留在“做产品”的三流层面。
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没有提升到“做标准”的一流层面,的确值得反思。长沙商贸旅游职院副院长陈涛认为,现在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提升高职办学质量,不能够再扩规模了,这样就能够更好地静下心来提升质量。
纵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不论是英国的BTEC、还是澳大利亚的TAFE、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社区技术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它们的高职教育首先是制定严格的国家或州一级职业能力标准或国家统一的职业证书制度。这些标准或证书是由各行业、企业、专业团体、学院和教育部门联合制定,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不断修改。各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中发挥主力作用,从而使人才培养标准更贴近市场需求。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认为,要引入国外的教学标准,或者与国外的教学标准接轨。令人可喜的是国内开始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放下身段,在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协调下,开始从高标准做起或直接学习借鉴国际高职教育标准。如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美合作护理专业就把国际认可的一整套护理操作标准原原本本地移植到学校来,推动着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这一学科建设飞速前进。该校学生在“美国国家注册护士执照考试”的通过率超过80%,而在美国,非本土外国护士参加这一考试的平均通过率也仅为30%~40%。
专业建设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当下,许多高职院校开设涵盖工、经、艺、农、管等职业领域50余个专业,就是一个个压缩版的综合性大学!贪多嚼不烂,怎能办好?基于规模的需要什么专业都要上、尤其是投入少、见效快的文科专业更是一哄而上,工科专业由于缺少实训条件也名不副实。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赵星义认为,每所职业院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强项,学校以这些强项为主,并逐步做大做强这些专业。
高职院校专业选择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来确定,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进行县校合作,既可以解决学生就业,又能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促进城镇化和产业升级换代。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县校合作,以县域为结合点推进产业发展。又如湖南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地方六大支柱产业,设置六大专业。
高职院校专业选择还要有相应的推销或者定位战略,有的专业要做到独一无二。如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每年的招生人数不超过1600人,但它是国内唯一培养出版印刷领域高层次人才的专科学校。显然,高职院校专业选择要寻找到办学中的不可替代性及其特色所在,寻找到行业的支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优势,甚至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进行“顶层设计”,规范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也是教学的“根”。德国有句谚语:“不教青年人学手艺等于让他们去偷”,因此德国的“双元制”模式非常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的高职教育也具有各具特色的实践训练模式。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企业、院校有机协调,在法律、政策、制度及细则方面成功解决实践训练经费、组织及各方利益、责权问题。
目前国内大量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事实上就是学生自谋出路、教师远程遥控;校企深度合作的顶岗实习模式也有,但不占主流,而且存在企业、学校、学生与家长四方混战的局面。很多时候学校想找到可以托付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企业也想找到合适的高职学生解决用工需求,运作起来却困难重重,事与愿违。如果没有企业愿意接受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就会使得高职院校以重视学生动手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标大打折扣。
显然,要破解校企合作难题,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对校企合作进行必要的规范与引导,明确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与责任。比如,行业在校企合作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在教育部推动下,成立了各主要行业的行业指导委员会,就是有益的探索。在此基础上,作为人才培养方,需要高职院校自身更加积极主动地探求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方式,毕竟从一些办学成功案例中不难发现,当学校办学达到一定程度,校企合作并不是难题。如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有30多家企业与教学紧密结合,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提高职业技能。
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培养实用技能,因此实训环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单凭学校的教学实训资源来进行实践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包括实习设备不足和实训指导教师数量不足,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使实践教学在企业一线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办副主任童卫军认为,必须系统设计顶岗实习方案,将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纳入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
培根固基,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澳大利亚,没有直接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职业教育教师的现象,高职教师一般至少有3~5年行业专业工作的经验。他们在从事教学工作过程中还必须每年一次到企业一线实践,企业专家对其实践效果会进行严格的考核与评估,实践环节不合格的教师学校不予续聘。不间断的实践环节能使专业教师真正获得“双师型”的基本素质,学生能够通过老师学到真正的实际工作技能。此外学校都会从企业技术经验丰富的专家中聘任兼职专业教师,通常兼职专业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兼职专业教师职责不仅仅是授课,同时肩负着给专职教师传授技术经验,指导实践性训练的任务。
上海商学院副院长冯伟国教授认为,高职教师没有5~10年的企业经历算不上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而事实上大多数高职教师是直接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只有一小部分有在企业工作5年以上的经历。许多所谓“双师型”教师,也大多是通过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或教育部短期双师培训转换而来,他们缺乏丰富的实践技能、经历,也就不可能向学生传授实践技能,这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动手能力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
由于企事业单位之间固有的身份、待遇的差别,从企业技术经验丰富的专家中聘任兼职专业教师也是困难重重。高职院校应利用招生规模调整之际,真正舍得投入选拔优秀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培养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很多高职院校舍得重金奖励博士,却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一毛不拔。殊不知一个“双师型”教师对于高职院校的贡献要远远高于博士、教授。显然,需要打破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的人事制度“藩篱”。
从重视管理向重视经营转变
伴随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许多高职院校把心思多投入到管理活动中去。表现为管理机构越来越多、管理队伍越来越大、管理副职越来越多、管理层级越来越长、管理制度越来越广、管理文件满天飞、管理会议一个接一个,等等。管理活动表面上轰轰烈烈,奖旗、奖状、奖杯满天飞,关起门来搞独立王国、自娱自乐。
而据报道,德国有一所拥有2300名学生的电子能源学校,只有一名校长,一名副校长,三个半秘书,六个部门负责人,这是何等的精干与高效!
在管理队伍无法分流、精简的困境下,高职院校各级管理者要把高职院校发展当作一番事业好好经营,要眼睛向外,多研究招生和就业;多调查国家、本地区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发展趋势,办有地方特色的高职教育;多深入一线,为教师双师型发展找途径,为学生顶岗实习找岗位;多联系工商企业进校园招聘;要既重视管理,更重视高职教育的技术发展、市场研究、财务统筹、会计核算以及安全管理等经营活动及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