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夜校培训总结

夜校培训总结

时间:2022-02-23 08:50: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夜校培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夜校培训总结

第1篇

自开展“金融夜校”活动以来,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铜仁审计中心始终把“金融夜校”作为全市农信社“系群众、抓基础、促发展”的首要工作来抓,坚持用“五注重”扎实推进“金融夜校”活动向纵深发展,交出一张张群众满意的支农成绩单。

“农信社姓农,支农则无旁贷。”铜仁审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金融夜校”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拉近了农信社与群众的距离。

上下联动 “一盘棋”推进

“金融夜校”活动启动后,铜仁市各行社迅速采取“高管上夜校”方式,对网点扎实推进夜校活动进行指导和示范。逐步建立起“党工委主推,行社主抓,网点主落实”的工作格局,上下联动,整合资源,全市“一盘棋”推进。

“‘金融夜校’这种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不管哪个阶层的人都能接受。”铜仁农信社的工作人员说道,夜幕降临,整个乡村都被笼罩在玫瑰色的月光里时,农信社的员工们便拿着扩音喇叭出现在农户家门口,乡亲们陆陆续续从屋子里出来,开始上课。

农信社各网点在开展“金融夜校”活动前,主动向乡镇领导汇报,预先组织网点员工与驻村干部、村干部一起进村入社区联系和动员群众参加夜校,保证群众都知晓和积极参与;审计中心及各行社领导坚持走群众路线,主动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对“金融夜校”的意见建议,并综合群众意见及金融服务需求,指导网点对“金融夜校”的授课方式、内容等进行丰富和改进,确保“金融夜校”通俗易懂、贴近群众,真正成为群众的夜校。

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金融夜校”师资队伍,铜仁市审计中心组织开展三级培训:一是邀请黔南“金融夜校”金牌讲师对全市内训师开展“金融夜校”技能培训和示范授课;二是各行社组织内训师对网点干部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示范授课;三是各网点组织人员对辖区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进行培训动员。同时,铜仁审计中心领导及活动办经常深入乡镇、村组、社区“金融夜校”前线,主动参与,对“金融夜校”活动进行部署、指导和督促检查,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多方参与 “一花引来众花开”

“金融夜校的成功运行,需要多方参与,如果仅靠农信社自身推动,只能是小马拉大车。”省联社铜仁审计中心主任陈洲说,农信社从传统的金融机构变身为农民致富的组织者或者引导者,其实我们只是起了桥梁作用,做的还是服务工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困老乡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农民富了,我们银行发展也会更好。”铜仁市农信系统从审计中心到各行社的领导班子成员,不断转变作风,走村串寨了解“金融夜校”的发展情况,同基层干部职工一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的同志还带头担任“金融夜校”主讲老师。

一大批金融普惠宣传员,通过在“金融夜校”的演讲和授课,不断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全市各乡镇党委政府、村支两委争相以“金融夜校”为加强党管农村的新平台,推动农民教育、农村建设发展。许多乡镇领导、包村干部和相关部门积极参与授课,公安派出所民警也利用“金融夜校”宣讲防诈骗、资金安全和农村防火、防盗、防抢知识和技能,介绍恶意拖欠信用社贷款、转移贷款用途、参与民间非法集资的危害性及典型案例;基层供电管理人员也抢抓机会宣讲代收电费、刷卡缴费和农村用电安全知识;文化部门借势开展送电影、送文艺等“文化下乡”活动,使“金融夜校”呈现了“一花引来众花开”的新气象。

除此之外,省联社铜仁审计中心还采取现场指导和非现场考核通报的“双管齐下”方式对各农村信用行社“金融夜校”推广落实情况进行督促引导,不定期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按周采编行社夜校信息、总结推广夜校经验和通报夜校进度,按月量化行社夜校考评得分。同时,要求各农村信用行社建立包片督导和考核奖惩机制,督促引导辖内网点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活动中,各农村信用行社自觉将“金融夜校”与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巩固“高管学沿河、基层学木黄、员工学唐宗辅”学习活动成果结合起来,围绕“系群众、抓基础、促发展”目标,大力宣传存贷款业务、“信合村村通”和信合卡业务、便民代缴代扣电费业务及如何反假币、防范非法集资等知识,促进铜仁农信社各项重点工作加速推进,业务持续快速发展。

彰显特色 惠普金融进村寨

5月8日晚,思南农商银行许家坝支行在营业厅门口组织举办了一场有思南土家特色的“金融夜校”。夜空繁星闪烁,印有“贵州农信”字样的LED标志光芒四射。在村长的带领下,许家坝的村民迎着灯光齐聚在许家坝支行门口,拉开“金融夜校”的序幕。

活动中,思南农商行邀请了当地知名的曙光花灯队就思南农商银行的信用工程业务以花灯的形式进行了大力宣传,银行员工向到场的群众介绍了存贷款、电子银行、信用工程等相关业务,还采用有奖问答的形式活跃了会场氛围。

“农户与信用社就是鱼与水的关系,只有对农户热情耐心讲解,才能达到让农户接受的目的;对那些对信用社有意见的人要找到原因,及时化解误解;授课时要充满激情,只有讲师充满激情群众才能受到感染。”德江联社本着务实求真,热情周到的服务理念,在活动中对农户进行耐心的讲解。截至5月27日,全县24个网点共开展金融夜校授课101场,发放培训及宣传资料2748份。

针对少数民族乡镇网点部分员工不懂苗语,在开展金融夜校活动中存在语言沟通障碍的问题,铜仁农信社员工主动找当地群众开展“面对面、一对一”帮扶,提高苗语交流能力。在苗寨开展“金融夜校”活动除使用双语互动外,培训老师还结合少数民族语言特点,把金融知识翻译成苗歌,制成光盘后借助投影播放给群众观看,结合地方民族特点彰显“金融夜校”活动特色。

松桃联社自开展特色“双语金融夜校”培训会以来,在少数民族聚居村寨举办各种培训会104 场,现场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75个,使苗族村寨群众更加了解农信社的业务知识,金融知识得到了更好的推广与普及,真正实现“惠普金融进苗寨,双语交流暖人心”。

不仅是农村群众,城市部分居民对金融知识也一知半解。所以,铜仁农商行还将“金融夜校”搬到了学校、社区。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到了金融基本知识,了解了电子银行的基本功能和用途,掌握了假币的识别技能,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都非常有用。”参加“金融夜校”进学校学习的学生说道。

第2篇

5000万元补贴中小企业融资

海淀区今年将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2008年至2009年度中小企业的融资贴息以及在取得担保和信用评估方面的补贴。高技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节能环保和资源节约、服务外包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将是重点补贴领域。

利息补贴范围包括银行信贷融资和公开发行债券融资所发生的利息,补贴额度为融资金额的0.5%-1%。担保费用补贴对象由担保公司从签订融资担保合同企业中提名,补贴额度最高为担保额的1%。信用评估费用补贴对象由信贷机构,投资机构从有合作意向中小企业中提名,补贴额度每个企业最高不超过3万元。

昌平区

2011年建成大学科技园

由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园、中国政法大学科技园以及北京应用技术大学的校办产业项目组成的昌平大学科技园日前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11年建成。该园建成后,昌平区将在华北电力大学周边与回龙观地区初步形成能源科技产业法律服务业和信息咨询产业的聚集区。

据了解,预计到2010年,昌平大学科技园的总办公面积将达到4.5万平方米,其中华北电力大学校内1.5万平方米,龙冠置业大厦3万平方米。同时,该科技园科工贸总收入将达到25亿元,新增税收1.3亿元,其中新增地税8800万元。

宣武区

六措施促就业将提供20个公益创业场地

近日,宣武区2009年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全面启动。2009年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将举办六项专项活动 创业政策咨询、创业项目推介展示大学生创业服务月、创业场地推介专场、全区居家就业示范现场会、小额担保贷款咨询服务专场。六项活动分别是针对三类人群进行帮扶:引导和支持大龄失业人员通过居家就业实现生存型创业;大学生及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劳动者通过创业扶持实现机会型创业;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吸纳带动各类人员就业实现发展型创业。

朝阳区

建立梯次失业预警机制

朝阳区建立起梯次预警机制,加强失业预警等级管理,制定应对不同等级失业紧急状况的预案,应急措施包括公益性岗位开发灵活就业政策实施岗位补贴,招聘补贴等措施。据了解,朝阳区已经建立政府就业储备资金,目前已储备了1亿元促进就业资金,多渠道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加强共性岗位和过渡性岗位开发,扩大社会保险补贴人员范围,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失业人员。

通州区

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成立

2月9日,通州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成立,标志着北京共青团农村青年培训行动的全面实施。2009年北京共青团推出农村青年培训行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创办“北京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北京郊区青年现代化素质培训工程”和“新农民大讲堂”工作,努力提高农村青年素质,力争通过三种培训方式实现对农村青年的全覆盖,并首批建立100个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截至目前,平谷、昌平、通州等郊区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纷纷启动,大兴、房山、密云、延庆创业青年夜校也即将成立。

顺义区

构筑北京汽车研发基地

2月19日,北京市重点建设项目――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在地处北京市顺义区的北京汽车生产基地正式奠基。

北汽控股公司将以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奠基为契机,推进自主创新自主发展,形成日臻完善的自主品牌轿车、越野车新能源汽车同步发展的战略框架。2009年,北汽控股公司将重点支持北汽研究总院推进两款自主品牌乘用车,两款越野车以及两款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和开发,并着手筹划销售网络建设和品牌推广方案,力争实现2010年正式上市。

房山区

确定今后几年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近日,房山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全区旅游产业发展“主攻一个目标,构建一个新格局,实施五项战略”的“115”总体思路,到2012年,全区旅游要实现接待人数年均增长10%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人均消费年均增长9%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0%左右,新增就业岗位3000人以上。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结构优化的龙头产业,把房山建设成为首都重点旅游休闲娱乐度假区。

怀柔区

福田“牵手”奔驰在怀柔打造京北汽车城

2月5日,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戴姆勒奔驰公司签订了《商用车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一个总投资额超过60亿元的汽车生产基地将于年内在北京怀柔区挂牌运营。

据了解,两公司签署的《商用车合作协议》中,双方将以50:50的股比,在怀柔共同组建中重卡合资公司。新的合资公司同时将成为双方集管理决策研发、生产、供应链管理营销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球合作业务运营中心。

合资公司将利用福田汽车在怀柔区欧曼重型汽车厂现有厂区,并整合周边600多亩土地,新建车架车间、货厢车间、OM457系列发动机生产车间和研发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同时对原有的总装、涂装、冲压、装焊、货厢、检测等工艺车间及与生产直接相关的配套设施进行改扩建。预计设计能力为年产中重型载货汽车10万辆,OM457系列发动机4.5万台,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60亿元。

密云县

开展文化创意产业与体育项目合作

2月5日,密云县政府有关部门和金王体育、昌盛博文化传播公司,召开了关于开展文化创意活动与体育项目的合作会议。双方以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为龙头,并结合密云县政府和金王体育、昌盛博文化传播公司的相关资源,本着“整合,交流协作、互换”的原则来打造一系列的文化娱乐与体育活动。双方人员共同建立项目工作组,明确分工与落实责任,充分贯彻“不断创新”的理念,整合一切可利用资源,共同开发密云县文化创意产业最终造福地方百姓,并取得有积极意义的政府企业与公众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信息

十景区被批准为4A级旅游景区

日前,国家旅游局通过中国旅游信息网公告,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风景区等147家景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要求,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中有我市的首都博物馆、什刹海风景区、圆明园遗址公园,世界花卉大观园、温都水城北京野生动物园、金海湖风景名胜区京东石林峡风景区、密云黑龙潭风景名胜区,密云桃园仙谷风景名胜区等10个景区。

2009北京春节黄金周旅游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在北京市旅游局推出的“北京请您来过年”的拉动下,黄金周7天,北京市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创历年春节黄金周历史新高。

第3篇

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市公安局天元分局以加强公安执法工作为着力点,从教育、管理、监督、评查四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警民和谐,确保了群众满意。

一、加强教育,提升全警执法水平

一是强化主题教育。分局认真组织开展“以公正促廉洁”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重点解决历来队伍中存在的执法不公、纪律松懈、服务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增强民警的法治意识、群众意识、敬业意,确保民警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二是强化法制讲评。分局坚持开展“周一讲评制”、“法制夜校”,利用每周调度会时间由分局法制员对上周的执法情况进行点评通报,对正在办理的案件时限进行预警。根据各时段执法工作的特点和趋势,积极组织一些民警旁听庭审、就案学法,利用分局内网开展网上答疑、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法制夜校等活动,营造出浓厚的执法学法氛围。三是强化轮值轮训。分局加强对轮值轮训工作的管理力度,从训前动员、参训目标到总结评比均形成制度,严格按照“三懂四会”的要求,以轮值轮训、岗位练兵、法律法规“一口清”等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大民警业务知识培训的力度。

二、加强管理,促进基层执法规范

一是注重源头管理。先后出台了《天元分局110接处警、执勤工作规范》、《天元分局关于办理赌博行政案件的指导意见》《天元分局涉案财物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操作规范,从基础工作和执法台帐入手,立足实际应用,进一步规范接处警、执法办案各环节,建立健全各种执法基础台帐。二是强化过程控制。分局以法制室牵头,全面落实执法巡察制度,进一步健全落实案件主办人、所队长、法制员和局领导的四级把关制,明确各级执法目标和责任,确保了刑拘转捕教率、批捕率、移送案件率、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打击处理率、刑事案件退查率、行政处罚准确率、治安拘留执行率全面达标。三是讲求执法效果。教育民警在执法时尽可能融法、理、情于一体,最大限度地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坚决防止因执法活动不规范而引发、激化矛盾。四是推进信息化应用。分局办公室牵头,组织专门技术力量进一步规范警务综合信息应用平台的使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执法办案网上管理、网上审批、网上监督和网上考核,通过以信息化建设促执法行为规范,减少了执法中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三、加强监督,确保执法公正廉洁

一是强化跟踪管理,严格内部监督。分局定期召开由政工、纪委和法制部门参与的“内部执法监督会议”,研究解决和预警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执法监督管理和具体执法职责明确具体,责任界限分明。二是落实审核责任,严把案件质量。严格实行“局长点案”制度,由局长或政委不定期随机在网上抽调一线办案民警案卷,交由分局法制评审委员会评审,并将评审结论网上公开反馈给办案单位。对在日常监督检查及审核案件中发现一般执法违法问题的,及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保证办案质量。三是提高应诉能力,搞好外部监督。分全面推行“公安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要求分局所队室负责人均能应诉行政诉讼案件。同时,每半年召开一次特邀群众执法监督会,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对公安执法工作的监督作用,对公安执法工作进行预警提醒。

四、加强评查,落实奖惩激励机制

一是实行“一案一评”。分局严格执行刑事、行政案件“一案一评”制度,分局对确定为执法不合格民警,一律暂停其执法资格并参加封闭式培训。二是实行“预警管理”。对机关、基层两个平台执法质量考评每季度前三名的单位通报表彰,对全年考评前三名的单位给予奖励。对季度考评不达标单位实行“预警管理”,对期限内不能脱离后进的单位执法责任人责令引咎辞职。三是实行“一票否决”。分局法制办对执法工作有关数据及日常执法监督管理情况一月一通报,对办理刑事、行政案件考评情况一季一通报。年终按执法质量总的考评结果对各执法单位认真结帐,对排名前三位的单位通报表彰,并给予奖励;对考评不合格和处于末位段的民警取消评先资格,实行分离培训,所在单位“一票否决”。四是实行过错追究。分局建立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坚持案件审核台帐登记,对重大疑难案件进行集体议案,对因执法过错或工作不力引发的案件实行过错追究,确保依法倒查追究责任。

第4篇

XX年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它既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又是中国的奥运年。而XX年年的暑假于我来说也是一个特殊的暑假,因为在这个假期,我有幸成为一名志愿者参加了主题为“新农村,新陕西,新奥运”的大学生支农支教活动。十几天的时间,不长,却足够我回忆很久很久……

XX年年7月11日上午,我与二十二名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从西安出发,于当日下午到达陕西省洛南县麻坪镇合兴村(另有三名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此次活动的协作者已于7月8日到达)。大学生支农创业中心主任即此次活动的负责人马永红接待了我们,并且组织了为期一天的培训工作,向我们介绍了活动村庄的概况和支农支教活动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活动的方式方法。不能不说,这里条件很艰苦,热无电扇,冷无暖气,没有自来水,村民喝水用水得去井里担,有时候甚至用雨水。村中仅有一个小卖部,供应油盐酱醋等基本生活用品,而衣服、农具等稍贵的生活及生产用品还得翻山越岭去另一相邻镇政府所在的街道上购买。年龄小的孩子在合兴村和农兴村共用的小学里上课,年龄稍大的小孩就得翻山到另一所小学上课。城市突飞猛进的现代化,其他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目睹这里的一切,我才真正看到了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及有志青年加入了支农支教队伍,越来越多的人在关心关注着农村的发展,我们已经是第三批来这里进行支农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了。按照组织上的规定,我们与农民同吃同住,并且吃饭住宿都付费,另外不接受任何的吃饭邀请和馈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给农民增添任何负担。因此,我们的活动受到了农民的支持和拥护。

XX年年7月13日一早,志愿者组成三个小分队分别赴合兴村、农兴村和槐坪村开展支农支教活动。

蔚蓝的天,青青的山,来不及欣赏这里的风景,我与八位队友踏着被洪水冲坏的路和桥,唱着支农歌曲走向槐坪村。村里的两名志愿者(一位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女生和一位即将升入高三的男生)以本次活动当地协作者的身份迎接了我们。在他俩的帮助下,我们联系好了住户。在住户家放好行李后,我们先后拜访了村支书和村长,然后商讨计划活动内容。由于支教是我们队此次活动的重点,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上课地点的问题。在村民的支持下,我们最终将槐坪村小学作为上课地点。槐坪村小学很小,破旧的两间教室,坑坑洼洼的操场。听小孩说,学校只有两名教师,只教语文和数学,只有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在这个学校上课,而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必须每天翻山越岭到村外的孤山小学上课。解决好上课地点问题后,我和队友便开始了招生工作。小孩子们都很积极地报名,家长也十分支持。看到那些纯真的笑脸,听着村民质朴的问候,我和队友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本次活动。

我们的活动内容包括支教、调研、支农、文艺四个部分。其中以支教和调研为主,文艺是指要为活动后期的联欢晚会做准备,划分到支教当中,调研的主题是“新农村新陕西新奥运”,支农就是帮助农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开办农民夜校,我们将支农与调研相结合,因此,我们队又分成了支教组和调研组,支教组五人,调研组四人。我是支教组负责人,负责写支教计划,分配每天的支教任务,写每天的支教总结。我们确定了七天的支教时间,并制定了课程表,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趣味地理、历史故事、德育、奥运专题等课程。由于报名的学生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都有,所以我们将学生按其就读年级分成大小两个班,其中大班为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小班为三年级及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考虑到有好几个初中生,我们又将学校的办公室设成临时教室,如果初中生有需要可以随时让我们的支教人员在办公室对其进行单独教学。

XX年年7月14日,我们的支农支教活动正式开始。早上6:40,我们全体队员在槐坪村小学集合,队员轮流每天做国旗下的演讲,集体唱支农歌曲,由协作者给我们强调行动纪律,接着跑步,然后解散,支教的准备支教,调研支农的也开始各自的工作。早上7:00,我们开始给学生上课。这是我第一次执教。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和写满了认真的脸庞,我竭尽全力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在课堂上我注重学生与学生互动,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尽量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另外,我将德育融于自己的教学之中,因为我觉得他们是那么地需要激励。一节课下来,我已是筋疲力尽,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作为老师的辛苦。课间,我们便给一些学生辅导作业,和在课堂上表现欠佳的学生谈心,让学生知道,我们是师生,更是朋友。文化课上,我们一起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体育课上,我们嬉戏在并不宽敞的操场。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中午11:00,上午的课程便结束。下午13:30又开始上课,16:00放学。一天的授课内容结束,但我们的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针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我们确定了几名学生对其进行家访。一是为了对学生了解更多,二是向家长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期望家长能更多更好地关注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家访结束后,我们全体队员又着手准备农民夜校的开办。反复商讨后,我们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作为农民夜校的主题,时间定为每天的20:00—22:00。我们首先联系好夜校地点,然后挨家挨户邀请家长参加。家长到场后,我们先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并根据自己的经历与所见所闻向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建议,然后我们便用队长自带的笔记本掉闹给家长放映专家讲解家庭教育的视频。回到我们住的地方后,我们又在队长的主持下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交流、讨论,并进行自我批评,然后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日程。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时间在我们每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滑过。我们一边耕耘一边收获。孩子们的朗朗书声在我听来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孩子们用他们灵巧的双手,童真的心做出了令我们赞不绝口的水族箱;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文笔写下了他们对新农村的憧憬,对北京奥运的祝福。我们每个队员在“新农村新陕西新奥运”的宣传板报中写下最想对孩子说的一句话,鼓励祝福他们。我们举行朗诵比赛和作文比赛,给成绩优异的学生颁发奖品。我们组织学生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拉近孩子与家长心的距离。最后一节课,我们留下了最后的感动,告诉孩子怎样用感恩对待父母,用尊敬对待老师,用刻苦对待学习,用真诚对待朋友,用宽容对待不喜欢的人。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如此美好,值得我们纪念,永远永远。调研,我们进民家知民意,认真务实,关心农民关心的问题,了解农民的心声;我们干力所能及的农活,拉近与农民群众的距离,增进了与农民群众的感情,与调研相辅相成;为了最后的联欢,我们带领孩子们精心地准备着……

XX年年7月21日,倾盆大雨下了一天,河水疯涨,我们不得不将联欢会的时间提前。一切都变得那么匆忙:匆忙地表演节目,匆忙地合影留念,匆忙地收拾行李,匆忙地吃完阿姨精心为我们做的最后的晚餐……雨水和泪水汇集在每个人脸上。顶着大雨,孩子和村民们送了我们一程又一程。最后,一群孩子光着头在大雨中哭着为我们唱我教给他们的《祝你一路顺风》,把我们感动得心都碎了。心里有那么多的不舍,但我们不得不离开这里。因为如果再不走我们很有可能就过不了河而被困在这里,而活动已经结束,我们还要回合兴村做最后的总结与经验交流。我们一共过了两次河,险些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但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最终战胜了水魔,于当天晚上安全到达了合兴村。7月22日,我们三个小分队聚在一起,分享各队的工作成果,交流工作方式方法,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批大学生支农志愿者留下宝贵的资料。7月23日早,我们挥泪告别了热情善良的村民,纯真可爱的孩子,踏上了归途……

我很庆幸自己能有机会参加这次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给了我锻炼自己吃苦耐劳、体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它让我开始思考我国农村的未来,思考我们社会发展的方向,思考我们国家的命运,思考我们青年人的责任。虽然我们支农支教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但这个活动会持续进行下去,我们期待着我们的持续行动能够改变农村,改变中国!

第5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三次全会精神,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圆满完成市下达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任务。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前阶段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对下阶段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分析形势,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全县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前阶段工作简要回顾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协调,紧密配合,坚持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手段来抓,不断健全网络,加强引导,强化培训,大力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截至4月底,全县已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0538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1.3%,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2.89亿元、务工纯收入1.45亿元。总结前阶段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有:

(一)措施有力,返乡农民工安置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摸底调查,研究和掌握农民工返乡原因及进出情况,对正常返乡和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进行分类造册,实施返乡农民工动态监测管理,并实行零报告制度,定期报告返乡农民工动态情况。二是积极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切实帮助解决农民工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工技能单一的实际,在摸清返乡农民工底数的基础上,突出以提高返乡农民工专业技能为重点,对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援助。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返乡农民工“特别”培训计划,大力开展技能型人才储备培训,为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做好“充电”服务。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协调金融部门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到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农民工手中,逐步把开展创业培训等扶持政策向农村延伸,协调相关部门优先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办理相关证件,简化办证手续,及时帮助解决农民工创业中遇到的困难。目前,全县因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达18200人,已实现就业13335人。

(二)拓展培训项目,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和大面扶贫培训项目,采用“流动课堂”、“夜校培训”等方式,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基本技能培训。截至4月底,全县共开展培训85期6045人,实现培训后转移3900人,其中:开展引导性培训62期4558人,开展以电工、电焊工、缝纫工、钢筋工、砌筑工等专业技能培训23期1487人。

(三)加强市场对接,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与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为农民工转移就业牵线搭桥,做好市内外务工人员创业情况调查统计,采取内外输出结合的方式,合理有序引导农民工转移就业。自去年10月以来,共为我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县内企业输送农民工4380人。截止今年4月底,全县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1790人,其中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重新安置转移12950人,尚有4865人待逐步培训后转移。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返乡农民工安置问题不容忽视,若不能及时再就业,部分返乡农民工家庭将出现返贫。据统计,我县返乡还未实现再就业的农民工有4865人,若不能实现再就业,年内将有4500个左右农村家庭户均减少收入10000元以上。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单一,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从事劳动强度大而收入低的行业。三是组织化输出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盲目无序流动的局面还需进一步扭转。四是部分乡镇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视不够,工作流于形式,应对农民工返乡工作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和抓落实不够,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渠道不明确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今年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分析形势,正视困难,切实增强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尽管今年劳务输出面临很大困难,但我们也要看到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有利于我们调动和整合各类资源。二是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以“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夜校培训试点、“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为载体,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素质。三是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扩大内需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我们要紧紧抓住实施国家扩大内需项目需要大量农民工参与建设这一大好机遇,抓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与劳务输出工作的对接,有效促进扩大农民工就业。

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返乡农民工人数增加,劳动力转移输出压力大等困难,我们的思想不能松懈,措施要更加扎实,充分看到危机中的机遇,把劳务输出作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紧抓实,坚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两手抓”。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向非农产业流动,培养一支合格的劳务大军,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

三、明确目标,强化措施,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全面部署、整体推进,更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总的要求就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的原则,按照培训服务齐抓、需求供给对接、就业创业并举的思路,加强培训,规范管理,搞好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县2009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体目标是: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82万人;实现务工工资收入8.1亿元以上,净收入3.43亿元;完成大面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1.6万人,高田乡务工人员夜校培训4900人。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产业,真正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在今天的会上,县政府将与各乡镇签定目标责任书。同时,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张县长4月24日在县政府三次全会上对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今天会议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责任,认真抓实各项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与周边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广大农村群众对该项工作的认知度不高。各乡镇要深入搞好宣传发动,扩大宣传声势,开辟宣传专栏,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劳务输出、务工信息、维权保障等方面的宣传报道,认真抓好相关宣传资料的制作和发放,切实做到在服务中宣传,在宣传中抓好服务,营造密切关注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密切配合,紧紧围绕让农民“出去有路、就业有岗、务工有为、回乡有成”的思路,认真做好输出前、输出中和输出后的各项服务工作,真正把劳务输出做成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一是要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各类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合理设置培训课程,要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进一步突出开展市场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要加强与各大企业、用人单位联系,建立长期的劳务合同关系,大力组织定单培训,同时要开展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增强农民工遵纪守法意识,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职教中心要联合建成培训系统,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培训模式,把培训班延伸到乡村,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努力做到培训一人,合格一人,转移就业一人,确保技能培训时间达20天以上,培训后转移就业率达85%以上,培训发证率达60%以上。同时,实施劳动力培训必须做到“两个公示”,一是要把实施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公示到村组一级,二是要把每期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资金使用情况等公示到村组一级。

(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由于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起步较晚,劳务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尚未形成良好的基础和优势,目前还有许多农民工属单枪匹马、零星分散地盲目外出,远远适应不了劳务市场对农民工大批量的集中需求,因此,加强区域内外的劳务市场对接,努力开辟劳务用工市场,积极引导组织农民有序转移输出,是提高转移质量和打造劳务品牌的必然途径。一是要通过参加各种劳务洽谈会搞好对接,进一步拓宽沿海发达地区劳务市场,积极同输出地的用工企业进行沟通联系,认真考察用工岗位,确立合作意向,有组织地输送农村劳动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有组织输出任务。二是要依托务工能人、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开辟县外用工市场,充分发挥其信息灵通、联络面广的优势,使其成为政府组织的有利补充,在组织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县人力资源办要制定出具体的组织化输出方案,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县职教中心、各乡镇人力资源办等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建成一套完善的组织输出系统,认真搞好农民工的转移输出服务,真正达到“输出一个、带动一批,输出一批、带动一方”的效果。

(五)抓好维权服务,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目前,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县人力资源办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农民工维权救助工作。一是要在维权重点上实现突破,加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合作行为,坚持做到“四不转移”:即用人单位合法资质不全不予转移,劳动强度过大不予转移,工资收入没保证不予转移,国家规定的工伤等保险不缴不予转移。要规范中介市场,严厉打击黑中介坑害农民工的行为。二是要在维权环境上形成声势。要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有计划开展专题咨询活动,借助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农民工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向农民工普及维权知识,强化维权意识,努力形成在参与中维权、在帮扶中维权、在舆论监督中维权的强大声势。三是在维权工作上形成合力,加强与劳动、教育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要加强跨地区越部门合作,在维权过程中协调沟通,做到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人听、有人管、有人为之伸张正义。要充分发挥好农民工法律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发挥好驻外农民工服务站及联络点的作用,使之成为农民工转移的桥梁和纽带,切实维护所在地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六)抓好基础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要规范台帐管理,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各乡镇要在健全台帐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数据库建设,搞好动态追踪管理,进一步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总量、求职愿望、外出务工人员输出数量、务工地点等基本情况。县人力资源办要充分利用县人力资源开发网,随时收集和劳务用工信息,加强对外劳务市场对接,努力搭建劳务信息平台。县、乡两级人力资源办要认真做好培训台帐及转移就业台帐的管理,切实做到帐实相符。二是完善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农民工服务体系。要建立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农村人力资源调查制度、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制度、农村劳动力维权救助制度、情系农民工活动制度等。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形成一套工作运行高效、督促检查有力、信息反馈灵敏、上下步调一致、左右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及时成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建立健全技能鉴定工作制度,加大技能鉴定工作力度,使更多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各培训项目资金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用好管好培训资金,杜绝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培训资金使用安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第6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三次全会精神,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圆满完成市下达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任务。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前阶段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对下阶段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分析形势,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全县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前阶段工作简要回顾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协调,紧密配合,坚持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手段来抓,不断健全网络,加强引导,强化培训,大力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截至4月底,全县已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0538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1.3%,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2.89亿元、务工纯收入1.45亿元。总结前阶段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有:

(一)措施有力,返乡农民工安置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摸底调查,研究和掌握农民工返乡原因及进出情况,对正常返乡和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进行分类造册,实施返乡农民工动态监测管理,并实行零报告制度,定期报告返乡农民工动态情况。二是积极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切实帮助解决农民工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工技能单一的实际,在摸清返乡农民工底数的基础上,突出以提高返乡农民工专业技能为重点,对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援助。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返乡农民工“特别”培训计划,大力开展技能型人才储备培训,为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做好“充电”服务。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协调金融部门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到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农民工手中,逐步把开展创业培训等扶持政策向农村延伸,协调相关部门优先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办理相关证件,简化办证手续,及时帮助解决农民工创业中遇到的困难。目前,全县因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达18200人,已实现就业13335人。

(二)拓展培训项目,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和大面扶贫培训项目,采用“流动课堂”、“夜校培训”等方式,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基本技能培训。截至4月底,全县共开展培训85期6045人,实现培训后转移3900人,其中:开展引导性培训62期4558人,开展以电工、电焊工、缝纫工、钢筋工、砌筑工等专业技能培训23期1487人。

(三)加强市场对接,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与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为农民工转移就业牵线搭桥,做好市内外务工人员创业情况调查统计,采取内外输出结合的方式,合理有序引导农民工转移就业。自去年10月以来,共为我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县内企业输送农民工4380人。截止今年4月底,全县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1790人,其中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重新安置转移12950人,尚有4865人待逐步培训后转移。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返乡农民工安置问题不容忽视,若不能及时再就业,部分返乡农民工家庭将出现返贫。据统计,我县返乡还未实现再就业的农民工有4865人,若不能实现再就业,年内将有4500个左右农村家庭户均减少收入10000元以上。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单一,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从事劳动强度大而收入低的行业。三是组织化输出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盲目无序流动的局面还需进一步扭转。四是部分乡镇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视不够,工作流于形式,应对农民工返乡工作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和抓落实不够,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渠道不明确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今年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分析形势,正视困难,切实增强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尽管今年劳务输出面临很大困难,但我们也要看到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有利于我们调动和整合各类资源。二是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以“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夜校培训试点、“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为载体,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素质。三是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扩大内需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我们要紧紧抓住实施国家扩大内需项目需要大量农民工参与建设这一大好机遇,抓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与劳务输出工作的对接,有效促进扩大农民工就业。

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返乡农民工人数增加,劳动力转移输出压力大等困难,我们的思想不能松懈,措施要更加扎实,充分看到危机中的机遇,把劳务输出作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紧抓实,坚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两手抓”。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向非农产业流动,培养一支合格的劳务大军,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

三、明确目标,强化措施,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全面部署、整体推进,更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总的要求就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的原则,按照培训服务齐抓、需求供给对接、就业创业并举的思路,加强培训,规范管理,搞好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县2009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体目标是: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82万人;实现务工工资收入8.1亿元以上,净收入3.43亿元;完成大面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1.6万人,高田乡务工人员夜校培训4900人。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产业,真正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在今天的会上,县政府将与各乡镇签定目标责任书。同时,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张县长4月24日在县政府三次全会上对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今天会议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责任,认真抓实各项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与周边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广大农村群众对该项工作的认知度不高。各乡镇要深入搞好宣传发动,扩大宣传声势,开辟宣传专栏,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劳务输出、务工信息、维权保障等方面的宣传报道,认真抓好相关宣传资料的制作和发放,切实做到在服务中宣传,在宣传中抓好服务,营造密切关注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密切配合,紧紧围绕让农民“出去有路、就业有岗、务工有为、回乡有成”的思路,认真做好输出前、输出中和输出后的各项服务工作,真正把劳务输出做成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一是要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各类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合理设置培训课程,要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进一步突出开展市场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要加强与各大企业、用人单位联系,建立长期的劳务合同关系,大力组织定单培训,同时要开展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增强农民工遵纪守法意识,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职教中心要联合建成培训系统,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培训模式,把培训班延伸到乡村,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努力做到培训一人,合格一人,转移就业一人,确保技能培训时间达20天以上,培训后转移就业率达85%以上,培训发证率达60%以上。同时,实施劳动力培训必须做到“两个公示”,一是要把实施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公示到村组一级,二是要把每期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资金使用情况等公示到村组一级。

(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由于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起步较晚,劳务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尚未形成良好的基础和优势,目前还有许多农民工属单枪匹马、零星分散地盲目外出,远远适应不了劳务市场对农民工大批量的集中需求,因此,加强区域内外的劳务市场对接,努力开辟劳务用工市场,积极引导组织农民有序转移输出,是提高转移质量和打造劳务品牌的必然途径。一是要通过参加各种劳务洽谈会搞好对接,进一步拓宽沿海发达地区劳务市场,积极同输出地的用工企业进行沟通联系,认真考察用工岗位,确立合作意向,有组织地输送农村劳动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有组织输出任务。二是要依托务工能人、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开辟县外用工市场,充分发挥其信息灵通、联络面广的优势,使其成为政府组织的有利补充,在组织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县人力资源办要制定出具体的组织化输出方案,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县职教中心、各乡镇人力资源办等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建成一套完善的组织输出系统,认真搞好农民工的转移输出服务,真正达到“输出一个、带动一批,输出一批、带动一方”的效果。

(五)抓好维权服务,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目前,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县人力资源办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农民工维权救助工作。一是要在维权重点上实现突破,加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合作行为,坚持做到“四不转移”:即用人单位合法资质不全不予转移,劳动强度过大不予转移,工资收入没保证不予转移,国家规定的工伤等保险不缴不予转移。要规范中介市场,严厉打击黑中介坑害农民工的行为。二是要在维权环境上形成声势。要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有计划开展专题咨询活动,借助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农民工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向农民工普及维权知识,强化维权意识,努力形成在参与中维权、在帮扶中维权、在舆论监督中维权的强大声势。三是在维权工作上形成合力,加强与劳动、教育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要加强跨地区越部门合作,在维权过程中协调沟通,做到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人听、有人管、有人为之伸张正义。要充分发挥好农民工法律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发挥好驻外农民工服务站及联络点的作用,使之成为农民工转移的桥梁和纽带,切实维护所在地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六)抓好基础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要规范台帐管理,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各乡镇要在健全台帐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数据库建设,搞好动态追踪管理,进一步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总量、求职愿望、外出务工人员输出数量、务工地点等基本情况。县人力资源办要充分利用县人力资源开发网,随时收集和劳务用工信息,加强对外劳务市场对接,努力搭建劳务信息平台。县、乡两级人力资源办要认真做好培训台帐及转移就业台帐的管理,切实做到帐实相符。二是完善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农民工服务体系。要建立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农村人力资源调查制度、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制度、农村劳动力维权救助制度、情系农民工活动制度等。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形成一套工作运行高效、督促检查有力、信息反馈灵敏、上下步调一致、左右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及时成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建立健全技能鉴定工作制度,加大技能鉴定工作力度,使更多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各培训项目资金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用好管好培训资金,杜绝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培训资金使用安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第7篇

[关键词] 商务外语培训 模式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际间的商务交往日益频繁,作为交际的重要工具之一的外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商务人员的整体外语水平已成为影响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为适应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也为提高商务交往的效果,各大商务公司或相关机构把培训和提高员工的外语水平列为自身发展的重要议题。于是,参加各种商务外语培训班、夜校、讲座、会议等形式的学习提高班成了众多商务人员重要的工作和生活内容。

可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要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即便只是达到一般的会话沟通能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之由于商务人员的工作特点及其成人学习外语的众多不利因素,很多外语学习培训班的效果因此大打折扣,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有始无终”成了商务人员学习外语的常见现象,往往表现为从培训班初期的“火暴”到最终的冷却收场、从受训人员开始的激情澎湃到最后的无奈放弃,这似乎成为了商务外语学习的必然轨迹。究其原因,重要因素之一是由于众多的外语培训班忽略了商务人员的工作和成人的有关心理特点,从其初始的培训模式的设置就为随之而来的不成功的结果埋下了伏笔。笔者因此认为,要切实提高商务从业人员的外语培训效果,应从培训的源头抓起,即从培训模式入手,解决“切口”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尝试探析商务人员的外语培训的有效模式,分别从集中强化模式、分散巩固模式、实践运用模式进行讨论。

二、有效模式

1.集中强化模式

商务工作人员由于其在职的特点,对其实施集中培训的难度较大。加之不少商务人员属已婚状态,对家庭的责任使其投入在外语上的学习时间、精力都受到极大的限制。除此之外,社交活动也占据了商务人士的不少时间,名目繁多的交际活动和社会应酬使他们感到身心疲惫。上述种种因素使对商务人员进行的外语集中培训变得异常艰难。但是,集中培训本身具有诸多优势:集中培训有规律地为受训人员提供定期的学习服务,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使学习者更有规律、更有保障地进行学习。集中培训能提供和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者有机会探讨学习上的困难,交流学习经验,在集体互助、团结进步的气氛下更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集中培训能为商务人员提供交流的平台,分享意想不到的商业信息,使他们对下次的集中学习有期待感。集中培训能使商务人员从紧张的工作中暂时得到缓解。虽然学习外语也较紧张,但不同的思维角度能使他们的意识得到调整,相对地得到放松。集中培训的最大优势就是它减少了受训者偷懒的可能,因为教师的要求、同学的鼓励、竞争感、自尊感会极大地促使学习者奋进向上。

考虑到商务人员的工作和心理特点,在集中强化的前提下,建议采取以下的培训模式:

(1)定期定点模式

定期定点的模式,就是把上课的地点和时间相对地固定下来,不管受训者出席率的高低,教师都要坚持授课,不轻易调整上课时间,使受训者有稳定感,双方因此能建立较强的师生信任。商务人员的学习特点就是持久性难以保证,如果在定点定期上经常出现问题的话,会助长学习者的惰性心理,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固定的授课时间和地点,保证了学习的有序进行,使受训者的知识层次得到稳步推进。可利用周末、夜校等八小时以外的时间进行培训,让多数的受训人员能够参与。定期定点模式是目前大多数的商务外语培训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模式,在为受训者的学习提供保证的同时,也存在其不足,即灵活性较差。

(2)滚动模式

所谓的滚动模式就是采取“电影播放”的滚动模式,进度不同的几个培训班级同时进行授课,不同的班级在固定的时段内对不同的内容进行重复讲授,该时间段的内容讲授结束后,再进行新内容的培训。受训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班级。受训者如果因为工作或生活上的原因错过了某课堂的内容,还可选择进度较慢的班级进行弥补。具体模式可见下图所示:

滚动模式的最大好处在于,受训者可选择的余地较大,时间弹性较好,对工作繁忙的商务人员来说,可充分结合自身的工作日程进行调整,达到“按需选择”的目的,免去了工作调班所带来的烦恼,从而保证了学习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了因误课致使学习被拉下的可能性。

2.分散巩固模式

集中强化虽然有不少有益之处,但由于毕竟不能进行脱产学习,学习时间量大大受限。所以,学习者能否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集中授课之后的分散强化训练。因此,有必要采取分散巩固模式。分散巩固,顾名思义就是以个人、小组等较小规模的方式在集中授课之余进行的学习巩固、对集中课堂上所学内容进行的温习和强化。由于时间紧迫的关系,集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往往是理论上的抽象知识。一般来说,此种课堂上的学生难有时间进行大量的课堂练习。然而,外语学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如果没有足够的课外学习作为补充,即便是课堂上学得再好,学习者就不可能真正领悟语言知识的内涵,其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也难有实质性的提高。分散巩固模式有以下几种:

(1)个人强化训练模式

个人强化训练是最有效、最灵活的学习方式之一,比较适合商务人员各自忙碌的工作特点。个人强化的训练可以采取个人习题巩固(做大量的习题,实现对知识的巩固)、个人口语练习(背诵句型或短文,自我拟定话题操练口语)、自我测试(对自己进行专项测试或综合测试)、个人总结(对学习进步与否的原因进行总结归纳)等方式进行。个人强化训练模式关键在于学习者要有比较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在没有外界动力或压力的情况下能自觉完成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

(2)小组强化训练模式

个人强化训练虽然有效,但我们切不可忘记,语言是离不开社会交往的。小组活动为学习者提供了社会交往演练的重要平台。小组练习活动有以下方式:①二人小组练习。可采用对话练习,互测词汇,交换评阅已测试的相关试题等方式进行。②二人以上小组强化练习。方式有游戏学习、竞赛激励、经验探讨等。③网络群聊方式。 网络群聊已经成为当今人们交流的重要渠道,是获取重要信息、进行自练、向他人学习的新方式。如群聊里的朋友约法三章,经常保持有人维持聊天状态,那么,随时进入群聊室操练语言的机会将大大提高,这无疑将有助于商务人员巩固、提高和维持其外语水平。

3.实践运用模式

商务英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其实用性。正由于这一点,广义的商务英语有了更细致的划分,如贸易英语、旅游英语、饭店英语、体育英语等等。无论怎样划分,商务英语都离开不了“真实”的特征。这必然要求商务人员除了进行外语语言理论和语言规则的学习之外,还要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运用操练,否则将是纸上谈兵,再现聋哑英语的历史画面。采用实践运用模式将有助于提高商务人员的外语实战能力,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文化浸染模式

文化浸染模式的主要思想是从文化、娱乐、生活的角度对商务人员的语言能力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该模式实施起来相对轻松,自如,但在过程中要注意其目的性和任务性,切不可为休闲而忽略了学习的目的。文化浸染模式包括:①观看原版外语电影、录像等影视资料。②适当听听外语歌曲。③阅读外语小说、报刊、或有关兴趣读物。虽然文化浸染模式的效果不很直接,但它对维持商务人员学习外语的热情、对提高其外语水平的长期效应具有较大的作用。

(2)日记强化模式

只有输入,没有输出是学不好外语的。输出应当包括写作,这是常常被忽略的重要技能。坚持写日记是商务人员提高写作能力的很好办法。如工作比较繁忙,那么日记可改为周记。对很多商务人员来说,写作是比较难以提高的一项外语技能,因为涉及到语法、词汇、选词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怎样才能够迅速提高写作能力呢?背诵相关的小短文作为写作的基础是个很好的途径。通过对一定数量的短小的商务应用文模版的强化模仿,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可使写作能力得到提高。需要指出的是,好的作文要经过多次重复修改,需要进行多次的调整才能达到。反复修改、润色能使作者的写作能力有实质性地提高,想一次到位、一气呵成的写作思想是不可取的。

(3)外语角实践模式

外语角(很多时候为英语角)是学习者锻炼口语,检验自己已有知识的理想场所。因为在外语角,人们的心理比较放松,都是抱着学习、锻炼的心态参与这个活动的。有的商务人员所在的城市拥有很多大学,不同的大学有不同时间举行的外语角。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外语角,如果错过了某一次的外语角活动,还可参加其他的作为“补偿”,保证锻炼的机会不会减少。外语角是个“准社交”活动的重要练习场所,其对外语学习人员,尤其对需要展示实际交际能力的商务人士来说显得特别重要。

(4)社会参与模式

总体来说,上述的文化浸染模式、日记强化模式、外语角实践模式,自我练习的成分较浓,外语实践的真实性并不是最佳的。真正具有考验性质、具有真实特征的是社会参与模式。社会参与模式具有生活化、情景化的特征,能促使学习者感受到社会的真正检验,但又不如工作上的考验所带来的压力那样巨大,所以学习者参与的热情是比较积极的。社会参与模式包括参加有关的义务涉外活动(如义务导游)、参与外籍人员的生日等聚会、参与境外旅游、主动找外籍朋友聊天等等。

第8篇

一、五个聚焦,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

2020年以来,县紧紧围绕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工作整体布局,狠抓脱贫攻坚收官“五大战役”的落地落实。

(一)聚焦重点区域,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科学制定《21个专项扶贫实施方案》《深度贫困乡镇2020年脱贫任务》《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实施方案》等文件,整合攻坚资源,强化攻坚举措,狠抓力量倾斜、狠抓措施制定、狠抓项目实施、狠抓挂牌督战、狠抓督导检查,确保圆满完成114户贫困户脱贫任务“最后一公里”。

(二)聚焦三个层面,打好问题整改“突击战”。先后召开3次县委常委会、3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4次办公室例会,确保问题整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同时,按照核定措施、确定效果、议定成果、审定结果、认定销号“五定”工作法,从大排查发现问题、中、省反馈问题和近期自查问题三个层面,开展问题整改清零工作。

(三)聚焦四个不摘,打好巩固成果“持久战”。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制定《持续深化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实施方案》、《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方案》、《2020年脱贫攻坚“回头看”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投入资金25049.76万元,安排项目355个,对已退出的129个贫困村、3194户14959名脱贫人口和4户脱贫监测户、19户边缘户,分类别、分区域开展差异化、精准化扶持。同时,按照“3+3+n”工作法,持续开展扶智扶志活动,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四)聚焦全面小康,打好总结宣传“舆论战”。一是围绕工作大局,聚焦脱贫攻坚理念和政策宣传,运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依托“4+2”宣传机制、农牧夜校、“小蜜蜂”播放器等平台,形象生动地向干部群众宣传宣讲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重要论述;二是立足主流阵地,集结各方面的宣传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明确职责分工,实行任务分解,全面加强脱贫攻坚信息谋划、经验总结、案例收集,宣传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宣传脱贫攻坚给贫困村贫困户带来的新变化。

(五)聚焦有机衔接,打好相对贫困“破局战”。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按照“1+6+n”的工作思路,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7)》、6个专项规划以及7个重点乡镇规划,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将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常态化帮扶措施,将现有特惠帮扶政策逐步向普惠性民生政策准变,升级、扩大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标准、范围,确保实现解决绝对贫困向解决相对贫困的重心转移,着力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二、七个突出,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自2014年以来,县全面落实中央、省、州委系列决策部署,着力抓实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各项工作,确保了脱贫过程扎实、脱贫成果真实。

(一)突出增收渠道,打好“两不愁”攻坚战。做深做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等工作,确保3304户15431名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超过2020年4500元的脱贫标准。在产业扶贫上,立足“大中小、长中短”产业发展思路,抢抓机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助推脱贫奔康,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在就业扶贫上,充分挖掘保洁员、护林员、巡河员等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通过对口帮扶、以工代赈等方式加大劳动力转移;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贫困群众致富奔康能力。在消费扶贫上,用好“扶贫”公益商标标识和扶贫“832”平台,采取线上、线下销售的方式,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在社会保障兜底上,全面落实农村低保政策;实施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重点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

(二)突出提质增效,打好“资金项目管理”攻坚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各项会议精神,在项目清理上,组织县财政、发改、教育、卫生健康等行业主管部门,系统清理资金项目、做到扶贫资金项目家底清;全面收集整理资料、做到扶贫资金项目情况明;及时更新数据信息、做到系统数据完整真实;优化项目管理流程、依法合规加快项目实施。在项目库规范完善上,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将每个年度的扶贫资金项目统计表锁定的项目及资金规模与脱贫攻坚项目库进行比对,做到录入项目库的扶贫项目与实际实施的扶贫项目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六)突出政治引领,打好“问题整改清零”攻坚战。从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把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高位推进,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分管领导精心谋划、身体力行,抓部署推进、抓督导落实。同时,建立“县级负责、县攻坚办统筹、乡镇和行业部门落实”的问题整改工作机制和督导检查机制,推动问题整改清零工作落实落地。

第9篇

[关键词]建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

一、建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的背景分析根据对安全生产伤亡事故的原因分析,9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致,在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中受伤或死亡的,半数以上是农民工。大部分农民工刚放下农具,就到建筑工地从事建筑施工,未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缺少应有基本技能,给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带来隐患。伤亡事故、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精神负担,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企业运行和社会生活。这一连串的问题,足以使我们认识到对农民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临海市建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的成绩与经验我市建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了很大成绩,位居台州市的前列。为加强农村建房施工的安全管理,临海市建设规划局2005年7月份出台《临海市村镇农房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在全市开展农村建筑工匠职业技能培训。2005年12月6日以来,在各镇、街道培训农村建筑工匠共2230人,对培训、鉴定合格的2230名农村建筑工匠核发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有力的支持了农村劳动转移工作。2006年对全市在建工地混凝土工、砌筑工、抹灰工、木工、钢筋工、油漆工、架子工、电工等1110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其中1108名技术工人通过鉴定,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积极开展职业技能能竞赛活动,2006年6月2日至6月3日,临海市建筑业协会组织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共有三人获一等奖,五人获二等奖。在于2006年6月29日至7月1日举行的台州市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市共有三人获得二等奖,三人获得三等奖,临海市建设规划局获优秀组织奖。在2006年7月30日至8月3日举行的全省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市陈章清(钢筋工)、万平(砌筑工)等二人获二等奖,何飞龙(镶贴工)获三等奖。

总结临海市技能培训的成绩与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拥有经验丰富、布局合理的培训机构临海市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相对较早,临海市建设职工技能培训中心于2004年3月30日被浙江省建筑行业协会确定第一批建筑技工技能等级培训办班点,于2004年5月派出混凝土工、抹灰工、砌筑工、架子工等工种老师到杭州市参加建筑技工技能应知应会讲课教师、鉴定考评员培训班,取得了相关工种的教师、考评员资格证书,拥有临海建设大楼多功能厅1个、大会议室1个、小会议室10个,共1750㎡的教学场所,随时可提供面积达10000㎡以上的在建工地作为实习场所,同时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激光测距仪等先进教学设备,作为建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教学用。

(二)形成了初步的职业技能培训的运行体系在组织方面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网络”的工作体系。“一个中心”:建立了由分管建筑业的副局长任主任,局办公室、建筑业科、城建科等相关科室成员组成的临海市建设职工技能培训中心,负责全市农民工培训的组织工作。“两个网络”:一是建筑业企业教育培训服务网络,主要是以建筑业企业为服务对象,组织在建工地农民工开展教育培训;二是农村以镇、街道成人教育中心学校为基地的农民工培训网络。对临海市建设职工技能培训中心和各镇、街道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实行资源整合,实现师资、设备等资源的共享,发挥临海市建设职工技能培训中心的优势,带动各镇、街道成教中心开展培训。各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则发挥贴近农民的优势,负责开展宣传、招生等工作。

(三)探索形成了多种农民工培训模式第一,“职业技能培训夜校”模式。这种培训模式主要是利用市建设职工技能培训中心的职业教育资源,以在建工地民工教育为平台,以“夜校”为主要形式,以公司、项目部、民工三方分担培训费用投入,以满足民工教育需求为基本原则,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如2006年24月10日至6月4日组织的砌筑工、混凝土工职业技能培训班,利用夜间民工休息时间,在不影响授课老师、民工日间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在市建设大楼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建筑工地对民工开展技能鉴定工作。第二,“民工学校”模式。在农民工较集中的建筑工地开办了“民工学校”,把教育服务送上门,把各种教育培训的菜单送到民工手里,受到民工的欢迎。因为集中居住便于组织管理,农民工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如2006年10月,送培训到临海市旭日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分包施工的建筑工地民工学校,集中培训了200名民工。第三,“成人教育学校”模式。在我市各镇、街道开展的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将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结合,以政府、建筑工匠分担培训费用投入。其中上盘镇采取镇政府全部买单,该镇农民涌跃参加,共有600多人参加。目前全市共有2300名农村建筑工匠参加培训,使镇、街道建筑工匠整体素质和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大幅度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民工持证上岗的检查制度。虽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活动,对大量农民工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但是后续的检查制度未及时跟上,使施工企业、农民工认为有没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都一样,因此他们的参予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相比之下,施工企业参加架子工、电工等特种作业的积极性较高,因为《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对无证上岗人员的处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二)职业技能培训费用过高。农村劳动力是培训的对象和主体,他们对培训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转移培训工作的开展,也最终决定了培训的规模和质量。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费,经临海市物价部门审批共为385元,实际收取300元/人,相当民工5天劳动的工资,高于普通民工的经济承受能力,这使得大多数需受培训的民工不愿或无法参加。而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因有政府的补贴,只对民工收取135元培训、鉴定费,普通农民工能够承受,农村建筑工匠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也相对高些。

(三)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不够,只使用、不培养。企业在培养民工职业技能方面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对员工技能培训的投入严重不足。因建筑行业流动性较大,民工不稳定,今天这个企业培养的民工,明天可能就跑到其他企业的工地去了,因此大部分企业不愿在民工培训方面加大投入,培养技术工人。

(四)没有形成对技术工人的激励机制。建筑企业内部没有建立鼓励技术工人钻研技术业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收入分配机制,持有初级以上技能证书的工人拿不到比无证上岗工人高的报酬,因而激发不起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四、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一)推行施工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建议各市(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建设部关于开展建设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相关政策,全面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关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督促无证操作人员参加培训,接受鉴定,开展技术工人持证上岗情况的专项检查,未持证上岗情况严重的,给予项目经理计分、列入建设工程不良行为记录等处理。为便于施工现场的持证上岗管理,建议各市(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持证上岗胸卡,胸卡上印制了持证人近期免冠照片、姓名、技术工种和岗位证书编号,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劳务作业技术工人必须佩带胸卡上岗,并建立上岗证网上查询系统,加强对上岗人员的管理。

(二)加大企业培训力度引导企业落实职工工资总额2.5%用于职工教育的社会责任,在企业普遍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行业、企业集团应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制度,开展技能提升和岗位培训,完善名师带徒的措施,广泛开展技术练兵、观摩、研讨、攻关等活动,努力造就一支高技能人才主力军。

第10篇

近日,记者在渭南移动分公司采访了解到,渭南移动正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渭南分公司党委在陕西移动公司党组、渭南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全面部署国有企业从严治党新工作,公司领导班子专题研究审定详实的学习教育方案,组织召开全市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部署会,对党员领导干部及普通党员分别提出明确目标,各党支部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系列工作。

首先,党委办公室牵头为每位党员配发“两学一做”小书包、历史的教训、手抄专用本等各类资料计3000余本,并要求所有在职党员佩戴党徽上岗。同时,借助企业优势,利用手机学堂、党建工作简报、手机彩刊、微信等新媒体平台, 通过制作宣传展板,树立学习标杆,建立党员学习先锋岗,签订承诺书彰显党员风采,不断扩大学习教育影响力。截至目前,已制作宣传展板41块,编发简报、彩刊共计11期。二是专题党课入脑入心。首先党委书记和党委成员分别带头在分管领域内讲党课;其次聘请省委党校闫朦教授给全公司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进行专题党课培训;第三,组织所属基层党支部的支部书记、普通党员开展党课竞赛等活动,包含从“学”到“做”的各类讲党课活动。截至目前,分公司及所属支部累计举办40余堂党课。三是专题研讨主题鲜明。围绕“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确立四个学习研讨主题,公司党委牵头,各党支部紧密结合实际,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目前,已完成两个主题研讨,形成学习心得体会700余篇,党员参与率100%。四是支部共建初显成效。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核心,以深化“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为重点,以“帮促、共建、双赢”为目标,通过“共上一堂党课、共开一次研讨”等“五个一”集体活动,搭建机关与基层县市分公司之间联动平台,扩大学习范围。目前,支部共建率达到100%,形成机关带基层、基层促机关的“抓党建统筹抓管理、构建大党建工作体系”良好工作新格局。五是特色教育丰富多彩。分公司党委及所属各支部创新开拓开展党员夜校、“手抄一百天,交流感悟月月谈”“433”教育模式、“四城联创”、干部思想纪律作风整顿、党员公开承诺和表态签名、专题考试、奔赴铜川照金和延安革命圣地等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六是领导干部做表率。党员领导干部做到“五带头”:带头学、带头研讨、带头讲党课、带头整改、带头全方位做表率。学在前、做在前,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与党员一起学习讨论、一起查摆解决问题、一起接受教育。

渭南移动分公司为了学习“两学一做”成立五个督导组,党员领导干部根据业务管理区域划分“责任田”,制定完善的学习教育工作评价表,由公司党委书记带队,与党办、纪检、人力等业务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深入各党支部进行督导检查,强力推动支部党建工作的规范化,调动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经营工作融合的具体举措和方法,收集、研讨各支部开展党建、经营工作融合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总结、完善,形成成果,并在全市推广,达到党建工作与经营工作的深度融合。

第11篇

市场主体,普遍泛指所有参加商品(服务)市场交易活动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本文所指的市场主体,是指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生产经营者,它包括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市场主体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和主要元素,它的存在和发展状况决定着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因此,加强市场主体的引导和规范,特别是重视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不仅能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而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会产生长远的影响。这里,笔者结合目前基层工商行政管理的工作实际就市场主体早期教育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对市场主体早期教育状况的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国有集体性质的经济主体形式被改变,多种所有制性质、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大量出现并快速发展。为了加强对市场主体的规范和管理,政府及管理部门采取过多种教育引导形式,如国家在全民普法教育活动中有专门针对个体私营经济成分的普法活动:上世纪九十年代,基层工商部门和个体劳动者协会通过建立“个体夜校”对市场主体开展的教育活动:以及后来至近年来的对新成立市场主体的定期回访、举办培训班和进行行政指导等具体做法。这些,对市场主体确立法律意识、了解法律法规、守法经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对市场主体的教育引导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在早期教育上尤显突出。

1、早期教育上存在问题的表现。主要表现有:一是重视程度的不够。从工商部门来讲,改革开放初期,在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出现的时候,基层工商机关通过指导个体劳动者协会普遍建立“个体夜校”,开展对新创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对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是重视的,也取得了成效。但从现在的情况看,基层的许多个体夜校名存实亡、有名无实,能坚持开展活动的数量很少。即使现在基层针对市场主体开展的教育引导活动,有些也不是从“早抓”和“抓早”角度出发的,可以说,开展和抓好早期教育的意识并未普遍确立,或者意识还不强。二是教育的简单化。开展的一些教育活动,不分市场主体的不同类型、不分新主体老主体,“大锅饭一锅煮”,“大中小班一同上”:教育内容不分不同对象,相关的讲,不相关的也讲,针对性不强。三是没有形成制度化。开展的一些教育,有些是为完成上级布置要求而进行的:有些是自行安排的,也是“一次性”的、短期化的,搞了完事,没有后续;在教育的主体、方法、形式、内容、时间、考核上没有或缺少计划和要求,没有规范的制度。

2、存在问题的原因。对市场主体早期教育未能很好开展。主要原因有:一是对加快发展和加强管理认识、落实上的偏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形成了不断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各地的干部群众普遍形成了快发展的思维定式。生产发展(GDP等)要快,市场主体的增加也要快。在市场主体的发展上,精力和重点放在多发照、提高办照速度快发照上,而对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引导大都存在忽视的倾向,有不少人认为,发展是第一位的,教育和引导的事早抓迟抓问题不大,是软任务,可以慢慢来,造成了重发展数量、发展速度,轻教育引导和素质提高;抓发展的一手硬,抓教育引导的一手软的状况。二是管理者状况与工作任务的不完全适应。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市场主体成为一支数量庞大的队伍,至2007年6月底,各类企业达876.1万户、个体工商户达2621.4万户,总数达3497.5万户,比20年前净增近1500万户,而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工作人员数量与20年前相比,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减少了一定数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市场监管的综合管理部门,肩负着诸多方面的管理任务,除了管理对象的众多外。有着管理范围、领域的广泛性和任务的多样性,还有着单个监管任务的不断具体化和责任的加大。从队伍结构、能力素质看,老同志多、文化层次普遍不高、专业化水平不强,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不能完全相适应,存在的差距较大。主观和客观上的一些因素,影响了对市场主体早期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开展。三是市场主体自觉、主动接受教育引导的意识还不强。许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初创时期都是急着领照,领了照之后一门心思“埋头经营”,对管理部门为其开展的早期引导活动,有不少主体“抽不出”时间参加,有的不想参加,有的参加了也无心听讲,只当是“例行公事”,碍于管理部门的面子,不来不好,不来不行,有的要求负责人参加的,“老板”来不了,就委派代表替代。另外,加上管理部门教育活动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讲解不生动等因素影响,市场主体与管理部门之间未形成良性互动。

二、加强市场主体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市场主体的初创阶段是特别需要教育引导的时期。新的市场主体刚刚诞生,也有如一张白纸,对需进入的市场,一切都是陌生的和新鲜的。对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市场状况、市场条件、市场要求等几乎不知或知之甚少,为了适应市场和寻求自身发展,必须对相关的情况进行了解和熟悉。对情况的了解。一方面要通过自身的主动学习和在实践中总结、掌握:另外,相关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等的教育引导则是促进其掌握相关情况的重要方面。这样,可使新生的市场主体较早、较快、较多的了解和掌握相关情况,增加自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必备条件。

2、对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和发展。面对日益开放化、全球化、复杂化和激烈竞争的市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都要对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经营规定和要求进行了解。通过有关部门组织进行的普法教育和经营指导教育,使市场主体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应当怎样做、如何顺利发展和加快发展等基础性、提高性的内容,取得和具备初创时期所应掌握的法规知识、经营知识和能力,避免和减少经营活动中的违规行为和失误,使其懂得必须守法经营依法经营,并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律意识,实现顺利发展和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经济中健康和充满活力的一分子。

3、对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有利于管理部门严格执法。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一个事物的二个方面,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当前,市场主体中对管理者的执法、处罚活动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的,是常有发生的。其中有一种反映即是执法者“不教而诛”、轻“罪”重罚,认为管理者开始或从来没有告诉过、宣传过,发现违规就处罚。有的一般违规行为给予重罚。孔夫子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

是奴隶、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治民策略,在现代社会已完全行不通了。当今社会,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管理,必须实行“民若使由之,必先使知之”的通行准则,这要求管理者必须重视对市场主体的宣传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及时将相关的规定、要求告知市场主体。使其了解和掌握,做到教育在先,引导具体。这样做,不仅能使广大的市场主体知法、守法,而且为管理者执法活动创造了前提条件,对一些多次违法、屡教不改的有了严格执法、从重处罚的依据。

4、对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有利于良好市场环境形成。通过对市场主体进行有计划、经常性、系统化的早期教育。可以使市场主体从一开始就受到正规化和及时性的教育,走出经营过程中的法律盲区、误区,不犯不该发生的错误,少出现可能发生的错误。做到严格依法经营,建立健全各种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制度,对开展的各项经营活动、交易行为进行审慎把关,实现自身的稳步发展,以自身的行为遵守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者。促进良好市场秩序的形成和经济健康发展。

三、切实重视和加强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

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涉及到许多方面,如实施教育的主体(组织者)、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的形式等,由于市场主体队伍的庞大和众多,即使是每年新生的市场主体也是一个可观的数量,因而,做好市场主体早期教育工作有较大的工作量。笔者以为,当前及今后。工商部门在市场主体早期教育工作中应当努力做到“五个实现”。

1、实现教育主体的责任化,对市场主体进行教育引导是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责,工商部门从上到下应当明确各级的责任、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对进行指导管理的挂靠社团组织(个私协会、经纪人协会、商标广告协会、市场协会等)也要明确相应的责任和工作要求,实行严格的责任制,通过本系统范围各责任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市场主体早期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全面扎实地开展起来,改变以往对早期教育忽视、轻视的倾向。同时,主动与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协作与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和条件,提高教育引导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实现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对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能否扎实有效开展,思想重视是前提,制定计划并认真实施是关键,而且要将计划及实施制度化,这是落实早期教育的重要保证。所谓制度化,即是规定的工作必须要去做、认真做:规定什么时间做就在什么时间落实,不能早期教育后来做,放“马后炮”,成“黄花菜”;早期教育制度的制定要明确组织者、参加者、时间、内容、标准、考核等方面的规定,使早期教育工作有章可循,并认真执行到位。

3、实现教育对象的普及化。当前,在市场主体处于大发展、快发展的时期,每年新产生的市场主体都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基层各个县(市)、区看,少的数千户,多的上万户。开展早期教育引导,首要的是在数量上予以保证。要让新生的市场主体都能受到教育,实现教育的普及化。如果该接受教育的对象不能参加,则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就无从谈起。工商部门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和有效的组织措施,让广大新创业者自觉主动地参加到早期教育活动中来,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教育的主办者要根据市场主体的不同特点、不同行业,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方法(如按不同行业分别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等),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提高教育的普及率。

4、实现教育内容的系统化。新生的市场主体虽然是刚进入市场,对相关的法规和经营知识了解掌握不多,但在当今复杂的市场环境条件下,他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相当多,这要求他们自己时时处处做有心人,主动地去寻求了解和掌握。对教育主办者来讲,就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向他们传授在初创时期所应掌握的法规知识、应当遵守的工商法规的共同规定和特别规定、其他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如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的相关规定、实际经营时的规定、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的规定、广告和企业宣传的规定、商标注册和使用策略、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规定、经济合同订立和履行的规定、其他管理部门相关规定的了解途径等等,使教育内容尽可能全面、系统。这样,在早期教育活动中,通过较少时间和短期培训,让新创业者能掌握较多的应知应会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

第12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诚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有力推动,也需要企业主动作为。作为全省第一家提出“助推诚信农业示范园建设”的联社,开阳县信用联社力求通过诚信建设推动开阳县园区产业经济建设转型升级。

诚信打造 解决融资难问题

农业企业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的发动机,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园区“缺担保、融资难”问题,开阳县信用联社将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与信用工程有效衔接,开展建档、评级和授信工作。

“要不是有信用联社的支持,我们这个项目就只能停下。”4月22日,诚信农业示范园久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魁说,在企业发展急需资金时,得到开阳县信用联社700万元贷款支持,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久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开阳县禾丰乡水头寨度假村投资近6000万元,建设“水调歌头”精品酒店、“竹韵水乡”大众餐饮区、“布依十三坊”农事文化体验区和“布依食坊”民族美食馆。公司在建设“布依十三坊”农事文化体验区时资金遇到困难,县信用联社在了解情况后及时发放贷款帮助企业渡过危机,顺利建成“布依十三坊”。

“景点打造好后,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了1000多名游客,不仅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带动周边60多户农民发展农家乐。”张魁说,能迅速得到贷款支持,得益于开阳县信用联社开展的诚信示范园区建设。

通过前期摸底了解,开阳县信用联社全面完成对多户企业的建档、评级、授信,授信总额1.77亿元;率先将园区涉及的龙岗镇、双流镇、禾丰乡和南江乡等打造为信用乡镇,实现信用乡镇、信用村组在农业示范园区全覆盖;做好园区信用农户年审工作,提高授信额度,对园区10万农户授信总额达8亿元,为园区融资夯实基础。

截至目前,开阳县信用联社通过对7个园区内44家企业进行建档评级,最大限度地为园区企业提供优惠、便捷的信贷支持和金融优惠政策,激活农业企业发展活力,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的优秀诚信企业。有力地支持了由农业、南江现代、青蓝紫、硒味园等种养殖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向园区农户发放小康房贷款3153万元,涉及农户1291户;向园区经营“农家乐”农户发放贷款2540万元,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业园区发展。

构建机制 助推诚信园区建设

诚信既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各家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制胜法宝。由于过去缺乏有力的诚信制度保障,在诚信园区建设后期,开阳县信用联社更多的是依靠企业自身的道德约束来维护和巩固创建成果。然而倡导诚信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金融机构应设计并实施一种有效机制,用经济手段培育、强化和巩固客户的诚信意识,让客户深切感受到讲诚信不仅光荣,而且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构建机制,是保障诚信制度得以实施的关键。为此,开阳县信用联社根据诚信园区评定标准,建立园区企业信用数据库,通过年审将企业信用情况进行公示,对信用度反弹超出诚信园区标准的及时下达预警通知;建立监督机制,推出诚信建设“红黑榜”,通过采集园区企业的信用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在公众场合予以公示;建立全民监督机制,培育园区企业的守信意识,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倡导企业用诚信换取效益,用诚信赢得市场。

同时,开阳县政府为确保诚信农业示范园区有序推进,取得实效,先后制定了《开阳县诚信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方案》、《开阳县诚信农业示范园区评定暂行办法》,成立诚信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开阳县诚信农业园区”动员会,搭建起政府部门、信用联社、园区企业“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针对园区实际,制定《开阳联社支持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实施方案》,出台“一园一策”金融服务方案,由政府牵头,信用联社与园区办主抓,园区主体配合,合力推进诚信园区建设。

此外,开阳县信用联社配套制定“定期总结、分析、推进会议和督促指导制度”,构建失信监督约束机制,通过定期公示园区企业的信用状况,建立全民监督机制,培育园区企业的守信意识;实施园区分级等级制,激励园区企业争创诚信、争相守信,保障信用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多措并举 培育诚信意识

农户小额贷款户数多、单笔金额小、经营费率高、没有抵押品,主要依靠信用情况发放贷款,依靠诚信守约归还贷款,因而诚信建设尤为重要。加大对农户金融知识普及和诚信教育,对提高农民金融素养,学会金融思维方法,解决农民融资难题,改善农民收入状况,实现农村金融包容式发展意义重大。

在开阳县各个村寨,经常有一支骑着摩托车,背着挎包,穿梭在乡间小道上的队伍,他们就是开阳县信用联社的信贷员。

开阳县信用联社通过组建摩托车服务队延伸服务网的做法已有多年。在诚信农业园区建设中,开阳县信用联社由21辆摩托车组成的车队发挥“小、灵、便”的优势,深入偏远村组开展金融服务工作,把资金、政策、致富信息送到偏远村寨。

“摩托车服务队只是开阳县信用联社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联社在各个园区还开办了金融夜校,增强企业和群众运用金融知识谋发展的能力;在全县各村安装了农信银自助终端便民金融服务POS机,打通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瓶颈,彻底扫除农村金融服务盲区,真正实现普惠金融便民服务全覆盖。”开阳县信用联社农村业务部经理王玉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