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林业系统卫生创建

林业系统卫生创建

时间:2022-07-05 16:30: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林业系统卫生创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林业系统卫生创建

第1篇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1 探究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1.1 从人工造林的角度对病虫害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1)预防工作的缺失。在人工造林时使用单一的树种或是单一系号进行造林,出现纯林现象,这样的选取树种的方式造成在物种结构上植物群落比较简单,生物的多样性自然也降低,从而使人工造林系统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也降低。例如在我国三倍防护林的建设过程中,在树种的组成上就较为单一,配置上也不够合理,没有完善树种监测检验工作,最后导致病虫害在防护林遍及的几百个县开始大范围蔓延,损失惨重。类似于这样情况还有宁夏自治区的防护林工程,病虫害产生导致防护林全部毁灭;辽宁、甘肃和陕西等地的防护林病虫害隐患依然存在。虽然我国人工造林已经有数十年的经验,但是在树种结构和配置的问题上却没有得到重视。

(2)在引进树种时对病虫害问题考虑不充分。在引进树种时,树种如果在当地不适宜生存,就极为容易出现病虫害问题。例如辽宁省在50年代引进的樟子松,目的是实现固沙造林,达到良好作用,结果在90年代大面积的病虫害开始出现,主要原因就是辽宁省气温较高致使水分失衡,病虫害蔓延,使得森林开始减退。

(3)缺少对于造林的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也逐渐认识到对森林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天然林的保护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展。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问题,对于天然保护林工程的政策和技术规定的很多地方理解不够彻底深入,使得在执行时会出现误解和偏差,更甚者对于天然林的经营管理活动完全抛弃了,这种行为的结果就是森林卫生健康状况发生恶化,病虫害也随之而来。

(4)森林防治与林业政策间的冲突。从我国制定保护野生动物法规来看,沙鼠、野兔等都是重点保护对象,禁猎措施严格。但是因为保护力度的严格使得这些动物的数量发展速度也增加,对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构成了危害。这样两种保护措施的冲突给病虫害的防治加大了难度。

1.2 从内检工作的角度对病虫害发生原因分析

(1)检疫工作不充分。缺乏林业检疫方面的法律知识或是经不住利益的诱惑,是很多地方都存在的问题,导致一定数量的森林植被都没有进行应有的检疫。有调查显示,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运到新疆的数百万株林种都没有进行检验,形成新疆病虫害较多的局面。(2)检疫站的数量与需求不成正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在城市和公路建设方面都需要人工造林,同时对于树种的类型、数量等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说也是对病虫害的传播几率有了相应的提高。可是就目前状况而言已经建成的检疫站数量不仅不能满足需求,在布局上也不够合理,很难满足实际需求。

2 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做到行之有效

2.1 做好林业检查工作

首先要做好产地的检验工作,对于本地所存在的苗圃和木材的加工厂数进行统计了解,并进行产地检验台帐的建立。其次要对产地的检验工作认真负责,对于近检疫、报检、检查及证书签发等程序进行调运加强,并对内部的扩散途径进行切断。最后要加强复检工作,对于新建的林地应该加强跟踪免疫检查,同时对于建设部门中所使用的木制品的情况进行跟踪监管,一旦发现疫情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对于外部入侵的渠道进行堵塞。

就目前而言,在我国引进的外国树种中和不同省份间树种的交流过程中引发的大型病虫害有增加趋势,这就对林业部门对黍粽检疫共组提出了高要求,提升树种检疫水平,做到病虫害传播的预防,对已经出现病虫害的地区实行隔离,避免蔓延扩展的情况的出现。强化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林业设立监测网络,并且要对本地区建立全面覆盖,其中要对集中造林的区域以及需要重点保护的位置常年监测,这样做对于林业发展状况的测报水平有所提高,在对林业进行监控时要格外注意对有害生物的调查,保证发现、防治、控制都做到及时有效。同时配合建立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措施体系,在遇到状况时做到从容不迫。

2.2 树立健康理念,实现科学营林

在疫苗的培养上,最好可以创建专用基地,用来培养无检疫疫苗,可以做到对抗病虫害树木的大力推广;在对于林业规划的设计中,确保因地适宜,乡土品种要具有优先权,同时可以加大混交林的种植比例,为了使生物的多样性有增加;改造低产林,消除存在于不健康林中的隐患,为树木可以得到良好的生长条件营造环境。造林的基础是要进行科学的营林,力争达到森林健康。

2.3 改变单一树种的引进,营造混交林

在林业工程重点建设中,要采用多形式的混交林,多树种栽培,尤其是对本土树种大力在栽种,对优良树种引进时要注意树种的搭配工作,不仅对林木生长有利,还可以防止病虫害,拥有不低于三成的混交林比例。在退耕还林时利用抗逆性比较强的经济树种造林,做到草木、灌木及经济植物的立体开发,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促进作用。

2.4 采用新型技术防治病虫害

对于改革后的林业的生产生活需要积极适应,成立专门的队伍建立防止工作,目标是创建一个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防治有害生物。对配套的、先进的、实用的科研成果采纳使用,尤其是技术方面实用性高的防治手段,尤其是成本低、效率高的技术手段。在生物防治的时候提倡使用植物性、仿生、微生物农药,推广无公害技术。

防治病虫害的新技术,就目前而言,较为成熟的就是基于GPS及GIS的有害生物记录系统。嵌入式的GIS系统基于GPS移动设备可以在数字地图以及GPS设备的导航之下对于林业中有害生物的发生和防治等进行快速的记录信息和反馈。

第2篇

森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九年五月,现有员工54名,其中党员22名,团员11名,35岁以下员工占总数63%,是一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年轻队伍。为了适应新时期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坚持把青年文明号的宗旨融入到平时工作中,营造一种“树文明新风,创一流业绩”的新氛围,现将我公司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组织领导,加强制度建设。

(一)建立创建组织领导机构。我公司成立了由总经理××为组长,团支部书记为副组长,各部门经理为组员的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每月召开一次班子会议,研究分析近阶段员工思想工作情况,查找和解决创建中出现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布署。

(二)健全规章制度,提供根本保障。公司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重视制度建设,修改完善了公司《人事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民主管理与密切联系群众制度》,严格制度管理,作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用制度规范、约束员工的行为,同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检查监督体系,实行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人员具体抓,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制定了“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方案,建立完善了组织领导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监督激励体系,做到每个环节都有人抓、有人管,每个活动都有目标、方案和具体措施,每个阶段都有总结、有检查。制定了量化岗位责任考核制度,每月进行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实行了动态管理,做到奖罚分明,极大的激发了员工的创建积极性。

二、创造和谐氛围,优化创建环境。

(一)加强创建宣传。公司在办公楼、售票处等窗口部位树立了“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风景”的创建标识牌;同时将“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机构、岗位责任制、创建目标等张贴到公司公示栏上;在售票处设置公布牌,向游客公开门票收费标准、服务承诺及投诉电话,售检票员统一着制式服装并配戴员工基本资料胸卡,自觉接受游客监督。

(二)优化创建环境。本着“绿化、美化、亮化、硬化”的目标,公司集中对办公工作环境进行了整治,由各部门主管经理负责,办公楼进行了了重新装修粉刷,并坚持每日清扫;在公司院内修建了花坛和“朝晖”标志物;在售票处修建了仿古牌楼和环保停车场,为创建“青年文明号”提供了一个和谐优美、整洁舒适工作环境。

三、落实创建措施,提升创建水平。

(一)公司本着“踏实进取,创造一流业绩”的工作思路,一直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模式,拓宽经营的渠道连续七年超额完成年度经济任务指标,使我公司成为同行业中的先进典范。1999年被河北省林业厅评为河北省林业系统“绿林杯”竞赛先进单位和河北省林业先进单位;2001年、2002年荣获承德市旅游促销明星单位;1999年至2005年连续7次被评为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实绩突出单位;2006年被承德市评为“十五”期间旅游工作先进集体。总经理李大林连续七次荣立省林业局三等功,2002年被荣获承德市“优秀青年企业家”荣誉称号,2005年被授予河北省旅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二)加强学习,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始终把建设“学习型”青年文明号、培育“学习型”青年职工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一是坚持理论引导,增强政治素质。我们以提素质、促发展为目标,严格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将选编好的政治学习内容发到每个青年职工手中,每周组织青年职工进行一次政治学习;每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召开一次青年员工座谈会。每季度进行一次青年职工思想分析,每半年进行一次时事政治、政治理论知识竞赛,每年开展一次读书学习的演讲比赛。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勤奋工作,服务社会;二是动员员工参加成人自学考试,先后有6名员工考取了大学本科学历,14名员工考取了大专学历,有10余名员工正在自学考试学习中,丰富了员工的知识构架,提高了公司员工的文化水平;三是开展专业培训,夯实业务基础。2004年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到沿海旅游发达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一方面,开阔眼界,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对旅游发达地区的参观学习,激发广大员工对公司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邀请承德旅游职业学院对全体员工进行了旅游营销管理、旅游服务意识、礼貌礼仪、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内容的培训,丰富业务知识,以提高旅游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开展文明服务,弘扬文明新风。公司努力通过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来营造氛围,塑造形象,打造品牌。一是开展“文明服务、文明形象、文明用语”三步曲活动,坚持上岗人员统一着装,佩戴园徽,树立文明新风尚;二是成立了“便民服务队”,在售票处义务为游客提供咨询、休息、医疗等服务,方便游客,使之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三是深入开展诚信建设,不折不扣的履行服务承诺,自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以来,未发生一起游客投诉事件,增强了我公司的信誉度和美誉度。,

(四)改善用人机制,培养青年骨干。一是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用人机制,在今年5月份,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民主推荐、民主评议、业务考试、组织考核等几个环节,择优选用一批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的人员到重要岗位,大胆启用了贾国强、宋艳辉等年富力强、业务能力突出的青年员工担负重要岗位的领导职务;二是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对职业道德好、勇于创新、业绩突出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使其他员工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激发了员工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热情。

(五)注重安全工作,确保安全无事故。公司针对森林旅游的特殊性,一方面加强了森林公园的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制定了《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旅游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一是成立专门的旅游安全工作组;二是协同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开展对旅游安全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防止向旅游者敲诈勒索、围堵等不法行为的发生;三是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常识教育,消除麻痹大意思想。另一方面公司对员工和单位外来的社会劳力及游客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做到“出门不带火、室外不吸烟、野外不用火”。与员工个人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确保防火工作万无一失。

四、加强团组织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公司本着从实、从细、从严的原则,坚持抓好团支部建设。坚持每月一次的团课教育,定期召开团员大会,考评团员的工作学习情况,同时进一步完善“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把团建纳入党建任务一起部署和考核评比,保证了团组织工作正常运行。团支部适时适地开展无偿献血、扶贫结对救助,向灾区捐钱捐物,组织参加处团总支的各类文体竞赛活动,篮球比赛、歌咏比赛等一系列的文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及亲和力,员工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意识得到了加强。

第3篇

关键词 淮北市;采煤塌陷区;旅游潜力;旅游开发;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 赵淑云,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安徽淮北235000

中图分类号 F1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8)08―0070―03

煤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煤炭开采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塌陷、荒芜。严重影响了矿区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治理开发采煤塌陷区,修复其生态环境,成为影响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淮北市采煤塌陷区现状及其综合开发进展

淮北市是皖北平原上的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性城市,1958年建矿。淮北矿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田分布广,纵横绵延100kin,矿区面积9600km2,探明储量为27616亿t,为华北地区的重要能源城市、国家五大煤炭基地之一。淮北矿区由于煤田可采煤层多而厚,而且多采用长壁冒落法采煤,从而造成地表大面积塌陷。截至2006年,淮北市因采煤而造成的塌陷土地已达1.6万hm2,且近1/4分布在市郊,约有26万农民失去土地,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5。而且据淮北市国土资源局调研,目前每年仍以近万亩的塌陷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全市采煤塌陷土地面积将达到2万hm2以上,每年新增的失地农民近万人。采煤塌陷地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周围生态环境由陆地生态环境蜕变为水生生态环境,人均耕地锐减,工农业生产用地矛盾日益尖锐,塌陷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呈现负增长。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淮北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为了恢复采煤塌陷区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根据国家的要求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淮北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采煤塌陷地的土地复垦方法,进行不同规模的土地复垦整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淮北煤矿塌陷地复垦整理与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的思路,形成了六种开发模式,其中四种为农业开发模式。近年来,虽然塌陷区的第二、三产业有一定的发展,但与农业相比,则相对薄弱。据统计。截止2006年,全市累积治理采煤塌陷土地面积13.06万亩,其中用于农林渔等第一产业用地占近90%。开发农业虽然使塌陷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得到了发展,但笔者认为,要想更好地修复塌陷区生态环境,从长远的发展角度看,必须改变塌陷区只能用于发展农业的思路,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塌陷地的复垦利用档次,促进复垦后土地的有效利用。目前,淮北市正在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提出“实施绿色家园工程,建设生态矿业城市”的口号。目标是把淮北建设成集现代化工业、商贸、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城市。2005年建设国家级矿山公园又申报成功。根据塌陷区的自然和资源条件,当前,淮北市应抓住建设生态城市和国家级矿山公园这一契机,在深抓其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建设的同时,积极挖潜。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二、淮北市采煤塌陷区旅游开发的意义及资源潜力分析

发展旅游是以良好的环境质量为前提条件的。采煤塌陷区普遍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开发旅游。首先,将传统的生产型开发转变为服务型开发,不仅可以促进其生态环境的修复,改变煤矿区的脏、乱、黑的形象,改善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可以为职工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其次,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淮北市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最后,淮北市近1/4的塌陷地分布市区近郊,开发旅游,有利于淮北市良好城市形象的树立、生态城市的实现和国家级矿山公园的积极建设。

发展旅游,旅游资源是基础。水是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而我国北方城市水资源普遍缺乏。淮北市采煤塌陷地量大面广,积水率高,现形成塌陷水面30多处。位于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的杨庄煤矿塌陷区的南湖湿地和位于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镇的塌陷东湖湿地占地面积分别为4000亩、6000亩,而且水面深、水质好、离市区不远,这在北方城市中非常难得,是兴建游乐设施、建设湿地公园、发展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

采煤塌陷地是煤炭城市的特色旅游资源。采煤塌陷地及其整治反映了煤炭开采及对土地、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的影响,是人们了解煤炭开采、塌陷地生态修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场所。淮北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采煤塌陷地的土地复垦方法,进行不同规模的土地复垦整理工作,形成了六种复垦模式,建立了多种生态农业系统。如在稳定深层塌陷区通过挖塘造地、土地复垦、发展生态立体农业,建立了以水产养殖为主,种、养、加工结合的区域生态农业系统;还有在粉煤灰充填塌陷地发展林业;等等。1995年起,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经全面科学论证,淮北市连续被国家列为“土地复垦示范区”。杨庄煤矿塌陷区湿地公园和烈山洪庄煤炭塌陷区及任圩塌陷区生态林等环境治理生态示范工程被列为环境教育基地,这些都是开展科普旅游、农业旅游的重要资源。另外采煤塌陷区近些年开发建设的生态工业园反映了循环经济发展过程,这为开展工业旅游提供了资源。

随着煤炭的开采,一些矿井因资源枯竭而关闭,但井下的煤炭开采体系、矿井提升、采煤、井下运输、通风方式等保存完好,对人们尤其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开展工业遗产旅游和探险旅游。

综上所述,淮北市采煤塌陷地发展旅游具有一定资源潜力,只要积极挖掘,发展旅游大有可为。

三、淮北市采煤塌陷区旅游开发的发展趋势

1 开发方向:生态旅游。进行采煤塌陷区旅游开发其根本目的是要修复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场所。从这个角度出发,采煤塌陷地旅游发展的方向应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当今,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和趋势。发展生态旅游不仅能促进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培养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而且有利于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淮北市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属季风气候,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人文景观独具魅力,具备生态旅游的发展条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淮北市城市基础设施和布局日趋完善,并已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等殊荣,正在积极

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和生态城市,这些为采煤塌陷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和条件。

2 产品开发:独树一帜,突出个性。采煤塌陷区发展旅游业,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能照搬照套其他旅游景点的经验模式。要充分发挥当地独特的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淮北市的煤炭开采具有悠久的历史,应充分发挥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在塌陷地整治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当地人文条件和自然条件,建设有市场前景,有基础条件支撑的旅游项目,结合原有的旅游资源,纳入整个“大旅游”系统。按照生态旅游的定性与特点,结合本地区的条件,旅游区应尽力体现三大“基地”的功能:(1)生态农、渔业生产基地;(2)生态景观观光、旅游度假基地;(3)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根据淮北市采煤塌陷地的分布和发展的状况,目前在产品开发上,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兴建水上公园,发展休闲旅游。利用大水面塌陷区兴建水上公园,重建矿区生态环境是淮北市采煤塌陷地复垦模式之一。位于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的杨庄煤矿塌陷区的南湖湿地和位于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镇的塌陷东湖湿地,不仅占地面积大(分别为4000亩和6000亩),而且水面深、水质好,距离市区不远,在此兴建游乐设施,建立水上公园。不仅能改善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经过建设,南湖湿地公园已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初具规模,公园内白鹭戏水,杨柳垂依,碧波连天,一望无际,令人心旷神怡,成为采煤塌陷区发展旅游业的经典之作。

(2)开展农家乐旅游。农家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一种生态旅游模式。农家乐这种农业生态旅游形式以它独有的风格和魅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到处开花结果,迅猛发展。显示出了强烈的生命力。自1995年以来,淮北市连续被国家列为“土地复垦示范区”。建立了许多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如烈山区洪山生态村、任圩生态林业都是在塌陷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农业示范基地,现已在全国推广。在塌陷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开展以观光、体验农业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展示无公害蔬菜园、水产养殖园、畜牧养殖园、经济果林园。不仅能使游客了解塌陷区整个生态农业系统,而且通过参与农业活动,体验农家生产和生活,从而进一步了解生态修复的意义和重要性,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3)发展工业旅游。工业旅游是在现代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是以工业企业及工业历史遗迹等为载体,游客通过对工业景观、工艺流程、劳动场面等内容进行参观、学习和劳动,以此满足游客的求知、猎奇和购物等旅游需求的专项旅游活动。工业旅游是以工业为基础开发出来的新兴旅游产品,由于其附属于工业企业,不投资或者少量投资。就能开发出较高水准的旅游产品,企业投资风险相对小,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生命力,所以工业旅游被誉为“朝阳中的朝阳”。工业旅游是淮北市的特色旅游。淮北市是以煤炭工业为主的城市,随着矿井煤炭资源的严重枯竭,一些矿井陆续关闭,如位于淮北市东郊的相城煤矿已于2001年关闭。矿井关闭后,井下的设施保存完好,可作为旅游景点来开发,开展探险旅游。淮北市采煤工艺先进,采煤过程神秘,对旅游者有一定的吸引力。建设煤矿科技博物馆,建立煤炭生产流程模型和模拟工作区、煤矿矿床形成的演化史、煤矿资源发现研究史、淮北煤炭开采史等,逼真地展示神秘的地下采矿过程,体现煤文化。建立的采煤塌陷地生态工业园,利用生产流程参观游览,让人们了解循环经济,也是值得开发的工业旅游项目。

3 纳入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科学管理,合理开发。生态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它以持续的资源环境为支持,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把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淮北市采煤塌陷区由于自身的特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比一般区域严重,要使其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更需要长期的科学理论指导及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的科学规划,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旅游区的规划管理。采煤塌陷地的旅游规划要纳入淮北市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规划。系统开发,形成各个景点既有自己的特色又能相互呼应的有机整体,这样才能形成气势、形成规模。目前,淮北市采煤塌陷区的旅游开发,还处于起始阶段,客源市场还比较狭小,所以塌陷区生态旅游要注意与周边的临近县市的旅游景点(如淮北隋唐大运河遗址、萧县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徐州的云龙山公园、淮南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等)结合起来,形成较大的面。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若实现省级统一规划、整体调度,必将加速淮北旅游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淮北经济的腾飞。

第4篇

一、突出气象重大作用。

极端气候异常频繁,一是气象工作是科学防灾、避灾、抗灾、减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也是十年九旱,常年旱洪交替,近年来更是频繁发生,各级气象部门积极提前介入,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作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为市上的防灾、抗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我把握了防灾抗灾的主动权,变对抗性生产为适应性生产,将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气象保证。

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二是气象工作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抓手。气象工作是政府直接面向社会提供有效的持续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加快发展气象事业,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的水平,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对政府社会服务的需求,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重要方面。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大面积干旱、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土地荒漠化、粮食产量波动、流行病传播等等,三是气象工作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构成严重威胁,使人类社会共同面临资源短缺,发展严重受到气候资源制约。同时气候资源又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资源,保护并合理利用,将是取之不尽的环境资源。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资源丰富多样,空中云水资源、农业与生态气候资源等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特别是正在加速构建现代农业,更需要发达的气象事业作保障。因此,要树立“资源气象”理念,大力发展气象事业,顺应气候变化,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气候资源,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优化农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突破性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二、突出夯实基层基础。

进一步加快现有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完善气象观测站网。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努力向“一流台站”目标奋进。此基础上,结合我市城乡防灾减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主要江河流域、主要城镇、重点旅游景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灾害频发区、有一定规模的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有规模的新农村片区等区域气象观测站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已建成的100个区域气象观测站监测信息准确、数据传输畅通,上报率达95%以上。

为气象灾害监测和应急管理提供高效率的网络支持。特别要加快气象信息网络外联网建设步伐,二要加强气象信息支撑系统建设。抓好气象信息广域网系统和局域网系统的改造和维护工作。搭建起跨部门、跨行业的气象信息交换平台和公共信息平台。

对人工影响天气设施进行合理加密布局。今年,三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建设。根据抗旱减灾、云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必须对全市现有天气作业车载火箭进行升级换代,邻水县建设一部车载雷达,提升设施水平,增强人工增雨作业实效。

三、突出拓展业务领域。

增强气象服务的指导意义,一要提高气象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气象信息的精确度和时效性。充分发挥气象服务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目前,市天气预报准确率仍在80%左右,气象信息精确度还应进一步提高。为此,各级气象部门一定要把精确度和时效性作为改进气象服务的两个重要内容抓紧抓好,积极拓展气象信息收集渠道,认真做好气象数据采集,提供详实气象资料,加强综合分析,科学预报。

气象需求将日趋多元化和专业化。气象部门要及时把握气象需求的变化趋势,二要丰富气象服务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按照发展“多轨道、无缝隙、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的要求,重点在提供气象灾害应急服务、农业气象指导服务、交通安全气象保障服务、重要活动服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为政府机关、社会公众和专业用户提供无微不至、无所不在气象服务。

传递气象产品的载体,三要拓展气象服务渠道。服务渠道是沟通气象部门与气象用户的桥梁。能不能走好这“最后一公里”决定着气象事业的成败。气象部门要广辟服务渠道,建立多途径、高效率、广覆盖的信息体系,积极开展气象信息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特别要加强与各类大众传媒和通信企业的合作,灵活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及时播发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要着力营造人性化、个性化、标识化的气象服务界面,增强气象服务的亲和力和认同感,树立气象部门的良好公众形象。

提高气象科技支撑能力四、突出实施科技兴业。

市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增强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能力建设”这一目标,一要结合实际开展气象科研工作。当前。开展重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技术研究,掌握天气气候系统的演变规律和预测预报方法;开展生态和农业气象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和应用,强化生态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提高人影作业水平;开展气象探测技术和信息融合技术的转化应用,提升气象综合探测能力。

打破部门封锁、条块分割、区域分散的状况,二要创新气象科技的体制机制。健全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实现仪器、设备、数据共享。积极构建研究型、开放式的气象科研平台,加强与上级科研机构的沟通,争取项目和技术支持。进一步完善气象科技创新评价和成果登记,健全科技进步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造的鲜明导向,为气象科技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

已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市乡镇的气象信息员队伍,三要强化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全市现有气象信息员180余名。但这与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各区市县要积极创造条件建设村级信息员队伍。这里要明确和强调三点:一是地方各级政府是推进气象灾害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其工作经费由地方政府给予保障。二是县级气象部门要组织村干部等相关人员组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主要任务是接收和传达预警信息,收集并向相关方面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做好强降雨、大风、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防范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参与社区、村镇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制订以及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三是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示范社区、村镇的创建活动,大力推动县级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试点。华蓥市要按照“六个有”即乡乡镇镇有分管领导、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有气象协理员、有应急响应预案、有预警信息接收设备,村村有气象信息员和预警信息接收设备)要求,全市率先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五、突出完善信息网络。

通过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市农经网建设与服务工作在省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丰硕成果,连续多年在全省农村信息网信息服务目标考核中名列前茅。2009年,四川农村信息网设置的6个奖项中,市一举夺得5项,获奖面、获奖人次均居全省之首;全市有17个乡镇建成省级农村信息网示范站并获得授牌。近日,协兴镇的蒋元静被评为“2009年全国百名群众满意气象信息员”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市、县、乡三级农村信息网工作人员勇于开拓、辛勤工作的结果!希望大家倍加珍惜。

也应看到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努力的方向。

政府为“三农”服务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要将农经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要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农经网信息服务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管理和指导,切实解决农经网建设和服务工作中存在具体问题。各区市县要继续将农经网示范乡镇建设列入农村经济综合目标考核,推进农经网工作全面开展,切实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把农经网作为宣传自己的窗口,二要协同推进农经网建设。涉农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提供上网信息,丰富信息资源。气象部门要加强与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运营商的合作,充分利用通信资源,加快信息进村入户进程,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

积极支持和参与培训工作,三要扎实搞好农经网服务。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把农村信息化培训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应用水平。要适应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结合现代农业建设抓好信息服务,重点在助农增收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农经网在农业科技、招商引资、产品交易、企业宣传等方面的信息桥梁作用。要坚持科技兴农战略,不断丰富科普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内容,增大科技信息量,为广大农民、龙头企业、农村专合组织、种养大户服好务。

六、突出强化工作保障。

把气象工作摆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强化目标管理,把气象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气象科技发展纳入科技发展总体规划,把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考核,促进气象事业健康发展。

理所当然应由公共财政给予有力保障。事实上,二要切实加大财政投入。气象事业是一项综合性强、投入量大、社会关联度高的公益性事业。气象投入能够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可获得倍增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年抗灾减灾工作的实践表明,防灾环节多投入一元钱,抗灾环节就可以少花费几元乃至几十元钱,减灾环节就可以少损失几十乃至几百元钱。希望各区市县要继续把增强气象能力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气象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切实把防灾减灾建设规划项目落到实处。

第5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环境污染治理;研究;应用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KEBoulding)1962年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被看作是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著名报告《增长的极限》,系统地考察经济增长与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科学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向全世界发出了100年后经济增长将会因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而停滞的警告。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珀斯和特纳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循环经济”一词。1996年,德国颁布《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首次在国家法律文本中使用循环经济概念。德国、日本、美国、英国和法国等相继将循环经济作为其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循环经济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发展循环经济也是实现我国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创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有效途径,对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

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它是与传统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的单型的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的“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性物质流动模式。从科学范式角度看,循环经济是基于技术范式革命的基础上的一种新经济发展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概括为:自然资源、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再生资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是将环境与经济行为科学地构建为一个严密的、封闭的循环体系[1-4]。

2与环境相关的经济发展模式

就与环境而言,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3种模式:传统经济模式、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2-5]。

2.1传统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崇尚的是“人类中心”观念,人类为所欲为地使用、掠夺自然资源,又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任意排放废弃物。这是一种由“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型经济,其首尾缺乏有机呼应与衔接,有生命周期的概念,无物质循环的意义。

在早期阶段,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有限,而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还较强,因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环境的自净能力削弱乃至丧失,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短缺的危机愈发突出。不考虑环境的发展模式让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2末端治理模式

这是一种准现代经济模式,它以“先污染,后治理”为基本特征,因为把治理置于生产之后,所以是“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其进步性表现在经济主体有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主观努力和作用,但忽视生产过程的无害化,而仅着眼于事后补救,这势必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和代价。

这一模式曾经对于遏止环境污染的迅速扩展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是,从资源短缺到资源枯竭的现状,不难看出末端治理范式的理论基础已经无法再支撑起现实分析的框架。末端治理需要很大的投资,运行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经济效益小,企业缺乏积极性。

2.3循环经济模式

这种模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人类看作自然的一部分,既要开发利用自然,又要尊重和关爱自然,因而倡导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重复和循环使用多种物质资源,把人类的经济活动概括为“资源―生产―流通―消费―废弃物回收与资源再生”的循环流动过程。这一过程可简要地阐释为:原材料经过与生产设备、劳动力的有机配置,转化为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产生价值升级;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货币价值和使用价值;剩余废弃物经回收、处理、改造,转化为新的再生资源,对下一生产周期给予物质支持。徐匡迪院士把循环经济概括为:“尽可能少的资源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通过节约、回收和利用废旧资源,使尚未被充分利用的价值得以开发和使用,产生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循环经济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应用与研究现状

就我国的循环经济而言,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迟缓。废品回收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生产和消费规模大幅度提高,但废弃物的再资源化并未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某些方面甚至出现了萎缩。以城市生活垃圾为例,除金属得到了利用外,大量的废塑料、废纸、废玻璃、电池等基本无人问津。废品回收业不断萎缩。据北京市调查,1965年二环路内的国有收购点逾2000个,到1997年,国有、集体和个体收购点总共只有16个。从环保产业的规模业可以看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01年12月26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环保产业普查结果。2000年我国环保相关产业从业单位为18144个,从业人员为317.6万人,年收入总额17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分别比1997年增长了100%、218%和268%。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环保产业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世界6000亿美元的环保产业市场中,日本占了3862亿美元,美国占了近1000亿美元,我国只有200亿美元。因此,循环经济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应是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6-7]。

3.1在污染物处理处置中的应用

3.1.1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我国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巨大,2005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3.4亿t,清运生活垃圾、粪便1.95亿t[8];2000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达到19亿t,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45亿t[9];我国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6.5亿t,其中40%未被有效利用,秸秆随处堆放或就地焚烧,严重污染了环境[10];2004年全国700多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污泥逾800万t。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投入使用的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绝大多数已经到了报废期限,特别是电子信息产品,由于升级换代快,更新报废的周期更短。我国每年有400多万台电视机、500多万台洗衣机、500多万台冰箱、600多万台计算机及3000万部手机进入淘汰期。2004年我国废旧轮胎产生量达到1.12亿条(约320万t橡胶),预计到2010年,我国废旧轮胎的产生量将达到2亿多条(约520万t橡胶)[1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的任务非常艰巨。近年来,对固体废物的资源化、能源化、农用化和材料化等途径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展。①固体废物资源化强调废弃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它与循环经济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实践中较早的应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04年我国轮胎翻新量为850万条,轮胎翻新比(翻新量占新胎产量的比例)仅为汽车行业4%;全世界钢的生产平均消耗废钢铁约占45%,美国约48%,我国不足20%。②在能源化方面,采用卫生填埋—填埋气发电、焚烧发电等途径进行生活垃圾的能源化利用方面,基本上奠定了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技术基础。据建设部综合财务司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660个建制市中现有各类生活垃圾处理厂(场)574座,年处理能力为7545万t。其中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457座,处理能力6404万t;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47个,处理能力370万t[12]。日本第1座工厂化垃圾焚烧厂始建于1893年,目前遍布全国正在运行的工厂化垃圾焚烧厂280~300座,承担着处理全日本75%以上城市垃圾的任务[13]。按照我国产生的生活垃圾推算,若用其全部用来焚烧发电,其能源潜力约为2×1012kW·h,大约相当于1990年我国发电总量的2倍;按照其所含能量估算,其能源潜力约为3×1015kJ,相当于9500万t标准煤,相当于我国1981年能源消费总量的1/6[14]。农作物秸秆气化燃烧发电,以及通过生物质工程进行作物秸秆开发生物柴油、乙醇等燃料和能源方面也积极开展了研究和探索。初步形成百万吨车用燃料推广示范,世界第1座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乙烯的工厂由安徽丰原集团建设并成功运营。我国每年陈化粮、饲料用粮约1亿t,加工转化可获得相当5000万t原油。如我国科学家研究的甜玉米,产量可达70t/hm2,可生产6t以上燃料酒精。另外,我国现在每年仅废弃的作物秸杆、林业弃置物达10亿t,相当于1亿t以上的燃料汽油[15]。③在有机固体废物的农用化、堆肥化利用方面,尽管现在在有机生活垃圾、城市污泥、畜禽粪便等有机固体废物的堆肥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由于堆肥产品的出路问题,有机固体废物的农用化、堆肥化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如韩国,在政策上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导向、激励和补贴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堆肥产业的发展。

3.1.2污水处理。在污水处理领域,中水回用和资源化技术很好地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据统计,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平均为103m3,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而水的重复利用率平均仅为40%左右,发达国家平均已达到75%~85%[16]。法国的塞纳河在入海之前,已被利用过9次,非洲的尼罗河则被利用多达50次。1995年日本污水回用率已高达77.2%,2000年美国污水回用率也达72%[17]。最近,在污水处理中的生物电能研究和利用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学者将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到污水处理中,达到处理污水—利用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电能的双重效果。这种新的思想可能会大大缓解污水处理行业的资金困难[18]。

3.1.3废气治理。我国的钢铁企业与日本三菱重工合作,将钢铁厂的废气加压后通过汽轮发电机推动发电厂的发电机,1个200万t钢铁厂的废气可以推动30万kW电厂的发电机,原来耗能大户变成能源生产企业,二氧化硫在发电过程中也被循环利用。通过推行循环经济,把废气变成能源,把有害气体也消化掉了[19]。山西焦化集团作为全国首批42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在废气治理方面,开展焦油尾气回收、锅炉除尘、合成氨回收、氢回收等废气回收工程,年回收煤气800万m3、合成氨1400t、氢气1450万m3,经济效益达数千万元[20]。

3.2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循环经济体系

近年来,我国在3个层次上逐渐展开循环经济的实践和探索,即:在企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在工业集中区创建生态工业园;在城市和省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已取得初步成效。例如,贵港、南海、石河子等不同类型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建设进展顺利,成效可观;黑龙江、吉林、海南、福建已制定了生态经济省规划;贵阳、南京、天津等城市提出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试点。贵阳是中国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首家试点城市,2002年3月建立了以政府为中心、市循环经济办公室牵头、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组织体系,聘请十几位国内外专家组成顾问组,编制了一批重点规划项目,正式启动了28个支撑项目;第2批200个支撑项目也在梳理规划之中。贵阳搞了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水、能源和固定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和生态保障体系中的绿色建筑、人居环境建设系统;还推进了部分产业循环体系建设,如磷产业、铝产业、中草药、煤产业、生态农业、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旅游和服务等。浙江省2003年319家资源综合利用生产企业共利用废弃资源2272万t,实现产值113.9亿元,比2002年增长30.6%。天津开发区2002年万元GDP标准煤的能耗达到了2.63t,2003年万元GDP消耗标准煤0.135t;目前,天津开发区已有26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纷纷进行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实践。鞍钢通过建设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工业用水实现了100%循环利用,基本实现零排放;建成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回收转炉煤气与焦炉煤气混合,用于轧钢加热炉,每年产生2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是由蔗田、制糖、酒精、造纸和热电等企业与环境综合处置配套系统组成的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通过副产品、能源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形成比较完整的闭合工业生产系统,达到园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将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大大提高制糖行业的经济效益,为该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开辟了一条新路[21-22]。

3.3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国家层面的循环经济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发达国家对资源再生产业十分重视,并有专门的法规。如美国的《资源保护和回收法》和《预防污染法》、欧盟的《报废车辆指令》、德国的《废弃物限制处理法》、日本的《废弃物处理法》和《资源有效利用法》等,基本宗旨都是促进对有关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循环使用。

我国已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在积极筹备构建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例如,国家相关部委已经了《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在紧张地酝酿之中[23-27]。

4运用循环经济思想指导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4.1从设计上遵循循环经济原则

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做到物尽其用,即在产品使用生命周期结束之后,也易于拆卸和综合利用。在产品设计中,尽量采用标准设计,尽量不产生或少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不利影响;不使用或尽可能少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

4.2在处理工艺技术中,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系列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作为支撑。这些技术的研发亟需加强。要加快制定循环经济的衡量标准,衡量企业是否构建了循环经济生产体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这关系到如何制定循环经济优惠政策。只有明确了标准,才能使国家对循环型工业的扶持政策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4.3资源综合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和重要标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如下有2种方式。

4.3.1原级资源化。把废弃物生成与原来相同的产品,如将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后,回用作工业水;将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冷凝液回收用作脱盐水等,这种方式的利用可以减少原生材料量的20%~90%。

4.3.2次级资源化。把废弃物变成与原来不同的新产品,这种利用方式,可减少原生材料量的25%。工业生态园是推行循环经济的一种好方式,这种方式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资源和能源在这个工业系统中循环使用,上家的废料成为下家的原料和动力,尽可能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做到资源共享,各得其利,共同发展。

4.4在管理上形成循环型运行机制

循环经济是一门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科学和严格地管理是做好这种经济的重要条件。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办事规则和操作规程,并且有督促其实施的管理机制和能力。从清洁生产角度看,工业污染物排放的30%~40%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只要强化管理,不需要很多投资,便可获得削减物料和污染物的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