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时间:2022-02-05 03:53: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典文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典文学

第1篇

一、前言

当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古典文学渐渐的失去了兴趣,但又迫于教学安排,去应付考试,拿到学分,致使他们呆在教室如坐针毡,“身在曹营心在汉”。很多学生甚至对古典文学的存在价值都产生了怀疑,质着“:我们花费这么多时间学习古典文学,究竟有何用处?”而教师在举例证明古典文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毫无底气,口是心非。文学变成枯燥的理论课或文学史,文学解读及其能力的教与受脱节,教学目标脱离社会需要……古典文学的教学脱离实际,陷入了重重误区,古典文学教学迫切需要寻找可行的新出路。鉴于不是很乐观的形势,笔者拟探索一下古典文学教学的新策略,以谋古典文学得到一线曙光。

二、深化教学方法的革新

素质教育主要贯穿现代教育的以学生为本即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导向是突出的,主要采用共同探讨、平等研究这种方式,以提供学生对知识、文化和价值观等的比较、思考、鉴别和选择。故教师要突出他的引导作用,把更多的时间与思考交给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兴趣,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固然,万事开头难,但习惯成自然,新事物诞生后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为人们所接受,那时广大师生便可以共享甘之如醴的教学成果。

三、启发式教学手段的运用

启发式在课改中诞生的一种科学教学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方式“诱导”学生,启发他们的智慧,挖掘他们的智力潜能,以引导他们富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地去学习和掌握新知识,乃至开拓新知识。教师讲解时,可以按照这样的一个套路:先巧妙提出问题,再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兴趣并引爆行动,最后与学生共同求解。

四、转变教学渠道

古典文学的教学不但要始终巩固课程教育的“主角”地位,还要结合课程外的实践,课外实践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上起先秦,下迄明清,历经五千年多年的发展,包藏万象,底蕴深厚。而我国的艺术和古典文学同根共源,学生将学习艺术同古典文学结合,在实践活动中相得益彰。如学国画的学生可多读陶渊明、王维等山水田园诗人的作品,学艺术设计的学生可多读像《红楼梦》等其中有建筑设计描写的作品……这样的话,学生不仅可以从古典文学中获得艺术灵感,还可以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相得益彰。另外举办一些诸如古典诗词配乐表演、开展辩论活动和演绎古典名剧等活动,可更进一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创新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加入学习古典文学的洪流中,并使之成为一种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慢慢地其古典文学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都会得到显著提高。五、赋予知识性和趣味性要使古典文学的教学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就要做到:

(一)古典文学知识系统化古典文学一般按体裁编排,由浅入深,并以“史”贯之,以时代顺序为线索讲解作品,逐个朝代介绍,每个朝代都重点介绍其文学发展概况。总之,古典文学的教学要使学生拥有系统的认识,对文学史体系有完整认知。

(二)深化古典文学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如在高校中教授《诗经》时,不但要讲解语、词以及写作方法,还要讲解其起源、文学史地位以及它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之影响等等。

(三)穿越时空,比较升华伟大词人辛弃疾文武双全,词风豪放,感情激越,气概激昂。人的复杂的情感往往显现于作品中,故词也不会全部“如出一辙”。就像《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等词,技巧精湛、思想感情细腻。苏轼的词也是,并非都是“大江东去”,还有悼念亡妻的伤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有感叹佳人难见、春光易逝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等。李煜以“向君能有几多愁,恰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则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深入人心。但也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种豪言壮语。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又使生动刻画了一个观察生活细腻又富有闲情逸致的。讲解白居易的《长恨歌》时,为刻画杨贵妃的“美”,展现其眼神的灵活,神态之迷人,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就表现到位了。用“梨花一枝春带雨”,又给我们呈现出一位愁容满面的“泪美人”,笔法精炼,刻画入骨,而又想象袅袅。六、小结古典文学教学存在相当的难度,源于其存在时空的代沟,还有其现实意义的含糊等,故古典文学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构建与古典文学的沟通桥梁,明确其现实意义、时间价值等,现实就是现实,需要考虑教学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只能优化教学手段,摸清学生学习心理,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掘学生对古典文学学习的潜能,方以取得教与学共赢双收的良好效果。

第2篇

从《芈月传》《琅琊榜》再到《如懿传》,一批历史类网络小说近来成了热门IP,改编影视剧频掀“古风”热潮。上周,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网络文学研讨会上,雷达、阎晶明、施战军等文艺评论家,围绕当下热门网络小说提出,网络文学长期以来就有对传统文学精髓的吸收;这些作品产生的人气投映出的恰是中国传统文化这块“磁石”对大众的强大“引力”。套用流行的说法,古典文学才是当下流行的网络小说背后的最大IP。

名著都读不下去

知名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起一项“死活读不下去前10名图书”的调查,结果《红楼梦》高居榜首,成为“最难读”之书。其他古代三大名著悉数上榜。

3000多位读者参与,而且他们还梳理出读者“难啃这些名著”的理由,以示有根有据。

这份榜单中,《红楼梦》排第一,此后依次是《百年孤独》、《三国演义》、《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水浒传》、《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尤利西斯》。

除了《尤利西斯》等少数由于语法句式原因难以读懂的小说外,其余上榜小说理应毫无阅读障碍,“《西游记》也在其中?这本书很好读啊。还有《水浒传》也非常通俗,几乎就是白话文。怎么会成了读不下去的书呢?”

但现实就是如此。上海作协副主席王晓明说,现在即便是大学中文系学生也是不读《红楼梦》和托尔斯泰的。在正统文学研究者眼里神圣的世界名著,在现在很多青年读者眼里已经变得如此之轻。

“死活读不下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红楼梦》,有读者就抱怨书中人物关系太多,完全弄不明白关系。还有读者抱怨《红楼梦》中的诗词太多,妨碍了对故事的理解。至于《瓦尔登湖》,有读者表示基本不知此书所云,“第一页翻了十遍,内容依然陌生”。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上榜的10本书绝大多数都是被读了几百年,因为大家都觉得好,才成为名著的,而怎么到了今天读者手里就“死活读不下去了”呢?

结语:

读名著是个好习惯,但一不留神就可能遇到粗制滥造的译本,浪费买书的钱事小,浪费了你宝贵的时间才是最可惜的。好在互联网除了给译者偷懒提供了便利之外,也给读者鉴别版本创造了条件。通过搜索,根据口碑选出信得过的出版社、靠谱译者和经典版本,应该不是难事。总之,外国名著水很深,随便摸一本来读,吃亏的很可能是你自己,一定切记!

“碎片化阅读”让厚重之作走开

文学研究者郭庆红坦言,这个结果确实让评论界有点不知所措。“人物太多”也好,“诗词太烦”也好,“不知所云”也好,其实质都是现在的一些读者已经不知道如何“对付”厚重的名著了,“他们最好一目了然,浅显易懂。”

这就是常年“碎片化阅读”和“轻阅读”的结果。郭庆红提醒记者注意,参加此次网络调查的读者,清一色是网友,习惯的是网络阅读。而网上泛滥着大量碎片化内容。这些碎片化信息虽然短小精干,有时也能给人一种“智慧的闪光”,但相比经过时间检验的那些厚重之作,当然有不少还是流于浅薄的。还有一种阅读风气就是,认为阅读就是为了轻松,拒绝甚至鄙视读“费劲的读物”。而当这一切成为习惯,名著也就到了“死活读不下去”的地步。

读得下去的网文

在读不了名著的当下,中国古典文学却在与另一种方式进行转化式生存。

“我们的网络文学,正在跟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产生非常奇妙的结合。”在文艺评论家阎晶明看来,这种“结合”不仅指历史的题材,也在于古典的叙述方式、对经典文学元素的应用。

此前就有不少网友戏称《芈月传》里的人物是在用《诗经》谈恋爱。芈月与黄歇约定私奔,用“交交黄鸟,止于棘”做暗语;芈姝春心萌动,说出“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秦王大婚时,则念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小说中许多提及历史风物的细节,比如当时的乐器有哪些、女子从几岁时开始学习演奏,以及古人如何行医、如何婚丧嫁娶等,评论家梁鸿鹰认为,这些细节增加了历史的还原度,更从与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情景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活、瑰丽之处。

在贴着“叛逆”“新潮”等印象标签的网络文学中,其实“古典”“历史”一直是最为流行的题材之一,传统文化的精髓始终渗透其中。且不说《明朝那些事儿》这类直接聚焦历史的故事,“宫斗文”如《甄执》《如懿传》,“穿越文”如《步步惊心》《回到明朝当王爷》,都有史可循。就算是《花千骨》这样架空历史的“玄幻文”,里面的妖兽也大多出自《山海经》。

从一些优秀的网络历史小说中,不少专家学者还读出了古典小说的叙事感。情节的推进、氛围场景的铺陈、人物的说话方式,包括“章回体”式的结构,都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代的历史演义小说一脉相承。

转化源自于文化精神的认同

“为什么《花千骨》《琅琊榜》等改编的电视剧影响这么大? 这在整个中国文学的格局中,都是特别重要的现象。”评论家雷达提出的这个问题,也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议。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认为,这些作品所传递出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正是它们受欢迎的原因:“像四大名著这样的传统小说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它的核是什么?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文化精华的核又是什么?是仁义礼智信。没有这个,老百姓是不会喜欢的。”

第3篇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两大“传奇”分别是唐代的传奇小说和明清时期的传奇戏剧。

为什么唐代小说不直称小说而要称传奇呢?这得从“小说”这个概念的发展演化说起。“小说”一词最先出现在《庄子・外物篇》里:“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意思是说,想靠修饰琐屑的言论来求取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这里的“小说”指的是“浮夸的言论”。东汉桓谭在《新论》中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他认为小说就是琐碎、零乱的俗言小语。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写道:“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在班固看来,小说是稗官从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搜集来的小知、小道。以上种种,都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究竟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呢?一、《孟子》《庄子》《韩非子》等书中有不少寓言故事,它们已经带有小说的意味,被视为小说的萌芽;二、《左传》《战国策》《史记》《三国志》等史书描写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为以后的小说提供了叙事经验,被视为小说的发展;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和干宝的《搜神记》等记载一些轶事、掌故,被视为小说的雏形。隋唐时期被视为小说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传奇故事,“传”有传说的意思,强调了故事的虚构性;“奇”指奇异事迹,强调了情节的曲折跌宕。虽然没有“小说”之名,但这与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概念很相近了。

唐代小说被称为“传奇”,一种说法是来自中唐元稹(zhěn)所写的恋爱故事《传奇》,一种说法是来自晚唐裴(xíng)编的小说集《传奇》。但不管是哪种原因,唐代的传奇就是中国古代小说成熟的标志,这是无疑的。

唐传奇是小说,而明清传奇则是戏曲剧本了。明清传奇取唐传奇“无奇不传”之意,虽然是舞台艺术,但人物与情节追求唐传奇的特点,所以,人们把与南曲戏文有着密切的继承关系的明清戏剧也称为“传奇”。

第4篇

关键词:古典文学 戏曲 重现 转化

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古代戏曲二者从来不曾分割,它们从各自的元素中汲取营养,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古典戏曲文学理论生成

(一)古代戏曲文化理论。古代戏曲理论大多是不成系统的,唯有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一本较为系统的戏曲文学的理论作品。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时代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我国的戏曲已经进入到一个成熟的时期,只有到了成熟时期的阶段,才会有相应的成熟的理论作品出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代戏曲理论的较为系统化的作品只能出现在明清时期;其次,李渔的自身文化素养。李渔是一个文化素养很高的作家,他不但可以写唱本,也可以对演员进行挑选,并且可以自己导演一出戏。长期从事戏曲的创作和演出,在丰富的实践中得到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我们简单的看一下李渔民的主要戏曲理论的主张。

“立主脑”,是李渔的一个重要提法。即突出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切忌多个人物的平面描写,一定要有重点人物。

“脱窠臼”,就是从题材方面,一定要追求创新,不落窠臼。

“密针线”,这一原则是李渔在情节的安排方面一定要紧凑。

“减头绪”是说一定要突出主要的情节,不能漫无目的扩展。

李渔的戏曲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在《闲情偶寄》一书中,一共有八个章节,写戏曲理论方面的,就达到了三个,所以我们说,李渔的《闲情偶寄》是古代戏曲理论最为系统化的作品。

(二)近代戏曲理论。二十世纪的古代戏曲研究是王国维先生开启的,他奠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学术建构、体系,这一点是史无前例的。王国维先生把戏曲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这一点,是对我国古代戏曲的认可。从此,戏曲不再是不入流的民间俗文化的代表,戏曲的研究开始独立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王国维先生认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角度出发,他把元代的戏曲作为元代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也肯定了戏曲的学术研究价值。

(三)建国以来戏曲理论研究的丰富。建国之后的戏曲理论的学术研究出现了不少的成果。《中国戏曲志》这本书把各个地方的剧种资料都收集其中,是较为系统化的一本戏曲理论研究资料。其他地方剧种的研究专著也纷纷出现,如马少波等主编的《中国京剧史》、胡忌等著的《昆剧发展史》、顾峰等主编的《滇剧史》、李子敏著的《瓯剧史》等等。我国的戏曲理论研究的前沿方面在于从交叉学科的视角来进行戏曲理论的研究。潘光旦先生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戏曲研究,写成《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一书。如方龄贵先生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古代戏曲的观照,也取得了成果。可以设想,我们在戏曲理论研究不仅要局限在社会科学方面,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人从不同的学科对中国古代戏曲进行研究。唯有百花齐放,学术才能繁荣,这一点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会变的。

二、古典文学在戏曲中重现实践

前面我们从理论方面对中国古典戏曲进行了一个陈述,现在我们来看看中国古典文学在戏曲中的具体重现和转化。

中国古典文学从始至终和中国戏曲都是相互交融的。从《诗经》的“颂”,到《楚辞》的“九歌”,都是优秀的戏曲唱词。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最初也是用于祭祀的一些唱词。到了秦汉以后,从最初悦神的唱词慢慢转化为多元化的唱词内容。这种多元化表现在唱词的部分不仅仅只悦神,也慢慢的悦人,唱词开始歌颂爱情,歌颂劳动人民,歌颂人性的美,这种唱词的变化体现了人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唐代以后的戏曲唱词的变化多了许多的外来元素。《旧唐书》载:“高祖登极之后享宴,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宴乐。自《破阵舞》以下,皆雷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振百里,动荡山谷。《大定乐》加金钲,惟《庆善舞》独用西凉乐,最为闲雅。”陈寅恪曰:“可知唐世庙堂雅乐,亦杂胡声也。”唐代的乐师大多是胡人,所以其演奏特点也有了许多异域的风情。唐代的戏曲唱词融入了许多的西域风情甚至欧洲元素,成为唐代和世界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

最能代表戏曲成就的当属元代。王国维先生认为一个时代当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特点,那么属于元代的,就是戏曲文学的兴起和繁荣。元杂剧的作家众多,优秀的作品也层出不穷。元代几十年间,这些元杂剧的作家创作了六百个左右的作品,至今仍留在舞台上面的还有近二百个优秀作品。元曲四大家分别为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和马致远。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为《窦娥冤》、《倩女幽魂》《梧桐雨》和《汉宫秋》。这四出戏各有各的特点,但是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并行的双重风格。我们很难说这四部戏剧作品哪一部是单纯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都有着双重风格杂糅的特点。比如《窦娥冤》旨在抨击封建社会黑暗,直指现实中丑陋的成分,却有着夏日飞雪的浪漫想象,再比如我们都熟知的《倩女幽魂》中,虽有女鬼和书生的浪漫想象,却也在讽刺着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迂腐。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时期中,从文学的视角来看戏曲的变化来说,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杂糅的双重风格是一个重要特点。

三、结语: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戏曲从来都是不曾脱节的,中国古典文学给予了中国戏曲重要的题材,同时,文学作品的创作也从民间的戏曲中汲取了营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尽量二者的演变形式发生着表象的变化,但实质上却生生相息。

参考文献:

[1]陈多.古代戏曲研究的检讨与展望[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03)。

[2]李渔.闲情偶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第5篇

关键词:中日古典文学 作品比较 意象研究 狐

中日两国在地理上相隔甚近,在文化上也有一些共同性。狐意象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不仅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容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研究中日两国文化异同的重要资料。本文首先对狐这一动物的特性与其意象结合在一起分析,然后对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狐意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狐意象分析

狐之所以能够从一般的动物上升到文学作品中的符号,是基于其作为动物的基本特性,以及人们运用思想对其形象进行加工而完成的。找到狐与人之间的思想结合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狐意象的使用和含义。

(一) 狐狸的特性

狐狸作为一种动物,不但聪明机警,同时也狡诈多疑。在中国,狐狸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尤其是鲜亮柔和的狐狸皮毛,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御寒的好工具,也是达官贵族追求的服饰时尚。可以说,狐狸的性格特征和一些生物特性都是在自然界的优胜劣汰竞争中逐渐演化形成的。

(二) 狐意象的特性

和狐不同,人类更善于使用抽象的思维情感,通过形象的比喻来概括事物的本质。因此才有了文学作品中许许多多不同的意象。而狐的文学意象常常与其自身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相似性联系在一起。

首先,狐狸生性狡猾,善于使用计谋。因此在中文中有“老狐狸”的说法,用来形容某人诡计多端或智慧超群。在面临强敌的时候,狐狸经常通过装死的方法来躲避伤害,且会静待时机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足可见狐的狡诈。其次,狐狸身姿优雅、面庞娇秀,因此经常与女性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加上狐狸阴险狡猾的特点,人们常常以狐狸来代指魅惑的女性。对于美丽且招异性喜爱的女人,人们往往用“狐狸精”这一带有轻微蔑视的称呼。然后,狐狸还具有神秘莫测的特点,因此人们常常以狐狸来代指神仙、妖怪等拥有非自然力量的概念。“狐仙”、“狐妖”等说法都是一种对超自然力量的幻想和崇拜。

二、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

在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狐是一种常见的意象,且含有丰富的思想寓意。下面本文将结合实例对其中的一些狐意象进行分析。

(一)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狐意象

狐意象的使用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它不仅存在于人们口头传颂的神话故事中,也存在于各类文学作品中。由于狐狸性格多变,人们对狐意象的运用也有很多不同的侧重点。在中国文化中,狐是亦正亦邪的典型代表,它可以是阴险狠毒的,也可以是善良美丽的。

狐可以作为一种代表神通广大的意象使用,例如《山海经》、明清各类志怪小说中都对狐的灵性和力量做出了描述。经过各类文学作品的加工,原本只是神出鬼没、行动敏捷的狐狸成为了一种神秘力量的象征,它拥有人类所无法企及的超自然力量,因此人类对它又敬又畏。

狐也可以作为一种妖娆魅惑的形象使用。比如在《封神演义》中,美女苏妲己就是狐的化身,它是女娲娘娘派到人间来魅惑商纣王、颠覆商朝统治的意象。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狐的意象不断出现,化身为各个不同的美丽女子上演着各式各样的奇幻故事。在一些其他的文学作品中,也不乏狐作为美丽女子的化身这一意象出现,给作品更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结合人类的思维,人们还创造出了一系列关于狐意象的成语,这些成语不仅出现在各种古典文学作品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兔死狐悲”以狐狸假装因兔子的死亡而悲伤,隐喻了有的人惺惺作态,假装慈悲。“狐假虎威”以狐狸冒充山中大王―老虎的权威对动物们发号施令,批评了那些自身能力不足,却假借他人权利作威作福的行为。“狐死首丘”以狐狸死亡时的地点选择揭示了人类对故土家园的眷恋,对落叶归根的思想认同。“狐朋狗友”以狐狸和狗为比喻,代指那些只会嬉笑作乐的酒肉朋友。这些意象的使用其实并不一定完全符合狐狸本身的特点,而是人们为了突出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而对狐的形象进行不断深加工,才成为了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典的狐意象。

(二)日本古典文学中的狐意象

受到古代中国的文化外扩影响,对狐作为文学意象的使用也逐渐成为日本古典文学的一部分。在接受学习狐文化的过程中,日本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创新,经过长期的演化成为了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文化现象。

第6篇

[关键词]“知人论世”;文学研究;文学鉴赏;文献辨伪

一、“知人论世”的提出与发展

孟子的“知人论世”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中国的古典文学研究过程中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关于“知人论世”这一说法的来源,有文章认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而卿大夫们在引《诗》的时候经常断章取义,只截取自己所需的只言片语,而忽视了诗句在整首诗中的意义。孟子认为这种截取诗句表达思想并不是对诗文本义的正确诠释,歪曲了原意,正是对这种行为风气的不满,他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观点。”以这种说法理解,孟子提出“知人论世”说是为了矫正曲解文义的错误行为,达到正确理解诗文的目的,但是仔细探源“知人论世”这一说法的出处,我们发现这种理解是有所偏差的。

探究本源,“知人论世”的提出并不是为了找出一个文学批评的准则。我们且以此说法的出处《孟子•万章下》为证:“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翻译成现今通行的说法,这段话的意思是乡里的优秀人物就和乡里的有识之士交朋友,国家的优秀人物就和国家的有识之士交朋友,天下闻名的优秀人物就和同样是天下闻名的有识之士交朋友。如果和天下闻名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觉得不够,便可上溯古代的优秀人物与之交朋友。但吟咏他们的诗,诵读他们的书,却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这样可以吗?因此要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了解其人,这是与古人做朋友。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孟子在这里认为,不同层次的人交友范围不同,层次高的人更需要沟通古人与古人做朋友,但与古人做朋友,只读其诗书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古人的生平行事,知道他们的生存环境,这样才能读懂古人的诗书与其进行心灵的沟通,继而成为知音朋友。因此孟子提出“知人论世”的本来意图是阐释尚友的方法,“颂其诗,读其书”只是一种手段,由“知人论世”而“尚友”才是目的。但耐人寻味的是,这段话同时也客观提示了一种对诗书的读解方法,并且后一种的意义为后世之人不断阐释发展,它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本意。

“知人”与“论世”是两个相互独立却又联系的概念。“论世”是为了“知人”,而“知人”就必须“论世”。所谓“知人”就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为人行事,理解作者的心志情思;“论世”,也就是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所处时代,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因素对作者思想、道德、心理、性格等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还有了解激发作者产生创作欲望的临时动因等等。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会有自己一定的动机。作品反映的思想和感情也会因为作者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生活环境和时代精神的不同而不同。在艺术风格方面,不同的艺术道路,不同的审美风格和不同的个性心理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正如鲁迅先生曾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样才较为确凿。”[3]如果要论文,最好是能够在通篇考虑的基础上顾及作者的全人,也就是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处世为人,更要顾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也就是作者的生活背景、文化状态,兼顾了作者的“全人”和“社会状态”两个方面再谈论文,才更为全面和确凿。鲁迅先生的观点实则就是肯定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

二、“知人论世”这一认知方法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共通性

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历代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与文学思想的发展、演进过程的研究,即通常所说的古典文学史(包括文学批评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思想史)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历代关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思想的研究的发展、演进过程的研究,这就是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4]但学者开始对某项文学现象分析研究时时,不管是分属文学史还是文学学术史研究都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和媒介,如果没有实体的创作,研究就无从附着,空谈而已。自司马迁的《史记》创造了为作家写传记的研究方法后,研究古代作家的生平已经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认知方法同样是对作家作品的研究,两者拥有共同的研究媒介,那么我们将“知人论世”的方法运用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知人论世”在古典文学鉴赏方面

文学是社会的产物,时代在变化发展,文学创作也在跟着变化发展。我们今天所谓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种文化现象彰显的不仅仅是各个朝代文学创作的代表成就,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文学创作与时代的关系,文学发展与历史演变的关系。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篇中的记载“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政治的嬗变都会影响文学的兴衰,作家的情感体验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继而这种变化会反映在文学创作中,造成的文学现象就是文学随时代变迁而变迁。所以说,文学是时代的镜子,能够反映出文流的更迭。因此,“知其人”“论其世”的研究方法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运用“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在研读文学作品时有助于更准确的把握其主旨。比如曹操的《龟虽寿》,对诗中“盈缩之期,不但在天”这一句的解释涉及到“天”这个字的含义。究竟“天”是解释为自然还是天命呢?这对把握诗词的主旨非常关键,二者虽然均可解释得通,但阐释出来的意思却截然相反。理解这个问题就需要“知人论世”。通过查阅记载曹操生平事迹的史料文献,我们发现曹操是一位朴素的唯物主义论者,可见他是不会相信天意、天命这些东西的。如此可见,“天”在这里应该解释为“自然的”,这样我们在解读这首诗歌的时候就不会曲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了。

运用“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更明确作者的感情倾向。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些作家受到时代环境或自身性格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并不直抒胸臆,而是隐晦地将情感暗含诗中,令读者好像坠入了云雾中,不知该如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但是经过知人论世这一环节之后,了解了诗人的生平遭遇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就能拨开云雾,更清楚地辨明作者的感情倾向。比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整首诗中并没有出现明显表现情感的字眼,也并没有提出想通过张丞相的提拔步入仕途,但是题目又为何是赠张丞相呢?我们若能“知人论世”,对孟浩然的生平有个简单的了解,就会明白孟浩然渴望功名却一直无官可做的焦急,这样作者通过诗中“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达的急切之情就不难理解了。

运用“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在阅读诗词时有助于明晓其写作方法,把握主题。有的作品意旨深远,作者往往会采用多种手法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让人难以理解其真实意义,此时就需要我们“知人论世”来考究作者的初意。比如大家熟悉的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通篇用比兴的手法以豆自喻,实则是表现诗人自身处境的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我们若能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就很容易推断出作者运用比兴的缘由并且揭开它的本体,把握作者表示的深层含义。

(二)“知人论世”在古典文献学方面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与文献工作的诸多方面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各项内容。在古典文献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和实践方法是考据,考据通过对文献的稽考、推演或辨正,判断考证对象的真伪是非、誊清其相互关系及发展脉络以发现或解决问题。可以说考据在文献工作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清代的朴学、乾嘉学派都是非常典范的代表,但是我们又不能过分夸大考据的作用,它只是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法,事实上古典文献整理工作的开展也实非考据一种方法就能完成。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开放的、多元的学科,就应该打破研究方法的单一格局,拓展多种方法,融合现代学术研究的新思路。在研究中国古典文献时如果能把考据的实证科学方法和文学方面的人文方法相结合,研究或许能得出更佳的成果。

我们且以《二十四诗品》的辨伪为例。1994年陈尚君、汪涌豪教授在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上首次提交《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一文。两位先生认为《二十四诗品》不是唐代司空图所作的第一个证据可以说就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提出的,“《诗品》与司空图生平思想、论诗杂著及文风取向的比较是显而易见的悖向。”司空图的思想以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但《诗品》却是以道家思想为主旨,书中可以很轻易看出作者对道家学说的由衷赞许和自觉认同;从文风取向上来讲,司空图认为作诗要达到圆融之境,作者应该深思极虑,但《二十四诗品》却是追求自然妙造,不倾向于人为雕镂;从审美取向来说,司空图在它的论世杂著中更称许“澄澹精致”的诗风,尤其对那些沉郁遒举的诗作最是推崇,但是《二十四诗品》却是推崇清淡逸雅的诗风。从这几个方面来看,二者的确是大相径庭,让人不由怀疑《诗品》的作者是否确为唐代的司空图。陈尚君、汪涌豪两位教授就此提出的《诗品》作者之伪说正是对司空图“知其人”的结果,可见“知人论世”对于古典文献辨伪中观点的“破”与“立”十分重要。

总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是一门开放的、多元的学科,我们应该突破单一的研究方式,尝试多种方法和风格的实践,但这都不能取代或者是贬低“知人论世”这一研究方法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古典文学的研究既要注重考据之功,也应重视人文方法的价值,既要提倡严谨的学风,又要鼓励自由的思想,做到理性与诗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这样中国古典文学的学术研究才能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王菲.知人论世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1(6).

[2](南宋)朱熹.孟子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29.

[3]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36.

[4]郭英德,谢思炜,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3.

[5](梁)刘勰,著;郭晋稀,注译.文心雕龙[M].长沙:岳麓书社,2004:420.

[6]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28.

[7]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4.

[8]张长青,编著.中国古典诗词名篇文化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17.

第7篇

关键词:古典文学 桃花 爱情

千年以来,桃花作为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被讽诵不衰,在由桃花建构的诸多纯美的艺术境界中,尤能带给我们独特美感体验的,则是桃花掩映下的爱情世界。

一.名花倾国两相看

占尽春光的簇簇桃花第一次被纳入文学殿堂是《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世家。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诗歌用妖娆绚烂的朵朵桃花起兴,引出所咏对象――即将出阁的新娘。那美丽的女子憧憬着在桃花漫天的灼灼粉色中和爱人牵着手,倾盖如故,白发如新。那春日里粉红柔白的漫山桃花,盛放在细雨微风的深处,满溢着幸福、喜悦和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二.人面桃花相映红

清代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桃花美人,相得益彰。唐宋时期以桃花比喻美人的诗非常多。如:李白《长干行》“自怜十五余,颜色桃李红”、王建《春来曲》“青帝少女染桃花,露妆初出红犹湿”、韦庄《女冠子》“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李中《春闺辞二首》“尘昏菱鉴懒修容,双脸桃花落尽红”等诗句都写出了女子们容颜娇嫩,脸色红晕,展现女子们健康、美丽、快乐的形象。当艳如桃花般的女子遇到梦中的少年,一段千古传唱的凄美爱情就此展开,那就是----人面桃花的故事。据记载,故事初现于中唐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中描写了诗人寻春遇艳的惊喜和重寻不遇的惆怅。城南庄桃花盛开,春色满园,妙龄女子艳若桃李,笑迎春风;诗人惊艳于“人面桃花”的无限春光,不禁神驰情迷,难以忘怀。但当来年春花烂漫时,诗人故地重游,却只见桃花依然如昔,而花下的“人面”却不见踪迹。中晚唐孟綮的《本事诗》则将这个故事演绎成一个完整的爱情传奇:大唐中和年间,博陵崔护,姿质甚美,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寂若无人,叩门求饮,一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伫,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馀妍。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卷盼而归,嗣後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题

三.花红易衰似郎意

桃花作为一个永恒的文学意象,不仅以妩媚多姿、生命力旺盛令人向往和羡慕,同时也因其青春易逝、花叶凋零的命运而令人感叹和惋惜。李渔在《闲情偶记》里写到:“色之极媚者莫过于桃,而寿之极短者亦莫过于桃,红颜薄命之说,单为此种。”在有关桃花的文学作品中,也通过桃花花期短暂,易凋残的特点诉说着爱情的爱情悲欢离合的苦恼与无奈。例如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二:“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诗以蜀地常见的景物桃花作为喻体,来比喻曾经热烈、美好却转瞬即逝的“郎”的感情。漫山遍野红红火火的山桃花,转瞬间便会红凋香残,正如男子见异思迁之爱心,最后留下的只有女子江长水深的忧愁与痛苦。全诗以桃花开落,抒写爱情的悲欢离合,十分恰切而鲜明。唐代女诗人薛涛的爱情恰恰验证了这一点。

作为一代才女,薛涛诗名远播,曾与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牛僧儒等名流多来往唱和,其中和元稹的姐弟恋热烈而无奈。那年元稹以御史身份出使蜀地,他久闻薛涛的艳名和诗名,自是倾慕已久;见到比自己小十岁的元稹之后,薛涛也感到了爱情的强烈震撼。当晚,他们就同居一室,那样的热恋缠绵。三个月里他们“积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但元稹最终还是离开蜀地,重新踏上了他的宦游之旅。据说薛涛的《谒巫山庙》一诗,就是写于她返江陵的途中:“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薛涛是怎样的心痛,又是怎样的隐忍呢?“红颜薄命”,薛涛一生没有婚嫁,没有子女。

四.桃花坞里桃花庵

和梅、兰、竹、菊等花中君子相比,灼灼娇艳,争粲一时的桃花,因其艳俗和娇媚被与青楼女子相联系,宋人程荣于《柳轩杂识》评花时说,“余尝评花,以为梅有山林之风,杏有闺门之态,桃如倚门市,李如东郭贫女。”名士与青楼女子结缘,虽然大多是逢场作戏,风流自赏,但才子风流,名妓情深时,也会在漫天桃花中演绎出一场旷世爱情,最有代表的当属明代明代才子唐寅。

唐寅对桃花情有独钟。他本来就旷达,不拘小节,素与青楼女子往来颇多,因为科场遇挫,看淡功名,和青楼女子患难见真情,有一段爱情佳话。

据记载,唐寅的原配是徐氏,亡故后曾续弦。唐寅因科场案牵连下狱,出狱后“夫妻反目”,续弦离去。穷困潦倒的唐寅,“于勾栏之中结识了官妓沈九娘”,“九娘对他十分体贴、敬重,被称为‘红粉知己”。沈九娘经常在经济以及精神上援济他。唐寅在这位青楼女子这里得到了久违的温暖,他决心为沈九娘买一个园子,和她一起过平静的隐居生活。于是,唐寅买下苏州桃花坞一座闲置的宅子,取名“桃花庵”别业,自号“桃花庵主”,自称“桃花仙人”,写出了著名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问,不愿鞠躬车马前……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摈弃世俗牵绊的唐寅,与患难见真情的青楼女子沈氏,在这个奇特的桃花环绕之地相依相伴,平日以种花为娱,赏花为趣,对花饮酒,醉卧花丛,万丈红尘之中阅尽人间春色:“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感怀》),并且他们育有一女,叫作桃笙。

五.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早在唐代,诗人杜牧就赋《题桃花夫人庙》一诗:“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这首诗是咏春秋时的息夫人,息夫人美貌无比,面若桃花,在民间传说里是掌管桃花的花神,称桃花夫人。息夫人虽然身存楚宫,心却早随亡夫而去。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和屈辱折磨着她,即便青春还在,容颜未改,她始终不发一言,且如诗中所言“脉脉无言几度春”。她悲不欲生,却因为某些原因“弗能死”,只能采取“无言”的方式消极抵抗。沾露新桃次第开放,鲜妍活跃,无疑是和心灰意冷、无言悲痛的息夫人形成鲜明对比。将桃花与女人的结合,跳出了个人爱情、命运哀叹的圈子,而是思考个人命运与政治、国家命运之联系,开启了这一题材新的发展前景,亦赋予桃花女人新颖独特的内涵。

清孔尚任的传奇《桃花扇》继承并完善了这种写法,以男女间的悲欢离合写家国兴亡,演绎了这一题材壮美与凄美并行的意蕴,塑造了悲壮刚强的“桃花红颜”,透视出对历史深刻的思考。

《桃花扇》中秦淮名妓李香君和复社名士侯方域的爱情最终用桃花做了个凄绝的见证。李香君,有“东风桃李花”之姿,虽弱质女流,却侠义、正直、刚强,有胆识,有理想。刚十六岁时,见到侯方域就一见倾心,定情之夕,香衾软枕,一帘幽情,侯方域缱绻地在白绢团扇上题下了这首诗,盛赞香君,“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但衣香鬓影,神仙美眷,终归是飘入了刀光剑影,香君为着她的爱情理想、政治立场、道义原则,不惜以死反抗恶势力,把面容碰了个稀烂,血溅宫扇,翌日,杨龙友见扇面上血迹斑斑,犹如桃花,便笔蘸树叶汁液,添上枝干。这就成了名动三四百年、无数人苦苦追寻而终究不得的桃花扇。她的刚强侠义比“辛夷树”更让人敬佩。最难得的是国破家亡后,她不留恋男女之乐,毅然放弃已经不值得爱的恋人和没有意义的恋情,勇于面对理想幻灭后的悲凉与痛楚,红颜薄命,刚强抗争,志气长存,“儿女浓情一笔消,桃花扇低送南朝。”

第8篇

文学与武术均拥有各自灿烂的成长历史,在各自的发展进程中,武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载体,已经逐渐地融入到文学创作中来;另一方面,中国文学对武术这一传统技艺也有所吸纳,形成了文武并重、尚武崇力的文学创作传统。这不仅构成了传统文人的理想人格,也进一步丰富了文学的创作题材和作品的阳刚之气。

一、文武并重与人格理想

文武并重教育模式的制定,使得中国古人在对待文化修养的平衡点把握得极为科学。最初,能享受此种文武并置范式的教育对象仅仅是贵族子弟。之后,随着士阶层的兴起,下层民众开始有机会接受此种教育模式。

平民学者中最著的有儒、墨两派。儒家创始于孔子。“儒”为术之称,他们通习礼、乐、射、御、书、数,古称“六艺”。……大抵当时的贵族阶级,照例都须通习此六艺,平民要想到贵族家庭去服务,至少亦必习得此六艺中之一二。这便是当时之所谓“士”。士的出身,其先多由贵族的庶孽子弟,及较低级的贵族子弟充任,其后始渐渐落到平民社会里去。孔子便是正式将古代的贵族学传播到平民社会的第一人。他自己是一个古代破落贵族子弟,因此他能习得当时存在的贵族的一切礼和艺。孔子又能把他们重新组织,加以一个新的理论根据。古代典籍流到孔子手里,都发挥出一番新精神来。[1]

士人于文有礼、乐、书、数的习得,于武则有射、驭技艺的操练,武术因之进入到人们理想人格的建构视野当中。古代文武双全的模式逐渐形成,明人李贽在《焚书·读史·无所不佩》中有言:“古者男子出行不离剑配,远行不离弓矢,目逐不离觿玦”,如此才能“文武兼设”。[2]宝剑、弓矢既代表武功,更饱含了侠情。当代学者陈平原甚而以公式的形式概括了中国文人的理想人生境界,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3]

文武并重的人格理想催生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尚武情结。在文武兼备人格模式的下,古代文士的尚武之风随之形成。先秦四方争战的时局使得人们非常重视个人的军事才能,甚至将其与文化才能等同视之。西周时期的尹吉甫,武则能率军大破猃狁,安邦定国;文则能做《蒸民》、《崧高》,名垂诗史,因而赢得了“文武吉甫,万邦为宪”的美誉。另外,《国语·晋语九·昭公》中也记载,“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技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4]从此可知,当时人们在给“贤”下定义时,“射御足力”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标准。“射御足力”,即身强力壮,擅长射箭驾车,这是贤良之人所应具备的品质之一。在孔子门下,文有子夏,武则有子路。其实,孔子自己也是博通六艺的。或许,后世文人不似先秦之人,既能接受“六艺”的教育,又可在马背上赢取功名。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永远萦绕着一个金戈铁马的梦想。

二、文武并重与文学题材

与此同时,人们对尚武精神的追求和推崇,在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或者说中国文学本身就体现出了文与武的统一。其中之一,便是对文学题材的影响。围绕武术而形成的比武论英雄、仗剑任侠题材常出现于文学作品中。且看曹植的《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诗中,我们看到持弓射雕的游侠儿,领略到了“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精湛马术,更为“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的武技所折服。在中国传统诗歌中,对于兵器的描写同样俯拾即是,比如庾信的《和赵王送峡中军》一诗:

楼船聊习战,白羽试挥军。山城对却月,岸阵抵平云。赤地悬弩影,流星抱剑文。胡笳遥警夜,塞马暗嘶群。客行明月峡,猿声不可闻。

诗句“赤地悬弩影,流星抱剑文”中的“流星”是指一把名为“流星”的宝剑。《古今注》中有记载,吴大皇帝拥有六把宝剑,分别为“白虹”、“紫电”、“辟邪”、“流星”、“青冥”、“百里”。诗人似乎格外钟情于流星宝剑,他将此剑纳入诗中,借以抒发壮志情怀。

写武咏侠、以剑筹志的诗作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道风景。比如,以“少年场”、“侠客行”、“游侠篇”等为主题,或直接以之为标题的诗歌仅在数量上就颇成声势。此外,围绕武术而展开的侠义行为与豪侠精神,更是成为了文人倾力表现的对象。从以上几个例子即可看出,受尚武文化的影响,传统文人极其喜爱与武术相关的题材,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力量、自由的向往之情。可以这样认为,武术题材

转贴于

的汇入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精神面貌。

三、文武并重与文学风格

文学题材的择取会给作品整体面貌带来深刻影响,这便是后世文论家所言之文学风格。中国文学的风格有阳刚与阴柔之分,以往学界在讨论文风差异之时,往往将南北地域的不同作为首要因素。笔者以为,组成文学作品阳刚风格的原因来自多方面,除开地理文化差异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文武皆备的人格模式与崇武任侠的精神取向,共同缔造了文学作品的阳刚风格。

清人姚鼐首次从美学的角度界定文学风格,认为“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复鲁洁非书》)[5]进而,又进一步解析道:“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复鲁洁非书》)[6]阳刚之风格特征跃然于眼前。此外,将姚绍之阳刚阴柔论予以深入阐发,并如此评定阳刚之美:“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而可贵。……如英雄侠士,锡裘而来,绝无龌龊猥鄙之态。”(《鸣原堂论文》)[7]姚、曾二人在诠释阳刚美学时,能以征战、任侠等题材生动喻之,这也恰好应证了军事、任侠题材与阳刚文风的内在关系。

第9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 古典文学 《西游记》

当下,课外阅读的推进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笔者留心观察,课外阅读课近年来呈现出“儿童文学化”和“绘本化”的趋势,而鲜见经典类读本,尤其是古典文学类书籍,这使得小学生阅读的结构发生了偏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小学高年段学生读古典文学,合情合理,为什么课外阅读课上教师避而不选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古典文学作品小学生读起来有难度;二是课堂中如何教学有难度;三是非潮流所在。宋代大儒周敦颐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意思是文章是要表达道理、阐释思想的。课堂也同样如此,课外阅读课的课堂应该兼容并蓄,不论古典还是现代,只要是适合教学要求和学生需要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在课堂上教学。语文课堂之道就在通过短短的40分钟,迅速有效地给学生打开一扇阅读的窗。

一、为什么是《西游记》

1.母语情结。

“语文素养”是2000年修订版“大纲”提出的一个概念。有学者认为语文素养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应包括“民族母语情结、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学习态度、思想观念等”。[1]“母语情结”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情感支撑。四大名著,源远流长,其可读性不必赘述,仅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母语特质就应该选来为学生所读。

2.有趣易读。

《西游记》在四大名著中趣味性最强,情节相对易懂,古白话文的表达也较好理解。北大教授白化文说《西游记》:“其想象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极为鲜明,而且读者面最宽,老少咸宜。此书的副作用极小,是一部鼓舞人积极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书。”[2]其中的感悟,唯有读之,方可得!

3.初小衔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说:“在第四学段,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相较前三学段的要求,明显有一个较大的跃升。即将升入中学的高年级学生将面对文言文的学习,此时阅读《西游记》原著,易使他们对古典文学产生好感。

二、如何爱上《西游记》

1.读不懂就读不懂——自由读:放手去读,博客反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课程标准上写得明明白白。杜威曾提出:“教学起点应直接从儿童经验出发,并通过扩展、丰富儿童的直接经验的方式来学习人类文化知识。”[3]原著“厚”的篇幅、“文言”的表述、“繁复”的情节,在一定程度上都让学生产生畏惧感。经笔者在博客上调查,初次阅读原著的某小学六年级的35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的初读感受是“读不下去”,而原因大多是语言障碍。

笔者又在博客里与学生进行了交流,主要关注如下:(1)《西游记》写作不是用文言,而是古白话文;(2)引导学生关注原著人物形象和少儿版及影视作品的差异。一段时间以后,35人中有22人觉得《西游记》原著是“有趣的”,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些解决阅读困难的方法,阅读得以继续进行。

用博客将课堂交流延伸至课前,打通了部分学生的阅读障碍,可贵的是他们通过交流习得了阅读古典小说的一些方法,这个“琢磨”的过程很有价值。还有部分学生带着困惑进入课堂,使课堂教学变得真实有效。对于学生的“读不懂”,教者不必绕开,应直面教学中的障碍,选择最有效的办法。只要能将学生的课前状态真实反馈,便是教学的宝贵财富。

2.为什么是唐僧——抓典型:“揪”出唐僧,窥一见百。

《西游记》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天上地下、芸芸众生,选择什么情节和人物作切入点呢?唐僧!

选择唐僧作为切入点有两点设想:

(1)激发学生课堂交流的兴趣。《西游记》原著交流非同一般,降低难度、激发兴趣很有必要,所以以唐僧这个人物为交流的话题,意图是降低与学生交流原著的起点。

(2)引发学生对原文情节的关注。唐僧这个人物形象在原著和其他各种形式的《西游记》衍生作品中的反差较大,学生稍稍接触原著中的唐僧,就会发现他在原著中的“特别之处”,从而会对原著产生很大的探究欲望。

用唐僧做引子,导入课堂教学:

师出示:阿弥陀佛,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

师:你们想到了谁?

生:唐僧。

这样的开场白,自然而又有所指向,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停留在唐僧身上,从而很好地进入课堂学习情境。

3.原著更精彩——作比较:截取对比,凸显原著。

课前交流的博客中,一个学生问道:“我们已经读过青少版《西游记》了,为什么还要读原著呢?”这个问题问得太有价值了!怎样让学生发现原著的阅读价值呢?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西游记》开篇几回中有不少写唐僧的高僧形象:玄奘遂将袈裟抖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阶前。君臣个个欣然,文武人人喝彩。……俱道:“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

师:青少版也有关于唐僧出发前的描写。

出示青少版相关片段:太宗召见玄奘,让他穿上锦襕袈裟……文武官员齐声喝彩,太宗皇帝喜不自胜。

师:为什么读了青少版,老师还推荐你们读原著?

这一直观的比较,点到为止,让学生见识到了原著描写的细致、生动。读完以后,经过教师激励,学生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更有学生感受到了古白话文中的骈句的特色,自然地对原著产生了好感。不由地,笔者想到了第斯多惠的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4.这堂课太好玩了——增趣味:经典影视,增色课堂。

视频的引入是如今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的手段,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影视作品多如牛毛,选择合适的视频,为课堂服务,为教学目标服务,才是要旨所在。

在一次课外阅读赛课中,笔者使用了《大话西游》中的片段,这是一部改编自《西游记》的电影,情节与原著已经基本没有关联,但是对于唐僧人物形象的解读却十分精彩。于是有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西游记》还被改编成另外一部作品,咱们来看一看。播放《大话西游》视频。

师:唐僧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在原著中发现唐僧很啰唆吗?

师生交流。

《大话西游》中的唐僧责怪孙悟空乱丢垃圾的片段可谓经典,它的出现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

(1)对课堂教学第二板块——领会唐僧俗人形象的教学起始,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教学板块清楚自然。

(2)让唐僧走下了佛坛,用形象的画面展现了他啰唆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原文。

(3)很好地调节了课堂的气氛,学生和教师都能在课堂上被幽默的表演逗得兴致盎然。

课后,一个小姑娘走到我旁边,笑着说:“老师,这堂课太好玩了!”这是不是也有这段视频的功劳呢?

5.唐僧怎么会这样——探本性:高僧俗人,还原唐僧。

大多数人对于《西游记》人物的了解是从影视作品中得来的,包括这次授课的对象。他们对唐僧的初始印象是:一位善良的得道高僧。这节课上,就是要让学生见识不一样的唐僧,以至于他们在课堂上就直言:没想到,唐僧怎么会这样!

当唐僧得知比丘国王要用他的心肝做药引时,三藏战兢兢地爬起来,扯着行者,哀告道:“贤徒啊!此事如何是好?”

……

三藏道:“你若救得我命,情愿与你做徒子徒孙也。”

学生分角色读完这段师徒对话后,大跌眼镜。唐僧虽然有时懦弱胆小,但毕竟是三藏法师,德高望重,没想到为了保命,竟然愿做悟空的徒子徒孙!学生被这样的片段所吸引。写唐僧,既有洋洋洒洒的高僧形象描写,又有幽默风趣的俗人形象叙述,这便是《西游记》原著!充满人性魅力!

6.博客中再见——接着读:博客呼应,课外延伸。

说实话,在课外阅读课中上《西游记》,是有很大压力的,这样一部厚重的古典名著,一堂课40分钟能做些什么?只能取其精华,点到为止,在短短的时间里,给学生留下最深的印象。就像给学生尝了一口绝世佳肴,并透露了一点烹饪方法,想吃?自己去做吧!博客让这堂课外阅读课没有随着铃声的敲响而终结,我们相约,接着读下去,把自己阅读《西游记》的感受记录下来,博客中再见!

三、爱上《西游记》

这堂课获得了南京市课外阅读赛课的一等奖,并受邀上了省、市两次展示课,得到了省市区教研员的肯定和鼓励。作为教者来说,很兴奋。更兴奋的是,笔者通过对授课班级的跟踪了解及博客的延续交流,了解了这样几条信息:(1)35名学生全部读完了《西游记》原著;(2)班级里出现了聊“西游”的热潮;(3)学生作文里出现了“文言片段”。

曾经和赛课评委组的老师交流过自己的上课感想,我说:“只要有一个学生能在这堂课后把这本书津津有味地读完,我就觉得自己的课是成功的!”当然,这句话只是代表了教者的一种心态,极期待学生能在教师充分施展教学机智的情况下,自由地从课堂中获取阅读的兴趣和信心,还有什么比学生喜欢读《西游记》原著更大的课堂收获呢?

【参考文献】

[1]何惠,李东航.浅谈语文素养的内涵及养成途径[J].琼州大学学报,2005.1.

[2]白化文.古代小说与宗教[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3]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第10篇

文化归化异化文化负载词一、引言

上世纪80年代,西方文论研究中发轫的文化转向也开启了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西方的翻译理论家们开始关注文化、政治、权力关系、主流诗学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文化成了翻译研究的重心,从而使翻译研究摆脱了静态的语言学分析和长期以来的“直译”与“意译”,“忠实”与“通顺”等无休无止的争论。文化研究学派在90年代后主导了翻译研究的潮流。其中,韦努蒂在讨论译者隐身的现状后,提出了“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开始要解决“翻译对原作中原语语言和文化汲取的多少和译作对原作文本差异的保留多少的问题”(Steiner 2001:148)。虽然韦努蒂倡导的“异化”主要用于从弱势文化向英美强势文化译入时英语的翻译者应采用的翻译策略。但这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来分析和认识中国古典文学典籍翻译实践中“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的运用及其实际效果。本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两种最常见的译本(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中“归化”与“异化”策略的使用及效果进行个案对比,从而对此类翻译中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的使用进行有益的探索。

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丰富的文化蕴涵及其翻译障碍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灿烂的文化积淀从而充满恒久的魅力,被翻译成各种语言介绍到世界各国。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所涉及的文化既有共时文化也有历时文化。所谓共时文化就是这些文学名著成书时的中国文化,所谓历时文化就是书中涉及与赖以为背景的在成书之前到成书之时的中国历史文化。这些文化包括姓名文化、职官文化、器物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医药文化、地理文化、民俗文化、语言文字文化、文学艺术文化、各种宗教文化等。

翻译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至少有三大障碍: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和文化。就语言材料而言,《红楼梦》用的并不是古代汉语材料,严格的说,是用浅近的古代汉语写成的,夹杂着古代汉语成分。尽管如此,它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和现代汉语的语言文字还是有很大的差异,从而成为翻译的一大障碍。另外,作者的写作艺术手法也是翻译的一大障碍。《红楼梦》的写作艺术手法出神入化,有时候成为翻译中不可逾越的障碍。首先,该书采用对称结构,一干多枝的情节布局,前文伏笔、后文交代的连接方式,人物姓名、语言、诗词歌赋都与情节相关联等手法,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演绎历史事实。从而创下了我国古典小说艺术手法纷繁复杂之最。其次,曹雪芹笔下的人物的姓氏排行、雅名俗称、言谈举止、诗词歌赋、社会交往甚至活动空间都完全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暗示了人物必然要走向悲剧结局的命运。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深厚的文化蕴涵无疑成为翻译的最大障碍。《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集大成者和中国古典文学最高成就的扛之作。《红楼梦》同样涉及了成书时中国清代的历史文化,也涉及清代以前的历史文化。清代是我国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由少数民族满族入主中原。满族文化虽然逐渐与中原文化融合,但其本身的文化特色并没有完全消融。另外,《红楼梦》还有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例如中国的儒家文化、道教文化和虽从印度引入但已经本土化了的佛教文化等。还有对《红楼梦》成书期的清代康、雍、乾时期的文化研究。康、雍、乾虽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但由于当时西方已经历了工业革命和文艺复兴的洗礼,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清王朝已开始走向衰落。《红楼梦》全书和书中的许多描写都要结合这些情况来理解。因此,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翻译时,译者必须面对以上所述的诸多翻译障碍。而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采用也将产生大不相同的效果。

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翻译中翻译策略分析:归化与异化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翻译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在当今文化派翻译理论视角下,呈现出新的面貌。无疑,韦努蒂的归化与异化论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有独特的借鉴意义。

根据韦努蒂的翻译理论,《翻译学词典》将归化定义为: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以最大限度的淡化译入语读者对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Shuttleworth&Cowie,2004:43-44)韦努蒂把归化看作是英美的主导翻译传统。韦努蒂认为归化是一种对原文文本的种族中心主义删减以符合欧美译入语文化价值观,所以极力反对归化策略。(Venuti 1995:20)奈达可以说是归化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最贴近的自然的对等”理论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他认为译文读者从译文中获得的感受应尽可能接近原文读者从原文中获得的感受。因此,译者有责任帮译文读者将一些有可能难与理解的信息“改头换面”,从而使译文的阅读与理解轻松自如(Nida,1993:121)。

另一方面,韦努蒂极力倡导异化的翻译策略。毫无疑问,文化派眼中的异化决不是简单的直译。因为异化的概念以远远超出了语言的层面,上升到了文化、诗学、以及政治的层次。韦努蒂对异化的定义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Venuti,2001:240)根据韦努蒂的理论,《翻译学词典》把异化定义为: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Shuttleworth&Cowie 2004:59)。韦努蒂认为采用异化策略将呈现“在当今的世界事物格局中的一种战略性的文化互相认可”。因为异化翻译将挑战欧美主流文化的心理,而这种心理倾向与排挤翻译文本中的“他者”。把异化翻译看作是一种使目标语种族多样性的手段,韦努蒂认为它具有“保留原语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把读者送到国外”的作用。这种策略涉及的不仅是摆脱了对目标语语言和文本限制的绝对遵从,而且可以选择不流畅的、不透明的风格,以目标语的古文来再现原文的真实。这些方法的使用将会给目标语读者一种“异域的阅读体验”(Venuti,1995:20)。

可以看出无论归化还是异化,以韦努蒂为代表的文化派已经将翻译中不同的文化差异处理置于相当重要的地位。把对文化差异的削弱或保留看成是文化侵略或对文化侵略的抵制。尽管韦努蒂的归化与异化的讨论是针对弱势文化向欧美强势文化翻译过程。但这种基于文化因素的划分和界定无疑会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翻译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因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翻译负载着向不同文化传播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我们采用不同的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也将深深影响这种文化交际的最终结果。

四、结语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绝非仅仅限于语言本身。其丰富的文化、艺术、哲学、社会学内涵更是弥足珍贵的。另外现代西方译论尤其是近年来的功能目的论、交际功能论、文化学派给我们的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鉴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翻译的特殊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充分考虑:(1)翻译的目的;(2)译文的目标读者群:是普通的国外读者还是西方的精英读者;(3)交际功能。运用异化策略翻译无疑会对中国古代灿烂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要考虑到此种策略可能给普通目的语读者带来的阅读障碍。但保留文化的特性应是此类翻译的主要目的,因此异化的使用应多于归化。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鄂.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程永生.汉译英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A\].中国翻译,2002,(9).

第11篇

其次,课前五分钟演讲古诗词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

学生为了使自己在讲台上讲好,必然会积极思考,翻阅资料,请教老师。由往日的“老师教我学”的状态进入到主动钻研一首诗词的境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知识逐渐渗入的过程。其获得的知识量远远超过单听老师讲的内容。例如刘禹锡的《乌衣巷》这样写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过查阅资料,学生透过诗的字面,可以发现:诗人从“朱雀桥”想到“乌衣巷”,从“野草花”想到“残照的夕阳”,在这种景物的烘托下,作者把笔触转到上空正就巢的飞燕,由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联想到王谢权门昔日的辉煌,唤起读者的想象。在指导学生背讲时,完全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深入观察生活进而联想的方法。

第三,课前五分钟演讲名诗名词对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大有好处。

古典文化,尤其是诗歌的语言是凝练而深刻的,要真正弄懂古诗词的含义,决不能停留在诗句的表面上,而要挖掘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内涵。比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病梅馆记》这篇文章的注释中有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中“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就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理解。而要联系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挖掘出“万马齐喑”的比喻义。在探究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理解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第四,通过课前五分钟赏析古诗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大凡作家、诗人在青年时代都背诵了大量的古典诗词,所以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出口成章。像台湾作家琼瑶,她的作品尽管有人视为“穷极无聊”,“爱情模式”,但她的古典文化功底不容忽视。她作品下的主人公,现代的多能赋词作曲,信手拈来;古代的多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出口成章,下笔成诗。她赋予她故事中的人物一种超乎常人的语言能力:《一帘幽梦》中的紫菱会写“一帘幽梦”,费云帆便能把它谱成歌曲;《彩霞满天》里的殷采芹更是从小就会歌唱“彩霞满天”。她的语言让人细细品味起来,总有齿颊留芳的感觉,这种运用诗词营造美轮美奂意境的功夫,怕是每位读者都会大加赞赏的。

由此可见,要求学生在紧张的高中阶段,每节课前有5分钟咀嚼玩味古诗词的时间,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咏”是很有道理的。

值得欣慰的是,在有意识地引导之下,我竟发现不少同学在周记、作文里谈到、用到往日讲过的诗词。这一点很能说明学生在写作时已经有了一种意识:想用恰当的诗词名句让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第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准备课前五分钟古诗词演讲,还可陶冶学生情操。

古代优秀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精华。研读古典文化中的精品,不仅可以学到文化知识,而且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养料。学习杜甫的《望岳》,可以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学习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学习岳飞的《满江红》,可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学清照的《夏日绝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可以让我们体会作者在当时那个时代有才干却不能施展抱负的惨况,进而珍惜现在的生活,争取早日拥有一技之长。

最后,对于课前五分钟演讲过的古诗词,教师还可要求背诵其中的二到三首。

只要合理安排,一周背二到三首完全可以做到。毕竟,背诵有助于培养学生记忆能力,而记住的知识又会为日后学习新内容打下基础。这么做,实际上也是对课前五分钟绝好的善后措施。它可以巩固对诗词句的理解认识,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记忆力必会提高。“脑子越用越活”讲得就是这样的道理。

总之,倡导课前五分钟古诗词演讲,寓古典文化于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继承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古代文化遗产。因为,学习不应仅仅拘泥于中学课本上选的篇目。

第12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古典文学

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对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综合文化素养是学生成人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尝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以提高技校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探索了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并积累了成功经验。

一、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的意义

1.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是传承古典文学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古典文学不仅包括汉族民族的文学瑰宝,也是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古典文学的核心构成要素。中国的古典文学一般指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直到五四以前大量的有一定价值的文学作品,包括先秦文学、楚辞汉赋、魏晋文学、南朝文论、唐宋诗词、元杂居、明清小说等。技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低,加上个人学习兴趣、家庭环境、升学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很多技校学生的古典文学基础非常薄弱。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已有发现。因此,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非常有必要,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2.以语文课程改革为突破,能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

目前,技校使用的语文教材大多以散文、说明文、小说、诗歌、古文等文学体裁为单元,每单元安排4~5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材。技校语文课程教学主要还是关注每篇课文知识点的内在逻辑性与完整性,忽视了历史文学脉络,这样以知识点为线索教课的方式,让学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大多采用灌输式方法,教学评价简单粗放,进一步导致了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笔者认为,现行技校语文教材显然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学校及各级主管部门应重视语文课程改革,加大古典文学的教学力度,尝试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逐步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的途径。

3.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能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

语文教学虽不直接提高技校学生的操作技能,但作为新时期的高技能人才,只懂得技能而不熟悉一定的古典文学,会显得有点苍白。因此,在技校语文教学中,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播古典文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使学生形成对浅易的诗、词、歌、赋、曲、小说等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逐步养成乐学、自学古典文学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奠定基础。

二、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存在的困难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尚且存在不少困难。例如,各地技校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本身科研能力有限,校本教材开发能力不足,导致无力开发适合学生需要的语文校本教材,因此,具有地方特色的语文教材便难以进入课堂。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不够,也影响了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的古典文学素养参差不齐,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特别是古典文学方面的知识更是严重缺乏,导致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困难重重。

笔者通过语文教学实践发现,如果将古典文学教学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就可以系统地改变语文教学的格局。将古典文学教学以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展开,进行古典文学阅读训练,将古典文学知识的讲解融入活动中。可以开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猜谜语、贴春联等语文趣味活动,介绍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例如,过春节时,学生家里经常贴春联,如何辨别对联的上下联,上下联应贴在大门的哪个位置,是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在进行《史无前例的一次大迁徙》的课内练习“对联写作训练”时,笔者重点介绍了有关对联的知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实用性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比较高。

三、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的途径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应当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加强师资培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开发校本教材,提升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

1.发挥技工院校的作用,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

技校以往开展的古典文学教育,通常是教师根据各自的掌握情况,在讲课时自然开展,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课程整体设计。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教育,势必会影响原有教学计划规定的语文教学进度,且需要语文教师进行大量的备课,在对古典文学进行提炼、梳理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开展古典文学教育。因此,应该从语文课程开发的角度重新梳理技工院校学生的语文教学的需求,特别是对古典文学的需求,并按照技工院校学生特点,组织人力对现有的语文课程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删除无关紧要的课程,为古典文学课程的开设留下空间,进而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较为系统的古典文学知识的语文教材。

2.加强语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古典文学修养

无论是教学改革,还是课程改革,抑或是语文教学,其最为根本的因素就是语文教师。要能够顺利地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推行古典文学教育,拥有一支高素质、古典文学底蕴深厚的语文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必要。因此,当务之急是做好语文教师的古典文学业务能力培训,结合各校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情况,以集中培训、自我学习、教研组集体研修等多种方式开展语文教师培训,提升他们的古典文学研修和讲课的能力,为在语文教育中开展古典文学教育夯实基础。

3.提升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的教学应树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教师为学生设立各种形式的古典文学学习情境。首先,对学生的古典文学知识积累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掌握学生的情况,将学生分为诗歌组、词组、小说组、戏剧组等多个兴趣小组,分门别类地开展古典文学辅导,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其次,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经据典,举一反三,扩大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最好能将作者的经历与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讲解,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中去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