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主的细节

民主的细节

时间:2022-04-19 18:29: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主的细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主的细节

第1篇

立法争议频繁发生,立法博弈日趋激烈,乃是近年来各级人大立法的显著特征。由此带来的突出问题是,一些立法案因个别条款存在重大分歧,或因久拖不决多年“难产”,甚至搁置过久而险成“废案”,或在激辩声中勉强出台,而争议仍然经久不息。

这样的现实,折射了立法民主与立法效率之间的深刻矛盾。在此背景下,表决作为立法最后关口,就愈加凸显出程序民主的终极价值。长期以来,对立法案进行整体表决是人大立法一以贯之的方式,但一旦个别条款遭遇重大分歧,作为民意代表的表Q者势必陷入两难境地,或顾全大局而被迫妥协,或坚持异议而割爱全篇,其实质都是遮蔽了真实民意的表达,拉低了立法民主的水准。

有效的策略是改革人大立法的表决制度,引入单项表决程序。当立法案的重要条款发生较大争议时,以逐一分项的方式,对其先予表决,并据此对争议性条款作出取舍,再付诸整体表决。如此,既能提前解决立法分歧、保证立法博弈更为充分,又能最大程度尊重民意,使立法民主真正深入细节层面。尤其是,与偏重效率的整体表决相比,单项表决能在兼顾效率的同时实现民主的最大化,进而合理平衡两者的内在冲突,推进立法质量的提升。

事实上,自1990年上海市人大率先规定单项表决机制后,截至2014年,已有14个省级人大和8个较大市人大在立法规则中设计了这一程序,此后这一数据还在持续增加。尤其是立法法2015年修改后正式确立了单项表决机制。但在现实中,除了2006年湖北省人大曾率先试水外,单项表决实践几成孤例,并未普遍运用于各级人大立法。

兼具民主与效率价值的“单项表决”制度创新,为何几乎处于休眠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源自传统立法观念的阻碍。多年以来,“高票通过”“意见统一”通常被视为立法成功的重要标志,立法争议往往倾向于通过内部协调、沟通、解释等方式予以解决,而不愿“冒险”于公开票决程序。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尽管在国家立法和不少地方立法领域,单项表决已经确立为法定机制,却缺乏细节性的制度安排。

正因此,要使单项表决不再休眠于制度层面,就必须冲破传统立法观念的束缚,走出重“协调”轻民主、重“稳妥”轻效率的认识误区。同时应当综合考量人大会期、代表非专职性等客观现实,针对单项表决程序的提出主体、启动决定、议决规则、结果处理等基本环节,尽快设计出明晰具体的操作细则,以有效激活单项表决程序,使之真正成为弥补整体表决不足的现实路径。

第2篇

关键词:参与互助式;民主;分层;评价

如今对“满堂灌”的反对声中,“参与互助式”教学彰显了它的独特魅力,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为课堂教学描绘了更加绚丽的画卷。这种教学模式是围绕学生的自主性展开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更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自学启发、诱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品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前提

“参与互助式”教学真正的内涵是让学生在一种民主的课堂气氛里开动脑筋,有所想,用学生之间的互动代替原来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全班每人的参与代替原来部分学生的参与。学生爱上数学课,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自然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当学生变‘为了追求奖励而发言’为‘为了获得真理而发言’这个阶段的时候,课堂上只有真诚的对话和解释,数学学习才有了数学教育的功能。”

学习小组从建立到评价每一个细节都凝聚了老师的智慧,这些闪光的思想如同一条条欢快、清澈的小溪,汇集成浩瀚博大的海洋,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得自信,走向成功。

二、教师的指导和训练是关键

原来以为“参与互助式”教学只是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自我发展的空间,教师起到的作用很小。结果通过两个月的实践发现,教师比以前更累了。从前台走到幕后,从演员变成导演,不只是角色的转变,工作任务也相应有了调整。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而且煞费苦心的事情。

1.与分层教学结合,合理分组

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在对全班学生的总体状态有一个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我们班共分为5个组,每组7~8人,分为三层:A层为优生人数约为3人,B层为中等生,人数约为3~4人,C层为学困生,人数为1~2人。学生还给自己的小组起了非常有趣的名字:智慧小组、糖果屋小组、团结小组、精英小组和哲学小组。

2.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训练

A层学生着重进行讲题的训练,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抓好学生的优点能起到带动全班的作用。课堂上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课下给予细节指导,发动家长听孩子讲题,只有“多讲、多练”才能在短期内提高他们的讲题能力。

B层学生着重训练他们合理提问,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并能够大胆提问的能力,鼓励他们从提问开始一步步增强自信心,逐步达到能讲题的程度。

C层学生则要求课上能够专心听讲,不懂就问,课上如果解决不了,课下教师的辅导一定要跟上,保证学生每节课的知识都能够掌握。

三、有效的评价是保证

1.个人评价

我们采用一日一评、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汇总的方法来进行评价。每个小组组长就组员课堂表现和作业进行打分,课堂上讲题或提问都各加1分,每组的加分组员(C层学生)在回答对问题后给本人和所在小组各加1分。(这样可以防止本组其他同学对该生的抱怨,调动小组成员积极地帮助他学习)课上违反纪律每次扣1分。作业认真完成,按时上交得1分,全对再加1分,这样作业质量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每周评出每组的周冠军,每月评出每组的月冠军,获奖同学数大约占全班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2.小组评价

每周将小组成员的分数相加,评出两个优胜小组,期末进行总评,评出两个最优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奖励,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对于B、C两层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在个人评比中不占优势,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为本组加分,也为自己争得了得奖的机会。

第3篇

1、语文的重要性

当技校的生源问题不断凸显,当一批批技校生的素质大不如从前,技校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考验。人才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而技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量大势必导致质次,盲目的扩招导致就业率不断下降,最终影响了技校的声誉。一批批技校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尽管有着专业的技术,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差,个人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这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学生十分常见,由于个人综合素质不强,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未来的道路仍然举步维艰。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学习和工作,语文是成才的基础,对于个人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技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离不开语文教学。通过语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对生活的觉悟和思想品德,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这门学科,可以帮助人们捕捉生活的细节,从生活中挖掘美与精神,正确认识自己,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学会生活,充满理想,并为之为奋斗。语文可以拓展学生的生活阅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技校学生年龄小,他们对一切新事物都很好奇,并有着很强的嗅觉与敏锐度,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拥有着自己的个性与独特的想法,利用语文学科,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发现美、欣赏美,这样必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提高语文教学的途径

2.1追求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为学生缔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促进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够与教师平等对话,在课堂上,我们要减少“一言堂”教学模式,通过民主、自由、愉快的教学课堂,使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学科,内心充满对美的追求与渴望。学生只有主动去探索和发现,才能培养创新能力。而这些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基于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之上。师生之间要做到互相尊重,教师学会倾听学生的观点与想法,并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互相理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积极与教师互动,用愉快的心情接受知识,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再加以指导,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耐心指点出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可以正确认识自己,努力提高自己,让每一节语文课堂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2.2让语文可让充满激情

语文的魅力在于其包涵的文章内容生动、哲理无穷,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不仅会深刻地感受到文字之美,还会从中受到启发,细细品味,能够开启心智,令人真正获得乐趣,感受到美。在这些文章中,许多宝贵的思想和精华都是学生可以吸取的源泉,国内国外名人著作可一一领略,学生可以与教师一起在语文课堂中感受这别具一格的乐趣与水融的意境。在课堂中,教师朗读课文时,一定要带着感情去读,不要机械式地朗读,要真正读出感觉,读出意境。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朗读课文,用饱满的情绪朗读,让同学如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心情与文章的内涵,什么样的风格就要读出什么样的感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语文充满浓厚的兴趣,真正融入到文章之中,感悟文章的真谛,在语文课堂上收获成长。让语文课充满激情和情感,使学生能够发自肺腑地感受到作者的感受,让情感自然流露。语文课不是表演,但却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可以使学生爱上朗读和写作,爱上阅读和欣赏。语文课可以感受到美的真谛,绝不是华而不实的卖弄,那些名家名作是滋润心灵的土壤,可以使人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这样生动激情的课堂,可以使人精神焕发,用轻松的心态学习知识,并充实地度过每一节课。学习语文的真谛在于享受,从而灵活掌握知识,真正提高个人素质。教师要善于利用好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造力。机械讲课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方式,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趣味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唤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积极思考与探索,潜移默化吸取这些文章中所迸发的美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技校语文教学要摆脱传统教学方式,以情动人,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才会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课堂之中,用轻松、快乐的心态去面对。教师要灵活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作者:翟英民单位:黑龙江第二技师学院

第4篇

关键词:细节;教学;合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303-01

教师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尤其是高中老师,站在讲堂上应该就是一部耐读的书。他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甚至每个细小的表情、手势、姿态、眼神等都会给学生一种很大的影响。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雅的言行细节看似无关紧要,却影响了教学美感与效益。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老师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说无用的话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绪会引发他人的情绪,而他人的情绪又会反过来再影响该人原先的情绪,造成情绪互动现象。这就是情感效应。

这里要说的是,凡大赛或公开课的执教老师,课前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紧张,这种紧张是正常的,有些老师可能是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紧张情绪,课始,便无头无脑地告诫全班同学上课时“不要紧张!不要紧张!”,这分明是自己紧张,人家学生们原本都很平静,可是一经老师这样提醒,紧张的情绪便传染给了学生们。老师这么一渲染,不仅学生,连会场听课的人也都会紧张起来。

二、不要面对黑板说自言自语的话

常见一些新老师,上课时一边把身体正对黑板,把屁股朝向学生,并且一边板书一边对着黑板念念有词,自说自话,很不雅观。先不说教学效果如何,只这一点做法就对学生造成心理影响。过去,各行各业只要从门里经过训练出来的人才,都叫“科班”出身。我们老师也都是从正式师范门里走出来的。即使一些非科班出身的老师也是经过过关斩将考入教育门。我们应该知道,教师讲课的仪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这一项技术活,是很有讲究的。除了字的俊秀工整,板书的站立姿式也应该是侧面的。就像戏台上的演员一样,最忌讳屁股对着观众。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是一种教养。

三、不要用手指着学生说话

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首先是看有无民主的氛围,无论哪一个教学环节,学生都感到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空间。但有时教师的一个习惯性小动作也会影响了课堂上的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氛围。

曾见一老师上课时,总习惯用一个手指或用教鞭指着学生说话,就像用鞭子指着牲口一样,虽不属于体罚,但对学生的人格却表现出了一种不尊重。学生们对于你的精彩的讲课可能记不多长时间,但对这样的细节有可能会记一辈子。

四、要课前精心设计细节,保证课堂教学的流畅

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课前准备指上课前为这节课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如备课标、教材,备教法、学法,备学生,备教具、学具,备教学过程等。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课前准备的充分,课就上的得心应手;课前准备的仓促,课就上的杂乱无章。

五、要善于发现“亮点”,让课堂充满智慧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是它的重要特点。整个教学进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六、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利用生成资源

课堂教学中,有时错误也是一种难求的教学资源。学生有了错误,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如此细节处理得当,不仅使学生不断碰撞,产生新的火花,生成灵动课堂,而且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七、要课后反思教学细节,总结中提升素养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完课之后,想想这堂课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学生究竟收获了多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究竟有哪些地方仍需要改进。在课后写出分析材料进行反思总结,才会更积极主动地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找到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切入点。能真实地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职业院校 语文教学 师生关系 构建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促进了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信息也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了解学生,促进教学策略的时效性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是教师教学的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备课、教学以及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语文教师想要更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首先就要了解学生,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采取有效地教学策略,因材施教才能使教学策略更加具有时效性。

例如,教师可以建立起班级群QQ、微博等信息沟通平台,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也可以通过QQ、微信等一对一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单独和学生沟通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的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走出误区或自卑的情绪等,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就会了解到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个性特点,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基于对学生的了解进行设计教学环节,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好地调动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气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构建师生沟通的桥梁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地发扬和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多媒体教学是采用动静结合的教学模式,其作用是充分展示各种文字、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只有学生开口说话,教师和学生才能有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同时多媒体教学也使学生的视觉效应受到了冲击,从而促进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职业院校语文第一单元第三节《走向社会》这一节课时,教材最后的活动课程题目是:我的未来不是梦,那么我在备课的时候就会在多媒体幻灯片课件中插入一首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在教学的过程中播放给学生听,并和学生一起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师趁热打铁,与学生一起讨论一下自己的未来,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那么整个课堂就形成了良好的师生沟通交流的气氛。

3.利用网络信息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与教师“有话可说”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讲述,学生负责听和记,学生的知识来源于教师的传授,学生获得的知识资源渠道和途径较窄,但是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拓宽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使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宽广,学生获得的知识量越多,在教学的过程中与教师交流的语言和内容就会更多,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同时教师也要尽可能多的学习和了解网络信息,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信息要具有时代的鲜活性,与学生共同进步。

例如,在学习职业院校人教版语文第二单元《爱岗敬业》时,教材的最后有一项任务是让学生做一份职业道德调查,那么让学生进行实践调查一方面比较浪费时间,另一方面调查起来也不是特别全面,那么这时我就会引导学生在网络信息库里查阅资料,学生就会获得更多的资料资源,告诉学生哪些网站可以科学有效的查阅,学生在查阅的过程中就会遇到自己实际生活中少见或没见过的现象,,那么引起学生的疑问时,教师就和学生一起讨论和研究,这样就很好的达到了教师和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效果,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4.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抓住细节,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根据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教学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教师抓住教学细节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对于一些后进生,这些学生对复杂的知识点和结构理解和吸收的比较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把较难的知识点进行简单化,这样就会便于学生理解,是整个课堂教学充满和民主的分为,更好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综上所述,信息背景下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构建途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师首先要从了解学生入手,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题,教师进行引导的原则,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师生沟通的平台,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技术,研究信息背景下构建师生关系的途径,更好地促进我国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胡晓;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师生关系现状分析及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2]何薇;;师生关系:理想与现实有多远――关于中小学师生关系的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12期

第6篇

一、小学班主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概述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承担着重大责任的艰巨工作,小学生刚刚步入学校,对如何与他人交往存在困难和问题,需要班主任主动地与小学生沟通,帮助小学生与同学及教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含义就是事物处于协调与统一的状态,是一种完美的状态,和谐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让师生双方感到舒服与美好的状态,它主要体现在:1、师生之间是民主的,也是互相尊重的关系。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因为小学生刚步入学校对学校的一切事物都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因此,班主任应该以民主的态度,尊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小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2、班主任要能够容纳和包容小学生的一些错误,并且以真诚的态度帮助小学生改正错误。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使得师生双方都是非常愉快与满足的,因此,班主任对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帮助与关爱也都是平等的,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尊重;3、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提出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其中包括了建立合作型的师生关系。班主任不仅仅要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同学的个性特点,还要根据这些特点来着重发展学生的潜力与优势,与学生共同成长发展。

二、小学班主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的小学班主任在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传统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常见的问题,虽然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地提倡改变师生关系,但是,这种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

1、班主任还存在狭隘的班级管理理念。一些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管理中仍然认为自己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总是以一种命令的口吻来要求学生,完全没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致使班级中很多学生见了班主任就低头跑开,或者上课不敢发言,让学生很难体会到民主的乐趣。再者,很多小学班主任对班级事务全权包办,很多细节都要管理,造成了小学生完全依赖班主任,没有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2、班主任在处理学生关系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耐心与爱心。由于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他们容易犯错误,这时候班主任就需要耐心的指导。但是,当学生一再犯错误的时候,一些班主任会采取言语侮辱,甚至体罚,这些行为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有的班主任惯用的手段就是一有问题就是请家长。总之,班主任在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时候都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没有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最终致使班主任与学生之间造成沟通的障碍。

3、不少班主任存在过分重视成绩的片面发展理念。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固然很重要,但是成绩至上的理念始终是很多小学班主任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完全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也是不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主要表现在,一些班主任认为音体美课程是副科,只要其他主课老师有补课的需求,都认为可以占用副科的时间;除此之外,一些小地方的小学班主任普遍存在不平等对待学生的现象,关心和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学习一般和学习差的学生,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班主任心存不满,最终造成了师生关系的隔阂与学生的不协调发展。

三、小学班主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和谐的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建立,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1、对学生的作用。和谐的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构建,可以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身心发展以及品性与道德都具有影响。对学习成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用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有利于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这种环境下的学生是积极向上的,学习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对身心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小学生刚刚步入校园,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重视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因此,良好的班主任与学生关系能够让学生在愉快当中成长,从而形成自信与乐观的形态。对学生品行道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班主任良好的品行对学生的影响上,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榜样,会让小学生学会包容与关爱他人的品质。

2、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和谐的师生关系严重影响班主任的职业发展,而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导致班主任工作怠倦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样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能够让班主任体会到成就感,能够让班主任在愉快的环境中工作,进而产生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和热爱,因此,良好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基础。

四、小学班主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

1、小学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班主任要注意塑造良好的形象,为人师表,不论是文化素质、为人处事还是气质修养,都应该为学生树立榜样,控制自己的言行,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第7篇

关键词:爱 班主任 宽容 民主 鼓励 批评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099-02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常谈常新的话题。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的活动。而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充分发挥人的情感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形成师生互动的环境。“振臂一挥,应者云集",那是理想的境界,更是心灵的感应,远比教师单枪匹马孤军奋战要优胜很多。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一个字:爱――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学生的人才会教育学生。”对于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讲,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如果教师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任何教育都是无效的。所以我一直在努力用自己的爱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希望用自己的爱为他们擎起一片天空,让他们能够在这片天空下自由,快乐的成长。

俗话说:“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爱,是一种无形的情感,它散见于学校生活的每个角落,师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每一个小细节上,都可以找得到爱的影子。

一,宽容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智慧,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一种高尚品质,更是一种教育方式。不犯错误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著名的教育专家孙云晓说过:“世上没有坏孩子。”所以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一种换位思考,而不是一味的训斥,责怪。对学生宽容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爱”是转化的情感基础,对于学生,要有热情,有耐心,“爱”能够融化学生心里的坚冰,温暖学生的心田。要“有情,有理,有法,有趣,有行”,让学生消除对立和疑虑情绪,确信教师的真心实意。

一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常常违规的学生,他们人数虽少,但影响很大。他们可使正处于讲课兴头的任课老师阴云密布,也可使专心听讲的全班学生炸开油锅。教育这类学生,常是班主任无可奈何的话题。我认为,对这类学生,在学习上要松辫子,在行动上要给路子,要给他们一个转变的过程。遇到这类学生,班主任多一份宽容,少一点斥责,效果会好些。

我班有一个学生,一段时间经常迟到。他第一次迟到时,我耐心教育了他。第二次,我再次耐心引导,晓之以理,帮其认识错误。第三次上课还不见人,我正要发问,隐约听到教室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我灵机一动,说:“请同学们先预习两分种,我去拿粉笔。”说完我就大步走出教室后门,这时他便从前门迅速窜进了教室。我顿时松了一口气。回教室后,我假装不知他迟到,平静如常地上课。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表扬他今天没迟到,他这时红着脸说还是迟到了,因为这一段时间他父亲出差,母亲刚好生病,今天还是跑步到校的。我听后吃了一惊,意识到自己对他的情况不够了解。后来,我在班上表扬了他的诚实与进步,检讨了自己的主观片面。他从此再没迟到过。

宽容是给学生一个机会,也是给老师一个了解情况的时间。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过分严格的要求,极易激化矛盾,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学生未经历社会的风雨,犹如一棵幼树,需要及时地慢慢浇灌,而不能劈头浇上一阵滚烫水。所以,班主任要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躁,多一点宽容,少一份斥责。教师宽容学生的过错,实际上是把一种信任,一种责任交给学生,而学生得到信任和责任,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正自己的过错,从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二,民主是一种爱。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有一点最大的体会就“以人为本,自主管理”。就是班级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成才的子女的,而应该是在民主的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学生有成绩高低之分,但绝无好坏之别。只有爱每一个学生,才会建立一个民主的氛围。而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下,学生的身心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是“长大未成人”,虽然他们认识问题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但是发扬民主确是对学生关爱的一种体现。在一个班级中,最容易让班主任忽略的不是成绩稍差的学生,而是处于中游的学生。由于班主任关注的目光很少停留在他们的身上,所以他们无法真切的体会到老师的爱。基于这一点,对于班内的所有事务,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这样就会在班级内建立一个良好的民主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自然就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班干部选举,由学生民主投票决定;遇到一些大事,也和学生一起商量怎么办。在商量中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在商量中也实现了学生的主体价值。

参考文献

第8篇

育;团结;管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4—0019—01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和现代文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而学校的管理工作是一门综合能力的艺术,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那么,如何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学校领导要作风正派,为人正直,办事公道

只有作风正派,为人正直,办事公道,扎实干事的领导,才会获得绝大多数老师的拥护和好评。学校领导要有以校为家的献身精神,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师生,率先垂范,这样领导说话就有了威信,从而便于开展工作,管理好学校的一切事务。相反,如果领导只顾自身的利益,抑或行为不轨,就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导致学校人心涣散,教育质量滑坡。

二、学校领导要切实抓好学校安全教育

要切实抓好学校安全教育,学校领导就要从细节着手,从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着手,首先排除校园安全管理的漏洞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安全隐患。学校领导要把制订制度和安全教育结合起来,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导带班值周、定期安全大检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学校领导还要建立校园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安全责任意识,细化安全工作目标,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网络。要切实抓好各种安全教育,要预防为主,使安全教育常规化、系列化。

三、学校领导要搞好团结,以诚相待,相互协作,互不拆台

首先,要心中时刻想着学校的整体利益,以学校工作的大局为重。只要我们紧紧围绕学校整体利益这个目标说话做事,我们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不符合学校利益的话不说,不符合学校利益的事不做。

其次,要消除忌妒心理。做人不能老是害怕别人比自己强,别人会胜过自己。看到别人先评了职称,自己心里不舒服,要想办法出气;看到别人评了模范,像鱼刺卡喉,如坐针毡;哪怕看到别人某次的教学成绩考好了,也像热锅上的蚂蚁,浑身不自在。这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这种人总想事事逞强,处处占先机,但又由于力不从心,多半落在后面。因而,长期耿耿于怀,戚戚不休,说这个不行,道那个不好,老是以敌视的眼光看人看事。

最后,要以诚相待。以情换情,以心换心,真诚待人。每个人都有不足,大家在一起共事,对于同事的不足应在公众场合积极维护解释,在私下向对方坦诚沟通帮助,不能在背后拆台子。这样才有利于学校这个集体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才能消除内耗,使大家团结一心干好工作。

四、学校领导要有民主的管理能力

第9篇

情感教育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艺术学科,是学校进行美术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不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情感教育不容忽视。

1.现代教育认为,情感教育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一些教育专家对人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情感也是人的素质,并且是最重要的素质,从现实来看,情感在人的事业及发展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稳定的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器。作为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情感实践,自己必需要有丰富的情感。有专家预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传统的授业功能将逐渐减弱,而人格培养的功能将加强,这就预示着情感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要。陶行之先生曾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你自己首先要具备真实、强烈、深刻、稳定的情感,要有利用美学教学传递情感的能力。

2.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情感目标及相关的评价方式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能根据美术学科的冷暖特征及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合理的情感目标及评价方式。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教师不仅要知道他自己的科学,而且还要精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细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再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学知识和技能时接受情感教育。

3.教师在教学时要付出情感

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师生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由此可见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自己要感情投入,要精力充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自己的课堂,关注自己的学生;能以饱满的激情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使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激励。

总之,情感教育不是靠理性的灌输,而是靠心灵的感受,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利用情感的感染功能、调节功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现在提倡的民主教育就是在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给学生心理自由,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教育,师生之间应建立人道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鼓励,得到教师指导和建议。这样才便于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共奏和谐乐章。

第10篇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细节;关注细节

教师在课堂中应及时关注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等信息的细节,利用可生成资源开展教学,使课堂充满生机,更加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课堂教学达到更高效率。在数学教学中,关注教学细节应当成为每个教师的教学要求,成功的教学必须离不开对细节的研究与雕琢。关注课堂细节,达到高效课堂,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通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关注细节。

精彩的细节,来源于对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提倡终身学习,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便更好地为教育服务。(1)加强学习。作为教师,必须确立为发展而学习,通过学习而发展的理念,自觉把终身学习作为毕生工作的一部分,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同伴间的互助互学,加强外出的学习和引进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告别迷惘,告别惰性,告别旧我,丰富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2)加强研究。在学习的基础上,要多探索、多实践,主动参与公开课的执教及教学研讨,踊跃参与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加强组内研究,校本研究。写点随笔,评析案例,撰写论文,研究课题。把我们的所察所思,所感所悟,说出来,做起来,写出来,有条件的还可推广开来。

二、关注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细节

很多教师都有这种经历:让学生上黑板练习时,当学生的板书过程不符合要求或做错了时,教师会毫无评价或说做得不行就随手擦去了,这其实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伤害,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和创新精神,这种做法是对学生缺少一种细节上的尊重和宽容的关注,造成课堂的紧张气氛,不利于课堂教学。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课堂教学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一个根本前提,就是要树立民主教学的思想。”因此在课堂中要营造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变“权威型”师生关系为“伙伴性合作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态度亲切和蔼,要放得下架子,这样学生才能有话敢说,有问题敢问,教师能更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轻松的,亲切的氛围进入课堂,既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又为学生上课做好心理准备,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很精彩。

三、关注数学概念的教学细节

概念是思维的基点,也是知识与方法的载体,数学概念是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部分中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理想,怕学数学就是因为对数学概念不理解,掌握不牢。数学教育专家指出,数学概念的教学要求应该是:使学生了解概念的产生,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表达方式,了解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正确灵活运用概念,达到理解、巩固系统会用的目的。数学中的命题,都是由概念构成的,数学中的推理和证明也是由例题构成。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整个中学数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对概念掌握过关,才能使学生掌握命题,在推理和证明过程中有所依据,以根本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现在有不少学生认为,概念、定义较为简单,没有心思去理解概念的实质,对概念死记硬背,结果在应用概念进行判断和解题时出错,影响数学学习积极性,影响数学能力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数学老师,关注并重视概念教学细节,给学生打好数学基础,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尤其是对刚上初中的学生,对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应该掌握得很透彻,这是今后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也为今后的数学教学能顺利进行。

四、关注动态生成的课堂细节

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新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问题的规律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单纯的动态生成课比较少,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动态生成,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非预设生成会给师生带来意外的感觉,这种意外往往给学生带来探究的冲动。

五、关注例题教学细节

第11篇

【关键词】柔性课堂;细节;有效;探索

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其实课堂教学也是这样,新课程“有效教学”理念的落实总是通过教学细节来实现的。教学细节看似简单,却在简单中流露出思想;看似细微,却在细微中突显出艺术;看似平常,却在平常中蕴藏着智慧。

一、柔性课堂的提出

平水镇中心小学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以平水若耶溪之“水”情结,遵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之生态观,求“水”之意蕴,确定了老子语“上善若水”为校训。充分解读校训,感悟到“柔性教育”是“水”的内涵的精彩演绎。柔性课堂是以平水镇校“上善若水”校训为引领,在课堂中充满人文关怀、体现生本、展示多元的和谐的课堂教学。

二、柔性课堂的解读

柔性课堂是指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下,在师生平等,民主的条件下,通过柔性化教学手段,采用弹性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实践动力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生为本,尊重生命”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生态的,还原孩子真实的需求,尊重孩子学习的规律,让课堂成为孩子快乐学习、充分学习的殿堂。

三、柔性课堂应关注细节

追求这样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柔性课堂,其实对于我们教师来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这一个开渠者呢?首先,我们的备课,需要了解到学生的知识起点,知识储备等,我们的教学设计要灵活,多方案的准备,以应对课堂的变数。再如,虽然我们时时提醒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但实际课堂上,往往碰到学生冷场时匆匆出示知识点,为了不浪费课堂宝贵时间,而使学生失去一次思维碰撞突破的机会。

实现柔性教学就需要我们关注课堂教学细节,对教学细节进行分析,研究,改造、创新。课堂教学是由许多的细节构成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细节能够推动教学的发展和进程,成功的教学应该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教学细节,对教学细节关注不够或处置失当等现象不断发生,最终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实践研究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提出柔性课堂教学研究,旨在唤起我们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引导教师发现细节、反思细节,从而改造惯常的细节,创造更多崭新的教学细节。杨再隋教授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教师在课堂中应及时发现与捕捉的一些教学细节,并有意识地创造与开发,并能把这些教学细节成为课堂中的亮点,让课堂充满活力。在这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

(一)一个信任地微笑

微笑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在《找规律》公开课中,我让孩子们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设计一幅有规律的数字或图形,开始愿意到黑板上板演的人基本上没有。我见这种情况,不急不躁,并没有大声斥责,而是面带笑容,鼓励了一番,慢慢地,又有几只小手举起来了,到后来全班同学都跃跃欲试,我叫了一个中等生上来,这孩子一面思考,一面担心地看着我,凭我对这学生的了解,我知道他此时缺少了一种自信,于是我向他投去了信任和鼓励的微笑,使这个学生信心倍增,结果设计出一组有规律并且漂亮的图形。

思考: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师生之间不应该是被动的,服从的关系,而是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慈祥、温和。从而让学生在尊敬老师的同时,更愿意快乐地听老师讲课,与老师共同学习知识。

(二)一次耐心地倾听

在《圆的认识》的新课教学时,我在课堂中让学生:

1、先尝试自己画圆,并介绍画圆的方法。

2、再画一个比刚才的圆更小的圆我们可以怎么做?(学生说,师示范)

3、每个人画一个比刚才更大的圆。

4、如果我们想画一个圆与刚才的两个圆的位置不一样,该怎么画?

5、小结: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达成一致的意见: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

在这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中,我只是一个倾听者。

思考:此时教师的倾听目的是为了把握每一次可能让学生进步的“能”。 课堂小结,教师以“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反思课上的学习行为,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直延续到了课的终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做一名忠实地倾听者。

(三)一点自由的时间

在《倍的认识》公开教学时,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学具,其中一些是黑白色的围棋子,在课前五分钟的时候我让组长分发学具,可是发完了学具,教室里却乱成了一团,上课铃声响了,孩子们还沉浸在玩棋子的世界里,一点也没顾及此时的铃声,怎么办呢?此时学生不琢磨一翻是不会规规距距坐好的,就算硬让孩子们端正坐好,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还是很难从材料转移到教学当中去的,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于是我放手给孩子几分钟的自由时间,可以玩弄桌上的棋子……五分钟过去了,孩子们新鲜感过去了,教室里渐渐静了下来,于是我就让孩子们收起棋子,并把它装进杯子里放在课桌的左上角,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思考:由于低段孩子,活泼好动,充满好奇,所以课堂上难免被学具中的棋子所诱惑,我在后面的教学之所以顺利进行,我想这跟前面的大度,满足孩子的欲望是分不开的。教育中的许多细节往往会被人所忽视,听多了课,你就会发现,好的数学教师很注意教学中细节的设计,课往往上得很成功。曾说过:“关心小事,成就大事”。这里,我想说:“注重细节,关系成败。

(四)一次心灵的碰撞

记得曾经班里有一位小女孩,平时活动、游戏时是一个挺开朗,又敢于表现自己的孩子。惟独到公开课和集体活动中时,就会表现得很安静,即便是说话声音也很小。这样每次我都用眼神与她交流,进行一次次心灵地碰撞。她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都会用小眼睛时不时的看着我,好象在说:“你觉得我做的好吗?”这时我就会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象是在说:“不错!这样就对了!”孩子收到这样的信息,表现得就更为出色。等她回答完后,又用探询的眼神看着我:“我表现得怎么样?”我会面带笑容,用力地点点头,看着她:“就是这样!真棒!”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在我鼓励、肯定的眼神中得到了对她自己的自信心,在活动中有了明显的进步。

思考:课堂上老师经常用“你真棒”、“你非常聪明”、“你真了不起”,这样的表扬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用久了是没有多大效果的。例如一个简单的问题,优秀生回答对了,老师最好的表扬语他都会表现无所谓,所以无须表扬;而对于学困生,即使他只回答了一半,老师也要大力表扬一番。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候对于表扬的期待与反应也不相同。所以表扬要贴近学生的心理,在学生需要时及时表扬,在学生在乎时及时表扬。所以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非常重要。

(五)一份灵动的作业

许多数学老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往往出现这三种情况:1、作业的内容单调,计算唱主角,相同题型的反复操练。2、布置作业一刀切,不管你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都完成。3、作业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离,学生总是在写呀、算呀,而不是在看、听、触、闻、尝、摸和想象。在这里,我认为老师在作业设计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

操作实践性作业:例如孩子们学习了人民币之后,老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放学后用一张100元去调换10元,20元和50元三种钞票(可以用学具袋里的纸币),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调换法,请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记下来。

例如孩子们学习 “轴对称图形”时,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回家剪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并在剪下来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调查统计性作业:例如学习了“时间”之后,让孩子们观察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并能制作一张学习时间安排表。

例如孩子学习了“统计”之后,让学生去统计半小时内,马路上各种车辆行驶的情况, 并能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一张简单的“车辆行驶统计表”

第12篇

作为新的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劳动与技术的课堂正逐步被人们所关注。从一开始的模板式教学,发展至今日的诸多特色课堂,劳动与技术的教师也关注到课堂中的细节,主抓学生技术素养的养成,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正视教学细节,提升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每每遇到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即时生成的细节,往往是扫帚画花―――粗枝大叶,马而虎之,没有能够认真加以对待。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总不以为然地轻描淡写,认为这些都是芝麻绿豆似的东西,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没有任何作用,没有必要去认真对待并仔细揣摩。然而“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看似细枝末节的东西,却是整个全局的基础。如同时钟一样,要让时针走得精准,就必须控制好秒针的准确运行。同样,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视教学过程中的细节,有利于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堂课,一个主题,多个教学目标,如何能够让学生在这40分钟的有限时间内,发挥最大的学习积极性,关键取决于学生对主题的兴趣程度,而一个善于挖掘学生细节的教师,更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在我所执教的“小蒸架”这堂劳动与技术课上,在我抛出一个问题后,我关注到有一个学生的手举得非常高,而这个学生在平时课堂上几乎没有主动举手发言过,这使我内心一阵惊喜。随后,根据这一细节,我微笑着喊他起来回答问题,出乎意料,他回答得响亮而流畅,我感到很欣慰,对他的回答给予了正面的表扬和赞许,使其在情感上得到激励,同时拉近了我和这个孩子之间的距离。在后来的课堂中,他都能够积极发言,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甚至在课后,他私下找到我,对我提出课堂上我存在的一些小问题,通过多次交流,我发现这个孩子有着独特的想法,之前羞于表达,但在那次鼓励后,他勇敢地表达了出来,并逐步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江苏省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对教师的评价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评价的对象、方式、过程、手段都要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原则。既要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与技术操作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和创新,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与情感。在课后的反思中,我感受到,对学生行为表现细节的关注,对学生情感的重视,教师给予的积极评价,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它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由此可见,教师对不经意间生成的教学细节的关注,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成功。

二、把握教学细节,营造学习氛围

《江苏省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指出:学生是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是劳动体验、动手操作的主体,而且也是技术探究的主体。教师是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

这一课程理念的提出,要求我们在课堂上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要把教师当作是权威,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民主的环境,师生平等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以民主教学作风去组织教与学活动,要抓住学生才是课堂主体这一教学细节,只有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够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内在动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反馈,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满足感。在我对手工课“涤纶彩球”进行备课时发现,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无法完成12张涤纶纸的剪切工作,于是,我在教案中预设了这样一个教学细节:让学生主动独立思考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12张涤纶纸的剪切。在增加这一教学细节后发现,课堂上学生对所设问题进行了主动积极探究,课堂效率明显提高,课堂氛围明显活跃,有效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动权的重视,改变了以往教师专断独行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

三、反思教学细节,感受教学乐趣

郑金洲教授说:“课堂对教学智慧的挑战是巨大的,一个教师穷其智慧有时也难以应对来自于课堂上的压力与挑战”,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多观察、多思考,时时刻刻关注自己课堂上容易被自己忽视的教学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完成,我们的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才能越来越好,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一点上知道一切,一切上知道一点”,通过自己对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反思,努力发掘课堂教学中一些不易被发现和难以解决的教学细节问题,深钻研、细推敲,以一个有效的方法和正确的心态应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变有限的“一滴水”为不尽的“流动水”,共同推动课堂教学工作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