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时间:2023-02-13 03:02: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第1篇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要求: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四、具体措施:

1、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   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   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   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   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第2篇

[关键词]ArcGIS;开课程度;空间区划;教育资源

近年来,广西自治区以抓“两基”工作巩固提高为契机,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长效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但是,广西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教育经费投入等差异的因素,仍然导致了义务教育资源地区性配置的不均衡发展。而反映教育资源是否均衡有许多方面,如教育经费投入合理性、师资配置的优化程度和开课程度等,其中开课程度侧面反映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配置和其他资源配置的综合表现。义务教育阶段的三年级学生主要集中在8-10岁之间,而这一年龄段是由儿童到青少年的过渡阶段,期间学生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这就成为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中开设课程变化较大的一个阶段。因此,采用ArcGIS(地理空间分析工具),通过对广西全区范围内小学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等9门课程开设情况的空间区划分析,为该地区小学三年级开课程度是否满足儿童到青少年年龄特征变化的需求,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一)数据来源

1、广西小学三年级开课情况数据来源

2013年1月期间,通过对广西14个地区71所小学三年级在学期内每周各学科课程的开课程度发放了32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20份。其中,14个地区均有问卷调查,而每个地区只有3-5个县级行政单位区域的问卷调查,调查的每级行政单位内涉及到3-5个调查学校,为了确保区划的结果具有代表性,本研究仅从地区级区域讨论广西范围内小学三年级各学科课程开课程度的空间区划。

2、广西行政区矢量数据和采样点经纬度数据来源

使用的行政区的矢量数据是全国县级行政区单位的矢量数量,由于问卷调查涉及到在广西县级行政单位内抽样调查的空间分布特征,故选用县级行政单位所在的经纬度点作为地区范围内区划分析的插值的控制样点。

(二)数据处理

1、广西小学三年级各类课程开课程度划分

开课程度的高低是综合反映一定地域范围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而开课程度是在刚好开足度(开满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标准划分,使用的开满率计算公式根据刚好开足度定义产生的,其定义为在学期内的一周时间开设一门课程的节数与当地教育部门规定在该时间段内该节开设标准节数的比值。其公式为:其中为开满率,在文中为某县级行政单位内某门课程的开满率;为在县域内一个调查问卷中某门课程在一周时间开设的节数;为县域内调查问卷的数量;为当地教育部门规定在一周时间内该门课程开设标准节数。与是通过调查获得,而由于在全区范围内地区差异引起略有不同,因此通过各个地区当地部门标准节数的平均获得,详见表1。

开课程度划分为严重缺课、缺课、适宜开课、超课时和严重超课时五个等级,划分等级的规则是按照统计学决定系数大于等于0.7的残差的半高宽度的正态分布原理划确定分等级间距(0.15),以开满度为1为中心,0.15等级间距划分广西小学三年级各类课程开课程度,其中,严重缺课开满度范围为:p

2、广西小学三年级开课程度区划面积与比重

开课程度与教育资源配置有直接关系,而教育资源与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地有一定的间接关系,克里金(Kriging)插值法能够反映一个待插点值有影响的距离范围,因此,选择使用克里金(Kriging)插值法在ArcGIS软件中进行插值,通过其空间分析工具区划开课程度等级空间分布情况,并计算各个地区各学科开课程度等级的面积和比重。

二、结果与分析

(一)广西小学三年各类开课程度区划

利用ArcGIS通过克里金(Kriging)插值法在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地的基础上对广西全区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等9门课程区划等级空间区分,详见下图A-I和图旁边分析结果。

(二)广西小学三年各学科开课程度区划等级面积与比重

在上一小节中论述了广西全区小学三年级各学科课程区划的空间分布情况,但是通过空间分布图只能得到区域的定性分析,因此这一小节分别通过对各学科课程开课隋况空间的面积和等级比重的定量分析,达到全面了解全区小学三年级各学科课程的开课情况。

从表2-1可以看出在全区14个地区小学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开课程度全部属于严重缺课,且比重都是100%,说明全内需要大力加强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资源投入。

从表2-2可以看出广西全区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只存在两个开课程度等级,分别是超课时和严重超课时,其中百色、崇左、桂林、贺州和梧州地区都是属于严重超课时,且比重都是100%,全区严重超课时比重高达81.5%;而在超课等级中北海比重为100%、钦州为93.3%、玉林为82.6%,其他地区都低于40%,说明该区域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存在着严重的资源过剩,需要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育资源投中做出限制性措施。

从表2-3可以看出广西全区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程存在三个开课程度等级,分别是适宜开课、超课时和严重超课时,其中北海和河池属于适宜开课程度,分别占相应地区的比重为1%和0.6%;与语文相比较,数学开课程度中的严重超课时占全区总面积的比重较低,只有43.1%,而超课时的等级大大上升,该比重为56.8%。说明该区域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程与语文课程相同,都存在着资源过剩,需要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资源投入中做出保守性措施。

从表2-4可以看出外语课程在五个开课程度等级均有存在,其中严重缺课等级占全区总面积比重较少为0.7%,缺课等级占全区总面积比重相对较高为12.2%;而相对应的严重超课时占全区总面积比重为6.0%,超课时等级占全区总面积比重相对较高为14.2%,通过超课时和缺课时占全自治区总面积比重的接近,而严重超课时大于严重缺课时占全区总面积比重,因此完全可以通过教育资源的调配消除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而达到各地区的满足。

从表2-5可以看出在全区小学三年级科学开课程度存在四个等级,是严重缺课时、缺课时、适应开课和超课时,分别占全自治区总面积比重为94.3%、4.6%、1.1%和0.1%,说明全区内还是需要大力加强小学三年级科学课程的教育资源投入。

从表2-6可以看出在全区小学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程度存在两个等级,是缺课时和适宜开课,分别占全区总面积比重为96.7%和3.3%,其中各个地区在缺课等级程度中所占各个地区总面积的比重都比较接近,说明各个地区对小学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比较重视,且所执行标准几乎接近,因此,全区还是需要加强小学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资源投入,达到适宜的开课的程度。

从表2-7可以看出艺术课程几乎只有在三个开课程度等级存在,其中严重超课时几乎为零,而缺课等级占全区总面积比重为4.0%;而相对应的超课时等级占全区总面积比重相对较高为17.2%,由于超课时比缺课时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比重大,可已通过超课时地区对缺课时地区教育资源的调配,达到全区三年级艺术课程开课适宜的平衡。

从表2-8可以看出全区小学三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开课程度几乎全部属于严重缺课,且占全区总面积的比重为100%,说明全区综合实践课程开课程度同品德与社会课程开设程度相同需要大力加强该方面的教育资源投入。

从表2-9可以看出全区小学三年级其他课程的开课程度存在五个等级,严重缺课时、缺课时、适应开课、超课时和严重超课时,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比重为86.7%、3.4%、4.9%、1.9%和2.1%,说明在全区内还是需要大力加强小学三年级其他课程的教育资源的投入。

三、结论与展望

第3篇

一、品德学科化思维及其影响分析

小学《思想品德》是改革开放后脱颖而出的新事物,历经20余年,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其学科化思维也根深蒂固,影响和制约着品德课程从知识向生活的回归。

1.教材编者的学科化思维

(1)内容编排与儿童生活失衡

品德的培养所遵循的应当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心理健康、生命价值观以及公民素养等伴随着儿童生活,所以教材内容不可以一年级“补锌”、二年级“补钙”、三年级“补维C”。《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以主题编排为原则的思路的确超越了以往的品德教材,但是,这种编排依然没有完全挣脱知识逻辑的“锁链”,只是将知识点改为了知识板块而已。

以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为例,全书共四个单元,每单元主题分别是《美丽的地球》《文明的足迹》《牵手地球村》和《爱护地球家园》,整整一个学期都是与地球知识相关的主题,而涉及公民素养、心理健康教育、生命价值观、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内容踪影难觅。

(2)课文编排与课程特性失衡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特性是生活性、开放性、实践性、活动性,这就注定了课文体例的生动性、灵活性。

尽管品德教材在课文编排上减少了文字性的阐述,但是,教材中依然存在随着年级的升高,图画逐渐减少、文字逐渐增多的现象。品德教材应有别于语文、数学等知识性较强的学科教材,文字要尽量简练。

2.教材教者的学科化思维

(1)重知识、轻体验

在课堂上,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例如,在教授粤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注意交通安全》这一课时,受学科化思维影响,教师只关注教材中的知识点,大多数教师认为讲完交通警察、交通信号和交通标识等知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这样的品德课只是把生活常识教给了学生,而没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这些常识,并转化为生活技能。

(2)重教材、轻生活

教科书在教师心中是神圣的,大多教师唯教材马首是瞻,很少在品德课上根据当天学生的实际表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导致品德课内容与实际生活中学生的品行表现严重脱离。

二、基于生活逻辑的品德课程重建

品德课标在课程结构框架中有以下阐述:“《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的品德课程重建,首先是课程理想的重建―以品德课标中课程结构框架为指引,基于生活逻辑,致力于学生社会生命的发展,核心是课程内容、课程教学的重建。

1.课程内容的重建

(1)六大主题,尊重生活逻辑

结合品德课标设计思路,在“三条轴线”、一条主线的基础上,我们为1~6年级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主题,内容与目标由近及远,螺旋上升,凸显儿童生活的层次性。如:一年级:“我与己;二年级:“我与家”;三年级:“我与人”;四年级:“我与国”;五年级:“我与地”;六年级:“我与天”。

(2)四个维度,注重生活养分

针对品德课标中提及的“四个方面”的指向,在各个年级的主题下,我们主要安排了心理健康、生命价值观以及公民素养、创新思维四个维度的内容,以参考案例的形式呈现。如:一年级“我与己”主题,“心理健康”参考案例:《我的自画像》《我们都是好朋友》……四年级“我与国”主题,“公民教育”参考案例:《诚信是金》《我和规则交朋友》……五年级“我与地”主题,“生命教育”参考案例:《自然寻宝》《树有心跳吗》……这些参考案例分别源自人教版、粤教版品德教材及上海真爱梦想课程教材。

2.课程教学的重建

(1)强调生活,突破课堂局限

涂尔干认为,“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我们将道德教育融合在整个学校生活之中。教学空间的开放与教学时机的多元是主要举措。

新学期开学,一年级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参观美丽的校园,体会清洁阿姨、保安叔叔工作的艰辛,领悟“欣赏、自爱”的真实含义;三年级“我与人”主题,在运动场上开展两人一组背对背夹气球快跑比赛,体验“团结、协作”;五年级教师结合“我与地”主题组织学生到万科房地产研发中心参观、学做解说员,了解建筑物的构造,学会在高科技环境下的生存;六年级学生到机器人基地,感受现代化的无穷魅力,学会“探索、沟通”,进一步增进对“我与天”主题的感悟。比如课前三件事―“摆桌椅、备用品、整衣服”,既是教师们品德教学时机多元的表现,更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一种常态。

目前,我们正在思考如何将视野扩大,将儿童的整体社会生活纳入品德课程,贯通与儿童整体社会生活的关系,为儿童反思、整理自己的生活提供专门的时机与引导,拓宽学生的生命宽度。

(2)强调实践,突破知识局限

行胜于言,心领神会不如身体力行。变知识的品德为实践的品德,教师在教学目标上由知不知、懂不懂,调整为会不会、做不做,在教学过程上由记一记、说一说,调整为学一学、试一试。

为了让学生面对灾难时学会逃生,我们安排了消防安全演练,警报器响起,正在上课的教师、学生有序离开教室,按照指定路线“逃离”事发现场,教师、学生甚至还亲自拿起灭火器,实地演练,将“火”扑灭。生活中常发生突发事件,面对受伤的同学、突然休克的伙伴,教师、学生应掌握基本的包扎以及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从护士对人体模型的人工呼吸示范,到教师、学生的实操演练,这些真实可感的实践让学生掌握了简单的自理自护能力。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它包括学习性的实践,人际交往的实践,社会公益性的实践,自立自理的实践等。我们以“校徽”“校歌”“校训”“荔香园”“足迹园”“园中缘”为主题设计了一套雅正卡,若同学们日常行为习惯良好,能做到如主动问好、午餐光盘、捡起纸屑、帮扶同伴……往往会获赠一张雅正卡。集雅正卡,看谁的多,看谁的成套,是一种时尚,是一种文明。这就是我们品德课程的评价。

(3)强调活动,突破说教局限

教师尝试用无痕的活动来代替有形的说教,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自由留给学生。这种以活动为主的课堂,包括模拟活动、情境再现活动、课本剧表演活动、参观访问活动、资料调查和校内外的实践等活动。

为了让学生懂得团结合作的意义,三年级的教师把全级学生拉到体育馆,将每个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里利用现有的材料(纸、订书机、胶纸),合作做“跳绳”,最后用做好的“大绳”让全组人跳起来。整个过程,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剪纸条,有的把纸条订在一起,有的弄胶纸……直至最后取得成功。临下课时,教师问大家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孩子们争先恐后发言,但都指向一个感悟―团结力量大!整节课,教师没有说教,只有简单的活动布置和小结,而学生的纪律意识、合作意识却在不经意中迅速提升。“我与人”主题渗透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创新思维目标自然达成。

第4篇

一、让课堂散发出生活的芬芳

传统的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自身的道德和情感体验。而这样的教学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活动,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

1.寻访调查,观察生活

国标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内容大多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可是学生往往是当局者迷,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前和课后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寻访调查,留心观察生活,开阔视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变化”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伟大建设成就,课前布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去了解家乡的今昔变化。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家的过去和现在,也可以调查教材中提及的居住、出行、公共设施方面的过去与现在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寻访调查中,对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战略决策,先有一个粗略的认识。接着,我让各学习小组利用搜集到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等各办一份手抄报并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上,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体会。可想而知,此时此刻,学生对改革开放这一战略决策的认识,已不再是粗浅的,而是真实而深刻的。他们在亲身参与的调查活动中,通过今昔生活的对比,深刻体会到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教师这样进行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模拟情境,再现生活

把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之中,是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必然要求。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角色扮演,创设生活情境进行教学,把语言文字直接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生活画面,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就等于把学生的生活搬进了课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对教材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将德育的目标、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久而久之,学生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也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化课堂。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快乐的邻里生活”一课时,把课文的相关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演出,“小演员们”进入角色进行创造性劳动,同学们也被带进设置的情境,在艺术活动中不知不觉体验真情,受到教育。

3.实践操作,体验生活

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因此,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就必须亲自实践操作。我们品德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为学生搭建平台,创设实践操作的机会,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加深体验,深化认识,为良好品德的形成奠定基础。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我的劳动感受”一课的前一天,我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后,亲自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同时还要仔细观察长辈的面部表情。第二天在课堂上,学生反馈良好,达到预期效果。有的学生陪爷爷谈话;有的学生帮奶奶烧饭;有的学生给父母洗脚;有的学生为外公捶背……在一件件小事中,学生自己品尝到了劳动的滋味,收获了幸福,长辈们同样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这不仅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了生活,而且也在体验中深化了认识,在情感的交流碰撞中提高了道德修养,在不经意间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

二、让生活孕育品德课堂

生活是孕育品德的田园。作为品德教师,我们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正确把握品德教学与儿童生活的链接点,将生活变成学生学习的生动教材。

1.寓品德教育于学校生活之中

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我们要让校园内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寸土地都能“育人”。校园里,有些学生踩踏草坪,破坏绿化;有些学生浪费水电;有些学生乱抛纸片果皮……针对这些不良现象,我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这一课前,主动与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取得联系,在课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我为校园设计公益用语”,并告知学生,学校将从中择优选用。尽管学生设计的标语并不是那么的让人惊喜,但是学生设计标语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学生自己设计的标语、发出的倡议,往往更容易遵守,更容易被接受。

2.寓品德教育于家庭生活之中

家庭是每一个孩子学习生活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的许多行为,都是从父母的为人处事及言行中模仿得到的。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父母的疼爱”一课时,谈到“你是怎样尊敬长辈的”,许多学生都会提到,我妈妈是怎样关心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有时我也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些事。从孩子们天真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家庭生活对儿童品德培养起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

3.寓品德教育于社会生活之中

第5篇

【关 键 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1]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而每个地区因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其状态必将有所不同。因此,于2011年6月对庐江县某小学3~6年级的120名小学生进行测查,从而了解庐江县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希望为制定相应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以整群取样法抽取庐江县某所小学3~6年级120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经过原始数据处理,获得有效问卷112份,其中三年级35份,四年级22份,五年级29份,六年级26份,留守儿童54份,非留守儿童58份,男生63份,女生49份。

2. 研究方法。(1)调查工具。本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等编制修订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为测试材料,对样本进行了调查研究。该量表制定出全国常模,由对受评者最为了解的教师作答,适用于小学生群体,对筛选、诊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的成效。量表由8部分组成,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特种障碍。共80个题目,每10个项目组成一个分量表。总分在65分或以上,一般可以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若一个量表的合计分数达到10分或以上,一般可以认为存在该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

量表的效度检验:内容效度,各个因素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在0.573~0.843之间;校标效度:本问卷与SCL-90的相关系数为0.542(n=75,p

三、结果与分析

1.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表1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项统计结果

表1是对各分内容量表所做的统计,样本的大体情况比较明晰地展示在表中,从最大值、最小值和标准差栏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内部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又尤以总标准分的差异值得我们去关注。在被调查样本中,总标准分中的最低分是11分,而最高分是85分,同时15.032的标准差进一步证实了学生内部存在的巨大差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校3~6年级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是7.1%,性格缺陷和学习障碍是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检出率分别达14.3%和12.5%。由于目前独生子女比较多,孩子在家中习惯以自己为中心,并将这种观点和行为带到学校,必然影响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而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对待子女的学习指导方法欠缺,且在应试教育这种大背景下,考试仍然被作为学校最主要的评价手段,学生的兴趣势必会受到影响和遏制。

2.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表2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不同性别儿童

心理健康状况统计结果

注:*P

表2的结果显示,庐江县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无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某些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学习障碍维度上效应显著,P=0.009,P

3. 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表3 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统计结果

表3的结果显示,年级与年级之间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某些品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三年级与四年级学生在性格缺陷维度上效应显著,P=0.003,P

四、讨论

1. 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本研究通过对庐江县农村3~6年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庐江县农村小学大多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不同维度上有较大差异,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指导;同时,处于高分端的那些心理不够健康的学生是我们必须给予更多甚至特殊关照的,因此只用团体辅导帮助这些学生是明显不足的,辅之以个别辅导却是非常必要的。

2. 留守与非留守、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较广泛的关注,部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负面描述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不良环境的消极作用,忽视了个体发展的积极性和留守内部的差异性。[3]同样环境下,有些留守儿童发展不良,而有些却发展良好,是否受逆境的不良影响同个体的认知与人格有关。明事理、乐观、坚强坚韧等特点能够使个体把逆境当作机会和动力,奋发向上,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弹性”或“韧性”现象。[4]以往研究也表明,这些积极的情感可能会成为一种保护因素或发展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平衡、战胜环境的消极影响。[5]因此,对于儿童心理上存在的某些健康问题不一定是留守所造成的。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不能一概而论。

本研究显示,不同性别的儿童心理健康是存在差异的,在学习障碍、社会适应障碍以及不良习惯心理健康维度上,男生均高于女生。有研究表明,男孩的生理和心理成熟期晚于女孩。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男生在学习、社会适应及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显然高于女生。

表3的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各有差异,六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好,而五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可能与学生的心理转型期的不成熟有关,而六年级的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已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其次,三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可能与在学习中出现的转折有关,此时的学习任务高于心理发展所能承受的原因,是心理发展相对滞后所造成的。[6]同时,不同年级常见的心理问题不同。

小学生的身心还处在一个不完全成熟的状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应该及早地、及时地给予疏导和矫正,从而防患于未然。

五、结论

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在112份有效问卷中,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是7.1%;性格缺陷和学习障碍是影响农村3~6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检出率分别达14.3%和12.5%。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差异。

(3)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障碍、社会适应和不良习惯维度上,男生均高于女生。

(4)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某些品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三年级与四年级学生在性格缺陷、品德缺陷、行为障碍维度上效应显著,三年级学生性格缺陷高于四年级;四年级学生品德缺陷高于三年级、行为障碍高于三年级;四年级与五年级学生在情绪障碍维度上效应显著,五年级情绪障碍高于四年级;五年级与六年级学生在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维度上效应显著,五年级均高于六年级。

注 释:

[1]徐浙宁.665例上海儿童心理咨询个案研究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6(7):33-35;田云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39-40.

[2]龚建良.《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及试用[D].浙江师范大学,2008:17-19.

[3]张若男,张丽锦.农村留守儿童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J].儿童少年心理卫生,2009(6):426-430.

[4]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4):314-317.

第6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既有与生活贴切的显性目标,又涵盖模糊的隐性目的,然而儿童喜欢新鲜稀奇的事物,注意力长时间不集中,这就需要依据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设计儿童喜欢的课件,如编儿歌、改流行语、编童谣、分组角色扮演、做游戏、绘画、讲故事等方式方法,通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教育。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程度相符合,教学就越强调学习情境的生活化,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环节,让学生亲身体会去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去体验生活的节奏,这样,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会更容易接受。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模糊,不精确;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结合生活的实例让学生生动、贴切地认识到书本内容的本质,真正的学以致用,使教材内容结合生活,设计场景、实例,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该学的知识,深化学生对教学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1.游戏

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具有很大的作用。采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形式,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流,在了解人际交往上也给了学生很大的帮助,初步形成与人合作的行为习惯。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下册1单元第1课《家人的爱》,为了让小朋友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学会尊重、体谅、关怀父母,教师可以设计保蛋游戏,每人拿一只鸡蛋来到学校,在这一天的校园生活中,不能让鸡蛋摔坏、冻坏、热坏,不能让鸡蛋离开你的怀抱。活动后让他们畅所欲言对活动的感受。在无声的教育中,让孩子意识到尊重父母、体谅父母的重要性。

2.情境模拟

情境模拟使学生依据特定的教材内容设计生活片段,设定案例,让学生真正从实例中体会到书本的内容,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8课《家里来了客》,教师可以让小红扮演礼貌对待客人的主人,小明可以扮演不礼貌对待客人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这个情景模拟来反思自己的情况,想一想如果自己家里来了客人应该如何表现,通过这个情景模拟可以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日常礼貌的养成教育。

四、教学过程生活化

1.课前,注重调查和积累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基本认识

案例:人教版《品德c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交通与我们的生活》,老师在上课前让学生分成小组搜集材料、调查情况:(1)搜集有关交通安全、交通标志的相关资料,作摘录或制成一份小报。(2)搜集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资料。(3)做交通标志竞赛活动,小组比赛。

2.课中,注意剖析和体验生活范例,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只有一个地球》,老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破坏环境造成的不良后果的实例,引导学生对其行为结果带来的坏处进行深刻的、合情合理的价值分析和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对环境的保护之心。在“体验”的驱动下,使学生很快明白了“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

3.课后,注重实践和拓展生活材料,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我们给自己定规则》,教师可以在课后检测学生给自己制定的规则的完成状况,定规则不难,贵在坚持。为了真正落实这一活动,教师还可以在学期末做一个总结评价,看看哪位同学能坚持到最后。

五、教学评价生活化

1.教学评价要注重对课堂中学生学习意义的评价

教师要将课内教学内容向学生课外的学习和活动进行拓展,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让学生受到教育,从中获得实践经验,提高认识社会、感受社会、适应社会的相关能力。学习品德与社会最终的结果是让学生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性和期待性语言去评价学生

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发展。但在成长的过程中,被认可,被期待,可以更多地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这样也会激起孩子更大的探索动力。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参考文献:

第7篇

公鸡吃食和学生学习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蕴含的道理却可以相通。教育,不是往学生的脑袋中灌装东西,而是让知识在孩子的脑海里慢慢“生发”出来。对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要从生活实际着手,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使品德教育做到“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

一、准确把握,确定体验活动的立足点

准确把握活动目标。体验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宿。体验活动应该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依归。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试一试》一课活动目的有三点:从不同角度体验买卖活动;理解人们在买卖活动时的不同心理、考虑问题的不同方式;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往。于是,教师就设计“过三关斩六将”体验活动。第一关是能工巧匠,请为手中的白背心设计并制作图案;第二关是巧舌如簧,请各工作室进行现场产品推销;第三关是明察秋毫,请各工作室派出两名采购人员外出进行背心的采购,其他人员留守在摊位进行销售。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到了买与卖不同的角色。比赛一环紧扣一环,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极高,且在比赛中发挥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分工较为明确,也能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

准确把握学生的体验需求。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很优越,全家的生活重心全在孩子身上,这就必定造成孩子们看不到自己以外的人和事。针对这种体验“盲点”,我们有责任带领学生去用心观察。比如,上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我爱爷爷、奶奶》一课时,为了突破学生情感感受的缺憾,我请学生调查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曾经和正在为社会、家庭做出的贡献。学生们通过调查,了解到爷爷、奶奶对社会、家庭做出的贡献,非常感动,纷纷表达了对爷爷、奶奶的爱戴之情。

二、创设情境,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体验

1. 媒体烘托情境,在感受中获得领悟。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直观为主,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入丰富教学资源,创设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目悦、耳悦、心悦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在反复品味中感觉身临其境,引感的共鸣,发展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呈现生活情境,在体验中感同身受。

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节俭日”里话节俭》时,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理解“节俭”和“精打细算”,我在课前就布置了家庭作业:向家长了解家里每月的收入与支出,并且算算自己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通过调查,学生都发现和了解了父母用在自己身上的钱占了家庭生活花费中很大的比重,由此也能够理解父母的付出,认识到了节俭的必要。从中可见,以现实生活为立足点和切入点,学生对于知识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 创设冲突情境,在思辨中触及心灵。

我们的孩子想法多,变化很快,也容易出现说一套做一套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看到学生在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矛盾和困惑,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个表情,有时是通过一个动作流露出来。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让学生的心海卷起波澜。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安全自护我能行》一课,在“如何面对陌生人”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播放一段真实的电话录音:一陌生人(其实是教师扮演)打电话到某同学家,称其是社区义务服务员,正在筹备一个英语角活动,需要做一个信息登记。大部分被电话采访的同学都如实地交代了自己家庭的信息。对于这一情况,学生之间产生了意见分歧。这时,作为裁判员的教师要教会孩子的是“判断”和“应变”。其实,面对陌生人的问题,我们选择沉默,并不是不诚实的表现。

4. 巧设问题情境,在追问中寻找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设计一些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用生活教育生活。如,上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安全自护我能行》一课时,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我设计了“画一画,想象中的陌生人”“圈一圈,别人不可触摸的地方”“喊一喊,‘救命啊!’”这三个体验环节,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自我保护。

三、课外延伸,拓宽体验活动的范围

1. 校园生活的实践。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实践的主要场所。每天校园环境的打扫是很好的劳动实践;观察校园植物是很好的体验项目;了解老师和学校工友工作也是实践活动;观察校园安全隐患也是调查研究。另外,学校还可以有意识地开发校园实践基地。厦门市松柏小学就在2009年开辟了“百草园”,里面有200余种中草药和200米长的中草药文化长廊。

2. 家庭生活的实践。

虽然学校教育在整个思品教学中起了主导作用,但是,培养人才的“第一学校”还是家庭。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第一环节――家庭,也是课堂教学效果得以真正体现的一个场所。如,在“快乐家庭列车”举行“爸爸妈妈抚育我”这一教学环节时,通过学生自己收集、回忆、说说、画画等方式,列举生活中鲜活的小事例,讲述爱的切身体会。“爸爸妈妈抚育我,我爱爸爸妈妈”的情感种子深深地播在孩子们的心中。

3. 社会生活的实践。

品德与生活教学不能只限于校园,应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教学中,我试着把品德观点化为社会实践的内容,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方式,让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锻炼,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合理购物ABC》一课的教学。课前,教师带着学生们来到学校附近进行“趣味购物”。学生们如同出了笼的鸟儿,蹦着跳着,在各个商店、小摊前穿梭着。带着收获和各自的记录表,我们共同讨论:怎样购物才合理?买什么样的商品才能让人放心?这就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扩大教学空间,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明白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

第8篇

德育系列课程讲师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学前教育科德育系列课程讲师,任三年级《职业素养与法律》与二年级《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师。

第一,在教学方面,承担德育与法治课程的讲授,要坚持推动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优良品德的形成,结合课程内容设置优势,以学生成长中逐渐拓展的生活的基础,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法律素养及人文素养打下基础。第二,在领导交付的其他工作方面,继续协助科室行政事务,协调好本职工作与行政兼职工作,完成好学生教学行政中的档案提取工作。第三,做好新闻通讯整理,及时、准确、高效地为校宣传办供稿,反馈学前教育科最新工作成果。

在教学方法上,侧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设计,在熟悉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继续采用互动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活跃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利用现有条件,积极争取运用多功能教室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多媒体等进行辅助教学。

同时,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贴近学生言传身教。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生,并学会向学生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多多鼓励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给予及时的、真诚的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接纳学生的各种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进而成为未来工作岗位中意志坚强的人、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在教学目标方面,政治德育系列课程要让学生通过系统的教育与学习,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明确人生目标,培养良好的组织和纪律观念,弘扬民族精神与优良社会品德,努力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学习哲学,初步建立系统的世界观。三年级的学生,处于教师资格证考前冲刺复习阶段,本学期继续二轮复习,加强练兵,适应考场和未来求职需要。

教学理念方面,要紧跟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加强理论学习。重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关心每一位学生。注重平时学习与巩固,循序渐进。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巧用时事政治与社会热点。营造轻松、融洽、明主的学习氛围。注重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和学法上两个方面的指导,进行心理品质教育和思想教育,要求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

总之,我将不断学习,适应新形势,学习新方法。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在平凡的岗位上精心耕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第9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化;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15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6.101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一门很重要的综合性课程。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品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国情教育等等的培养、矫正,来促成他们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使他们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正因为品德与社会课程肩负着这样重大的教育责任,直接关系到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的作用,深入贯彻实施课程教学的理念,引导学生在自然与环境、人文与规则和社会活动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交互中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体验,加深对人与物及社会的正确认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部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同时还进一步指出“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理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要想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的目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深入思考课堂教学如何生活化的问题,尽量做到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使得教学内容能够生活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唤醒、丰富学生的体验,使得课堂活动能够生活化;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内外的联系,使得学习所得能够生活化。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从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出发,品德与社会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是一个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无视学生年龄阶段心理特点,不依从后道德发展规律的教育肯定是不足取的;不把教材与现实生活相挂钩,进行脱离实际的照本宣科也是不足取的。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品德与社会教师就要在正确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把课堂教学与广阔的生活背景相挂钩,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正确的学习目标、鲜活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品德的修养。

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有《平安回家》这样的一课。如果我们教师没有加以重视,而是简单地照本宣科的话,那么这一课本应有的教育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就会因此丧失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机会。而如果我们能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生活化,使课堂所学与相应的活动都能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多多挖掘发生在身边的生活例子,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恶果,顺便学习各种常用的交通标志,那么必将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学生心中深植模范遵守交通规则的观念。

二、课堂活动生活化

国外的教育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教育原理:单纯的听和看所取得的教育效果是远远比不上听、看、做的教育效果的。在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中,也一样倡导使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多种样式的展示活动。特别是针对小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而言,如果我们采取的是一味的说教方式,那么难免会使学生对品德的学习感觉枯燥乏味进而产生厌烦。只有我们引领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习才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的效果才会有保障。

还是以三年级上册《平安回家》一课为例。在课上,我先是让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熟悉,要求他们勾画出学习的重点。然后我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说说认识的交通标志并进一步想办法演示一下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接下来,我再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对他们的交流所得进行展示。当看到有的学习小组用小品的方式来表现有的同学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受伤,走路一瘸一拐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堂课的学习效果已经很好地达到了。紧接下来,我再用多媒体展示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家破人亡的惨状,使得教学效果在极大程度上得到了巩固。

三、学习所得生活化

第10篇

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师如何把握学科特点,有效链接“生活”,从而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抓住细节,让观察成为习惯

纵观品德与社会教材,它设计了大量同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说说我们的学校》《校园的发现》《家乡的风味小吃》;四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商店》《我是理财小能手》《大家生活在一起》;五年级上册《乡村新发现》《这一方水土……》;六年级上册《让田野告诉你》《走近车间》等,这些主题有着鲜明的生活化色彩,旨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有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教师要借助教材引导学生从生活点滴入手,从细节去观察,从而找到道德教育展开的“生长点”。

如四年级下册《流过家乡的小河》一课,如何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调查家乡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在调查之前,我对本班的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发现本班的学生来自不同区域,既有来自城区的,又有来自农村的,不少学生经常和家长回农村。基于这样的情况,我将本课要探究的内容事先告诉学生,让他们在合适的机会展开调查。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我借助课件让学生感受水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回去关注家乡的水资源,并在课堂与学生讨论如何探究。在这样的铺垫下,学生们课后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与同伴制定了调查计划。在汇报时,有的学生说:“我和爷爷亲自来到家乡的小溪,爷爷给我讲了小时候小溪的情况,通过对比我发现,小溪的水资源越来越少,而且受到污染的情况也日益严重”;有的学生说:“爸爸带我到安溪的自来水厂进行参观,让我深刻感受到自来水的来之不易”;有的学生说:“我和同学一起沿着安溪的河滨路走了一圈,发现大龙湖的水有不少污染物”……面对四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抓住生活,抓住细节,让学生从身边能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并在学生调查前、汇报时渗透观察方法,从而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并能对观察的现象进行思考。

二、以境激情,让探究变得主动

品德与社会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展现了一个个生活情境、社会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教学辅助手段全面进入课堂,给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带来了机遇。如果教师能二次处理教材,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本展示的静态情境制成多维的动态情境,有助于刺激学生的视听,促进学生的思考,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如四年级上册《可怕的自然灾害》一课,如何让学生通过多方搜集了解各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课堂开始,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台风席卷大地时的各种声音:狂风呼啸、大雨倾盆、电闪雷鸣、树枝断裂、房屋倒塌、人们呼救,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由于安溪地处福建南部,每年都会受到几个台风影响,学生对台风有比较深切的感受。接下来,教师提问:听了录音,你们猜是发生了什么事?请你们发挥想象,有可能出现怎样的情景?学生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台风来临时、台风过后的情景,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学生在情境的渲染下,容易切入新课探究。接下来,教师出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灾害?家乡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它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损失?在情境的触发下,学生会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并尝试利用各种渠道去了解各类自然灾害,他们会以积极的心态去探究,并能在探究过程中主动思考。

三、实践拓展,让能力得到发展

2011年版《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定为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它明确要求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说,品德与社会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获得更多对社会的认知。

如五年级下册《社会生活有规则》一课,本活动主题是第二单元《规矩与方圆》的第二个主题活动,它是在学习“校园红绿灯”主题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将规则的范畴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基于这样的主题,结合生活的背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环境的调查理解“社会生活有规则”?课堂教学时,我结合学校周边的交通环境和生活场景设计课件,通过展示几幅生活场景,让学生说说生活离不开的规则,从而感受到文明、和谐的生活需要人们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谈谈生活中的规则,如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从而让学生对社会生活有规则有更为深刻的体会。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课后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深入安溪城区的各个角落了解遵守社会生活规则的情况。为了完成任务,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商场、菜市场、医院、车站等进行调查,通过生动的事实说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可以说,通过引导学生调查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感知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正是建立在充分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从小学三年级贯穿至六年级,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身边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正是社会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教师要以教材为载体,有效链接“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11篇

一、以感生命之恩培养感恩意识

生命对每个人而言只有一次,父母辛辛苦苦养育我们,常常为我们牵肠挂肚,我们是他们心中用毕生无私的爱来雕刻的天使,实际上父母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因而,对于生命只有以感恩的心去面对、去感谢才会更好地拥有生命。像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们的生命》就是一课好教材,通过探寻生命的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亲人的爱与期望寄托在自己的生命之上,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教育学生要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心怀感恩。教学前我先设计了以下一些问题让学生回家采访家长:1.我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从我们名字的来历当中,你发现了什么?2.从我们生命的孕育、诞生、成长过程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事呢?(1)我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有哪些反应?为了我的营养、平安、健康,妈妈吃东西有哪些改变?妈妈又是怎样保护我的?妈妈生病了怎么办?此时爸爸、爷爷、奶奶,家里的亲人们都做些什么呢?(2)妈妈在我出生的那天经历了怎样的痛苦(甚至是危险),家人的急切和期待又表现在哪些行为上?(3)我的成长中有哪些骄傲和惊喜,特别是“第一次”,给家人最深的是哪些呢?(4)在我记得的成长岁月中,让我最感动的、记忆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如:生病、取得成绩、失败、出现意外、迟回家、走失等等,感受家人的关心、高兴、焦急、期望)此课的重要教学资源是家长,通过采访家长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获取最鲜活的信息,并在亲子交流中一步步迈进生命的情感场。在上课时,通过让孩子们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生命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吗?整节课学生动起来了,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有的还带来了见证自己成长的纪念品如:小脚印、手环、出生纪念册、光盘、婴儿照片等,经过一节课的分享、体验、感受,在此引导学生梳理自己的感悟,体会生命中承载着家人的爱与期待,引导学生用珍爱自己的生命来报答家人的爱和期待。

二、以感自然、社会、祖国之恩激发“感恩教育”

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太多,没有大自然谁也活不下去,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太阳给予我们光明和温暖,月亮照亮了夜空,春光融化了冰雪,大自然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了我们;一个人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不可能不与外界接触而独立存在,我们都要从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获得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祖国是我们具体生长的地方,祖国不仅是疆土,还有她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千万儿女,许许多多的优秀儿女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而献身,祖国母亲经过波澜壮阔的摸索,阔步赶上了时代潮流,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走在时代前列……因此,我们要有感念自然、社会、祖国之恩,怀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大自然,爱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相处,要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这一点我经常在教学中加以强调,如在教学六年级品德《只有一个地球》时,我紧紧抓住生我养我的地球母亲这一主线,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真正做到“用心呵护地球”;在教学三年级品德《来自社会的爱》这一课时,重点抓住第二个主题“社会为我们做了什么”提示学生了解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来自家人、学校的爱,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爱,感受和体验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给予的关爱和保护,激发学生与社会上的人和谐相处的情感;在教学《江山多娇》、《伟大的先人》、《我国的国宝》、《日益富强的祖国》这几课时让学生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三、以感父母之恩开始参与体验“感恩教育”

实施感恩教育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教学时我积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先从感父母之恩开始,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如在教学三年级品德《家人的爱》、《读懂爸爸妈妈的心》这两课时,在学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涵着对子女深深的爱之后。我先让学生人人动手设计“为父母洗一次脚”、“帮爸爸妈妈捶背”等活动,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最后表演一下自己的做法,使学生在体验中对父母产生感激之情,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孝敬父母的情怀与欲望,然后趁热打铁叫学生议一议:对他人给予的恩惠,我们应该怎么办?从而将“感恩”内化到学生心灵的深处。总之,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增强学生感恩意识,强化感恩行为,让学生永怀感恩之心,常做感恩之事,做一个道德高尚、关爱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人。

作者:钟昌国 单位:四川省广汉市高坪镇小学

第12篇

1.命题原则

试题的命制严格按照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相联系,重视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水平。适当控制题量,杜绝偏题怪题。严格控制试题的难度,易、中、难题的比例掌握在70%、20%、10%左右。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实验性试题分数不少于20%。为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在语文试卷中设置考查汉字书写能力的试题,分值为2-5分。

2.考试的科目

初三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体育健康,初二年级的地理、生物为毕业升学考试科目。

英语听力口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信息技术为毕业升学考查科目。

3.考试的组织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合堂)、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堂)、地理与生物(合堂)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

英语听力口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信息技术考查由县(市)区教育局(教育办)组织实施。

体育健康按照现行规定与办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