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就业创业论文

就业创业论文

时间:2022-09-23 23:19:20

就业创业论文

第1篇

摘要: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拉动就业的强大驱动力,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极低,制约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因素是创业支持体系不完善。要想尽快提升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水平,一定要构建并能落实好一套全方位的高效的创业支持体系。青年大学生有广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创业的智慧,他们是创业的主力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引擎,理应得到政府、高校及社会的重视,将创业支持的重心转移到青年大学生身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就业;支持体系;创业支持体系

创业是具有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及创业资源的人发现和捕捉市场机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创业需要良好的创业环境来营造,这与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全球创业观察》(GEM)2002年度报告显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人数占据大学生总群体的20%-30%。特别是斯坦福大学的师生,闻名世界的高科技产业群基地硅谷有60%-70%的企业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据麻省理工学院1999年的一项统计,该校毕业生已经创办了4000家公司,现在闻名于世的微软、雅虎、Google等最初都是在校大学生创办的公司。

相比之下,2002GEM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人数还不到毕业生的1%,2009年《社会蓝皮书》也表明,我国自主创业型就业极少,只占1.2%。此外,据2008年江苏省镇江市4所高校的大学生毕业去向的问卷调研中发现(见图1),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仅占毕业生人数的5%,仅以江苏镇江高校为例,说明大学生创业还处在意识萌芽的阶段。

大学生就业难是摆在我国面前的突出问题。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国外的创业实践证明,创业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方面共同实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完备的创业支持体系,体系构建见图2。

1宏观政策保障体系

1.1政府的创业政策支持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有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创业企业尤其是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环境还不够友好,因此我国政府将在鼓励创业企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企业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鼓励大学生创业,尤其是科技创业的政策。国家要简化流程,降低公司注册登记前各方面的手续准备的门槛,要鼓励地区考虑为优秀创业者提供户籍、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帮助,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友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增强社会对创业大学生的信心。

(2)融资服务的政策。目前我国的创业投资市场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大学生创业起步阶段各方面尚未成熟,很难吸引到风险投资,因此依靠政府制定融资政策已成为必然。国家可专门为大学生创业开设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小企业担保基金专项贷款以及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开业贷款担保,扶持大学生企业度过最初的孵化期,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享受不同的融资政策优惠。

(3)税费减免的政策。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制定免收1年的登记注册费、个体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经济合同签证费等的政策,还要保证相关单位能够保证落实这些政策。

(4)场地扶持的政策。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共同投资建设一批孵化器、科技园和创业园等,鼓励大学生创业企业入驻创业园区。政府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资金补贴和其他帮助,鼓励社会机构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帮助。

(5)创业指导咨询的政策。借鉴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的做法,组织建立创业专家咨询团,为缺乏商业经验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咨询服务,主要以财务、经营计划、市场营销、技术和融资为主。

1.2高校的创业政策支持

高校是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形成的重要教育基地,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制定政策不仅鼓励学生创业,更要鼓励教师创业,有助于培养一批教授企业家和大学生创业家。

(1)学生管理方面的政策。高校要推行弹性学分制,实行完全学分制,允许有能力适合创业的学生休学创业,允许延期毕业或是在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以便及时抓住时机进行创业,解决大学生创业与学业之间的矛盾。在此方面,清华大学就走在了全国前列,推出了“休学创业”的举措。武汉大学也有先例,曾出台了“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两年”的政策。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评估制度,即对创业大学生的项目、资质、动机等情况进行综合的考量和评估,以确认其是否可以享受“休学创业”的资格。

(2)技术转移方面的政策。众所周知,硅谷早期不少高新科技企业是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的。我国高校应该积极借鉴斯坦福大学的经验,加强自身的技术转移工作建设,制定有关政策加强高校师生高新技术商业化转移的运作,鼓励师生创业。

2创业教育拓展体系

深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营造一种自主创业氛围是高校的己任。自2002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全国九所高校设立创业教育试点以来,多数高校还停留在创业大赛等形式的创业教育上,无论是课程内容、体系、形式上都不够完善,不能体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及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因此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拓展体系。

2.1建立创业课程学分制管理体系

应该将创业课程纳入正常的学分体系,创业意识培养方面的课程应该以必修课为主,主要面向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而在后续的创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则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主要面对三、四年级的大学生,也欢迎有兴趣的一、二年级学生选修。另外,各个学院也可以针对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开设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创业课程,把专业知识、技能和创业项目有效的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创业信心。

2.2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锤炼体系

一是要按照创业规律编排系统的课程体系。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的借鉴美国著名的创业教育领先者百森商学院的做法。即将“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5个部分内容贯穿在学生课程体系中,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企业的整体观念,避免传统的将创业课程分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作业管理等分散课程带来的创业知识零散、割裂的后果。二是要重视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创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将创业教育最终落实在创业实践上,百森商学院的就是将一些实践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程后,就被分成若干小组,体验企业的创办、拓展、答理和清算过程。

2.3搭建大学生创业讲堂培训体系

在这个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置了专门的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各个地方高校也要建立适当的培训机构,邀请有创业经验的风险投资家,知名企业家做客创业讲堂,开展创业高峰论坛、创业沙龙、创业报告会、创业讲座等诸多形式培训活动,为学员传授企业创办、企业管理、企业家精神等方面系统的课程,培养学员的“企业家素质”。此外,培训机构在培养方式上要采取个人自主学习、集中培训、实习操作、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要对学员进行筛选,选择一些有强烈的创业动机和创业激情的人参与培训,提高创业的成功率;要做好检验审查工作,通过对创业计划书的评审决定创业团队能否进驻创业园或是获取创业基金的扶持,并由此环节走向创业实践的环节;最后高校和地方政府要根据创业的实际情况共同扶持已经创业的团队,推动其走向市场化运作。

2.4营造科技创新活动素质拓展体系

浓郁的学术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是孵化科技成果的温床,高校要依托共青团的政治、组织优势,广泛开展“挑战杯”科技竞赛、科技节、科研立项、学术大讲堂、科普周末、科技创新论坛等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以此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高校在为学生提供科研基金的同时,更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科研培训机制,将“信息检索、选题、课题申请、撰写论文、文章发表”等环节的培训集成起来,要建立导师与学生的“科研指导”机制及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科研帮扶”机制,为学子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加大创新的思维到创新成果的转化。

2.5创建创业实践活动提升体系

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及大学生自主创业实习基地的作用,发动一大批合格的具有了一定创业家素质的学员赴企业或是见习基地实践,满足大学生接受实践锻炼、增长才干、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需要。

2.6搭建创业企业运营扶持体系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美国MIT的“5万美元商业计划竞赛”每年都会诞生5-6家新企业。我国也已经举办了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每一届竞赛都会有一定的项目获取风险基金,高校要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契机,对“经营开店项目、加盟连锁项目、新产品项目、科技成果专利项目等可操作性强,风险相对小,成本低、市场潜力较大的实体经营项目”市场化运作,撰写创业计划书,经创业委员会评审,合格者可获取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扶持,进驻大学生科技园或是孵化基地,开展科技含量较高的创业活动;亦可在校内注册公司,充分瞄准商机,开展经营商业活动;也可充分利用项目推介会吸引创业风险基金。

3创业基金扶持体系

2009年《社会蓝皮书》调查显示,45.5%的大学生因为缺乏启动资金而导致创业梦搁浅。据调查分析到大多数学生申请贷款都“半路夭折”了,一方面,学生无力提供抵押或担保,另一方面,银行、工商等相关部门也不是很配合。因此,在此方面,政府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创业资金的融资渠道及信用担保体系,还要联手社会及高校设立专门基金,扶持大学生创业。

3.1政府的资金支持

一方面是税收支持。国外有很多例子可供借鉴。如英国1983年制定《企业扩展计划》,对中小企业投资于高技术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对创办小企业,免征60%的投资税;对创办的小企业免征100%的资本税;公司税由原来38%降为30%;印花税由20%降为1%,起征点由2.6万英磅提高到3万英镑,并取消投资收人附加税。政府要减免各种各样的税收,从而减少初创企业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是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这主要体现在创业基金上,其分“种子基金”和“创业基金”两类。“种子基金”主要以投入少量无偿资金的方式,对大学生科技创业进行短期孵化;“创业基金”则以无偿或投资资助方式,支持大学生依托自主技术成果创办企业。国家地方政府还要优化资金管理,并做好资金支持后的一系列咨询服务工作,确创业基金能够帮助大学生科创企业迅速成长,并最终引来风险资金等其他融资。

3.2社会的资金支持

社会的资金支持主要来自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在金融市场发达的美国,企业容易得到风险投资资本和个人投资家等的资助。但是,风险投资门槛也比较高。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还不成熟,对于多数创业企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很难得到风险投资者的青睐。另外,就传统的银行贷款渠道而言,其担保条件比较苛刻,对正处创业期的小企业来说,缺乏资产等条件作为抵押。因此,仍然需要政府帮助社会投融资机构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融资支持。在此方面,可以仿照发达国家的做法,由专门的银行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企业,尤其是科技创业的小额放贷业务。初期由政府提供担保,联合高校对创业企业建立信用体系。此外,还可以对投资大学生创业企业的风险投资商进行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利用好社会资本,鼓励社会投融资机构支持大学生创业。

3.3高校的资金支持

高校可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种子基金支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5万美元创业大赛计划就是给获奖者5万美元的种子基金。我国目前就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设立300万元的创业基金项目,对学生的创业计划书经评估后进行种子期的融资,上海理工大学每年资助300个创业实践项目,复旦大学是联合复旦科技园、杨浦创业中心等,为基金配套资金1000万元,其所在的杨浦区政府还承诺三年再配套资金500万元。北航和上海理工都是学校自己单独再设立创业基金,复旦是联合政府机构共同拿出创业基金。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去争取企业家的捐款或投资来设立创业基金。但无论形式如何,都是为了能够给创业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原始资金支持。

4孵化器支持体系

有了好的项目,又有了资金支持,创业大学生还需要办公场地的支持,对于一些科技型企业,还需要一些公用的研发设备的支持。各高校要建立科技园,落实有关财税优惠政策,提供创业辅导顾问团咨询、创业辅导课程等服务,要对评估通过的项目进行投资及管理,将大学生创业落到实处。

大学生创业是带动千百万人就业的生力军,作为高素质的知识密集型的高校大学生群体要顺利时代潮流,走在时代潮流前面。未来的就业将是创业主导就业型,而不在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安排”。高校应该尽快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学管理的日程,担负起培育民族创业精英的摇篮,为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姜彦福.全球创业观察2002中国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婉萍.大学生创业教育及保障体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

3薛文理,曾刚.我国创业环境下政府创新基金对创业企业的扶持作用[J].科技与经济,2007(1)

第2篇

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因为它具有众多的优势,例如人文基础实力雄厚、就业范围相对广泛、社会各行业对其需求程度比较稳定,等等。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因为就业受到限制,已成为高考冷门专业之一。究其原因,在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教育文化事业也在飞速向前发展,这都直接影响着人们传统的教育挂念以及人才战略观念的改变。而且,随着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工作单位对专业性要求越来越强,高校专业细化的程度也在增加,但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却一直以人文素养为主,缺乏应用性,这给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就业带来不小的冲击,原来的基础性优势变成了劣势。是汉语言文学在现代社会中褪去了光环,举步维艰。

二、汉语言文学面临的就业困境

1.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偏向知识性,缺少实用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它承载着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历史重任,汉语言文学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外优秀文化及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学习,其核心是关心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即是对人类、国家、民族、集体、个人与自身的一种认知和社会责任,其主要作用还在于发扬和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语言能力和文化素质。由此可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育出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人文的相关工作,其培养学生的特点在于对专业人文素质的培育比较重视。

汉语言文学是基础性的学科,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应用,不注重直接创造出可进行计算的经济收益,也就决定了它不像会计学、计算机、医学类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与现实的应用性,因此难毕业生难以直接找到与专业相吻合的工作。目前,在社会不断进步,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开始考虑就业情况,教育的实用性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追求目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来讲,进行适当变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坚持人文传统的同时,更要积极与社会需要接轨。

2.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模糊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系统是在20世纪中叶形成的,由于时代的限制性,汉语言文学的内容只是知识传播下的衍生品,只让学生接受,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了很多工作所需要的基础性知识,在那个时代是可以被广泛接受的。但是就目前来说,各类型专业人才层出不穷,科技的进步也使用人单位对专业的要求比较严格,掌握基础性知识成了所有毕业生都具备的条件,而对于只掌握了基本知识的汉语言文学的学生来说,这已然没有了竞争优势。

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貌似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比如:语文教育、文案策划、秘书等,却对这些工作都没有专业性,而这些职位在很多高校都已经存在着专业的课程和专业的人才,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模糊的定位就会成为就业的一大阻碍。

三、如何进行就业创新教育

1.改变教学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在当代社会,讲求效率、注重目的性已经是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培养传统的人文素养,不可能直接创造利益和价值,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想生存并发展下去就必须进行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的彻底改革。当代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字工作者根本不能满足行业用人的需求。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把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应用型综合人才上。在培养目标定位的时候,要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不同行业人才规格的需求,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重点的特色培养模式。

2.改变教学内容,增加毕业生就业优势

第3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就业;能力

一、就业形势

今年5月6日,国务院总理在人社部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时强调765万高校毕业生在内的1200多万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位置。自高校扩招以来,每年毕业生都有所增长,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338万,2010年高校毕业生631万,而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765万。在这样的形势下,几乎没有了所谓的好专业,所有学生找工作的难度都在增加。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企业发展放缓,对新员工的需求量减少且要求更高,毕业生的数量却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成了更大的买方市场。

二、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需求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但是职业技能与空缺岗位不匹配造成的结构性失业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笔者通过对50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访谈了解到,很多毕业生与企业失之交臂是因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存在巨大问题。人力资源管理者对毕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基本能力能达到满意,对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也基本满意,但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应变能力也不理想。人力资源管理者普遍认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差、责任意识缺乏,个人期望值过高,求职目标不清,建议学校加强素质教育,锻炼学生实践、创新和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而这几个方面正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包括思想、知识和能力等几个方面。创新创业意识、观念和精神是思想范畴,从意识到观念再到精神的培养,是普及性教育到个体化教育的过程,但都是创新创业思想的强化,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创业知识是理论基础,为创新创业提供行动准则和依据。而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是人的行动力,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来获得。

目前仍有很多人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所误解,认为不创业就没有必要参与创新创业课程。与传统教育相比,创新创业教育突出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结构的根本性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并不单单服务于创业,也服务于就业。它强调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精神,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就业能力的途径

1、通过创新创业意识、观念、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就业和工作的主动性

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创新创业意识、观念和精神的培养,改变学生在大学里失去考试、升学的压力而产生的惰性和某些社会因素造成的优越感,以及被动就业的误区,让学生在就业和工作中能更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谋求创新,避免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快速更新的市场经济中丧失活力。

2、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为非管理学专业学生提供了认识企业管理的途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它包括从企业的创立到企业的经营发展、政策法律、行业规范等多方面的商业知识。这些知识每个人在工作中都要接触,但是非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根本没有学习这些知识的途径。创新创业教育能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如何管理企业以及如何管理自己,同时也学会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只关注个人的得失,增强个人的责任感。这些知识也包含了企业员工的工作准则、工作方法和工作路径,能够指引学生有目标、有准备地工作。

3、实战与模拟实战的形式让学生提早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并提高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形式更关注实战和模拟实战,这种教学形式比起传统的授课形式更直接、更真实地把企业的运营管理呈现在学生面前,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限于教与学,而是教与体验。这种形式的学习力度更强,影响力更大,能让同学们提早接触、认识社会,也能切身体会到公司经营的复杂性,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快速进入角色,明白自己的职责。

实战和模拟实战的形式能让学生动手操作而不是“纸上谈兵”,让他们把所学应用于实践中,检验自己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并锻炼实践能力,在就业之前充分认识自己实践能力的不足,及时学习改正。

4、创新创业教育让创新常态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任何企业引进人才的目的都是为了长期的发展。对于每个发展型的企业,创新人才是成功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提倡的创新是终身创新,是将创新能力普及,而不仅是解决某一问题。大学生经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能将创新思维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提高危机处理和应变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霆,曾湘泉,杨玉梅.提升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3)

[2]李宪.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途径[J].教育探索,2012(10)

第4篇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

 

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扩招,越来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逐年涌入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随形势,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一、就业指导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

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时611万人,到2010年则达到空前的630多万,2011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将有660万人,往届待业的毕业生数量开始累积,使得就业工作压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据有关研究预计,包括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2011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900万人,宏观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而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

除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这一因素之外小论文,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错综复杂。这些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就客观因素而言,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状况受到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用人单位人才需要倾向、社会就业和失业比重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就主观因素而言,大学生个体能否就业与其就业观念、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等个人因素关系密切。而高等院校应该主动承担社会大环境和个体之间的沟通工作,它们能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便是就业指导。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部分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科学、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尤为重要。就业指导一方面能通过介绍就业形势,使就业大环境能够深刻、准确地为大学生所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专门培训,帮助大学生提高相应的素质和能力,调整就业观念。虽然就业指导不能改变大学生就业的大环境,但它直接作用于大学生主体,化解或缓和了就业主体和就业客观因素之间的尖锐矛盾,相对地削弱了就业形势的严酷性,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因此,就业指导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应处困境而思有为,大力开展高校就业指导,赢得大学生应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主动局面。

二、观念树立:建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为人的发展,因此仅把发展当做工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追问发展的目的。着眼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更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应该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那就意味着,就业指导服务的首要对象,不是高校自身,而是在大学生的发展。

就高校而言,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到社会名气和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就业率是教育管理部门评价高校就业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也是高校考核其责任部门工作工作到位与否的标准;此外,就业率还是国家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参考指标。就业率评价指标单一、缺乏科学的就业评价标准,造成了高校只关注就业的“量”,而忽略了就业的“质”——而这个就业的“质”,意味着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岗位是否匹配、工作岗位是否为毕业生所满意、能否为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搭建平台等等。换句话说,学校只重视了就业率的统计数字,忽视了就业率数字背后毕业生的前途和幸福。

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忽略了“以人为本”这一根本目标,转而追逐高校的高就业率小论文,甚至工作的开展完全围绕着就业率来进行。就业指导并没有根据大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方面的指导,而是想方设法让毕业生参加工作了事,将之尽快推向工作岗位,不论其就业层次是否合理。国家大力提倡的“先就业后择业”这一口号,往往成了高校催促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借口。就业指导目标出现了偏差,指向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拉拢说合,这样的就业指导,或许称之为“就业说媒”更加合适。背离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就业指导,往往会造成毕业生违约多、跳槽勤,既有损学校形象,又不利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更让毕业生本人的未来大走弯路,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长期发展。

就业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将更多的精力注入到职业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不能等同于简单的就业安置,它不单纯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是要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对待就业形势和社会的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价值观,自主进行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做好准确的就业定位和充分的就业准备,掌握一定的就业方法,实现自主择业,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发展性需要。

三、内容更新: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求职技巧,更需要侧重于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人才和职位的协调匹配,并且能有利于自身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受就业指导目标功利性的影响,以往的就业指导内容只注重了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指导,就业观念教育是为了让毕业生承担一定的就业压力,带着紧迫感尽快找到工作,求职技巧指导是为了让毕业生短时间内学到能让用人单位相中的“一招鲜”。这些内容并不能让毕业生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更承载了过多的就业压力,不利于大学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旦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即可被毕业生抛至九霄云外,就业指导遂“功成身退”小论文,再无意义可言。理所当然,对大学生而言,找到工作相当重要,只有找到工作才能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开始。但是对于就业指导来说,职业生涯开始阶段怎能作为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呢?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就业指导,应该包括长达四十年的整个职业生涯。

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除了求职技巧之外,还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人格倾向和兴趣志向,寻求到与其人格特征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和工作职位,并以此有目的地进行能力培养,实现大学生个体特征和职业的协调匹配,促进大学生和职业的协调发展。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职业意识、职业理念,遵守职业道德,在长远的生涯发展中保持长效竞争力,使之在职业中完成自我实现,促进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创业教育也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高校就业指导不仅要实现谋生与追求人生理想相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还要实现适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与此同时,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其他因素——诸如如职场处事技巧、就业心理教育等内容,也需要给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培训。

四、形式创新:建立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

真正的教育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按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的顺序进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应该体现出一个循序渐进的科学发展过程,不仅遵循课程由浅到深的逻辑顺序,还得综合考虑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各阶段的心理变化。

以前的就业指导一般都安排在学生进入实习之前或临近毕业的前一个学期,以帮助毕业生能“现学现卖”地运用“一招鲜”,顺利地找到工作。某些高校甚至安排毕业生在离校前的一段时间(两个星期至一个月左右),专门用来上就业指导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强化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虽然就业指导的本意是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实际效果只能同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就业指导往往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门课,也是一部分学生已经离校而另一部分学生仍在求职时可上可不上的课。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或升学、或找工作,其精力和心思都在课堂之外小论文,很难认真学习课程。况且学生就业技能的获得、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都应该有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上不断提高、不断强化的过程,怎能在一朝一夕之间速成?突击的速成式就业指导根本无法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根据大学生在大学生涯的各个阶段不同心理特点和关注面,因时制宜地制定过程性的教育模式。大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适应阶段、发展阶段和离校阶段。在适应阶段,大学生较多地关注环境的适应和学业的规划,就业指导可以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引导他们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并在职业生涯的框架内规划他们的大学生涯;在发展阶段,大学生更多地希望在各项能力方面获得提高,就业指导应侧重于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方面的内容;在离校阶段,大学生开始展望毕业后的生活,则可以开设就业技巧等课程。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必须考虑到人主观的接受意愿和客观的接受能力,而通过全程性就业指导的就业模式,真正做到就业指导围绕大学生这一主体全面开展。

总之,高校的就业指导应该紧随时代,牢牢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促进就业指导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秀,罗国荣.高校就业指导的偏差及其改革方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2]周逸梅.明年大学毕业生将增30万人660万学“抢饭碗”[N].京华时报.2010-11-27.

[3]郑虹.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7,(3).

第5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工科教育;工程实践

作者简介:仇中柱(1969-),男,山东嘉祥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陈小江(1989-),男,贵州安顺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本科生。(上海 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上海电力学院重点教改项目、2011年上海高校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94-02

毕业设计(论文)在工科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让学生把各科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强化专业知识,锻炼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对本专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如今,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成为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这一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毕业设计(论文)培养环节现状分析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质量不高

因为高校扩招,师生比例大幅度提高,但是根据一人一题、三年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不能重复的要求,每个教师每年都要出大量题目,客观上保证每个题目都具有高质量有一定难度;相当部分教师本身实践经验欠缺,工程经验少,科研工作开展的不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实践脱节,甚至部分题目是综述性题目。以上造成了“假题真做”、“真题假做”、“假题没有兴趣做”等等不好的现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十几年不变甚至几十年不变,题目陈旧,不能与时俱进,学生没有兴趣;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得不到锻炼。

2.毕业设计(论文)全部由教师拟订题目,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以往的热动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来看,课程设计的题目都是由教师出题,这些题目都是教师比较熟悉的,加上每年都要出题,题目都会有所相似。学生这时就找来学长以往的设计资料,大大简化了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也就达不到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效果。此外,教师出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难度也有差异,这就造成学生选题比较集中的现象。教师指导很多学生搞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大,且效果也不好,同时学生间抄袭的现象也会存在。

3.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的矛盾

大学四年结束,学生意味着就要走向社会,找工作成了大四学生最重要的事情。这时候就有单位到学校招聘,一些学生忙于面试和找工作,从而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投入不够。而用人单位这时候招聘,看不到学生最后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主要看的还是学生三年的学习成绩,这也就让学生觉得毕业设计(论文)是找到工作后的事,从而轻视毕业设计(论文)。这时候,找的工作的学生只等顺利毕业到单位报道,毕业设计(论文)能混过毕业就行,可见用人单位提前到校招聘,忽视学生最终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让学生满于现状,不思进取,也就缺少了最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机会。

4.学生对大学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对毕业设计(论文)不够重视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大学学习还是停留在应付考试上,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待每门课都是只求通过考试,学生对待毕业设计(论文)也只是当成一个大型作业,教师都会给过,从而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与此同时,学生靠考前突击,通过考试的心态造成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缺乏广泛的认识,课后学生也没有兴趣去了解电厂实际生产过程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就没有疑问,也就难有创新的想法,也就不会去解决问题,这也就是创新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的原因,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是很不利的。当然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是优秀的,他们有对知识的求知欲,对毕业设计(论文)也有兴趣,然而其中的学生缺乏做课题的经验,虽然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已经确定,但具体到该怎样做,学生还是不知道如何开展。这些问题都是现实教学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办法

1.实践中寻找课题,努力做到“真题真做”,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实践中寻找课题可以从电厂等单位的生产实践,也可以从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提炼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性,讲授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举出专业知识实际应用的例子,或是电厂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扩展到应用本专业知识的领域中,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全面了解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学生在有了兴趣之后就会主动去查找相关的知识,只有当专业知识全面后学生才会有疑问和想法。学生有了疑问后才会产生新的思路,这样就为寻找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打下基础。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导师制或教师的科研项目,跟着教师做科研,通过做的过程不但学到专业前沿的知识,同时也了解做课题的过程,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这一过程也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和思路,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立学生自拟题目机制,提高学生参与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来源打破以往只有教师指定的惯例,分为教师制定和学生自主选题(教师把关)两种情况。学生自主选题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自拟题目,然后教师对题目的方向、工作量和难度等方面提出建议,进行把关,最后确立题目,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设计(论文)题目商讨建立机制。体现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科组成立学生自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指导小组,学生填写《自拟毕业设计(论文)申请表》,在指导小组学生的申请表把关提出修改意见后进行完善,最终确立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体现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3.设立探索创新型题目

采取鼓励和引导措施,鼓励和引导教师设立或学生自拟探索创新型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把教师制定和学生自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划分成“探索创新型”、“理论研究实验辅助型”、“实验研究理论辅助型”、“工程设计型”、“工程实践型”等类型。对于每种类型的题目都要强调重视创新和工程实践的内容,并提出针对不同题目的不同指标要求。

4.改进成绩评定方案

成绩评定方面,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教师设立或学生自拟探索创新型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提出创新和工程实践具体指标要求,建立不同类型课题的成绩评定方案具体要求。

三、取得的效果

现从几个典型例子来看以上措施取得的效果。比如上海电力学院热动专业2009届郭爱同学的毕业设计题目“300MW循环流化床的床温控制”是从上海西屋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承担的工程任务中提炼出来的。为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上海电力学院、上海西屋控制系统有限公司、郭爱同学签订了三方协议,由上海电力学院和上海西屋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分别指定一名教师和工程师作为其指导教师,郭爱同学参加了工程实践,完成了自己的论文,既对该工程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积累了宝贵的工程实践经验,为就业奠定了工作经验基础。

再如,2010届董振同学的毕业论文“蜂窝汽封流场及泄漏特性的计算”,2011届刘彬同学的毕业论文“国电铜陵电厂600MW机组锅炉排烟热损失原因分析及对策”,他们的毕业论文题目都是从指导教师的横向科研项目中提炼出来的,企业也为这名同学指定了指导教师。该同学参加了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既完成了教师的科研项目,又帮助老师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同学自己既完成了毕业论文,体验到了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愉快,还积累了工程经验,实现了毕业论文活动的三丰收。

在自拟题目方面,典型的例子是2010届王伟同学、张雷同学、陈明同学。他们三人对一种既能发电又能作为普通外窗的“光伏窗”技术很感兴趣,就向老师提出毕业论文准备研究该技术。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围绕该技术的三个不同角度,自己拟定了“建筑光伏一体化组件透过率优化的研究”、“建筑光伏一体化组件的朝向适应性研究”、“光伏窗气候适用性研究”三个题目,分别研究光伏窗在不同透过率、不同气候条件的城市、敷设在不同朝向的墙体时的节能特性进行研究。因为是自己拟定的题目,学生的兴趣很浓,毕业论文工作都完成得非常好,还制作了光伏窗样机。

采取了以上改革措施以后,上海电力学院热动专业2009、2010、2011连续三届85.2%以上的毕业论文题目为工程实践类题目,53.3%以上有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企业的技术问题背景,自拟题目在4.8%以上。通过以上改革措施,增强了同学对毕业论文的兴趣,同学们得到了工程实践锻炼,为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高了毕业的质量。

四、结束语

创新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成为当前教育的主旋律。大四学生在临近毕业时,由于就业压力比较大,学生们在忐忑不安中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不够,积极主动性差。通过上述的改进,积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实践环节上锻炼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提早为毕业设计(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探索新型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在教师的帮助下自行选题,激发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积极主动性,从而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达到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雪景,魏立明.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128-129.

[2]彭熙伟,王向周,郑戍华.关于提高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4):115-116.

[3]陈志贤.工科院校毕业设计现状分析及对策[J].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1,(12):85-86.

第6篇

为探究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运用科学计量学的前沿研究方法,基于CNKI数据库收录的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领域主要期刊数据,应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就关键词、作者及机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就业指导、求职过程等问题为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等为被引频次较高的经典文章。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机构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研究热点;作者分布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2014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突破700万,就业问题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相继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文章也越来越多。本文选定近10年来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期刊做计量研究,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梳理,为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改革提供学术支持。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运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对下载近10年来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1472篇文章,包括《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等基本载文信息的多个论文指标进行文献分析。

二、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对数据的热点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到关键词4181个。通过相近词合并,在关键词排序当中,大学生(644次)共现词频最高,排在第二位的关键词是就业(390次),这表明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大学就业,有高度聚焦性。排在第三、四位的是创业教育(159次)、创业(76次),排在第五、六位的是高校(75次)、就业指导(66次)。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创业、用人单位情况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是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其中高校扩招和就业为研究热点运用软件的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文章的关键词进行聚类,该领域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

因国际经济危机持续,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加之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众多,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学者认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等都有直接影响[1]。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的七大诱因为大学扩招导致论、体制弊端论、劳动力市场结构缺陷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局限论、结构性或摩擦性失业论、高端产业发展不足论、就业能力欠缺论[2]。九个因素为团队合作、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内省性、专业技能、实践经验、职业动机、就业信息获取、求职方法及自我定位[3]。四个维度即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4]。还有学者认为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指导内容的多样化与方式创新、主体需求的个性化与互动交流等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5]。卓越导向和成长导向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影响,环境因素的引入对预测个体创业意向有增量效度[6]。

(二)高校扩招背景下用人单位意向和就业指导问题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良好趋势,但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总体上不容乐观[7]。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规模日益增加,从2000年开始,大学生的就业难上加难。2000年时,我国高校仅毕业107万人,到2015年毕业生规模达到749万,增长达到7倍。从招生规模来推测,2014年以后五年内,应届毕业生规模都在700万人以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许多地方凸显出来,每一个毕业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8]。因此国家必须调整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适当控制招生比例,保持适度规模,从而降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风险[9]。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很多大学生把报考研究生当成了规避就业的理想选择,大学生毕业行为选择受到社会、家庭、同龄群体和个人实际情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10]。

三、作者与机构统计分析

(一)研究作者统计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研究团体日渐扩大,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对作者及作者发文频次进行统计发现,CSSCI数据库共收录了1921位作者(含合著作者)的1472篇论文,其中发表过2篇论文的作者有169人,发表过3篇及以上论文的作者有72名,黄敬宝发文量最多,黄兆信、曾尔雷和施永川组成团队,徐小洲和梅伟惠组成团队,再加上孟大虎和岳昌君这两位作者,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人物。

(二)研究单位统计

研究单位分布能反映出我国不同高校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通过统计,在2004-2013年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发文27篇,居载文作者机构发文量之首;温州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共发文20篇;浙江大学发文16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发文15篇;中国人民大学发文13篇。由此可见,研究该领域的核心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东南沿海地区,研究大学生就业的核心力量聚集在北京,西部西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略显不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稳居机构发文之首,核心作者群的实力最为雄厚。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机构。

四、发表期刊被引用统计

据数据统计,《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三大期刊的文献被引用的频次较高。在作者发表的论文中,由曾湘泉独自撰写的《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一文在《经济研究》发表,被引用421次,是就业文献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文章认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的局限,客观上夸大了这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程度[11]。排在第二位的是谢志远刊登在《教育发展研究》上的《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97篇论文引用了该文中的数据或观点,该文指出大学生出现“就业鸿沟”的根源在于院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脱节,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真正原因是学生就业能力不足[12]。而木志荣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一文,则从大学生创业的角度指出了当前推动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的两个重心,一是建设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二是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13]。此外,吴志功和乔志宏的《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房国忠和刘宏妍的《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等高频被引文献对美国的大学生生涯发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模式等进行了阐述,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五、结论

本文运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进行科学计量统计,通过对我国高校近十年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①关于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学术研究紧扣新时期国家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政策调整、就业指导与求职过程、劳动力市场与专业设置、用人单位的调查、职业选择及影响因素等主题,这些学术研究也为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的改革完善提供了思路。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单位。③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呈多学科交叉趋势,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较紧密,与时代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剑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5(4):317-319

[2]边文霞.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4):92-97

[3]罗峥,方平,付俊杰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0(1):74-77

[4]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0(3):168-170

[5]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40-142

[6]陈丹,王文科.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13-119

[7]刘大为.全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1

[8]周骏宇.大学生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J].社会,2004(6):1

[9]马宁,陈立文.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J].河北学刊,2005(6):205-208

[10]徐晓鹃,冯刚,马宏.大学生就业与报考研究生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地区某高校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7):45-48

[1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87-95

[12]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0-92

第7篇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摘要]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是当前创业教育中需要重视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梳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简述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认为构建培育机制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中的重点,并提出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过程概念性模型。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因素分为间接的和直接的两大因素集合,探讨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耦合机理,进而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

[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2?0037?03

[收稿日期] 2015-01-16;[修回日期] 2015-03-26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研究”(2011sk429)

[作者简介] 沈红明(1976-),男,安徽长丰人,铜陵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时空环境的日益显现,知识与信息成为首要资源发挥其作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这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大学生创业活动正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当前我国实施创业教育的高校普遍侧重创业知识和技能传授,而相对弱化了创业心理素质培育[1]。创业教育要突破表层化的创业知识技能“复制”向更深的层次推进,需要重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问题研究,需要构建长效的培育机制来提升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角来看,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创业心理素质发育程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能否由潜在创业者顺利转化为现实创业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能否在纷繁复杂的创业活动中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直至取得成功。面对日益扩大的大学生创业需求群体,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保障和思想育人作用,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显然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把大学生群体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在一定意义上创新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引入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创业教育理论。

在实践中,破解当前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中的诸多问题,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为大学生转变和更新就业观念提供直接现实的思想推力,就是要为他们由潜在创业者转化为现实的创业者提供持久的创业精神支撑。着力研究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问题,构建可持续性的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将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观。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在一定意义上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对象,这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的积极体现。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现状

关于创业心理素质,可以上溯到近代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912)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论述,他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包括“果断、机智、谨慎和坚定”以及“自力更生、敏捷并富有进取心”“对优越性具有强烈的愿望”的心理特征[2]。创新经济学之父、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34)提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经济首创精神,是一种打破市场均衡的“创造性破坏”的创新精神[2]。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管理学界、经济学界非常重视企业家精神研究,甚至认为创业教育就是企业家精神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内核在于企业家精神的教育, 因此创业教育又被称为“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与创业心理素质问题紧密相关的是创业主体素质方面的研究,如“美国卡鲁创业家协会”实证分析出了11 个“创业家的心理特征”。

关于创业心理素质培育,以美国百森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为典型代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将创业心理素质蕴涵的创业精神纳入创业教育理念当中并通过高校办学宗旨明确表达出来;把创业意识、创业个性特征和创业核心能力等有关创业心理素质与创业知识技能进行整合,构建综合性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智力激励、虚拟创业等教学方式实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构建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鼓励学生参加“产学研”活动,在创业实践中培育创业心理素质;建设创业校园文化,营造宽容失败,推崇创业,鼓励“冒险”、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3-4]。

另外,在社会组织培育层面,以英国2005 年启动的创业远见运动(Enterprise Insight,EI)为典型代表。该运动由英国最有影响力的组织团队组成,它包括企业、媒体、教育、创业组织、地区发展局和创业家个人,旨在营造创业社会文化,提升青年的创业意识,鼓励青年的创业精神。

基于对国外创业教育的译介和基础性研究,我国学界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问题已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如陈灿军(2004)较早地提出了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是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关键,创业教育要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5]。贾文华(2004)从行为动力、创造心理、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等角度探讨了创业教育的心理学基础[6]。衣俊卿(2006)在分析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中特别指出,操作和技能层面的设计创办和经营管理企业无疑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内容之一,但却远远不能涵盖创业教育的全部内容和深刻内涵,要注意把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中,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素质的发展[7]。陈小娟、赵力明(2008)探讨了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现状和培养途径[8]。仇志海(2012)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了从个体主观积极体验、关注个体人格特征和利用心理暗示力量等三个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体系[9]。还有学者就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进行了问卷设计和现状调查,如李军红、蔡丹等(2005),围绕大学生创业动机、创业观念和创业品质三个方面对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10]。韩力争(2004)提出了从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创业人格和创业相关知识四个维度来设计调查问卷[11]。姚德明、彭晶(2011)对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12]。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我们或是认识到了创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提出创业教育中不能忽视创业心理素质问题,或是就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展开了若干调查,或是以某种视角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途径等展开了若干探讨,等等。林磊、陶思亮(2012)对中美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特别是创业心理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13]。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问题研究应向更深层次推进,我们需要考察和基于实际情况,着力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解答“培育什么”“何以能够培育”和“如何进行培育”等问题。

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素质论、心理内化论等和创业教育理论一起构成研究的直接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素质论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精神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具有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一切由于劳动而得到提高和改善的人的特征都属于人的素质范畴。人的三种因素、三种属性,构成了人的自然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其中,人的心理素质包括认知、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心理素质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将外在的东西吸收、内化、沉淀于主体内的一种潜在的机制,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心理内化论认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些对于我们探讨“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何以能够培育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本研究而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具有鲜明的目的导向性和科学的多维内容及方法论。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还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的一些理论成果的指导意义,比如,从传统“社会需要”的研究范式转向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的研究范式对于大学生创业需要、创业动机的相关考察就具有显在的指导意义,比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设计和方法对于创业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借鉴价值,等等。

另外,教育心理学、创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心理学相关理论基点虽有差异,但对“大学生何以能够生成创业心理素质”都各有其理论关照价值。如班都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突出强调个体(P)——行为(B)——环境(E)三者间的交互作用(reciprocal determinism),认识到了内因与外因相互间动态作用的过程,但它却并不能完整、清晰地解决人的发展的原因与机制问题,它是一种机械论,缺少了辩证法,虽然有其内在缺陷,但确能为我们分析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过程因素及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等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在评述国内外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相关理论与实践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或显性的、或可量化的特征,科学设计调研手段和调研工具,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开展相关社会调查:一是创业教育现状,比如教育理念的转变,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这其中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教育实践等,创业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创业组织和组织行为建设(如大学生创业协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SYB 教育实践等;二是高校所处区域的社会创业文化发育状况、社会创业组织及其运转状况;三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在社会调查中,从既往的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历史经验中抽离出的显性量化特征,能否符合社会调查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还有待在调研中验证和补充,对历史文献进行反复梳理,注意调查工具设计,如调查问卷的科学设计、扩大访谈调查的样本、积极利用心理学相关测量方法等,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现状具体分析的过程中,调查数据信息处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现状分析的科学性,在定量分析方面将积极运用适合的分析统计软件,在定性分析方面必须坚持相关基础理论的指导。如此种种,形成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的实践基础。

四、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如何培育?这不仅仅要根据大学生主体因素本身,更涉及到高校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区域经济社会组织环境有效供给、创业社会文化氛围营造等复杂因素。探究培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的协同作用机理来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理应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问题研究中的重点。要达到构建创业教育中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的长效机制的研究目的,突破点在于筛选出创业心理素质培育过程中的影响要素并考察这些要素之间的耦合机理。

从宏观视角来看,研究假设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会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可经由专门的创业教育、创业社会文化、家庭教育、创业社会实践等不同途径间、各种环境因素间的配合与辅助来培育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是在主客观因素永续不断地相互作用中,是在持续的创业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内化、外化、再内化形成的,而创业实践活动时刻受到外在环境因素的制约、激荡,不断动态变化的外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如图1 的概念性模型所示。

如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因素可以分为间接的和直接的两大因素集合:一是间接的成长背景因素集,二是直接的创业环境因素集。成长背景对大学生培养和形成创业心理素质具有基础性作用并且往往是潜移默化、间接地发挥作用,这些环境主要包括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等。创业环境主要指向创业行为产生和创业心理生成的直接外在诱导因素或制约因素,如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情况,等等。

如是,廓清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讨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耦合机理,着重探讨大学生主体因素在这些作用和机理影响下创业心理素质如何生成和外化,验证研究假设,进而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

参考文献:

[1] 沈红明.论我国高校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88-90.

[2] 李军,杨兴时.对企业家精神的辨析[J].东岳论丛,2010(12):34-37.

[3] 丁蕙,陈风华.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特点[J].教育评论,2004(4):98-100.

[4] 刘洋.高等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4(3):83-84.

[5] 陈灿军.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J].求索,2004(1):178-180.

[6] 贾文华.心理学视野中的创业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4(9):8-10.

[7] 衣俊卿.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J].教育,2006(18):56-57.

[8] 陈小娟,赵力明.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现状及培养[J].社科从横,2008(2):163-164.

[9] 仇志海.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理论导报,2012(9):53-54.

[10] 李军红,蔡丹,王美艳.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经济师,2005(12):86-87.

[11]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0(6):88-91.

[12] 姚德明,彭晶.关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J].职教论坛,2011(9):77-80.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 全程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管理 能力素质模型

欧美高校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一是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全程;二是结合学制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三是通过求职门诊为针对性、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奠定基础;四是对大学生的求职技能进行具体细致的培训;五是导师既授业也指导就业,如美国经导师推荐帮助就业的毕业生约占30%。人力资源专家、心理学家对职业发展研究做了突出贡献,总结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职业指导理论,梳理其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对我国高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的发展演进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是设计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基础。

所有职业生涯管理研究者都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是个体能力迅速提高、职业兴趣趋于稳定,进行未来职业生涯决策的关键时期。Ginzberg(1951)重点考察了青年期对职业发展的影响,Miller和From(1951)推广了毕生发展模型,职业转变理论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Holland(1995)按职业区分性格,Schein(1975)的“职业锚”理论将心理测量引入了职业生涯管理领域,性格和职业锚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实现人职匹配。不同的职业发展观决定了不同的职业生涯管理视野,人职匹配理论决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技术方法选择和任用。以上理论研究,启示应基于毕生发展观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立足于大学期间运用心理素质测评工具探索认识性格特征和职业锚,并为将来诊断和转化职业生涯提供理论框架。这一脉络是构建大学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

当前职业指导研究的重要趋势是创业指导的重要性迅速上升。对创业个体或团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传统经济学里的企业家理论。Knight (2005)将企业家定义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承担风险并进行决策的人;Schumpeter (1990)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生产要素的“新组合”。Knight和Schumpeter对于创业者的界定只是一种宏观质性的界定,没有涉及如何在微观层面识别和发展创业主体能力素质的问题。最早的创业主体能力素质研究试图总结成功创业者的共有特质来解释创业现象,Kirzner(1979)提出了“创业机敏(Alertness)”概念,认为创业者具有一般人不具有的能够敏锐地发现市场机会的特殊素质;Shave和Scott(1991)强调了创业的社会认知理论和归因理论的重要性;Woodward(1988)认为创业者个人的社会网络可以帮助他在建立和发展企业过程中获得充足而及时的资源。Shane(2000)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研究创业者存储和使用信息的心智结构,Sternberg(1999)提出成功创业者需要分析智能、创造智能和实践智能。理论界提出了创业过程理论模型以识别创业过程的内在机理与规律,Timmons模型最有影响力,Timmons(1999)认为,创业过程是创业机会、资源和团队之间三者适当配置的高度动态平衡过程。创业指导研究的最新动向之一是通过构建和运用“创业胜任力”模型识别和发展创业主体的能力素质。Clelland(1973)提出了“胜任力”(competency)的概念;Chandler和Hanks(1993)在其研究中首先提出了创业的核心能力―“创业胜任力”,并将“创业胜任力”定义为“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

二、国内高校全程就业指导理论研究进展

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表现为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1.在就业形势和就业关键影响因素诊断方面,开始尝试建立量化模型

万明国(2005)尝试运用大学生就业率、就业缺口和就业质量等3个统计指标,构建了综合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指数模型,以评估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田仲林(2007)建立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结论:经管类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概率,与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每天学习时间等多个因素有显著关系。

2.开始构建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以为全程培养和就业指导提供坚实基础

彭剑锋等(2005)较早介绍了管理者素质模型的相关研究和FPEB管理者素质模型等。荆小娟,孙雪飞(2006)具体探讨了管理者素质模型构建的方法与步骤。他们的文献在国内进行素质模型研究时广为应用。

在就业创业能力素质模型方面,国内学者冯华和杜红(2005)提出的“创业胜任力”概念表现为在创业过程中能够识别、追求机会,获取和整合资源的综合能力。仲理峰、时勘(2003)建立了创业胜任力维度模型,试图识别在不同背景条件下创业者具备的不同创业胜任力,并研究了创业胜任力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刘帮成、唐宁玉、陶祁(2003)主张应该从个人和组织层面的两个层面上来界定创业胜任力。

在界定创业胜任力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确认高绩效创业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对于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冯华和杜红(2005)提出了创业胜任力应包含机会胜任力、组织胜任力、关系胜任力、战略胜任力、承诺胜任力、概念胜任力、情绪胜任力和学习胜任力等8个维度,并把这些胜任组成要素划分为创业竞争力、创业执行力和创业素质持续改进能力三个创业行为范畴。木志荣(2008)根据511个样本的抽样调查数据提出最重要的创业胜任力分别是:创新能力(30.5%)

,领导能力(29.5%),经营管理能力(27.8%),人际交往能力(25.4%),专业技能(6.1%)。康荔的硕士论文(2006)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设计问卷分类进行调研和数据处理,获得不同人群的创业者人格图、人格类型及创业动机图并进行分析。康荔研究证明大学生创业者和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创业者在人格品质、创业动机上是有区别的。高等教育范畴下的创业教育必须考虑到大学生创业者与众不同的品质,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更有针对性。以上关于创业胜任能力方面的典型研究对于指导设计创业教育课程大有裨益。

以上研究都重点关注了创业者群体的个人特征以及相应的创业教育措施。而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课程体系中还需要特别关注两个问题:如何筛选甄别创业意愿强烈的学生,如何设计创业教育课程才能为最终不选择创业的学生也提供较高的价值。以上两个问题的症结在于,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构建就业和创业融合型的能力素质模型,通过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流程来同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最终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各得其所。关于就业创业融合型的就业创业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当前还非常缺乏,只有少数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李伟(2002)认为,除依据行为特性区别创业管理者与一般管理者之外,还应该另辟蹊径;李华晶,嵇安奕等(2006)研究分析了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关系的三种认识及其历史背景和理论假设,认为二者之间尽管存在差异,但边界日益模糊化,呈现出融合的态势。陈娟(2006)探讨了公司内创业背景下管理者的胜任特征。这些相关研究的实证研究方面都非常缺乏。

3.尝试结合环境特征构建全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周培松,邹小荣(2007)提出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就业指导“四化”运行模型,以提升就业指导整体效能有所。雷育胜(2005)提出了递进式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模型,并提出了实施递进式全程就业指导体系模型的相应对策。李艳、李国章等(2007)将服务管理领域的“差距模型”引入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服务质量的差距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服务体系的建议。北森朗途职业测评系统被广为应用以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

三、国内高校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实践进展

国内一些高校近年来推进了多种改进职业指导工作的改革活动,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西南财经政法大学。

清华大学已形成了“以课程为基础,讲座为目标,网络课堂为延伸”的就业指导体系,为毕业生提供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服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训练”和“大学生创业基础”等课程体系;启动了“Career Coaching Program(职业生涯教练计划)”;还专门每年分春、秋两季开展了“职业辅导月”活动。北京大学建立了大学生“职业指导”专业化模式―学生职业指导体系(CDSS),该体系是在一定的资源基础上,团体指导和个体指导结合、校级指导和院系指导结合,并具有法定标准流程的体系,从新生入学到其走上工作岗位,CDSS都全程发挥作用的就业模式。西南财经大学成立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中心,该中心具体协助大一、大二学生选择专业,制定学习计划,有效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协助学生了解自身特质,辅以切实可行的培训活动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总结国内外理论发展趋势与实践经验,可以发现创设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潮流所向。构筑该体系能帮助学生分阶段构筑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正确地认识自我,主动了解专业性质和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提高综合素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为职业生涯的成功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田仲林.影响高校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实证分析.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2]荆小娟,孙雪飞.管理者素质模型构建之道.

[3]彭剑锋等.管理者能力评价与发展.和君创业管理文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系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冯华,杜红.创业胜任力特征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

[5]木志荣.创业困境及胜任力研究――基于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考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6]康荔.大学生创业人格比较研究――以厦门地区为例.2006.

[7]李华晶,嵇安奕,李华昌.替代、分立与融合: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关系演进及其启示.江苏商论,2006,(6).

[8]陈娟.公司创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者培训需求分析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9]雷育胜.建立递进式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对策研究.

第9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企业文化;创新

马克思主义能够为我国企业指明发展方向,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马克思主义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企业文化又是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企业文化最初在西方国家诞生,如果完全将西方企业文化挪用过来,势必会出现与我国企业发展不相符的情况,也会让我国企业呈现西式化,并不利于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从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研究企业文化的创新与构建,为企业文化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铺设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内涵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一定联系,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发展起来的,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其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同时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批判的接收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属于较为开放的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要求,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同时,要做到扬弃,也就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将所有文化保留下来,更不能完全抛弃,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在创新文化的过程中,应加强与国外的联系,用辩证眼光看待外来文化,将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文化吸收进来,进而丰富我国文化。

二、我国企业文化创新现状

(一)企业文化创新的环境

通过了解国家文化,能够知晓该国经济发展状况,同时也能掌握该国人民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由此可见,文化能够代表国家发展程度。同样,企业文化如何也能反映出企业的发展状况,纵观国内外知名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先进企业文化。要创新企业文化,就要加强与企业发展环境的联系,根据企业特点与性质构建有价值的企业文化,并在实践活动中检验企业文化。现代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处于白热化阶段,企业文化是否创新都将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将最新管理方式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实现企业文化创新,希望以此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企业文化创新中遇到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不少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但在企业文化创新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少数人价值观,无法在企业全面开展。企业文化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少数人价值观,无法被企业所有员工所接受,如同企业规章制度一样,如果不能体现大众意愿,在一段时间以后势必会被淘汰。缺乏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无法贯彻到企业管理中,更无法约束企业员工行为,这样一来就让企业文化成为了摆设,创新企业文化也就不复存在。2.企业文化没有规模。虽然每个企业管理者都说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但实际上却发现,很多企业并没有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也只是一种形式,企业员工尤其是新员工根本不了解企业文化有哪些,更不了解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通常是由管理者决定企业文化的建设方向。3.创新后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应用中受到阻碍。企业文化创新是为促进企业发展,推动企业进步,然而,很多企业文化创新后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不仅没有促进企业发展,甚至给企业带来阻碍,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是由于创新后的企业文化并没有与企业实际相联系,有些企业文化则是直接照搬其他企业,这样就出现了不对称的情况。同时,创新后的企业文化没有与我国国情相联系,而是完全用西式文化发展自己,企业文化创新不足。

三、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做好企业文化创新的现代意义

(一)时代的要求

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做好企业文化创新也是时代要求。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推动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可以强化企业凝聚力,体现企业软实力,而马克思主义则能为企业文化创新提供指导思想,让新型企业文化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初级阶段,但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落后的企业文化限制企业发展,尤其是缺少先进理念的企业文化。如原有企业文化中并没有坚持以人为本,这种情况的产生与企业文化来源于西方国家有一定关系,美国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所体现的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价值观,由此可以发现,在西方的企业文化中并没有以人为本理念,尽管这种企业文化在短期内能够发挥一定作用,但长此以往一定会出现问题。而融入马克思主义的企业文化则带有以人为本理念,与企业员工的需求更加接近,马克思主义将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作为目标,强调人是社会主体,只有尊重人、发展人才能推动社会,将人本思想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易于员工接受。

(二)企业发展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竞争异常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外企业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如果缺少了先进企业文化,我国企业发展必将陷入僵局,甚至被淘汰。物质资源总有用尽的一天,而企业文化则不会用尽,良好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增添光彩。在改革开放后,国外先进思想与理念进入我国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健康思想,严重腐蚀了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企业文化也是如此,由于企业文化源自西方,难免会带有西方文化的影子与特征,如果企业没有结合我国实际,没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辩证地看待企业文化,就会影响企业发展。如在西方企业文化的管理上采用等级制,以物质为主体,将为威胁到企业发展,也会让员工感到资本主义压制的存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和谐、自由、平等的社会,而西方企业的管理机制却带有等级化特征,与我国建设目标严重不符,更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摒弃这些不良思想。同时,企业发展要实现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而西方企业文化中所存在的弊端却是一种倒退的表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趋势,所以,在社会主义企业中不能存在倒退现象,因此,一定要创新企业文化,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企业文化创新,使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成为我国企业发展中的助推力量。

四、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强化企业文化创新的措施

(一)理论上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能够指导实践,所以,只有理论上创新才能带动实践创新。企业文化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在传播方式上都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文化与我国发企业发展相一致。在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应注意新元素的融入,不断用新理念、新思想强化企业文化,如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与企业文化联系在一起,这样所产生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去除了西方不良思想,还能让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在传播带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企业文化时,应注意现代科技的应用,如互联网、手机、大众传媒平台等,以便让新型企业文化深入到每个企业中。在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融入,尤其要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应用其中,原有的西方企业文化无法体现普通员工的思想,我国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一切工作的开展都要为人民着想,企业文化创新也是如此,所以,应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融入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多听取广大员工的意见,将员工的意见汇集在一起,构成新型企业文化,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企业文化在实行一段时间后势必会引起员工的不满,如周大福在企业文化创新中,为促进企业发展所有管理岗位的人员最低学历为本科,但后期却提高了对员工学历的要求,这样的企业文化与我国现有文化观念产生冲突,主要是由于尽管这些员工的学历较高,工作能力强,但在思想上却受传统思想影响,无法很好的促进企业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融合,很多人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落后,不能与企业文化相联系。这也是周大福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企业发展也将受到限制。所以,周大福企业就构建了较为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了企业文化创新,降低了对学历的要求,而提高了对创新能力的要求,在重视学历的同时更重视创新能力,这也是周大福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大原因。

(二)实践上的创新

理论是否可行最终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理论来源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所以,用马克思主义创新企业文化是否可行也要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我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所以,在创新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也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中国共产党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也就决定了创新企业文化也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成果应用到企业管理中,看它能否促进企业发展,能否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如在企业管理上,是否从原来的单纯重视经济发展转变为重视社会发展,是否从原来的重视物质追求转变为重视精神追求,若有这些改变就意味着企业文化创新已经取得成功,反之则否。同时,看管理目标是否发生变化。在西方企业文化中的管理目标,将不断追求经济产值最大化作为重点,无论企业文化怎样变化都没有脱离这一管理目标,有些企业为追求该目标不惜一切手段。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追求经济产值的同时更关注与员工需求与成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员工价值与企业发展有关,而企业发展则得益于社会,如果没有员工发展,企业发展也将停滞不前,社会也不会进步,所以,创新后的企业文化一定要将促进员工发展作为管理目标之一,使其处于与追求经济产值相同地位,只有两者实现共赢以后才意味着企业文化创新真正实现。此外,在管理方式上应注重柔性化的体现,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企业文化创新所提出的要求,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下,员工才能更加信服,不至于出现与企业管理相抗衡的情况。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时代与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在各种思想不断侵袭的今天,如果不能企业文化中的不良思想去除,企业发展将受到限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下尊重人,认可人的价值,而源自西方的企业文化并不重视这一点,这就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创新企业文化,让人本思想融入到新型企业文化中,只有这样才能助力企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周耀宏.新常态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6(2):10-14.

[2]欧阳剑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自觉考量[J].理论导刊,2013(2):63-66.

[3]高奇琦.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欧洲一体化[J].国际政治研究,2013(1):156-174.

[4]江峰.文化视阈下的党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91-94.

[5]姜彦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当代建构[J].人民论坛,2015(36):205-207.

[6]张凤超.新马克思主义批判视阈下的空间命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78-87.

[7]贺长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视阈[J].天中学刊,2014(6):45-51.

[8]王玉香.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意识形态特征研究[J].理论学刊,2015(1):4-12.

[9]林密.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再生产及其层次[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5):107-113.

第10篇

关键词:系统视角;国有企业;党建;企业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软实力,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核心工作,它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系统论视角出发,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创新有很高的契合度,因此,国有企业要在系统论视角下,做好党建工作,创新企业文化,从而有效的增加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1]。

1.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的理论依据

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都具有很强的价值优质性,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是国有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国有企业性质的影响,必须从国有企业经济布局的大局出发,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从而增加国有企业的影响力、控制力。从系统论视角出发,进行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不仅能确保党组织的参与决策、有效监督,还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

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具有系统整体性,企业文化创新是国有企业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要求,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内容进行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都具有思想融合、组织配合的系统整合要求。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都不是在企业内部主动产生的,而是相关职能部门有目的、有组织的为企业战略发展组织的一些活动,这种活动的自觉性体现在对思想建设的重视[3]。

2.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的实现可能

2.1 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的互补性

对国有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创新需要党组织从上到下进行系统支持,而国有企业党建需要依靠企业文化创新进行密切的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如果国有企业党建没有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仍然在传统的思想政治层面进行工作,那么国有企业党建就很难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如果企业文化创新只是单纯的模仿国外发达国家的流程,忽略了国有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那么企业文化创新也很难长久运行,只有将这两者紧密的连接起来,融入企业的核心工作中,才能确保企业的长久运营,因此,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是互帮互助的。

2.2 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的共生性

国有企业党建对企业文化创新有引领作用,将思想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是党建理论的鲜明特色,建设我国的特色现代企业,就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创新中,企业只有坚持党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充分发挥职工主人翁的地位,才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职工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国有企业党建能为企业文化创新提供保障,企业文化创新的最后成功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创造,但企业文化前的创新思想和落实都需要党建的组织、推动、实践,国有企业党建只有和企业文化创新相结合,才能实现资源整合、系统支持。

3.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契合的实施策略

3.1 坚持思想理论体系的层次化落实

只有将理论研究和社会发展需求及人民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确保理论研究的影响力,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的契合体现在思想理论体系的建设,思想理论建设既要有一定原则和方向的先进性,又要有灵活多样的实践性。企业要将理论指导和自身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树立高质量、高标准的考评体系,全面提升企业党组织领航意识、服务意识、提高企业职工的战略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保证思想理论体系的层次化落实,为企业文化创新提供理论保障。

3.2 确保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企业管理结构是企业的核心机构,构建科学的管理机构,确保党组织能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本质和特征。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的契合体现在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国有企业要根据相关规定,不断完善企业管理结构,确保管理结构能够协调运转、各司其职、有效制衡,从而保证党组织的核心政治地位制度化、组织化、核心化。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稳定、有序的进行。

3.3 注重民主参与

民主是提高党的创新活动,确保党团结一致的重要措施,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的契合要注重民主建设,国有企业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通过党建夯实党内民主,利用企业文化创新将民主扩大到整个企业中,从而保证企业的民主统一。国有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规范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换届等流程,建立完善的职工代表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干部选拔制度、职工代表巡视制度等,实现职工民主参与,从而保证企业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3.4 增强人力资源体系的培育

人是社会生产最活跃的因素,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就在于从系统视角出发,高度重视人的影响因素。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分层次的进行人才培养,不断更新中级职工的技术知识,消除职工知识匮乏的现象,实现厂级、车间级、班组级等三级培训,并定期对去培训内容进行考核,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促进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3.5 确保防腐败体系的实施

防腐倡廉是国有企业党建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要求,因此,国有企业要建立完善的防腐败体系,定期对企业各管理层进行必要的教育,同时要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情况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商业贿赂处理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防腐败制度,并将这些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从而为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4.总结

对人类生存、工作的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能极大的改善人类和世界,从系统论视角下分析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的契合,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秀红.系统论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探究[J].理论月刊,2011,(06):125-126.

第11篇

关键词:创业教育 实践教学 项目依托 学校改革

在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创新教育。任何教育都是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论证。未来的大学生需要积极创新,学会创业,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那么如何创业教育的理论,改变现在不利的条件,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需要更多的努力。

一、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

1.创业

传统意义上,人们认为创业就是创建企业,这种理解有一定的偏颇。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创业的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的改变。创业的定义总结为:是指某个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

2.创业教育

创业是种技能,同时这种技能并不是人类生下来就会的。这就必然产生了创业教育。到目前为止,创业教育的研究,基本都是借用其它策略、创新、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加以说明研究的。狭义的创业教育仅仅是说那些已经离开学校,但没有合适的工作,需要一个机构给以教育,目的是提高创新能力,能够自食其力,创业致富。广义创业教育是对包括在校学生在内的社会待业者,其中的代表就是大学生。他们在学校教育系统或非学校教育系统中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学会应对社会的技能,积极探索与创新。

3.大学生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从空间上来说,创业教育是动态的教育过程,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过程。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提高创业能力的教育活动。从最开始的入学,就应把创业教育作为学生教学任务的之一,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特别是专业的条件,分析未来的就业方向,进行针对性的创业教育。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第一,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推广力度不够。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大,让人们也意识到创业教育对学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也多次各种相关文件,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学生积极创业。但这只是一种精神的传达,并没有具体落实。大学生对如何创业,该怎样创业依然是雾里看花,没有真正实践。

第二,大学教育与社会的脱节。创业教育更需要的是走进社会,踏入大学的大门其实就是踏进了半个社会。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创业教育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而忽略了社会的参与。举个例子,美国考夫曼基金会在报告《高校的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中把创业比作音乐,把创业教育比作音乐教育。音乐离不开观众,而创业离不开的是市场和环境,如果创业教育滞留在学校,就犹如把人关在封闭的空间不能进行空气循环。美国高校的考夫曼基金会,为创业教育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在在实习、实践等方面。然而,我国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是:政府不断地积极倡导,不断呼吁,但在具体的落实中根本得不到实际的支持,出现了“呼声高相应少”的画面。

第三,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创业教育的开展关键在于教育管理者的推进,这就需要有一支创业型的教师队伍来把创新精神渗透到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让创新的思想成为一种风气,成为一种标杆。学生的可塑性决定他们的发展依赖于教师的引导。从现今开展情况来看,师资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一个瓶颈。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

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不适合现今的教育发展,要将创业教育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就是说理论仅仅是一种理论,特别是从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现状来看,还是十分不理想的。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立刻走进社会实践中。

1.让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中去,在社会上学习创业。现代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困难是没有机会接触创业实践过程。教育者要以项目为依托,让学生真正的走进真实企业的创业过程,在创业过程中理解书本的理论。在每一学期的课程中,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在学习创业理论的过程中,投入到实际的公司或项目中,经过集体讨论创意,并具体实施方案。在方案的运行中验证理论。通过判断创意的可行性,加深创业理论的理解。当然在各个关键环节,可以请老师和实践人士一起探讨,并根据效果来打分评价。这种创业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创业实践中,也是未来创业的一种模拟,具有极大的优势!

2.创业教育离不开创新教育,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各有侧重点。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都有一个创字,从概念的内涵上来说,双方都有创新的含义,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企业家需要的一种企业精神。创业离不开创新,创业也是体现创新最佳表现形式,从客观上来说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的程度。创业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投资的高风险,创业活动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这就要让学生体会到真正是在干一件有创意的事情,学会系统思考整个创业过程,从而在项目创业的实践过程中,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了解和体会了创业实践过程,有效解决了创业教育与实践脱节的现状。

3.加强师资力量,事实上这是可以分为理论师资和实践师资。为了更好地应对理论实践,学校可以大量从校外聘请创业教育领域中专业的教师或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到教育环节中来,通过分析案例更好地带领学生。这样就有利地整合了校内外教学资源,体会理论在实践的运用。

四、结束语

影响创业教育的因素很多,因此需要更全面的研究。从目前依照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如何解决我国现今不利的因素,积极带领大学生从理论中走出来,步入社会的教育实践里,是本文着重讨论的。目前大学生虽然大部分还处在懵懂的阶段,但是已经有很多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创业实践的问题了,这将是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第12篇

【摘要】红船精神是我党的红色文化、先进文化之源,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思想、科学理论和当代价值。要根据新常态下创业教育的实际状况,将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使得大学生的“创客梦”在红船精神的驱动下,形成科学有效的创业规划和行动,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在创业之路上扬帆远航。

【关键词】红船精神 ;高校创业教育 ;理论逻辑; 实施策略

2015年恰逢提出“红船精神”科学论断十周年。“红船精神”与“创新创业”有着天然的内生关系,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它是我党第一次创业的伟大成果和精神财富,是驱动创新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创新创业则是红船精神推进社会发展有效的外化载体和落脚点。党的十报告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吹响了创新创业的时代主旋律,引发了创业教育的再思考与再实践。对青年人提出了寄望:“要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和新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担时代赋予的重任,走在创新创业创优的前列。”

概念解析与问题的提出

概念解析。1921年盛夏,随着“中共一大”的闭幕,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诞生了我们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红船精神”也因此而来。红船精神概述了中国共产党人首次创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建党文化。2002年10月,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同志专程到嘉兴南湖瞻仰红船,并指出:接受红船文化教育有助于“精神传承、思想升华”。2005年6月,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①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其重大意义在于:启示大学生珍惜当前创业的美好时代,帮助大学生厘清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形成正确的创业观和人生观。要充分挖掘红船精神中的文化精髓引入高校创业教育,进而传承弘扬我党的红色文化,形成双向互动的反哺教育机制。问题的提出。总理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较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弱、创业项目层次较低、创业的行动不足等突出问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行为也受到了社会不良消费观和价值观的冲击,创业价值取向模糊,功利化和拜金主义乱象盛行,出现了创业项目“同质化”、创业行为“失范化”、创业精神“虚无化”、创业文化“低俗化”等现象,缺少正向有效的精神引领,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成效。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功利化倾向、社会责任感等问题十分突出。高校要从大学生走向职场和创业的现实需要,立足于时代背景、社会需求、价值取向、个体发展等诸因素,注重实效,构建多元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

红船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创业精神,是指导创业教育的思想理论高地。第一,红船精神蕴含着科学的思想理论。红船精神是我党的先进性之源,孕育着丰富而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当代价值。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些先进理论深深蕴含其中,指导着中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并取得辉煌成就。这些先进理论,也是当前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构建和谐社会、从容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用红船精神的当代价值、政治观点、思想理论和道德规范对创业教育加以渗透影响,使大学生形成既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又有利于创业实践的教育活动。第二,红船精神昭示着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指的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的自觉认识。红船精神彰显出的价值观,就是依靠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去排除万难,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我党发展的历程证明,只有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实地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正确的价值导有利于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实现价值引领下的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第三,红船精神孕育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国家目标、社会形态、公民素质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②,红船精神孕育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传承了以爱国主义为基本要义的中国传统道德和革命精神,为我们在当前思想多元、道德滑坡的形势下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了科学理论,是构筑创业价值观的精神基石。红船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当代价值,是推进创业教育的应然选择。一是理想信念教育。红船精神体现了早期共产党人的理想与追求,在特定的历史内涵中彰显出的时代精神和价值永恒蕴意。可以在继承中培养他们敢为人先的创业意识,帮助大学生在创业之路上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紧密结合起来,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唯“GDP”发展已成过去时,国家富强“富”于文明,一定意义上说是精神的崛起,是一代人的信仰使然。二是创业精神培养。红船精神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创业精神,彰显了开拓创新的思维与实践。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内容,训练基本的创业技术技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的思维方式等隐性技能和能力。三是先进文化导引。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生生血脉,是构筑精神家园的重要前提。红船精神是先进文化之源,可以有效引领创业者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借助创新创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是实现民族振兴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础和重要内容。③红船精神唤起创业文化及价值的回归,互为内生的本质趋同关系。第一是趋同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一种特定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实践关系,只有实践才是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联系的实际确定者。④实践决定着价值,红船精神就是共产党的伟大实践形成的文化高地。红船精神具有开天辟地的实践性,创业同样也是一种创新的实践活动。红船精神内在地包含着开创精神,对于大学生创业培育强大的精神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第二是内生性。红船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是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中自发产生的、具有民族内生性和时代成长性的精神财富,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具有开创、大众、科学、民族等先进文化的特性。弘扬红船精神的文化性,将其融入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有助于鼓励大学生以内生的首创精神开拓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以强大的精神动能塑造自强不息的人格特质。因此,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可以印证红船精神时代价值,是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创新需要。而红船精神恰恰体现民族文化“母乳”对青年学生内生动力的滋养,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化资源。第三是互动性。红船精神体现了红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根本上就是精神力量,是以一定的人群为媒介,在群体性互动实践中转化为群体性精神支撑,形成具有社会效应的文化实践。红船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母体,通过影响经济主体—劳动者的精神要素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因此,红船精神的互动性不仅仅是社会层面的文化互动,也必将是具有历史传承性的代际之间的文化传承,并通过青年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创新实践中,也会不断赋予红船精神以崭新的时代内容。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

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科学规划创业愿景,为大学生实现“创客梦”提供精神支持。其一,高校创业教育对内做好学生创业规划教育,加强课程设置的引导性。大学生在就业压力之下,会关注自身的未来走向,思考创业选择的可能,并为此做出选择。要以敢为人先的精神鼓励大学生做出创业选择,引发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断提升自我学习的高要求和高标准,努力提升自身就业创业能力,根据自身特点规划创业项目,做好职业规划。创业是一项富于挑战、冒险和激情的复杂的活动,充分反映了创业者的身心特点和气质,如何走好创业第一步,做好创业规划至关重要。因此,高校要在创业教育中扶持大学生开天辟地去创新实践,让创客的梦想成为可能,让创业的步伐永远在路上,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的信仰。要在课程设计中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和创业人格的培养,要求创业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创业知识素养,培养创业者具备一些创业特质,如冒险、自信、担当、责任、风险意识和实干能力,只有这样,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才可以游刃有余地区面对不可预料的风险,适时引入首创精神的教育,就能为大学生的创客梦注入无限的正能量,使得大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占得创业先机。其二,高校的创业教育对外要积极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对接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调整好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做好大学生适应创业环境的心理准备。以创业文化引领大学生创业选择,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为学生创业者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为大学生创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业扶持软环境,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与创业行动。还可以组团参加各类创业大赛,开展专业设计、营销宣传、义买支教、产品推广等创业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实现“创客梦”做好积累,筑梦起航。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夯实创业实践教学,促成大学生的创业行动力。首先,以奋斗精神“孵化”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创业“心动”远远大于“行动”。从“学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就”、“学而优则闯”、“学而优则创”、“学而优则商”等教育理念转变,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提出了高要求和高标准。什么是“学而优”也就有了最新的符合时代及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取向的评估。人生态度的选择,主体价值取向的确立,自身竞争力的形成,就是坚定理想、锐意拼搏的创业精神塑造。其次,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领导组织等综合能力。蔡元培对教育的理解是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某种帮助,因此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和做出行动就显得尤为关键。其中,“做”,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教育是个性化、社会化的过程,创业教育也是如此。敢于挑战、吃苦、冒尖、冒险,敢于挑战落后陈腐的观念,与时俱进,也应是创业教育的目标。丰富的创业经历对创业能力的形成有显著影响,通过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校内外实践活动。最后,培养大学生树立全过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创业是一项综合性和实践叉互动很强的活动,融入了诸多学科知识、方法经验的贯通整合。学校要提供各种便利资源,建立专业的创业导师团,重视大学生企业管理、创业理论等课程体系建设,注重理论和实践交叉的学习,向社会移植成熟的创业项目,通过社会的历练,接受市场的考验,提高创新实践的综合能力。责任与创新是创业成功的两翼,要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不惧怕风险,持之以恒,乐观自信,勇于解惑,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实践远航。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注重创业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创业价值观。红船精神根植于社会历史文化中,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创新,凝练当代文化价值,寻找与创业教育的结合点,助推创业教育有效开展。首先,大学生面对纷繁的物欲社会,容易出现道德误区,导致行为失范。有针对性地用红色资源中的精神财富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创业观,使他们不忘本、不变质,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显得更为重要。红船精神蕴含着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大学生保持高尚的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意义重大。以“奉献精神”的道德标杆作用于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形成,把个体的创业理想融入“中国梦”,在创业奉献中成就自己,服务他人。

作者:杨燕群 战 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