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31 00:13: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应用语文课程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教学理念 个体发展 文化传承 教学环节 教学手段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正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必然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而很多基础性课程在本轮改革中就成为了开刀的对象,即将面临减少课时,甚至是被取缔的命运。作为高职校的基础课程之一的语文课程,在这场大改革中将会何去何从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1.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停留在以字、词、句、章为主的中学教学模式阶段,内容狭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显得落后而陈旧。信息技术革命后,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新型的教学媒体,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将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开放,也更为生动。目前大多学校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通常出现“僧多粥少”或者“无人问津”的局面,所以教学还只停留在原始的口授笔记的层面上,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对语文课程的错误认识。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习语文,若干年的学习反复地抄写生字、分析语段、背诵等内容,已经使他们产生了学习上的“审美疲劳”,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有些学生对语文的认识过于狭隘,认为语文就是抄抄写写,读读背背;有些学生轻视语文,认为从我开始讲话起就是在学语文用语文了,这太容易了;甚至有学生这样和我说:“老师,我从来不复习语文,也没有考不及格。”这是一种轻视语文的错误认识。总之,各种错误的认识,使一些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热情。
3.学校对语文课程的不重视。目前,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急需培养大量的有一技之长的蓝领技术工人,在市场的要求下,很多学校纷纷把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放到了第一位,各类高职校开辟了大量计算机机房,引进了大批量的机床,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专业技能培训资源,使教学资源的配置向技能型课程倾斜,缩减了语文等基础性课程的教学资源配置量。同时为了保证实训效果,不断增加实训课时,而压制了包括语文课在内的基础性课程的课时。
在如此情况之下,语文课程似乎成了高职课程目录中可有可无的鸡肋。难道真要将语文从高职课程中作为“不良资产”剥离吗?难道她真的再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吗?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当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二、高职语文存在的必要性
尽管高职校已把语文课程视为鸡肋,但语文课程依然有她存在的必要性,语文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课程,这样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必须存在,同时语文课程也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在个体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语文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课程
语文是语言、文化的统一体,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课程。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语文的工具,即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就是“国文教学有它独当其任的任”①。而“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语言和人是俱在的,不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一种工具);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也绝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这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应沟通交融,互渗互透”。②因此,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是不可以被忽视的。
(二)语文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一个拥有浩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而语文作为人文教育学科,自古如此。中国西周时代的学校普遍开设“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科课程,汉代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学术的推崇,对后世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隋唐开始有了科举制度,宋代以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文化。我们现在所采用的语文教材很多篇目都是传诵千古兼具思想性、文学性的佳篇,可以说语文课程是承担着我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担。
(三)语文是学生在个体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就教育最一般的意义而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让个体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活动。高职校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绝不是制造机器。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能仅仅看到学生以后能够创造的经济价值,更要培养他们成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文化的时代青年,而非只懂生产不懂生活的“机器”,“语文用于思维用于交际用于承载所以重要”③,我们必须尊重个体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向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
在这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中,语文教学肩负着学生个性塑造与思想解放的使命。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潜能。而语文教材不仅仅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语文教师上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到语言文学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综合性人文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无论是从语文课的性质、文化的传承,还是从学生个体的发展,都无一例外地指出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语文课程必须存在,但是,高职语文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呢?
三、高职语文改革方向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技术人才的高职培养目标,要求语文课程设置更全面地担负起人文学科的重担,并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应用技巧,使语文课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载体。
以下是教学改革的几个方向:
(一)改变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
传统的课堂环节设置包括:复习导入,新授,练习和小结这几个环节。温故知新固然重要,但一成不变的模式让学生没有新鲜感。我们应当拓展新的教学模式,打破原有的教学环节模式。新的课堂教学环节应是:1.资料收集,2.资料共享,3.师生设疑讨论,4.学生总结所得这几部分构成。其中第一环节资料收集可布置学生回家完成,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在机房上课当堂解决。第二环节资料共享是利用课堂10到15分钟由学生将他们收集到的材料向全体学生汇报。第三环节师生设疑讨论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学生提出自己收集材料过程中的疑问,也可以是对其他同学材料的质疑,或者是教师从全局把握,为学生点出问题的关键,再由学生思考作答。传统教育模式的导入、新授和练习是以教师为教学主导的一种方式,而新的教学环节设置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四环节是学生总结所得。在这一环节极大地改变了以往教师总结,学生再一次被动听取内容的弊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做过试验,学生通过回顾不仅把内容重点加以复述,而且还能结合自身体会讲出不少新的体会。比如在学习《西岳群英谱》的过程中,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认为他们学习到了平叙的记叙方法,学习到了四军医大学员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到五岳等文学知识,还体会出了人与人之平等民主的思想观念(张华事件),以及看事物要一分为二、事物是有两面性的,对极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等许多不同的深刻见解。如此看来,这样的教学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催化学生思想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知识构成;既满足了课本知识学习的要求,又满足了个体成长成熟的发展要求。
新课堂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增加了学生的参与量,拓宽了学生对课程的接触面,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就完成了。
(二)改变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的一支粉笔打天下,而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新的教学媒体逐渐增多,教师应当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领会和体悟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深切体会到语文的生活气息与人文气息,从而变枯燥单一的口头讲演为生动活泼的双边活动。如《游黄山》等篇目,就可结合黄山风光的资料影片,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再结合课文内容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改变教学理念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语文是单一的工具性学科,或者是单一的人文性学科的错误认识。无论是哪一种思想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不论是偏向字、句、篇章的教学,还是偏向思想认识教学,或者是偏向文学欣赏的教学,统统都是忽略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这个概念,都会让语文教学钻进死胡同。
同时教师必须改变教师是课堂主体的传统认识,取而代之的应当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切忌“满堂灌”和“一言堂”的现象。
高职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她的课程性质和她所承载的特殊教育意义奠定了她长期存在的要求。同时语文课程发展到现在也积聚了不少弊端,只有改掉这些毛病,才能在改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者也要积极地转变思想,提高教学水平,改变教学方法,才能将语文课的特性发挥出来。语文课程通过改革将更完善、更健康得发展下去。
注释:
①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第5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论文摘要:语文学科在高职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毋庸置疑,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以高职语文教学为核心,通过将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相融合,以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为基准,多角度协调学生数理逻辑、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智能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得到发展。
身处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引起教育界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紧随信息化步伐,在不同学科的教学改革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一个多元化、网络化的校园教学平台愈加清晰地出现在高职教育的视域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搭建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成为崭新的课题,笔者做了相关探索,构建高职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双向整合的教学模式。
一、高等职业教育中语文课程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大量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既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也是基本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都要以此为指导。
语文在高职教育体系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应强调培养学生在职业环境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即工作能力或辅助工作能力的培养教育。高职语文应当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进行实践教学方面的探索。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进行专项综合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语文能力,通过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高职计算机基础是各个专业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门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职业岗位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与考试形式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应用为主的教学理念,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技术的实操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
二、高职语文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融合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
高职语文与计算机基础课程都是各个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社会应用计算机的素质,是文化教育、基础教育。无论是语文还是计算机基础的学习,都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多重思维训练的过程,涉及多种智能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元化的智能:语言文字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等。他认为每个人虽然拥有多种智能,但各种智能的发展程度和组合情况各不相同,且个体之间、个体内部的智能也存在差异;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发展和加强其智能;各种智能之间绝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作用,通过组合发挥作用。多元智能理论对于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即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1、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获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语文课程与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息息相关。祖国的语言文字伴随每个人终身,语文的学习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借助语言这一工具进行思维训练,表达思想,语文的基础作用毋庸置疑。
2、学生某一智能的发展需要其他智能的协同,教师应当使用多样化的手段,设计学科之间的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从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协同发展。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以语言文字智能为基准,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迁移,以带动其他智能的发展。
3、语文课程通过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多方面协调学生的智能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在这一过程中以深刻的思想、精彩的内容和丰富的情感,使学生陶冶情操,体验和感悟生命的价值。因此,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不容忽视。
三、高职语文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融合的设计思想
在信息化的环境中,任何一个学科不可能单打独斗,都会与相关学科产生或多或少的联系,这正说明人的多元智能并不是孤立发展的,需要与其他智能相互结合发挥作用,以强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以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为主训练语言文字智能,通过综合活动的设计,借助计算机技术为多元智能的训练拓展空间。
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以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核心,嵌入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使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理解感悟的同时将计算机基础的技术应用进来,以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为主,应用计算机技术为辅,从而更有效、更牢固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的知识,如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明确一个人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将专业技能应用到更有用、更广阔的地方;运用自己的计算机能力将语文学习的成果沉淀稳固下来,使之内化为自己的内涵修养。在这样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语文的审美教育,也增强了计算机实际操作的训练;学生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学生不仅知识广博,有技术专长,而且还要情趣高雅,从而进行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
四、教学示例
教学内容:个人简历
教学目标:学生理解、掌握个人简历的结构和写法;学生能够利用WORD文档的文字编辑功能制作电子版个人简历。
教学条件及设施:多媒体教学软件;机房等
学情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的常识,在学习求职信、调查报告等应用文的基础上,能够阅读理解“个人简历”的相关内容,能够借助范文设计个人简历框架。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但动手操作技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设计思想: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上,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内容和能力通过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使用Office办公套件完成一般文案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对自己的成长历程有一个反思,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计算机操作水平等综合文化素质。
智能目标:
语言文字智能:学会使用简历中的关键词语,如个人简介、教育经历、求职意向等;撰写个人简历的具体内容;运用口头语言向同学解说自己的简历。
数理逻辑智能:能够正确地组织自己的信息,形成个人简历的基本框架,突出重点内容。
视觉空间智能:利用教学软件为学生讲解简历的格式与写法;演示简历制作中文字编辑的技巧。学生在电脑上制作电子版个人简历时,训练眼手协调能力,增强文档的视觉美观度,以显示自己制作的独到之处。
身体运动智能:学生当众讲解简历时的体态语言。
人际交往智能:能够与老师、本小组同学共同合作讨论。
自我认知智能:对自己的成长历程进行反思,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教学过程摘要:
1. 教师在学生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基础上,向学生简要讲解个人简历的相关理论知识,重点讲解个人简历的结构和写法,学生能够结合范文分析简历的各个组成要素,教师要指导学生举一反三,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简历主要内容和结构的设计。
2. 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以自愿结合为原则,促使学生结成学习小组。每个同学根据教师的讲解,先各自在电脑中运用WORD文档编辑个人简历,要体现简历的格式特点,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实际情况,要符合求职面试的语境。
3. 小组内部交流简历作品,提出修改意见,每组推选出一份优秀简历进行展览。教师组织学生代表当众讲解自己的简历,小组之间交流写作经验,要体现写作的思路。介绍WORD文档编辑的技巧,如能使用Word工具栏或菜单命令正确设置段落左、右缩进及首行格式;能使用Word工具栏或菜单命令正确设置行及段落(前、后)间距等。注意表情、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
4. 教师评价学生的简历和讲解,并视具体情况补充学生没有涉及的东西;点拨学生正确认知自身的成长历程,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总结简历制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结构、语言表达、文字编辑技巧等;
5. 学生根据同学和教师的示范、总结,在电脑上修改完善自己的简历,然后提交作业。
6. 教师批阅评价学生的简历作业,及时反馈给学生。
7. 拓展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小组同学进行面试的情景训练,将求职信、简历等求职文案运用到虚拟的语言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明确求职面试的相关要求。
教学小结: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的操作技巧。教学过程始终以语文的写作能力为主,WORD文档的编辑能力为辅,前者是后者的内容、对象,后者是前者得以有效呈现的平台。在以语言文字智能为主的多元智能的训练中,达到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
五、结语
高职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更多的是在实践环节中的探索,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两者的融合在一种文化层面上意味着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基础教学融入语文课程,多渠道、多空间培养学生的智能学习方式,既能有效地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又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即信息素养,从而达到双赢的目标,提升学生对生命质量的体验。通过融合,在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同时使学生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素养积淀下来;通过融合,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自然行为,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生命体验的一部分,成为信息社会开展学习活动的自然表现。
因此,在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自觉利用当下的信息资源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开展智能学习,促进自身信息素养的文化内化。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既要对本学科有厚重的感悟,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要以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实现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整合,同时也要注意自身信息素养的文化内化。
参考文献
[1]蒋丽清,薛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以文化变革为视角[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2]坎贝尔.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
关键词 高职 语文课 定位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语文课的准确定位
1.1 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
高职院校的语文课既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具有明显的高职特色的素质教育课程。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言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根据高职语文教学大纲的表述,高职语文课应该同时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也就是说高职语文课既要作为培养学生交际交流能力的工具,也要成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的摇篮。高职语文课的开设不仅使得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其他课程的知识,也使得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具有重大意义。
1.2 高职语文课程目标具有特殊性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和实践型人才,而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理论型和学术型人才。两者培养目标的差别使得它们的语文课也有明显差别。虽然高职语文课也是学习母语的必修基础课,且承担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但是由于高职语文课的学习对象都是应用为主的人才,所以高职语文课的任务也就比较特殊,那就是要在巩固学生现有语文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读写训练,强化学生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培养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高职语文要走出强调语文知识学习的迷宫,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实用能力,使学生养成自学和自觉运用语文的习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高职语文应重实用型和基础性,不同于普通高校语文重视人文性。因此,高职语文教材也要跟普通高校的教材有所区别。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可是非常有限,故高职语文的教材也降低难度,弱化系统性和理论型,重视能力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3 高职语文课是一门基础素质教育课程
基础课是以丰富健全学生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素质为课程目标的,与重视理论知识的基础知识教育是不同的。语文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欣赏文章的理解文章和写作表达等技能。因此将其定位为一门基础课是十分准确的。
高职语文与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是不同的,并不是应该将高职语文看作是小学和中学语文的继续,要将其看做一门基础素质教育课程。高职语文在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应该是重点培养学生预读,表达和思维的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教育课程。
2 准确定位指导下的语文课程建设
2.1 课程目标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全面和综合素质的从事服务技术和管理的应用人才。高职语文课程是为培养应用职业人才服务的,因此在高职语文的课程设置上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注重与中学语文有良好的衔接过程,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为了让学生完成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全面发展他们写作、阅读、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然而,高职语文绝对不是中学语文的继续。高职语文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和鉴赏能力,强调实用文章和应用文稿的写作能力。区分高中和高职院校的课程目标是促进高职语文教育发展的一个前提。第二,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决定着一个人素质的高低,语文是古今中外优秀思想的洼地,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可以潜移默化地汲取人类最优秀思想的精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注重学生社交能力的锻炼。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日益频繁,有时候会不会说话决定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良好的语文修养,能够帮助一个人与别人细致而准确地沟通和交流,从而为事业的成功打开一扇门,因此,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就更要培养学生的交际口语表达能力。
2.2 课程设置
职业教育属于一种就业教育,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培养一线的技术人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要遵循“基础课程和技能课程都要专门化”的思路。为此,可从以下几个层次上进行设置:第一,必修课。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与之学层次相适应的、有效实用的语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张扬个性和特长,必修课的课程设置上一定要使得学生的听说读写思想能力得到专门化的训练。如,开设“阅读鉴赏课”“应用写作课”等。第二,选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拓宽和应用,是为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而开设的,要求学校提供教材和学习场所,可供一二年级的学生选修,例如“书法课”、“普通话训练”、“文学艺术欣赏”、“演讲与口才”、“美学”、“速写培训课”、“礼仪课”等。
2.3 课程内容
全新课程体系少不了全新的课程内容,对于高职院校语文教材的改革是高职语文建设的重中之重。吕叔湘先生曾经对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他认为大学语文的分量要少,内容要简练,在课文的选择上一定要让学生看了感兴趣。总结起来就是说教材宜精而适度,参考书分类适量,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现在各高职院校流行的语文教材有上百种之多,没有统一的教材。笔者认为,要编写一部好的教材就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与中学语文教材既有承接,又有区别,因地制宜,更适合大学生的学习,还要让教材既是课程教学用书,又可以作为课外读物。所选的文章要精美,并能使得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
2.4 传统教法与现代手段的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所以大学语文的教育业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可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及用影视资料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首先,图文并茂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是每个语文教师必备的,生动形象的课件更能让学生在兴趣的刺激下掌握更大的信息量。其次,教师可以截取与课本内容相关影视资料的片段或者图片,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开拓学生视野和知识面。
另外,目前网络资源都是共享的。高职语文教学可以好好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实课本文章的内涵。要利用网络上的相关学习资源科作为课本学习前的准备和课本内容的补充,网络海量的信息资源不仅丰富了语文教材的文本内涵,而且网络化的教学模式也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实现师生共同学习的互动,创设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是高职语文发展的命脉,这样才能达到服务应用型技术一线人才的要求。实现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加大力度建设大学语文课程,是建设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香珠.高职语文应与专业结合[J].高职专论,200l(12).
关键词:高职语文 目标定位 教学方法 评价标准
一、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现状
《大学语文》课程在部分高职院校里,虽然也被设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却无法与有四、六级考试任务的大学英语,和地位巩固的必修课政治理论等课程相比,甚至在某些高职院校中只有少部分院系的专业才开设《大学语文》,很多人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学不学语文这一基础课程无关紧要,大学语文无非是高中语文的重复延续;在高职院校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技能,掌握实用的技术,语文的学习远不能和这些专业课程相比,因此语文课程的课时被不断的压缩排挤。
二、重新定位,明确作用目标
在大力强调高职教育要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今天,高职语文教学确实受到了较大冲击,但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语文能力却并没有降低要求,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语言理解和表达等能力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中发挥着日渐突出的作用。要让语文课在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增加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砝码,就必须认真研究高职语文的教学实际,结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对课程进行重新定位,科学、准确地确定高职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
高职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学习一定的知识结构体系,使高职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同时,还注重人文教育和知识的深度与厚度,提高文学修养,强化思维能力培养,强化读、写、说的功能。它不仅是高职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辅助工具,还应该为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为达到高职语文课应有的作用,在教学目标中应该突出以下三点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高职语文应从学习欣赏文学的角度阅读大量中外文学精华,体验语言文字的精妙,从作者的生活时代、境遇,作者的思想倾向、文学见解中,深刻领悟文学与历史、社会、生活的关系。通过阅读逐步由文学知识、语言修养、美感品质的提升,进一步升华为个人人生的高雅志趣。高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还可以使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
2、提高语文能力,增强学生就业实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仅凭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不能完全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要想使我们培养的高职应用型人才真正有用武之地,才华得以施展,还必须借助语文这一工具。首先,它可帮助你在拥有专业技能的前提下,提高竞争能力,争取更多的机遇。例如,在工作中有好的创新意图,得以实现的途径就是用语言表达能力去说服、打动领导;平时的工作需要不断的总结,也必须有文字表达能力等。这些无不需要一定的书面与口头的表达能力。
3、语文应为终身教育服务。《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在终身学习体系中,语文课程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为服务于其它课程和学科的基础。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听、说、读、写这些语文的基础能力,是高职学生乃至每一个职业人都应为终身学习而具备的基础。
三、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力
为了能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应首先注重情趣教学,以情趣来吸引学生进入课堂,以情趣来调整课堂的节奏和气氛,如通过介绍学生熟悉的《武则天》、《大明宫词》、《西游记》等影视作品来导入教学,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目标和任务顺利地完成。其次,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式互动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就某一语文命题让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广泛搜集材料,然后在课堂上针对这个议题进行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写成论文,在课堂上交流意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达到动口、动手、动脑的综合提高。
在教学中不仅要做到学以致用,及时巩固知识,还应加强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具备语文知识和能力去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因此,高职语文教学要从学生将来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迁移能力,结合各个不同专业的实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实践内容,如对文秘专业的学生加强应用文的使用水平,多练习企事业单位的文书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习速记等专业技能;对餐饮专业学生结合语文课中的作家、作品拓展学习古今中外的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相关联的知识,既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又提高了学生将来工作中的综合素质。
四、创新考核评价标准
1.问题的提出。现代社会是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社会,面对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它为国家培养的是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人才。正由于社会对这类人才的迫切需要,使得一些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方面,过多注重的是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使得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单纯的“操作手”,成为了某一行业的“机器人”。随着这些学生逐渐走入社会后,一些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比如学生知识面的狭窄,人文知识的贫乏,为人处世缺乏涵养,甚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出现错位……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高职教育不得不反思,现行的教育思路是否出现了偏差,高职院校应该如何面对学生这种人文素养的缺失。在高职教育体系中,语文课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其他专业课所欠缺的。然而以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及教授有它不合理之处,急需改革,从而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努力提升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人文素养。这一客观背景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2.问题的目的及意义。人文精神不仅是国民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也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呼唤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的必然需要,重视人文素养又是职业生涯的需要。然而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忽略人文素养教育。致使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虽然专业技能扎实,但人文素养较低,对社会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像我们医学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高低直接影响了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语文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中国人自古就主张通过语文的学习懂得做人的道理乃至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到了现代,叶圣陶、朱自清、朱光潜等老一辈文学家也都强调工具性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只不过,多年来在我们升学率的牵引下,使得语文的工具性成为了考核的重点内容,也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的重点内容。语文的人文性的失不是在高校语文教育中开始的,而是从小学教育就开始了。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会影响到我们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如何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们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已经成为我们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了。而语文教育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应该研究的重点。
二、问题研究的内容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如何既有效提升在校学生人文素养又能兼顾为专业课提供扎实的语文技能,这是问题重点研究的内容。
1.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从而在教学中有所侧重。
2.进行语文课程改革,打破以往单纯的文学赏析为主的授课方式,而是进行两个模块并行的教学模式。课堂以专业语文授课为主,主要为了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技能基本功,比如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学生实用医学文写作能力等等,多采取实训课授课方式,切实有效的提升了学生们在未来职场中的工作能力。文学鉴赏课主要以选修课或讲座的形式开设,既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3.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改革的前提,是要改革现任语文教师的既有教学模式,使教师从思想上意识到当前学生人文素养的欠缺,未来职场应用能力的欠缺。从而在各方面提升现任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能够贯彻执行语文教学改革。
三、问题研究的主要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任何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潜能。课题研究要充分遵循主体性原则,学习中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景和氛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自己悟出创造的途径,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养成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2.创新性原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本课题实验的目的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课题进行中要时刻牢记这一原则,并时刻在教学中体现这一原则,即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动脑、动手、求新、求异,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质疑,不唯命是听,不唯名家定论是从。
3.实践性原则。课题实验活动,除了教师理论研究和教学探索实践活动以外,最主要的实践者就是学生,要让他们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实训训练,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课外要亲历阅读名著的实践、思考评价名著的实践、书写论文的实践,在实践中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
4.鼓励性原则。实训课堂实践中,要充分体现鼓励性原则,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质疑、大胆争辩;帮助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改进评估机制,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
5.发展性原则。强调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为核心。实训课堂体现为不忽略任何一位学生,注重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四、问题研究的思路
1.确立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及研究步骤。
2.进行调查问卷,掌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3.分析学生的调查问卷,明确在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从而思考如何面对这种现状。
4.积极探索语文课程的改革,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问题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
1.理论意义在于:在当代,以追求实际经济利益为主要价值选择目标的商品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趋势下,高职院校过分注重强调学生技能培养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较为薄弱。本选题有助于人们关注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低下,从而在课程改革中,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实践价值在于:在高职院校,面对大学语文的尴尬境遇,两个模块并行的教学模式是改变现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切实可行的。
六、问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考察法。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从而获得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从而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完成了《高职学校学生人文素养调查问卷》,并进行了汇总,为本问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自我表现 语文素养 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不少老师因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缺乏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关注,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也不喜欢上语文课。实际上,语文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乐于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喜爱上语文课,在自我表现中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自我表现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乐于自我表现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语文教学应该遵循和善待这种天性。所谓自我表现,主要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借用一定的形式或方式,不断地展示自己、表露自己,以使自己或他人逐步获取对自我的认同与悦纳的过程。其目的不仅在于了解自我,更在于增强自我、发展自我。[1]青少年学生的自我表现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力量,是他们知识获取、锻炼能力、形成个性、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学生的自我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他们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赞赏,希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就曾谈到:“人人都要表现自己,而且每一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尤其是每个人都想以一定的方式表现自己。”[2]通过满足这种“人人都要表现自己”的愿望,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能不断高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给学生制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如发言、讨论、汇报、表演等,可以改变以往教师独占课堂话语权、“演独角戏”的状况,改变以往教学中只注重语文知识传授的状况。在课外,教师通过设计许多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演讲、朗诵、书法等,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到潜能得到发挥,能力得到提升,需求得到满足,信心得到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其次,它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始于疑,终于行。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在实践中应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3]针对语文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应设计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的许多自我表现活动本身就是语文实践,如课堂上争先恐后地发言、激情的演讲、激烈的辩论、优美的书法、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独特见解、读书报告等。在活动中,学生有了运用语文课程中所学知识的机会,这些运用往往很有生命力、灵活而自然。过去的语文教学主要强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缺乏对实践运用的要求。强调学生的自我表现,要求学生在实际问题和真实情境中学习,使学生通过视、听、思、动手操作中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再次,它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正如西谚所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的自我表现是个性化的。在自我表现活动中,学生总是力图向大家展示一个独特的自我、与众不同的自我,这能激发学生求新求异的精神。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暮江吟》这首诗,他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诗句的字词和大意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诗的美。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纷纷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选择读的,读到入情处,摇头晃脑,有滋有味;选择画画的,三两笔勾勒,颇有意韵;选择说的,运用想象,境界优美;还有选择唱的,歌声动人……[4]这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此外,它能有效改善师生关系。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较为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难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师生关系不够融洽。通过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语文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在内心里产生对教师充满感激之情,师生之间增进相互赏识和了解,师生关系融洽起来了。
二.语文课程蕴藏学生自我表现的丰富资源
课程是学生发展的资源。语文课程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性较强,与其它课程相比,它蕴藏学生自我表现的资源要多得多。
首先,它蕴藏着丰富的课内资源。语文课堂是学生自我表现的大舞台。文本解读、课堂发言、朗读、问题研讨、作业展示、课堂情景剧表演、“课前三分钟活动”等,这些都是学生自我表现的资源。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个性化的,允许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特点。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对课文的解读是缺乏个性化的,一般是以教参和教师的解读为准。课堂发言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学生发言逻辑性强,有的学生发言充满激情,有的学生发言谨慎,有的学生发言急躁……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他们会在每次的发言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增强自信,终能成为一个个善于发言的学生。每个学生对课程的朗读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字正腔圆,有的富有感情,有的长于想象。学生最爱的是课堂上的情景剧表演,他们可来劲了,个个尽力挥洒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生灵活现、栩栩如生地展现故事情节。
其次,它蕴藏着丰富的课外资源。在课外,学生自我表现的语文课程资源就更多了,它们包括读书报告会、作文竞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辩论会、社会实践活动等。在读书报告会上,学生纷纷介绍自己读书的体会,展示自己阅读的独特倾向,并学会尊重和理解其他同学的选择。在书法比赛中,有的学生爱好毛笔书法,有的学生爱好硬笔书法;有的学生喜爱颜体,有的学生喜爱柳体……均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色。在演讲比赛中,有的学生慷慨激昂,有的学生娓娓动听,有的学生幽默诙谐,有的学生情理兼备。在辩论会上,同学们唇枪舌战,互不相让,对辩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语文课程是学生自我表现的一片大天地,在这片天地里,学生通过酣畅淋漓的自我表现,挥洒个性,收获自信,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三.通过自我表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师要细心呵护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
每个学生都有爱好自我表现的心理倾向,语文教师要爱护这种心理。在课堂上,当学生有精彩发言的时候,不要忘了及时给予他热情洋溢的表扬和热烈的掌声;当学生“出丑”的时候,不要忘了及时给予他鼓励和支持;当学生犹豫迟疑、吞吞吐吐的时候,不妨向他投去信任的目光。在课外活动中,当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时,不要忘了鼓励他再接再厉;当学生在活动中失利,不要忘了及时给他鼓劲打气,提醒他不要灰心。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每一个活动,在活动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努力营造积极自我表现的氛围,使学生乐于表现,在表现中不断成长。
(二)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我表现的流程
学生的自我表现不是随意的行为、胡乱的表现,它有一个精心组织的流程。首先,要选择一个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好奇心的问题或活动。例如,对一首诗歌的朗诵,对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分析,表演一个课堂情景剧等。其次,要让学生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源,并对它们进行处理。例如,对诗歌的朗诵,要了解其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内容主题等信息,要把握朗诵时的语气语调、节奏重音。第三,学生预先自我预演。在表现之前,学生自己充分练习,自我纠正,教师和同学可以对该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第四,学生正式表现、展示。在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表现平台展示自我。如在课堂上学生小组表演情景剧,在演讲会上发表演讲。第五,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以利于学生总结经验。教师对表现活动的评价宜以正面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同时应客观地指出其不足之处。
(三)教师要为学生自我表现作正面的示范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经过研究发现,学生能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其中榜样人物如家长、教师、同班同学对学生的影响是较大的。学校提供的榜样一般来自教材和教师,学生尤其倾向于模仿自己喜爱的教师的行为。因此,教师应善于为学生的表现作出正面的、积极的示范。例如,教师在朗读课文时应发音准确、连贯流畅、富有感情,板书应书写正确、美观大方、富有变化,在课外应积极参加各种书法、演讲、辩论、写作比赛等活动。这些细节是无声的,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语文素养。
总之,自我表现是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师应能善用、善待这一力量,让学生积极地自我表现,从而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江霞.论自我表现的时代意义及对表现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1,(10):31.
[2]盛群力,肖龙海,等.论倡导学会表现[J].课程﹒教材﹒教法,2001,(9):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一、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集声、色、文、形于一体,以信息处理为核心,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刻的技术革命。它使知识信息容量增大,内容更充实,形象更丰富,开拓了教育空间,为学生接受知识和获取技能提供了多种渠道和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较传统语文教学和一般的电化教学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
1.打破传统教学结构,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结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式教学,即“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心理发展和变化,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为新型教学结构创建了环境,开辟了新的教学模式。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学习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力求探究语文知识和技能、带有强烈的愉悦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与发展。它可以成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1]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原则,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其生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勾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3.视听结合,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可以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经典文章,都很适宜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声情并茂、情境结合的多媒体所提供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学生正确朗读,形成语感,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4.突出主体性,促使学习个性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少,教学活动极不平衡,形成老师课堂讲授的一言堂。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一方面,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注意学生的学习反馈,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因材施教成为现实。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存在着较大差异,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与学生的个体需求存在矛盾。多媒体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多媒体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资源的丰富性及技术的先进性突破了传统的知识来源,每个学生都能从多媒体教学中获得各自不同的信息,广开思路,自由选择,为己所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实现对知识的接收和重新组合。
5.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不再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一言堂”,而是组织学生自己对照课文与多媒体课件共同探讨,让同学们自己找出其需要掌握的知识。如《黄鹂》一课,让学生体会黄鹂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象,单靠文字描述是不会有深刻认识的。如果找出黄鹂不同神态的图片,配上背景加上音乐,就把黄鹂的美丽、迅捷、机灵、可爱的神态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面对图画就能感知,进而自己总结出课文中讲的“极致”。老师只起到组织、指导的作用,不用长篇大论地讲解,也不用刻意灌输了。这既让老师从繁重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又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独自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6.创设情境,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情境是指情感或心境的氛围。情境理论认为: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情境不同所产生的情趣也不同,而学习受到具体情境的影响。课堂上,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设和谐、逼真的学习情境,以情育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教师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情景教学”的设想。的确,语文课堂要有真的情景,对课文情境的体验是学好课文的基础,但是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单靠教师的一张嘴,就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多媒体技术显示了它的优势。利用其声像结合的整体特点,教师可在课堂上模仿甚至再现作者笔下的情景,或者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境之中,从而增强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二、科学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展现语文学科的特有魅力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如果不能合理利用,也会产生不和谐的效果。多媒体使用的过程中要始终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版)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把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价值观念作为应有的教育目的,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时,既要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也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多媒体教学并不排斥传统教学的模式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新事物,其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其进步性与优越性无可置疑,但这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几千年发展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奢华和大容量,追求新颖和现代化,结果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搞得学生在课堂上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在一些公开课上,曾经看到有些教师为了创新,为了体现自己跟得上现代化的脚步,勉强地将课本上的知识堆积到计算机上,把本属于小黑板、幻灯片的内容都制作成计算机课件,使得一节课几乎全是播放演示,学生只是观看或做练习,而没有时间思考,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客观地考虑传统方面的因素,如传统教师的板书、演示、讲解、指导、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消化的过程和环节等,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效果最佳化。
2.要使多媒体教学与教学内容有机组合、突出重点与难点
《中小学教学软件审查标准》中规定,对于课件要从教学性要求、技术性要求和文档三个方面进行审查,其中教学性要求占据主要地位,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借助其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从听觉、视觉、空间等多种视听途径将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来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加强学生的听课效果、思维效果。如《天上的街市》(郭沫若)一课,联想和想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通过多媒体演示,可首先出示有关联想的问题,并辅以明星、街灯的画面,让学生讨论比较,找出相似点,由此归纳出联想的定义,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叫做联想。其次,出示有关想象的问题,并辅以牛郎织女骑着牛儿在天上游走的画面,让学生讨论理解,由此归纳出想象的定义,即: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意境叫想象。这样,就以轻松的教学方式完成了全诗的重难点,从而体现了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3.正确灵活地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的关系
现代化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其中教师是主导,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要靠教师去组织,多媒体的应用要在教师的安排下逐步引入,要使多媒体发挥高效作用,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具体教学环节的调节控制。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前,教师应作必要的讲解和启发,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听什么,怎么听,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从中获取知识,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决不能让多媒体简单地代替教师授课。
4.处理好多媒体的使用与语文学科特点的关系
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2],并通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而是因语言而形象。用多媒体展示图像图形,不能代替阅读主体即学生对文本的涵咏玩索,正如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原著一样,如果一味地以图像直觉取代语言形象,势必会淡化语言训练,弱化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因而背离语文教学的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怎能无视阅读和认知规律而用一个样板去把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体验格式化?
5.处理好学科知识与边缘知识的关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强调增进语文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语文实践能力。这也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所决定的,从语文学科内容的特点来看,为了体现其工具性及其在各个学科中的运用,语文教材内容选材广泛,天文地理都有涉及,通过多媒体补充一些相关学科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特点,也给语文学科自身增添了活力。如在讲授《看云识天气》一文时,用课件展示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云,直观而形象,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学到了自然常识,从而实现了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知识的交融。但切忌喧宾夺主,因多媒体补充的课外知识过多,导致语文学科知识弱化,冲淡甚至淹没教学重点。
6.处理好多媒体的呈现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和生成性。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要善于分析具体的教学情景,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或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优化的时机呈现多媒体,使多媒体的呈现成为整个教学流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目前,许多教师喜欢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其实,多媒体课件呈现的时机,除了在新课伊始阶段,还适合以下多种情况:一是在抽象到具体转化处,可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在语言直观与模象直观的互补中掌握学习内容。二是概念容易混淆处,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分解、比较、放大或缩小处理,则可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任务。三是新旧知识连接处,可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认知新的知识经验。四是知识与能力迁移处,利用多媒体手段促进这种迁移。比如教学《项链》,在课尾将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时的脸部特写定格播放,让学生观看画面揣度主人公心理,这样就直观自然的将学生从知识层面引向能力层面。五是教学内容总结处,运用多媒体结课,或画龙点睛、首尾呼应,或比较拓展、归纳总结,或借题发挥、巧妙牵引,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7.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学习态度和方法的指导,加强教学反馈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发展,学生很喜欢上多媒体课,因为他们认为,多媒体课只要听教师讲,看老师做,这样的多媒体课对于他们来说成了纯粹的娱乐,缺乏主动学习主动记录的意识。研究表明,记笔记不仅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他们思考和讨论问题的习惯。而多媒体教学速度快、容量大,新学的知识难以在学生头脑中持久保留,这时应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增加课堂上及时反馈频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强化。这样教师可以知道学生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语文 写作教学 方法
引言
在当今时代,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使语言表达更灵活,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当今时代,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对大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需求发展等改革的有效性,从而不断提高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中国大学生汉语写作的提高。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训练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创造性的表达,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大学的学习阶段是充满美好的人生时期,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天赋才能。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写作素养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对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确立必须根据社会需求,体现“以人为中心”的法学家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当代课程内容应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和专业素质,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和提高学生“中国质量和专业品质”的质量,中国的具体内涵包括综合运用语言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教育部“大学语文”课程指出:“在全日制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人文与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渗透到我们的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的发展趋势。”在十月的2004个国家的第十所大学,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年度会议的中国研究协会和课程达成共识:大学语文的定位为必修课,以文学审美为载体,以提高人文素养,同时注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注重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的强调,从而实现“大学语文”到“高中”。再加上功利思想的影响下,逐渐被边缘化,在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教学,课程压缩使教师关怀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安排,减少各专业商务写作所需的培训。在《大学语文》序言中写道:“我们的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必须突破工具模式,太多的实用性,以体现人文学科的基础大学语文性质。”笔者认为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是不合适的。基于学生基础的实际情况是不好的,进入大学后,为了提高专业研究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质量,在思维能力的学生,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是必要的补充和提高。
2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大学生并非是空着大脑进入大学语文教学课堂的,他们在中学阶段开始就已经积累一定程度的语文写作能力,所以我们在开展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时候就不需要使用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否则会让学生感觉到乏味,无法提升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水平。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得很多的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总是有写如电子邮件,洽谈业务不断,在我们的议程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网络推广,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沟通和重大的变化发生在写作模式,所以我们中国传统的写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大学语文教学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的人才输送给社会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在我们的大学一般都比较自由,学生可以充分享受青春,任意的写作才华,所以大学生在大学生活本身的人格。然而,大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仍然是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兴趣的厌烦,不利于高校促进语文写作教学效率。此外,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人格,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适当的课堂教学效率。总之,大学语文写作教学应该符合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
3大学语文的写作教学方法
汉语写作在大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优秀的作品比激发学生顽强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的中文写作在大学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情感类的开始是文学艺术更多的优秀作品,可以是一个著名的项目,也可以是一个优秀作品的学生,并组织学生评论。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意见和老师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总结等,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优秀作品的好,也可以让教师对实现写作学生评语的本质,并通过课堂演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为了达到持久的效果,达到教化的目的,教师也能有一个好的课堂阅读或评论在粘合剂中的偶像,让学生在任何时间学习。总之,重视艺术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教学的效率,促进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
结束语
以实施素质教育来带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当今大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核心主导思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正是在这样的义务教育的环境下构建起来的。教育是既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也为人的发展服务,它不能脱离社会历史和现实,因此,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既要面向未来,更要承接过去,成为学生们在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语文学科的知识积累应从和其他人的接触中学,从和同学的互相交流中学,从网络的优秀文章中学,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学生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由于大学语文写作教学在中国的各种原因,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为了符合我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对大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看法是本文的讨论,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5.
[2]田守凯.大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尝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6).
[3]连国义,张文萍.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窘境与应对策略[J].绥化学院学报,2014(02).
一、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对于职校生而言,语文教学要发挥基础学科的工具性作用,更要引导他们注重人文素养,提升思想观念,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提高审美情趣、活跃思维方式等。例如,在给电子计算机班的学生上《邓稼先》一文时,可以让学生观看邓稼先、于敏等人在上海交通大学利用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运算核武器理论研究中大量数据的影视片段,既让学生感悟到计算机的神奇力量,又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邓稼先的品格。
二、立足语文教学实用性目标,提高学生运用语文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化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和专业学习相结合,突出实用性,注重听说训练,强化应用写作。
听说能力对中职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是日后就业的条件之一,而中职学生在口语交际上普遍较差。为此教师可从学生的专业出发,设置情境,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如让艺术类学生利用课前几分钟,讲一到两个古今中外艺术名人成长的故事;要求学前教育类的学生,在课前讲儿童文学故事。在课堂教学中,则以礼节性的交际口语,自荐求职的说服口语,与专业对口的行业服务口语,展示才能的演讲辩论口语为重点,循序渐进,加强训练,促使中职生做到“认真听别人讲话”,“有表达的信心”,“与别人交谈自然大方”,从说清楚完整的句子开始到基本准确连贯地讲明白完整的语段和全篇。
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中职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角度开设相近的应用文体写作课程。如市场营销类的学生一定要学会写调查报告,以及产品说明书等;学前教育类的学生一定要学会表演,改编简短的儿童文学剧本;各种专业的学生要切实训练写字,并写好申请书、求职信、计划、总结、通知等基本应用文。
三、认识课堂教学主体――学生多元个性的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职生的语文素质普遍偏低,且认识水平不一,加之个性特点复杂多样,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认知理解的角度和程度一定有差距,展示表现的方式一定有差异。为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应多加鼓励和引导,允许和尊重学生多元个性的发展。在学习重点难点知识时,教师予以耐心的启发诱导,让学生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课文,让学生能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得出有个体差异的答案。如此,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加强实践,激发创业意识
中职生的理论知识较普高学生偏差,但实践能力一定不比普高学生差,甚至超出一般同龄人。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最终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工作。所以,我们教师应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为了培养各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我们教师可以把课堂“迁”到幼儿园、附近工厂车间、各大餐馆、超市、打印店、装潢公司,让学生实地参观体验。为了锻炼学生的应聘能力,我们教师可指导学生观看有关招聘的电视节目,并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去相关部门或企业单位参加应(招)聘。
加强语文实践,教师还应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可以和相关专业教师合作,优化教学内容。如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任教师联合开展相关主题演讲活动,与音乐教师、舞蹈教师联合举办文学艺术鉴赏活动、小型音乐剧创作活动,与礼仪教师一起举办一场职业礼仪表演比赛。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既实践了“大语文”的学习观,加强了书本学习与实际运用之间的联系,又为学生创设了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的机会,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五、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积极性
论文摘要:五年制高职“语文”是一门融工具性、应用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按照习惯养成—能力提高—拓展强化三个阶段,课程内容可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三个部分。课程实施中,教师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运用任务式、链接式、研讨式等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在评价方法上,侧重学生能力评价,突出过程性和评价主体多元化。
论文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设计
五年制高职学生,是大学生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入学年龄大约在十五岁左右,正处于对社会积极探索的阶段,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情感容易激发,参与意识较强;但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所以认知程度较低,自控力不强,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特殊的教育群体,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引导下,针对学生特点,科学进行课程整体设计,高效率高标准地完成语文教学,是摆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课程定位及目标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是一门面向五年制高职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与高中语文相比,它的知识结构体系更完善,内涵建设更有深度,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更为突出;与普通的大学语文课程相比,它弱化了理性思辨内容,突出了实用性,彰显了职业特色;与三年制高职语文相比,它更注重“兴趣引导”、“习惯养成”,在“低起点、等标准”的学情基础和要求上,小跨度,多台阶,更强调学习的循序渐进性。
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本课程严格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设计思路;面向五年制高职学生,立足于语文综合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渗透优良品德、美好情操、科学精神、职业理想等方面的教育,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应用性、人文性、审美性四个特性,把课程打造成为融知识、理论、实践于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为职业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以上理念,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目标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部分。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领会口语交际规则、策略及其他相关知识,掌握常用应用文写作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技能、写作表达技能、摄取整理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思维判断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修养,铸造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二、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笔者依照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求,根据语文课程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所占的权重进行系统设计,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顺序,将课程内容分为“语文基础模块”、“语文职业模块”和“语文拓展模块”三个学习板块,积极构建开放式的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平台。
“语文基础模块”立足于通识教育,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重点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训练,以处世美德、古韵词赋、人生感悟、科学精神、职场起点等人文主题来组织篇章;力图通过对文学范文的深入品读,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而对同学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人文素养基础。
“语文职业模块”安排口语交际与应用文写作两项内容,它是适应学生职场需求的职业语文模块。此模块通过介绍、洽谈、接待、主持、汇报等职场口语交流的情景训练,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等口语交际能力;通过求职、调查、请示、策划、招标等职场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笔者力图通过这些情景训练,培养学生在职场中的听、说、读、写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场交际能力、职业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
“语文拓展模块”是综合应用语文知识、锻炼语文实践能力的拓展性学习环节,它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因为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所以笔者就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依托选修课、二课堂活动、学生社团开展学习。目前,开设了“《诗经》的艺术魅力”、“《红楼梦》赏析”、“话剧欣赏”、“外国文学作品赏析”、“企业文化”等选修课,并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书法竞赛”、“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依托“子衿”文学社等社团进行拓展性学习。
本门课程在内容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编排,设计了“兴趣培养、习惯养成—能力提高、实践训练—拓展强化、综合提升”三个阶段,“小跨度、多台阶”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达到学习目标,以适应社会及未来职业的要求。
三、课程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主要运用了三种教学模式,即任务式教学模式、链接式教学模式和研讨式教学模式。
任务式教学模式即利用特定的任务驱动,以实践应用情景为导向进行教学。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应用能力训练时,可设定这样的任务:模拟求职。学生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就必须了解如何撰写求职信和个人简历,如何求职应聘。学生依据任务,分成小组,共同查找资料,进行学习,掌握求职信、个人简历的写法,学习求职面试的技巧。之后,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求职者、面试官等角色,完成模拟求职的学习过程。“任务驱动——实际语文情景演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为将来的择业就业做好了准备。
链接式教学模式即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找准语文课程与专业知识相互联系的关节点,进行学科链接。这种教学模式在语文学习的同时,激发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最大限度的交融。如在对广播电视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并在表演过程中添加音频视频效果,学生就会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及相关软件进行编排剪辑。这种教学模式,既加深了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研讨式教学模式即挑选一些难度较小或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章节,先让学生自学,上课时安排学生主讲,然后大家共同讨论,最后教师做总结评论。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进行了综合实训,锻炼了自学思考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培养了自身素质。
教学中,在综合采用上述三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笔者还根据教学要求合理运用诵读品鉴法、情境创设法、讲授理解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围绕目标展开教学,并鼓励学生掌握“质疑—探究—发现—应用”的学习方法,使“教师教”与“学生学”形成积极的双边互动,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应用文写作之调查报告的教学中,笔者主要使用任务式教学模式。学生(通信网络专业)首先领到任务单,调查ADSL客户在使用宽带过程中遇到哪些技术故障并归纳总结,指出解决方案,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格式如何,有哪些写作技巧,这是教师要教授的内容(“教”),也是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学”)。随后,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训”),如调查问卷的设计、报告标题的拟定、主体内容的结构等等。在学生掌握了理论性知识之后,教师将其分成小组,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做”),之后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总结(“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积极探索适应高职模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行动为导向,力争融“教、学、训、做、评”为一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职业技能。
四、课程资源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需要达到的语文水平,学校选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职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语文(基础模块)》《语文(职业模块)》以及《应用文写作》教材,并且选用了与之配套的练习册作为学材。教师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媒介上课,课堂信息密度大、容量丰富。同时,笔者利用校园网络资源环境、电子阅览室,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下,便于学生自主性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体现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目前,本门课程正在积极进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此外,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人文景观、校企合作单位等资源,积极开展“大语文”学习。
在课程资源方面,从课本到多媒体讯息,再到网络平台,最后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学校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资源平台。
五、课程评价
在语文学习评价过程中,学校还原了考试的本来面目,把它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效手段,将结果性考核转变成“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并加大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学校依据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价值标准,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基础上,加强了实践环节的考核力度,鼓励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并通过奖励加分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评价主体方面,学校改变了以往考核主体的单一性,采用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反思意识。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小学教育专业 语文素养
201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正式出炉,语文180分,突出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地位、注重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的基本思想,这一定是今后的大方向。小学语文是各科学习之基础,是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语文学习将伴随孩子一生。所谓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关系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教学环节包括教学主体――教师,教学客体――学生和教学环境――课堂。
在此着重探讨教学主体――教师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情感“缺钙”。
所谓教学情感“缺钙”主要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课文故事内容的介绍,缺乏对富有情感色彩词汇的深刻体会和分析。学完后记住的往往是精彩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而书中具体的语句一般都忘记了,即教学“意化”。例如,在学习《列宁和卫兵》一课时,学生通过阅读能清晰地记忆文本内容,但对文本语言,包括一些很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却没有留下印象。比如,课文开头写:“清晨,阳光透过薄雾,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教师让学生转述,学生说:“清晨,太阳照在斯莫尔尼宫上。”文本意思都在,但是文本中丰富的语词却没有了。课文用“阳光透过薄雾,金色的光辉”这个短语表达此时此刻“太阳”的状态和景观,用“洒”表达“照”的意思,而学生转述时只会运用原来掌握的简单语词“述意”,而没有记住文本中丰富多彩的语词,这种学习方法忽略的正是语文课程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语言学习。
我国小学语文课一直以“初步理解课文――分段讲读分析――概括总结全文”的“读懂课文”阅读教学模式,学生获得的主要是文本的“意”,课文学完,学生脑中留下的只有文中的人和事。也就是说,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了二三百篇课文,实际上只知道了二三百个故事而已。
(二)儿童文学素养低。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早在1920年,周作人就在《儿童的文学》演讲中指出,所谓儿童的文学就是“小学校里的文学”,在周作人看来,儿童文学几乎就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同义语。
以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在入选的320篇课文中,有264篇属于儿童文学作品,占82.5%。其体裁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儿童故事、寓言、科学文艺、散文、小说、独幕剧等。
此外,儿童文学还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小学阶段不少于145万字,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主要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古今中外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中国古今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等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这些作品基本涵盖儿童文学的主要体裁,儿童文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发挥重要作用。
现实却是:1.语文教师忽略儿童文学教育在整个语文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2.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体系中儿童文学知识方面的匮乏,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真正享受到儿童文学的阅读乐趣,难以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启蒙作用。
(三)学科知识单一。
学科知识综合化是创新的基础,跨学科综合教学才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知识背景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掌握除小学语文课之外的一至两门其他学科教学,并学会把这些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很难想象一知识贫乏、知识面狭窄的教师如何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思维、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课后老师经常被学生问及几个问题:圆明园是哪朝哪代建造的?当时的皇帝是谁?为什么要兴建这座园林?为什么圆明园要建在北京西北部?这个地方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有温泉浴吗?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文中说到“大火烧了三天”,如果积极地灭火,那么用什么方法灭火最快最省最好?这些问题有的属于历史知识范畴,有的属于地理知识范畴,有的属于建筑学范畴,有的属于科技知识范畴。对上述问题要求语文老师都能准确地回答,老师只有具有较深厚的多学科知识积累,才能居高临下、驾驭自如。
二、小学教育专业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有着内在的联系,面对现实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语文素养培养目标就显得明朗了许多。
小学教育专业本着“综合培养,学有所长”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养的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或其他有关综合课程的专门教师。
(一)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
未来对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生知识的简单组合,而应强调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特征。小学语文教师要用人类智慧的整体文化(文学文化、科学文化)武装自己,让自己的头脑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广博与精深兼具,宏观与微观贯通。
首先,一个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包括政治理论、科学人文及不断积累的社会生活方面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一般知识在内的基础知识。其次,要拥有博中求精求专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和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专门性知识与技能。因为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小学语文教师要承担几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小学语文教师应对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基础性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了解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这些学科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及在人类生活中的多种表现形式。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展示知识本身发展的无限性和生命力,把知识活化,在教学中真正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人类的统一,充分发挥学科知识全面育人的价值。最后,一个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具有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理论、教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不具备相当的心理学知识,没有对儿童心理结构与活动进行深入观察的人,是没有资格当教师的。复合型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观、整体观、辩证观、发展观都有科学的认识。还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创新与应用。方法制约效果,只有科学的、新鲜活泼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一代具有活跃智力的、有进取精神的、有效率感、有敏锐的观察感、有责任感的新人。
(二)扎实的儿童文学素养。
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不断提高自身儿童文学素养,把学生看作社会的、发展的、独立的、完整的人,给予他们公平的机会和权利,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儿童的情感认知、品德、个性等全方位了解并努力促进其向好的方向发展。只有充分认识他们,才能正确对待他们,才能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小学语文教学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教育的主要需要是把人性中的某些有价值的特质和知识传给学生的途径”。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求他们同时把健康的人格、独特的个人素质和特性传授给学生。因此,新世纪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讲究教学艺术,掌握认识规律。除了“讲”的能力之外,还要有“导”的能力,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例如,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看图画写童话、看玩具写童话、根据故事开头写童话、根据关键词写童话、根据课文续写童话、根据材料扩写童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童话创作中尝试,放飞想象、张扬个性、激发童心、释放童真,让学生想写、乐写、善写,为以后中高年级的记叙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儿童文学是语文教材中的宝贵资源,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熟悉儿童欣赏文学的特点、儿童文学的体裁功能,倡导加强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理念教育,让“儿童文学回归儿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游刃有余、生动活泼,才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课感兴趣,才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三、培养小学教育R涤镂乃匮的途径
(一)整合中文类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适应小学语文课程改革需要,整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中文类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专业知识素养。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上主要照搬高师“中文专业”,到形成相对“专门化”的课程设置,这种课程体系不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小教专业特点强调“综合培养,学有所长”,不可能与高师中文专业完全一致。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中文类课程显得特别多,而小教专业的学科专业知识不需要“专业化”,相对宽厚一些,对此需要对中文类课程进行整合。不仅符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安排,而且使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掌握语文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具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能力,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专业知识素养。
加强语文教育类课程与普通教育类课程的整合,培养小教专业学生应用语文的素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要求加强语文教育类课程与普通教育类课程的整合。通过整合,学生不仅对枯燥的教育理论产生兴趣,还提高现代教育水平,充分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大大提高高师小教专业学生应用语文的素养。
加强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提高学生语文教学实践素养。教育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师院校小教专业学生语文课外活动较少,组织语文活动能力不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准备不够,还缺乏有效的指导,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延长见习和实习时间,并加强指导。还要加强教育实习和实习指导,切实提高实习水平和实习质量,使学生加深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认识,为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素养,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体现。因此,教师语文教学实践素养的发挥要以训练学生语文能力为目标,主动转变自己的角色,使之成为语文学习环境的创造者,成为课堂资源的提供者,成为实践方法的指导者。
小教专业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素养,才能在将来工作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向上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加强对学生语文教学技能的培养。
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具有基本性、全面性和规范性、展示性。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具有从事小学多学科教学的能力,不仅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技能,还具有能唱、会演、能做、会画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能力。小学教育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儿童模仿性强、具有向师性,对教师有着特殊的情感。教师自身基本的人文素养、教学技能对小学生尤其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小学教师教学技能不但要全面,而且要规范,成为小学生模仿的榜样。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要具有规范性、展示性,小学教育专业在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要求上,如读、写、算、艺体等基本技能不但要会,而且掌握要准确、扎实、规范,且富于美感,切实提高未来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提升教学技能的内涵品质。
教学技能包括基本技能、基本教学专业技能和综合教学技能。基本技能训练包括读、写、算、画、体操、舞蹈等,还要加强对“三笔字”和普通话的要求。训练目的主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的基本素质及内在修养,为其专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特点是全面性、基础性。基本教学技能训练是结合专业要求,使学生形成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要求是做小学教师。特点是进行单项训练,为培养实际教学能力打下基础,突出师范性、规范性。
综合教学技能是指在基本教学技能形成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综合运用基本教学技能。这一阶段训练反映学生运用已形成的教学技能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熟练程度和水平,是对基本教学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是开发学生潜能,使其形成一定的教学能力,会做小学教师。特点是训练紧密结合具体教学情景,开展见习、实习、调研等综合性训练,使各种技能达到熟练与和谐,形成完整与灵活的教学能力。
总之,教育目的应符合社会需要,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密切结合,实现“人尽其才”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顾明远.教育大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65,1173.
[3]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古诗 亭 闲情哲思 优国伤时 别愁思绪
一.新课程改革对语文美育的要求
以语文美育促进和提升语文教育的质量,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与时俱进的语文教学的科学理念,是当前语文改革的重要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美育的实施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1.语文课程要凸显语文美育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语文美育的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又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出了对语文美育的初步要求。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部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研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课程目标”中指出要“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更加明确了提升学生审美境界的要求,体现了美育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
2.语文教学过程要渗透美的熏陶感染作用
对于语文美育的实施,要融入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教学建议”部分中再次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如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在“实施建议”中提出,阅读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美。
3.语文教学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美的创造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将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评价重点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重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与感悟的把握,“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如在对学生对于诗歌与散文的解读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像和联想,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通过教师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激发学生对于审美的思考,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审美素养。
语文教学中应当始终贯彻着美育,其中有具体文本带来的文学美的化育,还有具有实用性的语言美、文字美的熏陶;学生不仅仅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直观的美、深层蕴含的美,还要能从教师具有艺术性的有效教学中体味到美;教师在教学中要展现课文内容的美,还应体现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美,要根植于审美的理念,以“美”感染、打动受教育者。
二.语文美育的误区分析
1.过度重视“美育”而轻视了“德育”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审美教育与语文德育同等重要,应齐头并进。自此审美教育受到了更大的关注。但在新课程实施中,许多专家和教师在强调文本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却忽视了文本中人物形象或是作者情感中所蕴含的美的高尚的品德,把美育和德育绝对地对立起来,在语文教学中只注重语文美育,刻意回避甚至有意抵触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认为道德教育并非语文学科的特点,这是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的。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忽视大革命失败的社会背景以及朱自清强烈的革命精神所反映出的爱国情怀,认为这是唯政治的,这样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无法塑造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因此,在语文美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去了解世界和认识生活,顺应美的规律帮助学生塑造美的情感与灵魂,使他们逐步树立起高尚的审美情操,让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相结合,形成比较和谐的心理状态。
2.过度重视“美”的结论而忽视了陶冶的过程
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美育之本,语文美育应该遵循和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不能脱离文本进行审美教育。而现在,许多语文教学重视了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忽视了对学生通过文本语言来认识美、赏析美,继而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缺少对文本深层次的美的内涵的咀嚼品味,浮于表面,或是过度依赖教具,或是设计许多与文本解读并无密切联系的问题和活动环节,看上去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但其实是喧宾夺主,偏离了语文课的本质要求与目的。如有位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只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剧中有关“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情节的一集,运用多媒体本是好事,电视剧中的情景充满了直观的美,能够使同学通过视听受到精巧的故事情节、出彩的人物形象的感染,但是,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影视欣赏课,只是粗线条的勾勒,不能使学生加深对《红楼梦》中美的情节构思与语言文字的认知。教师忽视了回归于文本的重要性,文本的真美并非是通过一个笼统的感知就能获得的。
3.过度强调“美”的感性认识而忽视了美育理论的指导
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被许多教师曲解,他们忽视甚至反对对学生理性思维认知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生怕一旦思考分析、一旦讲解探究就会被认为是在将文章大卸八块,对学生灌输知识。他们认为要完全摒弃过去审美教育重分析、重认知,而轻感知、轻体验的做法,只是对文章的囫囵吞枣,并不深入解读文本,这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许多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只停留于“整体感知”的环节,如在上《故都的秋》时,对于故都秋景的描写,一般阅读只停留于对故都秋景清净悲凉的特色的体味,但忽略了每一处景物背后蕴含的作者情感,深层次探析之下就可发现,作者眷恋却又痛苦而悲凉的复杂沉郁心境都可在所写景物中找到依托,力透纸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带着情感走进文本的同时,也应该以理性分析武装头脑,使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容,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审美活动不是单纯理性的分析,但也不是纯感性的感受,它是感受与理解,感情与认知相统一的精神活动。”①是既有情又有理的。
以上分析了语文美育的几个误区。对此,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探索各方面的途径,把语文教学美育的研究推向深入。使语文美育走出这些误区。
三.语文美育的途径探索
依据新课程改革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美育的要求,同时力求避免语文美育的诸多误区,笔者认为,为使语文美育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探索语文美的内涵的兴趣,使之热爱语文,自觉接受美的熏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格健全的、具有美的理想追求的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时,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展现丰富高尚而纯洁的情感;第二,感悟理解和运用具有美的意蕴的语言;第三,有效充分地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第四,适当有效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辅教具;第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循序渐进,使学生产生对语言文学之美的热爱,养成持久深入的阅读习惯,塑造其灵活独立的思维品质,培育起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起崇高的人格和理想。
1.展现丰富高尚而纯洁的情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教学建议”部分中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在教学中要带着真挚的情感走进课堂,要始终对学生抱有关爱与理解的情感。教师讲课应声情并茂,全情投入,注重情感的熏陶感染,当教师走上讲台时,就像表演者登台演出一样,要立刻全情投入、进入角色,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用自己的激情和对学生的关爱,以及对语文学科的热爱,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魅力与人性关怀,使学生的情感也融入其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要将文本中丰富深刻的人文情感传递给学生,引起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精神品质,完善自我人格。如引导学生阅读《祝福》时,应该充分地传递出对“祥林嫂”式的不幸人物的同情,以及对其不幸命运的反思之情,而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又应以饱满的激情、博大的情怀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进入对伟大梦想的憧憬。当学生情绪高昂时,他就有良好的兴趣去学习他所学习的东西,效果也特别好,因此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经由内在美,教师自然地焕发出外在美,教师的举止、风度、气质也受到学生关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中形成不可磨灭的印记,美的外在,也同样能引发学生对学习本门学科的兴趣,这同样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一座架设于师生之间的桥梁,引起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由此师生能够共同关注语文,热爱语文。
2.感悟理解和运用具有美的意蕴的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思想,同时要从美的语言入手。语言的美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的重要标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表达与交流的教学提出要求“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教师用他的言语向孩子揭示了周围世界的美时,孩子才会注意到,才会凝神观赏和细耳倾听。”“说”也是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是尽量使用典范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准确并具有美感和意蕴。并具有个人的风格。把握教学的语言,要依据对文本所反映的情感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的把握来实现,如于漪所言,“不开口不动情,不动情不开口。”要从语言的内涵、语气、语调等方面。首先,教学语言要注重效率,要规范、简明扼要、抓住重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着边际的泛泛而谈很容易使学生反感、分神。在简明扼要的基础上,要注意授课的艺术性,展示出语文老师深厚的语言功底的魅力,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也不可忽视,要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如沐春风,获得精神的享受。这也是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最忌不带感情毫无起伏的教学语言。根据文本具体内容的不同,还可做不同的调整,如对于同一个作者李清照的作品而言,表现欢乐悠闲情调的《如梦令》,就要以轻快柔美的语调来朗诵与讲述,而表现孤独凄清的《声声慢》,就要以一种悲凉哀婉的语调来展示。从语言中表现美,美的语言带来美的感受,美的语言可以滋润心田,引起情感的共鸣,自然会吸引人的关注,而不是枯燥的,干巴巴的。学生受这样的语言吸引,从而接受这样的语言,学习使用美的语言进行交流并时刻关注自己的语言修养,产生提升自身语言能力的渴望,自然就产生了对语言美的关注。
3.有效充分地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教学资源
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教材编写的建议“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语文教材选用的课文经过语文教育专家精心筛选和反复调整,题材与体裁广泛,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美的体系,既体现着形式美也具有内涵美。纵横古今中西,反映着千姿百态的人文情感、社会历史与自然景观异彩纷呈的美,又折射着透过美的文本反映出来的多姿多彩的人情美、形象美、意境美、音韵美等。有《边城》中代表纯洁善良之美的人物群像,有李白的诗歌中山川、大海等雄奇辽阔,想落天外的壮美意象与崇高之美,有《古诗十九首》中婉转缠绵的温柔敦厚之美,有《荷塘月色》、《雨巷》中轻柔朦胧的优美,有《哈姆雷特》、《老人与海》中惊心动魄的悲剧美,处处感染着人心。大量的文本也通过声韵之美表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如《诗经》重章叠唱,反复吟咏的韵律美,有律诗、绝句表现出来的音乐美,双关、排比、对偶种种修辞的运用,展现出了或整饬典丽、或清幽恬淡、或恣肆的不同语言风格之美。也有演讲词中激情洋溢,以排山倒海之势迸发而出的语言。语言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符号在被使用,而是拥有了具有独特个性的灵魂,能使人为之沉醉。议论文,科学说明文等文体所表现出来的严密思维、简洁生动的语言之美、高尚的理想追求之美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品味,让学生受到形式多样的美的感染与吸引,体会到美的丰富多彩与生机勃勃。教材所选的许多作品中反映着作者的个体人生,包含着作者独具个性的、丰富的人生体验,处处对人生充满了启发。屈原以《离骚》抒写他的壮怀难酬,司马迁将忧愤慷慨之情渗透进《荆轲刺秦王》。陶渊明的清新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清照的婉约深情,无不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个体人生体验,引发着学生探索人生、了解世界的兴趣。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救济粮”的骨气,史铁生身残之后希望不灭,于地坛之上的人生思考,无不折射出人格美的巨大魅力与情感美的动人光芒。在教学过程中,把握这些美的具体形态,引发学生对作者心灵历程的了解欲,与作者进行“对话”,和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真正深入文本,才能汲取这些丰富的智慧与经验。
4.适当有效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辅教具
在美育活动中,如何掌握和运用媒介,并以此来恰当表现文本之美与抒发内心情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美育过程始终伴随着生动可感的形象,充满趣味性,也充满了多样化的个体选择与体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推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以它自身的直观性、形象性而独具优势,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这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较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具体的有声有色的美丽画面,使美的语言文字得以借助具体形象得到更好的展现。运用配乐朗读视屏及多媒体的相关背景资料、影片、音频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境,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则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出广阔的思维空间,打开想象的大门,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美的存在。如教授古代文言文名篇《爱莲说》时,以姿态各异的多张含苞待放的荷花图为课件背景,或是古典水墨荷花,或是秀丽多姿的荷花照片,配上舒缓柔美的古筝曲,烘托出幽美宁静的氛围,又渲染出文中那种爱莲的美好情致,让学生们初步领略到周敦颐所表达的美的情感,那么在接下来品析文中表现的莲花的各种气质神韵时,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品读出周敦颐笔下荷花的那种香柔净爱、出尘脱俗的美,多媒体营造出了良好的审美氛围。笔者在用多媒体上课时,有意识地营造这样的氛围,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多媒体所带来的画面、音乐交织的立体空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媒体的过程中,我们要留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虽然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多媒体只是教学的工具与辅助手段,不能让多媒体占据学生的思维、充斥整个课堂,必须要给学生“留白”,不可限制了学生想像力的发展。
5.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优秀文学作品
要培养学生真正培养起对语文的兴趣,爱文学,仅凭课堂上的45分钟的被动接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重课后对于学生阅读的引导,启发他们主动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审美教育理论认为:美育运用于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美,进而能够创造美,逐渐丰富、充实审美素养,最终提高和增强美感情操。②他注重在教学中的实践及通过实践,完善了他的美育理论,且颇有成效。苏霍姆林斯基做出了值得借鉴的探索。俄罗斯传统的经典文学非常优秀,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崇高的思想境界,于是,苏霍姆林斯基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这些文学作品,使学生获得有关俄罗斯古典文学、苏联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知识,通过不同风格的作品培养对语言艺术和文学形象以及社会关系的认识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这些作品的美,激发了对本国语言文学的热爱之情,自发地、深入地汲取文学作品中的营养,并在阅读之后沉思、探讨,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熏陶,在感受语言文学之美的同时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语文美育运用美的形象和语言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审美兴趣,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与人生追求。
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对语文美育的要求,以及对以往语文美育中存在的误区的总结,提出具体的对美育方式途径的构想。从教师的情感、语言、对教材的充分利用、对教具的使用、对阅读的引导五个方面出发,列举出五点具体的建议与方法。经过一定的观察与实践的验证总结出:进行语文美育教育,应该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抓住语文学科的特征与语文教材的内容,切合实际地充分运用各种美育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汲取语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与审美意识,促进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形成。以美来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使语文教育成为一门艺术。
注 释:
①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0:139-143.
②[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0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 [捷] 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 于漪.现代教师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