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猴王出世教学反思

猴王出世教学反思

时间:2023-01-17 00:38:59

猴王出世教学反思

第1篇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应只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学习。事实上,如果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掌握了学习的规律,那么他们就会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不断体验成功带给他们的幸福与自信。为此,在小学中高年段的语文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了“学习报告单”这一载体,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学习报告单”作为自主学习的载体,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他们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一般说来,“学习报告单”涵盖如下内容:“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表达的顺序”“表达方式的特点”“作品表现的情感”“我的疑问”等等。

在具体的教学中,“学习报告单”的运用方式很灵活,有时用在预习中,有时用在课堂教学中,有时用在复习中。但都是由学生在充分阅读、思考的基础上认真填写,然后我再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设计下一步的教学。这样,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我做到了心中有数,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因而也就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只让学生填写“学习报告单”是不够的,还要引导他们学会交流并修改“学习报告单”,变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为愉快的主动性学习。因此,在一个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报告单”时,我要求其他同学帮着修改和完善,在形成精彩的共识后,再让这个学生修改自己的“学习报告单”。这不禁让我想起在执教《猴王出世》时汇报交流 “梳理主要内容”的教学片段:

生甲汇报说:第一部分就是第一自然段,讲的是“花果山上仙石迸裂,育出美猴王。”坐在第二排的生乙小声嘀咕:“不准确,这时他还不是猴王,应改为石猴。”我微笑地点了点头。这下大家可来劲了:“‘上’也多余!”“‘出’也多余!”的喊叫声一片。我示意生甲起立,按照同学们的提示再说一遍。他思考了一会儿,说:“花果山仙石迸裂育石猴”。我竖起大拇指,声音里充满崇拜地说:“你们真是太神奇了,是不是得到了作者吴承恩的点化,竟然写出了章回体小说的题目!”学生个个眉飞色舞。我接着问下一部分的内容,这时所有的小脑袋都低下了,原来他们都在认认真真地修改自己的“学习报告单”,嘴里还念叨着“等等,等等……”。我“偷窥”着他们的成果,暗暗得意。看着一双双的小手高高举起,我叫了一名平时很淘气的学生,他没等站稳就脱口而出:“石猴勇闯水帘洞。”好多学生鼓掌表示支持。我赞赏地说:“好!你抓住了他在这件事表现出来的特点:勇。老师还想问一问他为什么要闯水帘洞呢?”“因为他要寻觅涧泉的源头!”“那么就让我们把原因加进去!”“觅源头石猴勇闯水帘洞!”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此时,已有学生在喊下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了:“石猴称王。”而我在黑板的右侧以对联的形式写好:觅源头石猴勇闯水帘洞。“谁能对出下联?”学生又开始陷入了思考之中。 “石猴受拜美猴王。”生丙说。“不行,得是‘寻什么’才能和上联对上!”生丁说。“寻福地!因为书上写“‘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好!”又爆发一阵热烈的掌声。最后,我建议把“石猴”换成“英雄”,这样不仅能够避开“猴”字太多,并且更能凸显猴王的气度和风范,大家都觉得很合适,而且还情不自禁地自豪地大声读了出来:“觅源头石猴勇闯水帘洞,寻福地英雄受拜美猴王”,还自己加了个横批:“猴王出世。”然后迫不及待地写在“学习报告单”上……我觉得这么丰硕的果实应该把它永远珍藏,因此要带着他们背下来,但是学生都喊“已经背下来了!”一听,果然如此!

这么高的学习效率,源自学生填写“学习报告单”时的认真与深思,源自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报告单”时的热情与合作,源自学生修改“学习报告单”的执着与扎实……

第2篇

陈宣章

人有三欲:食、性、求知。前者用以维持个体生命;次者用以维持种系繁衍;后者是人类特有,用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儿童常常问:“我是哪里来的?”人也研究:“人类是哪里来的?”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是哺乳纲灵长目,包括:原猴亚目和猿猴亚目。灵长目与其它哺乳类动物相比,身手格外灵活,智力极其发达,故被以“灵长”来命名,具有“万物之灵,众生之长”的意思。原猴亚目是低等灵长类,包括:近猴、狐猴、眼镜猴类。高等灵长类包括:南美的阔鼻猴类(新大陆猴)和旧大陆的狭鼻猴类(即猴类、猿类和人类。本文只研究此类)。旧大陆猴有11科约51属18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温暖地带林区。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

猴类中,国人普遍了解和最为熟悉的是猕猴,其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又称恒河猴、广西猴、沐猴、黄猴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猕猴。按照阴阳五行学说,申属于金。因此,自古以来猴常常被誉为“金猴”。毛泽东诗句:“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猴文化最早是《诗经·小雅·角弓》诗句:“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译成现代汉语即:“不要教猴子爬树,像用泥来涂附。君子有美德,小人要来依附。”由此并派生出成语“教猱升木”。魏武帝曹操《薤露行》诗句:“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魏文帝曹丕《善哉行·上山采薇》句:“野雉群雊,猴猿相追。”古人并不刻意区分猴与猿,还可见唐·韩愈诗句“阳山穷邑惟猿猴”(《刘生诗》)、唐·卢仝诗句“家僮若失钓鱼竿,定是猿猴把将去”(《出山作》)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国人提到猴时,通常都会把它与猿并称“猿猴”。曹丕等就是如此。猿和猴在形貌、习性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属不同的动物。远在先秦时期的《尔雅》中,已经对同种而相异的十余种猿与猴如狒狒、蒙颂、猱等分别命名以示区分。

现代动物学中,猿指灵长目类人猿亚目狭鼻下目人型总科除人科外其他成员的统称;猴指灵长目类人猿亚目狭鼻下目猴总科及阔鼻下目新大陆猴的统称。现代类人猿属于高级灵长类,主要是:长臂猿、褐猿(也叫猩猩)、黑猿(也叫黑猩猩)和大猿(也叫大猩猩)。但是,类人猿不是一个物种,类人猿即像人的猿,也即向人类进化中的猿。

其中,长臂猿跟人类的区别较大,是较低级的类型,脑量很小,平均只有100-120立方厘米。猩猩的智力相当发达,它们的脑比狗脑大得多,平均脑量是410立方厘米。从小捕来饲养的猩猩,人们能训练它模拟人的动作,叫它帮助人做些事。它们一般不大合群。雄猩猩总喜欢独自生活,到了生殖季节,才跟雌的生活在一起。黑猩猩喜欢群居,智力很发达,善于模仿。人们可以教它们做许多种技艺。动物园里养的类人猿多半是它们。大猩猩常由3-10只合成一群,过着仿佛是家族的生活,群体内包含着若干个家庭小群体,但这种群体是临时性的:由老的、壮大的大猩猩担任家长;雌的和年幼的大猩猩多半生活在树上;成年的雄大猩猩多半生活在树下。大猩猩基本属素食性,外表显得很凶猛,实际上性情较为温和。但是很难活捉成年大猩猩来饲养,只有幼小的才能养活。大猩猩智力很高,脑量达500-600立方厘米,脑的结构跟人脑很相似。黑猩猩和大猩猩跟人类最相近。

猿、猴类中的特殊类:1。东北山地大猩猩也是素食性,但性情凶暴,粗暴野蛮,攻击性很强,喜欢占山为王。2。华南黑猩猩,体形偏小,是猿猴类中智商最高也是最残忍的族群,性格狡猾凶残,上至动物下至昆虫没有它们不吃的,有时连同族都被吃掉而遇到强敌喜欢卖乖讨好,属杂食性。3。华东阿拉伯狒狒(猴类)体形偏小,是最小心眼记仇的族群,性格暴躁易怒,遇到比之强大生物时喜欢成群结队叫嚣恐吓(以吓走对方为主),属杂食性。4。非洲狒狒,体形中等,性格凶猛,喜欢成群结队地外出猎食,会主动攻击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常抢夺其它族群的食物,不劳而获。因数量众多,一般其它族群遇见它们只能退让,属杂食性。

国人的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对应,猴对应申。有人说:“申时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时辰,猴子喜欢在此时伸臂跳跃。”此说不妥,因为先有十二生肖排列,后有十二地支对应。十二地支对应不是根据动物习性先进行排列。否则,鸡在“寅”啼叫应该排第三。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这与猴没有关系,更不是因为上海人性格“猴精、猴精”而致。上海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先属越后属楚。楚孝王封楚相黄歇为春申君,上海就是他的封地。黄歇命人疏通过境大江,这条江就被叫作黄浦江(又名春申江),而上海则被称为“申”。旧上海的“申报”由此起名。现在上海老人还把废旧报纸称为“申报纸”。

唐·李公佐所著传奇《谢小娥传》:谢小娥的公公与丈夫外出经商时被人杀害,都托梦给小娥,以谜语形式说出杀害自己的凶手姓名。公公说“杀我者,车中猴,门东草。”小娥不解其意,四处打听,后遇李公佐解谜:“车中猴者,申也;门东草者,兰也……杀汝父者,申兰……”“兰”的繁体字是门中东,上是草字头。

猴与猿的形态区别:1。猴有尾巴,猿没有;2。猴的下肢比上肢长,猿相反;3。猴走路时前脚掌着地,猿则是以指节着地(猩猩)或双手高举(长臂猿)。4。猴小臂的毛是往手掌方向顺着长的,而猿则是向外横着长的。5。猴有颊囊(口腔两侧颊部各有一囊,吃进口腔的食物,如果一时来不及细嚼,就暂时贮藏在颊囊里,留待空闲时再细嚼咽下),猿没有颊囊。6。猴屁股上有臀疣(胼胝),而猿中只有长臂猿有臀疣。7。猿体形比猴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有尾的是猴,无尾的是猿。”这是猴与猿的鉴别点。

猴与猿在行为和生活方式上也有很多不同。明·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之“鸟兽”三卷中说,猴“性躁动,好残毁物器,好像人所为”,猿则“状如猕猴而差大,臂脚长捷,好攀援树木,其声哀。”猿属于安静型动物,除非必要,很少发出声音或向同伴打招呼。它们习惯独居,不具个人领域,通常是数只人猿共同在雨林的某一地区活动,但不会互相干扰。

唐·柳宗元《憎王孙文》第一段的译文:猿和猢狲群居在不同的山上,彼此德行不同,双方不能相容。猿的德行文静稳重,能仁爱谦让、孝顺慈善。它们群居时互相爱护,吃东西互相推让,行走时排成行列,饮水时遵守秩序。如果有的猿不幸失散离群,它就发出哀伤的鸣叫。假如遇到灾难,就把弱小的幼猿保护起来。它们不践踏庄稼蔬菜。树上的果子未成熟时,大家共同小心看护;果子成熟后,便呼叫同伴聚齐,才一同进食,显得一派和气欢乐的样子。它们遇到山上的小草幼树,一定绕道行走,使其能顺利生长。所以猿群居住的山头,常是草木茂盛、郁郁葱葱。猢狲的德行暴躁而又吵闹,整天争吵嚎叫、喧闹不休。虽然群居却彼此不和,吃东西时互相撕咬,行走时争先恐后,饮水时乱成一团。有的猴离群走散了也不思念群体。遇到灾难时,便推出弱小者而使自己脱身。它们喜欢糟蹋庄稼蔬菜,所过之处一片狼藉。树上的果子还未成熟,就被他们乱咬乱扔。偷了食物,只知塞满自己的腮囊。遇到山上的小草幼树,一定要摧残攀折,直到毁坏干净才肯罢休。所以,猢狲居住的山头常是草木枯萎,一片荒凉。因此,猿群众多时就把猢狲赶跑,猢狲众多时也咬猿。猿就索性离去,始终不同猢狲争斗。动物中再没有比猢狲更可恶的了。我被贬到山区很久了,看到猢狲这样的行为,就写了这篇《憎王孙文》。(文中“王孙”即猢狲。)

《憎王孙文》通过对猿和猴不同的品德影喻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和以宦官、藩镇为主体的守旧顽固势力之间势不两立的矛盾斗争,作者赞颂革新集团的美好品德,鞭挞顽固守旧势力排斥异己、祸国殃民的种种罪行,还对妍媸不分,纵恶为非的最高统治者提出严正的责问,表现了一个失败的改革者难得的信心和勇气。

其实,长臂猿也是一种非常喜欢喧哗吵闹的动物。猴也并非可恶。猴的形象不佳,“尖嘴猴腮”,许多笑话把丑小孩比作猴。其实,猴很有用,除了国人的耍猴,世界各地对猴的使用五花八门:训练猴上山采茶;让猴当向导;猴作警卫守门押车;猴充当护士看护、服侍病人或病兽;猴出任铁路扳道工等等。尼日利亚的贝喀萨,用猴子作邮递员来解决通信不便的问题:当地有种猴,母猴和子猴间感情特别深厚,彼此寸步不离。人们利用这一特点,把母猴和子猴分别关在不同地方,然后放出小猴去寻找母猴。次数多了,小猴就认识了找妈妈的路径。只要把信放进竹筒,并把竹筒绑在小猴身上,让它去找妈妈,就达到了送信目的。从接触而言,猴比猿更加与人类关系密切。

像柳宗元这样用猿、猴比喻人性,我倒另有所感。人脱离了动物界,却常常“返祖”出现猿性、猴性。1。有的人像长臂猿:手伸得特别长,他的脑量可能很小,属于较低级的类型,与人类差距很大。这样的人常常像猿、猴一样享受铁窗风云。2。有的人像猩猩:不大合群,总喜欢独自生活。隐居也好,“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也好,总有点像猩猩。3。有的人像黑猩猩:喜欢群居,智力很发达,善于模仿。4。有的人像大猩猩:过着家族的生活,喜欢一长制,唯我独尊。5。有的人像东北山地大猩猩:性情凶暴,粗暴野蛮,攻击性很强,喜欢占山为王。6。有的人像华东阿拉伯狒狒:最小心眼、记仇,性格暴躁易怒,遇到比之强大生物时喜欢成群结队叫嚣恐吓。7。有的人像华南黑猩猩:智商最高也是最残忍,性格狡猾凶残,有时连同族都被吃掉而遇到强敌喜欢卖乖讨好。8。有的人像非洲狒狒,性格凶猛,喜欢成群结队外出猎食,会主动攻击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常抢夺其它族群的食物,不劳而获。

当然,有的人像猴。《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沐猴,指猕猴。猴子戴帽子,比喻外表装得像个人物,却是人面兽心。沐猴而冠也常用以讥讽依附权贵窃取名位之人。有的人喜欢上蹿下跳;有的人朝三暮四;有的人喜欢结党营私,到头来“树倒猢狲散”;有的人猴头猴脑,像猴子那样好动,行动浮躁等等。

从文学角度,诗、赋、小说中“猿”多“猴”少。《全唐诗》诗题中含“猿”者55首、出现“猴”与“猱”者各一首;诗句中含“猿”者1338项,含“猴”者55项,含“猱”者48项。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杜牧、李商隐等著名诗人均有咏猿猴的诗篇或诗句。其中,杜甫的《猿》,杜牧的《猿》、《伤猿》,周朴的《咏猿》等都是名副其实,通篇咏猴的诗作。《全宋诗》诗题中含“猿”者100首,含“猴”者12首,含“猱”者无;诗句中含“猿”者2596项,含“猴”者200项,含“猱”者174项。例如:南宋·杨万里的“疗饥摘山果,击磬烦岭猿”(《清远峡四首》其四),“入山无路出无门,鸟语猿声更断魂”(《过五里迳三首》其三),“岳麓猿声里,湘流雁影边”(《送丁子章将漕湖南三首》其一);元·陈孚的“野猿忽跃去,滴下露千点”(《飞来峰》);明·安磬的“峭壁断崖无鸟过,古藤昏树有猨哀”(《峡中》),皇甫涍的“猨鸣鹤以怨,岁暮何远为?”(《秋夜忆山中》);清·曹申吉的“偶向潇湘听断猿,斑斑千载泣龙孙”(《楚南》),王汝骧的“哀猿数声叫,客子双袖血”(《黄牛峡》)等等。

西晋·傅玄的赋《猿猴赋》描绘猴子表演节目时的情景,绘形绘色,使之跃然纸上,但说的却是逗人喜爱,技艺高超的猴子。西晋·张华《博物志》中,猴子成了“盗贼”、好色之徒。南朝·宋·刘义庆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中讲述一则断肠猿的故事,母猿成为爱子如命的慈母,其悲惨遭遇令人唏嘘不已。明·吴承恩长篇小说《西游记》的孙悟空更是家喻户晓,美猴王孙悟空是个英雄。

中国猴文化中,对猴很少褒扬而多诋毁。除了《西游记》对神猴孙悟空大加赞誉,西晋·刘琨诗句“麋鹿游我前,猨猴戏我侧”以及刘义庆的断肠猿故事,诗、赋、小说、成语、俗语、歇后语里,不是说猴的丑态,就是说其恶行。为什么会出现现象呢?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君子与小人之分,善人与恶人之别。于是,人们在写猴时,往往想到小人的不良行为;而在写人时,则又会联想猴的不良行为。因为猴与人的关系过于密切,人与猴外形相似而内心迥异。而猿则与人的接触关系很远。

成语中,“猴子搏矢”形容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容易上当;“猴子救月”形容没事找事,结果自己反而受到伤害;“棘刺母猴”形容欺骗的勾当或艰难的事业;“尖嘴猴腮”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沐猴冠冕”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弄鬼掉猴”比喻调皮捣蛋;“杀鸡儆猴”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土龙沐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五马六猴”形容不守规矩、不受管束的人;“轩鹤冠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猿猴取月”比喻愚昧无知或白费力气;“猕猴骑土牛”比喻职位提升很慢;“惊猿脱兔”形容受惊吓迅速奔跑等等。

歇后语中,猴子爬树梢——到顶了;猴子的屁股——坐不住;猴屁股——自来红;猴屁股扎蒺藜——坐立不安;猴子拿棒槌——胡抡;猴王闹天宫——大打出手;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猴子捡姜——吃也不是,丢也不是;猴子唱大戏——胡闹台;猴子偷黄连——自找苦吃;猴子不上树——多打几遍锣;猴子捞月亮——空欢喜一场;猴子吃核桃——全砸了;猴子拉弓——不是样子;猴子耍拳——小架式;猴子抱西瓜——顾此失彼;猴子爬上樱桃树——粗人吃细粮;猴子戴眼睛——假斯文;猴子骑老虎——下来完;猴子穿袈裟——冒充善人;猴子衔金冠——装相;猴子爬上旗杆顶——高高在上;猴子倒立——尾巴翘起来了;猴子拉梨——顶牛;猴子吃辣椒——抓耳挠腮;猴子偷南瓜——连滚带爬;猴子坐火箭——远走高飞;猴子看果园——欢天喜地;猴子爬竹竿——上蹿下跳;猴子耍大刀——胡砍;猴子照镜子——得意忘形等等。正因为猿猴的形象不佳,在中国绘画史上,以猿猴画名世者却不多。严格说来,古代仅北宋·易元吉一人而已,有著名的《聚猿图卷》。南宋·法常可称作古代画猿第二,因为他“善画龙虎猿鹤”,并不专长于猿。南宋·无名氏《猿鹭图》更是传世之作:图中古松缠藤,一长臂猿正攫一白鹭,另一猿在树上作焦急状,画面神形兼备,表现出画家非凡的功力。此后的元、明、清三代未见记载专画猿猴者。再往后数,偶画猿猴者不少,真正擅画猿猴且具一定数量者,惟有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徐培晨先生。徐先生喜画花卉走兽,尤其擅长猿猴。近30年来,他几乎日日画猿,天天涂猴,从不间断。

与猴有关的体育项目就是“猴拳”。三国时名医华佗首创“五禽戏”,第四个“戏”(运动)就是“猴”。人学猴之动作锻炼,以强身健体。后人在此基础上完善成“猴拳”。

1980年猴年T。46庚申年8分邮票,2010年价格已达8500元。据说澳大利亚向全球发行了2004年猴年生肖彩色纪念金银币,抢先在中国内地上市。金币售价10600元;银币售价4600元。重达1公斤的纪念币还是目前全世界发行的纪念币中最重的。

把猴与政治、官职联系起来,除了柳宗元的《憎王孙文》,民间因为“猴”与“侯”同音,就搞出了“马上封侯”(汉代出土的文物玉雕、年画、传统寓意纹样等等):猴骑马上(有时候还有蜂,象征“封”)。如果画一个小猴骑在大猴子背上,就表示“辈辈封侯”。“侯”是中国古代五等贵族爵位的第二等级,也泛指达官权贵。毛泽东有词句“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 改进 中学数学课堂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发展智力、全面提高素质的重任。谈到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设备相比,它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先来谈谈多媒体电教设备在中学数学课堂中优势。

一、多媒体手段有利于体现一系列数学思想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的本质认识。例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就是把问题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考查的思想,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可以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的性质问题去讨论,或者把图形的性质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来研究,简言之“数形相互取长补短”,图1。

华罗庚先生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若能切实做到“以形助数,见数想形”,就可以迅速而简捷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在图形上提供了直观准确的信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二、多媒体电教设备的应用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中有些重点难点的突破,依靠多媒体可帮助学生来掌握。多媒体设备使数学许多内容推陈出新,教学面貌焕然一新,重点善于把握、难度易以突破、关键易于抓住。

例如:已知AD是O直径,BC切O相交于两点,而AB,AC与O交点仍分别为E,F,求证:(1)AE・AB=AF・AC;(2)如果把直线BC向上平移,使直线BC与O相交于两点,而AB,AC与O交点分别为E,F,在此条件下, AE・AB=AF・AC,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图2。

本题BC移动,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接受有点困难,通过多媒体可演示BC移动的过程,让学生抓住动画过程中蕴含的不变量或不变关系,利用多媒体可帮助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是运动的过程和结果都留在屏幕上,使学生清楚的观察图象的变化过程,同时也使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得到加强。

三、多媒体能够创设教学情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第4篇

【关键词】成长历程;率性而为;造福人民

当然,这样的英雄并不是天生,它有一个必然的成长的过程,而孙悟空的成长在《西游记》中划分得极为清晰。《西游记》全文从第一至第七回,为大闹天宫的描写,亦即孙悟空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我们看见的是一只可爱的猴子,一个孤儿,他天真烂漫勤奋聪慧率性而为,并为个人的自由奋斗着。本文拟孙悟空的成长过程为主线对主人公形象进行详细。

一、天性烂漫的孤儿

《西游记》第一回即点出孙悟空的生世,这是一个天生天养天赋异禀的孤儿,只看第一回的题为“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就可以看出端倪。文中更用详细的文字描写了孙悟空的出生和求学的过程。文中写到“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感之既久,遂有通灵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石猴。五官具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由此可想见孙悟空乃是聚天地灵气孕育而生的一只石猴,自然无父无母,别说没有人教他起码的生活礼仪之道,甚至都没有人教它懂得生活的基本常识,一切都必须靠自己的摸索,自然保持了天性的淘气。这些先天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他以后的性格率性、反叛、乐观、崇尚自由的特点。很快的,在随后的文中,作者描绘了他出世后的生活概貌“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条约,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果树;与狼虫为伴,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出世后在山野间为生,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何等闲散何等不知世事,天真烂漫随性之极,也注定了与宗教礼法不合。小说在这里特别提到“禽有禽言,兽有兽语”来形容它与众猴的谈话,更证实了这一点。当然。此时它还是一个出身奇异的动物,纵身一跳,在那水帘洞中、铁板桥下发现了一个“洞天福地”,服众猴称王于花果山。领着群猴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自在生活。建立了以水帘洞为中心的花果山猴界秩序,这应该说在社会关系上“绝对自由”了。之后有诸多事情的发生,就证明了这一点。如为了不被人控制生死,拒绝接受冥司约束,强令冥司阎君修改生死簿;轻视天国威严,不顾任何所谓天条法规,在天帝面前照样傲然而立,并自称“老孙”;在发觉“弼马温”实为养马小官,上当受骗,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后又接受招安,被分派管理蟠桃园时,更经不住仙挑诱惑,监守自盗。而以上种种,归于根本,无非是个讨厌约束不知礼仪的孤儿一些孩童脾气的行为罢了。

二、率性而为

求学的坚毅和勤勉,加上自身的聪慧悟性,让他成功地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到了一身近乎无敌于天下的本领。可是满师之后,孙悟空却很快被菩提祖师赶回了花果山,只因其在师兄弟面前炫耀自己所学的技法,只为博众人欢乐。可见这只猴子始终还是没能摆脱天性的特色,尽管学习了多年的礼教,始终难以做到谨言慎行。而回到花果山之后,本领超凡的石猴再没有了师门这仅有的包袱,恢复了赤子之心,再不受任何礼教的约束。凭着自己的性子喜好行事,将个天界上下闹得人仰马翻,真是满天神佛制不住一只人性的猴子。

在大闹天宫中,这位“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的自然之子,自始至终都带有“率性而为”的特征。他教小猴“逐日操演武艺”,决不是为大闹天宫做准备,只是一种“作耍”的游戏;大闹龙宫,不过是为了取得一件称心如意的武器,大闹地府,只是向阎王讨回自己被剥夺的自由,都不是有意识地对神界的权威发难。太白金星招安他时,他临走前对四健将说:“谨慎教演儿孙,待我去天上看看路,却好带你们上去同住。”可见,他对神权世界那一套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和当时社会最基本的秩序原则,缺乏最起码的认识和了解。在天宫任弼马温期间,他也算是尽职尽责,“昼夜不是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把天马养得“肉满膘肥”,直到知道了弼马温是个“未入流”的小官,这才反下天宫。做了齐天大圣之后,他仍然是“不知官衔品从,也不计较俸禄高低,但只注名便了”。玉帝让他代管蟠桃园,他“等不得穷忙,即入蟠桃园内查勘”,“从此也不交友,也不他游”,一心一意,尽职尽责。他偷吃蟠桃也只是因为看见“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尝个新”,猴子的天性就是看见成熟的桃子就吃。后来王母召开蟠桃大会,竟然没有请他,他当然不能容忍,因此才假传圣旨欺骗赤脚大仙,且偷果品,盗御酒,偷吃老君金丹。无非也不过出气闹性子,带着很强的随意的性质。他吃饱仙丹酒醒之后,自己也感到不妙,心中揣度道:“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可见,直到这时他也并没有取玉帝而代之的思想。之后被抓回天庭,从八卦炉中逃出之后,公然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其实这算不上是一个口号,只是出于被天庭的种种规矩限制了他的自由,从而生出的一股怒气。既然皇帝可以定规矩,那么做了皇帝也就不必遵循那么多规矩了。这并不是什么政治要求,也不是什么起义的口号,甚至都算不上是 “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的英雄气概,只是个性格倍受压抑之后的怒言怒语。所以,大闹天宫并不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反抗天宫统治者的行动,孙悟空的率性而为的自由个性和神权世界的规则秩序势难并立,因而不能不斗。整个斗争过程,都表现了他的率性而为的特征。

三、取经是造福人群的事业

如果将取经看作是孙悟空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孙悟空再不可能是闹天宫时的孙悟空,他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他毅然与唐僧并肩踏上了取经的路途。因为孙悟空终于领悟,真正的英雄不是为自己奋斗,而是为人民奋斗的英雄,去西天取经,就是这样一种奋斗。

首先,去西天取经,这本来就是一件为民造福的事业,佛祖传三藏经于世,正是为了渡化众生。如此的事业自然需要英雄般的人物护航,孙悟空无疑是最优的人选。他经过自己的苦练,从底层一步步干出来,当过山大王,喂过马,看过蟠桃园,并且曾对天庭的权威产生置疑与反抗。他有能力,了解基层人民内心的需要,深入一线,目光敏锐,思虑深远,而且难得的是不惧怕权威。关键处还有他可以发现与矛盾,迅速地提出解决方案。

其次,我们应该看得到,西天取经的路途与造福人群的道路有极其相似的地方。同样的困难重重,同样的存在各种险恶势力的阻碍,同样的包含着某种权威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原因很简单,因为吴承恩所写的天宫其实就是将人间的统治制度和政治形势照搬上去的,是吴承恩整理出了一个释道儒三家摆平、尊卑分明、大小有序的神仙体系,描摹出一个威势森严、包罗万象的天宫世界。自《西游记》问世之后,大家都跟着说:西天是佛的世界,如来最大;东天——也就是我们头上的这块天,玉帝最大,三清中的老道士太上老君是顾问,太白金星是总管家。吴承恩据何而定?模型其实就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朝廷。你看那个玉帝,浑浑噩噩,除了关心老道士为他炼的金丹,其余毫无所谋,臣下一有奏本,就只会说依卿所奏,完全是嘉靖帝的样子;还有那个无事不管、处处当家的太白金星,象煞了权倾朝野的嘉、万朝的首辅。从表面现象看,实在有些近于荒唐,但是,如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实质,那就不难发现,它们除了外形与生活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现实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以外,而其思想性格却与我们常见的现实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简直没有什么两样。在“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宫里,象人间一样有着极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公正”的阴司和“极乐”的西天,也象人间一样有着的情况。

现在,再回过头去认真看待《西游记》中的这只可爱猴子。起初,他的可爱像不懂事的孩子,看似缺乏教养,其实天性热爱自由习惯率性而为。尽管他将天宫搅得天翻地覆,我们还是觉得他可爱,因为这就是他与生俱来的天性,这就是他孙悟空的特色;五百年后得以重回人间的孙悟空,在经过了多年的沉寂之后,变作了另一种成熟的可爱。他再不会那么骄狂,他的心中拥有了一个更宏伟的目标,不再为个人的自由奋斗,而是为全体人民的幸福奋斗。克服重重困难,清除祸害,完成伟大的事业,造福人群。最终我们欣喜地看见他完成了这样的使命,他的可爱之处也由此而生。

参考文献

[1] 胡胜.正说西游记——神与魔的世界[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

[2] 刘荫柏.刘荫柏说西游(图文本)[M].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

[3] 郭英德.中国四大名著讲演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4] 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十月出版社,2004年版.

[5] 谭邦和.明清小说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6] 王齐州.四大奇书纵横谈[M].济南出版社,2004年5月版.

第5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 思维导图 在线合作预学 学情 以学定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05-02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讲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设计者。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不再上演“独角戏”,而成为课堂的“导演”,统筹布局,让学生成为焦点。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的学习,是学生虽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的学习,是课堂的内容得以永久存档,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更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的学习。下面,笔者就以五年级略读课文经典名著《猴王出世》教学为例,浅析语文课堂的实证化翻转。

1 人机互动―― 制定教学目标

(1)生利用网络在家无监督状态下的持续学习,“人机认知耦合态”中,合作预学,与课外知识有效链接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2)根据思维导图,完成相关的作业。

(3)分析学情,以学定教,解决困惑。

(4)研读文本,捕捉名著的秘妙。

(5)效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2 课前预学――完成思维导图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思维导航图。教师在提供学习资源的时候需要认真考虑如何照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向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基于无监督人机交互学习环境,设计“翻转课堂”视频、教程,实现深度学习、有效学习。

根据课文《猴王出世》,根据本学段的教学目标,笔者精心设计了几项导学作业。在传统课堂中,这几项作业大部分得在课堂中在教师的讲解下完成,费时低效。现在我们要将学习的自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凡是学生能在课前自主或合作完成的内容,我们要毫不犹豫地“放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要求学生在家自主在线完成思维导航图中的作业,笔者在课前做全面的查看,了解全体学生完成作业的状况及预学所达到的程度,再进行数字化的统计。

3 以学定教――解决学习困惑

回归课堂,根据数字化的统计的结果,分析学情,“以学定教”。尤其重要的是应将学生在课前学习时产生的疑问困惑进行整理,然后在课堂中通过交流、探讨的形式解决学生的疑问。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根据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指导,推动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

3.1 灵性导课,激发兴趣

3.2 展示预学,反馈交流

以学生展示交流的形式,再次回忆和复习在家预学中的内容。同时在交流中又得到拓展和补充,进一步巩固和明晰了课文内容,这是翻转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导航图的每一项作业,不必一一展示。有些作业,只要学生在家有完成即可。而有些作业必须在课堂上进一步回顾和实现知识的再次内化。

(1)交流第一项作业:作者背景介绍。

(2)交流第二项作业“我最喜欢的角色和故事”。

以上两项作业可充分体现单个结果聚合为可视化启发性的丰富情境。在传统课堂中,因时间的限制,此环节只能点名一两个学生以点带面做代表发言,无法了解全体学生的作业完成状况。而如今的学习方式却可以让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其中,可有趣又丰富的插图再加上简约的文字介绍,图文并茂地将自己的作品与所有的同学共享,进入一种愉悦积极的学习情境。并且可以相互点评,相互学习,能很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增进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交流第三项作业(也是预学中的重点):

①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②交流“我知道石猴是从哪来的?”

③交流: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呢?

④倾听朗读录音。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上几项作业的设计在人机交互中完成能让孤单学习转变为群体化协作性的互动激发:原本传统课堂中的只是一人在课前完成作业,缺乏同伴的合作与探讨,也缺乏同学的相互激发与启迪。而这样的集体在线的共同学习,却能最大兴趣地发挥合作探究的效能,通过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共同研讨,相互激发的方式,使得枯燥的学习,变得兴趣盎然。同时在欣赏与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丰富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⑤分析学情,梳理困惑。

根据课前观察导航图已对所有学生的困惑有所了解,梳理出最有难度的问题:吴承恩是怎样把这篇文章写得如此生动精彩的?他又是怎样写“石猴成为猴王的”?

此环节是经验教学转变为数字化严谨性的实证点拨:尊重学情,课前在线梳理全体学生预学中的困惑,这是翻转课堂中的重要环节。文本中简单的困惑,基本上可以通过在线预学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合作探究的形式得以有效解决,但是有难度的共性问题,学生无法回答的困惑,却必须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得以明晰。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3.3 细读文句,解决困惑

在这个解惑环节,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教给学生思考方法,把方法传授有机地渗透和溶入知识的教学中,要深知“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1)请学生自由放声读读第一自然段,并找出写石猴写得特别生动的句子。

(2)师与生研读这段话。

(3)启发学生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去发现文句的秘密。

(4)请学生自己研读第二个问题,读(课件出示阅读提

示)。

课文是怎样写“石猴成为猴王”的?启发学生抓住一两个关键的句子进行研读,用心体会语言的秘密,做下记号,再进行交流。

(5)生交流后师小结。

4 总结提升,延伸经典阅读

第6篇

【关键词】幸福 ;数学课堂

幸福是什么?现在的学生幸福吗?为什么现在我们听到、看到最多的是,某某学校又有学生跳楼自杀了,某某同学又逃学……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禁扪心自问: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现在的学校怎么了?现在的教育怎么了?课程的设置怎么了?教学的方法又怎么了?

幸福究竟是什么?哈佛大学泰勒o本-沙哈尔的《幸福的方法》一书给了我们答案:幸福不是达到目标后的快乐,因为这种快乐往往短暂,幸福是在追求有意义的目标的过程中享受到的持续的、长久的喜悦。目前的教育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让大多数孩子都觉得学习不幸福,那我们应该如何改变现状,将学习变成一件幸福的事情呢?特别是对于工具性特征较强的数学学科,又该如何在课堂上带给学生幸福?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曾用几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课堂教学应该达到的境界:“你的课堂让孩子有一种幸福感吗?你的课堂充满激情和智慧吗?你的课堂影响着孩子的变化和发展吗?”如果我们的课堂能给学生带来幸福的感觉,课堂形式多样、激情四溢和充满睿智,那么学生能不受到感染而健康发展吗?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视数学为工具性学科,数学教育只重视数学的工具性价值,而忽略了数学本身具有的美,它可以带给学生持续的长久的幸福感。数学学习对许多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幸福感、长久的喜悦更是难能可贵!按照沙哈尔的理论,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在达到数学目标的过程中享受到这种持续的喜悦。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自然及愉悦学习氛围的课堂环境。在课堂中,作为教师,应当给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产生幸福的 “场所”,让学生在“场所”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第一,不要让你的目光成为镰刀,让微笑充满整个课堂。没有一个孩子愿意面对一个表情严肃、甚至是凶巴巴的老师,看到老师板着的脸孔,他们会从内心产生反感甚至是害怕,生活在恐惧中,何谈快乐、幸福?反过来,假如教师上课时能一直面带微笑,那么学生们自然也会回报于更灿烂的笑容,他们会从心底喜欢这样的老师,喜欢这一门课,而老师也会爱上这些阳光的孩子们,师生关系定会变得无比融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岂不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顺利地进入学习角色,并轻松愉快地掌握要学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曾听过一节“商不变性质”的数学课,让人印象深刻。

【案例】课题:猴子分桃

上课的教师微笑地走向讲台,声情并茂地道来: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子们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吧。”小猴一想,自己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

同学们瞪大眼睛,静静地倾听。老师绘声绘色地继续讲:

猴王又说:“好吧,给你们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问:“大王,再多给点好不好?”猴王一拍桌子,显出很大方的样子:“那好吧,给你们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听到猴王说要给600个桃子,开心地笑了,猴王也笑了。

同学们听到这里,个个都哈哈大笑。

教师问:小猴和猴王笑了,那么谁是聪明的笑呢?为什么?

一个小小的故事,一个有趣的问题就这样激发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每个学生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本来,“商不变的性质”是一个枯燥而抽象的数学规律,但是这个案例中的教师却用生动有趣且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情境来展现,使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中,逐步理解并掌握了这个规律。

第三,让教师的幽默成为课堂气氛的“调节器”。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教师以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语言讲授知识,一个恰如其分的幽默,会给带给学生在课堂上的共鸣;一个富有哲理的警句,能给学生以启迪和警觉。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学习过程本身的乐趣,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在这种课堂氛围里,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真正把课堂当成精神乐园。

其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长期以来,我们数学课堂忽视了激发学生的幸福原素,过多地强调数学知识的复杂问题,抽象问题,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学生学会的是模仿、死记硬背,这样的课堂会有活力吗?能让学生感到幸福快乐吗?要创造幸福的课堂,我们只有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想无拘无束,有自主思考的空间,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课堂,去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使课堂成为了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要让学生体会到持续的喜悦,应鼓励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信任的幸福,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存在感,在数学知识的发现、开拓中能够起到或者是领舞者或者是伴奏者的作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要求课堂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验证及合作交流等活动,由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另外,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自己思维的展示平台。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可以组织以下的教学活动:(1)尝试操作,初步感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24个1cm的小正方体摆出一些长方体,观察并记录所摆的图形的长、宽、高及体积分别是多少,再提出问题:我们发现了什么?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有什么关系?(2)验证探索,想想建构。先让学生任意拿出1cm的小正方体来摆一些长方体,验证刚才的结论。接着让学生拿出指定的12个小正方体,尽可能摆出一个最大的长方体来,想一想可以怎样摆?(3)抽象概括,迁移建构。让学生抽象出长方体面积的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并由此推导出正方体的计算公式。

学生在“大胆猜测――尝试操作――观察验证――想象建构”的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了他们操作实践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品质。尤其在用12个小正方体摆出一个尽可能体积最大的长方体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创新的潜能得到了彰显,课堂教学掀起了高潮,孩子们或兴奋,或激动,或惊讶……这样的课怎么会让学生不幸福呢?

第三,允许学生“在错误中成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纠错”、“挑毛病”,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学生是接受评价的被判者。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影响不大,但对于“差生”来说,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最终往往是采用应付、对抗、惧怕、逃避的态度,试问,这样的课堂怎么能让学生得到持续的发展,怎么能让他们感到幸福?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我们说了几千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失败怎么会有成功呢?正确与错误也是这样,它们就像孪生兄弟一样,没有错误也就没有正确。错误是有价值的,我们学校与家庭应该是一个允许孩子犯错的地方。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要求孩子在课堂上的回答要绝对正确呢?“在错误中成长”,这是我们的口号,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让他们不怕出错。

曾听说在某一位老师的课堂上,遇到不敢回答甚至不敢下笔的学生,他会说:“某某同学,往错里说(写),给老师犯个错误看看,说(写)什么都行!”听了这话,孩子便一下子轻松了,对知识的恐惧马上烟消云散。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在于得出正确的结果,而在于走向正确的那个过程,这个才是最有价值的,也最能使人幸福。

另外,数学的美是数学学习幸福的源泉。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美,每种课程也都渗透着美。缺乏美感的教学,会使课堂变得枯燥而乏味,成为使人昏昏欲睡的一潭死水;而体现美感的教学可使孩子从小受到美的熏陶及完美人格的培养,并激发其创新的动机。

在数学中,一个复杂问题的简单解法,一个优美的图形,一个奇异的念头,都会使学生沉浸在数学美的海洋中,当他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审视数学问题时,就会因数学世界的简洁和奇异而赞叹不已;也会因此而陶醉在数学美之中。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许多思维过程中表现出的符号、解法的简洁美,数式、解法的奇异美,都能给我们的学生带来美的感受。

例如在一节“轴对称图形”的数学课上,新课伊始,伴随一段优美的乐曲声,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九寨沟的风光,使学生发现了大自然的美,但到底美在哪里呢?激发了学生探求美的兴趣和欲望。接着,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分一分、说一说等亲身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最后是拓展应用,让学生自己创造美:图形家、设计师、艺术家……

整节课的教学是在“创造情景发现美――操作实践探究美――拓展应用创造美”的三部曲中如行云流水般完成的,既严谨有序又波澜起伏,层层推进,摇曳生姿,既和谐完整又富于变化,步步深入,突出中心。学生在感受美、研究美、应用美的过程中思维得以激荡,情感得以孕育,能力得以拓展。

这样的数学课是一种美的享受,是美的创造。

作为教育者,给予孩子幸福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怎样才能给孩子带来幸福?这是我们必须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让我们放下心中的欲望,拥有一颗平常心,我想离幸福就应该不远了。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7篇

关键词:张耒 李 志怪 创作 倾向

苏门弟子中,张耒、李都作有志怪一类的文章,如张耒的《记异》《书司马事》《书道士齐希庄事》,李的《张拱传》。这几篇文章在文体上属于杂记、题跋和杂传,以记人、记事为主,类似笔记小说。其所记人事的奇异、怪诞性质,具有传统志怪小说的一些质素。

苏门弟子的这几篇志怪之文,有几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个方面,作者思想观念多元化,作文意在明理。

苏门弟子在思想观念上表现出多元化、自由化的倾向。主流倾向是以儒家思想为本,而旁及其他,如道家、佛家、纵横家、阴阳家等等。这是苏门在思想观念上的一个突出特色。

即如张耒,他的思想反映到文论观念上,提出文章重在明理,以理为主。他在《答李推官书》中说:

“夫文何为而设也?知理者不能言,世之能言者多矣,而文者独传。岂独传哉?因其能文也而言益工,因其言工而理益明,是以圣人贵之。自《六经》以下,至于诸子百氏、骚人辩士论述,大抵皆将以为寓理之具也。是故理胜者,文不期工而工;理诎者,巧为粉泽而隙间百出……故学文之端,急于明理。夫不知为文者,无所复道。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是也。” [1]828

张耒认为明理是为文的首要目的,从他的表述来看,诸子百家、“骚人辩士”的文章都是“寓理之具”,可见张耒说的理,不限于儒家,而及于其他思想派别。张耒的文论观直接贯之于他的文章写作,表现出好讲道理、好发议论的特色。这也是宋人为文的一大特色。

李论文也讲到“理”,而且他说的“理”要“不谬于圣人”,如其《答赵士舞德茂宣义论宏词书》所言:

“述之以事,本之以道,考其理之所在,辨其义之所宜,卑高巨细,包括并载而无所遗,左右上下,各有若职而不乱者,体也。体立于此,折衷其是非,去取其可否,不于流俗,不谬于圣人,抑扬损益,以称其事,弥缝贯穿,以足其言,行吾学问之力,从吾制作之用者,志也……” [2]卷二八五,124

联系这几篇志怪之文,从题材内容来看,张耒的《记异》是写某道士对老子不敬,受到惩罚。《书司马事》写司马遇苏小小鬼魂事。《书道士齐希庄事》写齐道士居王屋山,因道行浅薄,被神灵驱逐。李的《张拱传》写张拱辟谷事。从内容上看,除了司马之事,其他都与道家道教修行求仙有关,反映出作者思想观念上驳杂、多元的一面。

就创作倾向、创作目的而言,这几篇文章都是作者某种思想观念的表达,如张耒所言,意图在于“明理”。

如张耒《记异》,记某道士在太清宫老子殿下烧药,对老子不敬,以致引火烧身,惨遭不测。对此惨剧,张耒发感慨又兼发议论,他说:

“狂士之以僭诞自尊者,其情岂有他哉?欲惊愚夫痴氓以自售其药,为一金之利而已。世之狂者,欲自售其学,以诳昧者之耳目而冒其利,?弃训典,毁訾先儒,操臆见私智而以圣人自欺者,与太之狂士何以异哉!得无有怒目切齿者乎?夫学不死,养气炼形者,皆宗老子,狂士之术,出于老子者也。因其师以有知,乃掩其所得而求售焉,叛其本甚矣。世之欲自大而忘其本者,可以鉴诸此。” [1]774

张耒先是感慨如某道士诳愚以谋利的行为,随即引申世之自大者,不论宗或宗道,都有“掩其所得”,“叛其所本”,而自售获利、狂妄自大的行为表现,这类人都应该从某道士之事得到教训。

再如张耒的《书道士齐希庄事》,写庸道士齐希庄“仅闻养生小术”,居王屋山修行,被王屋之猴驱逐之事,说“凡天下名山,有神主之,非有道者不得居。若顽然无闻,徒中夜咽唾,山鬼笑汝”。 [1]816则齐道士非有道之士,不容于名山,就不足怪了。

李《张拱传》叙述张拱有仙缘,行辟谷之术,文中借道士之口发议论:

“神仙以辟为下。然却粒则无滓浊,无滓浊则不漏,由此亦可以入道。子房诸人乃以丹药疗饥,固亦迂矣。儒者讥诃神仙,以谓仙者不死,则昔之延龄者皆安在哉?盖不知仙之为仙也。夫仙者,玄也;玄者,天也;天者,道也;道者,万古以固存。人能仙,则虽死不死。夫人以有累,欲体玄妙而传之于身,身者必尽之形,安得以必尽之形,而使之不死哉!顾世之人,死则神与质皆逝;而仙者形则有生死,而神则无变迁,移时日、改姓名而已。如彼精金,铸炉锤,性如故。而昧者乃欲按摩吐纳,交媾服饵,补益躯干,以求不死,则愚矣。汝欲得此道,能自此不可乎?人能不淫,俗念自息;俗念息,仙之才也。”[2]卷二八五三,192

李如此详尽地解说道教修行成仙的道理,可见他在思想观念上是有认同之感的。李写过《浮图论》讲辟佛之理。而他并不辟道,《张拱传》即可见一斑。

这类文章值得注意的第二个方面,是其表达方式。

其一,在即事以明理的说理方式。

张耒、李写作这类志怪之文,都是为了宣讲某种道理,这些道理并不空洞抽象,而是从具体的人事抽绎出来,与生活息息相关。他们说理,都是由事即理,由人即理,即事以明理。文章前一部分讲的故事越生动形象,后一部分阐发的道理就越具有说服力,更能被人接受。

其二,在生动细致的描写。

为了增强说服力,作者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诸如对人物神气的刻画,细节描写,场面描写,心理表现,气氛烘托、渲染,等等,来强化接受效果。

如《记异》写某道士意气扬扬,僭越狂妄,文曰:

“有道人方士者,贫窭,而意气甚扬,携药炉烧药老子殿下,大言自尊,指老君像曰:‘吾老君师也。’众聚观须臾,有火自其炉出,然其衣,即焰发满身。其人惊走,左右以水沃之不灭,狂走庭中,火所经地,物不然,独烧其身。须臾,北面老子像若首伏者,已而毙,视其身灼烂矣。” [1]774

张耒为了训诫、警告那些忘本自大、傲慢无礼之人,故在文中着意写此道人妄自尊大的神气,和受到严惩的场面,场景怪异恐怖,读之令人印象深刻,也就强化了警示效果。

再如《书道士齐希庄事》,张耒写齐道士被王屋之猴所逐,分三个层次,层层推进,场面一次比一次诡异、恐怖。其文曰:

“一日,有猴入其室,希庄初不甚怪,逐之不去,视希庄坐起百为,从旁效之。希庄大怪,念初居山时,客有教希庄逐猴法:取猴矢悬而击之。试用,猴为去,希庄独喜。居数日,有大猴,异甚,如五六岁儿,垂毛至地,熟视希庄,效其动作如前猴者。希庄惧,莫知所为,不敢复逐。久之,猴复去。希庄意欲出山,未决。一日,有人呼,希庄出视,有人若两髻童子,黄单衣,绿,目有光,貌不甚类人,问麻笼山安自往,希庄指告之。童子疾去如飞,直度岭壑,望视不及。自是希庄夜闻舍傍百物有声。一夕,大雪,晨出视,门外人迹无数,希庄发悸,不能复居。走山下,得疾,数岁方愈。” [1]816

这段文字从场面递进的铺写,到人物动作、心理,以及对大猴、童子的神气、外貌等等细节描写,无不刻画精到,细致入微。所有描写都意在渲染气氛,累积环境对人的压迫感,蓄力到足够强劲,到达一个临界点,齐道士终于抗不住,而至崩溃。作者炼字炼句的功力非常深厚,如表现齐道士的心理变化过程,从开始的“初不甚怪”,到“大怪”,到“独喜”,到“惧,不敢复逐”,到“意欲出山,未决”,层层递进,层层累积,而且语意节奏富有变化。人物心理不是一直恐惧下去,而是有反复,有波折,有起伏变化,从“怪”,到“大怪”,到第一次驱猴成功的“喜”,到大猴复来的“惧”,“不敢再逐”,再到大猴自去之后,齐道士对是否下山的犹豫不决,心理波动的轨迹非常清晰。到后来,童子到来之后的一系列描写,诸如两人对话、动作、身形等等,都是作者用力处。这时,作者不再直接写人物心理,而是通过“望”和“听”,以齐道士的观感和听觉感受侧面表现其心理崩溃的过程。等到某天大雪,齐道士早上开门一看,“门外人迹无数”,心理恐惧到极点,终于“发悸”,狂奔下山。这段文字给人的阅读体验,就是作者一直在蓄力,在施压,到达极点之后,压力释放,一泻千里。

相对于张耒用笔着力于读者的感情体验,李《张拱传》则显得冷静平和许多。盖因张耒意在警诫,故用力强化效果;而李写人辟谷学仙,本就与俗世生活保持距离,故而行文有明显的距离感。

李此文以客观化的角度,冷静地叙述张拱学仙的过程,重心在道士神仙理论的宣讲和张拱辟谷体验过程的描述。对人物神情动作着墨不多,但细节精到,很有表现力。如开头写道士径去张拱家,张拱以为他是荒唐无稽之人,一系列描写很有生活气息:

“元丰二年上休日,日将,百官诸卫入贺同天节,街尘不惊,朝未集。一道士迎日而来,目光然,射日不瞬,径往拱所,顾而不揖,振衣上坐。拱方披衣栉发,未盥,意颇忿其倨,作色语之曰:‘炼师何为者?何所自而至于斯?’道士应之,玉音琅然,曰:‘汝无诘吾所从来,正欲见汝耳。’拱意以谓此诞人也,京都似此者甚众,遽以一钱掷而与之,且使之去。道士笑曰:‘吾无求者也,以汝有道质仙缘,故来教之,何见拒之深也?’” [1]卷二八五三,192

这段文字刻画道士的神情、举止,张拱的反应、动作,笔触简洁、生动、形象,尤其是以张拱掷钱的动作表现人物心理,画面感、动作感很强,这一动作细节对于整个事件的叙述是非常重要、非常突出的一笔。可见富于文学意味的笔墨贵精不贵多。

《张拱传》的文风是对其内容的适应。李将笔墨重心放在张拱辟谷过程的描述和神仙之理的宣讲,而对张拱家庭生活的变化一笔带过,比如文中交待他妻子对辟谷行为的反应,就是“忿恚而卒”四字而已,表现出明显的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淡漠。仙人不同道,也是自然。

这类志怪之文值得注意的,还有文中体现出的文人趣味,即对怪异之事的兴趣。如张耒对怪异场景的描写,李对学仙学道体验的表现,以及张耒对人鬼之间情感交流沟通的叙述 (《书司马事》),都可见一种创作倾向。如郭预衡先生所言,唐代后期文人好写传奇,北宋后期文人好写志怪,可见文坛走向的趋同。[3]562

参考文献

[1] (宋)张耒,撰.张耒集[M].李逸安,孙通海,傅信,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第8篇

教学目标:

1. 了解讲故事的要求及分类

2.掌握开讲和收尾的技巧

3.掌握“话”与“表”的技巧

教学重点:开讲与收尾的技巧

教学难点:“话”与“表”的技巧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概述

(一)什么是讲故事

故事,是通过生动、曲折而完整的情节,通俗而形象的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口头文学,它具有连贯性,富有吸引力,能够感染人,因此深受大众喜欢。故事的种类很多,从内容来看,有日常生活故事、战斗故事、侦破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童话故事、科学故事等。

讲故事,是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将故事材料描述给别人听,它是口语的独白形式之一,是文化活动的一种常见形式,是语言训练的一种载体,也是教师口语中需具备的一种口语能力。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小学或幼儿园教师,利用讲故事这种形式,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对于师范生来说,学会讲故事不仅能为将来作好准备,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运用普通话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

(二)讲故事的要求

1.题材的选择

新颖传奇、恰当合适

2.结构的安排

合理地设置误会、巧合、转折、变化、冲突、悬念、包袱,让情节精彩有吸引力。

3.语言的运用

语言要生动,形象,口语化,有动感和画面感。

要“话”“表”兼用,声情并茂。即不仅要用动听的语言向听众述说故事,还要用极富特征的表情、手势、眼神等态势语“表演”故事,做到声情并茂。

4.细节的设置

好的故事需要生动鲜活的细节。

5.节奏的把握

故事的节奏就是对“抑、扬、顿、挫”的控制叙事时掌握好轻重缓急。

6.人物的塑造

故事要能塑造鲜活的人物,有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等特征的语言,有展现人物性格的冲突和细节,人物的形象就立起来了。

7.主题的提炼

故事的主题不能太复杂,要明晰,正面,积极,如讲做人处世、探讨人性人情、弘扬忠孝节义、呼吁环保和平等。

要想明白讲这个故事,希望告诉大家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就是立意,也就是确立故事的主题。

(三)讲故事的类型

讲故事须凭通俗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绘声绘色地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这在一定程度上跟我国评书相似。借鉴我国评书的讲述方式,讲故事也可有“文讲”和“武讲”之分。

1、文讲

“文讲”动作幅度小,语调适中,表情含蓄,情感传递丝丝入扣。这种讲法适用于日常生活故事、神话故事、民间爱情故事等,适用对象为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学生。

2、武讲

“武讲”的表情、动作适度夸张,语气、语调变化较大,并有鲜明的拟声造型等。这种讲法适用于战斗故事、侦破故事、历史故事等,适用对象为低年级和幼儿园的小朋友。

讲故事要达到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的效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把握如下技巧。

二、讲故事的技巧训练

即便是口语基本功好的人,如果在正式讲故事之前没有作好充分准备,也是不可能有好效果的。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讲的故事生硬、不合口味;在讲故事中出现结巴,前言不搭后语或者因顾着说情节而表情呆滞,缺乏必要的手势动作,模仿不自然,甚至中途停顿讲不下去等。这都是讲前准备不充分的结果。

如何作好讲前准备呢?

(一)适当改编

根据讲述目的、听的对象以及故事本身的不足,对故事进行加工改造。要使故事内容深刻,情节波澜起伏,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抓住听众,受人欢迎。改编故事包括删、增、改故事主体,设计故事开头和结尾等方面。

1.删故事中有些细节或过程与主要情节无关可删去,把讲的重点放在故事的主干上,使故事紧凑些,尤其是长故事要这样。有些不利听众的内容也要删去,以免产生不好的影响。

2.增故事中有的地方可以增加一些情节或细节,使故事具体生动,跌宕多姿,尤其是短故事要这样。如《猪八戒换脑袋》中原文中有一段“孙悟空急忙扶住他说:‘唉,你一早上哪儿去了?’猪八戒皱着眉头说:‘都怪我嘴馋贪吃,吃坏了肚子,拉屎去了……哎哟,哎哟……喔哟哟……’沙和尚慌忙对孙悟空说:‘师兄,快把八戒送医院。’”为了突出猪八戒借用计谋的憨憨模样,可在“沙和尚慌忙对孙悟空说”的前面增加这样的情节“猪八戒索性在地上打起滚来,装得可像呢!”

3.改在大的篇章结构上增删之后,还要有个别段落或词句上的改动。如:把平板的叙述改为生动的对话,突出情节和人物性格;把不出声的地方改用象声词,做到朗朗有声、活灵活现;改长句为短句,改书面语为口语,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如《小猪变干净了》原文是这样的:“小猪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有一只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的小白兔,就高兴地喊道。”我们就可以改成这样:“小猪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前面有一只小白兔,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红红的眼睛,可漂亮啦,他就高兴地喊起来。”像这样就比较通俗好懂,而且也显得生动活泼。

(二)开讲与收尾技巧

1、开讲

凡是有过上台讲故事经验的人,都感到一走上台便开始讲,总有点不太自然。心里头都是希望听众从一开始就喜欢听自己的故事。事实上,如果我们为故事设计了一个好的开头,便能一下子吸引住听众,引起大家听的兴趣和欲望。相反,如果开头平淡,就会使听众感到索然寡味。所以,给要讲的故事设计一个好的开头,应该说是讲好故事的重要技巧之一。当然,设计开头应根据讲故事的内容来进行,这里,我们介绍几种设计的方式:

提问式:先提一个使听众感兴趣的问题,引起听众的思考。提问时,语调要上扬,停顿时间稍长一点。

议论式:针对教育目的,简单地阐述一个道理。这样既引起听众兴趣,又便于更好地发挥讲故事的教育作用。

介绍式:这种方法适合于那种节选的故事,或是根据某一个故事续编的故事,即先把故事的起因介绍一下,然后把前后连贯起来,使听众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例如:

设计一:小朋友,你们都知道孙悟空吗?孙悟空手里使的兵器叫金箍棒。你们知道他的金箍棒是从哪儿来的吗?现在我就来给你们讲个《孙悟空大闹水晶宫》的故事。

设计二:大家都知道西瓜是吃瓤而不是吃皮儿的。可是那些猴子是不是知道吃西瓜是吃瓤的呢?下面哪,我就给你们讲一个《猴子吃西瓜的故事》。

设计三:社会上有不少人认为金钱万能,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赚钱而让小学尚未毕业的孩子去做生意。其实,在世间最有价值的要算知识和智慧,一个人有了这两样东西不愁赚不到钱的,相反金钱却无法买来知识和智慧。不信,请听我讲一个《金钱和智慧》的故事。

2、收尾

每个故事都有个结尾。讲故事的人有时可以使用原故事的收尾,有时则必须根据故事的内容和听众的情况对原结尾进行加工处理,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

故事结局的方法,可视故事长短而定,长故事一次讲不完,可用突然刹车的方式在关键的地方停下来,给听众留下悬念,常用的口头禅是“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短故事收尾,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提问式收尾,启发听众思考故事中的思想意义。如:

“小朋友,你们说,母鸡的话对吗?”——《小土坑》

“小朋友,你们知道那只鸟的教训到底是什么呢?”——《白头翁的故事》

总结性收尾,直接告诉听众故事的教育作用,例如:

“唉,谁叫他们上课不专心呢!”——《上课》尾声式收尾,扩展原故事的情节和结局,以满足听众的心理要求。例如:“等猪八戒醒来,他已经变成一个非常聪明的新猪八戒啦!”——《猪八戒换脑袋》

(三)“话”与“表”的技巧

“话”和“表”是讲故事的主要手段。“话”是指讲故事人直接叙述,说明故事的情节和内容。故事讲得是否通俗好懂,是否生动而又亲切,与叙述即“话”有着很大关系。“表”是指讲故事人对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手势、眼神以及思想感情的表达,简言之,就是“表演”。

1、“话”的技巧

a.口语化

讲故事主要是要在熟练的基础上做到口语化。我们不妨回忆一下我们跟同学、熟人特别是小孩子讲话所运用的语言,应该是比较亲切,语词很通俗,语气很诚恳。讲故事一开头,就应该力图用亲切的口语。为了找好那种感觉,最好跟听故事的人交谈几句,像下面这样:“小朋友,喜不喜欢听故事呀?”“喜欢。”“好,那我今天就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小猫钓鱼’。”

b.语气语调富于变化

要“话”好故事情节,首先必须做到口语化,以便使听的人感到亲切自然。为了把故事情节“话”得生动有趣,我们还要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有的人在练习讲故事的时候,总是感到使不上劲,这是没有处理好叙述时的语气语调的缘故。

如何才算处理好了语气语调呢?简单说就是要做到富于变化。有的人平时讲故事之所以让人感到学生气很浓,就因为语气语调缺少变化。举个例子说,像“猴儿王找到个大西瓜”这个句子,有的同学就会讲得平平板板,语速平均,轻重一样,句调也是平平的没有升降变化,连那个作为儿化韵标志的“儿”字,也唯恐念得不够清晰响亮似的。正确的念法应该是:“王”字后面稍作停顿,“王”“西”两字调稍高,“到个”“瓜”都是轻声念法,“王”“大”“西”三字念得较重;语速上,“找到个大西瓜”这一截较“猴儿王”稍快。这样,念出来的句子就显得起伏有致,自然也就生动活泼了。

句子本身尚且如此,句与句之间语气语调就更应该有变化了。具体表现为:叙述时要根据句意及上下联系处理好出语气的轻重、稳重、快慢、升降。一般说来,需要强调的读重一些;语气连贯的即使中间有不少标点符号也可不停或少停;表现紧张惊险的场面,兴奋热烈的情绪,速度可快一些;表现悲哀、疑问、思考则可慢一些;表现转折、惊疑的语气或反问句句调要高一点,紧接着高调后面往往都要把句调降低一些。

2、“表”的技巧

a.设计“音腔”,形象展现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大凡优秀的故事,人物的性格总是很鲜明的。鲜明的性格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及动作表达出来。讲故事的人要力图根据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职业等要素,为人物设计一种最适合他(她、它)的固有的发音腔调,观(听)众能够借助这种特有的“音腔”将该人物与故事中的其他人无区别开来。只有这样,听众才会感到故事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例如:《猴子吃西瓜》中,猴王、小毛猴、短尾巴猴、老猴,甚至最后讲的那只“旁边的”猴,个性都是各不相同的:猴王外表威严,内里空虚;小毛猴大胆机灵;短尾巴猴纯朴天真;老猴倚老卖老;“旁边的”猴傻乎乎的却还要不懂装懂。根据这些性格特征,我们可对各个人物说话的声音作如下处理:猴王,声音中、平、偏慢,着重表现其含而不露、故作威严的性格;小毛猴,声音尖、细、较快,着重表现其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特征;短尾巴猴,声音高、平、稍尖,着重表现其办事认真、爱推理的性格;“旁边的”猴,声音粗重,着重表现其满不在乎、大大咧咧的性格。

b.善于运用拟声

对自然声响的摹拟,虽不必像真正的口技那样惟妙惟肖,但还是可以将环境特点鲜明地表现出来,如风雨声、流水声、脚步声、撞击声、敲门声、射击声、风吹输液的沙沙声等等。对自然环境地的适当摹拟,有助于我们渲染气氛,烘托环境。

摹拟动物所发出的声音。这样做可望收到逼真的效果,给人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要摹拟好各种动物的叫声,首先要消除一个怕丑心理,只有当我们的声带和发音器官彻底放松了,才有可能伸展自如,发出尖细粗哑、大小高低各不相同的声音来。其次,便是要注意观察体会,细心琢磨。如:羊叫的声音是极为尖细且有些发颤;公鸡打鸣高亢嘹亮且往往由小到大;母鸡的一声“咕嗒”,“咕”音是反复出现的,“嗒”的音拖泥带水得较长,有点像“咕咕咕嗒——”;狗叫声精而且锐,有股狠劲;牛叫声低沉浑厚而且悠长。诸如此类,只要我们细心体会,认真练习,摹拟到七八分像还是不太困难的。这样的“表”,就可增加讲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c.借助态势语,生动表现人物的形象性格

要把故事讲好,特别是要表现出人物性格,常常还要借助一些态势语。用态势语来“表”,这主要是用动作和眼神表示符合故事内容要求的各种姿势,这样,既可以吸引听众的视觉,又可以帮助听众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使用态势语要注意手、眼跟讲话配合,讲到哪儿,指到哪儿,眼神跟到哪儿,还要注意得体,切忌故作姿态。讲故事中运用态势语,大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运用面部表情来摹拟人物的表情;运用手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来摹拟人物的动作形态或其他事物的形态。例如:讲到“白头翁看见喜鹊在大树上造房子”时,讲故事人便可拿眼朝右上方望一望;讲到“忽然听见外边黄莺唱得很动听”,便做出侧耳倾听的样子,这样就把白头翁那种看到什么就对什么发生兴趣,不专心学习的性格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又如讲到猴王对猴民说话时,可把双手背到后面,头稍昂,眼睛俯视中带点斜视。讲到小毛猴可做个搔了搔腮的姿势;讲到老猴可用手在胸前做个摸胡子的样子,这样,听众便不仅从声音中听到而且仿佛从动作中看到猴王、小毛猴、老猴的形象了。

【讲故事训练】

练习讲两只笨狗熊的故事,设计好开头和结尾,运用好“话”“表”,然后讲给同学们听。

狗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他们长得挺胖,可是都很笨,是两只笨狗熊。

有一天,天气很好,哥儿俩手拉着手一起出去玩儿。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边有一块很大很大的干面包,捡起来闻闻,嘿,香喷喷的。可是只有一块干面包,两只小狗熊怎么吃呢?大黑怕小黑多吃一点,小黑也怕大黑多吃一点。这可不好办哪!

哥儿俩正闹着呢,狐狸大婶来了,她看见干面包,眼珠骨碌碌一转,说:“噢,你们是怕分得不公平吧?来来,让大婶给你们分!”哥儿俩高兴地说:“好,好,咱们让狐狸大婶来分!”

第9篇

关键词:西游记 洞穴 隐喻

“洞穴”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极为普遍,百回本《西游记》①里就描绘了众多仙窟魔洞。通过大量的隐喻性描写,《西游记》在读者面前罗织了一个诡秘怪诞而又寓意深远的意义世界,而对这个精心构建的隐喻体系进行抽丝剥茧的剖析,不难发现在其笼罩下浓郁深厚的“游神物外”的哲理意蕴。

一、“洞穴”:人界与他界的穿梭点

中国神话传说里自古盛行着对于“仙境”、“他界”的想象,有神仙,就为其打造了一座仙境、仙乡。《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序》中言:“乾坤既辟,清浊肇分,融为江河,结为山岳,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皆大圣上真主宰其事……为天地之关枢,为阴阳之机轴。”②道教认为洞天福地于开天辟地、二气肇分时就由道结气而成,不仅天上有宫阙,地下人间、四海之内有洞府,而且各洞天福地皆有一位得道真人主治,所以仙人居于“烟涛微茫信难求”的昆仑、蓬莱等十洲三岛上,修仙之人即居于人间最钟灵毓秀的洞天福地。如《山海经》中就有记载着西王母故事,居住的是昆仑山,是平凡人无法进入的,带着崇高而理想化的神秘色彩,神仙与平凡人是不互相往来的,是超然在上的。这种神仙类的故事题材,到了汉代仍旧继续保存着,但所有发展。如《列仙传・刊子》中有一则故事,写刊子所见仙境“上有台殿宫府,青松树森然,仙吏侍卫甚严”,显然地,仙境的空间场景已经世俗化了,而且仙界已经可达了, 这样使得仙境的故事更为贴近凡人,仙界的描写也大都是人间世俗理想的折射、物质生活的想象。

更进一步的,人间与他界不再是无法往来的绝对分立,反而可以透过“降世”、“升仙”等过程进行交涉,前者如《汉武帝故事》,后者如《列仙传》中的《萧史传》、《江妃二女传》和《洞冥记》中的《黄安》。人间与他界透过降世、升仙相往来,体现的是平凡人渴望成仙的理想,这种愿景使得志怪故事更进一步出现了平凡人可以以平凡人的身份“误入”仙境的情节,例如《刊子传》中写的刊子是随着犬而进入仙境的,《洞冥记》写东方朔是“掘井陷落地下”进入仙境的。这种书写模式从魏晋直至南北朝、唐、宋笔记、传奇故事仍旧保留下来。例如《神仙拾遗》所载的《嵩山叟》是堕嵩山穴中;同书《文广通》是追野猪误入;《博异志.阴隐客》是凿水井发现石洞;《逸史・崔生》是山中骑驴迷路;《仙传拾遗・李球》是游五台山误入风洞;《传奇・崔炜》是迷道失足井而入等等,故事的模式皆有异曲同工之妙。需要注意的是,先秦早期的仙境故事,大体上在故事描绘仍旧是高山峻岭,或是茫茫大海里,甚至是难以到达的九天之上,以这几则故事来观察,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不同的书写风貌,凡人如何误入?洞穴成了一个关键点,例如:《拾遗记・洞庭山》:“有灵洞”。《幽明录・刘晨阮肇》:“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幽明录・黄原》:“行数里,至一穴。”《异苑》:“武溪蛮人射鹿,逐入石穴。”《述异记》:“武陵源在吴中……源上有石洞。”《搜神后记・桃花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搜神后记・剡县赤城》:“羊径有山穴如门,豁然而过。” 误入仙境的情节故事多半带着“洞”的联结而出现,显然“洞”成了两界间的穿梭点。

二、水帘洞:不足欲念的心“动”

同样的书写模式,很明显地在《西游记》第一回开篇就已展示,水帘洞就是群猴为了探险瀑布源头而偶然被发现的,它就是一个穿梭点,说明了这里在美猴王进入前,就是一直与世隔绝、不为人知的“桃花源”,宛若武陵人“忽逢桃花林”的书写模式: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对于水帘洞的空间描绘,作者是这样展示的: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靠案见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像个人家。

虽然它没有像桃花源那样充满着田园式的人情空间,然而自从猴儿们进入后,这里的生活:

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是以: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生活是自在、安宁的,没有被压抑的自由充满着这个空间,就像桃花源里头的人们“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同样的,水帘洞的空间也提供了猴儿们生命的寄托之所,就像“先世避秦时乱”才“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桃花源,水帘洞的生活正如书中所说的:“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也提供了猴们一个“省得受老天之气”的好所在。当然这样并不表示,《西游记》作者就是为了在文本“重复”打造另一个“桃花源”,很显然的,两者的基本理想仍旧是不同的,桃花源里的世界没有国家、国王、军队,这里的人们“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纯朴的,是理想的乡居生活,不与外界往来。相较于明代的现实状况,《西游记》的作者似乎更企盼一个明君统治的“王道”社会,希冀的是在当下重建一个有秩序的国度,因此“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它是有国王(美猴王)、军队(猴军)的,甚至还从傲来国取来了大量武器,操练这群猴儿们,俨然地,强调的是需要一个有能力的明君,而非需要荒淫、无能的昏君,这个理念在整本《西游记》中一以贯之,所以往后各章回提到的总总国度,数度讽刺那些昏庸的国王,并改善这些国度走向光明,永远是取经小队所陆续会面临的一大课题。

另外,《西游记》的作者也并非完全照搬传统书写仙境故事的既定模式,就是让渔人、樵夫“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在往后的故事里,悟空一旦被逐出,第一个念头就是回花果山水帘洞寻找那群猴儿们,显然不是“迷不复得路”而消逝,反若是经历向西天取经让它“消逝”。再从另一个角度看,若从武陵人事后遣人同往是动了凡心欲念,导致仙境的不复得,那么,在《西游记》中也有类似的隐喻,正如浦安迪先生所说的:“正是孙悟空早初的‘不知足’导致花果山这块宝地无可避免的毁灭。”③所以水帘洞在悟空去“三星洞”找寻菩提祖师求术的期间,却导致来自“水脏洞”(肮脏之心)的混世魔王作乱于内,反让这一处仙境“鹤唳声冲霄汉外,猿啼悲切甚伤情”,正象征着心之不知足、不定,就是灾乱的开始,所以后来悟空大闹天宫、寻求长生不老,导致天庭派遣大军压近,对于如此浑然天成的花果山、水帘洞空间,不正是一场“悲剧”莅临吗?水帘洞,取经之前,孙悟空居住其中;取经途中,孙悟空曾多次回到这里。一次次地回归,一次次地转变,一步步坚定取经意念,至六耳猕猴的复归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次转变,终至完成取经壮举,成为斗战胜佛。

三、“仙洞”:情火的心“动”

除了这类仙境洞穴故事外,“人神遇合”也是中国古代诗文作品中已出现的书写题材,例如屈原的作品,甚至到了三国时代曹植的《洛神赋》都有涉及。不过在小说作品,到了汉魏时期才开始出现不少人神恋爱的故事,如《列仙传》中的《犊子传》、《园客传》。故事里的男女,显然是很明显地带着“凡夫”与“神女”的差异,恋爱的仙女,总是容貌美丽、衣裳鲜丽、生活奢华,而来自凡间的男方,大体上不是猎人,就是渔夫,或是上山采食人。这一模式延续到唐宋传奇小说仍然保留着,不过显然地,唐代时期由于科举考试的实行,让这些故事更添加了些“时代性”,唐代小说中的士人常因与仙女的遇合而仕途通达,或如《太平广记・太阴夫人》中的卢杞,甚至可以为了富贵通达而放弃与仙女的婚姻。而这种形态跟《西游记》最直接的联系莫过于“董永与七仙女”故事,《西游记》里就有悟空偷去仙女们的衣服、八戒变鱼钻入“澡堂”的仿拟,这是一种故事模式的“抄袭”吗?抑或者说是一种调侃“朴男仙女配”的理想?

更值得注意的是,《西游记》里的故事甚至将这群“闺心坚似石,兰性喜如春。娇脸红霞衬,朱唇绛脂匀。蛾眉横月小,蝉鬓叠云新。若到花间立,游蜂错认真”的七仙女们,却经过作者的想象,却化作成“盘丝洞”的那七只蜘蛛精,是害人不浅的妖精,显然的蜘蛛的隐喻已不是《尔雅注》所谓的“喜子”,民间过去把喜蛛、喜子比喻为吉光、幸运的象征,就像《初学记》卷四引《荆楚岁时记》说:“七夕,妇人……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子网于瓜上,则以为得。”陆玑《诗疏》载:“一名长脚,荆州河内人谓之喜母,此虫来着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所以,喜蛛落下就隐喻着“喜从天降”,所以《清平山堂话本》里的《快嘴李翠莲》一则就如此说:“从今好梦叶维熊,竹见蜘蛛来入掌。”这样的幸运来临已非《西游记》的原始本意,而是将它跟“”、“生殖”(脱皮再生)、“可人”的种种隐喻联结起来,放在整部小说的脉络中,对于唐僧取经这一大方向目的而言,已是一种威胁、一种考验、一种难关,是必须排除的。这样的隐喻,在其他章回仍不断复现,例如“琵琶洞”、“芭蕉洞”、“摩云洞”,都有着一定的联系与象征性(蝎子、狐狸)。而紧接着蜘蛛精上场展演的则是别名“半截观音”的地涌夫人(金鼻白鼠),而她居住的“无底洞”更带着欲望无穷延伸的隐喻,这些女性妖精的书写,究竟是一种性别上的歧视(被打死或被制伏)?抑或它隐约透漏着不一样的时代美学观、贞洁观?如果将这些女妖精比照着那些正常在路上帮忙取经小队的妇人们,或者是公主、皇后们,以及女儿国的出现、唐僧怀孕的奇特情节,甚至将观音、菩萨们那慈母的形象予以联结,那么“本质”与“表相”的思考课题可能更是《西游记》关注的焦点。

四、兽窟:私授茫思的心“动”

另一种情形是专写野兽的洞窟,可以说是“变调的洞窟仙境”,在《西游记》小说中的比例显然是最多的,他们的书写模式大体上也不脱以下次序:将唐僧掳走(暴力的、欺骗的、偷袭的) 关入洞窟待食 悟空找出洞窟(火眼金睛、询问当地土地公或其他神者) 打斗(魔王反复躲回洞窟) 神佛的直接干预、援助 降伏,取回被盗取的藏宝,妖怪现出本相,魔障解除。

而作者对于他们藏身的洞窟描绘,显然是延续魏晋以来世俗化的书写传统,将那神怪色彩的淡去,却逐渐充满隐士、道士、名士、贵族生活的综合再现,例如《洞冥记》中写东方朔所至洞府有仙草、云枕、白褥、水藻之屏。显然都还带有些许神幻的色彩,但到了《拾遗记》中的洞庭山灵洞,是“天清霞辉,花芳柳暗,丹楼琼宇,宫观异常”, 仙女饮的是“琼浆金液”、“丹澧”, 住的是“璇室”,且“奏以箫管丝桐”。《刘晨阮肇》故事中的仙境是“其家筒瓦屋,南壁及东壁各有一大床,皆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再往后,那些仙境越来越接近世俗情调,正如浦安迪所说的:

那些人迹罕至的魔窟的各种图像细节,连同它们特有的石器家具,完全像是仙道隐居之所。在大多数场合,我们到最后才获知这些“妖魔们”原本都是仙界子民,只是因思凡才被暂时谪放到世俗人间的。③

但仔细观察各故事的来龙去脉,显然,有些故事在思凡的前提之上,还有着同样“背景”的联系,从十七回(“黑风洞”)、二十八回(“波月洞”)、三十二回(“莲花洞”),到了全书的中间第五十回(“金洞”),这几个洞窟魔王,在思凡的背后,更带着“畏罪潜逃”的秘密在,大多也是神仙们的坐骑、童子,却下凡作乱,拿着偷来的宝贝耀武扬威,这正契合着“菩萨妖精,总是一念”的警示,而他们藏匿的洞窟,却被拿来当做“藏宝”的空间,成了贪念的囤积场所(包括藏匿唐僧),然而正如陈士斌在《西游真诠》第三十五回的批语所说:“未能洞见全体,而终难脱彼之圈套也。”因此,这群妖魔最后的下场也正是伏在宝贝上,最终由宝贝主人领回或向如来谢罪去,或许这正是警示人们纵使罪恶已犯,然一念之间,仍旧可以挽回,就像黑熊怪竟然还回去当了落伽山守山大王,而金、银角大王还能回去重新复任太上老君的看炉童子们,究竟作者为何如此安排,这都是值得再思考的。

而在“狮驼洞”的故事里,更是启示人们“思”(思想)的重要,如果“思”一旦坠入了情思(青狮)、胡乱白想(白象)、矜持己意(金翅雕),那么就将像故事里的三魔一样,害人匪浅,成就一己之“私”却让众生成了“尸”。就正如第七十五回老魔所呼声的“这瓶里空者,控也!”唯有将自我的情绪不进入茫思的状态,稳静情绪,则阴阳二气瓶就装不了人。同样的,“狮”的形象在往后情节又再次复现,而且更直接予以联结“师”这一思想传导的主体,正如回目所云“师狮授受同归一”,“师”的启示显然成了这几回的重要难关,究竟如何为人“师”而非只是为了糊口(“虎口洞”)?“师”与“思”、“私”之间的联系更是值得去重探,正如广目天王对悟空所说的:“那厢因你欲为人师,所以惹出这一窝狮子来也。”这里提示了读者,教育的意义并非要我们养出“一窝狮子”来,表相与本质,又成了一大课题,而这些兽窟,正隐喻了私相授受的“私思(师)空间”,就如“九曲盘桓洞”的隐喻,它只会导致人之头绪纷杂而成曲心(心中充满弯弯曲曲的念头)。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众多洞窟的描绘来观察,那贪得无厌的心“动”,正将洞窟带入了“贼窟”,它不是正当所得的,它是用欺骗的、用偷抢的,为的是自我的贪念的满足,它将洞窟当做个体贪念的“藏宝箱”。不足欲念的心“动”,为满足不断膨胀的欲望,最终导致花果山这块宝地无可避免的毁灭;情火的心“动”,让洞窟更像是“妓院”,为达到自我生子的欲念有所满足,让洞窟成了个体的消费场所,它失去了它的“真”;而那私授茫思的心“动”,靠的不是实质的智慧,而是为了满足自我权力的私相授受,为的是将洞窟打造成一番之主,它传授的不是人性的道德本体,而是失去根本的技艺玩弄,如此导致洞窟成为一种盲目茫思、为了糊口饭吃的“腐学院”。这种种的洞窟一个个隐喻了个体心“动”所带来的囿见之可怕,对于整个取经目的而言,是成就大我的一个“破洞”,将会让整体既定秩序出现腐蚀,因此,来自“水帘洞”的悟空与取经团队们,正是为了将这些“心”之“动”予以一一克服,达成一个人人可以安居乐业、各享成家之福的理想国度。

注释

① 本文依据的是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

② 道藏(第11 册)[Z].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55.

③ (美)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沈亨寿,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232,212.

参考文献

[1] 吴承恩.百家会评本西游记[M].吴圣燮,辑评.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2] (汉)刘向.列仙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 (宋)太平广记[M].长沙:岳麓书社,1996.

[4]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 (晋)陶潜.搜神后记[M].李剑国,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

[6]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M].范宁,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96.

第10篇

关键词:斗战胜佛 如意金箍棒 观世音菩萨 性格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69-02

孙悟空这个的形象创造,寄寓了吴承恩的理想。他身上的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挥舞金箍棒,扫出一切妖魔鬼怪的英雄气概,体现了出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表现了一种正义的力量,反映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定信念。孙悟空这个形象的实质不仅仅在于敢斗,更在于斗则就胜,所以称为“斗战胜佛”。他取得斗争胜利的两个法宝是:第一,武艺高强―― 这点在他大闹天宫中表现得最为精彩;第二,精于斗争,也就是有勇有谋,他是人民理想的化身,敢于反抗一切追求自由是他不屈的行为,善于学习不怕千难万苦是他永恒的精神,与天地万物的抗争、与妖魔鬼怪战斗时期生活永远的乐章。他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远离了自己的乐园,拜仙学道,甚至敢大闹天宫。但最后还是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以失败而告终。花了五百年的时间反省,终于觉悟,辅助唐僧一路除恶行善,历经磨难,终于修成正果。

1 生命绝对自由的原始追求―― 大自然的结合

1.1 孙悟空的母体―― 花果山和仙石

西域有花果山,山下有水帘洞,洞前有铁板桥,桥下有万丈涧,涧边有万个小洞,洞里有许多猴子,有老猴精号称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其实孙悟空就是由一块石头造化出来的孩子,他本身是个猴子,所以他极端好动,永不安份;而作为一个人,他又“一生受不得气”,受不得势强凛弱;再作为一个神,他更不愿意受任何得束缚。总之一句话,孙悟空所追求的是就是个性的解放,随性而为。而《西游记》,开篇就独出心裁地构思了孕育孙悟空的母体―― 花果山,这是没有任何束缚和污染的、绝对自由的大自然。作者还构思了孕育孙悟空的仙石,这是绝对的自然物,用玉帝的话说:“乃天地精华所生。”由此产生的孙悟空必定不会服从任何宗法制度和礼教桎梏的。

1.2 赋予自然人的形象与特点

世德堂本《西游记》改定者说孙悟空的出生是:其母是“石”。其己是“猴”,并以“灵根育孕源流出”标其目。这实际上也就是把孙悟空写成大自然的儿子,一个活脱脱的自然人的形象。孙悟空是天生石猴,长得尖嘴猴腮、一张毛脸、螺旋腿、红屁股、长尾巴,走起路来是歪歪扭扭的样子、但他机智聪明,灵敏好动、攀树爬枝,采食花果等习性;他得身上体现了猴子的外部特征和生理特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他本身是以动物的形象出现的,但是他的言谈举止又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儿童的情趣和语言,可以这样说,孙悟空完全是根据据少年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来展开想象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西游记》当中的很多想象都是动物的形象动作特征和儿童的语言心理特征的有机统一。从孙悟空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作为猴子的形象和动作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上蹿下跳,一刻也不得安宁,这是猴子的本性,而这种好动不定的特征也正契合了儿童的天性;第二,孙悟空又不是一般的自然界的普通猴子,他有独特非凡的本领,还会七十二般奇特的变化。同时他还具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明白人情世态,善于观察思考、积极乐观,无私无畏。古代英雄人物的美好品质和思想感情都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与此同时,人们身上的某些缺点在他身上也有所表现,例如:好出风头,争强好胜,冲动易怒,爱捉弄人,喜欢恶作剧……

再看《孟子・尽心下》中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所谓“赤子之心”我们可以理解为真纯自然的性情。这一点在我们要说的悟空性格中被演绎的淋漓尽致。虽七十二般变化,灵动机智不曾见其有过矫饰之举,嫉恶如仇、嬉笑怒骂皆出自本心。小说中可见:悟空喜,则如长老所述:“猴儿想是看见我不曾伤命,所以欢喜得没是处,故这等作跳舞也”,“蹦蹦舞舞地到园里”(86回);悟空怒,则愤愤其不平之意,溢于言表:“那三藏不识贤愚,我一路上为捉怪降妖,使尽了平生手段,几乎打杀妖精;说我行凶作恶不要我做徒弟,把我赶回来,写立贬书为照,永不听用了”(28回);悟空愤,则仰面苍天,高声疾呼:“苍天!苍天!自那混沌初分,天分地辟,花果山生了我,我也曾遍访明师,传授长生秘诀。想我那随风变化,做虎降龙,大闹天宫,名称大圣。更不曾把山神、土地唤为奴仆欺心使唤。今日这个妖魔无状,怎敢把山神、土地唤为奴仆,替他轮流当值?苍天啊,既生老孙,怎么又生此辈?”(33回);悟空悲则失声泪如泉涌:“师父啊!恨我欺天困网罗,师来救我脱沉疴。潜心笃志同参佛,努力修身共炼魔。岂料今朝遭蜇害,不能保你上婆娑。西方圣境无缘到,气魄魂消怎奈何!”(77回)。喜则舞,怒则骂,愤则叹,悲则啼,悟空将赤子之心,童子之真演绎得栩栩如生!

2 大闹天宫,藐视一切封建权威的叛逆精神

2.1 追求自由自在,不伏拘束

在孙悟空眼看来,一切都是生而平等的,不存在礼法和正统,所以对他而言,“自由”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自由就是要放纵自己无拘无束的个性,要反抗自然和社会的不合理的清规戒律,要蔑视一切的权威。孙悟空无法无天,甚至敢于向神、佛、天庭、地府、人间、水里等的所有权威挑战,去追求自己理想中的自由生活,这是他这个形象的基本特点,这个特点也体现劳动人民的民主需求。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这些情节看出孙悟空对理想自由生活的追求,例如,他大闹天宫,自称齐天大圣,打得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吓得玉皇大帝惊惶失措。他还骂如来佛祖是妖精的外牲,骂观音菩萨一辈子嫁不出去。在阴间,阎王也惧他三分,对他唯唯诺诺;在水里,老龙王被他吓得心惊胆战,小龙子也是魂飞魄散。平日里这些神圣不可侵犯、高高在上的天庭、冥府、水界的最高权威,在他面前都毫无尊严可言,一个个反倒是威风扫地。对于人间的国王,他更加蔑视,他这样给乌鸡国的国王说:“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万国九州皇做遍了。”朱紫国的国王生病了,向他求药,他就用马尿和药丸给国王治病。

2.2 率性而为,赤子之心

将真与伪的对立转换为童心与社会的对立,以寻求内心的解放与对社会的批判。在大闹天庭中,孙悟空这个天生石猴,身上自始至终都带着“率性而为”的特点,再加上自身的聪明悟性,他非常成功地从菩提祖师爷那里学到了一身乎天下无敌的本领。恢复了自己的赤子之心,也不再礼教的约束,完全依着自己的性情喜好办事,把天庭闹得人仰马翻,活脱脱一个无所谓惧的充满人性的猴子。

由此,孙悟空这种不满足花果山乐极一时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一心想摆脱暗中的“阎王老子管”而不惜远涉重洋,求师访道德精神,便一定程度地曲折的概括了新兴市民社会势力渴望突破封建势力束缚,探索新的天地,获得自由发展的进步要求。

3 智勇双全,从不懂什么叫畏惧

3.1 顽强不屈,随机应变

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唐僧解救了他,陪同唐僧去往西天取经。这个时候的孙悟空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作者在抗魔斗争中,一方面既歌颂了他的战斗精神;另一方面也承认了在这种处境下他的变化。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变,就是镇魔者孙悟空的主要特征。当红孩儿捏紧拳头,吐出“三昧真火”,烧得他九死一生之时;他依然能够精神抖擞,强行宣战。他还常常却孤军深入,与妖魔相斗。他还经常把自己变成虫、小蝇飞进妖洞里去摸情况,或者变成妖精的妈妈、老公去欺骗它们,弄得妖精们以假乱真,气愤不已。比起猪八戒、沙僧,他对唐僧的关心保护是最贴心的,也是最得力的弟子。这些经验都得于他跟妖精的丰富斗争,和妖精打交道越久,他的斗志越昂扬。

3.2 桀骜不驯

孙悟空的性格中除了有降妖除魔的英勇顽强之外,还有对神佛的桀骜不驯。去往西天取经时,他先提条件,观音菩萨答应他“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对慈悲的观音,孙悟空骂她一辈子嫁不出去,对如来佛祖,骂他是妖精的外甥;有时连玉皇大拿他无可奈何,被迫答应他以是犯下的要挟,为了帮他欺骗两个妖精,玉帝不得不闭关;在西天取经途中,他经常叫土地山神、四海龙王前来效劳,稍有不从,就要“伸过孤拐来,各打五棍见面,与老孙散散心”!而他那种斩尽杀绝的风度,更直接抵触了佛教的清规戒律。然而孙悟空还时时以“大闹天宫”的历史为傲,但却最忌讳别人提起他“弼马温”的名号。

之后孙悟空与玉皇大帝再次派来围剿的天兵天将展开了大决战,只是在西天如来、东海观音、太上老君加上天宫力量的联干镇压下,终于遭到失败。

4 神通广大、造福生灵,济困扶危、恤孤念寡

在小说中,孙行者是个锄强扶弱、好打抱不平的江湖好汉,他一路降妖除魔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唐僧取经,也是为民除害。

孙悟空在大闹天宫失败后,在菩萨的规劝下,没有了称霸花果山的雄心壮志,在唐僧的带领下西天取经,而取经的目的是为了“普度众生”,这个目的是孙悟空高尚的人生追求,超越了对个人自由价值的执着,因此,西天取经也成了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象征。为了这个信念,孙悟空排除万难,在追求真理的宏伟事业中,最终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

他仇恨残害人民的妖魔鬼怪,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深厚的感情。正如车迟国的众僧所称赞的一样:专秉忠良之心,铲锄人间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他替车迟国的五百名无辜和尚解除了灾难;在比丘国,他降服了白鹿精,挽救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的生命;为了救出了贫苦的樵夫,他打死了豹子精;为了熄灭了火焰山的大火,开通了西行的道路,解救了当地人民的苦难,他曾三调芭蕉扇。

这些事情本来与取经无甚瓜葛,孙悟空也可以不去过问,但他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了完成伟大的事业,造福人类,他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广大人民心中的英雄!

参考文献

第11篇

明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与之前的同类作品相比,不论是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来说,都堪称是集大成之作。其写定者的艺术创新是全方位的,这一点从孙悟空、猪八戒两个形象的艺术演进即可一目了然。这两个形象的美学意义是在对前此形象的改造过程中逐步获得的,如果说对孙悟空进行的是“净化”处理,那么,对猪八戒则是不折不扣的“丑化”,无论是“净化”还是“丑化”,都显示了百回本写定者非凡的艺术功力。

【关键词】 孙悟空; 猪八戒; 净化; 丑化

在小说《西游记》传世的系列版本中,明世德堂百回本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写定本,它的出现在“西游”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果我们将之与前此的系列“西游”作品加以认真比较分析,就会发现作为“世代累积型”的作品,这一百回本绝不仅仅是简单的量的累积,而是有了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当然要归功于它的写定者。尽管这位写定者是否为吴承恩,目前尚存在争议,但他的艺术创新无疑是了不起的:不论是对传统题材的选择与剪裁、情节的构思、形象的塑造,还是思想意蕴的改进,都堪称为大手笔;这从小说的主要形象孙悟空和猪八戒的艺术演化上,则可窥见一斑。

在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中,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地位无疑是举足轻重的,他们二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可以这样讲,小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两个形象刻画的成功。作为一部世代累积型作品,这两个形象又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皆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然而我们又必须看到,正是经过了世德堂本写定者的回春妙手,才使他们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所以,考察孙悟空与猪八戒形象的演变,可以使我们对《西游记》百回本的艺术创新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对于百回本《西游记》中的这两个形象,读者都极为熟悉。此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是对应(甚至是对立) 的。

从外表上说,孙悟空是毛脸雷公嘴,瘪颏腮,行动中带有“猴气”:轻灵矫健,变化多端,一个筋斗可以翻出十万八千里。而猪八戒则是碓梃嘴蒲扇耳的猪样,用他自己的话说“走路扛风”,变化起来也一如其人,只会变些假山、大象之类的笨物, “飞腾华丽之物委实不能”。

从性格上讲,孙悟空促狭、顽皮而又机智过人;猪八戒蠢笨憨直以至有些呆头呆脑,然又偏生喜欢自作聪明。前者洁身自爱,不染女色;后者可以说天性中带来一段“痴情”。

总的看来,如果说孙悟空是西行队伍的核心,那么猪八戒则起了很好的帮衬作用,用孙悟空的话是“放屁添风”。八戒在小说第十九回正式加盟取经队伍,紧接着便是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师徒们遭遇黄风怪,八戒首立战功。在以后的日子里,八戒往往成了开路先锋。尤其遇到悟空难以施展的水战之时,他就开始大展神威。流沙河、通天河、黑水河??只要是水里的勾当,就离不开他。还值得一提的是,每每遇到一些悟空不屑于干的功劳时,八戒常常主动上前。典型者如第六十七回七绝山稀屎 ,“(八戒) 脱了皂直裰,丢了九齿钯”, “好呆子,捻着诀,摇身一变,果然变作一个大猪”,立了一场“臭功”。从这个角度看,猪八戒可以说是猴哥的好帮手。

但我们又不得不看到猪八戒与孙悟空之间的 “龃龉”,即猪八戒在很大程度上又成为孙悟空(乃至整个西行队伍) 行动上的阻力。大家熟知的“尸魔三戏唐三藏”(二十七回~三十回) 最具代表性:师徒们行至白骨岭,白骨夫人几次变化戏弄唐僧,均为悟空识破。而猪八戒却为一己私欲没有得到满足(美色、美食尽皆落空) ,再三进馋,诬陷悟空打死平人,导致悟空被逐,接下来便是遭遇黄袍怪,唐僧化虎险些丧生。再如第七十六回,正当孙悟空与狮陀王舍生忘死争斗之时,猪八戒却在动摇军心:

沙和尚,你将行李拿来,我两个分了罢……分开了:个人散火:你往流沙河,还去吃人;我往高老庄,看看我浑家。将白马卖了,与师父买个寿器送终。

搞得整个取经军团人心涣散,濒临解体。类似的论调、类似的情形在书中随处可见。猪八戒成了整个取经队伍的最大隐患! 孙悟空一方面要对付的是西天路上的群魔,一方面还要留神这位满脑子“小农意识”的弟兄,不时对他薄施惩戒,用八戒的话说是:“常照顾我捆,照顾我吊,照顾我煮,照顾我蒸!”(八十八回) 而这种惩戒有时又成为八戒抱怨乃至忌恨他的潜在原因。如果说悟空是西行队伍的“向心力”,那么八戒就是不折不扣的“离心力”。求取真经的整个过程就是在猴哥与妖魔的周旋以及和八戒的纷争、合作中完成的。

二人之间的这种“对立” 二人之间的这种“对立”,既为西行之路平添了不少曲折险阻,同时也为原本沉闷、凶险的西行之旅增加了不少笑声。正因为有了这种微妙的关系,这两个形象才相得益彰。

如果以上所说还只局限于显性层面的话,那么让我们再深入到书中的隐性层面去探究一下二者的对应关系。事实上,这两个形象在隐性的寓意层面上同样是对应的,具有一种相生相克的微妙关系。这点从某些回目的设置上就可见一斑:

婴儿问母知邪正,金木参玄见假真(三十八回)

心猿遭火败,木母遇魔擒(四十一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四十七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木母同降怪体真(七十六回)

心猿妒木母,魔主计吞禅(八十五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金公施法灭妖邪(八十六回)

禅到玉华施法会,心猿木母授门人(八十八回)

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我们知道“心猿”、“金公”指的是孙悟空, “木母”(有时也称“木龙”) 无疑指代猪八戒。从他们在回目中并列出现的频率就可以感知二者在作家心目中的地位。如果从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之说中可以得到“金克木”的启示,那么二者之间时时存在一些纷争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更需要说明的是,百回本《西游记》中存在着诸如此类的大量丹道术语,而这些丹道术语如果具体分析起来恐怕并不仅仅是一个个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他们与小说形象是紧密相连的,往往语带双关。这一点恐怕也是《西游记》复杂于《三国》、《水浒》等作品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为什么从小说诞生之日起便有人试图解读其深层寓意的原因。人们往往对“以西游证道”之说不以为然,甚至痛加批驳。其实这种解读应该说并非一无是处,如果换个角度,或许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形象。在传统的丹道学中, “金”、“木”分别指代人体的“精”、“气”,又称为“铅”、“汞”,二者一升一降,难以相投、和合。如果二者能够匹配,便成正果(大丹将成) 。《西游记》的高明处就在于他将这种原本玄妙的专门术语和小说人物形象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溶解在情节当中,使人物别具寓意。第19 回,收八戒之后,有诗为证:“金性刚强能克木,心猿降得木龙归。金从木顺皆为一,木恋金仁总发挥。”以五行中的所谓“金从木顺”暗喻八戒皈依,兄弟和合。再如第三十九回,救转乌鸡国王之后有诗云:“西方有诀好寻真,金木和同却炼神。”第六十一回,兄弟齐心大战牛魔王,诗曰:“和睦五行归正果,炼魔涤垢上西方”。结合小说具体情节,不难理解“金”与“木”之间的微妙关系其实就是悟空与八戒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

正因为有了这些或明或暗的描写,才使得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对应形象更加耐人寻味,形成了独特的美学品格。 二

从前文的简单描述不难看出,作者在孙悟空、猪八戒这对形象身上是花了大功夫的。如果我们追溯一下这两个形象的“成长”过程,我们就会更加惊异于这位写定者的超凡功力。

在“西游”系列作品中,孙悟空的出现远比猪八戒为早,名气也大得多。早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孙悟空的雏形猴行者就出现了。他是以一白衣秀士的身份出场,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王”, “曾九度见黄河清”。从这些带有炫耀色彩的自叙中可以体味到,他身上带有很浓重的本土道教妖魔的味道。但因《诗话》本身“寺院俗讲”的性质决定了其“弘佛”的宗旨(《诗话》“孩儿周岁便通经”等近乎夸张的情节描述即是明证) ,所以猴行者是自愿佐助法师西行的。他的形象还显得比较单薄,其法力有限,只是一个受佛法感召的“志愿者”。

至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这一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进一步丰满起来,某种程度上说更适合市民审美情趣。他在第九出出场,自称:

一自开天辟地,两仪便有吾身。曾教三界费精神。四方神道怕,五岳鬼兵嗔。六合乾坤混扰,七冥北斗难分。八方世界有谁尊。九天难捕我,十万总魔君。小圣兄弟姊妹五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妹巫枝圣母,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喜时攀藤揽葛,怒时搅海翻江。金鼎国女子我为妻,玉皇殿琼浆咱得饮,我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瑜石屁眼,摆锡鸡巴。我偷得王母仙桃百颗,仙衣一套,与夫人穿着,今日作庆仙衣会也。

这一大段话向我们提供了有关这一形象的大量信息:他是父母精血所生,他有姊妹五个,个个身手不凡! 他本人叫“通天大圣”,大哥叫“齐天大圣”;他十分好色,强抢了金鼎国公主为妻;还喜欢小偷小摸,先是偷饮了玉皇殿琼浆,又偷了老君金丹、王母仙桃、仙衣。此外,他还具备铜筋铁骨、火眼金睛等显著生理特征。这样《西游记》杂剧中的孙悟空形象基本上就定格了:说起来更像一市井无赖,油腔滑调,满身流气。

而在《西游记平话》(平话已佚,据朝鲜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的几条相关小注,大致勾勒出话本的轮廓) 的记载中,孙悟空已越来越向百回本中的“齐天大圣”靠近了:

西域有花果山,山下有水帘洞,洞前有铁板桥,桥下有万丈涧,涧边有万个小洞,洞里多猴,有老猴精号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入天宫仙桃园偷蟠桃,又偷老君灵丹药,又去王母宫偷王母绣仙衣一套,来设庆仙衣会,老君王母具奏于玉帝、传宣李天王引领天兵十万及诸神将,至花果山与大圣相战失利,巡天大力鬼上告天王,举灌州灌江口神曰小圣二郎,可使拿获。天王遣太子木叉与大力鬼往请二郎神,领神兵围花果山,众猴出战,皆败,大圣被执当死,观音上请于玉帝,免死,令巨灵神押大圣前往下方去,乃于花果山石缝内纳身,下截画如来押字封着,使山神土地镇守,饥食铁丸,渴饮铜汁,待我往东土寻取经之人,经过此山,观大圣肯随往西天,则此时可放。其后唐太宗敕玄奘法师往西天取经,路经此山,见此猴精压在石缝,去其佛押出之,以为徒弟,赐法名吾空,改号为孙行者,与沙和尚及黑猪精朱八戒偕往,在路降妖去怪,救师脱难,皆是孙行者神通之力也。法师到西天受经三藏东还,法师证果旃檀佛如来,孙行者证果大力王菩萨,朱八戒证果香华会上净坛使者。

这段记载中有关孙悟空的出身,徇《取经诗话》及《西游记杂剧》而来,但又有所变化。他在取经过程中的作用无形中得到了加强,这从“在路降妖去怪,救师脱难,皆是孙行者神通之力也”就可以深切感知。再加上“车迟斗圣”一回云梯打坐使促狭、隔物猜枚啃青桃、油锅洗澡要肥枣(皂) ,顽皮而又不乏幽默的性格已现端倪。

相比较而言,猪八戒的出场比悟空要晚得多。他是取经队伍的最后加盟者。《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除法师、猴行者之外,另有一个深沙神(沙僧前身) ,但没有猪八戒,至《西游记杂剧》中他才姗姗出场,排名却还在沙和尚之后。他的身份是“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是位“金色猪”。长得“喙长项阔,蹄硬鬣刚”,自号黑风大王,摄走了裴太公的女儿裴海·棠。孙行者最后借助二郎细犬之力将其收伏。在《西游记平话》中,他则成了“黑猪精”排名依然在沙僧之后(名字也有一点差异,是“朱”八戒) ,最后“正果香华会上净坛使者”,此外不详。但基本可以推断,他的地位远逊于孙行者,车迟斗圣一回根本就没有提及。总体上看猪八戒的性格比较单一化,除了好色之外,没给人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从两人的形象追溯中不难看出,这两个形象与百回本中的对应者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杂剧》的中心人物皆是法师(三藏) ,孙行者尚且只是一个配角(当然他的风头还是盖过了法师) 。拿《西游记杂剧》来说,计有六本二十四出,孙行者直到第三本第九出才出场,而且妖气十足;猪八戒就更不用说了。至百回本中,二者才脱胎换骨,面貌一新。孙悟空取代唐僧成为全书的“书胆”,于是就有了紧张刺激的前七回故事。从石猴出世、拜师学艺、龙宫借宝、勾销死籍,一直到大闹天宫,奠定了孙悟空的传主地位。同样令人惊叹的是,猪八戒的形象也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将他作为孙悟空形象的对应。二人相得益彰,优势互补,使西行之旅洒满了笑声,使读者在轻松愉快中感受着取经师徒们的自我超越。

百回本中孙悟空与猪八戒形象塑造的成功,关键在于写定者为二者所动的“手术”。这两个形象的美学意义是在对前此形象的改造过程中逐步获得的。可以说孙悟空与猪八戒这两个形象的改造是百回本最成功的一笔。

百回本中孙悟空代替唐僧成为书胆,成为一个一往无前的战斗英雄。作为这样一个形象,他身上不宜有太多污点儿。可是他的“前辈”们,要么胆小委琐,如《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要么太过流气,如《西游记杂剧》中的通天大圣。尤其是后者,不仅好偷而且好色,他强抢金鼎国公主为妻,为了讨好自己这位压寨夫人,居然偷了王母绣仙衣一套,搞什么庆仙衣会。在人前(尤其是女人面前) 言谈举止极其下流。这个孙行者与此前的猴行者大大不同,猴行者对宗教有一种虔诚,孙行者身上则透出一股油滑气,或者说是流气;前者是一个宗教徒,后者更似一个市井无赖。

另外, 《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和杂剧中的通天大圣、平话中的吾空性格中的反抗因子都不是很强,对天宫的反叛其实是被动的。《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没有明显的反叛行径,只是在“入王母池之处第十一”向法师追诉自己当年曾因偷吃蟠桃受罚:

我因八百岁时,偷吃十颗,被王母捉下,左胁判八百,右胁判三千铁棒,配在花果山紫云洞。至今胁下尚痛。我今定是不敢偷吃也。

除这一令其至今心有余悸的盗窃行为之外没见有什么其它“不轨”行为。《西游记杂剧》就复杂了许多:不仅偷了仙桃、饮了琼浆、吃了仙丹,还偷了一套绣仙衣。事件的起因皆在一个“色”字,为了讨好自己的压寨夫人,才引出这一连串的麻烦。面对前来围剿的天兵天将,他显得有点儿底气不足,一会儿“行者作慌科”,一回“行者作走科”,几乎不敢正面交手。好在他会驾筋斗云,会变化(“小圣一个筋斗,去十万八千里路程,那里拿我,我上树化个焦螟虫??”见《元曲选外编·西游记杂剧》第九出,657 页) 这是他值得注意的新本领。最后被捉拿归案,还是观音求情,压在花果山石缝中等待唐僧。当唐僧路过此地,收他为徒,本该感恩戴德,可他被放出来后的第一反应竟是“好个胖和尚,到前面吃得我一顿饱,依旧回花果山,那里来寻我。”(《元曲选外编·西游记杂剧》第十出,659 页) 故而观音又传了唐僧紧箍咒以为约束。在女儿国如果不是头上的金箍发生效用,肯定再次破(色) 戒。

《西游记平话》中他的行为虽然被明确称之为“闹乱天宫”,但在偷桃、偷酒之外也涉及到“绣仙衣”,所以令人疑心其行为动机是不是也和女色有关。这样一个“五毒俱全”的形象恐怕很难作为正面人物隆重推出。他要取代唐僧成为第一主人公,“英雄不好色”是必然的。于是作家花了很大一番心思,对他进行“净化”处理。首先将原本由于自身不光彩行为引发的灭顶之灾(因色而盗) ,改为因忿“玉帝不会用贤”,起而大闹天宫。这样就为闹天宫寻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猴王的形象一下子就树了起来。同时又进一步把他和女色剥离开来,使之与女色没有任何瓜葛,他可以自豪地宣称:“我从小不晓得干那般事”(二十三回) 。另外又洗尽了他身上的“妖气”,不仅不再吃人,而且洁身自爱。就在唐僧宝象国遇难,八戒去花果山敦请大圣重新出山降妖救师一回,有一段文字颇耐人寻味:

那大圣才和八戒携手驾云,离了洞过东洋大海,至西岸,住云光,叫道:“兄弟,你且在此慢行,等我去下海净净身子。”八戒道:“忙忙的走路,且净什么身子?”行者道:“你那里知道,我自从回来,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

仅此即可知,百回本中的悟空对“正”、“邪”之分是看得非常分明的。与此相连的是他对取经事业的百般执著。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他作为一个正面形象所作的努力。这样就将一个原本充满妖气、流气,胆小、委琐的孙行者,一变而成一个充满豪侠气概,为理想勇往直前的“斗战胜佛”。百回本中的孙悟空身上带有浓重的“市民英雄”气息。他尚气好胜、“有仁有义”、为理想百折不挠的性格,深为读者所喜爱。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孙悟空的“净化”是和对猪八戒的“丑化”同步进行的。作家一边不遗余力地删削孙悟空身上的“劣迹”、“污点”,努力使孙悟空之形象光彩照人;一边煞费苦心地“丑化”猪八戒。前面说过,传统西游故事中猪八戒是取经队伍的最后加盟者,但在百回本中却异军突起,风头不仅盖过沙僧,连老和尚唐僧也要逊色三分,在读者心中的地位直线上升,直逼孙悟空。这主要归功于作者为这一形象动的“手术”:笔锋轻轻一转,便将悟空形象中的不光彩因素过滤干净,而猪八戒除了承载许多原本属于两个角色的缺点———好色之外,另加上贪吃一说。这样就成功地将其猪样的外表与贪吃、嗜色的性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其成为食色二欲的象征。于是,猪八戒顺理成章变为“丑”角大全:贪色、贪吃、说谎、嫉妒、爱小、恋家、意志薄弱,简直是万千“宠爱”在一身。

第12篇

关键词:孙悟空;形象;情节模式

一、研究回顾

关于孙悟空形象来源的斗争,最早在胡适和鲁迅之间。一位则力举“孙悟空”正类无支祁;一位主张孙悟空来自印度神话中的神猴哈奴曼。孙悟空形象考最初的两种主张的形成,即“本土说”和“外来说”。

在“本土说”与“外来说”相持不下的时候,混血说应运而生。主张在考察孙悟空形象时除正视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学的影响以外,也要意识到作为本土的文学形象,其与母体文化密不可分。

佛典说来源于日本学者的来源,最早是太田辰夫。随后矶部彰在《关于元本中孙行者的形成》中将《大唐取经诗话》猴行者的最初原型落实为西方申位安底罗(来自密宗典籍)。集大成者是赵国华。他在《论孙悟空身后形象的来历》得出了孙悟空形象源于佛典的结论。赵国华极为可贵地进行了分层:使得“本土说”“混合说”争论不休的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得到的结论也相对客观、可信。

二、几个问题:

1.胡适鲁迅之争

上文已经提到胡适和鲁迅文章中的观点,基本为孙悟空形象来源定下了基调。所谓“本土说”与“外来说”的主张从根源来讲并不如后来看到的那样针锋相对,反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架势。因此,在我们考察孙悟空形象来运这个问题时,要避免执其一端的研究方式,必须要多线索、多角度的综合考察。

2.关于赵国华结论的思考

赵国华的文章将孙悟空——哈奴曼的研究结构扩展为孙悟空——猴行者——哈奴曼的结构。并指出:探讨孙悟空与印度神猴的渊源关系,实际上应是探讨猴行者与印度神猴的渊源关系。这是第一个层面的问题,也是关键之锁在。

首先,吴承恩的《西游记》对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继承已经是不可忽视的。根据罗振玉和王国维先生的考证,《取经诗话》的成书时间应该在南宋。

其次,这两只猴子在两个作品当中,相似程度确实极高,这一点学者已有许多论证,此处不再赘述。

事实上,关于孙悟空形象来源的争论一直存在这个问题,一方指责另一方考证的形象与孙悟空相去甚远,或者一方总在证明自己对比出的情节比对方更为相似和贴近。同时,简单的情节相似的比较也很难让人信服的。

总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孙悟空形象来源的考察应从两方面进行:孙悟空作为原型的由来;取经故事的前后承袭。

1、 孙悟空原型考:

孙悟空的原型四可以依据佛典说,在佛典中找寻其前后传承脉络的。

(1)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之前,玄奘取经故事中没有猴(猿)的形象出现。《西游记》故事最早的起点是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和慧立为其立的传《慈恩三藏法师传》。这两本书内详尽地记录了玄奘西行求法的过程。如果按照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玄奘也一定会成为一个佛法高深,身负越来越多异能之人。但《取经诗话》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叙事发展趋势,以至后世再看到的唐僧又回到了肉眼凡胎,甚至有点窝囊的形象,再不似玄奘法师以一己之力,十七年孤独求索的伟大形象。只因在这部书中,有了猴行者的加入:“僧行六人,当日起行,法师语曰:‘今往西天,程途百万,个人谨慎。’……偶于一日午时,见一白衣秀才,正从东边而来,便揖和尚:‘万福,万福!和尚今往何处?莫不是再往西天取经否?’法师合掌曰:‘贫僧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经也。’

从《取经诗话开始》,猴子的形象才首次出现。

(2) 仅就上文引述的这一段来看,猴行者和孙悟空就有4处相像:都是猕猴外形;都是猴王;住在花果山;都有神通。基本已经将孙悟空的形象限定。孙悟空和无支祁除形若猿猴,疾奔轻利之外,几乎没有共同点,反而一个是水怪,一个最不擅长水性。

(3) 在本土文学传统中,《诗话》出现之前,并无类似猴形象出现,哪怕有猿猴听经的故事也源于佛经,这点赵国华做了详细论述,不再赘言。

因此,这一人物形象框架应该是承袭自佛典。

2、 围绕孙悟空展开的情节

关于孙悟空所历情节的设置,笔者认为是混合衍生的,并且更多的是扎根在中国几千年的文脉当中形成的。

(1)吴承恩西游记故事的形成

吴承恩的西游记故事是以《西游记平话》和吴昌龄创作的元杂剧《西游记》、《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为基础的。从吴承恩博览群书推测他一定度过佛经或者《诗话》,也许有人质疑有些勉强,但作为一个擅长谐剧创作的人,看过前人所写的杂剧作品并受其影响,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能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更多地得益于元明杂剧创作者为其注入的“神”,即情节构想。胡适先生说到:“我在上文已略考过这个猴王故事的来历。这个神猴的故事,虽是从印度来的,但我们还可以说这七回的大部分是著者创造出来的。①”

(2)孙悟空情节来源

围绕孙悟空形成的故事情节的来源就相当庞杂了。首先,肯定有佛经,陈寅恪先生曾作《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证明大闹天宫的故事几乎可以说是从佛经抄来的。其次,也有民间故事的嫁接,比如东方朔应西王母之邀赴蟠桃会;蔡铁鹰就在其论文中提到羌族有猿猴崇拜,西夏也有类似的童话故事,人们甚至注意到夏启就是从石头中出生的,也擅变化。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故事就论证说孙悟空来源于东方朔、猿猴、图腾崇拜或者是夏启,这是不科学的。

所以,孙悟空这个人物作为一个可以哈奴曼并立的文学形象,它的“神”是植根于我国千百年来的文学传统当中的,而且这也并非吴承恩一人之功,它是很多作者不断吸纳和创造的结果。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并不如人们设想的那样条分缕析、事事分明。更多的时候这种交流往往盘根错节、回环往复的。具体到孙悟空形象的来源来说,②一些情节比如历险啊、神仙斗法啊、魔怪抢妻的情节更是极容易出现在民间的文学的叙事当中,而且不仅仅在一个民族地区发生,几乎个个民族的民间文学传统当中都会保留类似的情节。倒是以一直充满宗教色彩的猴子作为故事的主人公这种叙事方式在我们的文学传统中难觅根源。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本身是外来的。而这个外来文学形象对于本土文学形象的影响过程,我基本认同佛典说的考证结论,即孙悟空——猴行者——小猕猴——哈奴曼。

参考文献:

[1]蔡铁鹰著.《西游记资料汇编上》[M].中华书局 2010.6

[2]胡适著.《胡适作品集10——西游记考证》[M].远流出版公司 1986

[3]梅新林 崔小敬著.《20世纪西游记研究上、下》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

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