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1 08:57: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学生第一学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成都2017年中小学暑假放假时间通知
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社会事业局,各区(市)县教育局,直属(直管)学校: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2017-2017学年全日制中小学教学时间作如下安排,请遵照执行。
一、全日制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学年时间安排
全日制中学2017-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定于2017年8月30-31日办理入学手续,进行入学教育,9月1日正式行课。2017年1月15日结束,1月16日开始放寒假,共计教学19周;第二学期定于2017年2月13日办理入学手续,2月14日正式行课,7月4日结束,7月5日开始放暑假,共计教学20周。
全日制中学全年共52周,其中教学时间39周,假期(包括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初中上课时间35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研学旅行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再增加2周)。普通高中高一、高二年级上课时间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教育2周;高三年级上课22周,复习考试11周,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教育2周。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专、职业中学、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上课时间为35周,复习考试为2周,机动时间为2周(由学校根据专业情况自行安排实习或见习)。
农村中学可根据农事特点,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2周时间内安排农忙假,具体办法由各区(市)县教育局根据当地实际与劳动技术教育机动时间等统筹安排。
二、全日制小学学年时间安排
全日制小学2017-2017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和放假,第二学期的开学时间与全日制中学相同,第二学期于2017年6月27日结束,6月28日正式放假。
三、工作要求
(一)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严格执行本教学时间安排,未经成都市教育局批准,任何学校不得随意更改开学和放寒、暑假时间,学校调整课时安排一天以上应报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期末考试时间原则上在正式放假前一周内安排。
(二)各学校要按照教育部、省、市相关规定,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作息时间。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及课时,不得挤占音、体、美、劳技、综合社会实践等课程的教学时间,不得随意增加教学难度和赶超教学进度,不得提前结束新课;不得以任何名目、任何形式组织学生在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双休日集体补课,组织高三学生补课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执行。学校的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要向家长和社会公示,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学校课程开设情况和作息时间进行有效监督。
(三)各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做好师生集体活动的组织和安全工作。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于2017-2018学年全日制中小学教学时间安排的通知
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社会事业局,各区(市)县教育局,直属(直管)学校: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2017-2018学年全日制中小学教学时间作如下安排,请遵照执行。
一、全日制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学年时间安排
全日制中学全年共52周,其中教学时间39周,假期(包括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全日制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定于2017年8月30-31日办理入学手续,进行入学教育,9月1日正式行课。2018年1月31日结束,2月1日开始放寒假,共计教学21周;第二学期定于2018年3月4日办理入学手续,3月5日正式行课,7月10日结束,7月11日开始放暑假,共计教学18周。
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八年级上课时间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研学旅行等);九年级上课时间33周,复习考试时间4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普通高中高一、高二年级上课时间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教育2周;高三年级上课22周,复习考试11周,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教育2周。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专、职业中学、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上课时间为35周,复习考试为2周,机动时间为2周(由学校根据专业情况自行安排实习或见习)。
农村中学可根据农事特点,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2周时间内安排农忙假,具体办法由各区(市)县教育局根据当地实际与劳动技术教育机动时间等统筹安排。
二、全日制小学学年时间安排
全日制小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和放假,第二学期的开学时间与全日制中学相同,第二学期于2018年6月29日结束,6月30日正式放假。
三、工作要求
(一)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严格执行本教学时间安排,未经成都市教育局批准,任何学校不得随意更改开学和放寒、暑假时间,学校调整课时安排一天以上应报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期末考试时间原则上在正式放假前一周内安排。
(二)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减少或挪用体育、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课时,不赶超进度,不增加难度,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
要科学安排、科学保障学生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不得以任何名目、任何形式组织学生在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双休日集体补课,组织高三学生补课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执行。学校的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要向家长和社会公示,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进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通报。
(三)各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做好师生集体活动的组织和安全工作。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特此通知。
[关键词]创造条件 调动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081-01
我校是属于高中阶段按学生成绩进入ABCD的D类学校。学生入学不久就表现出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远远达不到高中生应有的要求。但是否说,D类学校的学生是无法学好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下面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1.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尊敬的知心朋友和指导者
1.1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有严师和良师的形象
师生有对立情绪、无好感,是不能共同完成教与学任务的。当学生出现种种不良行为,如缺交作业,抄作业、考试作弊、成绩下降等等,教师首先要成为学生的严师,教师应严格教育,及时处理,并寻找师生各自的原因,予以解决。其二,教师应少抱怨,应理解学生,理解学生也在奋斗,理解他们一次次失败的心情,教师应热爱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义务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对对待数学教学,以满腔的热情,富有情感地讲授每一节课。
1.2教师的爱能激起学生的向上的动力,激发起学习的信心
爱是永恒的,只有教师充满对学生的爱,才能激起师生共鸣。如班中一位女同学,高一、高二“红灯”高照,但后来在与家长、学生本人沟通,老师经常关心督促,作业面批,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居然得了90分的高分。班中一位报考美术学院的学生,由于参加美术训练,缺课较多,由于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经常关心和鼓励、表扬这位学生的向上精神,在未多授课的情况下,在其它学科成绩并不理想的情况下,而数学成绩却获得了86分的高分。可见,师生情感在教与学中占据了多少份量。
1.3教师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
虽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困难重重,但教师应坚信,绝大多数学生是热爱学习的,绝大多数学生是有很大潜力的。教师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如有的放矢设计例题、作业以及测验试卷,让坚持独立做作业、认真听讲的学生首先获得成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及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帮助成功和督促成功。
1.4教师要有足够耐心,要学会当小学,初中教师
对待目前D类学校学生,我们的体会是应一步步来,可采用学生做一点,教师检查一点,由浅入深,循序而进。同时开展隐性分层教育,对不同学生作不同要求。教师应偏爱中差生,经常为他们单独批改和讲评作业,使他们有学习信心。使他们相信教师,相信学校,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2.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使学生喜欢上数学
2.1课堂教学采用“导学单”以提高课堂效率
考虑到学习基础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考虑在教学中老师尽量少讲解,以做作业的形式完成整节课的内容,为此在教学中设计成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的“导学单”,让学生先思考“现有发展区的问题”,然后在教师或同学的点拨、启发、引导下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或许更能让学生接受和喜欢。这样学生在整节课上“动”起来了,大脑多少也“动”起来了。
2.2生动清晰的课堂教学会使学生对数学有兴趣
教学内容应少而精,易而简单,教学要有铺垫,多练习,要突出重点,举一反三。让学生有我也能学好数学的可能。老师教学要生动,要有一些幽默感,使学生精力集中。课堂教学多进行情景创设,给学生们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多设计一些联系实际的例子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函数应用中,多研究一些和家庭密切有关问题如银行存款,股票投资,房地产投资,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感。我们感到教师清晰的讲解,恰当的比喻,富有感情的知识传授如同阵阵细雨扑面而来,学生的听课如同享受时,数学学习会有兴趣的。
2.3课堂教学和学生练习要有校本教材
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现有的数学练习册存在起点高,坡度大,尤其B组题学生有困难,而大规模地采用课外辅导教材,我们发现造成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更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编写适合本校,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内容精练,突出重点的教材成为教师备课,研究的课题和一份工作。
2.4变式练习和反馈练习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常用手段
变式练习和反馈练习是青浦数学传统经验,考虑D类学校实际情况,坚持每周一练,少讲多练、多督促,多检查。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则有较高要求,不断追求,对难题,引导他们以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寻求解决。每一次考试测验,都要有新题型,让他们永远有不满足。
3.要充分重视入学初的一段时间学习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
我们对已毕业的2011届本校毕业生,从入学起,对A组、B组各90人进行了跟踪调查,当时学校按学生入学成绩由电脑统一平均编班,起点班级成绩完全相同。
我们从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至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A、B两组每一次区统考的学生数学成绩看:二组之间差别在高一第一学期已经逐步形成,顶峰在高二第一学期,高二第二学期,校方和任课老师,到班主任老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强措施,制止了继续走下坡路。
可见,在高一学生进校初几个月至第一学期末,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学生在入学初,由于换了环境,接触到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出于本能,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愿望,并且有要重新好好学习的愿望。这时候,我们的老师下大力气,多花些时间,由浅入深,先慢后快,激励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每位教师永远学无止境的一门学科,让我们在工作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继续学习、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尊敬的谢海颖老师:
您好!建平的语文课是我至今想来最为享受,同时又给我莫大启迪的课程。模块教学毫无疑问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堪称建平特色。相比较而言,就我与一些小学、初中同学的叙谈可知,他们的高中语文课依然延续了以往语文课老师讲授文章背景、中心思想、重点字词分析的沉闷套路,或者就是传授题目解答技巧等纯技术性的内容。因而,回顾高中生活,至少语文课程对他们来说,庶几等同于空白,绝对谈不上启迪,更谈不上享受。
同样的,到了复旦中文系,老师比较多的也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讲授,剥离了文学最为本质的一些关乎社会、人类、生命的成分,俨然把文学上成了一门工具性课程。所以我才有时不无玩笑地对同学们说,如果坡上过中文系的课程,并以高分毕业后,可能再也写不出《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传诵千年的词赋了。
所以说,有了与我以往的同学们的横向比较和自身经历的纵向比较,我更加看重建平,想念在建平的求学经历,尤其是语文课。接下来,我打算按照时间顺序,逐一梳理高一、高二四个学期的我所经历的四门模块课程带给我的感受。都是一些很个人化的想法,可能不具有代表性,谨供您参考。
高一第一学期,是新闻方面的模块课程。我必须事先承认,刚走进建平时的我还是非常不喜欢语文课的,因为有了在初中时的无聊经历,我认定语文课就是那么回事,绝不可能在我的心中激起哪怕一丝一毫的涟漪。对我而言,语文只是一门需要通过考试的课程。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开始了高中语文的学习。可以说,建平语文新闻课程的讲授,为我打开了第一扇窗。它首先激起的是我对报章阅读的兴趣,这来源于老师在课程之初介绍的有关新闻业及其作品的常识性知识,这在以前的语文课上我闻所未闻。进一步,通过经典新闻作品的阅读,我开始关注日常新闻报道的内容及其背后所显示出的社会动因、心理动因,并认真地思考整个社会的运转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高一第一学期的随笔中,我对来源于报章杂志的社会现象的评论与分析,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内容。从此,对于社会现象的关注、思考、分析与评论的习惯,或者说爱好,成为我自觉的生活方式之一,保持至今。
高一第二学期,是诸子百家的模块课程。古文以前是学了不少了,字词解释和语法现象也有一定的积累。但论起对先秦诸子义理的疏通、思想的阐释,是不大关心的。而建平的语文课,从诸子思想对于中国文化之源流的深刻影响和对个人生命的哲学意义这两点进行阐发,同样令我眼界大开。恕我直言,大学中国哲学课的教授思路其实也基本如此,无非材料更丰富一些、挖掘更深入一些、与其他哲学领域在学术层面上的联系更紧密一些罢了。这门模块课程首先培养的是我对古文本身的亲近,不再是以往那种排斥或者说无所谓的态度,就像我的那些初中同学至今对古文抱的态度那样。有了亲近,自然就有了进一步关注的兴趣和动力,我很想知道在这些对我来说还显得有些艰涩的文字背后蕴藏着前人怎样的思考和价值取向,这样的思考对于历史和人生是否具有普遍意义,从中汲取一些深刻的智慧,当然,古人没有让我失望。实事求是地说,对于古文的阅读态度的转变和深入研究的动力,来源于建平的语文课堂。
顺带提一句,记得当时的教学有一个走班制的操作模式,这个想法很不错。从老师层面上说,专攻一家可以让自己的精力更集中、研究更深入,向同学提供更多更精彩的想法;从同学层面上说,不囿于“一己之师”的言说,可以领略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思维方式,而且因为多少熟悉了其他班级的语文老师,也可以增进对整个语文年级组的亲切感,至少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是这样的。
高二第一学期,是有关《红楼梦》的模块课程。对于《红楼梦》,我以前是敬而远之的。根据惯常的介绍,我总误以为它的脂粉气太重,情节又似乎比较拖沓,不太有意思。但是后来老师上了《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后,我又一次惊异于这部著作字里行间渗透出的奥妙,再加上《红楼梦》前五回整体显现的一种浪漫神奇,又饱含人生苍凉况味的笔调,正与我当时开始的对于生活意义和道路选择的思考相契合,于是自然又是一口气读完。众所周知,《红楼梦》是深寓作者曹雪芹的身世感喟于其中的,所以阅读这部作品,为我提供了相当丰富的人生经历的参考。同时,我也为古典文学的魅力所折服,因为在此之前我的阅读兴趣多集中在外国文学上。道理说起来既简单又好玩,因为小孩似乎都有听故事的爱好,相比中国作家而言,我总觉得外国作家讲故事的水平要高得多,细节的铺排、情节的展开跌宕起伏,似乎中国同行难以望其项背。因而,在高二之前,外国文学名著我已看得不少了,但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尤其是古典文学,确乎刚刚起步。我有时也想,怎么就那么巧,偏巧是高二,我开始对于人生意义的大发现和大选择的时候,就碰上了《红楼梦》,让我在一开始就能站在一个相对比较高远和超脱的角度来看待现在与未来的生活,同时又发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和美感,加上此前对于外国文学的阅读积累,让我深觉文学实在是一个太美好、太有诗意的领域呢?未知也!
高二第二学期,是有关美学的模块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我来说那就更是恰如其时。往小了说,它教授学生如何在雕塑、绘画(陆张婷老师课程内容所及),诗歌、辞赋(张强老师课程内容所及),对联、园林(谢海颖老师课程内容所及)这些具体的文艺领域中去发现美的存在;往大了说,它就是在向学生传达着人在生活中发现美、享受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种思想观念于当时的我而言,不啻又是一片新天地。以寻美的眼光望去,我惊异于生活中存在着如此丰富的美的成分,既如此,“何时忘却营营”就应该不是一个时时困扰人类的问题了。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于此有了真切体会,而不仅仅是从字面上去记住它了。
(摘自《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程红兵/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标题为本刊所加)
言 论
现在,家长在“教育”孩子,老师也在“教育”孩子,没有人在“倾听”孩子。其实教育最重要的是“知心”,“知心”是最重要的倾听。倾听真是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让人获得智慧和尊重,赢得真情和信任。
―全国优秀少儿工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卢勤
中国的孩子在10岁以前最好就是边学边玩,如学点语文知识、学点1+1=2、学学涂鸦、学学毛笔字、锻炼团队精神这些更重要。中国人因为急功近利,开发孩子的智商太早了,过度开发,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后劲不足。现在中国教育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其实就是“过度开发”。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二小第一学期综合组教研总结
----有效开展学习活动,深化研究学本
根据学部的学期工作计划,结合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开学初,我们把工作定位在:一提二研三落实上,也就是说要提高自身的业务和理论水平;二研是:课堂教学研究和学生培养研究上;三落实是落实常规教学工作,落实教学效果;落实特长发展。围绕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专业提升。
学习与提高是每个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渴望,虽说综合教研组的老师们由于课节多,学习时间少,而且专业方面的培训机会也比较少,但我们一直非常重视自己的理论学习与业务提升。积极参加了市区的学科培训,认真参加校部的各种培训,深入领会并努力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与自己的学科相结合,以理论促实践。按着期初的工作计划,我们___有计划的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的学习,自开学以来,进行了课程标准原文的学习,通过研讨和交流,各学科结合现我校的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并对现有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改进,有了较为明显的收效。
科学备课组在深入学习课标原文的同时,学习交流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把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加强了学生参与的科学活动,养蚕活动、搭支架与建房子活动,在学生中引起的很强的反想,收效显着。美术备课组重点结合课标研究艺术教材的实施与使用,针对艺术教材中音乐与美术相融合的特点,研讨了如何突出美术特色,如何实现艺术整合,学部主任也多次参与,很有收效。
体育备课组,对课标原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重点的研讨,进一步深入领会,结合小学体育没有标准教材的实际,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正在筹划制定小学分阶段体育水平目标。围绕学校的读书活动,我组的读书活动也在进行之中,并将在下一阶段进行读书汇报活动。
2、开展教学研究,强化常规教学。
常规工作:
常规工作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因此我组一直重视看似平常的常规工作,在备课方面更加重视课前准备,在作业评改方面更重视交流。备课组工作基本保证按时进行,时间有时会有些随意性,但很重实效;常规检查按时进行;常规工作进行得很好。
教学研究:
针对如何设计活动才是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不做秀,没有浪费时间,把学生的参与程度、体验思考与收获看成的综合学科活动设计的关键。现综合组所有教师均己上完了研讨课,从上课的效果看都有所思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已经进入了第二步,学科评课和深入探讨。
3、加强特长培养,突出学科特色:
加强学生特长的培养,认真上好特长课,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___学生进行训练和参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体育学科:
老师每天坚持大课间活动效果显着。郑老师的田竞队早晚都训练,在这次运动会中也取得了不错成绩。金晓叶老师带领校广播操队比赛获区冠军。
科学学科:
结合五年级的形状与结构单元,___了搭支架和建房子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动脑,活学活用,收效很好,进行了比赛,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的表现超出了我们事先的预想。
美术学科:
加强了学生美术作业的规范和评改工作,增加了校园作品的展示,突出了特长培养的特色。___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了得奖的大户。
4、配合学校开展工作:
综合教研组人员多,学科多。承担着小学部语数外之年的全部课程,平均每个老师每周十八课时,工作任务是很繁重的,许多工作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来完成。只要是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都会努力去做,都要尽力做到最好。综合教研组的老师们一直学部的工作视为己任,无论份内份外,只要是需要,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大家乐业、敬业,能够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各学科都尽职尽责,相互之间配合默契,现在我们组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充满了欢愉、充满了关爱、充满了理解与支持。无论是教学上的研讨,学科活动的举行,还是各种临时性的工作,我们大家都能共同参与,努力完成。
回首工作,也发现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综合教研组学科多,各学科的教学研讨更需进一步深入;学科之间的整合还有更多可以探索的地方;把教学工作科研化,把课题研究与教学的结合等方面还很不够,将在今后多思考,多努力。
[主要工作或主题活动]:
1. 制定并实施了班级精细化管理制度,做到了班级29名学生人人有有岗位,人人有事儿干,极大激发了一大批以前没有担任过班干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也为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班风、学风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也是本学期班级整体风貌奋发有为的重要保证。
2. 抓住了班级德育教育的重点,新接手时把握好了对曾经所谓“问题学生”的及时沟通、心理交流和严格教育时机。在按原则办事、奖罚分明、公正公平公开的基础上,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班级学生的朋友,师生之间已然形成一种彼此依恋的良好关系。
3. 以班级活动为载体,加强班级德育的渗透。本学期我先后在xx班开展了篮球赛、羽毛球赛,禁毒知识宣传,交通安全主题班会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从这些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协作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工作心得或亮点分析]:
1.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让学生真正接受并愿意和“我”一起学习生活,是让一个班级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一个班级师生能否愉快工作、学习和相处的情感纽带,我很欣慰,我和xx班学生关系都特别和谐。
2.学生面前无小事,作为老师不能高高在上,对学生的问题更不能敷衍了事儿,要真正为学生着想,用实际行动多做一些对孩子终身发展有利的工作,少搞一些形式主义坑害学生,我一直致力于这种思想的践行并一直艰难地行走在这条道路上。
3.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是做好班级德育的重要保障,也是德育效果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我和班级学生家长的关系都很和谐,从心底感谢这批孩子和孩子家长对我的支持、理解与配合。
[个人或学生成绩获奖]:
1.班级获奖:
a.本学期xx班被评为五星级文明班19次,四星文明班1次。
b.班级荣获xx小学学生中午与下午放学情况评比第一名。
c.荣获xx小学第三节秋季运动会高年级部第四名。
2.个人获奖:
a.入选xx区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
b.xx区暑假好作业优秀指导教师。
c.xx镇硬笔书法竞赛小学教师组三等奖。
d.xx镇《中小学生校外文明素养养成教育》评比二等奖。
3.学生获奖:
a.xx同学的作品《我的梦·xx情》荣获“中国梦·xx情”中小学征文比赛小学组二等奖。
b.xx同学的绘画《海底垃圾清洁鱼》荣获第11届xx区“xx”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类评比三等奖。
c.xx同学的绘画《食物机器》荣获第11届xx区“xx”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类评比一等奖。
d.xx同学参加XX年xx镇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荣获小学女子4*100米第七名;80米栏第四名和100米第六名。
e.xx同学参加XX年xx镇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荣获小学女子400米第六名;跳远第五名和4*100米第七名。
f.xx同学荣获“xx区第十届‘读书·美德·守法·安全’中小学生基本素养知识竞赛活动普及测试“一等奖”。
g.xx同学分别荣获xx小学九、十、十一和十二月份的xx之星。
h.xx参加XX年xx镇第八届小学生英语口语竞赛,荣获团体总分三等奖。
i.xx同学参加XX年xx区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xx选拔赛荣获三等奖。
j.xx同学荣获“xx区第十届‘读书·美德·守法·安全’中小学生基本素养知识竞赛活动普及测试“一等奖”。
k.xx同学在xx镇综合实践活动作业《我的暑假爱心之旅》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l.xx同学在xx镇综合实践活动作业《“‘变形’小体验”》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m.xx同学在xx镇综合实践活动作业《我的“变形”计划》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n.xx同学的《太阳花永不凋谢的秘密》荣获xx区小学科学课外探究活动作品评选实验报告组一等奖。
《综合运用多种媒体促进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实验课题是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有关专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与2003年4月1日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整个课题在中央教科所的组织下,得到了南昌市教科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立项以来,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完成预期的研究工作,现对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1.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课题研究的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研究课为主要活动形式.面向全体学生,不设对比班.
研究时间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3.1—2003.3)确立试验成员、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申报课题,培训教师,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2)实施阶段(2003.4—2004.8)每学期根据市课题组要求制定计划并开展课题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小结阶段试验成果,完成试验论文、录象课、案例。
(3)总结阶段(2004.9—2005.1)整理分析数据资料,撰写试验报告和论文,整理试验案例、教学反思、课件、论文、学具。做好会议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2、课题研究实施工作
(1)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课题研究工作实行三级课题研究管理体系,即由校长(现为书记)亲自主管
、教导处具体分管、数学教师具体实施。成立顾问组与技术组。参与课题研究的对象均是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为了保证计划的实施和机构的运转,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科研工作的考核制度和奖励机制,对承担课题试验的教师,根据考核业绩给予相应的奖励并与平职晋级挂钩。
(2)以理论学习为指导,把握教改现状,明确教改方向。
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特点,引导教师知识是财富、学习是手段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从而树立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事业才能成功的理念。我校从三个不同层面、四项举措来帮助老师养成读书习惯。三个层面是:学校的组织学、年组的互动学、个人的研究学。学校聘请了各级专家来校指导,如聘请省教科所罗来栋为我校试验教师做了《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当前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等专题讲座。四项举措是:①提供学习资源;学校图书室除了一般学习和娱乐需要的图书外,我们更加侧重了我们是学校的特点,组织了大量的配合各专业学习和提高的图书,更加深入地为各层次的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藏书②确定学习原则;③规定学习时间;④明确学习考核要求。课题确定以来,组织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新大纲”、课题方案,加强现代教学理论(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和方法的学习。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
(3)把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组织教师参加市(区)辅导班学习,到市、区小学听课学习。抓好集体备课活动。根据学校的教学工作部署,每学期要求课题教师围绕研究课题每月两次开展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即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作好中心发言。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发表意见,对单元教材的“重、难、关”进行认真的教材分析、统一处理。 抓好多种媒体辅助教学的培训。成立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小组,组织教师学习课件制作;确定自己的实验课课题,并把实验课和优质课、示范课结合起来,把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有机联系起来。第三,对照课题方案,改革教学过程,认真上好实验课。
(4)建章立制,持续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规范的制度建设,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有利保障,是学校的各项工作所应遵循的准则。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我校提出,“立足实践,服务教学”的原则,为促使教育科学研究有效开展,根据《南昌市教育科研工作手册》,特制定《南昌市豫章路小学教育科研制度》。
(5)充分借鉴运用
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新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亲身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我校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1.实践活动材料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充分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我校征订了数学学科的教具、学具供教师、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2.音像资料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介入,促使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给教育的形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重大变革,为此,我校在资金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建立校园网,为一年级所有实验班和其他年级部分班等共18个教室装上电脑和34寸大彩电,投入资金共计60多万元,同时成立了校园网教学资源中心,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了现代信息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丰富了教师培训形式,提高了培训技术,拓宽了教师的学习途径和内容,对我校课改的实施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3.图书馆资源
我校图书馆有:图书、报纸、杂志等。为我们的教师、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健康的、格调高雅的、知识性强的及时反映时代潮流的书刊。同时为我们的教师、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精神食粮,在得到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得到精神的享受。除了一般学习和娱乐需要的图书外,我们更加侧重了我们是学校的特点,组织了大量的配合各专业学习和提高的图书,更加深入地为各层次的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藏书。
4.其它资源
我校还尽可能发挥学生、教师、班级、学校周围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扩展资源的范围。树立大课程观,把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文化墙、数学活动室等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触角延伸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1.初步总结出教学模式
我们在总结、反思以往多年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运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实践。在课题实验工作中,我们注意多种媒体综合运用,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变教师“教数学”为学生“做数学”,并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动手操作能力得以提高,思维能力到发展,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后续学习积累一定的感性经验,并总结出可行性,操作性教强的数学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
提出问题 自主探究 意义建构
2.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在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动脑能力大大增强,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智力得到了开发,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实验年级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班 级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二(一)班 89.57 91.33 63% 77% 96% 97%
二(二)班 82.57 89.2 43% 57% 90% 100%
二(三)班 87.01 91.33 50% 68% 93% 100%
二(四)班 87.31 91.58 53% 70% 93% 100%
二(五)班 84.88 90.54 45% 68% 94% 100%
班级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三(一)班 92。19 93% 100%
三(二)班 89.92 85% 100%
三(三)班 93.32 93% 100%
三(四)班 91.91 94% 97%
三(五)班 92.6 90% 99%
表二:2003---2005年小学学生数学竞赛获奖情况
省 级 市 级 区 级
一等 二等 三等 一等 二等 三等 一等 二等 三等
由以上两个表可以看出:在进行了课题试验之后,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尖子生脱颖而出。
3.学生的学习数学品质出现可喜的变化
人数 喜欢数学,并有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能参与数学活动,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能独立思考问题,做到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良好的听讲、发言、思考、认真作业的习惯。 能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自觉合理地借助学具解决问题。 能爱护学具,并自制学具。
实验前的人数 117 105 87 134 96 94
实验前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34% 31% 25% 39% 28% 27%
实验后的人数 295 279 198 290 301 298
实验后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86% 81% 58% 85% 88% 87%
通过实验,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变化:学习品质改善了,意志力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更加协调了,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上也比以前跟完善,能用多种方法,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大幅度。
4.教师的成长
我们参加课题研究的几位数学教师,都是在学校默默无闻的教师,随着研究的深入,老师们刻苦学习教学理论,积极进行教学实践,忘我地工作,开拓进取,数学活动的设计与操作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彻底转变,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关键词:构建;学困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的教学思维决定了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有决定了学生的兴趣,因为我们的学困生不是他们自身很笨,而是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及方式没有充分激发学生去学习。有些学生做其他事情做得很好,脑子很好用。但一谈到学习就感到头痛,这主要是他们感到学习是件很痛苦的事,根本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根本就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曾记得读中学时流行着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见对学好数理化的重要性,我常想,为什么不是化理数,而是数理化的说法,这主要是数学学科是学习数理化的基础,因为只有具有扎实的计算功底和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才能对物理和化学等学科进行分析、计算、研究。
然而,在九年义务教育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毕业生不需选拔考试,直接跨入中学校园。使我们教育第一线的教师面临更多的学困生,尤其是在数学学科中,存在的数学学困生更多,这使上数学的老师感到困惑,压力特大。多数老师辛勤付出,然而,事倍功半,始终不见成效。同时我又想,为什么我们会面对如此多的数学学困生呢,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就拿我们学校近两年的数学期末考试成绩来看,2008年,七年级第一学期,800余人参加考试,及格人数为100人左右,平均分45分,2009年,七年级第一学期,700多人参加考试,及格人数为93人,平均分39分左右,其他两个年级和七年级几乎在一个水平线上。
我们有如此多的学困生,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在农村家庭,多数学生的父母农活繁重,由于一天的劳累,也就顾不上管理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并检查其孩子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另外,多数家长本身对数学这一学科就不甚了解,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无法给予解答,孩子便失去了对父母的信任度。或许孩子会想,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会,自己不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久而久之便不再理会数学了。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对教材不加分析和研究,照本宣科,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再则,教师一味以教参书的教学进度为准,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得失,拼命赶课程,当多数学生需要复习、巩固、提高时。这一教学环节而没有得到落实和实施。大多数学生会因上节知识没有学好而影响下一章节的学习。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得从家庭、学校和教师入手。作为学生家长,应及时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做好监督、检查工作,若家长文化程度较高,要主动帮助孩子学习,还可以结合教材有选择性的考察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做得好要给与肯定和赞许。孩子不对,就及时辅导更正。当孩子的家长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以开口就说不会,更不要训斥孩子,要鼓励孩子多思考。也许孩子通过自己仔细思考,一下子就弄懂了一个难题,这不是比训斥和数不会更好吗?如果孩子经过仔细思考还不好的,要要求孩子去问老师或同学,直到解决难题为止。这样的要求一定会让孩子学有所成,养成探索研究、乐学、好学的好习惯。
其次,作为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要吃“老本”,一味吃“老本”,会被时代淘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的点,要努力使自己的思维闪耀金光。我们可以借鉴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同时,也要融会自己对所教教学内容的思维结晶。把自己的领悟,结合教学实际及学生实际,灵活应用和实施。尤其是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应体现精炼的层度,表述的内容更要直观易懂,重复繁杂的语言会使学生越听越糊涂。比如,有的老师上有理数的加减法是,喜欢让学生先记运算法则,然后按运算法则讲授内容。其实,这种方法对理解能力较强,而且对绝对值的相关内容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较为适合。然而,面对理解能力较差的学困生,这种方法就大打折扣了。因为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不是很好理解的,它包含了三个重要知识点。曾受一位学生的启示,对讲授有理数的加减法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用如下的方法讲授可能会更好些。这种方法比记运算法则容易理解,并且贴近生活。当然这种方法仅共大家参考。
再次,由于数学学科并不是完全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的,而是相互交融和联系的。因此必各科任老师必须加强沟通,互通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学生协调发展。万丈高楼平地起,各科任老师必须重抓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查缺补漏。对于章节知识通过测试和作业找问题,哪里出问题就在哪里停留复习,以此构建学生良好的基础知识平台,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增强信心和兴趣。
一、进行过程评价应关注的问题
1.关注过程。小学学生对学习的感受,对于今后是否喜欢学习、能否学好知识十分关键。因此,过程评价应从第一学期开始,关注全面,关注全程。过程评价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注重学生发展的全过程,重点放在纵向评价,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眼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而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2.关注平时。教师要随时随地对小学学生进行评价。从时间上看,有学习前的预习性评价、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后的总结性评价。从空间上看,在学校应该包括课堂上的评价、活动课的评价;在校外,应有家庭评价和其它活动的评价,要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及时了解学生已经达到的程度,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行为,使全体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实现评价过程化要注重平时的了解、考查,包括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时达标测试、课堂操作、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习惯等。
3.关注呈现。过程评价要防止空泛,教师要采用多种呈现形式,形成清晰的评价轨迹。可采用个人、小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口试、面试、笔试相结合;免试与重试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让每个小学学生体会到只要你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4.关注个性。过程评价既要关注小学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实行统一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的方法。对于优等学生的评价,重在引导他们创新,引导他们勇于挑战教师、挑战书本,勇于超越自我。对于相对后进的学生,则要千方百计抓住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发现,都要及时加以表扬。同时,实行“弹性”要求,在保底的前提下,不作硬性规定。从而引导其参与到学习之中,品尝学习的乐趣,实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关注发现。过程评价既包括对小学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评价。前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后者通过具有一定情境的问题进行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查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趣的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是否养成反思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定性评价,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描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在过程评价中关注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有效提高学习的教学质量。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坚持多元评价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建立促进小学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学习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评价功能和内容的需要来决定。由于评价功能和内容是多元的,对应的评价工具和方法也应是多样化的。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形成性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应以质性评价为主,以量性评价为辅,这样才可以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课堂评价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与掌握状况,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力求对知、情、意、行进行综合评价。教师要尽可能地在课堂上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评价氛围,构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多向信息空间。
2.作业评价法。小学作业评价是实施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在作业的批改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采用评语加等级的评价形式。
3.成长记录评价法。成长记录袋是有目的地搜集记录小学学生在一个特定范围、特定阶段内的学习、进步或达到的成就的资料积累。教师可以通过成长记录袋,从细微处及平时的点滴中了解学生,并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最满意的作业,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等等。
4.学期报告评价法。学期和学年评价不同于传统的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它是教师、家长、学生一起来对平时学习的过程进行分析,对小学学生发展的现状、潜能和不足进行客观描述。由于过程性评价主要是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的,反映的是学生在某一时期成长的过程。所以,不能把过程评价的情况简单化为一个分数,我们可设计一份期末学生学习综合情况的评价表。
三、对学生进行整体素质的综合评价
①Saysomethingaboutyourbedroon/school…在学完一至两个单元后,可抽出一节课专门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卧室、学校或教室等等,这一口语活动在初一第一学期就可以做。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参加,在此之前可先复习一下小学学过的therebe句型以及“介词短语+be+名词”结构和“介词短语+youcansee…”结构。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句型轻松自然地描述出大脑里的图画。
②Summarybasedonadialogue这一活动在初二就可以做。在这之前不妨先概括一下如下的句型结构:want/ask/tellsb(not)todosth;wanttodosth;askifsbwouldliketodosth以及一些简单句。而初二第15单元“打电话”就是一个很好的口语材料。
③Textretelling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改编、复述较长的课文。在开展这一活动之前,允许学生头一天进行适当准备。不要限制学生一定不要写提纲,甚至允许事先写出来。因为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是密切相联的。只要学生口头复述时不看书面提纲或内容即可。为了让全体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标准,教师最好口头作一个示范,让学生有效地模仿。模仿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是相当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步骤。
④Makesentences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当我们在学习一个新的词组和句型时,在给出典型的例句后,应多多鼓励学生造句。同学们只要将例句看懂了都会非常乐意争先恐后地造句。有的句子甚至出乎意料的精彩。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很轻松有效地学会了新词组、新句型,而且还为口语能力的形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⑤Debate/Argument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实际水平,适当地选一个topic,让学生展开争论。如:Isitgoodorbadtoplayvideogamesinsparetime?还有在初二下学期学习情态动词can,may,must,can''''t时,就可给出一个model,让学生模仿。如:给出一个实物让对方说出是什么。
A.Whatdoyouthinkitmaybe,B?“有”版权所
B.Ithinkitmaybeanapple.
C.Itcan''''tbeanapple.Ithinkitmustbeabanana.
D.Howcanitbeabanana?Abananaislongbutitlooksround.Itmustbeanorange.
E.Itcan''''tbeanorange.Anyonewitheyescanseeitisa…这样在模仿争论的同时,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情态动词的用法,从而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一、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
自古以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听老师在说什么?让学生再说一遍。听一听老师讲错了什么?让学生指出来,这样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小朋友们在说什么?让学生复述一遍。听听小朋友哪里说错了,你想怎么说?有什么不同意见?这样养成用心听、用心想的好习惯。同时在教学中留心观察,及时对认真听的学业生进行鼓励、表扬,加以强化,而对于不认真倾听的学生及时给予纠正。
在平时听的培养训练中,教师说话的语述要慢,身体微微向前倾,让学生感到亲切;教师还要注意锤炼自己的数学语言,精心设计每一个数学问题,句子要简短,学生易很快记住;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也要倾听,并及时给予评价。总之,“听”的习惯培养要贯彻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一堂课中。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也学会了与人合作。
二、善于表达习惯的培养。
这里的“说”,应包括“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有这样的具体要求:“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说”、“想”、“听”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C整体。在学生刚刚入学时,教师要大量引导学生把一句话说完整,使学生知道一句话应该怎样说。接着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要引导学生说三句话。如图上有几个什么 ,使学生学会用量化的数学语言表达:2个苹果,这就是一个数学信息。再引导说:左边有2个苹果,右边有3个苹果,合起来有几个苹果?或:原来有2个苹果,又拿来3个,一共有几个苹果?经常训练使学生明白,两个数学信息可解决一个问题。
三、规范书写习惯的培养。
“写”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的书写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低年级的写字很重要。黑板的板书是楷模,教师写得怎么,学生就写什么样。教师要一笔一画地教,正确无误。一个数学、一个符号都不能马虎。从学生刚一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要求书写整洁美观、格式规范。从书写数字到运算符号、从一位数到多位数、从横式、竖式到脱式计算都要严格要求。有些学生的错误是由于不认真书写造成的。如:把0写得像6,就按6计算。把 ÷ 写得像成了 + 号,导致计算错误。在学生列竖式计算时短横线要求用直尺画。还要让学生抄写时要细心,数字、运算符号都不能抄错,计算要细心,不用依赖橡皮,尽量少用橡皮或不用橡皮。必须要准备专门的草稿本,不要用一张小纸片代替草稿本,草稿可以从上往下写,也可从左到右写,但都要做到工整、清洁、整齐。
四、勤于动手习惯的培养。
“做”这里指操作。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新课标中提出了把动手实践放在重要的学习地位:除了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学具盒中的小棒、圆片等就成了学生们必不要可少的学习工具,动手操作这些学具来认识数、学习数的组成与分解及数的加减法,通过直观操作,帮学生加强印象,从直观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一年级第一学期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时,指导学生10根小棒捆成一捆,渗透了满十进一的思想,为后面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打下了基础,同时借助10根小棒捆成一捆,10个一是十,不仅为“凑十法”埋下伏笔,也为“满十进一”奠定了基础。另外,通过小棒的演示,整捆和整捆的对齐,单根和单根的对齐,为后面“相同数位对齐”计算法则的教学打下基础。
五、动脑多思习惯的培养。
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其做法是:①激疑启思法。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善于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②情境激励法。从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钻研动脑习惯。③操作悟理法。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教师一方面应利用形象的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另一方面应充分让学生有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领悟算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在教学学习活动中,要教育学生上课时要边听边看边想,阅读数学课本时边读边思,作业时要边做边想;要引导学生全面地、细致地、一丝不苟地观察题、式、图,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自觉地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对照,抽象概括,逐步形成独立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知识间的内部联系,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抓住关键,揭示规律;特别要注意培养求异思维,强调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从书本中、演示中或反省错例中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要注意纠正个别学生的思维惰性,改变他们一味依赖老师、家长、同学或单纯靠死记硬背,照搬照抄等不良习惯。
一、“23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基本内涵
“2”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核心——仁爱之星和求真之星的评选。第一个“3”是指三个支撑:改革学业评价,科学设定学业成绩等级划分标准;落实过程评价,编写养成教育读本《播下仁爱求真的种子》;呈现评价结果,合理改造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第二个“3”是指三个优势:融合过程和结果;融合差异性与全面性;融合学校、家庭和社会。
二、“23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背景
1.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评价制度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引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聚焦了家长的目光,引领全社会评判教育的价值导向。从这个角度看,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因此,这项改革实践旨在让更多的家长和社会群体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将目光聚焦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2.学校文化传承的需要
学校创办之初立下的校训——仁爱求真,走过了100多个春秋。它反映了我校办学宗旨和育人方向,即崇尚仁爱、倡导求真。随着时代的发展,校训还要被赋予哪些新的内涵?怎样在新一代育才学子的身上打上烙印?校训精神的传承需要一个载体,改革学生评价是落实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需要,对传承与发扬校训精神有实际意义。
三、“23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施举措
1.创新校本评价
作为研究主体的《育才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又称“仁爱之星”“求真之星”评选方案。该评选是对“三好生”评选和少先队“雏鹰争章”的发展和完善,保留了原有评价制度中的全面发展理念,削减了甄别与选拔功能,同时借鉴了“争章”这一有效的形式和载体。
“仁爱之星”涵盖五大素养:亲近自然、胸怀祖国、热爱校园、珍爱生命、关爱他人。“求真之星”也涵盖五大素养:认识自我、管理自我、追求真知、遵守秩序、学会诚信。由此派生出十枚奖章,围绕这十枚章开展争章、评章活动,每一枚奖章都有具体的评比标准。最后,结合奖章获得的多少和学业成绩确定星级等次。第一学期评选“仁爱之星”,第二学期评选“求真之星”,两个学期均表现突出的当选为最高级别——“仁爱·求真之星”。设置三个级别星级标准,既照顾全体又尊重差异,激励每一个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方案还对自主申报争章公开评选统计获得奖章数参考学业成绩星级认定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做出了具体指导,有很强的操作性。
2.改革学业评价
2009年11月19号,江苏省教育厅下发了[2009]34号文件《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考试问题的通知》,其中第1条就要求各学校必须严格控制本校组织的考试次数:小学每学期统一考试不得超过1次,科目不超过3门,考试结果应以等级形式呈现。
传统的等级是依据(百分制)分数划分的,如表1所示。
分数值是绝对的,但划分的结果却是相对的。因为不同学科之间、同一学科前后之间试卷难度不均衡,从而造成等级划分的信度和效度偏低。
改变等级划分标准,把切分标准线改成百分比,按考试人数的百分比划分等级,如表2所示,解决了上述难题。
表2中“优秀”的百分比从90%—80%—70%、“不及格”的百分比上限从2%—6%—10%,正好保证年级间的稳定和质态的递升,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
等级制的实施,在行为操作上要具有可行性,在评价理念上要科学有效,等级划分的改变,使等级制更为科学,也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
3.落实过程评价
《播下仁爱求真的种子》是学校自主编写的学生素质养成读本,是实施教育启发和过程评价的双重载体。读本分上、下两篇,上篇围绕“仁爱”主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处理与自然、祖国、生命、他人的关系;下篇围绕“求真”主题,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求真知、做真人。每一个单元都分低、中、高三个级段,呈循环上升的态势,不断深化认识。读本有很强的人文色彩,一个个小故事触及心灵、启发思考,正如读本前言所说:“习惯无痕,并非简单地应该或禁止,要以文化浸润,用心灵滋养,在精神的沃土播种,从生命的深处唤醒。” 每个单元还有相应的辨析、操练和评价要求,教师在使用时,可以借此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并且通过适时的评价,为期末的综合评价提供一手资料。
4.呈现评价结果
《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苏扬出准字082号)第一版时间是1993年,后来每年修订,最近的一次修订是第十次修订,时间是2004年10月。审视《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发现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整体序列模糊。“品行表现”的教育要求没有整体规划,应按年级层次特点形成序列化。如关于“关心身边的先进模范”的教育要求就不适合三年级的学生。
二是儿童意识淡薄。素质报告书应从儿童立场出发,遵循儿童的生活心理和成长规律,不是从成人的视角规范儿童。如“遵纪守法”的表述之类。
三是设计操作繁琐。素质报告书的表格设计多处违背逻辑,有自相矛盾之处,也有对学科考核随意肢解之处,操作繁琐。如一般情况下平均每个学生要画300多个“”。
发现上述问题后,学校立即着手解决——改造《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改造后的《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在传承历史成果的基础上,矫正了实践中的偏差,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尊重、激励、扬个性。新版《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第一学期综合评价中设有“努力方向”栏目,而在第二学期该栏目被改为“教师寄语”。前者按照多元智能的理论欣赏发现,鼓励学生成长;后者从品行、身心健康、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角度帮助学生明晰努力方向,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办学思想。这两个栏目关注全面发展的同时尊重个性,不仅是对学生评价的真实记录,记录本身又发挥着评价激励的积极作用。
二是真切、细致、有层次。新版《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品行情况”中的教育达标要求不是假大空的描述,而是真实细致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切实要求。这些要求与《播下仁爱求真的种子》以及“仁爱之星”“求真之星”规定的各级段的评价标准是同标准的。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决定了评价行为的延续性、连贯性,强化了过程性。
三是简洁、全面、易操作。新版《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在“学习情况”栏目中增设了任课教师姓名一栏,“师恩难忘”是对任课教师劳动的尊重,也是在明晰一份责任。“实践情况”记录是在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
在对报告书的内容进行改版的同时,学校还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评价结果的记录与呈现服务。有了这套素质发展操作系统,学业成绩再也不用人工誊写,可直接从管理学业成绩登记的部门一次性导入,减轻了教师负担,确保记录的真实性。数据库管理还便于信息查询,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就是构成整个评价体系的关键部分,各部分看似独立,实际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播下仁爱求真的种子》侧重播种,是品行方面的过程载体;等级制改革是学业方面的过程载体;“仁爱之星”“求真之星”评选是对过程的强化,对教育成果的巩固;素质报告书是对阶段性发展状况的记录、汇报和展示。
四、“23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优势成效
1.融合了过程和结果
《播下仁爱求真的种子》素质养成读本,涉及小学生若干必修素养,“仁爱之星”“求真之星”的评选标准就是参照此读本而制定。这样,读本的使用为评价结果的产生提供依据,强化了过程性,从而提高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2.融合了差异性与全面性
“仁爱之星”“求真之星”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具体的标准为学生评价提供了依据,是组织评价过程的重要参考。而评价作为无形的指挥棒,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为防止模式化,倡导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格局,在实施办法中既有标准,又不唯标准,开辟了破格入选通道,尊重差异发展、个性发展。当然,在兼顾差异的同时,也不能违背全面发展的要求,评选标准既有对品行方面的要求,也有对学业方面的要求,不再凸显语文、数学、外语主要学科的重要性,每一门学科,如美术、体育、音乐、信息技术等都有相应的要求。
3.融合了学校、家庭和社会
在“仁爱”“求真”的总命题下设若干分支,涉及学生素质发展的诸多方面,借以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找到努力的方向。同时,评价还兼顾多元主体。学生本人、同学、家长、教师共同参与评价过程,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最终的评价结果需要所有任课教师签名方可生效。多主体参与不仅是对公正性的监督,更重要的是,使评价行为更为客观,防止评价结果有失偏颇,产生负面影响。
“233”在我校全面推行已有3年,对约5000名学生实施评价,受到家长、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其核心价值体现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育人、主动发展的原则,适应了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能力;小学一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216-01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离开家长的时刻关怀,对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都很陌生,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都还处在依赖期,对老师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如果感受到某个学科老师对他(她)的喜爱,就会对这个老师教的学科抱有浓厚的兴趣,即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数学教师不能像班主任那么细致地接触学生,但比别的学科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和学生建立感情,从而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的朋友。在课堂上,数学教师用亲切和蔼的态度、鼓励抚爱的话语、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一点点地向学生传达爱心,这样的爱是可以打开学生求知的心灵的。在课外,要处处关心学生的生活,多和他们谈心、做游戏,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给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的帮助。近些年有很多家长外出打工,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从乡村转入城镇,跟着祖父母或亲戚甚至朋友家生活的。这些留守生的生活和学习都很困难。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学习上的辅导,情感上的安慰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更能在情感上建立学习兴趣。我班的马海乾同学是住在舅舅家就读的,第一学期开学他总是迟到,有时还旷课,作业完不成,对任何学科都没兴趣。我和班主任跟家长联系时,他舅妈说孩子不听话,老是在街上逛,我们又和他在外打工的父母联系,说明情况,让他父母有一个人回来陪孩子一段时间,同时我们跟马海乾说父母在外打工是为了供你上学,他们也是不得已,舅舅舅妈是你的亲人,有什么困难和想法要跟他们说,老师也是你的朋友和监护人,有事跟老师说,我们会帮助你的,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孩子再也不迟到和旷课了,语文和数学学习兴趣可高了。现在是班上的优生了。可以说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2.感受和理解新知,培养思维品质,动手操作
我国思维科学的开拓者钱森指出,小孩子的思维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到抽象的。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的特点,上课时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实际操作、图数配合,使学生理解数与量的关系。对于儿童,就这样多动手,使其思维由"物化"转为"内化",由"抽象"到"感知"到"现象"的转化。这既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也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了学习成绩。
3.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
心理学家艾里康宁关于儿童主导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这时的孩子,可以借助游戏活动学习理解某些行为和某些生活经验。游戏活动具有真、善、美的功能,能锻炼手、口、脑的能力,这样智力和心理都得到协调和发展。比如在一节教学"元、角、分"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小猫当驾驶员"的游戏,请一个小朋友,戴上做的猫头饰,大家当顾客。这一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顿时喜形于色,都迫不及待地加入游戏队伍,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教师及时把商店里的东西变成简单的元角分换算,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逻辑思维能力
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时需要调用具体形象思维。
4.1设计与教育目标相适应的材料。数学活动区里的材料投放要体现每一阶段的目标。例如,在学习5的加减计算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这一阶段的目标,在数学活动区投放多种含5的加减材料,如"配对""小鸭找妈妈""小兔拔萝卜""看实物图计算"造机器人"等材料,让学生在活动区通过操作目标性较强的多种材料,反复计算,找出规律,形成数的概念,掌握加法交换律提高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在数学活动区投放材料时要根据数概念和数量的关系设计,使他们在数学活动区里通过操作材料感知数量的关系,找出规律,形成概念,使他们的思维从具体形象发展成逻辑思维。
4.2发展逻辑思维能。不同的年龄阶段,对操作材料的要求也不同。一年级学生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以抽象、逻辑方式解决问题的水平也不断提高。所以,在材料设计时要增加一定的难度,逐步减少形象性,增加符号和标记,适当投放一些书写作业内容。例如"插花卉"的操作材料,教师可让学生算出每朵花上的算式得数,插在相应数字的花瓶上,而且每朵花不但要得数与花瓶号数对应,还要颜色对应地插在相应的颜色短线上(花瓶口上有五颜六色的短线开口)。这种操作材料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通过努力才能完成。
5.多渠道评价保护学习兴趣
我虽然不十分赞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育观点,但它的激励性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尤其对于胆小的一年级学生,大声喝斥只能使他们更加胆怯,由怕老师波及到怕学数学。因此我十分注意对学生的公正评价。以保护他们的自尊性,保护其学习兴趣。刚刚6岁的张丽娜同学,因为发音不正确,把1+3会读成衣噶汗,常常引起学生的讥笑,所以不敢发言,而我对她的评价是:你长得像韩国小姐那样漂亮(学生从韩剧中看到韩国小姐都长得很漂亮,这样说她很高兴),你的发音也像韩国人,以后韩国话肯定说的很好,如果你把舌头放平,再往前伸一伸,中国的1+3你也会读的很好。我给她示范了几下,她跟读了几遍,果然清楚的多了。不到半学期,她的发音吐字基本清楚了,数学学习兴趣非常高。对于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我特重在他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面给予及时的鼓励赞赏,对于中间学生我在他做题的正确性方面给予及时的表扬,那些学困生我就看见他坐的端正时表扬,大家看某某同学做的多端正,听得多认真啊,发现他们做对一道题,就让他在黑板上做,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那些课堂上没表现的学生,我会在作业中给他画上五角星或红旗,过一段时间,让学生数数自己得了几个五角星或红旗。
总之,我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学生稚嫩的心灵,保护着他们脆弱的学习兴趣。期望能够从一年级开始建立并形成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夏万成.小学一年级数学兴趣教学[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9,04:27.
[2]范琳琳."热身运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良药--浅析一年级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途径[J].小学教学参考,2014,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