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空间设计

空间设计

时间:2023-02-22 22:15: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空间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空间设计

第1篇

任强:现在任何一个休闲空间均讲究体验式销售,原因在于现今商业运作过程中,商业模式的竞争占据主导地位。相对于产品及其品牌的竞争背景,商业模式成为一种新的盈利模式,所以谈起休闲空间设计最终成果,最先考虑的是整体大环境以及甲方所运用的商业模式成熟与否。除此以外,家具、灯光、饰品、绿植以及布艺的设计效果同样重要。

吴江:谈起休闲空间设计的最终成果根源,“人群”与“地域”是两大重要因素。“人群”便是甲方所指的最终传达群体,他们的需求与特性对休闲空间成果影响极为重要。其次,不同的“地域”会带来不同的设计关系,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体现。把握好这两点,是休闲空间设计成果的核心诉求。

王珉:休闲空间设计从功能性上讲主要为满足人们的“放松”体验,由此说,任何空间的刻意雕琢均会使人产生某种压迫感。相对应,在休闲空间设计领域多借用自然手法与自然结合,会让人产生出无形的舒适。这或许是“休闲”设计的入门之理。

周平:在“休闲空间设计“概念下,让自我得到彻底放松是最为本质理念。不管是小空间还是大空间,放松所有思路,让身心感受到“自由”是带动休闲空间设计的整体脉络。

李明:公共休闲空间的最终设计成果取之于两个重要的人物关系,一是甲方,一是设计师。假若再次延伸的话,还应该包括施工方。在设计成果的决定因素角度分析,“三方共赢”是一个很形象的立体架构。从设计师角度讲,“自我话语权”的程度如何,同样是决定最终设计成果的重要因素。

黎丽娅:从个人角度而言,无论是休闲空间还是其它设计领域,设计师对生活的理解以及诠释手法,是影响最终设计成果的重要成因。从甲方的定位而言,甲方的商业定位及终端群体的生活理解及群体特性,是设计师对设计成果进行把控的另一重要课题。每个人角度不同,生活理解不同,所以最终成果的走向,应该是在“不同”之中寻求的“共同”。

于锦敏:从个人经验而谈,空间设计的最终成果便是跟甲方的沟通结果。不得不承认,沟通成熟度的比例跟最终成果的呈现率是一个正比现象。很多时候,完美设计成果与设计构图不了了之,就在于两者沟通的一线之间。

谢庆磊:休闲空间有公共休闲及室内休闲两种,分类的不同将会导致最终设计成果的不同。然而无论哪一种分类,休闲空间设计的最终成果受到光影作用的比例越来越大。不同类别的休闲空间,对灯光照明的明暗程度具有不同的要求,这也要求灯饰光影技术与室内外设计者之间应进行跟深入的结合与探讨。

任强:休闲空间的“休闲”目的是毋庸置疑的。但休闲的分类有很多,每一个人群具有不同特性与表现形式,但这些不同之中的“为民休闲”目的是其共通点,加之商业运作的必然,矛盾特性全然彰显。但成熟的设计者要用属于自己的方法把这组外在矛盾隐形化,为了人们更好的享受现代空间设计的功能。

李明:作为设计师,一定要精准的了解设计市场,从休闲空间最终使用群体的年龄、定位及日常生活来分析,通过细致的把握来把人性化特征准确转化出来,同时,通过与甲方多方面多层次的磨合,把商业空间设计出自己的“文化特征”,避免单纯商业的突兀感,是最好的平衡方式。

戚欣:从休闲的定义上讲,内心的愉悦是最大的休闲,这既是休闲空间设计要达到的首要目的,也是其人性化体现;商业环境跟其它环境一样都会对人造成影响,假若商业性过于直白会让内心休闲一定程度上受到商业环境的左右。所以,人性化与商业性的平衡,要做到如同水墨画一般,尽量在设计手法上做到相互融合。

王珉:无论在我们的生活还是工作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感到疲惫的时候。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大家也都形成了一种“自我疗伤”的愉悦方式,这里面就会包括各种不同的休闲手法。由此,“生活”是休闲的第一要素,加上生活过程必须的商业环境,整个人性与商业的组合便应运而生。这种组合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所以在平衡这组矛盾时,仍需保持一分顺其自然的心态。

于锦敏:我觉得“休闲空间”便是让人心灵得到不断的放松,让人在此空间满足自己日常所需的东西。在整体环境设计上尽量不要过于商业化,要让人们到了一所空间内,不会感到就是来花钱来消费的,而是拥有一分心灵的归属感。

吴江:我觉着“休闲空间”的人性化与商业化特征,并非是一组真正的矛盾。换一种角度,它们还是一组相互统一的立体组合。现在很多商业空间反而显的商业特性过于不足,休闲与商业不见得是以矛盾而存在,好的空间反而正是由于这两点而增添色彩。

李振:正像大家所说,“为设计而设计”的空间真的让人感到非常累,所以在设计理念上还是要避免“目的”之说。但从空间分类角度看,休闲空间相对来说大多仍属于商业性运作环境之内。同时,也正是因为此类商业空间的社会需要,才促使很多相似风格的空间环境生成,并满足大家的生活和发展需要。所以,有时从另一角度来讲,休闲空间的商业特性是一种必然且没什么固定的好与坏之分。

戚欣:济南休闲空间设计的发展跟整个城市建设的发展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城市商业、经济以及人文环境的综合体现。在目前很多地界有了较好的发展,但整体还需要再次挖掘出应有的潜力。

王珉:从整体大环境来讲,济南休闲空间设计肯定是向前发展的。但目前甲方投资项目空缺,是济南市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例如像南京相对流行的田园项目,在济南就基本呈现空白状态。一些度假区、马场等休闲空间的设计还比较少,基本多以茶社为主,发展现状相对单一。

李振:从设计手法上讲,济南仍具备一大批强有力的设计师资源,但就目前本地已经建成的休闲空间来看,济南还处在一个发掘潜力的阶段。一是由于市场决定提供的大环境,另外还有甲方投资者的审美水平等,均都是目前济南发展阶段的制约因素。

济南市场目前以模仿为主,相对来说缺少原创性,无论是外在内在陈设的休闲功能性还是缺少震撼力。相比丽江、大理这些城市,它们在简单的材质基础上,却能提供给人一种别有趣味的状态。我觉着济南应该深挖自己的特色,可以表现泉水、荷花以及柳树,要在意境或是感受上充分的表现在休闲空间的设计理念上。同时,在设计上希望能够勾起人们回忆的空间,可以让人们在其中既得到放松,又能感受生活。

任强:一个城市就是最大的休闲空间,它的历史与文化是让人们感受到沉下来的基础因素。例如意大利的生活状态,全民休闲意识跟他们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相对来说,济南乃至全国还不具备真正沉下来的生活状态,外在表现也便是目前休闲空间设计的实质阶段。

李明:从一定意义上讲,目前济南休闲空间设计所处阶段一词形容便是“济南阶段”。不论是茶社还是会馆,基本还没有真正的走到外面的世界。就像人的成长一样,“济南阶段”的休闲空间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服务性知识探讨

黎丽娅:纵观济南的商业休闲空间,以恒隆为例,可以看到它的设计基础还是非常好的,它的整体模式还是比较国际化。但相对来说,它的识别系统不够到位或者缺少本地分析,不论是消费习惯还是人流导向它基本是按照一类城市或者香港标准制定,但这类识别系统在济南并不习惯。另外,恒隆对儿童群体的设施太少,整个商场有很多空余空间,但给孩子用的设计几乎没有,不论是从商业销售还是休闲用途,孩子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李明:提起恒隆广场,我也以其为例来讲讲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恒隆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在广州有一家大型商业休闲广场,内部会有很多大型的书城、大型的休闲咖啡区等等。在恒隆这样的地方设施较少,公共区域肩负的责任很重,消防、流通以及识别都在此运行,但例如书吧、咖啡区、音乐小店的公共休闲设施相对少。如果改善,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强。

任强:从国外看了很多卖场,商业休闲具有三个阶段,一是服务、二是品牌体验、三是未来的思维转化阶段。济南的商业休闲肯定没有达到未来阶段,基本是处在品牌体验的起步阶段,相对来说也是开始尝试和前进的过程。希望济南可以在未来的竞争和商业模式上进行延展,可以通过简单的服务和品牌维护,转变为一种以产品的“故事”和“人生”为主的阶层上。既是说把卖产品变成卖故事、卖文化。

吴江:济南的商业休闲设计进步很多,这是毋庸置疑的。谈到文化,我觉着济南作为一个文化古城,没有形成真正自己的代表商业带,肯定不是因为文化底蕴,而是由于商业度不够。例如在酒吧全国肆意成长的今天,济南本地的酒吧运营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所以相比关注设计自身,还应关注商业度的成熟与否,很多时候客观的商业分析同样是左右休闲设计现代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于锦敏:在这个城市生活我们要去爱护它。但从设计的角度讲,目前济南的商业休闲区域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甚至说它应该有的特征没有全然的散发出来。很明显的表现便是,济南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座可以代表自己城市的建筑。如果从文化底蕴讲,济南没有真正的文化建筑脉络,如果从旅游气质来讲,济南的泉水特色依旧处在尴尬的状态。就算是现代化的呈现,济南跟单纯的现代城市相比几乎不占什么优势。所以作为设计师而言,只能从内心来保护这种原始的文化特色,并尽力去影响设计和最终的成果。

王珉:济南在商业休闲的空间概念上确实缺少应有的一脉贯穿的气度。其实在原始文脉与现代商业济南是可以双方并存的,而且两者共存的优势才能体现一座综合性城市的特点。济南的小桥流水的特色与现代摩登的商业特色合理结合应该是改善现状的思路之一。

谢庆磊:济南的商业休闲空间相比全国市场仍有很大发展潜力,但相比自身确实有了很大提升。从灯饰技术的发展来看,现在很多商业休闲区的灯光智能化的引进便是很有力的一种证明,在公共休闲区以及很多小的休闲室内空间多改变了原来的传统灯饰。希望济南的下一步商业休闲空间可以在光影的科技化上得到普及。

设计师真情对话

本期设计师沙龙真情对话板块,希望您随同本期设计师一道,共同畅游在属于自己的五月之城里,倾听它与您的故事,畅谈它对您的吸引,一起感受值得怀想的五月时光。

谢庆磊

我曾在青岛居住过多年,对它产生的感情与依恋肯定是推荐给大家的重要因素。但去过青岛的朋友应该都能感受到,从青岛的栈桥一直游走到城市的海边,自己开着车在青岛走一圈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另外,今年青岛要搞军演,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大家不妨去青岛看看。

王珉

海南的气温比较高一些,可以在海滩上晒一下,可以发发呆,什么事儿都不干,做到真正的解放自己。另外,海南可以看到大海,让自己得到真正的放松。从设计的领域讲,在海边这种放松,可以让我产生更多的冥想,对设计思维有很大的提升和帮助。海南周边的一些小的酒店都很有特色同时比较安定,是一个适合旅游的地方。

于锦敏

其实我还是相对比较怀旧一些。如果有机会希望大家可以去我的家乡天水看一看。它是塞北的小江南,在秦岭以北,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在去过国内外很多城市之后,除却感彩,客观来讲天水的文化底蕴依旧是极具特色的。而且天水是从来不砍伐树木的地方,家乡的树木千百年来体现出一份真正的历史文化,并且麦积石窟就在天水,在那里你会感受到文化的感动。从设计角度讲,家乡的文化与纯粹对我从事设计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会让我懂得保持自我以及原始的文化。

黎丽娅

在巴黎的艳遇非常多,你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跟任何一个人表示你对他的喜爱,甚至说你可以躺在地上睡觉,不会有人管你。那里还聚集着世界各地各种各样追求自由的人,会让你感受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而且,对于爱设计的人,在那里肯定会感受到这种自由带来的美感。

李明

我比较喜欢去湖南、四川等等省份的小县城、小城镇,第一是可以吃到很好吃的东西。另外,个人比较喜欢猎奇,在那里你可以发现很多原始的工艺乃至建筑造型。同时,那些地方在文化习俗上会保持的比较好。对喜欢文化及有猎奇心态的朋友,我推荐大家去这些地方。这些得到保护的文化城镇也是推动自己设计领悟能力的较好方法。

周平

我去过很多的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我仍然选择济南。原因相对简单,因为济南有我的朋友们。朋友是生活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给自己工作提供设计灵感源泉之一,因为朋友会让我们感到快乐。

吴江

我最想给有孩子的朋友们推荐去香港。因为香港是让孩子感受城市文明最近的城市,它的城市文明以及街道文化是国内值得学习的。我带着孩子去的时候,发现在香港的行程对其影响是很大的。

第2篇

做好样板间空间设计对住房销售有重要意义。面对样板间空间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样板间空间设计的创新是关键。只有创新才能发挥设计的特色,同时有突出卖点。本人结合实践,对样板间空间设计提出以下几点创新策略。重视家庭文化在空间设计方面的应用。从当前房地产住房销售的情况来看,消费者选择购买住房的主要原因还是基于家庭的因素。以家庭作为空间设计的核心,更能迎合大众的消费需求。例如:中国家庭重视家庭文化,在空间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保留足够的空间作为餐厅。在餐厅座椅的选择方面,选择暖色家具。长桌或圆桌都是中国家庭钟爱的家具样式。在餐厅的灯光选择方面选择圆形灯罩组合灯比较合适。

中国有风水的传统文化,在家具摆放,植物摆放方面都要有所考虑。设计中保持家庭整体的风格一致是非常必要的。控制好空间设计后的装修成本。美感、艺术感都是空间设计需要追求的境界,但样板房的设计其使用还是要回归到其使用价值。加上国内装修成本过高,让很多家庭望而生畏。在空间设计方面,必须考虑装修成本,将成本控制在大众化客户消费者承受的范围内。为控制成本,达到空间设计的艺术效果,空间设计者还需要对精装修有一定的了解。将精装修的成本加以控制。例如:在厨具、橱柜、卫浴等家居用品方面可以选择品牌商品,保障设施质量,提高其使用年限。而在地面、墙面瓷砖方面,主要以其色调,花色为主要选择标准。在地面瓷砖选择方面,防滑、便于清洁的瓷砖是首选。为了控制装修成本,在空间设计时尽量在现有空间范围内发挥创新,减少工程量。

将现有空间充分发挥,才能展现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智慧。鼓励创新在空间设计方面的应用。创新是空间设计不断突破的保障。在国内对空间设计的知识产权没有完善的法律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在空间设计方面呈现出大量抄袭、复制的现象。受其影响,国内的样板间大多一个模子,没有个性,难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鼓励设计者在空间设计方面大胆创新。例如:如何利用光线、色调、灯光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创新课题。

在客厅墙上利用镜子可以扩大客厅的空间感。在国内空间设计方面的创新也有很多个案。例如:中式文化家居设计样本。在空间设计方面,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中式餐桌、中式沙发、中式家具等等。中式风格的空间设计也越来越备受消费者喜爱。其次,在空间设计方面多一些人文关怀也是设计上值得创新的方面。例如在卫生间、洗澡间的设计方面,选择适合老人、小孩家居。在洗漱台设计方面,其高度方面可以适当降低,方便老人、小孩使用。最后,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环境和节能方面越来越重视,在空间设计方面融入节能设计理念、环保设计理念也是非常受消费者欢迎的设计方案。

样板间空间设计在房地产房屋销售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给广大消费者的家居装修提供了样板参考。做好样板间的空间设计在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方面有重要意义。重视样板间空间利用、人性化设计、家庭文化设计在样本空间设计创新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梦凝

第3篇

二十一世纪是社会文化大力发展的时代,各种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并且越来越富有时代特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地域文化代表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形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多样性正在逐渐减弱。而我国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比之于国外,其对于地域文化应用方面的研究还不太深入,有待进一步分析和探究,因此本文针对空间设计,对地域文化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二、地域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发展

1.地域文化以及空间设计的基本内涵

简单来说,地域文化指的是因一定的地理形势、环境因素,从而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与其他地域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表达以及生活、生产方式等文化。综合来说,地域文化指的是人们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因长期从事劳动,从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种文化随着时间和经济的发展得到了积累和沉淀,并且具备了一定的个性和特色,深刻的反映着当地社会生活以及文化环境的文化特色。公共空间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室内文化设计的依据和蓝图,成功的公共空间设计能够提升空间的文化品质和艺术审美。公共空间设计具有很多不同的类别,也具有很多不同的设计风格、设计原则以及设计主题,在设计情感内涵的表达上也是不同的。

2.地域文化在空间设计领域中的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我国在室内空间设计方面开始对于地域文化进行相关研究,并且随着与其他国家交流的不断加强,我国室内空间设计风格开始向着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时代特征方面发展,其设计的手法也越来越多样,一些优秀的空间设计作品开始逐渐出现并增多。如由郑莉、吴小波主持设计的海口经济学院美术馆(海南),其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运用了海南神话壁画、黎族大力神图腾浮雕、黎锦及汉字的笔画构成等,这些文化元素都体现出来一些地方文化的特征。还有岭南纪念馆的室内设计,其中多运用了岭南文化进行了建筑布局以及空间流动的构建,而该纪念馆的设计手法则追求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的不同特色。另外还有君邦天山饭店(新疆),该饭店的室内空间设计追求了丝绸之路文化以及一些宗教文化,其以阿拉伯式的异域装饰设计饭店空间,典型的突出了该地域的文化特色。

三、地域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1.因地造景表现手法的应用

因地造景的表现手法指的是因着某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来进行公共空间各种造景要素的设计,形成具有一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共景观特色,从而起到烘托、美化公共环境的作用。造景要素主要有各种装饰材料、灯具、桌椅、构件陈设、植物绿化以及山石等人造和自然元素构成。因地造景表现手法要根据公共空间设计中的空间人景相融性、空间整体性、时空和谐性的特点来对造景元素进行设计和造型,这样能够给公共空间带来很大的文化感染力,促进其地域文化的体现。

2.情节编排表现手法的应用

在公共空间设计中对于地域文化应用的表现手法还有情节编排手法,其主要是通过利用具有某地域风俗习惯、风土民情的书法、雕塑、壁画以及瓷器等来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故事情节来向欣赏者传达某地域文化的特色风貌。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故事情节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地域历史背景以及地域风俗习惯。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公共空间的设计离不开情节编排表现手法,因为通过这种情节的表达,能够将公共空间的整体场景以及空间结构上的序列性表达出来,从而使得欣赏者得到美的享受,并体验到艺术的感染力。

3.对比与融合表现手法的应用

对于公共空间的设计而言,对比与融合的表现手法指的是将具有矛盾的、差异的造景要素同时放在同一个空间条件下,使其同时体现在一个完整的空间艺术中,从形成一种对比明显,同时又相互呼应的关系,这样对于公共空间的表达更具有突出的艺术氛围。首先,将具有地方历史传统特色的材料、装饰物以及空间布局等与现代化技术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从各个审美要素如色彩要素、形状要素以及质感要素等方面形成一种视觉冲突的和谐之美,体现出公共空间的对比和统一。其次,针对现代化的材料和形式,结合我国传统的加工艺术,将公共空间的现代化内涵以本土特色文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四、结束语

第4篇

摘 要:餐饮空间氛围是消费者选择餐饮空间的标准之一,消费者对用餐环境的满意程度直接决定了其消费行为。为餐厅营造出独特的用餐氛围,是增强餐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消费者心理需求角度出发,结合餐饮空间设计的行业趋势,重点研究在各种元素交互的作用下,如何更好地为餐饮空间营造用餐氛围,以带给消费者良好的用餐体验。

关键词:餐厅; 氛围; 餐饮空间设计

引言

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促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外出用餐的环境要求也随之提高。随着室内设计行业在国内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于优质餐饮空间的需求的增加,餐饮空间设计也越来越讲求对空间氛围的营造。

1消费者心理需求

早期国内餐饮空间的室内设计并不善于凸显自身特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餐饮空间设计悄然改头换面,不论是走大众定位还是高端路线的餐厅,都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改善消费者用餐体验,并且逐渐重视起对餐饮空间用餐环境的设计和用餐氛围的营造。而在餐饮空间装修风格逐渐改善的过程中,有一个原因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就是消费者对餐饮空间氛围的心理需求。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得餐饮空间早已不是仅仅满足消费者用餐需求的地点,它同时具有提供交流空间的社会场所功能,因此,为追求一个舒适的交流环境,当下的消费者对餐饮空间环境要求更高。而一个好的餐饮空间氛围,不仅为消费者带来好的观感,更能在第一眼为消费者建设绝佳的心理状态,提高消费者对餐饮空间的满意度。

2餐饮空间氛围营造元素探析

当下,餐饮空间已经朝着多元化发展,大众更偏向于理解为它是一种社会性活动的空间载体与餐饮功能的相结合,不仅仅提供美食的享受,更多是提供给消费者情感表达和沟通活动的场所空间。为了体现餐饮空间承载的社会活动性,现代餐饮空间在氛围营造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元素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和谐的氛围。

2.1色彩

色彩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语言符号传达一定视觉效果,餐饮空间的色彩搭配是吸引消费者目光的第一法宝,色彩搭配带来的视觉效果可以给消费者留下很强的第一印象。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色彩搭配是重要特色,以大众为目标客户的快捷餐饮空间多选用橙黄色等暖色调为主色,据研究,橙色等暖色调有增加食欲的作用,这种颜色也会为消费者带来愉悦感,而高端餐饮空间主要选用黑色,紫色为主色调,这几种颜色搭配起来易给人高雅、低调的感觉。

2.2灯光

餐饮空间设计中,灯光的使用既可以调动用餐者的情绪,渲染气氛,又能丰富餐饮空间的空间层次感,避免环境的呆板和枯燥。餐饮空间灯光的使用与餐饮空间的色彩搭配是相互配合的,柔和的暖色灯光会营造出一个温馨的氛围,同时,灯光具有修饰作用,暖色灯光会使食物显得更加诱人,从而刺激消费者食欲,使消费者在用餐过程中怀抱着愉悦的心情。

2.3流行文化符号

此种元素更多见于主题餐饮空间,它们经常会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加入流行或怀旧文化的符号,如街头风的涂鸦,漫画式的人物形象,为人熟悉的旧物品也经常出现在主题餐饮空间中。更为常见的是,一些餐饮空间经常会在消费者用餐时雇佣歌手伴唱,或提供免费的舞蹈表演。

这些文化符号的运用,不仅可以用来调剂用餐氛围,还能够增加餐饮空间设计的趣味性,营造出活泼可爱的氛围,同时,免费表演也能减少消费者等待上菜时的不耐情绪。

2.4音乐

在餐饮空间中播放音乐,有助于为消费者打造一个更加专心的用餐氛围,一来音乐可以阻隔他人的交谈声音,加强私密性;二来音乐使得消费者更易沉浸于用餐环境中。在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作用下,人的观感更易被调动。

2.5隔断

隔断的作用主要是分割餐饮的空间,保证消费者用餐时的私密性,避免因为空间过于闭塞为消费者带来不适感。除了使用传统的隔断、植物等装饰物,和灯光的合理使用有时也能达到分隔空间的效果。

3餐饮空间氛围营造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用餐过程中,感官的愉悦是消费者拥有更好的消费体验的基础,现代餐饮空间注重营造餐饮空间氛围,说明餐饮空间已经从注重功能性上升到了注重精神享受的层面,也是餐饮空间更加注重用户心理和用户体验的表现。

餐饮空间的设计氛围,会对用餐者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下的发展趋势已使得在消费者眼中,独特的餐饮空间风格与美味的食物同等重要。值得注意的是,餐饮空间注重氛围营造是为了带给消费者更好的消费体验,在餐饮空间设计过程中,要以方便消费者用餐为出发点,不要为了营造氛围而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霍光,彭晓丹.餐饮建筑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9).

[2]李娜.情景体验式餐饮空间设计手法研究――以杭州外婆家为例[D].浙江工业大学,2015.

作者简介:

第5篇

关键词:混沌论;东方古典哲学;空间设计;共生思维

当代空间设计以反叛、否定和摒弃传统审美观念为基点,并且伴随着诸如生态论、系统论、解构主义、不确定论、混沌理论、有机论等各种理论观念的涌现,设计师们开始了更深入、更多角度的设计实践探索。他们以复杂的非线性观念认知世界,将建筑空间置于外在世界和庞大复杂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之中加以综合考量,建筑空间不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与周遭一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空间本身与环境的互动性及共生观念被较多地运用到了当代建筑空间的设计探索中,激发思维,更新观念。

1混沌理论与当代共生空间设计

混沌理论被称为20世纪第三次伟大的发现,成为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在认识论领域的新一轮革命,帮助人们对这个世界展开的新的探索和发现。混沌理论远远超越了学科间的界限和壁垒,是一门整体性的科学理论成果,广泛地应用于当代医学、建筑学、艺术学、物理学等各个门类学科之中。1.1混沌理论的内涵概念。对于复杂的混沌概念的认识,可以集中简单地概括为:它是从有序中产生的无序运动状态,无序来自有序,无序中蕴含着有序,有序和无序是对立统一的,高一层次上是有序的,而低一层次上是无序的[1]。混沌观念揭示了这个世界复杂随机、普遍无序却又整体同一的本质,体现着当代科学家对世界宇宙的认知。对于混沌学理论的研究一直在持续推进和不断发展之中,它由多重理论观点加以支撑,主要可细致分解为不规则论、普遍无序论、内在随机论、整体论等。这些理论观念综合作用,将人类对自然及未来的认知推进到新的高度。根据混沌理论,可以解释自然界的分形现象(不规则论)。在理想的模型中,可能存在着无穷的内在层次,层次之间存在着“自相似性”或“不尽相似”,适当地放大或缩小几何尺寸,整个结构并不改变,具有这类结构的几何体称为分形[2]。如海岸线的形态是不规则多维度的,无法用整数来测量其维度,同理还有人类及动物身上的血管脉络,天空中变化莫测的云彩等等,这些自然现象客观存在,并且又呈现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又如由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著名的“蝴蝶效应”,其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给整个系统带来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体现着混沌学的知识(内在随机论),蝴蝶振翅本是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但就是这样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却能够引起千里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一场大规模的龙卷风。这再次充分说明这个世界各种因素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偶发性,对于事物因果关系的判断也更为复杂,趋于混沌。1.2混沌理论下的共生思维与当代空间设计。进入信息时代,混沌学的同一性特征更为突显,不同学科之间惊人地遵循着相同的混沌原理,这种整体性思想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依赖于其整体系统而非构成世界的单一个体元素,各种事物、各部分与各层次系统相互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整体性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转化,部分与整体构成复杂混沌的、不确定的构合关系[3]。这种由此及彼相互联系的多元共生思想与当代空间设计的结合,使得建筑空间在功能、形态及空间关系层次上呈现出新的、区别于以往的新面貌。建筑空间形态不再如以往那般端正严整,而转向混沌和不规则,传统空间界面被消解,建筑细部的设计被重视,建筑空间所传递的人文关怀试图更大限度地引起共鸣,建筑被置于动态发展的观念之下进行分析,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得到空前的强化。

2东方古典哲学与当代共生空间设计

东方古典哲学有别于西方文化意识价值理论,它独树一帜,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文化的融合与传承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意识价值理论体系。它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类型(如印度文化圈、欧洲文化圈等)的集中表现,反映出了强烈的民族性[4]。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根本性思想归宿,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都说明了人与宇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这是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4]。在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下,中国古代的建筑空间在营建初期就较为注重与外界周边环境的沟通,无论从选址到用材,还是从空间搭建到庭院的修整布置无一不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共生及交流。人存在于自然之中,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消融于自然,将使用者置于外在环境条件因素之内加以考虑,消除外界与自我,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这即是一种对宇宙万物和生命本体对立统一关系的思辨。当代环境下,世界的发展更具有同一性,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东方古典哲学文化观的种种思想理论亦被重新发掘,其对于建筑空间设计的启迪性被当代设计师加以采纳,并进一步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广泛应用于当代有机建筑、生态建筑等新型理念的空间设计之中。

3共生思维在当代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特征

多重学术观念和理论为当代共生空间的实践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目前,共生思维已较多的渗入到当代空间设计中,并与其较好的交融糅合,使当代空间设计的视野置于自然和宇宙的秩序之下,更多地表达出对生命本体的尊重和关怀,建筑不再是冷漠无情的,而是鲜活有情感的。同时对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有机观念的运用和渗透,共生空间设计成为当代设计师探索的新领域。当代建筑设计师们力图使建筑空间能与周围外在条件因素相互包容,共同促成相互作用的良性的可持续变化发展的稳定状态。3.1建筑生成于自然并应与其外部环境因素互容。混沌理论认为整个世界是有序和无序的有机统一,建筑空间生成于错综复杂的混沌之中,必然带有其原生环境的印记并且须与周边外部环境因素达到和谐统一。这里的“外部环境因素”不仅仅包括自然要素,也包括文化、历史、风俗、交通等。黑川纪章曾指出,新时代的建筑正转向具备生命体特征的“生命空间”,分形几何学对于空间设计的启示使得建筑空间能够更大限度地与外界周遭环境相一致,并与自然宇宙建立新的秩序关系。他设计的27名古屋市现代美术馆(图1),充分体现了共生这一思想。该美术馆坐落于名古屋市白川公园内,依照公园对建筑物的要求,利用基地自有地形的高差变化,该美术馆设计为三层,但是仅有两层是高于地面的,使其与公园内部的周边景色更为和谐,另外一层为下沉式庭院,可直接进入地下层。带有分形概念的结构与空间造型使得建筑演绎出更多变化和丰富的视觉性,同时从功能上也有利于通风和采光的优化,而多种几何体形态的交错结合,以及多种材质如:花岗石、瓷砖、不锈钢、铝材等的混合使用,皆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碰撞与包容、地域文化与历史的多元共生的思想理念。第一个将后现代主义概念引入设计领域的著名美国建筑评论家、景观设计师查尔斯•詹克斯近年来提出“宇源建筑”理论,基于复杂认识论的背景,他认为建筑具有多层次性、复杂性和混沌性等特征,应将建筑放入复杂的宇宙及自然生命系统加以看待,他说:“如果说建筑必须源于自然和文化,它还应该拥有一个更大的源泉,即作为整体的宇宙”[5]。他设计的苏格兰宇宙思考花园(图2、图3),充分利用地形、植被、小品等自然和人工元素来展现宇宙和数理的美,试图引发一种观念与思考,体现了一种对宇宙源生力量的本质及生命奥秘的呈现与探索。建筑空间生成于复杂混沌的自然系统之中,人类亦相应的对自然宇宙及生命本源进行追寻和思考。由英国ATKINS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上海洲际世茂深坑酒店(图4),位于上海松江天马山与横山之间,原址是一个旧采石场遗留下来的深坑,约80m深,并且内部积蓄了大量雨水而成为深潭。该酒店的建造依照其独有的特殊自然地形展开,非常贴合山体的走势,主体建筑背靠岩壁,最大限度地向两边延伸且建筑表面依势弯曲,与自然山体融为一体,寻求自然生长的状态。一些自然景观如瀑布、悬壁等元素与主体建筑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如酒店的入口被设计成一个形似河流的玻璃结构,从抬高的地面向坑内延伸、垂落,形成瀑布的视觉感受,这一切使得自然和建筑、人文巧妙融合。同时该项目也是对破败人工景观的一次有效的改造和再利用,岩石的特殊质地能够大为改善室内的环境温度,坑内的水体观景之余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微环境,建筑顶部由绿色草皮覆盖,既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又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3.2建筑自身与其外部世界同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当代设计师基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空间设计,建筑空间不再是静止孤立的,其不仅与周遭一切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同时它也是不断变化的,并且与外部环境因素同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之下。长城脚下的公社是由SOHO公司投资修建的世界前卫建筑工程,位于京郊八达岭水长城附近。韩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承孝相设计的公社俱乐部充分表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承孝相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各种建筑材料的使用应保持其原生特点,不做过多的防腐处理,钢板要生锈,木头要腐烂,这是自然规律,应保持顺应的心情看待这种变化。该公社俱乐部建筑的外立面使用了钢板,钢板会在雨水、空气的作用下被氧化、生锈、变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呈现新的形态,这则是自然赋予的印记,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步运动,共同变化。法国当代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认为应当细致入微地研究周边环境和文脉,建筑空间是各种复杂的因素综合的产物。他设计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位于巴黎市中心,建筑通体由只采用少量钢架的玻璃墙构成,玻璃结构围合成一个庭院,法国著名诗人卡提布兰德在1823年于旧址栽种的香柏树被保留,且刚好穿过玻璃墙。玻璃结构的通透性使外界能够看到室内的艺术品,同时也能够像镜面一样将周围的街景反射,并且随着昼夜、气候、天空云朵的变化,其外观视觉上也会不断地发生改变。在这里,历史和文脉被保存,基金会多元与开放包容的精神得到象征,建筑空间通过自己的方式与外界发生着交流和互动。3.3基于矿机场公园改建项目的共生思维运用与分析。运用上述理论观点,笔者主导设计的矿机场公园改建项目,原址是一片废弃厂房及其周边区域,伴随着煤矿产业的兴衰,工厂几易其址,最初的老旧厂房位于城市较中心位置,急需进行新的景观改造设计。工厂是整个城市的缩影,在方案草拟之初就考虑到场地背后所代表的文脉及其传承延续,设计方案中保留了原厂的烟囱,红砖结构的旧烟囱高耸而立,体现了场地的历史及整个因矿而生的重工业城市的精神,像一座雕塑一样与周围新建筑及景观并置,新旧对冲,呈现出一种运动的时空感。同时,场地周边有大量植被,尤其是场地北面为一处山体,植被覆盖较好,因此场地内部的绿植设计上就大量选择了与周边植物类同的物种,力图使设计项目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融为一体。另外,场地内为数不多的几处凉亭的设计,均采用钢木材料结合,符合整体环境氛围内的工业感,钢材表面未经喷漆处理,木材也仅是简单加工,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生锈、腐朽都是一种运动的自然观。这种即将出现的粗粝沧桑之美与场地内局部保留的旧的构筑物在色调、形式及气息上能够较好的融合,新旧并存,共同运动和变化发展。

4结语

混沌学对于复杂世界的揭示,世界发展的同一性特征以及近年来东方古典哲学思想的复苏等多重因素,使得当代空间设计愈加注重与外界环境的沟通与联系,建筑摆脱了孤立静止的状态,而是被放置于错综复杂的各种条件因素中加以综合考量,建筑空间与宇宙世界、生命系统、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建立的共生关系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当代设计师们将多元共生的观念融入建筑空间的创新性设计中,进行了多重探索和尝试,试图建立其与自然宇宙的新关系和新秩序,建筑被视为一个生命体,生成并存在于自然环境系统之中,与外部世界进行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交流,同步发展共同变化。

作者:陈希 单位:宿州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宗奇.混沌学的历史与现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12):492.

[2]李世芬,孔宇航.混沌建筑[J].华中建筑,2002(5):64.

[3]矫苏平.新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4.

第6篇

现代设计过程由于我国工业化程度大幅提高,大量工厂化的产品进入装修领域。比如以前好的设计,只能通过现场制作。而由于工艺技术的不过关,标准体系不够健全,往往达不到设计最初的构想。现在大量模块生产,也给办公装修模块化提供可能。设计师在其中的角色由以往的通包变为提出要求进行选择的过程。例如吊顶有和整个设备系统配套的集成吊顶,墙面有成品干挂系统,家具有家具模块系统等等,这些成品模块产品为设计师目的的达到提够了可控,标准,量化的手段。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劳动力和资金投入。

二、系统整合设计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室内设计不在是一个单项专业,其中涵盖许多工种专业。并且各专业工种随着工业程度细化不断加深,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复杂的分支子系统,这个子系统也对应着不同功能做出再设计。特别是办公空间的设计除去感性主体方面的思考外,其背后需要大量专业化的子系统进行理性支撑。这其中有设计辅助系统,材料系统,设备系统,家具系统等等。英国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的现实作品很少,被称为纸上的建筑。正是因为支撑其作品的专业子系统并没有跟上感性设计。而最近的广州大剧院实现这种突破,全双曲面的设计,却在计算机辅助技术系统的出现变的非常容易,再加上本身GRG板系统的可塑性,使得设计的初衷得到完美体现。这都充分说明系统整合对设计具有支撑作用。

三、数据统计

办公空间设计在过去的设计中。在讲解方案的过程,通常办法用些效果图来表达设计思路想法。实际上缺乏数据统计和考证,设计方案再好也只是自己的。对使用者甲方来说,未必真正能用。这是因为每个不同业主方,他的需求是不一样。他们的组织结构,办公流程也是有很大差别。这就在设计开始之初,需要进行数据统计比如人数,办公面积,会议面积,设备面积,会议和办公区域的距离等等。甚至对光照的时间也需要进行数据统计。有了这些数据的分析,才能对平面功能安排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安排。做到有依据,有原因的办公设计。

四、环保理念设计

进入新科技变革时代,全球在面临资源的枯竭,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绿色设计做为新的设计理念,日益被设计师重视。而在空间设计中所面临诸如空气污染,能源浪费,材料低质。逐渐成为现代设计中具体的衡量因素。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体现环保的理念:①平面布局方面,尽量在布局上增加室外采光率或者间接光源,减低光能耗。通过空间对光照和风向的数据分析,设计出通过利用空间结构本身来调节室内温度调节和通风,减少对空调设备的依赖。还有减少单一功能空间的数量,增加空间反复利用率。②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应更注重多采用可回收,可分解,低排放的环保材质。使得地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甚至减少利用。③在设备方面,多选用节能低能耗的设备,比如照明灯具则选择采用低能耗的LED灯具,空调设备多选用低能耗型号,还有节水系统的利用。在地球资源日益枯竭状况下,环保理念已经不再是文案上的构想,而是应该应用化。

五、多元化

现代办公环境因为企业文化的差异,已经不再单一风格。业主本身为了让员工对企业具有认同感,在装修风格上也日趋个性化。比方国际IT巨头:谷歌、微软;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还有娱乐公司:华纳、滚石等等。这些企业已经开始用一种不同办公设计风格强调企业的独特性。使得办公空间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又多一种的设计可能性。这种设计的多元化也展现了办公人性化设计的一个方面。办公空间设计的理念在不断变化,同时决定其设计成功因素可能会很多。就目前设计的现状,本文通过分析,思考,并通过以上五个方面阐述了办公空间设计新的思考模式,用一种更科学,更理性的思考方式去为业主的营造符合功能化,人性化,科学化,高效化,低碳化的办公空间。

六、结论

第7篇

1屏风最初形制

汉代画像石上表现的有拱手跽坐者,面前摆放一张曲足低案,坐席背后是凹字形摆放的宽边抹素面屏风;在魏晋画家顾恺之的名画《女史箴图》中,带有帷幔的床四周围合着格子折叠屏风。在隋唐之前,屏风最初的形制主要强调其功能而少装饰,通常附属于座椅和床榻;在隋唐时期,屏风的形制逐渐多样化,出现了织锦、绘画等屏面装饰。

2.屏风发展时期

形制宋元时期屏风的形制发展完善,样式多样,有常见的落地屏风,亦有枕屏、砚屏、景屏等;从材质到款式都极为丰富。在传世名画中,我们可以见到以竹子、木质作为屏风的边框,亦有石制屏风;款式有了座屏风、地屏风、桌屏风等;屏心也从最早的绘画和织锦形式发展为螺钿、漆艺、石纹、金银、木纹、漏雕等多种装饰手法。在宋元屏风的成熟时期,屏风是一个较为笼统的称呼,所有用来作为屏借的家具陈设都被称之为“屏风”,这一称呼在之后屏风形制的成熟时期有所改变。

3.屏风成熟时期

形制由明开始“屏风”一词专指带底座的屏具,这类屏具以“座”计算,另又出现了“围屏”名词,这类屏具以“架”计算,可见明清时期屏风发展的兴盛与成熟。明清时期的“屏风”又细分为两类:座屏风和插屏式屏风。两种底座款式有所不同,座屏风的底座是与屏面相连的,插屏式则是分离式的。“座屏风”一般是三扇、五扇,以单数进行制作,三座屏风一般做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形成“山”形,称为山字式座屏风。插屏式屏风一般是独扇,底座有墩子、站牙等构造,其形制变化多表现在底部的结构和屏心的装饰结构上。“围屏”则通常是多扇,可以曲折。最常见的形制是做成偶数,如四、六、八,甚至十二扇,有足或者绦环板,再复杂的是木鬲扇式,带有裙板、亮脚和绦环板等,形制是围屏和宋代格子门的综合变化演变,在高度上围屏可以通过增加“抹头”和绦环板达到目的。成熟时期屏风的形制多样,款式丰富,用料考究,用途广泛,成为中国居室家具常见的类型之一。

二、屏风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主要功能表现

屏风在不断的历史演变中,由最初的附属发展为独立应用功能,之后在分隔空间、装饰室内环境、烘托使用者身份地位、引导景观场景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屏风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主要功能表现:

1.分隔空间

屏风最原始的功能是形成空间感,在最初的挡风遮挡的功能目的下,屏风被放置在坐席、床榻之后,在整体的空间中形成一个小范围的围合区域,能以屏风的造型和摆放位置改变围合区的朝向和私密度,较为便利地对空间二次布局。如北京故宫室内空间中有将插屏式屏风并列两座摆放,拼成较大的宽度,有时放在室内正房,形成前后两个空间,前面为正式会客,后面为家居起居厅;或将之放在东西内室旁的梢间,面向东西耳房房门,形成过渡空间。

2.引导景观

在传世名画中,我们经常见到古人将屏风运用到居住庭院中。在庭院景观中放置单面屏风用于临时的空间营造,有时在景观入口处放置屏风,取“欲扬先抑”之意,引导行人与景观的交通方向;有时在景观中放置漏雕屏风,在形成通道空间的同时采用“借景”方式与周围景观产生关联。在传世名作中经常能见到这种功能的表现,如仇英《人物故事图册》中竹院品古中就以大尺度的地座屏风放在院落中,形成引导和凭借,不仅以屏风营造出临时空间,更以屏风交融周围景观,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效果。

3.装饰环境

屏风是一件具有展示效果的家具,有大面积的屏面可以在上面绘制画作,粘贴丝织物,贴裱绣品,更能以石材、铜材、玉石、螺钿等工艺进行艺术创作,与整体居住空间环境相协调,达到装饰环境、强化室内环境设计效果的作用。如《红楼梦》中提到一幅“哨子石”制作汉宫春晓图样的屏风,就以精美的后宫妃嫔生活烘托大观园萱草堂的整体内部环境。

4.陈设用具

座屏风中有一类较为小型的,我们经常在传世名画中见到这种小屏风放在床榻或桌案上,与青铜器、玉石等摆放一起,成为陈设用品。成为陈设用具的屏风一般做工精巧,雕刻精细,讲究屏心的图案制作,与其他摆件一起,成为居住空间中具有人文内涵的陈设用具。

5.礼制习俗

居住空间中的屏风亦有浓厚的礼制习俗功能,如院落门口的照壁屏风、堂屋中的地座屏风,都在形制和图画中显示着宅院和房屋的用途,以及主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屏风反映传统习俗和表现居室者身份地位的功能从兴起之时已有,是我们选择屏风形制所要考虑的功能目的之一。

三、现代居住空间中应用屏风元素的设计手法

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主要是人类的住宅空间设计、酒店住宿部分的室内空间设计以及与人类居住行为相关的室内空间设计,分为单体式、套房式和院落式居住。屏风在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中应用颇为广泛,如何使屏风在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中达到最完善的设计效果,需要我们在了解屏风的形制演变和功能表现之后,研究其设计应用手法,以便更为自如地应用在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中,表达出设计师的设计需求和效果。设计手法是指运用某种设计元素的手段和途径,屏风设计应用手法是在综合各类屏风功能表现案例和深入了解屏风形制演变的基础上,对屏风在居住空间设计中应用的方法总结。屏风作为一件传统的居住家具,具有灵活多变的造型构成和丰富多样的表面装饰,但在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中,传统的屏风形制是无法满足更新、更现代的多样化需求的,应以不同的使用目的进行多种手法的应用,以满足不同种类的活动需要。屏风的设计应用手法主要有:

1.借形与转嫁

屏风的形制是多样化的,但传统的形制结构无法适应很多简洁现代的居住空间类型,以借形的设计手法,寻找同样功能目的的凭借形式,是现代居住空间对屏风分隔空间功能的一种应用手法;转嫁与借形一样,只是更加强调把屏风的功能性转化到其他形式之中。贝聿铭在其名作香山饭店设计方案中的很多地方用到了屏风的概念:在香山饭店的室内居住区域的空间内,采用矮墙作为空间隔断,矮墙做成地座式屏风的形制,并以漏雕纹样通透空间,这种与传统屏风的功能目的一样的空间构成,采用屏风的样式形制来达到同样的目的,是为借形;在北京艺术双年展中有一件家具设计作品,是将传统的家具陈设用品制作为与桌面一体的凸起,这种构思是将传统中在桌面上摆放的陈设用屏具功能转化为仿生形式,设计为固定的一体的形态,是为转嫁;我们常见的公寓房中有在较为窄小的客厅中以低矮或半通透的面体作为电视墙隔出客厅和餐厅的空间,这种手法也是借形转嫁的手法对屏风分隔空间功能的应用;更有在居住空间的院落景观设计中将传统的屏风形制简化为线条为主的景观小品结构,突出了屏风在引导景观、借景等方面的功能,具有极强的现代感和极为实用的功能性。在现代居住空间中,屏风元素以借形、转嫁的手法应用到设计方案中,达到内涵丰厚、功能完备的设计效果是较为常见的。这种设计手法的优点是保证了空间的分隔但不封闭,具有流畅、明确的空间功能分区效果。

2.重复与呼应

第8篇

关键词: 别墅 室外空间设计

室外空间是别墅区别于普通住宅的最大优势,因此也是别墅规划设计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别墅市场的多样化,各种容积率的别墅规划设计使得别墅具有丰富多样的室外空间模式。室外空间作为别墅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提供给人们的别墅感觉可能更重要。别墅室内的空间是两层、三层,跟城里面的复式住宅没有什么区别,而别墅建筑之外的环境,却能使自己真正置身于私家花园,享受到清新自然的优美景色。如何使别墅的室外空间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更好地和室内空间配合,是设计师需要周详考虑的问题。

早期的包括现在的一些别墅规划设计更注重单体本身,户型本身,讲究它的豪华气派,室外空间质量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以为在庭院中有养花弄草、挖池叠石的余地就足够了。实际上这只解决了庭院有无的问题,还没达到庭院私密性的营造和使用功能细化的层面,更不用说上升到艺术性的高度了。在室外空间的设计中,更需强调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和渗透,既要照顾阳台、露台、庭院之间的关系,也要考虑庭院空间区域的使用功能和空间效果。再就是室内外空间的融合。同时,相邻别墅的室外空间之间互相影响,即便是私有庭院,也要与小区景观空间体系相协调。

而作为一个完整的别墅来讲,它的室内生活空间跟室外空间应该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可能室外空间看起来是足够的,但是要把别墅当做生活空间考虑,而不是作为财富炫耀载体来看,它的室外生活空间相当重要,这样对它的设计,包括它的私密性,有效利用空间大小等方面的考虑更具有实际意义。

1 不同的使用人群对空间要求不同

别墅作为高端住宅的统称,从最高端至最低端之间,应该有一个过渡产品。这些产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决定别墅市场多样化,而且更多的划分出不同层次。不同的人群有迥异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生活方式对户型的影响,在普通公寓和别墅产品中效果完全不同。普通公寓住宅是求大同、存小异。而别墅由于室内外空间的充足和灵活,则是求大异、存小同。人们选择别墅,也就是选择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同样,开发设计别墅,也就是设计一个适应于新生活方式的容器。

别墅规划之初,应该详细研究其可能的客户群的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惯、文化观念、价值取向乃至精神追求等人文因素,还有使用特征、消费特征等诸多方面。如,在北京市高端别墅市场需求调研分析中,在针对度假物业使用时间的调查中发现,有83%的受访人群每月使用一次以上,其中,每周使用一次的受访者达到 28%。周末前往度假型物业居住,已经成为他们郊外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在针对度假物业使用人群的调查中发现,有92%的受访人群喜欢10人以下一起度假。这些度假的人群同时喜欢用小范围内的聚会来和大家分享闲暇时光,因此更注重室内公共空间。而对于把别墅作为第二居所的人群来说,他们购买别墅是为了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因此比度假型人群更注重私有的庭院和周边的自然环境,注重回归自然的精神境界。必要而详尽的调查有助于把握整体的空间设计。

2 别墅室外空间的私密性

以往很多别墅室外空间是规划后剩下的空间,本身私密性和功能没有考虑周到,只是有了庭院的面积,可以养花种草,但是这样的空间经常无法保证业主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避免干扰。在别墅规划阶段开始,就应该对室外空间作出统一考虑,如何保证庭院的私密性,又要保证在庭院之中对外面的良好的视线。

很多人仍怀念四合院的特点,实际上四合院的特点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特别具有私密感的室外生活空间,它的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符合中国人特有的传统文化观念,这一点是四合院特有的,也是中国的特点。住在四合院,人与人之间能产生一种凝聚力与和谐气氛,同时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

独立住宅的最不利间距在六米左右,既不利于侧窗的开设也不利于侧院的使用,遗憾的是,目前独立住宅大多数项目恰恰如此。宅间距离要么远些、要么近些。调整卧室的位置与良好的社区规划布局,能有效改进独立住宅的私密性。从设计上分析,独立住宅的间距应在六米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利用树木绿篱等元素提高私密性;亦可把间距适当缩小,使相邻住宅开窗的错位更明显,也可提高私密性。独立住宅设置宽敞的屋顶露台,是目前开发商增加卖点的重要手段,但过多地设计不合理的露台和阳台使独立住宅产生视线干扰。独立住宅应强调“地平线的生活”,即生活空间向地面层集中,过多的露台阳台的设置与这种精神并不吻合。设计应该尽量保证地面层室内外生活空间的私密性,不要一味效仿西方建筑,更应关注独立住宅的精华空间——地面层。

转贴于

3 别墅室外的邻里空间

3.1 邻里空间

居住空间不仅仅是城市地域空间内某种功能建筑的空间组合,还是人们生活、居住活动所整合而成的社会——空间系统。居住空间从其本质上而言是一种社会空间,城市居住社区是一个由家庭、邻里等基本单位整合而成的社会、空间统一体,其中家庭是最基本的组织单元,若干具有密切交往和稳定交往与互动的家庭就形成邻里,若干个邻里的有机整合就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空间系统,即居住社区。邻里住户间的关系变化很大,有些地区邻里住户间只是点头、打一下招呼而已;有些地区关系很近,经常有交谈、互相帮助;有些妇女还经常在一起议论、交换信息,有时某家出了事,邻居们也会去安慰照顾。一般在出现危机的情况下邻里住户间为保卫共同利益,互相间的关系达到。Keller于1968年在《城市邻里》一书中提到邻里活动的内容:在危险情况下能互相帮助,交换信息,尤其是与大家的共同利益有关的话题。邻里住户间接触的频率城里比乡下低得多,城里的邻居住户可能在家中、在街上、在社区设施中,如学校、商店相遇。而别墅相对于普通住宅,其邻里关系更弱,可能社区别墅作为人的居住空间同样需要邻里空间,但是和一般居住区的邻里空间有所不同,需要更注意到各住户之间的私密性。既要积极创造适合邻里交往的空间,又要绝对保证住户不受干扰。

3.2 如何通过设计营造别墅中的邻里空间

别墅的邻里空间在设计中常被忽视,比起邻里关系,设计者们往往更注重私密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购买别墅的客户群已经在意识形态和观念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从过去简单的追求到了现在非常高的要求,他们都与朋友、与邻居共同交流,共同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因此买一栋别墅不仅仅是买一栋房屋,更重要的是买到一群与自己经历相似,志趣相投的朋友作邻居,在一个温暖的、亲情的邻居氛围进行交往。这是别墅市场最近的发展趋势,所以应该有全新的组织空间形式满足他们的要求。应该在设计中有意识地采取不同的邻里空间模式,特别注重小群体的营造。

要制造邻里关系就应有灵活的规划布局,平行的邻里关系就不会太近,比如一大排房子,出门就是大路,人们在不碰到对方的时候,邻里关系就自然不亲切,就比较独立。而独立的房子围合起一个共用空间后,情况就改观了,只要处理好视角和透视关系,就会感觉邻里更亲近。

营造邻里氛围首先就应该有人们愿意置身其中的室外环境,只有停留才有可能发生交往,才有可能产生邻里关系。邻里空间讲究的是场所感,即人对场所的认同度。空间设计应以人的参与便利性为主,如中心庭院的碎石步道、木栈道、浅溪河石、廊架木椅等,设计多种参与景观的渠道。此外,便捷舒适的社区俱乐部也是营造邻里关系的一种好方式,在俱乐部中讨论的问题可以非常广泛和实际,这也是营造和睦社区的软环境,他们甚至可以经常讨论一些有关公共利益的东西,从而产生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当然,这里也需要把握合适的程度。

4 室内外空间的过渡

在所有的建筑类型中,别墅是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融合得最好的,因为有最多的机会创造丰富多变的室内外过渡空间,同时由于空间的复杂,别墅室内外过渡空间也是最难于处理的一种类型。

由于很多别墅规划设计中的脱节,规划、建筑、景观分别由不同的设计师来完成,就形成了一些盲点、一些空白。比如在建筑和室外相交接的地方,那些露台、平台、阳台、建筑入口处、门斗、雨罩等位置的细节设计,经常是既不属于建筑师的工作,又不属于园林师的工作。因而缺乏深入的设计处理。而这些位置对于业主的生活体验又构成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环境行为学的研究中表明,人愿意在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逗留,这样他可以既有对公共空间的参与感,又能看到外面人群或自然中的各种活动,如在阳台向远处眺望、在窗内向窗外看等。好的过渡空间设计能够极大地提高空间的可利用性与灵活性。过渡空间越充分,越有余地,居家的私密性就越强,也越少外界干扰,同时也越有助于体现业主的身份地位和尊严,当然也就越能体现其居住价值。

5 结语

第9篇

关键词:儿童心理;医疗设计;安全性;趣味性

一、儿童医院设计的背景以及主要特征

医院最初的成立是与教堂分不开的,而修女往往扮演着护士的角色。随着城市的发展,医院也逐渐从教堂中分离出来,而如今,人们对医院的需求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人性化医院”的概念也随之被提出。当今的医院的两个主要特征:一接纳病患于医院暂住几天或更长的时间;二以减少病痛为目的,对病人施与专业化的医学治疗。而儿童医院又是整个医院大环境中比例较特殊的一个模块空间,儿童医院面对的就医人群是以儿童接受治疗为主,家长陪同治疗为辅,同时由于儿童年龄以及心智的关系,对于就医空间环境有着以大人更为敏锐的感觉。因此,一个优秀的舒适的儿童医院就医环境对于儿童心理感受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有着积极的影响,反之,则易使儿童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病情好转。所以,当代设计师所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就是要设计出一个以儿童病人为中心,安全系数高,功能多种多样,完全创新型的儿童医院。

二、儿童环境产生心理对儿童就医的影响

儿童环境心理学就是研究周围环境与儿童的心理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讨论儿童行为的一门学科。因此,儿童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12岁以下儿童,建筑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考虑到在儿童就医同时有家属陪同,然而儿童与家属,医护人员的交流时心理活动与心理需求是有明显差异的,所以更需要设计者根据儿童心理变化设计出更合理的人性化空间。一般认为从零到十二岁之间的孩子都属于儿童范围,因此儿童的年龄跨度是很大的,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医院的就医环境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学龄段的儿童主要考虑他(她)的心理活动,减少对医院的恐惧;而婴幼儿主要应该设计母婴喂养室等。因此,在儿童就医时,医院的室内环境会无形地反映在儿童的身上,室内空间的大小,色彩,分割方式,会带给儿童不同的体验。在儿童生病处于身体敏感期间,营造出一个缓解儿童病痛的温馨的趣味性或者游戏性的空间,对儿童身体病痛的缓解有着极大的帮助。比如:儿童医院室内的色彩搭配要柔和且明亮,利用色块的变化来吸引儿童的视线,设计有童趣的装饰增加视觉的跳跃性和流动性等[1]。从建筑学方向来看,国内外有关儿童医院的研究已经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但是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出来看对儿童医院的内部医疗空间进行的研究却很少见。本文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对大量的国内外资料进行研究归纳和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儿童心理学对儿童医院内部医疗空间设计所带来的影响,然后研究出儿童医院内部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

三、根据儿童心理学对儿童医院空间的设计研究

(一)功能分区明确

不仅是在儿童医院设计中,对于任何一所医院的设计者来说,明确的功能分区一定是整个设计的重中之重,不管对于医护人员还是就医人员来说,简捷快速的流线,清晰明确的分区,简单明了的导视,都加快了整个医院运转的速度,帮助就医人员快速得到了治疗不会延误病情,方便医护人缘提高工作效率,使整个医院在快速运转的同时实现功能和利益的最大化。对于儿童医院的设计也应如此,设计者要根据医院内人流分布以及活动时间的长短等,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合理的流线规划,从而使医院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门内部自身相互作用又互不干扰[2]。1.门诊部:门诊部是患儿进入医院最先接触的区域,儿童医院的门诊部一般分为一下四个部分:门诊大厅,预诊处,急诊部和分科门诊单元。门诊部人流比较集中,人员也比较复杂,容易产生病菌的交叉感染或者产生空间的拥堵现象。因此设计者在解决了人流,交通,采光,通风等基础要求后,考虑到患儿以及家属在各个空间所处的时间有所不用,在门诊大厅处应着重于进行等候空间的设计,其他部门的空间不需要过大空间的等候区设计,但是更应注重通道设计,确保患儿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的同时,如若发生大型灾害,能快速疏散人群。2.诊疗部:儿童医院的诊疗部基本设施都比较齐全,主要分区有抢救室,观察室,手术室,急救药房等,所以主要设备有消毒设备和隔离设备。按照不同的医院设备需求,空间划分上就要有相对应的房间。3.住院部:住院部是患儿和家属长期滞留的地方,因此住院部就要最大化地为病人提供最高效的护理治疗。住院部主要由病房,住院药房以及出入院处组成。因为病房是儿童医院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在总平面中所占的面积最大。病房的自然光线充足,可以让病人更近距离地接触到室外环境,清除在长期住院治疗中的焦虑感,让病人和家属都能感受到像在家中一样的温暖。

(二)材料设施的安全性与环保性

儿童医院的材料选择上更加注重环保与安全。根据儿童健康的考虑以及儿童心理学上的分析,在选材上尽量避免出现过去尖锐,冰冷以及有气味的材料,更应该选择柔软或者原生态的材质,例如:实木,原木。皮革等。材料的环保指标也应该严格把关,儿童的抵抗力本来就比成年人要弱,因此设计者更应该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就医环境。儿童的安全意识十分薄弱,因此设计者在儿童医院内部设计上要做到把控每一个细节,从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1)应避免出现大踏步的台阶,设计者更应考虑儿童的尺度。(2)栏杆之间的间距要小于0.1米,防止儿童发生坠落事件。(3)对于各种家具的边角设计时应选用圆弧角,不能有锐角的出现,以防儿童出现碰撞事件。(4)在插座的设计上更应考虑安全性,尽可能设计到儿童够不到的地方,如必须设计到儿童可触及地方,一定在插座外观设计防护盖,防止儿童触碰。(5)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例如:门诊部,药房等要留出充足的空间,应避免发生拥挤,碰撞事件。(6)在卫生间及住院处走廊双侧设计扶手,儿童医院扶手的高度应为0.70m。(7)在无障碍设施设计中,门诊入口以及室内空间的无障碍坡道,考虑到儿童体力关系,坡度比例应设计为1:20,确保儿童上下坡方便。

(三)公共空间的趣味性

1.充满童趣的家具以及配饰:在儿童医院设计中,除了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之外,夸张或者有趣的造型,比如卡通人物的壁画或者家具,鲜艳明亮的色彩,会让孩子马上放下心中的恐惧与戒备,马上融入到整个医院环境中,也会让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找到归属感,对后期的治疗很有帮助。2.医疗器械的造型改变:庞大的医疗器械会给儿童带来冰冷的感觉,会加重他们对医院的恐惧,从而和医院以及医护工作者产生了距离感。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将那些巨大且外观冰冷的医疗器械,设计一些卡通的造型,,加入一个儿童会喜欢的明亮的色彩;或者在治疗过程中,给紧张的小朋友们投影播放一些儿童们最喜爱的卡通影片,让胃痛感觉像在做游戏一样,分散儿童的注意力,会让他们放松紧张的情绪,从而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使治疗过程加快。比如儿童如果不慎骨折,用石膏固定接受治疗,可以在石膏上画上卡通人物,也可以选择让儿童自己作画,这样不仅消除了儿童因受伤产生的自卑心理,也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作力。3.游戏区:在后期康复的过程中,更应该给儿童们设计娱乐场所提供娱乐。儿童医院应该充分重视娱乐场所对儿童治疗和康复的作用,在这里,儿童们不仅可以做游戏,更可以交朋友,好的心情对儿童病痛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游戏区的设计中,最应该重视的是游戏设施的安全性,采用环保材料,经常对游戏设施进行无菌处理,减少病菌的传播,避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产生病菌的交叉感染。

四、家庭化设计

(一)儿童病房家庭化设计

由于儿童不能够独立在医院完成治疗,必须有家庭成员陪同,所以儿童病房在使用上往往需要比成人病房更大的空间。在室内设计中,应在细节处理上贴近居家生活的同时,加入童趣的配饰,比如:小动物图案的吊灯,卡通人物的墙绘,自然元素花纹的床上用品等。使家庭氛围有良好的体现。

(二)公共空间家庭化设计

公共空间最大的特点是加入了沟通功能,家庭化的公共空间设计会让儿童之间促进交流,在交朋友的同时可以暂时忘记病痛。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多加入柔暖舒适的家庭的感觉,会让本身严肃的医院氛围多了一丝温馨的色彩,比如在医院的候诊区或病人的活动区:柔暖的皮革沙发,和谐温暖的灯光,充满张力的墙绘或装饰画,极大了增加了儿童以及家属的安全感[3-4]。

五、儿童医疗空间未来的发展方向

医疗建筑是代表人的生命健康而存在的,因此医疗建筑空间比其他空间显得更加重要。医院的功能性繁多,且具有复合型,可变性。因此在医疗空间设计,特别是儿童医疗空间设计种,医院不再仅仅是追求治疗疾病的一个场所,也是需要通过病人的心理需求和社会的需求营造出一个安静,温暖,童趣的医疗环境。这样的环境也对医护人员本身的救助工作有着积极的帮助,不仅可以消除病人就医的紧张情绪,也可以缓解医护人员疲劳的工作状态。这种以人为本,以儿童体验为基础的儿童医疗空间设计,也为未来儿童医疗空间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方向。在国内外,也已经出现了这种"以人为本"的医疗设计模式的雏形也已经出现。以下两个案例一方面能代表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儿童医院医疗技术和设计,也为今后我国儿童医院设计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一)奇伦托夫人儿童医院

该医院护理模式是以家庭为中心,各种的家具配置都有儿童的尺度,同时在病房设计上都是单人病房,给了患儿和家属绝对的私密空间。在护理区和治疗区在中间又加入了一个中景,延续了生态的概念,讲绿植带入室内的同时,延长了护理病房和医疗部的距离,让儿童减少恐惧感,给儿童回到社区回到家的感觉。此外,奇伦托夫人儿童医院又一个深受儿童喜欢的地方是将动物元素与娱乐空间相结合,比如在急诊部门入口处设计了一个大型的珊瑚礁水族馆。这样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缓解了儿童在进入医院时的紧张情绪。布里斯班当地盛产鸟类,所以将鸟类元素融入医院室内空间设计中也是非常具有当地特色的一种方式。奇伦托夫人儿童医院是一家将生态观念与家庭观念融合的十分完美的一家儿童医院,同时又不缺乏童趣。它也在光照上面大量运用自然采光,更加建立了将室外走进室内的概念。同时在色彩搭配上面,大面积柔和统一的浅色调,局部用亮色搭配出精彩部分,加上绿色植物的渲染,是一个给人以视觉上和心灵上都带来安慰以及美好的感受的儿童医院。

(二)加拿大艾伯塔儿童医院

艾伯塔儿童医院的设计理念是色彩丰富具有变化的积木玩具,致力于实现儿童友好型医院。艾伯塔儿童医院入口有五个,分别针对不同的人群:主入口,急诊入口,医院职工入口,物流入口和定期来访者入口,使各种人群不互相交叉互相打扰。此外,该医院还设置有游泳池,手工艺制作室等,健身室等。让患儿和家属在医院的治疗的时光显得不枯燥。艾伯塔儿童医院的服务宗旨是3H(Hope、Help、Heal),即希望、救助和治愈,该医院致力于创造一个儿童喜欢的,乐于接受的治疗的医院环境,来减少儿童精神上的压力,有利于医治,更快地促进儿童的康复。在装饰上,不管是建筑外观还是内在,都运用了儿童喜欢的积木的形式和绚丽的色彩,对于儿童心理的把握是十分精准的。

六、结语

总之,在儿童医院设计上,我们应该学习国际上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最先进的医疗方式,不过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的同时,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我们国家的当地的特点和国情,设计出符合我们儿童生活的医院[6],在治愈儿童生理病痛的同时,也关爱着儿童心理的成长,让孩子们减少对医院的恐惧,让孩子们都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郑斐匀.杭州儿童医院空间设计探析[J].美与时代(上),2015,(11):80-82.

[3]陈曦.儿童医院门诊部候诊公共空间的设计研究[J].设计,2015,(17):130-131.

[4]林楠,于新宁.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3,(06):261.

[5]建筑事务所.澳大利亚奇伦托夫人儿童医院[J].城市建筑,2015(19):42-51.

第10篇

关键词 户外游憩空间;调查分析;方案设计;项目实施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5-0026-02

“游憩”常常意味着一组特别的可观察的土地利用,或者是一套开列的活动节目单。它包括被称为旅游、娱乐、运动、游戏以及某种程度上的文化等现象。户外游憩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专指在自然游憩地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从事的游憩活动;二是指在户外发生的游憩活动。它基本上都包含以下内容:休闲活动、闲暇时间、满足身心放松的需求。

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和游憩需求规模的扩大,游憩规划思想从私家花园规划逐步发展到公园规划、公园等级体系与市域和组合城市游憩系统规划,从点到线、面,从市区到城市区域,从面向特殊阶层到面向广大公众。户外游憩空间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使用功能,为普通人提供实用、舒适、精良的设计应该是设计追求的目标。

户外游憩空间设计则是对城市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它直观表现城市的精神面貌,提供城市的景观标志,并具有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精神愉悦场所、平衡城市发展、合理利用系统资源、调节土地使用密度、美化环境等多项功能。本文拟对户外游憩空间设计程序做整理归纳。

户外游憩空间设计必须完成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如下步骤:调查――分析――归纳总结――与客户及政府部门协商――方案――汇报修改――方案实施,本文将之简要概括为如下3阶段:设计预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1 设计预备阶段

1.1调查分析与现场踏勘

在设计预备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调查,调查内容分为总体调查和详细调查。前者侧重于对社会因子的调查,投资者意图及使用者调查等,包含的内容为:设计场地的自然、社会总体条件;游人分析;场地利用时间;场地设施需求;第三方影响。后者侧重于对具体环境因子的调查,包含的内容为:自然条件;山地区;滨海滨河区;小气候;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类型;环境等。

1.2图纸准备

设计预备阶段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图纸准备,需要甲方提供或向当地政府、规划部门索取的图纸包括如下内容:地形测绘图、现存并需要保留场地的局部放大图、要保留或使用的建筑物的平、立面图、现状植被分布位置图、地下管线图。

1.3编制设计工作目标

设计者将所收集到的资料,经过分析、研究,定出总体设计原则和目标,编制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2 方案设计阶段

2.1概念设计

方案设计的第一步是概念设计,“概念”是整个方案的雏形,也是将来场地使用者对场地的定义性印象。其内容应包括:规划草图显示场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容量方案的图纸呈现;不同方案初步的成本预测和市场可行性分析,并进行比较研究;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的评价。一般概念性设计会做多个方案进行比较甄选,一些方案因为与投资方的目标、兴趣不同,或缺乏资金等原因而被放弃。

2.2细部方案设计

概念性设计之后是具体方案设计,这其中可能有控制性详细规划或直接进入细部方案之分,其主要内容包括:

位置图(索引图):属于示意性图纸,表示该项目在城市区域内的位置,要求简洁明了;现状图:根据已掌握的全部资料,经分析、整理、归纳后,分成若干空间,对现状作综合评述;功能分区图:根据总体设计的希望达到的目标和现状图分析,确定不同的分区,划出不同的空间,使不同空间和区域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总体设计平面图:场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场地出入口与周边城市主要道路的关系、周围主要单位,或居民区等;竖向设计图;道路设计图;场地建筑布局图;种植设计图;给排水及照明设施设计图;局部设计详图;模型和效果图;设计说明;经济效益预测。

3 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图纸规范,要符合国家建委的《建筑制图标准》规定。施工图纸要注明图名、图例、指北针、比例尺、标题栏及简要的图纸设计内容说明。文字清晰、整齐;图面整洁,线型分级明确,要求分清粗实线、中实线、细实线、点划线、折断线等线型。图纸上文字、阿拉伯数字字体统一,一般说明性文字汉字用仿宋体,字高3.5mm。

施工图纸内容:

1)封皮;

2)目录;

3)说明;

4)总平面图;

5)施工放线图。主要表明各设计元素之间具体的平面关系和准确的位置、道路、广场、桥梁、涵洞、种植设计的种植点、园灯、园椅等小品的设计内容。施工放线图纸应明确画出设计项目范围,画出坐标网格,标出基点、基线的位置,以便作为施工放线之依据;

6)竖向设计施工图。平面图上应确定制高点、山峰、台地、丘陵、缓坡、平地、微地形、岛及湖、池、溪流等驳岸、池底等的具体高程,以及入水口、出水口的标高,水体的常水位线。此外,应标注各区的排水方向,雨水汇集点及各构筑物、广场的具体高程;

7)道路、广场详图。平面图要根据道路系统设计,在施工总图的基础上画出各道路、广场、台地、台阶、桥等的位置,并注明每段的高程、纵坡、横坡的数字;

8)植物配置图。应绘制各植物的种植位置、品种、种植类型、种植距离,以及水生植物等内容。应画出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开花灌木、绿篱、花篱、草地、花卉等具体的位置、品种、数量、种植方式等;

9)给排水、照明施工图。在给排水及照明设施设计图的基础上,表现出给水(造景、绿化、生活、卫生、消防)、排水(雨水、污水),应按市政设计部门的具体规定和要求正规出图;

10)设计概算土建部分:可按项目估价,算出汇总价;或按市政工程预算定额中,园林附属工程定额计算。绿化部分:可按基本建设材料预算价格中苗木单价表及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的园林绿化工程定额计算。

以上图纸按照场地规模和甲方要求设定相应的比例和图幅。

参考文献

第11篇

在Riem景观公园中,GillesVexlard用一种清晰的植物元素层级划分来分解宽广的公园,用差异化种植形成不同特点的空间,更多的是在植物多样性上表达足够的细节设计。他在土地上布置小树林,灌木条带,树篱带和孤植树,而不是密实的树林。小树林只包含单一树种,3万棵树形成特定区域,便于感受空间的尺寸[3],至少100m长的灌木条带是一种引导视线的很好的方式,孤植树醒目而庄重,为草地提供了重音,同时衬托了场地的广阔。除此之外,设计师还为景观公园的周边区域布置了一大片开花植物,调节春天时草坪单一的色彩。具体地说,Riem景观公园在空间塑造方面充分利用植物材料进行空间塑造,划分层级,综合运用了实体占领和实体围合两种空间构成的方式,主要用植物材料代替以往的硬质材料的布置,用植物作为占领物或是围合中的底面、围合和顶面,通过植物的相对体积、位置关系,营造了更加生态自然的空间环境。

1利用实体占领形成空间的设计

Riem景观公园的空间塑造主要采用了植物材料,布置树阵形成空间(用实体占领的方式形成空间)。密林、小树林和绿篱将公园分隔成不同的区域,同时限定了空间结构(见图1,图2),占领物之间的张力可以很好地形成空间感。

2利用实体围合形成空间的设计

在Riem景观公园的空间塑造中,也部分采用了实体围合的方法来形成空间。公园中主要使用交冠的乔木形成绿廊遮阴,此时树冠下的空间内外贯通,既不影响游人视线穿射,同时又营造了空间分割感,起到了很好的构成空间的作用。植物材料具有更重要的空间建造功能,即它能充当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围墙、门窗等多种结构。由它形成的空间是指由地平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成的范围组合。在地平面上,以各类的地被植物、矮灌木来营造范围,垂直面可通过树干、叶丛的疏密和分枝的高度来影响空间的闭合感,同样,高大茂盛植物的树冠也限制着朝向天空的视线,形成顶面[4]。这样由绿色植物构造的空间相比硬质材料有更多的亲和力与自然性,更符合市民对于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要求,因此Riem景观公园成为慕尼黑具有时代特征、美好风景和良好生态的休闲公园。

空间的组织影响空间的设计

空间组织与园林绿地构图关系密切,没有空间,便不能组织风景视线。因此,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有时把全园划分为既有联系,又能独立、自成体系的局部空间。在游人最多、逗留最久之处,如入口处、制高点、构图的中心地带等,安排优美的静观风景画面。在动态观赏的空间组织中,须考虑构图边缘和景色更替,注意景观的节奏规律[4]。

1采用串联、并联结合进行空间组织

Riem公园在景观的组织布置上兼用了串联布置和并联布置两种方式,串联的布置方式能有更好的连续性和流动性,而并联的布置方式更具有可参观性,因此串并联的兼顾集合了两种组织形式的优点,更便于游人游览,在布置方式上也更加具有灵活性。

2利用点、线、面结合进行空间组织

Riem公园的设计恰当地结合了点线面元素,使我们认识到园林设计的另一种作用:以小带大,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达到实效地整合整个公园的作用。

点的布置。在景观中,点的应用能够较好地调节景观的节奏和韵律。从整体来看,园林中的点是相对很小的形,从概念上讲点是没有量度的,也没有连续性。点周围存在一定的影响范围,是点控制的空间,是点得以存在的“场”的环境,宽阔的空间环境有利于点的个性表达。物体的“场”即是它能被人察觉到的极限距离。它是一个区域,可以大得看不到边际,也可以很小。如一片森林,每一棵树都是这个“场”的点,而其伸展的枝干所覆盖的区域定义出树的一个特定的“场”[5]。在Riem景观公园的空间塑造中,所设计的树阵就是以小带大,以点带线的典范(见图3,图4)。

线、面的布置。1)整体线面关系。整个Riem景观公园主要采用了线面结合的布局方式,其主要道路为线,而由道路划分出的区域为面(见图5)。园林中的线是细长的形,与体、面相比具有明确的精致感和轻巧感。在景观布置中,线性的布置具有很重要的视线引导作用。当空间布局采用线性布置如景观轴线,线状的延伸性道路时,这种布置就带有了明确的方向性,这种方向性会对视线产生导向作用,这一设计手法可以用来进一步延续公园的空间。2)局部线面关系。Riem景观公园中,很多的景观都采用了非传统意义上的线面结合手法,所谓非传统指的是不仅仅用线面混合布置来打破单一僵硬的固定模式,而是将线和面完全结合,用笔直的路径和轴线切过大块的草坪。巨大的绿地好像被模板裁剪过,树木长在不规则的多边形上,各个绿地空间用线的形式划分,同时也用线的形式相连接,形成相互的渗透,利用对空间的分隔与联系,打破原来单一的静止状态,产生流动的感觉,同时也产生层次空间的变化,给人们一种规整又不失协调的感觉。3)道路布置。图6是Riem公园路径的形式,以直线形为主。园林空间设计中的线形,有一大部分都来自于对道路的布置,因此道路设置的恰当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空间组织的合理性。

3地形的组织影响空间的设计

Riem公园属于开放式公园,因此为了突出强化公园内的景观特色,并且避免和周围地区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冲突与干扰,回避、消除对园内景色不利的景观影响,在公园边界空间设计中使用改变地形来达到视线屏蔽的目的(见图7)。由于Riem景观公园的地理位置,在晴朗的天气里阿尔卑斯山会出现在地平线上,于是为了统一感的形成,设计师在砾石平原的右侧设计了一个空间,和山脉尺度相仿且相互关联。一个20m高的山丘被生长密实的树木包裹着,帮助公园塑造空间结构。山体依据旧飞机跑道的方向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同时参考周边区域地块的方位感,在山上可以眺望阿尔卑斯山及慕尼黑市中心。

第12篇

关 键 词:小空间 收纳功能 视觉效果

引言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谁都喜欢宽敞、舒适的大房子,然而居高不下的房价使很多人望而却步。小户型由于其低总价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年轻人第一次置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实现舒适生活,保证生活品质,最大化利用中小户型空间,成为室内设计师的重要研究课题。只要设计巧妙,装修合理,小户型也可以构造出大空间。

一个舒适的家无外乎具备两个条件:实用和美观。实用包括能够很好的实现收纳功能,能够保证日常生活的顺利进行。美观要求居住空间看起来宽敞、明亮,装饰效果佳。对于大户型而言,要实现以上的效果十分容易,然而对于小户型,既要实现大空间所具备的功能,还要保证美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研究。

一、消费人群

本文探讨的小户型主要指6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住宅,而小户型的概念定义为具有相对完整的配套及功能齐全的小面积住宅,不因为面积小而出现功能上的缺失。

小户型住宅的主力消费群体为26-30岁的年轻人,20-25岁的人群为辅助消费力量。这样的群体多属于未婚独居,已婚无子女或子女未成年的家庭情况。对应的职业以私营业主、商业和服务行业人员,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为主,多为城市外来人口,经济实力不强,收入尚不稳定。但是他们都具备一个同样的需求,那就是在城市站稳脚跟,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二、小户型住宅特点

小户型的面积主要集中在30-55平之间,由于面积大小的不同,空间布局略有不同。45平方米以下的多为单室套,即只有一个房间,有独立的卫生间,入户门与房间之间作为厨房。45平方米以上多为一室一厅,包含一个卧室,一个客厅,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

不同的布局设计重点也不尽相同,对于单室套而言,要在一个空间内实现睡觉、吃饭、工作和学习的功能,如何合理的进行功能分区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对于一室一厅来说,功能分区问题已基本解决,主要的研究方向在于如何最大限度的实现收纳功能。

小户型住宅多处于交通便捷,生活配套完善的市中心商业区,迎合了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一大因素。正因为地段优势,小户型的单价并不便宜,但是由面积小带来的低总价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另一因素。另外,小户型住宅多为精装修交付,消费者只需购买一些家具、家电即可入住,省时省力,又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第三大因素。

小户型住宅往往具有朝向不好,采光不足等缺陷,如何通过设计巧妙的规避这些缺陷是一个重要的设计难题。

三、设计方法

小户型住宅空间的室内设计,既是设计空间,也是设计生活,合理的空间布局,适宜的流线设计,是决定空间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个人分析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供读者分享与探讨。

小空间设计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实节省了空间,充分利用空间的设计方法,另一类方法则是在视觉上使空间更宽敞的设计方法。要想在小空间设计获得良好的效果,需两类方法综合使用。

首先探讨第一类方法。1.充分利用墙壁空间

有人认为小空间应该选用矮柜,那样看起来会宽敞些,我却不这么认为。矮柜固然小巧,但是相应获得的收纳功能大打折扣,因此就需要更多的矮柜用来储物,这样反而牺牲了更多的地面空间。不如充分利用一面墙壁的空间,把地面空间节省下来。比如把橱柜一直延伸到天花板,充分利用上部空间。[1]而橱柜也并不一定是单调的衣柜,可以做成组合柜的形式,下部做成带门储物柜或抽屉,上部做多层隔板,既可以用来当书柜,也可以做装饰柜,甚至可以把电视嵌入其中。亦或下边做书桌,上边做书柜。这样的组合在实现功能的同时还能起到装饰的效果。如图1所示为几乎充满整面墙的壁柜,既可用于摆放书,也可以摆放装饰品,疏密变化,错落有致,既满足了储物功能,又是一个很好的装饰手段。

2.取消吊顶

吊顶可以使房间层次丰富,便于创造细腻、柔和的灯光效果,在大户型和商业空间中运用广泛。对于小户型设计则不适合。现代人崇尚简约的设计风格,不做吊顶,只沿着墙角走石膏线也能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还能节约成本,层高没有损失,空间自然更加宽敞。

3.使用移动式、多功能、折叠式家具

多功能在一个空间里融合也是一个很好的小空间设计方法。

比如床具可选用床下可储物的类型。床头和床架宜选择单薄、简洁的款式。实木床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沙发选用可展开做为床使用的类型。至于床头柜,在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放弃,用一个小型书桌来代替,兼而具有床头柜、电脑桌、书桌、梳妆台的多重功能。书桌也可以选用带滚轮的类型,可以随时移动位置适应其功能变化。国外曾经设计一种床,白天可以通过气压控制系统竖立着嵌入衣柜之中,晚上睡觉时从衣柜中放下来,在狭小空间里非常实用。

4.吊柜的使用

吊柜是沿着墙壁靠近天花板的储物柜,最大的好处在于不占用地面空间,在厨房设计中运用广泛,具有相当实用的收纳功能,同时可使厨房布局更规整,便于塑造统一的设计风格。如图2所示。至于房间用吊柜,多用在书房,用于存放冬季的棉被再合适不过了。如图3所示。

5.空间开放

隔墙会把空间分割零散,其本身的厚度也会占用部分空间,在小空间里,应尽量使空间化零为整,打破各功能区域的硬性界限。尽量减少室内的固定隔墙,使用轻质、高强、隔音的新型材料或软隔断来分隔不同的功能分区。比如纱帘、珠帘、镂空装饰柜、玻璃等。这些隔断方式既保证了阳光通透,空气的流动,还可以灵活调整空间分隔,在保证相对的隐私性的同时,在心理感受上能够使空间更加宽敞明亮。相互渗透的空间还可增加室内的层次感和装饰效果。例如较小的书房可以选用玻璃做隔墙,有扩张空间的效果。如图4所示,单身公寓卧室与餐厅用纱帘隔开,形成软隔断功能分区。

6.小型家具的使用

家具的形式和尺寸要选择造型简单、小巧的,比如茶几、餐桌、沙发。小户型面对的用户多是第一次置业的年轻人,居住人口较少,不需要体积庞大的家具。如图5所示的小沙发和简易茶几,图6所示的双人餐桌。

7.空间多维度利用

考虑同一空间在不同时间维度上的利用,只要设计得当,就能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根据居住者不同时刻的不同需求变换空间,满足日常生活的功能需求。比如,卧室和客厅之间可通过一个移动隔墙隔开,一般设计成组合柜的形式。白天会客时,可将组合柜推向卧室方向,增大会客区。夜晚睡觉时,再将组合柜推向客厅,扩大卧室空间。通过把组合柜在卧室和客厅之间的来回推移,满足了居住者不同时间段的需求,充分运用了室内空间,实现多维度利用。

以上是第一类设计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在视觉上使空间更宽敞的设计方法。

1.色彩运用

小户型用过于饱满和凝重的颜色容易让人产生压迫和局促的感觉。浅色有延伸空间的效果,因此小户型设计多采用浅色系,尤其是天花板、墙壁和家具。浅色系中的冷色调,能带给人扩散、后退的视觉感受,让人觉得空间比实际更大一些,也能带给人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因此浅色冷色系是个不错的选择,适合用于小户型设计。地板的颜色可略深,使空间看上去更平稳。在此基础上,还应遵循空间设计的一般设计准则,色彩搭配要统一,可用一些鲜艳跳跃的色彩做点缀,比如糖果色的收纳篮,彩色相框等等。[2]

2.横条纹的灵活运用

横条纹有延展空间的视觉效果,因此狭小的空间可贴横条纹墙纸。小户型中的卫生间多比较狭小,墙砖横贴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如果竖贴会使卫生间显得更加狭小,腰线的使用也是同样的道理。如图7所示,横条纹的墙纸,使客厅看起来十分宽敞。

3.镜子的妙用

在合理的位置放置镜子,可以增强房间灯光亮度,增大视觉空间,同时还实现了穿衣镜的功能。例如,在狭长的房间一侧装上镜子,视觉上会扩大一倍。[3]

4.窗帘的选用

避免选用多褶落地窗帘。落地窗帘在当下的室内设计中相当盛行,但是并不适用于小户型住宅。落地窗帘占用更多空间,由褶皱造成的竖线条视觉效果也会在视觉上竖向拉长空间,显得空间更局促。小户型应该选用平整的,与窗户大小一致的窗帘,显得利落、清爽,质地也要选择轻盈一些的。

结束语

最后,在功能性得到保证后,为了美观要把不必要的东西坚决丢弃,同色系同材质是比较好的选择,并要充分考虑摆放位置,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得到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社会各阶层都都应该享受较好的住房权,感受做人的尊严和幸福,因此,小户型住宅设计对于设计师而言是一件义不容辞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田原 杨维. 小中见大—浅谈小户型住宅的室内设计.装饰.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