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应急培训总结

应急培训总结

时间:2022-07-30 11:09:15

应急培训总结

第1篇

一、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监管

(一)加强对安全技能培训机构监督管理。一是加强对安全培训机构技考点从业条件的核查工作,重点核查机构管理制度、人员配备、场地设施、专兼职教师资质、档案管理以及培训班管理等情况。二是加强对安全培训机构培训班日常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通过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重点检查培训班日程计划安排与现场是否一致,授课时间、地点是否随意变更,培训人员考勤签到情况,授课专兼职教师情况,培训内容与大纲的符合性等。随机抽查学员档案管理情况,是否做到一期一档,档案内容要素是否齐全,电子档案及纸质档案是否同时备份,是否与培训学员或单位签订服务协议等,确保安全技能培训落到实处。截止8月底,市富民技校特种作业安全培训新训人员397人,特种作业安全培训复训人员200人。

(二)加强对安全技能考点的监督管理。一是加强对考试工作流程监管,强化工作,督促富民技校加强考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完善考试场地建设,运用科技手段进行考试人员身份识别,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杜绝人员替代考试。二是强化考试过程监管。督促考务人员严格按照考试纪律要求,严格实操考试标准,注重考试全过程监督,并填写好监考场记录。三是加强考务人员管理。对于考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营私舞弊,收受好处,为考试对象提供帮助或便利,一经查实,一律严格从重予以处理。截止8月底,特种作业安全培训新训人员397人,考试合格人数271人,新训合格率达到70%左右,特种作业安全培训复训人员200人,考试合格人数160人,合格率达到80%。

(三)加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一是检查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计划制定情况,重点针对工作制度、培训方案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培训资料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检查企业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督查企业对主要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员学校教育、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完成情况,督促企业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资料归档工作。三是检查特殊时段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针对离岗重上、新转岗、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等需进行岗前培训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检查。

二、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安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部分微小企业不够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未制定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方案,培训内容有待继续完善,培训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还有一定差距,更须加强实际操作的培训。

(二)部分从业人员参与安全培训的积极性不够,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道或不想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三)部分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档案资料未及时归档,安全培训资料散乱、遗失现象时有发生。

(四)安全培训机构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经常性学习交流不够教,培训教研活动有待加强和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对培训机构及考点的监管。督促培训机构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教师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安全培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严格做到持证上岗,规范培训教学;严格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严格培训收费管理,向学员、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培训质量,不断提升学员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督促考点承办学习,进一步加强考点建设和管理,加强考务人员廉洁自律教育,严格考试纪律,树立良好的考风考纪

(二)强化对企业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以执法促改进,督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努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素质和业务水平,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安生生产的基础,对不同的岗位采取因人、因工种施教的方法,做到培训内容符合岗位需求、培训工作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学习人员的学习需求,保证培训质量。

(三)加大安全宣传力度。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文化三下乡、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安全生产发展理念,普及安全生产知识,促进人民群众转变思想认识,认清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主题主线”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的核心任务,按照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要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动员”的原则,以提升政府应急处置能力为核心,以加强公众应急避险和应急救助教育为重点,以应急知识“六进”(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为突破口,加快推动应急文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全民参与的应急管理宣教培训体系,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总体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创新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思路,多渠道打造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平台,多形式丰富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内容,多途径开展应急避险教育,力争实现应急避险和应急救助教育全覆盖,进一步完善“意识—知识—技能—能力”的特色应急避险教育模式,确保珠江三角洲地区应急避险教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到“十二五”期末,公众特别是学生、幼儿应急综合素质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切实提升,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切实增强,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更加理性有序、科学高效。

三、主要内容

(一)大力开展应急管理法制宣教培训,提升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广泛宣传普及国家、省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重点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普法工作。通过普法,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的法律意识,增强各地、各有关单位履行应急管理的责任意识,普及公民自觉参与应急管理的公民意识。

(二)大力开展危机应对能力宣教培训,提升干部队伍应急能力。加强各级应急管理干部综合能力培养,熟练掌握各类应急预案,精通应急准备措施,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提高统筹协调、现场指挥和媒体沟通等能力。建立长效培训机制,每年组织应急管理干部开展封闭式培训。依托省应急平台体系,通过组织应急预案桌面演练,检验应急管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大力开展专业应急救援知识宣教培训,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实战水平。加强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知识培训,达到熟练掌握应急救援和安全防护技能水平;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尤其是应对巨灾和综合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通过组织经常性的“双盲演练”和跨区域联合演练,检验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四)大力开展应急避险知识宣教培训,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积极、有效推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针对学生、幼儿等重点群体开展每周1小时、以应急避险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应急避险演练,加快建设中小学生应急知识教育基地,确保公共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共同营造“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开展对高危行业从业人员的强制性安全培训,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充分依托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教育机构,加强对本省新成长劳动力、在业在岗职工的应急知识培训。充分发挥居委会(村委会)的作用,通过设置社区(村)应急知识宣传室、宣传栏,强化社区(村)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切实消除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的“盲区”。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要按照《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有关要求,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

(五)大力拓展应急管理宣教培训渠道,打造多元化、全方位的宣教培训平台。推进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等应急管理宣教培训机构建设,加强与国内外其他相关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建立健全各地、各有关单位应急管理专门网站(网页),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应急知识;开展面向公务员、专业人员和公众的网上培训,打造应急管理宣教培训网上平台。加快建设应急避险模拟体验馆,对公众进行体验性、感知性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应急气象频道、报刊、应急管理微博等,多管齐下进行应急避险宣传教育,确保实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画面,报纸有文字,网络有信息,基地有体验”。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探索建立应急管理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六)大力弘扬应急文化,共同营造“齐学互助”良好氛围。每年定期开展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竞赛,组织举办应急知识宣传专场文艺演出。认真总结“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经验,打造省、市、县(市、区)“永不离开”的应急知识宣讲团。借助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深入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培训下乡活动。大力发展应急文化创意产业,在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影视制作、软件设计等领域积极培育一批应急文化品牌产品、品牌企业。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各地、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订相关工作方案和工作规划,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级财政要在经费上予以积极支持。

第3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红十字会总会等15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中国红十字会关于广泛深入开展救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关于转发省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根据《关于印发dw市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应急救护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立足于现场,对受灾人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是尊重生命、促进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应急措施。国务院总理同志为此作出“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培训,增加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的重要指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镇突发事件呈现多发、易发的趋势,各种自然灾害和意想不到的事故随时可能威胁人们的生命。无数惨痛的教训告诫我们,掌握自救互救技术已成为当今人类求生的基本需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使广大市民掌握最基本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在意外伤害发生时,能及时、正确地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减少伤残、挽救生命,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基础性社会工程,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以“向广大市民宣传自救互救应急知识”及“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以“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为已任,切实开展群众性初级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普及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政府重视、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初级应急救护培训新格局。

三、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全镇的初级救护知识普及率和救护员培训发证率力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突发事件发生时,受灾人员及救援人员能够及时、正确地实施自救互救、防灾避险,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力争到2012年底达到以下指标:

(一)每个村(居)委会的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20%,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持证人数与总人口比例不低于1∶300。

(二)高危行业从业人员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40%,救护员培训发证率达到4%。

(三)普通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人员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到20%,救护员培训发证率达到2%。

(四)初级救护培训普及人数与总人口比例不低于1∶300。

四、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是现场的、初级的、群众易于掌握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大纲》规定,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四项技术,现场心肺复苏、创伤急救基本技术;

2、中毒(化学和食物)、触电、溺水、烧伤等意外事故及家庭急救的紧急救护知识和技能;

3、公共安全、防灾避险基本知识技能等。

五、培训方法与步骤

全镇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在2009年下半年全面启动,力争成为全市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典范镇。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4篇

根据市政府年实事项目――群众性现场急救培训、普及工作(以下简称现场急救培训)的要求,现就我镇年现场急救培训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开展以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避险逃生为内容的现场急救培训,是降低人类意外伤害程度、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方法,因此,做好这件利国利民的实事,对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今,一些先进国家已在现场急救培训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掌握和了解现场急救技术、知识的人越来越多,现场急救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趋显现。

各村、居、公司、企事业单位要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镇红十字会的指导下,加强对本单位现场急救培训工作的领导,确保市政府实事项目在我镇得到全面落实。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根据区红十字会对我镇下达的工作任务指标(按各镇户籍人口数分配),年内,镇要完成170名救护员的培训和1374名现场急救知识普及对象的任务。上述工作任务按各单位人数,分解到各村、居、公司、企事业单位(见附表)。

镇红十字会是本镇此项工作的组织牵头责任单位,负责起草下发全镇现场急救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协调全镇现场急救培训的日常工作;会同有关方面落实现场急救培训站场所1个,负责全镇救护员的培训和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

各单位根据要求制定各自的实施计划,通过培训建立健全救护员队伍,按下达的指标开展并完成现场急救知识普及工作,完善本地区突发性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护网络体系。

三、把握节点,有序推进

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现场救护培训工作份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准备阶段(4月)

召开本镇现场急救培训工作会议,下发有关实事项目的文件和下达各单位现场急救培训人员分配数;制定年现场急救培训计划,安排、落实受训对象;落实师资的培训任务;落实救护培训站(点)场所;积极做好急救培训器材的购置工作。

2、全面展开阶段(5—6月)

根据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的要求,对所辖地区重点行业人员、社区居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急救技术、知识培训,完成170名救护员的培训和400人的普及工作。

3、继续推进阶段(7-9月)

继续做好对所辖地区重点行业人员、社区居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现场急救技术、知识培训与普及工作,完成980人的普及任务;并在开展现场急救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本地区、本单位对突发性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护网络体系。

4、评估总结阶段(10-12月)

做好现场急救培训的扫尾、总结和迎接上级考核验收的准备工作;对全镇的现场急救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

四、注意事项与工作要求

第5篇

关键词:院科二级;应急预案;情景模拟;应急能力;演练效果

护理工作具有高风险,多变性,除了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业务技术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应急能 力[1]。应急预案主要指对意外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方法[2]。相关研究认为,护士在突发事件救治的心理反应中紧张和恐惧排第一位。为形成所士稳定的职业心理品质,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我院护理部自2014年成建制组织临床护士进行院科二级应急预案知识培训和情景模拟应急演练,现将演练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现有31个护理单元,50岁以下临床护士562人,均为女性,年龄19~50岁;学历:中专62名(11.03%),大专311名(55.34%),本科189名(33.63%);工作年限1~28年;5年护龄343名(61.03 %)。

1.2演练方法 演练分为院级演练和科级演练。

1.2.1院级演练 护理部成立应急预案演练培训小组,在已修订完善的院内35项应急预案中,根据事件危害程度、涉及范围、需要多方协调等项目打分,选出排名前十位的应急预案,选定演练科室,并组织临床护理骨干培训。演练科室护士长根据应急预案流程拟定情景,对参加演练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制定演练脚本。首先由指定科室进行科内演练,护理部应急预案演练培训小组人员观摩演练全过程,及时讨论、整改、修订;最后组织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及一名护理骨干观摩演练培训全过程,并以此为模板要求护士长回科室后组织全科护士,对科室涉及的相关应急预案进行模拟演练培训。

1.2.2科级演练 由护士长组织,以护理部下发的应急预案为依据,结合本科室特点设置演练情景,明确角色职责,组织全科护士分组演练培训。可邀请医生和实习护生参加,演练护士3~5人一组,做到人人参加,并更换演练角色。演练结束,进行演练人员自评,组长、护士长点评,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完善演练流程,并填报应急预案演练评价表至护理部应急预案演练培训小组。

1.3评价方法

1.3.1自行设置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在演练培训前、后对演练护士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了解护士在演练培训前后对自身应急能力的满意程度。内容包括应急处理能力,应急操作能力、急救仪器的使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演练培训方式。问卷回答方式为“满意”或“不满意”,当场发放562份,收回有效问卷547份,有效率97.33 %。

1.3.2理论考试 考核采用闭卷方式,由护理部统一命题,分别于演练培训前后对参加演练的临床护士统一组织考试。内容包括院内临床常见护理应急预案流程及护理急救相关理论知识,前后二次难度相当。

1.3.3应急操作考试 采用百分制,设置一情景案例,3~5人为一组,每人选考一项,共同协调完成操作。评分标准参照本省统一发行的护理技能操作规范,但分值适当做了调整,包括病情评估全面、快速、准确20分;操作步骤合理规范、流程正确60分;整体流畅,沟通有效,协调配全好、忙而不乱20分。

2 结果

2.1演练培训前后护士对自身应急能力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比较,见表1。562位护士(100%)都认为此情景模拟演练培训方法优于理论讲座培训。

2.2演练培训前后护士理论及操作成绩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增强护士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理论考试中护士均知道在抢救过程中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述核对一遍,但是在早期的演练中很多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易忽视了复述核对环节。药物三查八对制度是核心制度,理论上人人知晓,但实际操作中很多护士易忘记操作中及操作后查对。强化演练培训后,复述核对、操作前、中、后查对行为常规流程化。临床一线护士普遍存在阅历少,经验不足,观察不到位现象,对患者病情变化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判断。以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时的情景模拟演练为例,经过反复的情景模拟演练后,遇到患者早期出血症状时即便低年资护士也能及时判断,把演练情景再现,根据演练流程的记忆,给予及时处理,确保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有效的救治。

3.2提高护士的应变能力 护士遇到突发事件常会出现不知所措、紧张、混乱和顾此失彼现象。抢救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任何一个抢救中的护士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抢救工作,护士的状态直接影晌患者病情的转归[3]。护士经历了反复演练培训患者导管滑脱、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患者转运途中突发病情变化、患者发生跌倒(坠床)、抢救中仪器设备故障等,抢救中家属提出种种要求等等的情景模拟演练,渐渐能够做到冷静、沉着地进行抢救,同时以最快的方法准确联系到相关部门处理故障或调用仪器设备,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及时的治疗,与家属有效沟通,化解潜在纠纷隐患。

3.3完善护理应急预案流程 情景模拟演练不是流于形式的演练,也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考核,而是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结合以往经验,以患者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为目的,在演练中设置最坏的情景和障碍,针对本科室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或突发事件拟定演练情景。合理的应急预案是演练的基础。雷雪贞等[4]认为,应急演练有助于发现急救人员在执行预案和流程中存在的不足。各科室总结演练中发现的预案、流程存在的不足,反馈到护理部,有利于护理部对应急预案流程的修订,确保应急状态更流畅,护理流程更快捷,护理质量更优质。

3.4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通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发现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如抢救分工不明确,物品准备不充分,法律意识淡薄,行动迟缓,未能争分夺秒地实施现场救护措施等。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组织护士再次演练,并将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及病情评估判断、配合抢救等各环节贯穿于整个演练过程中,从而提高护士急救应急能力,真正达到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风险应急实战有效性的目的[5]。

参考文献:

[1]叶小兰,杨芳,罗丽铭.开展场景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士综合素质[J].护理杂志,2011,28(5B):62-63.

[2]陈伶俐.情景剧表演在护理应急预案培训中的探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28(4):359-360.

[3]江琳,孔悦,殷婷婷.我国灾难救治中护士心理素质的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12,29(6A):35-37.

第6篇

1 培训内容

1.1 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专科急救仪器及专科操作的培训;科内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抢救病人时的医护配合;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

1.2 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准确接听出诊电话;保持出诊箱、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和药品的完好并熟练使用;现场处理危重患者医护1对1时的抢救配合;院前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1.3 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包括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各种应急预案、其它与急救相关的知识培训。

2 培训方法

2.1 评选科内培训员及护理小组长:由护士投票评选出来的有高度责任心,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专门负责科内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并定期参加护理部的培训及考核。

2.2 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

2.2.1 总结近年的抢救病例、常用急救仪器、专科操作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各级各类护士急救技术操作培训表,要求掌握的急救技术操作首先集中由培训员示范讲解要点、难点,分组由护理小组长负责指导完成练习,对一些不规范、不合格操作及时指出并讲解。

2.2.2 抢救时医护配合很重要,护长总结抢救病例时医护间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该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培训,使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对院内转运时曾出现的问题(氧管未固定脱落、尿管脱出 、输液管接头脱离未发现、改变后至病情变化等)集中学习,大家共同探讨改进措施,提高院内患者的安全转运。

2.2.3 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每月进行1次模拟突发事件的演练,制定演练方案,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使护士加深印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2.2.4 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每年举行2次以小组为单位的急救技能比赛。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培训,并设立奖励。这样大大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同时又鼓励和培养了护士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2.2.5 新护士包括见习期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带教:由年资高的护士跟班带教, 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式的讲解,让新护士带着问题看书、看示教。 2.3 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

2.3.1 出诊电话接听很重要,地址及病情清楚明了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如模糊不清导致时间花在找地点上,医疗纠纷就会发生.护长专门为如何接听出诊电话设立课题培训,使护士接听出诊电话时更有条理。

2.3.2 保证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及药品的齐全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前题,护长对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上的氧气瓶实行封条管理,并实行小组负责制,小组长负责组员的培训并共同完成物品的管理,保证物品齐全无过期,并记录在册,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物品的完好率、护士对救护车上的仪器掌握的程度。

2.3.3 现场危重患者抢救时医护1对1的情况下,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根据医生的反馈及翻阅出诊单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抓重点地培训,例如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应以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适当的气道管理为主,而非先使用药物[1]。通过培训使护士懂得如何与医生进行沟通配合以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流程,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对需长时间转运的患者特别是山区道路转运危重病人时更要做好转运前、转动中对策的培训[2],使患者安全转运,减少医疗纠纷。

2.4 急救知识的培训: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2次和护理查房1次;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进行讲课,内容要求与工作密切相关,平时容易犯错及要注意的问题,常见急病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所学内容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复习,并作为次月的晨会提问内容。这样可加深记忆。对常见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贴于抢救室,护士随时可学,并定期集中护士进行培训学习。对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要求熟练掌握。小组长督促本组护士学习,护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来提高护士的记忆。积极参加护理部举办的急救知识学习班, 为做好专科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5培训后考核:抽查护土抢救车、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内物品的取物时间要求在5-10s内完成。急救知识的考核:护士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进行考核,当月制定好次月提问的内容,包括急救药品知识、急救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应急预案,合格分>90分。每2月进行一次笔试考核,合格分>90分。见习期护士每月急救护理常规理论考试1次,合格分>90分。急救技术操作的考核:徒手心肺复苏术每年考核2次,要求合格率100%。护士长每个月指定抽考1-2项急救技术操作,每半年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等考核一次,合格分>90分。成绩列入护士考评表。考试不合格与质控挂钩,并补考至达标。

3 体会

3.1 规范的专业培训计划有助于护士又快又安全地获得专业训练, 但在实施中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可pcda循环动态调整,以保证培训计划工作圆满完成。例如在培训的操作及业务学习可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选题;当月的学习内容制定为次月的提问及考核的内容,以加深护士的记忆。

3.2 培训计划及考核记录让每一位护士对自己的护理工作有了正确评估,了解工作中的不足、差距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从而提高整个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工作。 2009年至2010年没有出现抢救患者时因技术过失而引起的投诉和差错。医生对护士急救技能及抢救配合的认可率为95%,未发生因接电话不详或转运过程的不安全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

3.3 通过对突发事件的演练让护士在抢救及处理突发事件时能分清轻、重、急、缓,并快速、准确地执行各项抢救治疗护理措施,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了急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突遇病情变化,医生未到达之前的宝贵时间内能积极做出反应,给予急救措施。

3.4 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做好对本组护士的引导工作,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在护理工作中融会贯通,使护士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学习,培养了一批集多专业护理技能于一身,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应变能力强的急诊科护士,同时提高我院的急救护理水平。

参 考 文 献

第7篇

关键词:情景模拟;神经内科

护士应急能力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能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和护理的能力,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年龄较大,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复杂多变,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及早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对护士的应急能力要求较高。轮转护士年资较低,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欠缺,为了提高轮转护士的应急能力,保证护理质量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2012在本科室轮转的护士36名,均为女性,年龄在(21.3±3.6)岁,工作年限6个月~2年,学历:本科6名,大专24名,职称:轮转护士。

1.2培训方法与培训内容 护士长对轮转护士进行统一理论培训,培训内容为本科室危重症病情观察要点、科室各危重症抢救流程、医嘱执行制度及常用抢救药物剂量、用法、使用注意事项,带教老师对轮转护士进行统一技能操作培训,培训内容为基础技能操作(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协助患者翻身侧卧、经口鼻腔/气道吸痰、氧疗、留置导尿术)和专科技能操作(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微泵),并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编写本科室常见危重症急救场景,如脑疝、肌无力危象、癫痫持续状态等,并与本科室主任医师进行核对校准,由该医师承担医生角色,轮转护士根据每次轮转人员数分别承担抢救中各护士角色,另找本科室护士两名,一名承担患者角色,一名担任患者家属角色,护士长担任旁白,对在抢救过程中患者病情及突况进行场景设定,带教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分析,并同护士长一同做最后总结。在情景模拟实践中,轮转护士根据所编写场景自行准备相关的操作仪器、操作器械,并轮流承担抢救过程中各护士角色。

1.3培训后评价 情景模拟训练后的点评是情景模拟的关键[2]。我科在根据李莉、张德荣,郭华英[3]对应急能力的分类(包括病情观察能力和应急配合能力,其中病情观察能力包括①主动巡视耐心倾听、②观察要点掌握、③观察方法准确、④病情评估准确、⑤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处理、⑥记录及时准确,应急配合能力包括①急救物品准备齐全、②操作规范迅速、③急救药品名称剂量、用法准确、④急救过程中情绪定、沉着应对、⑤抢救程序化配合主动迅速、⑥口头医嘱复述后执行)的基础上自制评价表,由护士长带教老师根据该表对轮转护士训练前后应急能力进行评价,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对本科室参加培训的轮转护士进行点评总结。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P

2结果

2.1 36名轮转护士情景模拟培训前后应急能力比较,见表1。

2.2效果评价 演练培训后轮转护士的应急能力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

3讨论

护理人员的成长具有实践性和晚熟性的特点,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掌握、积累和提高[4]。情景模拟教学法作为一种虚拟实践性操作[5],相较于传统教学法更具有针对性、直观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考察和培训了护士的应急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沟通能力[6]。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对轮转护士进行应急能力的培训,提高了轮转护士的急救水平、病情观察能力、急救配合默契程度及对突发、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强化了安全意识及法律意识,规范了护理技能操作,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提高了护理质量,并促使轮转护士临床实践技能方面的自信形成[7]。

参考文献:

[1]肖顺贞.护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6.

[2]葛学娣,凌霞,黄莹,等.情景模拟法在临床护理急救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08,25(13):38.

[3]李莉,张德荣,郭华英,等.骨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6,21(4):63-64.

[4]蔡虹,姚莉,孙红,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0.

[5]华洪珍.论情景教学模拟中教师的责任与角色定位[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5):10.

第8篇

【关键词】药品检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措施

【Abstract】drug safety emergency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is the drug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alyzes the important link of the drug safety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the deficiency,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for reference.

【Keywords】drug inspection,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measures

应急管理是人类正面地、主动地去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其管理体系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完善。包括假劣药及药品不良反应导致的药害事件在内的药品安全突发安全事件是当前公共卫生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为必须加强药品检验系统的应急管理建设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建立一套立体化、全方位、综合性、多层次的应急管理体系,准确透明的信息发布体系,有效运行的检测、预防、监督体系,储备充足的物资保障体系,刚性保障的法律体系,科学先进的评估体系。下面着重探讨如何加强药品检验系统中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1 药品安全应急管理的经验

我国密切关注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经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以法制、体制、机制以及预案为基础的立体体系网,在以后的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大众的利益。我们从中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经验:1、法律方面,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为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法律依据;2方面,国家及省市市县三级相继颁布了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其他诸多方面也做了探索。目前,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但是当面对突发性药害问题时,仍没有妥善的应对策略。这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2 药品安全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突发事件响应速度和快速决策能力不足 应急管理的基本准则是快速响应,它直接影响应急管理成效。目前还有许多因素影响药害事件的处理,如指挥不协调、指令不畅通、响应不一致等。

2.2 应急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只有在得到资金上的保障才能最终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由于资金不足,政府财政支付只能应对少数突发事件,无法应对所有的危机。所以,要想有所突破,必须解决资金问题。

2.3应急培训工作开展不够充分 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和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开展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扎实落实各预案才能有条不紊的推进应急管理培训工作。

2.4风险评估机制缺乏 风险评估机制对遏制要害事件的发生能够发挥积极的预警作用。虽然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预警发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5与公共舆论和媒体沟通不足 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往往发生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后,便会在社会上流传不真实的信息,这样无形中加剧了社会的恐慌。

3 加强药品检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措施

3.1 工作机构与职责 首先,成立一个由药品检验机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相关部门科室负责人为组成成员的应急管理领导组织机构,一旦出现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由应急管理领导组织机构统一指挥,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通力合作,协作处理整个突发事件。

3.2 组织指挥体系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在处理突发事件的级别和检验工作时,能及时的作出快速、高效的应对。该体系应由4部分组成:应急检验领导小组、专家技术小组、综合协调小组及应急检验工作小组,各小组之间,要明确工作职能,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转贴于

3.3 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一套完善、有效的应急预案,主要涵盖应急保障、监测预警、应急检验、信息通报、考核评估等5个方面——这是应急检验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只有在遵循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在实际的突发事件中,合理安排,有条不紊的应对。

3.4 应急信息报告 根据应急管理预案的相关规定,一旦接到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并向相关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分合理利用3种方式:初报、续报及处理结果,进行汇报。一般而言,初报是在接到任务2小时内,通过电话,直接汇报任务的初步发展情况;续报是基本查清事件后,对事件的起因和进展做精确的书面或网路报告;处理结果报告是向有关部门书面总结事件处理过程中所应对的策略、事件发展全过程及结果。

3.5 应急实验室网络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公共卫生实验室资源平台,对各个部门和学科的资源做出整合,建立一个具有多维度、多领域的,能协调统一管理的综合应急实验室网络平台,应对复杂的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此平台,在平时,可以做日常监督管理等工作,一旦出现突发药害事件,就是应急处理平台。应急实验室网络应吸收有资质的实验室,完善整个平台,提升实力,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有次序,有规划的应对,为突发事件的解决提供有力的帮助。

3.6 后勤保障 后勤部门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设备信息数据库系统,并保证应急器材和设备的供应以及搭建完备的实验环境。在应急检验的第一时间,提供完备的设备信息,保证检测的顺畅进行。

3.7 培训演练 由于应急检验有部门、人员多的特点,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专业,制定配套的应急培训。通过培训,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让相关人员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及技能,在相应培训完结后,要对培训给出相应的绩效评估,如:知识的掌握、培训满意度等方面,并要通过书面和模拟等各种方法来检测演练的实际效果。通过培训和演练,使得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协调能力已经指挥能力得到提高。

3.8 总结评估 在处理完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后,应组织专业人员,从应急准备、保障评估、应急处置措施评估以及处置等方面进行效果评估,并完成总结评估。通过对事件处理过程的总结评估,要总结经验教训,做的好的方面要继续保持,做的不好的方面,要积极改进,找出问题所在,并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急处理预案,提高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4 结语

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非常重要,是整个药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其中,药品应急检验工作有很强的突发性、紧急性、强制性,要求实验室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测、鉴定,得到最后的精确结果,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所以,我们要从工作和技术上加强管理,提高各类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安,李铭禄,陈宁,等.现代应急管理的若干理论与实践新思路[J].科技与社会,2008,23(6).

[2] 江德元.中国食药安全应急初具轮廓,四块“短板”待补[J].望,2010(6).

第9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应急处置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代城市的规模和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复杂,对电力供应的依赖也日益增强,城市生产能源、生活保障、通讯等都离不开电力供应,安全可靠的供电是城市稳定的重要因素。现代城市电网规模较大、结构复杂、联络广泛,电力突发事件具有危险源多、次生灾害多、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等特点。一旦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电网极易受到影响,造成供电中断,给城市功能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因此,研究提升供电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3年前,我国对应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灾害管理方面。2003年的抗击“非典”,暴露出我国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如信息渠道不畅通,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不健全等问题,应急处置能力还较弱。“非典”之后,国家下决心全面加强和推进应急管理工作。2006年国务院《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国家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给出框架和依据。国家电监会、国家安监总局也分别对电力企业的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培训演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国家规定和要求,南方电网公司2007年《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2008年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14个专项应急预案,框定了南网公司系统的应急管理模式。

严格依从于南网公司的应急管理模式,玉溪供电局经过两年多建设,基本建立了以应急预案系统、应急保障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及应急运转机制为主体的应急管理体系。笔者认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影响及提升供电局应急处置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应急指挥系统运转效率、应急培训及演练的广度与深度。

2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的探索和思考

2.1改善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可为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供有效支撑。

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目前南方电网公司系统的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三类。不同种类的应急预案,其编制目的和作用也不相同。提高三类应急预案的编写质量,可从系统层、操作层、执行层三个层面分别提升供电局应急处置能力。

2.1.1 综合预案的编制应系统、全面。

综合应急预案是针对供电局整体,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共性方式、方法、原则的说明,是供电局应急管理体系的纲领文件。编制综合应急预案,应充分理解国家、行业、上级单位对应急管理的相关规定及要求,充分分析本单位面临的各类突发事件风险及应急资源情况,对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与处置的通用流程等作详细说明,从源头对本单位应急管理体系构筑总体框架。所谓“纲举目张”,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对全局应急管理水平提升具有牵引和奠基作用。

2.1.2 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具体、明确。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较为典型的突发事件(如电网事故、设备事故、人身事故、自然灾害等),明确其应急程序和具体的应急行动方案,是供电局应急管理体系的骨干文件。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应突出“专项”,即专业性。在依从于综合预案的前提下,专项应急预案应从本专业出发,深度分析对应的突发事件风险及内部可调用资源、外部可联动资源,拟定明确、具体的处置流程及措施。专项应急预案按专业对综合应急预案提供支撑,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专项应急预案应可直接作为应急指挥机构的行动指南和操作脚本。

2.1.3 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应简洁、明了。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是供电局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文件。突发事件现场作为应急处置的“第一地点”,是最直接的信息源和处理终端。综合预案的框架构思、专项预案的骨干支撑,都需要在现场处置方案得到落实。同时突发事件现场又是最需要快速反应的场所,及时、正确的第一时间处理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基础,意义十分重大——以触电人身事故为例,伤员触电后实施急救的黄金时间仅仅只有几分钟,只有现场迅速正确处置,才可能挽救生命。因此,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必须突出简洁、明了的特点,依从于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以最少的文字描述最重要的流程和信息——如详细行动步骤及顺序、信息报送方式及渠道、注意事项及特殊要求等,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实际运用中,也可以图表形式具体体现并张贴,以达到一目了然的目的。

2.2提高应急指挥系统的运转效率为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供根本保障。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另一个重点是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应急指挥系统对于应急处置的作用,就如同大脑和神经系统对于人体的作用,是根本因素。笔者认为,应急指挥系统的运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流运转、判断与决策、资源调配、指令执行与反馈,其中信息流运转联络其他三个要素(见图1)。因此笔者认为,提高应急指挥系统的运转效率,关键在于信息的高速、准确流转。

图1 应急指挥系统运转过程

2.2.1 应急指挥机构应明确、唯一。

应急指挥机构是大脑。多个应急指挥机构并存,必将导致多头指挥,指令的权威性与有效性将互相排斥或交叉,造成信息混乱,直接影响应急处置工作的开展。

实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供电局应明确突发事件所对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并对应于每一个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唯一的组织机构履行指挥职责。响应级别及指挥机构的确定和对应,应在管理标准或应急预案中具体给出,并在全局范围内进行协调和统一,确保规范性和一致性。如:专项应急指挥部和局应急指挥中心的关系和区别、各自的职责和指挥权限等,应给予明确描述。

2.2.2 信息接口和信息通道应明确、唯一。

突发事件发生后,对信息报送、指令传达的要求是快和准。从国家到行业,再到南网公司,各级应急管理机构都对下级报送信息的时限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信息流转快速准确,必须明确各信息接口和信息通道,在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中应明确信息报送对象联系方式、时限、内容要求等内容。同时,为了减少事发现场和下级单位信息报送工作量,信息通道宜唯一,或尽量避免辐射式报送。如,在信息报送要求未整合的情况下,若变电站现场发生一起设备事故,当值负责人在组织现场处置的同时,还需分别向调度、生技、安监、变电管理所等部门报送信息,短时间内信息报送量过高,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2.2.3 应组建强大的信息处理组,避免信息堵塞。

应急工作组是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部分。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过程中,工作组的数量和种类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信息流“处理泵”的信息处理组,应是必不可少且应强化组建的。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信息处理组承担信息接收、统计、分析、汇总、及上报等工作,是信息流运转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信息工作组配给资源不足或运行不畅,势必造成应急处置过程中大量信息无序流转或堵塞,甚至出现错误支持信息提供给决策层,导致错误决策。

考虑到上述因素,信息处理组不应临时组建。应在专项预案中明确信息处理组的固定人员(包括B角)、职责、工作流程,并实现表单化。通过日常演练磨合,充分准备,应急处置时才能做到高效快捷。

2.2.4 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可为指挥系统运转增效提供强力支持。

网络和视频系统的广泛运用,可极大提升信息流转频率和实效。主动运用南方电网公司应急指挥信息管理系统,减少对下级单位信息索取,亦可大大减少信息流量,增加流转效率。在日常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除注重信息化硬件平台建设外,还应加强运用能力培训,使信息化手段能够真正为系统运转增效服务。

2.3普遍、深入的应急培训和演练可为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供基础环境。

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的概念,实际上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针对应急预案、应急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大型工机具使用方法、生命自救互救的学习,可称为应急培训,示范性、检验性应急演练,也可作为应急培训。两者目的都是促进应急相关人员对应急管理体系的熟悉、对应急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

2.3.1 宜采用“普遍培训、重点培养”的方式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

我们企业的应急队伍和应急专家组都是基于生产技术和管理骨干建立起来的,成员并非专业应急抢险人员,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一支“24小时待命”等待抢险任务的应急队伍。鉴于日常生产工作地点的离散性以及突发事件发生的不可预知,要做到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最快速度派遣抢险队伍赶赴现场,就必须做到各专业部门随时能够派遣熟悉应急管理的技术人员到位。因此,针对“固定名单”的应急培训和演练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应采用“普遍培训、重点培养”方式,对几乎所有员工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对其中的骨干组织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此种方式对于“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有较大支持。

2.3.2 培训和演练应关注深度,务求实效。

员工的应急意识、知识、技能,以及对应急管理体系的熟悉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员工应急意识、知识、技能,培训和演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盲目和浅尝辄止的培训和演练,对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未必有效,反而可能有害。因此,培训和演练的实效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提高培训和演练的实效,关键有二:一是要有的放矢。要明确目标,根据目标分解制定培训、演练计划,分批次、有步骤地组织开展,逐步实现目标;二是要闭环管理、持续改进。针对每次培训和演练认真总结分析,查找问题,逐一落实解决,拟定下阶段改进方向。

3 结束语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在电力企业推进实施时间并不长,国家对于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正处在在发展中。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对于提升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的研究和探索也才刚刚开始,借此文对现有的一些经验和实践进行总结,今后将更加注重应急管理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运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6

第10篇

一、抓好应急规划编制,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一)编制“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由市政府应急办会同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安监局等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十二五”期间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在制定规划时,要做好市级规划与省规划的衔接,做好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衔接,做好与市级各专项规划的衔接。

(二)申报一批重点项目。在认真总结评估“”应急体系建设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整合现有应急资源,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申报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有选择地启动应急平台、预警预防、应急救援、宣传培训等方面的项目。

二、抓好预案修订和演练,提高应急实战能力

(三)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根据《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修订《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地各部门都要根据修订后的《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修订本地本部门各项应急预案。各县市区要在今年7月底前完成总体应急预案的修订并报市政府备案。

(四)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年度演练计划,重点做好新增和新修订预案的演练工作,特别要加强高风险部位、高危行业和基层组织的预案演练。各县市区和市公安、消防、安监、卫生、国土资源、环保、教育等部门要有重点地组织开展1—2次实战性和群众参与性强的综合演练或专业演练,着力提升应急实战能力。

三、抓好考核管理,推进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

(五)制定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根据《省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制定印发《市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六)加强应急管理督查考核。由市政府应急办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专项检查,做好对信息报送和应急处理的考核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各县市区、各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四、抓好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七)调整应急管理专家队伍。根据情况变化,对市应急管理专家咨询委员部分专家进行调整、充实,并为专家参与应急处置创造良好条件。

(八)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适时对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主任和市直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分期分批进行救援技能培训。全面加强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队伍体系。

五、抓好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九)着力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按照《省政府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试行)》,制定全市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方案,适时启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做好相关分析、方案设计和前期准备工作,整合现有资源,年底前实现互联互通。

(十)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市安监、公安、国土资源、经信、水利、林业、交通运输、消防、卫生、质检、药监等部门要对容易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开展调查登记和风险评估。各县市区要全面调查掌握各级各类风险隐患的数量和状况,进行汇总造册,建立数据库,为日常预防和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六、抓好宣教培训,提高全民应急能力

(十一)深入开展应急知识科普宣教。进一步丰富宣传手段和宣传形式,切实增强宣传效果,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各县市区和主要应急联动单位要在其官方网站上开辟应急管理专栏,并对内容适时更新。结合“防灾减灾日”、“《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等各类主题宣传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知识的社会普及率。

(十二)切实加强各级干部应急管理工作培训。各级要将应急管理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安排,依托党校、行政学院,定期举办应急管理讲座、短训班或研讨班。召开全市应急办主任座谈会或外出考察学习,及时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实行以会代训。

七、抓好应急值守,提高政务值班水平

第11篇

关键词: 大秦线;车辆段;职工教育;重载

【中图分类号】F532

1 概述

大秦铁路在铁路重载运营密度、运输效率、干线运量等方面保持着世界重载运输技术领先水平。大秦线的所有车辆检修由湖东车辆段担负,全段现有干部职工4717名。其中:干部490名,占职工总人数的10.4%。主要行车工种人员2427名。全段研究生12人,本科329人,大专1026人,其他923人。近年恚车辆运用检修大量采用了新装备新技术,如“5T”、“HMIS”、“AEI”系统;水射流除锈机、数控成形磨床、数控外圆磨床RFC型牵引杆、脱轨自动制动装置等领先的技术和一流的设备,这些都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与之相适应。为确保大秦线重载运输人才培养有序进行,必须创新重载教育管理工作,加强重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掌握重载技术的职工队伍,以保障大秦线重载车辆检修管理稳步发展。

2 创新重载培训方法

创新重载教育管理工作必须要抓好重载应急处置培训、重载监控5T维修人员技能培训、重载列车技术作业培训、重载整列整备作业培训几个方面工作。

2.1 重载应急处置培训

应急救援工作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秦线全长653公里,山区多、隧道多地理环境异常复杂;而且保证区段长、列车编组长运行中发生行车事故和车辆故障种类繁多,车辆部门应急处置各类行车事故和车辆故障的压力巨大。我们总结出“扶、拉、抬、接、切”的行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各类行车车辆故障的应急处置培训方法,专门设立一条应急救援演练的线路,供各车间、救援队和广大职工日常培训演练,同时创新了“长大风管”、“抬轮器”、“人字形扶梯”等重载救援培训模式,提高对各类行车事故应急救援和各型车辆故障应急处置的能力。编制了《大秦线重载货车应急处理方法》及《大秦线重载货车救援机具使用方法》,以提高职工应急处置能力为切入点,确保重载货车运用安全应急处置到位。

2.2 重载监控5T维修人员技能培训

为了尽快提升重载监控5T设备维修人员整体队伍的业务技能,更好地适应设备日常维护和故障应急处理的需要,我段利用旧设备或配件在整备线安装了THDS模拟探测设备1套,设立计算机和服务器作为教学培训机,采用模拟现场的培训方式,进行5T及AEI设备维修培训,为职工搭建了提高岗位技能的平台。通过补强维修技能短板,逐步实现全员专业素质达标,确保维修人员能够熟知并掌握THDS、AEI设备半月检和春秋检的检修标准及方法,熟练使用各种检测仪器(如示波器、磁钢检测仪、场强测试仪等),达到能够独立准确识别故障、消除安全风险的能力。同时把茶坞运用车间机检作业的成型经验汇编成便于职工学习的故障图库及图册,组织各运用车间进行学习,重载监控5T维修管理实战能力有效提高。

2.3 重载列车技术作业培训

列车技术作业程序是开展车辆运用检修工作的基础,是指导货车运用检修作业的根本。我们在创新培训方面注重列车技术检查培训,主要包括出动接车、信号插设、轴温鉴定、检查修理、制动机试验、简略试验、送车检查、列队归所等工作。列车技术检查作业按列车性质不同分为到达作业、始发作业、中转(有调、无调)作业和通过作业。我们融入货车运用安全风险控制培训,总结提炼出始发列车、到达及无调中转列车、有调中转列车、到发一次作业列车、故障维修列车等五种列车技检作业培训程序,为现场落实标准化作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标准依据。编制了《集成制动装置》、《新型转向架》等新技术教材,满足重载列车技术作业培训。

2.4 重载整列整备作业培训

整列整备作业方式,是我段结合大秦线重载运输特点,我们加强了培训,整备作业一是不摘车整进整出,畅通湖东枢纽运输,解决检修扣车难的问题。所有的挑车作业全部在段内进行,释放了湖东枢纽的解编能力。二是及时处理车辆故障,确保车辆运行品质。利用整备作业不占用车站线路和编组发车时间以及段检修车间设备资源等优势,对运用车辆故障进行集中彻底处理,以提高车辆运行品质。为切实提高职工的现场实作能力,确立了“找靓点采集经验、抓重点现场教学、强基点提升素质”的工作思路,通过整备现场教学的方式,使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实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进而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素质保证。

3 重载教育管理具体措施

面对大秦线重载运输的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全段职工不断深入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安全风险识别技能,既要弄清产生车辆故障的原因,又要刻苦专研消除故障隐患的措施,因此我们采取了具体措施如下。

3.1定期举办重载能力素质专题培训班

举办运用系统重载能力培训创新了培训模式,采取集中办班授课的方式进行,期间,举办了运用车间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比武活动。

第12篇

关键词: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应急培训

引言:目前,我国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还缺少相应的经验,同时在人才的培训体系、方法和内容上还不够成熟和完备,在学科的布局和安排上面也存在着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地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应急管理人才进行培训,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来为我所用,不断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

一、应急管理人才培训的体系构成

采用应急预案能够应对那些突发事件,从而采取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应急预案即使再完美,依然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执行的能力。通过对应急管理人才不断的进行培训,能够快速高效的提高他们的能力。应急管理领域涉及到众多学科,具有应用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特点。要想对人才的培养进行对症下药,就需要了解到完善有效的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构成。在广泛的吸收和引进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同时结合我国特有的特点,构建应急培训体系应该包括组织体系、课程系统、效果评估体系、师资队伍的管理及建设和支持体系等众多内容。只有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应急管理人才的培训体系,才能够快速高效的处理突发事件。

二、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的现状

(一)培训的组织体系情况。应急管理人才的培训需要完整的系统组织体系来保证。其中,组织的主体是指我国的那些培训的管理主体;实施的主题是指那些具体的应急管理培训主体。我国当前的培训组织体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多种培训体系并存的局面,但是他们之间的联动协调性差、对于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对于基层的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特别薄弱等。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的不完善直接限制了应急人才能力的提高。

(二)培训内容体系情况。(1)培训内容不完整。应急管理往往涉及到众多学科内容,就目前的应急管理培训来说,虽然在整体宏观中进行了相应的应急管理培训,但是依然存在着培训内容不足,涉及面不广的缺点,虽然也有相应的培训机构对培训的内容进行专门的设计和提供了相对集中的专业培训,但是其培训效果依然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2)培训方式比较落后。目前的培训方式依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授课、报告和讲座等形式为主,虽然也逐渐的引用案例分析和情境的模拟等,但是受到相应技术方面的限制,导致了这种培训方式还没有进行广泛的推广。要积极主动的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来为我所用,不断的采用先进科学的培训方式来进行培训。(3)培训效果评估不够完善。培训效果的评估往往采用传统的如考试、答辩和报告等方式进行,这些效果的评估往往不够全面,无法对人员、组织、规划和领导力等进行全方位的洞察和了解,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以期设计出较为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方式,更好的检验培训的效果。

(三)培训配套体系的建设情况。(1)硬件平台配套不足。我国虽然也建立了相应的培训基地和模拟演练中心等,但是其硬件的配套依然存在着众多不足,往往是缺乏专门的应急培训规划、同时没有进行相应培训资源的整合,只是将培训局限在政府体系的内部进行培训,对于那些比较专业的技能培训时,往往是缺少了针对风险管理和危机沟通等内容的支持。(2)软件开发缺少高质量的教材。国内虽然已经出版了不少教材和著作,但是与应急培训的需求相比,缺乏相应高质量的教材,同时也没有针对不同对象需求的教材。(3)师资力量薄弱。我国的应急管理人才培训所需的师资力量主要是专职教师、业内专家和政府的相关领导等。总体来看,师资力量还是比较薄弱的,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的很少,培训效果大打折扣。(4)资金缺乏保障。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和城市已经有了专门的资金来进行应急管理人才培训的研究、规划和实施,但是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依然缺乏相应的资金,同时也缺乏对于系统化的培训工作所需的资金支持。

三、完善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分类分层应急管理人才的培训模式。(1)专业研究人员的培训。通过对专业的研究人员进行相应的应急管理培训,能够充分的发挥车这些专业研究人员的优势,发挥他们的特长,进而参和制定应急管理的决策和危机的处置,为应急管理的决策来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的参考。(2)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通过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应急管理培训,能够提高他们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加强全社会的科普宣传。我国要采取多种形式来不断的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要普及公众的应急管理、防灾救灾和自救互救的知识,不断的提高公民的能力。

(二)设定科学的应急管理培训内容。从国际的发展趋势来看,应急管理正在逐渐的向着全面综合和全流程的应急管理方向发展着,涉及到众多知识,需要综合的应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学科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应急管理培训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同时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及能力的需求进行设置相应的培训内容。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在贯彻落实国家和党相关方面的应急管理指示精神,同时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文件,要了解国内外的管理经验,熟练的掌握应急的预案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等,旨在通过培训,来不断的加强对于宏观方面的认识和管理,不断的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应对能力。

(三)培训的保障措施。(1)强化培训组织和实施机构间的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来为我所用,要重视培训组织和实施机构之间的合作,充分的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起来,充分的发挥出各自的实践经验和教学培训优势,加大对于应急管理培训的投入和研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2)提高培训师资力量。要不断的加强和重视教育培训者自身能力的提高,不断的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和培训能力。同时要加强机构和高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断的组成一支具有高水平和跨学科的培训队伍,同时在此基础上,组建应急管理的研究和培训机构,不断的提高培训教师的水平和提高应急管理人才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3)建设标准化的教育培训体系。我国的应急管理人才培训起步晚,同时不同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师资力量、知识水平和教材资料等方面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国家要不断的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要不断的明确应急管理人才培训的师资队伍、教材资料和资金等,建立规范的培训机构和应急培训资质证书等,不断的促进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4)健全培训配套设施。在应急管理人才培训的过程中,要尽量的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从而尽量的来模拟现实的场景,力争达到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效果。应急管理培训配套设施包括硬件和软件设施。硬件设施可以借鉴美国灾害公园建设的经验,模拟突发事件的场景,在软件设施方面,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各种案例进行模拟指挥及教学,不断的从理论和实践的方面提高应急管理人才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总之,要想不断的促进和提高我国应急管理人才的培训体系,就需要不断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吸收和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我所用,不断的促进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