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0 10:24: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道德讲堂学习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德育工作重点
我们还将以班主任培养中的班主任工作论坛及分层次培训;阳光男孩(女孩)评选活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的国学小讲堂;“三结合”教育中的家长学校、家访等工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将继续在常规管理上下功夫,细化各项学生及班级的常规管理,每月要开展有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以三月份开展“行为规范月”养成教育活动。四月份开展“五爱教育月”爱国教育活动。五月份开展“校园文体月”文体教育活动。六月份开展“综合实践月”社会教育活动。七月份开展“家校联系月”活动。八月份开展“新生教育月”入学教育活动。九月份开展“行为规范月”养成教育活动。十月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月”活动。十一月份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十二月份,开展班主任培训、家访活动。一月份开展“家校联系月”活动。让各项活动都能围绕这一主题,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尽快进入系统化、常规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全员德育,提高教师的德育管理水平。
1、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三月份开学前,将结合工作实际和我校德育队伍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例会制度》、《班主任经验交流制度》、《德育科研经验交流制度》、《班主任德育工作评价及考核制度》制度,量化一系列非常具体的要求,使德育工作队伍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培训。本学期,学校将从班主任的培训和指导,将采取新老班主任结对子,年级组培养,班主任会培训,学生处日常检查共研班级出现的问题等形式,促进和提高新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3、进一步加强青年班主任的培养。本学期将通过《德育工作简报》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暂行规定》等相应的文件,学习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尽快造就更多的骨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4、进一步细化班主任的考评机制。将要求学生处做好班主任“六到位”的检查工作,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利用《德育简报》、红旗班评比、各项活动评比等载体,进行每月一评,考评班集体建设情况,并与班主任均贴挂钩。学期末将进行班主任学期末的评定满意率测评。结合每月评定结果、班主任考评细则及、学生对班主任的评价和建议。把每学期的班主任考评,作为年终评优选先、晋级评聘的主要依据。
三、下学期,将以阳光男孩、阳光女孩评选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学科德育、主题活动、艺术特色班级建设、学生社会实践为主阵地,使德育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加强学科德育渗透,将阳光男孩(女孩)评选活动渗透到学科教学,使学生评价工作量化至平时教学工作之中。
阳光男孩、阳光女孩评选活动应该渗透到各个学科中。我们将在各学科中开展阳光之星的评比如:结合英语课评出“英语之星”,结合语文课评出“文学之星”,结合体育课评出“体育之星”,结合音乐课评出“艺术之星”等等,把星级评选活动与平时课程及科任教师对学生的考评紧密结合起来。
2、整合德育主题活动,将学校各项德育活动都与阳光男孩(女孩)评选活动紧密结合,使德育活动更加科学、系统。规范。
(1)三月份将开展“行为规范月”养成教育活动。
将召开“弘扬雷锋精神”新学期开学式,对优秀学生及阳光班级进行表彰。结合开学式开展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活动。
将召开一次以“争做文明中学生、告别不文明行为”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在这个月的活动中评出阳光男孩、阳光女孩中的“文明之星”和阳光男孩、阳光女孩中的“优秀青年志愿者”。
(2)四月份将开展“五爱教育月”爱国教育活动。
四月五日,将开展清明节活动,组织初一学生祭扫。并开展“热爱祖国、弘扬英烈精神”的征文活动。由学生处、团委组织网上扫墓,缅怀革命烈士。以此来追思亲人,悼念烈士,寄托哀思。
还将利用间操、体育课、自习进行各班队列广播操的训练。
(3)五月份将开展“校园文体月”文体教育活动。
五月份还将进行(兴趣小组)书画作品展活动。评选出阳光男孩、阳光女孩“艺术之星”。
农历四月初二,孟子出生日定为“中华母亲节”,到时将号召学生为父母洗脚、做家务等活动。评选阳光男孩、阳光女孩的“勤孝之星”。
将继续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组织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间操时间进行队列、广播操评比,从初一开始每天间操一个班到队伍前表演并由评委打分,评出“阳光队列班级”。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体质,锻炼了身体,养成良好的行走习惯。
(4)六月份将开展“综合实践月”社会教育活动。
将领学生走出去,走进社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六月份开展一次“走进社区”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科技知识小报、学生小制作“露一手”学生作品展活动。
评出阳光男孩、阳光女孩的“实践之星”“创作之星”。
(5)七月份将开展“家校联系月”家庭教育活动。
放假前,学校将要求支部和学生处共同组织广大党员和班主任老师,走访学生。在走访的学生对象上,以学习尖子生和问题学生为主,兼顾特殊家庭的学生。学校也将由校长带队,对每班双特学生进行了慰问。
并将召开全校学期家长会,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学生评价手册等。
为学生布置德育作业,开展有意义的假期活动。进行学期阳光男孩、阳光女孩的评选活动。
组织班主任开展家访,控制流失学生。构建成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使“三育人”紧密结合,形成养成教育合力。
(6)八月份开展“新生教育月”入学教育活动。
每年,就新生的普遍状况来说,他们的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健身习惯、卫生习惯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为此,我们每年把八月份定为新生教育月。
接收新生,对新生进行分班。
对新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
(7)九月份开展“行为规范月”养成教育活动。
新学期开学式,优秀学生及阳光班级表彰。
开展关于行为规范月卫生(班级和个人)、纪律、行为习惯、文明礼貌评比活动,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集中对各班学生的卫生、纪律、行为习惯、文明礼貌做出评价。
发放《新学期致家长一封信》,信的内容要结合本年级学生实际需要来写,如:新学期家长为学生准备怎样的新学期学习用品,本学期学习重点、难点,学习上的要求,班主任联系电话等等。
9月份,学生处结合“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
十一前开展学校体育运动会
(8)十月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月”活动。
结合“十一国庆”开展“十一爱我中华”升旗演讲及爱国主义教育月活动。
我校还担任市里组织的“祭孔”活动的演出任务,今年有部分师生参加演出,显现了孔子学校的办学特色。
(9)十一月份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
结合“119”消防日,开展消防演练和学生的行走路线训练。通过组织消防演练,紧急疏散的活动,让学生从中学到自我保护、火警处置和逃生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组织一次卫生知识讲座.
总结学生处一年的工作,做好迎检的准备。
出一期安全板报,并请艺术教师进行打分评比。
(10)十二月份,开展班主任培训、家访活动。
跳大绳比赛。
召开全校学期家长会,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学生评价手册。
组织学校帮扶活动,班主任开展家访,控制流失学生。
开展班主任论坛活动
(11)一月份开展“家校联系月”活动
为学生布置德育作业,开展有意义的假期活动。
进行学期优秀学生、优秀班级评选活动。
3、班会、板报将结合每月的主题教育活动及2011年教育局校外办、团委、教育学院综合部的工作要点进行开展。
四、继续开展“道德早餐之国学讲堂”活动,使活动能尽快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之中,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特色德育教育。
1、本学期将继续在初一、初二年级开展“道德早餐之论语小讲堂”活动。
利用每天早读前十分钟时间,由各班学生自己组织,初一学生诵读《弟子规》;初二学生诵读《论语》,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传统说教式的德育方法,将会以一种新的形式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不断感悟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将利用综合课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综合实践课作为德语的重要载体来抓,有效地提升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国学教育主题设计:三、九月份,将以“诵经典、明事理”为主题;四、十月份,将以“讲论语、知内涵”为主题;五、十一月份,将以“寻找经典诗文,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六、十二月份,将以“谈心得、学做人”为主题。
(2)国学教育内容设计:请每名学生讲一个论语经典名篇及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在初一、初二开展《论语》《弟子规》的朗读比赛。为学生布置德育作业,让学生利用星期六、日在家休息时间搜集《论语》故事或经典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每周一早读讲给班级学生听。写一下通过一学期学习的学习心得、以及将来如何做人,报效祖国有奖征文活动等等。
(3)国学教育检查验收:将由学生处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对活动坚持好、效果好的班级进行奖励,确保活动的效果。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加强学习,提高业务。通过《德育简报》,下发学习材料的形式,向班主任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进入课堂,整合资源。利用综合课的时间,分别以“阳光心情、阳光行为”和“健康班级、健康课堂”为主题,班主任组织开展两次有针对性的心理活动课,上好一节心理活动课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3、利用书籍,扩充渠道。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一些有关心理教育的书籍、报刊,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理论水平。
4、经常谈心,积累素材。为班主任准备一本《“心灵之窗”心理教育业务笔记》,作为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心理教育的记事,以便班主任更好的总结经验、提高业务水平。
5、展示成果,总结经验。每学期搞一次班主任心理教育业务笔记、个案分析、教育成果评比。
六、加强法制与“六五”普法教育,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促进学校依法治校,定时定期的对师生开展法制教育。
1、三月份、九月份开学初,整顿校园周边秩序,加强巡逻,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2、四月份、十月份,学校领导与派出所干警联合搜缴管制刀具等活动。
3、通过每月的《安全知识半月谈》对学生进行法制,交通、安全方面教育。
4、四月份、十一月份,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练活动,让学生从中学到自我保护、火警处置和逃生等方面的教育。
5、建立学校卫生安全领导机构,校医有早检记录,学生疾病记录制度,疾病高发期,每周一次对班级消毒。
6、透过团委广播站“安全直通车”栏目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七、进一步开展家教课题研究及各学科的学科渗透,落实全员德育工作要求。
1、学生处将利用好综合实践课这一有效载体,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挖掘教学中的育人功能,特别强调拓展型课程中的德育渗透,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方面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中的资源强势,进行道德观念、法制意识、爱国主义的教育。
2、在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教育的价值观目标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公民的权利义务,增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加强德育科研,提升德育工作的水平。
3、七月份,学生处每学期都将组织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论坛,将以家庭教育为课题,每年都以共研和经验介绍的形式,促进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家庭教育的研究。
4、学期末,将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形成《班主任工作案例集》。
八、其他工作
1、将创办《德育工作简报》通过简报对班主任进行定期培训,学习理论前沿的知识,通报班级一个月的管理及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完成效果。
2、继续办好《安全知识半月谈》编辑。
3、将编辑2011年《班主任工作案例集》,收集整理班主任工作经验体会。
4、继续做好每天早、午、晚班级卫生,间操、两个眼操的管理,及课间纪律的管理与记录,每周红旗班的评比工作。
5、开展学生卫生常识教育、体检、饮食、饮水等疾病防控知识的教育与管理。
6、开展对学生交通、人身安全与法制方面的教育。
7、定期开展学生安全疏散演练、管制刀具收缴工作。
8、加强学校食堂、宿舍、厕所、小卖店的管理工作。
9、抓好学生会建设及开展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
10、抓好控辍、农民工子女入学和家访工作。
11、规划好新楼的走廊文化、班级文化、板报、橱窗等宣传教育工作。
12、利用好广播站、升旗等有力的宣传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时事新闻,安全知识等多方面教育。
13、认真完成校外办、综合部、体卫艺开展的各项工作。
14、做好平时文字材料的归档、积累、整理,为迎接年终督导工作奠定基础。
九、各项工作的保障措施
1、学生常规管理要以各种制度为依托,检查到位,落实到位。
2、每项活动都要进行评比、打分,作好记录汇总。
3、常规管理及特色活动评比成绩及时公布并颁奖。
关键词:法律 职业素质 培养 新模式 实践教学 评价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C-0039-02
除自主创业外,一份理想的职业是绝大多数大学生求学的动力,是人生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人生价值的体现。职业素质是决定职场成败的重要因素,是大学生直面社会的竞争筹码,职业素质的养成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以及投身社会实践之后不断的积累,设定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显得十分重要。培养具备特定职业素质的大学生是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目标定位不准确,就难以培养适应、推进社会发展的人才,职业素质的培养是系统而复杂的过程,本文仅就高职法律专业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 高职法律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概述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由此可见,职业素质不是天赋特权,而是通过后天积极的学习和实践养成、并通过不断积累而升华、完善。职业素质包括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政治素质、 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学习和创新方面的素质。
高职法律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包括具备法律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这是与高职法律专业培养方案一致的,高职法律专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培养法律职业辅助人员为主,包括司法行政人员、司法助理人员、法院文书工作者、律师助理及社区民事调解员、社区法律服务工作者。这就要求高职法律专业学生既要具备基本的法律专业知识,又有处理法律纠纷、基本法律实践事务的能力。
二、 高职法律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弊端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获得一些经验,但是绝大多数高职类院校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与本科类院校相似,并没有突出高职特色,也没有将实践技能的提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既达不到本科教学的水平,又没有保持特色,社会服务功能并没有增强。综合考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弊端:
1.高职法律专业存在传统法律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式滞后、教学环境封闭等难题,阻碍教学发展;
2.高职类院校对此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职业素质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教育教学缺乏针对性,不注重实际效果;
3.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华而不实是目前我国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与当前实际需求严重脱节,高职法律专业也不例外。
4.目前培养模式下,学生缺乏持续学习的能力,进入社会,从事司法实践工作往往力不从心,无从下手,职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 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新模式
(一)理论教学改革: 改进教学模式,加强核心能力的培养
把知识传授放在首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在高职类素质教学实践中弊端日显,传授书本知识容易脱离实际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往往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压抑学生的主动性;注重面向集体而忽视个别指导,容易出现注入式教学、学生死记硬背等,种种缺陷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健全的个性和创新实践能力受到极大的抑制,职业素质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目前高职教育有必要对“传授――接受”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合理地吸纳各种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在主体学习模式中,教师教的内容从以讲授知识为主转化为以方法引导为主,以能力培养为主,教学方式从前台为主转化为幕后为主,帮助学生准备学习材料,调节学习进程,引导评价学习效果,反思方法优劣。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而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方法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创新模式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高职法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不能紧紧盯住课本,着眼于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要学习包括合同拟订、法律文书、基本法律事务办理流程、简单法律纠纷的解决,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学习资源,比如,电教室、资料库等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要从关注集体向关注个体转变,从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到岗位需要的人才标准,再到面试技巧等,引导和教育学生在自身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使学生具备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改革:建立健全实践技能培养体制,切实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法律专业培养高层次人才不同,高职法律专业主要培养基层法律工作人员,解决基本的、琐碎的、日常的法律纠纷,因此,高职法律专业教学应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大力改革。建立健全实践技能培养体制,改变过去形式主义的做法:在公检法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签订协议,最后好带学生参加几次旁听;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协议。学校不按照人才要求改变教学计划,企业自然也不录用不按其要求培养的学生,合作协议流于一纸空文。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笔者认为高职法律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寻求切实可靠的合作方。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县(区、市)司法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司法所是基层政法组织机构之一,它与公安派出所、法庭共同构成我国乡镇(街道)一级的政法体系,成为我国基层司法运行机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所是高职法律专业学生就业的一大平台。然而,多年来,我国司法所人员素质低下,社会服务功能差,高职法律专业学生对其认识不够等问题比较突出,学校与司法所建立合作协议,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法律职业素质要求,参与基层综合治理工作,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提升我国基层司法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
2.鼓励大学生下基层,推进社区法律服务。在当前重学历轻能力的教育理念影响下,大部分学生的自我认知不够,往往看重传统意义上的“高大上”工作,比如律师、公务员、白领。然而,法律纠纷的高发地仍然是基层,化解法律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的主体是基层组织,要充分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提升个人的业务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基层实践工作中磨炼,而不是通过办几个大案要案就能实现。基层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都是高职法律专业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大舞台。帮助基层民众化解民间纠纷、加强宣传工作、防止民转刑、劝解、帮助社区居民依法维权,建设法治社区、构筑基层法治力量。
3.学校内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培训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教学观念的改变首先在于教师,学校要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下功夫,使一线教师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掌握教学技能。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如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借鉴“教学工厂”理念营造学校与政法行业合二为一的真实工作环境,通过按工作角色模拟完整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政法高职校内学习与真实职业岗位标准一致性对接,形成了政法职业标准与职业教育一体化新模式。
学校应紧密结合办学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条件,搭建学习平台,为高职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供机会和便利,满足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成长进步。如配备电教设备,购置学习用具,组织“法律知识大讲堂”活动,定期举办法制讲座,邀请法律专家尤其是社区服务工作者、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来学校讲学。组织开展演讲、辩论、案例讨论、模拟法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寓情于理,提高学习兴趣,把“教我学”变为“我要学”,提高学习效果。
(三)评价方式改革:建立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多元评价体制
与培养模式配套的是,改进教学评价的标准,从重视知识(或者说分数)的单一评价标准,向重视知识能力的多元评价标准转化。打破单一的考试分数评价制度,在素质教育模式下,大多数院校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我校的做法是: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德育25%+智育55%+文体10%+综合能力10%,德育方面的加减考评较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行、遵纪守法等情况;智育即学习成绩依然占比最高,一般是由考试课成绩和考查课成绩综合而来;文体是学生体育课考试成绩;综合能力由于缺乏具体的考量,实践操作中一般是每生10分。这样的评价体系看似全面,实质仍然是分数主导模式,没有将实践教学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反映出来。
因此笔者的建议是:在教学评价中要坚持评价内容全面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实践教学折算课时,予以考量,坚持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为主导的评价模式,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留下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法律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段宏毅,高海霞.高职法律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