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工作实践体会

社会工作实践体会

时间:2022-02-12 22:14: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工作实践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工作实践体会

第1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 角色模拟参与型 实践 创新

社会工作专业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学科。社会工作教育无可避免地承担着培养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的任务,致力于培养学生助人自助的技巧和能力。随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的颁布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对社会工作的重视,当下,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更多地是在理论上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行引导,对于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就业机制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在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呼声下,以使学生在角色模拟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参与讨论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为核心思想,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首要位置的“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构建“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原则

1.增效减压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教师台前讲,学生台下听的传统现状,而是想透过传统教学模式衍生出一种既能被学生接受,同时又可以为教师开展理论讲座提供有效范式的先进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而且能满足未来就业市场对学生能力的期望,同时对于学生及教师都是“双赢”地带着兴趣和无限憧憬去上课,使课堂不再枯燥。具有科学性、灵活性、互动性,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压力,提高课堂教育效果。

2.舍本逐末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在于,教师不仅是教师的单边行为,而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即时配合,相互启发、诱导、演绎。教师的指导不再作为整个过程的权威带着不可驳斥性,而是成为一种学生行为和思想的媒介,起到带动学生积极介入课堂教学过程的作用,通过感受“人在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变被动为主动,颠覆传统。

3.传统新解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借鉴了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和苏格拉底难得一致的传统,那就是学习应该被变成“探讨与对话”,多年来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技能要求让这一诉求一直处于悬浮状态,而此教学模式因为其学科的特殊性和未来需求的紧迫性,将“探讨与对话”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在社会工作的教学模式中得以演变和发展。

二、构建“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设计

1.“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内容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这个方法类似于早期参与式教学法中的“角色扮演法”。但是,在社会工作当中比较特别的是,由于社会工作的特殊性,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社会工作者所要掌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同时也要体会做为案主或者面临社会及生活问题的一类人们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这就要求不再只是简单地参与,而是要从传统的解决方式中创新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另外,传统的“角色扮演”大多只是当场表演,而我们的“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不需要学生现场表演,而是将学生分组,经过准备后,要求他们以视频短片的形式自编自导自演相关案例视频或者是开展小组的整个活动过程。角色扮演可以根据不同的社会问题由学生自己设计各种情景和扮演角色,老师作为一个局外人不干预整个过程的设计,表演结束由全体同学进行讨论。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同学很直观并真实地掌握某一特定社会范围内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承担的不同角色,了解个体或群体之间具有的矛盾冲突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寻找可行的解决办法。这样使学生在准备时充分思考,在演绎时自由发挥,在回顾时可以通过这些影像资料查找社会工作者在操作时的得失及其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从而使学生消除语言上的畏怯心理与实际运用上的障碍。

具体来说,“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是指通过用先进的视频手段记录下学生对于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在不同的案例及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在自编自导的准备下先演绎后讨论然后再在整个视频回顾过程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理解教学内容,掌握社会工作技能,进而在短时间内培养参与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 核心是前期用心演绎和后期动情分析,是通过模拟真实生活条件下个体或群体的不同行为以达到了解信息、发现问题等目的的实用工具。可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

2.构建“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方法

社会工作有三大基本工作方法,分别是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及社区社会工作。“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做为一种新型模式,也有自己独特的操作方法。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将学生分组,并为学生提供基本案例素材,例如,个案工作中可由教师提供一些有代表性案例,小组工作中可以由教师指定一些需要服务的特殊人群,比如“失独家庭”等,然后由学生自行设计需要模拟的角色,有人是案主,有人是小组成员,有人是社会工作者,继而通过整个小组讨论、决定并安排角色和设置整个演绎流程及完成拍摄及制作。通过“角色模拟”演绎的过程来深刻体会社会工作者及相关人员的心理体验和处理态度等。

其次,表演结束并完成视频后,在课堂上放映并进行全班讨论,评价表演结果,分析怎样用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这种方法既能改变学生因教师的“满堂灌”而产生的疲劳感,又能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同时,也做为身临其境的一种体验更好地理解案主和有问题人员的真实想法及自己在演绎中的不足,同时,一同体会做为社会工作者所体现出来的技能和需要拥有的方式方法。

最后,由指导教师在讨论中起到引领者的作用,并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一边运用头脑风暴法,一边结合视频中暴露的问题,有力有序有据地将知识点穿插在每次讨论之中,使学生在类似游戏的轻松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运用这种方法,因为不是现场表演,对于非专业演员的学生来说,既新鲜,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消除语言上的畏怯心理与实际运用上的障碍,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带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最终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三、“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1.主要特色

(1)颠覆性“使能”讲解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都是由教师先讲理论,然后由学生再去进行情景模拟。而“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在执行过程中,特别是在开展小组的过程中,颠覆原有顺序,是先演绎拍摄,然后再讨论、讲解。此时,教师更多地像是个“使能者”,以激发学生潜力为根本目标,使学生能够产生心灵体验和共鸣为最终目的,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是在脑海里而不仅只存在考试中,能够在今后的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深刻体会,良好发挥。

(2)创造性“专业”演绎

教学模式方法中尽管以往也存在着情景模拟教学,但是,大多数都只是现场进行演绎,简单模拟。而“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是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做为剧本写作、情境拍摄及视频制作的非专业人员们,不仅要用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或者文献资料的积累,只有这样演绎出来的案例、案主才有血有肉;同时还要进行后期视频制作,考验的其实是做为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具有的耐心、信心及万能性。可能表演不是最专业的,拍出的视频或者微电影不是符合要求的,但绝对是充满创造性和挑战力的。

2.创新点

(1)“三观”结合,深入浅出

“深”,是指教学过程中探索问题的程度深,这是因为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性,涉及到的内容如果不经过学习和培训,将会无法理解。而单纯的讲解只能依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不能集思广益,考虑问题方面也会有所欠缺,因此运用“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观点,也有经过思考的演绎者的观点,还有做为旁观者的观点,“三观”结合,深入浅出、

(2)“二方”互动,活学活用

“活”,是指课堂活跃,即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另外还包括学生学得灵活,更善于发散所学知识内容,甚至运用及学习多方面技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带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最终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贯彻参与式教学原则;彰显高校教学内容的学术性、研究性和创新性;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有利于学生专业方面的成长。

四、“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实践体会

1.构建“以学生思维教育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000年,为培养学生进行有效思维和学习,英国将思维教育纳入大学本科教学。思维教育的核心就是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更要掌握如何有效地运用知识。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即遵循了这样一个原则,全程注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倡导多元化发散性思维,教师把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引发问题讨论做为首要意识,而不是一味地灌输陈述性、事实性的知识,也不过分强调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注重学生独立意识和原创精神的熏陶,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全过程的观念达到普遍共识。由“关注知识灌输”转为“关注学生思想”,由“单向给出知识”转向“引发双向思考”,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构建的引导者。

2.开展“以多方面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设计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增长知识,更是希望培养学生实践及创新的能力,特别是表达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通过从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真理的发现过程,模拟科学的发明过程,鼓励质疑批评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实自己,逐步形成有独立见解的个性品质。

3.形成“从演绎中学习”为特色的教学方法

“从演绎中学习”实际上来源于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从做中学,从生存中学会生存”的理论。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多西方国家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现在引入这个观念到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中来,通过团体设计、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从演绎中学习”模式,增强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与传统的“从听中学”的被动方式相比,“从演绎中学习”更具积极性、自觉性和自主性,它不轻信、不盲从,是更适合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从总体来讲是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发散性思维训练,鼓励个性发展和独立见解,特别是视频及微电影的运用结合讨论并行,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都进一步加强,这恰恰符合了当今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进一步要求。甚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了语言表达、情感处理甚至弹性化团队协作,强调“从演绎中学习”而不仅只是简单的“从听中学”,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力争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工作事业输送合格人才。

注释:项目课题:本文系乐山师范学院2011年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JG11-YB07)。

参考文献:

[1]樊金娥.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发展的理性透视—香港考察有感[J].长春工业 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3).

[2]周金其,李水英.“参与式”教学的理论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岳雪莲.《社会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2(12).

第2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54-02收稿日期:2016-08-22

课题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教学法在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JXZL1304)。

一、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社会工作”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青少年及青少年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的操作能力和技巧。所以,在该课程设计上适合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项目主题进行项目的策划、实施和评估。在整个项目的运作中,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和体会面对服务对象――青少年群体的整个服务过程。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80份,有效问卷180份。调查取样涉及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参与调查的学生全部是随机抽取的。本次调查数据运用SPSS 170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抽样选取了30名大学生对其进行深入访谈。

三、结果与分析 (一)项目教学法在课程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多年在“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上尝试实施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认可度高达915%。有272%的学生认为“个人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298%的学生认为“对青少年社会工作有了更多的喜爱”,有23%的学生认为“课程很有意思,不枯燥”,有115%的学生认为“希望以后的课程也可以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等等。

1设计项目

教师首先按照课程内容设计项目主题,比如,青少年成长危机有恋爱困惑、情绪困扰、人格危机、学业危机、网络成瘾、就业危机等,围绕这些主题设计项目主题。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会让学生自己设计项目主题。

2学生分组

教师根据班级学生人数来确定小组人数,一般是6~8人。小组成员一定要配合默契,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除此之外,在这个阶段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团队建设,各个小组需要完成小组命名、设计口号、设计logo、制订规则、选举小组负责人等一系列建组工作。

3小组项目立项

各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相应的项目,并初步提交项目计划书,并且以PPT的形式展示和答辩。教师也给予指导意见,最终确定项目任务书。

4自主学习与项目开发

在这个阶段,各小组就进入具体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为成果展示做准备工作,彩排、演练、准备道具等。在该阶段,学生按照自己的项目主题,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活动形式鼓励创新。

5阶段小结与交流

在整个项目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阶段小结,各个小组要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并提交初步阶段成果。各个小组之间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鼓励其他各组成员提出建议和意见。针对同学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小组从中找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

6成果提交与评价

在该课程中,学生喜欢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现项目任务书中的服务全过程。例如,个案辅导,从接案到实施,再到结案,学生通过扮演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等其他相关角色,展现服务全过程,从中深刻体会和了解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技巧和方法。

最后,教师结合学生自评、小组内的互评和教师评价,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学生的项目成绩给出一个合理的评定。

(二)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部分学生对项目教学法不认可

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传统教学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一旦让他们主动思考,主动动手,就开始抱怨,认为困难重重,抵触情绪明显。在开课前,笔者进行了访谈,85%以上的学生不了解项目教学法,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到项目教学法中,认为“太难了”“太麻烦了”“耽误其他课程的学习”,等等。但在课程结束后,学生普遍认为收获很大。

2学生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项目教学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除了专业能力外,还要求学生有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考验。在教学当中,笔者明显感到学生的综合能力欠缺,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效果比预计效果差一些。

3教师压力增大

项目教学法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新的挑战。“它需要教师打破学科体系的知识结构,按照项目内容重新设计教学。”[1]而且教师需要有一线社会工作的实务才能够督导并提出专业建议。因此,教师备课时需准备更多的知识,需要有创新的课程设计和更加具体的教学目标,可能还会占用教师大量的业余时间去指导学生,这必然会加大教师的负担,增加工作量。

四、结论 (一)项目教学法要嵌入传统教学法中

社会工作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因此,社会工作专业课程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方法,融入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参与的过程,鼓励创新,注重整个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成长和专业成长,而不是最终的成绩。最重要的是项目教学法与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是一致的,都是以实践为基础。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明确教师角色

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不仅是讲授者,还是项目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监督者、评估者。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2提高教师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提高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外出进修,了解先进地区的实务经验;鼓励教师到一线社工机构做一段时间的兼职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其次,教师需要有团队意识,形成教学团队。最后,教师要及时总结经验。

(三)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学校需要完善现有的学生考核制度,建立独立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2]比如,学生成绩的评定应将项目的完成情况、专业知识水平、个人能力提升、社会实践情况等按比例引入成绩评定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实践环节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总之,现在社会、企业需要的是拥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实用型人才,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必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加快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学科建设,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广大毕业生成为同时拥有扎实基本功以及操作能力强的人。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社会工作学科的教学工作者,笔者在多年的实务教学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专业实习过程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困惑。社会工作专业实务很重要,但是如何施行,如何将知识真正地传递给学生,值得探讨。中国社会福利元年与社会福利时代来临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社会工作专业实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者教育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等成为当前备受关注领域之一(刘继同,2012)。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我国目前的社工专业实务、实务经验、实务理论以及观念、态度、意识和能力等都相对不足,使得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转变变得困难重重。在此背景中,本文将思考的焦点聚集于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教学的情境框架中,探讨社会工作实务专业化转变的路径及其相关问题,如实务经验与实务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在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过程中,通过行动来获得实务知识和实务经验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此教学策略包括,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真正的学习或专业实习环境,学生在此专业实习环境中学习,并由此达到师生的共学与教学相长。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教学环节体现在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和专业实习中。专业实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实习环节,学生要在专业教师的督导之下,进入机构,开展一定时间段的专业服务。本文在此以苏州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为例,力图呈现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知识,获得专业成长,同时也将呈现学生在此专业实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与成长。

二、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策略的实践

(一)信念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对政府创造有关社会工作专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十分敏感,并对之抱以热切的期待,期待着“春天”的到来。但是单纯的期待会让一个学科沉默,只有坚持信念,并做出切实的行动,才能生产出真正的希望。这里的信念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职业信念,即工作是为了什么;二是专业信念,即社会工作是怎样的专业,这个专业的教学要怎样开展等;三是教学信念,即在教学中追求什么,如何看待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等。教师信念是高度个人化的,有很多因素影响信念的形成与改变,同时,信念系统内部不同层面也是相互影响的。信念与教师专业化水平密切相关。社会工作系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新手,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信念,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让自己逐渐成长为较专业的熟手。这正是苏州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中教师成长的重要取向。

社会工作专业的A老师,是加入该系最早的教师之一,他对专业建设的兴趣和热情有增无减。正是由于他的坚持不懈,社会工作系一直没有停止对专业实践模式的探索。下面一段话是他的自述:对社会工作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包括个人层面和专业层面。对个人而言,不管是自愿还是偶然,既然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这个职业,就应当心存敬畏,按照这个专业重视实务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过犹疑,但一步步走下来愈发坚定。一路上有志趣相投同事的默契,也受到一批批学生专业热情的感染。对专业来说,拓展实务既是专业品质的基本保证,也有利于办学时间相对较晚的社会工作专业实现后发先至。社会工作专业的C老师,是该系的骨干教师之一。她是社会学博士,承担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工作之初,对社会工作不甚了解;由于教学使命使得她主动接触与摸索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与实践,她的兴趣点逐渐发生转变,喜欢上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工作。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一门选修课,有两种选择:一是找到几本国内外教材,借鉴其他学校的教学资料,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二是不局限于经典教材的研读,同时自己开始尝试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第一种教学方式,比较好上手,自己能胜任,中规中矩,但对学生实务指导欠缺。第二种教学方式,挑战较大,自己需要边学习边实务边教学,而且实务积累需要持续进行,但对学生实务指导更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最终,选择了第二种教学模式,开始探索青少年社会工作,以课程为依托,边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法,边实践相关专业服务,边教授专业课程,边反思学、做和教之间的契合与冲突。”“当我厘清了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一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所担负的三大工作任务时,我重新审视自己进行专业实务的态度,我开始习惯把自己的工作任务从教学和科研两大块分类转为教学、科研和实务三大块。在实务经验积累初期,我在实务上投入的精力远远大于科研上,我相信实务经验积累到一定阶段,必然会促进教学和科研的进一步提升。”以上A老师的观点表明了他从整体和宏观层面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专业性定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C老师的自述清晰地表明了一名社会学背景的教师向专业的社会工作教学和实务转向的过程中,出于为人师者的责任这一简单、难以使人信服却真实的理由而在专业教学上做出的选择,以及对社会工作教师的特殊定位的澄清和认定,这种澄清和认定是支持教师行动持续性的力量之源。

(二)实践

笔者所在的社会工作专业,在大三的上学期开设《社会工作实务基础》课程,下学期同时开设《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人社会工作》等选修课,这些选修课程的理论教学时间为前12周,后6周为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在此环节中,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由不同老师带领,进入青少年、老年人等实务领域开展专业实习。这对担任实务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在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学习需要的过程中,教师至少必须开展以下工作。

1.倡导。倡导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当案主或居民组织需要帮助而现存的机构没有兴趣提供服务时,倡导者的角色可能是恰当的(扎斯特罗,2005)。倡导行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达成,本文的脉络中,倡导主要指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说服、促成社区或学校支持开展针对于居民或学生的专业服务。自建系以来,社会工作系在苏州市区相关机构挂牌的实习基地不在少数,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在这些实习基地的专业实习没有真正开展起来。这与建系之初在专业实践上的探索不足以及社会环境支持不足等因素相关,也受指导专业实习的教师倡导行为不到位的影响。随着政府在相关工作上的推进,在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一些教师在专业信念的支持下,向一些社区或机构发起了倡导,向社区或机构相关负责人陈述,为辖区内的某些群体提供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可以是这种服务提供的来源之一。专业教师和社区或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在不断的沟通中,一步步澄清双方的需要和期待,以及职责、权利和义务,为学生进入实习机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目前积累的经验来看,做好倡导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有:将群体的需要用科学的客观的方法呈现出来,教师拥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社会工作专业活动达成效果的呈现。苏州的社会工作服务起步较晚,公众认知度较低。因此,教师倡导行动的实施尤为困难。在当前环境下要将社会工作专业推向社会,依托相关的为大众所能接受的平台和入口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在实施的学校社会工作正是依托了学校的德育工作这一入口而成功亮相。#p#分页标题#e#

2.督导。带领专业实习的教师除了面对自己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务经验的增长的问题之外,同时也需要将这份专业的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学生。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体会和学习如何学习,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命、他人的人生,如何帮助他人和关心自己。在已有的经验积累里面,笔者认为督导学生发生在三个行为层面:一是教育。专业实习是课堂理论学习的延伸和深化,实习指导老师首先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在实习的过程中,结合服务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与学生分享价值观,与学生一道就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知识和技巧进行反思和提升。二是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特性以及学生经验的局限性都需要督导给予学生支持。实习指导老师要不断给学生增能,使其保持不减的动力与热情去提供专业服务;老师要接纳学生,承认学生的优点与限制,乐于看到学生的进步,明确地肯定其优点,并为学生的提升创造条件;还要适时给予学生情绪及心理上的支持。三是成长。与学生一起面对服务对象以及服务过程中的刺激要素在他们内心所激荡出的波澜,促进他们重返自我同一性,陪伴他们的成长。一旦学生进入实习机构,他们个性逐步显露出来,在各种现实情境中立体化。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上课听讲很认真很投入的学生、成绩很好的学生,同时也可能是一个在团队中非常强势的个体、一个在分享中无法应对质疑和否定而失声痛哭的个体。在服务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和困扰乃至长久隐藏驻扎在内心深处的那份脆弱和不安被引爆出来,督导教师不能置之不理。这个层面的督导通过聘请专业人士对实习学生开展成长小组的方式来达成。

3.宣传。在督导实习经验中,宣传就是将要做的事情通过学校校园网、实习机构网站、专业网站等渠道呈现出来,让相关人员对专业实习工作有所了解,以达到促进交流、获得专业认可的效果。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开展的工作作为一种成果展示出来,能够满足实习机构的需求,同时也让实习参与者,包括学生和指导老师,获得成就感,提升专业的知名度。这一看似简单的工作与指导教师的专业意识和合作意识密切相关。2006年,在苏州市“伙伴计划”项目实施的背景下,社会工作系经学校团委的资源链接,在苏州某民工子弟学校开展两次分别为期2个月的专业实习。虽然当时社工系参与此专业实习的师生是全力以赴,但是由于意识和行动的不到位,没有将所做的工作做任何形式的宣传。当时的指导教师回忆道,“那个时候认为社工是专业的活动,跟团委对不上话,没有想到借团委之力去发展专业,或者不知道如何去合作。”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极具局限性。时过境迁,2008年新培养方案实施之后的专业实习中,通过与S社区的合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实习分队的师生进入S社区辖内的一所民工子弟小学开展专业实习。实习成果“手牵手”流动青少年正面成长活动出现在S社区网站,不久之后,该活动引起苏州高新区宣传部门的关注,并获评2011年度苏州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三等奖,S社区成为该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评比中惟一获得表彰的社区单位。这直接强化了社区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认可,有利于实习资源的维持和继续,也增强了参与项目的师生的专业信心,提升了社会工作专业知名度,而这些都说明专业实习过程中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策略的效果

1.教师的成长(1)能力的提升。教师通过与各利益主体互动,沟通和应变能力得到增强,项目的实施能力得以提升;专业价值、知识、技巧等,也在面临本土案例的过程得以加强提升。这些积极的结果都能够较好地回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其对专业的信心,教师在如此良性的教学互动中收获成就感。有一些社工专业的老师时常感叹,自己所教的内容与实际不合,学生不听,工作之初就产生深深的职业倦怠感和对专业的不认同感。行动教学策略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看到学生投入地制定计划做服务,看到他们的欢笑与泪水,看到他们的喜悦与挫败,看到他们对知识的反思与渴望,教师一方面为学生感到高兴,更多的是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去提升自己,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2)工作中的体悟能给生活带来积极能量。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很微妙,在现代快节奏生活时代,大多数的情况是工作对生活的挤压。而在实习经验中,服务人群让自己感受到工作的价值,这种价值感能产生大量正能量回馈生活;理解他人的生命能将包容与尊重写进现实中,带着这种在实践中领悟到而非教科书中看到的宝贵法则去生活,如入海阔天空之境,原来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变得豁达和平静。

2.学生的学习经验R同学认为:实习之后,觉得不管是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社工知识,比如与人交流时,你会无意识地去倾听和及时反馈,运用鼓励和对质等等技巧;当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也会自我鼓励,想到优势视角,专业知识不仅是理解的书本“知识”,这种知识也是一种实务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对人和事物的敏感度。S同学认为:经过专业实习,同学们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是开展实习的基础和向导,它自始至终指导着专业实习的各个环节和进程。以上两位同学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理解均走出了课本上的理论观点,R同学认为知识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还是一种对人对事的敏感度;S同学通过专业实习之后重新肯定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这一结果并非通过教师言传,而是他们在专业实习过程中领悟达到的。学习对于社工学生来说无处不在。不仅仅是接受知识和新鲜事物的过程,也是一种知识和理念顿悟的过程。总结社工实习经验,感触很深的一点是:反思。社工非常注重“分享”这个环节,分享的内容是你对这个活动和过程的感悟。有时会有人觉得社工活动中怎么老是分享,这个形式很奇怪,不太能理解,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感受到反思给人带来的那种豁然开朗的体会。真正通过分享反思,获得的东西,可能才是你真正学习到的。以上R同学对学习的理解是从学习的方式的角度切入的,她认为真正的学习需要经过反思和分享,强调了学习不仅仅是接受,还是一种顿悟。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堂上传递不到的观点。教师可以反复地讲思考和创新,但是学生只接受而不去体会,教师的目标难以达到。

三、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策略的再思考

第4篇

主体性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一般是指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不过基于不同历史阶段上的不同历史条件,主体性也就具有不同的理论内涵。其基本概念从实体主体到认知主体再到生命主体的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了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更说明了人类从对外在物的探讨经意识的中介再向人本身回归的发展意义。但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主体性原则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形而上思维方式之上的,结果或者是割裂了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自由和必然的统一,因而片面夸大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也就是夸大了主体性本身,或者是把主体当作一个抽象的人,因而抹杀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也就是抹杀了主体性本身。

马克思克服了旧哲学的片面性与抽象的思辨性,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主体性的内涵: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把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放在一定的历史中去理解;时刻关注人的现实生存,把人类社会看成是人化自然的结果;从历史的角度深刻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从主客体的对象性关系即实践活动人手,是研究主体性范畴的最好视角,因此,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共同属性,人无论作为实践主体、认识主体还是评价主体,都具有这些根本共性;主体性包括三方面,其中,自觉性是对自我的认识和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能动性是对现实世界的选择、对外界适应的主动性;创造性则是指对现实的超越。对主体性的揭示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

将哲学精神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就形成一定的教育理念;将主体性的哲学概念引入教育教学实践,启示我们应坚持“主体性教育理念”,即:在高校各项工作中都要以人为认识问题和价值取舍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维护和促进人的个性和发展作为根本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要践行在目的上为了人、在行动上促进人、在机制上保障人的原则。该理念的核心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提升人的主体地位;其根本目的在于冲破束缚人发展的桎梏,唤醒人的主体意识,激发人的智慧与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

主体性教育理念在教学工作中就体现为主体性教学理念,它认为:教学要以学习者为全部活动及过程的中心,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教育方式要因人而异,教学环境要以情感为主来营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并践行以下原则:

第一,要坚信学生需要学习并能够发挥潜能以达到自我实现。努力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发展。

第二,要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给予其亲身感受、观察、分析和思考的空间,训练其想象力、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设法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培养其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和独立性等。

第四,要坚持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努力在课堂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主体性教学理念与高校专业课教学的内在契合性

主体性教学理念从根本上适合于高校各个专业及课程的教学实践.拿社会工作专业(下简称“社工专业”)教学来说,这种适合性表现得十分根本和深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社会工作专业的“助人”主题要求社工专业教育要坚持主体性理念,使得所培养的人才对其工作对象的主体性具有自发的和格外的关注。

社工专业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专业技巧进行的助人自助活动。要求社会工作者要充分考虑到受助人的需要及主体性,并运用尽可能有效的方法,才能帮助受助人满足其需要、摆脱困境。因此,社工专业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奉献精神、高效的社会服务技能的专业社会工作者。

其次,社工专业的价值取向性特征与主体性教学理念有着内涵上的互动。

价值是人们在社会中对一切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或评价。在哲学意义上,它是人类的一种重要追求;在社会学意义上,它是一种抽象而一般化的行为准则。价值对社会工作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社会工作存在和定义的重要基础。社会工作的核心活动――“助人”本身就带有十分明显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色彩,是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等价值追求而采取的必然行动。

再次,社工专业的基本价值观与主体性教学理念在内涵上有着高度的相通性。

崇尚人的价值与尊严的价值观是对主体自觉性的肯定与高扬,必然要求专业教学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着力开发学生的潜能。社会工作者相信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是不可剥夺的,因此在工作实务中对案主个人或群体的价值和尊严给予尊重、支持,以“人”“处于困难的人”“需要救助的人”来看待和接纳案主,并形成了一些具体的专业价值观。而只有自由发展的人才能予他人以自由发展的空间。主张社会正义的价值观强调了主体的创造性,因此也必然要求该专业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开发其创新思维能力。主张社会正义意味着要保证人们的平等机会和权利,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就是通过扩展机会和资源来实现社会正义的理想,尤其是通过推动建立公正的社会和经济政策来提供充分的教育、扩大政治参与、实现经济自给、扩大福利保障。因此,在以优秀社会工作者为培养目标的社工专业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等,要给予学生亲身感受、观察、分析和思考的空间,并采取有效手段训练其想象力、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才可能具备促进社会正义实现的能力。

最后,在专业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助人自助的价值观凸显了价值主体的能动性――助人即提供利他服务,这种利他服务的特征是非营利;自助则是指受助者最终可以独立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即助人自助是指社会工作者要帮助或协助受压迫和处于危机中的人,增进这些人改变自己和社会的能力。这是社会工作专业最具特色的基本价值观,必须始终坚持。因此,对未来的社会工作者的培养中,教学活动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地位,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设法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培养其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和独立性等;同时要坚持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努力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样,学生将亲身体会如何受助才能实现自助,才能在未来的实践中真正践行助人自助的价值观。

坚持主体性教学理念,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及手段

将主体性教学理念切实结合到高校专业教学的实践和实际中,应该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及手段。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有效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打破传统模式,在教师作基本讲解的同时,大量进行观点交流、体会共享及讨论辩论等环节,将教学内容与实践、实际相结合,推动学生对理论问题的反思。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要保持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激发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提问和质疑,达成师生的良性互动。这些方法的意义在于使学生摆脱在纯理论学习中经常出现的一切依赖教师、被动接受教导的状态,而将专业知识和理念融入自身原有的思想知识体系之中。

其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理论结合并指导实践和实际,这将充分发挥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高校的专业课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式使学生尽早、充分接触专业实践,促使学生乐于、勤于、勇于和善于尝试专业实践。可以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有计划的课内外活动和适当构建相关组织等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可以调动学生的力量与教师共同进行校外实践基地的考察、洽谈和建立的工作,并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充分利用校内外专业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学习等。

第5篇

【关键词】激励 社会工作实务 五年制高职 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45-01

为了进一步贯彻课程改革精神,改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教育课程体系,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发展机会,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结合《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特点与学生的具体实际,我们将激励教育贯彻到日常教学实践之中予以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在《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实施激励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可行性探究

人的心理素质是激励教育突出强调的因素,要以人为教育的主体,拓展人的潜能,建立和改善人的内部动力系统。激励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树立一个教育信念,就是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一定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而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就是关注人,注重发掘每个人的内在潜力,通过每个人自己的努力去改善外部环境,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不单单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达这种职业理念。这种职业精神与理念跟激励教育的内在核心思想不谋而合,这恰恰成为我们在《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中实施激励教育的基础。

2.必要性释述

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五年制高职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多元发展,作为一名五年制高职教师必须特别注重课堂的艺术性,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把课程改革的思想深入学生的心灵,从而内化为一种动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教学过程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教师应该关注个体差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在《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实施激励教育的主要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贯彻了多层次激励、公平激励和持续激励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激励策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并根据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不断提出更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又符合学生能力的激励目标,不断形成激励刺激,强化积极的行为。

1.榜样激励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观察和模仿的过程,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过程可使行为改变。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心理、生理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特别喜欢模仿,教师可以对他们的言行加以正确引导,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自觉纠正自己的不良思想倾向和行为。这不但是激励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过程。对于榜样的选取,可以从学生身边选取值得学习的同学,教师自身的榜样力量也不可低估。同时,也可以选取《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案例中的主人公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设计相关的助人方案,因此需要给学生大量的案例,而大部分案例的服务对象都是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和鼓励下,通过自身努力克服了困难,改变了困境,这种自助的、不怕挫折的精神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2.目标激励

目标是经过努力能够获得的成就或结果,是人们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而决定的。确立目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与学生认定的需求,学习目标的价值有关,而且与学生心目中认为能够达到目标的成功概率有关。”目标要具体明确,指向性越清楚,就越有利于学生实现目标。比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有这样的体会,与其告诉学生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事,不如告诉学生怎么样学习、怎么样把事做得更好,即给予学生一个可达的目标并教授实现目标的方法。同时,目标的确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例如,在《社会工作实务》课堂上让一名没有经过训练的学习中等的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助人项目,完成的效果不理想,莫不如让他把这个项目中的某个具体环节搞清楚、搞透彻。

3.过程激励

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愿望与要求,为学生创造并提供一切展示自己风采的机会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因此,让学生恰当地参与课堂教学,既能激励学生,又能为教师获得有价值的建议。通过参与,形成学生对教师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学生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尽量运用例证、活动及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来达到课程目标,多设置一些情景模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模拟情景,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扮演一个实际的角色,并主动地参与教育中的过程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或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来,更大地提高《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4.评价激励

评价的宗旨在于帮助教师及时了解课程实施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开发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合作评价和自我评价,教师也从“考官”的角色逐渐转变到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评价的角色。注重全面评价,既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例如,在平时的课堂作业本上用激励性的书面语言恰到好处地鼓励学生等等。

三、在《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实施激励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目标激励、言语激励、实物激励、情感激励等激励方式在课堂教学的运用,的确能提高学生的听课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授课效果。其中情感激励与实务激励的效果更好一些。但同一种激励手段使用超过三次,效果就不再明显,后几次使用效果微乎其微,各种激励措施在短时间内能起到促进学生听课、学习的作用,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学生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应该还需要从制度与管理角度解决本质问题。

第6篇

创作性戏剧教学法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相互合作的精神,不仅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更令学生愉快地经历实际操作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习意愿,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创作性戏剧教学法不一定要求学生要在观众面前做出色的故事表演,所以其侧重点并不在于学生表演技巧是否成熟,思维逻辑是否周密,而是强调以戏剧的自然学习方法 (如模仿、想象、扮演、对话等戏剧要素),去学习语言、动作、社会行为等项目。

一、创作性戏剧教学活动项目

美国戏剧教育学家温妮弗列德瓦德认为创作性戏剧教学方法具有戏剧与剧场二元性,所以将教学实践活动概括为以下主要项目:

1.戏剧性扮演:学生置于想象的戏剧环境中,表现出熟悉的经验并由此衍生出新的戏剧,以尝试的生活去了解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2.故事戏剧化:以文学、历史或其他来源的故事为基础,创作出即兴的戏剧;

3.以创作性扮演推展到正式的戏剧:在创作性扮演基础上,搜寻故事相关背景资料,并设计制作简单的布景道具,发展成可在学校公演的戏剧;

4.在正式演出中运用创作性戏剧技巧:①看过剧本后,自己设计人物形象与配乐,自创对话扮演短剧;②将正式的戏剧场景改为即兴表演,避免背诵台词的不自然表演;③将即兴式对话发展成有群众的戏剧场景。

与普通戏剧演出不同的是,创作性戏剧教学活动以促进表演者(参与者、学生) 的人格成长为目标,其目的不是去满足剧场观众。所以,创作性戏剧教学活动与职业演员的训练是很不相同的,其活动项目一般以下内容较为常见:

1.想象:结合身体动作、物体、声音与头脑思考的创造性活动,激发学习者经验和想象力;

2.肢体动作:配合音律、舞蹈的肢体活动,明确而有意义地表现适宜动作举止,可个人表演或团体合作表演;

3.身心放松:调节增强或减弱的动作进行热身、消除紧张情绪,平衡身心,强化知觉;

4.戏剧性游戏: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共同完成游戏项目,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建立互信关系;

5.默剧:通过身体的姿态和表情,传达思想、情感与故事,强化肢体表现力,增强观察力、理解力、思维想象力;

6.即兴表演:根据人物、线索、目标等简单基本资料,即兴表现或发展出适宜的对话、动作和故事情节,培养团队合作、机智反应的能力;

7.角色扮演:根据故事主题,由小组讨论或教师选派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不同情境,扩展感觉和认知力;

8.说故事:以某故事引发点开始,通过讨论、表演构建发展自己的故事,激发想象力、逻辑组织和表达能力;

9.偶戏与面具:通过制作、操作或表演偶具 (或面具) 表达故事,增强信心,释放情感,体会工艺制作和表现的趣味;

10.戏剧扮演:在程序架构内设置主题故事,采用即兴创作,进行戏剧性扮演,发挥想象力、表现力,培养团队合作、互助互动的意识和能力。

二、创作性戏剧活动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作用

社会工作是人类经历中一部分最复杂的问题和最困惑的领域,因而也是一项具有高度技巧性的活动。

(一) 创作性戏剧活动可助力建立正确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在人类的经验范围内,一些不确定因素总是不可避免的,生命不可预见。社会工作以各种形式回应人与环境之间复杂多样的互动,它的使命就在于使人们能够发展潜能,改善生活,避免功能障碍。专业社会工作聚焦于解决问题和推动改变,是一个价值、理论与实践相互关联的系统。社会工作者在为贫困、弱势人群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出了独特的知识、理解和技巧,以有限的资源帮助人们改善生活,在社会福利和社会改变领域有着独特的贡献。在这里,秉持社会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是前提和基础。各派学者对于社会工作价值观在表述上各有不同,基本内涵可归纳为:个人价值和尊严、服务、社会公正、人类关系的重要性、诚信和能力等方面。如戈登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包括六个基本观点:①个人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怀;②个人是与社会相互依存的;③个人对他人负有社会责任;④个人具有人类共同需要 (共性),又在本质上与众不同 (个性);⑤个人应积极参与社会,实现自身潜能和社会责任;⑥社会有责任提供各种方式,消除障碍,保障个人自我实现。

在创作性戏剧教学活动中,可虚拟各种社会生活情境,学生可通过角色扮演,应对不同情况,可扮演社会工作者,也可扮演受助的服务对象。在教师引导下,他们可学习以正确的方式即兴地去经历、拓展在真实人生中可能遭遇的各种情境,以适当的态度和方法予以应对,改善生活,适应环境,发展潜能,避免功能障碍,从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 创作性戏剧活动可助力社工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社会工作者的使命是助人适应环境、改善生活,自身需具备很好的专业素质。社会个案工作中,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创始人、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社工自身应是成熟和身心健康的人,拥有以下素质:①对自己有兴趣,自我接纳,自我定向;②有较高容忍度,接纳世事难以预料;③积极投入生活,不怕冒险,敢于追求;④富有弹性,不顽固僵化地拘泥于固有形式;⑤能客观、理性、有系统地深入思考;⑥对他人有兴趣,乐于与他人和谐相处。创作性戏剧活动以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为目标,给每个人提供拓展、经历、表达的机会,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接纳自我;同时也通过假设自己为他人的想象、模仿、扮演的过程,设身处地体会和反映他人的概念、感觉、情感和心理,有助于更理性、全面地系统思考,避免过度以自我为中心、顽固僵化、只关注自身需求而无法理解他人困境;与他人合作的角色分工,也能增进理解,锻炼提升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社会工作是一种能力建设的活动,能力不单指当前实际的能力,也包括潜在的、将来的能力,突显发展或习得更大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与创作性戏剧活动的宗旨也是契合的。

(三) 创作性戏剧活动有助于训练提高社工沟通技巧

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有效的社会工作实践的核心。沟通,即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信息交换,包括所有用以传递和接收知识的方式。作为人类,人们总是在传递着什么 (尽管不一定是语言的方式)。酒精或药物成瘾的人、抑郁而闭门不出的人、惯于偷窃或撒谎的人、不守秩序的人其实都在传递着他们对自己、对生命、对曾经或正在遭受的困厄的感受。理解人们所传递的内容,并将想法和感觉转化成语言,是社会工作的关键技巧。社工还需学习如何提出好的问题,以保证提供足够详细的相关信息,并可引出进一步的线索。倾听技巧在所有的沟通情境中是必不可少的。许多人以为倾听是一种本能的行为,不需培训,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听到别人在说些什么,但只是一种消极行为,倾听要求更为积极的介入。好的倾听,本质在于能感受别人的思想和情感,这不仅是明白其语言表层明确表达的意思,还需理解和把握其语言深层蕴涵的内容,甚至那些欲言又止或不便明言的隐衷。要做到这点 并不 容 易。所 以,听是对声音的接收,只是一种生理行为,而倾听则是头脑关于理解的积极活动。非语言形式的沟通 (也称为身体语言),重要性也不容小视。韦斯特的经典研究表明,通常的短暂会面中,说话或语言内容只传递了三分之一的社会意义,而非语言形式却表达了三分之二的意思。而就重要程度而言,后者似乎更胜一筹,尤其在二者发生冲突之时,非语言形式表现的意图更为可靠。

第7篇

在认知行为理论的角度看来,对事件有什么样的认知也就决定了我们会对此做出怎样的行为反应。我觉得在我整个实习过程中,我在困境经历中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将便于了解我在应对伦理困境时的选择取向,我觉得我个人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仅仅只是扮演了一个非主导性的角色,所以,我在遭遇社会工作困境的时候,往往因为这种角色自我定位的次要性而将责任推给我个人所认为的承担主导性角色的其他人身上。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始终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实习生,在开展活动中,也就是帮他们一下,作为一个实习生,我也没有参与到他们的一个具体的工作决策中。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尤其是在一般的小组活动中,也就是带着学员们们读读卡片,准备下资料,做些辅的事情,都是机构人员跟我说你干什么,然后我就干什么。因为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实习生的身份,实习结束后我还是要回学校的,因此,常常在活动出现危机的时候,我会认为他们的小组活动开展的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我也没有办法让他们改变,在所有的工作中我仅仅只是一个旁观者。

另外,当我在实习中遭遇伦理困境的事件时,都消极地采取了“不作为”的方式,我也没有去主导伦理困境的解决,而是以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在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后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行动来着重解决这一困境,而是在宣示性的提出质疑后然后就销声匿迹,用“无为”的心态将困境搁置,使得困境延续。

二、服务中的困境

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只有真正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社会工作理论结合到实际的临床服务过程中,我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才真正体会到这句“社会工作本身是一个满载着价值的专业,其本身即是一种道德实践”的一些涵义。我在实践过程中往往面对复杂的价值环境,会陷入两难或者多重价值冲突当中,也就是面对带有伦理特性的困难或者问题。

我们在参与美术和音乐治疗小组活动中,希望由我们引导学员表达、共同制定小组活动计划,训练学员表达和参与的能力,也是对学员意见的充分尊重。不过在中、重度的残障小组里一些学员表达能力都很差,他们大都只能在我们的引导下重复说出以前做过的活动内容,根本无法做到参与,引导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小组工作人员在开会,并自行制定活动计划。

另外,智障人士因为其自身身体和智力的特殊情况,其生活往往不能自理,基本的生存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他们做对于一些基础性的需求比一般的智力健全的服务对象更为迫切和强烈。另一方面,“助人自助”这一核心价值观又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所有人群时注重对服务对象能力的恢复和提高以及对潜能的挖掘,而不是一味地提供资源进行救济,最终的目标是让服务对象有能力重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其次,智障人士因为智障等级的不同,也会对服务的要求有所不同,较为轻度的智障人士,其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机构对其开展的服务主要是针对提升他们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满足他们的发展性需求;而中度或重度的智障人士,因为自理能力的不足,则更多的是要关注其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

因此,我们在服务的过程中,如何处理满足基本需求和提升能力这两者的关系;如何解决对基础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的关系;如何解决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矛盾,这些问题都对我们提出了挑战。

我们在服务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的是满足基本需求和权利还是以恢复提升能力为目标的问题。通常人身安全对于服务对象来说是最为重要和基本的需求,因此,我们在服务的过程中始终会以安全作为衡量服务是否应当开展的标准,即便这一服务的开展对于服务对象的能力维持和提升有帮助,但如果不安全,他们就不会开展。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是以促进其改变、培养能力为目标还是以尊重案主的人格为前提的问题。行为矫正,在对智障人士的服务中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学员现有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同时让他们塑造正常的行为,能够提高和发展他们的能力,对于他们的是有益的。训练本身实际上是让对象通过对强化物形成条件反射的动作而塑造其能力,因此,社会工作者往往为了能力的建设而忽视了对案主“人性”的尊重。

另外,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关注长期收益还是更关注短期收益,我们往往需要平衡案主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我们的方法可以帮助其改变不良的行为,塑造正确的行为,从而更好的融入社会。而在这一过程中,案主的短期利益可能就会受到损害。因此,是关注当下还是着眼未来,往往使得我们很为难。

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仅仅作为一名实习生,面临着对案主利益的尊崇与对机构的服从之间的冲突。我们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实践者,必定应当遵从专业价值的要求,始终从专业出发,维护服务对象的正当利益。但同时,我们又大都是以机构工作人员的身份出现的,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中也要求社会工作者对机构利益的维护、对机构的服从和忠诚。但往往这两方面的要求并不是能够同时满足的,因此,在机构和案主之间,我们往往很难取舍。

尊重案主是对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要求,但机构中己经形成的一套从经验上看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保证了机构日常服务的正常开展。那么,社会工作者进入后是否应该打破这种“和平”,以尊重为前提重新尝试找寻合适的工作方法呢?社会工作者在服务智障人士的过程中,一方面希望通过鼓励参与提升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为了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而自己决定。我们虽为实习,也是作为机构中的一员,有义务遵循机构的各种规章和制度。但是当服务中为了学员的利益需要打破这种己经形成的规则时,我们都会慎重地考虑是否给机构带来改变。

由于本来我实习的时间很短,很多东西我们只是刚刚接触,虽然自己在自我角色定位,专业价值内化,工作技巧的运用等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但是自己还是在摸索一种更好的服务传递方式,在以后的社会工作中,我会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及困境更加敏感,从而使自己在以后的实践服务中少走弯路。

第8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综合实训 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195-02

信息时代已经来临,我国已经确定了相应的信息产业政策及可持续发展政策,测绘学产业化的趋势比较明显。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国土行业、交通行业等的技术发展和职位要求,工程测量技术岗位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在校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培养也逐渐提高,因此毕业班综合实训的课程设计需要不断地更新,以迎合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工作岗位要求。

1 工程测量毕业班综合实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过于教材化

工程测量综合实训课程是一门系统性、流程化程度均比较高的课程,但较多的高职高专院校过于教材化[1],内容繁多而重点不突出。教学老师在上课时,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和实战经历,导致在课程中缺乏重点,因此随教材的内容而走,现目前的教材更新不及时,教学内容严重落后于现状发展[2]。

1.2 教学实践性偏低,实践内容与工程实际脱节

作为综合实训,应该是让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实际工作流程,但是由于实际及个别院校老师的能力有限,导致实践性偏低。同时,在设计实践教学时,过分强调重点技术内容的学习和操作,而缺乏整套工程的完成和流畅性,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减弱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对社会工作岗位的认知比较低下,导致学生在校内掌握的实践技能与实际要求的测量技能出现脱节[3]。

1.3 校企合作缺乏实质性的表现方式

现目前的校企合作一般表现在:在企业的协助下,合作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但主要局限于学生课程完全结束之后;企业领导员工来校作交流[4]。因此,校企合作现在比较形式化,没有达到作为教学到社会工作岗位过渡应有的作用和状态,笔者设计将校企合作真正纳入课程教学,力求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际接触社会工作岗位。

2 工程测量综合实训的课程设计

该次研究将课程设计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校内实践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制教学,校外实习由企业和教师共同协助完成。

2.1 校内实践

根据对工程测量社会工作岗位的职业要求和高职院校的学情分析,对工程测量综合实训采取全实践教学,具体教学模式(以该校校区测绘为主如下)。

该课程的设计流程以工程测量社会工作流程为基础,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工作流程有较为细致的理解。课程主要以项目制教学,其基本流程为布控测图绘图图形整饰、接边检查出图,在每个步骤中让学生根据对应的岗位,依据对应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完成相应的内容。学生在完成全部项目内容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前面所学基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项目一“布控”,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是采集一级控制点,引入控制数据和布设图根控制网,学生需要引入的是《测量平差》、《GPS技术》、《控制测量》等课程内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回顾课程理论和实践内容,同时在老师的协助下,进一步夯实基础,在完成这一项目内容时,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控制测量员的部分内容,初步达到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相融合的目的。

在校内实践过程中,采用项目制,在课程初期,将小班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人员分配,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教师担当的角色是旁听者、观察者、指导者,促进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发展和提高。通过对2014级学生的试点教学效果可知,学生明显提高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对仪器设备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而且遇到问题善于去主动思考分析,进而解决问题。因此,作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推广此类教学模式是有意义的[1,3,5]。

2.2 校外实习

“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与企业获得双赢的模式之一[4]。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加强学生校外实习的能力的培养。高校应和企业一起培养为社会所接纳、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对历年测量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训的特点发现,学生对校外的顶岗实习的效果不够突出,其原因主要如下。

(1)学生重视度不够。

学生认为,在学校完成课程后,就应走向工作岗位,就业岗位不一定与专业对口。另外,为了完成学校任务,随意交差,没有提高自我意识,缺乏主动精神。

(2)学校联系不到位。

学校秉持着安全送学生出校门,安全接学生回校,对于学生具体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知之甚少,甚至毫无了解,和学生、企业的沟通也较少,无法很好的收集学生现状资料,对企业的反馈信息处理不及时,最终导致企业对学生存在不满,对学校不满,进而影响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入。

(3)老师的指导不够到位。

由于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老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工作问题,进一步协助其解决问题,而企业员工甚少有耐心来帮助和支持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因此,学生容易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进而怠工,最终导致企业对学校的不满。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校外实习的效率和效果,该校教师在作设计时,要求校企合作应该是密切的、联系的、沟通的。在学生完成校内实践之后,主动联系企业,并和企业共同商定学生的培养,在整个顶岗实习期间,教师应该主动和企业、学生作沟通和联系,保证学生遇到问题能有人帮忙。另外,企业安排专门的有经验的员工,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最终使得学生能有较好的社会工作适应能力,提高就业率和好评率。

3 综合实训注意事项及总结

(1)实践过程中,注意易错点、难点以及重点,教师应加强对该处的教学和引导,不得逃避问题或轻视问题。

(2)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应该具有关联性,使得学生在完成毕业综合实训之后,能对社会工作岗位较为熟知,并且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

(3)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是一门综合性项目课程,在进行相应设计时应考虑前面所学内容,同时注重W生的工作流程的掌握,在校内外合作之下,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率和好评率。

参考文献

[1] 张红萍.《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改的实践和思考[J].科技信息(基础理论研讨),2011(30):76.

[2] 黄丰盛.《工程测量》的教学问题及其教改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85-86.

[3] 丁锐.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探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9):40-41.

第9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继续教育;教育模式;专业化;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8-012-03

专业社会工作者由于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其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不断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期望用最合适和最相关的知识来指导他们的救助工作对象,这恰恰也是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研究的重要因素。在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局确认的职业社会工作者的八项职业操守中,就包括了“终生学习”一项。在当前职业化、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下,从事专业服务的社工们如何提升自我能力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进行继续教育。

一、建立社会工作继续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继续教育模式之所以必要,就在于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更新是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相适应的,是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是满足社会心理需求的一个必然选择。

1.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家庭婚姻观念、人际关系等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如酗酒、吸毒、青少年犯罪、自杀等。如何解决因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者在新时期需要面对的问题。这自然而然地要求社会工作者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自身的社会工作知识、技巧和技能。只有通过持续的继续教育学习,社会工作者才可以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不断深化社会工作理念,创新社会工作方法、技巧,既为“通才”,又为“专才”。

2.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客观需要

2008年,我国内地首次开展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成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推进意味着对社会工作人才素质的要求全面提升,而素质的提升离不开继续教育这个平台。由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催生的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管理者及社工工作督导,都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进行相关知识的提高。

3.社会工作继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我国社会工作起步晚,专业化与职业化滞后,制约了高校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团体会员名单”中,从1988年到2008年,在20年间仅有三成的高校在申办社会工作专业前有专业基础,七成无专业基础。。这凸显了高校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盲目性。不少高校由于师资力量缺乏,课程设置不合理,实验、实习环节薄弱,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其培养出来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缺乏实际的社会工作操作技能。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学习的课程是针对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需要而开设的,其目的是为了弥补和完善学校教育的不足。

4.非专业背景从业人员的迫切需求

在政府的各个基层单位,如社区工作站、民政等领域,很多工作人员实际从事着社会工作,成为我国社会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动下,大量的非专业背景却从事着社会工作的人员踊跃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成功通过职业水平考试,并取得社会工作执业资格,成为专业社会工作者,但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这部分为数不少的人员再次进入高校进行系统学习的机会十分微小,把他们培养成为称职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只能由继续教育承担。

二、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006年6月印发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之第三章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本专业工作能力。”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推广,2009年9月民政部下发了《民政部关于印发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的通知》,正式制定了《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对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的目的、内容、时间及教育机构的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各社会工作试点城市如北京、深圳、广州、东莞等,也随之根据民政部的要求,结合本市的实际,研究制定了《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的相关实施细则。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得以在各地全面铺开,一些地方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上海市作为最早设立社会工作的试点城市之一,为适应21世纪上海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发展民政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和职业培训,将社会工作逐步推向专业化、职业化,于2000年5月成立了“上海市社会工作培训中心”,承担起全市社工继续教育、科研等职能。深圳市在2007年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1+7”文件。《深圳市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方案(试行)》提出,在岗的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每年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5天。深圳拟实行的《深圳市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实施细则(试行)》规定,注册执业社工每年接受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5天,无法完成继续教育要求的,将不予续期注册而无法上岗工作。北京也将于2011年初完成北京市5600余名社会工作者72―90学时的继续教育。

虽然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政府的相关文件也对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规化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中国内地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刚刚起步,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的时间很短,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1.继续教育政策制定者对继续教育的认识有待提升

在出台了相关的继续教育政策措施后,继续教育就变成了必须完成的任务。负责继续教育的相关部门目前的做法是,把全市的社工召集一起或分批,找些香港的督导、资深社工、高校教师等来授课,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天数。这样容易出现重“量”不重“质”的情况,同时继续教育仍以借助外来的经验教育为主,结合实际的本土化教育较少。

2.教育方式单一

目前,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模式仍以“讲一授”的形式为主。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培训应从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如技巧的运用、项目的策划、评估的方式等出发。而交流式、小组式、工作坊式等更能让继续教育发挥成效的继续教育模式还没有很好地对接。

3.继续教育课程设计断层

社会工作继续教育一般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如讲授法律援助与社会工作。仅用一节的课程来讲授法律援助知识,显然会出现课程设计断层问题。没有把法律援助与社会工作的

关系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导致社会工作者面临法律援助困惑时难以开展工作。如果课程设计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那么受教育者就能真正通过继续教育获益。

4.教育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当前,各地大部分的继续教育都是依托高校或是一些职业培训中心或是社会工作者协会进行的,忽略了大部分的社工机构及其他民问组织在继续教育方面的优势。

5.继续教育培训的评估或考评有待提高

教育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的过程。从事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教育机构和受教育的社工都投入了相应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因此,设置一个完善的评估或者考评继续教育产出的机制,有效地衡量继续教育的意义及收效,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这样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社会工作继续教育认识不足、教育模式单一、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评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笔者认为,完善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明确目标,制订计划

各省市应该根据地方的实际,就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的目标、定位、社工的职业发展方向、提升服务等制订中长期计划,并根据具体的培训内容、培训经费和培训人员以及服务区域的人员结构的不同有所侧重。如农村与城市的社会工作的侧重点不同,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的方向也应不同。

2.结合需求,设置内容

结合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的需求,设置继续教育的内容。继续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在于,其重点放在与工作实践的结合上。继续教育的兴起,是由于原本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有必要根据自己在实际工作所缺乏的知识进行自我提升。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科学,所以在制定继续教育的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岗位的要求和需要以及服务对象的需求。要注意收集各个领域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对知识补充的实际要求。继续教育的内容不能过于泛滥。提供给社工的培训,关于社工理念的、家庭领域的、法律的、禁毒的、学校的、拓展的,五花八门。授课的人员素质虽高,但每一个课程一般都是一天或是半天的时问,让社工感觉一年下来,好像学了很多东西,但是能够应用于实际的却没多少。继续教育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连续性。例如,上述提到的“法律援助与社会工作”课程可以设置成为一个系列的学习课程,分为几个学时进行:第一课时为“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法律援助基础知识”,第二课时为“法律援助知识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第三课时为“法律援助疑问解答”。如此才能让受教育者对知识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并在工作中加以运用。

3.注重分类,因材施教

社会工作者由于所学专业和社会经历不同,他们从事社会工作需要培训的知识也有差异。所以,我们在进行继续教育时,应该注重分类,因材施教。对于从社工专业毕业的在职社会工作者,由于他们经过了学校系统的理论学习,有着专业的社会工作基础,其继续教育的重点应该侧重于深化专业理论的学习,提升专业技巧的实际应用能力。而那些从现有社会人员转化而来的在职社会工作者,由于其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继续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放在社工理念的教育上,包括专业价值与伦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他们现有经验方法的一些观念误区的纠正等。

4.突破传统,创新方式

继续教育的方式,除了“讲一授”方式外,应该更多地加入社会工作特有的教授方式,如小组的讨论,某某工作坊,拓展训练,实际项目策划,督导的分散式指导,参加相关的学术论坛、会议,参观学习,交流学习或者轮换学习等。

5.学前调研,学后评估

由于继续教育内容的设立应该结合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及服务对象的需要,所以在继续教育内容确立前应该进行调研,收集相关的继续教育意见。同时,教育是一个“投入一产出的过程”,为衡量产出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最直接的方式,当然就是受教育者对知识的应用。可以通过完成作业、设计、写论文等方式进行实际的考核。例如,在继续教育中开设了“项目设计与策划”,就可以布置受教育者回去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与策划方案。上海目前采取的继续教育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集中授课;二是参与实践,并以项目报告、个案小结、工作总结等形式完成;三是撰写论文。论文必须在续期注册前的规定时间内提交,并对质量有相应的要求,比如必须通过专家的评审或者在公开刊物发表等。

6.整合资源,规范管理

系统的社会工作继续教育需要整合多方资源来进行。目前,多数地方的继续教育都是由一些培训机构或社会工作者协会来承担的。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应该更多地利用高校、社工机构、社会培训机构及其他NGO组织来共同实现,并由相关部门进行规范管理。例如,可以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及场地进行一些理论课程及一些学术论坛的交流活动。由于不同社工机构有自身的特色项目及资源,可以让相应的社工机构承担一些固定的课程。对于那些在家庭服务领域做得特别好的机构,可以让其承担家庭社会工作继续教育方面的培训,当然,需要提交培训的计划、经费预算、场地、可以运用的师资力量等,以便衡量其是否具备承担继续教育的资格。又如,一些NGO组织在经营公益组织方面的经验特别丰富,可以让其承担“NGO组织的管理”方面的课程。这样,受教育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资源也得到有效的整合。

第10篇

有句话说得好:实践是真理的试金石。学校是学习理论知识的好环境,社会则是我们实践的场所。这个暑假我再度走向了社会这个大舞台,寻找实践的单位。

常听一些同龄的打工族说,出去打工是怎样怎样的辛苦。百闻不如一试。对此,我也想亲身经历一次,所以,我和另一舍友便以一个打工者的身份,以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暑假生活为宗旨而去找工作。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可不少。

顶着烈日找了几天的工作,见过的单位不少,不是已经招满就是回去等消息。经过坎坷的寻职路,终于在一家大型超市某得一职——服务员。虽然很辛苦,很不好受,可这些经历在书上是没得学的。

善于与他人沟通,是作为服务员所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少之又少,即便是去年暑假在医院的实践也是很少与病人接触,这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也是很尴尬的。在百汇超市工作时,因为是服务员,与别人谈话的时间变多了,此时,不得不学着与顾客沟通,使顾客接受你的意见和建议。与同事间的沟通也同样重要。别人给我意见,我就得认真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自信也是在社会立足所必需的。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打暑假工时,自己就害怕了,这都是自悲的心态在捣蛋。感觉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与别人沟通的技能又不怎样等等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怯弱、自悲就这样表露出来。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要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这是找工作时舍友给我的忠告。在多次面试中,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我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有自信才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作为服务员还要注意的一个重点就是待人要真诚,时刻保持微笑的面容。作为一个大型的超市,客流量自然不会少,每个顾客也都会有自己的个性,急躁、粗俗、儒雅、端庄等等。有些急性子的顾客不满时就会大声对我们说话甚至是吼。以牙还牙是万万不可行的。为缓解气氛,解决问题,我只能以温和的语气,带着微笑真诚地向顾客道歉或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要做到真诚待人,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再急的顾客也会缓和下来的。因为真诚、微笑、温和就是服务员与顾客间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是我们未来的职业护士与患者间的沟通桥梁。

在工作中,我还切身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人,需要在生活工作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知识犹如人体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会枯竭。在超市里收款处是用电脑进行的,如果电脑停止运作真的会变成一团糟。有一次,一位收银员有事要离开一会要我顶她一会,不幸的是,就在我接手时,电脑就死机了,里边的一些数据也差点丢失,幸好在学校我有认真学习计算机,运用自己所有的知识让电脑恢复了正常的运作。

让自己认识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不要以单纯的想法理解和认识社会,而是深入的探索,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在学校学会更多的方面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好好利用知识进行运作。

第11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 通用模式 个案反思 职业化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科学,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即社会工作要将专业理念和方法灵活运用到服务对象的问题中,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助人自助的目的。当前我国社会工作正朝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①笔者尝试通过个案分析来体现社会工作专业技巧并反思当前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路径。

一、案例分析

(一)接案: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

小张,男,19岁,某高职校09级住校生。母亲在其很小的时候逝世,小张与其父亲和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小张经常旷课、迟到、早退,不爱学习,且与班级同学很少交流,从不参与班级活动。班主任多次与小张及其家人沟通,未能得到改善,遂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二)预估:分析服务对象问题

1.服务对象自我阐述

小张认为,学校课程比较枯燥,他对此不感兴趣,学得好与不好没有多少意义。对于能否获得相应文凭并不在意。之所以仍上学,是因为不想工作,因为工作很辛苦。不愿在教室,认为与班级其他同学没有共同语言,不想和他们说话。小张说每个月父亲会给他一定生活费,平时很少联系,一年大概能见到父亲五六次。周末偶尔会回家,但也是拿换洗衣物,跟奶奶没有话说。

2.问题预估

(1)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导致服务对象缺少母爱和来自其他亲人的关怀。

小张自幼失去母亲,其在成长过程中缺少母爱。另外,其父由于要承担挣钱养家的责任,极少与小张沟通,奶奶对小张过度宠溺,尽量满足其物质需求,但也很少与其进行沟通。小张长期生活在缺少关心和爱护的家庭环境中,导致其不善于表达内心真实需求。

(2)不善于沟通,性格较孤僻,有明显不合群的行为表现。

张父及奶奶很少与其进行交流,家庭教养方式表现为放任型。小张在校很少与班级同学聊天,总是一个人坐在教室最后面。曾经有几位同桌,但都因为无法忍受小张的古怪脾气而要求调换座位。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小张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参加。

(3)错误的认知导致小张不爱学习,有自卑倾向,一再放任自己。

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同学,一直视小张为“坏学生”。久而久之,小张自己也认为其是一名坏学生。小张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能否毕业不重要。

(三)制定计划

1.服务模式

在此个案中,社工采用心理社会治疗与联合家庭治疗相结合的模式。②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分析小张旷课、迟到、早退、不爱学习以及不合群的现状,结合小张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对其精神的影响,帮助小张树立正确的认知,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同时,社工认为小张的问题与其家庭息息相关,因此,将改变的重点、服务的目标定在家庭上,运用联合家庭治疗法来改变小张目前的家庭结构,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当沟通方式,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从而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

2.确定目标

总目标:帮助小张改善家庭关系,增强自信,掌握正确人际交往方法,从而帮助小张融入生活集体,重新生活。

具体目标:(1)改善小张家庭关系,增进小张与其家人之间的交流,并协助小张家人给予小张更多关心和爱护。

(2)鼓励小张认真学习,自觉遵守纪律并及时给予表扬,以增加自信。

(3)利用各种资源,尽量发掘小张优势,培养小张的兴趣爱好,以减少其自卑。

(4)鼓励小张参加班级以及学校活动,帮助小张走出其内心世界,学会人际交往技巧,增强小张的群体归属感,并帮助小张进一步认识到作为社会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享有的义务。

(四)介入策略

1.通过面谈建立专业关系。社工从小张感兴趣的话题――“上网”入手,通过邀请小张到社会工作室进行面谈,初步取得其信任。通过交谈,发现小张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尊敬老师、孝敬长辈,小张内心仍希望能改善目前的状态,能撕掉“坏学生”的标签。同时,小张反复提到室友,社工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到小张旷课等不良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室友的影响。因此,社工认为服务对象小张寻求改变的愿望较强烈,而同辈群体对小张目前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2.改善家庭关系,促进小张与其家人的沟通。社工了解到张父对小张在校情况了解较少,很少主动联系小张。张父对小张有较高期望,但关心和爱护的方式不当。小张奶奶也缺少与孙子沟通交流的方法,导致小张有受忽视的感受。社工与张父以及小张奶奶进行沟通,建议家长平时多于小张进行交流,多关心小张,让小张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小张家人共同制定计划:家长每周打二次电话,了解小张一周的情况,以关心和鼓励为主。张父尽量在节假日陪小张一起。同时,社会工作者与小张本人进行沟通,运用空椅技术,③了解小张的真实感受,并让小张体会家人的认同和关心。从而增进小张及其家人之间的相互了解程度和感情,努力为小张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3.充分调动学校资源,为小张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帮助小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信心,并通过同辈群体的榜样示范作用,让小张回归正常的生活中。④社工首先与小张班主任进行沟通,共同发掘小张优势所在,使班主任认同并相信小张会成为一名好学生。与班主任共同协商制定计划,帮助小张提高学习成绩,并给予小张关心。计划如下:班主任每周找小张聊天,及时掌握小张内心世界,给予小张肯定和鼓励,并尝试与小张共同制定改进计划,减少旷课等不良行为次数,由一周四次减少到二次,并彻底杜绝旷课等不良行为,使小张能够按时上课,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社工、班主任、小张及其小张的同学共同努力,提高小张学习成绩。针对即将来到的考试,共同商定复习计划。如:授课老师每周帮助小张就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每日晚自习由四到五名优秀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带动小张认真复习,再由班主任每周五进行复习结果抽查。一方面,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运用同辈群体资源,形成正面学习榜样,给予适当的学习压力。社工发现,小张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较好,能顺利完成预先制定的学习计划,对于学习后的知识点,能准确地理解。从而大大提高小张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小张最终顺利通过考试,增强了小张的信心。

4.学习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通过学习小组活动,小张与其中几位优秀同学能够相处融洽,课下能够主动与他们交流,并且聊天的次数不断增加。社工通过与小张一起观看社交礼仪的相关视频,及时对视频中的交往方式与小张进行讨论,并向小张讲解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鼓励小张多参与班级活动,培养小张的班级荣誉感。在班级组织的春游活动中,班主任安排小张负责班级同学的出行安全以及人员统计,小张态度积极,并表示愿意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在整个春游过程中,小张主动帮助班级女生提重物。同学们对小张的态度有所转变,甚至有些同学主动与小张聊天。小张向社工表示:“有朋友真好!”

5.帮助小张提高自控力,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减少来自同辈群体的不良影响。社工与小张班主任共同协商,并在征得小张同意的前提下,为其调换宿舍。

(五)结案与评估

经过一学期的社会工作服务,小张学习成绩得以明显提高,旷课等现象明显减少,根据小张自我阐述,父亲和奶奶每隔二三天会打电话,和他谈谈心,他觉得家人很关心自己,所以不能让家人失望。小张和班级同学接触较多,有时还会和同学一起吃饭、打篮球。小张在这一学期中能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并积极帮助其他同学,班级同学对他的评价较好。因此,在和小张沟通后,在期末放假后结案,结束与小张的专业关系。

二、个案反思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社工在服务过程中能够明确服务对象的核心问题所在,充分整合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以及服务对象自身资源,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从优势视角出发,赋权与服务对象,并逐步去除服务对象的不良标签,从而有效完成服务目标。⑤

笔者通过上述个案反思,归纳出当前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过程的潜在问题:

(一)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不明确,难以体现其专业性

市场供应与需求之间良性互动关系将有利于市场的良性运转,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而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困境是: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不明确,用人单位对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招聘条件较宽,大大降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竞争优势,也无法体现社会工作专业性。如:部分教育机构没有学校社会工作者,取而代之的是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处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时期,需要得到社会认同,从而离不开社会工作者对其进行正确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引导,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由此可见,在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时,需要明确社会工作岗位需求,体现社会工作专业性、职业化优势。

(二)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待遇偏低,难以保障其生活水平

目前我国关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待遇政策不完善,导致各地区的工资待遇差异较大且普遍不高。据笔者调查,北京、杭州、武汉等地的社工待遇一般在1000-2000元之间,而这样的工资水平难以满足社工在当地的生活需求。由此,迫于生活压力,部分专业社工不得不“另谋高就”,这也使得我国社工发展面临又一个问题:专业社工队伍的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对专业社工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提高社工的工资待遇,不断充实我国的专业社工队伍,促进社工职业化,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度普遍不高,导致社会支持网断裂

社会工作的社会支持网即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用以完善社会工作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可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由于当前对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认同度不高,导致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实际可运用的各种资源有限,甚至给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带来挫败感,阻断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路径。因此,需不断提高社工的认同度,积极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网。

总之,当前我国在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机制,明确社会工作岗位需求,提高社会工作者工资待遇水平,提升公民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从而保障社会工作能够作为一门职业,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

[注释]

①所谓社会工作职业化,指在满足人类特定需要基础上的社会工作活动被社会认定为是一种专门的专业领域并获得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推动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发展的过程。

②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系统阐述人格发展与社会功能之间的密切关系,该模式工作重点在于改善人际关系和生活情境,其基本假设概括为:人在情境中;个人的成长经历对其当前状况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个人与其环境的互动、其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影响,对超我和自我理想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都被视为有价值和有待发展潜质的个体。

联合家庭治疗模式认为家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家庭关系,而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于家庭成员的心理和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该模式提倡要营造合适的机会和给予引导与鼓励,使家庭成员学习良好的互动方式,规避情绪和行为上的“病症”,顺利跨越成长中的障碍,以继续发展家庭成员的潜能。

③空椅技术起源于格式塔疗法,认为产生心理异常的原因是个人生活经验中的相关要素失去和谐统一,因此丧失生活意义,并且产生焦虑与冲突。该治疗技术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人重新认识自我并调整生活。

④榜样示范是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此运用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服务对象可以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习得正确的行为方式,有利于服务对象个人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从而建立较高的自信心。

⑤优势视角理论反对服务对象问题的标签化,强调人的能力、价值、利益、信念、资源、任务完成和愿望,并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周期。该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并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

[参考文献]

[1]费梅苹、韩晓燕:《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评析》,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9

[2]顾东辉:《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三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9

第12篇

今年暑假已经结束了,我又回到了校园,在暑假中,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到了实习中,在不断地实习中得到了更好的进步。今年暑假我实习的地方是儿童福利院,这是一个不被关注的地方,很多的现实情况导致我们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存在不实十分的关心,可是他们是需要社会的帮助的,我应该去帮助他们!

一、实习目的

社会工作专业是指社会(政府或社会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回复社会生活能力,协调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福祉的专业方法。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深入社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次实习的目的有:

1.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

2.深入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

3.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实习单位介绍

哈尔滨儿童福利院XX年建院,主要收养了一些生理残疾、孤儿等失依儿童,并采取家庭寄养等社会化的方式,接纳了许多失依儿童,给予他们生活以及教育帮助。目前,其中儿童总数:170名。残疾儿童:80名 年龄段分别为:0-2岁,50名; 8-17岁,35名;3-7岁,80多名,其中8-17岁为学龄儿童,3个高中生,十几个初中生,其余的为小学生。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针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批改作业,与他们聊天等,偶尔会接触学前儿童,其余时间便是整理图书。本文的报告主要围绕与孩子们的工作展开。

三、 实习内容与个人体会

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神秘”的地方。体检,门卫的质问,登记,会议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开始工作时才遇见院里的孩子,这让我不由得对传说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为那些儿童会有我想像中怪异。

当是,我所经历的,却颠覆了我的一切。福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些简单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的工作保密。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侏儒、皮肤病、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我最先接触了是四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龄的儿童的接触。在十天的实习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 院里的孤独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