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13:57: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八年级上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举个例子。
在古诗阅读或现代文阅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题目:说说某句话好在哪里,或试对某句话进行分析。
这样的题目该如何来做呢?我们一般分三步走。首先点出句中所用的写作手法,再对句子进行简要的分析,即本句话写了什么或表现了某意象的什么特点,最后再分析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例如,要分析八年级上册《芦花荡》中“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一句,就可以按这三步走: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老头子痛打敌人的情景,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
参考程式: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表达方式,(生动/准确/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突出了 _________________。
有时我们会发现,在要分析的话中并没有明显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技法,这时我们可以尝试找找句中用得好的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词等词语,同样以三步走的方法来进行答题。
例如,八年级上册杜甫的《望岳》这首诗中,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好在何处?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动词“割”字用得好,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又如,2011年河北省中考题第7小题,简析苏轼《水调歌头》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活用为名词,意思为“无眠的人”,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表现了离人不能和家人团聚的忧伤,写出了作者怀念弟弟的深情。
参考程式:这句话中(动词/形容词/拟声词/……)“ ________ ”用得好,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 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识字、解词、能说、会读、会写,所以,语文教师教学一定要围绕这一目的展开。批注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和示范,帮助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批注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四批、三环节,四批为:批字、词、句义,批思想内容,批写作特色,批情感联想。三环节为:课前预习批,课上重点批,课后补充批。
关键词:批注教学法;写作特色;基础知识
有很多中学教师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字词已不是重点,只要学生课前看一下就可以了,而不进行专门的讲解,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运用批注教学法批字、词、句义,重点放在课前预习时。如,学八年级上册《台阶》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愧怍”上面注上音,并在旁边批注:形声字,与心中想法有关,做了亏心事心中惭愧。
课上字、词、名义批注,首先让学生听写生字新词,发现有学生写错时,引导其他学生谈谈识记的好方法,或组词法或造句
法……总之,教师要共帮助字词识记不好的学生掌握字词,并作补充批注。这种字、词、句义批注法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十分
明显。
课文思想内容分析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这一部分的教学可以课前引导和示范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分段、分句进行批注。主要批注该段、该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与课文其他句段之间有什么关系等。上课时,教师分段或针对某一部分出示关键字词,让学生运用这些字词先进行提问,而后在教师的提示和示范下进行批注。学生批注后期可进行讨论交流,最后教师根据所提问题让学生展示批注成果并进行总结。
现在有许多教师,上课不注重文章写作特色的分析与讲解,认为这对学生而言难度太大,其实不然,并不是学生不会对课文写作特色进行分析,而是平时教师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太少,如果语文教师从小学,一直能用批注法让学生对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行分析批注和讲解,我想,我们的学生会有很强的文章分析能力。批写作特色,课前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初步的批注;课上教师运用投影片进行示范性批注,而后出示批注提示语让学生进行批注,最后交流、展示、小结。
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第三个目标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所以,语文教学中我们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情感方面的批注。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能理解和领会作者向我们传达的期望。
对情感的批注可以采用课前初批、课上详批的方法,但对于联想的批注则实行课上初批,课后详批方法。如,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一文时,有学生在第六段处课前初批后,课后处这样批注:“看到这一段,我不由得想起妈妈送我上中学的第一天。那天,身材瘦小的妈妈一会儿给我报名,一会儿帮我收拾被褥,一会儿又替我买洗脸盆、牙刷、牙膏、毛巾等生活用品。一会儿跑这儿,一会儿跑那儿,样子很可笑,所以,我很烦她,嫌她多事,临走时,她又婆婆妈妈地交代这,交代那,当时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大声地呛了她一句:‘你烦不烦,我知道了,你回去吧!’可是今天我学了《背影》,再想到那天,我很后悔,我太不应该了,我想对妈妈说一声:‘妈妈,对不起!我错了!’”
批注教学法使语文教学回到了语文这门学科的本源,既教给了学生基础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各种能力,还养成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是一种较好的中学语文教学法。
一、加强教学新技术的使用
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能够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接受教学新技术和新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等。通过生动灵活的画面代替传统的黑板书写,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多媒体的使用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实现了课本和课堂的延伸,通过网络能够将教学内容以及学习内容变得多样化、具体化。由于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能够让学生得到听觉与视觉上的刺激,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进而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例如,采用多媒体进行八年级上册《春》《苏州园林》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制作有关春天、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等,再配以文章朗读的音频,就可以很好地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加深认识。
二、紧密结合生活实际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需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适应社会的变化以及生活的需要,因此需要改变单一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增加语言实践教训,如朗诵比赛、辩论赛等。另外,在教学的内容上需要加强对学生价值取向、思想情感的培养,在教学课堂上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发挥出语文的作用。
例如,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一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冬天表达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语言进行冬天景象的描绘等,通过实际生活达到语言应用的目的。此外,还应加强课外的语文实践学习,例如,课外阅读、观察广告标语、记录生活日记、记录植物生长日记等。
三、加强情境创设
初中语文教学还需要加强情境的创设,突出对学生情感的熏陶。目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课文普遍都是精美的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美感,能给学生带来启迪与思考。但是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尚浅,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不够深刻,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情感的创设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例如,进行八年级上册《背影》一文教学时,教师为突出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可让学生对自己的父母家人进行描述,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进而深化文中父子之间的情感,使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意,抓住中心思想和内涵。
四、加强课堂教学互动
初中语文教学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初中语文教师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尽量避免知识的全面无重点教学与应试化的教学,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互动,创造更多的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增进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活动的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进而使课堂变得融洽活跃,提高教学效率。
五、学生需要改变学习方式
(一)加强课前预习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语文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其次,学生能够对新知识实现初步的认识,并找出疑问,这对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学生学习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便于进行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并且通过这种课前思考能够锻炼学生的智力与自学能力。
(二)设置课堂疑问,留置悬念
语文教学课堂上,在正式进行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应就教学课文的内容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留给学生进行思考,由于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就容易使学生的精力集中,积极找寻答案。学生在整个课文的学习中将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对问题进行解答,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身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而长时间的积累也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对问题不应给予直接解答,需要留置一定的悬念,进而增加课文的吸引力,使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阅读和情感的体验,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例如,九年级《范进中举》一文,教师可提问“影响一个人的命运有很多,包括个人性格、遭遇等环境和个人因素,请学生对影响范进命运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
一、现代诗语言的陌生化
现代诗语言充分凸显陌生化特征,具体表现在语言的关系换位和荒诞感两个方面。关系换位指诗中描写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事、物之间关系的相互交换,形成一种崭新的秩序。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入选的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诗人将路上的街灯与空中的星星进行关系换位,学生读起来会产生丰富的遐想,带来新鲜的陌生体验。荒诞是对事物极度夸张的一种手法。如长春版九年级下册入选的食指的《相信未来》。“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灰烬”这一意象代表着死寂与绝望,是万念俱灰的象征,但诗人还是铺平灰烬,高喊到相信未来。学生读到这一节,荒诞感油然而生,引起他们对现代诗的感悟兴趣。
二、现代诗抒情角色的转换
抒情角色指作家在表现情感时所处的地位,分为第一人称角色、代言人角色和叙事者角色等类型。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往往引导学生从抒情角色的角度入手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比较古诗词与现代诗中的抒情角色,我们会发现古诗词中的抒情角色不外乎上述总结的几种类型。如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即第一人称抒情角色,诗经中的《氓》通过弃妇之口表情达意,即代言人角色,《孔雀东南飞》在讲述故事中抒情,即叙事者角色。现代诗的抒情角色与古诗词相比得到了丰富转变,可以从人转换到物象,如长春版七年级上册入选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人从鸟的视角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使学生读起来眼前一亮。现代诗中这种从人转换到物的抒情角色不仅局限于一种物象。在有的诗篇中,常常通过几种物象承担抒情角色。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入选的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臂膀”。抒情角色依次由破旧的水车、熏黑的矿灯和干瘪的稻穗等物象担当并形成转换,层层递进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效果。
三、现代诗逻辑上的变异
现代诗的一大特色是讲究非理性,即其诗歌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逻辑与理性逻辑有很大差异。很多现代诗的诗句从理性逻辑上理解是理解不通、不合逻辑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现代诗时充分把握其内容展现的从理性逻辑到情感逻辑之间的变异。如长春版八年级上册入选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学生从理性逻辑方向理解,会想到离别是叫人伤感的、心情沉重的,可徐志摩却用表达轻松、愉快的修饰语“轻轻的”修饰,学生便会产生理解上的矛盾。然而从理性逻辑跳跃到感性逻辑会发现,“轻轻的”看似轻松的、不在意,更能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无比沉重与在意。总之,初中语文现代诗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充满现代性的特征。我们想要探索出一套系统固定的现代诗教法,就要充分把握现代诗的现代性特征。本文所述的语言的陌生化、抒情角色的转换及逻辑上的变异正是现代诗其现代性特征的一些显著规律。只有探析清了这些显著的规律,才能保证初中语文现代诗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作者:张弘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一、文本研读没下功夫,机械复制教师用书
试以讲读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原野放歌”中的《敕勒歌》为例来说明。在一星期的时间里,前后有六位教师讲了这首民歌。在分析诗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时,就有四位老师机械地复制教师用书:“这两句,就近以牧民习见的事物为喻,说天似硕大无朋的穹庐笼盖着大地,形象地勾画出大草原坦荡辽阔的特点。”如果学生手头没有讲义,教师把比喻句中的喻体“穹庐”即游牧民族用毡子做成用来居住的圆顶帐篷,亦即蒙古包,一字不变地说成“牧民习见的事物”,形象的反倒变得抽像了。真不如让学生回忆、描述一下蒙古包的形状来得自然形象。“硕大无朋”这个成语虽用得十分准确,但作为听众的八年级学生只能就“硕大”推断其义了,“无朋”之意很少有人理解,倒不如启发学生想象一下,假如我们身处辽阔的大草原,仰望寥廓的天空就会产生天空就像大蒙古包一样,草原就像大床铺一样的联想。世间再没有比天地做的大帐篷更大的帐篷了。如此显得更形象,更自然,来得更亲切一些。
在讲析“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就有好几位参赛者一字不漏地讲析道:这一句,一则写景如画,展现出一副美丽的草原丰收图;二则它采用欲藏故露的手法写景,意境耐人寻味。“藏”是为了“露”,“露”则加深了“藏”。作为初级中学阶段的参赛老师,面对十三四岁的八年级学生作如此赏析,无异于对牛弹琴。写景抒情,动静结合,欲藏故露,这些艺术手法,教师都要从对文本的研读中自然得出,风吹草低之时现出牛羊,也就是露出一只或几只牛羊,这是“露”;透过这一半只牛羊,我们可以想象出丰茂的水草还遮掩着许许多多的牛羊,这是“藏”。这样写的好处是使人因露想藏,低徊遐思,韵味无穷。只有教师自己心领神会了,才能结合文本给学生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然的话,学生虽然记住了这些名词,却根本无法与文本中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运用起来只能一知半解,人云亦云,鹦鹉学舌。
二、多媒体整合没费精力,生硬照搬课件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语文教学的革新,推动着新课改轰轰烈烈前行。正因为这样,在连续听的多节优质竞赛课中,每一节都无一例外地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但真正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取得理想效果的实在微乎其微。
仍以《敕勒歌》竞赛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为例来看这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位老师在讲新课前利用多媒体直接播放了滕格尔在大草原上深情放歌的画面。随着腾格尔深情悠扬的歌声,草原上的天地、山林、水草、牛羊、蒙古包一一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身临其境般完成了一次辽阔草原的旅程,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但播放腾格尔在草原上放歌画面时,没有和《敕勒歌》的诗句进行比较,没有感悟,没有交流。播放画面,学习新课,似乎是两个过程,两种目的,毫无关联。
另一位用投影仪以特写镜头的形式分别展示了与文本关系密切的草原景观:草原的川――一马平川,草原的山――高耸入云,草原的天――湛蓝高远,草原的地――碧绿辽阔,草原的水――清澈如镜,草原的羊――洁白肥壮,绿洲之上――青草起伏,蒙古包――圆顶瓦蓝……在赏析诗句时,老师对山川风物特征的概括语句是直接在屏幕上展示出来,还是启发学生自己概括出来再出现在屏幕上,表面看起来只是时间的先后关系问题,实际上,此类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效果。
面对眼花缭乱的课件内容,如何取舍剪辑,教师应根据文本,花时间,花精力,精心重新整合,决不可用课件的演绎代替教师的讲解,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代替学生心灵的感悟。此外,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中,有些教师操作不熟练,一旦出了问题,手忙脚乱,不能从容应对;有的屏幕画面不清晰,字迹不清楚,也严重影响着课件整体效果的发挥。
三、课外资料没加限制,严重影响独立创新
有一位优质课竞赛老师讲的是七年级第六单元中的《李逵见宋江》。当老师问到李逵的性格是怎样塑造的问题时,学生根本不动脑筋,看着资料脱口而出:“通过个性化语言来塑造的!”不事先看资料,这个问题七年级学生一般是回答不上的。当反问一句什么是“个性化语言”时,学生一下子缩回了高举的手。
如今的教辅市场真可谓五花八门,鱼目混珠。教辅资料练习题从题型到答案相互照抄,如出一辙。这些资料像无形的绳索,束缚了学生的手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选一本有价值、有启发性的好资料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一生。许多教师对学生资料的选购阅读,不加限制,未予指导,而是任其自由泛滥。其结果学生把参考资料变成了直抄答案,一有问题便翻资料照搬,不动脑思考,跟着资料亦步亦趋,哪里还有创新可言?
四、分组讨论没动心思,自主活动徒具形式
众所周知,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身体和心理特征正在发生着变化,人的思想认知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生活范围的扩大与社会阅历的增多而发生变化。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是与非、黑与白、正与反等方面的问题,有着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既不可强加于人,又不可放任不管,任其自然,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些看法有些观点还不是很清晰,很明了,甚至非常模糊,不甚了了,这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启发、点拨,使之清晰并逐渐内化吸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样,我们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才能形成正能量,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明辨事理,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就这个问题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阅读感悟,提升理解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需要阅读,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内容的思想内涵,才能更好地明辨曲直是非,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阅读思品教材内容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的一环。可惜,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对于思想品德教材文本的阅读不予重视,有所疏忽,认为这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事。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应该予以纠正。只有重视对于思品教材内容的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才能更好地抓住教育的主线,避免理解上的偏颇或走失。对于阅读,读什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对于教材内容的整体阅读。每教学一节新课,必须让学生熟悉教材,阅读教材,把握教材整体脉络,为理解思想教育之主旨奠定一定基础。二是阅读课后习题。习题是我们理解思想品德课教材而获得深刻教育的引路航标,要认真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受到比较好的思想教育。三是根据教材内容,根据教学需要,提供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比如说,在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中“两代人的对话”一节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父母,掌握与父母交往的方法,我先出示一则寓言故事让学生阅读,然后提问引导。这则寓言故事是这样的: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他打开了?”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阅读完了,老师再作设问: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如此一来,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感悟,提升学生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讨论,提升明晰能力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众人的智慧一旦凝聚起来更是不可估量的,“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谚语说的就是“人多力量大,人多智慧广”的道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于一些事理的判断,对于一些问题的辨析,我们可以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围绕一个问题或议题展开讨论,甚至争辩,让学生各抒己见,在“己见”的述说下,同学们在倾听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中受到启发,并产生新的认识或观点,推动问题的解决或促进事理的进一步清晰。这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说,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爱在屋檐下》第三节“难报三春晖”,在教学时,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这节课要达到的能力目标是到底是什么,然后再围绕这个目标设置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讨论,从而明辨事理,达到教育的目的。那么,根据教材,“难报三春晖”这节课的教育目标可以定为:辩证分析孝敬父母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一是设置问题。老师事先设置了一些问题,如遇到下列情形该怎么办:⑴父母只要我读好书,我该怎么办?⑵父母不让我做家务,该怎么办?⑶外出时应对父母说什么?⑷父母生病了,该怎么办?⑸当父母劳累一天下班回家,我该做些什么?⑹当父母烦恼时,我该怎么做?⑺作业未完成被老师留下来而迟归,我该怎么面对父母?⑻成绩没考好时,该如何面对父母?⑼我想买电脑,父母认为我控制能力不强而不赞成,我该怎么办?⑽朋友来访,但父母不喜欢,该怎么做?二是畅所欲言。老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畅所欲言、去各抒己见、去讨论,然后分析判断是与非,进而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而不该怎么做。比如说,“成绩没考好时,该如何面对父母?”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有好几个答案:有的说,成绩没考好,不要对父母说;有的说,说了也没关系,关键是要怎样说,才能不让父母伤心;有的说,应该把真实情况告诉父母,才是对父母的尊重与孝敬……答案五花八门,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有个定夺。三是总结明理。对于问题的答案,作为老师应该有自己的看法:成绩要不要告诉父母,本身很复杂。就学生的权利而言,不告诉并不一定错。但如果从爱父母、孝敬父母出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与父母沟通,这对学生自己也有利。如果从怕批评、防父母出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隔阂,就处理不好这件事。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无孝子”,因此,怎样回答这个问题不就大白于“天下”了吗?
三、判断检测,提升辨析能力
初中学生对于思想品德的一些知识点的理解与辨析,是个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渐明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思维去实现的。要实现这个过程,必须建立在丰富、典型、正确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领会事情的本质规律,当感性材料不足或不够典型时,学生通过思维也会理解不能直接感知事物的若干共同特点,但无法分清哪些是事物的本质特点,哪些只是事物的外在特点。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材料,让学生去判断或检测一下,通过判断或检测,让学生在判断或检测中理解事物本质,达到明辨事理。这不失为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比如说,人教版第八册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第一框“同学・朋友”一课的教学难点就是“如何运用交友的原则”。为了突破这个难点,首先,罗列一些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判断自己心目中友谊的样子,如(1)朋友越多,友谊越深。(2)只有在兴趣、性格方面类似的同学之间才可能产生友谊。(3)拥有彼此信赖的朋友,友谊的质量才够高……让学生去判断,认为正确,就打钩。其次,再引导学生对友谊投入状况如何进行检测。是一般呀,还是较好抑或是很好,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检测,如,(1)朋友苦恼时,我会同情他,安慰他,我会设身处地地为朋友着想,我把朋友当作内心的一面镜子,时常照出自己的不足,然后改正。(2)朋友有困难,我尽力帮助,当我做了对不起朋友的事,我会坦诚地向他认错,请求原谅。(3)我能原谅朋友的过失,我的快乐,总想和朋友共享。朋友叫我做不应该做的事,我能婉言拒绝。不喜欢我的人,我仍然会对他们表示友善。我时常想到对友谊要珍惜……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让学生总结出交友的原则是什么,进一步明确真正友谊的建立条件。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于品德课程教材的阅读理解与感悟,并通过问题讨论、判断检测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明晰事理,深化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福建省安溪县墩坂中学)
一、设计思路
(1)本着以学生的体验为主的原则,出于营造气氛的目的,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准备了大量的视频、图片。
(2)在整节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阅读、交流、合作活动。
(3)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课堂中安排了本学期孩子们阅读的课外读物――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的相关情节和语言作为内容上的补充;结合学生的妈妈给他们准备的文字材料和相关视频深化其对真实的母爱情感的体验。
二、课堂环节
(1)课前播放音乐《天之大》,营造氛围。
(2)正式上课前播放“孩子观察父母,学会给长辈洗脚”的公益视频,全班齐背诵《游子吟》并顺势导入新课。
(3)明确学习目标,重点通过品析语言的方式达到“体会母亲真挚的爱”这一目标。
(4)常规环节:检查预习,积累词语。
(5)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对课文中体现母亲对“我”的关爱的几个小故事进行总结归纳,小组长对本组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
(6)结合本学期我们初二语文组的推荐书目《亲爱的安德烈》中富有哲理性的名句,由学生来谈自己对“母爱”的认识。教师列举一组排比句,如“母爱是一块蜜糖,即使你心头苦涩,可能够甜到你的心窝里去” 等,让学生按照这个句式进行仿句练习。
(7)在本节课的结尾,给学生一个“意外小惊喜”,那就是播放之前让学生家长给孩子写的小文章和录制好的小视频,从真实的生活中真实地体验妈妈给自己带来的母爱。面对这个环节,很多学生都比较激动,他们以及来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动得纷纷落泪。
(8)在结束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后,播放了一首《爸妈谢谢你》的歌曲,学生们伴随着音乐哼唱,结束了这次与“母爱”的对话。
三、课后反思
首先,针对前面的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方面所用的时间过长。学生对“母爱”话题都比较熟,耗费时间略多,就增加了“秀”的痕迹,有一点“过犹不及”的感觉。通过这次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尝试,我以后会注意对创设情境中“度”的把握,控制好时间,精选素材,不求多,但求精。
其次,课程中安排的那个“小惊喜”并没有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触动。由于我在准备的过程中是和本班的两位家长做的沟通,所以搜集到的素材具有片面性,对其他孩子的情感需求有所忽略。下次再处理类似问题的时候可以扩大范围,让所有学生的情感体验都得以满足。
再次,在学生的情感达到一定程度而大声哭泣的时候,教师不应该立即安抚,应该让他们自由地进行情感的流露。
最后,我想对课程的结尾多做一点说明。课程的结尾我设计的是用《爸妈谢谢你》这样一首歌曲结束,这样设计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德育或者干脆说是出于课堂手段的新奇多样的角度而定的。这样做突出了德育的痕迹,但换个角度,它与我尝试本节课的初衷――德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相违背的。基于此,上述n程的结尾略有不当。
以上只是本人对德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一次粗浅尝试,对于相关方面的深入研究也已有一定成果,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在教材、教参以外多多学习这些理论资料和尝试的案例,以丰富自己的课堂,从而在德育方面给予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影响。
参考文献:
一、活用材料,开阔教学视野
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初中语文课堂可以利用的材料以及方式也实现了丰富化、创新化、全面化。教师要积极开发材料、扩充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稳定的根基。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具备发展性、开拓性的眼光,不仅要从课本中发掘教学资料,更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为教学所用。
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中的古诗文教学为例。在教学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时,教师可以引入杜甫《三吏》、《三别》以及《登高》等诗篇,通过比较阅读与鉴赏,让学生深入了解杜诗的韵味与语言特征;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等文章时,笔者特别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进行了图片赏析,让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敬佩与欣赏之情,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本单元课程的学习中;而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则是围绕着中华民族各个传统节日进行教学,为了加深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印象,笔者在单元课程开始前就引入古代文献、绘画作品以及纪录片材料,凭借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了各个民族在节日上的差异,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关注点,这让学生在学习单元课程时更能够身临其境。但是材料的活用不仅需要笔者的引导,更需要学生自主性地探讨。因此,笔者在引入的同时,还注意灵活发问,例如在引入传统节日文化时,笔者会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请耐心观察:以下节日与我们的传统节日有什么区别?”这样就增加了学生思考、分析的主动性,提高了材料运用的灵活性与渗透性。从教师自身的发展而言,其必须要认识到不同内容的教学需要利用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因此自身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了解,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要勇于打破教材的禁锢,从而为高效利用传统文化提供积极的帮助。
二、主动辨识,捕捉文化精髓
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传统文化作为基础,但是可利用的中国文化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因此为了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利用水平,教师必须要提升辨别能力,摒弃糟粕文化,整合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即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基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观念等多个角度捕捉文化精髓。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的教学为例,此次课程的安排是为了让学生感知中国传统诗歌在语言以及结构上的特点,借助诗歌来弘扬一种爱国主义精神与传统孝文化。但《木兰诗》与其它诗词相比,其中的文言词语居多,这为学习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受到了严重打击。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意引入了传统孝文化,从道德观念、情感体验入手发掘这篇课文潜在的深意,让学生能够透过课文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在解释“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揭示了在逐渐消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而将《木兰诗》中所蕴藏的“孝”更加直观、全面地呈现于课堂上,也使得花木兰的形象更加鲜活突出。另外,《木兰诗》虽然歌颂了中国传统美德,但是从中也能看到中国传统制度等方面的弊端,为了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环境的认识,笔者亦从中国古代征战、国家征兵的实际历史情况入手,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也对文化、习俗产生的背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但是教师需要认识到在利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应该灵活捕捉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困难。从学生的难处入手、从教学的重难点入手,积极鼓励学生、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有效提高传统文化利用的整体效果。
三、开展专题,促进文化渗透
对传统文化的利用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同样也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为了实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教师应该发挥其引导作用与规范作用,积极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掌握自、支配权,能够自行搜集传统文化材料,有效促进文化的全面渗透。
以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的教学为例。为了加深学生对故事发生背景、中国传统文化制度的了解,笔者特意开展了“举人的荣耀与悲哀”这一专题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课下时间搜集与举人相关的资料。诸多学生都从中国传统科举制度、儒家文化的影响等多个角度,通过ppt制作、微课录制等不同方式呈现了所搜集的素材,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变迁进行了总结、展望,在课堂上活灵活现地描述了中国科举制度的由来与发展。随后,笔者又开展了辩论赛,让学生围绕“中国传统科举制度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利弊”进行讨论,在争论中树立合理的史观,并对中国文化制度有一个理性深入的认识。最后,笔者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走上台来说出对话题活动的看法,从而为下次专题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铺垫。这次专题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不仅鼓励了较多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从合作的角度入手,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促使学生勇于自主理清中国传统文化、制度的发展脉络,从而能够进一步地了解范进的悲哀以及当时社会的悲哀,也对《范进中举》全文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虽然专题活动的开展能够打破课堂的拘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教师仍然需要把握活动开展的度,既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看法,同时还需要协助学生理性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运用动态性、发展性的眼光去为文化渗透融入更多的活力。
四、倡导阅读,提升文化认识
相对而言,中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情感体验水平以及文字功底还有待提高。为了加深中学生的文化认识,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多读多看。这里的多读多看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强调“精”、“全”、“准”,即能够围绕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促使学生开展课外文本阅读,又要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对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例如,笔者结合七年级上下册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论语》、《唐诗三百首》、《山海经》等中国传统优秀作品,从而为相关文言文、诗词的教学做好准备;在八年级阶段,笔者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陶渊明的作品、杜甫的诗词,组织学生去详细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从而为本学期开展《桃花源记》、《杜甫诗三首》等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九年级阶段,笔者除了让学生阅读中国经典四大名著外,还让学生去主动探究中国的历史,从《史记》等作品中理清中国发展的整体历程,从而形成一种爱国情感。在一段时间之后,笔者会安排时间随机抽取学生在这段时期撰写的阅读读书笔记或者演讲稿,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会与其他同学分享,提升文化阅读与学习价值。这种课外性的阅读不仅能够加强传统文化的互通与交流,也能促进思想的传播与互动,为创设和谐稳定、合作友爱的班级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但是,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内外的结合,不能过于强硬地要求学生去读书,而是通过游戏、竞赛等展示活动的举行,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阅读,更加主动地去领会与感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阅读倡导的目的,才能发挥课外阅读的积极作用,为语文教学提供全面的服务。
五、切入生活,凸显文化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并非是空中楼阁,其不仅与语文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更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直接性的关系。因此,在促进传统文化渗透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突破语文教学课堂的局限,勇于发掘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语文、文化之间的距离,为继承、发展文化,深入挖掘语文教学的意义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笔者特意从生活入手,借助学生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引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例如,在《醉翁亭记》的教学中,笔者先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去找文中熟悉的成语,很多学生通过阅读,直接说出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峰回路转、水落石出、觥筹交错、山肴野蔌等成语。这些成语相对于比较晦涩的文言文在理解上更加直接、轻松,因此笔者让学生自己通过上下文内容以及实际生活解释各个成语的含义,并且以小组比赛的形式,看谁能够解释得更加生动、精准。其次,笔者再次组织活动:先对文中关于景色描写的语句、词汇进行了细致地讲解,随后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一些与之类似的场景,拍摄成照片,让学生点出生活与文学之间的相似之处。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重新观察自己的周边,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文言文在语句、词汇乃至深意上的认识。另外,笔者还鼓励学生借鉴文言文的叙事方式与描法对自己所观察的景物进行描述,提供机会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成果,有效调动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全面加强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深度。这种突破性的传统文化渗入方式将语文与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避免学生被动地学习语文知识、理解传统文化。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运用的经验,因此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与鼓励,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去发现、去运用,从而为初中语文教学注入更多鲜活的元素。
一、为何补白
1.有“白”可补
笔者通过对人教版、苏教版7—9年级“国标本”语文教科书进行统计时发现,可供补白的页面数量可观。以每页不少于13行为统计标准,人教版可补页面11页,加上已补的68页,补白总页数达到79页,占选文总数的46.7%;苏教版可补页面61页,占选文总数的39.1%。
2.补白有益
(1)丰富语文教科书的内容
语文教科书补白内容选材范围广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宏观宇宙、微观粒子、山川草木、花鸟鱼虫、诗词曲赋、琴棋书画、名人伟业、凡人趣事、读写知识……凡此种种,皆可用来补白。补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文教科书的内容,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领域。
(2)化解语文教学难点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分别入选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八年级下册。对“余强饮三大白”句中“白”所做的注释分别为“[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大白]大酒杯”,学生对“白”与“酒杯”之间的联系不甚了了。为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这一文化常识,不妨补白作“古代喝酒的器具(酒杯)叫作‘爵’。有一种罚酒用的杯子,俯视杯口,形状酷似甲骨文中的‘白’字,叫作‘白’,后来转称满满地饮一大杯酒为‘浮白’或‘浮一大白’”。同时配以插图,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文艺则最好是写谁都知道的事,这才是本事。例如我的家在北方沦陷区,正盼着家书,到晚上想家时一定念出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句子,就因这种句子所含的感情为人人所具有。我们写报告,因为这事只有自己知道,乃是轻看了人家的感情思念。其实在文艺上越感奇怪的事越不感动人,如在一次空难中,日本轰炸机不投炸弹,投下了许多豆沙包子,或者有一天在都邮街天空忽然投下一辆汽车,这种事固然新奇,可是我们报告出来,终不过新奇而已!我们描写空袭,是要道出每一人民内心的愤恨,这才是真正有价值。①
这则幽默风趣、妙趣横生的补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写作观。
(4)拓展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补白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它可以拓宽语文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下面是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补白示例:
徐志摩的一首《再别康桥》不仅属于中国读者,而且属于世界。1920年10月到1922年8月,诗人游学于剑桥大学。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在回国的轮船上写下著名诗作《再别康桥》。在《再别康桥》诞生80周年之际,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在剑河畔为徐志摩立下了大理石诗碑。徐志摩是在国王学院的后园创作这首《再别康桥》的,而且诗中“河畔的金柳”被认为抒写的正是国王学院康桥边上的柳树。“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这两句著名的诗句,镌刻在这块白色大理石碑上。据国王学院的相关消息,这块白色大理石的质地与北京紫禁城内大理石完全一样,放在这里寓意为连接中国和剑桥的纽带。国王学院还表示,徐志摩正是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游学期间读到了济慈和雪莱的诗歌,才开始写诗的,“许多中国留学生都知道这首诗(《再别康桥》)并被深深打动,它架起了中国和剑桥之间的桥梁。”诗碑上没有英文,诗碑似乎专为懂中文的人们而立。②
(5)丰富文本解读视角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经典散文之作。本文不仅情真意切,语言特色鲜明,而且结构方式匠心独运——善用总结性语句。为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可用作家的经验之谈进行补白:
叙述一事一景,须知其全貌。心中无数,便写不下去。知其全貌,便写几句之后即能总结一下,使人极清楚地看到事物的本质。比如说我们叙述北京春天的大风,在写了几句如何刮法之后,便说出:北京的春风似乎不是把春天送来,而是狂暴地要把春天吹跑。这个小的总结便容易使人记住,知道了北京的春风的特点。这样的句子是知其全貌才能写出来的。若无此种的结论式的句子,则说的很多,而不着边际,使人厌烦。③
尽管我写的是散文,我也要写出有总结性的句子来,一针见血,像诗那样一说就说到家。所谓总结性的句子就是像“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那样用八个字就画出一幅山水来,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样用字不多,而道出要立得高,看得远的愿望来。这样的句子不是泛泛的叙述,而是叫大家以最少的代价,得到最珍贵的和最多的享受。④
二、补白内容
1.补知识
中华文化洋洋大观,历久弥新。学习文言文,学生对中国古代服装配饰、饮食器用、宫室起居、车马交通、称谓官职、天文历法、文史典籍、学术流派等内容比较陌生,有必要在语文教科书中补白。此外,文字知识、文章知识、文学知识、文体知识、修辞知识、读写知识等也是补白的重要内容。如老舍先生关于比拟辞格的一番见解不无启发意义:
比拟是足以给人以鲜明印象的。普通的比拟,可是足以惹人讨厌,还不如简单的直说。要用比拟,便须惊人;不然,就干脆不用。空洞的修辞是最要不得的。在这里,我们应当提出“观察”这个字,加以解释。一般的总以为观察便是要写山就去观山,要写海便去看海。这自然是该有的事,可是这还不够,我们须更进一步,时时刻刻的留心,对什么也感到趣味;然后到写作的时候,才能把不相干的东西联想到一处,而创造出顶好的比喻。夜间火山的一明一灭,与吕宋烟的燃烧,毫无关系。可是以烟头的燃烧,比拟夜间火山口的明灭,便非常的出色。吕宋烟头之小,火山之大,都在我们心中,才能到时候发生妙用。所谓观察便是无时无地不在留心,而到描写的时候,随时的有美妙的联想,把一切东西都写得活泼泼的,就像一个健壮的人,全身的血脉都那么鲜净流畅。小说家的本事就在这里。⑤
2.补方法
文章不厌百回读,阅读与人生阅历息息相关,诚如古人所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⑥前人总结出大量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此为弥足珍贵的补白素材。以《论语》阅读为例,程子的一段话耐人寻味:
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之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⑦
再如,《作文之要》《自评作文》《与二郎侄》《南行前集叙》《与谢民师推官书》(苏轼)、《AB与C》(老舍)、《为什么这么写》(鲁迅)等文中均有大量创作经验可资后学借鉴。将这些内容以恰当的补白方式呈现给学生,可消除学生对作文产生的神秘感,回归作文的本真,提高写作能力。
3.补作者
安徒生是举世闻名的童话作家,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安徒生并不认可自己的童话仅仅是写给孩子读的。1875年,丹麦人民捐款为安徒生建造纪念碑,雕塑家送来草图请安徒生过目,那上面是他被一大堆孩子簇拥着,安徒生否定了这个设计,他说:
我的童话与其说是为孩子写的,不如说是为成年人写的!后来,每当我朗读我的童话的时候,孩子们都趴在我的肩膀上,我简直无法忍受。为什么要把本来没有的东西画出来呢?
我给孩子们写童话时,我永远记得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在旁边听。因此我也得给他们写点东西,让他们想想。
4.补作品
郭沫若《石榴》一文入选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后“探究·练习”第三题是“为浪花、信鸽、松柏、螺丝钉等事物(也可以自己选定一些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郭沫若《人所豢畜者》一文的精彩内容可做补白之用:
骆驼:昂头天外,意则深矣远矣而忘浅近矣。可惜不能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牛:你的力量大,我佩服你。你替老百姓服务,我赞美你。但你的肉为什么要那样好吃?我等待你的回答。
象:是一位极端主义者。一切极端的东西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太长,太大,太厚,太粗,太小,太细,太猛,太驯,太笨,太灵,太不调和而又太调和。万象一如,是大宇宙,象哉,象哉。
蚕子:说我“作茧自缚”吗?笑话!我是作茧来束缚你们。——蚕蛹在锅里这样说。
5.补评注
优秀作品意蕴丰富,评注不胜枚举。以王翰的《凉州词》为例,豪放旷达、乐而忘忧为一说;故作豪饮、悲感已极亦为一说。
[清]沈德潜:故作豪饮之辞,然悲感已极。(《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清]施补华:“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⑧
赵其钧:“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⑨
将各家之说以补白的形式加以呈现,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信息意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如何补白
1.主体多元
毋庸置疑,语文教科书编者是补白的中坚力量。此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广大语文教师与学生也应在教科书补白中发挥重要作用。教材编者要善于倾听、采纳专家学者的建设性意见,在教科书中适当留白由师生补充,也可精选师生补白的案例,并署补者之名以资鼓励。
2.形式多样
就形式而言,补白既可实录,也可节选;既可改编,也可自编。可供补白的版面一般是固定的,为防止出现喧宾夺主、削足适履式的补白,改编和自编尤为重要。如老舍先生《AB与C》一文,作为补白内容嫌长,恰到好处的改编,效果更佳。就篇幅而言,补白长可数百言、短则三五句。就风格而言亦庄亦谐、多姿多彩。
3.更新及时
与教科书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同,补白内容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语文教科书补白不应一劳永逸,理论新成果、研究新发现、日常新事物,均可适时补白。
4.文短意丰
补白虽受制于版面限制,但应见缝插针,充分利用边角余地,文短意不短,在有限的空间传递丰富的信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四两拔千斤的妙用。
总之,编写语文教科书应坚持“有白必补”“补则必精”“补则有用”的原则,方寸纸上也能呈现出万千气象。
注释:
①③④⑤舒乙主编、老舍著:《我怎样写小说》,文汇出版社,2009年版,第459页、440页、421页、143页。
②《再别康桥80年国王学院为徐志摩树碑》,《深圳晚报》2008年7月24日。
⑥[清]张潮:《幽梦影》,远方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28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并迅速发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利用视频、声音、动画、微课、录频等新教学手段,直观地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辅助资料和内容,更有利于让学生通过这些感知提高自主性,提升学习成绩。传统的语文教学只要求学生学会听、说、读、写即可,而如今是在这些基础上培养学生欣赏作品、总结、编辑等多方面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带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提出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观点,很快运用到了实践中并取得了成功。虽然信息技术在我国飞速发展,但受到我国地域广阔、城乡差距等问题的影响,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发展极不平衡。但相较于其他学科,作为主要学科之一的语文已经愈加趋于成熟。语文阅读首先需要学生主观地整体把握文章的信息及内容,其次要对文章中的隐藏信息深入挖掘,最终通过整体调控理解全文。
一、了解背景和导入阅读
首先,教师除了要设定学习目标以外,还要对作者简介及文章的写作背景这些基本信息做一个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对于学生而言,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在课前布置作业。例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教师要求学生课前在家上网搜索有关作者叶圣陶的简介及相关文学知识并于课上将搜索到的有效信息与同学们分享讨论,既提高了学生们利用关键词来搜索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使阅读效果预期实现。
其次,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要构建一个引领学生求知的情景,透过这个情景创设,让学生自动跟随进入学习的环境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使情境更直观,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引导下,迸发出强烈的探究热情。下面仍用《苏州园林》这一课进行举例:“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苏州园林,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下面,让我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二、自主阅读和互动交流
接下来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阶段。首先,为了强调学生是主体,需要学生自主阅读全文,对全文有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想法,把自己对文中问题及疑惑提出,小组探讨,各抒己见。最后,教师为学生解答在小组讨论中未解决的问题。教师在答疑过程中,不要采用标准答案,假如学生有些奇思妙想之处,要耐心进行引导,切忌批评及否定,以免限制学生思维。若遇难点,教师除了引导,对重、难点的梳理及点拨也是必要的,适当的点拨会促进学生对内容更深的探寻。例如:《苏州园林》是初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全文,教师圈点勾画幻灯片展示问题:1. 作者在开始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 2.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3. 本文的结构、顺序怎样? 再通过视频播放《苏州园林》某一景物,让学生对比文章描写内容分组讨论,提高阅读的敏感性。
三、课外练习
通过互动,学生对所学知识、方法有了基本了解认识,最后便是如何更好地去应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练习、检测,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利用网络建立线上读讨论平台,由小组或全班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如通过课上学习,学生已经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及说明顺序,那么在课下,可以以“我们的学校”为中心点,分别对学校的教学楼、办公室、宿舍等进行说明概述。
为了迎合新课改的内容要求,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策略。由于加入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学生们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的兴趣中,激发了学习语文的热情,并通过融合信息技术下的自主阅读、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达到了互相配合学习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逐渐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浅析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三点方法,以资借鉴。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学生从范文中“仿”作文,培养学生自信心,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
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例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可让学生学习在写作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仿写《我的校园》。学习《春》这篇课文,学生学习了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让他们仿写《秋》。实际上学生进行模仿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会在其中闪耀。他们的习作,正是张开的创造性思维的双翅,慢慢地他们就能搏击长空。
笔者常对学生讲:世上无难事。同理写作文也是这样。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说:“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一开始不要怕写不好,只要勤练笔,就会熟能生巧。世上哪一个作家、诗人都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作家、诗人的。有的投稿几十次,甚至几百次才能发表。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是从一人多高的草稿上站起来的。有经验的老师通过举办手抄报,编印本班学生优秀习作选,在班上放大张挂学生的好文章,指导、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等形式,让学生获得较多的“发表”自己文章的机会,满足其发表欲,这些也不失为一种激发作文兴趣的有效办法。
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如“初中生活形象设计”、“给心灵下场雪”、“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在日常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不重视作文的命题选择,表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训练缺乏通盘考虑,作文布置往往兴之所至,信手拈来,题目陈旧,内容重复,致使学生了无兴趣,丝毫没有创作激情。其实作文题目命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所以笔者极为重视作文的命题。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
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必须善于观察他们,熟悉他们,才能拟定出符合学生兴趣的题目来,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像这样的题目《我熟悉的一个人》就不如换个角度写,把题目改为《你猜猜他是谁?》《你看看他像谁?》;写《我的XX》不如改写成《和XX说说心里话》《XX,您了解我吗?》等等。
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从中获取大量信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的,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写作时,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今后,我们要勇于开拓,继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为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不懈地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1.教育环境影响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面对升学的压力,课程环境的天平就自然倾斜到语文的学科教学上。现行的语文中考制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能够检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它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方向,使语文教学承受着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成为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难以逾越的障碍。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核心目标是人文积淀、潜能发挥、人格完善,是以人为本,这与现实的课程环境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反差。于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就举步维艰了。
2.部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不符合学生实际
(1)有些活动主题的设计难度较大,不易实施。纵观人教版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丰富多彩,但有些活动主题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难度较大且不易实施。如七年级上册的“探索月球奥秘”、八年级上册的“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等学习活动,需要借助图书馆、互联网来搜集、整理资料。对那些教育资源、教学设备落后的学校而言,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2)有些活动主题的设计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八年级下册“莲文化的魅力”,虽然武夷山的五夫镇种有白莲,而且还是家乡的特产,但市区和其他乡镇的许多孩子都没有见过莲,更没有欣赏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因此,学生很难对莲产生兴趣,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探究莲了。
(3)活动次数过于频繁,影响活动开展的质量。在人教版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活动每册安排六次,未免过于频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时间长,内容覆盖面大,必须保证一定的课时来组织进行。活动设置过多,学生对活动内容的探究不够深入,结果只好草草收场;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甚至不惜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活动的配角。
3.内容依赖教材,没有充分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此外,教材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能力、学习资源、地域特点等因素进行适当增删、整合,万不可按图索骥、因噎废食。教材可以运用和借鉴,但全盘照搬未必妥当,因为照搬教材不符合综合性学习自主性、开放性的特征。
4.评价存在误区和弱化现象
一些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存在着明显的知识本位观,过分看重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多少知识、得出了什么结论,忽略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忽略了活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评价总结是综合性学习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环节又容易被忽略,或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评价主体”的地位被剥夺。
二、实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对策
针对以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可采取的主要对策有:
1.优化教育环境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在切实抓好升学教育的同时,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创设更为有利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生存的环境。在教学方面,我们只有彻底领悟综合性学习的理念,才能在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中对学生有全新的认识、对教材有全新的理解、对教法有全新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有全新的指导方案。
2.慎重选择活动主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与实施,关键问题是如何选题。选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参与兴趣,从当地的实际出发,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活动,活动宁可少而精、不可多而滥。选题时应尽量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贴近生活,同时具有可操作性。有些选题设想很好,但难度过大,或不切合某些地区的具体情况,或由于设备等原因难于实施。所以,综合性学习选题设计一定要在可行性上下工夫。
3.充分开发、利用语文学习资源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人情。统一编写的教材再科学、再全面,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充分发掘身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根据所在学校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可从弘扬地方文化、探寻时节风貌、留意周边现象等方面人手。
4.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强调“会学”而不一定“学会”。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1)评价目的。由注重“甄别选拔”转变为强调“促进发展”。立足于给每位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确保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2)评价过程。由注重结论转变为强调过程。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把着重点放在过程上,既要看项目的确立是否有价值、内容设计是否具有可探究性、探究的方法是否科学,又要看实践活动是否做到全员参与和过程体验,还要看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3)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单向性”转向“多元化”“互动性”。新的语文课程评价理念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提倡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问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4)评价方式。要由单一的“量化评定”转变为多样化的“综合评定”。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多维度、多侧面的综合评定,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情况,既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让他们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总之,在评价时宜粗不宜细、宜多鼓励少批评,充分调动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养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远远不止这些,本文只是笔者对自己近年来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的总结和反思,供关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师参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只要我们从理论上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予以学习、思索,在实践中积极尝试、及时反思,相信我们就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花园里踩出一条新路,语文综合性学习也一定会给语文教育带来崭新的气象。
参考资料: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困惑及应对方案》,《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