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情境教学法论文

情境教学法论文

时间:2022-04-23 07:05: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情境教学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情境教学法论文

第1篇

1.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1创设的情境贴近生活,具有真实性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活动中,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尽可能贴近生活,适合语言的应用环境,优点则是能够巩固学生已经学会的语法知识,同时也会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沟通和互动能够体会英语语法项目的含义,并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已学的语法知识,从而能够让学生对语法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所谓的“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创设的情境更加贴近生活,能够使语言更具有活力,通过语言的锻炼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还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1.2以学习语法功能为目的,具有知识性教师在具体的英语语法教学活动中,要深入理解英语语法项目功能的使用,不同的语法项目具有特定的语用功能,所以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语用功能,配合适当的语料,才能够能使情境教学法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语料进行情境的创设,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语法知识点,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从而能熟练应用于生活与交际活动。

1.3通过听说读写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需要结合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创造出能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与此同时,不同种类的锻炼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教师应把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1.4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在应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真正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英语语法项目并加以正确、合理运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主要的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英语语法的自主体验和探究,以及帮助学生构建新知识的体系。

2.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将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新课改中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注意要使情境更加真实,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以及贴近学生情感的生活。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英语语法的含义和使用情景,从而提高学生应用语法的综合能力。

作者:贾玉兰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第2篇

(一)关于民歌教学

简单地说,民歌,人民之歌。从古至今,无论东西南北,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会产生一种人类自娱、文化留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他们会以不同的形色传递他们的历史、文明及热爱,而歌谣亦是其重要之一环,而社会学或大众俗称之为民歌(谣)。它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民歌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需要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去体验感受,准确地说,这是一种基于体验,从而提升演唱水平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基本的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或是在课后不断练习中,意会民歌学习所必须的理论基础,而后依据自己的理解,指导声乐自我训练,并通过不断实践重新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民歌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加强对学生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对于了解、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音乐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歌的种类也很多,如陕北民歌、蒙古族歌曲、藏族歌曲,有些民歌是来源于少数民族语言的唱法,具有原生态的特点;有些民歌则是基于普通话的基础上,借用地方方言的语言特点来进行演唱的。

(二)民族音乐教学法

民族音乐教学几乎都是围绕着解决开喉咙、呼吸、喉头等技术问题来进行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技术化的训练,目标很明确,步骤很清晰。整个过程,就是教师描述自己的演唱体会,然后把这种感受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应当说,在民歌语言的韵味和把握上,原始的民歌传授方法,实际上是民间艺人口头创作,口耳相传,是一种口传心授式的传承方式。而在现代的民歌教学中,这种方式有着明显的制约性,口传心授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民歌教学的要求,那么在现代的民歌教学中,如何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新媒体来寻求帮助,寻找所演唱民歌发源地的地道的语气和语感,有助于当前民歌教学。同时,教师也应当要掌握各地民歌语言的规律和特点。

(三)PBL情境声乐教学法

PBL最早的应用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源于美国的精神病学教授Bar-rows1969年他在加拿大MCMaster医科大学首创,之后经过不断精炼与实践探求,在解剖学、药理学、生理学等得到广泛应用,PBL模式也应用于其他教育领域,如商业教育、建筑教育、工程教育等。应该说,PBL的核心思想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熟练掌握一门领域的学习过程。PBL情境声乐教学法,实际上正是借用了PBL的核心思想,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服务,在理论学习和日常训练声乐技巧的条件下,通过情境训练引导,提升学生歌唱技巧,同时规避了学生“千人一面”的态势,尽可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歌唱风格。总的说来,PBL情境声乐教学法就是在传统教学过程的基础上,注重塑造学生的民歌语言个性,并强化学生对歌曲风格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音乐意识中的觉醒,依靠声乐技能的语言训练,加深情感投入,并强化学生对于舞台表现力的自我感受。教师通过营造各类音乐语言情境教学,与学生展开互动,从而使学生直接感知音乐,借由多层次反馈,逐步实现从自然状态转换到训练状态并再次回归到自然状态的转换,并在实践中剥离教师强烈个人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二、PBL情境声乐教学法在学习民歌语言中的辅助作用

(一)PBL情境民歌语言教学法的特点

PBL情境民歌语言教学法,实际上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基于传统民歌教学方法之上的创新方法。实际上,在民歌教学中,地方语言韵味和方言的问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汉族教师很难能够教授少数民族歌曲,对于各地域风格特征的把握也有一定的困难,仅仅在普通话教学和非方言创作型现代民歌中有教学优势。当今民族歌曲内容包括汉族传统民歌、古曲类民歌,少数民族歌曲,以及近现代创作型民歌。每个类别的演唱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古曲类偏重于吟诵式的,少数民族歌曲需要了解地域性方言,与传统的民歌教学方法相比,PBL情境民歌语言教学方法为学生打开更多的渠道去了解各类民歌的语言。PBL民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也更加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塑造。

(二)PBL情境民歌教学法对学习民歌语言的辅助作用

1.地方民歌语言教学

民歌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以陕北民歌为例。陕北民歌具有强烈的语音修饰特点,借用衬字、叠字,运用和谐韵脚,自然地运用洪音和细音。所选取的词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记起来也容易,在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下,讲求歌词的韵律美是十分必要的。歌词的声音和意义是不能强制分开的,有时候意义在声音上见出,要比习惯上的联想见出更加微妙,讲究声律是行文最重要的功夫。在陕北民歌中,有大量的衬字使用,如对坝坝,白脸脸,如圆个溜溜、蓝个英英、那个,等等。这些文字的使用增强了民歌的地域性特点和艺术感染力。在江南民歌中,比如《茉莉花》,其中的一段唱词“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将我骂”,其中,“满园花开”就要唱做“满YU花KEI”,“香也香不过它”就要唱作“香也香不GE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就要唱作“MUYUXICEI一朵DEI”,这里包含了平卷舌的运用,以及江浙地方语言的韵味和特点。在进行民族唱法的学习时,特别是针对一些地方色彩浓厚,地域性特点强烈的歌曲,如《想亲亲》、《下四川》等类型的歌曲,要求演唱者要用地道的语言去演绎表达作品。

2.古曲类民歌教学

第3篇

1.1对象

用抽签法选取本校2010级3个护理本科班,并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采用讲授法(51名学生)、一般情境教学法(54名学生)和缺陷式情境教学法(53名学生)进行教学,所有学生均已完成中医基础理论及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3组学生中医基础理论成绩(F=0.115,P=0.895)、年龄(F=0.359,P=0.709)、性别(χ2=0.326,P=0.8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3个班为同一教师授课。

1.2方法

实验章节为临床病证辨证施护章节,共18课时。1.2.1讲授法按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结合多媒体展示,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每个病讲授40~60min。1.2.2一般情境教学法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分组。教学安排:①提前布置情境设计作业,要求学生自学后准备情境表演。②教师讲解(15min):授课教师先简单讲解1个病的相关理论知识。③小组表演(8min):学生表演1个病证。④课堂讨论(7min):小组表演完成后,要另一组学生根据表演分析讨论为何病何证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讨论结束后,每组选1个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⑤表演组评价学生回答情况并说明理由(5min)。⑥授课教师总结评价(5min):授课教师对所表演知识点进行总结,对表演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讨论结论是否正确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反思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正错误,促进学生深入的思考问题并鼓励表现好的小组。1.2.3缺陷式情境教学法组缺陷式情境教学法即在一般情境教学法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设计一个或多个缺陷环节,讨论时让学生先寻找缺陷再根据情境讨论,其余具体实施方法与一般情境教学法相同。缺陷环节的设计,如“感冒”,中医辨证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体虚感冒4种证型。风寒感冒冬春季节多见,如表演小组表演的为恶寒、不发热、头身酸痛、鼻塞声重、鼻流清涕、喜热饮等风寒感冒的症状,小组表演时将场景设在炎热的夏天,炎热与风寒感冒原因不符,视为一个缺陷。又如“哮病”,中医辨证有寒哮和热哮两种证型,如果表演小组表演的为寒哮的症状,在饮食护理时嘱咐患者可以食用西瓜,饮食偏凉,寒凉饮食容易诱发寒哮,寒哮患者的饮食宜偏温热,西瓜不合适,也是一个缺陷。在课堂讨论时,小组表演完成后,要另一组学生根据情境表演的信息先找出情境中所设计的缺陷环节,并说明理由;授课教师总结评价时,要对表演缺陷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进行评价。

1.3效果评价

该章节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的评价,3组学生均使用同一份试卷在同一时间进行理论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以及病例分析题。对3组学生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课堂气氛问卷涉及互动情况、学生上课状态等7个项目,每个项目设有3个选项;满意度问卷涉及学生上课时的心情、积极性的调动等8个项目,每个项目设有3个选项。统计分析3组课堂气氛、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组间年龄、成绩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性别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学生教学评价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2结果

3组学生考核成绩有差异(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缺陷式情境教学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课堂氛围和满意度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法教学组(P<0.01);一般情境教学组学生成绩、课堂氛围和满意度优于讲授法教学组(P<0.01),详见表1。

3讨论

3.1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的优点

3.1.1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运用能力中医护理学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辨证施护等多方面的内容,知识点繁多、分散、抽象。讲授法按部就班地讲解,很难使学生将知识串联起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5]。从3组教学方法的考核成绩来看,缺陷式情境教学组考核成绩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法教学组,将试卷按题型进行具体分析,发现3组学生在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4种题型的得分无太大差异,但在病例分析题上,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组得分较高,且更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回答得更全面、准确。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不仅将所学知识点巧妙地融入所设计的情境剧中,将分散、细小的知识融合起来,而且有意识地设计了缺陷让学生寻找,全面调动学生的储备知识去综合分析、思考、解决问题。3.1.2活跃课堂气氛本研究结果提示,3组教学方法的课堂气氛不同,缺陷式情境教学组课堂气氛比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方法教学组活跃。情境模拟得越真实、学生越投入[6],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讨论的积极性[7],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如何设计剧中情节并将知识融入情境剧中,而且设有缺陷环节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缺陷环节设计得越巧妙,越能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活跃课题气氛。3.1.3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3组教学方法学生的满意度不同,缺陷式情境教学组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式教学组,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设计、识别、判断情境中的缺陷,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促使学生利用一定的知识信息,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和判断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8]。

3.2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

讲授法(传统教学模式)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对缺陷式情境教学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9],存在学生准备时间较长、上课讨论时间较难控制、师生互动受限等问题。少数学生准备不充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互相配合能力较差,学习收获有限。应加强对缺陷式情境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小结

第4篇

一、创设情境,悬念导入

首先教师可以面带微笑、满面红光、步履轻盈地跨入教室,这样高昂的情绪定能引来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将目光聚焦在教师身上,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自己情绪高昂的原因,可以公布近来发生在学生中间的好人好事等,进而教师用心满意足、对学生满腹期待与鼓励的良好情绪来影响和带动学生,进而向学生引出主讲课题“多彩的情绪”。这种通过创设情境来逐步引导学生的方法往往能够带来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引导,激发学生热情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集声音、视频与画面为一体的现代技术。在多媒体这一教学设备的帮助下,教师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原本枯燥、单调的教学课堂更加富有活力。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为学生呈现一幅幅生动的现实画面,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生动又传神的情境。结合所学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情境,让学生顺着情境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式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好习惯受用一生”这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心底认同这一思想理论,使学生能够切实按照教师的讲解去实践执行,能够切实培养他们养成好习惯,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给学生呈现一些知名人士(可以选择初中学生相应年龄段所欣赏、倾慕的对象)良好生活习惯的相关报道或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这些新闻画面与逼真的动态视频等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成功人士的好习惯在他们成功道路上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不良人生习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报道,让学生感受到不良习惯的危害。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正确地区分好习惯与坏习惯,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在这些生动、逼真的情境中深刻地感受与体会所学的人生道理,从而在心底认同这些道理,进而接受师长的教导,亲自去执行这些理论,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好习惯的受益者。

三、营造氛围,情境引导

初中政治教学内容主要体现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优良品格及其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而且大部分学习内容都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情境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可以截取典型的生活情境,将其带入教学课堂,为学生营造生活中常见的氛围,通过观察与总结学生的反应来进行适时教育和引导,这样往往能够起到有效教育的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使学生接受教育和引导。例如:“面对诱惑,学会说‘不’”这一课,是对学生是非判断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积极人生情趣的塑造。正是由于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不良诱惑,一些学生如果不具备是非判断能力,或缺乏自制力就会陷入不良诱惑的陷阱,不可自拔,甚至耽搁了学业。为了对学生进行真实的引导教育,教师就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例如:为学生播放一些违法犯罪的法律报道,最好是一些真实的、现场直击的报道,教师可以对犯罪分子诱惑青少年的犯罪案件过程进行有针对性地截留与选择,以暂停的方式来将诱惑情境呈现在学生眼前,观察学生此时的反应,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当自身遇到这样的生活情境时,会怎样做?”不同的学生会做出不同的回答,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答案分成A、B两小组,形成两小组结论的对抗,然后再继续向学生播放视频,为学生最后公布案件的结果,看看不同做法的最终后果,并对学生进行目的性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生活中的是非以及诱惑,能够对不良诱惑坚决地说出“不”字。

四、结语

总之,情境教学法是在情境的引导下,带领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真实的感受,进而从内心认可一种理论、一种思想,接受一种教育,从而亲自去贯彻执行这些思想理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我们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恰当运用情境教学法,力求实现高效课堂。

作者:王维青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张浦中学

第5篇

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被形象逼真的模型所吸引,进而提升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临床感性认识,减轻学生在对真实人体操作时的恐慌心理,激发其求知欲,使其体验到知识的重要性,获得成就感。同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各角色进行揣摩和理解,有助于学生树立整体护理观念,培养其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有效弥补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缺陷,更新教育理念,使学生进入临床后能够很快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因此,在妇产科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2情境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及应用特点

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授课前设计贴近临床情境的“剧本”,并设置医生、护士、患者及患者家属等角色,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及简单的处理与护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采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使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1实践应用

妇产科教学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要求十分严格。在授课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准确地进行妇科检查、产科检查、正常接生等,但由于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如正常接生,教师就不可能将大批学生带入产房中观看正常分娩及接产技术的操作过程。那么如何使学生很好地学习分娩及接产技术的具体操作运用呢?情境教学法可解决这一问题。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讲解了正常分娩期的临床经过及相关护理后,就可以安排一次情境教学,具体要求及操作规程如下。

2.1.1准备及引导阶段

在授课前,教师要先布置好模拟产房、模拟待产室;在授课中,教师创设情境:一位接近预产期的孕妇以“见红”收入院,但由于恐惧分娩而紧张不已,其家属也很焦虑,害怕孕妇和胎儿有生命危险,从而不停地催促医护人员检查孕妇和胎儿的情况,要求尽快进产房或手术室。接诊的医护人员十分气愤,大声训斥该孕妇及其家属。

2.1.2情境教学实施阶段

说明具体情境后,选出4~5名学生自由分工,分别扮演接诊医生、护士或助产士、患者及患者家属。“护士”或“助产士”首先进行护理评估,包括询问“患者”健康史、推算其预产期、给“患者”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及心理社会评估,还包括全身检查,重点测量其血压和体重,尤其注意下肢有无水肿;腹部检查:测量宫高、腹围,四步触诊,听胎心音;骨盆外测量:测髂棘间径、髂嵴间径、骶耻外径、坐骨结节间径;肛查:胎先露下降情况、宫口扩张情况。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护理诊断、制订基本护理措施。“接诊医生”需要详细进行问诊和查体,做出临床诊断,对护理评估结果做出判断,确定“患者”预产期;对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做出判断,并判断胎心率是否正常,骨盆外测量结果是否正常“,患者”是否进入产程等。“患者家属”向“接诊医生”及“护士”或“助产士”提出一些疑问,进行健康知识咨询。然后展示矛盾发生的过程。

2.1.3讨论点评升华阶段

在角色扮演后,让其他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医护人员”的行为是否恰当?如果自己是医护人员应该怎样对待患者及其家属?如果自己是患者和患者家属,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医护人员”的操作是否存在问题?何种情况是将孕妇送进产房的指征?何种情况是进行剖宫产的指征?讨论过后,选出4~5名学生,按照讨论结果重新表演,然后让“演员”说出自身感受,其余学生再次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点评。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继续安排情境:该产妇宫口开大2cm,由于逐渐加强的宫缩痛而哭闹不止,产妇家属不知所措,产程进展缓慢;医护人员进行监测、给予安慰,让产妇放松。再次选出4~5名学生参与角色扮演,让其自由发挥,余下学生从表演中发现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接着教师点评。还可以继续增加情境:该产妇宫口开大5cm时出现胎心率异常、宫口开全但没有正确使用腹压等,仍找学生表演,然后讨论、教师点评。最后进行综合实践能力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数占期末成绩的一部分)。

2.2应用特点

2.2.1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妇产科临床教学中,比较真实地再现了临床护理工作中评估、检查、分析、护理、保健指导及医护患沟通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了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中常见疾病的表现,了解了临床中在遇到具体妇产科疾病时,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将平时枯燥乏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情境演绎的方式展现,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快乐而主动地学习妇产科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投入医疗事业的信心。

2.2.2变被动为主动

第6篇

一、创设情境,悬念导入

政治教师心中需明确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就是政治教学绝非空洞理论的简单灌输,而是一种引导、一种感化和一种影响。因此,教师不但要彻底摒弃灌输式的填鸭教学法,而且要转变教学观念,每堂课开讲前要杜绝直接说出“请翻到××章节,今天开讲××”,因为这样的课堂开场白往往会使学生立刻陷入“困境”。积极创设情境,为学生带来一个饶有趣味、引人入胜的开场白,这样学生才能顺着情境进入思考状态,在悬念的带动下自觉探究问题。

二、多媒体引导,激发学生热情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集声音、视频与画面为一体的现代技术。在多媒体这一教学设备的帮助下,教师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原本枯燥、单调的教学课堂更加富有活力。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为学生呈现一幅幅生动的现实画面,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生动又传神的情境。结合所学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情境,让学生顺着情境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式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营造氛围,情境引导

初中政治教学内容主要体现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优良品格及其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而且大部分学习内容都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情境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可以截取典型的生活情境,将其带入教学课堂,为学生营造生活中常见的氛围,通过观察与总结学生的反应来进行适时教育和引导,这样往往能够起到有效教育的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使学生接受教育和引导。

为了对学生进行真实的引导教育,教师就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例如:为学生播放一些违法犯罪的法律报道,最好是一些真实的、现场直击的报道,教师可以对犯罪分子诱惑青少年的犯罪案件过程进行有针对性地截留与选择,以暂停的方式来将诱惑情境呈现在学生眼前,观察学生此时的反应,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当自身遇到这样的生活情境时,会怎样做?”不同的学生会做出不同的回答,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答案分成A、B两小组,形成两小组结论的对抗,然后再继续向学生播放视频,为学生最后公布案件的结果,看看不同做法的最终后果,并对学生进行目的性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生活中的是非以及诱惑,能够对不良诱惑坚决地说出“不”字。

四、小结

总之,情境教学法是在情境的引导下,带领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真实的感受,进而从内心认可一种理论、一种思想,接受一种教育,从而亲自去贯彻执行这些思想理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我们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恰当运用情境教学法,力求实现高效课堂。

作者:王维青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张浦中学

第7篇

1.1情境教学可以拓宽体育教学的空间

高中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之中,还可以通过体育课堂的户外延伸,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以及体育教学的空间。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一味地追求体育的理论教学,而且加上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欠缺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使得高中体育的教学摆脱不了照本宣科的旧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且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再加上高中生强大的高考压力,使得学生对体育产生抵触情绪。通过体育活动的增加,来强化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可以把体育教学搬到户外,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有秩序有计划地开展登山、攀岩或者户外徒步运动,体育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校园内或者校园周围、近郊的地形特点,来创设课外体育活动。公园、山坡等处的美好环境以及新鲜空气会带给学生精神上的享受以及心灵上的净化,使高中生在无形的高考重压之下寻求一丝心灵上的慰藉。

1.2情境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高中生已经形成其特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对而言高中体育的教学要更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难,所以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体育课堂教学的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例如在110米栏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平时课堂表现情况,把学生进行分组,并以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110米栏比赛,并给定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跑得更快”,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引导他们去观察别人跑步的步幅以及双臂摆动的频率等,并发现自身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要引导他们进行分组的讨论,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又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

1.3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

体育教学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为目标。在注重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又要注重对学生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根据高中生的发展特点,培养他们热爱体育的态度和能力,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赏析能力,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引导他们自主进行体育锻炼。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合理的情境教学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在情境的创设上可以根据体育教材的内容,进行体育游戏的创设,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例如在学习过障碍时,可以模拟的情境,通过在操场上设置一系列的障碍,人为制造一些简单的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刮风、下雪等,并将学生进行分组,而且要分角色,让他们通过情境的体验,既增强了自身的体质,又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而且在过障碍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高中生的思维活跃度。

1.4情境教学中师生感情的交流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信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学往往会陷入一种误区,很多体育教师认为体育的教学在学生学习生涯中仅仅起辅助作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情绪懈怠,不苟言笑,从而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情境教学恰恰可以消除这种隔阂,而且还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寻求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体育教师利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将自己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想象以及自身的情感同课堂教学相融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引领者学生逐渐放开对教师的戒备,让学生向教师敞开心扉,从体育教师身上以及体育课堂教学中感受到一种力量和情感。

1.5体育教学中设置挫败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

在高考的重压下,高中生难免会对高考产生一种恐惧感,一旦模拟考试不理想就会变得消极厌学,甚至是受到精神上的打击。体育教学在注重学生体质增强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难度较大的教学情境,并给学生设定一定的目标,故意给他们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培养学生不服输的精神和坚毅的品格。但需要注意挫败情境的设置,要根据每个人学生对挫折承受的心理能力来设定,要有法有度。

2中学体育课堂情境教学创设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2.1注意布置情境要合理

体育教学中合理的情境布置能够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布置要符合客观规律,不能盲目进行高中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而且要以尊重高考重压下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情况来进行。

2.2情境的创设要根据教材实际内容而定

高中体育的课堂教学不能违背教材的实际内容。很多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盲目进行课堂内容的创设,而且和教学内容脱离教材实际,非但不会激发高中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还会使得高中生身心俱疲。

2.3高中体育教学要把握好情境创设的度

很多高中体育教师一旦尝到体育情境教学的甜头,往往会毫无节制地运用情境教学手段,认为体育教学每堂课必须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来辅助教学,从而陷入一种教学的误区。频繁地毫无规律地运用情境教学,非但不会提高体育教学课堂效率,一定情况下还会起到反作用,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高中体育教学一定要把握好情境创设的度。

3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景;故事情景;角色扮演

最近这几年,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停地更新。数学这门学科的作用就像是垫脚石一样,因此学好数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传统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新的教育理念指明了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但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该方法呢?又怎样才能使该方法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呢?这是本文主要探究的内容。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容

什么是情境教学法?它是素质教育的产物,它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其本质上就是老师通过语言描绘等方法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是因为它具备很多独特之处,比如说:形象、生动、具体客观、指导启发。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情境教学法虽然对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情境设置的不恰当,就会使这些作用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设置情境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状况,数学书本内容,小学生的内心想法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设置出来的情境更适合数学教学,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一)角色扮演情境的设置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喜欢看动画片之类的,而且还很喜欢模仿动画里的人物。所以老师就可以抓住这个点,让学生去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画角色,不过呢台词要有所变化。比如说:在学习人民币这块内容时,老师可以事先写好台词,然后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四个学生分别扮演:一休、佩琪、猪猪侠、喜羊羊。一休说:我是一元钱,我可以买一支笔;佩琪说:我是五元钱,我可以买两支笔,三块橡皮;猪猪侠说:我是十元钱,我可以买四支笔,三块橡皮,一套尺子;喜羊羊说:我是20元钱,我可以买五支笔,六块橡皮,两套尺子。课堂气氛搞起来之后,老师再开始本节课内容的讲解。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有利于小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

(二)儿童歌曲情境的设置

小学生们除了喜欢模仿之外,还喜欢唱歌。儿童歌曲的歌词简单,容易被小学生理解,而且儿童歌曲可以营造出一种欢快轻松的气氛,可以打破数学课堂的沉闷。所以老师还可以采取儿童歌曲情境教学法,该方法既可以带动课堂气氛,又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说:学习数字的写法时,老师可以先教学生们唱一首儿童歌曲《写数歌》,歌词大意是:“数的书写从左起,哪位是几写几,没有数值就用零代替。”一首简单的儿歌就可以让同学们大致的了解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接下来的时间老师再讲重点以及做练习题,进而使课堂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三)故事情境的设置

每一个小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所以他们希望通过听故事来增加自己的阅历。因此老师在数学课堂上可以采取故事情境教学法。比如说:在学习余数这一模块时,老师在上课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华罗庚的故事吗?同学摇头说没有,此时老师说那我给你们讲一下这个故事吧:华罗庚……这是一道非常难的数学题,只有他一个人回答对了,因此老师表扬了他。同学们被这个故事吸引了,也被华罗庚的聪明所折服,同时也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进而有利于下面教学内容的展开。

第9篇

一、游戏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设和运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游戏似乎天生就没有抗拒力。而我们也正好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天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游戏情境。这样同学们既可以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又可以学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案例】执教“除法”的时候,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除法计算练习,我创设了“邮递员送信”的游戏情境。具体是这样进行操作的:我把一些上面写有各种除法算式的卡片交给同学们,然后再在讲台上放置写有若干答案的信箱。然后要求同学们充当邮递员把信件投入到相应答案的邮箱中。最后,再打开信箱看看到底有多少是正确的,多少是错误的。然后全班同学一起再探索问题的答案,最终把信件投入正确答案的邮箱当中。在上述游戏情境的创设当中,我通过创设“邮递员送信”的游戏情境让同学们进行除法计算。这样的计算方式非常新颖,同学们可以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打开邮箱之后,对于错误答案的信件,我带领同学们一起给出正确答案,这对于那些出现错误的同学也是一种很好的提示。既帮助同学们掌握了正确的计算方法,也不至于让做错题的同学丢面子。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游戏情境创设。

二、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设和运用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创设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高的有效方式。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是非常必要的。当然,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是直接提出问题,而是巧妙地提出问题,进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案例】执教“圆”的时候,在课堂导入阶段,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哪位同学可以回答为什么自行车可以行驶得那么平稳且快速。”问题提出之后立刻有同学回答说:“那是因为自行车的轮子是圆形的。”这个答案无疑是正确的,我接着问:“为什么自行车的轮子不做成椭圆形的、长方形的或者正方形的?而要做成圆形的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探究兴趣,成为同学们进行课堂探究的导火索。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有效地引导,同学们很快掌握和理解了圆、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和性质。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主要是因为之前的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引导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必须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同学们在问题情境中探索知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这种教学方法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其符合了课堂教学规律,符合了同学们学习的需求。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给更多的一线教师以启示,积极探索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最终让情境教学之花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尽情绽放!

作者:王静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小学

第10篇

一、建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实践操作,老师在运用案例法进行教学时,所用的案例应当以教学任务以及目标作为根据,通过丰富多彩的案例来为学生建立学习情境,从而让学生可以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老师建立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建立问题情境,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与运用知识,得到更多更好的动作操作机会,并且还有利于激发出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是运用案列教学的关键,学生的是否积极参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例如,老师在讲解word的有关知识时,可以依据教材上的小案例,设计出一个毕业论文的案例,把文章用论文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论文中的文字、段落、页眉等问题。学生一般都对毕业论文比较重视,因为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可以使得学生真正进入到情境式的学习中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计算机老师在运用案例法进行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关键的参与者,因此这就需要老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应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还应当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老师所组织的教学案例应该突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通过转变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老师在上课时,为了让学生对图像处理软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设计出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比如让学生做一份学校宣传海报、那学生熟悉的任务或事物利用软件展开处理,制作出一份精美海报,展示给学生。当学生看到利用软件处理过的图片竟然有如此漂亮时,便对软件处理有了浓厚的兴趣,都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操作起来,这样,就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老师所组织的案例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相关,充分挖掘出学生优势发展学生的个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与自主思考能力,通过探索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突出了案例教学法的开放性与探索性。

三、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1)教案的设计。

老师在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时,如何设计案例是十分关键的,案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老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学生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应该如何设计案例,并且保证案例的实用性与先进性等。同时老师还应当建立与学习主题有关的情景,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案例中,让学生在完成案例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老师所设计的案例应当包括所有的知识点,基础的知识点作为主要部分。比如,老师在讲解Office的有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用Excel制作通讯录、用PowerPoint制作动感宣传片等等。

2)实施步骤。

在上课前,老师应当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预习,让学生对案例有一定的了解,真正讲课时就不会生疏。在运用案例教学法展开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向学生展示案例,并引导学生展开有关的讨论。在向学生展示案例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建立教学情境来激发出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其次,老师应当把教材作为主要根据,设计出的案例应当与教材紧密相关,在学生分析案例时,老师从旁指导,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来作出思考,还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结果展开归纳,并且要求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进行汇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结论的纠正与评价,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系统,引导学生自己学会查缺补漏,保证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计算机知识。老师应当要求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老师应当考虑在已经完成的教学中,所用的案例是否合理,是否具有针对性等,从而使得老师对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做出总结,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

四、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老师在选取案例过程中应当选取一些比较真实、生动有趣的案例,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老师选取案例是否成功直接影响了案例教学法的成功。案例教学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老师就必须通过自己搜集材料、选取案例,这就要求老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经验知识与调控课堂的能力,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要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知识上运用,这样才能通过老师的引导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老师在教学中还应当注意那些计算机成绩较差、不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应当着重对这部分学生做出积极的引导。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是对案例的选取,但是如今我国大部分高校对计算机这门课程尚未建立有关的案例资源库。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技艺,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还应当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使得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

五、结束语

第11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情境教学法 教学应用

引言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周围的环境或者工具为依据而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近或相似的情境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根据故事创设情境,等等,但是仍然有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应用情境教学法,导致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不佳。

1.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标背景下,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然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教师把情境教学法当成一种潮流,盲目应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没有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也不顾文章的体裁,因而不论是文言文、散文,还是议论文、说明文,都绞尽脑汁地创设情境,导致有时教学过于生硬、死板,甚至不切实际。此外,由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频繁应用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缺乏新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失去了本应达到的目的。第二,所谓情境,就应该既有“情”又有“境”,然而有些教师却过于重视情境教学法中“境”的创设,而忽略了教学中“情”的铺垫,使课堂教学比较空洞,缺乏情感的贯穿。第三,一些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过于死板,创设情境的方法过于单一,几乎每一堂课都用同一种创设情境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教学效率随之下降。

2.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2.1教师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文体都是多方面的,并不是每一种文体都适合应用情境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做出准确的判断,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保证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例如,同样是文言文,《桃花源记》就适合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而《论语十则》就不适合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

2.2教师注重“情”与“境”的结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其心智不够成熟,情感体会相当有限,因此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材一般是既内容丰富又兼具美感的优秀作品,其中更不乏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这些都是为了启迪初中生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应注重“情”与“境”的有机结合,利用多种手段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铿锵有力的词句,感受作者伟大的爱国情怀。

3.创新创设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对义务教育投入的资金在不断增加。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当代社会,我国大部分的初中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恰恰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文字,或者播放声音、视频,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而且能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锻炼并提高学生的洞悉能力及欣赏能力。例如,在讲述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作品《鲁滨逊漂游记》时,便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来锻炼学生的洞悉能力及欣赏能力。《鲁滨逊漂游记》讲述的是鲁滨逊在一个荒岛上的种种艰辛生活。其虽然是探险题材,但是篇幅较长,初中生大部分定力较差,很难耐心地阅读全文,因此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由该文章改编的电影,然后让学生学习该课文,以加深对中心思想的理解。

3.2创设故事情境。

每个人都愿意听故事,创设故事情境就是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产生的。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讲述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讲述刘禹锡的《陋室铭》时,由于该篇文章是文言文,比较难懂,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先讲述与主旨有关的故事,如陶渊明采菊东篱、种豆南山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简单理解古人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然后通过一步步引导,最终让学生深切理解并体会该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获得情感体验。

3.3创设辩论情境。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时期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创设辩论的情境,提出某一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与辩论,在辩论中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教师在讲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可让学生对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进行讨论,学生可以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搜集来的资料就是对已学知识的拓展,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3.4创设表演情境。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表演情境的方法是通过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表演,不但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含义,而且对学生思维的激发及情感的培养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在讲解鲁迅的《骆驼祥子》时,便可以应用表演的方法创设情境。首先,教师要明确,对于学生而言,全面理解文中反映的残酷的社会现实及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是非常不容易的,再加上鲁迅的作品普遍难以理解,如果只是讲解,就会使课堂教学显得很苍白,因此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中的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自由发挥,尽力表现出祥子的不幸及内心的苦闷。通过表演,学生们因自身经历而对当时的社会有了深切体会,更加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在表演中能很好地锻炼大脑思维,使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此外,对于没有参演的同学而言,在观看表演时,他们会看到演员们表情的变化,从而感受到祥子内心的落寞与无助。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凭借自身情景交融的优势,越来越受教师的青睐,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总之,情境教学法有多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巩庆民.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J].教师,2011(33).

[2]李贵芳.论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应用[J].学周刊,2011(32).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化学教学;教学方法;应用

新课改后的化学课程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努力来实现;教师是主导,是在学生苦思冥想之时,启发、激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建构知识,而不再是将现成的真理灌输给学生的“课堂权威”。

一、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个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具体形象的情境,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学生完全融入到这个情境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常见的情境设计途径有:从学科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利用化学史资料创设情境等。

在原电池教学中,过去往往是采用格林太太的牙痛病史来创设情境,而本文打破常规,采用化学史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在前辈伽伐尼“青蛙触电”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青蛙的肌肉之所以能产生电流,是因为肌肉中的某种液体在起作用。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伏特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浸在各种溶液中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这两种金属片中,只要有一种与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金属片之间就能够产生恒稳电流。1799年,伏特成功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特电池”。通过史事的介绍,带领学生体验化学家探究新事物的历程。

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提出任务:现在让我们一起模拟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的探索过程,用铜片、锌片、稀硫酸、导线和烧杯,动手实验,制作一个“伏特电池”。并思考,为什么铜片表面会有气体产生?

在高一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熟知铜与稀硫酸是不反应的,但在这个实验中铜片表面却有氢气产生!此时学生不仅因为认知冲突产生主动探索的兴趣,而且利用化学史话为学生自主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创设了人文和情感的环境。

不过在情境创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学习情境必须与学习内容相融合;2.创设的情节具有真实性;3.过程本身尽量不要包含喧闹的元素,否则课堂纪律难以控制;4.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5.情景的设置要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出发,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发现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并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有些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发现、自己探知的,教师需要做的不是奉送真理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学习方法,也体验了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进而形成积极探索的态度。

例如:软水硬化的原理Ca(HCO3)2+Ca(OH)2=2CaCO3

+2H2O,通过实验,学生看到白色沉淀,从感性上很容易接受这个反应的存在,但如果教师追问:“这是复分解反应吗?”学生也能很快判断出这不是复分解反应,但同时又会发现“为什么会产生CaCO3沉淀”的问题,就会进入认知冲突的情境,迫切想要探究问题的本质。学生带着问题查找酸式盐、碱等的电离资料,尝试着书写反应可能的离子方程式,通过资料阅读、问题思考、主动实践,学生逐渐了解该反应的实质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HCO3-和OH-的反应,且生成物的种类与HCO3-和OH-之间量的关系有关。

发现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了、参与了多少,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想方设法地去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充满生机的。

二、体现教师主导性的教学方法

1.实验演示法。教材中穿插的演示实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由实验现象的感性认识提升到对化学物质性质的理性认识上,进而引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去“同化”、“顺应”新知识。

比如: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学氧化硫的还原性时,涉及到的反应:SO2+H2O2+BaCl2=BaSO4+2HCl,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反应,对其本质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很难直接得出生成物。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无现象产生,在滴加了H2O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通过实验现象从无到有的过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反应发生的本质,是H2O2先将SO2氧化成H2SO4,再发生沉

淀现象。基于此,学生既了解了SO2的还原性又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诱导启发法。“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是叶圣陶先生对于新时期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解。在学生困惑或进入“认知冲突”的情境时,教师需要做的就像是扮演山中的“老向导”,指引学生走哪条路能最快达到顶峰,好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也即告诉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或提示一个思考的方法或提供一个关键的条件,帮助学生扫除思考障碍,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当然启发的时机很关键,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在学生真正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苦思冥想但又未想通之时,教师才去启发他。例如:化学试卷中常考的一个问题:“pH=5的盐酸稀释1000倍,为什么pH≠8?”在向学生解释这个问题时,如果运用定量分析、理论计算,势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倘若教师采用类比启发,让学生思考:“向一杯糖水中不断加入水,糖水会变咸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此时学生也就茅塞顿开了。知识的类比迁移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反复讲解更有成效。学生在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时,容易出现瓶颈,思维易中断,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扫除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