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图书馆文旅融合

图书馆文旅融合

时间:2022-12-04 12:00: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图书馆文旅融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图书馆文旅融合

第1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媚儿”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文化和旅游局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文化和旅游局工作总结

1.高质量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验收

2020年,重点完善提升15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和图书馆文化馆分馆、664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2个贫困村文化设施,打造了73个村级图书馆文化馆服务点。新建3处城市书房和10处城市书吧,目前全区共有7处城市书房,与区图书馆一卡通用,方便读者就近借阅。大力进行创建宣传,在报纸、电视、广播及新媒体平台,进行深度报道,形成宣传声势;在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以及主要街道、商超、车站、机场、宾馆、酒店、银行等场所,设置宣传标语,形成人人了解创建、参与创建的良好局面。深化城市文化内涵,全区先后重点建设了19个红色文化展馆、打造了29个“文登学”文化展馆,命名了12处红色主题公园。

2.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不断提高

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加大走访调研和群众文化活动力度,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2020年,培训基层文化管理员、文艺骨干5批次,送戏下乡活动遍及每个村,每村至少5场演出,公益电影放映7233场次,各类公益文艺辅导上万场次,文艺爱好者利用自家闲置场所改建“文化活动点”超过500个,全区形成部门带动城乡文化联动、民间剧团覆盖各片区、小文艺队覆盖各村居的多层次文化活动阵地。2020年上半年威海市文体生活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文登区排名第二;11月份,威海市公共文化建设的满意度暗访评估中,文登区排名第一。

3.精品旅游有序健康发展

梳理全区文旅资源,发掘了167个有特色、有故事的优质景观和历史遗迹,推出慈口观、顾家、梧桐庵、六度寺等10个主题民宿及一批网红打卡地;利用3年时间,打造18个精品旅游特色村,今年,慈口观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制定自驾旅游整体规划,培育文化体验游、红色教育游、康体养生游、乡村民宿游等融合业态,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10月,新增天福山红色旅游景区和威海回龙山李龙文化民俗园2个3A级旅游景区。在威海市政协组织的精品旅游视察中,文登区在8个市区中排名第四,取得历年最好成绩。

4.激活文化旅游消费市场

全面落实上级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为9家旅行社退保证金84万元,为3035家文化体育、住宿餐饮、旅游娱乐等企业减免税费4520万元。加强线上线下节会的营销推介,从第二季度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后开始,坚持月月有节庆,举办了蒲公英文化节、樱桃节、金鸡菊文化节、西洋参文化节等,线上助力文登特产销售,实现“富民”产业与精品旅游的深度融合。5月—10月广泛组织商户参加威海市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整个活动期间,参与项目7个,交易笔数1490笔。提振冬季旅游市场,自12月1日至明年2月底,开展A级景区免门票惠民活动。

5.文旅项目集中落地

全区新上了15个文旅产业项目,其中,启动续建呼雷汤温泉,郁竹苑田园综合体、莲花城田园综合体、新农创春分小镇、听风观海文化旅游项目等精品旅游项目已有部分设施投入使用。“双包双促”有效落实,全局78名干部包促文旅企业,重点帮促解决问题35件,受到企业的好评。

6.改革创新工作不断推进

(1)行业精准扶贫经验为国际旅游减贫事业提供参考。2020年,区文旅局推荐的米山镇西山后村生态旅游开发扶贫案例,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是威海市唯一被收录的案例。

(2)文登音乐厅启动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工作,这是省委制度创新的重点任务,全年上演了11场精品剧目,“花小钱、看大戏”的惠民举措,深得观众好评。

(3)文登图书馆荣获威海地区唯一的省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试点单位”。

(4)文化馆“艺彩龙乡”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山东省2019年度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第2篇

摘要:文章介绍了“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及“互联网+”思维在图书采购中的应用,分析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采购的优势,最后提出“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图书采购渠道优化和创新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1-0089-03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思维已经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工作也改变传统的采购方式,将“互联网+”的思维融入其中,可以有效推动图书馆管理与图书采购的现代化发展,对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互联网+”思维下的图书采购管理

1.1“互联网+”思维概述

“互联网+”思维是指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推动其在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和应用。“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出台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国务院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里就明确指出要制订“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并且指出“互联网+”的实施目标是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结合,进而促进电子商务、金融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让互联网企业向国际化迈进,将“互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1],推动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各行业的优化与融合。

1.2“互联网+”思维在图书采购中的应用

“互联网+”思维理念已经影响和扩展到图书馆领域,推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向新的台阶迈进。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图书馆先后推出移动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云图书馆等;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利用各种软件APP与图书馆联合推广,开创图书馆发展新道路。“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和服务理念同样适用于图书馆的图书采购领域,实现图书采购的管理和创新。在“互联网+”思维指导下,图书馆将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将供应链的上下游结合起来,通过跨界、整合等多种途径形成用户导向型经济,从而达到最大的规模效应和最优化的服务效益[2]。从图书采购的角度来看,就是将整个图书供应链当成一个整体,其组织的核心是图书馆及图书馆联盟,而供应链的上游主要是向图书馆供应图书的书商、出版社及数据库,下游则是利用图书资源的读者们,这一完整的图书供应链借助网络平台加强彼此的联系。每一个供应链都是平台上的一个节点,供应链的每个端口只需要通过节点就可以相互联系,有效实现了信息共享。图书馆借助“互联网+”,将图书的采购与读者和图书馆结合起来,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图书采购理念,更建立了以人为本、以读者为本的服务体系(见图1)。

2基于“互联网+”思维开展图书馆图书采购的优势分析

2.1强大的技术支撑

在“互联网+”思维下发展图书馆采购依赖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它为图书采购供应一体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技术发展:①电子数据交换系统[3]。它可以连接整个供应链的上游企业和下游群体,并且通过自动化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②云技术的发展。云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存储功能和运行功能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宠,图书馆在图书采购中可以建立云平台,将整个供应链置于云平台中,使供应链的上中下游都可以实现信息的对接。③APP的开发和应用。手机和平板的使用率逐年增长,移动客户群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群体,势必要借助各种APP应用软件做推广,尤其是社交类型的软件,如微博、微信、QQ等不仅是个人的社交软件,也可以成为公众推广平台。人们可以借助社交软件完成供应链上中下游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从而实现图书采购的移动化和便捷化。

2.2国家政策的支持

互联网作为新兴发展行业正在影响着各个行业,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就必须发展互联网科技,让互联网引领生活。因此,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互联网,并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4],正式开启“互联网+”的发展时代。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行业积极谋求与互联网的合作发展,图书馆也应顺势而为,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3“互联网+”发展的潮流

在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融会贯通,进而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组织变革和效率提升,实现生产力的飞跃。在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以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应用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谁能掌握时刻创新的互联网技术,谁就占据了科技的制高点。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应用“互联网+”也是互联网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应用上不可阻挡的潮流,坚持在传统图书采购的基础上实现与互联网的融合才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之路。

3图书采购的渠道管理

3.1基于战略合作的供应商关系管理

采购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它掌管着原料的供应,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为了增强经济效益,除在生产力和销售终端进行努力外,尽可能地降低原材料费用也是一种方式,这就愈加凸显了采购在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企业的战略采购通常都是在战略指导下进行计划、控制、实施、评价,进而在“最低成本”的原则下建立企业的供应链体系[5]。图书馆的采购也应建立合理稳定的供应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采购的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图书馆要想建立战略合作的供应关系,首先要有一套完整的供应评价体系,其可以根据标准挑选适合的书商企业,与之建立良好的供应关系,这样既保障了图书的购买质量和购买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图书的重复购买。其次要加强图书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图书馆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是基于双方共同利益之上的,二者只有相互信任、信息共享、风险共担,才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2基于读者需求的图书采购

图书的真正使用者是读者,因此读者在图书采购中应该拥有发言权,图书供应只有基于用户需求的基础之上,才能建立稳定持久的供应关系。现代互联网发展下的用户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以读者需求为核心的图书采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6],让读者参与图书的采购,真正实现读什么买什么,而不是购买一堆无用的图书堆积在书架上。

3.3基于网络平台的自主采购

现代网络平台下,图书供应商、图书管理者和图书阅读者之间可以进行沟通,因此图书的采购打破了传统形式,开始建立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采购体系。借助互联网技术,目前国内主要有两种图书采购管理体系:一种是图书自动化荐购管理系统,即根据读者在网络平台上的荐购意见和排名自动进行采购。另一种是各图书供应商的自主选书系统,图书供应商们都会对书目阅读量进行统计调查,找出热门的和比较受欢迎的图书向读者进行推荐。但该类选书系统主要针对社会类普及读物,而图书馆的图书采购专业性比较强。平台商在不断完善该系统,如在书商供应管理的基础上加入读者和图书馆的采购管理,可以使图书馆的采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4“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采购渠道的优化与创新

4.1建立一站式的图书采购平台

传统的图书采购将供应商、图书馆和读者割裂开来,图书采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独立完成的,这样就造成图书采购的信息不对称。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发展,图书采购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将图书供应商、图书馆与读者联系在一起,建立一站式的图书采购平台,这样就实现了图书供应链的现代化管理。一站式图书采购平台的建立与传统的图书采购方式相比实现了四个功能优势[7]:①在数据集成方面实现高度的集中,将供应商、图书馆和读者的图书阅读信息都集中到一个大的数据库中,这样就可以根据整体的数据情况进行采购。②共享共建功能。以前的图书采购只是图书馆和供应商的事,而现在平台将读者也纳入其中参与图书采购,为图书采购的信息做出贡献,随时关注和参与图书的采购。③交流渠道更加通畅。借助平台,不仅图书馆与供应商之间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流,图书馆和图书馆也可以互相交流采购心得,分享图书采购信息。④采购的优化管理。系统自身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还可以进行自动化的批量处理。

4.2实施供应链的协同采购战略

图书馆的采购是一项大的工程,实施供应链的协同采购可以最大化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达到供应链双方的共赢。图书供应链的协同采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见图2):①横向协同采购。即由各个图书馆联合起来组成采购同盟向图书供应商实施联合采购,统一需求,统一价格,统一供应,统一谈判,为图书馆采购节省了大量的采购时间和采购成本[8]。②纵向协同采购。即图书供应链的上、中、下游联合起来相互合作协同采购。这样的图书采购将供应商与用户直接联系起来,实现了同步管理,提高采购质量,缩短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达到互惠互利。

4.3控制优化图书采购管理流程

图书馆的采购管理流程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势必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需要图书馆及时做出调整,使图书采购适应现代采购管理程序。首先,应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管理,图书馆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对图书采购业务进行分析、调研、诊断、再设计,从而实现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应进行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的重组,业务流程的改变必然带来内部组织和人员的变化,进行重组之后可以更好地明确权责。最后,要建立信息的共享机制,加强采购与流通、咨询、技术等部门的交流沟通,做到信息的全面快速传递。控制优化图书的采购管理流程提高了采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确保图书采购的顺利进行。

5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采购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人与人、人与产品之间的直接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采购效率。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供应商、平台商、图书馆和第三方平台将根据各自的需求和特点实现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敏.面向读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纸质书采购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5.

[2]王洁慧,张洪艳.“互联网+”时代图书采购的供应链管理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3):30-34.

[3]宋旅黄,赵冉.“互联网+”背景下中文纸质图书采购模式的变革:以三新书业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16(2):54-59.

[4]胡永生.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采购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5]刘振义.高校图书采购渠道管理[J].图书馆学刊,2012(1):21-23.

[6]明海.基于图书采购数据分析的文献经费利用优化策略:以苏州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75-78.

[7]廖映红.高校图书馆期刊采购渠道的分析与优化策略[J].大连大学学报,2005(3):84-86.

第3篇

2018年文广新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职,积极作为,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升市民文化生活品质

(一)文化设施日趋完善。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文化基础设施65处,新增器材242件。开展了创建示范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活动,提升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其中,夏格庄渭田社区、河头店桑行社区获得青岛市第四批示范社区荣誉称号;全市35个省定贫困村,58个市定经济薄弱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达到了上级部门要求标准。图书馆荣获国家“一级图书馆”称号。这是继2013年全国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之后,第二次获此殊荣。

(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围绕打造“乐在莱西”文化品牌,今年以来,我市已开展月湖文化艺术节、元宵节秧歌巡游、灯谜会、全市职工文艺汇演、第六届广场舞、秧歌大赛、“五王”大赛等大型文化活动160余场次。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0000余次,文化活动受益群众110万余人次;牵头打造“2018时光音乐节”,3天共接待中外游客4万余人,成为宣传培育“乐在莱西”品牌的靓丽名片;举办莱西首届根石艺术展、《乡村记忆•影像莱西》图片展、莱西市首届工笔画作品展等各类展览达20余场,同时定期邀请青岛市及以上的专业老师到我市进行各艺术门类的培训辅导,并通过招募文化志愿者的方式,调动全社会文艺骨干参与群众文化娱乐培训、辅导近50场,受到了市民广泛欢迎。2018年,在青岛市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电话调查工作中,得分在青岛十区市名列第3位。

(三)文化供给更加亲民。为各镇街发放农家书屋图书、图书架、阅览桌椅、电脑等设施设备近120多万元;图书馆累计接待读者26万余人次, 书刊文献流通289248册次, 85352人次;新增持证读者3796人;完成新书采购编录69607册。在大架山、山后人家、鲜多多农场、鼎龙山庄、承兴寺、月湖公园、东鲁农业生态园等景区(点)开展文艺汇演进景区(点)50场次,吕剧进社区公益下乡演出115场。公益电影已放映10332余场,极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在搞好文化活动的同时,我市业务骨干积极投身创作,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取得丰硕成果。今年,我局结合当前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而精心创作的一部红色题材的重头吕剧作品《初心》隆重上演。10月19日,该剧参加第十一届山东艺术节精品展演,省厅、艺术处等领导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与此同时,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七届山东戏剧红梅大赛”中,我局5名同志分别获得表演类二等奖、乐器类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在青岛市举办的第六届“海燕奖”群众文艺原创作品大赛、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放歌新时代 共绘新征程”青岛市群文干部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2018年青岛市文化馆系统业务技能大赛等比赛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依托莱西历史、民俗文化禀赋,活态传承传统文化

(一)非遗技艺传承不断创新。今年莱西秧歌传承人孙会明成我市首位省级非遗传承人。我市现在拥有省级名录项目1项,青岛市级名录项目10项,莱西市级名录项目78项。青岛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莱西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人,新增青岛市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1个;6月上旬,莱西木偶被山东省文化厅选中赴新西兰交流演出,这是继瑞典、德国、日本、美国演出之后再次走出国门,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努力;莱夷古乐已研发石磬、琴、瑟、笛、箫等十几种乐器 ,论证完成了八个乐章的主题结构框架,其中第八乐章《惠风和畅》已具备演出水准,初步搭建起了莱夷古乐挖掘、演出团队框架。目前,正在加紧排练,准备献礼2019年世界休闲体育大会;

(二)文化遗产保护稳步推进。这些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全市注册的民办博物馆达到3个。根据省文物局关于《西沙埠遗址保护规划》专家评审意见,为进一步修改完善《西沙埠遗址保护规划》,并已通过省文物局评审;积极推进文化遗产进景区活动,深入莱西域内主要景区开展非遗文化展示体验10余场。组织开展了“乐在莱西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的老照片展”进景区巡展活动。10月份,在店埠镇鲜多多农场开展首次展览,参观观众累计达3000余人,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圆满结束了首场景区展览。11月,老照片展在第二站莱西卢乡阁博物馆开展。完成了二小旧址修缮工程后续验收工作。委托济南齐鲁园林古建筑工程公司对福顺德故楼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勘探测绘,对残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编制了《福顺德故楼修缮设计方案》,并已通过青岛市文物局、财政局批复同意,积极开展修缮工程中。

(三)传统民俗文化助力“美丽乡村”示范建设成效显著。重点打造了以产芝村、姜家许村为代表的文化旅游特色村。于此同时,还通过财政专项、社会捐助等多渠道,联合有关镇街、单位,相继对解文卿烈士就义处及故居、前保驾山胶东第一农村党支部旧址、渭田阻击战纪念馆、萌山烈士纪念塔、花园头王氏家庙等古建文物,进行了修缮保护。西三都河村成功入选全省“乡村记忆工程”传统村落名单。

三、特色引领,集聚集约,文化产业实现创新发展

2018年,按照莱西市“1+5+4”总体发展部署,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以“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思路,强化大项目支撑,引导文化消费,引领全市文化领域新旧动能转换。

一是着力打造长达74公里的自莱西湖以下大沽河莱西段民俗生态文旅体验功能区。重点抓好投资150亿元的姜山湿地文旅项目和系列展示农耕文明的系列生态农业园区,形成生态文化景观长廊。目前,功能区定位明晰,姜山湿地等支撑项目建设较快,成为我市重要的生态文旅项目;二是山东首所专为文化产业培养人才职业院校落户莱西。该学院总投资额达50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是我市首所大学,也是山东省首所专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独立设置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它的建成将促进莱西市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为推动莱西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三是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自去年以来,省、市相继启动了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受到了百姓的广泛欢迎。目前,莱西市有3家企业成功入驻省平台,7家入驻青岛市级平台,用市级消费券 10 万以上的企业达到2家,直接带动消费近300万元。

另外,隆重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戏曲微电影颁奖盛典,有力提升了全市文化产业等级和水平。落户于经济开发区的青岛中影律动影视小镇总投资20亿元,吸引了青岛中影律动影视产业园、青岛莱欣国际影视产业园等大批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形成以“影视+产业融合发展”为方向的多元文化产业组团发展的新格局。

第4篇

经调研、协商,主要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有效凝聚工作合力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各级政府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和考核机制;依据有关政策,借鉴外省做法,成立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强化专门机构力量;探索资金、技术、政策、项目等多种投入方式,设立专项奖补资金,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性投入格局。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强化主管部门主责意识和联动部门协同意识,建立省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水利、文旅、自然资源、发改、住建、财政、金融等部门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协作、重要遗产认定评选、特色“非遗”传承保护、专家咨询论证等的联席机制作用,协同推进农业重要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

三是完善法规体系。将我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立法列入省人大或省政府立法计划,依据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尽快出台我省管理办法及细则。抓紧制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和规范,不断健全普查登记、申报调研、鉴定确认、宣传弘扬、保护传承等一系列保护制度,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制度保障。

二、注重全面统筹,构建全方位保护体系

一是开展全面普查。在前期普查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普查范围、内容、标准,再进行一次全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识别、大挖掘、大普查行动,全面查清我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基本情况和分布状况,并加快推进普查成果上报汇总、档案建立和成果转化利用等工作,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据库和普查名录,同步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

二是科学编制规划。在尊重历史、依据现实、突出特色、彰显文化的前提下,科学制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技艺和生态产品开发、休闲农业发展等方面保护范围、重点及目标,确定中长期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创新保护载体,丰富保护手段,严格依规实施,率先打造一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示范区(项目)。

三是建立专家智库。充分发挥各方面专家的智囊作用,建立由农业、水利、历史、地理、文化、社会、民俗、林业、生态环境等领域专家组成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坚持“优先保护、适度利用”的原则,完善专家咨询机制、决策建议机制和评估检查制度,正确处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的关系,增强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历史人文性。

三、研究提炼文化内涵,增强可持续利用底蕴

一是支持、鼓励从事农遗相关研究的文化事业单位、高校院所以及民间组织,深入开展我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理论研究,通过设立专项课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对照研究古农典籍等方式,对已列入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名录的46项遗产的历史由来、发展过程、利用价值等进行系统梳理,对新普查认定的项目进行再评估论证,对传统农耕文明优秀基因进行挖掘整理,努力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应用于工作实践。

二是充分吸收、借鉴农业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信息化成果,组织专门力量积极编纂省级农业文化遗产词典、名录、图集、文化丛书等;依托特有物种资源、劳动力资源、传统文化习俗和乡村景观,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手工艺品制作等农业文创产品,挖掘农耕文化的独特内涵和精神价值,打造“全省农耕,乡愁记忆”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纳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的实施,引导树立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的自觉意识,大力传播和弘扬优秀农耕文化,以深厚的文化滋养、坚定的文化自信来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四、创新发展模式,激发农业文化遗产新活力

一是加快业态融合。借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与文旅产业紧密结合,利用遗产地丰富的生物、生态、文化、景观资源和独特的农业生产活动、农产品开发,促进文化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康养产业、研学活动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创意设计机构与农遗项目、优秀农艺传承人对接,推动现代设计与传统技艺有机结合、巧妙融合,丰富要素供给,发展多元业态,助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打造乡村振兴全省样板的新路径。

第5篇

国外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机构包括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ofArt)、纽约现代美术馆(MuseumofModernArt)、洛杉矶当代美术馆(MuseumofContemporary Art)、波士顿美术馆(MuseumofFine Arts)、巴黎蓬皮杜中心(Pompidou Centre)、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andAlbertMuseum)。此目录同时也包括了巴西、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其他各国的博物馆。

作为美国收藏中国艺术品数量和质量都首屈一指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其近年中国艺术展览明显体现出逐渐转向中国当代艺术的趋势。尤其表现在策展的理念和选择的作品类型上。例如该馆亚洲部策展人、中国书画部主任何慕文先生(MaxwellK.Hearn)策划的展览《行旅:山川大地与胸中丘壑》中,参展作品包括立轴、手卷、册页、扇面、书籍和摄影,展览主题试图探寻11世纪到当今的中国艺术中对富有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的“行旅”概念的映射。此展除了展示古代作品外,更将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纳入进来。何慕文先生特意挑选安排了10件中国当代作品,包括海波、于彭、秦风、蔡国强、洪浩、秋麦、和展望的作品。策展人从西方观者角度解释其良苦用心:大都会整个中国书画馆有8个厅,为了让展品与观众有交流,应该把比较抢眼的当代艺术品放在前面,可以很好起到吸引人的效果。例如于彭的当代山水画《回归自然》,色彩鲜艳,构图也饱满而现代,观众很容易驻足。在于彭作品周围布置了一组14世纪的山水画。不同时间段的作品其主体之间有明显的相通之处,对于西方的观众想要理解中国古代和当代的艺术发展来说,展览现场中国古代艺术与当代艺术被有机安排在一起的做法,给予一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相互理解的捷径。

除了主题性展览中频繁出现当代艺术作品,国内的艺术家也更多地以个展形式参加到大都会博物馆的展览中。艺术家蔡国强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屋顶花园举行的名为《透明纪念碑》的个人艺术展,此系该馆史上首个当代中国艺术的个展。作为国际最为知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的艺术足迹几乎遍及所有的国际大展,其作品为多家著名博物馆收藏。此外,他还成功地实施了包括2011年上海APEC大型景观焰火表演,纽约中央公园150周年庆典活动在内的一系列规模宏大的艺术项目,被视为国际当代艺术领域最受瞩目和最具开拓性的艺术家之一。同样参展的另如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当代艺术家展望,他的代表作品有观念雕塑及装置《中山装系列》《假山石系列》《都市山水系列》等。他在2000—2004年期间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公共性的个人艺术计划。不锈钢假山石是他最具特色的创造,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旧金山最新建成的迪扬美术馆均将其作为首次收藏的中国当代雕塑品。

无独有偶,洛杉矶著名的保罗·盖蒂博物馆(J.PaulGettyMuseum)也是最近将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增加到其收藏阵容的机构之一,它于近年持续收购中国当代摄影家的重要作品。艺术家王庆松和海波的9件作品加入其馆藏的阵容。这些作品的收购确认了盖蒂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的新方向。它反映出盖蒂将馆藏范围扩展至此类作品的兴趣。

在盖蒂博物馆收购的中国当代作品中,纽约私营机构AWAsia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机构建立了收藏有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世界各国机构的网络目录,并以此藏品资料库为国际艺术界提供宝贵资源的全方位网路目录,该目录(TheMuseumsCollectContemporaryChineseArt)不但显示出博物馆将中国当代艺术纳入其永久藏品行列的趋势,它更强调了中国当代艺术在整个博物馆界日益增长的重要性。目录进一步为美国博物馆收藏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专业的资讯参考。

与之相关的是,在美国当代艺术界具有指标性地位的纽约现代美术馆在2008年也为其摄影馆藏购得了11位中国艺术家的28件作品。这些艺术家中有许多都是在90年代崭露头角的中国先锋艺术历史性人物,他们包括了海波、洪浩、洪磊、黄岩、荣荣、张大力和张培力。随着博物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增加,代表性作品的取得也因此将越来越困难。许多观察家现都已注意到重要作品(尤其是绘画和摄影)量少难得的现象。

在纽约,除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协会艺术博物馆可以说是西方人了解亚洲艺术的首选去处。因为美国艺术博物馆中不少设有亚洲艺术部,但专门的亚洲艺术博物馆则很少,而传统与当代并重的更是微乎其微。亚洲协会艺术博物馆(AsiaSociety)就是这样一个特例。近年在美国最具影响的几个中国当代艺术大展的举办都与之密切相关。博物馆发挥了连接亚洲和西方艺术交流的作用。它是第一个在美国本土向西方人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博物馆。博物馆不仅仅有中国古董方面的收藏,还定期举办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博物馆馆长招颖思博士也是亚洲协会博物馆首位关注当代亚洲艺术和当代美国亚裔艺术的策展人。作为一位研究亚洲当代艺术的权威,她发起了建立多个重要项目,包括建立起一个能与亚洲协会博物馆馆藏的洛克菲勒家族的传统亚洲艺术品收藏相辅相成的亚洲当代艺术品收藏。她计划博物馆在今后主要着眼于收集视频、影像方面的作品以此作为主要收藏的策略。使得亚洲的当代艺术家更进一步的国际化。

从以上美国几个重要博物馆的实例可以看出,美国的博物馆系统正在按中国艺术的时间发展序列完善和充实其当代艺术藏品,以期紧密跟踪中国艺术发展和研究。在博物馆全面收集和展示中国艺术发展的基本考量上,原来就有针对中国艺术品的丰富收藏和深厚历史的美国博物馆,又该以怎样的策略和途径使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其博物馆原有的中国藏品序列中去?

在美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中,其藏品资源的建立基本以私人收藏和捐赠为主,通过主题性展览和策展人制度有选择的购藏艺术作品,并通过举办展览、研讨会等活动展示出独立的学术立场。展场就是博物馆行使学术批评标准和策展理念的“主场”。但在现实中,美国传统的博物馆很难利用原来的收藏习惯即通过私人捐赠和较低的优惠价格(除非艺术家自己愿意捐赠和低价出售)收藏购买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作为永久性的陈列。从21世纪初开始,美国对当代中国艺术的兴趣的增长并非是出自博物馆和收藏家的长期积淀和筛选,这种兴趣的动力更多是源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日益融合,当代艺术的引导者是商业利益最大化的驱使,而并非美国艺术家及批评家,而且这种商业的驱动力常需要通过商业性的艺术展会来体现,而并非美国博物馆或艺术家们的创作中心及大学。更多的美国民众如同惊讶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样,面对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屡创天价的事实同样惊诧莫名。正如知名文化战略学家赵晓明教授指出,这种文化间相互隔膜的交流远远不够。他认为当代中国艺术在不远的未来还可以在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视野中放射光芒。在中国当代艺术出现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和史密森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等美国老牌的文化艺术殿堂时,无疑加快了西方世界对中国艺术的理解,但当下的中国艺术界对其商业价值的考量极大威胁到其学术价值的独立判断。其一是商业类策展人不能全面了解美国原有的中国艺术的展览展示平台的资源,无法与原有的传统艺术收藏和研究背景很好地结合起来,不能从策略上利用原有西方观者对于中国艺术的接受模式来引导其进入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中去,西方在理解中国本土所强调的问题时有其自身的固有框架。因此中国艺术往往在跨越国际的展览中是孤立的;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家以个展或群展的形式进入博物馆的展览中,但他们给予西方世界有关中国当代艺术产生的背景与印象却是十分散乱的,与原有的古代中国艺术品的时空是割裂的,呈现出片段式的展示效果,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西方观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感觉是在历史的真空中发展的。正如西方社会对中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解模式一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博物馆要对中国当代艺术有一个真实而完整的了解,首先需要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系统的整理、筛选和接纳。要坚持博物馆的“非营利”性质,因为这决定了博物馆是否有其独立的学术立场和收藏准则,而不会被短期的商业利益所左右。因为这种基于艺术史的评判标准决定了博物馆并非简单的艺术作品的展卖场,其本身即规定了哪些作品、什么样的作品可以为博物馆所接受,并成为其长期陈列的藏品资源,并和原有的艺术品及其背后的艺术发展过程的认知产生必要的关联。亦即按艺术史发展脉络来说,博物馆行使“主场”的场域优势,来补足原有中国艺术收藏中的当代艺术部分,如何衔接原有对中国艺术的理解框架和接受模式,这是博物馆自身需要严肃思考的问题。

第6篇

一、城市文化特色的特征及其意义

城市文化特色是指城市外在形象与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统一,并且是长期以来由城市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社会风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城市文化特色是由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相互作用并长期积淀和现实创造的成果,这种成果不是与其他城市共有的,而是一个城市所独有的,是一个城市与另一个城市相区别的标志。

1.地域性

城市文化特色各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它的地域性。地域性是城市文化特色的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在古代,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对于地理环境的依赖很大。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文化特色的差异性。城市文化特色的地域性不仅反映为城市之间的差异,在城市内部的不同区域也有所表现。不同时期建设的、承担着不同职能的、不同民族聚居的街区背后,均蕴藏着各自的文化内涵,并从多方面显示出各自的特征。

2.承传性

文化的承传是文化积累的主要手段。文化是人类把从生产、生活中得到的经验、知识和创造成果能动地代代相传,并不断完善,加以新的成份,使文化总量不断增加的过程。城市是文化承传的主要载体。这就要求城市必须继承留存下来的有形与无形的文化遗产,延续并发展城市文化。

3.凝聚性

城市文化特色的形成过程也是城市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市民的价值准则、审美情趣、伦理观念等要素相互作用与整合的过程。从这点上说,城市市民的文化心理实际上已经是城市文化特色的组成部分。因此,城市文化特色对于市民的凝聚作用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十分强大的。可以说,对于一名在外的游子,最让他魂牵梦绕的往往是其家乡城市的文化特色。

4.熏染性

环境艺术与人民的接触最广泛,大到一个城市的规划与建筑,小到小区里的花卉与雕塑小品,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性情和思想。城市文化特色无时无刻不通过市民的感官融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至于风俗礼仪、民间艺术、饮食习俗、俚语方言等方面就更是如此。城市文化特色在许多方面已经成为市民心理上的依托。

5.规范性

城市文化特色一经定位,就能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在城市建设中,城市文化特色是确定建设风格与样式的主要依据,它可以减少在这些方面许多无谓的争论和犹豫,大大降低成本与节约时间。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文化特色也是主要的考虑依据。

6.变异性

一种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具有恒定性,从而使优秀的文化世代相传。但是这种恒定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文化的变异性则是绝对的、必然的。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文化的形态、结构以及表现形式都会发生变异。文化的变异过程有的是剧烈的、突发的;有的是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其中更有些变异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可促使其向有利于人类进步和文化健康发展的方向发生变化。正确利用文化的变异性,可以进行城市的特色创新,不断激发城市的生机和活力。

二、城市文化特色的定位

城市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文化特色定位问题,没有准确的文化特色定位,就谈不上城市的个性化与未来的发展战略,谈不上城市品牌的塑造。城市区域经济学家帕斯卡尔・马拉加尔说:“将来对世界大多数国家来说,区别他们的标志是城市而不是国家。城市主题已作为全球一体化经济条件下,城市参加竞争的重要手段。”

城市文化特色定位,就是充分挖掘城市的各种资源,按照适应性、原创性、差异性的原则,找到城市的个性化主题,即城市的“灵魂”,它回答的是“我是谁”的问题。城市文化特色定位越突出,城市的影响力就越大:城市文化特色定位越鲜明,城市的增值潜力越强。有了明确的文化特色定位,也才便于确定城市的目标定位、功能定位、形象定位和产业定位等。

一座城市一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特色主题文化定位,这个城市才会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像维也纳定位为“世界音乐之都”、巴黎定位为“时尚之都”、日内瓦定位为“会议之都”、香港定位为“动感之都”、成都定位为“休闲之都”,都大大增强了城市竞争力。

三、包头的城市文化特色定位

包头是一座内敛与奔放交相辉映、现代与历史相得益彰的塞外文化名城,人文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有上起新石器时代、下经汉、庸、宋、元等无数跨越千年的阴山岩画;有建于公元前300多年前的赵长城、有蒙恬“北却匈奴八百里”后兴建的秦长城、有汉武大帝为避匈奴而修的汉长城、有堪称古代军事防御体系杰作的金界壕遗址:有北魏六镇之首的怀朔镇遗址、元代敖伦苏木古城、麻池古镇和燕家梁遗址;有建于明代,召、城合一的美岱召,有位于大青山深处、规模宏大的五当召,还有建于清代的梅力更召、昆都仑召、包头召、吕祖庙等,这些不同源流的宗教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喇嘛教、天主教在这里和平共处,繁衍生息,包头不经意问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文明奇观。包头的文物遗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在怎样的环境中不断进行融合、交流、壮大。包头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得到有效保护。风土人情皆文化,包头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浓郁草原风情的蒙古族民歌、蒙汉融合的漫瀚调、在内蒙西部区号召力极强的二人台、以及大秧歌、高跷、小车会、跑旱船、抬阁、脑阁等民间娱乐形式,共同构成了包头文化中最具特色、最富魅力的一部分。

纵观包头的历史,康熙之前,包头是游牧民族的集萃地,草原游牧文化为主体,美岱召就是草原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从康熙到民国时期,包头由于地处西北的门户位置,成为重要的茶马商贸重镇,我们常说的走西口,实际上就是走西口外的包头,很多旅蒙商的在此汇聚,形成了包头特色的旅蒙商文化,比如包头的复盛西巷就是旅蒙商文化的重要遗存。建国之后,一批大型工、矿企业落户包头,也带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开发者建设者,从而形成了灿烂辉煌的工业文明。因此,包头的城市文化特色定位应 该是一种融“民族文化、草原文化、西口文化、工业文化”为一体的新都市文化。

这种四位一体的新都市文化在包头的城市建设之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一是民族文化寓于城市建设之中。包头座落于内蒙古高原上,具有干燥、冬寒夏热、风沙大的高原气候,以草原、沙漠为特色的地貌特征,形成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包头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渊源,塑造了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景观,如座落在连绵起伏的大青山深处的塞外古刹五当召,就是蒙、汉、藏三种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民族特色文化的最好历史见证。

二是草原文化渗透到城市建设之中。包头将草原文化元素渗透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如赛汗塔拉公园将草原文化充分发挥,其以草和灌木为主,建设内容主要以蒙古包、牛羊、牧草为主,体现蓝天、白云、草场、牛羊的草原风情,作为城中草原融入包头城市建设之中。

三是西口特色文化寓于城市建设之中。包头文化的发展史是包头经济社会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发展史,因此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文化。东河区的古建筑如转龙藏、吕祖庙、清真寺等就是具有包头地域特色的建筑群落。

四是工业文明精神渗透到城市建设之中。如城雕“三鹿腾飞”是包头市作为“鹿城”的象征,座落于建设路与钢铁大街的连接点,是包头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包头精神象征。

四、塑造包头城市文化特色的建议

(一)要在城市规划中充分尊重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正确认知和发掘城市文化特色。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乡土建筑乃至传统城市格局等,都应在规划中予以重点保护。城市中的文化遗产不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和动力。应将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体现到城市规划的各层面,通过规划传承城市文化的历史渊源,保留区域文化的差异,保护城市文化多元性,避免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割裂。同时应强化对规划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提高规划的权威性,避免城市规划随意改动、难以落实的现象。

(二)大力挖掘、传承、利用文化遗产。包头市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不足和其他客观原因,有二十多处文物古迹在经过第三次文物普查后发现已经消失,形成新的历史空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如此,许多民间具有少数民族鲜明特色的民族生产工艺濒于灭绝,民间绝技更是在缺少挖掘的背景下,随着绝技持有者年龄的老化走向衰亡。例如达茂旗蒙古族的擀毡技艺具有很强的茂明安部落的特色,在当地流传久远,具有很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但是这项技艺最基本的原料、加工成本,展示费用无法落实,而技艺人根本不具有承受能力,更何况后期的资料留存、传承人的生活保障等费用。诸如此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再不保护,将随着传承人的离世而消失,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在市政府目前已经出台的《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及《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基础上,应建立完善的保护细则,力争立法。同时政府要加大专项挖掘、保护经费的投入,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同时,要善于利用丰富的文化遗产,将传统的精华融入现代文化的塑造中。

(三)强化城市公共文化功能设施。包头市作为拥有240万人口发展较快的较大城市,再加上带状分布的特征,群众性文化功能设施少之又少,且较为落后,已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娱乐需求,为此,我们必须在图书馆、书城、博物馆等文化载体的数量和提档升级上下功夫,并要在加快高档次的科技馆、书画院、大型游乐场所等群众设施的建设的基础上寻求数最的突破,方便各个旗县区及农牧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第7篇

关键词:遵义;土司文化;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173-03

遵义古称播州,自唐贞观十二年置播州始,至明万历二十八年止,共延续了961年,于公元876年设置播州宣慰使,从而开始了遵义土的司文化时期。杨氏对播州的统辖始于杨端,止于杨应龙,长达725年。虽然土司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都曾经实施过,土司文化也非遵义所独有,但由于播州一直是杨氏家族世袭统治,所以“播州”史亦是杨氏家族统治播州的历史。加之杨氏先祖杨端自中原入播,大力推行汉文化,以孔儒思想教化人民,促进了民族间的进一步融合,留下了海龙囤、杨粲墓、播州城等许多特有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迹。而今,土司文化正以其稀缺性和神秘性吸引着更多人的关注,重新审视和挖掘这种文化的差异性、独特性,释放其蕴含的巨大吸引力,形成重要的旅游产品,是提升遵义旅游层次和吸引力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一、遵义的土司文化旅游资源

1.中国中世纪军事城堡――海龙囤。海龙囤位于遵义县太平乡龙岩山东部,又名龙岩囤,仅山后一线仄径可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杨氏先祖利用其地理,在宽约5公里的山顶上围筑土城、月城三重,建楼房、仓库、水牢于其间。囤前设铜柱、铁柱、飞龙、飞凤、朝天、万安等九关,各关之间以护墙相连,随山势绵延十余里,气势恢宏。除囤前遗址,还有囤顶朝天关、飞凤关、宋代老王宫、明代新王宫、采石场、绣花楼等遗址,囤后有环山而立的土城和月城、从高到低组成三道关口的万安关、西关、后关三座城门,此外,囤周围还有养马场、校场坝等遗址,是研究西南地区土司制度和关隘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

2.杨粲墓。杨粲墓位于遵义市东南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系宋代白锦堡,后为播州杨氏墓地,史称冉家林,后又因杨粲墓规模宏大为境内所未见,而被时人称之为皇坟嘴。该墓建于南宋淳佑年间(1241―1252年)是南宋播州安抚使杨粲夫妇合葬的一座大型石室墓穴,墓室内遍雕文官武士、人物花卉、龙床龙椅,雕工精湛,栩栩如生,被誉为“西南古代雕刻艺术宝库”,有较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

3.遵义老城。公元1176年,即南宋淳熙三年,播州第十二代世袭土司杨轸将行政中枢(土司府衙)从穆家川南面约20华里处的白锦堡(今遵义县南白镇)迁到穆家川(遵义老城)后,遵义老城就开始成为了黔北的政治文化中心,至今也有830余年历史。古老的遵义城留下了许多历史的积淀,当年的标志性建筑有三街六巷九狮子,三街即梧桐街、杨柳街、朝天街;六巷为捞沙巷、狗头巷、尚家巷、何家巷、姚家巷、丁家巷。当时老城的建筑门口能摆有大石狮子就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土司衙门、庙宇,均有石狮相配,但老城玉皇观不知什么原因却独缺一只石狮子,所以有九狮子的说法。

4.杨氏墓葬群。高坪杨氏墓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坪镇鸣庄村,距210国道0.5公里,有小路直通墓地。高坪杨氏墓群即播州土司杨氏家族灵魂憩息之地,分别为播州土官十五世杨文,二十一世杨升,二十二世杨纲,二十四世杨爱及其妻妾子女分室合葬墓,墓群规模宏大,雕刻精湛,经历了平播战争的烟熏火燎,也遭受过无数盗贼的洗劫,几百年地形变迁、至今古墓群石构建筑未变形走样,保存完好。杨氏墓群,除了四组墓葬外,还有许多小墓,均为播州杨氏子孙的茔冢,是贵州最大的土司墓葬。

二、遵义土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吸引物配套性好、品位高。贵州独有的亚热带温湿气候为遵义文化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休闲、娱乐、度假等旅游项目。土司文化聚居区大都位于遵义市近郊,如城东南皇坟嘴有南宋播州安抚史杨粲夫妇合葬的大型石穴墓室,北郊有明万历年间播州土司杨应龙的军事要塞“海龙囤”,均与210国道、贵遵高等级公路和遵崇高等级公路毗邻,为省内外,国内外游客由遵义市进入土司文化区,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另外,土司文化大部分聚居区内都有规模宏大的古代城堡建筑群、清新秀丽的森林、险峻雄奇的高山峡谷、飞珠溅玉的溪流瀑布、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等,形成独特的彼此相邻、相对集中的难得综合景观。再加之海龙囤与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粲墓,共同构成黔北旅游观光游览线,以走向胜利里程碑的娄山关战场,朝廷结束土司农奴制的海龙囤战场,集中展现播州中世纪文化的精髓和革命纪念体系的精华,构成复合值极高的古今战场游览线。

2.历史文化价值高。播州土司历经唐宋元明四朝的历史反映了中央王朝在这一千多年中对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和政策,反映了土司制度从起源、形成、发展、完善到最后消亡的整个过程。虽然现存的一些土司文化遗存修建的年代大多是宋、明时期,但却折射出杨氏土司家族在播州地区的统治由盛而衰的整个过程。其土司衙署在我国目前尚存规模较大的同类型古建筑遗址中,历史最悠久、传承历史时间最长,对研究古代播州社会生活、政治制度,乃至中国历史是重要的资料来源之一。因此,对这一文化遗存进行研究、保护和开发,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3.艺术观赏价值强。尽管杨氏土司文化遗存的空间位置、建筑规模、建造时间以及艺术特点不尽相同,但它们无不将自然赋予遵义的有利地形、地势利用到极致。所不同的是,海龙囤山势虽险,山顶却平整开阔,方圆10公里的地面可容数10万人居住,历经战火洗礼和400年的风雨侵蚀,部分建筑已损毁,只存遗址,但仍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而杨粲墓所在地――皇坟嘴面积不到1公里,峰高也不及海龙囤的1/10,虽不及海龙囤壮观宏伟,却以其巧妙的布局和技艺精湛的石刻艺术珍品闻名,被称之为“地下宫殿”,墓中出土的约101件精美石刻,是宋代雕刻艺术的珍贵遗存,其中不少人物肖像更是技法纯熟,在刻画技法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成为我国雕塑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4.科学考察价值突出。遵义土司文化是研究土司制度、杨氏家族历史和宋代雕刻艺术和建筑艺术的活材料。土司制度作为在我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一种制度,不仅历史悠久,实施面广,而且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央王朝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因而一直以来都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资料欠缺。而杨粲墓、海龙囤、杨氏的古墓群、杨氏庄园、家庙等土司文化遗存的陆续发掘,为我们提供了活生生的历史物质生活文化资料、建筑雕刻艺术资料、战争防御军事资料。尤其是海龙囤外的《骤骑将军小谕龙岩囤严禁碑》、杨粲墓中出土的精美石雕、镇墓石、墓碑、墓志、买地券,杨氏墓葬群中出土的《杨文神道碑》等文物,对于研究土司制度、杨氏家族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5.拥有较高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遵义海龙囤战役,曾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列入“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次战争”之中、确曾改变了贵州版图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其遗址被专家誉为“中国中世纪最大的军事堡垒”,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贵州最大的“战争博物馆”,具有一定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如果配之以其他旅游设施,必将成为贵州文化旅游的一个圣地。田、宋、安、杨四大土司的统治围绕涵盖整个贵州,时间长达数百年与1 600年不等,自唐末至明末,统治播州的杨氏土司家族,是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晚期后,西南地区落后社会制度的重要代表。所以,土司文化开发应作为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对遵义土司文化进行旅游开发的建议

1.加强保护是前提。对土司文化古遗迹,应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把保护放在首位,大力宣传文物保护的重大意义,要多向群众,特别是向领导宣传,提高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形成群众关心文物,领导重视文物,人人爱惜文物的社会风尚,防止一切可能毁坏行为,做好文物保护管理部门保管室、陈列室、资料室、办公室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而组建遵义市博物馆,在博物馆内设立考古研究机构,文物保护研究机构,以提高对全市文物工作的考古发掘能力、提高文物鉴定水平、文物保护研究水平、古建维修设计水平,多方筹措资金,做好文物抢救维修,修新如旧,恢复原有风貌,保证文物的永续保存和永续利用。同时,建立馆(所)藏文物档案,加强文物藏品管理,做好馆藏文物的保护陈列展示工作,在大力作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永续发展。

2.突出遵义土司文化的特色。杨粲墓最大的特色是在墓内外分布着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石刻装饰, 雕刻技法以高、低浮雕为主,有的细部还彩绘贴金,现虽已大部剥蚀,但仍可依稀辨出当年的豪华气派。娄山关最具特色的是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海龙囤作为“平播之战”的主战场,随着杨氏土司统治的终结,尘埃落定,失去了昔日风采。400多年来,这座堪称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司囤堡建筑,默默无闻地静卧于龙岩山上。当前,对于土司文化旅游来说迫在眉睫的是在保护好杨粲墓、海龙囤等历史遗迹的前提下,打造播州土司文化品牌,突出与其他地区的不同点,打造其最具特色的独特性,实现遵义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唯我独有”的土司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3.制定科学的遵义土司文化开发和利用的方案。按主次轻重,统一规划,分期逐步开发、建设和发展。向土司文化开发较好省份取经,征询土司文化开发的建议及意见,组织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遵义土司文化开发和利用的方案,深度挖掘土司文化的文化内涵,打造土司文化品牌。如应充分发挥海龙囤中世纪军事城堡景区距遵义市中心近、交通方便、区域位置优越的优势,突出中世纪军事古城堡景观罕见的特点,以观光游览、科学考察、休闲避暑为重点,在保护的前提下逐步开发风景资源,带动遵义市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土特产加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等相关产业的综合发展,力求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4.组建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由于面对相关行业和部门间诸多因素的制约,用组建旅管委这个既协调议事,又具有半政府职能的机构去对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管理,将收到阶段性的统筹效应。当各相关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初步完成,全社会初步实现资源重组,发展旅游的社会合力初步形成,旅游业发展进入支柱型产业阶段后,管理委员会就应遵循市场规律,逐步减少行政干预,转而采用经济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5.分期开发客源市场。土司文化景区景观独特、类型丰富,有鲜明的特色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在国内可以独树一帜,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旅游都有较大的吸引力。开发前期,可以遵义市、贵阳、重庆为第一客源市场。待景区建设逐步完善后,还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客源地组团游览,也可以通过与各大旅行社联营,组织到大西南地区的团队,到海龙囤游览开辟广西、广东、上海、成都等城市为第二客源市场。最后,还可吸引日本、韩国等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渊源很深国家的游客到海龙囤品味古代播州的历史,遗址的奇特。中国古代城堡的神秘感,战争遗址的宏大气魄和丰富内涵会产生很强的感召力,能够吸引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游客。

6.结合其他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在对土司文化自身进行开发,做好杨粲墓、海龙囤等播州历史遗迹的保护利用,打造播州土司文化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文化品牌、酒文化品牌、尹珍文化品牌、抗战文化品牌、沙滩文化牌,以及茶文化品牌等工作,发挥土司文化的特色作用,将其纳入旅游规划和旅游线路中,形成以文化为核心的遵义特色文化旅游圈。以此来增加旅游商品多样性和丰富性,吸引更多游客来遵义旅游,改变遵义旅游主靠门票收入的现状,增加游客的消费,解决遵义留不下客的遗留问题,使遵义旅游更快更好的发展。

7.加大土司文化的宣传力度,增加市场识别力。以赢得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便成为旅游宣传的最终目标和努力方向,以人文关怀为准绳,产品质量为保证,优质服务为手段,商业获利和旅游长足发展为目标,加强宣传推介力度,采取创作土司风情系列节目、编纂土司文化读物、出版专述遵义土司文化书籍、发表土司文化专刊、绘制杨氏20任土司油画等渠道来宣传自己的文化品牌,特别要重视对包括雕塑、宣传广告的布置要到位等为内容的城区内宣传,全面提升土司文化旅游的知名度,让客人感受到遵义优秀旅游城市的氛围。比如,可强化杨粲墓雕刻艺术的宣传,其内外分布着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人物、动物、花草、器物五类石刻装饰,其中的“野鹿衔芝”、“凤穿葡萄”、“双狮戏球”、“侍女启门”等浮雕均构思巧妙、雕工精美,极富生活气息,是发展地区精美雕刻艺术的写照。而仿木构建筑,门窗户壁、梁柱斗拱均为当时建筑格局的两室六座壁龛,又为现代人追求独特建筑装潢提供了极大的参考实物。

参考文献:

[1]况红玲.开发利用遵义土司文化[J].四川烹饪学院学报,2005:3-8.

[2]吕虹.遵义海龙囤军事城堡保护与开发的研究[R].贵州:贵州省图书馆,2001:41-42.

[3]贵州省遵义海龙囤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R].fw123.ne2006-11-23.

[4]马艺芳.忻城土司民俗旅游区开发研究[J].桂林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5.

Analysis about Zunyi Chieftain Culture-oriented Travel Exploitation

WANG Jia-hong

(Guizhou University Guizhou, Guiyang 550003, China)

第8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 文化空间 生存空间 意义空间 教育空间

【项目课题】2012年铜仁职院院级立项课题《高校文化空间构造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中期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tzsk-02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27-02

一、高校文化空间及其内涵

高校是人类的聚居地,是人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营造的一个生存空间,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个物质文化空间和精神文化空间的形态,这种形态的存在形式就是高校文化空间。从其表现形式来看,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之别;从其包含的内容来看,主要有物质文化空间、精神文化空间和制度文化空间之分;从高校文化活动的形式来看,高校文化活动空间范围主要有学术文化空间,教学文化空间、课程文化空间和物质文化空间(内部)以及外部文化空间等组成高校人的生活、生产活动空间;从其不同的学科范围来看,有数学空间、网络空间、哲学思想空间和宇宙空间等。高校文化空间是用来描述高校这一形态特征的位形,其构造的主要任务是塑造共同的价值体系、建设好高校人精神生活的家园、实现高校的共同愿景和创建现代学习型的高校。

在西方,高等学校一开始是避难的、行会的和为宗教服务的,但更多的是精神的“学园”、灵魂的“家园”,其出现是出于人们精神释放和消遣的需求,在中国的古代,亦是如此。高校是属人的高校,其文化空间体现的主要特点是人的活动及其交互关系的场所,是人的精神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的文化意象和文化内涵,具有人的属性。另外,高校是以一个什么样式存在、高校的价值追求体现在哪儿?高校的理想与理想的高校是否具有一致性等问题启示我们高校存在的档次和位格,高校具有时代烙印的社会属性。再有,处于不同区域的不同的高校形态,就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空间,从而就会有不同形式、档次和规格的高校文化生活方式来满足人们对高校及其高校精神的各方面的需求,从而高校也具有了个性化特色的区域文化属性。[1]总的说来,高校文化空间是以人为中心活动场域,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现在高校的整体的结构和文化功能所表现出来的图景;二是体现高校人的各种科学、艺术、伦理和哲学的思维方式,展示其学习的氛围、学术研究的氛围,治学氛围等;三是体现在高校文化空间的价值规范,在历史的、时代的和生活活动的角色贡献和责任担当。因此,高校文化空间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经验知识积累的地方,而是一个科学理性的科学场所,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体现价值规范的、时代性的、历史性和生活活动的具有哲学意蕴的现实理性的世界图景。

二、国内外高等学校的文化形态

金耀基的《大学之理念》一书中提到纽曼心目中的大学是“乡村”,佛兰斯纳心目中的大学是“市镇”,克尔心中的大学是五光十色的“城市”。[2]高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高校何以如此多人向往?笔者认为在于高校独有的文化,高校之所以为高校,在于是一个有文化的场所或空间。世界高校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争取自由空间、独立自主和自由精神的历史,而高校争取自由空间的主要活动方式主要有三种:教学、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历史中走来,高校时刻以对这三种文化活动方式的多样化思考和反思而使高校展现出不同的高校文化形态。

在中国古代,汉代始建的太学这一场所的主要教育功能在于“以养天下之士”,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绅;始建于战国齐桓公时期的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是一个思想自由、精神广阔和人文资源丰富的地方和场所,集中了学者、政治和社会于一体,秉承学术自由,献计献策于国家社会,致力于社会的改良和完善,是一个时代文化内涵升华卓越的体现;起源于唐宋之间的中国古代的另一高校文化形态书院这一教育场所的主要功能在以下藏书,学术文化研究的自由交流并传承文化、保存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地方和培养人才的地方。古时的高等学府主要在于是塑养人才的地方,特别是书院师生间砥砺品行、学术自由、独立自主的学术文化氛围是书院这一空间结构还至今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古时的人们在高等学府里面读书求学生活的教育活动的空间局限在狭窄的范围之内,具体表现在:教育文化活动的形式单一;教育的精神追求过于顽固、死板和俗套;教育所面对的对象也仅局限于少数的上层社会的个体。

近代中国的高等学校的功能倾向于实用,是着重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地方。如1862年成立的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是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唯有时期的北大,梅贻琦时期的清华、张伯苓时期的南开、竺可桢时期的浙大、流离失所的西南联大在努力寻求大学的独立自主的自由空间,在抗争中坚守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作为自身发展的底色和“绿色”,是这一时期最有精神的大学,也是最让人精神的地方,也是这一时期对高校这一文化空间的最高认识。正如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言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表明大学是人追求高尚和实践崇高的地方,也真是这样才开始致力于建构一种具有自治权力和学术自由精神的地方和场所,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在近代的中国高校功能价值反复多移,从学西到学日,学美,学法,学俄国、学德国,价值取向反复不确立,没有形成真正的高等学校的特色文化活动。高等学校作为人类创造的知识文化的重要传播场所和作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既要受所处时代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政治文化的制约,也要受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值此高校演变成为具有培养多样而具有特色的人才的活动的地方。

在西方,国外高等学校或大学机构诞生于中世纪,在此之前,大学或者高等学校基本由教会掌控,是教会用来培养神职人员的场所[3]。中世纪相对稳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条件下,逐渐脱离了教会的管辖,形成了以行会的支持,崇尚理性、坚守自由的教育精神和理想。中世纪大学主要有两种主要的模式,一种是以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一是以法国巴黎大学,前者主要有学生占学校管理的主导地位,后者主要有教师占学校管理的主导地位,主要有开设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但是两者都开始重视人文教育,注重人的人性,重视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传播知识,注重实用性和职业性,重视文化的价值作用,为发展科学文化知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世纪大学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活动空间,培养了一大批像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伊拉斯谟、路德、加尔文等伟大学者和改革家,逐渐形成了高校文化活动空间结构。

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建立,[4]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高校文化活动的空间,形成了以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二元一体的高校文化活动方式,把教学中的培养人才的文化活动和科学研究中的学术活动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到高校文化活动的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此,高校文化活动的内容范围和精神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丰富,取得了重要的地位。19世纪的美国大学,[5]增加了直接为社会服务这一高校文化活动方式,形成了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三元一体为主要高校文化活动空间形态。社会服务这一文化活动形式的出现尤其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办学思想为标志,把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人才和直接为社会服务放在了高校文化活动的首要地位,这种实用和功利性的高校价值观是高校文化空间活动的精神标志和主要特征。以“威斯康星思想”作为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典范和旗帜,使得直接为社会服务成为世界公认的高校文化活动方式,由此,高校的文化活动空间拓展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这三种主要的文化活动形式,把全世界的大学或高等学校的文化活动带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从国内外高校的历史文化形态来看,高校文化空间主要有三种存在意义:一是一部分人的聚居地,体现出的是一种人的崇高的生活方式的场所,主要表现在其是人的空间[6],是属人的空间,更是育人的空间,更是人成长、发展和完善的空间,其功能在于育人,教学育人,学术育人和服务于社会人;二是汇聚时展文明成果的源泉,是时代精神融合、传承和发展的基础,其中表现出来的活动主要是人的教学文化创新活动、人的学术文化创新活动和人的物质文化创新活动的结果,是高度的思想、精神、意志、信仰和心理表现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性质的具体体现;三是其文化空间是历史的、时代的和现实生活意义世界的,构造的是人历史厚重感的沉侵,是人的精神的积淀,更是人的文明历史和人类的行为、思想和心理追索的皈依,刻画的是人的现实与理想、此岸与彼岸、意义与生活的相统一、融合的价值体系。

三、高校文化空间的基本特征

从国内外高校文化空间的活动形态的范围来看,高校文化空间里的活动形态逐渐多样且内涵意义丰富而广阔,使高校从边缘走向了中心,高校已然成为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动力站。因此,高校文化空间的构造需充分挖掘和重视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意义或文化特质,把握高校文化空间的基本特性,为高校内涵式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笔者认为高校文化空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高校文化空间的文化性。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长期创造和历史积淀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种非强制力的影响力,包括人类的活动方式、生活习惯或习俗、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高校文化空间体现了人类活动、生活方式、习惯和精神面貌等特性组成了特有的景象。具体表现在教学文化活动、学术文化活动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等文化活动上[7],这种特有的文化活动是高校文化现象上的结构要素,强化了文化空间的气氛和氛围,使高校场所得到认可有了保障。人在高校文化空间的范围和显示形式千差万别,就文化空间的范围而言,有三个文化层级的空间场所:课堂―校园―社区;就文化空间的显示形式而言,有显性的物质文化空间和隐性的精神文化空间。无论什么形态的高校文化空间,其文化性体现在人的身上,人既是文化空间构造的起点,也是终点,既受到高校的精神、制度、风俗习惯及其文化背景的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高校主流文化并推动高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因此,在高校文化空间的营造或构造上,要对高校人的特点、人格发展和人的职业理想等深入的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校文化活动的策划及文化空间意向的塑造,使之成为高效率、高质量的育人空间,加速人成长、发展和完善。

2.高校文化空间的包容性。高等学校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在于无限的包容性,解除束缚其历史发展的手脚。如果高校只仅仅拥有自我脚下的那一块可怜的地方,在院墙之内,重复自己,模仿他人,难以使得高校的自我空间变得丰富而广阔,其神、其行和其思在院墙之外,至今还令人向往时代的北大是最具包容性的大学,流离失所的西南联大广泛聚集了大师,由此,才对高校文化空间包容的重要性以及包容何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自由、兼容并包和百花齐放才是高校生命力之所在。高校文化空间,必须能使高校活动自由和更宽广的交互性,而不是形成自我封闭的“象牙塔”。高校作为交流沟通的平台,且着力塑造有生命意义的空间形态,旨在解放师生关系,创新文明,提升人类生存价值,形成一种和谐的主体交互平台,建构成为人追求崇高的地方,致力于建构一种具有自治权力和学术自由精神的,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3.高校文化空间的教育性。高校是人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是“化”人或育人的的场所[8],具有教育性。高校文化空间的构建不仅旨在让人科学获取知识外,还要促进高校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品德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首先高校文化空间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是教人学会求知,不仅是对知识经验的简单积累,更是学习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情感的学习和求知,知不仅仅是知识,更代表的是认识的范围,包括自然、科学和世界宇宙的知识;其次教人学会做事,良好的高校文化空间规范人的行为、约束人的纪律和塑造人的意义价值,在良好的气氛和氛围下做正确事、做实事和做有意义事,切记浮躁,自以为是;再次教人学会共处,良好的高校文化空间帮助人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学会沟通、合作与竞争,促进人在高校和谐地发展,实现在与人相处中相互增值;最终教人学会做人,良好的高校文化空间具有感染人、熏陶人的功效,鼓励人全面发展,引导人在潜移默化中自我更新、自我成长和追求崇高,促使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4.高校文化空间的层级性。在全球层面,高校空间存在东西方文化特色差异;就地区区域而言,高校存在依托各种南北文化的差异之别;就高校的办学类型而言,高校存在以研究型、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和教学型四种空间文化活动;就高校办学层级而言,高校存在研究生层级-本科层级-专科层级三种文化空间活动。但就高校内部空间的文化活动而言,笔者认为高校文化空间划分为四个层次。一是高校内部的微观层级的文化设施,如一个教室课堂空间、图书馆和走廊文化场所;二是以高校内部的中观层级的文化片区,如大学的教学区、宿舍区和体育文化活动区等;三是高校内部的宏观层级的文化整体意象空间,如融合高校的教学文化活动区、科学研究文化活动区、直接为社会服务活动区、居住区等各种高校文化活动空间于一体,形成某一特定类型人、活动、场所的高校文化特色科学教育文化区。比如以岳麓山为依托的高校大学城文化区。高校的文化设施、文化片区和文化区演绎着高校精彩纷呈的高校文化,构筑了一个有机统一的高校文化空间体系。

四、结语

高等学校承载了人类社会之文明,诏喻着人类文化之灵魂,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段里给当时及后来人的标帜,其文化空间是历史性的、时代性的和生活性的具有文化意义和性质的场所和地点。高校文化空间是人精神皈依的佐证和基石,是长久驻守远方的希望,是持久祈祷民众、国家和民族昌盛和平的记忆。历史中走来,高校文化空间的构造是选择、创新、发展,更是坚守、传承和升华,在这文化苦旅中释放人的精神生命,实现心灵的自我皈依和追索崇高的信仰,既具有育人的功能,即以无形的文化力量去引导人、约束组织人的行为,从而使人的成长、成才和成人的功效,同时又以文化空间形态的建立去实现高校的管理,使学校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现象和社会价值效用。

参考文献:

[1]陈虹,试谈文化空间的概念与内涵[J],文物世界,2006.1.

[2]金耀基著,大学之理念[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12.

[3][4][5]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著,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邹广文,常晋芳,空间与人的文化世界[J],中国文化研究,2000.5.

第9篇

一、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完成情况

(一)基本情况

“十三五”期间,省州共计下达县易地扶贫搬迁任务273户,971人。其中,2016年搬迁75户,253人,涉及我县13个乡(镇),23个行政村;2017年搬迁92户,334人,涉及我县17个乡(镇),27个行政村;2018年搬迁106户,384人,涉及我县14个乡(镇),36个行政村。

(二)完成情况

2016年我县完成省、州下达易地扶贫搬迁计划75户、253人,新建住房75套,截止目前,75户、253人搬迁户已全部搬入新居入住。

2017年我县完成省、州下达易地扶贫搬迁计划92户、334人,新建住房92套,截止目前,92户、334人搬迁户已全部搬入新居入住。

2018年我县完成省、州下达易地扶贫搬迁计划106户、384人,新建住房106套,截止目前,106户、384人搬迁户已全部搬入新居入住。

(三)易地搬迁流程

一是对象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必须是经过精准识别进入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且在系统中已标注为“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标注的贫困户通过自愿提出申请,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集体研究,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的程序纳入易地搬迁对象。未申报易地办扶贫搬迁但又有搬迁意愿的贫困户,按自愿提出申请,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集体研究,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作为计划新增易地搬迁对象,乡镇采取纸质备案方式完善资料,待扶贫系统中期调整时由县扶贫开发局按增、减原则调整录入,予以实施。二是安置及建设方式。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部属于政府统一规划,分散安置,采取自建的方式实施的。三是易地搬迁补助标准、面积。县严格执行国家、省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建立资金台账,与其它资金物理隔离,封闭运行、专款专用。补助标准严格按照:1人户住房每平方米补助1364.55元,2人户住房每平方米补助1364.55元,3人户住房建设每平方米补助1194.04元,4人户住房建设每平方米补助1135.11元,5人户住房建设每平方米补助998.99元,6人户住房建设每平方米补998.99元。农户自筹资金严格按照人均不超0.3万元,户均不超1万元的原则执行。县易地扶贫搬迁户,充分尊重群众生活习俗及生产实际,按照“科学布局、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要求,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总面积不超过150平方米,并严格要求住房建设必须设置构造柱和地圈梁,确保暨安全又适用。四是资金拨付。易地扶贫搬迁拨付流程为:项目建设完毕,完成验收,按照乡镇申报—四方审查(乡镇、财政局、发改局、国资公司)—政府审批—财政、国资公司支付的程序进行拨付。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兑现按照三个阶段进行拨付,启动阶段拨付1万元,房屋主体完成拨付60%,验收合格达到入住条件全额拨付剩余资金。

(四)后续发展情况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搬迁户的后续产业发展问题,通过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大力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劳务经济、现代服务业等,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等方式,将搬迁安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和乡镇振兴等统筹考虑,不断加大投入、创新机制、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增强搬迁群众的安全感、归属感、获得感,确保搬迁群众“搬的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积极动员搬迁贫困户参加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就业力度。提供完善的政策信息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根据搬迁贫困户就业创业需求和意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争取、衔接、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一是做好产业发展的大文章。通过发展苹果、酿酒葡萄、沙棘加工、野生菌类、野樱桃及有机蔬菜、优质玫瑰等特色产业链条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长远生计和发展问题。二是发展特色庭院经济。支持搬迁户利用房前屋后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家禽”等特色种养殖庭院经济,实现贫困户观念转变、环境美化、膳食改善、技能提升、促进增收。三是积极动员搬迁贫困户参加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就业力度。提供完善的政策信息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根据搬迁贫困户就业创业需求和意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争取、衔接、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我县玫瑰、野樱桃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优先考虑搬迁贫困户。

二、电力建设扶贫专项完成情况

(一)基本情况

自2016年脱贫攻坚实施以来,将安全用电更是贫困户脱贫重要指标之一,我县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精准扶贫用电需求,加大农网改造力度,增添措施,切实做好群众安全用电工作,会同国网供电公司持续完善农网网架结构、提高户均配变容量,提升农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满足新型农村产业动力用电需求,为脱贫致富及新型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二)完成情况

2016年脱贫攻坚的初始之年,安全用电更是贫困户脱贫重要指标之一,我县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精准扶贫用电需求,加大农网改造力度,增添措施,切实做好群众安全用电工作,电力建设完成总投资2014万元,建设总规模:10kV线路66.45公里,配变50台,容量6.615兆伏安,低压线路64.119公里,改造户表83户。其中涉及电力扶贫农网工程总投资入371万,新建10kv线路14.98公里,配变3台,低压线路16.31公里,改造户表54户。项目共涉及6乡镇,涉及7个村,其中涉及贫困村项目3个。

2017年电力建设完成总投资2660.18万元,一是县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配套工程项目,新建1回110千伏线路从220千伏县变电站到110千伏官家河坝变电站,总投资2119万元;二是电力扶贫农网改造完成投资461.18万元,包括新桥乡10千伏开关站至新民村、白马村10千伏双回线路新建工程,新桥乡10千伏开关站至团结村1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新桥乡10千伏开关站至共和村1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新桥乡10千伏开关站至头卡村、水坪村10千伏线路双回新建工程,八角乡太阳村10千伏改造工程。

2018年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完成投资6829万元,建设总规模:10kV线路88.017公里,配变85台,容量7.45兆伏安,低压线路202.115公里,改造户表2325户;公达2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项目由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和县投资建设,于2018年10月开工建设,2018年12月29日投产运行,总投资1.4亿元;大坝口村级联建1兆瓦光伏扶贫电站由县国司负责实施,于2017年12月29日完成省级备案,并于2018年12月开工建设,2018年12月30日投产运行,总投资954.65万元。

(三)生活用电达标情况

2016年度县贫困人口脱贫生活用电考核涉及共计21个乡(镇)36个行政村,其中有24个为贫困村,脱贫人口共计696户2557人,通电情况全部为电网延伸,脱贫贫困人口生活用电达标率为100%。

2017年度县贫困人口脱贫生活用电考核涉及共计21个乡(镇)65个行政村,其中有44个为贫困村,脱贫人口共计1072户3881人,用电情况除大沟村、窝底村部分农牧民为新建离网式光伏发电其余均为电网延伸。脱贫贫困人口生活用电达标率为100%。

2018年度县贫困人口脱贫生活用电考核涉及共计16个乡(镇)32个行政村,均为贫困村,脱贫人口共计552户1909人。用电情况除大沟村一组为光伏发电,其余均为电网延伸。脱贫贫困人口生活用电达标率为100%。

二、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完成情况

(一)基本情况

“十三五”期间,省州共计下达县易地扶贫搬迁任务273户,971人。其中,2016年搬迁75户,253人,涉及我县13个乡(镇),23个行政村;2017年搬迁92户,334人,涉及我县17个乡(镇),27个行政村;2018年搬迁106户,384人,涉及我县14个乡(镇),36个行政村。

(二)完成情况

2016年我县完成省、州下达易地扶贫搬迁计划75户、253人,新建住房75套,截止目前,75户、253人搬迁户已全部搬入新居入住。

2017年我县完成省、州下达易地扶贫搬迁计划92户、334人,新建住房92套,截止目前,92户、334人搬迁户已全部搬入新居入住。

2018年我县完成省、州下达易地扶贫搬迁计划106户、384人,新建住房106套,截止目前,106户、384人搬迁户已全部搬入新居入住。

(三)易地搬迁流程

一是对象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必须是经过精准识别进入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且在系统中已标注为“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标注的贫困户通过自愿提出申请,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集体研究,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的程序纳入易地搬迁对象。未申报易地办扶贫搬迁但又有搬迁意愿的贫困户,按自愿提出申请,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集体研究,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作为计划新增易地搬迁对象,乡镇采取纸质备案方式完善资料,待扶贫系统中期调整时由县扶贫开发局按增、减原则调整录入,予以实施。二是安置及建设方式。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部属于政府统一规划,分散安置,采取自建的方式实施的。三是易地搬迁补助标准、面积。县严格执行国家、省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建立资金台账,与其它资金物理隔离,封闭运行、专款专用。补助标准严格按照:1人户住房每平方米补助1364.55元,2人户住房每平方米补助1364.55元,3人户住房建设每平方米补助1194.04元,4人户住房建设每平方米补助1135.11元,5人户住房建设每平方米补助998.99元,6人户住房建设每平方米补998.99元。农户自筹资金严格按照人均不超0.3万元,户均不超1万元的原则执行。县易地扶贫搬迁户,充分尊重群众生活习俗及生产实际,按照“科学布局、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要求,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总面积不超过150平方米,并严格要求住房建设必须设置构造柱和地圈梁,确保暨安全又适用。四是资金拨付。易地扶贫搬迁拨付流程为:项目建设完毕,完成验收,按照乡镇申报—四方审查(乡镇、财政局、发改局、国资公司)—政府审批—财政、国资公司支付的程序进行拨付。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兑现按照三个阶段进行拨付,启动阶段拨付1万元,房屋主体完成拨付60%,验收合格达到入住条件全额拨付剩余资金。

(四)后续发展情况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搬迁户的后续产业发展问题,通过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大力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劳务经济、现代服务业等,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等方式,将搬迁安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和乡镇振兴等统筹考虑,不断加大投入、创新机制、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增强搬迁群众的安全感、归属感、获得感,确保搬迁群众“搬的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积极动员搬迁贫困户参加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就业力度。提供完善的政策信息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根据搬迁贫困户就业创业需求和意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争取、衔接、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一是做好产业发展的大文章。通过发展苹果、酿酒葡萄、沙棘加工、野生菌类、野樱桃及有机蔬菜、优质玫瑰等特色产业链条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长远生计和发展问题。二是发展特色庭院经济。支持搬迁户利用房前屋后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家禽”等特色种养殖庭院经济,实现贫困户观念转变、环境美化、膳食改善、技能提升、促进增收。三是积极动员搬迁贫困户参加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就业力度。提供完善的政策信息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根据搬迁贫困户就业创业需求和意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争取、衔接、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我县玫瑰、野樱桃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优先考虑搬迁贫困户。

三、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情况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县认真贯彻落实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对口支援的要求,聚焦脱贫攻坚目标,进一步深化结对帮扶,强化责任落实,在绍兴市对口支援地上虞区、新昌县和县党委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东西协作和对口支援各项工作有序展开,2016年以来,共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项目43个,总投资为14737万元,项目直接或间接带动累计10000余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其中,投资9000余万元培育了县高山无公害蔬菜、牦牛、玫瑰等“五大产业”,帮助县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投入资金2628万元建设了中学田径场等5个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切实帮助县解决了教育、医疗存在的实际困难,让藏区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投资650余万元开展智力援助项目4个,每年用于劳务输出的资金不低于100万元。2020年,加快培育县内生动力实现精准扶贫的做法得到了浙江省常务副省长肯定批示。

东西协作以来,两地全面结牢“人才纽带”,互派干部人才1830余人次,培训党政干部5922人次,培训专技人才8592人次。加强产业合作,通过创新“两地飞地”模式,引导企业投资8家,目前实际投资5亿元以上,带动贫困人口3000余人;援建了高原玫瑰、千山原等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78人。推动消费扶贫,两地根据“五专”(商场专区、线上专馆、超市专柜、食堂专供、农产品专场)“五进”(进商场、进线上、进超市、进机关、进市场)思路,推动县农副产品融入东部大市场,帮助县销售农产品超过7000余万元,带动贫困人口达6000人以上。强化劳务协作,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4585人,其中到上虞、新昌稳定就业的贫困人口就有180人,帮助贫困人口省内就近就业4000多人,帮助贫困人口到其他地区就业277人,并组织了39名贫困学生到东部就读职业院校。交流交往不断深入,两地互访调研对接超过800人次;有47家东部企业与县88个贫困村实现村企结对全覆盖,与的学校、医院实现结对全覆盖;绍兴和上虞新昌社会各界向县捐款累计达4600多万元,捐物折价1100多万元。2019年4月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被评为全省“先进摘帽县”,2019年全省脱贫成效考核评定为“好”。

(二)特色亮点工作

1.产销合作全面开花。上虞、新昌借助供销优势,通过采取“五个专”(商场专区、线上专馆、超市专柜、食堂专供、农产品专场)和“五走进”(进商场、进线上、进超市、进机关、进市场)工作思路开展与县的农产品销售对接。三年来,在上虞、新昌建设专柜7个、网络销售点12个,帮助销售苹果300余万斤、牦牛肉100多万斤,累计帮助销售农产品3000多万元。上虞区更是借助供销社产业、品牌优势和e游小镇平台优势,积极发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新项目,率先提出“网红扶贫”,为农产品走出大山提供了更多渠道。2018年,县前方工作组和上虞区供销社联合撰文上报的《绍兴市上虞区供销总社“四个+”携手县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受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党组成员邹天敬肯定批示。2020年,县《“五专五进”“四个+”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盛开在互联网上的格桑花》入选浙江省东西部扶贫协作案例精选。

2.人才作用充分展现。三年来,上虞和新昌选派干部人才169人次,其中医生就有100人次,培训干部、专技人才6000多人次,充分发挥了绍兴干部人才队伍的风采和作用,通过浙江援建的州级网红孵化基地暨村播学院目前已培育村播260多人次,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本土人才队伍贡献“浙江力量”。此外,工作组通过应用人才调研成果并协调争取到上虞新昌联合出资360万元以及选派优秀医疗队伍,帮助县建设了州首家县级ICU;2019年起,医疗队伍联合倡导开展浙江医生免费诊疗日,近两年来受益群众达2000余人;2020年,又开展了“十百千”帮贫扶困送医下乡活动,上虞、新昌选派50余名骨干医生,开展为期100天的帮贫扶困送医下乡活动,极大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在川干部人才不仅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同时积极搭建产销桥梁推广农产品,三年来,在川200多名专技人才帮助贫困户销售各种农产品多达200余万元。2019年,县前方工作组通过绍兴市委组织部上报的《绍兴市上虞区、新昌县扎实做好省县扶贫协作工作》扶贫专报受到浙江省委组织部长黄建发的肯定批示。2020年上虞区挂职县的干部任峰和新昌县支教老师王永双双获得浙江省东西部扶贫协作突出贡献奖。

3.劳务协作架起桥梁。东西两地积极开展劳务协作,根据县的实际开展劳务招聘和培训。三年来,上虞区和新昌县在县组织大型劳务招聘会20余场,开设贫困人口劳动就业技能培训30多次,对2000多名贫困人口进行了就业培训,多种形式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班18期;为稳定就业,上虞新昌在绍兴市出台劳务协作支持政策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就业稳岗等政策措施,县联合上虞新昌共建的两家“劳务协作服务站”成为浙川两省率先实质性运营的管理服务机构,稳岗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多次获两省人社部门宣传推广。三年来,县共向上虞新昌输送劳动力累计近500余人,其中贫困户就有250余人,就读职业院校贫困学生达39人。2020年,在疫情影响的特殊时期,上虞区通过“云招聘”、“云签约”、“云培训”等方式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得到全国两会专题报道。

4.残疾人帮扶稳定脱贫。为鼓励残疾人就业创业,上虞、新昌出资45万元,成立州首个残疾人就业创业基金,出台《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建档立卡残疾人和特困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一是鼓励聘用贫困残疾人;二是鼓励贫困残疾人自主就业,目前已经有33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三是鼓励残疾人有条件的创业,已有8家合作社得到创业资金扶持。2019年,县东西部扶贫协作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的做法得到省残联杨志远理事长的批示并在全省残联系统组织学习推广。

(三)后续发展情况

1.巩固脱贫攻坚援助成果。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在兜底保障的基础上,设立特殊扶贫基金,尤其要防止因病返贫。二是产业支持加快发展特色旅游服务产业,侧重于提升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运营能力。三是加大消费扶贫,侧重市场化下的优胜劣汰。根据涉藏地区农产品集中化特色,在“十四五”期间继续给予消费扶贫方面的支持,以依托绍兴的农业龙头企业、供销企业、电商企业,积极开展两地订单农业合作,为进一步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四是积极推进劳务对接,“十四五”期间继续保持2-3年的劳务转移鼓励政策,出台政策支持到绍兴就业的务工人员子女能够随迁就读绍兴学校,享受东部优质的教育资源,并给予政策优惠。

2.为乡村振兴提供新路径保障。一是提升县城经济、民生等综合服务能力,提高集镇文化服务能力,尤其是医疗、教育、综合服务;继续保持对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的支持力度,比如在“十四五”期间,教育方面利用网络视频教学,对乡村学校可以尝试开展1+X的教育模式。二是重点培育乡村振兴发展样板村,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重点提升“造血功能”,加快发展扶贫产业。三是集中力量提升交通通行能力,在主要道路畅通的情况下,推进文化旅游合作,加大对优质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升旅游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四是提升传统产业,保障经济收入基础,鼓励引进尝试新兴产业,借助高原获取市场优势,加强企业结对关系,帮助提升理念、技术、寻求产业合作,帮助产品销售,拓宽销售网络和渠道。五是“十四五”继续选派优秀干部挂职交流,继续发挥东部干部思想理念、经验做法,对西部地区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进行培训,打造能力强素质优的本土人才队伍。

3.深化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和完善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制度。充分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在社会扶贫中的引领作用,深化民间交流互访,更广发发动社会团体、企业、商会等投身精准扶贫行动,通过定点帮扶、发展产业、志愿服务、捐资助学等方式,不断扩大脱贫攻坚成效。

四、新津区对口支援工作情况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自2016年9月对口帮扶县以来,新津区按照中央、省委、市委脱贫攻坚相关决策部署,主动扛起对口帮扶责任,靠前担当、奋力作为,积极帮助县全面打赢精准脱贫攻坚硬仗,先后派遣对口帮扶干部人才185人,实施对口帮扶项目76个,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5826万元,引入社会投资3500余万元,推动“津金同心,携手奔康”不断取得新成效,于2019年4月28日帮助县获批退出贫困县序列。

(二)特色亮点工作

(一)探索帮扶路径,实现产业模式可持续。一是打造“互联网+苹果共享农庄”。依托新津“天府农博园”辐射带动功能,在县木栏村1200亩的苹果园,植入“互联网+共享农庄”模式,打造苹果共享农庄,实现了“村庄变景区、苹果变礼品、藏寨变民宿”,实现“造血式”帮扶。苹果共享农庄于2019年9月试运营,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木栏村集体经济分红36万元,实现木栏村人均增收2311.54元。该模式获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正谱肯定性批示,并被中央党校采用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典型实践案例,多次在中央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上分享。二是开发高原牦牛产业链。由新津国投、国投和新津伍田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000万元组建牦牛产业一体化项目公司,通过生物识别标识及追溯体系,对及周边的牦牛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链条跟踪,建立了牦牛养殖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每天可屠宰30头牛、全年9500头,解决本地100个就业岗位,帮助养殖户每头牦牛增800-1000元。三是助推高山玫瑰产业发展。先后投入438万元打造农旅融合高山玫瑰示范基地,搭建玫瑰产业展示平台,畅通产品营销渠道,多次组织台湾农业专家团队现场指导。四是助力全域旅游发展。投入500余万元,打造省级非遗文化遗产“马尔锅庄”传习所、乡村旅游户外运动综合体等5个文旅基础设施;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投入400余万元在两河口镇建设“雪山红路”雕塑群,助推旅游产业发展。

(二)强化交流培训,实现民生帮扶“传帮带”。一是助推教育提质,采用教师互派、协同培训、学生代培、远程互动、硬件提升等方法,先后选派100余名骨干教师前往开展支教送教活动。接收20余名教师、50名学生在新津挂职学习和就读。投入384万元建成社区幼儿园,建成智慧化青少年图书馆和天文科普教学基地,并通过各类培训活动惠及师生4000余人次。二是改善医疗水平,通过样板建设、远程会诊、强化专业等措施,打造标准化卫生院一所。组织和参加义诊巡诊活动100余次。建成“津金远程集中影像诊断中心”,通过远程集中阅片,有效提升诊断能力。累计培养医疗人员200余人,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5项。三是提升生活环境,改造633户非贫困户危旧房屋,建设3个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点;制定了《新津—全域结对行动方案》,组织企业赴开展公益帮扶活动60余次,引入各类社会帮扶资金3500余万元;实施“就业提效”工程,在村居院坝、田间地头开展技能培训800人次以上,提升本土人才产业技能、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就业转移农村劳动200余人。

(三)拓展线上路径,实现跨区域“云帮扶”。一是依托“数字农博+乡村振兴”综合平台,举办州首场5G实景直播,以及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庆丰收活动,邀请流量主播开展“带货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1600余万人次,销售金额133.4万元。二是开设云课堂·津金同心班,直播“电子商务、网红直播、新乡村产业”等21个专题,实现新津与共同体验线上学习、服务、交流,社群人数已达7311人,累计观看人数达3.2万人次。

(三)后续发展情况

一是在产业帮扶上进一步聚焦。立足苹果共享农庄现有资源禀赋,以“强引导、铸链条、育集群”为总体思路,强化民宿经营的核心环节,补齐核心区周边的链条薄弱环节,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景观农业,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扎实推进脱贫奔康全国示范样板基地建设。二是继续巩固全域结对成果。围绕推进产业发展、加强智力支援、强化社会帮扶、深化劳务协作、组织支部共建等方面深化全域结对工作。三是在携手奔康行动上全面发力。深化科教、文卫体和旅游商贸等领域的帮扶,继续实施“千企帮千村”,全面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

五、2020年工作开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