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恋爱调查报告

恋爱调查报告

时间:2023-01-23 06:36: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恋爱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恋爱调查报告

第1篇

告别了紧张的高中时期,我们来到了学习、生活、情感都非常自由开放的大学。在这里我们可以任由感情的释放,当然恋爱将成为一项必修课程。9月15日,我们全部组员就大学生谈恋爱这个话题进行了调查。

上午,我们把已经准备好的一百份针对大学生谈恋爱的调查问卷发给一百位同学,让同学们即时完成了问卷答题。随后又针对我们问卷的答案进行了分析。对此我们作出了如下这样的分析:

调查显示,“赞成谈恋爱”的同学占64.1%,同时9.1%“已经谈成”,26。4%的同学认为“学习期间不想恋爱”。另外一些同学恋爱动机简单化许多大学生在恋爱中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他们恋爱,只是因为需要爱和被爱。还有一些同学急着找女朋友、男朋友想恋爱。

有趣的是,专业不同对大学生谈恋爱的现状有影响。其中,工科专业的男女生“从未考虑”的比例最高;“曾经谈过,目前未谈”和“失恋”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外语专业男生和艺术专业女生;艺术专业男生以 “正在谈恋爱”的比例最高,后者高达40.8%。

另外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学习成绩对大学生变恋爱现状具有一定影响。与人们一般所认为的不同,成绩优异的男女生正在谈恋爱的最多,而学习成绩差的男女生“从未考虑”和“失恋”的最多。

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应将重心放在学习上,以学习为主,尽量不要因为谈恋爱而景响学习。没错,大学生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增加阅读量与知识储备量以及提高人文内涵。尽管有部分学生谈恋爱影响了学业有的甚至荒废了学业,部分学生没有协调好没有掌控好时间的分配,可并不能否认谈恋爱的作用。

大学三、四年的生活虽说是丰富多彩,可很多时候也是孤独寂寞的,对于这一点上过大学的朋友会明白的。这时谈恋爱可以减少孤独丰富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换位思考与关爱他人、掌握为自己负责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与素质恰恰是走上工作岗位上的需要。诚然大学生要多读书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工作岗位上需要的这些能力与素质。但谈恋爱不要耗费大学生朋友过多的时间,要知道你还是学生,你还没有收入,你的学费都是父母亲提供的。你在大学里读书承载着父母的对你的巨大期望,你应该将这种期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如果你把过多的时间放在谈恋爱上就是一种不负责任,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谈恋爱时需要成本的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本事自己挣钱而不要靠家里人供应,如果你能做到笔者非常敬佩你,你是个男子汉。如果你还是靠父母亲“救济”,对不起,你必须承担责任,对父母负责,对父母对你的期望负责。

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越来越差。大学生要想找到工作,必须要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的塑造主要是在大学里。大学生朋友应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增加工作技能,为自己在竞争中获得好工作增加筹码,而这必然要耗费大学生的时间。

最后,我们全体组员也发表了我们自已对大学生谈恋爱的看法,我们认为:我们要有正确的爱情观和行为习惯,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摆正事业和爱情的关系;爱情需要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我们要有爱情,但我们必须将爱情和学习的关系处理好,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第2篇

一:活动主题: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二:活动内容

1.立足时代,列举困惑当代大学生三个主要问题,引出恋爱观的问题

2.通过案例点评爱情与人生的关系,并导出爱情是什么

3.思考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三.活动形式: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内容

1.你的性别

a.男 b.女

2.你认为适合结婚的年龄

a少年 b青年 c中年

3.对于婚前性行为有何看法

a可以接受 b不能接受 c随便

4.你相信初恋是永远吗

a相信 b不相信

5.你会以结婚为前提去跟异性朋友交往吗

a.会 b不会

6.经济条件是否会成为你结交异性朋友的条件

a会 b不会

7.你觉得是先有爱情还是先有面包

a二者同时存在 b先有面包 d先有爱情

8.你对我国的婚姻法是否满意

a是 b否

9.你愿意为爱情做第三者吗

a愿意 b不愿意

10.你是否支持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

a支持 b不支持

11.你是否觉得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

a是 b否

四.活动地点:湛江师范学院

五.活动对象:湛江师范学院全体学生

六.活动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的婚姻恋爱观,并进一步调查

七. 心得与体会

爱是人类歌颂的永恒的主题,可见爱情在人的一生中是多么的重要,获得一份弥足珍贵的爱情也是每一个情窦初开的大学生的美好憧憬与向往。但是一份真正的爱情是需要在法律与道德的呵护与照料下培养起来的。

无可否认,爱情是甜蜜的,恋爱中的人们都会为爱付出,为爱播种与收获,那一对对幸福的恋人脸上面带幸福,可是我们依然在怀疑,不以结婚为前提的恋爱是正确的吗?初恋是否会真正地成为我们的永远?这一系列的问题,使我们认识到大学生在恋爱与婚姻观上依然存在众多误区,下面是就该次调查所做得总结。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千奇百态,在高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越来越早地走到爱情的边缘,走进爱情世界里的也大有人在。

我们小组于2013年5月对湛江师范学院的学生做了爱情观的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在对湛江师范学院大学各系、各年级学生关于爱情观的抽样调查中显示:当今的大学生的爱情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谈恋爱这在大学校园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学生有自己的恋爱观,约9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赞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68.5%的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有可无,一切天注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为主占55%。占80%的学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在谈到爱情的标准时,占71.5%的学生认为爱情应以感情为基础,70%的男生认为爱情应是随缘的,而只占6.5%的女生相信随缘,但相信以金钱,外貌等为基础的爱情占了一部分,主要表现为女生占11%。尽管多数人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很正常,但对爱情的信任度上占7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爱情可信度不高,毕业意味着分手,很难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忠贞的,可信度甚高;占18%的文科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以发展为婚姻。

综上,通过对湛江师范学院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爱情表征着两个相爱的人连成的心,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为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爱情,而现实的残酷又给爱情加了矛盾的枷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爱情与现实的诸般关系。同时,大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的认识又是片面的。

一、大学生的爱情代表着浪漫、理想化,但又无法摆脱现实的羁绊及残酷

从湛江师范学院网上调查搜集的资料看:既有对现实的美好爱情的憧憬,如“爱情是神圣的、坚贞的”、“爱情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爱,简单而又简约!我们的爱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需要上的!我们身边的爱是轻轻的来,而又轻轻的走!没有线,没有头,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而又简约!”又有对现实残酷的无奈,如“难得一身好本领,情关始终闯不过,柔情蜜意,乱挥刀剑无结果。流水滔滔斩不断,情丝百结冲不破。刀锋冷,热情未冷,心底更是难过。无情刀,永不知错,无缘份,只叹奈何,面对死,不会惊怕,离别心凄楚。人生几许失意,何必偏偏选中我。挥刀剑,断盟约,相识注定成大错。”又有对爱情的无奈,如“爱情如流沙”,“爱是什么?相爱,不就是两个人你爱我,我爱你,还有我现在想的是现在相爱,以后会怎么样呢?会结婚嘛?所以我很犹豫,我很彷徨”。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充满着浪漫与高尚,又逃不脱现实的残酷。无怪乎,有人说:“大学不谈恋爱,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现实的爱情从来就没有“世外桃园般的爱情”。

第3篇

从明令禁止到默许,再到公开允许大学生结婚,大学校园的恋爱观经历了“动荡”的岁月,而大学生对性的态度也渐变。对此,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教授曹文彪表示,异性相吸本属社会性自然需求,无可厚非,但不应放纵,特别是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正确的引导应大于一味的“输”导。另外,他指出性教育不宜过早,也不应仅停留在生理学层面。

日租房成为大学生“消费”场所

除了餐饮店、超市、KTV,日租房已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的一个“消费”场所,其中,大学情侣是主要的消费群体。

“最便宜的日租房,有意者请致电”、“设施齐全,有独立卫生间,干净卫生”、“短租,精装修,超值”……短短百米路,记者看到在树上、电线杆上、商铺外墙等地铺天盖地的贴有“日租房”广告。同样多的还有围绕在大学周围的宾馆、学生旅社。

据悉,这些旅社定价在50~150元间不等,遇到圣诞、情人节等特殊节日价钱还会有所上调。

据调查,学校周围的旅社、日租房、月租房确实颇有市场。记者采访了一些学生后了解到,学生情侣为过“两人世界”营造浪漫气氛的占近五成,另外,还有同学聚会、考研复习等也占有相当比例,也有少数是情侣“脱离”宿舍长期同居。

从爱情禁锢到自由开放

然而五十年前,别说“同居”,就算是拉手走校园也是被视为违纪的。

据了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里没有任何关于爱情的浪漫记忆。按当时的规定,所有高校都严禁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甚至把“在校学生严禁谈恋爱,违者退学”的校规写进了学生守则。

“那时候,男女同学之间说话都很少,即使互有好感,也是‘地下鸳鸯’,活动高度保密。”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化学系的黄老回忆道。

进入80年代,受到以琼瑶为代表的港台文艺作品的影响,校园恋情渐渐浮出水面。直到90年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开始有了重新的定位。如今,曾经为大学生们设置的爱情樊篱已在时光的岁月里不知不觉地倒塌,大学校园里的爱情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行。

“现在择偶的第一标准是健康、人品,而传统的已不是最重要因素。”中国红娘婚恋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在相亲中选择异性的重要因素中,仅有6%的人认为很重要。

大学恋爱:是晚宴还是快餐?

有大学生说,大学里谈恋爱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法,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有人说,大学生谈恋爱是一种体验,是现存为数不多的无忧美好时光。

那么,“被传说”的很美好的大学恋爱在当事人眼中又是怎样一番滋味。

据上海某高校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重恋爱过程高于重视结果”的认同率竟高达70%以上。“大学恋爱真正能走到最后的还是少数,但如果没能在大学期间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是有遗憾的。”

正是因为这种“即乐”的想法,也导致目前校园爱情存在过于“快餐”的情况。

根据《2010相亲现象对大学生婚恋观影响调查报告》显示,只有29%的大学生认为恋爱应以结婚为最终目的,大多数人则只是抱着尝试的心理去恋爱,甚至有10%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恋爱只是一场游戏。

在采访中,也有大学生不无避讳的说,过去读书太压抑,想在大学谈场恋爱,来个彻底的放松。另外。也有不少人表示大学恋爱纯粹是因为空虚、寂寞想找人“陪”。

第4篇

记者李静、陈晓璇,通讯员陈桂芳、陈侯桔又到一年情人节,如今广州青年的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如何?他们有怎样的婚恋方式?13日,由团市委团、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婚恋研究中心、广东省晴朗天婚姻家庭咨询中心、广州市青年婚恋服务促进会等单位共同调查的《广州地区单身青年婚恋调查报告》出炉。报告显示,在择偶问题上,广州女生更愿意找潜力股,其中公务员成女生最愿意嫁的对象,而想嫁富二代的女性则不足一成。

公务员成香饽饽,嫁富二代的女性不足一成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不管是80后,还是90后,都已进入晚婚年纪。广州青年在择偶上有何想法?调查显示,时下广州地区青年人择偶最看重的是性格脾气(占27.8%)、价值观(占13.1%)和道德品质(占10.7%)。其中价值观一项,女性要比男性高6个百分点。48.7%的受访者认同门当户对的婚姻比较幸福,很不同意只占8%。同时,56.6%的受访者则把对方父母之间的感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父母的教育水平作为考察对方家庭的重点因素。

调查还显示,67.2%的人不同意可以和一个自己不喜欢但非常有钱的人恋爱结婚的说法,其中女性又要比男性更明显。此外,近7成广州青年并不认同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婚恋观。

由此可见,虽然富二代经常成为女性聊天的话题,但一旦到了配偶选择的问题上,她们就更愿意将自己托付给有潜在发展空间的公务员。青宫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此举说明了其实大多数人在婚恋问题上更期待两情相悦,宁愿接受有情饮水饱,也不愿将钱视为择偶的主要标准。

80后比90后更愿接受婚前性行为

在婚前性行为问题上,广州地区的青年又有何想法?调查显示,对于婚前性行为,36.3%的受访者认为可接受,20.1%认为不能接受,43.6%表示会视情况而定。

面对配偶出轨有何妙招?近五成人选择冷静沟通

此前关于21世纪新女性标准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打得了小三,防得了色狼等内容就吸引不少女性纷纷点赞,那广州青年在面对配偶出轨时又会如何处理?调查发现,对于配偶出轨的处理方式,选择冷静沟通,找出原因再说的受访者最多,达49.9%,其中女性又要比男性高5个百分点;而选择立即分手的也有不少,占37.6%,只有6%的人选择跟踪,找出证据再说。

近两成青年愿接受裸婚

面对现有居高不下的房价,广州青年是否要先有房再结婚呢?调查显示,有近两成的广州青年愿意选择无车、无房、无存款的裸婚,而不接受比例也很多,占比32.1%,视情况而定的则占比45.5%。

调查还显示,在认为男性具备哪些经济条件后才能结婚的选项中,近九成女性认为男性首先要有稳定的收入(占87.73%),而一定积蓄和房子也成为不少女性考虑的重点,其中积蓄占比69.25%,房子占比59.24%。

有意思的是,近6成广州青年愿接受婚前财产公证,其中男性比女性高13个百分点。

男人比女人更爱姐弟恋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会热议的姐弟恋问题上,男性要比女性高出了10个百分点。在老少配问题上,近4成人认为爱情与年龄没有关系,相反,年龄越小,接受度越高。记者从调查报告中了解到,90后要比80后、70后更赞成真爱与年龄无关。

婚恋专家:广州青年婚恋观较为理性

广州青年在婚恋观上到底表现如何?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婚恋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高级婚恋顾问胡展鸿认为,从报告看来当下广州地区青年的婚恋观还是比较理性的。可以看出,广州青年在择偶问题上更看中性格,也更期待志同道合的伴侣。

第5篇

据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公布的人口调查结果,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82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了809万人。其中,男性70815万人,女性67456万人,相差3300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98(以女性为100)。而全国一人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已经从2004年的7.8%上升到2014年的14.92%。严峻的“”形势,刺激着各家父母催婚的号角。

又一次败退于相亲饭局,又一次将对方拉黑或被对方拉黑,深感效率低下的你会不会想要一份指南,按图索骥?

还真有。零点指标数据、世纪佳缘、百合网等,先后推出过相关婚恋调查报告,地域成为其中重要参考指标。

男人是北上广的好?

零点指标数据显示,54.5%的男性和57.7%的女性在选择伴侣时都倾向于本省份的老乡。兔子也吃窝边草,毕竟一样的方言、共同的风俗、相似的生活环境与童年回忆,都增进了交流效率。

地域上,四川妹子成为全国男同胞最想娶的外省姑娘。王小波在短篇小说《夜行记》说:“谈到中国女人,和尚认为三湘女子温柔,巴蜀女子多才……”不仅多才,天府之国出美女。这里气候温润,紫外线不强,嗜辣的生活习惯利于新陈代谢,妹子皮肤白皙可人,而俗话说,一白遮三丑。享受生活的慢节奏能让姑娘们有更多时间充实和打扮自己。人俏嘴巧,还做得一手好川菜,川妹子当然是“出得厅堂下得厨房”的首选。

女性最想嫁的外省男人,广东、北京和上海喜夺前三甲。

北京男人喜欢自称“爷们”。热情、幽默、好面子、讲义气是他们的特征。在世纪佳缘的“成功率全国排行榜”上,北京爷们喜夺亚军。许多女人认为,北京男人能侃,一起生活不会无聊――能说会道也是一门本事。

仅次于北京爷们的是温柔上海男人。龙应台曾经赞美:“上海男人竟然如此可爱:他可以买菜烧饭拖地而不觉得自己低下,他可以洗女人的衣服而不觉得自己卑贱,他可以轻声细语地和女人说话而不觉得自己少了男子气概,他可以让女人逞强而不觉得自己懦弱,他可以欣赏妻子成功而不觉得自己就是失败。上海的男人不需要像黑猩猩一样砰砰捶打自己的胸膛、展露自己的毛发来证明自己男性的价值。”

虽然这篇文章在上世纪90年代遭到许多人批评,但时至今日,上海男人的好形象仍深入人心――文质彬彬、尊重女性、体贴周到、承担家务、价值观是家庭第一,女人们都愿意被他们捧在手心里。

令人意外的是,脱单率冠军是广东地区――它同时也是男光棍数量最多的省份。情感专家张佳芮分析:广东男性头脑灵活、富于冒险,不谈空头理论,人人忙着赚钱,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而这正是维持恋爱婚姻的必要因素之一。另外,作为南方男人,广东男人同样有上海男人的温和细腻,做事不温不火,给别人留有余地,深得女性赞赏。

在相亲版图上,偏远、经济欠发达的新疆、、贵州、广西等省份,被选为理想伴侣的比例就低得多了。

东北最“听妈妈的话”

中国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今天,父母们仍会给子女提出诸多择偶条件和考察标准。据百合网调查结果,有85.4%的紊砣耸咳衔自己对另一半的要求符合父母期待,其中,经济条件是共同考虑的重要因素。近三成单身人士表示因父母的干涉而感情失败。

报告显示,东北地区相亲市场受父母因素影响最大。当父母与子女对婚姻产生意见分歧时,39%的吉林女性和18%的黑龙江男性会选择听从父母的建议。而南方的重庆青年在恋爱对象选择上最有主见。

从恋爱到步入婚姻,每个家庭都在柴米油盐的琐事碰撞中建立自己的相处模式。零点指标数据显示,全国超六成夫妻推崇平等互待,16.7%的家庭是“妻管严”模式,剩下6.6%的家庭则以丈夫为中心。在全国“怕老婆”排行榜上,宁夏老公以29.6%的比例勇夺榜首,浙江以29%紧随其后。上海老公反而屈居第七。俗话说“怕老婆会发达”,心理咨询师杨谨谈及“怕老婆”话题时,却提醒彪悍的妻子们:长时间的“怕”会让丈夫感到身心疲惫,建议在婚姻之初就建立平等的相处模式,互敬互爱才是长远之计。

老公地位最高的是河南家庭。参与调查的19.1%河南女性承认自己“怕老公”,也是参与调查的31省中唯一一个“怕老公”比例高于“怕老婆”比例的省份。

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时下独生子女居多,四双眼睛盯着两小夫妻的生活,处理与对方父母的关系成为困扰年轻人的问题。

婆婆和媳妇似乎自古就是天敌。世纪佳缘的一份调查显示:在“结婚后是否愿意跟对方父母住一起”的问题上,有超过60%的女性直接拒绝。零点指标则显示:虽然恋爱之初有80.2%的媳妇获得婆婆支持,婚后相处良好的仅为六成。全国各省中,安徽婆媳关系最和谐,婆媳关系融洽度高达91.1%,而贵州、福建和云南三省能做到和谐相处的不足四成。

第6篇

我 的班务工作主旨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的地度过在学校的每一天,教书又育人!

爱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因为有我这样的班主任,每天能快乐充实;同时他们在获取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做人。这是我做教师一天就是一天的重点!即是我做班主任一生的重点:

继续自觉承担学校环保卫士,每人每天为校园捡一次垃圾。每周末回家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每天给孩子一些笑脸!做到了不在课堂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怒!

出色地完成了各学月的活动安排:如总结寒假生活,完成寒假生活调查报告(五千字左右);规范学生行为!掀起学习的热潮,完美自我形象。每人为不认识的人做好事最少两件完成新课;进行初二冲刺阶段的动员报告。学习中互相帮助,一拖一活动。提前学习初三教材。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做好送旧迎新的学习工作。学生演讲:学习不只是书本上的东西……等活动。

在本期的校冬运会上我班夺得年级组团体总分冠军,入场式也夺冠。还帮助兄弟班获取元旦专刊第一名,由于把唯一的刊头给了别的班而我们因缺少刊头而屈居第三名。这样的名次却远远胜过了它本身的意义,做为班主任我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存在的问题:

学生偏科思想严重,普遍喜欢语文及其他主科,对其他各科还是老观念不重视。学生思想情绪波动较大,如女生犯错误的事也渐渐显示出来。

改进措施: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开展多角度的性教育,让每一位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顺利度过这个人生较为重要的阶段。教育学生,学习还包括现实生活中的珍重每一个人。更多精品源自试题

第7篇

――横说竖说都有理的股评家如是说。股市千变万化,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想通过股市赚钱的朋友们须有足够的风险意识

山东 李霞 荐

综合媒体信息:类似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的“再婚继亲家庭”在我国已经不断出现。当“你的家”“我的家”“你的爸”“我的妈”“你的孩子”“我的孩子”共组一个家庭时,多重的家庭角色和交错复杂的家庭关系是他们每天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不管原来各自的家庭经过什么变化,一个和谐的新家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精心经营,更需要打破“晚娘脸”“后母心”“拖油瓶”等偏见。

上一代人从来都认为下一代是要垮掉的,现在的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科技带头人,都是当年“垮掉的一代”。

――武汉大学顾海良教授认为不必把下一代想得那么消极

“急婚族”现在越来越受社会关注,网上有关“急婚族”的网页多达8490项。“男士要求资产10万或年薪5万以上、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硕士学历以上,前三条满足一条即可;女方须是大学毕业、品貌好、素质高……”记者通过对京城“急婚族”现象的调查,认为就业压力大是催生“急婚族”的重要原因之一。

你瞧瞧别人!你去哪儿了?都怪你!谁的电话?

――男人总结出女人最伤人的4句话

以上两则 江西 李进 荐

据德国研究人员的报告结论:已婚者的幸福感强于单身者。婚姻能够提升人的精神状态,每个人都期待通过结婚来改善自己的心理状况。其良性作用从结婚那天开始,持续至少一年。同居关系带给人的不安全感远远多于幸福感,而不安全感是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男人看女人,恋爱时最漂亮,结婚后最普通,离婚时最难看,离婚后又变漂亮了;女人看男人,恋爱时最诚恳,结婚后最无聊,离婚前最虚伪,离婚后又变诚恳了。

――过来人的经验谈

广东梁冬 荐

据西班牙家庭研究所最新调查报告,西班牙是欧盟离婚率最高的国家,每4对夫妇中有3对离异,这份报告颠覆了过去人们对西班牙人婚姻稳定的印象。

跟有钱人终成眷属

――被篡改的谚语居然在女孩中流行开来

安徽刘宏 荐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印度有一个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家庭,这个家庭共有178人,130多名男性,40多名女性,五代同堂。吃饭是这个大家庭中最麻烦的事,他们每次分25~30人一批轮番上桌,等所有的家庭成员吃完午饭,吃晚饭的时间又到了。这家人每天吃掉800公斤肉、几十桶扁豆、大量的面包,而做饭的重担则落在这家的40多名妇女身上。全家只有一台电视机,晚上看电视时,家里就像火车站候车室。

我们并非没有孝敬之心,但我们常犯的错误是:等我有了钱,一定好好孝敬父母;等我买了大房子,一定接老人来住;等我忙过这阵子,一定回家看看父母。

――抓住当下一点一滴,才不会遗憾岁月不等人

陕西贾亭西 荐

如今“婚姻家庭指导师”已成为我国各地的新锐职业。在上海,一次高质量的婚姻问题咨询收费高达每小时800元。婚姻家庭指导师主要为结婚前后、已婚和问题婚姻中人提供专业的相处之道、解救之招、情感咨询和法律援助,指导当事人进行婚姻抉择和解决婚姻难题。

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中国人更为重要。

――良好的教养是立身之本和人生财富

第8篇

――焦点芳谈

妇联调查:七成受访女性认为男性有房才能结婚,80后择偶更听父母命

日前,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和百合网联合了《2010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超过40%的受访女性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是公务员,以下依次是企事业管理人员、警察/军人、企业主、医务工作者等。这说明女性在择偶中倾向于寻求稳定;38.3%的受访男性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为教师,以下依次是公务员、医务工作者、金融财会人员等。

在受访的农村女性中,仅有0.7%选择农民为理想伴侣,而农业户口的城市男性选择农民为理想伴侣的比例仅为3.3%。

在所有备选择偶标准中,除“道德人品”和“脾气性格”外,男性和女性在择偶中最看重“感情投入”。“剩男”和“剩女”最大的不同是男性在择偶时主要追求女性的外貌,不太看重她们的工作能力!而女性主要追求男性的经济实力和工作能力。具体来看,七成受访女性认为男性要有房、有稳定收入和一定积蓄才能结婚。此外,近30%的未婚女性难以接受婚前财产公证。在婚后财产处置问题上,男性更主张家庭财政AA制。

报告还显示,“80后”在择偶中更遵从父母的意见,有不少人因父母反对而与恋人分手。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教授蒋永萍分析说,这说明由于“80”后独生子女居多,经济上尚未独立,对父母的依赖性更强,这直接导致他们在择偶中不得不接受父母的意见。

本次调查的执行者、婚恋专家王治国指出,现在单身人群的择偶期望存在明显误区,“择偶错位(期望错位)”影响了人们的择偶行为。报告反映出当下婚事中不少女性将婚姻视为一种社会保障,有些人存在着“傍大款”“房子都比男人可靠”等被扭曲的婚恋观。(新闻来源:山东商报)

圈点:扭曲

婚恋观扭曲是因为当下的单身男女“做人太现实”,过于在意金钱才貌,拥有选择权后,不能抛弃选择过程中的过度焦虑。有房、有车、有品、有貌……每个人部在寻找各种要素的交集。但秦奋(《非诚勿扰》男主角)不是说吗?你够条件了,但不合适。择偶,做做减法更好。

两对老夫妻拟AA制合租度晚年

吴阿姨唯一的女儿几年前远嫁丹麦,很少回国探亲,她和丈夫老胡相依为命。同一社区的退休老师钟先生和季阿姨,平时儿子工作很忙,老两口也很孤单。吴阿姨和钟老师同为志愿者,在一次活动中,吴阿姨得知钟老师家正在装修,需要找个住所过渡一下,就生出了两家人找一套房合租的念头。这个想法当即得到了其他三人的认同,于是,他们找到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一起租住。

两对老夫妻合租后的主要生活开支实行AA制,房租和水电费平分,每人每月上交伙食费300元,由季阿姨当家。毕竟是两户人家,一下子住到一起,一开始还是有点不适应。钟老师说:“住进来的第一天,我都不好意思上厕所。”季阿姨烧的菜有点咸,老胡开玩笑地说:“盐贵了,以后稍微少放点,盐吃多了还容易得‘三高’,看病还要花钱。”大约过了一个星期,两家人逐渐适应了,相互间还常开玩笑。

已其乐融融合租两个多月的两对老夫妻,打算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先在一起住五年,下个月还有一个旅行计划。(新闻来源:青年时报)

圈点:合租

合租既是老年人生活的新模式,也是老年人婚姻的一种新尝试,目前,整个社会对老年人的情感、生活关注的比较少,成功的模式仍在探索之中让我们一起努力。

90后恋人签订“婚前协议”

日前,在杭州香积寺路开通讯店的老板张先生,迎来一对要求打印“婚前协议”的90后恋人,这份“婚前协议”内容很雷人,让他这个70后有点吃不消,他拿给旁边的80后朋友一看,朋友也大呼劲爆。

这份婚前协议分成10项条款,内容制定得比较细,比如:不能乱搞婚前情,如被发现直接分手;不得无故吵架,甚至情绪不稳定时,不能向对方乱撒气,不能动手打人毁坏私人财产,不能一件事情重复N遍,否则一星期不能上床;不得说脏话及其他没素质的话;女方全权负责家务,女方不在时由男方负责;女方在家时每天都要去遛狗,最少一个半小时,天气不好除外,要把狗狗当女儿看待照顾;承诺的事情必须做到,否则写检讨书读给嫂子(双方的好朋友)听,1000字起步……

记者联系上了签订协议的小高和小丽,就读于杭州某大学的小高说他们是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的,“恋爱不是儿戏,为了保持恋爱的新鲜感,提高双方的责任心,我向小丽提出签订这一份特殊的婚前协议,她也接受。”协议书的效力持续到双方结婚为止。当记者问到签订这份协议能够起到多大作用时,小高很自豪:“如果一个男人觉得这份协议值得遵守,那他就爱那个女孩。我们虽然只在一起一个多月,但是这个不是时间问题。我女朋友也说,协议只是一个形式,只要双方心里有彼此,就能永远在一起。”(新闻来源:钱江晚报)

第9篇

婚前,指的是发生在结婚之前的。这在过去是较少见的。并非过去的人自律性强、道德高尚,而是我国传统道德观念历来重视女孩子的和婚姻的严肃性,婚前发生会被认为是终身的耻辱。在旧社会,一旦发现女孩子婚前怀孕,那就是天大的罪过,轻则赶出家门,重则沉塘处死。解放后,沉塘之类的处罚虽然不用了,但直到结束之前,未婚先孕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道德污点,可能记档案,受处分,影响到入团、升学、招工、提干等与个人前途密切相关的事件。

但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婚前却越来越普遍。据有关调查报告,1992年我国大学生中的婚前发生率,男生为18.8%,女生为16.8%;上海1988年在婚前体检时发现,未婚女性有经历的,农村为80.7%,市区为64.37%;1990年,在某县做人工流产的病例中,未婚者占42.4%。以上数据表明,婚前目前在我国已绝非个别现象了。

婚前使男女双方在和其他动机方面都获得了一定满足,对于婚前是否合乎道德,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历来众说纷纭,甚至有截然相反的意见。但从近年来全国部分地区对未婚人流者的调查结果来看,婚前给当事者,特别是给女方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是毋庸置疑的。

1. 给女方心理带来极大压力

由于社会上大多数人不赞成婚前,有此行为的人难免在心理上产生犯罪感。婚前的发生,有时是女方主动提出的,而更多的是男方要求女方迎合或抵御不了,但事前事后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它给女方造成的心理压力如恐惧、自卑、冲突等接踵而来。婚前常导致未婚先孕的后果,即使现在有安全可靠的流产方法,处理这个生理后果也许并不复杂,但处理由此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就不那么轻松了。

2. 给女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婚前可能导致年轻人的和滥交倾向,对女孩子的身体发育和以后的生育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年龄越小,这种影响就越大。尤其是在不想生育的前提下受孕,其补救措施就是人工流产。有的女青年为了不让别人知道,做完手术后不休息,立刻去上班、学习,严重影响了健康状况的恢复,甚至导致大出血;未婚人流更容易损伤生殖器官,出现意外事故,造成月经量少、闭经、性冷淡、继发不孕等后果。

3.给恋爱关系带来破坏作用

男女双方的爱情是建立在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发生性关系上。善于等待是对心上人负责任的表现,而未婚先“性”使恋爱关系出现不利于女方的发展趋势。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性观念 性取向研究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83-02

1 课题研究背景

人类的文明发展与性意识形态发展是相一致的,人们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制约与支配,世界各国性教育工作者态度冷淡,多数持反对意见,但是随着人类健康的发展要求,性教育问题不得不走进人们日益关注的视野,尤其在高校大学生性教育问题上,大学生是一群心理成熟滞后与生理成熟之后的群体,个人行为受传统道德观念、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和制约,性道德观念、社会文化氛围影响和制约他们对性文化正确的认知,在性的道德观念、性文化氛围是相互影响下,大学生群体的性文化取向又会极大改变人们的性道德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性文化也随之而来,增强了国人对人权问题和人性化权力意识的关注程度,冲击了传统性文化的和性观念,在性观念、和性取向等方面出现模糊混乱局面,怎样发挥文化的导向作用?在知识与文化前沿的高校,如何应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性取向的多元化观念,需要的是我们有正视的勇气面对而不是尴尬的选择回避,事实证明建立正确的性认知框架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性心理发展意识形态,有利于进一步破除性神秘感,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性教育的新路径。能弘扬祖国文化,为构筑科学有效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体系提供有一定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2 文献综述

研究性文化最早的是西方社会学界的盖格农和西蒙的“性脚本”1理论以及劳曼“性的社会网络”2理论。在我国相关性文化的书籍14部之多,刘达临先生的《中国古代性文化》,在社会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教育学、民俗学、医学、文化艺术等开辟了性教育新领域。因为性是根本、本性、生存、延续、是本能,20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意识到了性教育的重要性,美国、瑞典、日本是典型的最早重视性教育的国家,而我国对性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时候,铺天盖地的性药广告打破了国人这种性愚昧、性无知、性禁锢,使中国人对性的态度逐渐的变得坦然。《性医学》、《中国性学》出版标志着我国性学高级学术交流进入起步发展的阶段,90年首都师范大学开设“性健康教育”选修课,93年正式成立“性健康教育”专业。从此,性教育在中国步入了正轨。

3 调查方法

本问卷针对本省大学生采取问卷调查法或、访谈法、网上投票法,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及访谈,只涉及性别和年龄, 问卷调查时要求每位大学生按问卷要求如实独立填写,课题研究者收集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统计模型分析及采用具体的个案进行单独研究。

4 大学生性现象的现状

4.1 “大学生性观念”的调查结果

4.1.1 高校学生的性意识开放,公开化程度较高

调查数据表明,21.2%的人对“性”感兴趣,有59.7%的人认为“性”不需要回避,14.6%的人表示对“性”无兴趣,表现出厌恶“性”的只占到3.1%。统计数据中包括党员,学生干部,不同年级专业处于17~26岁年龄的学生,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性观念日趋开放,在高校“性”也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在大学学生们是能够坦然地面对“性”这一话题。尽管在现代中国性文化的氛围中,潘金莲、木子美式的性文化仍是中国性文化学派争论的焦点,但在人类文明的制约下,“本我”的生物性本能是受到道德、文化和群体意识规范制约,使人类的性意识和性需要、更趋向于健康和文明。

4.1.2 高校学生对恋爱、婚姻的态度严肃、谨慎程度较高

恋爱态度随着新婚姻法的颁布实施, 谈恋爱已由高校的不提倡转向自愿选择的经历。调查结果表明,40.1%认为上大学谈恋爱正常,55%的人认为恋爱对学习没影响,18.9%认为恋爱影响学习;30.1%的人认为恋爱促进学习,31.4%认为恋爱是一种人生体验;14.5%认为是寂寞无聊;有占12.6认为随缘;而将恋爱作为结婚对现象仅占3.52%。在对婚姻最重要性”的调查中,49.6认为“爱情”重要,48.5%认为“责任”重要,4.98%认为志同道合,1.3%认为满足“性”。在调查中,24.5%认为“试婚”对婚姻有益。43.5%人对“试婚”选择模糊态度,不同意为32.4%。可见,大学生已经摒弃了社会普遍认为的恋爱影响学习的保守观念,对恋爱的尊重和理解态度认真,恋爱与学习只是生活中的两个部分,他们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必然的联系,对婚姻的态度较严肃传统的居多的,大多数人认为结婚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婚姻源于“性”,能够把婚姻与封建观念中的传宗接代分开认识。调查表明,西方的“试婚”在我国高校大学生中还没有普遍的认同,部分学生模糊态度是因为不太了解“试婚”是怎么回事。

4.1.3 对待贞洁的态度走出传统禁锢,性知识匮乏

观,是建立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爱与性统一,调查的结果表明,58.8%认为男女双方都认为重要;24.1%,认为感情重要、不重要;7.1%认为对女人重要,对男人无所谓;4.3%认为是封建残留思想。安全期知识调查结果,52.4%不知道安全期, 47.6%认为知道,回答模糊。形势很不乐观, 高校大学生的生理成熟,性知识缺乏,形成了明显的反差问题。

4.1.4 对婚前被接受的趋势在增大

婚前的调查中,11.70%不赞成,54.3%不支持也不赞成,33.6%赞成感情基础上的婚前,5.3%认为满足生理需要,与结婚及感情无关,没感情也会发生。44.8%认为婚前性行可以接受; 48.1%认为双方愿意可以接受;10.2%认为应该谨慎。其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双方相爱、双方的朋友关系稳定、双方正准备结婚的情况下婚前是可以接受的。

4.1.5 大学生对“同性恋、双性恋现象”持包容态度

有人指出,大学是“同性恋”现象存在相对较高的场所。调查中显示,大学生们对“同性恋现象”也有了其独立的理解和看法。有47.97%的人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是个人选择情感和生活的方式,别人无权干涉。调查报告的数字显示,男生和女生对同性恋的认可和接纳程度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很了解13男4.57%、女4.76%;比较了解男9.14%、女28.6%;少许了解男59.4%、女57.1%;一点都不了解男27.4%、女9.53%,可见,高校大学生对性取向多元化的现象持包容态度,走出了传统的性文化观念,完全以“情感”为基础的“婚姻”态度将如何构建和谐的社会文化将是人类的又一文化挑战。

4.2 “大学生”的调查结果

4.2.1 恋爱中性接触程度

与他人性接触程度调查结果:而在恋爱接触的调查中,11.80%无性接触,70.4%有牵手、拥抱、接吻,20.3%有性抚摸,10.9%有。调查表明恋爱期的性接触比例已经很高了。性接触中的男生25%、女生19%,并且首次发生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大学生婚前发生率在不断增长,高校周边租房同宿日租房、月租房现象也成为一种趋势,从恋爱到校外租房同宿,这种现象说明了我国高校学生恋爱中的性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

4.2.2 发生性困惑求助对象、的动机

调查显示:性困惑求助书刊、网络和朋友等,分别占30.5%、45.60%和23.9%, 获取的性知识3.9%l来源学校、3.1%来源家长。15.6%有过,其中9.8%恋爱时发生,5.8%说明了有一部分人发生和恋爱没关系。18.8%满足性需要,28.1%建立爱情,31.25%感情冲动,6.5%寂寞,其他13.6%;2.4%是不止一个,否97.6%;没有感情基础的是2.4%(包括盈利性),在获得性知识途径方面的调查中,差异明显,女生的性知识多是源于报刊杂志,男生则是通过同学朋友及获得,性知识方面明显多于女生, 能够较为主动获取性知识。

4.2.3 调查问卷中所反应出的其他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发生后,几乎没有学生健康保健,出了问题去的几乎都是小诊所,可见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在个案调查中,极少数同学怀疑自己有同性恋倾向却对同性恋的界定缺乏认知,身边同性恋经历的同学日益公开化,同学对同性恋的接纳包容,使得自己性取向混乱模糊,对其产生了消极影响。调查中男女大学生受到性骚扰人数在增加,我们该如何防御性骚扰,这也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

同时,大学校园里的确存在着盈利性。我们该如何看待和对待这一现象?这又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话题。

5 调查研究结果

大学生性观念、已与世界性文化接轨,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东西方性文化的融合,在我省大学生中确实存在健康的隐患,影响婚姻家庭走向,甚至会造成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尽管大部分学生的性观念、的认知态度主流方向是好的,但是性观念的开放程度、年龄的超前程度都会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金西报告》详细阐述了现代社会里人在不同的阶段的特点和差异,不仅仅高校本身,而且全社会要给予的广泛的关注与思考。我省高校对性知识的教育几乎是空白的,遭遇的“性”尴尬问题又充分暴露出了性教育滞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乃至整个社会,关于性方面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难于启齿的话题。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正是国家民族发展的未来,学生对性文化的继承与学习会引领社会文化的一个发展方向,在网络发展日新月异,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文化认知态度极为重要,性观念,的认知扭曲极易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甚至走上犯罪,危害社会的发展。

注:1性脚本理论表述的是:性脚本作为基本性观念与具体之间的连接,对于人们与什么样的人发生性关系,做什么,在什么时间地点以及为什么发生等,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2性的社会网络理论强调的是:”性“存在于而且活动与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

参考文献

[1] 李银河著,李银河文集2第1辑同性恋亚文化[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第11篇

调研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是武汉大学各院系新生中的800名新生,调查内容涉及消费、心理、社交、学习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该报告是继全社会对“70后”、“80后”全面关注后,中国高校对“90后”大学生进行的较为权威的解读。

在被调查学生中,仅有10.9%的人热衷于标新立异的文字或者装扮,这与社会上流传的大部分“90后”喜欢使用“火星文”和“非主流装扮”的说法大相径庭。与前几届大学生相比,“90后”新生不仅对生活质量和品位有更高追求,还注重社交与审美。除此之外,他们的情感经历却超出人们的想像,这与父母、老师希望的“不问感情、多问学业”有些出入。

热爱读书、出手大方、电子产品不离左右

调查显示,在“90后”新生中,有62.3%的学生保持读书的良好习惯,兴趣爱好涉猎范围超过“前辈”。在这些“90后”大学生中,每月消费主要用于购买书籍、文具等学习方面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5.6%;而每月主要消费在娱乐性支出、电子产品以及化妆服饰等方面的学生,比“80后”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分别为38.8%、22.8%和20.1%。其中,手机、电脑、相机等数码产品非常普及。“90后”新生中,91.9%的学生配有手机或小灵通,几乎实现“人手一机”,近七成学生拥有电脑,而购买了MP3、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的学生接近六成,甚至有8.1%的学生拥有汽车等奢侈消费品。

报告认为,这表明“90后”的大学生更注重与信息化时代的接轨和自己的外在美,但其中娱乐性支出比例较高,也隐含着部分奢侈消费的成分。

此外,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烟酒消费的比例竟达5.4%。这一数据既表明“90后”的一代学生在社会监督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缺位,也反映了这一代大学新生比以往的大学生更早接触社会,体验了社会生活。但即使这样,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仍然比较传统。在被调查学生中,有66%的人倾向于“月月有余”的消费方式,选择透支消费的仅占不到5%。

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与此前社会多数人群所认为的“90后”“消费观念超前”的情况相反、这表明依靠真才实学考入名牌大学的“90后”与其他同龄人相比更加理性、务实,而对有信用风险的消费持谨慎态度。

经济独立意识差 心理抗挫能力弱

对新生每月生活费的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间贫富差距拉大,最低不足每月300元,最高超过每月2000元;但近半数新生的月生活费在501元至1000元间。这表明家境十分贫寒的学生仍然存在,也说明高校助学贷款和各种奖学金助学金扶助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查中确51.4%的“90后”新生表示:若生活费透支,将向家人索要;只有18.1%的学生打算通过打工赚钱、自力更生的方式弥补。这反映出“90后”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依旧很大,经济独立性方面的意识比较缺乏,自力更生的念头萌生较晚。高校和社会应该重视给“90后”大学生更多锻炼自我、参加实践的机会。

关于“遇到挫折心态”的调查表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心态开放易接受新鲜事物

在调查中,有64.7%的学生认为责任就是“要为自己做的、决定的每件事情坚持下去并承担后果”,体现了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能够比较好地理解“责任”的概念,敢于承担责任;但也有9%的“90后”认为“应该摆脱责任的束缚,做人开心快乐就好”。

调查显示,有34.5%的新生缺乏理想、信念和人生规划;32.2%的人不相信梦想和信念对人生的影响;但却有77%的“90后”新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在接受调查的“90后”新生中,有64.8%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态很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表明,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的积淀和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90后”大学生不因循守旧,崇尚创新精神、探索精神。

恋爱不稀奇 崇拜政界商界成功人士

调查发现,家长制和与长辈间的代沟是“90后”与家人沟通的最大障碍,近四成学生认为“家长限制自己的行为自由,不重视自己心里的想法”是与家人沟通不畅的原因:还有25.5%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与家长问存在“代沟”。但在关于偶像和榜样的调查中,八成“90后”大学生在选择文体明星为偶像的同时,还表示自己崇拜政界、商界的成功人士,并以他们为偶像或榜样。

此次调查还发现,有50.6%的“90后”新生承认,自己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一次“恋爱”,其中接近10%的同学谈过多次。令人关注的是,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对于青少年早恋和婚前问题的看法,不会“谈虎色变”。在受调查学生中,约有22.7%的新生表示赞成,并认为“自由快乐就好”;另有37.5%的新生在表示赞同的同时,认为“不可轻率、应有责任感”;还有近四成新生表示反对或不愿表态。调查报告认为,这充分表明了“90后”大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方式。另有专家表示,当代青少年对于“早恋和婚前”赞同者居多的趋势,必须引起各方关注。

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靠电话、短信和QQ等方式。“发短信和打电话”、“聊QQ”分别以74.1%和63.7%的比例高居榜首;而传统聚会联谊和信件交流等沟通方式则不被“90后”青睐,仅有17.4%和13.8%的“90后”愿以这种方式交朋友。同时,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自己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

法学专家忠告 要在大学毕业前建立独立人格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个性更加独立,在独立思考与选择上,“90后”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对每样事物他们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自信张扬,充满激情。他们对个人的发展更有计划性。“90后”大学生意识到肩负的社会责任,他们很少有什么口号,而是更注重实际、实用,他们蔑视形式,不屑口号。这些都是“90后”大学生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显著特点。

第12篇

恋爱中的人看对方像是在照哈哈镜,把缺点当优点看。结婚一年中看对方像是在照平镜,任何东西看得一清二楚。结婚十年看对方像在照放大镜,把缺点放大了来看。结婚三十年看对方像是近视眼镜,看得很清楚,也离不开对方。

――婚姻像一面镜子

湖南 辛科 荐

中国内地最大的调研公司CTR最新调研显示,内地逾8成单身白领面临结婚难的窘境.其中女性认为“非常有难度”的比例高于男性。

养一个儿子是养一只豺狼,养一个孙子是养一只蚂蟥,养一个媳妇是养一个娘娘。

――流行于某地的说法,折射出当下家庭中伦理道德、老劫关系的严重错位

广东 林威 荐

零点公司的一份调查显示:25~29岁是女性的幸福巅峰时期,拥有最为强烈的幸福感受,步入30岁之后,女性的幸福感逐渐下降,40~44岁是女性的幸福低谷,走出这个低谷的中老年女性幸福感又开始逐渐回升。

胖来如山倒,胖去如抽丝;少一斤海阔天空,多一斤灰飞烟灭。

――“减肥族”中流行的“励志”口号

广西 于林桂 荐

挪威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受到手机磁场辐射并不会导致头痛或血压升高。研究人员对受测试者所说的头痛和不适感测试后发现:“这些症状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他们有这方面的负面想法”。

20世纪50年代“五大三粗”的男人是:饭量大.力气大,嗓门大,拳头大,脚板大;胳膊粗,声音粗。肉皮儿粗。20世纪70年代“五大三粗”的男人是:脑袋大,贡献大,脾气大,年纪大,牢骚大;感情粗,心思粗。做事粗。20世纪90年代“五大三粗”的男人是:排场大,胆子大,面子大,房子大,大哥大;语言粗,品位粗.链子粗。21世纪“五大三粗”的男人是:学问大.架子大,规矩大,门路大,精神头大;腰腹粗,脖子粗。喘气粗。

――不同年代对男人“五大三粗”的诠释

福建 苏振朝 荐

据《东南快报》报道,对于习惯了“和衣而卧”的中国人而言,裸睡如同“开门见山”,一时还难以接受。有关专家称,科学选择裸睡其实有诸多好处,特别是对男性生殖健康裨益良多。

现在中国青少年体质可以概括为“硬、软、笨”.硬,即关节硬;软,即肌肉软;笨,即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如此忧虑地说

江西 于进 荐

瑞士苏黎世大学和美国埃默里大学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充满爱意的身体接触对女性的健康更有益,伴侣动听的甜言蜜语则能让男性更健康。

过分注意,特殊待遇,轻易满足,生活懒散,祈求央告,包办代替,剥夺独立,害怕哭闹,当面袒护,大惊小怪。――父母对待独生子女的“十大溺爱”现象

河南 李罗山 荐

全国妇联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组织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年轻职场女性每月四分之一月收入用于打扮头和脸,每年要花三个半月的工资买衣服和配饰,一半的消费以信用卡支付,近四分之一的粉领消费有连支,她们平均月支出为2901.5元。

打车时,不敢说“停”字;绿衣不能穿进交易场所:为赶牛市要狂吃牛肉;就连“被套”也有了最新的“魔鬼”解释:在被子外面的东西;最骇人的就是“爹”也叫不得了,得叫“涨”辈。

――有网友这般诠释股民众生相

江西 罗国栋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