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0 21:55: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等教育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从1999年开始的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促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民办高等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学人数约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10%左右。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显著特点。
其一,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规模偏小,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规模不同步。民办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速度大大低于公立高等教育,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结构的多元化。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1999年为742万人,2003年达到1900多万人,增长1.56倍;而民办高校各类在校生为148.8万人,2003年为181.4万人,仅增加21.9%①。可见,公立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民办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为稀缺资源、需求非常旺盛的情况下,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速度上滞后于以计划配置为主的公立高等教育,多少有点出乎意料之外。
其二,民办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发生变化。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增加迅速,尤其是实施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的民办高等学校显著增加。目前,我国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等学校为214所,其中,本科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为从最初的1所(福建仰恩大学)增加到目前的9所,专科类型学历教育的民办院校从最初的22所增加到205所②,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尽管如此,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总体结构上仍然过于单一,民办高等教育真正完全融入到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有待时日。
其三,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相对集中。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相对集中的四大区域(西安、江西、广东、浙江)是我国万人民办高校最大的地区(不包括独立学院),已有10所以上万人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在当地高等教育发展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性特征突出。除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性特点外,上述其他方面的发展状况反映了我国政府在有关发展独立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上的基本思路,即稳定规模,调整和优化结构,规范发展,与《民办教育促进法》提出的新十六字方针“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精神有一定差距。
政府希望通过引导民办高校正确定位,利用独立的民办高校的发展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过小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功利主义色彩。由于这项“一刀切”的政策忽略了民办高校之间发展的差距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缺乏弹性,限制了办学的自主性,反而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合理定位和对市场的适应。如果不考虑到地方发展的实际,我国区域民办高等教育就难以持续繁荣和发达。在一个系统中,结构是若干元素的规模比例,规模是结构调整的基础。数量增加以后,才有选择的问题和结构优化的问题。就民办高等教育而言,整体发展规模上不去,谈结构调整可能为时尚早。没有规模,就难以作出合理的选择和判断。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许多发达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也都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过程,在经过规模的持续扩张、需求趋于平稳后,私立高校的发展才出现了结构性的调整和分化,市场选择机制的作用就日益突出。我国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不久,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正逢其时,如果不同时考虑扩大发展规模,过早地由非市场力量主导结构调整,那么,民办高等教育结构性短缺就更加突出,结构优化也更加困难,民办高校的职能缺失也就难以消除。因此,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进行结构的调整才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路径和明智的选择,规模的扩张是有限的,而结构的调整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二、民办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旺盛需求期后,开始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近几年由于独立学院和公立高等学校规模的扩张,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加剧,部分地方的民办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萎缩,每年招生计划经过多次的补录才能勉强完成任务,甚至没有完成当年招生计划的民办高校也不在少数。2004年北京民办高校计划招生16476人,实际报到14401人,占计划招生的87.4%,民办高校招生计划仍有12.6%没有完成③。而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也表现出地区的差别,广东、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旺盛,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高,平均基本在90%以上,高于全国高职高专平均61%的水平。
而内陆省份的部分民办高校学生就业困难,毕业即失业的状况较突出。从全国来讲,民办高校的报到率有降低的趋势(平均不到80%,个别学校不到50%),退学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到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民众对接受本科层次的学术型高校情有独钟,需求旺盛,而对高职高专则是另眼相待,万般无奈才求其次或者放弃就读,需求趋淡,而没有考虑到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使得民办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即高职院校招生困难,企业招聘技术人才困难。在高等教育市场中,存在着民办高教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目前,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在供给上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主要表现在民办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偏小,供给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学校类型和结构单一,民办高校基本上是一些以人才培养为主的教学型机构,缺乏旗舰型的民办高校,优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不足,品牌民办高校太少,难以满足个人的高等教育需求;高职教育机构发展两极分化,有效供给不足;民办高校的教育资源保障不稳定,合格专任教师不达标的学校比较普遍;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的价格(学费)高于公立高校,在教育供给质量没有竞争优势的状况下,明显制约着民办高等教育供给规模的扩大;公共财政对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的缺位,也影响着民办高等教育的供给总量。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供求关系既存在量的不均衡(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也存在供求结构的矛盾。这其中,包括个人或家庭支付能力、政策和舆论导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单位教育成本、劳动市场就业需求、个人投资收益等因素的影响。就现阶段而言,政策环境和个人投资收益是影响民办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按照目前的政策,民办高校被人为地分割在次要高等教育市场,只能为受教育者提供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服务,难以适应个人和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供求结构失衡;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学生毕业后要主要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例如,广东某民办高校的毕业生60%以上在民营企业工作),收入和地位不高,上学期间交纳高额学费,个人的教育投资收益偏低,使得民办高教需求的学费价格弹性要高于公立高教的价格弹性,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总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利益的博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奇特现象: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的供求关系表现为计划性的需求与市场性的供给,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利用行政许可和招生政策限制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只能是高职、专科为主),不向民办高校提供经费支持,民办高校通过市场自主办学,提供教育机会和服务,导致民办高等教育供求机制错位。而公立高校在得到政府的巨额经费拨款的同时,由于没有政策的限制,可以实施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等),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可以顺利地占领和主导着高等教育市场,是一种典型的计划性的供给与市场性的需求关系。很明显,公立高校垄断着高等教育市场,民办高等学校在高等教育市场中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违背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游戏规则,导致了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不均衡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
三、建立市场主导的民办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机制
民办高等教育的供给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配置效率,一个国家的民办高等教育供给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和个人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而作出的。因此,民办高等教育供给应该与需求保持均衡。民办高等教育供给不足或结构不合理,就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民办高等教育供给超过需求过多,会产生民办高等教育的过度现象。这样都不利于民办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民办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发展。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产生和不断发展壮大的,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交替发挥作用,影响着民办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伴随市场经济而产生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为了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必然要求以市场机制为主配置资源,通过市场手段实现民办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为此,应该建立市场主导的民办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机制,政府更多地通过经济手段间接影响和调节民办高等教育的供给和需求,减少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行政干预,维护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的公平和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环境,与公立高等教育一道共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全面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新“十六字方针”,制定积极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大力支持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能只片面强调和实施“依法管理”这四个字的内容。政府部门通过经济手段间接调节民办高等教育供给结构,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扶持建立一批优质民办高等学校,增加优质民办高等教育的供给,扩大民办高等教育供给的总体规模。消除政策障碍,实现民办高等教育供给的多元化,满足和引导个人、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就业政策、学生贷款资格、民办高校师生在公共资源方面享有的权利和保障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总量规模。
其次,增加民办高等教育供给的层次和种类,丰富民办高等教育供给的结构,满足个人和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包括分层需求、差异需求及额外需求)。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为了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民办高校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也将逐步分化,涉足包括专科本科学历教育、研究生教育、优质高等教育等,其办学职能也会出现分化,从人才培养向开展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方面发展,其办学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也显得同等重要。在这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在政策的支持和配套。
第三,建立全国性的民办高等教育信息公开和服务制度,开放民办高等教育信息市场,实现民办高等教育信息的资源的社会共享。将民办高校的招生、就业信息、教育价格(学费)、教学信息和教师等人力资源信息都纳入统一的民办高等教育信息市场,准确反映民办高等教育的供求状况,引导民办高等教育的供求的合理调整并实现均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各类民办高校的收费标准,实行弹性收费,优质优价,通过差别学费来调节和引导民办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
1.1共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公平化
慕课的开放性,创造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平等的大学。慕课的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程平台,Udacity,Coursera和edX不光提供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本土一流大学的在线课程,还为世界其他名校提供在线课程平台。另一方面,慕课对学习者没有限制,无论你是什么国际、什么学历、什么年龄、都可以注册免费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网络课程,真正做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共享。
1.2颠覆传统教育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希望改变以“教”为主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实现在学习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以“学”为主的教育模式,但一直没有落到实处。慕课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任何高校任何教授的任何课程,这就促使教授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网络课程,不但要增加知识的点和面,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慕课这一平台,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在竞争中教师之间又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1.3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由于慕课平台本身的特点,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学生不再像传统教育时那样,一个班乃至一个学校的学生同一门课程同样的课时。学生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学习进度,对于不易理解没有掌握的反复学习,对于已熟练掌握的甚至可以跳过不看。
2.慕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虽然慕课的出现,解决了我们现行教育中一些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同任何一种教育模式一样,慕课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2.1知识体系不完整
慕课不同于传统的大学教育,没有一个严谨的课程体系,学些什么课程,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完全按照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课程与课程之间没有传承、衔接。不客气的说,完全是一个大杂烩,缺乏知识体系所应具备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如果学习者是为了获得学历,那么,系统的学习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且,慕课学习并不能完全取代高校教育,高校的教育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培养,要培养出可以独立与社会担当大任的人才。而这一点坐在电脑前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我们应该进行混合教育,一方面学校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规定必修课程以及课程的先后顺序,学生可以选择喜爱的教授所开设的慕课进行在线学习,课堂学习可倾向于动手操作或分析、讨论、解决问题。
2.2完成率低
由于慕课课程的学习不光是免费的,还没有门槛设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依赖自身的主动性和自控能力,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等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注册学习人数爆满,退课率高的现象出现。有报告指出,很多大学开展的慕课退出率可达80-95%。以Coursera中软件工程课程为例,参加注册学习的学生有5万人,而最终完成课程的只占到7%。这一问题也应根据学习者学习目的的不同分开来看。如果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获取某方面的知识或者某一点的知识,而不是为了获取学分。那么逃避最终的审核认证来规避消费导致数据上的退课率居高不下,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高校学生在学校指导下选择课程,学分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如果某门慕课课程的退课率持续增高的主要人群是这部分学生,那么需要思考的不是慕课这一授课形式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授课教授本身存在什么问题。
3.结束语
一、潘先生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思想的内涵
潘先生不仅始终立足本土,以开放的姿态、谦虚的态度,主动借鉴地引进适合中国国情的一切先进成果,他还身体力行,大力推广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潘先生认为,国际化的题中之意还在于中国研究者参与世界高等教育事务的话语权。通过平等对话、沟通理解,不仅介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成就、问题,而且探讨世界高等教育的规律与趋势。可见,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是潘先生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思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潘先生先后到过日本、菲律宾、泰国、英国、新加坡、尼泊尔、科威特、美国、俄罗斯、荷兰、挪威、立陶宛等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将中国的高等教育成果积极向境外推广,促进高等教育的学术交流。他特别注重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开展合作,并与人合作编了一些英文高等教育著作,如《Legislation:TheGuaranteeofDevelopmentofPrivateHigherEdu-cation》(《PrivateHigherEducationinAsiaandthePacific》,UNESCO,PROAPBamkok,1996)、《The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StudyinChina》(HigherEducationResearchinChina,1997)、《High-erEducationResearchinChina:Past,PresentandProspect,Chance-TransformationinEducation》(Syd-ney:TheUniversityofSydneyPublishingHouse,2002)等。这些英文著作在沟通中外高等教育学术理解、推广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助力作用。此外,潘先生还指出,高等教育研究应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课题研究,促进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交流和学术的普及。正是由于潘先生不断践行着其“走出去”的国际化理念,国外学者开始关注潘先生及其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如加拿大的许美德、美国的白杰瑞、挪威的阿里•谢沃。其中,挪威学者阿里•谢沃先生的著作《潘懋元———一位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创始人》(PanMaoyuan:AFoundingFatherofChineseHighEducationResearch)于2005年7月在挪威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正式出版,该书集中介绍了潘懋元先生创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历程并展示了中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发展和研究趋势。这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理念走向世界意义重大。2007年,国际权威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SCI)收录的、在美国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刊物《ChineseEdu-cationandSociety》在第3期发表了潘懋元先生7篇学术论文。这7篇论文构成一个专辑,题为“潘懋元和中国高等教育”,涵盖了潘先生创建高等教育学科和各个时期关于中国高等教育问题最主要的学术思想。该专辑的内容主要有“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走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关于民办高等教育体制的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等。据悉,以专辑的形式在《ChineseEducationandSocie-ty》上出版个人系列论文还是史无前例的。潘先生系列论文的国际发表,表明了世界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高度认可,对进一步扩大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研究的世界影响意义深远。
二、潘先生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思想的特点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重要倡导者与践行者,潘先生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如何实现”这一问题上表现出了强烈的本土意识、广阔的国际视阈以及高度的责任担当,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一)强烈的本土意识,主动借鉴而非被动依附“如何引”是“引进来”的关键所在。在引进高等教育先进理论成果时,潘先生是“主动借鉴”地引进而非“被动依附”地引进。选择借鉴与选择依附,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借鉴是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以他国为镜,对照自己,吸取有益的经验;而依附是不顾本国具体国情,对发达国家的先进成果照单全收、盲目套用现成模式。可见,借鉴的立足点是“本我”,而依附的立足点是“他者”。不少研究者不顾具体国情,迷失于“与国际化接轨”的口号,认为凡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法就是正确的、科学的,自觉不自觉地依附于西方高等教育的研究理论,导致研究成果缺乏原创性与创新性,结果出现“越‘国际化’‘现代化’也越‘边缘化’的情形”。潘先生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特色、国际地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客观的认识与理性的评价,始终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秉承“有没有借鉴之处”与“可不可以借鉴”的原则,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发展。“有没有借鉴之处”解决的是国外研究成果先进与否的问题;而“可不可以借鉴”处理的是与具体国情适合与否的问题。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研究都受其文化传统、历史条件、价值取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高等教育的理论成果在当时当地或许具有成功的解释效力,但应用于别国别时则可能出现理论误导实践的情况。因此,“拿来主义”“生搬硬套”不可能是真正地“引进来”,只能是陷入“某国化”的被动依附与寄生局面。
(二)广阔的国际视阈,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并重“从哪引”和“走向哪”反映了高等教育研究者国际视阈的广度,同时也影响着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发展深度。潘先生不仅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成果,更关注发展中国家,是“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并重”地“引进来”,同时也是“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并重”地“走出去”。从整体上讲,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无论在研究成果还是办学实践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优越感。美国著名学者菲利普•G•阿特巴赫就曾指出,美国高等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的范例。换言之,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与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这种论断难免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视阈产生误导———盲目排斥对非美国或非发达国家的研究。但是,潘先生并不迷信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圣经”,其研究视野没有仅仅局限于发达国家,而是从一开始就关注、研究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他充分打开国际化的研究视野,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不仅从发展中国家“引进”,主动学习借鉴,同时还“走向”发展中国家,将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推而广之、互通有无。可见,潘先生跳出了“发展中到发达”的单线学习借鉴,变为“发展中到发达”“发展中到发展中”的多线学习交流,由“单向引进”向“双向交流”发展。
(三)高度的责任担当,自信力与使命感兼具“走出去”的目的是让世界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进展与成果,并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做出中国学者应有的贡献。“能否走出”以及“走出去的程度”与高等教育研究者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力与使命感密切相关。信心缺失,难以“走出去”,即使勉强“走出去”,也难以“走远”。当“学科取向”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遭遇“领域取向”的西方高等教育研究时,部分研究者自觉本国高等教育理论成果“土气”,缺乏“走出去”的信心与勇气,不敢与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同行一较高下,影响了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国际化进程。潘先生不仅怀揣着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坚定信心,同时还秉承着将其推而广之的使命意识,通过编著高等教育英文著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等形式,身体力行地积极“走出”,力图突破中外高等教育研究的语言文化隔阂,扩大交流途径,沟通学术理解,将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做出中国学者更大的贡献。种种践行,体现了潘先生“大社会”的责任观: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分享不应局限于国内,而应走出国门,实现国内外同行的互通与共享。
三、潘先生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思想的启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研究愈加遭遇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文化困境。如何正确处理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研究者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重要倡导者与践行者,潘先生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如何实现”这一问题上,以强烈的本土意识、广阔的研究视阈以及高度的责任担当为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笔者认为,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后生晚辈,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进程中,应注重提升文化自觉、拓展国际视阈以及树立“走出”信心,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做出中国学者更大的贡献。无论是“主动借鉴地引进来”,还是“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并重地进出交流”,国际化的出发点与归宿均在本土。为了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进程,同时避免迷失于“与国际化接轨”的口号,高等教育研究者应注重提升文化自觉。因为只有理性认识本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来龙去脉与演变趋势,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可度与自豪感,才能摆脱心理依附,防范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畸形发展。其次,研究视野切勿狭隘。“从哪引”“走向哪”不应局限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只有拓宽研究视野,挖掘高等教育研究的区域盲点,推陈出新,才能进一步丰富高等教育国际研究成果,充分实现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如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受潘先生“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并重”思想的影响,长期关注非洲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借鉴引进,发展自身,同时还积极走出,推广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先进成果。笔者认为,限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浩如烟海的情况,不同研究机构根据自身的条件发展自己的特色区域研究对丰富高等教育国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整体上引进多,走出少,这种“交流逆差”挫伤了高等教育研究者“走出去”的信心与勇气。但是,不迈出第一步就永远无法走向世界。高等教育研究者应树立起“走出去”的信心与勇气,以服务“大社会”的责任为使命,积极与国外学者进行交流切磋、互通有无,在吸收国外先进成果的同时,推介我国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实现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国际交流与共享。
作者:吴薇马杰单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
1.高等教育质量基本概念界定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1],它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楼房、设施、设备、社会服务和学术环境等。
2.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情况分析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求学网振兴行动计划》,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导致2000年之后高等院校招生人数大幅度提升。如表2.1所示,1997年招生人数为100万人,到了1999年扩大到了159.7万,招生人数增加了59.7万人。2015年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为737.8万人,是1999年招生人数的4.6倍。
表2.2:中国历年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万人)
年份 人数 年份 人数 年份 人数 年份 人数
1997 100.0 2002 320.5 2007 565.9 2012 688.8
1998 108.4 2003 382.2 2008 607.7 2013 699.8
1999 159.7 2004 447.3 2009 639.5 2014 721.4
2000 220.6 2005 504.5 2010 661.8 2015 737.8
2001 268.3 2006 546.1 2011 681.5
数据来源:2006年、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2][3]统计数据。
虽然招生人数大幅度提升,但是高等院校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周期较长,导致高等院校数量并没有大幅提升。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有1071个,2015年数量为2529个,是1999年数量的2.5倍。
表2.1:中国历年高等院校数量(个)
年份 数量 年份 数量 年份 数量 年份 数量
1997 1020 2002 1396 2007 1908 2012 2442
1998 1022 2003 1552 2008 2263 2013 2491
1999 1071 2004 1731 2009 2305 2014 2529
2000 1041 2005 1792 2010 2358 2015 2560
2001 1225 2006 1867 2011 2409
数据来源:2006年、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2][3]统计数据。
招生人数增加,但是高等院校数量没有同步跟上,也就导致了高等院校在校生比例大幅度提升,1997年高等院校在校生比仅为0.31万人/个,到了1999年仅提升到0.39万人/个,到了2015年这个数值到了1.03万人/个。
表2.3:中国历年高等院校在校生比1(万人/个)
年份 高等院校在校生比 年份 高等院校在校生比
1997 0.31 2007 0.99
1998 0.33 2008 0.89
1999 0.39 2009 0.93
2000 0.53 2010 0.95
2001 0.59 2011 0.96
2002 0.65 2012 0.98
2003 0.71 2013 0.99
2004 0.77 2014 1.01
2005 0.87 2015 1.03
2006 0.93
数据来源:根据2006年、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2][3]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前文已述,高等院校的建设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硬件、软件、师资等等因素都会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这也引发了学者们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担忧,并对高等教育质量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3.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认知解析
高等教育质量这一课题本身是多维度的,我国学者对这一课题的各个方面都有着自己的见解。
3.1高等教育服务对象的认识
高等教育一直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教育,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精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较早的高等教育也带有很浓厚的精英教育的成分。但自从1999年高校扩张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时代的到来,传统上高等教育承载的精英属性被稀释(王媛等,2014)[4]。任平泉(2007)[5]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应当由“精英教育”c“大众教育”组成,因而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就由“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质量构成。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应当有不同的质量观,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当确立自己的办学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定位与特色的前提下提高质量。
3.2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认识
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需要多重维度进行评价的,不能从某单一维度进行评估。蔡克勇(2008)[6]认为,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程度,是多样化和高质量的有机统一。然而社会是由多重复杂变量组成的,对于评估的维度方面,学者们观点略微有所不同。高等教育质量是由“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质量共同构成的(曲铁华,2004)[7],胡建华(2008)[8]也支持曲铁华的观点,但是在他看来高等教育质量最核心的考核指标应该是“人才培养”,因为只有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才能为“科研”、“社会服务”提供最基础。但熊茂芳(2006)[9]认为,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等特点;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视角应从学术、评价、政府、高校等视角进行界定,评价的维度要多于之前介绍的三个方面(“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 3.3高等教育质量执行的认识
从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改革与发展来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主体经过了从一元控制到多元管理的变革,政府、高校与社会相互分工与协调,共同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田恩舜,2007)[10]。
4.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以及解决
在任平泉(2007)[5]看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以下问题:①学生创新精神不足,②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③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不足。郭北昭(2003)[11]提出了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措施:①深化对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③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但是,为长期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要构建一个包括内部管理与社会外部监控在内的质量保障体系(龚怡祖,2004)[12],而且需要不断完善评估方案、改进评估方法、强化评估规范(刘振天,2007)[13]。
5.结束语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当然,高等教育质量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整体,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要整体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以整体、系统的思维处理好各种关系,采取多管齐下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A].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22.
[2]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EB/OL].http://
stats.gov.cn/tjsj/ndsj/2006/indexch.htm,2017-2-2.
[3]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EB/OL].http://
stats.gov.cn/tjsj/ndsj/2016/indexch.htm,2017-2-2.
[4]王媛,白华.当代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观构建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3):47-52.
[5]任平泉.高等教育多样化质量观[J].管理,2007,(2):19-21.
[6]蔡克勇.关于建构高等教育强国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8,(5):7-12.
[7]曲铁华、朱永坤.高等教育质量观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6)187:79-81.
[8]胡建华.高等教育质量内部管理与外部监控的关系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8,(5):32-37.
[9]熊茂芳.高等教育质量观述评[J].集美大学学报,2006,(4)7:79-83.
[10]田恩舜.从一元控制到多元治理:世界高等教育|量保证发展趋势探讨[J].新华文摘,2007(7):123-126.
[11]郭北昭.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树立及质量保证措施[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3,(24)5:85-86.
[12]龚怡祖.大学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系统的管理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5):81-85.
[13]刘振天.高校评估中的三个认识问题[J].新华文摘,2007,(23):127-128.
[论文摘要] 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面临着诸如国际化与本土化、继承与创新等多方面的挑战。其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是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难题,成为近年来教育研究热点。本文对有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并对处理二者关系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公平与效率是高等教育追求的两大目标,是教育史上永恒的话题。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一直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两难抉择。笔者基于“中国知网”五种数据库通过梳理文献发现,谈论焦点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及对二者关系的处理方面。
一、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的回顾
对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学术界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进行了研究。
1.基于理论视角的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
一是对立说。此意见认为,公平和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非此即彼的交替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存在着资源需求冲突。提高高等教育公平水平,使更多的社会成员能够平等地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必然要求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而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当前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公平与效率就表现出明显的矛盾冲突;二是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存在着资源配置方式的冲突。一定时期,政府和社会所能提供的高等教育投入是有限的。按照公平的一般原则,应不分类型、层次、地区地在各种高等教育机构间平均分配高等教育资源,以使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都能平等地占有高等教育资源。但这样资源配置,又会使优质教育资源因得不到必要的重点支持而失去快速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而水平较低的高等教育机构却因“公平”而得到长期“保护”。按照效率一般原则,在资源配置上应加大向优质教育机构的政策倾斜,但这又进一步拉大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获得资源能力的差距,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现象。
二是统一说。此意见认为,效率和公平在本质上是统一一致的。效率提高有助于机会增加从而促进公平实现,社会公平也有助于提高效率,当人们亲身感受到公平后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关心他人互相帮助,从而会产生巨大的效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价值追求是公平,通过效率不断提高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
三是分立说。此意见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追求公平并不必然牺牲效率,追求效率也并不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公平与效率发生矛盾原因多由人们认识上的误区造成。高等教育领域公平与效率并非一对矛盾,其一,讨论层面不同。高等教育领域中公平主要是在社会学层面上谈,而高等教育效率主要是在经济学层面上谈;其二,影响因素来源不一。影响高等教育效率因素主要来自高校内部,而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因素则主要来自高等教育外部。
笔者认为,在理解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时不应简单视为对立关系,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1)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效率的方向与目的。提高高等教育效率,目的在于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同时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必须坚持公平原则。高等教育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为高等教育效率提高指明了方向,也是高等教育效率的目的。
(2)高等教育效率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前提和手段。教育是纯公共产品的理念导致教育由政府垄断供给,而财政不足必然出现教育供求资源配置失衡。从“教育服务产品”来看,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一个人接受教育必然排斥他人接受教育。
2.基于实践视角的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从实践角度即实践中如何处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一些学者指出,在教育资源有限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矛盾是存在的。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对改革与发展问题一般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优先”也应当“适度”,首先,要“兼顾”而不是不顾,效率优先要兼顾公平。其次,要根据进程及时调整政策。政策调整不仅是为了避免矛盾激化,而且是为了寻求更高层次上公平。
第二,公平优先论。一些学者认为,无论从实施《教育法》依法办教育角度出发,还是基于社会公平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发展这一教育的基本目标,实现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公平应始终是我们在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时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
第三,效率与公平的兼顾论。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政策导向正确调节有利,就能够使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产生共生效应,达到二者兼顾目的,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得以共生,存在着三个主要基本条件:一是市场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基础机制;二是政府成为促进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共生助推装置;三是高等学校自我规范成为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共生的重要条件。
第四,分层认识论。有的学者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在不同层面上分别对处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进行探讨。宏观层面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以国家整体教育事业为背景,将高等教育置于整个教育事业中,探讨有限资源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等之间的分配问题。即高等教育应该占有多少资源是公平的,是符合整个教育事业有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效率与公平”在宏观层面上,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在中观层面的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以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为背景,针对高等教育领域内而言,所指问题主要涉及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如何利用和配置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需求,才符合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效率与公平”在中观层面上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微观层面的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不再涉及教育资源配置,而是具体到高校的管理教学过程。在微观层面“公平优先”是应该的选择,而效率是兼顾还是同时达到高效有赖于学校具体改革方法和管理以及教学技术。
上述观点可看到,对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学者们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教育追求的是高层次公平和效率,只要效率不要公平或只要公平不要效率都不是社会主义。当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发生矛盾时,为实现公平而置效率于不顾或为追求效率而牺牲公平都是不可行的,在处理二者关系时,我们应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应政策。
二、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中的不足
通过对近年来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文献总结,笔者发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存在如下方面的一些不足:
1.实证研究不够
在研究方法上理论探讨多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若不知道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和公平现状,提出的观点又怎能有说服力?对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讨,但是作为一个现实问题理论探讨需要以实证研究为依托,这样提出的观点才经得起推敲。
2.研究未能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特点
探讨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需要从高等教育中具体问题出发,而且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实现高等教育效率和公平。
3.高等教育效率研究不足
在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中,关注公平问题较多,而对高等教育效率问题关注研究不够,要重视研究和提高高等教育效率问题。因为一方面,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有着巨大需求,对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功能有着强烈呼唤。加强效率研究用有限教育资源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创造更多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研究过分偏向经济学视角
关于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相互关系,在高等教育领域内争议颇多,原因是大家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最重要原因,还是对公平和效率两个术语内涵的不同理解甚至是误读,笼统地谈公平和效率不可能有个确定的内涵。高等教育公平应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同样其效率也应包括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因此,只有从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对公平和效率进行考察,才能澄清两者关系不能偏废其一。
5.把握二者关系时过分强调绝对性
高等教育公平只能是一种相对公平,但多数研究对二者都侧重于绝对性,因此导致二者完全对立。事实上,因为高等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公共教育资源,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一种弱相关关系。
三、总结
目前,在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不论是探讨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本身,还是探讨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现状,最终目的都是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处理二者关系时,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上,我们更应重视统一的方面力求缓和矛盾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不是简单对立关系,二者处于一种动态均衡状态,我们应用联系、发展、辩证观点来分析认识二者关系,并把这种复杂关系作为制定教育政策制度的合理性支柱和现实基础,同时,从影响二者诸多因素出发动员社会各届多角度、多途径促进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实现。
2.与经济领域不同,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有其自身特殊性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面向每一个儿童,教育机会应是一种“赠予性机会”,义务教育演变成追求效率的阶段是完全背离义务教育宗旨。因此,义务教育阶段应坚持公平第一的价值标准。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由于中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机会是要靠个体自身努力和能力争取来竞争性机会,也就是说,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平与效率的价值至少应并重,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事业健康、有序、高效、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效率对高等教育效率影响不容忽视
初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基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尤其是基础性、普通性和理论性教育,具有周期长特点社会功能具有明显迟效性。办教育绝不能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是不符合教育社会功能的特点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没有义务教育的效率就没有高等教育的效率,也没有整个教育的效率。
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学者们的观点都有其道理,也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制度作基础。我国在处理二者关系时,要结合实际,特别是在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前提下,我们要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7-13.
[2]李朝晖.论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j].江苏高教,2003,(3).
关键词:法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提出
1973年美国当代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在比较分析美国和欧洲(主要是英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大体分为三阶段:高等教育入学人口占适龄人口的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阶段;超过50%为普及化阶段[1]。但5%、15%和50%并不是绝对的临界点,各国应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所关照的不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问题,而是规模扩张引起的教育制度与环境的变化。
二、法国高等教育进程
(一)法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
19世纪末的改革使学生进入大学的数量快速增长,1886~1905年的这20年间增长速度达到180%,截至1905年大学生人数已达到31514人[2]。进入20世纪,法国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二战结束(1945年)到第五共和国初期(1958~1968年),高等教育获得迅速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1945~1970年的25年间,大学生数量增加了7倍,大学教师的数量增加了6倍;教育经费也在1958~1967年的十年内增加了3倍;此外政府还新建、扩建了40多所高等专科学校[2]。据统计,1980年在校大学生人数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7.4万人[2]。90年代以来,在校大学生人数持续上升,1993年达到206.7万人。此后,在校大学生人数一直保持在200万人以上[3]。有资料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法国的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已达到26%。
(二)法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构成
1.双轨制的类型结构。法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大学与大学校并行200多年的“双轨制”,而大学和大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办法、培养目标和学校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4]。①大学。大学规定凡持有高中毕业会考及格文凭者均可以注册入学,入学后接受方向指导,再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4]。大学一般是设置神法文医理五个学院的综合大学,全部属国民教育部领导,主要任务是培养教师和科研人员,着重基础和理论教学。大学是科研的重要基地,教师的法定工作职责便是科学研究。大学课程的设置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无疑使法国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更能适应和满足社会的要求。②大学校。大学校招生极其严格,先从高中生中择优进入大学校的预科,两年预科成绩合格者再通过难度很大的入学考试才能进入大学校,之后还要进行专业的培养训练。法国在工业、国防、经济、管理、农林、畜牧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由大学校培养[4]。大学校招生数量很少,在校生只占到全国高校学生总数的10%左右。有些大学校属国民教育部领导,有些属政府各业务部门领导,还有些属教育部和业务部门双重领导。法国的双轨制是其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大学注重科研、课程设置符合社会需要、教师地位和水平高、对私立大学管理严格;大学院招生严格、竞争激烈、注重基础、多科培训、强调实践。法国“双轨制”的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在扩大教育规模的同时,也保证了教育质量。2.阶段性的层次结构。法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是与多层次性联系在一起的,其层次结构表现为三级体制,不同类型学校的层次结构具体表现如下:①大学教育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两年,进行基础理论教育,考试合格后获得“大学普通教育文凭”,之后学生可进入第二阶段继续学习。第二阶段为三、四年级,接受专业基础教育,为从事科学研究或就业做准备。本科毕业后要想进一步深造,经过申请并获得批准后,可进入大学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的第一年有两种选择,一是攻读深入学习文凭,这是研究工作的准备阶段,主要学习理论和方法教育。另一种选择是攻读专业深造文凭,这种文凭以就业为主,职业性较强。②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层次结构:第一层次是短期技术大学,学制两年,毕业时获得“大学技术文凭”。第二层次是大学校,学制五年,毕业时获得工程师文凭。第三层次,大学校学生如欲做研究,第五年时可以同时修习“深入学习文凭”,毕业后用二到三年的时间写工程师博士论文,答辩通过后可获得“工程师博士”头衔。法国高等教育各个层次之间虽然有严格的界限,但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互相转学。这种多层次的高等教育结构,既利于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实际需求,又能使学生按照自身兴趣和特长做出选择,增加学习和就业的机会。3.多样化的形式结构。除了常规的高等教育形式外,法国的业余高等教育也非常发达。夜校、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遍及法国各地。业余教育利用高等学校的场地、设备、师资等资源保障了教学质量。多形式、多途径办学是法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又一特色。综上所述,自19世纪以来,法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逐步实现了大众化阶段要求的15%的入学率。但大众化目标的完成,绝不仅仅是数量上的达标,还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的保障,也就是要求高等教育在结构上能优化配置,功能上能促进经济发展,课程上能满足社会需求。在大众化进程中,不能把规模发展和结构发展割裂开来,单纯的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二者应是并驾齐驱、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三、法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
(一)政府的重视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1.法律保障。法国历次教育改革均有法律推动,避免了改革的随意性,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大革命胜利不久,法国就于1793年9月颁布了《公共教育组织法》,要求关闭当时所有学术保守的传统大学,创建了一批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确立了法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基本模式[2]。拿破仑主政时期于1802年5月颁布《国民教育计划》,标志着拿破仑中央集权教育制度的开端。1808年颁布《大学组织令》,形成了法国现代大学的基本模式,确立了沿用至今的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拿破仑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法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改革,使法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1896年7月颁布的《国立大学组织法》使第三共和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走向,还以法令的形式推动了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至此,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机构均在法律上被确立下来。二战后,为促进法国教育的恢复与发展,法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计划、法律推动高等教育改革。1947年实施朗之万瓦隆计划,其教育民主化思想对战后法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依据。以1968年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为依据的高等教育改革是1896年重建大学以来影响最深的一次改革,在战后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的任务、性质、办学原则、组织机构、师资队伍及改革实施等内容[5]。2.教育支出。从70年代末,法国教育经费开始超过国防预算。80年代,教育经费占到国家预算的17-18%。90年代,教育经费从占国家预算的18.3%增长到37%,并一直保持增长势头。1998年,法国教育经费达到5920亿法郎,在校生人均教育经费达44900法郎。进入21世纪,法国启动新千年计划,又为大学增加了450亿法郎投入[3]。教育经费的持续增长,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增加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保证大众化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法国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教育优先发展的国策。
(二)优化的高等教育结构是大众化的有利保障
1.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层次合理。法国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和大学校两种基本类型,前者注重普及知识、后者旨在培养精英,二者相互竞争、相互补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双轨制”高等教育体制。60年代中后期,法国创立短期高等教育,包括短期技术大学和高级技术员班,提供面向市场的高度职业化课程,有力地促进了法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6]。总之,开放民主的大学、培养精英的大学校、培养高级技术员的短期高等教育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构成了法国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制,满足了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2.高等教育学科广泛、注重实践。法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广泛、课程多样,既有长期课程又有短期课程,既开设普通课程又开设职业化课程,还区分应用性和研究性的培养训练。法国是颁发文凭种类最多的国家,其高等教育体制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了多种选择。法国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环节,其中大学校的实践教学最具特色,每年都会为学生安排实习内容,最后一年学生基本在企业中度过。理论加实践的教育模式利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培养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祖林.美英法日四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践途径比较及启示[J].石油教育,2009(6).
[2]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84.
[3]王丽华.法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对我国的启迪[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
[4]李爽秋.法国高等教育结构[J].贵州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的步入大众化阶段,对高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资源短缺一直存在矛盾,优化资源配置和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将会有效地促进高校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其已经像高等学校中延展,但是从相关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把高校旅游作为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手段研究还少之又少,并且只是将高校旅游简单的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一种方法,没有意识到高校旅游的合理发展对高校的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试图从高校旅游视角下来对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研究。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高校旅游;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6007602
1 相关概念
1.1 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率
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在向高等教育投入一定资源后所创造的价值相对于投入资源的多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无形投入等,人力投入主要包括学校中所有的教职员工;财力包括国家及地方的财政拨款、学费、社会(企业、个人和团体等)对高等学校的投资及捐赠以及学校的自谋收入等;物力的投入有学校的固定资产、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教学仪器设备等;无形投入主要有学校的社会形象及知名度的塑造等。高等教育的产出主要指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数量、科研成果以及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等。
1.2 高校旅游内涵
1.2.1 高校旅游的含义
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高校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特色旅游方式,近些年备受学者的关注。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高校旅游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如今关于高校旅游的内涵主要有:金世胜(2000)认为:“高校旅游属于新兴的特色旅游,是以高等学校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灵魂,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文化旅游”。白戈、徐朝霞(2006)认为高校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其旅游目的是高等院校尤其是著名的高等院校。徐凌(2000)用校园旅游的概念来予以表述:“校园旅游是指以名牌大学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资源开发与利用,吸引旅游者前来参观、旅游和学习。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着重于旅游者精神层面、知识层面上的满足”。根据以上一些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虽然高校定义的具体内容不同甚至名称不同,但本文认为高校旅游的实质就是指把高等学校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一种旅游方式。
1.2.2 高校旅游特征
关于高校旅游的特征研究有以下几种观点:顾筱和(2005)认为我国高校旅游具有旅游资源独特、投资回报率高以及旅游主体相对集中3个特征。成梁(2005)提出高校旅游具有教育性、时间性、新奇性以及针对性4个特征。闫红霞(2006)认为高校旅游具有时间选择季节性、文化消费、旅游主体多化化3个方面的特点。
2 高校旅游的意义
2.1 真正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从总体上来讲,高等学校具有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功能。也意味着高等学校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还肩负着为社会服务即提供必要的社会教育的任务。那么,发展高校旅游就可以使更多的社会人员走进高等学校中,接受大师们的尊尊教诲、利用高校精密的仪器设备、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以及再一次受到高校浓厚的人文气息的熏陶。从而,在发展高校旅游的同时真正实现了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对整个社会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2.2 充分利用高校资源
近些年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世界银行也对我国部分高校的仪器设备、实验室以及教学楼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其使用率还不到60%。我国教育部调查发现,仪器设备使用率不到80%,一些精密并且价格高昂的仪器设备使用率60%以下,一些贵重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不超过15%,并且教学楼及实验室的利用率仅仅为60%。特别是在学校假期期间,高校的一切教育资源大部分都是处于闲置状态,不能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发展高校旅游,就可以使高校的教学资源能够合理的对外开放,避免高校资源的浪费,提高高校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和补偿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所以,高校的招生规模日益的扩大,导致高校的教育经费越来越紧缺。发展高校旅游,可以为高校带来直接的旅游收入和一些捐款、捐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办学经费。将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学校建设中去,从而可以促进学校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2.4 提升高校的形象和知名度
高等学校想要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一定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及提升自身的知名度。良好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就是高等学校宝贵的无形财富,其能使更多优秀的莘莘学子为之向往,得到社会的更多认可,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创造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已然成为旅游者的“朝圣”之地。通过发展高校旅游,更好的塑造学校的品牌形象,让社会更全面的了解高等学校,是高等学校进行自我宣传的有效方式,从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学校在社会当中知名度以及提升自身的整体形象。
2.5 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和专业实习场所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是收费制度,所以高等学校中家庭贫困的学生的问题一直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据调查显示,高校中贫困生约占15%―30%,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约占8%-15%。所以大部分高校会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工作机会,调查显示,工作可选择的岗位很少,并且大多数是需要体力的工作(如食堂收碗筷、打扫教室等),并且稳定性很差,从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多的问题。开展高校旅游,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的机会,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实践能力。
同时,高校旅游组织可以作为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的理想实习基地,各项旅游活动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都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独立完成。这样,就可以使旅游管理这样实践性特别强的专业的教育能和实践仅仅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去掌握理论知识,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3 高校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高校旅游得到相应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其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认为其主要问题包括:
3.1 思想观念滞后
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对促进高校旅游发展的主观意识严重缺乏,一些学校坚决反对高校中引入高校旅游,但是多数高校是持观望态度,任由高校旅游“自生自灭”的自由发展,高校缺乏对高校旅游发展的管理,导致了高校旅游的无序发展状态,如今,高校旅游中大多是以散客旅游为主,而其旅游也是以观光为主,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不能充分发挥出高校旅游的特点,不能够使高校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
3.2 可能影响教学科研秩序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为了保证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高校需要安静、幽雅的环境,大量游客的涌入可能会对日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也给学校的治安方面带来隐患。同时,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可能会造成校园交通的拥堵,并且,游客层次参差不齐,许多游客乱废弃物、践踏花草以及乱刻乱画的行为可能会破坏校园的环境。
4 相关建议
4.1 转变观念,重视高校旅游
高等学校必须认识到高校同时肩负着提供社会服务的职责,此外,发展高校旅游,既可以使高等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也可以使得高校获取额外的无形和有形的收益,同时,又可以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人才,对学校和社会而言都可谓是“双赢”。并且,高校旅游是在旅游市场日趋完善的基础上逐渐兴起的一种特色旅游方式,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伴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增加和问题的程度日益严重,开发高校旅游已成必然。高等学校一定要充分意识到高校旅游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接受并支持高校旅游,这样才能打破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的“瓶颈”。
4.2 政府主导多方合作的开发模式
从前面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促进高校旅游健康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配合。
政府需要明确高校旅游发展的方向进行整体的规划,并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从而促进高校积极主动的发展高校旅游;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有利于高校旅游发展的管理模式,如在时间方面,可以制定各种假期的开放制度(如校园开放日、寒暑假、黄金周等),在空间上,可以尽量的将观赏区域和教学区域隔离开,避免影响教学秩序;在管理上,可以设立专门的高校旅游管理机构,保证教学与高校旅游的发展两不误;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高等学校的高校旅游发展潜力与其进行深入的合作,打造不同品牌的高校旅游,实现高校资源的最大化合理使用。所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方合作的开发模式对高校教育资源的利用和高校旅游的充分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金世胜.高校旅游开发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2]白戈,徐朝霞.重新定位高校旅游[J].中国旅游报,2006,(07).
[3]徐凌.论校园旅游[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4]顾筱和.发展高校校园旅游刍议[J].江西教育科研,2005,(4B):36.
[5]成梁.从高校管理角度看高校旅游的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4):2831.
[6]闫红霞.高校校园旅游经济的客源市场开发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5B):153.
[7]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8]李福华.高等学校资源利用效率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张敏,唐任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理论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5).
[10]张雅婷.高等教育资源运作现状根源分析[J].科教论坛,2007.
[11]刘亚荣.我国高等学校办学效率评价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1,(4):3136.
[12]马陆亭.试析国高等教育投入制度的改革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6.
[13]杨洋.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
[14]司林波,唐学庆,赵悦.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科技与管理,2009.
[15]谢友才,胡汉辉.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效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3741.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他受到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他认为,宇宙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因为资源耗尽而毁灭。唯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实现宇宙飞船内的资源循环。
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可以概括4R原则。一是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Reduce),即在投入端实施资源利用的减量化,主要是通过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二是产品生产的再使用(Reuse)原则。强调在保证服务的前提下,产品在尽可能多的场合下,用尽可能长的时间而不废弃。三是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指在材料选取、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产品使用到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实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毒化和资源化,实现再循环。四是再思考(Rethink)原则,就是不断深入思考在经济运行中如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化。
传统的循环经济理论主要侧重于自然资源的循环,主要研究的是工业循环经济。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类进入到了一个以智能经济、知识经济为主流的崭新社会,信息资源的占有量和使用成为界定财富的最新标准。至此,资源的内涵与外延已由传统的自然资源范畴扩展和囊括到能够为人类利用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三大系统。
高等教育属于服务性行业。我国的高等教育既具有社会资源系统的属性,又具有经济资源系统的属性。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因此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同样可以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目前,还没有学者专门研究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我国高等教育行业的发展。循环经济理论指导的高等教育称为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其具体内容就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循环经济原则,目的是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同样具有4R原则。减量化原则(Reduce),就是以尽量少的资源投入和消耗,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各种资源,实现高等教育投入效益的最大化;再使用原则(Reuse),强调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使得投入的高等教育资源能够实现最大效益。同时,尽力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再循环原则是指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监控,从市场调研,专业设置,到教师配备,教学设备的完善,教学计划的指定,全过程都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这种浪费一方面包括高等教学所投入的各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资源的浪费;再思考原则(Rethink),就是不断深入思考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及时调整战略,不断创新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在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二、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的《2005至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49位,较上年下降了3个位次。(9月26日《国际金融报》)。我国的全球竞争力排名连续3年下降,这和我国的高等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缺少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2005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指出,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中国位居第四,仅排在俄罗斯和印度之前,属于第三层次,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人才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人才队伍、人才投入、人才产出和人才环境四个方面的要素。根据这一体系,中国的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队伍上,而在人才投入和人才环境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在人才队伍上的优势主要来自于中国的人才潜力,得益于中国劳动力数量巨大、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可以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使用环境,有效地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第二,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一方面是教育投入不足。目前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与本国GDP比值约为6.2%,发展中国家约为4.0%,而我国近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率,不仅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入力度相比亦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资源浪费也很严重,没有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率。在校内资源方面,表现为很多地方不顾地方实际,建设大学城,专业设置方面贪多求全,有经验的教授上课的很少。学校的产品——培养的人才资源方面又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指出,我国人才浪费严重,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第三,有利于缓解上学难、上学贵的情况。据测算,普通高等院校一般专业每年生均成本一般是在10000~20000之间,而财政拨款、学杂费等收入来源生均收入只有7000~11000元,还有一定的教育成本无补偿来源。现在,很多大学生上不起大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费太贵。统计表明,每个大学生每年学费在5000元左右,加上住宿费用、生活费用,每年不少于10000元。而去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却不到3000元。同时由于高等学校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出现经费短缺,这使得乱收费问题日益严重。2006年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教育乱收费。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可以大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可以减轻学生负担。三、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的策略和措施
一是在投入层面,完善高等教育投入结构,要挖掘新的投资渠道,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投资渠道,继续大力提倡多渠道办学,要加大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首先要充分发挥国家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加大投入的规模,提高投入效率。有学者提出,改革国家对高校投资拨款体制,实行模拟资本金制度。资本金制度的一个中心内容就是资本金的保值增值。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根据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规模、历史投资水平等因素,确定一个资本金的投资基数,每年以此基数为基础,再经过对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的考核结果,确定以后对各个高等院校的投入比例。可以结合教育部各个普通高校进行的教学评估进行,以此作为今后对高校投入的重要依据。此外,应该倡导多渠道投资,吸收社会资金和外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来源,如发行教育债券、发行教育彩票、设立教育基金、用调节税收的手段鼓励向教育捐资集资、吸收外资等。现在为止,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未对外资开放,其它社会力量办学还存在各种障碍。为此,应该尽快出台科学有效的措施,给各种资源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提供便捷渠道。
二是在资源使用层面,要加强教学教育改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改革目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体制,主要取决于高校内部的分配与管理机制。近几年高等教育在巩固成果、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尝试,但在现行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下,高校各要素(教学、科研、后勤、基建、校产、行政办公、人员费用)的运作和资源占用与传统机制没有本质的差别,缺乏效率考核和导向,没有制度创新的激励机制,高校内部争资源,市场经济意识淡漠,无成本概念的现象比较严重。统计表明,高校内部资源真正用到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比例不高,很多资源被行政费用、人头费用挤掉。因此笔者认为,第一要精简机构,特别是一些行政服务型机构,严格控制人数和经费总额。第二将有限的经费向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倾斜,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高级职称的教师投身与教学与科研第一线;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重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第三在资源的投入方面应该有科学规划。使得投入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率,各个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特点,结合市场情况进行专业设置,避免贪多求全的情况发生。改变那种“校园越大越好,学生越多越好,专业越全越好”的落后观念。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严格监控,对于不顾自身具体情况的盲目扩张行为应该坚决制止。
三是在资源循环层面,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力争使得现有资源发挥最大效率。高等学校的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高等学校本身具有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硬件包括校舍、运动场地、图书馆、实验室等,软件包括师资队伍、声誉、学校文化等方面;第二类是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资源,这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对于第一类资源,应该在充分调研基础上,进行资源配置机制改革。鼓励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在平等协商基础上,高校之间共用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可以在不同高校间选课,学分互认,鼓励教师到不同高校兼职,兼职收益归己,同时鼓励学校和社会资源共享,学校可以与社会协作,进行课题研究,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对于第二类资源,也就是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资源的循环。全社会应该树立大人才的观念,从全社会的角度认识人才所发挥的作用,避免人才浪费。为此要加强配套制度改革,要取消户籍限制,使得户籍制度不再成为人才流动的障碍。目前虽然各地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但是离理想的户籍制度还有很大距离。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到一些非国有、小型企业、农村工作,主要是户籍制度的问题。在这方面应该加大改革的力度,以更科学的户籍制度推动人才合理配置。要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鼓励人才自由流动。在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的实践中,要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向农村流动、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方向流动,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价值。
四是再思考层面。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因此,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不断思考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应该大力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办学理念,结合我国实际,经过不断思考和探索,摸索出适合我国特点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绝不能照抄国外的经验。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方式应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科学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科学地发展,为经济社会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新平.创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学改革[J].南昌高专学报,2005(1).
2、刘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3、陈治亚,孟祥泰,左惟,刘奇伟,龚北辰.从制度视角论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J].现代大学教育,2006(2).
4、刘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5、管德明,秦旺锋.高等教育多渠道投入方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6、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053-02
一、研究意义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消费作为启动内需、摆脱通货紧缩的一支生力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教育消费问题的不断增加,有关高等教育收费问题、高等教育公平问题、高等教育投资与融资问题、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家庭作为高等教育消费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对其研究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中农村考生人数首次超过城镇,农村家庭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需求群体。同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研究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对制定适应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教育政策、学费制度以及支持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现状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10年全国高考的报名人数为946万,比2009年1 020万的考生数减少74万。戴家干表示,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按毛入学率计算的适龄入学人口数量在逐年下降。但同时,农村参加报名考试的人数还在进一步上升,因为在广大农村,上大学仍然是农家子弟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据预测,今后几年,中国适龄入学人口数量仍将不断下降,高考考生人数持续下滑。在未来的数年内,接受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群体将集中在农村,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学生比例也会相应扩大。这就意味着农村家庭将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需求群体。
1.学费及住宿费的不断攀升严重影响了中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的支出能力。近年来,高校学费在不断攀升,而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却相对缓慢,同时,由于物价上涨过快,高校学生生活费不断提高,这就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支出成本与农村居民支出能力的矛盾凸显出来。
从表1可以看出,1990年中国高校学费及住宿费为200元,占农村年人均纯收入的29%,对农村家庭来说负担很轻;到1997年上升为约2 300元,对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 090元来说占到了110%,可见,一个劳动力还供不起一个大学生;到2000年,学费和住宿费涨到约4 300元,而农村年人均纯收入却涨得不快,仅2 253元,农村供养大学生的压力也比1997年再次大了许多;到了2005年以后,学费基本上处于比较持平的状态,随着农村年人均纯收入的较快增长,供养大学生的压力也相对减小,但到2009年,学费及住宿费也占农村年人均纯收入的116%。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学费及住宿费,农村家庭是存在一定的承受压力的。这也表明,中国现阶段高校学费及住宿费与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之间存在着矛盾。
2.物价上涨影响中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的支出能力。
从表2可以看出,1997年中国食品类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0.2%,这一年的物价处于一种比较平稳的状态;然而,到2007年中国的食品类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12.3个百分点。这个数字对普通居民来说意味着在有限增长的收入面前,家庭的生活开支增长了许多;到2008年,食品类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了14.4个百分点,成为近年来涨幅最大的一年。虽然大学食堂有国家的补贴,但是大学生的伙食费还是比从前高出了许多。这就加大了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的压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7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6.5%,创下37个月的新高。然而导致物价上涨过多的主要原因还是食品类价格上涨过多。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8%,影响价格总体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占物价上涨的2/3。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6.7%,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46个百分点,占整个涨价因素的22.5%。物价、特别是食品类价格上涨了,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就增加了。加上现在每个大学生电子产品的费用,供一个大学生的费用越来越高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的支出能力。
3.城乡发展差距影响中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农村基础薄弱,城乡发展不平衡,要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愿望,我们还应当不懈努力,加快步伐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在逐年提高,但是很明显,城乡差距非常大。1997年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 160元,而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为2 090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47倍;到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 493元,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为3 255元,可见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年人均纯收入的3.22倍,城乡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到2009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 175元,是2005年的1.64倍,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5 153元,是2005年的1.58倍;可见,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更快,城乡居民的发展差距也就更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近年来中国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随着教育支出的逐年加大,农村家庭的孩子要和城镇家庭的孩子接受相同的高等教育,就要付出相同的代价,然而很明显,农村家庭的支出能力远远低于城镇家庭。所以说城乡发展差距是影响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的重要因素。
三、调控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的对策
1.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完善农村家庭资助体系。首先,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坚决杜绝某些高校乱收费的现象,增强教育收费透明度,制定完善的财务制度,加大高校收费制度的管理,规范高校收费行为,做到切实维护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同时,各高校应当自我约束,认真做好收费公示工作。其次,应当完善农村贫困家庭资助体系,加大助学贷款力度,坚持经济支助,保证每一位被录取的农村大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对特别贫困的农村大学生进行学费减免,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
2.积极应对物价上涨过快问题。面对物价上涨过快对高校学生伙食费问题,应当分析物价上涨过快的原因和特点,找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努力保障食品类商品的生产和流通顺畅,降低食品类产品的流通成本,切实制止物价上涨过快,稳定价格总水平。加大对高校食堂的补助,削减物价上涨对高校食堂商品价格的影响,对农村困难学生加大补贴力度,使广大农村家庭的孩子不至于因为学校伙食费的问题而不能顺利地完成学业。
3.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第一,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体制创新,为农村减贫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第二,强化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努力促进经济增长,为农村减贫和发展创造基本动力;第三,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战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第四,采取有效措施,扶持特殊群体。同时,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着力在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上取得突破,推动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总之,就是做到让每一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平等地接受优质教育,实现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K].
[2] 黄金焱.黄冈市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调查研究[EB/OL].中国知网,2008.
[3] 高考考生人数大幅下降 录取率或增7%压力仍不减[EB/OL].中国新闻网.
[4] 6.5%,7月份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下37个月的新高[N].人民日报,2008-08.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历史研究方法;多学科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史
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相关事物发展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整理,从而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和现在并预测其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实质在于探求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该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高等教育历史研究方法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提出研究问题
首先,在进行高等教育历史研究时,应分析研究课题的性质、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有关的资料条件。这里应指出的是,不是任何问题都可以无条件地使用历史研究法,所以要权衡必要与可能。
这里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第一,史观同史料的关系
处理好教育史观同教育史料的关系,是为了坚持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和党性的统一。建国以来,史学界在史观和史料孰为重要的问题上展开了争论。我们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即以史料为基础,以史观为指导,首先是掌握史料。
第二,教育同政治经济的关系
教育是历史的产物,受当代政治经济的制约,只须有共同的历史背景,不同国家或教育家,也会产生同样或类似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观点来。如孔子提出启发式教学,古希腊哲学家也同样提出过。近代西方国家先后出现普及义务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也都为了服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但是各国教育史告诉我们:教育对促进政治经济发展有反作用。英国曾经是世界产业革命的策源地,一变成为"世界工厂",执世界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的牛耳,但仅仅一百年光景,欧洲大陆的德国赶上了它,美国更是后来居上。原因之一是英国没有让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像古老的剑桥和牛津大学还作为培养绅士和牧师的场所,而游离于技术革命之外。相反,美国抓住了教育,把智力投资同经济投资紧紧联系在一起。美国经济史学家福克纳在《美国经济史》一书中总结说"我们不可能做到准确估计教育对工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但可以肯定说,这种对人的投资是在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提供有技能的劳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广大教师智慧同教育家个人贡献的关系。
一种教育经验的传播和理论的建立首先要看到它是广大教师智慧的结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是并非无视教育家个人的作用。一种朴素的教育经验,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有的人则不能?正是在这个角度上,我们肯定孔子、夸美纽斯是卓越的教育家。
第四,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同特殊规律的关系。
教育发展过程有普遍规律,也有其特殊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经历着五个阶段。这是一般规律,从而决定了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模式。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各民族国家有其自身的历史特点,又决定了各个国家民族教育发展的不同模式。即使在同一个民族国家,处于同一个社会形态,而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政治体制的不同,也决定了教育形态的各异。古希腊的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教育体制就不一样。
二、搜集史料
三、对史料进行鉴别、评价
因为搜集史料和对史料进行鉴别评价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所以放在一起说。
教育史料中包括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第一手材料是指从过去保留下来或者目睹或参与了某个现象的个体为记述该现象而创造出来的信息源(如日记、歌曲、地图、一组测验成绩)。在历史研究中,几乎任何一个物件或口头叙述都可以成为第一手材料。 主要有:
(1)文本和其他媒体,文本材料是历史研究最常见的一次文献类型。
(2)口述史。在许多文化中,人们用民谣、传说或其他口头语言形式为后世保留过去事件的记录。
(3)遗物。
(4)定量材料,人口普查记录、学校的预算、上课出勤记录、教师的成绩登记表、测验分数和其他数字数据的汇集都可以为历史研究者提供有用的资料。
第二手材料:是指某个文件或其他类型的记录信息(如录像带),其中作者讲述了某个自己不在现场的事件或情形。第二手材料的作者叙述依据的是目睹过事件或参与了事件的个体的描述或记录。
教育档案总的说属于第一手材料。档案具有两重性:首先是它的原始性,再则是它的记录性。它是历史的产物,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历史上也曾经有过伪造立档单位档案,即档案赝品,应用者要善于鉴别、决定取舍。由于教育问题总是同当代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相联系,所以研究教育问题,除了查阅教育档案,也要查阅与教育有关的其他档案,既要看正面的档案,也要看反面的档案,使问题研究更加客观、全面、深入。
静态的史料固然重要,动态的史料也不可缺少,这就得进行调查、考察、参观、访问。一种教育史实,往往档案中看不到,需要向当事人了解,从他们现身说法中,取得第一手材料。电影纪录片、电视和教育卫星也是动态史料,而且是最生动、最能反映历史真实的动态史料,因而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四、对史料进行分析、解释
(1)历史分析法。所谓历史的分析方法,是通过整理,排比史料,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中分析和清理出发展线索,明确其内在的相互关系或因果和关系,论定问题的是非。也就是说,历史分析方法是以观念的形态再现历史发展的自然过程,其特点是丰富性。直观性和具体性。
(2)逻辑分析法。历史研究,必须遵循形式逻辑规范,以它作为定义,推论和判断的一般程序,逻辑的分析方法,正是指运用逻辑学方法去认识研究历史山的教育问题
(3)阶级分析法。在研究教育家的思想时,因为个人是从属于阶级的,任何一个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活动,都离不开他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应当把它们联系起来考察。
一定的教育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因此对教育制度,也要做具体的历史分析
(4)顺向考察和逆向考察方法。教育发展过程具有两种历史联系:一是从既往的事实探究教育理论和实践所产生的原因。二是从往后的事实探究教育理论和时间所引起的结果。在方法上,前者应用顺向考察,后者则应用逆向考察。
但是过去我们都习惯于应用前一种方法,而没有或减少用后一种方法。实际上这二者对于解释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是必要的。因为任何时代建立的教育制度,或孕育的教育思想,由于历史和阶级限制,它的全部性质、内容及所发生的作用,它所蕴藏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才能呈现和暴露出来,从而据此作出合乎实际的判断。
(5)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方法
教育发展经历着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些过程包含纵向的和横向的两个方面。为要揭示这个发展规律,就得应用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方法。
作为一对矛盾运动,所谓纵向研究,就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引起教育制度、内容等的更迭,它的表现形式是从低级状态过渡到高级状态,而所谓横向研究,就是指,在教育制度方面,它同政治经济体制的相互关系、本国同外国教育的相互关系;在教育思想方面,它同当代哲学、政治和伦理思想的相互关系, 它的表现形式是从分散状态过渡到整体状态。
五、形成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李文兵.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的历史研究探微.现代教育科学,2010,3.
[2]王守义,畅饮婷.历史研究方法短论.晋阳学刊,1990,2.
[3]高时良.教育的历史研究方法述略.教育评论,1985,5.
[4]林伟.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史学发展初探.教育学报,2009,4.
[5]邓佑玲,杨阳.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研究.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3.
[6]王飞,张宝昆.高等教育史研究中历史真理与历史价值的统一.教学研究,2006,11.
[7]李均.开拓历史通往现实之路--潘懋元先生在高等教育史研究上的建树.教育发展研究,1999,3.
档案学教育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促进我国档案学专业教育更好的发展,文中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出我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现状,并归纳出当前教育的几点不合理之处,同时对档案学专业招生规模、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以及教育方式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我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好。
关键词
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现状;建议
就目前我国档案事业建设而言,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可谓其建设的核心部分,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更是实现其建设目标的主要途径。在我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主要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为了培养出具有高素质、专业性强、能够满足社会对档案专业人士需求的高材生,我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在创建之初到发展至今历经了多次改革,呈现出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曲折趋势。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现状的文章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我国档案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档案学高等教育专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基本现状
1.高校开设专业情况。随着我国国家档案事业体系建设逐渐的完善,档案工作的扩大与发展,急需大批优秀的档案专业高等人才来推动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档案学科从无到有,从附属其他学科到独立,在档案学学科成立的几十年来,其中包括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档案专业本科教育发展至今的二十多年,已经逐渐步入到一个大规模、实质发展的阶段。就目前而言,我国共有34所高校开设档案学专业,开设硕士点高校26所,拥有博士点院校10余所。可见在短短二十年的发展时间内,档案学高等教育专业发展较快,其专业地位可见突出。在近几年来,拥有档案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平稳并无较大波动,逐渐进入了一个稳定、缓慢增长的阶段。
2.培养层次与招生情况。就我国高等院校来讲,目前档案专业高等教育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本科、研究生、博士三个培养层次。与欧美国家以硕士研究生层次培养为重点相比较而言,我国档案学专业更重视对本科生的培养,但由于档案专业属于冷门专业,很少为考生及家长所知道,所以在考生报考数量上一直属于较小规模,但数量逐年有所增长。同时,由于档案专业具有的高就业率、考取难度小、竞争力低等优势,不少该本科专业或非本科专业学生选择考取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所以研究生数量也稳中有进,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档案学专业在向重点培养研究生方向转型。拥有档案学专业博士点高校数量在近些年也有所增长,社会与高等院校对档案学学科的发展重视程度都有所提高。
3.师资力量现状。据相关文献分析,各高校档案学专业教师规模相对稳定,数量增长缓慢,这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各高校的发展规模,也与各高校的招聘标准有关,招聘门槛过高与高学历人才偏少这一矛盾可能是造成档案学专业引进师资缓慢的主要原因。随着近年来,具有博士资格的高校逐渐增多,这也意味着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将会大幅度提升,并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档案学学术研究方面,档案学专业高校教师是主力团队,也是档案学发展方向的领头人。
4.课程设置情况。档案学专业发展至今,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了适应社会以及改变档案学专业学生的厌学态度,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也经历了几次改革。面对形形行业的兴起,档案形式、种类与载体趋于多样化,这就使得社会对档案学专业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逐渐提高。目前,我国档案学专业课课程体系一般由四类构成,分别是档案学基本理论与档案事业类、档案管理基础类、现代档案管理类与历史档案管理类,在这四类方向书目中挑选6—8门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主要有《档案学概论》、《中外档案事业史》、《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文献编撰学》、《外国档案管理》等课程。在这一基础上,各高校还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开设相关课程,由于高校侧重点不同,各校教师团队研究主流方向不一致,或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其所开设档案学专业课程也各有千秋。此外,一些院校还注重对档案学专业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但目前档案学国家精品课程数量较少,可见其发展空间还很大。
5.就业情况。档案学学科不同于其他热门学科一样为大众所知,但正是这样一门较冷的学科,在高校生毕业后,却有着较高的就业率,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相对其他专业学生来讲就业率都处于高位。这一现象也是由档案学专业高等人才培养数量少与社会对档案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大的矛盾造成的。对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博士生而言毕业后就业率则更高。档案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工作去向主要由以下几类: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或选择继续深造。但近些年来看,由于年轻人越来越具有个性化,更偏向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档案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在选择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为工作方向的数量有所下降,而更倾向对企业单位的选择。因此,企业也成为档案学专业学生就业选择一大热门方向。根据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学校应针对企业特殊性在本科课程中开设相关知识课程培养具有针对性的档案专业人才,从而更好地完善档案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与知识课程体系。硕士生、博士生毕业则更倾向于选择事业单位。
二、我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招生数量偏低。虽然档案学专业有着较高的就业率,但该专业招生率与其他热门专业相比却略逊一筹。每年选择档案专业为报考第一志愿的应届生实属少数,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社会档案意识薄弱,不少考生及家长根本不知道有该专业又何来报考一说。二是考虑到就业情况,与其他专业风风火火的招生情况相比,档案专业本来招生规模就小,人气也不旺盛,难免让社会大众觉得档案专业缺乏生气,误以为其没有发展前景。三是随着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年轻人个性多元化,他们渴望刺激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档案工作相对安稳、枯燥没有挑战性,且收入、福利等经济方面低于其他热门高薪行业,所以大部分考生很少会考虑该专业。
2.跨考研究生本科专业五湖四海。近些年来,考研热“高烧不退”,由于档案学专业报考难度小、竞争力低、就业压力小等因素,大量非档案学本科专业的学生都报考了档案学专业硕士,这部分学生也成为档案学研究生生源的支柱力量,但人数的充足不足以掩盖其背后的学生专业素质问题。由于跨考的原因,大部分档案学研究生都缺少相关档案专业背景知识,但其本科专业背景知识却十分广泛,这就造成了研究生课程设置上的难度。与档案专业本科学生一视同仁的单一化教学方式是目前大都高校都采取的教学方式,并没有针对跨考生自身专业素质采取相应的改变教育措施,所以大部分跨考该专业研究生三年学习生活下来依旧迷茫,潜力并没有得到发挥。
3.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标准。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本点应是满足档案事业发展人才需求,笔者认为这也应该是我国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原则。随着信息化环境的快速包围,信息技术等科技的出现对传统档案工作及档案学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但目前我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仍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依赖于传统的理论教学,一味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会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产生阻碍影响,理论与实践脱节还造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档案信息环境始终处于一个变化的环境,新型档案专业人才的市场日益扩大,社会对档案专业人才的期许也有所增加,但目前人才培养质量的滞后,很难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档案专业人才的期许。可见,培养目标单一、重成绩轻能力、不与时代相呼应一味灌输课本知识这一定位实在难以符合当今档案人才培养方向。
4.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陈旧。由于信息时展过快,再加之档案学学科的不稳定、归属不明等特性,档案学科的许多专业课程也面临着危机。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种不合理情况:一是有些档案课程过于陈旧,与现代化进程完全脱节,但一些高校仍保留其科目,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二是一些高校为了跟上时代潮流,开设一些意义不大、营养含量低的档案专业课程。三是学校公共课设置太多,导致专业课数量缩水。四是所开设的基础理论课与实践操作课分布不均,造成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不强。在教师教学方式上面,也存在着不合理性,现今高校档案学专业招聘的教师都具有各专业领域内研究生、博士生学历,但这也侧面反映出虽然这些教师受到高等正规教育,理论基础方面深厚,但其实大部分教师都缺少实践工作经验,没有在档案工作岗位上长时间锻炼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进行理论输出,教学内容相对空洞,对实际工作需求与应该用的档案知识不能进行良好的结合。
三、对档案学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招生规模。扩大招生是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步,各高校档案学专业的小规模招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师资力量的扩展,从而对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阻碍。扩大档案学专业的招生不仅会增加社会大众对档案学专业的认识度,还可以有效地宣传档案工作,让社会大众对档案专业有所改观。我建议可以站在宏观角度促进档案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在联系中着重突出对档案专业高等教育与档案工作的宣传,将档案专业的优势与特点让大众知晓,例如社会需求量大、高就业率等,同时扩大招生规模,争取更多的生源,让“冷门”变热,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档案专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2.改良人才培养方向。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对档案理论及实践的整体把握,这无疑对他们在未来的工作竞争、社会环境适应过程中有极大的益处。随着社会日新月异,档案学专业在高等人才培养目标上应与时代相契合,努力朝着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转型。在这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档案专业高等人才培养方向应有所改良,并提出以下几点改良意见。(1)注重专业素养与知识面的拓展。笔者认为,所谓专业素养不应局限于对传统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对档案工作所需技能的把握,还应与时俱进扩大知识广度、增强思维深度。如今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得档案工作门类增多、档案载体形式多样化,技术的进步使得档案信息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所以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拘泥于过去的单一化培养。作为一名现代档案专业人才应该熟练地掌握现代技术并且对与档案相关行业的知识有所了解,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加快,各行各业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要求提高,只有实时了解社会需求,对档案信息价值的挖掘有着尖锐的敏感度,档案专业人才才更好地适应档案工作环境,为我国档案事业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2)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大学本科的普及化,高等教育也在一步步走向大众化,由于学生较多,学校就存在难以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情况。而档案学恰恰是一门十分考验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科,所以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要格外加强对档案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平时可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接触档案实际工作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与现代档案工作要求相适应的档案专才。(3)注重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他们都很看重档案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对企业单位而言。但当今大部分档案人才都缺少这种创新能力,所以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时紧密结合时展作出相应改变,可以结合时事教学,与学生互动探讨,锻炼学生开发创新的能力。在适应能力方面,可以通过一些团体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使档案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融入工作环境中去。
3.课程体系优化。在当前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上述学生专业素质、知识广面、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等的培养有着直接关系。虽然近些年来,档案专业课程体系有所改革,但从整体角度来看还是相对落后的。笔者认为,档案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建立在既能够扎实学生专业素养、拓宽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又能够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所以,在公共课与专业理论课的结合基础上,还应该开设一些与新时代下社会需求相呼应的实践课程,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课程构架。毕竟档案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无论搞学术研究还是从事档案工作,都离不开实践的积累。如若因为客观因素,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践单位,可在学校建设实验室让学生学习一些现代化技术如档案保护技术、缩微复印技术等。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配合下,帮档案学专业人才提高综合素质。
4.教育方式变革。传统的档案教育方式是在室内通过教师围绕课本知识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收状态,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思想。笔者认为教育方式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其积极性,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做到活学活用。所谓教育,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递,学术情感、学术道德与价值取向都应该在教育中有所体现。档案人才的培养不仅是使其文化底蕴雄厚,还要培养其对学术、文化、社会的责任以及对档案专业的研究热情。专业素质与专业人格的共同教育,才能培养出足够优秀的档案专业人才。所以,笔者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加入情感教育,多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档案专业产生足够的认同度,充分肯定档案专业的发展前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其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更加有信心。在信息时代,档案教育事业的建设急需找到新方向,只有认清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优化档案高等教育结构,才能在未来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档案专业人才。
作者:殷雨鸽 单位: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拥军,张斌.中国档案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调研[J].档案学研究,2011(5).
[2]任越.档案文化研究悖论及其消解之道[J].档案学研究,2016(1).
[3]郑惠萍.浅析我国档案教育的历史与现状[J].档案学研究,2014(12).
[4]任越.文化哲学视阈下档案文化层次问题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6(1).
[5]孟世恩.对档案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6(4).
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enhancing the strength of running a school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level. It has become a hot issue to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nowadays. Conform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the authors sort out carefully the issues related to the problem. It will not only help us to grasp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ccurately, but also point out the way for the next research direction.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performance evaluation;research statu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247-06
0 引言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政府改革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源于企业的绩效管理思想被引入到公共管理领域,形成了政府绩效管理模式,并于本世纪初进入我国。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教育经费却严重短缺,生均教育经费仅为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58%。从长远来看,为支撑庞大的教育产出,构建高等教育绩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可喜的是,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绩效的概念,并提倡高等院校要“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不断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为此,学术同仁适应时展要求,纷纷在各自领域开展对高等教育绩效评估方面的积极探索。下面将既已成形的阶段研究成果,按照三大部分(高等教育绩效评估难点及必要性、评估内容、设计案例)汇总如下。
1 国外研究状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学者围绕高校绩效设计原则、具体指标设置、指标体系构建以及研究工具选择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例如Cave Martin,Hanney Stephen,Kogan Mauric(1988)提出了高校绩效指标设计应满足指标类别、清晰性等7项要求;Neil M. Bovd and Kvle(2004)认为社会公正因素应纳入绩效评估标准,这符合开放系统中理论框架。
对于绩效指标的设置和体系构建,学者立足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英国Jarratt Report(1985)强调高等教育为促进管理水平提高应综合使用内部指标(intern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外部指标(external indicators)和运行指标(operational indicators)。同时也承认由于机构目标和性质的不同,部分指标会出现不可比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难题,Johnes and Taylor(1990)指出通过在指标间建立回归方程,寻找其共同影响因素,实现统一指标的目的。另外也有学者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高等教育的效率问题。Elchanan Cohn, Sherrie L.W.Rhine and Maria C.Santos以多元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以美国1981-1982年高等教育中心信息报告为数据样本,研究了高校教育的规模经济。他们界定的产出指标有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研究基金;投入指标定义为平均教职工工资。类似地,英国副院长和校长协会和大学拨款委员会(1986)联合工作小组将绩效指标分为输入指标、过程指标、输出指标三个类别。Cameron Kim、Smart John(1998)设计出精神领域、学术领域、外部适应性等三个领域九大方面的高校绩效指标体系,并通过声誉调查方法,研究了组织的绩效问题。
对于研究工具的选择,多集中于DEA方法在教育绩效评价中的开发与应用。Divid Jesson,David Mayston and Peter Smith(1987)阐述了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中的优势,随后采用该方法对英国96个LEAs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Ahn T,Arnold V,Charnes. A Cooper W.W.(1989)使用DEA技术对德克萨州高校效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该州高校绩效分布从60.7%-100%。Taesik Ahn,Abraham Charnes and William W.Cooper继续沿袭上文研究思路,依旧采用DEA工具,分析了公立高等院校和私立高等院校的教育相对有效性。同样,Deokro Lee and Ralph S. Brower(2006)也使用DEA分析方法,研究了公立大学科研机构的组织绩效问题。除此之外,M Abbott,C Doucouliagos(2003)对澳大利亚各个高校的教育规模和技术效率进行了DEA数据考察,结果显示澳大利亚高等院校具有较高的绩效水平。
2 国内研究状况
相比国外,我国学者从事高校绩效问题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但研究深度、研究广度丝毫不逊色于国外水平。以下就将近年来的国内研究状况简单归纳如下。
2.1 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难点及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已经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但教育绩效评估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这不仅有“向外”学习经验不足的原因,而且也有本国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等因素作祟,更重要在于绩效评估本身存在着诸多技术难度。
正如冯晖,王奇(2012)所言,“高等教育绩效是高等教育系统或高等教育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办学过程和产出等内容的多维建构”,从而决定了绩效管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多指标的综合评估,不可避免地将给评价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其中难点包括:政策支持的地域差异性、教育产出的多样性和滞后性、技术手段的落后性等等。张岩青(2010)也认为,从我国高校的现状来看,绩效管理的应用力度和推行范围目前还十分有限。程卓蕾(2011)通过对我国高校绩效管理组织多元化的考察,发现:随着组织层次越来越多,各种关系变得愈加复杂,指标间的逻辑关系、绩效指标指向和组织战略之间关系难以有效分析,使得组织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的难度加大。
在实际操作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价体系的建构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是鉴于教育绩效自身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作用,继续开展本课题研究、深入探析本课题的实践成果就显得势在必行。张小萍在《高校绩效评价研究》一文中,详尽论述了绩效评价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助于指导高等教育资金管理向绩效化转变;二是有助于促进高校发展能力的增强;三是有利于高校各级各类人员的评价和激励。
吴文清、王凤华、郎永杰(2011)在分析大学内部绩效的可行性问题时,进一步指出“绩效评价是解决大学外部评价面临诸多困境的现实选择,是大学应对日益加剧竞争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提升自身管理有效性的必然之路。”
2.2 高等教育绩效评估的内容
尽管高等教育绩效评估存在诸多难题,但国内学者迎难而上,致力于绩效评估的事业当中。经过近十年努力,研究成果初见成效。通过对这期间的文献一一梳理,我们发现围绕绩效评估问题展开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三纵三横”矩阵特征。其中“三纵”指的是高校组织、团体、个人的绩效评估,而“三横”包含评价原则的设置、评估方法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每一纵面都与相同的三个横面相对应,构成一个三行三列矩阵。
2.2.1 “三纵”域研究成果
第一纵域:高等教育组织绩效研究。
组织绩效的研究是把高校作为一个系统,在高校系统内完成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效能。对它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影响因素分析、合理评价以及绩效目标设定与高校组织战略的结合途径等(陈娟,2010)。
潘旭明(2004)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分析了组织绩效的影响因素。他认为战略取向、高层管理、组织结构、组织变革、组织内部的信任关系将促进组织绩效的改进。邢周凌(2009)提出高校组织绩效由员工满意度、教学科研绩效、社会满意度和财务绩效四个维度构成,他通过构建高校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高校组织绩效关系模型,证实了两者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朱云杰、王翼成(2007)以我国公立高等院校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竞争、管制对高等院校绩效的作用。研究表明教育劳务市场竞争、科研市场竞争和院校调整有利于提高院校绩效,同时指出院校绩效与校长任期负相关。赵步同、朱正奎(2007)就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实证分析,指出两者间存在显著性、非线性、反馈、间接作用的关系。
第二纵域:高等教育团体绩效研究。
高校团队层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高绩效创新团队的构建以及创新团队绩效的提升。王艳平、毕克新(2009)系统构建了高校创新团队战略地图,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高校创新团队绩效评价体系,为我国高校发展战略的制定、内部资源配置以及业绩评价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刘{琴,张德(2005)构建了团队创新绩效决定因素模型,并对86个高校学科团队的66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验证了模型,最终结果显示:领导能力、领导行为、成员创新能力、成员创新行为、团队工作偏好、组织内创新环境等因素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显著正效果。张喜爱(2009)认为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绩效评价包含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等内容,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纵域:高等教育人员绩效研究。
人员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教师绩效评价、开发、评价结果的应用等。
薛绯、胡卫锋(2006)提出,建立科学的体系指标对于建构“以人为本”的绩效管理体系至关重要。他们认为应该从素质指标、成果指标和教学指标三方面来改进教师指标。其中素质指标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素质;成果指标包括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学术课题、知识产权及科技项目;教学指标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恰当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师生关系的融洽性等。房国忠、孙杏梅(2006)在《高校教师综合绩效评价系统设计》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教师绩效评价系统的制定原则、维度设置以及过程控制。其中一级维度包括资质、教学、科研、管理;二级维度可分解为师德、专业素质、职业素质、教学态度、教学工作量、教学方法、学生培养、教学效果、科研项目、科研论文、教材、著作、科技成果、行政职务、荣誉称号等方面。沈鸿(2009)建立了教学成果、科研产出、合作与服务、学习与成长等四个高校教师评价一级指标,以及四元绩效评价基础上的二级指标。并结合两指标,运用模糊层次法,构建了新型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对高校教师绩效开发方面的研究重在提出绩效改进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吴湘萍、徐福缘等(2006)认为工作环境、组织承诺、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影响教师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提出营造学习型大学的校园文化、建立“以激励为主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强教师职业发展管理,这对于提高教师工作绩效大有裨益。李建军(2007)定性分析了激励政策在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周治金、朱新秤等(2009)采用自编的高校教师工作绩效问卷、教师职业价值观问卷和高校教师公平感问卷,对华中科技大学240名教师的工作绩效进行了实地调研。结果发现:教师的人际关系促进绩效和教学工作绩效提高。杨志兵(2009)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教师能力和受激励程度共同影响工作绩效大小。
高校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研究主要探讨了如何改进绩效方能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以及教师潜能的开发,并为奖罚措施提供适当标准。汪晓媛(2008)认为改进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不仅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而且需要完善评价反馈和做好评价后的效能追踪工作。陈娟(2010)强调高校教师绩效结果应用机制的研究应主要放在如何培养和激发教师的动机,挖掘教师的潜能上。吴树雄、魏P(2009)结合我国高校特征,指出奖惩性绩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教师产生了适度压力,为缓解这种压力,需要通过发展性绩效保持对高校教师影响的内在机理,这将更有利于高等学校及教师个人的共同发展。于是,周二华、柯靖(2005)用Homans的社会交换理论分析得出,基于胜任力和绩效相结合的薪酬模式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之后,杨志兵(2009)运用模糊评价法,设计出针对高校教师薪酬水平的方法和模型。
2.2.2 “三横”域研究成果
第一横域: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原则设置。
高校绩效指标的设计原则直接关系到绩效指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检索情况来看,学术界对高等教育绩效评估的适用原则基本从微观指标自身特点和宏观指标的适应环境两个角度规定的。
微观层面,冯晖、王奇(2012)提出了绩效评估的四原则:实施分类评估、学校外部表现与内涵提升相结合、合理界定投入与产出的内容、兼顾完备性与简约性。李宣海、薛明扬等人(2011)从高等教育产出滞后性的角度,提出教育绩效评估还应注重周期性滚动原则,这与宋丽平(2006)强调的“短期目标与长远利益向协调、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统一、目标考核与综合评价相补充”原则对应。“北京市财政局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课题组,提出教育支出应满足相关性原则、可得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朱惠倩(2006)认为高等教育绩效应遵循七原则: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与简明性相结合、独立性和代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张友棠、胡帆等(2012)总结出高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则应包含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应望江、李泉英(2010)认为高校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应注重导向性、可比性、相对性、可操作性方面内容。
宏观层面,张西栓(2008)根据高等教育投资的性质和特点,提出了效益评价应满足经济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以社会评价为主;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宏观效益分析为主;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事前评价、过程评价与事后评相结合,以事前评价为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全过程效益分析与阶段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全过程效益分析为主;价值量分析与实物量分析相结合,以价值量分析为主;人才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相结合原则;有形效益分析和无形效益分析相结合,重视无形效益分析等九大原则。
第二横域: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我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估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目标管理法(Management By Objective简称 MBO)、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 KPI)、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简称 BSC)、标杆管理法(Benchmarking)、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 AHP)、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 DEA)、过程能力指数法(Process Capability Indices)、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sAnalysis,,简称PCA)、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简称 SEM)等。其中,受到学者广泛青睐的方法有平衡计分卡、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绩效评估方法。下面对这些方法的运用作一简单概括。
①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
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 和W.W.Cooper等学者以“相对效益评价”概念为基础,以凸分析和数学规划理论为工具,运用数学规划模型对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的相同类型部门进行相对有效性综合评价的一种新的非参数系统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路在于根据所有决策单元的投入与产出观察值来构造有效生产前沿面,根据某个决策单元是否位于有效生产前沿面来评价其相对有效性,从而将有效决策单元与非有效决策单元分离,对于非有效决策单元,还可以通过计算相应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国内学者陈凯华(2006)首次引入模型DEA对高校内部院系运行效率进行评价。刘利、贺向前等(2012)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M大学相关学院近3年的资源投入与产出数据为例测算学院的相对效率。侯启娉(2005)应用DEA对研究型高校进行了科研活动的相对有效性进行分析。朱惠倩(2008)对我国31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除此之外,胡敏、卢振家(2010)采用DEA模型,以广东省2000至2007年的各级教育毛入学率、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输出、输入指标,分析教育财政支出的效率水平。傅毓维、郑佳(2005);苗玉凤、田东平(2007)相继采用DEA方法定量研究了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状况。熊卫卫、李福英(2009)以CRS-DEA和VRS-DEA模型为基础,实证分析了吉林省普通本科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效率问题。
②平衡计分卡方法(BSC)。
该方法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于1992年创立的。它是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来衡量组织的业绩,并通过一套具有因果关系的指标体系将组织的战略转化为绩效评价的目的、指标、目标和行动。该方法主要是针对传统评价方法单纯地采用财务指标的缺点,补充采用了一些非财务指标,致力于组织的长远战略来评价组织的绩效。
周春初、易臣何(2008)详细论述了平衡计分卡对评价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发挥的重要作用。麦海燕、麦海娟(2008)解决了平衡计分卡评价方法中定性指标量化的难题。认为,首先建立定性指标尺度集,然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采集相关数据,按照相应的评价尺度,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评定评价结果再建立隶属度矩阵,计算评价对象的综合评定向量,最后对评定向量做归一化处理,转化为特定的评分。张小萍(2011)阐述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校绩效评价中的可行性和指标体系设计的理想途径。认为在运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评估时,应对不同类型的学校、部门分别考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充分发挥平衡计分卡评估优势。
③层次分析法(AHP)。
该方法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n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它是一种将个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体现了人们在决策思维过程中的分解、判断、综合等一般特征。该方法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元素,并将这些元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有序的阶梯结构,根据一定的比率标度,通过两两比较形成比较判断矩阵,计算确定层次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
谢虹(2007)根据科技财政支出的特性,依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对科技财政支出建立了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了适于反映科技支出效益的指标群,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科技财政支出绩效进行了示范性评价计算。谢南斌、田金信(2008)运用AHP/DEA模型,选择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与人才培养水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科研研究水平作为投入和产出指标,对某省21所高职院校2006年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了定量评价。
④因子分析法。
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因子分析法作为多元变量统计方法,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可试图用最少个数不可观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变量。
蔡晓旭(2012)以2008年立项的23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为样本,选用因子分析法,依据CORPS模式构建了高职院校的绩效评价体系。姜彤彤、武德昆(2011)借助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技术,为我国教育直属高校建立了由4个绩效面18个指标组成的高校绩效评价体系。张国玉(2008)根据绩效的内涵和统计数据来源,选择15项产出和结果类指标作为评估指标,并基于因子分析法对部分教育部直属高校进行绩效评价。
⑤结构方程模型法。
该方法是一种融合了因素分析和路径分析的多元统计技术。
李仁苏等(2007)认为马尔柯夫链具有无后效性和对时间的齐次性,这种特征可以较准确地运用于状态的预测和评估,评估对象质的描述,以及高校管理人员绩效的定量评估。戚巍等(2010)以 ESI 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建立基于 TOPSIS 方法的评价模型,对我国“985 工程”中33所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绩效进行评价。吴湘萍、徐福缘、周勇(2006)参照员工工作绩效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统计软件对教师工作绩效进行了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吴迎新(2010)构建基于CORPS模式的高校绩效评价PCA/DEA模型体系,之后,应用主成份分析将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简化,代入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计算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值。最后,通过PCA/DEA排名对高校的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做了初步探讨。
另外还有一些度量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相对评估法”、“功效系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杨志兵(2009);应望江、李泉英(2010);冯晖、王奇(2012)等学者先后在各自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第三横域: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在绩效评估原则和评估方法确定之后,接下来的重点落实在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
高等教育绩效是高等教育系统或高等教育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办学过程和产出等内容的多维建构,从而决定了绩效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仅就单维子系统来说。学校的投入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经费情况以及学校获得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学校的产出包括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产出数量、质量和效果以及学校的内涵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情况,其中产出效果又包括投入产出比、单位成本、人均产出等生产率情况。因此,高等教育绩效评估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支出指标,而应涵盖高校发展的各个领域。
①财务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