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邓稼先的故事

邓稼先的故事

时间:2023-01-16 06:55: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邓稼先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邓稼先的故事

第1篇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作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只要善于归纳、勇于尝试,亦有化难为易之法。

一、资料助读法

如,《春酒》一文,领会文章中所含的思念故乡、追思亲人的情感是难点。教师只需一问:“如此美好的春酒作者现在还喝得到吗?”再顺势进行资料分享:“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没有回过故乡。2006年,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的妙笔。临终前,她还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啊……’”如此,难点不攻自破。

资料助读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语文外延,更可以轻松实现理解难点的突破。

二、类文比较法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能只局限于课文。应当在学生制订教学目标后,引导学生冲破课文界限,适当将思维引向文外空间,有时只需进行类文阅读比较,就能突破教学难点。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领会小说的爱国思想内涵是重点也是难点。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时代,很难让学生“透过故事看内涵”。教师可在带领学生达到基础教学目标后,推荐学生阅读老舍的《第一堂课》和郑振铎的《最后一课》。用中国作家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利用中国国情跨越“难点”鸿沟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增删替换法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理解写景的白描手法是重难点。“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尤其精彩,但是学生往往“只能意会”。七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对许多课文的内容不了解,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造成了重重障碍。所以,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为其由现实角色进入文章角色提供言传。这时,老师让学生将“痕、点、芥、粒”换成正常的“条、点、艘、个”,学生自然能够体会出白描的妙处了。

四、换位思考法

比如,在学习《邓稼先》一课时,作者杨振宁的选材角度是一个重难点。学生不明白作者为何如此处理详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假如你来写“杨振宁”会写些什么呢?我与邓稼先的关系如何?杨振宁与邓稼先的关系怎样?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很快就让学生明白了作者如此选材的原因。

世之万物,皆有法可寻,有法可依。“法”为迷路者指明道路的明灯,“法”为探索者提供捷径。总结以上之法,为学生化解教学难点。

第2篇

关键词: 2012年鞍山市初中语文试卷 记叙文 议论文 答案

2012年鞍山市初中语文试卷记叙文、议论文试题的部分答案,笔者不敢苟同,值得商榷,现择取部分试题答案谈谈拙见。

一、对记叙文部分试题答案的商榷

记叙文的文段命题者选用顾晓蕊的《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具体文段原文见“2012年鞍山市初中语文试卷”),共有7个题,总分20分。笔者认为有4个题的答案值得商榷,共8分,具体分析如下:

1.内容概括答案的“驴唇不对马嘴”

第13题的问题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3分)”。本题答案是:“13.本文叙述了李想因为有了父母的陪伴(或呵护)(1分),他的学习态度和性格(1分)发生转变的故事(1分)。”

分析:笔者认为此答案概括得不全面,只回答出问题的一半内容。因为文章主要的思路是:父母外出打工,他哭干眼泪;挨别的孩子打,昂着头(或倔强),不让眼泪落下来;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像没事人一样,不哭;父母决定不再外出打工,他获得了父母的温暖(爱),终于掉下眼泪。归纳起来文章共写了两部分内容:前一部分(第(1)—(10)段)是写李想没有父母的陪伴(或呵护),他外表坚强,内心脆弱、孤独、倔强的故事;后一部分(第(11)—(20)段)是写李想有父母的陪伴(或呵护),他的学习态度和性格发生了转变,变得开朗、活泼的故事,从而表现了李想渴望有父母的陪伴(或呵护),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的主旨。笔者认为,命题者的答案只答出后一部分故事的内容。另外,答案回答的也不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的问题,而是“李想的学习态度和性格为什么发生转变?或说李想的学习态度和性格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距回答“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的问题相差甚远,显然不准确、不恰当。不妨概括为:本文叙述了李想有无父母的陪伴(或呵护),学习态度和性格迥然不同的故事,表现了李想渴望有父母的陪伴(或呵护),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的主旨。

2.标题作用答案有“漏网之鱼”

第16题的问题是:“分析标题的作用及含义(3分)”。本题答案是:“16.作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思考)。(1分)含义:①既写出李想外表的坚强,又写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悲伤。(1分)②写出李想渴望有父母的陪伴(或呵护)(1分)(共3分)。”

分析:先说第一问:“分析标题的作用”。此问答案不全。命题者只给出了其中一个答案:“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思考)。”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文题是一个问句。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除了这些,文题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起到串联全文的线索作用。只要认真地读完选文,就不难发现选文标题不仅有句式上的作用,还明确地关联了文章的主要情节,起到概括主要情节、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3.句子赏析答案的“竭泽而渔”

第17题的问题是:“请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后来变成了号啕大哭。”本题答案是:“17.神态描写。(1分)‘泪珠滚落下来’与前文形成对比(1分),‘小声啜泣’写出了他情感压抑时间之长,‘号啕大哭’写出了他的情感得到了完全释放(1分),从中可以看出李想渴望有父母的陪伴(或呵护)(1分)(共4分)。”

分析:此答案考生是不会得满分的,高分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是问题的要求不明确。命题者没有提示考生从哪个方面或角度来赏析;二是命题者所给的答案,是从不同的角度赏析的。具体情况是:

神态描写。(人物的描写方法)“泪珠滚落下来”与前文形成对比(对比的写作方法),“小声啜泣”写出了他情感压抑时间之长,“号啕大哭”写出了他的情感得到了完全释放(关键词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李想渴望有父母的陪伴(或呵护)(文章的主题思想的分析)(共4分)。

可见,赏析全面、具体,而且答案还是分项给分的,不免有些机械。考生怎能得满分呢?笔者认为:只要考生从某一方面加以赏析即可,不必求全、求多。如,描写方法、写作方法、词语运用、句式特点、修辞方法、主题思想等。赏析题,没有固定的格式,不一定非要从不同角度全面赏析,这样不符合考试的命题要求。

4.结尾作用答案的用语“张冠李戴”

第18题的问题是:“18.选文结尾有什么作用?(3分)”本题的答案是:“18.结构上:点明题目(1分);内容上:点明中心(1分);突出父母的陪伴(或呵护)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它将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1分)。(共3分)”

分析:命题者从“结构上”和“内容上”解答,这是正确的。但是,答案中“结构上:点明题目”的说法,笔者不敢苟同。记叙文中,开头与结尾,在结构上的说法,一般用词是“照应”或“呼应”等,没听说还有“点明”的说法,说“点明题目”不妥。若说“点明”中心、“点明”主题还可以。“点明题目”就让人莫名其糊涂。不同问题,要用不同的术语,术语不同,有的时候,就不符合要求。如,在记叙文中用“对比”的说法,在说明文中用“作比较”的说法,在议论文中则用“对比论证”的说法。

二、对议论文部分试题答案的商榷

议论文文段,命题者选用王殿华的《机会的大门只为坚韧不拔者打开》(原文见“2012年鞍山市初中语文试卷”)。本部分共有5道题,总分15分。笔者认为有3个问题答案值得商讨,共9分,具体分析如下。

1.中心论点答案的“违反政策”

第25小题问题是:“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案是:“创新是靠勤奋“锤炼”出来的(答标题也给分)(共3分)。”

分析: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主张、见解和看法。中心论点必须是针对话题的带有十分明确的表态性的完整的判断句子。有些句子,是不能作为中心论点的,如比喻句,这是因为比喻句含义具有模糊性,表述的观点不明确。

先看问题答案一:“创新是靠勤奋“锤炼”出来的。”这个句子确实是判断句,也是表态性完整的判断句子。但是,答案中的“锤炼”一词具有形象的比喻性。《现代汉语词典》中说“锤炼”的本意是“用铁锤击打使变成要求的形状”。笔者认为,在本选文中“锤炼”是比喻义,比喻“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科学研究更加精练,纯熟”。“创新是靠勤奋‘锤炼’出来的。”整句也就具有了形象性。形象化了的句子,内容欠明确,表明的观点就带有模糊性,明显会造成意思的不明,不符合中心论点的要求。所以,此答案不妥。再看问题答案二:答标题也给分。命题者是在括号中补充说明的。然而标题“机会的大门只为坚韧不拔者打开”恰恰也是个比喻句,同样是不能作为中心论点的。

笔者认为,答选文首句“创新是靠勤奋‘锤炼’出来的”作为中心论点,还勉强可以,若答选文标题,则是绝对不行的。选文的中心论点应该用考生自己的语言概括为好。或者命题者将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稍加改造一下,变成不是比喻句的一般的判断句,就可以了。

2.补充论据答案的示例“偏离轨道”

第26小题问题是:“联系全文内容,给选文第(3)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答案是:“语言表述简洁流畅,能论证本文的观点即可。(共3分)示例:邓稼先几十年如一日,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带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

分析:一般地说,给选文补充事实论据的要求是:一是要扣题,要扣到选文的论题上来;二是要扣点,要扣到选文的中心论点或本部分或本段的分论点上来;三是要典型,要选择典型的论据。所谓典型,即要求所选的材料(论据)具有代表性,而不是单纯的个别事例。典型材料就是既有共性又有鲜明个性的事例。这样的事例才具有说服力;四是语言表述要简洁。

根据上面的要求,命题者的答案具有典型性,扣题,语言也简洁。但是,答案的“示例”在“扣点”上存在问题。笔者认为:“示例”扣得不紧密,导致证明“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分论点的力度不够。

请看选文第(3)段的内容:“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他们往往要花费十几年或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在这段漫长的、默默无闻的时间里,他们要经历许许多多的失败与挫折,要能把十天半月地待在实验室里不出来当成家常便饭。”

其中第(3)段的分论点是首句:“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而答案“示例:邓稼先几十年如一日,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带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与第(3)段的这个分论点相扣不紧,突出“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内容方面不够。如果将“示例”加进“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等内容,邓稼先的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更加突出了,就更能有力地证明“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的分论点。如改成下面的表述会更好:

邓稼先几十年如一日,(发扬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带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经过不断的刻苦钻研),(终于)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论证方法作用答案的“对错参半”

第27小题问题是:“选文第(4)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答案是:“道理论证,(1分)有力地证明了创新是靠勤奋“锤炼”出来的这一观点。(或有力地证明了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这一观点。2分)(本题共3分)”

分析:命题者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 “道理论证”,没有问题的。问题出现在第二个问的答案上。

请看第二个问的答案,命题者给了两个答案:一是“有力地证明了创新是靠勤奋‘锤炼’出来的这一观点”;二是“有力地证明了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这一观点”。

第一个答案是选文的中心论点,在选文的开头第一句。第二个答案是选文第(3)段的首句,是本段的中心句,也是选文(3)—(6)段的分论点。一般地说,多数论据是要扣到选文的分论点上来。其实,是扣到中心论点,还是扣到分论点上,取决于给选文论据在什么位置。论据在中心论点之后,论据就证明中心论点;论据在分论点之后,论据就证明分论点。

回答“其作用是什么”就是回答第(4)段运用“道理论证”的作用。论证方法的作用就是证明本段(或本部分)的分论点的。第(4)段运用“道理论证”的作用就是论证本部分((3)—(6)段)“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分论点的。第(4)段这个论据是在分论点“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之后,距离选文的中心论点太远,只直接证明第(3)段的分论点,间接证明选文的中心论点。因此,命题者所给的答案“有力地证明了创新是靠勤奋“锤炼”出来的这一观点”是不对的,所给的括号中的答案“有力地证明了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这一观点”才是正确的。

上述分析纯属笔者个人不成熟的鄙见,定有纰漏,恳请广大语文同仁赐教。

第3篇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连接全部材料的一条主线。它是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它把文章中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体。在写作中,用一根线把事件按一定顺序连起来,让这些材料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使之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说记叙文是一条光彩夺目的珍珠项链,那么素材就是珍珠,而线索就是串起珍珠的彩线。离开了线索,素材再熠熠闪光,也只能七零八落、散乱无序,不能成为一件珍品了。

一、记叙线索有哪些类型

写记叙文,可以用人物作为记叙的线索,如杨振宁的《邓稼先》,以“邓稼先”为线索,记叙了“邓稼先”的生平及伟大的贡献,使我们意识到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一位历史人物,对祖国、对民族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有的记叙文也可以用事件作为记叙的线索,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以“要不要羚羊木雕”为线索,展现了一家三代对物质和友谊的不同看法,引发了我们对这类问题的深深思考。记叙文也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事物作为记叙的线索,例如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以“第一本书”为线索,回忆了“我”儿时上学的乐趣、同学的友谊,也表现了生活的艰辛和人间的温情。记叙文还可以以情感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就有明暗两条线索,一条是爸爸种的夹竹桃花落了,一条是爱花的爸爸去世了;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也是明暗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一是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相别,一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两条线索把庞杂的内容有机地连在了一起,突出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采用明、暗两条线索,可以使故事更加曲折,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人物的情感更加复杂。在写作时,明线一般是指呈现于文章情节发展表面的线索,读者往往很容易能从文章中直接找出来;暗线则是隐藏在情节发展内部的线索,常常要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才能得出。在写作中巧妙地实现明线和暗线的叠合,不仅可以营造动人的情境,还可以打造精巧的结构,丰富故事的内容。

具体地讲,记叙文线索的类型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

1. 以人物作为记叙的线索。如的《我的母亲》,以“母亲”为线索,记叙了在“我”的童年、少年时代,母亲对“我”影响较大的几件事。

2. 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就是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的顺序。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发展顺序为线索来写的,先写爬悬崖的原因,再写爬悬崖的经过,最后写在爸爸的帮助下爬下悬崖。

3. 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如茨威格《伟大的悲剧》,重点记叙了英国人斯科特征服南极那几天发生的事,作者清晰地标注了时间顺序,既把各种复杂的人与事串起来,又为我们阅读提供了方便。

4. 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作线索。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个地方的转换,抒写了作者由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过程。

5. 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如萧乾的《枣核》,文章以“枣核”为线索,通过友人索要枣核以及蹊跷的用途初步设置悬念,等到友人见到枣核如获至宝来加深悬念,最后友人说枣核是为解乡愁,解开了悬念,作者在文末通过议枣核深化了主旨。全文以“枣核”为线索,充分表现了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6. 以情感为线索。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就暗含了一条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作者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弃医从文,都是围绕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条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7.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中心事件在文章中起主干作用,围绕它来写一些相关的事。如莫怀戚的《散步》,以“散步”为线索,回忆了“我”和家人一次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情景,表现了尊老爱幼的情怀,同时表达了中年人身上的责任。

二、如何设置记叙线索

记叙线索是文章思路的体现,因此,写作时思路一定要清楚,正如美学大师朱光潜所说的,“思想不清楚的人作出来的文章绝不会清楚”。要做到思路清楚,就要在动笔之前想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用什么材料表达,分几个层次表达。思路清楚了,才谈得上设置线索。从理论上说,作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设置记叙线索;但是,仍然有一些限制和要求值得注意。

1. 线索的安排要根据表达方式来安排

① 以叙事为主的。这类记叙文,有叙述事件全过程的,也有写几个侧面的,还有只取一点来写的。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要交代清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线索一般以中心事件、时空转换为线索。

② 以记人为主的。这类记叙文,有完整地写人的一生的,也有取几个片断来写的。一般总是通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以及他的外貌、行动、语言和心理等描述来展开的。这类文章一般以人物、情感等为线索。

③ 以状物为主的。这类记叙文,往往先要对事物的特征作一番描摹和介绍,然后转入正题。它不同于说明事物性质、状态的科学作品,并不对事物作全面解说,而是根据作者的目的,就其中的某些特征加以详尽的描述,旨在借物明理,或托物言志。这类文章一般以作者在其中所寄托的思想为线索。

2. 线索的安排要考虑到人称

安排线索,要注意文章是运用第几人称来叙述的。所谓人称,指的是叙述者的观察点,以及叙述者与其中的人物或读者之间的一种关系。第一人称是以“我”或“我们”来叙述的,作者介入所叙述的事件中。第一人称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历、所闻。但有不同情况:“我”写我自己、“我”作为一个访问者、“我”是其中不可少的人物。第二人称是以“你”或“你们”来叙述的。第三人称是以“他(或她)”“他(或她)们”来叙述的。第三人称是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客观地反映现实,不受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约束,叙述灵活自由。

记叙文多以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为主,严格地讲,没有第二人称的叙述。

3. 选择什么类型的线索,常常受到文章叙述方式的影响

记叙中不论是叙事、写人、状物还是写景,都有一定的顺序。安排线索要根据不同的结构顺序进行安排。

如果文章大量使用倒叙、插叙,简单的时间、空间线索就很难使文章内容有序、集中,需要另设事物、事件或其他类型的线索。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以“花”为线索贯穿全文,甚至借“花”进行时空的转换衔接,避免了多次使用插叙手法可能造成的“乱”和“散”。

① 顺叙。顺叙是按事物变化的固有次序和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程序来进行叙述的。有按事件发生过程来安排线索的,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有按作者的行踪来安排线索的,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有按人物变化的过程来安排线索的,如《狼》;还有的文章按认识的过程来安排线索,如曹文轩的《孤独之旅》,等等。顺叙是最基本的顺序,最为常见。采用这种方式写的文章,其叙述线索、层次结构同事件发生、发展和终了的过程基本一致。

② 倒叙。倒叙是打乱事物的固有顺序,把最后的结局或发生过程中的某一突出事件提到前面,再从头顺次叙述的记叙顺序。倒叙的目的是为了强调主要内容,突出中心思想,造成强烈悬念,激起读者寻根究底、饶有兴味地读下去。由于倒叙改变了记叙的程序,安排线索时要特别注意倒叙和顺叙交接处的句段,这是分段和情节逆转的地方,要特别注意。

③ 插叙。插叙是在叙述进行的过程中,掐断原来的叙述线索,插叙其他事件的记叙顺序。插叙结束后,再恢复原来的叙述,它相当于主干的旁枝。例如《羚羊木雕》,其中写到与万芳交换礼物时就有插叙。插叙的作用,除了补充、丰富原有的叙述外,还起对比或衬托作用,在安排线索时要特别注意,不能乱。

④ 补叙。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对读者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或对有关的人和事,作必要的解释和交代。补叙是十分简短的,不打断原来的叙事线索,也不扩展原来的情节,只是作一个补充和说明而已。如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最后关于二黄毛的交代。

补叙和插叙的区别在于:补叙是带有注解性的,一般较为简短,删掉了也不影响情节的连贯;插叙是情节的扩大和发展,篇幅有长有短,删掉了则会影响结构的完整性,以致在情节上出现破绽。

⑤ 分叙和合叙。在同一时间或同一地点发生两件或更多的事,涉及两个或更多的人,在记叙时则花开两朵,话分两头,先叙其一,后叙其二,这就是分叙。分叙完毕,再把两个人、两件事合起来叙述,这就是合叙。例如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先叙杨志之智,再续吴用之智。合叙实际上是两条(或更多)叙述线索合并成一条。安排线索时要分清分叙和合叙,有助于文章记叙的次序和重点,以及文章的细密层次。

⑥ 环叙和交叙。以一事、一人、一物、一景为叙述的圆心,一环扣一环,围着圆心展开,这叫环叙。两条记叙的线索交替进行,或在一条主线上穿插一条副线,在一条明线上安排一条暗线,两线交杂在一起叙述,叫做交叙。交叙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两条线索穿插叙述。交叙近似一种麻花形结构,能够把复杂的事件或散漫的事件串起来。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是如何把几条线索交叉在一起,组织得有条不紊,缜密、紧凑,不露隙漏。

4. 文章内容的复杂程度不同,常用的线索类型也有所不同

文章内容多,篇幅长,往往使用情感等不太具体的线索,而且常常设置双线索(明暗、主次)。例如《故乡》的情感线索,从“悲凉”开始,归于迷茫中的希望、希望中的迷茫。在“月下刺猹”和“厚障壁”处达到两个性质、方向不同的情感。文章不像一般小说那样情节跌宕多姿,却又有起伏错落之美。

第4篇

关键词:快乐的学习者;疑问带入语文课堂;出色导演;反思跟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09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058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做快乐的学习者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心理需求,以真诚的情感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感化学生。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邓稼先》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而且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内容枯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于是,我剪辑播放了一段“广岛原子弹爆炸实况”的视频。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我结合情景深情地讲述课文的背景。这样,视频媒体与教师的声音媒体一下子就把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拉近了,既使学生理解了邓稼先科研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又使学生认识到了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又如,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内容,为我们展示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涉及日月经天、江河大地、春风夏雨、秋雾冬雪。这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朗读教学,可以采用配音朗读,在朗读时为学生配上一段适宜的音乐,就可以使静态的文字具有立体感。音乐在教室里弥漫,可使读者入情入境。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气,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以音乐为媒介,也流进听者的心田,激起生动的美感愉悦。

二、把疑问带入语文课堂

每堂语文课,都可以看成是一部短戏,学生“唱戏”,教师搭台。要使戏演得出色,就看教师能否导演好这出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在不断地变化着,时而是导演,时而是演员,时而是观众。如果教师总是在课堂上自导自演,让学生从当观众,那么,教师只能是吃力不讨好。所以,我认为只有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活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上文言文时,让学生自主结合注解读文章,画出自己不解的地方待质疑环节提出,再与同学或教师共同探究加以解惑。这样,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使得整个语文课堂教学自然活跃起来了。而且,学生的质疑往往也会有新的发现,这就为培养其创新思维打下基础。如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有一位学生就课文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与“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两句提出疑问:其间相隔几百年,穿着打扮怎么可能会一样呢?当然,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三、出色导演语文课堂

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多彩,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会照本宣科,或者只会对照课本内容作空洞、乏味的讲解,想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兴趣是不可能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本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如《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感悟课文的基础上,自编自演课本剧,扮演皇帝、骗子、观众、小孩等等。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一课除了片段表演以外,还可以续写结尾。如皇帝穿完新装后,当他知道自己被骗后,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开放了学生的思维。又如,教学《伤仲永》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天资聪慧还是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这一辩题让学生辩论。学生在辩论过程中,问题解决了,认知提高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变换了角色,学生成了主角,教师成了配角,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设计一些小活动,如“即兴演讲,说说自己每天最想说的话”;综合性学习时,办个“手抄报大赛”,学生自己评出最佳版面奖,并及时奖励;诗歌教学时可以举办“朗读会”;古文教学时,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段落背诵;教学情亲话题的文章时 可以教学生唱感恩的歌……这样的课堂既能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等等。

四、让反思跟随语文课堂教学

要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要让语文课堂更加开放而有活力,除了以上做法以外,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也很重要,如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幽默的教学语言,能写一手规范的汉字,等等。还有,作为语文教师,上完一堂语文课后,我们一定要认真教学反思。如上《恐龙无处不在》这篇科普作品时,为了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把握大意,我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请问本文说明对象是否是恐龙呢?这个问题一问,学生的看法就有分歧了,大部分学生认为不是恐龙而是板块构造说;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说明的对象是恐龙,板块构造说是在说明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我则做了这样的引导: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有关恐龙还是板块构造说?大部分学生回答是恐龙,因此确定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板块构造说。不知是因为摄于教师的下定结论,还是感觉到支持自己的人太少的缘故,原来认定“对象是恐龙”的学生也不做声了。可是我细心观察他们的神色,就知道他们还心有不甘,对我的解释并不满意。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发现自己的解释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于是,在另一个班上课,我依然这样设计问题,他们依然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但我不急于定答案,而是让学生再认真细读文章,概括内容要点,从文中悟出作者的写作意图。特别是抓住第一段的“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与最后一段的“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运动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与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两句话进行理解,这样使一部分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另一部分学生也恍然大悟。这一切都归功于反思。可见,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

总之,中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很多的美学因素,怎样使学生喜欢语文,并在语文课中愉快的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让课堂更开放、更有活力,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的学生更期待一种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习惯;兴趣

阅读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理解语境的重要方法,进而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十分有助于学生展开写作,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因此,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提升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大课题。

一、加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力度,培养学生的科学阅读习惯

老师的辅导和引导是初中生展开阅读的一大助力,在展开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时,主要包括选择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这两种。老师在选择阅读书籍时为了提升学生对文化的感知力,应选择具有教育内涵和意义的古汉语文化课外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领会中华文化的广博,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阅读课外书时,应当重视吸取课外书中的精髓,重视对初中生自身的启发和影响。老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式,即教导学生在阅读时不能仅仅只用一种阅读方法或者阅读一种题材的书籍,应以阅读目的的不同为依据来选择相对应的阅读方法,这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阅读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略读、精度和默读,如果要阅读具体的某一类书籍,那么就可以分为累积型、领悟型、鉴赏型和消遣型这四类阅读类型,不论采取哪种阅读方式都是以相应的书籍为依据展开的。消遣型书籍有《读者文摘》《意林》等,而《散文》《少年文艺》《少年文萃》等类属于累积型阅读的书籍,而《骆驼祥子》《朝花夕拾》等课内读物则类属于领悟型阅读。

二、注重良好课堂气氛的烘托,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只有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更加浓厚,而兴趣正是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的关键。培育学生阅读课外书的能力,应以现实的教学状况为依据,使学生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角,老师应当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才能够明确学生心中的想法,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培育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关键的一步。这时,老师应当对学生阅读的取向进行摸底,选择激发学生兴趣的书籍,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提出恰当、科学的阅读问题,进而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时学生就会投入到积极的探求阅读答案的行列中,完善学生阅读书籍的意识和理念。通常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在学习《观沧海》这篇课文时,让学生通过对作者曹操生平的介绍,引申到《三国演义》,运用多媒体将“望梅止渴”的典故播放出来,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并且提出“大家已经知道曹操乃一代枭雄,那他有什么特点呢?另外,还有与之相关的故事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就会自主地阅读《三国演义》,进而探索老师的提问,整个探索中学生就会有目的性。

三、重视对课外阅读方式的优化,提升课外的阅读效率

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的基础是课外阅读所采用的方法,这主要体现在阅读技巧上。要想提高阅读质量就必须有优质的阅读方法作依托,运用的阅读方法对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好的阅读方法能起到凝练提取阅读技巧的作用。在阅读某篇文章时,应当重视了解本文的作者生平、写作年代和中心思想等,并且学习品鉴文章。(1)重视解读文章标题,文章标题往往是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因此,解读文章标题能够强化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将内容限定在主题的框架之内。比如在学习《邓稼先》这篇课文时,整篇课文都是围绕邓稼先来讲,将这一主题点明,就有助于学生投入到阅读中。(2)记录好优美的句子和词语是阅读文章的又一大要务,重视积累语句,为今后的写作做铺垫。同时,要培养学生写读后感的习惯,改掉学生阅读一知半解就放弃文章的习惯,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还应当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老师应当具有亲和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视学生为朋友,分享交流阅读心得,这样就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保障。

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老师长期在语文教学中摸索出符合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方法。老师应当加大指导学生阅读的力度,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使教学课堂得到优化,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阳丽娜.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123.

第6篇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的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前奏,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能及时收回学生的的心思,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紧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语文教学导语。使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自然,衔接紧密,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到本节课的教学情境中。使本节语文教学课有个良好的开端。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中的几种尝试:

1. 观察自然景物,以景激情

大自然美丽神奇,蕴含着无穷的知识,是一本生动形象,趣味无限的教材。在初中语文教材里,有一部分课文,就是以大自然为题材的。通过教学这些课文,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用身边的自然景物作导入。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窗外的云,了解当地不同形态的云对当地不同天气的影响,紧接着以"课文是怎样教我们看云识天气的?"导入课文。在教学《春》时,先让学生说说本地春天的自然美景,接着以"作者笔下的春美在哪里?"引出课题。 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让学生说当地的某种自然景物给我们的启示,顺理成章地解释,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这样的课文还有很多,如《生物入侵者》、《绿色的蝈蝈》、《那树》、《济南的冬天》等。这些以自然景物做导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以学生身边的人物做导入,产生情感共鸣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帮助、友谊、和谐相处,是中华名族历来的传统美德。初中语文教材里表现这些方面的文章也不少。教学这类课文时,就更应该结合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来导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感受来学习这类课文,体会亲情、关爱、帮助、友谊、和谐的温馨,努力做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美德的学生。如在教学《背影》这篇文章时,就可以这样导入:"在同学们的成长历程中,父母的关爱随时伴着你们,只要你们留心体会就会感受到,而且呈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到自己的衣、食、住、行,小到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温柔的眼神等。下面就请同学们说出表现父母关爱自己的在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来。"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情感火花,举手想说的同学很多。让三五个同学说了以后,接着说"今天要学的'背影',这篇课文是怎样体现父亲对孩子的关爱呢?"以此引入课题,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感研读课文,他们就会认真探究课文里的内容了。如教学《风筝》、《傅雷家书》、《孔乙己》等这类文章时,都可以采用生活中的人和事来导入,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此达到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目标。

3.以名人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心理学角度讲,好奇使人引起注意,所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可以通过讲名人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愈强,求知欲就愈盛。如在教学《隆中对》、《出师表》时先让学生说说有关诸葛亮的一些故事,以此为契机,引入课文,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是通过哪些来表现的?"去读课文。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会很用心的去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初中教材里,介绍名人故事的文章也很多,如《木兰诗》、《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等。教学这类课文时,都可采用故事的形式来导入,以名人故事来吸引学生,从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本节课的教学顺利进行。

4.以当地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旅游景点来导入课题

祖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千百年来,祖国各族人民在辛勤的耕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创造了无数的名胜古迹,加之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形成了奇特迷人的旅游景点。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教材,也是学生了解名族文化,感受其博大精深的素材。初中语文教材也选编了这方面的课文。教学这方面的课文时,可引用当地的风俗人情、名胜古迹来导入课题。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感兴趣。如教学《三峡》时,我以家乡人们熟知的"小龙江"来作导入;教学《端午的鸭蛋》时,我以当地人们过端午节的风俗作导入。诸如此类的文章还有很多,如《岳阳楼记》《春酒》《苏州园林》等。这样,把地方文化和教材有机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也引发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浓厚兴趣。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无论采取何种导入方式,都应该紧扣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力求使导入新颖短小,富于启发性和艺术性,使之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获取新知的环境里。

第7篇

关键词:资源开发 教材重构 引入热点 丰富内涵 历史感悟

历史是鲜活的,是饶有兴趣的故事。然而历史老师发现一种怪现象:有些学生课外喜欢阅读历史书籍,平常谈话和写作中也常引经据典,似滔滔江水络绎不绝。可一到上历史课就没精神,成绩也不理想。按道理讲学生们是爱听故事的,对历史是感兴趣的,如何把兴趣转化成学习动力呢?学生们说:老师教历史就是让我们天天照书背历史,太机械了,枯燥没意思。如此说来,老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把枯燥变成有趣,学生才能变得乐学、爱学,这样历史课才能具有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把历史上得更有活力?结合新课程教学的实践,浅谈一些自己的思考认识。

一、 有效利用身边资源

图书、报刊资源是身边最常见最易获得的教学资源。平时自己多收集和保存些,同时也辅导学生注意积累,再号召学生课外注意多摘录些,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人文知识,又可以加深他们对现实及课文内日、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为学习就“动”起来了,课堂上他们自然就“活”起来了。

乡土资源是学生最引以为傲和信服的资源。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试问谁不爱自己的家乡,谁不恋自己成长的地方。在学习《安徽历史》时,我就布置学生抓住双休日去宿州市博物馆参观,让他们知道宿州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史称这里“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为“百战之道”。现在由于宿州市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被誉为“书法之乡”和“马戏之乡”。使学生认识到家乡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了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是争先恐后,活力四射的。

网络资源不可小觑,是生动又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我设计一个“安徽现代历史人物研究”的课题,要求学生按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撰写简单人物评论。有组学生在百度中查阅获得邓稼先资料1000余条。小组内有人转搜集邓的生平简历、图片信息和评价观点。最后,学习小组提交了一份资料详实、图文并茂、观点鲜明的报告,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二、 合理搭配,建构内容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来实现的。教师可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完善教材和超越教材,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取舍教材。如在教学《为民族独立而战》一课时,我打破传统的“背景、经过、结果”,三段式教学模式,把他们建构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以“自由”为主线,把本课设计成“渴望自由”、“追求自由”、“保障自由”三大块。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思路别致新颖,内容清晰明了,一下子就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探索外国历史的兴致。

三、关注社会热点,巧妙引入课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纵看的是历史,横看的是社会现实。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多方面关注生活中的历史,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对历史产生亲近感。例如,社会热点具有社会知晓度高、覆盖面广的特点,如果教师能够巧妙设计,引进课堂,就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还能引领他们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心时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赋予的使命感。例如再讲时政热点伊拉克战争时,我先补充了伊拉克问题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又叙述了2003年初国内报纸转载的一位17岁巴格达女孩的日记,找一位朗诵水平高同学朗读。日记中说:她每天都在做“被美军的导弹紧紧追赶”的噩梦,不断地看到或听到身边的人死去,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她。听到这里,教室里静的连掉根针的声音都听得见,这样我成功的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战争本身引向对战争所造成的对人类伤害的层面上来了。这样教学自然比你空泛地讲“反对战争,热爱和平”100遍都有效。我们只要用心多观察多思考总是可以从生活中发现许多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内容,为课堂创设教学情景所用。

四、形式多样,丰富教学内容。

在历史教学中也需要适时搞一些形式多样的小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一)评历史对联,在讲岳飞抗金这段历史时,我就介绍了杭州岳王庙中的三幅对联:1、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2、唉!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日!(这幅对联是在岳王庙秦桧与他老婆的跪像前,是用两个坏蛋互相埋怨、对骂的口气写的)。3、是秦桧的后代、清朝乾隆年间的状元秦涧泉写的: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三幅对联都出色地反映出了人民群众的爱憎情感。通过欣赏,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巩固,又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二)猜历史谜语,根据历史教学的需要来猜谜语,既能够巩固有关历史知识,熟悉相关的人物事件,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劳动竞赛(猜一历史人物)——比干;刀枪入库,放马南山(猜一历史军队名)——太平军。(三)唱历史歌谣,讲历史故事。歌谣引进课堂不但能深化教学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有效途径。如,组歌《不怕远征难》,选取其中的几首进行播放,师生共同低声随唱,在歌声中,带学生去体会“照夜盼来晚也想,恩情似海不能忘,啊,革命成功早回乡”的军民鱼水情深;感受“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的艰难岁月;感悟“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的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那么的内涵、的精神也会受到意想不道的效果。通过讲故事课堂气氛活跃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成绩自然就进步了。

五、有效利用多媒体去感悟历史

第8篇

在新课改如火如荼、新理念和新模式层出不穷的当下,如何体现“自主”“高效”课堂,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无论怎样改,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帮助学生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手段必须为目标服务。就初中语文课而言,我坚持以快乐学习打造高效课堂,针对课文内容采取寓教于乐、于趣、于情、于境、于意等不同方式,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也把快乐还给了青春。

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快乐学习的八种做法。

一、演——编创表演课本剧。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学生早已耳熟能详,如常规分析讲解,学生会觉索然无味。我提前布置各组自编自导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这样学生不仅熟悉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创作意图,更重要的是通过排练、演出锻炼了综合能力,增强了小组合作意识,培养了团队精神。

二、问——争当课堂小记者。《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分别选两名“英子”和两名“爸爸”做为发言人,师生作为记者提问。例如问爸爸:你打孩子是否太残忍了?你为何在病床上说那几句话?问英子:爸爸打了你,你是否憎恨他?知道爸爸去世消息时,你为何还能那样镇定、安静?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充分预习课文,课堂上踊跃提问,争相过了一把“记者”瘾。因为要求提问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挖掘和理解。每个人都在动脑想、动嘴说、动手整理。他们快乐地笑,快乐地讨论,快乐地记录,共同享受合作学习的成果,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了互动和共振效果。

三、辩——正反两方辩论会。此法有利于锻炼学生思辩才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例如《伤仲永》一课的辩题是:天资聪慧是成才的关键——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通过辩论达到共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女娲补天》一课的辩题是:女娲是神——女娲是人。最后明确:女娲既不是神也不是人,而是作者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并赋予她一种精神。《最后一课》辩题是:小弗郎士是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是主人公。学生纷纷从课文中找论据,甚至辩得面红耳赤,有效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读——诵读比赛提素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方面,依然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基本要求。我举办的现代诗文朗诵会、古诗文背诵会、课外诗文朗诵会,实行一人一讲评,一生一激励,指导学生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实践证明,诵读活动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领悟和感受作品内涵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五、思——造句启发多思考。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习《邓稼先》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作者写作语言的功底。采用“我发现……词语(句子)用得好,它好在……”的造句形式,全班同学先思考,小组再讨论,最后举手发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思考的结果。这样教师就站在较高的视点为学生播下一种阅读的思想,敦促他们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明白思而不罔的道理。

六、赏——资源共享赏美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仅靠教材远远不够。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持之以恒,不间断地训练,教师适时给学生朗读、介绍一些优秀作品。我在班级设置了图书角,将同学们家中的好书实行资源共享,互相交换,扩大阅读量,要求每人寒假摘抄五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利用作文课轮流朗读,并提出一些问题分析、讨论。许多文章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或受到了美好熏陶,或受到了真情感染。学生在周记中写下感受和体会的过程,也是对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最深刻的影响。

通过快乐学习语文,打造高效课堂的探索和实践,学生对语文越学越有兴趣,教师越教越有精神,每节课师生都倍感快乐、充实。

薛丽霞,教师,现居河北邯郸。

第9篇

一、积极创设课堂互动的氛围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时要真正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就必须积极创设课堂互动的良好氛围。

首先要构建便于互动的交流平台。比如按照学生不同层次分组结合成4人、6人或8人组,学生相对而坐,便于互动。其次,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氛围的创设者、交流互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再次教师要做到与学生“心理相容”,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课堂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感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同时能够体验当教师的快乐。比如在教学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一文,我说:“谁来当老师给同学们范读?”各小组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手示意要求范读,我就让每组选出代表,分别读几段,看谁读得好,然后让学生作为教师的身份来给范读者评价。很多同学深情地朗读,各有特色,把作者对江南冬景的钟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样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体现,个性得到张扬,而且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得到了很好地建立。第四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热情做事才能更加集中注意力,这时的想象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智慧的火花才能有效地绽放。

二、善于提供课堂互动的机会

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越多,学生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课堂效率就越高。执教者如何设计引导互动呢?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边城(节选)》让学生具体分析翠翠这一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变化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并具体分析其对表现翠翠的内心世界的作用。学生立即自主阅读文章,圈点勾画作批注,然后小组内合作交流。有的小组选择了首段“天已快夜了……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说世间万物都生机勃勃,而小翠的生活却“太平凡”了。她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不能像雀子、草木那样热烈勃发,所以,有点“薄薄的凄凉”;有的小组选择了“翠翠坐在溪边……就忽然哭起来了”,说明翠翠满腔心事,却无人能理解。此时看着船上人悠闲安逸的神态,更使翠翠感到孤独寂寞,因此哭了起来;有的小组选择了“月光如银子……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安睡了”,说温柔的月光,天籁般的虫鸣,这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安详、那么淳朴,翠翠和爷爷在这样的环境下说故事,自然的美和人性的美合成一副优美的生命形式。所以景物描写不仅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场所,不仅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而且衬托了人物的美。环境美、人性美,这是相得益彰,相互表现的……同学们相互交流着自己的理解,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进行互动。

再如有老师教学《孔乙己》时,正当同学们沉醉时,老师归结课文,提出了一个问题:“孔乙己最终的命运如何呢?”同学们一下子找到了答案,一起读了出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时有个同学提问了:老师我认为“大约”和“的确”两个词矛盾,鲁迅先生是不是用错了?听到他的发问,我赞许地点点头,首先表扬了他,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火朝天……最后答案统一到教参的说法上来了。这是学生通过质疑互动。

另外还有课堂自然推进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问有答中交流互动,自然生成等。无论哪种方式的互动,都要注意它的合理性,都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都要发挥其主体地位,挖掘各自的潜能,以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三、及时分享课堂互动的快乐

“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和共同的拥有。”双向的沟通,在课堂教学中就是互动;彼此的给予,在课堂教学中就是互动的结果;共同的拥有,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及时分享。如外出听一位初中老师的公开课《邓稼先》,文章结尾处引用了“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中国男儿歌》,在教学这部分时,这位老师先让学生理解引用此歌的作用,然后趁机教唱这首歌,师生共同分享,感受情感。一曲《中国男儿歌》,气壮河山,唱出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在这节课上同学们也一定唱出了自己的心声,然后让学生合作互动,说说自己的情感。这样的互动既有创意,又适时培养了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在分享中各方面的能力也同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依赖老师传授知识的惰性,自主学习的动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增强了,教学效果尤为显著。

第10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注意问题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提升初中生的读写能力是教学的一大难点。读写结合就是充分探讨读写之间的关系及两者的互相促进作用。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需要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语文作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初步学习,是对中华语言的继承和发展,语文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写作也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阶段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黄金阶段,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学校和教师正积极改革创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借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本文从激发学生兴趣开始,逐步从传授技巧、倡导个性化阅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进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促进其写作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

1.强化阅读对写作素材选择的影响

由于很多初中生在小学时候缺乏一定的写作经验,往往会对作文的选题一头雾水,写出的作文与实际经验没有根本联系,文章中没有感情的注入,显得内容空洞、刻意和死板。优秀的作品应该富有生活内涵,内容饱满、感情充沛。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的能力,收集课文中的写作素材,运用抽象思维,将收集到的写作素材运用到文章中,做到活学活用。例如,《背影》这篇文章,里面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来源于作者朱自清的真实生活,而鲁迅的《社戏》描写的则是孩子偷吃东西的童年时光,也反映了作者对儿时的美好回忆;还有杨振宁的《邓稼先》里面既有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又有作者的人生经历,是作者内心的反映;还有《孔乙己》也都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刻画,所以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创作。

2.重视阅读对促进写作结构的创建

真正的好作文不仅要有生活中的素材,还要有缜密的逻辑,它是整个文章的构架,是骨干。但是很多初中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大多数都是来了灵感立即创作,并没有从整体上布局一下,这样很容易出现偏题、跑题、语句松散、结构混乱等现象,字数不够时往往硬凑字数,导致很多故事重复叙述,最终影响语文的考试成绩。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善于思考的能力,从而获得写作的启发,在写作的过程中注意思维逻辑顺序,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把握文章脉络,一气呵成。其次,文章的内容要有详有略。最后,突出主题思想,然后展开论述,将平时阅读得到的精髓部分加工成自己的内容进行填充,使文章更加饱满。

3.阅读对写作细节描写的作用

作文的细节描写是整个文章中最具亮点的部分,是作者灵魂的体现。初中语文作文的细节描写主要体现在人物的描写上,例如对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比如《骆驼祥子》中的某个节选侧重描写了祥子生存环境的恶劣,侧面烘托了祥子生存的艰辛;还有鲁迅的《故乡》抓住了对闰土语言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了闰土的愚昧麻木,揭示了闰土的内心世界,也表现了作者鲁迅对封建等级观念的强烈不满和讽刺。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细节刻画,可以使作品中的的人物更加生动形象、性格色彩浓厚,也可以使文章主题意蕴深刻。

三、读写结合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材料的积累

无论是平时课文的内容还是课外的阅读材料,写作素材是随处可见的,教师应该不断挖掘新颖的模板给学生当例文。

2.读写要领的补充

一般情况下,读写要领是不变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3.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

在平日读写结合的练习中,教师应该适当地抛砖引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质疑,而不是将要点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之,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是由听、说、读、写构成的用于交流的学科。所以初中教师要对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加以重视,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下培养写作能力。只有两者相结合,才有利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邰启扬,金盛华.语文教育新思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第11篇

【关键词】 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更要注意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并且让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笔者试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体会和认识。

1 新课导入生活化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思想品德课理论性较强,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讲授知识,课堂教学就会枯燥无味,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所学到的也只能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有什么用、如何指导实践根本无从谈起。如何将思想品德课中抽象的问题形象化、难懂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态积极地来学习呢?

毫无疑问,联系学生生活导入新课是一条重要途径。我们要以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或以社会热点话题、国内外重大事件等为契机,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新知。如教学《我爱我家》时,可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名字中所包含的深层含义,这样学生就会深切体会到家长对自己寄予的殷切希望与深沉的爱。然后,再让学生列举一些家长爱护自己的实例。学生说完后,教师再因势导入:“这一切都融入了家人对我们的爱与期望,我们被家的温暖所包围,生活在幸福中。那么究竟什么是家?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家充满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内容,让爱永驻我家。”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2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产生灵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达到上述目的,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

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以《缤纷情感》一课为例,当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学习后,师生之间就开始以聊家常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围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培养高尚情感,如何去培养高尚情感”这一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各自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在做的,从中体会培养高尚情感的重要意义。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我也从中穿插讲述邓稼先、见义勇为青年故事,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验到自己和他人对祖国的各种感受和情感。整堂课师生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学内容生活化

思想政治课特别是新课程是涵盖了社会生活在内的综合学科,很多内容都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只有联系生活,选取生活化素材,学生才会兴趣盎然而不枯燥地进行学习。

3.1 素材来源于学生学校生活。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其间的喜、怒、哀、乐,同学之间的故事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用自己的身边事来引导自己有所获、有所悟。

3.2 素材来源于学生家庭生活。家庭是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是思想品德的最好教育者。在这里,他们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思想品德教学。家庭的职业、家长的职业道德、以及家长的所见所闻都是现成的资源,采用请家长来校、走访家庭或是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让家长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因是出自家长之口,比教师的讲解来得更有说服力。

第12篇

一、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夸美纽斯也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学习的人才能保持他的心理不跑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作为语文教师,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感,就会努力地去学、去模仿,兴趣便产生了。教学中可采用故设悬念,引而不发,巧设铺垫,激将引思,语言感染等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用激励的话语滋润学生的心田,用赏识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每一次发言,课堂就会变得充满活力,学生就会激情飞扬,天性与个性就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使用怎样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提倡多样化,教学模式多样灵活,才能给学生带来多品味的“菜谱”。以下是笔者尝试的几种做法。

1.演——编创表演课本剧。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学生早已耳熟能详,如常规分析讲解,学生会觉索然无味。我提前布置各组自编自导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这样学生不仅熟悉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创作意图,更重要的是通过排练、演出锻炼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小组合作意识,培养了团队精神。

2.问——争当课堂小记者。《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分别选两名“英子”和两名“爸爸”做为发言人,师生作为记者提问。例如问爸爸:你打孩子是否太残忍了?你为何在病床上说那几句话?问英子:爸爸打了你,你是否憎恨他?知道爸爸去世消息时,你为何还能那样镇定、安静?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充分预习课文,课堂上踊跃提问,争相过了一把“记者”瘾。因为要求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挖掘和理解。每个人都在动脑想、动嘴说、动手整理。他们快乐地笑,快乐地讨论,快乐地记录,共同享受合作学习的成果,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了互动和共振效果。

3.辩——正反两方辩论会。此方法有利于锻炼学生思辩才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我设计《伤仲永》一课的辩题是:天资聪慧是成才的关键——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通过辩论达到共识:一个人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最后一课》辩题是:小弗郎士是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是主人公。学生纷纷从课文中寻找论据,甚至辩得面红耳赤,有效达到了教学目的。

4.思——造句启发多思考。学习《邓稼先》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难础上,进一步体会作者语言的功底。采用“我发现……词语(句子)用得好,好在……”的句式,让全班同学先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举手发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思考结果的能力。这样教师就站在较高的视点为学生播下一种阅读的思想,督促他们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明白“学而不思则罔”的道理。

诚然,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多种多样,诸如读、写、赏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只要模式使用得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有效激发,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三、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有经验的教师。”教师要通过对自己教堂实践的考察反思,及时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做出更理想、更有效的教学决定。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的:

1.反思重难点。着重分析重难点教学的突破口是怎样选择的?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的?采用了哪些生动形象的手段?怎样启发学生理解、接受重点难点部分的知识内容?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练习设计是否恰当?学生当时的思维活动是否积极有效?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方法突出重点?这样的教学反思对教材的处理定位更准确,对课堂的驾驭更加自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