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2 05:40: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新闻教育;改革;现实选择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一些高校实施的小实习(学年实习)、大实习(毕业实习)方案,尽管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恐怕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里都没底。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媒体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不愿承担高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多数高校实施的,各种实习都是依靠教师私人关系联系的,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实习的规范化;媒体的指导教师也不愿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有的实习生在媒体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写稿件出了问题,而给媒体和记者本人带来了麻烦。更主要的是高校在这些实习过程中,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导学生实习,这些实习的任务往往由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当,实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室教学、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满足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中的实践。这和美国新闻院校“希望教师能够非常努力的工作,花很多时间同学生见面交流,阅读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们的作品。教师是否会专心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很特别,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改作业花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问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些好的传统也被丢弃,如教师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序流动等等。导致实践教学的边缘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的客观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这与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导向的人事评价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普遍埋头于科研学术工作,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所以,无论从何方面看,只要高校现行的唯科研学术是瞻的体制不变革,重视实践教学就永远是侈谈,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4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目标驱动下,各个高校人事选拔制度的门槛普遍提高,非博士者无法进入高校的师资队列中。俨然,高等教育打造的是一支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针对这种现象,新闻教育界早有有识之士对此提出批评:“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流行的招聘教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一刀切’的选拔标准和只以纯学术成果评价教师水平的管理思路,其实并不利于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因为:学术型教师的辛要精力在“学术文章”上,不愿在教学上面花费时间精力,不愿把很多时间花在一字一句批改学生写作的报道文章上,也不愿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指导上;学术型教师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就像没有上过战场的军事教官在指导学员如何打仗一样,这样如何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工作者,从国际新闻学教育发展趋势看,建立一支由“实务型教师”和“学术型教师”组成的融合编队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的。这种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专业高度的师资队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学”和“术”等各类知识的需要,能够担当起培养富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富于崇高职业理想、掌握各种媒体技术能力的新闻工作者的重任。
但是,限于国内高校不具有办学自、院系没有人事权、从媒体到高校的人事流动渠道不畅等各种因素,充实部分优秀的“实务型”媒体人士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来还只能是一种设想。即使这些“实务型教师”被聘请进来,如果相关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发生改变,这些“实务型教师”也会无法立足、会被早早淘汰出局。
总之,只要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性因素不发生根本的变革,新闻教育要想在微观层面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变革,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空谈。当然,这些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二、现实选择:以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为突破口
通过以上对新闻学教育微观层面问题的盘点。我们看到新闻学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以克服的因素,似乎新闻学教育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其实不尽然。从表面上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遇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种种问题,矛盾处处存在,改革的掣肘和障碍重重。但是,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性选择完全掌握在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手里。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现实,承认不足,积极创新,完全可以做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从局部的微观层面改变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硬伤和漏洞。新闻教育改革有不少现实的路径(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应当是作为高校教学实践重要一环的毕业论文(设计)。
1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编辑。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自然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政治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2级研究生所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上“都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论文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和技巧做一探讨。
1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2.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2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2.3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2.4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条件分析
李良荣:我小时候一直生活在农村,在浙江宁波镇海。在农村生活,我经常和一群小孩子一起上山砍柴,下河摸鱼。那个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可能就是我小学四年级以后的班主任,他的名字叫张资平。我的家和张老师家离得很近,和邻居差不多。寒暑假就经常跑到老师家里去。张老师有一个皮箱,装的是各种各样的书。我随便帮他做一点事情,有的时候是砍一担柴啊,有的时候下河摸点鱼虾啊送给他,这样他会抽一本书给我看。我到五年级的时候,一般《水浒》、《三国》都可以看明白了。看多了之后呢,我就经常给一帮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子讲书里面的故事,这样一来,远近很出名。
那个时候看的东西一直影响到我上初中以后。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成绩是班里最好的,被保送到镇海的柴桥中学。但是只读了一个学期,全家就搬到上海来,所以我就到上海继续读中学了。
蔡颖:您大学本科读的就是新闻,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新闻感兴趣的呢,是读大学以前,还是做新闻这一行以后?
李良荣:我考大学之前根本没想过要学新闻,读新闻,主要是因为我这个人好胜心太强,当时大家都认为复旦最难考的是新闻系,所以我说我就报新闻系。我中学的时候成绩也一直很好,门门功课都很出色,当时还是学校团委的副书记,正书记都是老师,副书记是学生能担任的最高职务。我的好胜心也是那时候养成的,就是说一定要做最好的,这是我的一个性格问题,并不是对新闻有什么热爱的感情。我家在南市区,当时南市区在上海是属于比较差的区,从来还没有一个学生考到复旦新闻系,所以我说我就要去考。当时我根本没有要当新闻记者之类的志向。
蔡颖:您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出版成书以后,我在后记里面读到,“3年的研究生,这篇论文花了两年半时间,为了写这7万字的论文,我手抄了30万字的资料。”
李良荣:对呀,那些资料我到现在还保留着。写论文要找旧中国的报纸,当时没有资料,我们很苦啊,到处去找,新闻学院的资料室里有一部分,还有一些呢,要到上海图书馆去找。整整一个半月时间,每天早晨6点多我们就要从学校出发,坐车到上图刚好8点多。人家开馆了马上进去,找到资料我就把它抄下来,拼命地抄,一本一本的。那个时候没有复印机,而且就算有设备也不会让你复印,因为那些时间太早的报纸纸张很脆的,不能复印,不得不全部靠手抄下来。手抄得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看到新鲜的东西就抄下来,当时不知道有没有用,拿回来慢慢再去消化。
蔡颖:您那本书后记里还提到,“为了节省时间,有的时候就早上买四只馒头,中午一口馒头一口开水,5分钟吃一顿饭。”可是您说:“当时只感到一种幸福,因为又有了重新读书做学问的机会,这是‘我’十年梦寐以求的幸福境界。”为什么您对20年前艰苦的研究生生活如此怀念呢?
李良荣:因为我感觉到自己在努力完成一件事情,而且是自己喜欢做的一件事情。以前没有过这种成就感,人家叫你起草报告你就得写,哪有自己喜欢不喜欢的。我在那个时候开始有了一种事业感,写论文是我自己愿意做的,这样再苦我从来不会感觉到厌倦。
那个时候我真的是上有老下有小,孩子还小,我没有额外的收入,一个月就51块5毛钱的工资。一个月30块钱要交给家里养孩子,实际上自己就20块钱生活费。在这么个条件下读书,物质条件是艰苦了一点,但是我那时候很满足,觉得有奔头儿,有一种振奋的、向上的劲头,感到自己可以重新读书,做学问、做事情。
蔡颖:据我所知,您最近连续两年是新闻学院毕业班的学生评出来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您是怎样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呢?
李良荣:怎么说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四个字:热爱学生,这样才能热爱这份工作,做好它。有的老师上了几年课可能会产生惰性,就觉得厌倦了,但我不厌倦。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好或者不好的时候,但是无论遇到什么烦心的事情,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我总是怀着最好的心情。
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新闻学概论》难上,因为是纯理论的东西,不容易讲明白,学生听着也觉得枯燥。但这门课我讲了整整20年,而且我从来不厌倦。我每一年讲它的时候都会补充很多新的东西在里面,一些最新的例子、材料和学界的新观点。这样的话,总给我自己和我的学生带来一种新鲜感。不管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还是其他某种想法,我觉得我给一年级刚刚进来的本科生上这门课,可能会影响到他们一辈子对新闻信念的理解、认识和追求。
蔡颖:您觉得做老师的真义在于什么,或者作为一个老师,您最想给您的学生什么呢?
李良荣:我从来不说什么远大的目标、理想,为祖国为党培养人才之类的话。就一个东西,从心底里从感情上爱学生,其他一切都是空的。说这个话,我是真心实意的,我觉得学生都是很聪明的,你骗不了他们。你用心对待他们,学生是能感觉到的。我心底里觉得学生可爱,热爱自己的学生,打个比方,我就像老母鸡一样,保护着我所有的学生。新闻学院的人都知道,可以得罪李良荣,但是不要得罪他的学生。这样我也换来了学生的爱。
我最想给学生的是――怎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他们以后出去都是当记者的,记者是社会的良心,一个有良心的人才能做一个好记者,做一个真正关心老百姓的人。
蔡颖:那您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是一个学者吗?
李良荣:在教师和学者之间,我首先是个教师,我得先尽一个教师的本分。如果做学问和当教师之间有矛盾的话,我会放弃做学问而去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学生有事来找我,我都会拿出时间、拿出耐心对待他们,这一点我的学生都知道。
蔡颖:很多学生觉得你很有个人魅力,有位同学告诉我,他之所以报考您的博士生,是因为您既是一个做学问的行家,又是一个懂得生活情趣的人。您是怎样达到这种境界的呢?
李良荣:我一直认为,不要死读书,绝对不是书读得越多,学问就能做得越深。生活得有节奏。我这个人就是这样性格,永远都是很本色地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最讨厌别人做作,或者故意做出高深的样子。我想怎么做,就做了。我的确也是个很喜欢玩的人,玩给了我很多精力很多乐趣,一个人如果不会玩,就没有乐趣了,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天天那么枯燥地生活,天天做学问,这个“学问”是做不好的。而且,我已经到这个年纪了,可以想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这是我这么大年纪的人的特权了。当然我对自己的控制已经很自觉了,玩起来也不会很过分,但我绝对是一个真实的人,不会故意做出一副严肃的学者样子。你们不知道,我唯一喜欢看的电影是武打片,还有拳击比赛、足球比赛我爱看。
蔡颖:很多您的学生都觉得李老师的心态特别年轻,甚至比年轻人的思想还开放,您是怎么保持这种心态的呢?
李良荣:那是因为我一直和学生在一起,在这一点上,我绝不是故意讲客气话。实际上学生交给我的作业,我并不是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去批改,我学得比他们还认真,是吸收他们的东西。不管一份作业写得怎么差,我都会非常认真地去看,只要里面有几句话、几个提法是好的、新的,我都会把它抄在自己的本子上。我觉得学生的思想很活跃啊,他们见识很广,接触到的有些东西是我没看到的。虽然我这个人非常傲气,但我从来不停止学习,不断吸收别人的东西。现在,我有点恨自己的就是记忆力比以前差了。
如果说我比别人用功的话,还有一点,就是我跑媒体比别人跑得都多。我有很多学生在媒体工作,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苦恼,和同事之类的不好讲,都愿意和我讲。毕竟我是来自教育单位,搞学术研究的,跟我说实话谈问题他们没有顾虑,这样我可以了解他们好多情况,又会向他们请教好多东西。这样一来呢,我有时候也给他们出出点子、搞搞策划,而他们也给了我很多,至少给了我一大堆问题去思考,让我感觉到可以一直追随新闻实践的脚步和社会发展的潮流。我的所有论文都是来自于他们提出的问题,就是为了解决困扰新闻实践者的问题,这样我也能够抓住最前沿、最尖锐的东西。
蔡颖:您从教这20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良荣:做教师,确实给我很多快乐。我的所有收获嘛,用古人一句话说就是“桃李满天下”。我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我的学生哗啦哗啦都上来了。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做学问、干事业的,他们做得很有成就感,这个也就是我的成就感。感觉到自己的学生刚刚进大学的时候,不懂事、毛手毛脚的,过去这么多年,一个个都成了有用的人,也为人父母了。什么叫“桃李满天下”?我觉得只有当老师的人才会从这句话中切身感受到这是多么快乐。
我的最大成就,是我培养了一大帮子学生,并不是说我为祖国培养了多少人才,我就感觉到自己很快乐。幸福快乐是每个人的权利和生活目标,医生能够把一个垂死的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这是他的快乐;一个记者写出很多好的作品,被社会认可,他也感觉到快乐和幸福。这种快乐没有什么差别,就像做教师也好,当木匠也好一样的。
蔡颖:您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或者说劝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