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软件工程师职称论文

软件工程师职称论文

时间:2022-12-09 09:06:32

软件工程师职称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两级教学督导 信息不对称 工作机制

一、高职院两级教学督导工作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实行学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学校和院(系)两级教学督导机构。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先后成立校级督导机构和二级学院督导组。校级督导机构应是独立的职能部门,由校长或主管副校长直接领导,负责学校层面的教学督导工作,并对二级学院的教学督导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服务;各二级学院(系)设立相应的督导组,依据各二级学院(系)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发展与改革实际需要,独立开展工作。

学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都是对所属部门的教学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评价和指导,但在具体工作中各有所侧重。校级教学督导是对学校教学总体情况进行专题研究,代表学校对常规教学、教研进行检查、评审,向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等。院系教学督导则立足于二级学院(系),对本院(系)具体教学环节督导检查,包括课堂教学质量检查、实习实训安排、试卷质量检查、实验室实训室管理等,同时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两级教学督导的工作范围有所不同,但是工作内容是相同的,都包括“督教”、“督学”和“督管”三个方面。

二、“信息不对称”对两级教学督导工作的不良影响

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是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由美国三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运用信息理论历经30多年的市场交易行为分析研究而共同提出。此理论指市场交易中参与交易的双方在掌握信息上的不平衡状态,即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从而便有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欺骗的动机。因此“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不良后果是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不利选择又被称为逆向选择,指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隐瞒相关信息,获取额外利益,客观上导致不合理的市场分配行为。道德风险被称为败德行为,指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利用被对方观察不到的相关隐蔽行动而使对方受到损害的行为。

2.两级教学督导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及不良影响

两级教学督导员与被督导的一方始终存在一种不平衡,即“信息不对称”。因为受到督导员数量有限、督导员熟悉的专业和课程有限、督导员对职能部门的工作了解程度有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论是校级督导员还是学院(系)二级督导员,在“督教”、“督学”和“督管”的督导工作中,相对督导工作的对象即全校师生、全校各门专业课程和全校各部门而言,始终处于信息劣势方,而他们的督导工作对象则是信息的优势方。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

尽管学院(系)二级督导员由本院(系)现任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他们身处教学一线,担任日常教学工作,比校级教学督导员更了解任课老师与学生,了解课程内容。但是,作为二级学院的教学督导员毕竟人员数量有限,他们本人的专业或熟悉的课程也是限定的,因此二级教学督导员与教师、学生相对而言,仍然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由此可见,在两级教学督导工作中,“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

在信息不对称客观存在的督导工作中,始终处于信息优势方的教师、学生和各职能部门在很多情况下会考虑自身利益,而向处于信息劣势的教学督导员隐瞒相关信息,导致教学督导员获取的信息不真实、不全面、不客观,影响督导工作的实效性和建设性,最终影响全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提高。

总之,因为教学督导自身的性质特点决定了信息不对称现象客观存在,这种“存在”不可能消除,但是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减轻它的程度、缩小它的范围,从而提高教学督导工作的实效性。

三、构建“信息不对称”下两级教学督导工作机制

为减轻“信息不对称”对高职院校两级教学督导工作的不良影响,增强两级教学督导工作的实效性,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着力构建“信息不对称”下两级教学督导工作机制。

首先,两级教学督导机构必须明确工作职责。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校级教学督导于2007年已成立,各方面都比院(系)二级教学督导成熟。学院(系)二级督导更应理清工作职责,使督导工作职责制度化,例如,明文规定二级督导要负责本院(系)教师教学质量的督导,本院(系)学风的建设及指导;负责本院(系)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督导等;负责教育教学质量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反馈等。

其次,两级教学督导都必须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教学督导常规工作。

校级教学督导由学校聘请教学理论水平高、原则性强、有教学管理经验的退休(在职)教师担任。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校级督导员都具备副教授以上职称,都从事过教学管理工作,在教师当中有极高的威信。各学院(系)二级督导都由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教学效果优良、原则性强的一线教师担任,主要是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等。两级教学督导机构都设有专职的督导联络员,负责与学校各部门、各学院(系)的联络及教学信息整理工作。

两级教学督导员都能做到遵循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规律,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程序和科学客观的督导标准和方法,实事求是地进行教学督导与评价。

学校和二级学院(系)还不定期组织教学督导员培训学习,不断强化更新教学督导员的业务知识,提高教学督导员工作能力,规范教学督导常规工作。

尤为重要的是,校院两级教学督导之间加强垂直联系,创新工作方式。

两级教学督导工作不是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还做到“有分有合,统分结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两极教学督导之间通过垂直联系,加强沟通信息和思想交流,有效规避“信息不对称”对督导工作的消极影响。

1.两极教学督导以专题专项督导方式进行垂直联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形式。教学督导通过课堂教学可以收集教师素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与方法、学生学习等内容信息,因此督导工作必须始终紧扣课堂教学进行。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两级教学督导员在一般规范化督导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学校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方法、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专题,带着这些专题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深入课堂教学听课,展开专题专项督导,督导结果以调研报告形式进行交流。

专题专项督导中,两级教学督导掌握的信息各不相同,通过两级教学督导间的垂直联系和调研报告,促进信息流通,对规范教学管理,改变教师不良教学行为,激发教师对教学研究的积极性等都产生积极作用。

2.两极教学督导以长期跟踪督导方式进行垂直联系

传统督导工作模式对教师的评价往往依据一次“偶然”的听课评教完成,这是一种即时课堂教学评价,这种仅凭一次课就对教师定性的评价具有明显的片面性,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可能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感情。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两级教学督导以长期跟踪督导的方式,在长期跟踪听课的基础上,运用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与模式,变诊断性评价为发展型评价,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改变传统即时评价方式带来的弊端。

两级教学督导在各自所属部门进行长期跟踪督导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两级督导之间的垂直联系,交流信息,既有利于两级教学督导更全面更客观地评价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教师成长,让教师感受到工作的成就感,提高工作热情,又有利于两级教学督导掌握第一手资料展开教学研究专题调研。

3.两极教学督导以实践督导方式进行垂直联系

高职院校教育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教学学习与实践比理论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学生要在实习实训等各种实践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学生基本实践技能和综合实践素质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都离不开实践教学活动。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两级教学督导都定期深入学生实习实训场地进行实践督导。两级教学督导员都深入实验室、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实训企业进行观摩调研,研究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学校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两级教学督导中,学院(系)二级督导对本学院实习实训情况掌握得更清楚,而校级督导对全校整体情况更了解,通过实践督导的垂直联系,有效促进各学院实习实训教学情况的交流,促进各学院实践教学共同提高。

综合上述分析,在“信息不对称”客观存在的背景下,高校两级教学督导工作要不断完善督导机构、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创新督导工作模式,使教学督导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真正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亮.信息不对称与高等教育[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5(10).

[2]杨雪滢.对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9).

[3]彭东黎.探析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层面教学督导机制的构建与运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6).

[4]陈旭.高校两级教学督导模式的构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4).

[5]万思志.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制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6]张俊友.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9).

[7]刘尧.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与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2).

第2篇

简历如同是产品的广告和说明书,是求职者给招聘单位发的第一份简要介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个人简历填写方式,以供大家参考。

个人简历范文一:姓

名:

籍: 中国

目前住地: 广州 民

族: 汉族

户 籍 地: 湖南 身

材: 182 cm 75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

龄: 27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计算机软件:java软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java开发、计算机软件:

工作年限: 0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均可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工作经历

在学校有半年的程序开发经验,熟悉EJB\WEB,能写脚本控制.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XXXX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日期: 2008-07-01

所学专业: 软件技术 第二专业: 软件维护

培训经历: 2005/08--2008/06 XX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技术 大专

操作系统,软件工程,C程序设计, ,汇编语言原理,数据库概论,数据结构,,高等数学,计算机企业网络,网页设计,大学英语,计算机专业英语,Flash与photoshop结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微机应用、网页三剑客、企业网络组建与维护、拆装机维护、javaScript脚本语言、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概论、应用文写作!

2007/03--2007/10 北京新东方教育机构 java软件工程师

NIT-PRO为教育部考试中心和新东方职业教育联合推出的综合型IT职业技能培训。“全真案例教学”,不仅让我学到了专业的职业技能,并且培养了我突出的团队合作,交流和沟通,以及语言表达能力。6个多月强化JAVA软件开发培训容包括:J2SE程序设计、MVC设计模式和Struts架构、J2EE体系结构以及相关技术(JSP,Servlet,EJB,JNDI,JMS等)和应用服务器Weblogic的使用、UML系统建模、XML、oracle9i的管理,SQL,PL/SQL。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

语: 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 优秀 粤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具有一定的java管理系统项目开发经验!随和外向,善于交际,做事认真负责,不怕艰苦,富有激情,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自控能力强。能够很快的适应新生活!

个人简历范文二:女| 27岁

居住地:上海

电 话:XXXXXXXXXXX

E-mail:

最高学历

学 历:硕士

专 业:绘画,艺术设计

学 校:Nottingham University

自我评价

-资深设计师,有优秀的视觉艺术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

-丰富的界面设计经验,熟悉网站开发流程。

-熟练应用各类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Flash,Coreldraw,Illustrator,Dreamweaver,Firework;精通HTML,XML,CSS,Javescript。

-善于和客户沟通,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有海外工作学习经历, 英语 流利。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待定

工作性质: 全职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网页设计/制作/美工,平面设计师,多媒体设计,平面设计经理/主管,店面/陈列/展览设计

工作经验

2008 /6--至今:xx 建筑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所属行业:建筑/建材/工程

1.Product

Information Asia Pacific Senior Illustrator

2.根据公司VI和CI,

制定并更新通力文档和catalog演示图形标准.

3.与研发部门配合,整理项目文档和培训文档制作演示图形和动画.

4.按照各部门需求,结合公司发展策略,设计前线产品信息网站和员工培训网站.

5.与市场部门合作,配合策划制作销售推广文档.

汇报对象: 部门经理

下属人数:2

工作业绩: 该部门是在中国新成立的部门。任职期间参与了部门组建和部门工作流程的完善,根据总公司要求制定了合适大中国区的illustration的标准。参与了Sales Portal 的建立和制作。

2007 /2--2008 /6:中国xx有限公司[ 1 年5个月]

所属行业:贸易/ 进出口

设计部 资深设计师 项目经理

1.公司产品网站设计和产品目录设计

2.配合法国设计师做公司产品研发

3.策划公司产品宣传推广

汇报对象:GM

下属人数:2

教育经历

2005 /8--2006 /12 Nottingham University 绘画,艺术设计 硕士

西方视觉传达文化和艺术的历史发展和流派.近代工业革命兴起后, 对视觉传达的影响.

2001 /9--2005 /7 同济大学 工业设计 本科

语言能力

英语 (良好)

培训经历

2003 /8--2003 /10 新东方学校 托福

2003 /9--2004 /1 前进进修学校 中级口译 中级口译培训证书

个人简历范文三:姓

名:

别: 男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籍: 苏州 年

龄: 26

现所在地: 苏州 身

高: 170cm

希望地区: 苏州 上海

希望岗位: 招聘主管

待遇要求: 3000-3500元/月 可面议

最快到岗: 随时到岗

教育经历

2006-09 ~ 2009-07 华南师范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自考本科) 本科

2006-09 ~ 2009-07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大专

培训经历

2008-05 ~ 2008-06 广东科学技术学院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 人力资源助理师

工作经验至今2年10月工作经验,曾在2家公司工作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2012-04 ~ 2014-02)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行业类别: 批发零售

担任职位: 招聘专员 岗位类别: 招聘专员/助理

工作描述: 工作职责: 1、负责配送中心每个部门每周以及每月的人员动态统计与汇报;

2、及时反馈各部门人力资源需求,制作人员花名册;

3、能独立开展网络、地摊、人才市场、校园招聘等招聘渠道为公司招聘各类人员,满足各部门用人需求

4、负责招聘宣传资料的更新以及协助招聘体系的建立;

5、员工档案资料的健全与整理;

6、员工福利资料整理与跟踪;

入职其间,公司满编率从当初的60%到100%,满足各岗位用人需求

离职原因: 因个人发展需要

***公司名称 (2011-04 ~ 2012-04)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行业类别: 其他

担任职位: 岗位类别: 人事专员

工作描述: 1.对新来的员工进行新进员工入职培训

2.负责公司生产员工月度绩效排名奖励与技术员工考核确认

3.负责公司的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合同签定,内部投诉处理;

每月底用工情况、工资情况网上申报。

4.负责公司的招聘:新员工首次面试,办理入职手续、离职手续,员工档案信息管理

5.全面负责公司的信息通告发布

6.负责公司的员工参保,熟悉社保流程

7.公司品质事故处理与发布

8.生产安全巡查

技能专长

专业职称: 人力资源助理师

计算机水平: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 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熟练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常用办公软件

技能专长: 已经获取人力资源助理师证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和熟悉办公自动化

语言能力

普通话: 一般

英语水平: 英语B级

英语: 良好

求职意向

发展方向: 本人想在人力资源方面长期发展,不断充实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好地为企业人才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尽最大努力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其他要求: 包食住和提供社保,要完善的員工活動室,其中籃球場、图书室等各方面配套齐全

自身情况

第3篇

【关键词】高职学校;办公自动化软件;教学策略

高职学校的教学宗旨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专业知识水平、较高技术能力的全能型人才,这种培养方式当然也离不开办公要求的基本软件方面的知识,这也是近些年,对很多高职学校来说逐步重视办公自动化软件教学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办公软件知识,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真正的培养成国家需求的人才。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学校在办公自动化软件教学方面也进行了改革,使得办公软件教学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一、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基本涵义

所谓办公自动化软件,就是在企业正常工作时,员工利用这种软件可以对一些文件、办公数据、以及企业信息等内容进行处理和整合,供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审阅或者批准的操作,从而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流程,使得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从而可以节约纸张、节省人力和物力,这样的一种软件被称为办公自动化软件。

办公自动化软件也被很多企业称为核心软件,只有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才能实现让企业呈现高效率的工作状态,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企业更快的发展,督促员工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办公自动化软件为企业带来了资源的整合和节约,对企业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二、高职学校办公自动化软件教学的作用意义

对于高职学校,其与其他普通学校有着本质的区别,高职强调的是培养具有高等专业技术型的人才,所以主要是以锻炼学生能力为主,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而开设办公自动化软件课程,更是为了学生掌握更多的与办公有关的知识,一方面,它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办公自动化软件,从而可以更好的运用软件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它还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以往传统的思考模式,通过办公自动化软件,学生掌握了一种全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帮助学生向着更为全面的方向发展。

三、高职办公自动化软件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实用,但无法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很多高职学校针对办公自动化软件课程的教学倾入许多软硬件,授课教师也都经验丰富。无论所教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多大的用处,课堂讲的再精彩,这些都不能提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造成热情的老师面对无精打采的学生。事实上,另一面学生们更热衷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2.师资水平、学生需求与学校计算机硬件不匹配

高职学校针对办公自动化软件方面的师资力量还是比较有实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经得起考验。但是因为针对提高高职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入校后都要开设办公自动化课程,这时学校计算机机房硬件数量就不能满足正常教学和学生业余时间巩固练习。这也是近几年学生在参加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中过关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四、提升办公自动化软件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1.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学校要及时调整办公自动化软件课程的教学大纲,要以学生需求和发展为前提。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而制定出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得办公自动化软件教学更加符合学生未来的工作,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用性知识,摈弃过去传统的理论知识,改革为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也可以将培养学生兴趣作为主题,通过学生对于办公自动化软件课程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于软件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更容易接受,操作更为娴熟,最后达到可以独自完成教学要求和取证的目的,只有这样,才符合高职学校的教学特点。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丰富教学手段

高职学校要加强办公自动化软件方面的师资力量建设,必须要让软件教师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从而才能传授给学生更多有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知识,从学生的工作和学习角度出发,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带动学生更好的学习办公自动化软件知识,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做好基础性教育;同时,教师也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学生的兴趣点来激发他们学习办公自动化软件知识的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办公软件知识。伴随着教师水平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更多的提高,使得高职学校的学生真正成为具有专业理论知识、较高技术水平、丰富的办公软件操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3.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创新课程考核

通过多年的办公自动化软件课程的教学工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课程实用性。除去以上提到的两点,笔者还建议将办公自动化软件教学的考核方式改革为取证和实训实操考核。其中,实训实操考核设计为时一周的实操操作。具体内容可以参与学校的教学、学籍等管理领域的计算机操作,也可以由任课教师设计实操内容。这样就可以不用老师在课堂上盯着学生做练习,既无动力,也缺乏新鲜感。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改革为常规教学、实训实操作操作和取证三个阶段。

总结

综上所述,有效加强办公自动化软件教学,可以带动学生更多的了解计算机,学会并熟练运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使得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可以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不仅让学生获得一技之长,更可以促进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更好的适应工作;同时,学生学会并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可以有效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得学习效率最大化,为学生打好计算机基础,让学生娴熟的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为他们自己的未来打好软件基础,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成为优秀的合格的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菲菲.对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办公自动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2,75:117-118.

第4篇

论文摘要:为给动画设计专业教师培训提供依据和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课题组对中职电脑动画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调查显示,中职电脑动画设计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欠缺,应明确中职电脑动画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培养中职电脑动画设计专业教师、完善中职电脑动画设计专业教师的职业准入制度。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06) 13号)文件精神,“着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加快造就一支适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界的首要任务。鉴于此,本着了解中职电脑动画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动画设计专业教师培训提供依据,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的目的,本课题组组织了此次调研。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1.调研思路、方法与步骤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方式,辅以电话联系和网络qq等方式。其中,问卷是根据教师、学生、企业三方对电脑动画设计专业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标准问题的看法设计而成的,共分三卷,教师卷、学生卷与企业卷。访谈调查分别在学校与企业进行,其中学校卷分别向学校与教师进行访谈,企业卷分别向企业与企业员工进行访谈。所有调研都是本着真实、可靠、科学、严谨的精神进行的。

    2.调查取样与样本容量

    本次调研选取了我国的东西南北中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的5个省:浙江、四川、广东、北京和湖南,调查相关中等职业学校30所,每个省6所,相关企业10个,每个省2个。在中职师生中,分为动漫专业组、设计艺术类组以及其他非相关专业组,分别对3组样本随机取样,每组100人,共300份问卷。(如通过网上投票可适当提高样本容量)企业问卷100份。本次调查共发放400份问卷,回收问卷392份,回收率为98%;无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87 .2%。

    3.调查内容

    本次调研主要是针对五个方面进行:企业对动画设计初、中级专业人才的用人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及目标实现情况;中等职业学校动画设计专业的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动画设计专业教师的现状,中等职业学校动画设计专业教师能力结构。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1.企业对动画设计初、中级专业人才的用人标准    经调研发现,企业看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对中职学生与其他院校学生都平等对待。其中有46%的企业认为“能力比学历重要”,有42%的企业认为“两者同样重要”。44%的企业认为中职学生与其他院校学生的职称评定应“同等对待”,22.2%的企业认为“根本没有差别”。56%的企业认为中职学生与其他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同等程度”,22%的企业认为“根本没有差别”。但仍有66.7%的企业认为社会对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的评价低于其他普通高校同类学生。

    企业代表同样指出,对于电脑动画专业的学生,最应掌握电脑软件的是flash, photoshop, 3dmax,illustrateo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及目标实现情况    经调研发现,学生通过学校学习学到的有效动漫知识有限。48 .7%的学生认为从事动漫工作的技术人才,其动漫知识主要来自专业公司就业经历,33.6%的学生认为主要来自自学,32%的学生认为来自国内院校动漫专业,还有来自于境内外培训的。38 .1%的人认为学校知识有所欠缺,认为基本能满足需要的占33%,还有2.7%的人认为学校学习完全是浪费时间。师生对所在学校的动漫专业现状不甚满意(教师的不满意度达到32 .7%),学生普遍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方法、对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满,但对所在学校的实践训练课基本满意。学校安排的技能考试通过率比较高,而且对学生就业产生了帮助。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前景感到乐观,并认为在学校所学的专业技能能够适用于实际工作。

    3.中等职业学校动画设计专业的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

    在课程安排上,67%的企业代表选择了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课程安排方式,另外33%的企业代表选择了理论与实践课各占50%的课程安排方式。

    在具体课程设置上,企业的代表认为美术基础对于动画设计专业很重要,有必要开设市场营销方面的课程,有必要选择性的开设计算机后台程序方向的课程(如html/javascript/asp网站设计/sql-server),文化课程的学习跟专业课程一样重要,课程应根据动画制作流程进行编排。教材应该重点放在动画制作,教材中的动画案例都应该是优秀成功的案例,某些课程可在企业中完成,学生应该在具备部分专业知识后进人企业实践。

    企业代表还提出,电脑动画设计的主要工具是手绘板,国内动漫相对国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观念的差距、宣传的差距、全方位的差距上。

    4.中等职业学校动画设计专业教师的现状

    目前中职教师在教学中欠缺的知识和能力依次是: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欠缺,重视学生学习辅导、忽视了心理辅导,对学生道德职业教育欠缺,与学生沟通较少、不了解学生;我国现阶段中职电脑动画设计专业教师最缺的能力依次为动画软件操作能力、企业互动能力、绘画理论讲解能力、绘画能力、连续动作绘制能力及其他;中职教师应加强的教学能力依次是教学创造能力、新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教学表达能力、交流技巧与人际沟通能力、社会联系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训指导能力;(教师)希望依次在专业技能训练、企业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专业核心课程、职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心理学理论、知识及教育学理论、方法等方面加以培训;(教师)希望依次通过到企业实践锻炼、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外出考察、参观学习、进修或函授获得更高的学历、同事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帮助及其他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

    企业代表认为,我国现阶段中职电脑动画专业教师依次最缺乏企业互动能力、动画软件操作能力、连续动作绘制能力、绘画能力、绘画理论讲解能力;中职电脑动画专业教师要具备手绘背影的能力和表演的才能;中职电脑动画专业教师最应该具备综合素质、引导、实现动画想法、创意才能。

    5.中等职业学校动画设计专业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

调查中企业代表认为,中职电脑动画设计专业教师至少需要掌握三到四门软件操作,要有动画相关企业实训经验,要同时掌握二维与三维动画制作软件,要掌握动画制作的各环节操作,具备手绘的能力,应具备大专及以上的学历,学历对于动画设计专业中职教师有一定的影响。中职电脑动画专业教师的专业特长是加帧修型,教师需要掌握手绘板操作,要具备表演才能。根据调查结果,企业代表、教师认为中职电脑动画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程度如下表:

   6.中职电脑动画专业教师培训的问题

    对于中职电脑动画专业教师培训,企业代表也表达了许多的看法。(1)对于培训的整体意见。中职电脑动画专业教师培训应分成二维电脑动画班与三维电脑动画班进行培训;中职二维电脑动画专业教师培训需要分成初、中、高三个等级进行培训;中职电脑动画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需要学习上岗培训课程;上岗、提高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在培训时间上要有所区别;中职电脑动画专业教师每期培训完后要进行考核;需要根据湖南影视动画制作特点开设animator软件课程;中职二维电脑动画专业教师培训应分成上色培训、动画加工师培训、原画师培训、场景培训、后期合成培训。(2 )对培训教材的意见。中职电脑动画专业教师培训教材应该是简单实用的;概念设计与原画创作(以简笔画形式进行)、动画后期制作(剪辑、视频合成、音频合成等)技术的教材、动画应用软件(如flash, 3dmax)的使用与动画制作技术依次重要;教画应用软件教材就强调动画实例讲解;概念设计与原画创作(以简笔画形式进行)教材编写的重点依次是动态造型、时间与节奏、动画夸张与变形、连续动作绘制及其他;从概念设计与原画创作(以简笔画形式进行)教材中最应体现设计理念和创意知识;动画应用软件(如flash, 3dmax)的使用与动画制作技术教材需要分别编成二维与三维教材;动画后期制作(剪辑、视频合成、音频合成等)技术教材应以实例讲解为主;教材的每章节后需要编写适当的习题;三部培训教材的内容可综合成一个动画制作案例进行教学;动画应用软件(如flash, 3dmax)的使用与动画制作技术教材重点是flash软件的应用。(3)专业课上教师应掌握flash, animator等动画制作软件,课程编排应突出“具体性与实践性”。

    三、提高中职电脑动画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议

    1.明确中职电脑动画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教学能力包括通识教学能力和核心教学能力两大能力要素。通识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职业都应该具备的教学的素质能力要求,是对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的描述。它可以分为教学基本技能、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电脑动画设计专业教师的核心教学能力也称职教教师的主体能力。中职电脑动画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特性,首先体现在其设计教学的性质,其次体现在其动画行业的性质,具有双重的特性。因此中职电脑动画设计教师应包括以通识教学能力为基础、核心教学能力为主体的教学能力。如表2所示:

    2.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培养中职电脑动画设计专业教师。对中职电脑动画设计专业教师素质的培养除首先满足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外,更应该了解和掌握中职电脑动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将来所从事职业和所在岗位(岗位群)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术、技能,并懂得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中职电脑动画专业所培养的中等专业人才未来将从事的主要职业岗位有:动画制作公司从事原画制作、中间帧制作、修型制作、背景制作、合成等工作;游戏公司从事角色建模与渲染、动作调帧、后期编辑合成等工作;广告公司从事影视动画广告制作工作;电视台、多媒体制作公司从事动画特效与片头制作等工作。中职计算机动画专业的培养定位中的专业能力至少应该包括:美术基础、动画基础、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

第5篇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 软件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1-164-01

1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结构设置体系不完善

课程结构是指针对“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方案来确定公共课、专业课的课程分配比例。对计算机软件专业来讲,培养的目标是IT金字塔中三层中的最下层――蓝领层。所谓IT金字塔是指最底层的占有市场60%的编程人员,中间层的项目测试人员占30%,最高层10%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分析人员。我们称高职软件专业的人员为金字塔中的蓝领人员。在本专业的学生入学之日起,以培养编程能力为重点,进行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进行系统化的培养。

1.2理论教学学时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不合理

一般在设置理论教学时都会分配理论教学相对较多的学时,这样就会削减实验教学的学时比例。高职院校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动手能力,需要适当的把学时分配给实验教学 比如java类课程,学生在实验教学环节下,可以针对枯燥的理论学习有的放矢。另外对于类似于操作系统课程软件专业的必修课,由于理论性强,但是又是软件专业对系统结构有所掌握的一门课程,更加应该主意合理分配学时。

1.3教学模式单一

高校中的老师在教学中大多采用课堂理论讲解,用板书和多媒体的教授方式。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验证老师在理论课中的课堂讲解内容。由于实验课程的时间与理论课程的时间往往脱节,所以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讲授接受型教学方式。

1.4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学校学习期间掌握的技能,还应该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学校往往只注重本专业的技能,轻视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其实除了专业技能的能力外,其他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2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培养的基本思路

通过对当前存在的四类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如下针对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培养的基本思路。

首先选取适合高职培养模式的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或这双元式教学方式,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和软件市场调查,进行课程设置。根据当前高职高专的情况我们可以把当前课程分为三大大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称为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了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并且提高综合素质。这部分包括应包括计算机语言、英语基础、职业素质培养。第二部分为专业课设置,主要包括数据库类和高级语言设计类等。第三部分设置为软件项目训练,是专业课程的提升篇,这部分教学任务主要安排在相应的课程所在的学期的学期末。一般安排1-2个培训项目,进行中小型的软件程序编写。

其次改革教学方法。突破以往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模式,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中心,结合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在考察学生掌握各门课程的能力上也应采用多元化的考查方式 。多元化的考察方式不仅可以避免以往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方式,还会给学生激励和公平感。

再次增强教师师资力量,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在高职的教学活动中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是也不绝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提高教师的师资力量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从学校的角度讲,设定合理的、完善的奖励制度会有效的提高教师的主动性。从学校的角度鼓励教师进修:有的高职院校是采取鼓励教师进行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的学习;有的学校是为教师争取出国留学交流的机会;也有的学校为教师创造培训的机会。通过这三种方法,教师都可以提升有效的提升自己的职业胜任力。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对自己应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教学初期制定自己的教学方向,所教授的课程应成体系。对学生来讲,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及时的向教师反馈学习的信息。这样有效的沟通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大力开展与企业间的合作。学校、企业、教师、学生通过良好的合作都可以从中受益。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就会更好的了解所在地区的软件行业的蓝领人员需求状况,可以为企业制定订单式培养。企业有了学校订单式培养的技术人才,首先可以节省新员工的培训费用,可以做到一上岗即可创造利润。作为教师,有了校企合作的平台,可以更加明确的了解教学目的,可以更好的胜任教学任务。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在学习期间,通过校企合作增加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入学后因为学校的订单式培养安心工作,不会在学习期间产生对找工作的后顾之忧。

3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下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培养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发展的。我们制定本专业的学生的培养计划,目的是让学者高等直接教育软件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的学习,毕业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为本专业加强软件设施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培养先进的师资力量。当然,在进行本专业的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团结一心,实事求是的遵循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软件专业的培养,培养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水平、高素质的软件技术类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智祥.论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J]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第6篇

软件工程课程主要介绍了软件问题定义、项目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维护等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市场调查、观摩学习、讲座、校企合作,发现软件行业在软件设计、软件维护、软件测试三方面就业岗位多,人才缺口大。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参照国家相关职业标准,确定软件工程,培养人才方向岗位定位在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三个岗位,因此教学中将重点放在软件设计、软件维护、软件测试上。文中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项目为载体,将项目开发过程中用到的各项工作技能按照工作过程分解任务,项目分解成一个个的子案例,以任务分解的方式完成技能的案例教学,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三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岗位有明确的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对应不同的职业能力,知识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同。为了与岗位工作任务相适应,在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在设计教学项目案例上做到项目难度适中、易理解、易操作、易掌握、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并且包含上述三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相关知识,最终达到项目驱动,任务分解的教学目的,同时学生也能进一步理解工作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能。

二、三元整合在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项目驱动、任务分解的教学方法有各自特点,如何将这些教学方法整合在一个具体的项目中,并发挥其优点是教学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项目进行分解,每一个子项目对应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对每个子项目按以下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

1.项目分解,确定每一个子项目的工作任务根据项目完成的时间限制、要求,将项目分解成子项目,不同的子项目对应不同的工作任务。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分解为“学生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信息查询”四个子项目,且每个子项目对应不同的工作任务。把工作任务独立、花费时间少的称为小任务;反之,工作任务需要多个教学单元经过综合实践才能完成的,称为大任务。在教学中又可将大任务分解为小任务,通过分析总结,最终使学生能掌握自上而下逐步求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论讲解,案例演示教师结合案例演示,讲解子项目中对应的工作任务,让学生真实理解工作过程中这个子项目到底要做些什么,怎么做,哪些知识是已知的,哪些知识是未知的,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3.学生分组讨论,协同合作根据学生兴趣、成绩、实践动手能力将学生分成4到5个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项目的开发。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让学生轮换担当不同的角色,使其能体验不同角色在不同阶段的职责与任务,既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又发挥了各自特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4.学生各自完成工作任务通过项目分工,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结合教师的案例演示进行工作任务的模拟练习,让学生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有了真正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5.总结工作任务成果,评审验收首先,学生对自己完成的子项目进行展示、总结,哪些完成,哪些没有完成,原因在什么地方;其次,教师对每个团队项目完成的情况进行比较,并将各团队工作成果与案例演示中的工作成果进行比较,总结规律和技巧,使团队中的每个学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得如何,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知识需要完善,自己发挥了什么作用,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6.拓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性学习能力在案例教学与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学生对工作过程中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学习兴趣高、实践能力强的同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跟老师一起参加项目研发,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跟踪软件开发新技术发展趋势,更加深入了解软件工程精髓,进而培养自己创新性学习能力。

三、总结

第7篇

关键词:软件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化教学;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3.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Since the mid-1980s,our country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software training both in scale and quality has been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Problems of computer software training seriously stud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challenges,and strive to explore suitable for higher vocat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computer software,is an urgent task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ace.

Keywords:software talents training mode;project teaching;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1 引言(Introduction)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无论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在人才培养方式方面仍然有很多我们不能忽视的现象[1]。主要是体现在现行高校办学体制和指导思想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之初形成的一些教育观念、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仍然影响着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传统教学理念,应试方式仍在影响着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培养。大多数高职高专对自己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课程设置上,还是以理论知识为核心,且教材内容陈旧落后,跟不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脚步。课堂教学中,仍然是以教师讲解,学生聆听为主,学生实践操作明显匮乏。受这些因素制约,计算机软件人才质量始终达不到企业需求。认真研究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努力摸索适合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高专要解决并完成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1 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与解析(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computer software)

1.1 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进行研讨与解析一直是各高职高专研究的话题。一种观点认为,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日益深化,那么计算机软件教学中要在纵向和横向上对基础知识与核心专业基础知识加以扩展,注定了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要学量有难度的学术课程,尤其加强理论教学,以理论教学为核心组织教学,保证深度,并通过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模式适合高等院校培养计算机软件高端人才。这种模式称之为“研究型模式”。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社会对计算机实践操作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这一模式适合高职高专培养目标――以培养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软件蓝领为目标,我们称之为“技能型模式”。

1.2 选择相应的模式来培养软件人才

两种培养模式孰是孰非,我们认为应该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需求两个方面去判断与分析。

中国的软件人才培养呈明显的椭圆形,高端人才和软件蓝领都极度匮乏。我国高等院校培养了大量的处于中间层次的软件人员,造成项目组织管理和系统分析做不了,基础代码编写又愿意干的局面。而我们根据软件强国的成功经验总结得知,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应为高、中、低的金字塔型,即软件项目经理和系统分析师为高端软件人才,软件工程师处于中间层次,底层程序员为从事编码等初级工作的软件蓝领。

因此,目前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应根据不同层次学校的不同办学规模,不同的办学条件,不同的学术水平,确立不同的办学目标。211、985大学主要承担计算机软件高端人才培养的任务,侧重计算机软件系统理论的教育,即按照前面所说的“理论型模式”来组织教学,为高校教学研究和IT大公司输送高端系统分析和项目组织管理人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化脚步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实践操作型人才的文化素质修养也越来越高,一般院校针对软件产业的实际需求,培养软件工程师中间人才,高职高专院校致力于件编码等初级工作的软件蓝领,按照“技能型模式”来安排教学,形成合理的软件人才产业结构。

2 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Project driven teaching model)

2.1 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按照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国际标准,将新的知识体系充分及时引进到教学模式中,以便于适应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将软件强国的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充分、合理、科学的融合到高职高专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使课程体系的设置具有前瞻性,保证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紧跟世界IT发展的前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建立科学、公平的考核评价标准,使高职高专软件人才具有国际竞争力。

2.2 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具体实施

找到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很好的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是教学的核心和中心,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研究和学习项目中的案例和任务,学生在真实的集成环境中认真研究和模仿案例,分析与此相似的项目和任务,分组讨论和交流,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架构知识体系,掌握操作方法。转换学生在传统教学中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位,要求学生必须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呈现的项目、案例分析、判断,根据所学知识提出观点、得出结论,学生转变成为学习的主角,既可以学习到老师、他人、自己的经验,也可以从失误中总结教训,实践能力大大得到了提升。

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教学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对项目学习、理解和分析,还要通过课余时间自主探讨学习。也在授课内容,授课过程等方面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选取的项目要注重应用性和广泛性,并在功能和知识涵盖面上都要具有一定的扩展性。项目的设计符合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要求。学生对计算机语言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教师上机指导工作也不能放松,与学生共同探讨项目,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应用,改变了单一教学模式,也需要改变单一的考试考核标准,改变理论试卷定成绩的传统做法,加入实践能力的考核,结合项目的操作,写出项目说明书,消除学生的惰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获取,增加平时考试力度,并且期末考试以答辩的形式进行,避免抄袭等作弊情况,学生产生压力,还有动力。建立良性的奖惩制度,主要是树立学生的荣誉感,激发他们内心前进的动力。以实际项目为需求,严格按照软件开发工程标准,制定完善的项目管理措施,将学生分为多个项目,每个阶段任务完成情况都将计入平时成绩。

积极倡导校企合作办学,参加合作办学的学生,学习上更有目标、更积极努力,从而能够主动学习,学习效果显著;任课教师的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对任课教师的培训,更新了教师的知识,提高了专业能力,同时,承担新的课程内容也给任课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学习的动力,这促进了师资队伍的素质提高;专业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贴近岗位实际。实习条件更加真实,就业更有保障。进行校企合作办学,是为学生提供培训服务的一种形式,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2.3 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所需条件

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要求课程体系设置重视实用性,配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使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培养具有实效性,主动与企业及软件行业一起研究教学计划,邀请行业人士来讲学、讲座,请有经验的一线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述工作的事情,让学生对未来的工作环境进一步了解。将知识点完全融入在实际的项目中,大量采用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强化仿真职场背景的训练,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给学生上课,使学生能很清楚所学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的作用和位置。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带领学生参观行业实地,熟悉岗位职责。

使得学生学习过程工作化,工作过程学习化,基本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将计算机实践教学纳入到高职高专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中。在请进来的同时,逐步实现走出去,抽调现有的双师型教师到软件企业挂职锻炼,增加软件开发、生产企业的实际经验。项目是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起点,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走出去有助于项目的选取,项目既要做到侧重某一个知识点又要融会贯通计算机语言教学的基础知识,面对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进行综合讲授,辅以其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职业院校大多已经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实训条件,在实训设备管理上日益规范,保证充分利用职业院校软硬件资源的同时,积极配合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增加实验和实训环节的课时量,基本课时量要达到50%,在完成基础理论学习之后,掌握计算机最前沿的新技术。职业教育不能脱离企业办学,不能脱离行业,这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经过实践,我们认为联合企业共同建设专业,引进企业的优势资源,按企业的用人规格培养人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也是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延伸,为高职高专软件人才很快适应软件企业岗位需求进行了积极有意义的探索。

3 结论(Conclusion)

事实充分证明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语言设计教学中的有一定的适用性。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理论用于实践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特色显著,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计算机语言的基础知识、编程技巧和基本算法,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3],使学生学会用计算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邹海林,等.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2):62-66.

[2] 张松敏,王国强.案例―任务驱动模式的计算机程序语言教学探究[J].计算机教育,2010(2):132-134.

[3] 于晓强,赵秀岩,闫丕涛.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1(13):18-21.

第8篇

关键词:结构计算 设计软件 设计制图

计算机是知识、经验和思维的替代品。纵观当今世界,这种非常令人不安的观点正在结构工程师中逐渐蔓延。人们似乎越来越愿意相信计算机使他们能对工程作出正确的判断,而根本不去想一想,如果没有计算机同样的工作需要哪些必要的知识和经验。按百分比计迅速增加的工程师相信,解决工程问题的专业知识就是怎样使用计算机以及计算机本身的专业知识。在结构工程界,把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当成能胜任工作的证明,作为一种观点正在象传染病一样到处蔓延。大量的结构工程师确实相信,他们仅仅简单地依靠计算机就可以“解决”工程问题了,而没有认识到高质量的工程只能是渊博的工程理论知识,大量的经验,以及艰辛的脑力劳动相结合的产物。

问题是过分强调自动化技术是以削弱实际知识为代价的,过分强调也演变成了不学习实际知识的借口。从教育和实践两方面来看,如此过分强调计算机带给朝气蓬勃的年轻工程师们一个错误的信息,工程学习和工程实践就是轻松地使用菜单和用计算机生成五颜六色的图画。

在工程设计环境中利用信息自动化技术有很严重的负面影响,信息自动化技术象一样能轻易地诱使大脑相信其虚幻的安全性,知识性和能力。在这些自动化技术实现其真正的价值以前,设计工程师必须不依赖计算机,而用学识和经验去解决工程问题。非常不幸,我们变得如此依赖于计算机,以至于正在迅速丧失不依赖计算机进行计算工作的技能。

与那些只有依赖计算机才能“解决”工程问题的人讨论问题时,一个称职的结构工程师什么样的痛苦和挫折没有经历过?这些人(不要把他们跟真正的工程师混为一谈)已不再有能力,或者从来没学过,不依赖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从根上他们不懂得,计算机不可能记录有关模型、分析和设计的一些技巧。可以这样认为,除了具有快捷的计算速度以外,计算机程序只是一些离散的知识。这些人没有认识到,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有限的计算机指令所能编程的界限。真正的工程知识是经验,直觉,灵感,领悟力,创造力,想象力和“认知”的巨大综合体,它超越了任何计算机程序和程序员对结构工程的“理解”。恰恰相反,这些人认定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有限元模型,而计算机能够并且也应该自动地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完成设计,打印出最终结果。“工程师”能做的,仅仅是区分规格和需求,给顾客开发票,牟取利润,并且迅速找到新项目。

今后,只有越来越少的工程师能独立地(即不依赖计算机)找出结构工程问题的正确解答,这种对计算机的依赖性将会带来巨大的麻烦。随着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的不断上升,谁来解决工程问题?是那些没有或只有很少的结构工程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程序员,或是有其他专业学位而不是结构工程学位的程序员来做?计算机现在不是,也永远不会是解决工程问题的源泉。只有合格的工程师才能正确地解决工程问题。如果结构工程师们继续制造这样的氛围,在结构工程实践中,首先靠计算机,而不是靠有学识、有创新和有丰富经验的结构工程师本身,就能够解决大部分结构工程问题,那他们就是自欺欺人,也欺骗了他们的服务对象。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结构工程师发现了一种既非常有效又方便的方式去为顾客服务,它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学习或理解结构工程模型,分析和设计的细节。这种“方式”就是计算机。工程师们现在的行为方式符合宇宙的自然规律,即用最低的能量消耗前进。现在,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对自动化技术的响应就是让计算机工作,同时让自己不再去操心细节了。

现代工程具有复杂的理论细节,依靠计算机的工程不能,根本不能,让人们学习有意义的经验。现代计算机的运算范围和速度,太容易使工程设计变得毫无生气。试问,有谁能抵抗激动和解脱的感觉--不用太多的艰辛就能求解成千上万个方程?又有谁能抵抗诱惑--让自动化技术来“解决”工程问题?真正的结构工程师,不用计算机就能工作的真正的结构工程师就有这样的抵抗力。这些真正的工程师看到了实质,计算机是一种很不完善的工具,它只能处理大量信息。以光速执行的指令大多是没有经验的程序员编制的,它们的可靠性值得怀疑。在计算中,对于受动力载荷的作用的曲壳结构发生非弹性变形时,不正确的结果一样可以在屏幕显示,它们的等应力图看上去也是如此这般地赏心悦目。这样下去,只要手上有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说明,就可以用计算机得到结果了。或者更方便,只需在图形用户界面上选择合适的菜单,就得到结果了。事实上,如果“靠相互交谈来探讨怎样分析梁和柱,靠双手找出闭合解”会更有利。

也许有人推测,以上论调只能证明本文作者从根本上是反计算机的,或是他没有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美好的未来,或是他对那些在神奇的创意中利用这种技术的专家不屑一顾。然而,并不仅仅是这样。即使认识到计算机的潜力,工程师也对危险熟视无睹。结构工程是对安全性吹毛求疵的职业。在世界各地,结构的特性是由结构工程设计的质量决定的。由于在实践中采用了计算机,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正在制造以幻想为基础的信仰系统,正在发展难以置信的危险期望。随着这一趋势的延续,工程失效的威胁也会按指数形式增长。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工程公司都期盼CAE/CAD软件能将结构工程设计程序完全自动化。现在,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希望在解决问题时他们只需区分类型和条件,让CAE/CAD程序自动生成必要的数学模型,完成复杂而重复的分析和设计过程。最后,由制图工具完成生产图和施工图。在这种环境中,结构工程师唯一的责任就是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评价最后的设计“结果”。这种设计方式注定是灾难性的。数不清的软件开发商为满足市场的需求,不断开发和推销注明有各种用途的软件。于是,不那么称职的工程师就相信了广告,即使用这种软件只要投入很少的人力就能进行工程设计。

软件开发商经常被要求改进结构分析和设计软件,以使用户在不详细了解技术细节的情况下就能够使用软件。例如,这些用户要求开发商创造出不用阅读使用手册的环境。因为高质量的结构工程软件的用户参考手册包括软件的技术细节,限制范围,以及计算所依据的理论和假设,结构工程师们不愿意使用这样的高质量软件。现实是,结构工程师们不希望了解细节。他们所希望又愿意购买的是窗口界面,这种界面能让他们处理信息见得到,然后把结果以彩色图表形式展示。最好还有动画功能,还可以用漂亮的图表打印数值结果。而对于是否能可靠地检测重特征值;或在用反映谱进行分析时是否用了足够的模态;或非线性索单元的理论是否正确;或分析结果对网格的形状和单元的选择是否敏感;或部分固定端刚度是否确切等等方面,如今使用计算机的工程师表示,他们几乎不考虑这些细节问题。

不少人认为他们没有时间,或没人付给他们费用去关心细节。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都持这样的看法。但是,他们确实相信,依靠计算机他们的设计能够达到顾客要求。为什么不能如此简单地相信???/!!!输入数据,然后击键,就有了结果。而且,这种方式几乎没有人力消耗。

当然,计算机技术本身并不坏。然而,问题的核心是结构工程计算中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以及滥用计算机不断增加的趋势。在道义上资深工程师和工程管理人员有义务特别强调工程实践中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经验的重要性,而非计算机使用者的“性别”。在结构工程实践中,仅仅关心“怎样”使用计算机是不够的,了解“为什么”这样设计才是关键。专业的结构工程师必须重视手工求解的原理,基本原则和提炼模型,识别计算结果中的错误,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对计算机要又敬又畏,对计算结果应持批评态度,尊重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工程实践(而不是通过“世界的有限元分析”,或是靠过分的简化去满足那些不合格的结构工程软件的限制条件)学习工程。强调从那些资深的或更有经验的结构工程师(即数量急剧减少,但仍记得不依赖计算机,怎样解决工程问题的真正的工程师)那里学习结构工程。只有通过训练专业工程师,而不是通过训练技术员(即计算机操作员),结构工程界将完全能担负起服务大众的责任和义务。

到底该不该如此担心计算机的不当使用?担心那种怠惰?担心工程界默许这种危险作法?虽然计算机对人类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如果结构工程师们继续象现在这样破坏性地使用计算机,这些价值就得不到实现。

有什么办法才能使结构工程界改变过分依赖计算机的情况?不再滥用计算机?这些都没有简单的答案。然而,所有称职的,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都有机会用危险的计算机这一思想去影响年轻人。一个真正的工程师所需要的是不依赖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经常怀疑计算机;在没有深入的论证以前决不使用计算机的结果。在被工程师证实正确之前,假设计算机提供的结果是错误的。在用计算机求解之前,必须先“知道”答案。不崇拜计算机,而崇尚知识和经验;提倡全面了解工程理论和实践中的所有细节;避免为那样的雇主工作,他们仅有的学习机会是通过计算机学,而不是通过有实践经验的真正工程师的深入训练。

计算机不可能,而且永远不可能,成为人类知识,经验,远见,灵感,创造力,独立思维,以及自古以来的勤奋的替代品。虽然在结构工程实践中计算机是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但是结构工程师必须认识到对工程学的细节(即原理,方法,标准,道德等等)的全面了解,比懂得怎样在计算机屏幕上游逛不知道要重要多少。警告实际工程师,如果没有计算机他们的结构工程知识不足以胜任工作,他们也没有资格使用计算机(如若不然,那不仅是不道德,而是犯罪)。

所有称职的,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都意识到,好的计算机程序造就不出称职的结构工程师,而只有称职的工程师才能使用好的计算机程序。可悲的是,虽然上面的结论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它并不是今天计算机应用的现实。因此需要让危险曝光,并实现和完善保护措施。

不幸的是,计算机时代的现实是,所有(即无一例外)商业应用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都受制于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软件作出结构工程问题的正确解答的能力。更值得注意的是,当不正确的结果产生时,它们通常并没有“错”到立即被识别出来的地步。更进一步,有时结果有重大错误,但如果工程师对“正确”的结果是什么直觉也没有(无论是因为无知,还是缺乏经验),也就不可能意识到结果的错误。计算机的危险在于,很多工程师假设(并且几乎所有的工程师确实希望)计算机总是产生“正确”的结果。这样的假设和希望常常会使工程师对潜在的和经常的错误放松警惕性和敏感性!

第9篇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70

1 互联网信息技术

在高职课程建设中,常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可归为三大类,其一为信号收发技术,比如有线宽带、wifi、流量等;其二为各种应用软件及相关技术,课程建设中常用的有office(其中word、excel、powerpoint最为常用)、camstadia(录屏软件)、会声会影(视频编辑软件)及综合性更强的平台软件等;其三为前两大类技术的载体,比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等,如果没有这类硬件设施,前两大类的功能再强大也无处施展,也更谈不上万能的互联网,如果仅有硬件设施,没有网络和应用软件,那硬件的存在更加没有意义。

这三者在高职课程建设中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无论缺少哪一层面的技术,高职课程建设都会受到牵制。

2 高职课程分类

按照课程性质分类,高职课程有以下几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按照修学的强制程度高低分为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其中选修课程又分为专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按照授课形式不同,分为理论+实训课程、实训课程。

不同的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互联网技术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有的课程建设借助互联网技术而日趋完善,有的课程建设有没有互联网的参与,结果相差不大。

3 高职课程建设的内容

高职课程建设的内容主要是教师将与备课、授课、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相关的资源进行整理、提炼及升华的过程和结果。具体而言,这些资源包括备课时使用的教材、参考资料、课程性质和课程标准等;授课时使用的教案、视频、课件、动画、案例、习题等;为辅助学生学习推荐给学生的阅读书目、待观看的视频以及教师在阅读、观看之后的评论,还包括学生作业、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等。

高职课程建设许多内容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得以完成和完善,实现学生线上自学的最高目标。

4 互联网信息技术对高职课程建设的利

4.1 互联网信息技术促进高职课程建设中资源的电子化、无纸化,并永久保存

资源的无纸化、电子化是互联网技术对课程建设最保守、最传统的一种贡献。如果没有互联网技术,高职课程建设中所有材料的制作必定通过纸质形式完成,甚至有很多资源只能设想而无法变为现实,比如视频、动画、课件等,资源呈现形式势必单一,这就意味着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口头讲课水平,如果授课教师口头讲课水平高,教学效果也因此得到了保障;如果教师口头讲课水平一般,则教学效果也随之大打折扣。互联网信息技术参与高职课程建设之后,再配以教师的巧妙运用,则要么弱化教师不太好的口头讲课带来的负面效应,要么强化教师口头讲课水平原本就不错的教学效果。

因为课程建设中产生的资源几乎都实现了电子化、无纸化,所以资源的保持工作显得轻而易举,可以直接保存在教师的个人电脑中。如果这台电脑永久不出现问题,则资源的保存自然可以永久;如果电脑出现无法维修的问题,也就意味着这台电脑中的所有资源将荡然无存,这比没有电子化的后果还要可怕。有一种资源保存方式既可满足永久的需要又可摆脱对电脑本身的依赖,就是教师将手头的资源全部发送至个人邮箱,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实现永久保存。

4.2 互联网上浩瀚的资源为课程建设工作的日益精进提供了强大而全面的保障

4.2.1 教师备课方面

高职教师备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因为课程建设中的大量成果均在教师备课过程中形成并优化。备课时需要制作课件,互联网上也许有大量的免费课件,甚至课程名称都与教师所需相同,但课件上出现的内容或许并不正好满足某位教师的意愿,因此教师还需要继续通过互联网寻找制作课件所需要的素材,尤其是各种精美图表。强大的互联网也许对教师寻找到称心如意的成品课件无能为力,但对教师寻找到合适的课件俗称却胜券在握。

教师找到精美的课件素材后,可以借助不断更新的PPT软件,将图表、动画使用于适当的内容中,精选的内容与精美的图片、动画的完美结合,将会更加吸引学生的眼球、更加容易被学生理解,那么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将指日可待。

另外,高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欠缺一些,再加上不断升级换代的智能手机昼夜不停地和高职教师争抢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高职教师在备课时不得不考虑到加入某种元素,增强课程内容的趣味性,这些元素比如视频、音频、三位动画等。某些视频可能正好就是教师偶然看到的电视节目,若手头有摄像机,可以实时、快捷地录下这期节目;智能手机自带的录像功能也可担当此任,只是它们和互联网相比,要么不方便,要么效果不佳,因此互联网很自然地成为教师在备课环节搜集资料的主力。许多资源,只要教师想清楚自己到底需要的资料是什么,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互联网都可以让该教师如愿以偿地找到并下载。

有些视频太长,而教师需要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视频编辑软件比如会声会影、爱剪辑等软件可以帮助教师剪掉不需要的部分,让视频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4.2.2 教师授课方面

教师授课当然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课程建设的根本宗旨是提升教学效果,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技能。而授课是发挥教学效果直接而重要的环节。

教师授课时,如果教室配有投影仪、幕布、电脑,而且电脑已安装了高版本的office软件、高版本的视频音频播放软件,则教师在备课环节准备的所有教学资源几乎都可以顺畅地打开和播放,此时教师的授课水平要么得以弥补,要么锦上添花。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教师所需要的视频、动画等未能成功下载,但可以在线观看,而教室的电脑正好网络畅通,那么教学效果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同样得到了保障。

4.2.3 课后师生交流方面

高职教师布置的课程作业,有些要求学生提交电子作业。这种情况下最常用的工具就是QQ邮箱,除了学生向教师提交作业需要借助QQ邮箱之外,教师对作业的要求、对作业的反馈也基本通过邮箱完成并保存,教师和学生关于课程其它方面的实时交流基本通过QQ、微信等工具完成。

4.3 综合性的软件平台为高职课程建设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条件

综合性软件平台,即软件开发商将office中的某些功能、QQ或微信中的某些功能、期刊网中的一部分论文、一部分电子图书等在同一个软件中汇集,实现平台+资源+服务的三位一体。由于这种软件平台自身的强大功能,使得高职课程建设或将迎来一个真正的春天。

4.3.1 每门课程都有一个足够大的独立空间

教师可以将所有的教学资源分门别类地放在这个空间的相应位置,与直接发往邮箱相比,它的可视性更强,因为进入课程空间之后,就像浏览房产广告上的户型图一样,各种资源一目了然;其次,如果没有这样的空间,教师将资源发送至个人邮箱,若容量超过50M,被要求以“超大附件”形式发送,但这种形式有效期是30天,显然无法满足教师永久保存的需求。而此时应运而生的综合性软件平台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所有资源得以永久安全地存放。

4.3.2 课程资源中的学生作业更易收集和保存,师生交流更加便捷

某门课程的历届学生作业,不用挤占教师个人电脑空间,而是直接上传至课程空间,这样作业的收集会更加集中和整齐,与发往教师个人邮箱的收集方式相比,因为与同期发往教师邮箱的其它邮件相隔离,使得收集作业更加方便,同时更加容易保存。

师生关于课程教学的交流更加便捷。所有修学某门课程的学生均可根据账号、密码进入课程空间,可以畅所欲言,再加上这样的软件平台一般都同步开发了移动终端APP,使得师生交流更加实时。如若舍此平台,使用QQ或微信,不是不可以,只是便捷性差一些,某门课程的授课教师要进入授课班级QQ群或微信群,这对师生仅有一学期之缘的情形,授课教师或授课班级积极性都不会高,以致最终结果就是授课教师只与授课班级的学习委员保持联系,与其他学生的联系无法实现。

4.3.3 课程建设的中期检查更加人性化

每一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对该门课程的建设几乎全程参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课程建设的主力,不过即便如此,课程建设如果有行业企业的专家、校内教授和部门领导定期把脉,或许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会一直朝着有利于学生将来发展的方向行进。而无论行业企业的专家还是校内教授或领导,无一例外地工作繁忙,他们对课程建设情况的浏览,基本上只能在利用碎片时间见缝插针地完成。因此这样的综合性软件平台使得课程建设的各项检查能够更加人性化地开展。

5 互联网信息技术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弊

5.1 非综合性软件平台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阻碍作用

5.1.1 对互联网资源全盘借用

该方面突出表现为教师从网上下载类似的免费课件后,稍加改动甚至原封不动地在日常授课时使用,如果出现教师支配不了课件的内容,其实教学效果不是提升而是抑制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便捷的网络其实对该教师的课程建设只是在发挥阻碍作用而已。那么该门课程的课件资源只不过是教师从互联网上借鉴来的免费课件,而取代了自主开发。显然互联网在此所起的作用是让教师更为“轻闲”,为教师节省了大量时间,实际却是以牺牲课程建设质量作为代价。

5.1.2 对互联网资源有限借用

比如教师从互联网上下载了精美的PPT制作图表,在制作课件的每一张幻灯片时,都认真思考内容,并从海量的图表中挑选与该内容最为匹配的一张,这样一门课程的课件制作要花费大量时间,这些制作课件的时间如果用来阅读专业书籍和报刊或其它教育类书报杂志,或许教学效果会更好,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显著。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也阻碍了高职课程建设的提升。

5.2 综合性软件平台类型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阻碍作用

5.2.1 高职院校引入综合性软件平台的导向错误

若一所高职院校引入综合性软件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监督、监管教师的课程建设情况,更加便捷地开展各类型的教学检查和教学考核,即主要是为了方便教学管理人员,而不是为了方便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或许这样的综合性软件平台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因为这样的导向和理念都会在后续的软件培训和使用中慢慢体现出来。

众所周知,大学教师需要思想自由,高职院校固然不如本科院校高大上,但教师们对自由的向往和需求却不低于本科院校。没有自由,思想就会僵化,也谈不上自觉地完成课程建设各项工作,正所谓自由的教师最自觉,当然这里的教师是指那些热爱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向上的高职教师。

5.2.2 综合性软件平台自身过于复杂或不够完善

(1)软件过于复杂。

如果软件本身过于复杂,仅仅第一次培训就能对一部分教师带来心理障碍,进而挫伤教师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在各种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之前,教学技术也相应地非常简单,但各个历史阶段从来不乏大师级学者、教授出现,他们留下的许多巨著至今仍在人类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为今天互联网信息技术已无处不在,想要避开并不现实,但如果软件平台过于复杂,显然不方便操作,承担课程建设任务的教师要么坚决抵制,要么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要用于对该软件平台的摸索,而修学该课程的学生们能感受更多的是课程的形式大于内容。

(2)软件平台不够完善。

如果软件本身不够完善,教师们在使用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同样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这些时间如果用来阅读大师们的巨著,思考和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师生将成长得更快。

因此,综合性软件平台如果自身存在问题,对引入它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阻碍就可见一斑。

5.2.3 教师自身原因抗拒互联网信息技术

部分高职教师年龄偏大,或身体上其它方面的原因,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天生或阶段性地有一种排斥情绪,他们潜意识中觉得互联网不过是高职教育的噱头,通过传统方法依然让自己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认可。对这部分教师而言,对学校投入巨资引入的软件平台的使用,不过是疲于应付,流于形式。

5.2.4 课程性质决定了软件平台的作用有大有小

在综合性软件平台上创建课程空间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学生独立线上自学,也就意味着越枯燥、难度越大的课程,学生在线上自学是他们力所不能及的,要想真正掌握只能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操作,比如高职课程中的公共基础课《经济数学》、《工程数学》、工科专业的纯实训课程等,软件平台对这些课程的建设作用较为有限。

6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是一把双刃剑,是利还是弊,取决于引入者、使用者的态度、理念,也就是说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者们应时刻清楚:互联网信息技术只是工具,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辅助学生顺利地就业或创业进而成为幸福的他(她)自己,只不过借助课程建设的形式来完成。

马云说,阿里巴巴的理念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若有高职院校能够秉持“学生第一,教工第二,领导第三”的理念,再借助日臻完善的互联网信息技术,高质量地完成课程建设任务应该没有问题,虽然它是有利有弊的。

参考文献

[1]郝倩.VBSE实践教学平台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3).

[2]张驰.互联网时代下的在线网络课程建设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12).

第10篇

在软件工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1、软件开发技术飞速发展,新方法、新技术、新工具、新平台不断出现,给软件工程教学带来了诸多问题:课时不变,教学内容偏多,教材的更新跟不上技术的发展。

2、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教”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程的相关实验及课程设计的学习。软件工程课程可操作性差、理论多、内容抽象、难理解,很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3、学习软件工程的学生几乎都没有软件开发的经验,对于管理学的知识更是不知所然,加上有的教师也没有完整项目软件开发的经验,要让学生做到“学中做,做中学”,真的是难上加难。

二、三元整合的教学思维

软件工程课程主要介绍了软件问题定义、项目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维护等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市场调查、观摩学习、讲座、校企合作,发现软件行业在软件设计、软件维护、软件测试三方面就业岗位多,人才缺口大。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参照国家相关职业标准,确定软件工程,培养人才方向岗位定位在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三个岗位,因此教学中将重点放在软件设计、软件维护、软件测试上。文中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项目为载体,将项目开发过程中用到的各项工作技能按照工作过程分解任务,项目分解成一个个的子案例,以任务分解的方式完成技能的案例教学,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三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岗位有明确的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对应不同的职业能力,知识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同。为了与岗位工作任务相适应,在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在设计教学项目案例上做到项目难度适中、易理解、易操作、易掌握、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并且包含上述三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相关知识,最终达到项目驱动,任务分解的教学目的,同时学生也能进一步理解工作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能。

三、三元整合在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项目驱动、任务分解的教学方法有各自特点,如何将这些教学方法整合在一个具体的项目中,并发挥其优点是教学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项目进行分解,每一个子项目对应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对每个子项目按以下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

1、项目分解,确定每一个子项目的工作任务根据项目完成的时间限制、要求,将项目分解成子项目,不同的子项目对应不同的工作任务。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分解为“学生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信息查询”四个子项目,且每个子项目对应不同的工作任务。把工作任务独立、花费时间少的称为小任务;反之,工作任务需要多个教学单元经过综合实践才能完成的,称为大任务。在教学中又可将大任务分解为小任务,通过分析总结,最终使学生能掌握自上而下逐步求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论讲解,案例演示教师结合案例演示,讲解子项目中对应的工作任务,让学生真实理解工作过程中这个子项目到底要做些什么,怎么做,哪些知识是已知的,哪些知识是未知的,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3、学生分组讨论,协同合作根据学生兴趣、成绩、实践动手能力将学生分成4到5个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项目的开发。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让学生轮换担当不同的角色,使其能体验不同角色在不同阶段的职责与任务,既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又发挥了各自特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4、学生各自完成工作任务通过项目分工,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结合教师的案例演示进行工作任务的模拟练习,让学生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有了真正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5、总结工作任务成果,评审验收首先,学生对自己完成的子项目进行展示、总结,哪些完成,哪些没有完成,原因在什么地方;其次,教师对每个团队项目完成的情况进行比较,并将各团队工作成果与案例演示中的工作成果进行比较,总结规律和技巧,使团队中的每个学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得如何,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知识需要完善,自己发挥了什么作用,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6、拓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性学习能力在案例教学与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学生对工作过程中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学习兴趣高、实践能力强的同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跟老师一起参加项目研发,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跟踪软件开发新技术发展趋势,更加深入了解软件工程精髓,进而培养自己创新性学习能力。

四、总结

第11篇

关键词: ITSS; 项目实战; 项目研发; 工作过程项目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10-64-03

0 引言

由于国家和行业协会对ITSS(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Standard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的重视,促使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生产逐步走向标准化、流程化、模式化;企业对一线的员工素质和能力要求更加具体化、标准化。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对接软件与服务外包行业对高技能、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要求,也使我们必须将ITSS嵌入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中[1],以达到培养具有ITSS操作规范、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的目标。本文主要讨论基于ITSS、项目实战和项目研发的高职程序设计课程教材编写模式和流程,并进一步探讨在这些特殊要求下高职教师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途径。

1 高职教材存在的弊端

高职院校经过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教学基本都实现了项目化教学,一般的高职教材也都体现了项目化和任务驱动的形式。但是经过使用和研究这些教材我们发现,多数教材都只做了表面文章,将理想化的案例称之为项目,将工作步骤和示例称之为项目或任务,教材组织形式混乱,不断混淆概念,所谓的“项目”并没有贯穿知识和技术,而是将项目和知识零散地分成不同的部分并强行组合,项目没能形成为真正的项目,任务还只是工作步骤,教材模式和流程,更不能体现教学“产学并行”特色[2],这样的教材很少能够针对并行项目对学生进行技术强化训练。

2 基于ITSS和项目实战、项目研发为主的高职程序设计课程教材设计思路

我们将ITSS标准对软件研发、程序设计类岗位进行了标准化流程规定,对代码规范和软件质量给出了明确说明;项目实战要求教材内容以实战项目为载体;项目研发是通过设计一个实用项目完成学习过程,以真实、可用的实战项目作为载体进行课程内容建设,将ITSS融入教材流程中。

高职程序设计类课程建设思路:采取工作过程项目化的编写模式。也就是在教材设计中遵循课内主讲一个实战项目,课内训练一个实战项目,课外训练一个研发项目,建立符合ITSS标准的“产教融合、产学并行”的流程,最后通过一个综合性实战项目整体训练学生的核心技能[3]。编写教材时,根据程序设计技术和工作流程,将整本教材分成若干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都采取“产教融合、产学并行”的教材编写模式和流程,如图1所示。每个单元一开始通过“工作场景导入”营造项目场景,引出完成项目需要解决的工作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知识和技术准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一个实战项目为载体,教师通过示例的形式将技术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训练解决实际工作问题需要的技术和方法;接下来回到工作场景,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课内训练实战项目;最后给出一个类似的研发类项目,研发项目或是教师的“产教融合”项目,或是实际服务项目,或是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以此进一步巩固和训练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职业素养和ITSS操作规范[4]。

3 以《C#程序设计》教材为例基于ITSS的高职程序设计教材编写与实现

9.3 回到工作场景

通过以上过程,可以看清该教材的编写模式和教材流程,限于篇幅,我们主要给出整体框架和各部分要点,省略了具体内容。该教材完全体现项目选取的实战性和研发性、内容编写的ITSS保准化、“产教融合、产学并行”的实训教学理念。

4 专业教师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项目实战经验,项目研发能力以及ITSS师资力量是课程开发的关键。好的教材能够反映教师对课程的开发能力和教研水平。所以,为了编写出高水平的教材和软件项目,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而高职教师培养的瓶颈就是实践生产能力问题,如果能够提高教师应用实践能力,就会提高教师自身水平,那么教学改革就会顺利一些,开发“产学并行、项目实战、项目研发、嵌入ITSS标准和规范”特色的教材就会顺利一些。我们认为,专业教师队伍培养途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⑴ 加大专业教师顶岗实践力度。加大教师在企业一线顶岗专业实践力度,通过3-6个月一线专业实践,使专业教师真正了解到企业一线岗位流程、ITSS规范和标准、实际项目操作和编码流程,不断训练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这将是提高专业教师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⑵ 鼓励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结对子研发项目。实际上,专业教师缺少实践创新的机会,造成了实践应用能力低下,要为专业教师创造一切机会,鼓励他们与企业工程师结对子,一同开展技术服务、项目研发、软件设计与编码等业务,积累实际生产和研发的经验。

⑶ 鼓励专业教师开办软件公司。通过教师团队开办软件公司,进一步推进学院产学研一体化进程,这样,教师可以无障碍参与到生产实践中,使他们全方位体验企业化操作规范、业务流程、技术重点、项目管理、编码与测试等各项业务。这可以提高教师实践创新能力。

⑷ 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先进企业的培训。挑选专业优秀教师到国际知名、港澳台先进企业参与手机游戏开发,接受嵌入式编程技术、物联网技术、高新软件编程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培训,从而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应用实践能力。

以上四条途径,相信能够有效地提高专业教师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程序设计课程教材的弊端,进行了工作过程项目化教材编写设计,详细设计了基于ITSS和项目实战、项目研发的高职程序设计课程教材的编写模式和实现流程。我们针对C#程序设计课程采取了这种模式进行教材的编写与实践,目前该教材被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并被列为十二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为了适应教改的要求,本文还探讨了师资的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 朱翠苗.高职程序设计课程标准化教学实施方案的研究[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1.19(6):64-67

[2] 朱翠苗.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产学并行”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1:23-26

[3] 郑广成.高职计算机课程创新实践教材建设与师资培养[J].计算机时代,2009.12:75-77

第12篇

一、计算机业务档案实行计算机管理的必要性

教师业务档案,是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具有价值的材料。它真实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的素养,以及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评估、评价等。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每位教师教学水平、教研成果、评审考核业绩越来越严格,评估项目越来越细致。导致档案的收集、整理等归档工作越来越重要、越繁琐。为使教师业务档案管理更有效率,不可再用以往只有纸质的工作方式,而应采用结合纸质档案和计算机管理的教师业务档案系统软件。以手工为主的档案管理不仅消耗人力、物力,而且查找率低。实行计算机管理,大大地提高档案加工、存贮、传递的速度和质量,对于检索更为方便、快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的查找率。如,一旦上级部门要提取符合某一条件的所有教师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教师业务档案系统,非常方便地查询出符合相关条件的教师资料,使得工作效率提高很多,而且不易出错。只有用先进的计算机科学管理思想,用现代技术装备档案工作,才能使学校教师档案管理适应现在的社会需求。

二、教师业务档案的基本内容

教师业务档案是教师教学水平的真实记录,是衡量教师能力的重要依据。档案的内容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并留复印件做为纸质文档。结合我校开发的教师业务档案系统,谈谈教师业务档案的基本内容。

1.基本信息

真实地反映教师最基本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工作时间、简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最高学历、最高学位、学术专长、职称、职称评定时间、学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年度考核、家庭成员等内容。从基本信息中可以看出一名教师的从教历程,充分了解教师最根本的信息,让使用者一目了然。

2.教学情况

每学期所带班级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情况、学生的评价、学期评价。更为细致地反映教师教学成绩及态度。

3.培训情况

教师是终身学习制的,因此继续教育是教师学习的主要途径,是教师业务水平的参考资料。

4.教学论文

凡是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参加各种论文竞赛获奖的都应归档。它们是衡量教师教研非常有份量的见证。

5.科研成果

除论文外的科研,如,课题研究、获奖作品等,经有关部门认可后,也都应入档。它们是教师科研最有份量的凭证。

6.奖励与荣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社会活动中所获得的奖励及荣誉,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和社会活动中的肯定,得到大家的认可。

7.教学检查情况

不定时地对教师的教案、听课本、作业批改的检查。可以有效地反应教师的工作态度,更好地促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8.评优课情况

公开课是教师每学期都要开展的活动,它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法及经验的重要措施,具有观摩和参考作用,因此公开课的情况应系统的收集。

三、教师业务档案的价值

1.教师业务档案为教师职称评审提供了有用的资料

教师的职称评审是一种专业技术评审制度,是对教师在一段时间内所取得成绩及表现的总体评价。教师所取得的以上内容的成绩及表现,都会由专人来记录到教师业务档案系统,电脑资料可以及时、快速得到更新。它真实地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情况、培训情况、教学论文、科研成果、奖励与荣誉、教学检查情况及评优课情况等相关信息。因为每次职称评审的名额有限,我校每年教师申报职称之时,都会先通过学校内部的评审,而教师业务档案可为之提供至关重要的相关资料,作为他们业绩的凭证,客观反映教师的相关情况。由此可见,教师业务档案是很重要的,是一个教师业绩体现的基础,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2.教师业务档案是学校学术水平的体现,同时为学校教科研提供必要的资料

教师业务档案中客观记录了在职及退休教师所取得的教科研成果情况,是学校学术水平的总体体现,不仅为学校积累和保存了历史文化财富,也是学校软实力的象征。通过教师业务档案系统软件,可以快速反映出学校整体的软实力。学校教师业务档案系统是网络版的,故而只要有网络,可以随地随用。每次上级部门来检查,学校必将教师业务档案系统呈现出来,这样可以非常方便,非常快速地体现出学校的学术水平,以及统计相关的资料,如,统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教师情况等。

3.教师业务档案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及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

教师业务档案系统可以全面地反映学校教师所取得的各类成绩及教科研情况,而教师们都可以通过上网,来查询和统计自己和别人所取的成绩。可以清晰地看到自身一路发展的历程,从中提取经验,促使自己更加进步。一旦落后于别人,无形之中产生了一种压力,这样才会不断地去提升自己,充实自身的实力。特别是这个激烈的竞争时代,教师实行了聘任制,如果落后就会被淘汰。而教师业务档案系统,就像一块明镜,时刻提醒自己,衡量着自己的能力和成绩。

四、结束语

教师业务档案是学校档案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学校软实力的有力表现,是学校一笔重要的财富,也是教师本身的财富。对于现在的信息时代,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师业务档案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种趋势。通过信息技术,形成教师业务档案系统,可以将教师业务档案最有效率地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