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站继电保护论文

电站继电保护论文

时间:2023-02-23 03:05: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站继电保护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站继电保护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电力系统的发展中,变电站自动化也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变电站自动化就是调度管理和电网建设的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能够有效的减少电力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继电保护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下面就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探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1.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实际要求

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装备之一,当变电站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出现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营的因素时,继电保护装置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消除这些不安全因素和故障。从这一层面可以看出,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对于继电保护的设置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1必须具有独立性

要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独立性,需要将电压量和电流接入装置内部,将回路开关设置成整体的系统,并将其引致保护装置内部,但是严禁与其他设备通用,这样设置就能够保证继电保护数据的独立性。

1.2需要保持联系性

如果完全将继电保护装置独立于电力系统之外,就难以起到既定的作用,为了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兼具独立性和联系性的特征,在继电保护装置与相关信息系统联系时,需要使用继电器空节点、计算机通讯接口、光电耦合器接口来进行连接,此外,为了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作用,需要选择屏蔽电缆或者光纤电缆来进行连接,这两种导线能够能够防止干扰信号对保护装置的影响,可以很好的提升继电保护的抗干扰性和运行可靠性。

1.3设置好跳合闸回路

对于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要设置好单独的跳合闸回路,这样,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就能够及时将故障排除,减少电力企业的损失,同时,继电保护装置也能够将告警信号和动作信号显示出来,工作人员就能够发现故障发生的部位和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将损失控制到最小化。

2.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方式

就现阶段下我国的情况来看,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方式有两种:

2.1集中式安装方式

集中式安装方式在以往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这种安装方式就是将继电保护装置放置于保护柜之内,使用这种安装方式,监控系统与继电保护装置的联系则使用管理单元数字信号的传输来实现,集中式安装方式的占地面积很小,也能够节约通信电缆的使用,便于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也可以保证设备在良好的环境中运行。

2.2分散式安装方式

分散式安装方式就是将继电保护装置设置于开关位置,每个开关必须要配备好相应的保护系统,再将监控系统置于控制室之中,这样,监控系统与继电保护装置的连接主要由管理单元数字信号来联系,这种安装方式可以及时的消除不安全因素及电力设备的故障,保证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转。

3.继电保护装置安装方式的选择

变电站的建立方式主要由子系统的建立来决定,在建立继电保护装置时,需要优先使用分散式安装方式,把继电保护装置设置在设备开关处或者开关处附近,并使用微机控制的方式进行控制。这种设置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节约电缆的使用,并提升整个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安全性,此外,这种保护装置子系统使用的是就地设置的方式,这就大幅减少二次设备安装带来的土地损失。当然,不同的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的安装方式都会有所不同,在决定要采取哪种安装方式前,需要对现场的条件进行考察,将场地中的电缆设备和其他的条件尽可能的利用起来,不管使用何种安装方式,都要达到减少费用、节约投资的目的。就目前来看,很多中低压变电站会使用集中式处理方式,这种方式的通信电缆小、干扰性小,高压变电站,则可以使用分散式安装与集中式安装混合的方式来安装。

4.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可能会由于各种因素出现故障,为了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必须要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管理和检修,以便从整体上提升变电站的服务水平。据有关的数据调查显示,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一般由三种因素所致,即产品质量、设计中的故障以及二次维护的漏洞。继电保护装置在自主检查以及储存故障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一般情况下,对于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分析主要针对装置的正常使用率、使用时间、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如果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就需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从而降低系统对继电保护装置的依赖性,以便达到系统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防止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对于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

5.结语

在现阶段下,我国电网正处在发展的阶段,这就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遇,继电保护装置作为变电站的核心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管理和维护。

【参考文献】

[1]王超,王慧芳,张弛,刘玮,李一泉,何奔腾.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建模研究[期刊论文].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02(01).

[2]湛文军.继电保护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应用与探讨[期刊论文].民营科技,2008,02(20).

[3]王晓宁,张拥刚,秦琦,李文.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2009,05(25).

第2篇

    论文关键词:继电保护;自动化改造;安全运行

    近年来,随着电网改造的深入开展,大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以下简称“综自改造”)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变电站的综自改造与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改造关系密切,它主要表现在信号的传送方面。对于老变电站来说,就是把一次设备的信息状态通过二次回路和继电保护装置传递到网络监控后台机上,以达到减少运行人员对现场设备操作和巡视次数的目的。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概述

    综自改造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于老变电站的改造来说,它牵扯到对用户的停电、运行人员的操作、一次专业设备改造的工作和二次专业技术改造的工作。为了保障对用户的可靠供电,电力生产者有义务对停电时间进行严格地规划和控制。应提前对要进行综自改造的变电站进行现场勘查工作,做好“三措一案”(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后,对于需要停电的工作,就要制定停电计划并报上级生产部门审批,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运行方式部门提交停电申请,提前在规定的时间内通知用户,并且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专业进行沟通,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工种之间的衔接配合,以最大化地缩短工期,减少停电时间,及时为用户供应优质的电能。

    综自改造工程是一个需要多专业班组相互配合的复杂工作,以阜阳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为例,运行人员属运行工区管辖;一次人员由修试所管辖,又分属变压器、开关、试验和油化专业;二次专业人员由计量所和调度所管辖,在变电站的综自改造二次回路中,表计由计量专业负责,计量回路以外的二次回路由调度所负责,而调度所又分为保护专业、自动化专业和通信专业。众多的专业人员在同一个工作中同时出现,安全问题就成为了综自改造工程的关键所在。

    二、做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的途径和方法

    结合笔者作为继电保护工作者20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主要从保证人身安全、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设备安全和杜绝继电保护“三误”发生的角度论述如何做好变电站综自改造工程工作。

    1.防治人身触电,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综自改造工程施工开始前,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按照《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现场保安规定》的要求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办理相关手续,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符合实际的“现场操作票”,具备经过审核符合实际的施工图纸,工程施工所必需的设备、材料、施工风险分析,等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措施。

    工作负责人是现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进入变电站实施变电站综自改造工程后,确保人身安全,就要充分履行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职责。工作负责人在开工前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开工前“三交待”:交待工作任务要清楚明了;交待安全措施要具体详尽;交待技术要求要全面细致。

    (2)接受任务“三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安全措施明确,操作步骤明确。

    (3)严格执行现场工作“八不准”,即精神不振不能工作、应办工作票而未办工作票不准工作、应停电不停电不准工作、应验电接地不验电接地不准工作、不经许可不准工作、安全距离不够不准工作、无人监护不准工作、安全措施不明确不准工作。

    (4)要求对工作班成员进行“三查”,即查着装是否符合要求,查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查使用的安全工器具是否符合要求。

    (5)工作许可人许可工作后,工作负责人要陪同工作许可人到现场再一次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和施工安全后,方可对工作班进行工作安全交底。待交待完现场工作任务、工作地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现场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后,确保每一个工作班成员均已知晓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对许可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不准凭经验工作,不得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和随意变更安全措施,必须改变安全措施或扩大工作范围的要重新办理工作票并重新履行许可手续。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必须要有工作负责人在现场监护。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班成员的监护,现场施工地点分散、工作班组混乱、人员分散,工作负责人不可能监护到每一名工作班成员,因此分工作负责人在综自改造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由各个专业设立本专业的工作小组负责人(为了有效区分工作负责人与分工作负责人,我公司的工作负责人穿印有“工作负责人”的红马甲,分工作负责人穿印有“专责监护人”的红马甲),该小组负责人对自己的专业工作任务和人员进行监护,工作人员之间互相提醒,以保证工作安全,由此达到人人有人监护的目的。

    2.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设备安全

    综自改造施工往往时间短、任务重,小组之间的配合工作一定要做好,合理地安排工作顺序是笔者总结出的重要经验。在我公司,工作许可手续完成后,首先由修试人员进行一次设备的改造工作,同时保护及计量人员分别到保护室和端子箱拆除的需要拆除二次回路接线,自动化人员进行后台调试,保护及计量拆除的二次线工作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敷设电缆,大约修试所进行的一次设备工作结束,二次电缆基本敷设完成。一次人员撤离现场后,由二次人员在开关端子箱和保护室同时进行二次电缆工作,三个小组同时工作,互相配合,电缆头制作、对线工作完成后,三个小组又分开,各自完成所属专业的接线工作。最后进行调试和做传动工作。在做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的过程中,自动化专业小组联系运行人员核对保护装置上传到后台的信号与保护装置发出的信号、集控站收到的信号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再次更正。

    为了保证在保护装置调试过程中不发生微机保护装置设备的损坏事故,结合笔者工作的实际经验,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试验前应仔细阅读试验大纲及有关说明书。

    (2)尽量少拔插装置模件,不触摸模件电路,不带电插拔模件。

    (3)使用的电烙铁、示波器必须与屏柜可靠接地。

    (4)试验前应检查屏柜及装置在运输中是否有明显的损伤或螺丝松动。特别是CT回路的螺丝及连片,不允许出现丝毫松动的情况。

    (5)校对程序校验码及程序形成时间。

    (6)试验前对照说明书,检查装置的CPU插件、电源插件、出口插件上的跳线是否正确。

    (7)试验前检查插件是否插紧。

    (8)试验前检查装置规约设置是否与后台相匹配。

    3.杜绝继电保护“三误”的发生

    通过以上各点的严格执行,保护装置本身基本上不会发生人为原因造成的设备损坏事故,但是这还不能保证继电保护“三误”不发生。要杜绝继电保护“三误”,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防误传动:严禁使用短接出口接点的方法来传动保护装置,以防止不小心跑错位置而误动运行设备。插拔继电器和插件,应先断电,防止继电器和插件插错位置,严防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的发生。

    (2)防其它保护误动作:保护装置上电试验前,应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校验功能、出口压板是否正常。对交流回路加电流、电压时,要注意把外回路断开,防止反充电或引起其它保护装置误动。

    (3)防误整定:因为试验的需要而修改定值,一定要牢记在调试工作结束时务必改回原定值。工作终结前会同运行人员对定值核对,确认无误,并打印、双方签名并交运行人员存档。

    (4)防短路、短路和接地:在保护装置试验完毕后,将打开的二次回路、连片按照继电保护安全票和措施票进行逐项恢复,并要求第二人进行核对,保证其正确性,防止出现开路、短路、断路等可能影响安全运行的事故发生。

    三、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具体措施

    在变电站综自改造工作调试试验结束后,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继电保护装置不会发生人为原因的设备事故。继电保护“三误”得到有效控制后,还应保证改造后的设备安全运行,工作人员还要进一步做一些工作,确保改造设备安全运行。

第3篇

【关键词】 微机 变压器 比率 差动 实验结果

传统的继电保护在发电厂,变电站基本上已经被淘汰,继而被代替的就是微机保护,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由微机构成的电力系统保护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微机保护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继电保护的可靠性、灵敏性、速动性、选择性得到了很大的改进,本论文针对保护的基本原理,提出在教学上采用微机构成变压器差动保护,通过此方法,学生不需要大量的接线,并且可以很灵活的改变实验参数的整定,进而达到不同的实验结果,通过学习让学生毕业后马上和企业实际接轨,论文主要通过后台软件的构成,程序算法的实现,硬件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来达到理想的实验教学。

1 变压器比率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力设备,其是否能够稳定安全的工作,关系到整个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在此对其进行保护就变得之关重要,变压器中的保护主要有[1]:瓦斯保护、纵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外部相间短路时过电流保护,复合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负序电流及单相式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阻抗保护、外部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保护、过负荷保护、过励磁保护等。而变压器的差动保护是其内部故障时的主保护,变压器的内部故障可以分为:油箱内和油箱外故障。油箱内故障主要有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铁心的损耗等。油箱外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等。差动保护中主要是要考虑不平衡电流的因素[2],而不平衡电流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构成:

(1)变压器励磁涌流所产生的不平衡电流,主要是变压器空载投入和外部故障切除后,数值很大,而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时都很小。

(2)变压器两侧电流相位不同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3)计算变比和实际变比不同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4)电流互感器型号不同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5)变压器带负荷调整分接头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目前我们都是采用微机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来完成变压器内部故障,能反映变压器内部相间短路故障、高压侧单相接地短路及匝间层间短路故障,它由比率差动、差流速断、差流越限告警几个部分组成。

1.1 比率差动保护

(1)比率差动动作方程

为差动电流,为差动最小动作电流整定值,为制动电流,为最小制动电流整定值,S为比率制动系数整定值,各侧电流的方向都以指向变压器为正方向。

(2)比率差动动作特性如图1所示:

1.2 差流速断保护

当变压器内部发生严重故障时,由于互感器饱和,不能正确检测两侧电流,故需要配置差流速断保护。

差流速断保护逻辑图如2所示。

1.3 差流越限告警

当任一相差流电流大于差流越限整定值时差流越限保护延时动作,报差流越限信号。

差流越限保护逻辑图如图3所示。

2 计算机监控系统组成及功能

计算机监控系统主页面如下图4所示,它具有数据采集、运行监视和控制功能、继电保护功能、后备控制和紧急控制功能。

2.1 数据采集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得以执行的基础

(1)采集对象。

模拟量:电压、电流、功率、温度。

开关量:断路器、刀闸位置、变压器分接头、设备状态。

(2)采集种类。

变电站原始数据:直接来自一次设备的电压、电流信号等。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内部数据:电能量数据、直流母线电压信号等。

2.2 运行监视和控制功能

(1)安全监视功能。监视电流、电压、温度、频率等的越限情况并记录。监视保护装置是否失电。监视自动控制装置是否正常。

(2)故障录波和测距。110kV及以上的重要输电线路因为距离长,发生故障影响大,所以故障必须尽快排除。变电站的故障录波和测距有两种实现方法:一种是由微机保护装置兼做故障记录和测距;另一种是专门的录波装置。

(3)数据处理与记录功能。主要内容:历史数据的形成和存储。主变和线路P/Q的最大值、最小值及相应时间。母线电压的最大值、最小值及相应时间。计算受配电电能平衡率(如图5)。

3 实验参数整定及实验结果

如表1,2。

4 结语

通过实验测试,微机变压器比率差动保护实验数据符合保护原理,它能够在变压器设定一个内部故障时,根据程序的判断做出正确的动作,可以通过改变整定数据来进行变压器差动、变压器内部严重故障时差流速断动作等等实验,经验证系统可靠,完整实验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贺家李,宋从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第4篇

【关键词】GIS;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继电保护

21世纪是经济和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仅仅依靠传统的人工管理已经不能够满足配电网建设的需求,也不能够保证其安全运行。对于之前手工与计算机处理并存的模式已经成为限制电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利用GIS技术来解决配电网的相关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切实可行的基础和原则。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电力企业的份额,应该不断的推动电力行业的信息化程度,加强对电力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和改造。

1 继电保护装置在变电站中应用的概况

继电保护装置对于高压电网的安全以及其稳定的运行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规模的日益扩大,等级不断的提高,系统运行的方式与网络结构的日趋复杂,对于变电保护的要求也就随之不断的增高。传统的电磁以及其电磁感应的原理在对其变电站的保护上,存在着许多缺点,比如:动作速度较慢、抗震的性能较差、灵敏度也比较的低等。晶体管继电保护装置也存在着不少的缺点,比如:数据的判断不准确、抗干扰的能力较差、装置的本身质量不是很稳的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的发展,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微型计算机与微处理器也进入到了实用化的阶段,微机保护也开始逐渐的实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一种数字换处理的方式,其使用不同的软件模块来实现其各种功能。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速度很快,其应用的范围也很广泛,功能也比较的强大。特别是在变电站的保护功能上,采用不同的装置可以实现不同的保护的功能,另外其还可以实现以前难以实现的保护的功能,随着科技的不断的发展,更多先进的技术将会应用在变电站的保护中。

2 变电站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

随着继电保护装置自身功能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对于继电保护装置也有了新的严格的要求,电力系统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有一定的可靠性、快速性、灵敏性以及选择性。其可靠性主要强调的是其保护的装置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必须有可靠的动作产生;快速性就要强调的是在发生故障的第一时间之内要产生相应的动作,这样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地理系统的故障会随之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破坏性,所以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防范的动作;灵敏性则主要是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反应要灵敏并且要快速,动作作用的范围要准确,能够正确的反映出故障的范围,尽量的减少停电的面积;选择性最要强调的是继电保护装置不能发生误动的现象,也就是指不能发生失误操作。所以,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的运行,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3 GIS技术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具体应用

由于在实际生活中,对于配电网的管理具有比较明显的空间分布特性,即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这五大资源均匀的分布在辽阔的空间区域内,从而使得电力企业管理电网的核心对象转向为空间数据。采用GIS技术,可以有效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的管理空间事物的长处,把系统中的各类数据抽象成点、线和面这三大类,从而为电力企业提供了一个在地理信息维护与管理基础之上的平台。总而言之,GIS技术在配电系统的基本应用展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采用GIS技术能够转变传统纸制图册和表格的资料管理形式,能够更加灵活有效的展现数据统计的结果。在结合用户需要的基础上实时的改变台账的表格结构,并且合理的打印各条线路与各个地区的电网分布图,从而有效的联系和结合配电网络中的图形和数据库信息以及地理信息,将供电设施与网架结构有效的结合与联系起来,使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有效准确的掌握配电网的空间分布状况,来更好的实现对设备的日常运营与维护。

4 使用GIS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分析措施的有效影响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期,是对传统技术进行更新换代的时期。目前而言,GIS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是未来城市变电站要建设和发展的趋势,因此会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普遍地出现。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GIS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也很有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它的继电保护施工也会出现许多的不同,这就在客观上需要我们电力工作者能够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和相关技术,从而在施工中不断的发现新的问题,去解决问题。本文所探讨和研究的只是本人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已经获得的经验体会,也是GIS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在施工中比较典型和特殊的,因此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分析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根据现实应用情况,要不断的推广和扩大GIS技术在自动化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的作用和影响,从而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电气图纸在管理方式上的缺陷。这样不仅大大的减少了电气工程师的工作量,使其得以从复杂的电气图纸中脱身,而且大大的缩短了电气工程师处理故障的时间,为实现经济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5 结束语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不断的推广和应用GIS技术,不仅适应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而且也是供电企业提高自己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是适应竞争不断激烈的市场经济的重要表现。因此电力企业要采用先进的GIS技术,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基本服务设施,从而对电力营销业务的制度、相关工作流程和服务项目进行全员和全方位、全过程的规范化和优质化的整合更新。可是由于国内电网结构和管理模式与国外的差异,不能够完全照搬外国的技术和设备,应该结合具体实际,针对我国电力企业实际的发展需求,来研发出适合自己的GIS技术。从而为全面综合的提高供电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少华.电力GIS系统的功能优势及在云南电网的应用[J].云南电业,2010(11).

[2]黄霄宁,张真良,杨志超.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江苏电气工程,2012(8).

[3]张军海.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M].西安地图出版社,2011.

第5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继电保护的任务和基本要求。从分析当前继电保护装置的广泛应用,提出保护装置维护的几点建议,结合实际情况,探讨继电保护发展的趋势。

1 前言

电力作为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由电能产生、输送、分配和用电环节组成的大系统。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电子技术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正确应用继电保护技术来遏制电气故障,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及运行质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 继电保护发展的现状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晶体管继电保护技术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时期。70年代中期起,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投入研究,到80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技术已形成完整系列,并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技术,集成电路保护技术的研制、生产、应用的主导地位持续到90年代初。与此同时,我国从70年代末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相继研制了不同原理、不同型式的微机保护装置。1984年原东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在主设备保护方面,关于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保护和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微机相电压补偿方式高频保护、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频保护等也相继通过鉴定,至此,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此时,我国继电保护技术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

目前,继电保护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和人工智能化对继电保护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也开辟了研究开发的新天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将为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做出贡献。

3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配置与应用

3.1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

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原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等)的变化来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在于:在供电系统运行正常时,安全地。完整地监视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为值班人员提供可靠的运行依据;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地、迅速地、并有选择地切除故障部分,保证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当供电系统中出现异常运行工作状况时,它应能及时、准确地发出信号或警报,通知值班人员尽快做出处理。

3.2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选择性。当供电系统中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选择性地将故障部分切除。首先断开距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以保证系统中其它非故障部分能继续正常运行。

灵敏性。保护装置灵敏与否一般用灵敏系数来衡量。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不管短路点的位置如何、不论短路的性质怎样,保护装置均不应产生拒绝动作;但在保护区外发生故障时,又不应该产生错误动作。

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缩短切除故障的时间以减轻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的损坏程度,加快系统电压的恢复,从而为电气设备的自启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提高了发电机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可靠性。保护装置如不能满足可靠性的要求,反而会成为扩大事故或直接造成故障的根源。为确保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必须确保保护装置的设计原理、整定计算、安装调试正确无误;同时要求组成保护装置的各元件的质量可靠、运行维护得当、系统简化有效,以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3.3 保护装置的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广泛应用于工厂企业高压供电系统、变电站等,用于高压供电系统线路保护、主变保护、电容器保护等。高压供电系统分母线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对于不并列运行的分段母线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但仅在断路器合闸的瞬间投入,合闸后自动解除。另外,还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对于负荷等级较低的配电所则可不装设保护。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包括:①线路保护:一般采用二段式或三段式电流保护,其中一段为电流速断保护,二段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三段为过电流保护。②母联保护:需同时装设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③主变保护:主变保护包括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主保护一般为重瓦斯保护、差动保护,后备保护为复合电压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④电容器保护:对电容器的保护包括过流保护、零序电压保护、过压保护及失压保护。随着继电保护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保护的装置逐渐投入使用,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开发时间的先后,微机保护呈现丰富多彩、各显神通的局面,但基本原理及要达到的目的基本一致。

4 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

值班人员定时对继电保护装置巡视和检查,并做好各仪表的运行记录。 在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应加强监视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每个盘柜有值班人员负责。做到人人有岗、每岗有人。 值班人员对保护装置的操作,一般只允许接通或断开压板,切换开关及卸装熔丝等工作,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定。

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清扫工作。清扫工作必须由两人进行,防止误碰运行设备,注意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人身触电和造成二次回路短路、接地事故。对微机保护的电流、电压采样值每周记录一次,每月对微机保护的打印机进行定期检查并打印。

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及设备查评:①检查二次设备各元件标志、名称是否齐全;②检查转换开关、各种按钮、动作是否灵活无卡涉,动作灵活。接点接触有无足够压力和烧伤;③检查控制室光字牌、红绿指示灯泡是否完好;④检查各盘柜上表计、继电器及接线端子螺钉有无松动;⑤检查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二次引线端子是否完好;⑥配线是否整齐,固定卡子有无脱落;⑦检查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动作是否正常。

根据每年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查评,按情节将设备分为三类:经过运行检验,技术状况良好无缺陷,能保证安全、经济运行的设备为一类设备;设备基本完好、个别零件虽有一般缺陷,但尚能安全运行,不危及人身、设备安全为二类设备。有重大缺陷的设备,危及安全运行,出力降低,"三漏"情况严重的设备为三类。如发现继电保护有缺陷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其存在隐患运行。对有缺陷经处理好的继电保护装置建立设备缺陷台帐,有利于今后对其检修工作。

5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继电保护技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方向发展。随着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他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使微机保护装置具备一台PC的功能。为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装置必须协调工作,因此,必须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这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完全可行的。在实现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保护装置实际上是一台高性能,为了测量、保护和控制的需要,室外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如变压器、线路等的二次电压、电流都必须用控制电缆引到主控室。所敷设的大量控制电缆投资大,且使得二次回路非常复杂。但是如果将上述的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的计算机装置,就地安装在室外变电站的被保护设备旁,将被保护设备的电压、电流量在此装置内转换成数字量后,通过计算机网络送到主控室,则可免除大量的控制电缆。

结论。随着电力系统的告诉发展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向计算机化、网络化、一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按时巡检其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故障并做好处理,保证系统无故障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王翠平.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及试验[J].科苑论坛.

第6篇

【论文摘要】 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自动装置,在电力系统中主要负责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这是它的主要职责也是任务,它可以随时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通过选择合适的断路器切断问题部分。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个人建议及有效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进行论述。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当系统出现意外情况时,继电保护装置会自动发射信号通知工作人员,有关工作人员就能及时处理故障,解决问题,恢复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这种装置还可以和其他设备相协调配合,自动消除短暂的故障。因此,加强继电保护管理是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可靠保障。

一、继电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及任务

1、重要性。继电保护工作作为电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责任大、技术性强、任务繁重。继电保护工作人员每天面对诸如电网结构、保护配置、设备投退、运行方式变化及故障情况等各种信息,对它们进行正确的分析、处理和统计,工作十分繁重,并且上下级局之间、局与各厂站之间存在着许多重复性数据录入及维护工作。为了减轻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发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电网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

2、主要任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继电保护所涉及的数据、图形、表格、文件等进行输入、查询、修改、删除、浏览。由于管理对象层次多、结构复杂、涉及几乎所有一、二次设备参数、运行状态、统计分析、图档管理甚至人事信息等事务管理,各层保护专业分工较细,这使得数据库、表种类很多,利用管理系统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使用的准确性。 在电力系统中,存在如保护装置软件设计不完善、二次回路设计不合理、参数配合不好、元器件质量差、设备老化、二次标识不正确、未执行反措等诸多原因,导致运行的继电保护设备存有或出现故障,轻则影响设备运行,重则危及电网的安全稳定,为此,必须高度重视继电保护故障排除,认真、持久地开展好继电保护信息管理工作。

二、继电保护管理中的不足 纵观目前电力系统各发、供电单位的继电保护管理情况,会发现各单位继电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式多样、记录内容不尽相同、记录格式各异、填写也很不规范; 另外,几乎所有单位对管理漏洞的发现和处理往往只是做记录,存在的故障消除后也没有再进行更深层次分析和研究。更严重的是个别单位甚至对故障不做任何记录,出现管理上的不足后往往只是安排人员解决后就算完事。由于各单位对管理程度不同程度的重视,最终造成运行维护效果也很不相同: 有的单位出现故障,可能一次就根除,设备及电网安全基础牢固; 而有的单位出现同样的故障,可能多次处理还不能完全消除,费时费力又耗材,而且严重影响设备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甚至有些故障出现时,因为专业班组人员紧张,不能立即消除,再加上对故障又不做相应记录,从而导致小故障因搁浅而变成大损失。针对此种现象,为了减少重复消缺工作,不断增强继电保护人员处理故障的能力和积累经验,提高继电保护动作指标,确保电力设备健康运行以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切实将故障排除管理工作做好,并通过科学管理来指导安全运行维护工作。必须对故障及漏洞要实行微机化管理,借助微机强大的功能,对出现的故障存贮统计、汇总、分类,并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寻找设备运行规律,更好地让故障管理应用、服务于运行维护与安全生产。 三、排除故障的措施

1、对继电保护故障按独立的装置类型进行统计。对目前系统运行的各种线路保护装置、变压器保护装置、母差保护装置、电抗器保护装置、电容器保护装置、重合闸装置或继电器、备用电源自投切装置、开关操作箱、电压切换箱,以及其他保护或安全自动装置等,将其故障按照装置类型在微机中进行统计,而不采用罗列记录或按站统计等方式。

2、对继电保护故障分类。除了按故障对设备或电网运行的影响程度分为一般、严重、危急3 类外,还可按照故障产生的直接原因,将故障分为设计不合理( 包括二次回路与装置原理) 、反措未执行、元器件质量不良( 包括产品本身质量就差与产品运行久后老化) 、工作人员失误( 包括错误接线、设置错误或调试不当、标识错误、验收不到位) 4 个方面。对故障这样统计后,一方面可以根据故障危害程度,分轻重缓急安排消缺;另一方面,便于对故障进行责任归类及针对性整改,从根本上解决故障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也确保了排除故障处理的效果。

3、明确继电保护缺陷登录的渠道或制度。为了逐步掌握设备运行规律,并不断提高继电保护人员的运行维护水平,就必须对继电保护设备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及时、全面的统计,除了继电保护人员自己发现的故障应及时统计外,还必须及时统计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发现的故障,而要做到后者,往往较困难。为此,必须对运行部门(人员) 明确继电保护故障上报渠道、制度,通过制度的规定,明确故障汇报渠道、故障处理的分界、延误故障处理造成后果的责任归属等,确保做到每一次故障都能及时统计,为通过缺陷管理寻找设备运行规律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继电保护故障管理的对策

1、跟踪继电保护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合理安排消缺。通过故障管理,可以随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哪些设备无故障,可以让人放心,哪些设备还存在故障,故障是否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并对存在故障的设备,按照故障性质,分轻重缓急,立刻安排解决或逐步纳入月度生产检修计划进行设备消缺或结合继电保护定期检验、交接性校验、状态检修进行设备消缺,以确保设备尽可能地健康稳定运行。

2、超前预防,安全生产。通过故障管理,对掌握的故障数据,在其未酿成事故之前,就要及时分析,制定对策。对能立刻消除的故障,立刻组织安排人员消缺; 对不能立刻消除的故障,进行再次分析,制定补救措施,并认真做好事故预想。

第7篇

一、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10kv及以下)

        96年9月至97年担负分公司10kv配电线路(含电容器)、10kv用户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由于分公司原来没有整定人员,但自从开展工作以来建立了继电保护整定档案资料,如系统阻抗表、分线路阻抗图、系统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用户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并将定值单用微机打印以规范管理,还包括各重新整定定值的计算依据和计算过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定值整定计算的管理资料。近两年时间内完成新建贯庄35kv变电站出线定值整定工作和审核工作。未出现误整定现象,且通过对系统短路容量的计算为配电线路开关等设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97年底由于机构设置变化,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开展定值整定工作并顺利完成工作交接。

二、线损专业管理工作

96年至98年9月,作为分公司线损专责人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完成了线损统计计算的微机化工作,应用线损计算统计程序输入表码,自动生成线损报表,并对母线平衡加以分析,主持完成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利用理论线损计算程序,准备线损参数图,编制线损拓补网络节点,输入微机,完成35kv、10 kv线路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为线损分析、降损技术措施的采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编制“九五”降损规划,96-98各年度降损实施计划,月度、季度、年度的线损分析,积极采取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完成贯庄、大毕庄等35kv站10kv电容器投入工作,完成迂回线路、过负荷、供电半径大、小导线等线路的切改、改造工作,98年关于无功降损节电的论文获市电力企协论文三等奖,荣获市电力公司线损管理工作第二名。参与华北电力集团在天津市电力公司试点,733#线路降损示范工程的改造工作并撰写论文。

三、电网规划的编制工作

98年3月至98年11月,作为专业负责人,参与编制《东丽区1998-XX年电网发展规划及2010年远景设想》工作,该规划涉及如下内容:电网规划编制原则、东丽区概况、东丽区经济发展论述、电网现状、电网存在问题、依据经济发展状况负荷预测、35kv及以上电网发展规划、10kv配网规划、投资估算、预期社会经济效益、2010年远景设想等几大部分。为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供了依据,较好地指导了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并将规划利用微机制成演示片加以演示,获得了市电力公司专业部室的好评。

四、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

96年3月至现在参加了军粮城、驯海路35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作,军粮城、驯海路、小马场更换10kv真空开关工作,参加了贯庄35kv变电站(96年底送电)、东丽湖35kv变电站(98年12月送电)、小马场35kv变电站(99年11月送电),易地新建工作,新建大毕庄35kv变电站(99年12月送电、XX年4月带负荷)、先锋路35kv变电站(XX年8月送电)。目前作为专业负责开展么六桥110kv变电站全过程建设工作,参加了厂化线等5条35kv线路大修改造工作,主持了农网10kv线路改造工程,在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完成工程项目的立项、编制变电站建设及输电线路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参与变电站委托设计,参加设计审核工作,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及资料整理工作,制定工程网络计划图,工程流程图,所有建设改造工程均质量合格,提高了供电能力,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降低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专业运行管理

参加制定专业管理制度,包括内容是:供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技改、大修工程管理办法;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供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制度;外委工程管理规定;生产例会制度;线路和变电站检修检查制度;技术进步管理及奖励办法;科技进步及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办法、计算机系统操作规程。技术监督管理与考核实施细则;主持制定供电营业所配电管理基本制度汇编。参加制定生产管理标准,内容是:电压和无功管理标准;线损管理标准;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标准;设备全过程管理标准;主持制定专业管理责任制:线路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防污闪工作管理责任制;防雷工作管理责任制;电缆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反措实施细则。主持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经理)负责制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城乡电网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

积极开展季节性工作,安排布置年度的重要节日保电工作、重大政治活动保电安排、防汛渡夏工作,各季节反污工作安排。

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六、科技管理工作

96年至今,在工作中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工作之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一是应用固定资产统计应用程序,完成全局固定资产输机工作,完成固定资产的新增、变更、报废、计提折旧等项工作。二是应用天津市

技改统计程序完成技术改造(含重措、一般技措项目)的统计分析工作。三是作为专业负责完成分公司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组织完成配电线路参数、运行数据的录入工作,形成线路数据库,并用autocad绘制分公司地理图,在地理图上标注线路的实际走向,所有线路参数信息都能够在地理图上的线路上查询的出,该项成果获天津市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五是完成配电线路加装自动重合器(112#线路)试点工作,形成故障的自动判断障离,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配电线路自动化进行了有益尝试。四是XX年9月主持完成分公司web网页浏览工作,制定分公司“十五”科技规划及年度科技计划,制定科技管理办法,发挥了青年科技人员应发挥的作用。

第8篇

96年9月至97年担负分公司10kv配电线路(含电容器)、10kv用户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由于分公司原来没有整定人员,但自从开展工作以来建立了继电保护整定档案资料,如系统阻抗表、分线路阻抗图、系统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用户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并将定值单用微机打印以规范管理,还包括各重新整定定值的计算依据和计算过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定值整定计算的管理资料。近两年时间内完成新建贯庄35kv变电站出线定值整定工作和审核工作。未出现误整定现象,且通过对系统短路容量的计算为配电线路开关等设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97年底由于机构设置变化,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开展定值整定工作并顺利完成工作交接。

二、线损专业管理工作

96年至98年9月,作为分公司线损专责人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完成了线损统计计算的微机化工作,应用线损计算统计程序输入表码,自动生成线损报表,并对母线平衡加以分析,主持完成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利用理论线损计算程序,准备线损参数图,编制线损拓补网络节点,输入微机,完成35kv、10kv线路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为线损分析、降损技术措施的采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编制“九五”降损规划,96-98各年度降损实施计划,月度、季度、年度的线损分析,积极采取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完成贯庄、大毕庄等35kv站10kv电容器投入工作,完成迂回线路、过负荷、供电半径大、小导线等线路的切改、改造工作,98年关于无功降损节电的论文获市电力企协论文三等奖,荣获市电力公司线损管理工作第二名。参与华北电力集团在天津市电力公司试点,733#线路降损示范工程的改造工作并撰写论文。

三、电网规划的编制工作

98年3月至98年11月,作为专业负责人,参与编制《东丽区1998-2000年电网发展规划及2010年远景设想》工作,该规划涉及如下内容:电网规划编制原则、东丽区概况、东丽区经济发展论述、电网现状、电网存在问题、依据经济发展状况负荷预测、35kv及以上电网发展规划、10kv配网规划、投资估算、预期社会经济效益、2010年远景设想等几大部分。为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供了依据,较好地指导了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并将规划利用微机制成演示片加以演示,获得了市电力公司专业部室的好评。

四、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

96年3月至现在参加了军粮城、驯海路35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作,军粮城、驯海路、小马场更换10kv真空开关工作,参加了贯庄35kv变电站(96年底送电)、东丽湖35kv变电站(98年12月送电)、小马场35kv变电站(99年11月送电),易地新建工作,新建大毕庄35kv变电站(99年12月送电、2000年4月带负荷)、先锋路35kv变电站(2000年8月送电)。目前作为专业负责开展么六桥110kv变电站全过程建设工作,参加了厂化线等5条35kv线路大修改造工作,主持了农网10kv线路改造工程,在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完成工程项目的立项、编制变电站建设及输电线路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参与变电站委托设计,参加设计审核工作,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及资料整理工作,制定工程网络计划图,工程流程图,所有建设改造工程均质量合格,提高了供电能力,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降低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专业运行管理

参加制定专业管理制度,包括内容是:供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技改、大修工程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供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制度;外委工程管理规定;生产例会制度;线路和变电站检修检查制度;技术进步管理及奖励办法;科技进步及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办法、计算机系统操作规程。技术监督管理与考核实施细则;主持制定供电营业所配电管理基本制度汇编。参加制定生产管理标准,内容是:电压和无功管理标准;线损管理标准;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标准;设备全过程管理标准;主持制定专业管理责任制:线路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防污闪工作管理责任制;防雷工作管理责任制;电缆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反措实施细则。主持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经理)负责制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城乡电网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

积极开展季节性工作,安排布置年度的重要节日保电工作、重大政治活动保电安排、防汛渡夏工作,各季节反污工作安排。

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六、科技管理工作

96年至今,在工作中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工作之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一是应用固定资产统计应用程序,完成全局固定资产输机工作,完成固定资产的新增、变更、报废、计提折旧等项工作。二是应用天津市

技改统计程序完成技术改造(含重措、一般技措项目)的统计分析工作。三是作为专业负责完成分公司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组织完成配电线路参数、运行数据的录入工作,形成线路数据库,并用autocad绘制分公司地理图,在地理图上标注线路的实际走向,所有线路参数信息都能够在地理图上的线路上查询的出,该项成果获天津市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五是完成配电线路加装自动重合器(112#线路)试点工作,形成故障的自动判断障离,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配电线路自动化进行了有益尝试。四是2000年9月主持完成分公司web网页浏览工作,制定分公司“十五”科技规划及年度科技计划,制定科技管理办法,发挥了青年科技人员应发挥的作用。

第9篇

【关键词】变压器继电保护 变压器 继电保护 故障 继电保护装置

【中图分类号】TM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33-02

一.引言

电力系统是保障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能源支柱,而变压器是供电系统中较为重要的电气原件,其可靠的结构,相对较少的故障机会,使得变压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虽然变压器具有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也难免会存在各种类型的故障,导致变压器异常运行。为了提高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能力,将变压器的异常运行影响降到最小值,就有必要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大小,来设置提高变压器可靠性的继电保护装置。

二. 变压器的常见故障

1. 声音异常

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会发出连续均匀的“嗡嗡”声。如果产生的声音不均匀或有其他特殊的响声,就应视为变压器运行不正常,并可根据声音的不同查找出故障,进行及时处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故障:

(1)电网发生过电压。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或电磁共振时,变压器声音比平常尖锐。出现这种情况时,可结合电压表计的指示进行综合判断。

(2)变压器过载运行。负荷变化大,又因谐波作用,变压器内瞬间发生“哇哇”声或“咯咯”的间歇声,监视测量仪表指针发生摆动,且音调高、音量大。变压器夹件或螺丝钉松动、声音比平常大且有明显的杂音,但电流、电压又无明显异常时,则可能是内部夹件或压紧铁芯的螺丝钉松动,导致硅钢片振动增大。

(3)变压器局部放电。若变压器的跌落式熔断器或分接开关接触不良时,有“吱吱”的放电声;若变压器的变压套管脏污,表面釉质脱落或有裂纹存在,可听到“嘶嘶”声;若变压一器内部局部放电或电接不良,则会发出“吱吱”或“僻啪”声,而这种声音会随离故障的远近而变化,这时,应对变压器马上进行停用检测。

2.油温异常

变压器在正常条件下,油温比平时高出10摄氏度以上或负载不变而温度不断上升(在冷却装置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测可判断为变压器内部出现异常。主要为:

(1)内部故障引起温度异常。其内部故障,如绕组匝间或层间短路、线圈对围屏放电、内部引线接头发热、铁芯多点接地使涡流增大过热、零序不平衡电流等漏磁通过与铁件油箱形成回路而发热等因素引起变压器温度异常。发生这些情况时,还将伴随着瓦斯或差动保护动作。故障严重时,还有可能使防爆管或压力释放阀喷油,这时应立即将变压器停用检修。

(2)冷却器运行不正常所引起的温度异常。冷却器运行不正常或发生故障,如潜油泵停运、风扇损坏、散热器管道积垢、冷却效果不佳、散热器阀门没有打开、温度计指示失灵等诸多因素引起温度升高,应对冷却器系统进行维护和冲洗,以提高其冷却效果。

3.气味、颜色异常

(1)防爆管防爆膜破裂:防爆管防爆膜破裂会引起水和潮气进入变压器内,导致绝缘油乳化及变压器的绝缘强度降低。套管闪络放电:营管闪络放电会造成发热导致老化,绝缘受损甚至引起爆炸。引线(接线头)、城卡处过热引起异常:套管接线端部紧固部分松动或引线头线鼻子滑牙等,接触面发生氧化严重,使接触过热,颜色变暗失去光泽,表面镀层也遭破坏。

(2)套管污损引起异常:套管污损产生电晕、闪络会发生臭氧味,冷却风扇、油泵烧毁会发出烧焦气味。

另外,吸潮过度、垫圈损坏、进入油室的水量太多等原因会造成吸湿剂变色。

4.其他故障。

箱体内故障: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心烧损;箱体外故障:管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和在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的单相接地短路。

三.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基本原则

对作用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有5个基本原则:可靠性、灵敏性、选择性、速动性以及经济性。

1.可靠性。可靠性指在该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它应该动作的

故障时,它不应该拒绝动作而在任何其他该保护不应该动作的情况下,则不应该误动作,可靠性主要指保护装置本身的质量和运行维护水平而言,可以用拒动率和误动率来衡量 当两者愈小则保护的可靠性愈高。为保证可靠性应采用由可靠的硬件和软件构成的装置,并应具有必要的自动监测,闭锁报警等措施。

2.灵敏性。灵敏性是指保护装置对其保护区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用灵敏系数来衡量。 如下图:

3. 选择性。选择性是指当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保护且出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应由相邻设备或线路的保护将故障切除。

4.速动性。速动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故障,以减少设备及用户在大电流低电压运行的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一般从装置速动保护充分发挥零序瞬时段保护及相间速断保护的作用,减少继电器固有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时间等方面入手来提高速动性。

5. 经济性。经济性是指在经济上以最少的投资达到最高程度的保护原则。

四.变压器的保护

1.瓦斯保护。

容量为800K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均应装设瓦斯保护。当油箱内部故障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保护装置应瞬时动作于信号;当产生大量瓦斯时,瓦斯保护应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电源测断路器。对于高压侧未装设断路器的线路一变压器组,未采取使瓦斯保护能切除变压器内部故障的技术措施时,瓦斯保护可仅动作于信号。对于容量为400KVA以上的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也应装设瓦斯保护。

2. 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

过电流保护宜用于降压变压器,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宜用升压变压器,系统联络变压器和采用过电流保护不满足灵敏度要求的降压变压器,63MVA及以上的升压变压器,采用负序电流保护及单相式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对于大型升压变压器或系统联络变压器,为满足灵敏度要求,可采用阻抗保护。其作用是用来防御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并作为瓦斯保护和纵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延时动作于跳开断路器。

3. 过负荷保护

过负荷保护主要应用于:对于0.4MVA及以上的变压器,当数台并列运行或单独运行并作为其他负荷的备用电源时,应装设过负荷保护。其作用为对于自耦变压器或多绕组变压器,保护装置应能反应公共绕组及各侧的过负荷情况。过负荷保护经延时动作于信号。

五、结束语

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要具有快速性和灵敏性,才能准确的反映变压器的运行故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故障或异常消除,并将事故降低,提高系统的整体可靠性,能在最大程度上提供安全用电。

参考文献

[1] 金凤羽,李正明,JIN Feng-yuLI Zheng-ming,基于感应电压比的大型变压器继电保护 [期刊论文] 《继电器》 ISTIC EI PKU 2006年19期

第10篇

[关键词]距离微机保护 ;仿真;VB6.0;面向对象

中图分类号:TM3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342-01

1 微机保护装置仿真平台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变的越来越高,同时电网是否能够安全运行也变的越来越重要。尤其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中,即便是短时间的停电也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减少事故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十分重要[1]。

在数起安全事故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一部分继电保护人员的处置欠妥是事故扩大的重要原因。进行事故分析不难发现这与他们平时处理事故经验欠缺有很大关系。现在的电力系统运行非常稳定,事故率极低,而同时继电保护人员的培训又不可能在运行的设备上开展,因此继电保护人员的培训普遍缺乏紧急情况处理经验。

以前都是用书本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的,练习操作和模拟演习是在图纸和模拟板上实验的,这种培训缺乏真实感,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培训效果有限。现场的故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不可重复性,这对分析微机保护动作和系统故障有很大的障碍和不便,从而使得微机保护仿真的作用就突出了,因为仿真系统可以人为的设置一些故障让运行人员操作。所以,电力系统在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时引入了仿真培训系统。通过逼真的模拟控制室各种操作设备及各种运行状况,使学员有身临其境之感,达到熟悉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培训手段[2]。可以作为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的培训工具,提高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水平,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2 微机保护仿真研究的理论和依据

当前微机继电保护仿真中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开发方法的选择。目前常用的开发方法有面向对象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方法。二是开发所用计算机语言的选择。

本文中微机仿真平台的开发是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它的实质是从系统组成的角度对系统进行分析,利用类及对象作为基本构造单元,使设计出的软件模块化、可复用性、易于维护,降低开发维护费用,提高软件质量。

常见的面向对象的语言有JAVA、Delphi、VB,综合比较下来选择了VB语言。之所以选择Visual Basic是因为它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具有简单易学、功能强大等特点。同时它又是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开发工具,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是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新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增加软件的可扩充性和可重用性,提高程序员的工作能力,并控制软件的复杂性,减小软件运行的开销。程序的编制采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 6.0,可达到人机界面友好,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3 微机保护装置仿真平台开发方案

3.1实现的目标

模拟某个变电所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配置,模拟某个故障发生后,相应继电保护的界面反映及处理对策,对继电保护动作的解释;模拟继电保护装置操作、功能选项的调整操作及培训。

3.2编程实现方法

在同一个VB工程中,创建少量的窗体,将程序最容易混淆或对于一般编写人员过于复杂的部分放在不同窗体中。这样既保证了程序具有较高的质量,逻辑过程比较完整,又避免了因纯粹程序方面的问题影响仿真装置功能的实现。

3.3距离整定计算

距离保护装置一般也都采用阶梯时限配合的三段式配置方式。距离保护的整定汁算,就是根据被保护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计算出距离Ⅰ段、Ⅱ段和Ⅲ段测量元件的整定阻抗以及Ⅱ段和Ⅲ段的动作时限。当距离保护用于双侧电源的电力系统时,为便于配合,一般要求Ⅰ段、Ⅱ段的测量元件都要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即采用具有方向性的测量元件。第Ⅲ段为后备段,包括对本线路Ⅰ段、Ⅱ段保护的近后备、相邻下一级线路保护的远后备和反向母线保护的后备,所以第Ⅲ段通常采用带有偏移特性的侧量元件,用较大的延时保证其选择性。

4 微机保护装置仿真平台的结构开发与使用

模拟的GRZ 100型距离保护装置其一大优点便是简洁明快、操作便利的人机界面。作为工作人员进行诸如:运行参数整定、事故记录查看等操作的场合。

仿真装置主要开发步骤:1、明确仿真装置组成部分。2、理清各部分间逻辑关系,完成逻辑流程图。3、建立仿真装置功能界面。4、建立整定值计算界面。5、通过编程实现逻辑关系。6、调试

整个仿真装置分为三个部分:模拟界面部分、整定计算部分、逻辑实现与后台程序编写部分。模拟界面部分主要是各个窗体的建立,功能框架的搭建;整定计算部分则是根据所给的系统图,完成整定计算,得出数据并传给模拟部分;逻辑实现与后台程序编写部分主要通过为每个窗,每个控件编写程序实现仿真的功能。

仿真界面初始如图1,经过界面美化后与真实情况几乎一致。

选定故障类型进行整定值计算。根据距离保护三段整定值计算的方法,在后台编写针对这个系统图进行计算的程序。在解决复杂工程中,可能有多块系统需要进行整定计算,对于这类问题,可以设置多个整定计算界面,需要哪个就调用出哪个。整定值计算界面如图2。

将计算所得参数传递后即可返回主界面进行微机保护装置模拟操作,如图3。进行查看记录、设置参数等操作。

5 结论

本文通过Visual Basic软件强大的图形界面功能,能够比较简便地创建仿真应用程序界面并将不同的控件添加到界面之中。利用这些控件所独有的特性,可以很好的模拟LCD显示屏、操作按键、LED显示灯等部件的功能。这里的系统实际是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用户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加以扩展,利用这个平台去进行新的试验、算法、程序的设计。

继电保护仿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继电保护装置相结合,在模拟环境中仿真继电保护装置的各种功能及动作特性,使培训人员对装置功能有详细认识,增强处理紧急事故的经验[4]。仿真培训系统最终目的是使培训人员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对真实装置各功能的实现,节约了成本。

参考文献

[1]张庆伟. 电网企业员工培训评估与发展对策研究[D]. 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7.

[2]丁霞梅. 变电站微机保护的仿真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1.

[3]黄彩凤. 220 kV新建变电站继电保护仿真[J].华东电力,2002,1,61―63.

[4]丁霞梅.变电站微机保护的仿真实现[J].甘肃科技,2011,27(3),21-22.

作者简介:刁义鹏(1988),男,助理工程师。(山东 烟台 102206)

第11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主设备保护通过对故障过程的电磁暂态过程的研究、TA饱和特性的研究、内部故障理论分析,结合实际动模和数字仿真,提出了一些新的原理并已在现场广泛应用。TA饱和问题是主设备保护共同面对的问题,国内外也提出了一些识别TA饱和的办法,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文章着重介绍了电力系统中主设备继电保护的现状,阐述了发展趋势。

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主要是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主要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使之免遭损害,所以称继电保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先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近10年来,电力工业突飞猛进,整个电力系统呈现出往超高电压等级、单机容量增大、大联网系统方向发展的趋势,这就对主设备保护的可靠性、灵敏性、选择性和快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电气主设备保护的现状

以往电力系统大型主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母线、高压并联电抗器等)继电保护与超高压线路继电保护相比,处于一种相对滞后的状态,主设备保护正确动作率一直较低,与线路保护相比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主设备保护的分析计算方法取得了很大进展,比如采用多回路分析法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发电机的内部故障,主设备内部故障保护的配置具备了理论基础。利用真实反应主设备内部各种故障及异常工况的动模系统和仿真系统检验主设备保护,极大地提高了新原理新技术的验证水平。随着基于新硬件平台的数字式主设备保护的推陈出新,实现了主设备保护双主双后的配置方案,保护的设计方案、配置原则趋于完善,同时,新原理和新技术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主设备保护的安全运行水平。

(一)主设备保护的双重化配置和主后一体化趋势

近年来,双主双后保护配置方案逐渐应用到主设备保护的领域,尤其是国电调[2002]138号文件《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对主设备保护的双重化作出规定后,双主双后保护方案成为主设备保护研制、设计的指导准则,并为现场运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双主双后的保护实现方式是针对一个被保护对象,配置2套独立的保护。每套保护均包含主后备保护,并且每套保护由2个CPU系统构成。2个CPU系统之间均能进行完善的自检和互检,出口方式采用2个CPU系统“与”门出口。这种配置方案概念清晰,彻底解决了保护拒动和误动的矛盾,即双重化配置解决了拒动问题,双CPU系统“与”门出口解决了硬件故障导致的误动问题。这种思想已成功地应用到主设备保护上,大大提高了主设备保护的运行水平。

(二)主设备保护的新原理

近年来,主设备保护通过对故障过程的电磁暂态过程的研究、TA饱和特性的研究、内部故障理论分析,结合实际动模和数字仿真,提出了一些新的原理并已在现场广泛应用。

1.差动保护。常规的两折线、三折线比率差动、标积制动式差动、采样值差动等已在很多文献中有所介绍。

2.关于励磁涌流。目前在工程上应用的判别励磁涌流的原理都是从涌流波形与短路电流波形的不同特征入手,来区分励磁涌流与短路的。各种涌流判别原理都具有在故障合闸时,保护动作时间长或动作时间离散度大的缺点。

3.关于TA饱和。TA饱和问题是主设备保护共同面对的问题。由于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组容量大,故障电流非周期分量衰减时间常数长,可能引起差动保护各侧TA传变暂态不一致或饱和。对于变压器,各侧TA特性不一致,更易引起TA饱和,这样可能会造成在区外发生故障时差动保护误动对于母线近端发生区外故障时,TA也会严重饱和。因此差动保护需有可靠的 TA饱和判据。

针对TA饱和问题,国内外也提出了一些识别TA饱和的办法:采用附加额外的电路来检测TA饱和,缺点是现场工程应用很不方便;提高定值,缺点是降低了内部故障的灵敏度;采用流出电流判据的标积式比率差动,理论计算表明当发电机发生某些内部故障时,也有流出电流,存在拒动的可能性。

二、主设备保护的发展趋势

(一)保护装置的一体化发展

1.充分的资源共享,一个装置包含了被保护元件所有的模拟量,保护逻辑的判据可以充分利用所有电气量,使保护更加完善、可靠,判据更加灵活实用。

2.主后一体化装置,给故障录波、后台分析带来了便利。任何一个故障启动或动作保护装置就可以录下整个单元所有模拟量,使得现场故障的综合分析、定性及事故处理更加方便,而分体式保护只能录下部分信息。

3.主后一体化装置便于保护双重化的实现。主后共用一组TA,TA断线概率大大下降;装置数量少,误动概率降低。

(二)新型光电流互感器、光电压互感器的应用

传统的电磁式TA是一种非线性电流互感器,具有铁磁谐振、磁饱和、绝缘结构复杂、动态范围小、使用频带窄、铜材耗费大,远距离传送造成电位升高等问题。

新型光电流互感器(OTA)、光电压互感器(OTV)相对于电磁式TA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不存在饱和问题,频率响应宽,动态范围大,在很大的电流变化区间内保持线性变换关系;实现了强电和弱电的完全绝缘隔离,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不存在二次开路的问题,二次输出值较小,适合与保护直接接口。因此其将成为主设备微机保护的发展趋势。

(三)信息网络化

变电站监控和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的发展,要求主设备保护具有强大的通信功能,以便通过监控系统实现保护动作报文管理、故障数据处理、定值远方整定、事故追忆等功能,实现了电气智能设备运行的深层次管理。

在采用高速度、大容量的微处理器及高速总线设计后,保护装置将具有更完善的数据处理功能和通信功能,可以更好地实现保护信息化、网络化设计。主设备保护除了动作后经通信网络上传故障报文、数据到监控系统以外,还可以为系统动态提供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和信息,并可根据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通过数据交换,提供修改保护判据和定值的依据,保证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故障分析技术

新一代主设备保护必须具有强大的故障录波功能,除了记录完整的事件报文、故障数据外,装置还可以记录故障发生前后全过程所有的模拟量、开关量、启动量、中间量的变化,完整地记录每个保护的动作行为。主设备保护的故障信息上传至电气监控系统或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后,通过高级应用软件,分析保护的动作行为是否正确,为故障查找、分析提供充分的依据。完整的故障数据经数字仿真系统可实现主设备的故障再现,对事故进行深入分析,为保护性能的改进完善提供重要的依据。

(五)信息网络技术

当代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正在从传统的模拟式、数字式探索着进入信息技术领域。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方面,保护的配置比较灵活。如果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采用传统模式,也就是远方终端装置(RTU)加上当地监控系统,这时候,保护装置的信息可以通过遥信输入回路进入RTU,也可以通过串行口与RTU按照约定的通信规约进行信息传递。

(六)自适应技术、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

自适应继电保护的基本思想是使保护能尽可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各种变化,进一步改善保护的性能。对于主设备保护而言,它与某些保护的判据、定值和系统的变化也是息息相关的,比如发电机失步保护、变压器零序保护等。目前,部分保护功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适应能力,比如浮动门限、变斜率比率差动保护中的制动特性、自适应3次谐波电压比率定子接地判据等。随着与微机保护技术密切相关的其他科技领域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出现,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自适应控制理论、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的应用,必将促进自适应保护的飞速发展。

三、结语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日益增大,范围越来越广,仅设置系统各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远不能防止发生全电力系统长期大面积停电的严重事故。为此,必须从电力系统全局出发,进行电气设备继电保护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继电保护;故障分析;故障智能信息系统

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直接关乎到民生。在一些不可抗拒的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下,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就容易在干扰的作用下而发生故障。为了避免出现重大的事故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就需要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维护,以降低设备损坏率。电力系统运行只有建立在安全性和高质量性的基础之上,才可以实现其良好的经济性。然而在实际运营中,对于继电保护故障问题,具有针对性地处理。本论文从实例的角度对于继电保护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策略。

一、电缆断面所引起的继电保护故障

(一)继电保护故障案例

在重庆发生了一次继电保护故障。某供电分公司架设的是220千伏电网,一名变电所的值班员在对变压器保护屏后面的地面进行清理的时候,由于拖布碰到了电缆的断面,随之出现了报警。经过检查之后,才发现是直流接地信号继电器掉牌了。一次设备并没有出现异常现象,当故障信息被传送到调度中心之后,按照调度中心的指令将220千伏的该线路断路器拉开,将旁路断路器合上之后,线路开始正常共组。

(二)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

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按照扩建工程的设计要求,主变压器要实现接地保护功能,那么就应该是旁断路器出现跳动。从旁路综合重合闸屏到主变电器屏以及接线带,回路“R33”两芯也已经接线通电,两者之间需要采用零序保护,直接接入到2段时间继电器的互动触电位置。但是在施工中,1号的主变压器在当时处于运行状态,所以没有及时地安装,其电缆线就在屏幕的后面盘放,而且电缆线的断面在外面。根据继电保护的有关规定,这种做法已经严重地违反了安全规定,需要将漏电的线头拆卸下来包扎好,并做好故障记录,以确保继电保护运行正常。另外,对于已经出现断面的电缆,要及时包扎。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够强,并且验收人员工作不到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电缆问题导致继电保护故障的防范措施

运行人员要对于验收工作严格把关。特别是设备运行的二次电缆,要将施工方案制定出来,并明确安全措施。当继电保护工程完工之后,继电人员要对于工程进行详细检查,以避免有没有完工的工程被漏掉。

二、分相开关无法储存能量的故障

(一)分相开关无法储存能量的故障案例

2010年,某220千伏变电所对于某线路进行检修工作。最新投入运行的设备经过了两次的分合闸之后,就发现分相开关无法储存能量,但是电机还可以正常运行。经过检查会发现,三相开关中,A相开关和B相开关都可以实现储能,而且能够正常地进行分闸、合闸的动作,只有C相开关,处于分闸状态之后,即使用手动也无法实现合闸。从信号的显示上来看,既没有储能的动作,也没有储能的信号被发出。但是现场查验,三相储能电源都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线电压也相对正常。

(二)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

开关端子箱的储能电源是可以正常工作的,但是三相储能电源中的C相却无法实现储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由于二次故障所造成的。因为检修是挑选在运行的间隙来完成的,所以,可以判断接卸运转是正常的,而且接线没有问题。开关端子箱内没有异味产生,而且其中的所有设备,包括继电器以及接触器等等运行都较正常。对于A相、B相、C相三相布线上来看,A相和B相两相的线圈电阻都正常,C相则是无穷大的。从储能状况来看,C相储存能量的状况是正常的,而对于电机马达线圈电阻进行直接测量,就会发现垫圈的电阻呈现出无穷大。这就意味着,C相电机马达线圈已经被烧毁了。如果转动电机转子,就会发现转子转动起来,并不会受到任何的阻力。从电机的工作原理上来看,当电机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就会依赖于电机的转子协同电刷碳片工作。当判断出电机马达线圈被销毁之后,就会发现电刷的碳片内部已经出现了锈迹。这是由于电刷碳片被外壳卡住了,而导致弹簧由于弹力过小而无法将电机转子抵住,从而导致其接触不到转子。将电刷碳片表层的锈迹清除干净,然后再次安装进去。接线恢复送点之后,就实现了C相的正常储能。

(三)分相开关无法储存能量的防范措施

分相开关无法储存能量,从事故发生来看,似乎是运行常态下所发生的事故,而事实上是属于制造上的缺陷。鉴于类似的事故并不可避免,因此对于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定期地检修,能够及时地发现事故隐患,以利于排查。这次没有造成大的事故,是由于一些故障在检修中得到了验证,从而使一些常见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三、交流电源总开关无故跳闸的故障

(一)交流电源总开关无故跳闸的故障案例

某110千伏变电所在施工中接入了临时性的交流电源,然而却发现总开关有无故跳闸的现象发生。从工程施工的接线上来看,为了少走弯路,在施工的前期阶段对于布线针对涉及图纸进行了严格的核对,然而进入到调试阶段之后,就发现总电源开关会出现误跳闸的现象出现。

(二)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

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如果出现交流电源总开关跳闸的现象出现,很有可能是总负荷已经超出了容量的局限范围。对于故障信息的判断,可以将信息依据系那个总调度部门上报,经过允许之后,有关工作人员可以到现场进行排查。首先进行检查的就是总开关。从开关的容量上来看,其可以完全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经过实际试验,其在空载状态下,并不会出现跳闸现象。可见,出现误动作的原因并不在总进线上。其次,是对于交流接地线路进行检查,看看是否有短路的现象发生。考虑到这项工程还没有进入到正常运行阶段,监控系统还没有建成。发现有直流接地的警告,就将开关分闸,然后将交流空开逐一送上,并没有出现交流短路接地的故障发生。将所有的空开全部都进行合闸试验,并没有出现跳闸的现象发生。再将直流空开逐一合上,在出线2操作上,35千伏侧开关柜在进行合闸之后,电源处有火星出现,此时就有跳闸现象出现了,首先是35侧的交流电源出现空开,然后是总交流电源跳闸。此时,所有的交流总电源和直流总电源先后分闸。使用1千伏的要表对于备用出现进行接地测量,结果是,回路对地电阻已经趋于零。究其根源,就发现了造成故障根源,即在开关柜的柜顶上的间隔布线,将直流电源与交流电源在接线上出现了混淆。对于线路进行了重新调整,经过了接线之后,再一次使用1千伏要表进行测量,所有的接地绝缘正常。此时将直流、交流空开,就不会出现总电源跳闸的现象出现了。

(三)交流电源总开关无故跳闸的防范措施

在工程施工中,由于继电保护的信息分析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特别是监控系统还没有被安装上,那么对于通常情况下容易发生的故障就要尽量避免。一旦发现了故障隐患,就要注意排查。

四、备自投保护放电的故障

(一)备自投保护放电的故障案例

某单位投运了一些内桥接线,采用的接线方式为双进线单母分段内桥。在在现场验收的过程中,会发现备自投出现了放电故障。主要体现在110千伏并没有因为有低压电流或者是过压电流的保护动作而实现备自投放电。

(二)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

能够引起高低压侧开关跳闸的原因是由于各项保护功能所决定的,包括重瓦斯保护、高压侧负压过流保护等等,能够引起主变电源出现跳闸,是因为主变内部出现了故障,并时有发生。经过与图纸校对,发现并没有过流保护闭锁的设计方案,因此110千伏备自投无法实现闭锁。对于故障及时地向调度中心反映,并与设计院沟通,针对现场实际情况更改图纸设计。经过设计调整之后,进行重新接线,低压侧的复压电流受到闭锁保护之后,就会实现110千伏备自投现象。但是,经过重新验证,主要是检查高压测电源的进线开关是否依然会出现偷跳现象,此时,110千伏备自投没有再出现放电的现象。

(三)备自投保护放电的防范措施

工程的施工要依赖于设计,但是,当工程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的时候,图纸上的设计方案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参考,而对于设计方案的实施就需要以图纸的设计原理为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调整设计。施工单位如果对于设计图纸有疑问,就要直接与设计单位相沟通,提高施工队的人员组织和专业技术水平,对于关涉到工程的各种问题都要精细化,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在开关的设置上,主变高压是不设计开关的,当有高压侧电源的跳闸动作被引起的时候,为了避免出现故障,就需要采用闭锁高压备自投。变压器会因为低压侧出现故障而导致高压侧和低压侧全部跳闸。

五、继电保护故障信息智能分析方案及应用

电网工程建设中,建立继电保护信息智能分析方案,其目的是要实现继电保护信息与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之间进行快速地相互传递。采用分层分区的原则,一般在安全一区会设置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主站系统的网架为500千伏,对于继电保护的故障能够进行智能分析。各地的电网为220千伏以下,其继电保护信息经过了智能分析之后,就会上传到主站信息系统当中。当地区的电网有故障发生,各地区电网的调度控制信息系统平台就会对这些故障进行诊断、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远程的不断电维修。与故障地点邻近的变电站会将录波信息、保护信息以及远动信息经过数据网络向邻近的调度平台传送。

(一)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的智能软件结构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的服务包括为上层提供底层信息的总线、用于数据交换的服务总线、实时库和历史库以及图形显示器等等。信息交互是在数据平台上现实,当有故障出现的时候,故障信息经过智能分析之后,就会有刀闸动作信息、电网检测信息以及电网的拓扑机构等等显示出来。当支撑平台的各项功能标准被提供出来之后,就会通过各种标准接口实现连接,以达到数据传输的作用。此时,电网模型建立起来,各种图形信息以及数据信息都会通过这种无缝连接来实现。电网智能故障诊断的应用被构筑在平台层上,事故处理辅助决策系统在应用性上得以实现。

(二)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的智能硬件结构

为了避免信息系统子站的改造,现有的安全二区的继电保护信息系统仍然有所保留,故障信息被安置在一区。随着信息子系统的逐步建立,一些新的继电保护服务器就会被陆续地接入到安全一区。原有的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通过防火墙与新的故障信息智能分析系统之间建立连接。

当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被建立起来之后,就会实现了除了继电保护的数据存储功能以及历史查询等等功能,保留子站接入功能以及系统图形化监视的功能可以实现了信息监控的可视性效果,此外,还实现了故障诊断、分析、决策以及定值管理等等,通过一二次设备的建模实现了设备的智能展示。在现网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对于故障进行全面地诊断,并将事故的简报和处理意见提供出来,对电网故障的可靠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作为保障电力设备安全有效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承担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因此,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在进行具体操作的上后,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来执行,以确保继电保护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刘治平.变电所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案例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

[2]方勇灵,陆榛,宋福海,夏可青,祁忠. 一种继电保护故障信息智能分析方案及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05).

[3]聂秀英,李爱强.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诊断与对策[J].科技博览,2013(15).

[4]滕建清.继电保护故障分析整定管理及仿真系统的应用分析[J].大科技,2013(09).

[5]任望.变电所继电保护故障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3(08).

[6]王京阳.继电保护故障分析与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

[7]赵上波.变电站继电保护探讨[J].科技与生活,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