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3 23:29: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讨论交流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苏教版必修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节,属于中学化学基本理论内容,是氧化还原电化学中一块重要的知识,也是进行学科观念构建为本的教学设计的好素材。
本节涉及的主要学科基本观念有:
(1) 微粒观:电解质的微粒组成,电解质的电离,离子、电子的迁移运动。
(2) 能量观:化学反应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自发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电能。
(3) 守恒观:能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正负两极电子得失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电荷守恒。
(4) 作用观:离子与离子,离子与原子,离子与电子,离子与分子等相互作用。
(5)实验观:“实验是最高的法庭”,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归纳构成原电池条件,通过水果电池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6)可持续发展观:通过金属腐蚀及防护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资源回收利用的价值,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实验探究]将几粒颗粒较小的锌粒投入少量稀硫酸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感受溶液温度的变化。分析稀硫酸中存在的微粒,加入锌粒后微粒间的作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表明电子转移情况,指出能量转化形式。
①硫酸溶液中存在H+、SO42-离子,加入锌粒后Zn与H+相互作用,Zn原子失去电子、H+得到电子。
②氧化还原反应
③溶液温度升高,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分析物质微粒组成、微粒运动和微粒间相互作用和能量转化,渗透了微粒观、能量观和守恒观的教学。
[教师]能否可将上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若能,如何来实现这种转化?
[实验探究]提供:0.1 mol・L-1的稀硫酸、锌片、铜片、石墨棒、烧杯、电流计、音乐贺卡和若干导线, 请根据上述反应,设计一个在外电路能获得电流的装置, 并证明之。画出装置图, 进行交流。
[讨论交流]将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见图1), 通过投影交流、分享。
上述装置中①、②符合上述反应,可以获得电流;③可以获得微弱电流,但不符合上述反应;④、⑤因电极材料相同,没有电位差,不能获得电流。
[教师]上述装置可实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要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设计说明:上述实验探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在试误中习得知识,通过讨论交流分享探究成果。
[问题]下面以装置①为例进行分析:两极上各发生了什么变化?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该装置中电子和电流分别是怎样流动的?
[讨论交流]交流汇报,形成共识。
负极(Zn):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Cu):2H++2e-H2(还原反应)
电池反应:Zn+2H+Zn2++H2
锌极锌失去电子,电子由锌极通过外电路导线流向铜极,H+在铜极上得到电子,电子再由铜极通过溶液流向锌极。
[教师追问]溶液中有无电流通过?有无电子通过?其流向是怎样的?
[学生]溶液中无电子通过,溶液中离子作定向运动,H+向铜极运动,SO42-向Zn极运动,形成电流。
设计说明:使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师追问]刚才我看到有同学用锌、石墨和稀硫酸组成装置,也获得了电流,你认为其原理与锌、铜和稀硫酸构成的装置一样吗?
[学生]是一样的,锌作负极被氧化,石墨作正极,H+在石墨电极上获得电子,放出氢气。
[教师追问]对。若将铜片换成镁带能否构成原电池?与铜锌原电池发生的反应是否一样?
[学生]能,这时镁作负极:Mg-2e-Mg2+,锌作正极:2H++2e-H2,与铜锌原电池发生的反应不一样。
[教师追问]若将上述铜锌原电池中的电解质改为硫酸铜溶液,能否构成原电池?指出正负极,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学生]这时锌是负极、铜是正极,负极Zn-2e-Zn2+,正极Cu2++2e-Cu,电池反应Zn+Cu2+=Zn2++Cu。
[教师小结]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都可以转化为电能。
设计说明:通过变换情境、追问,使学生进行一步理解原电池的本质,同时对氧化还原反应中微粒间的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
[迁移应用]判断下列装置(图2),能否构成原电池(外电路获得电流)?若能,指出原电池的正负极、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若不能,说明原因。
[讨论交流]学生将讨论及分析情况进行汇报:①两电极材料相同,无电势差,无电流产生,不能构成原电池;②有电流,可构成原电池;③铜极、锌极接触,发生短路,无电流产生,不能构成原电池;④酒精不是电解质,无电流,不能构成原电池;⑤有电流,能构成原电池。
[问题]通过以上学习,请同学们讨论:构成原电池需要那些条件?如何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如何书写电极反应?通过讨论交流完成下列小结表。
[讨论交流]学生归纳完成表1,教师引导补充完善。
设计说明: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获得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及正负极判断、电极反应书写和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的知识。进一步从微粒观、微粒作用观、能量观、守恒观理解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迁移应用]格林太太的牙病
曾经有一位格林太太镶了一颗金牙,但有一次因意外事故,她的金牙旁边的一颗牙齿破碎,牙医为她补了一颗不锈钢牙,可是自那次事故以后,格林太太就留下了“后遗症”:经常头疼、夜间失眠、心情烦躁,拜访了很多当时的名医,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仪器,都无功而返。后来,一次偶然机会,她遇见了一位年轻的化学家,化学家很快就解除了她的烦恼。你想知道格林太太到底得了什么“怪病”,年轻的化学家用什么方法解除了格林太太的烦恼吗?
[讨论交流]金牙和不锈钢牙与口腔唾液中的电解质形成原电池,这种微弱的电流连续地、长时间地刺激格林太太神经末梢,打乱了神经系统的正常状态,引起人体的不适。改用相同材料制作的假牙,即可消除“怪病”。
[迁移应用]“暧宝宝”的发热原理
市售“暧宝宝”密封袋内的原料有:活性铁粉、石、活性炭、食盐等,当内包装袋打开,接触空气,就能产生热,并保持10至12小时。试解释铁粉、活性炭和食盐所起的作用,并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讨论交流]内袋启封后,铁粉、活性炭和食盐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构成了原电池,铁作负极,炭作正极,氯化钠溶液作电解质。
发生的反应为:2Fe+O2+2H2O=2Fe(OH)2。
设计说明:利用有趣的化学故事,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后作业]
1. 用家里可以找到的材料和试剂:铝线、铜线、音乐贺卡(去电源)、食醋。设计一个原电池,使贺卡放出音乐,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 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了解金属腐蚀的原理和防护方法,调查社区或附近工厂金属腐蚀和资源回收利用情况。
设计说明:设计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磊等.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J]化学教育,2008(6):7~12.
[2]魏樟庆.新课程高中化学“微粒性”观念的建构.[J]化学教育,2008(10):14~16.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技能,它在教学中使用广泛,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方法和手段。但不是每一个问题都对我们的教学有帮助:一是提问过多,往往会出现一些无价值的提问,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二是提问过多,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往往不可能很充分,导致教学实效差;三是提问过多,所提问题过细、过简单,影响教学效果;四是提问过多,容易使教师总是处在课堂舞台的中心,导致“满堂灌”走向“满堂问”。
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有一定的难度。当然,这里也有个“难”得适“度”的问题,必须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其次是量“度”,提问设计的语言要准确、明确,既具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其次是精“度”,提问的时候,问题与问题之间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而深、层层递进;其次是梯“度”,提问应有较大的思维容量,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扣准问题的重点,吃透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其次是跨“度”,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意,要讲究感彩,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以迸发。
二、打准数学课堂教学中讨论的节拍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补充。不少课堂讨论存在着以下问题:
其一、怎样组织合作学习,教师本身也不大清楚。通常的做法是:教师提出问题后,马上组织分组讨论,小组的分配也是按座位临时分成四人或六人一组。大多数学生对要讨论的问题还摸不着“头脑”,无事可做,游离其外。
其二、讨论的时间过短,有些讨论时间少于2分钟,学生在叽叽嘎嘎地说,谁也听不清楚。讨论的安排过于频繁,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进行小组讨论。
其三、课堂上小组讨论后,教师往往会安排小组代表汇报。由于教师指导没跟上,“代表”汇报每人说的时间长,相互重复,这时教师又不好打断,往往是一节课就这样“说”过去了。
怎样掌握课堂交流讨论中的“度”呢?首先要弄清“合作学习”与“交流讨论”的本意。合作学习的本意是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交流讨论有两个层面:用数学的语言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倾听他人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思维。从内容上看,讨论交流可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生长点处,针对学习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处,针对学生碰到疑难、单独解决有困难或学生因观察思考问题角度不同有异议处等。从形式上看,合作学习可以同桌、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采取全班集体交流的形式进行。
把握课堂交流讨论中的“度”,就是要:
1.恰当地安排时间。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讨论交流时间要充分,但不能过于频繁,过于频繁就会削弱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同时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之,如果在学生还没有充分展开讨论交流时,教师来个“紧急刹车”,这样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
2.恰当地进行分组。把能力强的和能力差的,会表达的和不善表达的,性格活泼的和性格内向的进行有机组合,让学生之间互相影响、共同进步。讨论后可让不同类型的学生代表本组发表意见,说得不全面时可让较优秀的学生进行补充。这样就打破了课堂模式单调的局面,使学生间有直接交流合作的机会,真正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三、打准数学课堂教学中质疑的节拍
“质疑”可以使教师更加全面、精确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疑难杂症,变“全盘授与”为“对症下药”。对学生而言,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疑惑能够得到解决,变“自觉学习”为“自主学习”,必然学有兴趣、学中提高。
质疑出现在数学教学中有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对教师来说,如果学生的质疑与教学要求无关,甚而刁钻古怪,就会直接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思路。而学生如不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使课堂冷场;或受强烈求知欲驱使,构设矛盾,提出了问题却最终没能得到满意的解答时,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就会大受影响。因此,课堂上常出现质疑流于形式的情况。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关键还在于把握质疑与教学之间“度”的问题。恰当地处理好这个“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心理,学生乐于思考,在教师适时点拔下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四、打准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外延伸的节拍
1.吃透教材,延伸须以教材为本。新课程数学教材大都是经提炼的,具有典型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数学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离开了教材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因此,怎么延伸,向哪个方面延伸,确定什么样的延伸角度,达到什么样的延伸目的,都要以教材为本。
2.明确知识点,找准课外延伸的衔接口。新课程理念明确要求我们向课外延伸不仅仅在于让学生知道有哪些,而是着眼于要学生具备什么,学会什么,从而在某一方面从狭小走向广阔,从无知走向多识,从无能走向基本能和很能。因此,我们就要冷静思考,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教学实际确定延伸的角度、方向。
3.激发学习兴趣,选取适当的延伸材料。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高效率的课堂教学,首先得力于为学生喜闻乐见的适当的学习材料。鉴于课堂时空的局限,我们应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最能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作为延伸材料。
1 把课堂学习活动主动权让给学生
1.1 让学生有探索的主动性。在人的心灵深处,总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中是非常强烈的。那么,我们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天生好探究的愿望,让每个学生在成功的探究体验中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让这种积极的情感成为进一步探索的动力。
教学“三角形面积”时,陈旧的教学方式将学生通过格子,割补等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得出的公式,学生感到茫然……如何激发学生,让其自主参与探索发现的学习活动,就会听到“我晓得了”,“我发现了”……的声音。这种由学生自己得出的面积计算公式,练习起来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更令人惊喜。
1.2 让学生有讨论交流的主动权。课标中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小学生乐于交往,而讨论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多让学生在多层次和多方面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的发表个人的见解,相互激励,补充、答题,解决各种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课堂上,常常只有学优生的“一人言”,学困生的“坐飞机”。有效的讨论交流,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展开讨论交流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如在“购物选择”中,出示题目:小王有10元钱想购体育用品,皮球2元一只,跳绳2.5元一根,乒乓球拍4.5元一付……如果是你,怎样打算购买完10元钱?谁能想出最好的方法?经过学生思考3分钟,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各组都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学生已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见解,合作交流才有了基础,也就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想表现,真正成为交流自信、互助合作、主动获取的知识的重要渠道。
1.3 让学生有提问的主动权。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追”使学生拥有自己的问题,通过研读教材至少提出一个问题,要关注学生提问题的本身,遵循“低要求、重行为、多鼓励”的原则,引发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借鉴和吸纳他人的思维方式,渐渐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激醒学生自我设问的天性,逐渐达到能“简单——复杂——高质量”问题的能力,并从中体能到带着问题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问题,我们不要在教学设计中有意回避学生会产生问题的情意,更不能读然置之或扼杀学生的问题,而应在学习过程加强三个鼓励,即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有不同想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考。经常进行这样的开放式教学,不但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持续高涨,而且能打破常规,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展现自己才华,课堂成了学生求知的乐园,学生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为学生创设更多的主动机会
2.1 创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主动生情。陈旧的教学课堂,“注入式”,“填鸭式”,学生循规蹈矩,不敢发言,呆板坐在那儿,哪有创新。新课程下的课堂,要求学生有积极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望,敢于质疑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发表不同见解。现在的教师也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课堂,使课堂生动活泼,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大胆探索,不断创新。
2.2 给学生敏锐的眼睛,让学生主动观察。“看”是获得知识必要的前提,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观察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品质,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首先演示多媒体课件,小兔举牌围绕长方形操场走,教师的指挥捧在银幕上跟着指,教师接着问:“小兔走的路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学生看后便很快地说出基本内容,教学效果特别棒。
2.3 让学生有主动表达的机会。语言表达是思维的外化过程,借助表象用语言来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可以促导学生理顺思路,对感性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进而抽象概括。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互相说了看,或哪个先说一遍,再看谁说得好些等等,学生说了公式的由来,计算的算理,解题的思路等。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更有利于思维的激活和发展。
2.4 让学生多动脑筋有思考的机会。教学中最重要是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要改变老式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有静思的机会,要平衡学生思维积极性,不能“过热”,真正有效的思维活动往往是“无声”的内化过程,我经常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闭眼“静思”想象空间的大小,用什么来比方实际事物的大小,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准确的表象,就能牢牢的储存起来。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新课导入,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效果定然不佳。若能较好地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即能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以《难报三春晖》一课为例,我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常回家看看》、《我的中国心》,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亲子之情,爱国之情;听完歌曲之后,我随即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讲述自己与他人、社会等之间发生的情感故事,并画出自己的“亲情树”。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二、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激发参与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产生灵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巧用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造直观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去感知、去领悟、去思考,这样一方面增强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上《高雅生活情趣》一课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有关的图片、视频、事件资料等,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情境、分析问题,自主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谈感悟、收获,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桌之间或前后桌之间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然后师生一起总结出什么样的生活情趣是高雅生活情趣,学生平时的课余生活哪些是高雅生活情趣,并让学生到讲台在黑板上写下来,加深学生印象。接着让学生收集身边同学或是知名人士高雅生活情趣的例子,之后教师提供相关网站,让学生从网络上搜集表现高雅生活情趣的事例、片断、视频等展示在投影屏幕上,强化学生的感知、记忆。然后再问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培养高雅生活情趣?”(并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结合自身做法分组讨论,各小组归纳总结本小组的意见并在全班交流发表看法。通过讨论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明确思想,以理导行。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活课堂。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我在《礼貌显魅力》教学中,用动漫设置了两个直观的生活情境:一个青年拿着一份调查问卷表在向一位老人做调查:老头,填个调查表好吗?老人头也不回地走了;公共汽车上,一位中学生坐在“老弱残疾专座”上,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周围的群众纷纷指责那名中学生。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感受,得出了以下启示:礼貌待人就能得到他人的接纳,对人不礼貌,就会受到他人厌恶,就会伤害他人;礼貌能帮助我们成功。这样,巧用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另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确实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果运用不恰当,就会适得其反,违背多媒体使用的初衷。多媒体教学确实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并不是使用越多越好。使用多媒体应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使用,不宜过多过滥,更不宜长时间甚至整节课使用。运用多媒体要讲求实际效果,不要华而不实玩花样。例如,在黑板上已经板书过的内容就沒有必要再用多媒体放映出来;与教学内容无直接联系的图像、音乐、动画和一些附加信息,也沒有必要一一放给学生看。
多媒体教学带动了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传统教学也有着多媒体教学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使用,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整本书阅读
一 整本书阅读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规定小学第二学段(3~4年级)语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有: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这样大的阅读量,意味着小学中年级学生就应开始进行整本书阅读。
二 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根据以上课标的要求,我想:要提高中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课外读物整本书的阅读至关重要。
1.发展语言。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接触到足够的丰富的语言,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吸收,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学生在某一个阶段读某位作家的作品,他们的日记中就会有模仿的痕迹,而这种模仿不是有意识的,是潜移默化受到的感染。
2.锻炼思维。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思考空间,单是学生感兴趣的情节的猜测、人物命运的捉摸等,就足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了。而且不同作者类似作品之间的比较,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比较,不同作品中某类人物的比较,学生能通过与他人观点的比照,做出新的思考和判断,使思维更加深入。
3.提升境界。
前面提到,学生在接受语言,发展语言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智慧,获得人生的经验,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能够以古鉴今,能够推己及人。也就是说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必然包含智育和德育的因素,并且是始终伴随语言学习过程,潜移默化的。
三 整本书的选择
鲁迅先生曾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
可是在浩如烟海的课外读物中,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呢?
我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选择,一是能够增进学生知识的,二是能够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三是能够开启智慧,启迪心灵,传承文明的。这是选择整本书的总体原则。
四 整本书阅读的指导
我上阅读指导课,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种课型。即学生阅读前的“导读课”,阅读中期的“推进课”,读完书后的“主题读书课”或称为“讨论交流课”。
第一阶段:“导读课”
开展班级共读的第一步是使孩子们对即将开始的阅读旅程充满期待,兴趣高涨,在这个环节,什么样的方法最容易引起孩子对书的浓厚兴趣,那它就是最好的导读。
如:《绿野仙踪》这本书作者鲍姆本人的经历颇有些传奇色彩,在阅读之前我给孩子讲讲作者的故事,尤其是他创作《绿野仙踪》的经过,孩子们都很想看这本书。利用精美的插图。
优秀的童书,它的插图也是非常棒的,《夏洛的网》一书的插图水平相当高。我把书中的插图做成PPT,配合对重点情节的讲述,使学生深陷其中。你看这一张使小女孩弗恩抢夺爸爸手中斧子的画面,画面有很强的冲击力,小女孩使出全身的力气通过她飘飞的小辫,裙裾以及倾斜的身体动作和紧紧握着斧柄的双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样一张图片,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带入故事的情境中,这个女孩是谁,这个男人又是谁,女孩为什么要争夺男人的斧子?他们纷纷猜测,孩子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转。
这样的导入,不仅揭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巧妙地把最好要进行的主题探讨隐含其中,这时候开始读书,效果将是非常好的在导读课上。
第二阶段:“推进课”
中年级的推进课,可以大声朗读故事,配合游戏,变换多种形式复述故事。为各个章节设计的问题,有的是促进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关注与熟悉,有的则是促进学生对故事中隐含的主题的逐步思考。
如读《长袜子皮皮》时,教师提供几个阅读要点:A皮皮是经典的儿童形象,每个皮皮的故事每个都很精彩,每个故事中的皮皮融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皮皮。B书中另外两个人物杜米和阿尼卡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他们和皮皮不同,他们的心理代表了一般的孩子的心理,阅读时你会则怎样看待他们?C皮皮爱说谎,在阅读书籍时,留心看看皮皮的谎言,想一想,皮皮说谎时怎么想的?
在共读的推进过程中,我始终关注孩子们的阅读进程,而不是只负责把书发给他们就完了。推进课可能是一次,两次,也可能是多次,有时候是几分钟,关于某一个话题的交流,有时候甚至可以拿出更多时间来进行,完全根据孩子阅读的实际情况而随时调整。此外我还指导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等等,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学会上网查找资料;指导学生做简单的读书笔记;制作书签、读书小报;设计读书卡;写读后感等。开展精彩片段诵读、书签设计征集评选等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第三阶段:讨论交流课。
等全体学生都读完以后,再次组织交流讨论,汇报整本书的阅读收获。讨论是整本书阅读指导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但能深化学生对书籍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组织小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讨论,应该从情节入手,关注学生的兴趣,关注情感的熏陶。《长袜子皮皮》阅读书籍后我组织学生讨论:A、你觉得皮皮可爱吗?能画出皮皮的样子吗?请小朋友根据书中的描述,画一幅皮皮的画像。B、你相信树洞里会长出汽水吗?皮皮总会给杜米和阿尼卡一些惊喜,你喜欢这样的惊喜吗?C、你一定有过出游的经历,你的经历和皮皮谁的更有趣?D、皮皮真能干,会自己烤饼干,会为自己准备生日宴会,什么事情都会自己做,你行吗?E、有一次,皮皮把鲨鱼扔到了海里,莫莫问皮皮:“你为什么哭?”皮皮回答:“我哭,是因为那条饿得要命的小鲨鱼没有了早饭。”看到一句话时,你会有什么感受?书中还有什么句子会给你带来这种感受?
读书后的讨论交流还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阅读学习单这种形式进行。
所谓“导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显著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舞台。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导学教学”不仅是教法改革,更重要的是学法改革。为达到教学效果,在高中政治教学导学案教学流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明确再现大纲的要求
教师提出自学的要求要明确。教师对学案的设计,教材的编排要从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要让学生有摘苹果的感觉,跳一跳摘得上。有兴趣有能力完成。
二、高度强调学生自学教材
首先教师要重视,课前要布置,课上要检查,课中要贯穿,否则会使教学效果打折扣,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否则,课堂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 。
三、讨论交流要详略得当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阶段,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运用相关的政治知识,大胆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充分发挥政治案例教学的功能,提高政治课教学实践。教师善于总结评价。教师和学生对发言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它包括本组自评、他组点评、教师评价。此过程要紧紧的围绕重难点进行,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把整个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教学。
四、精讲释疑案列不可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此过程要呈现精彩案例,如,文本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展现、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呈现时机一般应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前呈现,以免影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讨论结果趋同,使相当一部分同学无话可说。然后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思考、边讨论,从典型案例中引出一般规律。使政治课堂教学既不离开书本太远,又不拘泥于书本,既鼓励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答案,又有利于形成基本一致的正确价值判断。此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对案例本身的印象很深刻,但忽视了从案例中提炼的理论。这就要求老师在最后的总结环节上下工夫。
五、练习巩固不能缺
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容易忽略。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最后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课下作业来完成,以此留下后续学习内容。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教师通过设立一系列有难度的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营造一种强烈的课堂求知气氛。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把握各部分的内在联系,运用综合、联系、分析、比较的方法,捕捉每个机会,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想象、探讨,发展学生积极思考。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童话、游戏等都非常感受兴趣。在新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插图、插图中一般都呈现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情境。因此,如果把教材中通过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童话、或游戏, 不但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
二、创设活动化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亲身投入到”问题情境“中去参观与观察、操作、交流、体验等活动,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情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得到主动地发展。
(一)操作体验活动
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就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操作的活动还必须境,放手让学生操作,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充分感知,在活动中展开思维。这符合学生“好动”的心理,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激情,从而促进思维的主动发展。
(二)讨论交流活动
数学活动不只是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对数学的认识及情感的表达交流活动。我校开展了以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提出并主持开展的以“生本教育”为理念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完善学生人格,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体现的一种理念。教师要多创设交流的动态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多向讨论交流的机会,扩展讨论交流层面,提高讨论交流频率,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主动地用数学语言、符号进行完整的表述题目的意思、解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解题的结果及解题的策略等,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新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反“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身体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关于实际生活的真实感受,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级性,有得于让学生获得用数学的体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还有得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一)捕捉“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引入“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知识和经验,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中,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三)模拟“生活经历“,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更多的是配置生活原型,创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情境。当然有些问题情境不能真实馨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历过,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
四、在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要有明确的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情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教学目标不同,创设的情境也各异。因此,创设情境过程中一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寓理于情,寓理于境,情境交融,情通理达,增强体验,提高实效。
(二)不流于形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 互动互助式阅读教学 建构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109-01
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从形式上看,因多媒体的使用似乎变得有声有色,但实际上还是以教师传递知识、学生听课和记笔记为主。由于缺少足够的使用文本的机会,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很差。笔者就此现状,在教学的第一线上,着力于语文阅读教改,建构并尝试了“互动互助式阅读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互动互助式阅读教学模式”的框架结构
“互动互助式阅读教学模式”以“启动―联动―能动―升华”为主线;以学生探索讨论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文学素质为中心;以优化阅读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语文素质为目标;以动脑为核心辐射到动口、动手、动笔等诸多主动因素。主张课堂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思考、探索、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强调联系生活、讨论交流的教学环节,立足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教学过程,时以现代教学设备辅助。该模式包括:
1.创设情境,学生自学――启动阶段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若没有及时调动起来,45分钟无法增效。为此,教师需要精心创设情境。学生进入浓浓的学习氛围后,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自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通过展示两大学习目标供学生选用,并适时进行引导,同时控制好自读时间,默读速度(每分钟500字以上)。
2.引导探索,讨论交流――联动阶段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探索。可以展示若干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子问题,让学生动脑、动手去搜集、筛选、整理和加工读物的信息,并独立寻求解答的方法。操作时应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进行探索,进行圈点批注。在个体探索的基础上,针对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前后桌“四位一体”展开讨论。讨论中各抒己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并由“书记”负责登记讨论要点,整理讨论稿,并将代表本组“新闻”。
3.代表发言,答疑点拨――能动阶段
首先让学生代表逐一发言,阐明讨论结果,提出难点疑点,接着激发全班同学来共同排难解疑;最后,教师肯定并归纳学生答疑中的“创新”成果;可以将学生解疑的“误区”、“盲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并启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4.延伸拓展,体验归纳――升华阶段
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促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升华。这一阶段要做到“三化”:(1)知识的深化;(2)知识向能力的转化;(3)学习方法的固化,即演练巩固,牢固掌握其方法、规律,培养语感等。教师可精选材料,也可让学生从班级图书角一百多部名著中自选材料,展开阅读训练。整体感知,互动互助后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最后总结学习心得,归纳本堂课的认知结构。延伸拓展应掌握“四大策略”:(1)课内向课外的延展;(2)校内向校外的延展;(3)学习向生活的延展;(4)现在向未来的拓展。
二 “互动互助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
1.把握实质,灵活运用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环节进行增删补减,顺序交叉,灵活运用。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互相帮助,积极动脑,读写结合,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2.联系生活,鼓励创新
联系生活进行语文学习,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阅读教学若与生活相结合,则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局皆活。培养学生想象的翅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鼓励学生做到“三想”:读前设想、读中联想,读后续想。
3.课内得法,课外收益
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可坚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并历练习惯,使学生“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
4.共同探索,共同体验
运用“互动互助式”进行阅读教学,其良好效果往往在教师预测之外,它可以通过互动互助,达到共同探索阅读真谛,共同撷取创新果实,共同体验成功乐趣的目标。
三 结束语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应是充满灵气、充满生机的。互动互助式教学既是教师引导学生与课文作者心灵交流的过程,更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灵对话的过程。抓住了灵魂和核心,才能使语文阅读课升华,才能使语文阅读课富有生命。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案型教学法 自学指导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于2003年7月正式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造价行业形成了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共存的局面。工程造价制度的不断完善,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建筑企业对预算人才求贤若渴,但装饰工程预算课程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出现了滞后的现象,难以培养面向工程造价行业生产一线的经济应用型人才。
装饰工程预算课程是一门如何正确计算装饰工程造价为主要任务的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质量。但是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也无法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我们围绕着课程目标通过“学案型教学法”,进行学生自学指导。
学案型教学法自学指导的实施过程
自学为主,发现问题
在学案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学生在拿到学案后的自我学习过程。所以,应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学,而且,教师应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需要和之前的专业基础课联系起来。其次,教师应要求学生对预习中质疑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样,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后,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这个环节重点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讨论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相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无须在课堂上花过多时间,只要一带而过即可,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时帮助学生解决。在这一环节,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
案例精讲,解难释疑
这一环节是在学生课前自学、课堂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在案例讲解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比如,在楼地面工程量计算中,应着重选择装饰中常规材料,如水泥砂浆、地板、瓷砖。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中的疑问展开。最后,讲解的过程应注重对知识点的学习引导,启发学生边听边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师适当点拨能够启发学生自主解决的问题,不需要精讲。
达标练习,查漏补缺
学案中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习,对知识点进一步巩固。练习的题目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能力,在设计习题时应注意应由浅入深,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可设立些拓展练习,使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目标。
及时总结反思
每次课结束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可提示学生:本次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解决了预习和讨论中的哪些问题?哪些案例对我们有启发?还有哪些疑问?可将这些内容在学案上写下来,或在课堂上留一定时间交流,或课后请教老师。这一环节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反思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指导学生自学需注意的问题
1.改变原有考试方法
根据预算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可改变纯理论考试的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占30%,笔试考核部分占30%,真题真做的施工图预算编制占考核40%,其中平时成绩平时表现、小组考核、平时作业三部分,各占考核的10%,这样考核的重点就放在了动手能力的考核上。
2.课后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培养预算能手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生,照顾学习困难生,因而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然而这样的教学目标对于优秀学生就会感到吃不饱,抑制积极性。如何培优扶长,让这部分优秀学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有效的途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目标,应高于课内教学水平,活动的内容,应以提高动手能力为主。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点拨引路,释疑解难、把关验收。这样的实践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体验成功乐趣,为预算技能大赛储备优秀的参赛选手。
3.引入课程设计
预算课程的课堂教学完成后,要开设相应的课程设计,完成一套完整图纸的实训练习,从整体、全面的角度熟悉造价的编制技巧。
结语
装饰预算课程对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尤其是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授课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勤贤.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化学魔术;神奇实验;以学生发展为本;绚丽多彩
一、教材分析
化学对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学生对它存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从具体事例出发,通过讨论和交流“我所了解的化学”,得出什么是化学。借助教材饶有趣味、精美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使每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走进这个多彩的化学世界,从而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三、教学方式
1.采用“实验导入―问题情境―讨论交流―应用与发展”的模式展开教学。
2.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想象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和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予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学生的所感、所需、所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演示三个趣味化学实验和多媒体的辅助。
五、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魔术表演:
1.魔棒点灯。在酒精灯的灯芯里预先放有少量高锰酸钾,将玻璃棒预先插在盛有浓硫酸的试管里(试管里的浓硫酸不要被学生看出来)。表演时将玻璃棒点在灯芯里的高锰酸钾上,即可产生火焰。
2.白纸显字。预先在白纸上用酚酞试液写好“奇妙化学”四个字,晾干呈无色,将氢氧化钠溶液贮于小型喷雾器内,表演时,将其喷在白纸上即可显现出几个红字。
【学生朗诵】课文第一段。
【问题引入】你一定会问:什么是化学?
【板书】一、什么是化学
【导入】引领学生观看教材中生动的插图:小猫烤火、水中养鸟;
多媒体投影1~10、1~11等更多搜集的资料:
小猫在隔热材料上对2200℃的高温,竟浑然不觉,怡然自得。学生大睁着智慧的双眼,在看着这个神奇的世界。小鸟竟可以和鱼儿同在水中嬉戏?简直不可思议。更有神奇的材料在发挥着各种特殊的作用。人类许多的梦想在今天都已成为现实,这就是化学的魅力。
【介绍】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周围存在着形形的物质(展示图):穿的棉毛丝麻,吃的各种食品,住的各种建筑材料盖的楼房,用的生活用品,坐的车船飞机使用的燃料。我们每天呼吸的氧气,喝的水,夏天喝的汽水中冒出的气体是什么物质?CO2,治疗“非典”用的药物,伊拉克战场战上使用的各种武器,这些都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这些物质在不停地变化着,化学还要研究物质的变化,它不仅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还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像电阻几乎为零的超导体,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等等。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源于生活,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交流、讲解】有一种物质,学生非常熟悉,联系学生在海里游泳时身上晒起盐粒食盐调味品重要化工原料制氢氧化钠、氯气、氢气、盐酸、漂白粉、肥皂、农药等,学习化学后你就能知道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甚至还会知道它们的内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利用它们,造福于人类。联系实际,如两姐妹到地窖取菜中毒死亡,油漆工戴防毒面具,举例浓硫酸有强腐蚀性,了解其性质、变化规律后,会妥善保管,不仅没有危险,它有很多用处,如除锈、作干燥剂,制农药、染料,精炼石油等。
【讨论交流】化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学生总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深入探究】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小猫、小鸟、汽车会怎样?
【由衷感叹引入问题二】二、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结合教材,师生交流】三、化学发展史简介
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火的发现和利用,可能是化学的开端。继而又发现了金属铜,有了铜器,逐步有了烧陶、冶金、造纸、制火药、酿酒、印染等化学工艺,使人类的生活、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人类越来越重视化学,也离不开化学了。很长一段时间,人类对化学的认识只停留在表象阶段,直到有了分子―原子论,化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于19世纪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一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他没有把原子和分子分开。后来,意大利的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指出了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认为化学变化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这些观点从本质上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化学有了较快的发展。现在,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早已远远超过分子―原子论的水平。
物质在微观上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宏观上是由元素组成的。几千万种的物质,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其实只有100余种。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现在,化学科学和技术正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像纳米材料的应用,寻找新能源,合成新材料,环境保护及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待同学们学好化学知识去探索、创新,以大展宏图。
【感悟与收获】谈谈“你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荐组内最好的1个同学到全班交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点:(1)认真预习,重视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3)独立完成作业(包括书面、手工、调查、研究等作业)。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教学模式
语言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语言不是能够学会或教会的,而是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而自动习得的。如果语言学习活动只停留在对语言的教与学的层面,而没有参与到实际运用该语言的活动中去,一个人要想掌握甚至精通这一门语言特别是外语,那是很难想象的。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将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与实际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将生活引入课堂,将课堂延伸到生活。学生只有通过课堂内外反复大量真实的交际与实践活动,才能掌握好一门外语。这就是语言习得的最基本规律。
近些年,我国教育部出台了英语教学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英语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设计以及实施建议。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概念的提出
第一位将“ 任务型” 的语言教学体现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中的是普拉布(Prabhu)教授。他在1979年,在印度中南部的班加罗尔(Bangalore)开始了把当时看来很激进的理论假设付诸于实践的大胆教学试验。他认为:当学生注重于任务而不是他们所用的语言时,他们会学习得更有效(Students may learn more effectively when their minds are focused on the task, rather than on the language they are using)。[2]因此普拉布(Prabhu)被认定为任务型学习活动创始人。
目前比较成熟的解释为: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3]简单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 那么,任务型教学设计有哪些特点呢?
1.任务型教学设计的原则。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二、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应用
1.教师启动——任务进行的前提。
在这种模式结构中,学生学习任务的进行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没有教师的启动,学生必将无从下手,也就谈不上任务的开始与完成了。教师在新的任务进行前,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如介绍新的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任务的进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扫清学生任务进行的障碍。这是任务开始的阶段,也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或动力的阶段,是任务进行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充分做好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渴望。
2、学生自学——任务进行的基础。
新课伊始, 教师就应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水平, 制定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型任务链(THE TASK—DEPENDENCY AND THE TASK CHAIN PRINCIPLE),然后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及其所需准备,明确任务后,学生自学(可课前或课后),在这期间,教师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学习新的知识,让他们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为任务进行打好基础。
3、讨论交流——任务进行的关键。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受新材料的基础上,学生开始进行任务的讨论交流。讨论交流一般以小组形式开展。小组一般由优等生、中等生及差生程度各不相同的学生组成,保持同组同质的程度。在课堂中,各小组成员就自学情况向其他人汇报,提出自学碰到的问题,小组长记录后向全班提出。最后,各组就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交流任务准备情况。但教师也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巡视、参与,并对学生无法解决的困难设法引导。
4、汇报总结——任务进行的主体。
在解决基本问题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总结,一般仍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根据自学阶段教师设定的阶梯型任务链,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小到大,从分散到综合,逐一汇报,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总结。
5、巩固评定——任务进行的循环。
许老师安排了两组实验,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两组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讨论,从实验现象探究结果。在明确结论后,又安排两个扩展性活动,强化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的认识。教师教学目标包括: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会做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初步形成归纳概括实验现象的能力,亲身体会积极动脑、合作研究的快乐。
现将许老师的教学案例简述如下:
每组学生的实验桌上都放着一个盛有约2,3水的水槽,一个去底可乐瓶。
上课了,教师将一个乒乓球放到水槽中,举起一个去底的可乐瓶问学生:如果把可乐瓶对着小球竖直压入水中,小球可能会在水槽中的什么位置?请学生画出可能的结果,并说出推测的理由。
我推测的理由是u。
学生汇报后,教师要求每组选一名学生双手握住瓶身,正对着小球方向,竖直压人水底,其他同学观察小球有没有变化,它到底在水中的哪个位置?
学生操作后出现了两种实验现象:有的组小球在水槽底部,有的组小球在水面上。
面对截然不同的两种现象,教师及时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看法,猜测秘密到底在哪里。
生1:我们组的瓶子有盖,球就在水底下,因为里面有空气,水流不进去。
生2:我们组的瓶子也有盖,但是上面有一个小孔,空气从瓶子里跑出来了,我还看到小细丝往上跑,还直立起来呢!
生3:我的也有孔,手在上面感觉到凉快,有风出来,那是空气在往外面跑呢!
既然学生已经发现了产生不同实验现象的秘密,教师很自然地提了一个问题:还是利用这个瓶子,你能让小球听话吗?要求把瓶子对着小球竖直压入水底,不许上下移动瓶子,想办法让小球停在水底、水中、水面。
学生讨论方法,每个学生把自己设计的方法写下来。
在小组内充分讨论交流后,教师要求学生亲自试验,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达到目的。
学生想到的主要方法有:盖紧盖子、用手堵住小孔、拧紧盖子的瓶子竖直压入水中,还有的学生想到用嘴吹。
学生实验后,交流自己成功的实验方法。教师让学生重点描述清楚:怎么成功的?为什么成功了?
教师根据板贴实验现象,通过交流,让学生逐渐达成共识: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用不同的方法控制空气,空气出来了,让出了空间,水就流进去了,球也就漂上来了。
第二个问题:不上下移动可乐瓶,你能不能利用桌上其他材料(塑料袋)或利用其他方法,让小球到水底,再到水面,反复几次,实现“小球听你的话”的实验效果,你能不能做到?
面对新的挑战,孩子们想到的方法有:用嘴对着瓶口吹气、把塑料袋兜满空气、先把塑料袋和瓶口连接上,然后把瓶子对着小球压下去,瓶里的空气进入袋子,再压袋子里的空气……
教师请做得最成功的组到前面演示,并说明实验成功的道理,从而进一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
这篇案例展现的学生探究活动可概括为以下环节:创设情境,鼓励预测一实验验证,形成问题一设计实验,完善方法―分组实验,收集证据―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拓展问题,激发思维一展示交流,强化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