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

时间:2022-04-11 18:45: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专业导论;质量保障系统;教学实践;材料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35-03

一、引言

随着对大学新生开设专业导论课的背景、价值和目的日益充分的探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专业导论课程的设立,任课教师也提出了许多教学改革方法和措施。专业导论课主要对本专业性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课程设置及未来就业前景和领域进行介绍,目的是培养学生专业思想和兴趣,引导正确的学习方法,规划四年学习计划和未来就业。专业导论课程的授课质量将会影响本科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质量,甚至外延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课程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建立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必要的。

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是教育部批准2009年开始招生的新专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基于电子产品制造绿色化和从源头上解决废弃电子产品环境污染问题的行业背景,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企业需求开设了本专业。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培养掌握电子信息制造基础知识、材料化学专业知识和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从事绿色电子材料设计与制备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微电子及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制造、电子原辅材料制备、电子废弃物处理等高新技术和环保产业需求。在新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了“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对于新专业建设,应当始终把教育评估的质量观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从2009年开始,我校制订和完善了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表;自编了讲义,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四方面初步建立了“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二、课程目标

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是大一新生最早接触到的一门和专业相关的必修课程,1学分,16学时。建立清晰、准确的课程目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课程教学必须解答新生心中的三大困惑,即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要“学什么”?毕业后自己能“做什么”?学生学完之后将对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有全面的了解,包括本专业在社会发展中与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本专业涉及的科学技术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本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及课程设置;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要求。从而使学生更明确大学四年学习目标与内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了解就业方向与领域。

三、课程实施

1.课程教学内容

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专业知识、思想教育、职业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要实现教育和教学双重目标。通过三部分材料化学专业知识的讲解,使学生首先了解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第一部分从什么是材料、材料的分类、材料的用途、新材料入手,让学生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第二部分包括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内容以及学科专业发展过程;第三部分先介绍传统的材料化学专业涵盖的内容,在材料化学专业框架下讲解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的设置背景、研究范畴、专业特点等。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电子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欧盟相继出台了WEEE指令、RoHS指令来应对,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以及电子产品的绿色设计与制造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本专业的特点就是培养掌握这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性人才。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理解本专业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开设本专业的意义,在这一部分增加了电子材料概述、电子辅料概述,无公害电子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三个模块的内容。

针对学生希望知道在我校这个专业能“学什么”,课程重点介绍了本专业培养方案,讲述专业学习的课程体系,也增加了本专业学生所能参加的技能考试所需的知识点。培养方案包括本专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修学年限、毕业与学位的授予、四年课程安排和学分要求。对专业主干课程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作一概括。针对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不同课程的特点,介绍学习这些课程的基本方法。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有着全新的课程体系,以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课程为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胶体与界面化学等课程为主,增开了电子信息材料、印制电路技术、电子化学品(电子原辅材料)、封装技术与材料等专业课,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和产业链;增加了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电子产品和电子化学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和毒理学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和电子化学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危害,以及资源化技术。增加了纳米材料、薄膜材料制备技术的专业课和绿色电子材料设计的实验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子原辅材料绿色设计和制造技术与制备方法。增加的这些课程与材料化学专业的材料制备/合成、组成,结构、测试,表征、性能,应用的专业课程相互衔接,形成了独特的知识体系。

对于学生毕业后能“做什么”的问题,从几个方面来讲授。第一是材料类人才的现状和需求;第二是已开设环境工程(电子废弃物方向)专业、相关材料类专业的学校以及研究所的简介;第三,结合我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自主创业教育,为本专业学生明晰就业方向,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

材料化学导论课程中还设计了专题讲座,包括欧盟WEEE指令、欧盟RoHS指令、PCB与绿色生产,通过听取专题报告学生对本专业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

2.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的特点分析和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本课程的教学难度并不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实现多层次、多样化,避免单纯枯燥的讲解。在专题讲座中,邀请有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作1~2个报告;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体验式教学,学生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来查阅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成果,比如调研电子原辅材料企业、查找开设材料化学专业的学校等;实践环节方面安排学生参观我校的学生实验室以及各研究课题组的专业实验室,激发学生对科研的感觉。

利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精讲的方式促进学生对重点概念的理解。在课堂上采用讨论教学法,拟定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有启发性的讨论题目,结合学生课后自己查阅的资料开展讨论。在考核方式上采用期末考试与小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课程管理与评价

1.课程管理

课程质量不仅受静态的课程资源要素的影响,也与课程管理对课程活动进程中的动态控制有关。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包括教师工作的规范管理、学生学习的规范管理和施教过程规范管理。成立了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团队,上好导论课不仅需要统观专业教学体系,还应通晓专业应用领域,同时还要对专业就业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任课教师团队由系主任和两位教授组成。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进程表。教学大纲中明确了这门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基本要求、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分配,考核方式,教材。教学进程表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分配一学期内16学时课程,每周1个课时的上课内容。所有相关本课程的教学文件每学期进行归档,由教务部门统一管理。学生学习规范包括有学习条件、学习任务、学习要求,有课后作业,接受诚信教育。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必须遵守学校的一切教学管理规定。

2.课程评价

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评教,督导和同行评议。学生评教和督导听课由学校层面组织,并将结果反馈到学院;同行评议是由学院组织其他教师听课,结果由学院的学术委员会反馈给授课教师。此外,授课教师在课程学习期中和期末运用课堂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构成今后改进教学的基础。

第2篇

关键词: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59-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地方高等院校对于专业和课程设置等建设也正在进一步变革。通信工程作为理工科大学的一个重要专业,截止2006年6月,我国设有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达到246所,年招生人数达三万人左右,就业竞争激烈,这给地方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对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增强社会竞争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针对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如何体现专业特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探讨。

一、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

1.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设备研发、设计、维护、运营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在满足本规范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体现各自的办学特色。

2.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在构建通信专业知识体系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六个统筹考虑:①知识体系与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认知规律统筹考虑;②专业知识与人文素质教育统筹考虑;③强化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面与整合更新教学内容统筹考虑;④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统筹考虑;⑤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统筹考虑;⑥应用能力、创新知识与综合素质培养统筹考虑。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体系主要涵盖四大知识领域,分别是电路与电子学知识领域、信号系统与控制知识领域、计算机知识领域、电磁场知识领域。

二、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基本思想指导下,结合地方高校发展的实际,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学科基础课程的教学,以课程的整体优化来指导局部的教学改革。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等课程构成了学科基础课的核心。为了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具有“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实践能力强”的特点,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更新,优化理论课程体系,改进课堂教学。例如: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与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知识合理分配。数字电子技术中,EDA知识与专业课中FPGA的应用知识的整合;电磁场与电磁波和微波技术、天线技术的知识体系优化;信息论与通信原理内容合理分配等等。另一方面,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在自治区内是从高考一本线以上招生,学生素质相对较好,其中有一部分学生面临考取研究生的需求,针对电子信息类考研的课程,突出重点,加强这方面的理论教学。既满足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求,也实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

2.增加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开设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是为了使通信工程专业的同学在大学一年级时,就能领先一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现实意义,以及应用环境。进而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能有针对性地对组成通信框架的各个部分的具体细节做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从而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一二年级时的迷茫心理。

3.面向社会需求、改进专业课程教学。通信领域是当今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各种通信技术层出不穷,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3G已进入商用,各大运营商要完成3G网络的建设,GSM和3G网络优化人才需求急剧扩大;二是通信设备制造商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从事研发和生产类的技术性人才需求旺盛,尤其是具有掌握通信理论,电子设计能力人才需求呈现较大缺口;三是集通信网络、软件设计一体的科技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旺盛,基于3G平台的应用开发将是目前的急需人才。因此,在总体把握“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个性、善于创新”的基础上,推进人才培养的分类指导,在专业课教学方面,采用模块化教学,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根据社会需求,我们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主要就业领域分布在①GSM和3G网络优化、通信网的设计、施工等领域;②在通信设备制造商从事售前、售中、售后等技术服务;③通信运营企业,从事电信运营、管理;④有线电视公司以及其他专用通信部门,如民航、部队等。为此,根据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专业选修课模块。通信网络与交换方向。该专业培养在现代通信网与交换等多个层面上,进行现代通信技术应用、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网络运营的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是熟悉通信设备和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性能,掌握通信系统构架与组网技术。具有网络设计与建设、管理与运维等操作能力,同时掌握通信基本理论,具有较为深厚的专业系统知识。适应通信领域内网络、系统、设备及信息交换、传输、处理方面的应用、安调与维护工作。主要专业课程有: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基础,现代交换技术,光纤通信、微波与天线、移动通信、现代通信网络、现代通信工程设计等。就业方向:通信设备生产企业、电信运营商、公安、民航、广电等特定行业需求的人才。计算机通信(宽带数据通信方向)。本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网络及宽带数据通信系统设备进行现场安装、配置、调试、管理与维护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数据通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计算机软硬件基本操作,宽带接入、数据库开发与维护等技术。具有较强的网络设计、施工、维护等基本能力,并具有跟踪宽带数据通信的新技术、新发展的能力。主干课程: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基础、数据库及其应用、操作系统、JAVA语言及其应用、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现代程控交换技术、宽带接入网技术等。就业方向:面向通信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通信和数据通信等相关工作,也可到各类网络公司从事网络通信技术工作。

4.适应社会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的指导方式。根据教学计划,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基本都安排在第八学期。这期间,许多用人单位的岗前培训、见习期也都安排在这期间进行。这往往造成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的不足,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毕业设计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学生在校内选做校内指导教师的题目;另一类是在校外,根据学生在见习单位的实习情况,指导学生选择好结合岗位、生产实际的毕业设计题目,并与企业协商,聘请有经验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联合指导,共同完成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这样,既完成了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的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又满足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工作角色,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问题与思考

尽管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建设,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使得我们地方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方面,更加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专业建设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①实验室硬件的建设,在同类院校中具有绝对优势的亮点项目不多;②师资队伍中缺乏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③产学研合作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形式单一;④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高,受到社会的好评,但是在重要的技术岗位或关键岗位的人数还不多。因此,我们根据地方院校的特点,从课程体系调整、课堂教学改进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目的就是更好地培养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云山,刘婷,张立毅.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24):85-86.

[2]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于慧敏,黄爱萍.信息与通信工程特色专业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6):96-98.

[4]张毅,郭亚利.通信工程(专业)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陈正宇.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4).

[6]成强,张奇惠.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7):84-87.

第3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中小学教育;授课老师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无论我们的生活还是学习中的很多方面都需要运用电子信息化,当然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少不了信息化的使用。在中小学生的学习和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无论对于授课老师还是听课的学生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在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信息化教育提高重视程度。

一、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教育信息化不仅仅使得教课老师能够随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思想观念,也使得学生的学习途径更加广泛,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学习。所以教育信息化的使用对于中小学的师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那么我们需要将教育信息化对于中小学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积极作用分开进行讲解。

(一)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授课老师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教育信息化的使用使得学校或者授课老师能够知道全国各地的优秀学校或者教师都在进行什么形式的教学或者有什么特别成功的案例,教师通过浏览这些信息提出一些适合自己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1.教育信息化在授课老师备课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的使用使得每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信息都可以共享,丰富和增添了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在局限于学校所提供的课本或者教材。有了教育信息化的帮助,学校老师在进行一些抽象原理或者晦涩难懂的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声音、图像表达出这些原理或者知识的形成过程,将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可以通过图像形象的表达出来。很多时候老师在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图表或者是某个现象的形成过程,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图表或者现象具体的写到黑板上的话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教育信息化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上网搜索相关的图表和现象形成过程的图或者视频将他们下载下来放入自己的讲义中,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将老师的备课时间大大的降低了,并且对于任课老师的教学内容也充实了很多,在授课老师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也节省了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的使用,使得授课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授课老师就可以将在备课的过程中节省的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制定中小学在每个学习期间的学习进程和学科内容的恰当安排,为中小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做出努力。

2.教育信息化在授课老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能够将前后讲解的知识点或者内容很好的联系起来。中小学生所学的每个学科中每个单元或者章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有些时候需要用到以前的知识点或者内容,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能够凭借记忆或者翻阅以前的笔记来联系这两个知识点,这样就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假如使用教育信息化进行中小学课程的教授,那么我们的任课老师在讲到有关联的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将以前的课件调出来让同学们复习,这样才能既省时又省力的就将相联系的知识点连接起来了。

(二)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1.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育信息化对于学生的帮助很大的,因为以前传统的学习方法就是学生在实际课堂上听取教师进行知识的讲授,使用教育信息化之后学生可以不用非要在实际课堂上学习,他们可以在家里或者其他地方使用网上课堂或者将老师的课件拷贝到自己电脑上进行听讲。学生将老师的课件拷贝下来之后能够随时听讲,遇到不明白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反复看课件,并且不用与老师必须面对面的才能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仅方便了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也节省了任课老师的时间和精力。

2.教育信息化可以调动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中小学校推广教育信息化的使用过程中使得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变为一些形象生动的画面或者是直观形象的图表,让中小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一些趣味性。信息化教育不仅仅可以让知识变得更加形象,还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增添一些视频或者声音片段,这样中小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集中精神去听课,多种感官系统一起作用,能够让学生感觉到一种真实的感觉,这样就能让学生将学习的东西得到更加深刻的记忆。所以对于这种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对其给予极大的重视和研究。

3.教育信息化能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由于教育信息化可以将图、表、声音、视频等等各种感觉的信息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仅可以形象生动的解释相关的知识点,还可以让中小学生充分利用各个感觉器官去感受学习,从而将这些内容深深的刻在自己的心中。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课堂学习增强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对于相应的学科学习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教育信息化可以增加中小学生和授课老师之间的互动或者交流

现代的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观念认为,在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者学习能力为中心,而不是以授课老师的教授方式和教授内容为中心,并且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习的主要作用或者目的是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以后的学习中,老师授课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让中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所以中小学生在教育信息化的实行过程中需要积极的、主动的参与老师的教育教学中去,在接受老师讲解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更好地完善自我。

在一些中学或者小学中老师讲课过程中采用了教育信息化的方式,这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授课老师讲解知识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由于教育信息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实行能够给待遇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一些帮助和机遇,但是教育信息化也存在着一些自身的缺陷和限制,从而对中小学的教学也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教育信息化给予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挑战

(一)教育信息化的应用需要让中小学校改变自己的教学条件和相应的教育环境

中小学校要想成功的实行教育信息化就需要引进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和一些多媒体技术。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的教学老师和学生来说有着很重要的帮助作用,但是由于教育信息化的使用需要借助一些电子设备并且这些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这就导致了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学校不能够成功的实行教育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即使电子设备的购买费用解决之后,那么以后对于设备的维修费用、保养费用等等各种费用的花销也是很大的,可能对于城市化的学校这些费用是可以承担的,但是对于一些农村的学校或者经济条件的不好的西部地区,这些费用对于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在进行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操作这些电子设备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我国的很多中学老师对于计算机操作能力比较差,更缺乏对新型计算机教学系统和教学软件的学习,甚至有些小学老师连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都不能够完成,这种现象就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在中小学中的顺利实行。

(二)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要想在中小学成功应用不仅仅需要学校和老师的积极配合,也对中小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在中小学进行教育信息化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求任课老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对电子设备的操作能力,但是对于中小学而言,教育信息化的成功实行也需要他们在一定程度对信息技术或者计算机网络有所了解和掌握。因为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自己的讲解为主,如果学生有听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有异议的话,不能够及时地反映给老师,而是需要在课下或者回家之后才能有机会和老师进行沟通。这就要求中学生能够自己独立、熟练的进行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能够熟练的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互动;至于小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与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但是由于现在我们的教育水平和学生的家庭环境的不同使得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有着很多问题,所以要想能够在中小学成功的实行教育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所以我们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也需要掌握较好的信息技术才行,其中教育信息化在中小学中的实行能够增强中小学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为以后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海茹.教育信息化给教师角色带来隐形危机[J].兰州:电化教育研究,2003,4

[2]杨威,史春秀,巩进生.信息技术教学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3

第4篇

目前,我国正以超过全球任何国家的速度培养出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在这些毕业生中,工科专业占有相当部分,这是一项惊人的成就,以至于美国国家科学院等机构在对比中美理工科毕业生人数后,提出“美国可能很快失去科技领导者角色”的担忧。[1]但事实上,我国工科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与其所受教育并不相称,大量高等院校工科毕业生并没有给社会提供相应数量的理工类研究、应用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更严峻的是很多学校甚至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基本要求的人才。其突出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大部分工科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并未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工作,其在工作中也未能体现出相应教育所应具备的逻辑性与严谨性;二是很多能够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工科类毕业生,包括硕士与博士学位毕业生,其理论素养和应用技能与实际工作要求相差较大,往往需要就职单位进行二次培训;三是制造业急需一大批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兼具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高端应用型人才,相较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科专业本科硕士毕业生,拥有一定技能的职高中专生反而更受欢迎。

一、工科教育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于工科毕业生专业能力未能达到与其所受教育相称水平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在选择高校专业前,并没有对相关专业做太多的了解,往往是在父母、老师的劝说或者出于就业及薪酬的考虑选择了所学专业。根据一项调查,在100位在校生中,自己选择专业的学生占到67%,其中,兴趣成为选择专业的主要原因的比例仅为33%。[3]而进入高校学习后,很多学生发现所学课程与预期差距较大,尤其认为基础课程枯燥乏味,进而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未能学到应有的专业能力,更不会在步入社会后从事所学专业类工作。

2.高校课程偏理论轻应用,对学生实际应用知识帮助不大

学生对学习专业技能兴趣不大的原因,课程内容占很大部分。在基础课程部分,高校教材偏重理论,公式、算法占很大比重,而对理论方法在后续课程乃至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着墨很少,即使介绍了算法在后续学科中的作用,也仅仅是专有名词的堆砌,与现实脱节很大。学生不能有感性的认识,反而更加困惑,也就无从谈起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用该理论了。如“随机信号分析”课程中介绍均匀分布实际应用时,提到“由于A/D转换器的字长有限,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时,势必要舍弃部分信息,丢失信息后相当于使信号附加了一部分噪声,称为量化噪声。量化噪声分为结尾噪声和舍入噪声,他们都是均匀分布的”,[4]在学习“通信原理”课程之前,学生很可能并不理解该示例的含义,对相关原理也没有直观认识。这种应用介绍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随机信号分布规律,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考试过后就忘,在未来工作中即使遇到相关问题也回忆不起来它的解决办法。

3.一切以考试为重,忽视学生能力素质培养

工科高等教育中知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较强的动手、创新能力也尤为重要。目前工科高校的考试体制以卷面成绩为主,对学生日常动手能力、课堂反馈考虑较少。这就造成了部分动手能力、自主研究能力较强的学生不能得到公平考察。比较典型的是在研究生报送过程中,一些日常专业能力、动手能力较强,甚至参与了实际应用项目的学生,因为课堂成绩不达标而痛失保送研究生资格。此外考试内容偏向考察上课讲到的概念、计算,对应用以及课堂外的考察基本不涉及。高等教育区别于以往中学教育的一点就是“书七讲八考九”,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超过课本本身的内容,考试也应涉及课程知识的延伸,而目前考试内容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只关注教师考前的“划重点”以及“突击复习”,并没有主动学习课程知识的意愿和动力。

4.高等教育投入不足,课程改革进度缓慢

自2010年至今,中国毕业生年均人数接近679万人,2014年更是达到空前的727万人,[5]这其中,近一半为理工科毕业生。可以看出,教育部门迫切希望提高我国基础人群的受教育水平,但教育资源增加的速度却落后于学生数量增长速度,工科教师待遇不高、师资不足、教师水平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导致部分地区受教育人数增加的同时,教育水平却在降低。此外,随着现行高校工科教育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课程改革早已提上日程,虽然各级教育部门在课程改革上做出了很大努力,但资源配置不合理、课改体系混乱、评价体系陈旧等情况制约了改革进程。同时一线教师缺乏相应培训,教师对课改目标、授课方式了解不深,对创新教学方式信心不足,实际教学趋向保守,教授、考察方式往往以“照本宣科”为主,最终也只能保证学生的能力不低于专业学生普遍水平,应用能力更无从谈起。

二、解决办法

对于以上问题,解决方案应有一个总体目标,就是提高高校工科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企业用人也希望招收不需要太多培养即能投入实际工作的毕业生。针对这一目标,结合以上提出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专业学习中,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才能将相关课程学好。因此,高校可以先期介入学生的专业选择中,通过进入高中介绍、招生宣讲等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内容、专业前景、教授方式等,让学生对候选专业形成体系化的认识。同时,高校可以与各级教育机构合作,尽可能地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提供定制化的专业选择建议。

此外,对于已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可先进行专业导论课程学习。这类专业导论课程不是单纯讲授专业知识,而是着重介绍本专业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有哪些应用,多用实际例子,甚至结合实地参观操作,激起学生对所选择专业的兴趣。如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的大四本科生每年都要去联通公司大兴培训基地实践学习,内容包括C&C08机、3G、HW3COM和SDH传输,此类学习实用性较强,与本专业关联度很高,但专业知识深度较浅,容易被学生接受。如果类似这种实践学习能在本科阶段早期进行,相信会大大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兴趣。

2.提高课程与实际关联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对于如何增加工科教材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可以采用教材章节末尾详细举例本章知识如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某个问题,或者在课程开始时先提出一个问题的方式,随着课程推进逐步利用课堂知识予以解决。问题选用要贴近实际,最好是高校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同时解答也尽可能用平实的语言,适当减少专业词汇,这样能够便于理解,大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直观印象。此外,高校课程中设置了大量的实验课程,但这类实验课程往往与课堂教学脱节,关联性不强,现实中也存在学生本学期学完理论,下学期进行相关实验课时已将知识忘光的现象。因此,建议将实验课与理论课进行揉合,随着课程的推进逐渐进行一系列实验。同时实验内容也多以动手操作为主,尽量多安排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容,对实验的考核也要跳出实验报告纸。如果通过通信电路学习能够制作一个无线遥控器,或者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时完成一次基于底层报文交互的文字聊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从这些成就中获得了实际应用能力,这对他们未来步入工作岗位是非常有益的。

3.丰富课程考查形式,重视学生素质培养

考试是考察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也是检验学生的最公平方式,但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应多样化,加大平时考察与书本外考察比重。书本专业知识考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以调查报告、专业论文、动手制作等方式,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调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考试卷面本身应设置一些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利用课程知识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许给出的答案并不正确,但如果逻辑缜密或富有创新性,也应给予相应的分数。对于某些学科,可以将学生参加相关竞赛、校外活动内容纳入考察范围,对于课堂外获得的成绩予以鼓励,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4.加大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完善课程改革内容

对于高等教育投入问题,近年来各类研究报告层出不穷,其中大部分都得出一个结论:我国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仍然不足。随着近年高校持续扩招,我国高校规模大,高校现有经费支出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但经费不足不是制约高校工科教育的唯一因素。国家除了加大资金投入,各方面政策、社会资源也要向其倾斜,如增加工程类师资培养力度,制定完善国家或地区级工科生培养计划等。同时帮助高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利用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政策,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学生放入企业,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

第5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004-03

An Exploration on Applied-Oriented Talent-Training Model of

Engineering Major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DU Qiaolian, MIAO

Chunyu, JIANG Hongkui, HU Liguang

Abstract Aiming at realizing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 of engineering

majors in Xingzhi College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 set of multiplex measures is proposed including cultivating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of students, emphasizing on fundamental skill cultivation, improving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optimizing course content. This talent-training model mentioned above is implemented by taking advantage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latform to explore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applied-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and to promote the talent-training quality of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s; engineering majors; applied-oriented talent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它的发展与壮大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规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独立学院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既得到社会的肯定与赞誉,又伴随着批评与争议,尤其是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独立学院只有从市场需求出发,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对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将来的就业与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工科专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院定位,围绕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以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为重点,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手段,坚持开放式工科专业办学,走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和科研促教学的专业发展之路。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工科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探索工科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的思路与途径,为独立学院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个参照的范例。

1 独立学院工科专业现状分析

对于独立学院应用型工科专业,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尽管各独立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教育和培养体系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完善。通过多次调研分析研究,独立学院工科专业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组织形式不适应人才培养要求 虽然在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但受多种因素限制,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还未实现真正的转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还很严重,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还较低。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部分学生就业能力趋于弱化。

学生工程意识淡薄,人才培养质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工程意识淡薄、应用工程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后劲不足等问题。为数不少的工科大学生,根本搞不清所学专业将来要干什么,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就提不起来。可见,由于学生工程意识淡薄,造成学习动力不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未能及时跟进大众化教育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不利于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现实要求。

专业技能培养体系不全,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 目前,很多教师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加之应用型本科高校能胜任实践教学的师资不足,专业技能培养体系不全,严重影响了实践性与专业性课程的开设。由于缺乏明确的专业技能标准与考核要求,实践教学质量监控重视不足,也导致部分学生实践环节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

2 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为了探索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针对专业技能培养体系不健全,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工科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增设专业技能达标考核教学环节。同时对大学生实践能力进行一体化设计,通过实验实训教学、科研项目训练、学科竞赛培训、专业达标考核构建全程化的工科技能培养体系,以确保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质量底线。针对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工程意识淡薄,应用工程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后劲不足等问题,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工科专业构建了以搭建“两个平台”和强化“二个结合”为核心内容的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实现采用多种培养途径和手段,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两个平台”

一是指以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的工科基础平台。通过设置自然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基础等课程模块,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养成和初步的工程素质。如从学生刚入学时每一个专业开设的专业导论课,到大学二年级、三年级的暑期认知实践学期,再到大学三年级之后的专项技能达标考核、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这些课程主要作为以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的工科基础平台。

二是借助学院产学合作的办学平台。结合学院校企合作培养思路,落实行知学院工科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工科专业的特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通过产学合作,建立一个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相统一,集教与学、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工程实践教学新模式,逐步形成分层次、多平台、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分阶段完成和实施工程训练,实现工程训练四年不断线。

“二个结合”

一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重新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与做”交替递进的氛围中,培养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以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师设计课程综合性实验,借助实验室的整体开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达到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的目的。又如以第二课堂活动为延伸,拓展创新能力。适当加大第二课堂的学分,可以组织各类学科竞赛、成立协会,营造学生重应用、重技能的良好氛围,以形成课内与课外一体的工程实践教学新模式。

二是指以教师为主导的“应用与生产科研紧密结合”。按照导师制(一、二年级)科研小助手(二、三年级)毕业实践(四年级)的培养训练主线,以参与教师科研、科学立项、科技创新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与用”的实践中提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生产科研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3 独立学院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思路

针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瓶颈”问题,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工科专业通过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下面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主要思路。

1)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人才”开展新一轮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奠定思想基础。

2)成立新一届专业指导委员会,政府、企业、行业专家占50%以上比例。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改变原有的整齐划一的课程体系,在搭建“两个平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科专业、不同生源类型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特点,制订凸显应用型特质的课程体系,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3)探索和开发模块化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开发模块化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将培养方案的课程内容学习模块化。应用型课程教学的模块化建设具体调整思路是基础课要适应,课时适当下调;专业基础课要管用,优化和整合课程内容,降低重复性;专业课要理论联系实际。其优点在于满足高校及学生日益增长的对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4)增设专业导论课,增设专业技能达标考核教学环节,构建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时,为了增加学生对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对所学专业内涵的了解,增设专业导论课这一环节,安排由各专业知名教授主讲,聘请行业企业界知名人士客串。每一个专业开设专业导论课,讲解这个专业将来主要学什么,要用什么方法来学,由此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更好地规划四年的学习生涯。

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增设专业技能达标考核教学环节,对大学生专业技能进行一体化设计,通过实验实训教学、科研项目训练、学科竞赛培训、专业达标考核构建全程化的工科技能培养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质量底线。

5)设计产学合作教育模块。对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制订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精心设计产学合作教育模块。加强“老总讲堂”“总工课堂”的建设,多层次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对兼职教师进行分类管理,组建跨校企的工程教育教学团队。实施过程中,学校、学生、企业三方事先必须有一个完备的工作学期实施计划,学生应完成由学校和相应的企业共同设置的专业课程和工程实践任务,并取得相应学分,相关学分可以相互替换。对于产学合作特色班的学生,最后的毕业设计内容可选取于企业的生产实际。

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能进行及时补偿式学习,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适当增加认知实践时间。它可被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三年级,尝试将原来的短学期两周变成1~2个月的暑期认知实践学期。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认知实践学期的学习体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返校后对课程选修做出调整和补充。

6)实施教学改革质量工程,从各专业中选取3~5门主干课进行重点建设,调整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比例;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增加以理论学习和应用为目的的实践教学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精力的投入程度和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使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7)建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按照“基本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抓好综合实验室、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力度重点打造实践创新基地,鼓励学生将前期参加实践创新的研究项目与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起来,以取得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

4 独立学院工科专业改革的初步成效

目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设置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三个工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学院重点专业,是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院级重点建设学科,学科拥有校级研究中心“电气自动化”和院级重点研究所“机电技术与控制”两个研究平台,拥有两个产学研校企协同创新应用技术研究平台。

1)多年来,行知学院与几十多家机电类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书,为产学研结合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创造了条件。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和互动,使专业与企业之间能实现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资源要素的共享与流动,拓展拓宽专业办学的实力和渠道;在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设置和教学计划调整过程中,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强化实践,工学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型”的高素质人才,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2)行知学院工科专业校内综合实验室条件较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稳定,校企合作紧密。工科专业依托学院浙江中小企业发展平台,开展“教师进企业促转型”活动。为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行知学院工科专业根据工科特点,开展“老总讲堂”“总工课堂”系列活动,聘用企业老总、总工为兼职教授,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兼职教授在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论证、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指导、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工科专业与十多家企业合作开办以企业命名的特色班,同时建设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协同创新应用技术研究平台。

5 结束语

对于独立学院来说,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决不能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由于人的特长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各种各样的,理想的教育应当是发现学生的特长和潜质,必须本着因材施教和人才多样化的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挖掘和培养。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工科专业主要为浙江省区域经济服务,毕业生一般都到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或私营企业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多年来,行知学院把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应用型人才上,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宽阔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创新意识。行知学院工科专业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开办以企业命名的“人才培养特色班”等模式,走产学合作的道路,坚持错位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近几年工科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基本能较快适应和胜任相关工作。可见,从总体来看,针对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对提高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军,唐旭东.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00-102.

[2]李滨城.我国高校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0(4):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