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生工作措施

计生工作措施

时间:2022-06-02 05:04:48

计生工作措施

第1篇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决定》精神,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宣教、优服务,抓法治、促管理,着力推进“一盘棋”工作,全面构建法治计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街道争创首善之街创建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目标

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奖励优惠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率100%,育龄人群属地管理服务到位率达98%以上,综合治理到位率达95%以上,统计准确率达99%以上,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达90%以上,群众对计生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完善“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巩固一流成绩,突出街道特色,确保市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模范街道不动摇。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基础,促进工作平衡发展

1、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促进工作平衡发展。一是要加大培训力度,认真抓好社区、单位等各级各类人员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国策意识和业务水平。继续充分发挥各级计生协会的作用,努力形成群管群治的良好局面。不断提升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品位和协会品位。要在搞好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加强计生队伍作风建设,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明确目标、加强领导忠于职守、依法行政、廉洁自律精神,树立计划生育工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二是积极推进“一盘棋”工作:健全机构队伍,增加经费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确保采集数据真实有效,录入、反馈准确及时;再次是强化责任,街道定期对社区进行督查指导,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目标考核,确保“一盘棋”工作顺利推进。三是规范各项工作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按章执行;四是实行分类指导、分类考核。

2、规范属地管理。规范计划生育全员信息分类管理、移交、托管等工作,全面掌握人员变动情况,对居住本地的育龄人员进行动态跟踪服务。进一步完善湖南省智能客户端软件的同时,逐步推广、促进属地管理信息化,提高办事效率,着重抓好流入人口管理,配合流动人口公安、计生联手管理的工作,逐步形成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式管理模式。

各社区、计生办、服务站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扎实做好人口计生各种数据的采集上报。一是要积极开展人口情况的清理排查,做到报实、报准出生人口信息,二是要加强微机管理,强化微机操作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切实执行统计口径规定,努力提高报表质量。三是认真搞好流管平台工作,各社区在每月15日前报送流动人口变动信息到微机室,要及时、准确。强化数据统一,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决策性依据。

3、加大考核评估力度。加强对社区日常工作的督查和经常性工作考评,街道计生办坚持每季督查制度,每季度对社区进行交叉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社区交换意见,并通报检查结果,限期整改。省、市、区检查中,检查的社区有重大问题的,要严格追究责任。每次检查的结果与年底评优评先直接挂钩。

4、强化“三级联创”工作意识,争取六个社区均达市级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力争2个社区达市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示范单位。

(二)强化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意识

1、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通过“5•29”协会活动日、“7•11”世界人口日、“10•28”男性健康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婚、育、性方面的道德规范,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提高计生科普知识知晓率和宣传品入户率。

2、不断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以人口学校为阵地,搞好文明婚育观念、政策法规、科普知识的宣传,引导群众关心和参与计划生育工作,促进社会文明。2010年各单位要认真抓好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着力在计生法规,奖励扶助、优质服务、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一是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服务和管理工作水平。二是要积极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以开展计生服务和管理的同时,强化计生法规宣传教育,着力做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和优生优育、优教的宣传教育。三是扎实开展人口学校培训工作,重点对已婚待孕,产后妇女家庭进行培训,把早期教育纳入人口学校内容,每个社区每年不得少于两期。

3、不断加强宣传推介力度。全街以利益导向、打击“两非”和关爱女孩为重点,以综合改革创新为主线,不断加大对外宣传报导力度,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印制一些人口与计划生育科普知识、政策法规、生殖保健等精美的宣传资料、宣传品,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国情国策意识。

(三)坚持综合治理,全面突破流动人口管理难的瓶颈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以落实“现居住地为主”的原则,以为流动人口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为重点,逐步完善“政府指导、社会参与、部门配合、属地管理、综合治理”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机制。同时将09年的流动人口创新方案逐项落实到位,保证辖区内流动人口人人持有《流动人口服务VIP卡》,享受应有的优惠服务。实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的目标;二是探索管理新路子。(1)落实出租房源头管理。提高房屋出租户合同签定率,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2)切实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做好信息的采集、录入、反馈工作,确保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加强与流动人口户籍地联动,共同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3)加强对用人单位、出租房屋、门面、摊位的管理,明确流动人口管理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建立健全计生档案,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三是提供全方位服务。(1)以查环查孕查病“三查”服务为重点,为流动人口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2)为流动人口育龄群众实行上门服务。要求各社区做到每月一小查,每季一大查,实行流动人口清查月报告制。

(四)加大服务力度,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010年街道计划生育科技服务工作的重点:一是做好育龄妇女和外来育龄妇女的查环查孕等服务,以及妇科病普查工作。依托地域资源,深化计卫合作,完善配套设施,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水平,为育龄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二是继续做好避孕措施知情选择,积极引导以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为主的避孕措施,有效防止意外妊娠率的人流率,杜绝无措施人员。三是关注育龄群众需求加大随访力度,规范随访工作,并结合随访开展优质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提高个性化服务的实效性。

下大气力做好重点人员的计生管理工作。每月对现居住育龄妇女的孕情逐人落实,切实摸清底子实情,实行分类管理,落实随访制度,重点做好物业小区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对有户口无人的育龄妇女要与居住地计生部门和居委会加强联系,共同做好管理工作。对长期不见面的人,要采取多种方法联系见面,防止出现在外违法生育。要改进计生检查和督导方式,每月不打招呼抽点人员管理情况,每月例会通报并纳入年终评比内容,确保管理到位不漏管。要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信息、统计基础工作,提高违法生育信息获取的及时性。搞好人口出生、死亡、节育措施落实、迁入迁出等统计信息的搜集和计算机信息变更工作,指导协助居委会管理好信息台账每月搞好清理核对,确保信息及时准确。

(五)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1、切实加强现有计生队伍的管理,加大对计生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政策熟、业务精、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口计生队伍。

2、规范、细化统计核对制度,不断提高统计质量,促进统计工作高效发展。

3、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加强培训,提高社区专干对信息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4、加强对商住楼和物业小区计生工作管理,分别与各物业公司签订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实行责任追究。

5、发挥计生协会作用,积极开展居民自治工作。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居民自治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基础。

不断加强协会组织建设,使基层协会真正成为协助街道、社区完成人口计生工作任务不可或缺的群众团体。

6、加大综合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深化城区计划生育居民自治,提高居民参与管理、监督水平,重点做好新建成的物业小区的管理与服务,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档住宅区计划生育工作的新路子;积极推进“阳光计生”,大力实行居务公开,增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透明度,提高育龄群众的满意度。

(六)依法行政

第2篇

【关键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57-01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是重要内容,关系着整个计划生育工作的成败,因此加强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计生工作的不断进步,虽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础设施相对较差, 人员结构、技术水平有限。基于《计划生育服务指导标准》, 当前国内很多计生服务站均未达到合格要求,尤其是育龄夫妇活动室、宣教室以及药具室的规模,不符合上述标准要求。通过调查发现,国内乡镇计生服务站的技术服务业务用地、避孕节育宣传教育室,所占比例只有服务所的60%左右;很多乡镇计生医疗设备已经老化。

第二,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工作差距相对较大。从当前国内情况来看,对避孕节育措施指导、落实明显不足,其中包办代替现象非常严重,为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措施的有效手段相对较少, 对避孕节育对象的服务缺乏连续性,因此很难真正实现避孕、节育之目的。

第三,生殖疾病普查普过程中,计生服务人员走过场、缺乏责任心的现象非常的普遍。实践中可以看到,因生殖疾病检查任务艰巨、人数众多、工作量较大,所以实际检查时技术服务人员容易走过场。比如,妇科检查时,通常问的问题是下腹痛吗?白带和月经正常吗?这样简单的询问,根本无法完成妇科全面检查,以致于生殖疾病普查效率非常的低下,准确率不高。

2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发展的有效措施

基于以上对当前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加强思想重视,创新思维方式

对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而言,应当坚持解放思想,始终符合当前计生工作的发展变化和要求,首先应当敢想,从传统的思维和观念中解脱出来。以十精神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内计生服务工作中的问题,深入查找个人思想观念、实际工作方法方面的不足与缺陷,从纵、横两个方向上重新审视自己,从发展目标的选择和定位上勇于超越自我。在具体的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中,更应当注重服务,注重对象的个性化,在教育上更加注重实效,在时空上更加注重全程,在范围上更加注重全员。通过有效的方法,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从管理向服务、从封闭向开放、从重视”堵”向重视”疏”的方向

转变,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

2.2建立和完善网络系统,强化服务阵地建设

对于计划生育部门而言,应当以市指导站为根本,乡镇服务站为骨干,依托村级服务室,建立全面、系统的服务网络体系,为当前农村计生服务技术工作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从医疗技术设备应用、服务机构人员素质等方面着手,因地制宜,多种机构、多种运行机制并存,以此来保障广大人们群众的合法权益。具体而言,对基础条件、服务水平较高的乡镇服务站,应当采取独立办站的模式;基础条件好、但缺乏技术服务人才乡镇,建议指导站建立分站;基础条件、服务水平有限,但卫生事业发展势头良好的乡镇服务站,可以与卫生院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没有建服务站的,可在乡镇卫生院内设计生科室,由卫生院负责计生技术服务。对于村服务室而言,按“一人、一房、一床以及一药具包和一幅药具挂

图的标准,加强规范建设,全面推动我国基层计生技术服务工作的纵深发展。

2.3加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宣传力度

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氛围,是推动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开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过程中,选出写作能力强、文笔基础较好、懂专业技术知识的工作人员,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宣传工作,以确保将宣传内容积极搞好,并且借助地方电视台、报纸以及广播和传单等形式,对计划生育技术、知识等进行报道,进一步扩大我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影响力。第一,号召村、社区计生协,积极成立志愿者服务小组,动员青年成立服务队。在农忙时节,为计生贫困家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做好计生服务工作;第二,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 尤其是信息服务,以免错过查体、办证时间,鼓励其外出务工的同时,莫忘计生,为流入人口免费提供计生服务活动,为在外打工的他们营造“家”的温馨;第三,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做好优生优育服务工作。首先对计生办内部工作人员开展全方位的工作培训, 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然后对辖区的育龄群众尤其是新婚家庭, 提供包括婚、孕、育在内, 全过程婚育知识宣传咨询和指导服务, 提高优生检测率, 降低出生缺陷。

结语:总而言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关系着国民素质的提升、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又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当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和改进方式方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伟峰.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学习实战科学发展现的一些思考与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

药,2010(06)

[2]刘兰. 如何扎实有效的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技术服务工作的实践思考[J]. 商情, 2010 (27)

第3篇

自实行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一来,长安街道根据集团公司和矿计生办对计生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充分满足群众要求和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工作机制为目标,结合街道社区工作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找准突破口,寻求新亮点,在力求实效、提升水平上猛下功夫,在整合经验强化措施上做文章,不断推动我街道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前发展。

一、坚持目标考核,强化属地管理。

社区居民委员会是按照上级要求,一方面承担居住在本社区内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另一方面要承担协助政府对驻地单位的管理任务,二者构成了社区属地管理的简单画面。在推动新机制建立过程中,我们从过去以单位管理为主、社区管理为辅的传统管理机制中走出来,明确了社区组织的指责,实现了城区计生工作的重心下移。

1.坚持目标管理,落实“一票否决“。我街道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每年年初该矿党委都要与矿计生办及各辖区各分管单位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在计生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明确规定各单位的职责,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承担起管理计划生育的责任,接受指导和管理,做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对严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造成违法生育单位或个人,予以一票否决,并严格追究责任、落实罚款。

2.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规范信息统计工作。

我们改变过去以户籍管理为主的体制,以社区为单位对实际居住在本辖区的育龄人员的婚育行为,实行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将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录入全员人口信息系统,依托社区信息的基础,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搜集信息系统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计生网员不仅主动上门入户收集信息,还从民政、公安等部门搜集结婚、离婚、怀孕、出生、死亡等个案信息,通过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相结合的方式,使信息准确及时。截止到10月底,我街道常住人口3976人,已婚家属230人,交叉居住108人,流动人口9人,社区门头房50余户,租赁居住房15户,未婚女青年50人,社区男单286人。

3.实施社区重点人员管理和特殊人群管理的服务制度。

我们要求社区按育龄人员婚姻状况、年龄、思想状况等划分管理对象:对49周岁以下,有工作单位采取长效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为一般管理对象,再婚、空挂户、下岗自谋职业、失业人员、流出流入人员为重点和特殊管理对象。对非重点人群掌握其基本情况和信息,并根据要求开展服务。对重点人群实行跟踪服务、针对和个性化服务,将管理寓于服务中。

二、实行分类管理,明确责任。

现居住地管理实行以来,仍有少数单位认为计划生育工作应以社区直接管理和提供服务,与单位无关,这之间尤以空挂户、口袋户最为突出。往往各大职能部门的信息通报表一下来,涉及人员无从查找,询问单位不是不知道就是查无此人。为确保信息不漏档,只有将其录入WIS系统,日后一旦发生其他信息,不是漏掉这项内容就是漏掉那项内容,甚至发生计划外生育的事件我们也无从掌握。只有完善制度,健全网络,配备专兼职计生网员,把各类人员的各类信息作为一项长久的重点工作来抓,采取签订计划生育合同书、定期走访等形式呢,加强管理,确保把计划生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体现以人为本,推行居民自治。

实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是实行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实现群众“自我宣传、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作为实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的最终目的。

1、抓好“四个结合“,有条不紊的开展计划生育居民自治。我们以”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为主线,以加强信息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为抓手,具体采取‘四结合’的方法,有条不紊的开展居民自治。即:计划生育居民自治要结合创建示范社区目标来进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要结合居住地管理进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要结合帮助解决育龄妇女的实际困难进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要结合社区育龄妇女的特点进行。从而服从群众使群众吃透政策,心中有底,提高服务效果和工作效率。

强调“五个原则”,循序渐进的推进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在推进居民自治的原则中,我们强调“五个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二是群众性原则。三是各负其责的原则。四是积极稳妥的原则。积极开展创建示范社区活动,发挥计生楼长的实际作用;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不断挖掘和树立婚育新风的典型;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开展计划生育居民自治。五是重点推进的原则。对入住社区新户进行”三见底“,即婚育状况、生育状况、现采取的避孕措施见底,对发现的一些非正常孕育情况,及时跟上去做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四、融入社区,实施优质服务。

随着计生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育意识的转变,计生工作由传统的行政管理向生殖健康优质服务转型,因此对计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我们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社区建立计生宣传阵地,在主要街道设立计划生育宣传一条街,在社区设立宣传牌板和宣传横幅等,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深受育龄群众欢迎的服务活动,关注社区弱势群体,逐步形成了融宣传教育、社会救助为一体的计生服务机制。 形式多样,依托社区文化开展宣传教育服务。把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纳入社区文化建设中,结合“文明社区,五好家庭”创建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区新型婚育文化建设。

整合资源,依托社区阵地推进优质服务。

第4篇

一、几种表现

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一是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表现在学习中有困难,看书不懂,答题不会,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感,怕数学,烦数学。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学。学习上就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从而产生了自卑和应付心理,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涂改分数,欺骗教师和家长的行为时有出现。

二是学习品质差。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一种不稳定的倾向。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情绪不稳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上起落较大。其结果是态度消极,敷衍应付,成绩下落。

三是参与意识不强。表现在有些学生一般只对结论感兴趣,但对通过观察、推导、找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他们的共同属性,抽象概括出数学规律,概念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不能引起重视,不愿参与探讨过程。这种心理防碍了学生形成知识系统结构,同时,没有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结论终究不会形成牢固的知识概念。

二、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遗传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学生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我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在学习新知前的原认知结构存在缺陷造成了学习困难。这类学生往往不能正确迁移,如学习代数,要领悟数的概念发展和表示形式的多样化,数学运算式、字母、代数式是数和式的基本观念,一系列方法如换元法的理论基础,有着较大迁移作用,但这类学生掌握不好换元法,不易于储存和提取应用。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心理动力,缺乏兴趣,和老师之间情感上有距离,不是想学而学不好,就是因为不懂或不会不爱学;有的因为老师看不起不愿学;有的因为老师疏于管理而不去学。这类学生自认为不是学数学的料子,把学数学看作负担,不在数学课上下功。

(二)家长方面的原因。有些家长不从自己子女的实际出发,期望值过高;只关心结果,不关心过程,平时放任自流,到时怨天尤人;有些家长不是对子女关心倍至,方法失当,就是过于严苛,或过于娇宠;有的家长因自身文化太低,对子女的学习行为无法监控;有的家长过于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强迫子女加班加点学习,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有的教师专业水平较差,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差错,引起学生的不满,从而失去威信;有的教师教学水平低下,上课刻板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的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经常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甚至讽刺谩骂学生,致使学生讨厌老师,甚至厌恶数学课;有的教师本身的心理不健康,常把在工作、生活、家庭造成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甚至迁怒于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对立情绪;有的教师过分强调数学的重要性或者过度宣扬学习数学的困难,导致学生产生对数学敬畏感。

三、转化策略

鉴于以上表现和原因分析,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一些转化策略。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大部分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矿山,见识少、所学知识大部分来源于书本内容,对于生活中数学知识很难理解,因此,大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化水平很低,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对子女说“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告诉他们数学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生活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懂得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不是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变枯燥为有趣。数学是一门抽象的枯燥的学科,多数学生对学数学不感兴趣。为此,我在教学中一是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以爱心去感化学生,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二是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我在教学中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设计为生动有趣的问题,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为一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三是利用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变“学会”为“会学”。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标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其次要教会学生听课,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抓重点,做笔记,预习中标记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再次要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如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等等。

第5篇

建筑业在我国属于安全事故的多发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仅次于交通和矿山业。据建设部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建筑业发生安全事故934起,死亡986人2001年,发生安全事故1004起,死亡1045人2002年,发生安全事故1208起,死亡1292人2003年,发生安全事故1292起,死亡1524人2004年,发生安全事故1144起,死亡1324人2005年共发生事故2288起,死亡2607人2006年,发生安全事故2230起,死亡2546人2007年全国建筑业共发生伤亡事故2278起,死亡2722人。为了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保障施工从业人员的作业条件和生活环境,防止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建设部出台了《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鍾办[2005]89号),为确保各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落实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构成

根据建设部的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的管理规定,安全文明措施费由《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206号)中措施费所含的文明施工费、环境保护费、临时设施费、安全施工费组成(见表1)。

    3.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计取现状

     建办89号第六条规定,依法进行工程招投标的项目,投标方应当根据现行标准规范,结合工程特点、工期进度和作业环境要求,在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并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结合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对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项目单独报价。投标方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的报价,不得低于依据工程所在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测定费率计算所需费用总额的90%。

3.1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计费基数不同

以直接费为计费基数有6个地区、以直接工程费为计费基数有4个地区、以人工费为计费基数有2个地区、以人工费与机械费为计费数有6个地区、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计费基数有4个地区、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与措施项目费和其他为计费基数的共有4个地区,而重庆是以建筑面积为计费基数的,北京、黑龙江、青海、宁夏等地区有两种不同的计费基数,见表2。

                             

3.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费率不同

从表2中可以看出,全国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采用固定费率的有25个地区、采用弹性费率的有6个地区。在采用固定费率的地区中,北京设有3个费率、天津设地5个费率、上海设有8个费率、重庆设有6个费率、辽宁设有2个费率、内蒙设有18个费率、青海设有2个费率、福建设有3个费率、湖北设有3个费率、江西设有4个费率、山西设有2个费率,吉林、甘肃、陕西、贵州、海南、云南、四川、广东、山东、河北、湖南等11个地区只设一个固定费率。黑龙江、河南、江苏3个地区设以基本费率和现场考评费率的方式来调动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投入。

4.分析与讨论

尽管各地均设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计费办法与管理规定,但是为何全国平均每天发生3至4起安全事故,究其原因有许多,诸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计取不足、投入不充分、支付不及时、管理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等等,在众多原因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合理计取是确保各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投入的前提。

4.1确定科学的计取方法

文明施工、环保施工、临时设施、安全施工的范围已经非常明确,其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机械是可以预先计算的,这部分措施费的计取方法除了按现行的比例计算法外,可以按照施工技术措施费的计算方法进行计取,还可以按照零星项目费的按实计算法进行计取。

4.2选取合理的计费基数

第6篇

【关键词】进度控制原理

1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概述

1.1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概念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指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切合实际的最优秀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并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若出现偏差,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找出必要的调整措施,修改原计划,不断地如此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既定目标工期的实现,或者在保证施工质量和不因此而增加施工实际成本的条件下,适当缩短施工工期。

1.2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法、措施和主要任务

1.2.1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法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法主要是规划、控制和协调。规划是指确定施工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和分进度控制目标,并编制其进度计划。控制是指在施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进行施工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的比较,出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协调是指协调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单位、部门和工作队组之间的进度关系。

1.2.2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 经济 措施和信息管理措施等。

组织措施是指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的人员、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照施工项目的结构、进展的阶段或合同结构等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建立控制目标体系,确定进度控制工作制度,对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和预测。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方法。合同措施是指对协作单位签定施工合同的合同工期与有关进度计划目标相协调。经济措施是指实现进度计划的资金保证措施。信息管理措施是指不断地收集施工实际进度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统计与计划进度比较,定期地向指定单位报表提供比较报告。

1.2.3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任务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编制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季度、月 (旬)作业计划,并控制其执行,完成规定的目标。

1.3 影响施工项目进度的因素

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尤其是较大和复杂的施工项目、工期较长,影响进度因素较多。编制计划和执行控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必须充分认识和估计这些因素,使施工进度尽可能按计划进行。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1.3.1 相关单位的影响

施工项目的主要施工单位对施工进度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建设单位与业主、设计单位、材料设备供应部门、运输部门、水、电供应部门及政府的有关主管部门都可能给施工某些方面造成困难而影响施工进度。

1.3.2 施工条件的变化

施工中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与勘查设计的不符,如软弱地基以及恶劣的气候、暴雨、高温和洪水等都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造成临时停工或破坏。

1.3.3 技术失误

采用的技术措施不当,施工中发生技术事故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缺乏经验不能保证质量等都会影响施工进度。

1.3.4 施工组织管理不利

流水施工组织不合理、劳动力和施工机械调配不当、施工平面布置不合理等将会影响施工迸度计划的执行。

1.3.5 意外事件的出现

施工中如果出现意外的事件,如严重 自然 灾害、火灾、重大工程事故、工人罢工等也会影响进度控制。

2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原理

2.1 动态控制原理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控制,也是一个循环进行的过程。它是从项目施工开始,实际进度出现了运动的轨迹,也就是计划进入执行的动态。实际进度按照计划进度进行时,两者相吻合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时,便产生超前或落后的偏差。分析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原来计划,使两者在新的起点上重合,继续按其进行施工活动,并尽量发挥组织管理的作用,使实际工作按计划进行。但是在新的干扰因素作用下,又会产生新的偏差。如此周而复始,进行动态循环控制。

2.2 系统原理

2.2.1 施工项目计划系统

为了对施工项目实行进度计划控制,首先必须编制施工项目的各种进度计划。其中有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季度和月 (旬)作业计划,这些计划组成进度计划系统。计划的编制对象由大到小,计划的内容从粗到细。编制时从总体计划到局部计划,逐层进行控制目标分解,以保证计划控制目标落实。

2.2.2 施工项目进度实施组织系统

施工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各专业队伍都是遵照计划规定的目标去努力完成一个个任务的。项目经理和劳动调配、材料设备、采购运输等各职能部门都按照施工进度规定的要求进行严格管理、落实和完成各自的任务。

2.2.3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组织系统

为了保证施工项目进度实施还有一个项目进度的检查控制系统。自公司、项目部,一直到作业班组都设立专门职能部门或人员负责统计整理实际施工进度的资料,与计划进度比较分析并进行调整。不同层次人员负有不同进度控制职责,分工协作,形成一个纵横连接的施工项目控制组织系统。

2.3 信息反馈原理

信息反馈是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环节,施工的实际进度通过信息反馈给基层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工作人员,经过对其加工,将信息逐级向上反馈,直到主控制室,主控制室整理统计各方面的信息,经比较分析做出决策,调整进度计划,仍使其符合预定工期目标。

2.4 封闭循环原理

项目的进度计划控制的全过程是计划、实施、检查、比较分析、确定调整措施、再计划。从编制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开始,经过实施过程中的跟踪检查,收集有关实际进度的信息,比较和分析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之间的偏差,找出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确定调整措施,再修改原进度计划,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2.5 网络 计划技术原理

在施工项目进度的控制中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原理编制进度计划,根据收集的实际进度信息,比较和分析进度计划,又利用网络计划的工期优化,工期与成本优化和资源优化的理论调整计划。网络计划技术原理是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完整的计划管理和分析计算理论基础。

第7篇

第一条 为了有计划地改善工厂企业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生产的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发〔1978〕67号)和国务院《批转国家劳动总局、卫生部关于加强厂矿企业防尘防毒工作的报告》(国发〔1979〕100号)的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全民所有制和区、县、局属集体所有制工厂企业(含矿山、交通运输、建设施工企业)。

第三条 本办法由工厂企业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贯彻执行,市、区(县)劳动部门会同工会组织和卫生、环保、公安等部门监督实施。

第四条 工厂企业应按年编制以改善劳动条件为目的的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以实现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第五条 编制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应根据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分别轻重缓急进行综合平衡,以便集中力量及时解决严重影响职工安全健康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 工厂企业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是生产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生产厂长或总工程师领导下,由生产计划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安全部门督促执行。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应与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同样考核。

第二章 计划的依据与范围

第七条 工厂企业编制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的主要依据是:

(一)国家发布的劳动保护法规、标准和指示,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二)针对发生工伤和职业病的主要原因和安全卫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三)生产发展和工艺、设备改革后需要相应设置的安全卫生设施;

(四)职工代表大会有关改善劳动条件的决议和群众合理化建议。

第八条 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的范围包括:

(一)以防止工伤、火灾、爆炸事故为目的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以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为目的的卫生技术措施;

(三)劳动安全卫生检测仪器和试验设备;

(四)劳动保护科研和宣传教育设施;

(五)女工保护设施;

(六)减轻劳动强度等其他劳动保护技术措施。

第九条 工厂企业基本建设和挖潜、革新、改造工程项目的安全卫生措施,不属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范围,按《上海市工厂企业生产建设工程安全卫生设施管理试行办法》规定执行。

第三章 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第十条 劳动保护技术措施项目由车间或职能部门根据存在问题,组织工人、技术人员和有关人员讨论,提出初步方案,经安全部门核实,生产计划部门进行编制,由生产厂长或总工程师会同厂工会,组织安全、生产计划、技术等部门负责人审定。

第十一条 属于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范围或申请上级拨款补助的劳动保护技术措施项目,工厂企业应按上级规定先办好审批手续,再列入计划。撤销或调整已经上级批准的措施项目,应按同样手续办理。

第十二条 工厂企业应在每年年终前编制出下一年度的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说明项目名称、措施内容、投资金额、资金来源、所需材料设备、预期效果、完成期限等,并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审查。

第十三条 劳动保护技术措施项目经批准列入计划后,应在生产厂长或总工程师主持下,分别指定责任部门,明确任务,认真执行。对重大项目,还应会同厂工会,组织安全、生产计划、技术等部门进行设计审查,并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作出决定,发动群众监督实施。

第十四条 安全部门应定期检查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执行情况,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生产厂长或总工程师汇报,以便采取必要措施,保证计划按时完成。

第四章 经费管理

第十五条 工厂企业一般应在当年留用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资金中提取百分之十以上(矿山、化工、金属冶炼企业以及危险性大、职业危害严重的企业应提取百分之二十以上),作为劳动保护技术措施专款,用于改善劳动条件,不得挪用。

第十六条 工厂企业编制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除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范围办理外,对工艺改革等生产技术措施和劳动保护技术措施两者难以分清主次的项目,由安全、生产计划、技术、财务等部门共同确定使用不同投资渠道的比例,按审批权限报领导批准。

第十七条 工厂企业应于年终将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执行情况报送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企业如当年有未竣工或计划内未施工的项目,应提出理由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结转列入次年计划。凡未经审查同意结转或当年未列项目使用的劳动保护技术措施专款,由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的安全部门会同生产计划、财务部门于次年集中收缴,用于解决本系统的其他重大问题。

第十八条 工厂企业改善劳动条件任务繁重,劳动保护技术措施专款不够使用,自筹资金确有困难的,可提出措施项目的具体方案,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平衡,给予补助。

第十九条 消除固定资产设备带病运转的措施,属大修理费用开支;设置不属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属生产费用开支;均不得使用劳动保护技术措施专款。

第五章 验收与考核

第二十条 工厂企业劳动保护技术措施项目竣工,经试运转基本正常后二个月内,在生产厂长或总工程师领导下,由生产计划、技术、安全等部门会同所在车间或部门,按设计要求组织验收,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总投资在十万元以上的措施项目还应由企业或上级主管部门邀请市、区(县)劳动部门以及卫生、环保、公安等部门和工会组织参加验收。

第二十一条 劳动保护技术措施经验收合格正常投产后,车间或部门应组织操作人员学会操作,制订操作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并由设备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按生产设备管理要求进行考核管理,确保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第六章 附 则

第8篇

关键词:跟踪审计;政策措施落实;政府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属于一种跟踪审计方式,是在整个审计事项发生过程中采取的一种阶段性、重点性的审计方法。该审计工作的特点在于突出了过程性,时效性和预防性。在当前社会快速发的环境下,各地区政府持续增加对民生、水利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审计机关必须做好政策措施落实审计工作,便于相关部门对政策和工作思路进行调整,实现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

一、开展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的任务

如上文所述,政策落实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出了审计工作的过程性、动态性、时效性与预防性。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要做好政策落实审计工作的内容,保证相关政策措施得以切实落实,充分发挥政策措施的作用。

1.给政府政策措施制定提供可靠翔实的根据

政策措施的实际落实情况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还是对政策措施发挥的实际效果进行宏观评价的一个有效手段。审计工作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社会经济情况进行真实的评价,反映出相关信息,客观的体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全貌,对揭示被审计政策措施的发展规律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完善和调控国家政策措施等有积极作用。

2.能够揭示不作为情况

根据政策措施的年度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按照阶段对重点领域、重点事项和专项资金等进行阶段性的审计,是政策措施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该项审计工作,可以揭示并反映整个政策措施落实过程中是否存在消极、懈怠的情况,解决墨守成规不予落实的问题,提高政策落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政策措施内化作用关注不足

对当前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能够发现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在政策的回应情况、政策的执行效率、政策的可实现情况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还针对政策措施落实过程中涉及的资金情况,例如效益、合法性和真实情况等进行统计。这种审计方法表现为比较关注政策措施的外化效应,而对政策的内化作用关注度不大,深度不足。

2.开展审计工作的人力资源不到位

当前,各级审计机关通过应用跟踪审计的方式实现审计工作的动态实施,对保证国家政策法规的具体落实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例如:当前针对政策措施的跟踪审计工作项目日益增加,而审计人员需要在审计项目中进行提前介入,导致审计机关面临着审计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尤其是一线审计人员,缺口较大;其次,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也在持续增加,审计人员不但要具有传统的会计知识,而且还要具有综合分析知识、法律以及管理方面的能力,而相关的综合人才还较为缺乏,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3.没有形成完善的审计规范标准

当前,政策措施落实审计工作不具有规范性。审计工作应该是一项具有标准流程的工作,党委以及政府的监督部门必须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财政部门则对涉及到的资金情况进行跟踪监管,对政策措施落实过程中的违法情况进行处理。同时,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也属于一种新型的审计工作,而当前在执行跟踪人员、跟踪内容以及跟踪方式等方面并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标准,更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依然对跟踪介入时间、审计重点以及审计内容等处于探索阶段,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政策,在审计工作中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开展相关工作,导致其可操作性不高,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开展效果。

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工作的有效方法

1.关注政策执行的内化效果,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应该积极处理审计项目与审计年度工作间的关系,通过了解并跟踪审计项目的实际规模、数量等,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库,并结合长期计划与年度计划,及时的将上级、下级以及本级工作衔接起来,通过滚动安排、复核审计与单项审计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覆盖与实现。同时,要处理好抓重点与兼顾公平之间的关系,切实围绕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结合当前政策改革的重点方向,关注政策执行的内化效果,做好审计工作,使得审计工作在顺应时展潮流,能够为政策落实工作保驾护航。最后,要将审计工作的统一调度与职能强化间的关系处理好,结合当前既有的人力物资资源,对各级、各类型审计资源进行完全的整合,从而将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以及国家审计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起到强化审计力度,保证审计质量的目的。

2.提高审计队伍素质,优化人员配备

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审计工作,审计人才队伍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必须关注审计队伍建设工作,加强针对审计人员工作能力的培训,积极拓展审计培训的业务范围,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具体来讲:其一,构建完善的审计职业教育体系,针对不同级别、岗位以及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要形成完善的层次化培训体系,为审计工作组建完整的人才队伍,为审计工作提供复合型人才支撑;其二,要保持审计人员适当的流动性和工作灵活性,保证人员配备能够充分发挥审计效果。按照政策落实情况审计项目的实际需要,可以优化当前以科室为单位的审计分组情况,形成优势互补的理想局面。

3.创新审计方式,构建完善的审计标准

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必须突破传统的条框限制,在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要形成原t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审计方案。根据对审计的前期工作,确定若干个审计工作节点内容,并结合审计进程,逐步细化审计实施方案,形成完善的审计工作流程和工作框架。同时,要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多方听取不同单位的意见和想法,在充分理解相关审计政策的基础上,在审计单位内部充分交流意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意见,形成全面、有效的审计方案,确保政策落实审计工作得以协调实施。

参考文献:

[1]杨军.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4下).

第9篇

工程量清单计价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相比,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行了实体项目与措施项目的分离。实体项目的计算基础是分部分项工程量,而措施项目的计算基础则既有与工程量有关的部分,即单价措施项目,也有与工程量无关的部分,即总价措施项目。其中,单价措施项目费包括:“脚手架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垂直运输费,大型机械进出厂及安拆费,施工排水降水费,超高施工增加费。”总价措施项目费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费,夜间施工费和非夜间施工照明费,二次搬运费,冬雨季施工费,地上、地下设施,建筑物的临时保护设施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由于单价措施项目费是按照工程量来计价的,工程量基本是固定的,所以在投标报价的时候基本属于不具备竞争性的项目;而总价措施项目费是完全根据投标企业自身的实际施工水平进行定价的,非常能够体现投标单位的施工实力,属于可竞争性的项目。也正是因为这一部分的可竞争性,才使得措施项目费具有了一定的可探讨性。

2措施项目费计取中存在的问题

2.1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对于措施项目费的列项不够全面

工程量清单一般都是由招标人自己或招标机构提供给所有投标人的,其中包括措施项目清单列项。但在实际工程中发现,很多招标人对于哪些是实体项目,哪些是措施项目的列项不够清晰,常常漏项、错项。甚至会把部分措施项目列入了实体项目的清单列表,从而导致措施项目费在清单列项中的不全面。这其中,当然不排除招投标各方为了谋取私利,故意人为含混措施项目费的列项,此举为项目后期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招投标双方纠纷的隐患。

2.2投标人为了提高中标率,盲目压低措施项目费的报价

自从实行了“招标控制价”以后,以往都是围绕着如何接近“标底”的招投标,现在变成了在招标控制价这个限额的基础上,尽量的压低投标价格以保证项目最终的中标。由于投标总价对于中标率的决定性影响,如何降低总价是所有投标人努力的目标。而可以体现企业实力的措施项目费,成为了可以调整投标总价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样的前提下,许多投标人为了能够提高中标率,往往会采取盲目压低措施项目费报价的投标策略。而实际上,在施工中一定会发生的项目,如果一开始没有在清单中予以列项,后期发生费用增加的,施工单位是不可以申请追加费用的。因为,在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中,这部分费用被认为已经在综合报价中被计算过了。而盲目压低措施项目费,往往是用低成本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来达到的,在后期项目的进行中,施工组织方案不适合项目实际情况的种种问题会逐渐的暴露出来,极大的影响了项目后期的顺利开展。

2.3审计人员对待措施项目费的重视程度欠佳,导致数据含糊、难以审计

作为招标人和投标人之外的第三方,审核机构的审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如果重视得当,也能在控制措施项目费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招标阶段招标人拟定工程量清单的时候,审计人员应当对清单中措施项目费的列项、范围、包含的内容以及各子目特点的描述是否清晰明朗进行慎重仔细的审核。如果此时能够发现问题,可以发挥很好的“事前控制”的作用;而在项目施工的进行过程中,如果审计人员能够及时跟踪项目的进程,对施工现场发生的第一手资料,如:勘测报告、会议纪要、验收记录等,能够与施工方的预算员一起核对,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事中控制”的作用。但在实际工程中,审计人员对待措施项目费的重视程度往往欠佳,导致工程前期和中期的措施项目费数据含糊不清,最终审计时则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

2.4措施项目费部分在合同的订立与执行过程中缺乏合理的监管

措施项目费在建筑工程合同中是有着相关说明和规定的。但在实际工程中,在对措施项目费进行调整时往往无法在合同中找到相对应的调整依据,也就是说明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尚缺乏科学的监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为违背合同的相关条款,通过“关系”来确定相关的措施项目费,这更是合同监管不力的表现。合同是保障甲乙双方共同利益的法律依据,也是甲乙双方进行相互合作的合作基础。如果基础出了问题,到最后,损害的很可能是甲乙双方共同的利益,还会让整个行业形成恶性竞争的大环境。

3对措施项目费计取的管理建议

3.1评标人应重视对投标人措施项目费的核查

评标过程中,对于措施项目费这块灵活性最大的部分,评标人应进行仔细的核查。还应通过以往的工程项目进行经验总结,即对以往工程中索赔较多的措施项目费部分,单独列项,然后在每一次的评标中,这些条项都应作为重点排查项目。这样既能提高评标的效率,减轻评标人员的工作量,还能有效防止错项、漏项。

3.2招标人应订立完善的合同以保障自身的利益

对于盲目压低措施项目费的投标人,其在项目后期一定会想尽办法进行索赔,如果其索赔的费用过高,损失最大的就是招标人自己。如果招标人能够在订立合同时,考虑周全,并且有针对性的订立一些能够限制后期索赔的条款,对于自身利益无不是最好的保障,防患于未然。尤其是一些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案,开始投标方可能为了中标,设计的都是成本低的方案,但也许并不适合工程实际;后期施工中,承包方会提出修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从而对提高的成本向甲方提出索赔。工程项目在经过多次的索赔之后,最终的成本可能远超出预算。所以,招标人订立完善的合同保障自身的利益是非常有必要的。

3.3鼓励行业内的诚信合作,引导招投标市场的良性循环

措施项目费中的各项问题,其实,追根溯源还是企业的诚信问题。由于目前的招投标市场中,诚信只是作为一个参考指数,并不对招投标的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所以招投标双方往往都忽略了这个因素,而单纯的去追求利益最大化了。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就是,钻漏洞、玩伎俩,互相之间防不胜防,最终形成了恶性竞争的怪圈。如果能够鼓励行业内进行诚信合作的风气,或者将诚信指标作为可量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那么笔者相信最终的结果都会是愉快的双赢。鼓励诚信,不但能遏制恶性竞争,还能引导我国的招投标市场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4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P3;进度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181-02

工程进度控制与管理就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对实际进度进行跟踪、记录,并与目标计划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偏差,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调整实际进度,使之趋近于目标计划,直至项目结束,由此形成的一个周期性的循环过程。

进度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约定范围的项目工期目标。进度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1)制定进度计划。项目实施前要根据里程碑计划和现场实际,编制出三级和四级进度计划。这是一个“自上而下分解细化”和“自下而上汇总协调”的过程。通过对各个项目和作业在时间、成本和资源的平衡和协调,以实现进度计划的合理化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最后将这个计划作为目标进度计划。(2)进度计划的实施与跟踪控制。计划实施过程主要有:下达施工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进度监控则是统计实际进度,对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监测控制,分析或预测结果,并提出改进措施。这就需要对进度计划进行及时更新和调整。(3)与各方保持密切的沟通,定期通报工程进展。与各方的良好沟通与合作是顺利实施进度计划的一个重要条件。(4)做好内部沟通与协调。监督各分包商或专业的工作,及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协调内部工作安排,减少相互影响和制约。

1.影响进度的因素多,易产生“共振效应”。影响进度的因素很多,诸如:管理水平、现场条件、资源配置、质量和安全,采购、成本和资金、设计变更、风险问题以及其他相关方的影响等。若承包商缺乏预见性或有效的应对手段,那么很容易使某个因素的影响带动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或者小影响变成大影响,从而产生一种“共振效应”,使得进度管理失控。

2.计划可实施性不强。如果计划工期安排不合理,或者缺乏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全面考虑,将没有足够能力应对各种意外情况,使得实际与计划严重脱离,丧失了计划的指导性和控制性作用,也给后续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风险。

3.项目内外部组织协调不好。工程项目复杂性的特点需要多方参与、协调实施才能完成。项目团队除加强内部管理和协调,还要保持与相关各方的良好沟通与协作。否则将会因为缺乏足够支持而不能实现目标。此外,施工工序组织、质量安全管理、资金和支付等也需要良好的协调和沟通[2]。

1.工程概况。某单位进行一个井丛的气田地面建设工作,工作范围包括场地平整、废物坑、燃烧坑、钻机基础、临时燃烧坑、设备场地及基础、燃料罐基础、化粪池、20”钻井导管、排水沟、电缆沟及停车场与场地硬化等。

2.原进度计划及其进度目标的确定。根据业主的里程碑计划来制定目标进度计划。按照工作范围及性质,确定WBS层次、作业名称及工期,作业之间的逻辑关系,计算和优化总工期及资源配置,最终形成工程目标进度计划。

3.实际工程进度。针对每一项WBS和作业确定进度衡量标准。经过统计实际进度,再用P3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在实施过程中,关键作业的延迟造成了整个工程进度的延迟并在P3软件上反映出来。将实际进度与目标计划对比,可以清楚地反应关键线路施工进度的变化。

4.工程进度延迟分析。进度控制分析是在对实际进度基础上做出的。前面对工程进度的目标计划及实际执行情况进行了模拟和对比,在此基础上展开分析,并计算出各原因对进度的影响程度并可据此进行排序。

运用P3 软件进行两种模拟:(1)把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找出工期延迟的作业;(2)在工期延迟发生之后,采取赶工措施,赶回了部分进度;将采取赶工措施后的工期结果与假设不采取措施的工期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及判断赶工措施的有效性。

5.实际进度与原始进度计划的对比及偏差分析。运用P3软件更新实际进度以后,对比目标计划与实际进度横道图。从横道图中可以发现,有5项作业的计划值与实际值发生明显偏差,在采取赶工措施以后,总工期仍然延迟了18d。分析关键线路施工发现,由于废物坑、钻机基础、20”导管施工、场地硬化及停车场这4个作业在关键线路上,它们的延迟直接导致总工期的推延。

燃烧坑的施工为非关键作业,延迟了5d;燃料罐基础施工持续时间比计划缩短10d,故对总工期均没有影响。关键线路分析如表1 所示。

6.进度加速措施的有效性分析

(1)不采取赶工措施

假设分项工程延迟发生后不采取任何措施,然后采用P3 软件进行进度更新以后,可得到计划―模拟进度对比横道图。

将结果与原计划工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表2 所示,总工期将延迟63d。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预计工期比计划延迟很多,例如20”导管施工完成日期延迟45d,而总工期将比计划工期延迟达63d。

(2)采取赶工措施

在发现工期进度可能大幅延迟后,采取了一系列的赶工措施(包括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改进施工组织),实际进度得到加速,总工期实际延迟18d,证明补救措施比较有效。

第11篇

前言

控制是建设工程监理的重要管理活动。在管理学中,控制通常是指管理人员按计划标准来衡量所取得的成果,纠正所发生的偏差,使目标和计划得以实现的管理活动。管理首先开始于确定目标的制定计划,继而进行组织和人员配备,并进行有效的领导,一旦计划付诸实施或运行,就必须进行控制和协调,检查计划实施情况,找出偏离目标和计划的误差,确定应采取的纠正措施,以实现预定的目标和计划。不同的控制系统都有区别于其他系统的特点,但同是又都存在许多共性。由于建设工程的建设周期长,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所受到的风险因素很多,因而实际状况偏离目标和计划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往往出现投资增加、工期拖延、工程质量和功能未达到预定要求等问题。这就需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对目标、过程和活动的跟踪,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有关信息,将工程实际状况与目标和计划进行比较。如果偏离了目标和计划,就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或改变投入,或修改计划,使工程能在新的计划状态下进行。面任何控制措施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原有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了,还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控制,这就是动态控制原理。控制流程可以进一步抽象为投入、转换、反馈、对比、纠正五个基本环节,对于每个控制循环来说,如果缺少某一环节或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循环障碍,就会降低控制的有效性,就不能发挥循环控制的整体作用。因此,必须明确控制流程各个基本环节的有关内容并做好相应的控制工作。

一、目标控制类型分析

按照控制措施作用于控制对象的时间,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按照控制信息的来源,可分为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按照控制过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按照控制措施制定的出发点,可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因此,同一控制措施可以表述为不同的控制类型,或者说,不同划分依据的不同控制类型之间存在内在的同一性。

1、主动控制。所谓主动控制,是在预先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及其导致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和程序的基础上,拟订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乃至避免目标偏离。主动控制是一种事前控制。它必须在计划实施之前就采取控制措施,以降低目标偏离的可能性或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主动控制是一种前馈控制。它主要是根据已建同类工程实施情况的综合分析结果,结合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将教训上升为经验,用以指导拟建工程的实施,起到避免重蹈覆辙的作用。综上所述,主动控制是一种面对未来的控制,它可以解决传统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时滞影响,尽最大可能避免念头已经成为现实的被动局面,降低偏差发生概率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使目标得到有效控制。

2、被动控制。所谓被动控制,是从计划的实际输出中发现偏差,通过对产生念头原因的分析,研究制定纠偏措施,以使偏差得以纠正,工程实施恢复到原来的计划状态,或虽然不能恢复到计划状态但可以减少偏差的严重程度。被动控制是一种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它是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已经出现的偏差采取控制措施,它虽然不能降低目标偏离的可能性,但可以降低目标偏离的严重程序,并将偏差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被动控制是一种闭环控制。闭环控制即循环控制,也就是说,被动控制表现为一循环过程:发现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研究制定纠偏措施并预计纠偏措施的成效落实并实施纠偏措施,产生实际成效,收集实际实施情况,对实施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将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偏差,直至整个工程建成。

3、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的关系。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如果仅仅采取被动控制措施,出现偏差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偏差可能有累积效应,即虽然采取了纠偏措施,但偏差可能越来越大,从而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另一方面,主动控制的效果虽然比被动控制好,但是,仅仅采取主动控制措施却是不现实的,或者说是不可能的。因为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有相当多的风险因素是不可预见甚至是无法防范的,如政治、社会、自然等因素。而且,采取主动控制措施往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耗费一定的资金和时间,对于那些发生概率小且发生扣损失亦较小的风险因素,采取主动控制措施有时可能是不经济的。这表明,是否采取主动控制措施以及应采取什么主动控制措施,应在对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了,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来决定。要做到主动控制与被控制相结合,关键在于处理好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要扩大信息来源,即不仅要从本工程获得实施情况的信息,而且要从外部环境获得有关信息,包括已建同类工程的有关信息,这样才能对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使纠偏措施有针对性;二是要把握好输入这个环节,即要输放两类纠偏措施,不仅有纠正已经发生的偏差的措施,而且有预防和纠正可能发生的偏差的措施,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二、目标控制的前提工作分析

为了进行有效的目标控制,必须做好两项重要的前提工作:一是目标规划和计划,二是目标控制的组织。

1、目标规划和计划。如果没有目标,就无所谓控制;而如果没有计划,就无法实施控制。因此,要进行目标控制,首先必须对目标进行合同的规划并制定相应的计划。目标规划和计划越明确、越具体、赵全面,目标控制的效果就越好。

2、组织。由于建设工程目标控制的所有活动以及计划的实施都是由目标控制人员来实现的,因此,如果没有明确的控制机构和人员,目标控制就无法进行;或者虽然有了明确的控制机构和人员,但其任务和职能分工不明确,目标控制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这表明,合理而有效的组织是目标控制的重要保障。目标控制的组织机构和任务分工越明确、越完善,目标控制的效果就越好。为了有效地进行目标控制,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组织工作:①调协目标控制机构;②配备合适的目标控制人员;③落实目标控制机构和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④合理组织目标控制的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

结语

建筑工程监理中目标控制是整个建设工程中的难点,加强目标控制,有利于规范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的正常生产行为,促使施工单位保证施工进度,以实现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因果定律 建设目标 施工组织设计

一、前言

在平常工作中,经常对报批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评审,这样一来已经好多年了,已形成了一种习惯,但一种念头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出现,有时还感到莫名的失落。回想起来,审查的不知多少个施组,但总感觉到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美中不足,其实这仅仅是一个平常而简单的问题,却蕴藏着不平凡的道理,这种道理只有常常地体会才能悟出。近来,有幸了解到因果定律的内涵,才更加触发了谈谈因果与施工组织设计的关系的念头。

二、权变学派与因果定律的关系

我们先了解一下管理学的相关原理,进而明白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坚定我们搞好这一工作的信心。

(一)权变学派管理的基本原理

权变学理论如下图所示,其中Z是情景变量。

权变学派有助于帮助我们明确了解对管理行为和组织运作产生影响的外部变量,为管理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它实际上是较为笼统的系统管理理论的一种最新发展方向。

(二)因果定律的基本内容

因果定律很早已告诉我们,每件事的发展都有其因果,都符合因果定律的发展规律,有“因”的“种子”种下去后,就一定能够发展成实的“果子”,这其中也离不开“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条件,它是起化学变化的催化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皆发生”就是因果关系的真实写照。此过程如图所示:

看看,因果定律与权变学是如此的类似,作为我们建设管理者来说,这一原理在工作上,乃至于生活中的一切都离不开“因”与“果”。权变学派在上世纪末后期,在综合和管理过程学派、系统学派等多家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才正式上升管理学派的,而因果定律早在近3000年佛教的正式诞生时就有了,并且世事无常之变,经历了历史风风雨雨的检验。因此,我们更加应该相信和利用这种因与果的关系。

(三)管理过程学原理

管理过程学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是在有组织工作的集体中让别人和自己一起去实现既定目标。管理过程如下图所示,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执行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若干职能。箭头从“计划”指向“控制”,表明管理是一个连续性,再由“控制”回到“计划”表明管理过程也有循环的过程,控制职能确保组织达到其计划目标。

这就是我们认为的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是对未来活动如何进行预先筹划,包括研究活动条件、制定业务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组织,计划要能够实现,还必须落实到组织的每个环节和岗位,就需要组织,它包括机构和结构。机构是在分解目标的基础上分析、确定岗位和职务,以及其组合成的部门;而结构是根据组织业务活动及其环境的特点,规定不同部门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最后,根据各岗位所从事的活动要求以及组织员工的素质和技能特征,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组织机构的适当岗位上,使得适当的工作由适当的人去从事。

领导,利用组织赋于管理者的权利和自身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在这当中,就要求管理人员在合理的制度环境中,利用优秀的素质,适当的方式,针对组织成员的需要及行为特点,采取一系列措施去提高和维持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控制,是根据计划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工作结果与计划要求是否发生偏差;如果存在偏差,则要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偏差产生后对业务活动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如果有必要,还要针对偏差的原因,制定并实施纠正偏差的措施,以确保计划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计划目标的有效实现。

总之。管理理论明确指明了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程序,也类同于PDCA循环原理。管理的过程是不断循环的,在循环的过程中,要求我们的管理能力得以持续改进。

三、工程项目产品的形成

(一)形成阶段

因果定律与我们工作直接体现就是施工组织设计,这还得从建设总目标说起。建设项目总目标是业主建设意图,通过项目策划来体现,包括项目的定义及建设规模、系统构成、使用功能和价值、规格档次标准等的定位策划和目标决策。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包括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安装、竣工验收各阶段,均应围绕着致力于满足业主要求的质量总目标而展开。

工程形成过程分为项目决策、项目实施、工程竣工验收等三个阶段。其中,项目实施阶段又包括工程勘察设计与工程施工。项目决策是确定工程项目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没有经过资源论证、市场需求预测,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建成后不能投入生产或使用,所形成的合格而无用途的建筑产品,从根本上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具备质量的适用性特征;工程勘察设计是为施工提供直接依据,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工程施工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决定环节;工程竣工验收是工程质量的最终保证。

(二)影响因素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五大因素有劳动主体、劳动对象、劳动方法、劳动手段、施工环境,这也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劳动主体即人员素质即作业者、管理者的素质及其组织效果;劳动对象即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设备等的质量;劳动方法即采取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的水平;劳动手段即工具、模具、施工机械、设备等条件;施工环境即自然环境、作业环境、管理环境。

下面我们循着因果定律,针对质量控制的关键形式,谈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具体格式。

四、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格式

根据以上基本原理,综合施工的实际情况,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主要从施工生产五大要素出发,涉及组织、技术、管理措施。其中,组织和技术措施最为关键,是核心内容,应重点详细论述,管理措施是管理的具体思路,企业管理制度的具体体现。为了统一和提高理性认识,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格式作一探讨。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列举出编制依据以及编制的工程范围。特别注意,未成熟或小范围认可的施工工艺、方法、未认可的施工经验只作为参考,风险自担。

(二)工程概况

工程(线路)概况,主要技术标准和工程项目、数量、特点,控制及重难点工程分析和对策及其它情况,简要介绍控制工期或工期、安全、质量等建设目标影响大的工程的基本情况和重难点问题等。

(三)地区特征

自然特征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交通运输情况;可利用资源等情况,这些是采用有关的防护设施(装置)、防护措施、劳动防护用品的依据。

(四)施工组织方案

组织方案是实现技术方案和措施、管理措施的保障,它能用很少费用发挥巨大的作用。正如达尔文说的那样,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拗动整个地球一样的效果。

(1)施工组织机构

为实现目标而应设置的各级机构及职责分工、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包括专职管理机构,专职岗位和人员配备,人员的职责等,注意形成项目部统一的责任制,从横向到边至各个部门,纵向到底至各个操作人员。

(2)项目施工目标

应明确总体和具体目标,目标是最终要达到的效果,国家规定的要求是最基本的,业主或设计的要求是具体的体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是对所有成员的起码要求,都不能脱离这些目标。

1)符合现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行业或地方法规的要求;

2)目标应服从上级组织管理目标的要求,是企事业对社会的承诺,不得突破指标;

3)目标排列由大到小,其中大目标就是总目标,应包含分解的子目标,小目标是大目标的分解或进一步明确,不得突破。一般来说分类标准宜统一,短小精干,层次清楚。

它包括职业健康安全、工程质量、环境保护、工期等目标。

(五)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

为了适应整个工程建设的需要,需要临时或永久地修建一些大型和过渡工程,包括砼预制场、材料厂、砼拌合场、便桥、供水、供电等方案,永临结合方案等。

(六)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

控制工程指控制工期的工程,重难点工程指高风险工程,施工方案是指施工方法(含顺序)、进度、工期和措施,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条件、主要施工方案和方法、辅助措施、工期、重难点问题及其处理措施等详细要求和规定。这两类工程涉及到关键的工期和安全问题,同时对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都需要单独地详细说明,是承包方就相关方面作出的书面承诺,是技术方案的重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以兑现。

(七)施工方案

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切实可行,好中评优”的原则,对施工方法的选择、生产要素的配置、施工机械设备的造型等进行优化和组合。

(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建筑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施工的前提,是顺利完成建筑工程任务的关键,是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的具体化部署,确保均衡、连续和科学合理地施工。

(2)各类工程

1)路基工程包括路基试验段、路堤填筑、路堑开挖、路基加固和防护等。

2)桥梁工程按基础、桥墩台、顶帽、桥梁等分部描述,其中包括模板及支架、钢筋制作与安装、砼(一般、大体积、喷射砼等)。

3)隧道工程包括洞门工程、洞身开挖与支护、初期支护、二次砼衬砌等。

4)地铁工程包括地下车站、暗挖或盾构区间等。

工程各专业视具体情况而论,按其施工顺序分别制定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并突出质量控制、检测方法手段、沉降变形的观测和评估等。

(八)质量措施

包括隐蔽工程检查、样板引路、检查制度等制度。

(九)安全措施

(1)管理措施

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定期检查、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以及安全生产施工方案、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等制度及重要管理要求。针对中度风险的危险源的管理现状,编制有效的管理方案,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服务。

(2)防护措施

除现场防护设施以外的防护措施,包括劳动者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要求。

(3)应急救援预案

针对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编制、制订、评定、审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系列工作。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可以在此附,或作专项施工预案在此注明后另附。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总体预案、基本预案、现场(专业)预案三个层次。总体预案和基本预案包括一系列的组织程序和准备工作,现场预案是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具体应急措施,凡是存在重大危险源的都需要编制专业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针对具体发生的事故类型而言。

(十)工期控制措施

保证资源的措施,关键工序的组织、技术、管理等措施。此外,工期控制措施还应包括开竣工日期,施工顺序及主要阶段工期安排,主要进度指标和施工进度计划,关键线路及相应图表等。

(十一)成本控制措施

搞好限额发料等措施,向非关键线路要资源,向关键线路要成本,合理增加收入,严格控制费用支出等一系列有效控制成本措施。

(十二)职业健康措施

按照《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针对工程实际存在的有害因素编制职业健康管理方案、预案和措施等。

(十三)环境保护措施

水土保持、节约用地等措施,包括其管理方案、预案、措施等。

(十四)文明施工措施

文物保护、文明施工措施,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展现企业的施工的整体风貌,体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十五)特殊季节施工措施

包括夏季、雨季、冬季施工措施,凡可能涉及到的施工事项,都要预先制定并严格执行。

(十六)路基桥梁沉降控制及观测措施

路基、桥梁工程凡涉及变形和沉降的都要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特别是注意组织措施的采用,真正发挥观测的保障作用。

(十七)其它

附其它需要补充的内容及附表,具体内容略。另外,需要完善的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需特别索引、指明,以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完整性。

五、作用与地位

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中非常重要,是整个项目实施的整体规划,是事故发展的“因”,因此在我们的管理中要高度重视。同时,还要在施工中进行动态管理,但对其中的内容作实质性变更需要按照原来批准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建设目标的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管理学原理―西南交通大学―范莉莉主编.

[2]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2009年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