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3 07:02: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白杨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白杨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白杨”新讲;以生为本;对话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0030-02

新课程标准实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在新课标研讨会上,我执教了《白杨》一课。老课新讲,立足新的课程标准,将自己对教材和对学生的思考融人教学中,努力用情感施教,让学生享受生命的教育,课堂教学追求“以情感创造美,与学生共相融”的境界。

一、深入文本,创新设计,让教材“活”起来

语文是一种文化。文化,以文化之。我认为,学生的学习理解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的,教学过程中的环节设计和拓展、提升都应该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所以,要想让学生学好,老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文本,吃透教材。

深入地钻研教材。一般我们上课,教师的教案编排得环节紧凑,教师上课严格地按照教案设计的步骤,根本不考虑学生的需要,使课堂教学变得沉闷、程式化,教学过程成为“演”教案剧的过程。我觉得学生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必须要让与学生对话的文本教材“活”起来。因此,备课时,既要尊重教材,准确把握作者、编者意图,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课程的要求及学情,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地重组、拓展、延伸,使教材与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特点,赋予教参、教材等物化的东西有流动感,对静态的文本予以个性化的解读,力求超越文本,使教材活起来。

执教《白杨》一课时,对着教材反复翻看了数遍,合上书在脑海中寻找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株株高大挺拔的白杨。我不禁想,课文中一直在写白杨是高大挺拔的,可为什么要说它“秀”呢?秀在哪儿呢?我查找到了作者袁鹰当时写作的背景才发现,作者对白杨的赞美不只于其形,还有其神。我又读文本,才发现前半部分着意在写白杨的形之美,重点部分的描写正是其精髓所在。在教学描写白杨这一部分时,我以“你从课文中看到了怎样的白杨”为话题,和学生展开交流一,话题比较开放,让学生思维和表达都有宽泛的空间。由白杨树外形的高大挺拔到最后理解白杨树精神的高大挺拔,学生思想有了质的飞跃。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我觉得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考虑到学情的需要,融入老师对文本的思考和加温,只有深入地钻研教材,充实、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在教学程序上,我认为“钻入教材”是基础,“跳出教材”是拓展与深化,前者重认同与理解,后者重“反刍”与应用。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策源地。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往的语文学习,大多数教师只守着一本教材教学。然而,语文学习更重要的在于高品位的阅读和积累,应有意识地扩展阅读内容,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看做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积极审视和批判教材,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

在教学中应努力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篇章的积累量。我带班的过程中,积累内容纵深递进发展,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成语、寓言、格言、警句、古诗文……我将学生学习的视野从课文引发开去,从文学的视野走向人文的视野,走向文化的视野,把读书作为学生重要的语文学习过程。

深入地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活”起来。

二、以生为本,对话课堂。让学生“活”起来

(一)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由于孩子的个性中有“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迫切需要得到承认和赏识,希望充分地展现自己。教师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去倾听不同的声音,敏锐地把握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的学情,才能及时转化为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

(二)以生为本,创设充满情感的生命课堂

语文是一门充满灵动的课程,是生命的教育。是教条的说教,还是情感的教育,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心上课,用心对待学生,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教师应努力在课堂上用最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和影响学生。

给学生一个学语文的情景。让学生从上课伊始就浸润在语文的味道中:《让世界充满爱》里,那与母亲互动的真挚情感;《桥》中,那蕴含着浓浓情意的读课题;《别董大》开篇便在悠扬的古筝中缓缓拉开一节课的序幕;《白杨》中,用心感受“小白杨”诗一样的味道,婉转悠扬的音乐中,学生的心从上课起便交给了你,交给了语文。

《白杨》这一课,是借白杨来赞美边疆建设者,我觉得,学生如果深刻地理解了白杨树生长的不易,体会到白杨的顽强,自然就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了。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理解白杨的品格上,通过对文字的感受,深入文字,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在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上,主要通过两种手段:

其一,情到愤悱时,用教师的引读碰撞学生的情感。这一课离学生生活比较远,要想学生与文本有共鸣,情景烘托必不可少。在学生理解到一定程度基础上,我通过有层次的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读出白杨树的高大挺秀,读出风雨雷电交加中白杨苦苦支撑的顽强,读出茫茫戈壁中白杨用生命书写着伟大。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旨在理解课文,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只有有情感的课堂才是和学生交流对话的课堂,如果老师都不能进入文本中,进入课堂中,进入学生心中,那学生又怎能学进去,怎能师生共融呢!

其二,文到精彩处,让学生的想象开启文本的大门。(1)用想象勾勒画面,让文字与画面联系起来:“茫茫的大戈壁,浑黄一体”是什么样子?如果只看文字,学生的思维就停留在这个层面,我抓住“茫茫”和“浑黄一体”让学生想象——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这样戈壁的荒芜就浮现在学生眼前了。这种方法在很多古诗中都已运用到了。比如在执教《别董大》一课时,通过情景创设、音乐渲染,烘托出离别的愁情,让学生想象“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燕雪纷纷”的凄凉景象,在想象中完整了画面,丰富了学生情感。(2)用想象丰富内容,让内容催化词语的理解:学习“白杨从来就这么直”时,学生抓住“从来”一词,我就引导学生想“从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是从幼苗长成为参天大树,也可以是从遥远的从前到不可预知的将来,时间在变,空间在变,但白杨的笔直却始终不变。再比如抓住“哪儿”,让学生想象白杨还可能在哪些地方生根发芽?一个“哪儿”,让学生体会到白杨适应性之强。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也让白杨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一步步高大起来。(3)用想象促进思考,让学生走向思想的高处:想象不仅是丰富文本的画面,它更应该促进学生进行思考,比如让学生透过文中的三个知道去想可能有哪些不知道,再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入。

第2篇

关键词:三维目标跨越式互相渗透学什么桥梁

年初,我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语文跨越式骨干教师培训”。丰富的培训内容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觉得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尤其是在小组进行协同备课、说课活动中,有几个小组在教学设计上,把教学目标分列为“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令人颇感意外。这几个目标是水融不可分割的,何以分别单列?本人曾在所在小组提出疑问,未获认同。

事后,我带着这疑问进一步研读2011版新课标,且重温了余文森教授《有效教学十讲》中“三维目标”一章,更加坚定了我的疑问。2011版新课标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肯定了三维目标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机械地把教学目标分成三部分与课标要求背离,也与教学实践活动严重不符。

那么,在教学设计中,老师们把三维目标分开单列的情况又是怎么考虑的呢?突出教学三维目标的重要性才这样分开列出?还是对三维目标的理解有偏差?我认为,有必要重新解读“三维目标”。

一、三维目标各自的侧重点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

“知识与能力”关注“学什么”的问题,属教学目标的核心,是教学效果的主要显性因素,是可以快速检测的,它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通过它们得以体现的。作为一个维度的目标,有它独立的要求,但它又是其它两维目标达成的载体,即知识和能力是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实现的依托。

“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怎么学”的问题,是学习的重点之一,它是隐性的,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极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的桥梁,是知识技能获取的途径。它的核心点,通过不断优化的教学过程及方法,“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过程来获取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技能和谐发展。”

二、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维目标是科学的发展观、和谐的发展观,至少可以理解为科学观、发展观在教学上的体现。”这一观点强调三维就像一个人要有肌肉骨骼还要有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以及思想和精神,它是一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这次活动中有个组把《白杨》一课的教学目标列为:

(一)知识与能力

1、会写6个生字,认读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清晰、插嘴、分辨、抚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3、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体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学习感受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精神。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目标(一)固然属于“知识或能力”范畴,但掌握这些知识或能力,也必然有个过程和方法问题,而且也不可能脱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二)的三个内容,既是“过程与方法”,也是“知识和能力”的范畴。同时“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过程,也自然会达成目标(三)感受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精神,进而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由此可见,这三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

三、实际教学目标的制定

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首先必须深刻认识三维目标的内在联系,使其恰当地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不是把它割裂开来,分成三个部分逐一罗列,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绝不是掌握了一个什么知识或经历一个什么过程,就立竿见影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高尚价值观念。它是一种潜在的塑造,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滋养,岂可照单列出再逐一即刻实现?倘真如此,只能是刻舟求剑、拔苗助长,又回到了强行灌输的老路。这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新课标强调教学的三维目标,但不是每一堂课都要落实三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长期、隐性的目标,语文教育要靠熏陶,不可能在每一节课内全部落实三维。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相对集中,不可能完成太多。”因此,三维目标教学不是一种机械的形式,更不是必须的程序,而关键在于教师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意识,即在一切教学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独立人格,不仅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要引导他们通过一定的学习过程,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同时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而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教学,都不可能实现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3篇

我们制定目标时应遵循统一与目标分层相结合、教师自制目标与师生共同制定目标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既有基本目标,又有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发展目标和超纲目标,更为一部分学生降低目标,使其目标分层达标。如笔者执教《白杨礼赞》时,制定的目标是:(1) 通读全文,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理解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3)理解富有感情和含义深刻的语言。(4)能运用象征手法,自选内容写一段话。从课后题目、教材内容、大纲要求来看目标(1)、(2)是达纲目标,是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而制定的目标(3)(4)就是提高目标,是部分学生能达到的。以上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了各层学生的实际,体现了目标目标分层的特点。

二、进行教学活动要体现层次性要求

(一)布置预习要目标分层

以下三种预习方式可以作为教师对预习内容进行目标分层的参考:①“基础型”:能正确读准字音正确读通课文,边读边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查字典。②“操作型”:能按照预习提示、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带着问题学,读中有思,能用自找、自读、自练的方法预习。③“智能型”:能在读中提出问题,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这三种预习法,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民主、自由、宽松、探究的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已的潜能。

(二)预习检查要目标分层

检查时可结合课前布置的预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检查:“基础型”题可提问中下生,因为读准生字的字音是单一要求,中下层面的学生过关就即是全体学生都过关了。如果不过关,就要做补救工作,否则给日后带来更多遗漏问题;“操作型”题则提问中等以上的同学,以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智能型”题则提问优等生,从而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

(三)认定目标要目标分层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是动态的、可变的这一规律,采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不断上进。因此在认定目标时 ,可认定达纲目标和提高目标,让学生有方向,在他们的心里,除了完成达纲目标以外,争取完成提高目标。总之,要设法让全班几个层次的学生都进入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

(四)教学过程要目标分层。

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决定目标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千方百计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特点,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实施目标分层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落实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1、设计问题要目标分层

设问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实行设问目标分层,就能在群体教学中渗透个别化的教学因素,尽可能为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为全体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所谓设问目标分层,就是在教学设计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既要照顾差生的接受能力,注意学生起点,设计一些层次较低的问题,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一些层次较高的问题。这样,就能把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协调起来,就能形成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智能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的局面。如教学 《小橘灯》时可设计这样的思考题:1、通读全文,复述故事;2、小姑娘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3、小橘灯的象征意义是什么?4、你从小姑娘身上学到了哪些东西?显而易见,这四个问题的难度是依次提高的,是针对各层次的学生而设计的。

2、课堂提问要目标分层

问题的设计既然已经分了层,老师在提问时就要注意目标分层实施,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上受到触及,都动起来,做学习的主人。如上面设计1题就是提问A层学生。2题提问B层学生。3、4题提问C层学生。这样做,就可以解决差生吃得消,优生吃得饱的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得更有信心。

3、思考时间要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当前,尤其要花力气提高中下生。在上课时,由于设问目标分层和提问目标分层,中下生就可以用别人思考两个题的时间去思考一个题,甚至三道题,就可以向高层面靠近。这样就可在达到低层面目标后做好“培优”的准备,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各个层面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4、课堂检测要目标分层

布鲁纳认为:“教育目标既要追求优异成绩,也要培养参差不齐的才能,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为此,要探求的是计划一套向优秀学生挑战的材料,而又不破坏那些不很幸运的学生的信心和学习意志”。鉴于这个指导思想和达标反馈的原则,教师要采用“多途径的反馈,及时补救”的教学策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检测题目。

5、课后作业要目标分层。

以往的教学,布置作业“一刀切”,教师出的题往往后进生“吃不消”,优等生“吃不饱”,这使学生处于很被动的地位。教师只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要求的练习,就能使学生在作业的天地中享有充分的自由。

三、评价学生也要体现层次性要求

1、把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终了环节,往往是安排在教学过程以后的。但布卢姆他不主张这样做,他把教学评价引入教学过程,提出了形成性的评价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评价观的根本改革。他认为:“教育必须日益关心所有儿童与青年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将是寻找能使每个学生达到最高水平的学习条件。”教学评价观的改革就是其中一个,要改革评价观,老师就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一刀切,或一定要把评价放在教学过程的后面,而是运用成功的理论,对多个层面的学生及时进行客观评价,把评价贯穿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第4篇

那么,造成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1、学科性质理解不深,把握不准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着眼于它的形式,人文性则侧重于它的内容,因此二者不可分割。教师在把握这一学科性质时,概念模糊,出现了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的错误。

2、三维目标落实不到位

三维目标中过程和方法目标要求教师通过关注学习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等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存在学段语言要求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3、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教学方法应本着简明实用的原则,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有的教师为了使用多媒体,过多地使用了图片和文字资料。

4、忽视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课改实施多年仍把学生放置于接受的位置,总是力图把学生讲明白,符合心中的标准答案;对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知识不明;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学会的知识,教师还是反复提问。

二、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正确理解教材

教师正确地解读教材,是上好阅读课的首要及必要条件。⑴要从教材、学情、教法三个角度研读文本。既要把握语言特点,又要摸准人文内涵;既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已知,又要晓悉学生的困惑与障碍;既要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又要有教师明明白白的讲解。在正确地解读文本后确定教学的内容、目标、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⑵解读文本时应深挖文章内涵。看过教材稍加思索即讲将起来,自然也就不能引导学生深入读书。⑶正确把握文本的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时予以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如《白杨》一课,作者借赞颂白杨,赞美了边疆建设者们为了改变祖国边疆的落后面貌而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自己又奉献子孙的可贵精神。但有的同学提出:这种牺牲代价太大,是可以避免的。对此,教师应及时纠正并给予正确的价值观的教育。

2、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1)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要确定好三维教学目标。设定目标不仅要考虑学段目标,也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2)教学过程要清楚,不能随机。从字词句到文章内容结构的把握,再到学习语言、感悟中心、体会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写法,要带领学生在文中走一个来回。

(3)教学方法要简便得当,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高效的方法。如《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体会青年忘我的品质是重点,其中对“他已经和游鱼融为一体了”这一重点句的理解,一位教师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融为一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会和游鱼融为一体?怎样读好这句话?围观的人会说什么?而另一位教师则采用了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看到青年画技高超,人们不禁赞叹起来,老人说……(教师手指一位学生);妇女说……(教师手指另一位学生);红领巾说……(教师再指一位学生);然后面向大家问:那位青年怎么样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认真作画,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教师相机指导:这就是“融为一体”。此时青年为什么会如此学生已经了然于胸了。

3、加强学习方法的引领

首先,激发口语表达兴趣,让学生产生说话的动机和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已经可以从别人的动作、姿态、声调了解对方说话的内容,有自我表达的欲望,传达出生理上的需求,如饿了、渴了、想上厕所。希望这些基本要求会获得满足,渐渐地也会说出心理的需要,如不明白的事想问清楚、希望老师提问自己、需要同学帮助自己等,当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渐强时,也会说出自己对事情的看法,阅读课文时会说出自己对课文中人物的好恶,然后经由教师和同学的反应来肯定或修正自己的认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什么地方有什么”、“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来进行说话,根据小学生争胜好强的特点,采用“比一比,看谁说得好,就给谁戴红花”的方法,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让学生扮课文中的角色表演,鼓励站在台前当众表演,习惯成自然后便逐步提高要求,人人都讲,训练面由窄到宽,中下生讲得不够准确、流畅时,教师或学生可以马上更正、补充和鼓励,大家都能得到提高。让学生积极参与辩论,引导学生围绕课文提示的是非问题,充分说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一个接一个热烈发言,很多学生都想用自己的意见说服对方。口语表达情景中,语意清晰,获得别人的称赞,因而增强自信,气氛活跃,兴趣盎然,个个争着讲话,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得到提高。

其次,创新口语表达训练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模仿说话,从低年级抓起,可以设计一组意思基本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句子,教师先说,再让学生仿说。可以引导学生仿电视中的某个人说话,要求做到干净利落,富有表情,特别引导学生仿正面人物说话。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要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习得方法,从而爱学会学。教学生学会学习始终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教给学生品词析句的方法,让学生读出好味道来;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表达的技巧,使学生从读中学写。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是为了不教”,力求使学生的知识迁移为能力。我们提倡“一课一得”,这个“得”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更是能力的提升。而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是在学生学习语言中训练获得;另一方面来自教师在课上的引导和点拨,由学习方法转化而成。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对已知形成规律,对学生的未知和一知半解要讲练结合。

4、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第5篇

参考文献的写作是为读者提供同一学术研究的相关资料,更方便读者进行相关查询,从而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和科学进步的重要作用,以下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秘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秘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1]鸥,朱晓民.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及特征[J].语文建设.2006(09)

[2]刘伯奎.语文学科结构的板块缺失[J].语文教学通讯.2006(12)

[3]菅舒涵,李海霞.口语交际教学的历时梳理[J].当代教育论坛.2006(06)

[4]杜红梅,李长中.中美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的个案比较[J].语文建设.2006(03)

[5]王荣生.口语交际的课程意识[J].语文教学通讯.2005(26)

[6]李明洁.口语交际课程要教什么?[J].语文教学通讯.2005(26)

[7]张淼.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选文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8]许文莹.试论中学语文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D].首都师范大学2011

[9]杨自路.语文特级教师用写作支持教改和教研经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10]肖永花.初中学生作文心态及教学实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11]梁新民.幼儿师范生文言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12]王海梅.地方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13]王华.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策略构想[J].语文建设.2005(09)

[14]李明洁.进入教学的口语交际及其特点[J].语文建设.2005(08)

[15]朱圣元.以操练为策略的《普通话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16]周靖杰.中职文秘专业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17]陈慧娟.中职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

[18]李虓.浅谈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讲、练、评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07

[19]朱海蓉.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

[20]刘伯奎.让中学生的口才都雄辩起来--关于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5(06)

秘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1]袁薇.文秘英语课程设计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6(09)

[2]张玉美,赵萌.英语导课艺术及其应用性研究--以《文秘英语》课程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6)

[3]孙敏.任务型教学在职业中专文秘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文学教育(中).2010(05)

[4]陈郁.高职《商务文秘英语》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1(09)

[5]许亮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涉外文秘英语学习[J].南平师专学报.2007(03)

[6]罗云.任务型语言教学(TBLT)在《文秘英语》课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

[7]倪玥.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文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12)

[8]文军.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领域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9]张妍.以岗位任务为目标的文秘英语课程项目改革[J].才智.2011(12)

[10]马丽华,刘景.工作过程导向的《文秘英语》课程校企合作教学探索[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4)

[11]胡信华.论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文秘英语课程建设--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为例[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02)

[12]胡惠芳.用Authorware设计开发高职高专“文秘英语”课程教学课件[J].科技资讯.2010(12)

[13]刘强.WPS理论在高职文秘英语课程中的应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03)

[14]宋曦.建构主义学习设计中教师角色思考--以《文秘英语》教学为例[J].民族论坛.2009(11)

[15]张冬水,张锦春.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文秘英语教师角色思考[J].海外英语.2011(04)

[16]师莹.以“任务”为中心的文秘英语教学设计[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17]卢丽虹.高职国家精品课程《企业文秘英语》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18]李存晰,黄冬娇.任务型教学法在文秘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

[19]文军.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领域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20]李红.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01)

秘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1]陈燕青.中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2]彭素强.开放式英语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冯爽.国际商务文秘英语能力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4]覃文汇.基于网络的广西专业英语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

[5]邹滢.中国初中英语词块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6]王海英.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及英语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

[7]易浩萱.职业学校饭店英语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8]李滢.职业能力取向下的高职文秘专业课程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9]周莉华.高职高专任务型英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10]王梦禹.从中小型企业文秘人员需求试论教育机构秘书人才培养[D].暨南大学2013

[11]叶娜.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12]白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13]缪秋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究[D].苏州大学2011

[14]谢筠.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特色英语教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

[15]范洁.基于高教自考课堂的互动英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16]张晖.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第6篇

审美情感不同于一般的情感,它是由美的形象、美的艺术所引起的脱离低级趣味的真情,具有丰富的内涵。审美情感具有丰富性、强烈性、纯净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它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人格。

新的教学大纲规定:“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它强调语文教育应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语文教学中,教师以教材为依托,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健全学生人格。语文教学,应充分重视学生本身学习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点,发掘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美学因素,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并感悟其中的美。要营造审美的情感氛围,应该备好教材、备好学生,注重课堂教学的设置和调控,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等。

一、从教材中挖掘,抓住丰富的作品蕴含是创设审美情感氛围的基础

中学语文教材选材丰富,其中有大量优秀的名家名作,文章从体裁样式到语言风格到文章所包含的思想主旨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情感性、形象性,有着丰富的美,这些都为营造课堂氛围创造了条件,结合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去感悟其中的文学美、社会美、自然美、人情美、生活美等等。

第一,根据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把握文本显示的不同的美,教给学生一定的美学知识,让学生自己有基本的审美判断。例如,在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中,教会学生欣赏作品赋予白杨树的阳刚之美,热情歌颂的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如白杨树一般的英勇、刚强、坚毅的崇高品质;在鲁迅小说《孔乙己》中,对孔乙己丑陋的艺术形象的审视,触及人情的淡漠,人心的麻木无情,了解孔乙己这一角色具有的深刻的悲剧意识,是化丑为美;在冯骥才的《珍珠鸟》中,除了珍珠鸟的可爱,还有着人与动物之间的互相依赖,这里,人本身自然的归属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韵,是自然之美和谐之美;朱自清的《梅雨潭》和《春》中声音、线条的组合以及听感触觉的调动,让自己在学习时有着对景物鲜活的印象,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因此一定美学知识的把握,对学生在文学作品中自主去把握美的因素,学会对真善美、假丑恶的初步识别,对课堂教学的开展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第二,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载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事件的发展都是以文字的形式间接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精炼、优美,本身就给人以美感。文学语言具有美感性、褒贬性和表情达意性。(周红兴《简明文学词典》作家出版社主编:26页)运用语言的美感性,可以营造审美情感氛围。作品中文句的参差错落、平仄韵律、重叠反复即文字美感性的体现,教师引领学生感受文学之美。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叠词的运用,有极强的音乐性和表现力――“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脉脉”的流水、“密密”的挨着的荷叶、“一粒粒”珍珠似的荷花花苞以及“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错落连绵的树的景致;运用语言的表情达意性,营造审美情感氛围,如《再别康桥》中前后诗句的反复,诗歌语言的凝炼和音乐美给人以清新之感,充分表现作者淡淡的离愁和依依不舍的情怀。

第三,不同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建立了不同的审美构架,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建立了审美主体对美的完整的认识和学习。学生对小说中典型人物、典型细节、典型环境和事件刻画的学习,可以了解作家观察的独特审美视角,有着强烈的感染力。文学作品的结构要求完整和谐,组织安排得当,是美学中形式美的体现。

中国文学传统中意境这一表现手法更是文学艺术美的结晶,在教学中值得充分挖掘和利用。营造审美情感的课堂氛围,离不了文学作品本身创设的意境,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物象与情感的完美融合中,在“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里打开想象的闸门,将情感恣肆于作品中进行多种审美体验。可以有“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空旷悲凉;可以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怦然心动;还可以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廖廓孤寂。在意境本身丰富的物象情感中,教师要把握好意境的作用,在课堂氛围中让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情感产生共鸣,以陶冶性情,感化心灵。

二、注重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审美特点,注重教学审美情感交流

审美情感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教学讲授和交流中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在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上,积极调动其已有认知水平,走进课堂情感氛围。中学生活力丰沛、活泼好动,审美心理出现拓展性变化,在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一,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确立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兴趣,调动情感。学生的情感态度是进入教学氛围的关键,只有当学生用审美的心境和审美的态度对待审美对象的时候,真正的审美教育活动才得以开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去,调动他们的注意力,以作品情感作为他们课堂的审美情感,在作品中发现美感受美,排除不利于课堂学习的情绪,使干扰课堂内容的其他情绪得到转移,融入课堂情境之中。这里强调只有学生真正体验了审美情感才能起到审美教育的作用。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丰富的审美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体验、感受和领悟。如在课的导入部分,以疑激趣,以情激趣,把学生从散漫的状态集中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例如,让学生“吟诵郭沫若的《凤凰涅磐》,似乎感到那滚烫的诗句在燃烧;聆听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时,似乎感觉到一股愤怒的岩浆在奔涌;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似乎触摸到那朴实的语言所饱含的炽热感情”。(时金芳:《语文教学设计》第5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二,美是具有直觉感受力的特征。在教学氛围里,要注重学生对审美形象的感知,加强审美形象的直觉感受力。直觉感受力是美学感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不经过理性思维的,与心灵直接发生感应的一种体验。例如,杜牧《江南春》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莺啼、绿树红花、依山的城郭、飘飞的酒旗、空朦的烟雨、鲜丽明媚富有生机的江南春景,学生在把握诗句的形象的同时,运用直觉感受进行再造想象并体会后两句文字蕴含的一种悠远的历史感,引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思考。所以,凭借大量的审美实践,使学生的直觉感受力和直觉思维能力能得到发展。

第三,利用美学知识进行教学,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审美情感的交流和对课堂氛围的调控。教师的语言体态要根据教学情境和整个审美情感氛围吻合,根据作为审美对象的作品内容,确定情感基调和语言表达,自然和谐地将整个课堂与学生的审美情感相融合,将审美情感的交流达到一个高度,使课堂的情感互动气氛得到活跃,使作品与学生情感碰撞出火花,以达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完全统一。一位语文教师在讲解契诃夫的《变色龙》正文时,教师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很大的坐标系,当时同学们纳闷:这是什么意思?原来教师将课文中主人公的喜怒当做纵坐标,将时间作为横坐标,在坐标轴上画起抛物线,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在高低起伏的抛物线的最高点和最低落点各画上一个圆圆的脑袋,并添上简单生动的表情,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一同画起来,在几年之后,学生仍然记得小说的情节。课堂上师生围绕作品主题的情感的交流和互动,推动教学的开展,给了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美的感受,在和谐积极的情感氛围中,引发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性思考的热情。

当然,在教学中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个人修养、广博的学识、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积累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氛围和对教学的调控。

三、注重教学环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创设审美情感的氛围

在教学中尝试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审美情境。美学的形态有多种多样,有声、光、色、线条等等,利用文字给我们的空间,将现代化设备的运用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审美情感主动与审美客体交流,从而进入教学氛围,达到审美教育目的。

第一,利用音乐在朗读环节创设氛围。人的视觉和听觉对美的感知是最直接的,在中学教材中有很多作品可以利用音乐调动审美情感,朗读的方式有朗读、默读和诵读。在这个环节,选择与作品情感恰当的音乐,如在古典诗词部分可选用古筝、二胡、琵琶等来作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就可用《渔歌唱晚》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默读,体验诗的意境。结合语言本身的美,营造课堂氛围,可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第二,运用影像。人的视听觉辅之以其他感觉,能让学生的美感更强烈。如在《苏轼赤壁怀古》一文的教学末尾,运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开篇歌曲和图景作为结束,会给学生强烈的情感震憾和感染,与前边的教学互相呼应,让学生体验到时光易逝,应在青春时珍惜光阴,干一番事业的豪情,他们便得到了比诗文本身更高一个层次的思想认识。

在美的情感氛围中,学生的体验是真实的,学生的身心是愉悦的,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接受并创造美,通过对艺术的直觉体验和情感交流,促进学生感性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最终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协调和融合。

靠道德说教和生硬灌输甚至强迫接受,是难以培养出健全而正常的人才。以情激情,以爱发现爱,以心理解心,在情感的滋养中,启迪学生对于人性、人生、社会的认识,通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师生间的真诚交流和探讨,在艺术的科学的指引下,才能激励青少年感悟生活的真谛,帮助青少年自我审视,发现和了解自我情感和内心意识,促进心灵境界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第7篇

一、课堂导入——情趣连连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将新鲜的"生活"内容引入课堂,令学生耳目一新,出乎意料,能溅起课堂涟涟的"情趣"火花。如果把教学比作一曲乐章,我们追求"起调"的扣人心弦:介绍一个故事,欣赏一幅插图,开展一次回忆……好的导入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在课始就掀起一个小。我上班队课"神七问天"一课时,一开始便创设了一个遨游太空的情境。上课伊始,我故作神秘地问:"小朋友们,你们想坐神舟七号到太空玩玩吗?"得到积极的响应后,我模仿空中乘务员的语气说:"那么,让我们乘上神舟七号,上太空去玩吧!请小乘客们系好自己的安全带。咱们出发了!"下面的班队活动,就以太空游为内容展开。到后来,我更是带上头饰,扮演嫦娥姐姐,让学生带我到祖国家乡去看看,学生纷纷被新颖的形式、有趣的氛围所吸引。有一个孩子甚至拿出猪八戒的头饰,想邀请我乘神舟七号同游太空呢?整个课堂童趣盎然,富有情趣的气氛使儿童入境始觉亲,入境方使儿童真情动,记忆深。

二、教材处理——情趣浓浓

《江南》是一首古诗,由于时代跨度较大,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南"一句时,我先让学生读读这句话,然后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启发其思维:你们平时在一起都说些什么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嚷开了:跳皮筋,踢毽子,丢沙包,捉迷藏……趁着他们情趣最高涨的时候,我拿出用花盆、卡纸做好的莲叶和小鱼的头饰,说:"小鱼也和你们一样,在水里和莲叶玩着捉迷藏呢!谁来当小鱼和莲叶玩捉迷藏呢?"由于有了生活的经验,孩子们的表演特别逼真,还玩得不亦乐乎呢?

在上《小露珠》一课时,教师以"小动物对小露珠的赞美和植物在小露珠的装点下发生的变化,来感受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为主线设计重点部分的教学。爱表现是孩子们的天性。课文把很多植物和动物当作人来表现,描写贴切而生动,非常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孩子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说出了许多童趣横生的话,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特别是后来进行角色转换时:假如你就是向日葵,白杨树,你就是喇叭花,你就是……,你会怎么对小露珠说呢?孩子们有的说:"小露珠,我会想你的!"有的说:"小露珠,让我的眼泪和你做伴吧!"……多么稚嫩的语言,多么可贵的童心!学生的这些话语,不正反映出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吗?开放的课堂给他们带来开放的思维,灵感的碰撞让他们拥有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也唤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了情趣。

良好的课堂气氛,基本标准就是和教学内容相协调,和儿童的情感认识相一致。教学中学生动情,教师要先进入课文,进行富有情感的教学。要让课堂充满情趣,首先教师自己也应是情趣的培育者,呵护者。教师不是机器人。不是演员却胜似演员。忽视儿童的情感需要,冷漠的教学是课堂教学低效的直接原因,必然导致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的双重失败。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进入角色,以准确的情感,采用各种手段激情入境。丰富的想象,绝妙的构思,精彩的表达、既洋溢激情又充满童趣。课堂上掌声、笑声不断。

三、教学收尾——情趣无穷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教学环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交互式活动。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认知心理是一个动态、主体的流程。忽视学生的心理规律,忽视学生的情感个性,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的,也是不符合现代教学规律的。作为教师,除了需要在教学目标、内容、结构、教法诸方面下功夫外,还必须重视创设情趣浓烈的课堂气氛,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这样才能产生课堂吸引力,也为课的学习储蓄了驱动力。

课堂教学好比是演一出戏,而一出戏的往往是它的尾声。

案例:《九色鹿》结尾部分实录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言?或者想对九色鹿说什么?

生:我们做人要正直,守信用。

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生:我想放声将九色鹿歌唱。

师:你想放声唱哪一首歌?

生:我想唱《感恩的心》,我感觉我们都应有一颗感恩的心。

全班不由自主地齐唱《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

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一个追求"情趣"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来就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新意不断的教材处理,创意连连的课堂导入,回味无穷的教学收尾,变动不拘的教学方法,永葆风趣的教学语言,永具亲和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处处充满情趣。

总之,情趣教学使我尝到了甜头,体验到了成功,但也提出了更多的思考。其实。用辩证的观点来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利与弊,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也都有其长处与短处,但只要我们精心设计,灵活运用,这些含苞欲放的蓓蕾定能绽出迷人的风采。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只要我们将小学生还原为"自由生长的生命"的人,只要我们重视陶冶学生的情趣和情操,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充满情趣,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新课程实验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第8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语文阅读教学非常重视“多元解读文本”。这对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助于学生打开多元阅读视野。从多元解读的内涵着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多元解读的感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多元解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笔者发现阅读教学还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些课堂教学多元解读出现一些误区。比如,强调多元解读最后变成了课堂走秀;课堂上教师过分解读,忽视了学生的存在;不注重文本自身的价值,随意解读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文本多元解读的感悟。

一、多元解读的内涵

对多元解读,许多教师理解为“将文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得出不同的内涵。”这种理解显然是片面的。多元解读是一种差异性阅读。每个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知识经验等差异,造成了其在阅读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阅读结果也多种多样。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阅读心理、阅读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才能彰显出学生阅读的个性,进而解读出文本的内涵。多元解读应该是一种自主性的阅读。它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有目的地选择一定的文本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编者、作者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情感和心灵的对话。所以,多元解读应该是以文本为载体,以学生为阅读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个性,形成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激活自己的思维,加以丰富的想象,实现对文本的再创造。

二、多元解读的三个感悟

(一)具有学情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多元解读之前要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教师要明晓哪些学习内容是学生已经知晓的,哪些学习内容需要教师逐步引导,这是开展多元解读的前提。比如,笔者执教《囚绿记》一文时,对班级42名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了一个统计。呈现如下:30名学生梳理出文章的大意。38名学生摘录出文章中写“常春藤”的具体语句,并且写出了具体的特点。20名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是“对常春藤不屈精神的赞美之情”。5名学生总结出文章是“借常春藤的刻画来表现生活在日寇铁蹄下,向往自由、不屈不饶同胞的赞美之情。”根据这份学情统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合理的多元的解读目标。课堂教学中,教师了解到学生对本文象征的写作手法比较陌生,但学生熟悉《白杨礼赞》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同时学生对文本中称呼变化、叙述视角变化的作用理解不透。对此教师不宜直接讲叙事视角,可结合学生的学情,联系具体文本进行具体分析。师:“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生1:绿影、绿色、绿友、绿囚、囚人。师:这些称呼在文中具体的意思是什么?生2:绿影是那常春藤阳光透过层层的枝叶,在房间里形成的美丽的影子。生3:绿友是指跟“我”一起被幽禁起来与我共患难的常春藤。生4:囚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是和亲密无间的那株常春藤。师:通过学生们的解读,我们发现作者写的不仅仅是常春藤,而是作者的朋友,一个与自己共患难、共生死的朋友。读到最后,作者直接说“囚人”,把常春藤当作一名被囚禁的同胞。人称的转变,写出了作者情感的逐层加深。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并没有详细地对叙述视角进行概念性的讲解,而是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将抽象的概念化作一个个问题进行逐层的分析,从而让学生感知何为叙述视角转化。教师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学生的阅读能力范围之内解读了文本。

(二)具有一定的文体意识多元解读不是随意解读,它应该有一定的边界。不同的文本所采取的多元阅读方法应该是不一样的。在授课前,教师要明确所教文本的体裁类型。比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教师应从文本的语言入手,不同的学生会挑选出不同的语句,从不同的方面对语言进行品味和鉴赏,使学生体会朱自清笔下春天的生机勃勃,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又如,学习《桃花源记》,教师可从文言文的文体特点出发,在解决文本的句读之后,让学生学会从写作的背景出发,分析陶渊明的写作意图,从而体会文章的现实意义。再如,古诗词教学,教师可立足文本,让学生借助诗词的意象进行意境的构建,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以肖培东老师执教的《皇帝的新装》为例,谈谈多元解读要具有问题意识。师:曹文轩曾说:“如果你想变成一个富有情趣而且生活有质量的人,那就去读读安徒生。”说一说你对安徒生的了解。生纷纷解说。师:安徒生是童话大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皇帝的新装》。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童话归纳童话具有的特点。师:借助一定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写故事,这是童话所具有的核心特点。下面请同学们找一找文章是如何围绕这两个特点展开写故事的?生1:文章的第一段可以看出皇帝穿的衣服真的很夸张。师:运用夸张的口气读出来。生朗读。生2:文章中写到那个骗子也很生动形象。其织布的样子很是夸张。通过上面的教学设计可以发现,教师抓住了童话的文体特点,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激活了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维一下子打开了。学生通过绘声绘色地朗读走进了童话的世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紧扣童话语言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童话,让学生在语言的品味中体会童话的“语文味”。

(三)具有取舍意识多元解读不是解读得越多越好,应围绕教学的核心目标去设置一定的问题进行多元解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应围绕核心目标展开。在课堂上会发现有的学生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是为了多元而多元。比如,学习《背影》一文,通过品味父亲越过月台为“我”买橘子那一段描写,读出了父亲的艰辛以及作者家境的贫寒,进而推测出作者生活在一个物质资源匮乏的时代。这样的解读看起来学生是动了脑筋,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其实这种思考已经脱离了文本本身的核心目标,所以教师必须把握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要紧紧扣住文本的核心目标展开。紧扣教学目标,进行文本解读的取舍。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喜欢对文本深入解读从细微处着手,在解读的过程中追大求全。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在文本多元解读之前,教师首先要设立核心目标,然后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多元解读。比如,执教《孔乙己》一文,笔者把学习的核心目标定为“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设置了以下几个教学片段:感知文本,初读文章读出“孔乙己是一个读书人”;研读文本,读出“孔乙己是一个边缘人”;细读文本,读出“孔乙己是一个多余的人”;走进文本,读出“孔乙己是一个苦命的人”。这些环节紧扣人物形象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人物形象特征,学生也读出了不一样的孔乙己。综上所述,多元解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如何实现多元解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必不可少。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文本的文体特点,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有效而深入地对文本进行解读。

第9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学生兴趣;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121-02

美国课程专家斯瓦布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探究式学习”,主张教师通过探究活动组织教学,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展开学习。笔者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多层面的学习活动,是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一、探究性学习的操作程序

第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第二步: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制定学生学习的前置性作业。前置性要求:根本、开放。所谓根本,一方面是指前置性作业的设置要立足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另一方面则是指以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所谓开放,是指前置性作业内容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立足本节课内容,在一定的框架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这就是英语课所提倡的“开放流”,为学生提供读和说的机会。

第三步:导入新课或对上节课知识的回顾。

第四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小组内合作、交流、探究自己课前所做的前置性作业。要求:学生主动投入,兴趣浓厚,参与面广;讨论激烈、深入;教师积极巡视、启发、指导。

第五步:小组课堂展示学习成果。要求:展示内容突出重点,有针对性、有代表性;学生展示语言规范,见解有新意,方法有创新;教师及时点评,评价方式灵活、有效。

第六步:教师课堂小结。要求:要对本节课的难点、易错点、疑点把握准确,教师讲得生动、讲得透彻,讲在关键处。

第七步:下一节课知识导入,布置下一节前置性作业。要求:导入有新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注:上述步骤可以根据所学内容适当调整。)

二、探究性学习在英语课前的应用

英语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是抓住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兴趣出置感兴趣的前置性作业,如:让学生找一片自己认为最美的白杨树的树叶。但对此,学生抱有不同的心态:

一小部分学生认为做什么事都没意思,这与他们从小的养成教育有关系,一方面缺少家长鼓励,另一方面缺少教师的鼓励。他们没有表现的欲望,缺少同龄孩子应有的天真、活泼、表现欲。因此,笔者强调家校联合、家长和教师统一思想,共同寻找学生亮点,给学生以信心,让他们快乐成长、快乐学习,找回他们失去的自信,让他们产生较强的表现欲。

还有一部分学生做什么事都抱有应付的态度,他们的想法是:为给自己找清静,教师、家长布置的作业不能不做,但目的只是为应付检查。这一类学生之所以有这种心态,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家庭教育过于严厉,抹杀了他们做事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对观点独有的持有性。对于这一类学生,笔者一贯的做法就是及时和家长沟通,给家长讲一些成功家长教育孩子的先例,让他们学习先进家庭的教育理念,使之转变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从而及时鼓励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提问这一类学生,如果他们回答不上问题,就应以一种鼓励的语气,及时提醒、引导,调动他们的思维能力;只要他们答对了问题,教师应当着全班及时表扬他们,使之获得全班同学的认可和尊重,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拥有同龄孩子应有的表现欲。在课外,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时机和这类学生谈心,并以朋友的身份与之对话,使其消除戒备心理,并听从教师的指导。

三、探究性学习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笔者在课堂流程环节中,实践了斯瓦布的探究性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生成的问题积极探究,善于探究。笔者所说的善于探究是指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善于抓住问题生成的探究点。上课刚开始,教师先不告诉学生课堂各流程的学习目的,让学生时刻保持好奇心,通过课堂环节的层层推进,学生通过实践逐渐感悟,随着课堂的深入探究,目的逐渐明确,学生通过实践最终明确本次问题探究的目的。比如,在课堂环节的“第二步”,让学生把树叶放在讲桌上,学生就比较疑惑、好奇――老师让我们把树叶放在讲桌上到底要做什么?看着老师把所有树叶都混淆弄乱,学生更困惑了。这一方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另一方面也调动起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此外,在课堂流程的“第四步”,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的树叶,学生也比较疑惑:老师让我们观察树叶有什么用,为什么要观察树叶?学生更想不到在课堂流程的“第五步”老师会让他们重复课堂流程的第二环节。随着课堂环节的深入,学生的疑惑也越来越多,学生的探究兴趣也越来越浓,他们很想知道最终的答案,但教师却偏偏不告诉他们,吊他们的胃口,让他们通过活动体验自己去感悟,自己去寻求答案。由此,就通过上述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在中学英语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一部分学生不爱学英语的问题,让他们变得勤动脑、勤动嘴、勤动手,做到了“好”学英语、享受学习英语的快乐。当然,任何教育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如在探究性学习的英语课中不能照顾所有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能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时间的掌控等问题都还有待解决。

第10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教学;目标层次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5-0059-05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界多年来关注的焦点,教师和学者做了许多相关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大量成果和显著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很多教师注意到了语文能力的迁移和运用,但是仅仅停留在对语言文字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上,缺乏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思考,导致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徘徊在浅层次的分析理解上。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本文以《石灰吟》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作为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总结语文阅读教学的得失,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焚烧、干锤万凿。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了解诗歌大意,感悟诗人顽强不屈、清白做人的高尚情怀。

3.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二)课堂观察记录表1课堂观察记录表

〖XB,HT10.H,WT,ST,J*2;Y0〗序号1教师的问题1学生的行为1教师对学生

行为的反馈1教学行为的

有效性分析11“吟”是什么意思?1吟诵。1朗诵、吟诵、抒情、言志。1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运用。21还知道哪些题目中有“吟”字的诗歌?1《游子吟》《暮江吟》。1131对作者有哪些了解?1为官清正;军事家、诗人。1真好!还有吗?1除了对作者的了解,还应首先掌握学生对石灰的了解程度。4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通、读顺。1自读。1指导读“粉身碎骨”,并范读。1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情况。51同学们互相说说对诗句的理解好吗?1学生互相讨论,书写“焚”字。1“若等闲”说得很准确。161对这首诗你还想了解什么?1为什么写?代表了于谦的什么品质?在什么情况下写的?1不仅要知道诗句意思,还要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品质。1质疑。71你们见过石灰吗?有什么印象?1看图片、视频。1品读诗句。1顺学而导。81作者为什么写石灰?1诞生过程和于谦的经历相似;正直磊落、坚强不屈。1对哪句话最有感受?带着你的想象再读。1解疑。91用什么形容石灰?1不屈不挠,历经磨难。11生成的资源,可引导学生理解石灰经过锤炼达到清白的过程。101清白指的是什么?1做人要清廉。1要清清白白做人。1111当时是什么样的时代背景?1内忧外患,瓦剌入侵。看关于于谦的资料,听教师解说。1内忧是什么?

看完后有什么想说的?1121于谦是怎样的人?1大爱。1他的精神就是石灰的精神。1结论不应出自教师之口,教师可以回应学生的答案。131有一个词最能体现于谦的品质,是哪一个?1清白。

当官员们……时,他的清白是……;当强敌入侵时……,他的清白是……;当枉遭诬陷时……,他的清白是……1这个清白指的是什么呢?

你能不能体会得更深?这是中华民族的气节。

再读诗歌。1通过背景理解内容和情感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强敌入侵与清白无关,而是与烈火焚身、千锤万击相关。本诗仅注重“清白”一词不够。

小结学法。可回应学生的质疑,让学生自主判断。141借助石灰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方法叫做什么?1托物言志1“志”,就是远大志向。读一读《满江红》《过零丁洋》《出塞》,这些诗歌分别托什么物?言什么志?1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更好。

教师指导学生迁移学习,可以促进学习深入。(三)课堂现象分析

教师的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破题引入――初读质疑――内容理解――表达迁移。这一教学流程基本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读、质疑、交流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注重了理解、迁移,是大多数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流程,我们平时看到和网上查询到的教学案例大多没有能够超过这个设计思路。

但是,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思考:学生理解了“吟”,是否能真正感悟“吟”?是否能够尝试“吟诵”诗歌呢?学生理解了作者的“不屈”“清白”,是否内化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行为参照呢?学生理解了“托物言志”,是否能够运用在自己的表达上呢?要探讨这些问题,就需要思考课堂教学的层次。

二、语文课堂教学的层次

学习本身是有层次的。由于受到课堂教学诸多变量的影响,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不同的内容,均会对教学效果的实现产生影响。其中,除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影响以外,最重要的变量就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知识结构、生活经验、思想方法以及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的差异,使每个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实现程度(这里所说的“理解和实现程度”,是指学生学习达到的层次)都是不同步、不均衡的。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现状把学生引导向“最近发展区”。

因此,课堂教学的层次,指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实现程度。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类:认知领域――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动作技能领域――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情感领域――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1]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活动首先是认知活动,而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渗透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之中。区培民基于认知发展的层次性,将阅读教学水平划分为四个层级,即认知性阅读技能、理解性阅读技能、评价性阅读技能、创造性阅读技能。[2]因此,从认知的角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识记(认识、记忆)――了解(理解、概括、分析)――掌握(综合运用、创造性运用)――鉴赏(欣赏、鉴别、评价)”四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层次。表2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层级表

1识记1理解1运用1评析记忆1了解1分析1概括1掌握1综合1创造1欣赏1鉴别1评论字词阅读写作明白托物言志的方法好在哪里(鉴赏)会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阅读写作(运用)知道托什么物言什么志(理解)记住什么是托物言志(识记)

图1语文能力目标层次图示因此,教学设计应当考虑学生现有的学习层次,而尽可能地指导学生往更高的层次发展。在上述案例,如果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了托什么物、言什么志,那么就可以进一步迁移到其他托物言志的文本学习;如果大多数学生也能顺利完成迁移,那么可以尝试练笔、写作。

三、教学层次设计的策略与建议

(一)以课标的层次来把握教学的层次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高年级阅读理解的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3]

课标提出的语文阅读教学层次包括:1.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3.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4.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重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还是比较到位的,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作者以石灰自许、坚强不屈、清白做人的志向和品格。但是,这都是学生接受了作者或者是教师的思想,他们是否将之真正内化了呢?是否真正认同这一思想呢?这一点难以在课堂上观察到,但是从教师授课的方式可以看出来,课标要求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通过学习“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的目标恐怕还没有落实。

关于“领悟”表达方法,“悟”,除了“理解,明白”外,还有“觉醒、领悟、觉悟”等意思。《说文》曰:“悟,觉也。”本案例中学生基本理解和接受了教师的传授,知道了什么是托物言志,还迁移到其他诗词,理解“托”什么物、“言”什么志,对“托物言志”基本上有了了解。但是,还缺乏高层次的引领,对于坚强不屈、大义凛然、清白做人的品格和气节,是否还需要在学生生活中进一步体会、领悟呢?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层次

教学的切入点,无疑应当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引入课文之后,教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吟”是什么意思?还知道哪些题目中有“吟”的诗歌?对作者有哪些了解?对这首诗你还想了解什么?你们见过石灰吗?有什么印象?似乎是关注了学生,但仍然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例如,教学的出发点是否可以调整一下?是否可以从学生最需要了解的地方又是最感兴趣的地方,同时又是本诗理解的最基础的地方,那就是“物”。本诗的表达方法是“托物言志”,那么,学习者首先想到的问题应该是“托什么物”,对于小学生,让他们了解石灰是学习的第一层次。教师通过提问“了解石灰吗?石灰是怎样形成的?石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对石灰这个“物”有了疑问,继而教师通过介绍石灰的锤炼、焚烧的过程以及洁白、驱虫、防潮的特点,让学生对所托之“物”形成清晰的认识。然后考虑到所言之“志”。最后点题,可以说明“吟”即是“言志”的形式。

关于石灰的比喻意义,教师已经讲得比较清楚了,就是清清白白做人,坚强不屈做事。作者以石灰自许,体现出来的精神就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大爱”。但是仅理解到这个程度,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因为,现在的学生往往不知道石灰具有驱虫、防潮的作用,还是重要的土木工程建筑材料,甚至可以入药。如果仅仅是样子洁白,寄托作者的志向,这是“虚”的层次;那么石灰具有的重要的作用,是否意味着作者希望自己不仅清白做人,还能够为国家、为民族、为百姓做点事,成为有用的人呢?这就是“实”的理解层次了!因此,从生活经验出发,就能够进一步深化、丰富对语言和情感的理解。

(三)在运用实践中深化教学层次

作为一种表达技巧,咏物诗托物言志,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咏物诗托物言志的关键在拟人,而拟人是为了移情,给读者留下亦物亦我的想象空间。有人认为,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对文章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就可以了。笔者认为,基本的理解学生并不陌生,学生学过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三年级上学期还学过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学生还学过这一类的散文,如五年级上册的《落花生》、下册的《白杨》。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托物言志”的理解经历了长时间“量”的积累,在这个时候就应该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学生应该达到“觉醒、领悟、觉悟”的层次,甚至部分学生可以达到内化、运用、鉴赏的层次,为初中阶段更好地掌握这种写作手法做好铺垫。要达到这样的层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运用这一写作手法,具体包括迁移阅读(巩固运用)和练笔写作(创造运用)两个层次,本课的表达迁移环节就是运用的前一个层次。那么,本课教学中学生是否能够真正达到感悟“托物言志”的方法,并学会创造性运用呢?我们来看五、六年级学生的习作:

案例1:《小花》

是的,小花在人们的视野中确实小得可怜,以至有人压根儿没有注意到她。她既不能和色彩艳丽的牡丹、娉婷窈窕的荷花、红似彩霞的杜鹃花相比,也不能与洁白如雪的茶花、冰肌玉骨的水仙花媲美,但她却有自己独特的风姿。你看,那红的、白的、蓝的、黄的,共同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点缀着苍茫的大地。无论是人迹罕至的偏僻荒野,还是无人企及的悬崖峭壁,到处都有她的影子;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烈日曝晒,都无法使她屈服。小花,她使自然界更加美丽,她给世界的各个角落带了生机。

案例2:《仙人球》

春天来临时,万物复苏,在仙人球“妈妈”的身下钻出了许多小苞苞,那是小仙人球。小仙人球显得那么渺小,那么脆弱,好像是小泡泡,一阵微风就能把它们吹跑似的。而它们的妈妈不让别人碰和欺侮,仙人球却不断地往上钻,终于,在太阳公公和雨露姐姐的陪伴下,小仙人球克服了重重困难,长大了。(来源:小学生作文网http://)

小花、仙人球,都寄托了作者平凡、瘦小而顽强、向上的思想情感,这不正是众多普通孩子、普通人的真实写照吗?可见,小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运用“托物言志”这种表达手法。因此,在理解了文本的内容和思想情感之后,教师可以把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作为下一阶段目标,进入深层学习。

总之,有层次的学习是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关键。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状态和需要,设计逐渐深入的多个层次的教学,只要学生能够达到本层次,即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顺学而导、因材施教,才是高效的课堂,也是学生学喜欢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布卢姆 B S,等.教育目标分类学[M].施良方,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