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市场建设论文

市场建设论文

时间:2022-05-03 04:45: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场建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市场建设论文

第1篇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日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的“三不”状况,使劳动力市场成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健康有效的平台,并做到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路径。

1.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劳动力以科学的市场定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劳动力作为商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社会各界所公认。现在的问题是必须真正确立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允许其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优化配置,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这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理论观点。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劳动力的流动,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克服劳动就业问题上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各种行政壁垒,正视并解决劳动力自由流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2.对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一样,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一个局部,是市场体系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与否反映一个国家的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也是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劳动力市场还不同于其他要素市场,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劳动力,而劳动力的载体是人,所以,劳动力市场是特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市场。同时,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状况离WTO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一些西方国家至今还不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并尽快解决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3.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目标定位。首先,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健全的、全国统一的,运行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平台;其次,通过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完善,使劳动力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使困扰宏观经济发展的失业特别是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有效缓解,从而减轻劳动就业方面的社会压力;再次,通过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实行政府公共服务以及宏观调控职能与市场化的就业机制相结合,实施“就业型经济增长”战略,克服“增长型失业”,改变我国当前就业弹性偏低的状况。

4.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具体措施。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除了解决好上述几方面的目标定位问题外,还必须努力抓好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首先是加强劳动力市场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运作与管理。再次是劳动力市场载体建设。劳动力市场的载体主要是各种职业中介机构,例如职业介绍所等。其建设是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主要任务。具体地说,一是明确制,即职介所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沟通供求信息,协调供求关系,代表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进行诚信高效的招聘或求职;二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档案管理,对滞留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处理,并进入劳动力市场信息库,实行严格的管理和及时的更新;三是对滞留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进行必要的就业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为劳动力顺利实现就业或再就业创造条件;四是对职介所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严禁信息欺诈、违规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五是加快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在各地方、各行业、各部门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实行资源共享和互补,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网络;最后是培育真正的、成熟的市场主体。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是劳动力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具体地说就是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的载体—劳动者。其中政府是劳动力市场特殊的主体。这是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政府机关用人也要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招聘,也是劳动力的需求方之一,但同时政府又是独立于市场之外、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国家机器,代表国家行使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职能。所以,政府应建立必要的绩效评价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以保证其管理和调控职能的公正和高效,从而推动我国劳动力市场不断走向健全和完善。

第2篇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组成。而在最近几年中,建筑行业异军突起,成为了国民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筑行业如果想完成一个工程项目,需要向社会投入巨大的资金消耗,其中包括了工程项目的投资费用、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原材料费用、经营中所使用的设备维护费用以及向国家交付的税金等,一时间,建筑行业已然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在房地产的开发方面,更是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国家开始关注对建设工程经济的研究。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主要是指对工程的经济效果和投资所获得的效益进行合理的分析,对这些费用的成本进行研究,为建设工程中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提供一个理论上的依据。新时期的要求是建设工程经济必须要与市场经济相协调。

二、建设工程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

1.建设工程经济能够迅速拉动市场的需求。建设工程经济拉动市场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了通过对国民基础设施的兴建,有助于引导大众的消费意向,通过拉动市场内需的方式来加强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同时,建设这些基础设施,还可以加强城市化的建设,让我们所在的城市更加朝着现代化的进程发展。

2.建设工程经济能够有效带动周边行业的兴起。建设工程也属于服务产业的一种形式,它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由于它的涉及范围非常广,内容也十分复杂,就使得它的发展也和其他的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建材行业、冶金制造行业、水电行业等,因此建设工程经济的发展也能带动周边行业的兴起,如果这些行业的经济都能按照所期待的迅速发展,那么市场经济也会因为这些行业的发展而更加活跃。

3.建设工程经济维护了市场经济的稳定增长。良性的建设工程经济发展能够有效地带动市场经济,使整体的社会经济能够稳定的、良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时,稳定的建设工程市场能够有效的吸引大批量的家庭资金,缓和和抵御了通货膨胀带来的危机,使得被货币行业和金融行业扰乱的市场经济得到稳定,从而平衡了市场经济的动荡,维护了社会生产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三、建设工程经济同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缺乏环保节能的长期性战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故对各行各业的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措施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工程经济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平衡之间有着很高的关联性,所以,建设工程经济开发的环保效力直接关系着整个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壮大。建设工程需要大量的林业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相关的能源作为支持,所以低碳建设、环保建设成为了建设工程经济能否和市场经济发展保持步调一致的关键,但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中,低碳建设和环保建设的比例相对较少,导致建设工程经济无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保持步调一致。

2.建设工程的同价值价格不一致造成市场经济的变化。“商品价格围绕实际价值上下波动”是市场经济建设中遵循各种市场规律的重要指导依据。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中,价格逐年持续飙高成为了各地建设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民生问题中最为重要、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的房价出现了价格过高等问题是由于人们的购买欲望普遍较大,市场上供不应求,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建筑企业的非法占地、炒房团的持续炒作所导致的,这样的做法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原则,如果长此以往这样发展,将会引发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比如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

四、建设工程经济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1.我国政府要对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进行合理控制。想要让建设工程经济能和目前的市场经济相适应,我国的政府就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而这种宏观调控并不是降低房地产商品的价格,而是将房价调整得和市场价值相符合,在具体的调控过程中,应该避免房价出现过高或过低的现象,让价格和商品的价值始终保持着正常的波动范围。我国政府需要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进行合理的控制,并定期对建设工程经济进行评估和指导,保证建设工程经济能和市场协调发展,从而维护了市场的秩序。

2.加强对建设工程经济的金融监管。为了让建设工程经济能和市场经济协调发展,我国的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建筑行业市场的金融监管,对整个建设项目,比如建筑工程的开发进程、贷款规模、还贷能力进行有效、科学地监督,推动建筑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严格控制建筑企业的借贷项目,让借贷业务能够正常运转,以此来促使银行的资产结构优化升级。另外,政府还可以大力发展银行的改革,有效规避建筑行业高风险借贷所带来的影响,降低金融风险。3.国家要采取激励政策,促进建设工程行业的经济转型。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一个道理:建设工程经济应该以市场经济为基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现如今,国家大力提倡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市场经济也响应国家号召,以低碳环保作为长期的战略目标,那么建筑行业也应该以这个目标作为发展的导向。国家可以激励建筑行业朝着低碳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比如对环保型住宅建设进行优惠税收,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建筑行业开始经济转型。

五、结语

第3篇

“专销聚力”的提出

烟草零售终端是专卖市场的重要组成,也是卷烟销售的主要方式。从笔者所在区域的终端业态分布看,中小网店占比85%。某种程度上讲,这些网点的守法状况,代表了门店经营形象,也反映着市场运行质量。这几年经过建设发展,虽然销售环境不断优化、市场净化逐年提高,然而终端违规仍时有发生,有时在某些社区、某些路“专销聚力”加强烟草零售市场建设的实践探索文/陈亚立段还呈多发。我区年初迄今查获的涉烟案件也就印证和说明这一问题。2014年以来我区已查出涉烟案件82起,其中个体零售网点违规数达到了70%以上。虽说个中原由多有不同,但违规的原因主要还是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区位因素影响。黄浦地处上海中央商务区。这里商贾云集,网点密布,寸土寸金。因而店面租金高,经营成本大,加上流动人口多,有的网点为谋暴利,甘愿冒险售假。二是供需矛盾变化。黄浦不仅拥有经典的旅游景区,也有着著名的购物商圈。尤其节假日里人流如潮,受消费需求的刺激,由于货源供求不稳,部分网点萌发售假以获取非法利益。三是人员素质差异。也就是说经营人员良莠不齐,不少网点只知道“卖”,不知道“怎么卖”,更不知道怎样才“卖得更好”。另外,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管理方式与监管力度也不能说不是需要完善与调整的内容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由“专销结合”转向了“专销聚力”,并赋予了新的管理内涵。实践表明,这种转变不仅必须,而且必要。

“专销聚力”的概念

“专销聚力”,简言之就是依据职责分工、通过部门合作,共同完成专卖市场管理任务的一种工作方式。从这一定义出发,职责分工表明了功能区分,部门合作需要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而共同完成专卖管理任务则是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下实现的发展目标与管理任务。据此可以说,专卖依法监管,营销依规经营,依法也好,依规也罢,本质上就是专营专卖的同一体在市场管理的两方面,统一于专卖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

“专销聚力”的内涵

1.“专销聚力”三阶段

从时间坐标上看,我们可以把“专销聚力”分为三个阶段。即市场进入阶段、市场运行阶段和市场退出阶段。不同阶段“聚力”的内容虽有所不同,但其目标指向却始终如一、没有改变,那就是贯彻烟草专卖法、践行行业价值观。在市场进入阶段,许可证件管理部门有其优势地位,可以借助申请人的申办期间开展普法宣传、进行规则教育、组织应知应会,让他们清楚的知道进入市场后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应当怎么做。守法的前提是知法。证件管理部门可以在申领阶段发放诸如入网须知、许可证使用手册等相关资料,让申领人知晓法律法规、掌握从业规则,并通过座谈、培训等形式着力做好法律服务,提高终端入市质量。在市场运行阶段,这是“专销聚力”共同管理完成目标任务的主要阶段。这期间,专卖的依法监管,营销的依规经营,说到底就是打击非法、保护合法,给经营者提供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因为保护合法取缔违规,为经营者们提供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法定职责也是应尽义务。而营销部门的货源供给并帮助经营者提供盈利水平,则成为调控市场促进发展的主要渠道。这一阶段专销部门的“多服务、多指导、少指责、少批评”,为提高经营户满意度创造了前提基础。而市场退出阶段的共同目标是盘活资源、依法办事、提高效率,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坚决及时清理。值得一提的是,在依法行政、全面履职、依法办事的同时,也要解决好依法“不办事”的问题。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及时清理,并做好宣传解释与教育引导工作,要学会使用非对抗性的办法来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削除对立、促进和谐。

2.“专销聚力”三结合

上述三个阶段中,专销各部门的结合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客户服务结合,二是市场管理结合,三是目标职责结合。做好这三个结合的前提,首先是解决好组织结构的紧密程度(松散型、紧密型与半松散型),进而解决好监管成效、共同责任、指标双挂、联动考核等问题。在客户服务结合方面,专卖部门为经营者提供法律服务,掌握经营要求,知晓专卖规则。营销部门则可宣传入网须知,开展经营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盈利水平等。要把提升零售客户特别是中小零售客户的经营效益作为我们卷烟经营和网建工作的切入点、归宿点。因为只有提高零售户效益,才能提高有限公司效益。网建工作的着力点是零售户,尤其是中小零售客户,不是直营网点。而提高零售户的经营效益,不是说给他们送钱,而是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比如产品的适销对路、新品的培育等,都可运用专销聚力认真分析,通过完善服务规范、做好客服处理,加强与终端客户的“情感”交流,“系牢”与客户之间的“情感纽带”,引导和帮助持证户提高诚信经营的自觉性,努力形成“教化于心、心化于行,行化于形”诚信守法的良好局面。如专卖部门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执法救助、宣传专卖法规、公布典型案例,有针对性的增大对持证户的教育培训力度;营销部门利用客户走访、小型座谈及《网建月刊》发放,拓宽人文关怀与教育疏导的内涵。系列宣传具体内容可以包括专卖法规摘编、重温“入网”协议、诚信倡议、公布违规名单、解读激励制度(研拟相应的激励办法)、公开门店评价办法、引导客户承诺“三不”(不售假、不售私、不乱渠道进货)等。在市场管理结合方面,科室、支队、内管、营销等部门有着广泛的聚力空间。不仅信息传递、资源共享方面合作空间宽广,而且在监管力量激活、优化布局分布等方面也有着深层聚力之源。《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符合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的要求”。然而,怎样布局才谓合理?我们认为应当包含“满足需求、便利消费、有所赢利”等内容。而要实现这些要求,调整业态结构、分类配置额度、调控发放数额就成了我们思考布局的路径。有观点认为,消除入市门槛、凡有申请均予发证。其实这种观点是需要商榷的,也是片面的。因为专卖体制下,卷烟市场进入应当符合专卖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完全取消门槛设置,一律由其任意出入,岂不成了自由市场,这与专卖法律规定是相悖的。因此,满足消费要求、保障终端利益、抑制违法违规就成了调整业态分布,牵引市场发展的考量依据。而在一定区域内的终端总规模应控制在多少才可以在“方便消费”与“保证盈利”之间统筹兼顾、保持平衡呢?设立何种业态才最为合理有效率,进而从卷烟品种、平均盈利、租金成本等角度考量,经营部门则有着专卖部门无法比较的优势。因此,在这个层面上,“专销聚力”对于寻求布局上的合理,有着重要作用与积极意义。需要指出,专销聚力通过完善终端奖惩机制,研拟一套针对核心层、重要层和普通户都适用的激励制度,在探索制定正激励的强度、方式、时间、地点等方面要有新突破,在使用负激励方面也要有新的举措。加大培养与扶持力度,对那些形象好、诚信度高、经营人员素质良好的个体零售终端,成熟一家表彰一家,成熟一批表彰一批,用好激励制度、合理分配货源,增强示范门店辐射力。通过增大其诚信经营的无形资产,促其经营效益的不断增加。另外,专卖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提供给支队列入负面名单,作为日常市场检点监控对象,而营销部门也可据此对管理对象在客户分类、货源分配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当然,营销部门的日常访销,注入专卖宣传、进货渠道等新内涵,将这些信息及时提供给市场检查部门,又为其有效监控提供了精确信息,减少盲目度,提高针对性。特别是内管部门与营销部门联合开展的大户检查,了解客户真实需求,掌握销售实际状态,把握卷烟市场行情等,为有效阻止真烟非法流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专卖检查发现的真烟外流、外渠道进货等信息,及时传递给营销部门后,又可为其把握市场需求,实时分析对策,为“精准营销”走向“精益营销”提供参阅依据。而在目标职责结合方面,处理好目标职责结合,可以较好解决专销部门协作的紧密程度。比如阻止真烟非法流通量,减少经营违规数,降低涉案频发度等,用指标的形式明确下来,用职责的方式固定起来,并与考核挂钩,这样就会促进专销部门深度沟通、交流信息、强化协作、凝聚力量,向着目标进发,共同完成专卖管理任务。

3.“专销聚力”三效果

第4篇

1.1企业的管理者对文化的重视度不够

目前,大部分的企业进行企业管理时,尤其是中小企业只顾追求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进行日常的企业管理时,常常只关注企业本身经济盈利的信息,却对企业的文化信息相当漠视。知识经济时代里,文化建设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企业家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导致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企业文化系统。所以企业管理者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文化建设带动企业经济的发展。

1.2注重企业文化形式却忽略企业文化内涵

但是如果只是在形式上进行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观念没有进行建设,那么形式化的文化建设根本就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1.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精神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是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一种管理模式。每个企业应该依据自身企业的历史与发展特点,建设多样的并符合时代文化发展趋势的文化体系。然而就目前来看,现在的企业大多数都雷同,没有企业自身的特点,并且还缺乏创新精神,这种现状导致了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针对上文企业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企业管理者对文化的重视度不够、注重企业文化形式却忽略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精神等问题,企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企业的文化进行重点的建设,本文根据自身对企业文化市场的调查研究,就如何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以供所需者采纳运用。

2.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管理者不仅仅是领导企业社会活动的实施者与组织者,而且还是先进文化的引领者。所以,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在思想方面对企业的文化建设重视起来,通过对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企业的各部门领导以及全体员工认识到发展企业的文化建设是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是企业不断前进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上提高企业人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企业文化的建设涉及企业战略布局是否可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工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在全面了解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把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管理制度结合起来,确切地加强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明确分工,使文化建设做到有理可遵。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党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以确保企业的文化建设向正确、健康的道路上发展,促进企业文化体系的完善。

2.2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人是现代企业的主体,现代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人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广大员工的支持,企业只是一个空壳。因此,员工既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同样也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企业要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进而调动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使员工团结一致为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全面提高企业的效率进而追求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简而言之,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就是强调人的道德、理想、行为规范、价值观等“本体素质”对企业管理的积极作用,强调在企业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通过企业文化的渲染,激发人的自豪感以及使命感。所以,企业必须为企业职员提供一种放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营造出一个对员工充分发挥其才能有积极作用的文化环境,使高层管理人员真正地成为企业文化的领导先锋。

2.3丰富企业文化内容,体现企业特色

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首先应该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以核心目标为准则,企业才能顺利地展开文化建设的工作。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企业要紧跟形势的变化,依据自身企业的特点进行不断的创新,通过科学的方式不断丰富企业的文化内涵,调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工作关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企业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经营活动有序的开展。除此之外,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企业的文化特色是由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企业文化建设相关部门在对企业文化进行制定时,必须事先对企业的基层进行深入的了解,深入基层群众,并且依据自身企业所具有的经营特点,建立起企业自身的文化价值体系。只有这样,企业的文化建设才具有活力以及凝聚力,企业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结语

第5篇

【编者按】:论文频道为您提供各类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选题依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解决》,在完善社会经济体制上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提出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在发展非公有制上突破了过去的局限。这对现有林区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现有林区经济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极其不适应现有的市场环境,造成现有的林区经济落后。而且,发展没有后劲处于两难境地。一直以来,森工企业都是在计划体制和短缺经济并存的环境下生存。体制、机制、科技诸方面还跟不上社会整体的上升步伐。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xx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林区发展的决定》为林业的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国家正在实行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对政府体制、企业经营机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了急迫要求,改革社会经济体制以成为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首要任务。从当前林区经济运行体制来看,必须改革经济体制。否则林区经济将无法摆脱困境。当前影响我国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矛盾有(1)政企不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政企合一、企业事业交叉的经济运行体制。而由此导致三方面的矛盾,一是存在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林区、县政府机关、教师同工不同酬,工资差距较大,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二是林区建设包括林区基本建设、公益事业、社会事业等,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严重。三是国有森工企业承担着庞大的政府经费和社会负担,难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正常的市场竞争。(2)市场环境有效性不高。森工企业难以作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竞争。一方面束缚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降低了投资者对这一市场环境的信任程度,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布局结构不合理。(3)原有的生产布局结构不能适应现在的林区经济发展。(4)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严。没有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利用,没有人真正关心国家所有者的利益。可行性论述:目前林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面临难得的机遇。如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林区生产布局调整、职工分流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资金支持;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林区改善自然资源环境提供了条件;西部大开发为林区基础设施的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为吸引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可以为发展林区经济,振兴林区企业提供全面的经济支持。同时近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工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中小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对现有的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阐述进行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二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对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分析问题形成原因过程以及问题的影响面。第三部分:针对现有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剖析,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本上提出解决方法。

xx年09月20日—xx年1月1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撰写论文提纲。xx年3月1日—3月30日毕业实习调研。xx年4月1日—4月30日撰写论文初稿。xx年5月7日—5月20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xx年5月21日—6月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xx年6月8日—6月18日修改论文,完善论文格式以及答辩前准备。xx年6月19日—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第6篇

参考文献的写作是论文撰写的最后一步,论文中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地方都要做上标注,然后在论文的末尾依次列出来,关注学术参考网可以查看更多优秀是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企业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1]约翰.P.科特,詹姆斯.L.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刘洪钟,孙丽,刘红.组织效率、企业文化与日本银行业的兴衰[J].当代金融家,2005,(6).

[4]蒋峦,谢卫红,蓝海林.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综述[J].软科学,2005,(4):14-18.

[5]雷巧玲,赵更申,段兴.企业文化的测度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6):15-17.

[6]李成彦.企业文化对组织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

[7]陈万宁,周双喜,周敏李.企业文化测度与诊断实证研究[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10):23-25.

[8]张勉,张德.企业文化测评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8.

[9]董丽丽.企业文化测度体系的构建及其管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8:28.

[10]占德干,张炳林.企业文化构建的实证性研究—对四个不同类型企业的调查与分析[J].管理世界,1996,(5):24-39.

[11]汤敏聪.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及意义[J].中外企业文化,2003,(1):14-16.

[12]唐娜.迪普罗斯.企业间文化竞争优势[M].重庆:重庆万卷出版公司,2004年.

[13]赵建平.企业文化—管理的灵魂[M].北京:中国石油出版社,2002.

[14]贾强.文化制胜-如何建设企业文化[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

[15]黄育德,建立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J].冶金企业文化,2005,(2).

[16]范芳.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J].企业管理,2007,(9).

[17]张兴华,吴敏洁.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科技创业月刊,2005,(1).

[18叶飞,陈春花.企业文化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0.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1]倪东生.企业流程再造中的文化建设[J].经济师,2002(01).

[2]贾蕾.美日企业创新的文化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企业经济,2000(05).

[3]罗长海.企业文化要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

[4]黄静.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9).

[5]李胜.构建优秀企业文化提高市场营销能力供电企业经营观念的转变[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04).

[6]李蓉,卢晓君.企业增长的文化动力[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04).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1]倪东生.企业流程再造中的文化建设[J].经济师,2002(01).

[2]贾蕾.美日企业创新的文化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企业经济,2000(05).

[3]罗长海.企业文化要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

[4]黄静.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9).

第7篇

一、问卷结果分析

由表1专业选择分析可见,在校生选择环工专业主要侧重于专业的就业前景和个人兴趣,其中个人兴趣占主要原因。从表2中了解到83.3%的环工学生对本专业满意程度持一般态度,差异很明显,整体上比较消极。对于专业课课时选择上来看(见表3):专业课课时安排在10~16节比较合适,较能够适合学生学习规律的特点。

选择水处理方向、大气方向、环评方向的学生比例分别为89.6%、41.6%和56.3%(见表4)。其他固废处理与处置和噪声控制比例较小,这与环境工程核心课程方向和市场就业基本一致。从表5分析,学生在专业方向选择上更注重监测和设计类方向,注重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与市场就业密切相关,是学生关注的重点。在实验环节选择倾向上(见表6),学生较注重综合综合能力培养,这样可以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需求。在实践环节的选择中(见表7),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选择比例分别为43.8%和37.5%,表明学生想要增强自身综合实践能力的意向。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选择上(见表8),41.7%的学生选择了实验论文,这样既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又可以在科研写作上得到锻炼。

39.6%的学生选择了设计形式,主要是与已经在企事业设计部门待岗实习有关。只有14.6%的学生选择了科研论文,主要是现在科研论文流于形式,抄袭严重,科研水平和动手能力都得不到锻炼的原因。

二、调整对策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调整对策面对就业市场与人才培养之间出现的矛盾,应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目标进行重新定位,突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总体目标,进行以市场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

(二)课程体系调整对策由调查可知,环境工程学生对本专业满意程度一般,整体上比较消极。鉴于此,在环境工程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突出建设以生物学、化学和力学为专业学科基础的应用型课程群,建设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为链条的实践环节线路。

(三)实践课程体系调整对策首先,应该提高实验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学分和学时比例。其次,应建立综合性的实验实训课程培养体系。再者,在实训环节上,加强课程设计环节,鼓励生进行科学研究,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也应加强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实习实践等环节的训练,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三、结论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现有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必须进行专业改革与调整,主要调整方向应为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实验实践课程体系。

作者:张军单位:陕西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宝鸡文理学院

第8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招投标,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市政工程招投标问题也逐渐得到了更为广泛的重视和关注。为了规范市政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使之科学化、合理化,我国的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规范市政招投标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效的解决了市政招投标过程中的一系列腐败问题。但是工程的招投标毕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商品市场的特性,并且伴随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发展的同时涌现出不少函待解决的问题。政府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不断的结合它的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全面的看待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相应可行的解决措施和方法,从而使市政招投标工作正确开展。

二.市政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招投标单位和个人主观法律意识淡薄,有待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针对市政招投标中先后出现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市政招投标市场稳健、有序地向前发展;从而规范市政工程的招投标市场,使之走向规范化、专业化。但是在实际招投标市场中一些单位和个人对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使国家《招标投标法》不能在实际招投标市场中很好的发挥作用,流于形式,起不到规范市场的作用。所以才会在整个的市政工程的招投标市场中存在非法挂靠、违法转包的现象。

从表面看,很多市政工程项目在实施招投标的过程中,是建立在双方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之上的。但是我们透过表面往实质看,却发现很多建设工程的招投标背后受到各方各级的行政干预的。建设单位并不是通过招投标来选择施工单位的,而是事先已经由行政单位内定了施工单位,再通过公开招投标来走个过场罢了。这种表里不一的现象在全国各地的市政招投标过程中是广泛存在的。

2.招投标市场存在“僧多粥少”,恶意竞争现象

(一)串通投标的现象严重

所谓串通投标就是指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抬高或压低标价,以及投标者为排挤竞争对手而与招标者相互勾结的行为。在市政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串通投标的行为具体的说有两种方式:一是投标者互相串通围标。在参加投标之前,相互串通的投标人间以口头、书面、电话等形式互相沟通,内部按报价高低拟定多个报价投标,从而达到既定中标人和中标价的目的。二是投标者和招标者互相串通投标。在公开招投标之前,招标人给拟定中标人事先泄露标底,并且投标人通过事前与招标人的商定,投标时压低或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人或招标人额外补偿;排挤其他投标人以便达到中标目的。

投标人间或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通过私下暗箱操作、进行幕后非法交易的恶劣行为,不但破坏了招投标市场的公平竞争规则,而且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

(二)当地政府行政部门干涉投标,限制或排斥外地投标单位。

地方政府为保护当地施工企业的市场,在投标报名、资格预审等过程故意为外地施工企业设置“门槛”,刁难外地企业顺利介入投标。比如:在投标报名前要求外地施工企业首先到当地省、市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备案,而备案截止时间短,外地企业来不及办理手续报名时间已经截止;资格预审程序中非法要求外地投标单位提供在本地的施工业绩,进而排斥外地施工单位进入本地市场;开标过程非法要求外地施工单位法定代表人到场等不法行为;

为达到保护本地企业的利益,行政单位联合招标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对整个招投标的过程进行干预,排挤其他投标者。严重的扰乱了整个市政工程正常的招投标工作秩序,破坏了招投标工作的公正性,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招标的意义。

3.招标人对招投标的重视力度不够,寻找借口,规避招标

主要表现在通过非法手段将整个的市政工程项目化整体为部分,再分包给不同施工单位。我国《招投标法》规定,如果一个市政工程的各种工程建设施工费用概算价在50万元及以上,必须进行公开招投标。所以,一些单位为了规避招投标,把符合规定的项目人为的进行拆分、肢解,化整体为部分,从而使整个项目免于招投标。或者是把整个市政工程项目分阶段报批,只申报部分项目,从而使每一次的项目都达不到法定招投标数额,从而免于公开招投标。

4.缺乏客观、公正的评标和定标方式

评标、定标方法不科学、不合理。很多招标单位在进行招标之前,没有依法客观地制定一套公平、可行的评标规则,在进行整个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设立的评标、定标方法不科学,具有倾向性。使整个招投标过程失去了公平,甚至使许多别有用心的投标者钻了空子,让招投标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还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5. 合同管理不够严格

据法律规定,招投标工作结束后,中标者应该在中标通知发出的30日内,与投标者订立合同。合同订立依据招标文件中的双方约定的条款订立。但是实际情况是,在招投标工作结束之后,招投标方为达成“共赢”,私下签订“阴阳合同”。施工过程中以各种理由,各种借口,随意变更施工内容或要求,增加投资额,造成整个投资超出之前的计划,之前的招投标失去了意义。

三.市政工程中招投标的对策分析

针对市政市场的存在不当竞争机制,为引导市政企业在投标中自由、公平地竞争,需要国家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市政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

首先应为市政招投标项目提供更为广阔的信息服务平台,使市政招标采购信息在国家或政府规定的网络平台上传递和沟通,使投标企业能更全面地了解该工程招标的相关信息;其次应提高招投标单位和个人的整体法律意识,特别应加强施工单位法人教育,建立必要的考核制度。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规范企业在招投标市场行为。再次要应加强政府在招投标市场中的监督功能,正确引导招投标市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为招投标工作创造—个良性的发展环境,保证招投标工作的公平顺利进行。

1.巩固和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确保《招标投标法》在招标市场中的执行力。

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规范竞争市场和完整监督体系。法律体制的不统一致使在市政建设的招投标工作的不规范和执行力度的不具体和不全面。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工作要依靠于法律体系的健全和规范。要在统一了市政建设的管理权力的同时对相关的法律体系进一步进行规范和统一,使刚制定的法律法规能满足工程建设的现状和需求,法律法规的制定应在系统上和执行上充分考虑工程招投标工作现状,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加大执行力度。对在工程招投标工作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投标企业和评审人员,也要在巩固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大惩罚力度,促进市政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公平顺利进行,建立一个持续有序的竞争市场。

2.健全完善招投标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制,保证招投标工作的公平性

市场经济的不正当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要在规范市政市场的同时加强对企业、对评审人员的监督管理。市政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投标活动的公平性,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依靠于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无论是在招标前、招标过程中还是招标完成后的建设中政府的监督管理体制都应细致而全面,防止一系列虚假竞争、权钱勾结现象出现。再对投标企业展开全面重点监督的同时也可建立意见反馈机制和群众监督机制,让政府和中标的企业置于群众的监督范围之中,将监督的权力交付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同时通过工程的建设建立起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3.招投标活动中必要的保密工作

首先,评标专家的抽取是开展评标工作的第一步。若是人为选取评标专家或是评标专家名单泄漏,都会造成评标公正性名存实亡。因此,评标专家的抽取应是随机的,而且要对所抽取到的专家名单进行必要的保密,直至评标结束。

其次,标底编制的科学性为保密防止漏标起到关键作用。标底管理不合理就会出现漏标现象,并且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腐败现象。目前常见确定标底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评标标底底价=标底价;二是评标标底价=(A+B)/2,其中A代表招标人的审定招标控制价,B代表招标人报价在合理控制价允许偏差范围内筛选出的合格投标人的投标平均报价;显然方法一容易漏标,不好控制。而方法二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弱化了招标人标底价对中标价的影响,比方法一在公平竞争上前进一大步,在现行招投标市场应优先运用。

4、合理确定评标方法

尽管评标时间有限,有些专家对经济方面不甚了解,仍然制定了有针对的评分方法。对投标报价过低总价、投资占比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求进行比较;不合理低价或过高报价,均将提出质疑,合理废标,有效遏制投标单位无序竞争,哄抬报价、恶意压价抢标、不合理的不平衡高报价等行为的发生。

在评审专家对商务标评审过程要优先推行计算机软件评标为主,人为核审单价为辅的原则;技术标进行评判时,可以隐去投标文件中投标人的名称、背景等内容,减少人为因素对评标的干扰,促使评标工作客观、公正地进行。

5、加强中标后合同管理

招标文件中要有相应合同条款和履约保证金要求投标人做出响应,为中标后合同订立的提供依据,保证中标合同顺利签订。同时建设主管部门坚决贯彻标后合同签订后的备案制,一旦发生纠纷,应以建设主管部门的备案合同作为裁定标准。因为市政工程地下、地上不可预见情况较多,因此在标前投标人应做好现场踏勘工作,详细了解现场地质情况,同时向招标人提出相应疑问,招标人以书面的形式给予答疑。招标人对不确定的因素应以预留金的形式写入招标文件中,合理确定变更调整幅度,规范变更程序,使最终决算价控制在合同价内,从而保证国家投资有效应用,杜绝腐败浪费现象。

四.结束语

市政工程关系到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关系到我国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其招投标过程将会直接对整个市政工程的成本和工程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新的时期下,加强对市政工程的招投标的管理和监督,将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和 市政工程招投标存在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 《科技经济市场》 -2006年11期

[2]丁亮苏 浅析市政给排水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6期

[3]霍兴 浅谈市政公路工程招投标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17期

[4]张国利 李光泽 浅论给排水工程施工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 《安徽市政》 -2004年2期

[5]刘水荣 浅谈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9期

[6]骆国良 丁大元 市政工程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2期

[7]张传秀 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期刊论文] 《现代企业文化》 -2009年14期

第9篇

论文大纲:

市场营销调研是为企业解决面临的市场营销问题服务的,是企业的一项目的性很强的活动。是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所需的决策信息,是企业的重要营销职能之一。而在新形势下,在做好了市场调研的前提下,针对目前电信市场的特点和竞争现状,通过市场营销机会分析,制订出具有差异性的营销策略,使得中国电信能够稳步、协调、可持性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一、市场营销调研在电信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

二、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电信市场营销

(一)电信市场特点

(二)市场竞争状况

(三)市场营销机会分析

(四)市场营销对策

说明及要求:

1、论文字数要求在5000字以上

2、论文中的案例要真实,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

3、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题目 中国电信营销渠道之探讨

任务与要求:

营销渠道是电信运营商的重要战略资源。中国电信的架构分为前台和后台两大部分。前台包括四大营销渠道:大客户渠道、商业客户渠道、公众客户渠道、流动客户渠道。后台为前台提供各种支持。分析四大渠道的经营环境、客户特点、服务差异,对于完善渠道建设非常重要。

论文大纲:第一部分,不同渠道的现状分析

第二部分,不同渠道的宏观经营环境

第三部分,不同渠道的客户特性

第四部分,不同渠道的客户服务现状

第五部分,不同渠道的情况比较

第六部分,结论

说明及要求:

1、论文字数要求在5000字以上

第10篇

[关键词] 电子政务; 信息; 资源共享; 区域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0. 041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0- 0069- 03

我国学者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比较具体,涉及管理、技术、法制、文献处理等多个领域,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很好,有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涉及了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所得出的相关结论,所形成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解决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确实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主题及其发展趋势做出一些分析。

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研究主题分析

1.1 从电子政务的概念、定位、目标、运营理念、发展战略、实施策略、借鉴的经验等方面来进行的研究

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中心编著的《电子政务总体设计与技术实现》一书,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成果,从技术角度讲解电子政务及其实现的专著。本书详细地阐述了电子政务工程的先进解决方案、关键技术、技术难点和前瞻技术,其中“电子政务”的定义在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可。2007年,刘寅斌在其论文《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地方政府电子政务项目管理体系的研究》中从项目规划、项目立项、项目建设、项目验收、项目运维等方面,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项目管理体系加以分析和研究[1]。2007年,徐春艳《国内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对比研究》对比英、美、法、加拿大等国家政府网站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就,作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借鉴经验[2]。

1.2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进行研究

2007年,宁连举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博弈分析》中依托博弈论重点剖析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政府机构内部(Intra G-G)、有上下级关系的政府机构之间(Extra G-G)、平级政府机构之间(Extra G-G)的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探讨在“无形手”的控制下Intra G-G、Extra G-G(有上下级关系或平级)之间信息资源的流动的有效性,以及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环节,最后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Intra G-G、Extra G-G(平级或有上下级关系)之间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一个基础、两大保障、三项举措”3个层次系统性改进方案[3]。2007年,罗卫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分析与设计》中结合我国目前有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初期实践,按平台项目建设的战略架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流程构建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4]。2010年,陈昊炜在其论文《省级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中构建省级电子政务专网网络结构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模型,重点研究省级政务专网两大平台建设和安全技术[5]。

2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方面研究主题分析

2.1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保障、解决方案角度来分析

2005年,钟瑛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运行瓶颈及其化解》中认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包含了信息、信息流动、相关的权力和利益等3个要素。分析三要素之间的价值平衡关系,对共享机制运行瓶颈进行深层的解读[6]。2006年,周伟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研究》中通过协调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企业、公众之间的分布分析,提出使信息资源布局应更加合理,才能提高用户信息满足度,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发挥效用最大[7]。2010年,赵凯微《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过程表现出的“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提出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统一的共享标准,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的观点[8]。

2.2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和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

2008年,董海欣在其论文《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中深入分析研究了政府信息资源生态环境、共享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区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和解决方案[9]。2008年,赵劲松在其论文《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中从经济学和机制研究的角度来探讨信息资源共享的规律,分析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给出多项建议[10]。2009年,张珊在其论文《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发展模式研究》中对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政务模式、业务模式,对网站功能设计进行研究,提出移动电子政务的建设为补充的观点[11]。

2.3 从信息资源共享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2008年,熊先兰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市场机制运用与优化》中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市场机制运用与优化进行探讨,分析其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所具有的主要特性,以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率[12]。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高级顾问周宏仁博士每年都会在《网络与信息》杂志上发表《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报告。分析电子政务的形成与发展,从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跨度这两个视角来进行研究。用普遍联系和全面性方法论,将电子政务发展与整个社会系统相关联,预测电子政务演化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11篇

一、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成立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新契机

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将对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金融自由化水平提高有利于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从海外的发展经验看,金融自由化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支点和必不可少的条件。长期以来,受制于人民币的非全面可兑换性、利率的非市场化、金融机构的设立壁垒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直进展缓慢。现在,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之后,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自贸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金融服务业将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在试验区内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等。这些措施显然会将金融自由化水平大大提升,进而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二)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将推动上海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创新

从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看,有利于创新但又不失规范的金融监管体系能够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方面,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政府要进行严格的监管,保证金融中心的稳定,另一方面要提供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促进金融创新,保证金融中心的活力。上海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允许在试验区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这无疑会推动上海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活跃金融市场,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新契机。

(三)跨国公司总部的集聚将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部经济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公司的总部要管理庞大的财务往来和资金流,对金融产品有强大的需求,也常常需要通过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对冲机制来控制、管理其生产经营风险。大公司总部的集聚不仅有助于形成资金中心,也有助于活跃包括期货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了将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促进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性或全球性资金管理中心。这将推动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在上海,进而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四)金融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特征就是高度国际化。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多项方案措施无疑会提高上海金融业的国际化水平:在金融制度创新方面,鼓励企业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在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方面,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在试验区内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允许金融市场在试验区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如果能充分利用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及与之相关的有利政策,必将有利于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方面,有很多优势和较为良好的基础,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对此应有客观、清醒的认识。

(一)金融市场交易品种单一,交易规模不足

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有较大规模的金融交易活动发生。而上海当前的情况是:一方面,上海股票主板专业提供专业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市场不够活跃,日成交金额常常低于深圳的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市场;另一方面,金融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品种单一,交易规模不足。目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的交易品种只有沪深300指数期货和5年期国债期货。表1为沪深300指数(HS300)与沪深300指数期货(IF)4月份以来的日成交金额数据,可以看到,目前沪深300指数期货的日成交金额大体为沪深股票现货市场成交金额的10倍以下。股指期货的成交金额数倍于股票现货交易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规律性现象,而我国金融期货的交易品种单一,交易规模也远不及成熟市场,难以发挥金融期货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无论现货市场还是期货市场,金融活动的交易规模都相对比较小,制约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度。

(二)金融机构的集聚度不够

金融中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活动的集中地,从伦敦和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来看,国际金融中心都聚集着相当数量的、高质量的金融机构。然而无论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还是保险公司,国内一些有实力的金融机构的总部并不在上海,譬如,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保险等总部都分布在北京、深圳等地。金融监管机构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的总部也都不在上海。实际上,没有一些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作支撑,上海是很难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

(三)非政治中心带来信息劣势

与伦敦、东京、巴黎、新加坡等金融中心同时也是所在国的政治中心不同,上海不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因此在享受政治中心的许多经济辐射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方面,上海不占优势。金融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信息运行并对信息非常敏感的行业,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必须能够大量、及时、客观的反映市场、机构、产品变化的专业提供专业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各种信息。非政治中心所带来的信息短板制约着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四)金融市场体系不完整

目前,上海金融中心在各个金融子市场上与世界一流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股票市场大而不强,截止2012年年底,上交所股票成交额位列全球主要交易所 第四位,亚洲第二位,但上海股票市场大而不强,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同步性较差;债券市场交易品种单一,政策性银行债、国债和中期票据三者的发行量超过发行总量的70%,缺少创新品种;金融期货、衍生品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初期,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金融子市场的不发达导致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不完整,市场的资源配置和风险规避功能未能很好发挥,限制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三、抓住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的契机,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在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过程中,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上海应该抓住契机,大力实施金融产品创新,吸引金融机构汇集,完善信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实现到2020年将上海建设成“与中国经济实力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

(一)大力实施金融产品创新,活跃金融市场

相对于目前沪深两市的2300多只股票而言,沪深300指数期货这一单一的期货交易品种明显不足。无论是从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套期保值工具的角度,还是从活跃股指期货市场交易的角度,都应该提供更多的期货交易品种。上海应该抓住当前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的有利时机,着力发展金融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活跃股票指数期货市场,更好地发挥金融期货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这也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进一步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的集聚

国际金融中心是以大量有实力的金融机构的集聚为基础的,上海应该利用金融自由化水平提高的制度和政策环专业提供专业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境吸引功能性金融机构、全国性金融机构、国际性金融机构及其他影响力较大的金融机构不断落户上海,既要注重金融机构集聚的数量,更要注重金融机构集聚的质量,把上海建设成为金融机构总部和功能性金融机构的重要集聚地。

(三)打造完善的金融资讯信息平台

作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能让市场主体以最快速度、最小成本获取有效信息,进而做出正确判断。上海应借助自贸区成立和金融业国际化水平提高的契机,打造一批符合国际语境、有全球影响力的财经传媒和金融资讯信息平台,弥补非政治中心带来的信息方面的劣势,进一步吸引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交易主体,提升上海金融中心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

(四)不断开拓金融市场的新领域,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借助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的契机,上海应积极拓展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内涵和边界也在发生变化,譬如,碳金融市场正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权威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碳金融市场交易金额将达到3.5万亿美元。不断开拓金融市场的新领域,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Z].2013-09-18.

[2]叶德磊,顾京.我国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效应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3]叶德磊.抓住金融创新的新契机[N].解放日报,2013-10-09.

[4]严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历史比较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3(06).

[5]葛静,王山.对新时期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考[J].福建金融,2013(06).

第12篇

关键词: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研究现状、评述

一、研究现状分析

1. 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整体研究方面。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系统的探讨了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近代的江西农业生产、近代江西农业科技发展、近代江西农业的赋税、近代江西农业发展的手工业、近代农村阶级关系的演变、近代农业的自然灾害、近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多个层次的问题。

2. 关于近代江西农、副产品贸易的研究。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学者有万振凡、胡水凤、吴赘、周海华等人。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对这一问题也有所涉及,探讨了农产品的贸易,对农产品的贸易量、商品率、农产品市场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商品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胡水凤对近代江西茶叶、夏布两种农产品进行了一个研究,探讨了江西种茶面积的变化、茶产量的增减、茶价格的变化及夏布的生产和销售等具体问题。关于江西茶业研究,比较重要的还有周付华的研究,他从中长时段出发对九江开埠后,九江茶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九江开埠后带来的九江茶市的发展与衰落。吴赘、周海华等对近代江西渔业进行了研究。吴赘重点探讨了民国时期,鄱阳湖湖区的渔业发展变迁以及鄱阳湖渔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周海华则主要对江西的渔业进行了简单的述论,包括主要渔场分类及其区域、捕鱼方法、鱼产量的加工与贸易。此外,许金华还对近代江西的木材的外销进行了初探,分析了江西木材的外销情况。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主要仍集中在茶叶、渔业的研究上。

3. 关于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的研究。主要的代表性学者有谢庐明、孙桂珍、游海华、白沙、万振凡等。谢庐明研究的重点在赣南,对明清赣南地区农村墟市的兴起、发展、特点以及与地方社会经济变迁关系进行了研究,也探讨了清代时期赣南地区独特的庙会市场、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南农村市场,对赣南庙会市场的地域分布以及客家文化中的庙会、习俗在赣南农村市场中起的整合作用进行了分析。孙桂芳通过对江西农村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江西近代农村市场的嬗变过程、市场体系的特点,得出江西农村市场呈现出商品量及规模增大、市场网络日益形成并逐步完善、商品市场结构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土地市场形成、供求关系及竞争机制发育并其作用的一种复杂态势。游海华则主要研究了赣闽粤边区的市场及市场网络的传承与嬗变。白沙、万振凡分析了农村集市的发展,得出民国时期的农村集市设施普遍增加、规模扩大、周期变短、布局日益合理,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 关于20世纪30年代江西乡村建设的研究。这方面研究是近代江西农村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研究学者有温锐、魏本权、曾志文、吴小彬等。温锐分析了近代赣闽边区的传统乡村民间借债、时期沿海人口、企业的入迁等因素对这一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魏本权则分析了1931至1949年江西农村的合作运动,江西农村合作运动是农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内容。它担负着江西农村经济自治和社会自治的双重功能,是江西农村近代化的重要尝试和努力。经费的不足、理念的背离、环境的恶化制约了江西农村合作运动的开展。曾志文、吴小彬的硕士论文都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民国时期的江西农村建设上来,曾志文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江西地方政府在危机预防、危机应急、危机的恢复等机制;吴小彬则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出现的严重“三农问题”以及针对这一问题江西地方政府为此开展的农村合作运动、设立省农业院、建立农村实验区等一系列措施。曾、吴二者的研究具有许多相似性。

二、 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文对近代江西农村经济问题研究现状的梳理,我们可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的领域得到扩展。21世纪前,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还较低,主要的研究人物就是万振凡、胡水凤,主要研究成果为1998年出版的《近代江西经济研究》。进入21世纪后,游海华、谢庐明等一批学者投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一批硕士研究生也以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相关问题作为研究论文选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队伍得到壮大。研究队伍的扩大,也必然产生成果的增多,领域的扩展。现如今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涉及金融、市场、实验区研究等各个方面;从从时段来看,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民国时期。

虽然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但仍有许多需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 研究的视角急需扩展。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史的视角进行分析,虽有谢庐明从客家文化视角出发对赣南农村市场的研究,但总体仍是研究视角不够全面,更缺少多视角、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学界关于这一问题还需引进经济史、政治史等其他的视角来扩展其研究。

2. 研究时段上忽略了晚清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学界一直将研究时段集中在民国,而往往忽略了其他时段的研究。晚清,受外来经济的冲击、商路的变化、清政府为近代化而实行的改革,其必然也对江西农村经济产生影响,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足。

3. 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研究成果多,但有影响力的成果少。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取得很大成绩,成果虽多但普遍缺乏分量,启发性小,在学界影响力小。对这一领域的学者仍需深入研究,提高成果的质量,出几篇有影响力、高水平、有启发性的学术论文,甚至产生几部相当有分量的大作品。(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 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经济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论近代江西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史》,1998年第3期。

[2] 胡水凤:《近代江西茶叶的种植与加工》,《农业考古》,1998年底期;《近代江西的茶价》,《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略论近代江西r麻业》,《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近代江西夏布的产与销》,《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3] 周海华:《近代江西渔业述论》,《古今农业》,2002年第4期。

[4] 许金华:《近代江西木材外销的历史初探》,《农业考古》,2010年第1期。

[5] 孙桂芳:《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6] 白沙、万振凡:《民国江西农村集市的发展》,《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7] 万振凡、宋青红:《民国时期江西农村发展实验》,《古今农业》,2005年第1期。

[8] 刘白杨:《近代江西乡村实验运动中的人物群体研究》,《农业考古》,2014年第4期。

[9] 万振凡、林颂华:《江西近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 吴燕等:《战争对近代江西传统农业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农业考古》,2009年第6期。

[11] 魏本权:《近代江西农村合作运动述论》,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