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2 03:40: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专业考察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设计考察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类必修课程之一,是在大三学生掌握一定专业设计后,为了增加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认识、开阔其视野、增强其社会活动能力而设立的。文章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设计考察课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设计考察;教学方法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个创意无限、瞬息万变的行业。对于大三的学生来说,之前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大多源自教师的传授,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认识比较片面。设计考察课程是在大三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后,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专业设计、开阔视野、提高自身设计素养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意义在于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并为学生日后的设计积累大量素材。
一、课程目的和考察点的选择
设计考察是近年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经过教学改革新增设的一门课程,时间为两周,一般安排在大三,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开课。该课程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开阔其视野,使其积累人生阅历,对将来从事的行业有一个理性认识,同时与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更紧密地衔接起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性比较强,学生上大学前接触到的行业信息一般比较少。通过设计考察,学生可以近距离地接触设计行业信息和设计资源,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有很大帮助。广州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着“千年商都”的美誉。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的经济、文化得到巨大发展,中国第一家成功为企业导入CI设计的广告公司就诞生于此。近年来,广州聚集了数十家4A广告公司,广告设计行业发达,从设计、制作到有着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此外,广州市区还有多家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文化创意产业园和设计院校。深厚的设计产业背景和众多的文化机构,使广州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考察的理想目的地。
二、根据课程定位安排考察内容、明确考察目的
设计考察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延展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是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思想和目标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设计能力的提高,主张多元化的设计教学和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让课程成为学校与企业、学生与设计师之间的桥梁,为学生后继的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设计考察课程总学时只有两周,学时少,考察内容多、范围广。课程教学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介绍行业特点、专业特色、企业的运转流程和行业运作规律等知识,引导学生在考察过程中深化所学知识、拓展思维,加强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视觉传达设计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信息变化大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对时展需求有准确的领悟,既要关心商家的诉求,又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该行业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设计、制作和应用等三个环节的相互衔接。为了让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行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本课程由行业概况、参观交流、视觉观察和资料收集等四部分教学内容构成,其中参观交流和视觉观察是本课程的重点。
1.行业概况教师通过PPT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涉及的行业,特别是行业的特点、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重点介绍在大时代背景下广州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特色、资源、优势以及市场分布情况。
2.参观交流第一,参观广告公司。教师选择一到两家实力较强的4A广告公司进行参观交流,通过观摩和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对广告公司的运作模式、公司与客户的交流方式以及如何设计策划方案等方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参观文化创意产业园。广州红专厂创意艺术区是艺术文化交流机构、国际画廊、艺术家工作室、私人博物馆、私人美术馆、设计公司、创意产品商店的聚集地。学生可以自由参观体验,观摩最新的国际创意设计、展示设计和创意产品,了解最前沿的设计资讯。第三,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博物馆、美术馆分别陈列着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和视觉艺术品,是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研究、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的理想场所。教师可以选择几家广州市区的大型博物馆、美术馆让学生参观,了解广东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重点思考艺术的发展和变迁,并收集相关设计元素为以后的设计创作积累素材,如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广东美术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第四,美术院校交流。选择广州的一家美术院校进行参观交流,包括参观实训室、设计工作室,听学术讲座,与本专业师生交流互动等,相互交流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设计思想。
3.视觉观察第一,观察城市视觉导向系统。城市交通视觉导向系统、商业视觉导向系统以及文化视觉导向系统等城市视觉导向系统,能有效地将复杂的城市空间层次化、条理化,极大地提高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不同的城市、地域和文化影响了城市视觉导向系统的设计。对城市视觉导向的观察,主要是对广州市不同类型的导向系统及其关系进行观察研究。第二,观察城市公共空间广告。城市建筑物、道路、广场、市政公共设施等的公共空间广告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出行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对广州市公共空间中的户外广告、灯箱广告、多媒体的电子LED广告等进行观察,重点分析广告的创意、诉求点、受众及其影响力。第三,观察商业卖场视觉营销设计。城市大型商业卖场中的展示空间设计、照明设计、道具设计、商品陈列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等视觉营销设计,有利于建立品牌形象,促进销售,是现代商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教师可选择广州市的一到两家大型商业卖场,让学生针对其视觉营销设计进行观察,思考卖场是如何通过合理地展示和营造视觉冲击力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4.资料收集第一,宣传册、广告单。博物馆、美术馆、商业卖场等场所免费发放的宣传册和广告单是很好的视觉设计研究资料。在参观的过程中,学生要有意识地收集设计宣传资料,为以后的设计创作提供实物参考。第二,照片。设计考察内容多,时间紧。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发现新颖的设计或者有启发的设计,可以用相机把它们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创作的参考素材。
三、合理安排,科学组织考察
设计考察课程有学时短、考察内容多、信息量大、考察点分布广、实践性强、学生人数多等特点。怎样合理组织安排学生开展考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鉴于此,可以根据考察点和考察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1.集中考察,统一行动对于学生获得信息量是相同的考察点,可以通过集体组织的形式统一考察。如,企业参观以座谈会和观摩为主,采取统一行动,比较方便开展考察;院校交流主要是学术讲座、参观和互动交流的形式,强调团体间的沟通和互动,也适合集体行动。
2.分组考察,先集中后分散部分公共场所的场地空间有限,考察信息点分布广,采用统一行动的形式显然难以组织开展,有时还会因为考察点同时涌入大量人员造成拥堵,人为地制造障碍,导致考察效率低下。这样的考察点比较适合分组考察,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形式,由教师统一带队到考察点,明确当天的考察重点,然后分组进行考察。分组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数量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一般5~6人一组为宜,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活动。如,广州红专厂创意艺术区总占地16万平方米,园区内的私人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创意产品商店等空间容量有限且分布广泛,教师可将学生统一带队到园区,然后根据园区地图,拟定多条考察路线,让学生按小组分路线进行考察。此外,每天外出考察前,教师要让学生制订当天的考察计划、明确考察内容和目标,拟定交通线路和考察时间,锻炼学生计划和组织的能力。在考察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和行业从业者沟通交流,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树立自信心,增强社会活动能力。每天考察结束后,教师可在晚上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交流考察方法、考察心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四、整理资料,举办考察汇报展
设计考察实践课程结束后,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教师应及时整理与总结考察成果,方便以后的学习与研究使用,这是设计考察实践活动重要的后续工作,也是考察成果的体现。
1.整理考察资料和存档教师应对考察、参观过程中收集的图片、实物、影像等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方便以后研究和调用。可以根据资料类型进行分类,如地域文化素材、现代设计元素、商业广告、橱窗设计、创意产品等分类归档。此外,教师应要求学生找一两件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设计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作品的创意、表现、制作以及优缺点等,然后整理出一份文件材料存档,锻炼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
2.撰写考察报告撰写考察报告是考察实践活动重要的后续任务,学生应在整理考察资料的基础上,对考察的总项目或者子项目进行深入的探讨、总结,形成考察报告。考察报告可以从考察概况、考察内容、考察分析和考察收获等四个方面进行撰写,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客观、语言平实、叙述合理。
3.举办考察汇报展将整理后的考察资料、报告以及主题设计作品以汇报展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展示,这是检验学生考察成果的良好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在组织展览的过程中回顾考察活动的过程,加深对设计的感悟,锻炼学生的设计、组织和协调能力;另一方面,扩大设计考察成果的受益范围,让更多人通过展览享受考察成果,激励学生在设计道路上不断前进。为了从多方面检验学生的考察成果,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汇报展分成若干个主题板块进行展示,如分成主题海报设计、设计分析、考察报告、实物资料、照片素材等五个主题板块。主题海报设计板块以考察的城市为主题,用收集的素材进行城市形象海报创作,检验学生考察后的创作水平,如,以“印象广州”为主题,要求学生创作一幅广州城市形象海报;设计分析板块,则将前面整理的作品分析文档以图文并茂的展板展出;考察报告板块,把考察报告设计成可展示的折页;实物资料板块,将收集的宣传册、宣传单、海报等实物资料精选部分展示;照片素材板块,精选一部分设计作品照片,辅以文字说明进行展示,检验学生的设计审美水平,如,以“设计新发现”为主题,要求学生精选十张新颖的设计作品照片,辅以文字解说,以照片墙的形式展出。总之,通过多元化主题的汇报展,可以多角度地检验学生设计考察的收获,同时让未参与考察的师生感受视觉传达设计的魅力。
五、结语
设计考察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走出校门、接触行业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学时短,考察内容多,但它对拓展学生的视野、转变设计观念、培养团队精神、增强自身设计素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对于设计考察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明确教学目的、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还要多关注行业新动态,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嘉健.服装专业设计考察课程教学初探.装饰,2013(3).
[2]陈家友.开阔艺术视野传承民族文化——谈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田野采风.大舞台,2010(6).
关键词:伊犁;地域;美术;美术新课程;开发
一、完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开发地域美术资源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统一要求,新疆成为全国第三批参加高中课程改革的省份,在2008年9月正式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主要按照课程标准中的5个系列9个模块在全疆范围内实施。伊犁位于新疆的西部,就目前而言,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不如内地城市,加之人才的匮乏,导致这里的美术教学相对落后,还处于缓慢提升的阶段,而地域资源在课程中的开发对于当地美术教师来说难度较大。对现有课程标准的理论指导而言,灵活的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增强美术教学与地域资源结合,现阶段难的是需要找到适合学校自身的特点编写合适校本,并能适应学生们的需要。充分开发地域美术资源,并且将其运用于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落实美术新课程标准,对解决当下美术教育的特殊问题,有着极为迫切的需求。伊犁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历史文化底蕴得天独厚。伊犁地区出土的大量工艺美术作品让世界人民惊叹,石人、彩陶、金属器皿、织物等数量多种类丰富。还有精细的民族手工艺,毡子、地毯、木雕工艺、铁艺、刺绣、花贴、都市等。美术事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比如沙粒画、羊绒画等。这些个丰富的美术资源足以构成一套系统的美术教材,运用在伊犁地区的美术课堂上。
二、地域美术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现状
伊犁的地域美术资源有如一个“矿”,但是目前这些资源在教学中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导致很多学生在上完高中三年之后,对家乡的很多美术文化、历史和现状一无所知,比如新疆出土的青铜器,出土的红宝石金面具等。哈萨克族的刺绣、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等民间工艺也很少有人知晓,大量优秀的民族建筑文化,民居特色被排挤到了城市的边缘,这些珍贵的文化逐渐遗漏。血淋漓的经验告诉我们,需要在高中就给学生埋下整理、传承的种子,弘扬对地区资源的保护和传承。目前伊犁地区的中学美术教学都是按照国家统一课本开设课程,对于抵御资源的教学研究几乎为零,也有一些学校做了一定的尝试,但是较为分散、不成体系。目前正对这一问题,在美术课程逐渐得到重视的今天,课程改革中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专业课程与美术教学研究。开发具有地域资源的基础美术教育鉴定较为突出,高中美术教师应该选取具有开发意义的,利于增强美术课程的,较为贴近实际生活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的,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热情的方面加以研究。面对种类繁多的美术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谨慎考虑,由于美术发展的特殊性,在美术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门类中,选取有利于课堂的点来进行实施。考虑到高中美术课程的实际情况,对每个课时的内容含量和深度都要安排适当,在教学中选取合适高中知识水品的作品和可以理解的专业术语,并且必须做到图文并茂,作品图片清晰正确,以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并且设置发散思维的“思考题”或“独特视角解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自我拓展和衍生。再者说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固定的教材是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发展要求的,在面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和不同美术门类时都需要填充和完善教材,并且需要使用课件来展示大量的资料。让课堂成为一个视觉化的,强化视觉感受,通过课堂的“艺术考察与实践”与“课外寻找”题目培养学生在课外了解文化研究学习艺术的能力。
三、美术新课程中加强多种艺术形式的开发
学生可以通过简单撰写考察报告,教师给予相关的阅读书目和查阅的资料,以方便学生通过手机资料,完成考察。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在考察报告中所体现的知识点以及人们对艺术的理解,需要老师在后续讲课中解答疑难问题。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效果会与以前不大一样,以新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直观的参考背景,学生的审美兴趣也可以在教学时查缺补漏。目前学生在美术课上的热情并不高,对于书本上的美术作品欣赏一直较为反感,这一点在伊犁地域的某些学生上尤为明显。在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学生对于具有地域特征的美术作品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和积极的上课态度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以贴近生活的作品让学生们主动参与作品的分析和评论。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新疆的历史和文化的认识模糊,通过在课堂上等于地域美术资源的讲解,让少数民族的学生了解新疆的历史和文化具有更强的知道作用,通过美术课程更加直观的让学生认识历史,了解历史和文化,充分实现美术的德育功能。
四、思考地域资源美术资源在课程中的开发
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设置的美术鉴赏、绘画、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等内容系列。修完得到相应学分,在高中阶段我建议学校给予美术课程充足的课时量,按照课程的安排,把教材中的单元统一整体灌入鉴赏。把地域资源模块放在学习中,突出地方文化资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解决美术课堂的特殊性问题。新疆目前的很多获奖油画、国画作品、以及设计作品内容可以放在绘画欣赏系列中学习,少数名族工艺、纹样和建筑等放在工艺美术系列中学习,与美术教材认识体系接轨。
五、结语
开发地域资源美术,并且推广到教学实践中。伊犁地区的自愈资源丰富,有如诗如画的风景,多民族的传统工艺和丰富的出土文物等,目前需要对当地的美术资源进行筛选,更具本地实际情况做出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知识难度的把握,以适应当代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审美水平,做出多样性,富有弹性的地方教材,因材施教改善教学效果。使地域美术资源在新课改中实现可研发性和持续性的开发。
参考文献
[1]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生物学;野外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026-02
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及很多高等师范、农林和医药院校都开设了生物学综合或植物学和动物学单科的野外实习课程。生物学野外实习是培养生物学专业人才综合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而我国高校正在开展的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就是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野外实习中鲜活的生物材料可以加深学生植物学、动物学和生态学的知识,使抽象的原理具体化,加强和增进动植物和生态环境及其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感性认识,从而学习到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同时野外实习的实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完成项目的能力,也成为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团结合作等思想意识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此外,学生在野外实习中表现出比课堂教学更加饱满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显著增强。为了检验野外实习的教学效果,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检测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掌握教学状况、改进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因此,对教学的改革,同样要包括对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本文将介绍我校在生物学野外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中的实践与体会。
一、生物学野外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的调研
影响实习成绩的因素很多,包括学习的实习态度、思想品德、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实习效果等。研究者采取了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且收到了不错的成效。
李庭古等采用的是实习表现、实习报告的质量和对生物标本鉴定能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袁红霞和秦粉菊采取了实习表现、学习效果和实结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实习表现包括野外实习记录本的记录,小组采集标本的数量、鉴定,在实习过程中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组织纪律性等,由小组和带队的指导教师进行综合评定;实习效果采用面试操作及个人考核辨认20种标本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实习效果;实结内容包括业务方面的收获,实习中不同生态环境中所观察到的动物种类及它们的检索特征、反映实习地的自然环境概述、动物种类及生态现象的综合考察报告、思想方面的收获、个人在实习中的表现及对实习的意见和建议等。王玉玲采取的是采集、制作标本能力方面,对所采标本识别能力方面及实结方面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崔瑾等采用的是野外动植物制作标本能力、标本识别能力方面及以论文的形式的实结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王晓鹏等采用考核分实验和实习两部分,其中实习部分单独考核记入学分。实验部分的考核内容包括实验设计方案(20%)、预习报告(20%)、实验操作(包括操作、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探究能力、小组讨论以及团结协作、实验台清洁整理、值日等,20%)、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内容、实验结果、作业题与思考题等,40%);而实习部分考核内容包括实习表现(包括出勤、完成实习任务、团结合作、组织分工、民间访问、实结等,30%)、采集、压制、鉴定、制作标本的数量和质量(30%)、考核标本的成绩(包括科名、种名及重要识别特征,40%)。沈文英等采用的是标本制作、实物鉴定和综合考察报告来评定小组成绩,以学生在结合考察报告中的收获和建议等来评定学生的个人成绩,而学生的总成绩由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通过一定比例折算而成。杨晓杰等采用的是遵守纪律30%,绘图10%,实习过程中野外及室内工作表现20%,实习报告20%,辨认植物或动物20%的考核方式。高启禹等采取的是辨认植物、制作标本、实习报告、专题论文、遵守纪律情况和实习表现及实习作品展评等相结合方法。李友邦主要采取的是笔试和标本的考核方式,辅以小型学术报告会形式的小课题考核,笔试和标本的考核内容包括了标本的数量,种类多样性,制作的科学性、艺术性,标本的检索等。苗芳等采用的是小组的成绩和个人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小组的成绩又由小组同学是否违反实习纪律、小组采集标本数量和标本压制的质量,记录本记载情况和生物学综合实习报告的质量等三部分组成;而个人的成绩由标本识别、野外生物识别和利用工具书鉴定植物种类的能力等三部分组成。
二、本校生物学野外实习的考核评价体系
根据调研结果,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本校生物学野外实习采用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相结合的方式给出学生的最后得分,各项分值的分配见表1。因标本的采集和制作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将5~6名学生编成一个实习小组。
小组考核的内容主要考核标本制作的好坏程度、标本的丰富程度、实习记录的详细程度和生物学综合实结的质量,并辅以小组的平时表现。标本的丰富程度和实习记录的丰富程度由实习带队老师统计得出;而标本制作的好坏程度,以展评方式,由学生再邀请多名专业老师参观并打分以求平均分;小组综合实结由小组代表以ppt形式向带队老师和其他同学汇报,由带队老师共同打分以求平均分;小组的平时表现包括作息方面和标本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卫生和规范程度。
个人的考核主要从个人的实习表现、标本的识别、实物的识别及检索表使用的考试及学生个人实结报告的质量来体现的。个人的实习表现包括个人的出勤和作息等方面,由小组组长先打出分,带队老师和负责后勤老师商议最后给出平时分;由于生物学野外实习安排在第4学期暑假前,而动植物学教学安排在这之前,学生有可能已经遗忘,直接到野外可能会造成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出野外之前,在学校里再进行各模块培训,随后对利用检索表的能力进行考核,以加强学生的掌握程度;在实习结束前再对学生进行标本识别、实物识别和检索表的使用的考试,前两项考试以随机抽取方式,考核学生认识20种动植物(动物和植物各10种)的能力;学生个人实结报告要求学生个人完成,内容包括业务方面和思想方面的表现和收获及对野外实习的意见和建议等。
三、效果与体会
生物学野外实习的目标不仅在于教学任务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故生物学野外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设立也应该能体现它的目标。通过在野外实习结束后对参加生物学野外实习的学生进行的近3年无记名调查问卷统计发现,学生们认同生物学野外实习有收获(87.6%),且在业务方面和思想方面均有收获(79.5%);85.1%的学生认为该考核评价体系下的成绩符合自己的真实水平。对于是否增加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中各小项的分值时,有70%左右的学生认为无须增减;认为小组成绩中需要增加分值的小项排前二位的为标本制作好坏程度和实结汇报的质量,分别占14.3%和12.0%;认为小组成绩中需要减少分值的小项排前二位的为标本的丰富程度和实习记录的详细程度,分别占11.3%和10.2%;认为个人成绩中需要增加分值的小项排前二位的为个人的平时表现和个人的实结报告,分别占12.3%和11.0%,认为个人成绩中需要减少分值的排前二位的为个人的实结报告和标本的识别能力,分别占14.7%和6.9%。随后的抽样访谈了解到,小组成绩中增减的选择是基于小项工作持续的时间和精力作出的,而小组成绩中增减的选择是基于公正性作出的,因为个人的实结报告是很容易抄袭或模仿的。从调查的结果看来,这套考核评价体系还是以较好地体现公平公正性,符合了当今学生对自身权益的追求。针对学生的反馈,下一步我们也将进行分值变动的尝试,以取得更广泛学生的认同。
参考文献:
[1]李新华,胡金良.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2).
[2]冯虎元,徐鹏彬,陈强.生物学野外实习视角下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J].高等理科教育,2011,(5).
[3]梁小玲,谢东海,曲.论高校课程考试与考试管理创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4).
[4]李庭古,罗刚,徐国成.生物野外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工作[J].文教资料,2006,(3).
[5]袁红霞,秦粉菊.动物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07,(3).
[6]崔瑾,冯虎元,夏凯.在生物学野外实习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兰州大学理科基地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1,(1).
[7]李友邦.动物生物学野外实习中科研素质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12,(6).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脱胎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最初设定的工艺美术范畴的室内装饰专业,伴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和市场化的进程,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各方面日趋发展,室内装饰专业逐渐融入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人机工学及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成为一门内涵深广边缘综合的新型学科。目前,国内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成为艺术类招生的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也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渐扩大而显得异常火热,但是在这种大的背景形势下,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却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局面,归根结底,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够深入和缺乏实践训练,这最终导致毕业生在进入行业后,面临真实的设计项目时缺乏经验,而不知所措。据了解,目前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环节教学中,大多数的实践平台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只能使项目设计停留在方案阶段,使其不能客观地指导设计工作。而概念创意设计教学着重强化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通过概念创意的创新设计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设计思维与工作方法,其结果未必能够实现,但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感性思考和理性策划的能力,为其留有进入专业领域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立足当下,针对环境艺术设计“内涵深广边缘综合、实践性强”的专业特性,来寻求学科发展的方向与需求。
二、结合毕业设计的实践性教学课题研究
(一)课题概述。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的最后专业训练课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知识和技能并针对性地补充和学习实际项目所涉及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了解项目设计的过程和要求。湖北文理学院作为保康县歇马镇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援助单位,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接受了歇马镇政府的邀请,承担了所在镇的21个村庄进行规划设计,课题组团队成员由带2011届毕业班的专业辅导教师组成,团队结合本次课题纳入了毕业设计的实践性课程,结合学生毕业考察和毕业设计进行展开,学生通过这一毕业课题的学习和训练,了解和掌握项目设计的基本运作,并对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原则、现行政策法规以及新农村规划设计相关政策和方法规范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树立对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价值观,有利于今后参与同类项目实践,提高专业设计素养和实战水平。
(二)课题的目标与要求。每年毕业设计课题都因项目而有所不同,往年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大都以虚拟训练课题为主,设计目标和对象比较模糊,设计要求也不太明确,本次的毕业设计课题作为真实项目进行开展,目标明确,并要负担责任,因此对课题设计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对较高。
1.课题项目背景分析。本课题名称为“保康县歇马镇新农村规划设计”,歇马镇地处保康南部,驻足沮水河畔,背依荆山腹地,大小山头418个,其中标名大山头37座,山峦重迭,沟河纵横。东与两峪乡的大岭交界,南与兴山榛子乡的黄家垭接壤,西与马桥镇的高桥河相连,北与后坪镇大石脑毗邻。属山区热带季风气候,因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差异较大,有“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之说。歇马镇地域较广,地形条件复杂,海拔较高,其旅游资源丰富,产业目前以烟叶为主,以后着力发展以九路寨为中心的旅游产业,但是21个村庄的规划各有特色。
2.设计内容和要求如下。第一,以设计村庄的自身产业特色和村庄形态特色为入手点,对所在村庄的地块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对地质地貌、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条件、民居建筑的历史、形制、风格、使用状况及周边环境作进一步现场调查和资料查证,并参考国内外相关实例的成功经验,完成调研报告。第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保康县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年)等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歇马镇提供的规划资料及有关建设意见,提出对所规划村庄的具体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如下内容:村庄产业、基础设施、居民点等规划设计方案;居民点详细规划设计方案;风景区沿线的景点规划设计;近期环境改造方案(包括环境和旧建筑的改造);新建居民点的户型和效果图方案;规划编制说明。第三,以本课题为基础,挖掘和整理农村民居建筑的历史人文价值和风格特点,以探索如何通过改造使新旧结合,重新彰显出其历史风采和地域特色为命题,完成毕业论文的创作,并结题。
三、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教法的创新与特色
毕业设计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或继续深造前一个重要的过渡期,因此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及深入现场的教学方法是把握这门课程的两个关键要素,也是毕业设计教学实践的特色所在。
(一)创新特色一:教学和科研相结合解决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选题常常困扰着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选题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自2003年课题组申报了鄂西北新农村民居建筑模块设计的省级科研课题,课题组成员一直关注新农村建设和规划设计,自2007年开始课题组就将每年的毕业设计选题与新农村建设进行结合,课题逐步由虚拟性转向真实性,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2009年课题组参与第一个新农村建设规划项目,针对保康县城关镇的9个村庄进行设计实践,并关注农村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再生话题,与湖北襄阳所处的鄂西北大环境发展的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工程实践紧密联系起来。2007~2010年历年毕业设计选题都采用真题真做的方式,确保课题的时效性和挑战性。一是教学的介入必须在项目进行前,使学生能了解村庄现状的真实情况:课题组成员的教师带领毕业班学生进入保康项目所在地,并驻扎在所在村庄,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进行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从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现状、村居建筑分析等方面取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调研资料,并形成调研报告;二是选择历史价值深厚或有突破性利用的区域和乡镇为课题对象,对所在项目区域的地域特色、民俗民风、民居特色等作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有所重点地进行研究,特别是景区村庄形成的历史风貌,人文特点等作了更为详实的考证,使课题的深度和高度有所加强。三是村庄及其环境规模宜小巧适中,以便学生能集中精力深化设计,在实践过程中,选择难度较小、特色相对不明显的村庄让学生全程参与并完成规划方案的设计实践,鼓励学生组成课题小团队独立完成项目。
(二)创新特色二:深入现场的教学方法。项目进行前或早期是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的最好时机,这样学生可以针对村庄的基本现状做实地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到现场了解许多真实的村庄现状以及实施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并且联系县镇的政府代表、规划局、旅游局和相关技术负责人等在现场或其他同类项目带领参观和技术讲解,使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印象深刻,对他们日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通过以上谨慎的选题和现场的指导,使学生在乡镇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建筑保护利用等方面逐步建立起批判性视野,启发他们去思考新旧对话与共生问题。通过产学研的互动,不断建立一个将历史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三)毕业设计实践性课题研究的体会。一是通过对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性教学实践的比较分析,围绕教学中针对设计创意、设计逻辑等问题展开研究,注重拓展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二是利用专题性、实践性较强的环境艺术教学课题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三是以跨学科为启发点、依托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密切的综合课题,引导学生作出基于对建筑造型艺术、技术、文化、生活经验等多维因素综合思考的创新设计结果。四是通过本项目,组建一批观念活泼、创造力旺盛的教研团队,以教师为表率迸发出设计原创爆发力来影响学生。利用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针对同一课题,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取长补短,全面系统地满足专业教学。
四、结语
作者:武小川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人们只能通过对遗址上遗存物,遥想历史的辉煌,不能直观地了解到古时陵区建成时的基本规制、规模以及建筑群等。“项目型课程”是影视动画系课程组(知识型课程、技术型课程、课题型课程、项目型课程)中的一类,它利用影视动画各专业与社会联系紧、活动广、层面深、委托多等特点,结合教学规律与学生专业进展,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学术价值与教学意义的项目,带入课程教学,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针对性、目标明确的课程内容。能促进学生以具体的实践项目为目标,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课程项目就是尽最大可能将帝陵——传统的象征之物,用影像实践的方式进行当代的艺术呈现,并实现部分虚拟再现。培养学生关心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综合能力。本项目也是美术院校探索课程教学改革的试点项目。
工作目标本项目型课程以唐帝王陵遗址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数字影像手段,遵循田野调查的手段,拍摄并整理地上所有遗存物的影像资料,以艺术创作的心态,去深入遗址及周边的现场,利用学生专业能力,在规定任务范围内完成具有创造水平的艺术性训练。使项目融于课程,教学带动研究,成果支撑项目。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调研和田野考古的能力,引导对传统文化深切关注,并以此培养其艺术创作的创新意识。本次考察对象主要是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的蒲城、富平、三原、泾阳、礼泉、乾县六县的十八座唐帝王陵,分别是献陵(高祖)、昭陵(太宗)、乾陵(高宗、则天大帝)、定陵(中宗)、桥陵(睿宗)、泰陵(玄宗)、建陵(肃宗)、元陵(代宗)、崇陵(熹宗)、丰陵(顺宗)、景陵(宪宗)、光陵(穆宗)、庄陵(敬宗)、章陵(文宗)、端陵(武宗)、贞陵(宣宗)、简陵(懿宗)、靖陵(僖宗)。
基本思路项目按照“策划—考察—收集—整理—研究—展示”流程展开,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唐十八座帝陵遗址,深入地调研遗址及周边的生活生产。结合专家意见,合理设置适于项目需求的教学方案和研究重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作任务并展开教学。同时,强调学习过程就是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过程,研究过程就是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复锤炼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项目研究与实践活动项目组自2009年成立起,考古专家张建林多次前往陵区,认真研究陵区现状,尤其对近年来乾陵、崇陵、建陵遗址区的考古现场进行探访,布置了工作计划与目标。2009年10月、2010年4月和10月、2011年4月四个考察时间段,影视专业、摄影专业的2007、2008、2009级6个班,以及动画专业2008、2009级4个班,对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六县的唐帝陵,进行了14次深入考察,从历史地理、人文地理两方面,对现在地上所有石刻、碑表、建筑遗址、地貌等进行了详尽的、专业性的拍摄与绘制,并细加整理。每次考察前,系里根据不同专业的班级与年级,按照整体的工作进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安排,对考察对象进行大量的学术准备。每个专业班级按照对象任务进行分工,成立一个个行动小组,对整体项目中完成的任务各有侧重。摄影专业3个班,按照分工分为六批次,对唐帝陵进行地毯式的考察。对陵墓遗址周边的村落的人文与生产生活进行详细的调研,拍摄近2000G、万余幅照片。影视专业3个班,分为四批次,对乾陵、崇陵、桥陵与建陵的地面遗存进行拍摄,为纪录片制作与动画模拟生成提供基本素材,拍摄500G800余分钟的素材。动画专业4个班,分四批次对乾陵、崇陵、桥陵进行考察,完成大量的写生。相关成果在教学汇报展和2012届的毕业创作展中均有所展示,影视专业有两组学生选择将唐陵作为其创作的题材,本项目组与系里也将给予学术与技术支持。开展田野调研和影像实践的思路,是以“地理”与“图像”为两大构成部分。其中,“地理”部分以历史、人文为主,“图像”部分是学生根据田野调研而创作的影像作品。第一大部分——“地理”,分为历史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部分。
历史地理完成的内容(1)帝王陵形制。包括唐十八座帝王陵墓的整体概况、形制、布局、风水、地形特征等,分类比较了“因山为陵”与“覆土为陵”的陵园分布结构,绘制考察线路。同时,对唐帝陵的每一座陵墓都进行单独绘制,对现有遗存物按照现布局顺列进行图像呈现,并选择乾陵、崇陵、建陵等初唐、中唐、晚唐的代表陵制,展开动画虚拟展示,并以青山绿水作为动画美术的基本风格,还原陵区的地面建筑。(2)石刻艺术。图文并茂地对田野采集的图像资料进行归纳,绘制南门石刻总图以及部分北门、东门、西门等石刻,对有代表性的唐陵石刻进行位置复原和特点展现,尤其对石刻遗存现状较好、艺术水准高的乾陵、桥陵、崇陵、泰陵、贞陵做重点分析。汇总比较了石狮、翼马、鸵鸟、翁仲、华表、仗马等,结合现场测量和考古数据,通过其特征、佩饰、体量等分析早、盛、中、晚唐的特征变化。尤其石刻的体量,从初唐到盛唐,逐渐变大变壮,手法更加丰富,中唐之后,体量逐渐缩小,工艺也变得粗糙起来,数量也逐渐变少,这种变化清晰地对应着唐代的国势沉浮。
人文地理方面,以“人与经济”为主题,对遗址周边乡村进行调研,完成大量的调研考察表,收集生活、生产、家庭构成的情况,以及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等。一共完成600余份调查表,采编了现场访谈等影像资料,并完成一批拍摄笔记。(1)“人”的主题。涵盖遗址留守者、遗址保护者、遗址闯入者等;(2)“经济”的主题。涵盖唐陵周边生态环境与经济状况,包括唐陵周边传统农业发展现状、遗址区周边破坏性的工业,尤其是丰陵、光陵、泰陵、崇陵附近的采石场,有些已经侵入到大遗址保护区的内部,的山体、被切断的山梁,现场使人触目惊心,对陵区原有自然山体形制已造成不可挽回的毁坏。同时,还调研了唐陵附近新农村建设,主要考察了袁家村,这是一座以“农家乐”和新民俗生产结合,以旅游来支撑产业发展的乡村建设模式。第二大部分——“图像”,主要是学生考察期间创作的影像作品,其中2008级摄影专业拍摄的《家庭》系列,以家庭为单元,关注周边村落的人员流失与固守的现状,每位学生都创作了一批作品。我们举办的教学汇报《“地理与图像”——唐十八帝陵影像展》涵盖了影视、图片、动画3个专业的考察成果,按照以上“地理与图像”两个大框架,通过图文展板、摄影作品和录像短片等形式,集中展示了田野考察和影像实践的成果。艺术影像作品与田野考察素材的并置,形成一个既有扎实学术基础,又有创造力、对传统的再认知的场域。展览由项目组规划,由学生担当执行工作,这锻炼了他们的组织、策划和执行能力。通过田野考察,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其去质疑、调查、分析、研究、总结,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既有共同目标又兼顾个性眼光的发现、解决问题过程,使教学和研究相互促进。在本阶段的研究和实践中,还注重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前期采集的信息进行集成,着手建立唐帝陵影像数据库,树立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图像呈现的实例,为今后的深入研究与创作奠定基础。#p#分页标题#e#
本次项目实践,不仅留存了2009至2011年这个历史阶段唐帝陵的最完整的田野调查与影像资料,而且积累了一批摄影、影视、动画等专业的一手教学文件(大纲、讲义、计划)、教学笔记、考察报告等,对于今后开展此类课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期间,邀请了考古专家张建林举办《唐代帝王陵考古》讲座,多媒体艺术家赵小涛举办《解读动画电影〈迷雾〉》《〈萨迦〉动画电影的制作》等讲座,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与艺术想象。以帝王陵为重点的传统文化考察课程,已经作为影视动画系本科教学环节的必修课程进入到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得以完善。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对本地域以汉唐文化传统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精粹有了深刻的认识,引入跨学科的多媒体手段,通过数字化的艺术表现来呈现当代、遥想并复原历史,使得学生建立一种与历史对话并进行艺术再创作的文化意识,为今后自身的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并且提高了他们利用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能力。通过田野考察,引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帝陵的考察中,考古与保护、传统与当代、遗址地保护与区域发展、工业与新农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等社会问题,都引起了学生的重视,考察过程成为富有个性、饱含人文关怀的过程。学生独立的精神,不断被激发出的创造力,催生了一大批感人的艺术作品。由普通的课堂技术训练,转为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磨砺的过程,这对于数字艺术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课程改革的启发本研究选择重大历史文化为课题,探索教学实践与重大文化课题的结合,以重大的社会、文化主题为教学实践,对推进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发挥新兴专业的优势,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社会意义与传承文化责任的项目进入教学,具有独创的教学价值,是一次积极的尝试。陕西省作为有着深厚历史传统的地区,天然地具备了艺术创作的优势。学院“借古开今”的院训,将“辉煌的周秦汉唐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学院的“四大传统”之首,本次选题立项,就是引导此方面的创新,树立了利用传统资源开展艺术再创作的文化意识。艺术创造,往往是创新的文化意识与传统对话的过程。影视动画等新兴专业,从个人的创造意识出发,立足当下、关注历史。王林曾说,“在转换传统中创造传统,在超越时代中揭示时代。”项目型课程是学院近年来教学改革一个新的生发点,也是影视动画系的课程改革重点。充分发挥影视动画系在教改中的探索、示范、辐射作用,形成项目融入课程、教学带动研究、成果支撑项目的良性循环的局面,拓展专业美术学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这也是践行影视动画系“创新为先、贯通内外、浸透人文”教学理念的一次积极尝试,同时,实践意味强、主张创造力的教学环节,强调学习过程就是发现、解决问题过程,发现、解决问题过程就是研究过程,研究过程就是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就是学习过程的学习态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全方位的锻炼,也为学院的课程改革拓展新路子。
对唐陵田野调研后的反思通过两年持续的调研,我们也不断呼吁对以唐陵遗址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遗迹进行切实关注。唐陵遗址作为陕西文化遗产的代表,经过实地考察,我们认为,遗址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只有旅游开发才能促进保护与管理。目前,只有乾陵和桥陵有较为完整的保护区,其他多数还处于开放式的状态。传统农业及其依赖的乡土社会不可挽回地凋敝着,破坏性工业蚕食着大片遗址保护区,造成陵区地貌的重大变化,不计后果地毁坏生态环境,牺牲的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这应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项目建立了一种持续对遗址的监控机制,留存每个时间段的历史影像,我们坚信,予以关注就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在文化艺术创作中,我们也深深认识到,那些“对传统的创新”等口号,任重道远。但那些具象的生活,给人以无限的温暖,永远成为艺术创新的源泉,而且,传统应在艺术家个人切肤的记忆中才能被激活,在转换传统中创造传统。
影视动画系根据专家意见,总结项目实践中已取得的成果,将“汉唐帝陵考察”设为固定的课程,一方面不断关注历史遗存的变化,另一方面,作为长期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必须学习的课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要了解不同工作环节的专业知识、技术指标、专业规程,这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发挥拓展能力的空间。美术学院学生缺乏考古知识以及相关学术训练,但艺术创作是他们的长项,用艺术与考古结合的方式去扬长补短,持续关注历史遗存的变化。同时,多方聘请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讲座与课程,丰富学生对陕西历史文化传统的关注与考古相关知识的认识。经过本次项目两年多的实践,以项目型课程教学来承担重大的社会、文化主题,对推进本民族、本地区传统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有着积极的意义。项目推进了影视动画系的课程改革层次与深度,同时,也是厘清自身发展道路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大学生美育素质教育
一.美育教育的现实情况
(一)大学生严重缺乏学习积极主动性
现在虽然各高校对美育的教育注重程度相比而言在各方面都有所提升,可是由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处于空前的严峻状态中,又由于大学生对美育的教育缺少足够的正确的思想认知,把极其有限的精力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方面了,虽然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却忽略或顾及不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美育教育的实际内容偏少,整体课程专业性太强
日常生活中,美的形式是呈多样化而又无处不在的。在高校实施美育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常就是单单着重以艺术的审美教育为主线条,从而忽略了其他形式的审美教育。各高校的艺术审美教育教学的绝大部分课程都是由各专业的艺术教师实施完成的,即使这些专业的艺术教师在给一般的学生上课时特意有意识的把难度降到最低,可是这些专业教师的那种固有的专业思维模式已经根深蒂固了,专业教材的各个章节结构深深的嵌入在脑海中,同时由于普遍对美育的教育课程的注重程度不是很高,就使得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深入挖掘教材,没有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备课。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专业性太强,与一般的比较普通的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很难进行有效顺利的衔接,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该类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至今未建立起健全、科学的美育教育评价机制
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依然未建立健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美育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美育教育的评价指标系统过于单一,只注重艺术尖子生,忽略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只注重教育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教育教学过程的评价;只注重艺术大赛的结果,而忽略了美育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在育人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只注重抓学生的系统知识、技术水平的评价,而忽略了更高层次的大学生审美需求水平的评价。
二.建立大学生的美育素质教育
各个高校对美育的教育教学一定要按照素质教育教学的新课标和美育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则去进行,要切实转换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积极的拓展训练美育教育的内在涵养。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有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完整的美育教育的评价结构体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整体的素质教育水平逐步提升。
(一)建立以艺术美为主要核
心的美育鉴赏课程结构体系怎样才能表现出艺术美呢?艺术美主要是由艺术作品及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作品分别是手工、素描、各种国画、雕塑、各种各样的古今中外的建筑、文学名著、各种古典舞和现代舞及各种古典音乐、戏曲等等不胜枚举。在具体实施美育教育教学时是以美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进行的,再结合多渠道多种形式的艺术类专题讲座展开全方位的艺术鉴赏课程。例如:它具体包括各种书法绘画类的鉴别和欣赏、实用性较强的美术类、古今中外的美术史论、手工雕塑类艺术制作、古诗词文学诗朗诵、各种古典音乐舞蹈表演、戏曲鉴别欣赏、各种形体训练课、语言交际等课程。各高校还开设舞蹈社团、话剧社团、文学社团、篮球社团、演讲社团等等一系列活动,学生们在社团里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比较系统的掌握一些美与审美有关的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特征,初步懂得各种审美形态、范围和艺术形态,只有经过科学合理的系统的学习,才能逐渐的增强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至于美术理论课也可以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方法进行,比如说常用的分组讨论、交流、还可以通过写学习体会等诸多形式,引领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题,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去图书馆或者去相关的专题网站查找有关资料,促使学生一步步地写出真实的学习感受;像书法鉴赏课就完全可以运用引导学生对古今中外优秀作品静静观赏的方法。仔细推想琢磨其手法,领悟其意境,将感性和理性能够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切实感受到书法艺术的美;而文学作品的鉴赏,则可以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逐步提升浪漫主义思想,维持心里平衡,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除了审美理论知识教学,也要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审美,引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把生活中有趣的点点滴滴累积起来,为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多积累点经验。培植学生的审美理念,陶冶情操,逐渐的提高自身的气质和审美素养。
(二)拓宽以自然美为主体的美育素质教育空间
人类的审美是多种多样的,自然美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它是生来就有的,甚至是早于人类而事实存在的。对我们来说,如果能把这种自然美与人类后天创造的美完美结合起来,把大自然的景象和人文景象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必将会使自然美育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在景色优美的公园内成立一个实践基地,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定期登山、栽树、收集各种昆虫标本等,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同时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也释放了压力;在劳动中,亲近大自然的自然风光;在绿化保护自然的环境中,意识到整个自然生态的异常珍贵;在收集昆虫标本的活动中,感受到生物工程的奥秘与伟大。五彩缤纷的自然风光,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大学生们还可以进行户外旅游,探究发现大自然的奥秘等等一系列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户外摄影采风活动或者开展对园中的植物花卉鉴赏活动,激发勉励学生深入体验自然生活,经历自然风光的洗涤熏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从而丰富学生们的精神世界。
(三)开展以社会美为特色的美育文化活动
什么是社会美呢?实际上所谓的社会美就是在日常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事物中的美。它来自于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也是美的存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以感受社会美为出发点组织大学生观看考察历史博物馆、各种艺术馆(陶艺、茶艺等)、美术展览馆和文化科技馆等,参观游览各种类别的历史名胜古迹,进行实地考察、做考察报告,撰写参观游览心得体会,在考察游览和学习中不断的提高大学生们的审美情操。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性活动,例如:走进各个社区关爱老人等进行爱心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利用我是青年志愿者协会展开利用假期走进偏远山区进行支教献爱心活动,深入社会各个角落、切实体验生活、感受人生,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美的能力。充分运用校内文化和各种社会实践等为媒介,再结合每个大学生所学专业学科的不同背景实施实践活动。还可以借助学校各社团组织的力量,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如“五四”青年节、国际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九九重阳节及国庆节等节日为契机,或者采用不定期的不同主题的团委、党建活动为媒介,实行比较全面的全程各个角落的渗透,即让学生们在理论基础知识上能够更进一步了解、强化和使用美育元素,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审美,创造实践
在进行美育素质教育中要加强加大力度组织大学生们积极主动参加创造艺术和感受现实美的实践活动。像组织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文艺社团等都属于艺术实践。大学生们亲自参与编排和表演,书法绘画创作,音乐即兴编曲,创作文学作品等,加强亲自体验,熟悉创作艺术的一般过程,基本了解经过多种渠道展示美和创造美;创设各种流动性的文艺场馆,感受艺术美,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师生书法绘画作品等,促进学生对艺术的色彩,简单的线条等表现手法和基本技巧进行深入研究学习,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多举行音乐、诗歌朗诵等方面的讲座,让高雅的艺术入驻校园。参加各种劳动实践,在实践中让学生领悟创造的劳累以及收获的成就感,激起热爱劳动的激情,通过亲自参加劳动感受人间的真、善、美,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促使美育的教学效果得以实现。艺术教育与创新意识、思想道德品质的判断力、智力的发展与心里健康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想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一定要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植。从人的人格形成过程来看,科学文化知识素养、思想道德品质素养等是构成学生人格的重要环节。而现代人格理论却认为,只有健康的审美素养,才会有健康的人格。就学校的教育来说,缺少美育的是不完整的。所以,从教育的宏观方面来看,学校的美育教育改革创新直接影响到整体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环境设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223-01
环境设计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位、设计市场与用人单位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以及专业教育自身规律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构建出一整套完善的教学体系,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市场适应能力强的新型环境设计人才。这里面不仅要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也不能忽略基础性与研究性的教学环节,要真正做到“教、学、研”的三位一体,才能真正立足于培养“专业素养好,动手能力强,创新潜力大”的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环境设计人才。笔者根据个人的经验,对环境设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目标定位及途径作了如下分析与探讨。
一、环境设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当前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需求缺口较大,行业前景十分广阔,导致各大高校都纷纷效仿开班环境设计专业。然后由于各大院校的在教学资源、水平与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不少学生缺乏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不同类型或不同高校往往对于“环境艺术”专业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使其在专业定位以及课程内容设置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如有的高校就把环境设计单纯得理解为“室内设计”对学生进行培养,虽然名为“环境设计”,课程内容则偏向于室内设计、装修以及美化等方面,这些都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于单一,综合素质不足,不能适应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此外,我国高校往往更加注重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殊不知环境艺术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阔,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
二、环境设计人才能力培养的定位
(一)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与掌握能力
环境设计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以及专业相关交叉学科知识。环境设计是一门多个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它不单单是一门艺术,还需要考虑到许多其他学科的因素。这就对环境设计人才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必须要掌握多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如美学设计需要设计人员钻研色彩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而功能设计则还需要对工程、材料、施工工艺进行一定的研究。通过这些知识的系统学习,建立起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全面地了解专业内涵与外延,具备宽阔的知识面以及文化底蕴扩大对专业知识掌握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其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学以致用,为今后实践能力的加强提供理论指导与“能量”。
(二)良好的设计表达能力
良好的表达能力是一个优秀环境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首先要能够清晰地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图纸表达出来,判断一个设计师是否优秀不只是其具有优秀的设计创意以及想法,还需要将这些创意通过图纸表达出来,设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手绘、电脑绘图和模型制作的基本功底,否则,就不能完美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思想。其次,设计人员还必须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推销员推销实体产品不同,设计人员必须与客户交流和沟通,并推销自己的创意设计思想,相比实体产品的推销更有难度,所有需要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设计策划与创新能力
每一个环境设计实践项目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项目背景、市场调研、设计定位,再到方案设计,都是一个设计策划与创新的过程。设计策划体现的是设计师的对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以及综合运用能力;设计策划体现的是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才能具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其他综合能力
除此之外,环境设计人才还应具备其他综合能力,如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市场需求的洞察力、一定的求知欲和感受力,并树立正确的职业伦理观,应该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思维以及工艺,并将其应用于设计当中,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淘汰。
三、高校如何培养环境设计人才实践能力
(一)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实用的技能和知识。除一些通识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外,其他专业课程基本以实践环节教育为主。根据各年级、各教学阶段的能力训练的确立,将实践环节分为艺术造型基础实践,如素描、色彩、写生实践等;设计基础实践,如设计构成、设计表现实践、计算机设计实践、设计模型手工实践等;专业设计实践如专题空间设计实践、专业考察、环境工程技术实践等。不仅要加强实践性课程在总学时中的比重,更要在非实践课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例如在专业理论课中增加考察报告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与项目策划等环节;在专业设计课中引进实际项目或竞赛课题,按实际规则要求与评价进行设计实践。这些是培养环境设计人才实践能力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不仅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还会增强他们的专业自信心与实践经验的积累。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以培养单纯艺术人才的目的应用于设计教学,教学过程应该要有一定的偏向性以及针对性。
(二)提高专业素养,重视研究性课程学习
创造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必须要充分了解设计的发展历程,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使设计人才在进行实际设计时能够好走很多弯路。而研究性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性思维以及自主发展的能力。研究性课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和探究性学习作为基础,确定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研究课题,并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这不仅能让学生能够更多地进行设计实践,提升实践设计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打造多元化产学研实践平台
积极打造多元化产学研实践平台,如工作室平台、创新实验中心平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平台,组织学生参加某一个工程的全部设计工作,让其能够充分体验设计实践;通过学校的力量多组织相关的学术讲座以及交流活动,不断扩展学生的视角,培养学生的钻研兴趣,使其能够主动进行学习提高;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优秀设计作品展览,组织、参加国内外环境设计展览与竞赛,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设计氛围,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努力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应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结论
环境设计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传授上,还需加强实践教育,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的培养,把增强学生文化内涵、激发创新活力与设计实践能力并重,进而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通过上述对环境设计人才的定位以及对高校培养设计人才实践能力的分析与建议,可以得出一条总体结论就是,高校的环境设计教育必须要与市场和社会相适应,以素质教育为支撑,根据市场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培养的环境设计人才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够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艳芳.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素质与能力培养[J].教育探索,2003,10:52-54.
[2]吕勤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定位[J].高等建筑教育,1997,01:32-33.
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已经应用于不同学科及课程领域,在《餐饮空间设计》课前由教师提出课程相关问题,例餐饮空间的类型、风格、特点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课下学习,课上教师以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进行授课,引导学生认识、体验和创作的模式体系。学生基本上根据项目实例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引导思考问题、设计方案。我校10级室内设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视觉符号在餐饮空间布局起到的作用,每个小组以视觉符号创作主题性餐饮空间,小组同学完成较好。这样的授课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学习兴趣。
2.学生分组考察与汇报相结合的互动式方法的提出
在餐饮空间设计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差异教学,适当给学生上讲台讲的机会,课前把班级学生按小组布置到当地的不同餐饮空间考察,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分析遇到的问题,把学生带入正确的思维轨道,让学生使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解决所遇到困难,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教给学生更多的设计模式和方法,给予新的设计理念,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在《餐饮空间设计》这个课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去进行考察,对本地的餐饮空间类型做简要整理,每个组都进行不同餐饮空间设计形式进行记录,然后写好考察报告及汇报PPT,再让每组学生对考察进行讨论、汇报。学生在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能够激发自身的创新思维,举一反三,一个设计方案变成多个,学生在激辩中还能互相学习,活跃课堂气氛。
3.课堂项目实例“公司制”情景模拟方法的提出
教师应多根据学生将来工作环境中可能遇到的专业问题设计和进行教学活动,采用互动引导教学方法时要注意把握教学活动的实用性,在餐饮空间设计课堂上把学生分成3或4人一组,模拟公司制下的设计团队,有设计主管、主案设计师、制图员、预算员等,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畅所欲言。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环节,因此我们在模拟公司制的课堂上告诉学生先进的设计动态、流行得设计样式,梳理思路,把课堂环境模拟成工作环境,做到课堂教学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课堂项目实例“公司制”情景模拟方法提出创新和积极的观点进行鼓励并给予横向和纵向的引导,开拓学生创作思路。
4.餐饮空间设计课程引进研讨型课堂方法的提出
“公司制”情景模拟方法的提出有利于在餐饮空间设计课程上建立研讨型课堂机制的建立,在餐饮空间设计课程研讨型课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距离因素,考虑满足学生合作活动、交谈活动、竞争活动和共存活动的不同需求。在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的过程中保证师生和生生的距离在个人距离范围内,有助于彼此的沟通和交流。我校10、11、12级室内设计学生餐饮空间课程实施了研讨性课堂的教学方法,学生针对南岗百合粥铺、专家公寓、小城故事烤肉等餐饮空间案例在课堂上与教师研讨方案、小组之间讨论,选取优秀方案分析总结等。餐饮空间设计课堂符合研讨型课堂概念的引入及方法的运用,学生应参与方案设计,有自己的主观设计意识,餐饮空间设计课堂研讨型教学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颠覆,又保持了课堂教学原有的模式优势,具有平等民主性、互动合作性和研究创新性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好奇心和创建独立的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和良好的环境,讨论式教学在此基础上更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体验和对学习态度的重要性。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研究显示了以教材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半开放的姿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因此小组学习之间的研究、讨论教学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餐饮空间设计课堂构架方式方法的提出
“课堂空间结构”是指学习空间的物理环境,包括课桌椅的布置、声光电环境、建筑区域划分等。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餐饮空间设计课程特点,课堂项目实例“公司制”情景模拟的引入,课堂的桌椅组合形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在课堂上多采用小组合作桌椅摆放方式。项目实例的引入在研讨型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四人对坐围成一圈,小组成员之间既便于接近又有目光接触,有利于讨论的进行。从长远来看,未来课堂的新型学习空间一定会基于经过实践验证过的较为成熟的框架进行开发并推广。
6.结束语
一、高中生开展洛阳文化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研究性学习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国的教育方针规定,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走出课堂、走出书斋,让学生参与实践,在探究、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洛阳市第二中学开发了一本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洛阳的文化足迹》。这本书介绍了洛阳古城的城门、洛阳景、八小景和洛阳城周围文化气息浓郁的名山。每一节后都附有几个思考题,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新知。这本教材可以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一些素材和研究思路。
研究性学习能力应该从中学时代开始培养,这是新课改的方向,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求知欲强,喜欢探索新事物。一般的研究性学习似乎在课堂上或图书馆中就可以完成了,但以洛阳文化为内容的研究性学习,应该在课堂、书斋之外的广阔天地中。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实地调研、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二、洛阳文化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洛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具有无穷的魅力,会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探索的目光。有鉴于此,我校在开设洛阳文化的校本课程之后,组建了多个洛阳文化研究性学习小组。让学生自己做课题,去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
1.选题与分组。洛阳文化覆盖面极为广阔,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选取了洛阳书法、洛阳诗词、洛阳古村落和洛阳街道名四个研究方向,组建了“洛阳的书法艺术”、“探访洛阳古村落”、“洛阳街道名研究”和“洛阳诗词研究”四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每组有一位语文老师全程指导。
2.阶段性推进。小组建成后,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调查问卷、专家讲座、材料归纳和整理,撰写研究日志和考察报告等。洛阳书法小组利用周末时间,参观洛阳书法家王铎的故居和千唐志斋,查阅大量资料写出了相关论文,大致梳理出了洛阳书法的发展脉络。洛阳古村落组和街道组调查走访了偃师的几个古村落和著名街道,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洛阳诗词组邀请了洛阳文化著名学者、洛阳八中的王恺老师开设专题讲座,指导学生了解古诗词中的洛阳密码。同学们自己着手编辑洛阳诗词鉴赏的文集。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个小组的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同时推进的,而是先开展一组来带动其他三组,在实践中总结、积累经验。我们首先开展了“洛阳的书法艺术”的研究,在此过程中发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初期学生畏难情绪严重,不知如何入手,老师的指导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学生的思路打不开等。在成果展示阶段,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鉴于此,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讨论和提升,并把成果用在其余三组的活动过程中。这样,有效地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效率。
3.展示与评价。洛阳书法小组按照各自分工查阅资料,撰写初步研究报告,形成了《龙门二十品书法艺术研究》《武则天飞白体》《伊阙佛龛碑》《故居忆故人》等多篇研究报告。洛阳古村落组和街道组用PPT的形式对成果进行了汇报展示,由指导老师打分并提出修改意见。洛阳诗词组筛选了近百首洛阳诗词,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类,并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同学们对这些诗词的鉴赏文章并评选出奖项。
在整个活动中,同学们焕发出了强烈求知欲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这是在传统语文课堂上所鲜见的。原因正是由于遵循了由行到知的教育规律,在做中学,在实践中丰富知识。许多原本作文写不好的学生为了撰写成果报告,翻阅大量资料,向老师求教,一遍又一遍地改稿子,直到成功。这对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三、学校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的条件
多数研究性学习无法得以更有效的开展和更大范围的推广,就是因为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将研究性学习看作是某个学科老师单个的教学行为。而我们此次的尝试正是站在学校的层面上,开展这一活动,学校有着丰富的资源,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阶段,我们由学校出面组织学生、安排车辆,联系相关单位。比起学生自发参观和个别带领,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例如王铎故居就专门安排了解说员针对高中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解答了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提出的许多问题。
2.开发校外资源。我们常说教育要家校结合,但除了家长会,很少有与家长合力教育孩子的机会。此次研究性学习借助洛阳二中家长委员会,挖掘出了家长资源。例如我们进行实地考察的车辆就是一位家长安排的。我们在举办诵读比赛、征文比赛和书法比赛时,都邀请了有相关特长的家长做评委,有些还对学生进行了赛前指导。这大大促进了家长与学校的交流,对相关学生起到了非常大的鼓励作用。同时,我们还邀请了洛阳文化的相关专家学者、大学教授,亲自到校给学生开设讲座。让他们在中学时代就领略大师的风采,受到人文气息的熏陶。弥补了本校教师对具体问题专业性不强的缺憾。
3.提高评价的层次。以往,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仅仅局限于某学科老师对研究成果的打分。洛阳诗词组在全校范围内召开了一次洛阳诗词诵读比赛。每位选手朗诵完后,都有一名老师给予有针对性的点评。再由几位老师一起打出分数,最终评出奖项。同时,在会后,同学们对他的表现也会做出大量的、多维度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层次更高,学生的印象极为深刻。更加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我们深知,并不是每所学校都能够进行这样大力的支持。然而,我们希望自己的经验有助于相关语文老师打开思路。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打开思路,提供多样的平台。尽可能地借助家长、社团等课堂之外的力量。
四、洛阳文化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突出表现。我国的教育方针规定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走出课堂、走出书斋,让学生参与实践其中,在探究、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研究洛阳文化的专家学者不计其数,相关书籍浩如烟海。然而洛阳文化的传播面并不广。许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身边事物的历史内涵。洛阳文化的研究性学习促使学生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发现家乡之美,体悟洛阳厚重文化的积淀。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民族自豪感。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而研究性学习正是适应这项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将洛阳文化的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语文教学相配合。可以把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出来。把知识、能力的学习与过程和方法的研究结合起来。培养中学生的合作精神,改进学生仅仅从课堂和书本获取知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高师院校;音乐专业;Workshop课程;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82-03
前言: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Workshop课程是美国大学音乐专业开设的特色课程。“Workshop”在此译为“专题研讨会”。
Workshop课程在教学形式方面,以研究讨论、互动交流为主,课程设置主要以各专业理论研究、各种器乐表演以及声乐表演为主。它形成一种多元化、开放式和立体式的框架。上课形式为每周一次,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意愿挑选几位学生做公开表演,主讲教师一般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和被邀请的一位校外专家组成,由任课教授、校外专家、学生共同点评,上课时间为1小时40分钟。每周聘请不同的校外专家作为嘉宾参加Workshop讨论会,主讲教师进行点评式的公开教学,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讨专业上的各种问题。
开设Workshop课程对学生获得新信息、新观点,发展师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使学生获得新信息、新观点
开设Workshop课程能够给学生带来学术上的新信息和教育教学方面的不同观点,使学生视野开阔、知识宽泛、思维敏捷。
Workshop课程经常更换主讲教师和邀请校外专家讲课,不同的专家对音乐本体和音乐教育方面问题的理解不同。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富于想象、富于联想,正因为如此,人们对音乐有多方面的理解和解释。这些专家属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身份、不同学习音乐的历史背景及经历,因此他们带来的各种信息和对音乐的诠释使学生眼前一亮,有些问题会迎刃而解,受益匪浅。
在专家点评、教师点评、学生互评中,学生受到许多启发,产生许多感慨,视野宽阔,思维活跃,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解构陈腐落后的音乐认知观念。
(二)发展师生创新思维
在研讨的课堂上主讲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教学内容、学生的疑虑等会抛出许多问题,教师本身不急于回答,引导学生从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横向学科等多方面考虑,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向思维模式考虑,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专业相同形式、自由结合等形式进行研究讨论,最后找出准确的答案。通过研讨过程,学生在质的方面有所提升,在量的方面有所增加,在创新方面内因产生积极因素,增强了求知欲,提高了敢想、敢说的勇气,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Workshop课程可以说是实践课程。学习音乐的本身,除了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实践,否则便是“纸上谈兵”。学生的公开演唱、演奏,锻炼了心理素质,提高了技能水平。聆听专家讲评、同学之间互评、自我评价,增强了自信心、锻炼了胆量、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同时加强了对音乐的感受、认知、理解、体验与表现,有助于更深层次地挖掘音乐的内涵。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在国外,Workshop课程是作为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尔顿分校音乐系的特色课程开设的。为了便于更多的学生参加,一般情况下在场地比较宽敞的排练厅、大教室、会议厅进行。当众展示技能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一般四至五人为好,教师对其点评的时间较宽裕,师生相互交流的时间也较宽裕,这样更能将问题说透、点破、指正,学生能够及时领略教师的意图、建议和意见,以便更好改正。
2008年5月15日到19日,美国北伊利诺大学(NIU)地理系的王法辉(FahuiWang)博士,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开设了为期五天的workshop(教与学的即时体验)。这次workshop的主题是“人文地理和城市规划中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定量分析和应用”。
美国北伊利诺伊州立音乐学院虽然未开设workshop课程,但非常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课堂上、课外均组织各项音乐活动,提供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和机会,增强了艺术实践能力。
从搜集的大量资料中,我国的高师院校音乐专业未曾开设此项课程。
(二)需解决的问题
Workshop课程需要每节课换一位主讲教师和邀请新一位校外专家上课,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目前国内各大高校由于经济问题,不能完全按照这种模式进行。
鉴于此情况,建议各高校结合各自学校的情况将Workshop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课题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所谓“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依靠人、为了人、尊重人。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就是一切为了师生。首先给教师提供一个充足的发展空间,营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人文环境,使教师感到累并快乐着、苦并幸福着的深切感受。同样给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提供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使学生的潜能、潜质得以充分地发挥。
Workshop课程的教学过程正是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多元思维、提高学生研讨能力和配合能力,在教师、专家的正确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充分体现Workshop课程的开放性、立体化、多元化的特点。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自然的和谐需要我们去发现、创造,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导教育教学,指导教学实践。
正文:
一、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查找资料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
在查找资料中,我们发现国内高校几乎无一所学校开设此课程。为此进行了讨论:既然大家都说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专业的成长,而且在2009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音乐教育课程培训研讨会”上,一些学者急呼高校必须开设此课程,至今为什么不开?究其原因一是高校教育管理者未认识到此课程的重要性,处于保守状态;二是感到经济方面承受不起。小组成员一致认为:Workshop课程在高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改革创新教学形式,成为我们中国Workshop课程,要积极宣传下去,尽到我们的责任。
(二)课题组成员讲座
课题组成员李慧君于2010年5月25日由音乐学院研究生会《读书会》主办在本院307教师进行了题目为《河北省高师院校开设Workshop课程可行性探究》的讲座,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进行调研
2010年4月,本课题组以抽样的方式对河北省3所高校4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来自河北师范大学、衡水学院、邯郸学院的各个教育层次。回收有效问卷322份。
在调查中,按学历层次分为三个组:硕士研究生组、本科组、专科组;按专业分为四个组:声乐组、器乐组、舞蹈组、理论组。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一是被测试者的基本信息情况,二是关于开设Workshop课程的可行性。
调查显示,硕士研究生组了解Workshop课程的占16%,本科组占5%,专科组占8%,说明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的了解程度较低。
学生认为学校对教学实践环节不够重视的占50.62%;认为当前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发展不够的占31.37%;认为学习中应及时了解前沿学术信息是必要的占92.55%。学生认为目前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现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环境比较闭塞,虽然本学院、外单位经常有艺术交流活动,但学术观点故步自封,不能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
2.专业教师之间存在着学术观点、教学方法的不同,且各自坚持,不能很好地交流与研讨。
3.教师专业理论基础较差,单纯地传授技能技巧,没有理论支撑,学生感觉学习的知识较肤浅。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中期研究结果
1.由课程组成员李慧君撰写的论文《河北省高校音乐专业开设Workshop课程可行性的探索》刊登在2010年10月发表的《大舞台》。
文章主要介绍了Workshop课程的由来、国外高校音乐专业开设Workshop课程现状及分析、我省高师院校音乐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开设Workshop课程的意义、可行性、Workshop课程实施建议等。
2.由课程组成员李慧君撰写的论文《高校音乐专业开设Workshop课程可行性的调查报告》刊登在2010年10月15日发表的《大众文艺》。
调查报告通过对河北师范大学、衡水学院、邯郸学院研究生、本科、专科的声乐、器乐、舞蹈、理论专业的调查得出结论:
(1)Workshop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确实体现了多元化、立体化和开放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给师生尤其是给学生带来了新的信息,新的艺术观点,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创新意识。
(3)锻炼了心理素质,提高了艺术实践能力。
3.根据我国高校教学特点Workshop课程的开设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从教学方面提出具体的合理化建议:
(1)第3学期开设Workshop课程。
(2)可先以某个专业做实验,然后推广。
(3)按照正常上课时间进行。
(4)课堂人员由校外专家、学生、主讲教师组成。
(5)主讲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及演奏进行点评。
4.教学评价:
(1)首先由主讲教师评价本节课,并具体指出优点与不足之处。
(2)校外专家进行评价。
(3)所任演唱及演奏学生的专业教师进行评价。
(4)在场的学生任意发言,对Workshop课程进行评价。
(二)最终研究结果
1.河北师大音乐学院声乐workshop课程的尝试。2011年10月20日上午在音乐学院307教室进行了声乐改革课。
改革课以李燕副教授声乐课为主,邀请本院声乐教师苏娜及她的声乐主科学生、部分声乐教育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参加。课后,与参加学生进行了座谈,反映非常好。且全程进行了录像。
这次改革以Workshop课程将传统的“封闭式”声乐课堂转向以“互补共生、相系相依”为原则,以交流、互动、研讨为主要形式,采取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策略。
这次声乐课的改革,实属Workshop课程,学生积极发表建议,教师及时征求参与者的意见,围绕问题进行了研讨、争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相互得到了学习。
2.撰写研究报告。由课题组负责人成露霞撰写《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开设workshop课程可行性的研究报告》作为最终研究成果。研究后期阶段,针对中期研究成果,小组成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一致认为:
(1)workshop课程在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开设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2)开设时间建议从大学第3学期开始至第六学期。
(3)任何专业均可开设。
(4)主讲教师仍然每周进行轮换,主讲教师的选择在本院本专业范围内,这样一则不涉及经济问题,二则教师之间在学术方面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5)邀请校外专家可每月或不定期,根据经济实力进行。课堂教学形式要以workshop课程所实施的,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允许或邀请本院、校外师生参加。
(6)及时对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号召师生撰写论文,进行科学研究。
三、思考
从教育改革提出至今,几十年来,高校的改革仍处在“漫步”中,动作的迟缓好似老年人。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形式的单一、教学实践环节的单调仍未解决。课程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阵地,但我们过于强调以教师为主、以课本为中心,强调集中性、划一性。教学模式一直采用封闭式,师生一直处于师徒关系,同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互不来往、互不交流,教师始终维护本人的专业观点,排斥他人的观点,思想处于一种极端的自私、传统、保守和封闭状态。为什么会这样?问题:
(一)教育管理者缺乏改革魄力,优柔寡断
(二)未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三)未制定严格的教学规定
(四)教师未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五)教师思想陈旧、传统
建议: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规定
(二)学校有关部门需对现任教师不定期的进行各种内容的培训
(三)加强教学督导力度
(四)加强教学评价力度
(五)加强教研活动
结论:
美国的Workshop课程为我们提供了新颖的教学形式,加强了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校外专家的点评,使我们得到了新知识、新观点、新理念,解决了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多年来存在的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为我国今后的音乐教育教学开辟了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马达,陈雅先.中国人视野中的美国大学音乐教育[Z].“全国音乐教育课程培训”研讨会学术报告文集.
[2]郑莉.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3]郭声健.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音乐出版社.
一、现代社会的技术化与信息化
1.现代社会的技术化
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和标志。自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与技术就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社会,甚至改变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科学发展最终以技术的形式得以实现并改变着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新技术,正迅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技术教育。国外从杜威的做中学开始,到现在很多国家将基本的机械、电工、木工、家政和信息技术知识列入高中课程。这些课程通常由专业科目教师来担任教学。但同时,各个国家都普遍强调不同学科之间、技术和社会之间的整合。
2.现代社会的信息化
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并且仍在不断发展着社会的信息化。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支撑技术。世界发展以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要素的不断交换变化为基础。信息化使人类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获得并传递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将提供给人类非常有效的交往手段,促进全球各国人们之间的密切交往和对话,增进相互理解,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繁荣。信息化是人类社会从工业化阶段发展到一个以信息为标志的新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不同。信息化不是关于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而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过程。在信息化这个新阶段里,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在经济、军事、商业,甚至个人生活中,都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
3.现代社会技术化与信息化的结合
有人将管理、技术与信息列为现代工商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传统的工业发展到今天,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快速反应,提高工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是各个企业争先恐后必争的制高点。技术与信息已经无法分割,技术化与信息化相结合是现代工商业的特征。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化与信息化时代中,遵循旧有的模式已被时代所遗弃,因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即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尤其是在迈入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以劳动力为主导的传统发展模式正被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所取代。为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就需要至少跟上社会的发展,甚至要有超前的策略,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足够的信心面对复杂变化的现代社会。在当今的工程技术领域,几乎没有人再用绘图木板来绘制工程图了,取而代之的是AutoCAD、Pro-E、UG等方便交流和修改的信息化软件。
二、AutoCAD软件介绍
AutoCAD(Auto Computer Aided Design)是美国Autodesk公司首次于1982年生产的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用于二维绘图、详细绘制、设计文档和基本三维设计。现已经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dwg文件格式成为二维绘图事实上的标准格式。
AutoCAD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通过交互菜单或命令行方式便可以进行各种操作。它的多文档设计环境,让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很快地学会使用。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它的各种应用和开发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高版本的AutoCAD软件(2006年后推出)更加强化了网络协同设计和三维设计。AutoCAD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可以在各种操作系统支持的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上运行,并支持分辨率由320×200到2048×1024的各种图形显示设备40多种,以及数字仪和鼠标器30多种,绘图仪和打印机数十种,这就为AutoCAD的普及创造了条件。现在最新的版本为:AutoCAD 2011,如图1所示。如今,AutoCAD软件已经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子、纺织、园林、装饰与设计等各个领域,如图2所示。
三、基于AutoCAD的通用技术教学案例设计
1.教学案例的来源及意义
在高中开展通用技术的教育,不仅包含技术素养及技术在社会中应用情况的认知,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本身的训练。但是现在的通用技术教材实用性较差,重点论述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很多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几乎脱离技术课实践教学的需要。不少通用技术教师也缺乏专业素养,很多是从物理学科等转过来的非专业教师,对于技术的把握比较困难。也有的教师把握了技术方面,但是对于当前技术信息化的水平不够了解。该教学案例将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向同学们展示当前企业真正应用的技术和信息交流情况。真正实现通用技术课的实践性,达到提高学生适应技术社会能力的目标。该案例具有普适性,只要具有多媒体教学条件,即可进行教学。
2.教学案例设计
(1)学习者分析
通用技术课一般都在高中一年级或二年级开设,这个时期的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向成年过渡的阶段,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可以接受较为专业的内容。另一方面,高中学生都把学习重点放在高考的科目上,受到时间和精力方面,以及条件的限制,不会对通用技术课程投入过多,因此也不必要求学生了解更多专业性的内容。了解AutoCAD软件的最基本的使用,了解AutoCAD软件在行业中的应用状况以及使用AutoCAD可以做哪些事情即可。
(2)课程目标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为学生设计了如下的课程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理解物体投影的三视图;能读懂基本几何体和简单零件的三视图;能够对AutoCAD的工程图环境进行设置,具备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简单二维平面图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物体三视图到利用AutoCAD制图的学习,了解工程技术的应用,感受技术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传统制图到AutoCAD软件的学习,感受技术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对社会产生的巨大作用,能够正确评价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培养创新精神和热爱技术勇于实践的精神。
(3)教学重点
①使学生理解物体投影的三视图及其相互关系。
②让学生掌握AutoCAD软件的常用命令,能够利用该软件绘制简单二维图形。
(4)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准确快速理解物体投影的三视图及其相互关系是教学中的难点。
(5)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基本几何体模型,简单零件模型。如果能够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学生每人一台电脑,教学效果会更好。
(6) 课时安排
2课时:讲授。
2课时:上机练习与作业设计,教师可根据情况选择是否安排。
(7)教学过程
第1课时:
①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向同学们介绍当前工程领域正在进行的信息化革命。
②向学生展示典型的工程作品的照片,如上海东方明珠大厦、长江大桥、工程机械、火箭卫星等图片。引导学生考虑这些工程是怎样完成的。
③再展示AutoCAD软件绘制的典型工程图纸。介绍其应用。
④引导学生探究如何绘制工程图,根据什么原理。引出三视图的概念,明确视图之间的关系及在工程上的应用。
⑤引导学生徒手完成几个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评价与指导学生的完成情况。
第2课时:
①展示用AutoCAD绘制的典型的机械零件图。
②向同学们讲授AutoCAD的基本命令和操作。
③向同学们演示如何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简单二维图形。
④向同学们演示绘制简单二维机械零件工程图的过程。
⑤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同学们利用AutoCAD绘制简单二维图形,并进行指导。
(8)扩展练习与评价
依据学生掌握的不同情况,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列出如下3种扩展练习供学生和教师选择。同学们完成后,可以选出优秀作品或作业向学生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厂进行参观考察,并提交考察报告。
①请学生写一份几百字的报告,谈谈利用AutoCAD可以做什么。
②请同学选择一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用AutoCAD完成其三视图。(没有电脑的同学可以徒手完成三视图)
③请同学设计一件小作品,并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机械工程图。
(9)参考资料网站
Autodesk中国主页:省略
Autodesk学生设计联盟网站:students.省略,从该网站可获得用于教育教学用的免费软件。
(10)备选2课时安排
如果课时和上机条件允许,可以安排学生2课时的上机实践,教师进行指导。
五、结束语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基于技术与实践的比较灵活的课程,新课程标准里面也列举了一些选修模块,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开展特定模块。通用技术课程由于实践性、技术性比较强,也常常需要特定的工具设备和软件,所以其开展情况一直受到很大的限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技术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以及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广,相信在将来各种实用性的技术教育会在高中得到发展。同时,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应该从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出一些校本课程,比如剪纸艺术、木板画、模型制作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再结合高新技术,可以开发出诸如将工业设计与3Dmax软件相结合、将视频短片制作与Premiere、Maya相结合、动画制作与Flash相结合的更加符合社会实际的课程。将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技术的热爱。相信在教育专家、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努力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将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5:43
一、寒地黑土区地域文化概述
寒地黑土是世界上得天独厚、弥足珍贵的土壤资源,其因十分稀缺而珍贵,因土地肥沃而宝贵,因物产丰饶而金贵。目前,在世界上仅有三块黑土地,一块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地处乌克兰大平原,一块位于中国东北松嫩平原之上,位于东经125°~127°、北纬44°~49°;北起黑龙江,南至辽宁盘锦市、西到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山地边缘,东达乌苏里江和图们江,总面积101.8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佳寒地黑土核心区域[1]。专家考证,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形成的黑土土壤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合农耕,黑土区就成为了我国优质粮食主产区。绥化市就处于几块典型黑土地的中心区,是典型的寒地黑土区,绥化市用“寒地黑土”打造中国农业第一品牌,蕴含着无尽的财富。
绥化市作为典型黑土地的中心区,不仅物产丰富,而且文化底蕴深厚。人是环境的产物,每一种文化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文化根植于特定的社会历史和自然环境,归属于一定的地域。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过,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2]。“地域文化”是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它主要包括:自然人文景观、方言、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信仰、民居、民间文化等[3]。寒地黑土区多年积淀形成了寒地黑土特色文化,其中民族、民俗文化资源闻名全国,如海伦的剪纸、兰西的挂钱、绥棱农民画、庆安版画、海伦黑纸刻画、明水玻璃画,绥棱的黑陶制作技艺、望奎的皮影戏、肇东国画等。绥化市多个县市区获得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美誉。其中,海伦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兰西为中国民间挂钱艺术之乡,望奎为中国民间皮影艺术之乡,绥棱为中国黑陶和农民画艺术之乡,庆安为中国民间版画艺术之乡。望奎县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县”荣誉称号,成为黄河以北第一个“中华诗词之县”。海伦市东北二人转、望奎县皮影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海伦剪纸、东北二人转、刘氏中医正骨、兰西挂钱、锡伯族清明节民俗、望奎皮影戏、绥棱二人转、绥棱黑陶制作技艺、庆安花棍舞、源升河大米酿酒法、绥棱农民画、米醋酿造工艺、安达描金工艺、北林区东北二人转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寒地黑土区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德育的天然契合
寒地黑土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独特民俗风情,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宝贵的资源,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因此,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寒地黑土地域文化的德育教育的价值,使寒地黑土地域文化成为地方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载体和有效途径。
(一)寒地黑土地域文化具有爱国情感的培育功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寒地黑土区具有优秀的爱国传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爱国人士和感人的爱国事迹。绥化市注重爱国情感的培育,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广泛性和实效性,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共建成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6处,基本形成了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以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基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肇东金代八里城遗址、安达日军731侵华罪证遗址、望奎林枫故居纪念馆已成为省、地级传统教育基地。寒地黑土区浓厚的爱国情感,让大学生生活在洋溢着爱国情感的氛围中,有助于培养和激励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寒地黑土地域文化具有熏陶感染功能
寒地黑土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大自然、黑土地对人类做出了贡献。特别是近年来绥化市现代化大农业的建设与提速发展,得益于大自然的风调雨顺、黑土地的无私馈赠。多年来,寒地黑土人常常怀着一颗虔诚的感恩的心,感恩大自然、黑土地的无私赋予。高校可以运用这些资源,培育感恩奋进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接受感恩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三)寒地黑土地域文化具有实践参与功能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校大学生接受了许多课堂传授的知识,理论水平有所提高,也乐于理性思考。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学方法单一,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参与性。那么,如何实现大学生的实践参与性,把课堂传授的间接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单调的学习变成丰富生动的体验过程,一直是困扰各高校的一个难题。寒地黑土地域文化具有较强的实践参与功能,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与民俗村的建设等等,满足大学生体验需求,增强大学生的实践参与性。大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社会,锤炼品质,培养能力。
三、融合与共享:基于寒地黑土区地域文化拓展高校德育实效性路径的探讨
(一)凝练寒地黑土区地域文化的优秀基因,培育特色大学精神文化
绥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和富有时代气息的绥化精神。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是绥化精神之本。吃苦耐劳、豁达乐观是绥化精神之源。顾全大局、团结奋进是绥化精神之魂。绥化学院是一所土生土长的地方高校,坐落在中国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之乡绥化市,正是绥化这块丰富宝贵的精神沃土孕育了它的成长,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的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绥化学院始终秉承绥化精神,将校训、校园精神与绥化精神文化结合起来,以“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凝练概括出了“厚德载物、经世致用”的质朴校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实践环节训练,提高学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绥化学院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确定了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合格教师的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开展了接力式顶岗支教活动。该项活动的开展既锻炼、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同时,缓解了农村中小学师资短缺、水平偏低等实际问题。顶岗支教工作感动了龙江人民。绥化学院首批大学生顶岗支教队获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电视台等部门联合主办的“2008感动龙江人物(群体)”评选提名奖。绥化市政府授予绥化学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突出贡献单位”。
(二)依托寒地黑土区地域文化的宝贵资源,形成富有寒地黑土特色的教学科研
地域文化资源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寒地黑土地域文化优势提升寒地黑土文化的竞争力是每一个寒地黑土人的神圣而光荣的使命。绥化学院作为地处寒地黑土区的黑龙江省属公立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一直担负着传承和提升寒地黑土区文化的重要使命。绥化学院在寒地黑土区地域文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优势。学院先后成立了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研究所、绥化学院陶艺研究所、绥化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其中,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研究也已成为绥化学院独具特色的研究项目,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研究所承担了寒地黑土文化产业研究,寒地黑土文学研究,海伦民间剪纸艺术作品的设计、创作及剪纸艺术理论研究,绥棱黑陶研究,传统工艺美术的发掘、抢救、保护、整理的考察研究等项目,该研究所成果丰厚,已出版“寒地黑土文化”丛书7部,考察报告10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绘画剪纸作品等100多篇(幅),多数成果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前瞻性,填补了黑龙江省在该领域研究的空白。绥化学院陶艺研究所教学科研团队实力雄厚,该研究所在宣传普及陶艺知识、传授陶器制作技艺,为绥棱黑陶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所设计制作的黑陶工艺品在哈洽会和深圳文博会上均受到好评,该所已经成为绥化学院对外展示、交流合作、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平台之一。绥化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注重新品种的培育研发,新培育的绥研1号、绥研2号黑木耳,取得了该行业的领先水平和科研突破。学校积极利用寒地黑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援建黑龙江省兰西县黄崖子民俗村,参与雕塑民俗村民俗景观大道两旁的雕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