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2 14:59: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好就业的高职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将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设计明确的培养任务。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既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
关键词:高职;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创新
一、引言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按照教育部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方式、实训中心建设方式等诸多方面围绕“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关键词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直接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质量提升。这些创新与改革的举措一方面在教育系统内部巩固了高职这个年轻分支的地位,另一方面在社会上也扩大与提升了高职作为教育崭新类别的影响。
改革与创新需要激情、需要胆识、需要努力、需要坚守,但改革与创新毕竟是一件新生事物,也需要尝试、需要耐心、需要纠偏、需要总结。当我们静下心来,审视与研判高等职业教育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忽略与轻视。目前高职院校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存在“两重两轻”现象:
1、改革与创新重共性轻个体。近年来,高职教育开展的系列探索实践立足点在共性上,如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服务岗位的界定、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技能证书获取标准的制定、职业素养的普遍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顶岗实习的考核标准、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等。高等职业教育因办学规模大、发展快、模式与经验形成积累少,外加政府指导协调缺位、办学经费紧张、社会和企业配合程度低、教师自身素质不符合要求等相关因素影响,在过去以“校区建设与扩大规模”为特征的办学阶段是无可厚非的,也是符合阶段性办学客观实际。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重心转移,这种全神关注共性的办学思路就有失偏颇了。高等教育的其他阶段,如本科阶段的导师制在中外已施行多年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导师制更是作为基本培养制度在全球得到了普遍推广。在普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世界各国也推行或试行了以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克服学习考试压力与障碍、树立今后成长和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导师制或类似制度。这些教育分支实行导师制或类似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关注与重视学生群体共性发展的基础上,承认学生群体中因自身因素(性别、性格、爱好、思维模式等)和非自身因素(家庭背景、来源城乡与区域、前期教育质量、家庭价值取向等)影响而带来的客观差异性,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通过相关教育方式方法保证个体和个性的培植与发展。在关注重视个性个体的教育上,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例外,也不应该例外。
2、改革与创新重教师轻学生。近年来,各个高职院校进行的改革与创新举措大部分集中在教学领域,主要是涉及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技能培训模式等方面的内容,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项目化课程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生产型实训场所设计、顶岗实训模式的推行、情景式校本教材编写、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等。高职院校这些改革与创新的举措在实施过程中,设计主体是教师,完成主体也是教师。学生是被动的参与者、是改革的响应者、是创新的实验者。在整个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了解程度、理解程度、参与程度的关系与教师和学校的最初设计和愿望产生了一定的差距,使改革与创新的预期值打了折扣,尽管这些举措是以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和岗位就业能力培养为“善良”目的的。
高职院校的学生如其他各类教育分支中的受教育者一样,是学习的主体,是人才培养任务最终的落实者、执行者。涉及到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缺乏学生的积极配合支持是很难实现设计初衷的。基于这两个方面的分析,三年以来,我院在电子信息工程系开展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在重视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尊重个体,发展个性;在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目的是通过这个改革创新项目,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弥补过往改革与创新中两者脱节的问题,以学教共襄,教学相长理念为今后其他改革创新项目探明一条新路。
二、专业导师制的由来
教师引导、指导、教导、辅导学生或学徒学习知识、提高素养、掌握技能的历史由来已久,无可考证。古希腊露天的“学场”和中国宋朝以及更早时期盛行的“书院”都可以说成是导师制的雏形。现代教育中,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的来源,世界范围内公推是英国牛津大学的贡献。在当今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中,导师制已发展成为与学分制、班建制齐名的三大教育模式。
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不应该仅限使用于一种或两种教育分支中。但由于当代学校教师与学生人数相差悬殊,导师制在现在教育中更多的是使用于高等教育的高级层次——研究生教育中。近年来,国内外许多高校包括以应用型、技能型为培养目标的应用型(高职)院校探索在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中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人的全面发展和共性与个性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在分析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的本质特征后,我们借鉴国内外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职)院校的经验,决定以专业为单位,以校企合作为支撑、以划定不同阶段为步骤,以赋予量化可操作任务为抓手设计来设计“高职院1+1+1专业导师制”这个改革创新项目。
三、总体设计
高职院“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高职院聘任学科专业带头人和科研、教学骨干教师担任专职专业导师,聘任来自校企合作单位的技术骨干为兼职专业导师,为每位学生配备专、兼导师各1名,其中以专职专业导师指导为主,兼职专业导师指导为辅。从学生入校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每个学生进行专业方面指导与训练。每位学生通过参与导师承担的工程开发、技术服务、实训指导项目,以及参加每学期由专业导师制定的专业训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根据学生学业成长的特点,我们把学生在校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在每一个阶段中,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十”个专业学习与实践任务。在“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三个“1”紧密相连,有其明显的内在传承性和逻辑自洽性。专业导师服务于学生在校的整个教育过程当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图1“1+1+1专业导师制”模型结构图
四、功能分析
第一个“1”(第一个角色转换期)——第一阶段:导学(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学”为主要工作,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在专业导师的“导学”引导下,学生完成一个“一”任务。
学生入校后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专业导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学院资源状况提出合理的学习方案,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学习内容,为学生营造互动互学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成个人学业发展计划。这样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易于发现和拓展学生潜能,形成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期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1”(学业精进期)——第二阶段:导能(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能”为主要工作,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五个“一”任务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
学生在校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到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专业导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使其热爱自己的专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逐渐掌握现代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带领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等专业项目的科研,完成一件专业作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强化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明确职业在人生中的地位以及职业与专业、就业的关系,指导学生做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个“1”(第二个角色转换期)——第三阶段:导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就业准备,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业”为主,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就业准备,全面提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并跟踪解决学生就业后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引导其最终成长为一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阶段时间区域为学生在校第三学年的两个学期及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专业导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就业准备的过程中,按照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能力,获取一份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并撰写毕业论文,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在学生就业一年内,专业导师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并进行相应指导,力争一到两年内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图2“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结构图
五、成果与创新
高职院校实施“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强化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连贯指导,加大学生工程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校的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其成果与创新点具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系统论的思想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针对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重教师、轻学生和重共性、轻个性的“两重两轻”问题,运用系统论方法,综合考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核心,从学生全面成长规律出发,以制度设计为起点,通过方案制定与实施、成果响应与反馈构建起了有利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充分利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的整体性优势,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果的最优化。
2、以“以生为本”的理念构建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基本目标,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和三个“1”阶段的角色特点,以专业导师承担的企业技术服务项目、主持的教科研课题、设计的专业能力训练计划等专业实践活动为资源,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设计了十个实践任务,构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3、以一体化为方法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体制机制。在学校、系和专业三个层面上,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体制机制进行整体制度设计。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领导与组织、规划与协调、实施与建设、验收与评估等工作。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纽带,构建以双导师为特征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全程监控为特征的质量保障机制和以项目工作室为特征的物质保障机制,建立了适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活动开展的指导系统。
4.、以项目工作室为支撑平台开展企校合作与人才培养。在学院董事会协调下,以专业教研室为基础、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专兼职导师为主体,校企共建工作室(部),搭建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申报省教育厅和学院立项的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并结合自身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训练任务,参与专兼职导师的研究开发课题、产品设计、性能检测等项目,充分启迪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5、以政策为引导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导师队伍建设。实行访问工程师制度,选派青年教师去企业参加工程实践,提高了专业导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积极创造条件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业务学习与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导师教学团队,兼职专业导师与专职专业导师协调分工、互相配合,通过开展面向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项目的技术交流活动,构建专兼职导师的知识互通、能力互提的良好学术交流氛围,使得企业兼职专业导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专职专业导师的技能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构建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专业导师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官卫星.高职新闻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9(12):74-75.
[2]韦杰,李昊.高职高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5):155-156.
[3]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7-54.
关键词:高职;专业;职业;分类
作者简介:吴智泉(1975-),男,河北乐亭人,北京联合大学高等应用教育研究所,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性高等教育;江小明(1949-),女,江西婺源人,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应用性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5-0015-03
高职教育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为引导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尽快形成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与管理的运行机制,教育部于2004年10月制定并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并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实施。本次推行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对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反映的情况总体是好的,但是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换代快,《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也需要阶段性地更新与不断地完善。本文从职业的视角,对高职专业目录分类的修订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所谓职业,按《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的种类。在此意义上,职业与工作岗位和工种等概念接近,不存在没有职业的职业教育,不同的职业教育只不过面向的职业岗位不同而已。我们所说的职业教育,是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建构主要依据社会职业的分类和结构而确定。
一、职业分类变迁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是职业分类变迁的主推力量
职业分类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进步的标志,社会经济对职业的变迁、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由于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十分缓慢,其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以及职业结构的变迁亦十分缓慢。工业革命后,社会经济发展大大加快,大工业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生产,职业种类、数量迅速膨胀。人类社会跨入当代,发展经济成为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必然选择,直接促进了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迁速度的加快。从工业革命时期的纺织行业,到20世纪的钢铁和建筑行业,发展到如今的电子、计算机行业成为各自社会的主要行业,在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迁转换的同时,职业的结构、数量和分布状况的变迁伴随始终。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这些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应用必然导致部分职业新旧更替。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报发报、电话接线、机械打字等传统职业逐渐走入末路,随之而来的是通信传输、网络服务、软件开发以及计算机制造、调试、维修、设计、培训等新职业不断涌现。科技发展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同时使社会上的职业发展呈现出脑力劳动的职业发展越来越快,体力劳动的职业越来越少,服务性行业的职业越来越普遍等特征。
(二)我国职业的分类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社会加速发展的时期,这突出表现在经济形态的工业化、社会形态的城市化、社会分工体系变得更为复杂化等方面。由于产业结构的发展,一些新型的行业和职业在我国不断兴起,如金融证券业、租赁业、房地产业等,服务性职业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保险业、广告业、旅游业、娱乐业迅速发展,一些新的职业如体育经纪人、健康指导师、游戏美术设计师、留学移民咨询师等成为就业市场的热点,这些都是社会发展的直接结果。
我国1999年5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各个职业的定义、工作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工作活动的范围等作了具体描述,对不同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学识、经历等都有明确的要求,依据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8个大类分别是: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第七大类:军人;第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二、职业社会地位对职业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
(一)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
美国当代结构主义理论大师彼特・布劳认为:社会结构的组成是指由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或阶层在社会中所占据的位置,以及他们之间表现出来的交往关系。我国社会结构变化主要集中在城乡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上,前者主要表现在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大量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等方面,后者主要表现在中间阶层的扩大上。这对职业教育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我国当代社会分层社会学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2002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即以职业分类为基础,将国人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包括: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与传统社会不同,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以中间阶层为主,中间阶层应当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在一些发达国家,新中间阶层的比例自20世纪中叶开始不断增长,并推动社会阶层结构转向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而我国中间阶层的发展相对滞后,中间阶层所占的比例较低。
(二)职业社会地位受多种因素决定
社会分层是指社会中人按照占有财富的多寡、声望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等因素被划分成不同的阶层,这种划分与人所从事的职业关系密切。从社会需要角度来看,职业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对从事职业的素质要求不同以及人们对职业的看法或舆论的评价不同,职业便有了不同层次的分别。造成职业社会地位差别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职业经济地位
职业经济地位主要是指某一职业群体在社会物质财富方面分配、占有、使用的比例状况和社会成员综合评定的社会等级情况。职业经济地位的高低主要是由物质财富获取的数量决定。人们在职业选择中总是趋向物质财富易得、丰厚、稳定的职业,回避物质财富难得、微薄、不定的职业。
2.职业政治地位
职业政治地位是指某一职业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社会成员综合评定的社会等级情况,主要表现为参政的深度、广度、频度和力度。政权性质的不同,社会文明、法制化程度的不同,对社会成员的职业选择和专业选择的影响也不相同。
3.职业声望
职业声望即职业名声,是社会公众依据一定的尺度或标准对某一职业形象优劣、尊卑的综合评定。职业声望除了受职业经济、政治地位等决定性因素影响外,往往还受历史、文化、宗教、性别、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以及工作环境、服务对象、服务方式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对职业就有“三教九流”的说法,职业社会地位差异巨大。
(三)职业社会地位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般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对人的社会阶层分化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接受教育与不接受教育之间的区别;二是接受教育多少之间的区别;三是接受教育的种类之间的区别。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教育的普及水平大大提高,所以是否接受过教育的区别已显得不很重要,重要的是接受教育的多少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之间的区别,这个区别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将来从事职业的岗位和性质,进而影响一个人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位置。
受教育者在劳动市场中的就业机会和就职后的发展前景,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就存在歧视体力劳动者的现象,历史上就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如果一个人接受的是与建筑施工业、住宿餐饮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相关的职业教育,在这些行业中他们又从事中低层次的职业岗位工作,如一线操作工人、后勤保障工人等,则较容易处于社会结构的中下层。一般来说,是职业教育开设与这些行业直接相关的专业,这些行业的社会声誉直接影响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评价。造成这些状况的因素除了历史原因外,还和国家政策的导向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三、职业工作的新特点
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工作任务对于员工来说内容是基本确定的,工作的内涵是持续不变的一组任务,劳动者的职责是完成规定任务,对创造性要求不高。但在知识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下,各层次的劳动者都不同程度地智能化地参与工作,劳动者所接受的除了明确规定的任务以外,职业岗位给劳动者留有大量拓展的空间和发挥创造性的余地,希望他们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和获得新思路。
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弗兰克・列文教授(Frank Levy)提供的数据资料(注{1}),美国经济领域工作场所任务的演变(图一)和职业类别在劳动力市场中比例的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图二),我们大致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在世界范围内,各种就业岗位,需要更多的受过良好教育、掌握最新技术的人员,劳动者职业正在高技术化,智能型的工作岗位将逐步取代以体力投入为主的机械操作型工作岗位。职业特点具体表现在:
第一,劳动者从业能力的复杂化。专业性的职业技能加上创新性的劳动思维必将成为当前及未来劳动者职业行为的核心特征与要求。一些职业,因新的工作设备和条件变化,对职业内容有了新的要求。
第二,劳动者职业行为的日常化。职业活动常常发生在劳动者的非从业时间与地点内,而这些常常是现代知识劳动者进行创造性劳动、再生产与职业发展所必需的职业行为。
第三,劳动者职业行为的专业化。专业化意味着职业岗位具有不可替代性。当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才能胜任工作岗位,而只有适需对口的职业教育才能满足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需求。
第四,劳动者职业行为的流动性。只有少数人能拥有“永久性”的工作,更换工作岗位甚至行业将会变得很普遍,而从事计时、计件或临时性职业的人会越来越多。
四、职业因素对高职专业目录建构的建议
职业种类和职业地位等因素对高职教育的专业划分与设置有巨大影响,通过职业角度的研究对高职专业目录的建构与调整提出以下建议:
(一)职业与职业种类是影响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主要因素。由于高职教育是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各种应用性人才的,因此其专业必须依据社会职业的需要,以职业、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发展需求而设置,否则职业教育就失去了针对性和自身的价值。高职专业虽然不可能与社会职业一一对应,但专业设置应考虑能够覆盖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适合高职教育层次的职业与技术技能。
(二)职业岗位的流动性需要高职教育拓宽专业教育口径。职业教育内容应包括职业预备性知识和满足不同职业状态的不同学习需求。我国原有的高职专业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而自发设置的,专业设置以培养某一职业岗位的合格人才为主要目标,缺少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能力和系统发展潜力的培养和设计。现代社会经常会出现职业转移、工作岗位变动的情况,拓宽专业教育口径,将职业基础知识与能力相近的专业归类,组合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的专业类,可以加强职业教育专业类中专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便于相关行业和主管部门的指导。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职业教育毕业生应对职场变换的适应能力。
(三)职业分类与结构的变化要求高职教育适时调整专业种类和专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职业岗位发生变动,而且职业的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职业岗位的变动轨迹是传统产业规模日益减小,而一些新兴产业如电子、计算机、合成材料等行业日趋发展。这必然导致职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旧职业岗位消失而新职业岗位不断涌现,要求高职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也要适应这一变化而不断更新和调整。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仍以三年制为主,因此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更新调整一次高职专业目录比较适宜。
(四)职业地位的差异影响高职专业设置平衡。一般人都愿意选择热门、社会地位高、易于向社会上层流动的专业。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职业地位的差别很大,直接影响社会成员的职业选择,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高职专业设置冷热不均、供需失衡的矛盾。因此在进行专业目录的建构和调整时,既要考虑增加新产生的热门专业,又要适度保留切实需要的冷门专业,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注{1}:
弗兰克・列文教授2008年3月21日在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具备的学术会议上提供
参考文献:
[1]李永久.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与管理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3(10).
关键词:高职、基础会计、双语
一、前言
在我国,双语教学一般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是以帮助学生理解现代文化,培养学生全球意识、双语思维能力和多种语言交流手段为目的,以汉语和另一种以上外国语为学校课堂教学语言的教育活动。双语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是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懂技术的人才基地,在双语教学的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础会计》作为财经专业一门基础学科,它是所有的财经专业学生作为掌握其它财经知识的前提。现当今,由于中国与全球经济紧密的合作,导致对财经双语人才的急剧渴求,因此高职院校研究作为财经专业最基本学科《基础会计》的双语教学成了当务之急。
二、《基础会计》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要真正实现双语教学面临许多问题,尤其在高职院校,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1.社会对财经类高职人才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国内与全球各国在经济、贸易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对财经类高职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财经类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他们的英语水平也提出了相应要求,不但要求他们在英语方面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最主要是要能与各国进行沟通交流,尤其要能看懂相应的财经类外文资料并处理相关财经类问题。
2.高职学生专业课程双语学习能力
目前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注重的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英语要求并不高,在校学习时间也较短,一般高职院校的时间为三年,但大多数学生在学校只呆了两年或两年半,就进入社会实习工作。较之本科院校而言,高职学生绝大多数生源来源于偏远的农村学校,这部分学生由于初高中阶段,学校的英语教学条件、教学师资等原因造成这部分学生相比城市里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另外,高职学生素质远不如本科院校,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进入高职院校后思想上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为了学门技术,以后好就业。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数学生英语水平较差,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造成了英语学习的环境很差,所以克服语言关成了高职生中进行《基础会计》双语教学的面临的最大困难。
3.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双语教学师资能力
据调查,高职专业课教师的英语水平具有国家四级水平的45%,六级水平仅达10%,具有国家英语口语证书的仅0.5%。由于大多数教师自身没有《基础会计》英语学习的背景,国内又没专门的针对《基础会计》的教材,然而要胜任《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双语教学,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更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只有两者兼备,才能顺利实施《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双语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目前,很多学校都引进了一些高素质人才,比如海归,这部分优秀人才,英语口语强,专业知识过硬,为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的双语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师资储备。
4.高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条件的改善
当今,各大高职院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加大了的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教学环境的大力改善,为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基础会计》双语教学的探析
1.重塑学习英语的信心与热情
由于近年来本科、高职扩招量大,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普遍较差,甚至还有些学生是直接从中专、技校升入高职院校的。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英语底子薄;(2)词汇不足、语法知识不系统;(3)听、说、读、写能力差;(4)对学习英语提不起兴趣;(5)思想上认为英语不重要,认为自己将来就是一个普通员工,不用掌握外语一样可以胜任工作等。对此,笔者认为,要想做好,一定在高职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口的时候就做好准备,在学生进校时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关于《基础会计》双语教学的动员宣传,然后挑选一部分英语底子较好、口语较好,有信心又自愿选择学习的学生组成一、两个班级,从而形成这部分学生整体思想上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的又形成整体语言环境的改变,逐渐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热情。
2.挑选符合要求的师资力量
对于《基础会计》双语教学是否成功,师资力量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对此要求要高,这类老师的英语口语一定要强,《基础会计》课程的专业水平要高,课堂与学生的互动要强,责任心要强,这类老师一定要能调动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编写符合高职学生《基础会计》的双语教材
由于市场上几乎没有适合高职学生《基础会计》的双语教材,因此,需要这类老师根据高职学生的具体情况,调研社会对财经知识的具体需求,结合需求岗位,编写适合于高职学生的《基础会计》双语教材。
4.改革授课模式,提升双语教学质量
目前中国式的英语教学所造就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状况很难适应世界经济和我国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非双语专业的授课模式更不适合双语人才的培养。对于培养具有财经专业的双语性专业人才,必须大胆改革授课模式。课堂上尽量采用英语授课,以口语为主,尽量少用汉语,培养全课堂英语教学环境,课堂上少用生僻单词,以现实生活最简单常用的词汇为主,少用长句,尽快用短句进行交流,要求学生每天养成至少听半个小时英语新闻的习惯,教学一段时间后,可以用少部分汉语解释《基础会计》疑难的地方,保证学生对《基础会计》的正确理解。
四、结语
《基础会计》双语教学只是财经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的双语教学,要想学生能全面用双语掌握某专业的财经知识,必须继续开发后续课程,比如《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系列双语课程,使学生用双语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这门学科双语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高等职业教育取得很大发展。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普通本、专科生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年均增长速度为28.74%和26.59%;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年均增长速度为35.99%和32.47%。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年增长速度比普通本、专科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别高出1312和10.21个百分点。2002年全国高职毕业生61万人,2003年96万人,2004年147万人,2005年超过200万人,2006年212万人,2007年226万人,2008年241万人。高职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造成了高职教育发展中的高职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特别是“人才高消费”现象,使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教育部提出“毕业生就业难在高职,重点也是在高职”。高职毕业生作为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一个优秀群体,其合理、及时充分的就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一、高职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整体就业形势不乐观。近年来。毕业生数量与社会需求差距在加大。国家人事部公布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显示,2006年研究生、本科生就业走势将保持平稳。专科生呈现下滑趋势。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而人才需求降幅降幅为22.0%,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就业接收岗位急剧减少。2007年末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内外各类型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甚至出现大量中小型企业倒闭潮,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的严峻形势。
2.社会歧视渐成高职学生的就业壁垒。歧视就是社会和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不公平、不合理地对待不用学历、不同性别的应聘者。在人才市场上,就业歧视的现象比较常见,年龄、性别、户籍等歧视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严重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就业市场上就流行着“博士你开价、硕士请坐下、本科看看吧、专科请啦”的顺口溜。
3.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有媒体发现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存在缺失。此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且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难以承受。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着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4.高校教育专业设置错位。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形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矛盾。一些学校仍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出的一些学生存在高分低能的问题。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步伐。个别学校甚至仅凭自己师资现状而不顾人才市场的需求,盲目开设新专业,随意调整课程设置。
许多学校在办学模式上仍然摆脱不了过去的习惯,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普遍较差。一些高职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5.高职教育需求的硬件环境有待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最为关键的硬件是适应高职专业需求的师资力量及实践实训条件。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十分熟韧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许多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并未经过实践的培养及锻炼,难以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并且由于社会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职业岗位的不断变化,许多课程的内容显得相对陈旧,知识的更新与教材滞后的矛盾日益突显。再加上政府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少,原有的实践实训条件落后,学生的实践实训环节难以跟上,学生的实践技能跟不上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便深刻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急需人才目标的实现。
6.学生自身原因。学生对社会现实了解太少。现实社会不是学生想象中的理想社会,社会上的各种职业也不是他们心中绘制的理想职业。因此一旦他们面临就业,就会因见识太少、了解肤浅、估计不足等出现理想与现实的错位。
学生缺乏求职技巧。许多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沉着,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技巧缺乏,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却因被用人单位拆穿而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教训,长此以往,也造成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偏见。
就业心理问题突出。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常常表现出怯场及信心不足,尤其当他们与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同一就业市场竞争时,这种心理就更为突显。
就业期望值过高,竞争意识淡薄。择业时总喜欢盯着“大企业、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甚少考虑急需人才的基层或经济欠发达地区,不情愿到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等部门去工作,甚至存在“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有的学生不愿意努力竞争,争取更好的职位,出现“等工作”的心理,从而了导致就业难。
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是社会、学校、个人三个方面的因素。上述种种问题,是造成了高职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当前做好高职学生生的就业工作既重要,又是必要。同时也表明高职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期性及艰巨性。
二、缓解高职学生就业难的思考
高职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问题不单单是政府和社会的事情。也是万户千家的事情,更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必须始终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大原则,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进行思考:
1.学校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犹如企业生产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要求非常重要,如培养的学生不能被市场接受,将成为半成品甚至废品。因此,高职院校定要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出发点及落脚点,及时调整相应专业教育内容,以确保培养人才“适销对路”。已有一些高职院校走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亦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2.加大政府调控力度,创新教育机制。鉴于目前高职教育遍地开花,竞争无序,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根据经济发展需求设置高职教育规模,对适合开办高职教育的本科院校或中等职业学校做出限制性规定,保护现有的独立设置高职院校。这一方面避免重复建设及教育资源的浪费,使高等职业教育逐步由重视规模向重视结构调整及提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高职教育办学规律,使高职教育迈入正轨,凸显特色。
政府要加大力度进行教育调控,针对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弊端,强化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教育机制,突出办学区域特色,设立顺应国家、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市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实际操作型技能人才需求的专业。
3.加强就业指导,丰富就业服务手段及内容。要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通过各项教育形式和服务手段,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第一,大力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从开学初始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规划学习,提前为就业奠下准备。第二,大力推进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无障碍交流供求信息。通过校企合作途径,积极引入企业优秀文化,使学生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零适应期。第三,最大限度为毕业生提供及时、有效岗位信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联系,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及时、准确的需求信息,并加强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择业方法等的指导咨询,发挥市场服务功能,为用人单位和高职毕业生提供各种类型与各类层次的实用信息沟通平台,切实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
4.加强学生就业观念教育和就业心理辅导。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学生就业观念教育,采取授课、下企业、请毕业生回校讲授就业经历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就业观。由于目前我国初高中阶段的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动手能力差,热爱劳动的思想意识较为淡薄,就业时心理压力大,一方面渴求就业和好就业,另一方缺乏自信及存有高分低能问题。近些年,毕业生就业稳定的问题一直困扰学校和企业,要加强对毕业生艰苦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强自立、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勇于到市场经济大潮中拼搏奋斗的观念,鼓励与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农村支持建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学校要根据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特点,探索行之有效的心理辅
导模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意识。通过选修课、讲座、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等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减少就业焦虑情绪,增强学生就业信心及抗挫力。使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观念,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
5.高职学生要自觉增强忧患意识,自觉提升自身素质。高职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客观现象,但他们并非弱势群体,他们同样是有文化、有知识、有技能,在就业市场上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人群。高职学生能否就业,就业状况的优劣,首先是个人问题,是个人生存能力的重要体现,不应简单把问题归咎于政府及社会。在校学生应正视现实,不断增强忧患意识,自觉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一方面,利用好大学时间,广泛涉猎知识,锤炼就业本领,掌握就业敲门砖;另一方面,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充分认识自我,磨练意志,革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未来就业储备能量。
关键词:高职;高职毕业生;辽宁老工业基地;就业
辽宁省是以能源、冶金、机械、建材为主的重工业基地,近年来伴随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逐步深入,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的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的迅速发展,辽宁的人才资源面临存量较大但结构性供求矛盾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现有人才比例结构不合理。在发达国家,技术工人占劳动力的比例高达75%,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一般在30%-40%,中级工占50%以上,初级技工只占15%;而目前,辽宁省高级技工占职工总数的比重偏低,只占5%,特别是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密切相关的电子信息等10大领域技能型人才紧缺。高职教育作为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来源,其培养人才的规格、品质与实用性已经成为影响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高职毕业生能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明确自身定位,找准与老工业基地对接的接口,使自己的聪明才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高职院校实现扩大招生规模与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有机统一、提高办学效率与办学效益,服务于区域产业经济建设、推动高职职业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对于促进人才强省战略的顺利实施和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阶段高职毕业生服务辽宁老工业基地存在的主要障碍
1.高职毕业生就业率高,对口就业率低,就业稳定性差。辽宁省现有高职专科学校44所,每年可为社会提供毕业生9万余人,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呈稳定上升趋势,大部分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可以达到90%以上,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过程中的亮点,对老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力资源储备提供了重要支撑。就部分院校毕业生就业方式及去向的调查结果来看,专业对口率仅占48.7%,大部分院校以所谓“灵活就业”、“就业”等方式将就业率拉高。高职毕业生正常的企业适用时间一般为3个月到1年,在这段时间里,有近20%的毕业生在初次就业后,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就业单位,毕业生不能最大限度地对口就业,从业时间过短,流动性过快,不但促使教育资源巨大浪费,同时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缺失。
2.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据部分行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反映,应届毕业生在工作时,岗位技能的熟练程度不足,创新能力不足,可从事的岗位工作面窄,不熟悉或没有学习过企业现有设备的操作方法,操作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大部分不能独立顶岗作业,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企业具体的生产力,企业仍需要投入资金、人力、物力重新组织毕业生进行培训。有的毕业生对艰苦岗位适应性差,不能安心工作。这些现象的存在反映出高职教育办学方向、人才规格的具体设定上、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3.政府在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上缺乏政策引导。自高校并轨改革以来,高职教育学校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专业设置的灵活性比较大,教学计划的编制过程中自主性比较强,专业建设逐步与市场融合。各院校为了扩大招生人数,抢占热门专业生源,不顾自身实际条件纷纷申办热门专业,大比例扩大专业办学规模,造成热门专业短期内呈现井喷态势,由此带来师资紧张、设备不足、实训条件不够、学生实训时间不充分等诸多问题。而经过几个周期,行业需求迅速饱和,热门专业不再好就业,又出现人才供给过剩现象,这样一来因专业建设投入的设备使用没几年,不得不闲置下来,造成极大的浪费。这些现象反映出政府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上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宏观调控。
4.校企对接合作方式不规范。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通过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来明确专业具体办学方向,采用订单培养、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等合作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相关行业企业在办学过程中的介入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校企合作的运行中,合作成本的不确定促成了人才供需双方松散的合作方式,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人才流动机制不合理,在用人过程中的短期行为等,也给校企合作带来负面影响,使校企合作的效益大打折扣。
二、高职毕业生服务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对策
1.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专业的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企业岗位和岗位群对接,依据产业机构调整需求,细化培养目标,既要符合人才培养的方向,又要符合高职教育培养复合型、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必须与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相符合。要深入行业、企业进行人才需求、专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要求、职业资格、素质要求等方面的调研分析,以及对历届毕业生从业状况(岗位性质、第一任职能力、稳定性、职业道德、业务能力、晋升情况、工资收入等)进行分析,形成人才的系统知识结构单元和系统能力结构单元,据此确定课程标准应涉及的内容,构建专业培养目标,建立符合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
2.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校企合作、科学发展和职业规范”的原则,突出岗位技能培养,构建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从学生应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转变,分阶段、梯次递进,培养学生拥有复合型技能;多渠道筹措资金,组建实用性、先进性、仿真性强的区域性共享实训基地,优化管理,发挥实训基地效能,让学生在模拟实训的环境下学习,在技能环境下学习,突出实训基地专业培养特色;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着力提升专业教师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促进“双师”比例稳步提高,多渠道引入高技能型人才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增强实践教学实效;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形成性考核实施;鼓励校本实用型教材的开发,改变教材落后于企业的现实技术岗位现状。
3.协调高职院校专业办学规模,建立以满足老工业基地建设人才需求主体为基础的供求保障机制。市场经济条件同样拥有计划,而且计划更富有实效性。高职教育目标指向性的确定,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具备目标超前设计的条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经贸等部门密切联系与合作,掌握经济发展趋势变化与人才供给的趋势,建立宏观调控机制,与产业结构调整动态适应。并建立专门的机构来推动政策的运行,及时相关信息,引导调控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在现有示范性学院评估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重点院校示范专业重点扶持,形成骨干院校软硬件实力与专业设置相统一的规模效应,尽力避免公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小而全、逐热避冷,办学实力不足、缺乏强力支撑的现象。高职院校主管部门要将毕业生与老工业基地建设人才需求对接情况作为确定示范院校、重点院校评审、国家和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等扶持项目的重要依据。政府应加大对高职院校办学过程的干预力度,建立富有效率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促使高职院校人才服务于老工业基地建设,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益。
4.规范校企合作方式,完善校企合作,建立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在当前校企合作相关法律法规及保障制度缺失的情况下,职业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主要责任方,应该制订详细的校企合作计划,学校应重视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如《联合办学协议》、《学生实习协议》等,以便在事后的纠纷中做到有据可查。通过这种方式约定企业投资、为学校提供实训的方式,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学校则必须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上保证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并加强在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此外,政府及行业管理机构应尽快出台学生实习法规或校企合作法规,以法规的形式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尽快使校企合作纳入法律保障范畴内。
参考文献:
[1] 方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 王仁志,汤忠义,董利.高职院校应注重专业对口就业率[J].机械职业教育,2010,(5).
[3] 何小雄.对校企合作办学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2).
[4] 余向平.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质及实施途径[J].北方经贸,2005,(12).
Graduates in Liaoning Service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of the Barriers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Dong-yang, LANG Chun-wei
关键词: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浙江机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250-04
一、国内外四年制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向本科及更高层次上移,已是一种国际共识。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创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有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内的近300所大学开设四年制高职专业,有200多所社区学院同时提供副学士和学士学位,与普通大学合作培养人才。德国1976年颁布《联邦高等学校总法》,明确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是与UNI同处于一个层面的教学机构”,FH快速发展,成为“德国工程师的摇篮”。瑞士从2006年开始,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试点,2008年普遍推广。日本的技术科学大学、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印度的工程技术学院和技术大学、爱尔兰的理工学院等,都是以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主,并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根据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职业教育层次上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内涉及四年制高职的试点实践和理论研究近3年来发展迅猛。2012年教育部首先在江苏省、天津市、深圳市等省市拉开了四年制高职试点工作的帷幕。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首先在2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与2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展开,4个专业招生160人;天津市在6所国家级高职示范(骨干)院校和6所市属本科院校联合培养,9个专业招生450人;深圳大学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本二批次A类4个专业招生300人。2013年继续推进实施相关试点项目:江苏省试点院校相同,但专业扩大到8个专业招生476人;天津市、深圳市保持原有招生规模;新增吉林省2所本科院校与1所高职院校试点,计划招生120人;广东省4所本科院校与4所高职院校试点,二A批次计划招生380人。
目前学界对四年制高职的理论研究勃兴。主要研究方向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合理性(阙明坤,2014;方泽强,2012);四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张宝臣、祝成林,2014);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周旺、蓝洁,2013);四年制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管弦,2014)。也有涉及招生、生均拨款、学位授予、管理机制、师资等问题进行探讨的。
二、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
2014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到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具体行动上。四年制高职教育是三年高职教育在大专层次上的提升,对于突破高职教育瓶颈、连接职业教育“断层”、建立起“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等”的现代职教独立体系、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为我国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优秀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浙江省经济发达,高新产业密集,转型升级快速,社会经济对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确定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与浙江科技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本科高校合作招收自动化、金融工程、物流管理等6个专业学生,开展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浙江省教育厅,浙教高教〔2015〕40号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四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
这是浙江省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两富”“两美”浙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浙江省目前开展的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将能有效地弥补我国技术型人才培养工作的空白,也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起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三、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可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窥豹一斑,略见全貌。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机电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秉承“服务浙江制造”的办学传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几代机电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是浙江省先进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教育部53所“国家高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院校之一。2007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以优异成绩圆满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示范验收。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试点学校。
(一)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年制高职本科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
目前,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年制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实施才一学年两个学期。从显性的课表来看,自动化和模具这两个试点专业开设了以下这些课程。见表1、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学年以公共课为主,专业课只占总学时的30%左右;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专业课的比重在逐渐加大。公共课除“大学语文”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属于非专业的本科课程外,其余与本校的三年制高职开设的无异。从这两张表,还看不太出来,四年制高职本科与三年制高职的大区别。
笔者调查了同为四年制试点的兄弟院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年制高职第一学年的开设课程。见表3。
应该说,和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相比较,课程大同小异,也是以公共课为主,专业仍是以专业基础课程入门。不同的是,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程中有“大学物理”这门功课,公共课中多了“计算机应用”;并把思想政治课程“基本理论概论”(简称“马原”)、“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简称“毛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全部放在大一,感觉会有点多。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则是一学期一门,第一学期“思修”,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显得比较合理。
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年制高职本科课程设置来看,公共课程除以上已开设的外,还包括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艺术欣赏、应用写作与表达技巧等必修课程,和若干选修课程。专业课程,试点的自动化和模具两个专业,虽然课程归类有所不同,但实质一样,学时也差不多。见表4、表5。
从统计看,公共课程约占总学时20%,专业课程占80%。与普通本科院校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的占比来看,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年制高职本科的公共课程相对较少,尤其是通识类课程缺乏,专业课程相对较多。但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人才目标――“面向高端装备制造和自动化技术应用岗位,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具有人文背景,勤思考、重实践、富有创新意识、环保节能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具有规范的工程素质,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与自动化技术相关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调试、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自动化专业)和“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特色鲜明、富有工程意识、求实与创新精神,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具有模具设计、制造、装配、维修及相关设备的操作、维护等实践能力,及一定的材料性能分析与模具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在模具及相关领域从事制造、技术开发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合理的。
(二)有关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调查分析
笔者曾有幸参与四年制高职本科班的教学工作,担任自动化专业两个班级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中初步接触了四年制高职本科人才,做了有关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调查,并与三年制高职人才做了有意识的对比,得到了第一手的资料。
笔者设置了以下几个开放性的问题,现对得到的结果做些分析。
问题1:您选择读四年制高职的原因是?
绝大部分同学(90%)是冲着本科文凭去的。分数够不上普通本科,加上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竟是国家示范院校,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的名气,浙江省内名列前茅,许多中职院校教师比较推崇,于是大家就选择了四年制高职。
问题2:您对四年制高职在专业方面有哪些设想?
大部分同学(80%)对专业还是有期待的,希望学到更多的专业技能,有一技之长,将来好就业,甚至有同学想与专业强国如德国等国家交流。但也有小部分同学(10%)对第一学年专业课程太少、公共课程太多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要加强专业训练。还有同学提出要通过举办专业技能竞赛,让大部分同学参与,以赛促学,提高专业水平。
问题3:您对四年制高职在公共文化课方面有哪些设想?
所谓公共文化课,是指国家规定高校要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和各校根据自己的优势开设的文化艺术类必修选修课程。通常,国家规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有:思想政治类课程“毛概”、“思修”,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体育,计算机,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等。各校的文化艺术类课程有:大学语文、艺术(美术)欣赏等。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70%)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安排什么学什么”,但同时又很功利,“希望学点有用的”。只有小部分学生(10%)想通过学习公共文化课,“增强体质”、“培养兴趣”、“提高素质”、“陶冶情操”。
问题4:您认为四年制高职与普通本科有什么区别?
认为区别不大的同学只占了小部分(10%)。大部分同学(80%)认为,四年制高职动手实践的技能比普通本科强,文化理论能力不如普通本科深入。从学习的氛围来说,没有读普通本科学校的感觉。有个别同学比较宿命,认为四年制高职虽然也拿本科文凭,但是专业性质决定,“我们(高职)出去叫蓝领,他们(本科)出去叫白领”。也有个别同学对四年制高职抱着美好的念想,认为将来四年制高职比普通本科更好。
问题5:您觉得四年制高职的毕业生的竞争优势在哪儿?
绝大部分的同学(90%)认为四年制高职本科的毕业生有技能又有本科文凭,这就是优势。
问题6:您对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有什么好的建议?您认为四年制高职能行得通吗?
同学们建议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接触更多的新设备。也有学生提出要加强文化课,提高理论水平,增强专业素养,不仅要学习技术,也要学习为人处事之道,“专业为主,文化为辅”。大家对未来还是抱着希望,认为四年制高职是改革的方向,应该能行得通。
四、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本科试点的未来之路和价值意义
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本科的试点是浙江省加快发展具有浙江特色、全国领先的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首先,四年制高职本科如果试点成功,将改变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改变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进了大学才成才”等陈旧观念影响,社会上鄙视职教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子女读普高进大学才感“荣耀”;独生子女也普遍有怕吃苦思想,感到上职校无前途、没出息,认为当“白领”待遇稳当,当“蓝领”低人一等。调查中也有学生反映说“高职出去是蓝领,本科出去是白领”。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职教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四年制高职本科试点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其次,四年制高职试点如果成功,也将提升高职院校和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教师对高职教育的信心和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肯定。
试点院校要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加强内涵特色建设,推进教学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成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省四年制高职本科的试点,是现代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将为“两富”、“两美”浙江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它的未来之路应该是越走越美,是希望和光明。
参考文献:
[1]管弦.四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刍议[J].教育评论,2014,(7).
[2]张振元.系统看待“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14,(16).
[3]阙明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继承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4,(30).
[4]方泽强.分类视觉下高职本科与应用型本科探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13).
[5]张保臣,祝成林.高职本科发展的关键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2014,(6).
[6]丁以喜.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推进联合培养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试点项目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2)
[7]周旺,蓝洁.民族地区发展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2013,(8).
[8]管弦.四年制高职教育兴起背景的特殊性与归宿的多样性[J].职教论坛,2014,(13).
一、高职专业建设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高地,它的发展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因此职业性和服务社会作为高职院校的根本性质和使命恰恰决定了高职教育专业建设要根据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规格,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对接,以推进高职教育同地方经济融合,从而形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体化发展的良性循环格局。
二、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改革的背景
(一)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服务社会带来新的机遇
在知识、技术和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推动下,青海省的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方式逐步发生变化。一是经济总量增长对服务业的需求在增加。从“九五”开始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青海服务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长。二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了对生活服务的需求。随着青海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旅游、休闲、教育等在较高收入水平时才能大规模消费的现代生活产品需求增长。三是解决就业压力的迫切需求要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工业化、城镇化是青海经济发展必然的选择,工业化要采取优化结构、提升层次、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道路;城镇化要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移,人口转移后的就业压力是很重的,因此,就业问题就显得格外突出。要保持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态势,就必须解决好就业问题。从青海的现实看,解决城镇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冗员和富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仅靠工业是远远不够的,青海未来发展中,第三产业发展将成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主渠道,这就要求第三产业这个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的产业必须保持住一定的增长速度,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青海旅游业发展急需大量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
青海十二五旅游规划明确提出“ 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推动青海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把青海省建设成为全国高原旅游名省,建成新兴的国际性、复合型、四季游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2012年,大美青海旅游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阔步迈入百亿元产业时代。实现旅游总收入123.75亿元,同比增长34.1%;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6.6%。青海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7.31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到36.55万人,越来越多人的工作、生活与旅游息息相关。
目前,青海发展旅游的人才支撑不足,旅游教育培训资源短缺,已成为深层次制约青海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民俗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生态旅游、特种旅游等特色旅游是青海旅游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对于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兴人才极为短缺。因此加快青海高原地区旅游人才培养与员工在职培训已成燃眉之急。
(三)青海省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现状不能满足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青海要打造国家旅游名省,必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这对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既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目前,青海省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有四所,我院是其中唯一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此外,还有两所中职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
普通高校专业建设以学科发展为导向,具有鲜明的学科性特征。中职培养的学生虽然也体现了职业岗位要求,但是在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理论知识要求相对较低,学生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限,因而转岗适应性就比较弱。而高职院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而设置,面向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专业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
三、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
(一)创建“校企融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始终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做到人才培养与区域旅游发展相融通、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相融通、教学组织与企业运营相融通、教学资源与企业资源相融通,通过校企资源共享,实现人才共育。“五段递进”是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活动体现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递进特征,结合大美青海旅游季节性明显的特征,把教学实施过程中划分为“底蕴搭建、岗位认知、能力构筑、实境演练、顶岗历练”五个阶段,让学生结合旅游实践活动,逐步认知旅游岗位特性,把握市场需求,按照旅游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开展教学一体、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活动,打造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如图1所示)。
(二)融入行业职业标准,课程体系能力导向
根据“校企融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为使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从职业能力培养入手,将目前旅游业执行的《导游服务质量》、《旅行社服务通则》、《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质量要求》、《旅游景区讲解服务规范》等行业职业标准全面融入专业课程,构建以职业技能为本位,以“行业基本素质+职业岗位技能+职业岗位拓展能力”为主线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纳入岗位能力所需的职业关键知识、职业关键能力、职业关键素质,涵盖了主要岗位的职业要求,又体现了职业成长和职业延伸,以及创新创能力的培养(如图2所示)。
(三)专兼结合、理实交替,提高教学团队水平
按照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双百工程”建设要求,一方面结合专业方向有计划地开展安排专业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课程建设学习,利用寒暑假期,有计划分期分批安排教师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顶岗实践、技术服务和生产实践,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操作熟练的“双师”素质教师;另一方面聘用具备旅游行业先进管理经验和服务技能的企业专家和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对其进行高职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师德教育,提高高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实训教学与指导,重点充实到实训实践教学岗位上,以提高实训指导水平;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建立“兼职教师动态师资库”,将兼职教师融进整个师资队伍建设之中,形成专业建设“合力”。
(四)校企深度合作,推动专业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学生 职业能力培养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自2004 年教育部将高等职业教育房地产专业调整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下称高职房产)”以来,全国已有60 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这一专业,高职房产专业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和快速发展。该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房地产开发经营与中介服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主要面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能从事房地产营销、估价与经纪,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等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本文拟以就业岗位为导向,谈谈如何培养高职房产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其更好就业和服务社会打基础。
一、高职房产专业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构成
(一)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
国际职业教育领域通常将职业能力 (skills)分为专业能力和 职 业 核 心 能 力 。 专业能力 (hard skills)就是过硬的本事,是从事某种专业所特别具备的能力。 它决定劳动者能否胜任某一专业、某一特定岗位的工作;而职业核心能力(soft skills)一般是指所有职业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具有共性的东西,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可迁移到任何领域使用的技能。[1]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009 年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课题中将职业核心能力界定为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模块。
由以上可知,对于人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涉及两方面:一个是对“专”的要求,它强调的是专业技术;另一个是对于“博”的要求,看重个人灵活处理自身面临的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房产专业岗位发展层次分析
从实践来看,高职房产专业学生毕业后职业岗位变迁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基层技术员岗位 ;二是专业技术员岗位;三是关键职业管理岗位。具体表现如下图:
在上图中,基层技术管理岗位是高职房产专业学生迈入社会时普遍需要经历的阶段,这一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自身基本的职业技能 。而经过数年的职业磨砺,他们会上升到职业生涯的第二个阶段,既专业技术岗位。地产行业已经开设了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经纪人、项目管理师、物业管理师等4个执业资格,还有与其紧密相关的城市规划师、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这些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国家统一考试认证,获得相应资格代表从业者已具有较高的执业水准。而核心职业管理岗位代表了高职房产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高阶阶段,如企业CEO、项目策划主管、市场分析师等,在企业中都属于核心人力资源。
二、高职房产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高职房产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模式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特色
现阶段,大部分院校房产高职专业教学模式大多是仿照本科设置的,课程设置多而杂,有些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走上社会,才发现根本用不上,公共基础课比例较大,专业核心课程安排课时不足,造成了学生样样知道一点点,但博而不精。
(二) 学生原来基础较差造成教学成效不尽如人意
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的成效决定于教师“会教”和学生“肯学”。现实是,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原来在中学的文化基础普遍不太理想,学习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问题。而大学生活让许多人精神状态更加松弛,上课之外缺少动力去主动学习, 这样自然影响了学生培养的质量。
(三) 实践教学投入不足
由于资金、社会资源的限制,长期以来,许多院校对学生实践教学的投入不足,实践教学设备落后,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足,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四) 教师本身存自我能力缺陷,不能满足学生能力培养需求
由于诸多原因,高职院校教师工作量大,在高职房产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一学期下来要承担数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时间对教学方法论展开研究,仍处在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学科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型的摸索中,不能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进行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缺少对企业经营实际和技术发展情况的了解。以这样的师资队伍去进行学生职业能力教学,自然连教师自身都会感到力不从心,更不要说培养优秀的毕业生了。
三、高职房产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健全人格指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协调。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最健全的人格应该具备十五个特征:⑴对现实世界的敏锐洞察力;⑵能接受自己、他人和现实;⑶言行坦率、自然纯真;⑷不过分关注自己,而以问题为中心;⑸具有超然于世的品格和独处的能力;⑹独立自主;⑺对事物有新鲜感;⑻能获得“高峰体验”;⑼对人类充满爱;⑽对亲密的友人感情深厚;⑾具有民主作风;⑿具有强烈的道德感;⒀富有幽默感;⒁有创造性;⒂不盲从。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把这些特点高度概括为:自尊、自立、自信、不断的幸福的进取。就大学生而言,健全人格具体体现为:一是具有正确价值观。既能看到生活光明面,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又能脚踏实地,积极学习,善于发挥自身潜能,不断进步。二是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尊重他人、诚信交往。三是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表现为正确的自我意识,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与环境保持平衡,恰当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开朗的心态。四是具有积极的协作精神。具有团队意识,善于在互帮互助中谋求共同发展,将竞争与合作有机统一。[2]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人格就是力求让他们在以上四个方面达到理想状态。为此,第一、我们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教育氛围。 这需要我们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平等互助的新型的同学关系。 第二、为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教育依赖于现实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可以通过隐性和显性的形式对人施加影响,它能使人无时不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感受到它的力量,潜移默化地陶冶人的情操。第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联合学生同学、家长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遇有问题,能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注重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培养学生专业核心岗位能力
为了适应高职房产专业学生职业岗位发展的需要。在校期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并抓好相关核心课程的建设。具体要求如下表:
(三) 加强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是高职教学的必由之路。实践教学场所包括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大类。其中,校内实践基地承担了实践教学的大部分任务,高职房产专业许多实践教学都是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去了。为巩固校内实践教学的效果,可建设校内实训室。按照岗位技能要求不同,成立房地产经纪技能实训室、房地产经营策划技能实训室与房地产估价技能实训室之类的专业实训部门。通过整合房地产经纪基础与实务、房地产营销策划、管理心理学、房地产税收与金融、商务谈判等课程资源,实现房地产经纪技能的综合实训。 依托整合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估价实务、房地产投资分析及房屋构造与识图等课程资源,实现房地产估价技能的综合实训。 凭借整合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房地产开发报建、现代社交与商务礼仪、房地产营销策划、房地产广告实务等课程资源,实现房地产经营策划技能的综合实训。[3]而校外实践基地则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值得注意的是,高职房产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应有长发远发展眼光,应从校企合作的层面入手,学校应致力于与房地产开发、房地产评估、房地产经纪等相关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学校可以遴选一批优秀企业,双方进行双向选择,根据“优势互补、产权明晰、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建共享实训资源。实行“订单”办学,改革学制,使企业参与教学,教学面向企业,从而建成学校、企业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学习型实体。另外,教师应着力抓好学生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两大实习环节,结合利用校内与校外实训老师两大资源的,为学生就业前打下良好的职业基础。
(四)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是提升高职房产专业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请进来的方法。学校应制定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引进一批具有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尽可能多地聘请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工作,为学生讲解相关学科,达到理论实践的结合。二是走出去的方法。教学管理团队为保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本专业(行业)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要重视原有教师学历、职称的提高与实践本领和研发能力的培养。要经常组织专家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教学技能培训,鼓励教师进行自我教学技能的提升,创造条件让教师在寒暑假有机会走出去到优秀的对口企业去锻炼。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认证考试,参加或主持科研项目、参编或主编教材等。[4]
(五) 加强就业指导,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
关注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拓展,建立并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这方面, 可分年级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 。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启蒙教育,通过心理和职业倾向测试,配合专业概论的教学启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帮助学生剖析专业和职业,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和兴趣,帮助他们认识自我。通过参加专题报告、讲座、社会调查等职业素质培训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导航设计,确定职业目标。对二年级学生引导他们在参加职业素质训练活动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我,并对自己职业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更新。[5]对三年级毕业生重点是要加强就业指导。让学生根据企业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就业观念,利用毕业实习时间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体验工作和创业。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企业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通过各种职业活动的体验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认知能力、发现自身有待提高的方面,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
结语
高职房产专业人才培养应密切关注人才市场的变化,及时优化核心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提升教师综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持和提高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 蔚.对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2(8):72
[2]胡瑞、李忠云.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4(10):81
[3] 张泽颖.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实践教学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1):79
关键词:豫北地区;职业教育;学风建设
近年来,豫北地区职业院校办学能力大幅提高,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得到了良好的结合,众多职业生都具有良好的潜质和务实进取的心态,然而在大趋势状况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当前豫北地区职业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心理问题,信心不足、意志消沉,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学风建设。由此可见,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观念认为,人才的层次与学历层次是成正比的,专科生不比本科生好就业,但事实上这种观念已不符合客观现实了。全国各地频频出现职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反超本科生的消息,不少本科生、研究生的饭碗被职业生抢走,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关注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传统的高等院校以知识传授为主,有些教授在讲台上讲得头头是道,但要让他把这些知识外化成学生的技能,内化成学生的素质就成问题了。学生的学习只是书本上的死知识,完全与市场需求脱节,更无法适应市场及企业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本科院校的就业指导课也处于表面形式化,针对性、实用性不足,而市场上的就业形势千变万化,固守老套路无法适应各种各样的就业问题。不少大学生、研究生被一些招聘单位拒之门外也已寻常,然而,一些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求职市场却显示出明显优势。这充分证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优势,他们实践技能更强,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显示出普通本科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尴尬。
一些职业院校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业联合,促进校企联动,实现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升,比如,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毕业生有将近3000名,早早就可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据了解,该校仅学校就业中心就有十几名专职老师跑市场、拉企业,每个系部还设置了两名专职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就业的“个案式”辅导,校方的就业资金预算甚至高过教育系统内平均水平。不仅如此,该校早在2003年就开始大规模毕业生走访的“8215”工程:院领导亲自上阵,针对80%的毕业生进行为期两年、针对10%的优秀毕业生进行为期五年的跟踪调查走访,不仅了解毕业生的入职情况,也对企业用人情况进行深入摸底,并且对企业未来需求提前作出预计。由铁道部控股的中铁渤海铁路轮渡公司招聘时,曾在山东省就业信息网上明确说明:“仅限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其它院校学生勿投简历。”这些成功的例子足以说明,职业学生的意志消沉、倦怠是完全错误和没有必要的。这也充分说明在豫北地区开展职业教育心理辅导与研究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高职学生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已经危机到学习动机与职业的发展,本文以豫北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调研对象,从社会认知度、开设课程、职业规划以及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等视角来探究豫北职业健康教育的创新发展,希望能为豫北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指导意见,并对其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提出可行性建议,最终促进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转化学习风气。
第一,提高社会的认知度。
职业教育在西方已有140年的历史,发达国家的经济源于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职业教育在豫北地区起步较晚,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还不到位,当前在学历竞争的社会状况下,名牌大学、高学历依旧是大多学子追求的梦想,固有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相反,职业教育备受冷落,职业学生往往被认为是成绩底下,距离名牌大学遥远的莘莘学子。然而,近年来全国各地频频出现职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反超本科生的消息,不少本科生、研究生的饭碗被职业生抢走。这足以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关注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故此,学校要加强宣传,改变学生求学观念,提高社会各界对我市职业教育的认知度,让社会信服职业领域也是人才汇集之地,这是当前豫北地区职业教育的迫切任务。
第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改革培养模式,豫北地区职业院校应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重点,
全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社会认知的能力,使广大教师认清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心理素质教育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校领导、学生处、团委、班主任协调一致,使心理素质教育具有常规性、规范性。同时要求教师要学习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培养人的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纳入整个素质教育目标中去,逐步积累心理素质教育经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智能型技术人才。
第三,创造和谐文明校园。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是良好心理成因的外部条件。职业学生在特定环境的熏陶下,会减轻甚至消除压力,学校可以通过美化教室与宿舍,增加校园人文景观,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等办法,培养学生美的情操,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学校的管理制度要凸显激励性与服务性,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强制性与说教,用温暖人性化管理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设立心理辅导热线电话,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可通过举办座谈会、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或利用网络,设立电子咨询信箱,让学生毫无拘束地敞开心扉,给他们有一个心理求教和释放的空间。鼓励他们给学校多提建设性的意见,教师也一定要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加强情感的沟通,及时解决职业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帮助在学习、生活中有困难的学生,特别是给特困生以物质资助。
第四,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与心理承受能力,重点是加强学生的意志、毅力的锻炼,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社会竞争中去,使他们增强信念、加强竞争意识。类似于军训这样的活动是培养意志品质的较好的形式之一,用军事化的管理打造出铁的意志品质,那么,职业学生在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时就能勇敢地面对。同时,使学生确立职业理想,让学生懂得祖国的建设、经济的发展,固然需要大批高学历人才,但也离不开大批中等学历的技能型人才。用立足普通岗位,依托自身技能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借助先进人物事迹来激发学生潜在的积极向上的天性,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尽快确立坚定的职业理想。
第五,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陶冶职业情感,使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专业技能为社会服务,是扶植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能够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陶冶爱岗敬业的情感。学校应引导职业学生增加社会实践,一方面,有利于职业学生加强实践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其洞悉自己在一定的岗位上,有自己特定的职业优势,职业技能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也能够将优秀职业学生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示出来,体现职业教育的风格和特点,让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和接受职业学校和职业学生,有利于改变社会对职业的偏见。通过社会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认可,可以帮助职业学生确立学习的自信心,更好地完成学业,为他们将来承担好自己的社会职责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本文通过大量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细致深入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使研究更加精准、具体化,希望能为豫北地区职业教育心理健康指导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以极大程度地改善学生的学习风气,望能为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 班主任工作 工作方法
我校招收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传媒专业)自2006年始已招收了四批学生。作为生存在教育类气氛浓郁的师范学院里如何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管理好一个高职班级,我们有太多问题需要思考。从细微处将高职与教育类专业相比较,教学、教育、管理情况都有较大区别,传媒专业班主任怎样着手开展工作,值得研讨。作为校院高职专业――传媒策划与管理2008级的班主任,我结合已进行了一段时期的工作,从高职班主任需要了解的情况、工作中需要讲究的方法、班主任需要经常面临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谈谈传媒专业班主任工作实务。
一、需要掌握的第一手情况
(一)掌握每位学生的来源、成绩、入学前的特长或所学专业。
这项工作称之为“摸底”。为了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增加教育管理的针对性,一接到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后我首先到学院学工办拿到尽可能详细的班级学生资料。这是班主任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班主任考虑班干部人选的资料和学生入学以后学习情况的参照,也是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做好家校联系工作的依据。因为传媒081班生源多为自主招生考入学生,学生资料不详细,甚至部分学生的性别都不明确。因此,我拿到通讯录后立即着手电话联系学生,告诉他们入学要求及专业学习的一些要求。
(二)掌握每位学生及家长的心态,以便稳妥地开展工作。
1.新生阶段。班主任应当了解学生及家长的心态,安抚、慰问,及时解释,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只有稳定人心,方有利于以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学生方面,初来乍到,新奇、惊喜之余,更多地是在作环境比较。他们的目光多关注学校的硬件情况。家长方面,注意力则主要集在学生公寓、盥洗室、开水房、食堂等生活起居方面。实际经历中反映的问题集中在条件设施的维护、清洁卫生两方面。新生入学,班主任应当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给学生、家长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2.老生阶段。传媒专业学生由于专业学习的特点,学生性格多是活泼有余,沉稳不足。目前由于高职学历层次为专科,就业时受到非常多的局限。为了帮助同学更好就业,提升学历层次显得极为迫切。学校也为学生准备了自考、函授、专升本等多种渠道提升学历,同时准备了文化产业管理等对口的专升本专业。但学生对于学历提升的重要性认识明显不足。因而,班主任有必要在这项工作上下大力气为学生服务。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我专门以班主任名义向每位家长写信告知这件事的重要性。此外,高职类专业学生党支部也专门以支部名义向每位学生家长去函。虽然此举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我们一直以“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将来就业”为宗旨在努力。
3.关注细节,关注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新生入学伊始,班主任第一项工作就是详尽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及经济情况,其重点有两个:一是单亲家庭学生。因为这样的学生更需要理解和关照,班主任需要倾注更多的关爱;二是关注家庭经济困难需要申请贷款助学或申请减免学习费用的同学。这些同学多半来自农村困难家庭,也有小部分来自城镇困难家庭。
二、班主任工作方法
教育人是一种艺术。班主任在做学生教育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方法的讲究,只有实施好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方法一:多期望而非惩罚。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心灵感应所产生的期望效应,对学生不断进步起着激励作用。如果在教育中采取简单惩罚式教育,师生关系不协调,就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从而大大影响教育效果。方法二:教师应当注意言行。教师自律不严,言行不慎,简单粗暴,会产生消极影响。学生最不能接受的是教师人为地将同学分成“好”、“坏”两类。我认为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法宝之一是攻心:“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这体现在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处理上。例如在班干部的任命和奖学金的排序上,学生有一些思想上的问题。为此,发现苗头就要及时处理。在确定班干部人选方面,在入学之初,惯常做法是根据学生入学档案提供的情况和班主任的一些初步印象而指定的。但这带来的问题是人选不一定合适。我班情况即是如此。如班长的人选,当选同学缺乏工作经验,不知工作如何开展,方法欠讲究,虽然亲和力较高,但是在班级的威信欠缺,甚至在一定程度成为班级的“保姆”;加之部分干部自己的以身作则、垂范不够,早操懒散,学习成绩中偏下,期末还有补考学科,最终使同学产生较多意见。为此,班主任在维护干部威信,依靠其开展工作的前提下,有两项工作要做,一是在任命之初就要做好宣传;干部是为群体工作,是能力的培养,能上能下,要用实际工作业绩得到同学的认同,要淡化学生的名利意识。再就是在换人时要做好落选干部的思想工作,让其反思做过的工作,找出问题,从感情上真正接受同学的意愿。方法就是班级工作宜应放手让学生自行开展,班主任要始终处于指导的位置。班主任工作有诸多讲究。我认为最大的讲究是对工作本身的理性认识。有一种片面认识:班主任工作就是事必躬亲,婆婆妈妈,成天和学生打成一片;管理方法上,无所谓程度的差别。客观情况是在爱心的趋使下,做细致的工作是一个方面,但绝不仅止于此。比如班费的管理,班主任就不能因不放心学生而自己掌握。班委的工作职责明确,班长、团支书作为主要班干部,要随时协调好班干部、同学、教师间的关系。班主任要注意方法的指导。一旦班干部着手工作,班主任就当处于辅助、指导的地位。事事让学生自己动手,自行尝试实践,不但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将有更多的时间做理性思考,在比较中了解学生的工作能力,因材施教。而且锻炼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有利于尽快地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学生。
三、班主任经常面临的问题
班主任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特定的人――高职班的学生情况相对复杂,主要是思想的复杂。繁琐、细腻是最大的特点。因而班主任经常要面临的工作就是正视繁琐问题的处理。
(一)恋爱问题的处置。
入学学生多已年满18岁,处于“危险的年龄”、“疾风暴雨般”的青春期。学生一方面精力过剩,情绪饱满,另一方面又处于感情饥饿、感情孤独的境界,对父母师长缺少信任,对同性易生嫉妒,把感情附着于可“恋爱”的异性。学生的恋爱往往具有隐藏性和防护性。由于家长学校的不支持甚至是反对,学生忌讳舆论的压力,他们的恋爱往往披有巧妙的伪装:一方面牵手挽臂,浪漫活泼,恋爱进行得轰轰烈烈。另一方面在父母老师面前,又竭力表现得循规蹈矩,毕恭毕敬。据我观察并侧面证实,在入学不到一学期,我班的女生,就已经和外班的男生配上了数对,且频繁相约,90%的男生已有确定的恋爱对象。交往中,还有女生主动到男生宿舍外招呼、等待的情况。再严重就是“夜不归宿”等现象了,我班虽未出现最严重的“夜不归宿”现象,但这一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对这棘手问题该怎么处理呢?严厉的处分和批评有时并非良策。我首先是针对明确的恋爱群体找到他们进行单独的谈话,谈话主题是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价值观。因为他们正处于紧张的求知阶段,面临毕业后的就业压力,如果把时间过多地花在“恋爱”上,势必影响学习,在竞争中落败。我认为可用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社会工作使学生旺盛的精力得以释放;对置身热恋中的学生,要讲明利害,要反复强调问题的后果及问题的严重性,净化不健康的情感。其次是交待班级中的中坚(或可称之为心腹)同学关注这些同学的各种苗头,有任何的风吹草动立即上报,该类事情进行首要处理。因为解决问题中存在一个堵与导的方法问题,堵不是办法,只有正确引导才是良策。最后是极力营造班集体的健康、向上的良好环境,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荣辱感,使之明确,其个人行为要对自己、家庭、学校负责,要有自尊、自重、自爱的意识。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与之化也。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酒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也。”
(二)旷课问题的处理。
旷课当从广义上理解:它包括旷课、旷自习、旷早操(要算体育成绩的)。传媒班学生的旷课问题最后班主任头疼,甚至一个月的违纪扣分当中95%是因为旷课,并且分值高达几百分。对于旷课的原因我也认为需要区别对待。
旷课、旷早操、旷自习是班主任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否都是学生有意违反,我看不尽然。例如旷操问题,其中因学生头天有事睡晚了,影响起床或有病的情况较多(女生多的班级,此种情况较突出);或者是因为外出执行拍摄任务未能赶回而导致夜不归宿及第二天的旷操(传媒班尤其是技术突出的男生此种情况突出),旷课也是有原因的。就学生纪律而言,我专业由于和企业结合较为紧密,每周均有几个小组同学在企业实践,另外还有部分同学不定期地参加传媒公司的拍摄及后期制作工作,这些也导致课堂到课率较低。另外就课堂教学而言,高校比较中学则显得松散,学生对教师的选择性很大,这是客观情况。比如上学期我班同学对教学情况的反映就足以说明。有的教师对教材、教学内容的理解不深,故影响了教学效果;有的教师上课方法有些欠缺,也引起了学生的反感。遇到此类情况,旷课就成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消极反应。对这一类问题的处置,教育的同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在不失原则条件下,我认为班主任要重视批学生的请假条,这当中有着理解、关心和对学生自尊心的尊重。
(三)要让学生的学习有所讲究。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最终是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上。着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让学生成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努力的方向,自觉地、有针对性地学习。即让学生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就业相对接。这一举措在无形中促使教学双方的压力增大,也包含着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不能仅为学生的毕业而教,学生也不能仅为拿到一个毕业证而学。理论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职学历教育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和适用型人才,所以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当前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工作过渡期的衔接,因为学生学成后未必能上岗,即使上岗,也还得过资格关。以我班学生所学专业“传媒策划与管理”为例,就得要双证:学历证和上岗证。换言之,除学历之外,还需要通过全国或地方劳动与就业部门组织的公关员或摄影师资格考试。于是学历教育无形中就服务于一个指导性的标准,一个必须通过的统考关口。为此,对于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学生,其学历教育根据现状及行业的需要,则要有自身的特点:理论学习方面,注重学历学习与上岗证的取得(权威机构组织的资格考试)。班主任配合教学的工作重点至此被突凸显出来:一是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广开学生实习实践场地,缩小学生理论与实践感知方面的差距,积极配合学校促进校企(旅行社、饭店)间的交流与合作。二是要让学生有紧迫感且要开拓视野。
[关键词]“95后” 高职学生 人文素质 调查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39-03
2013年,“95后”学生首批进入高职院校。资料显示,“95后”学生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丰富多元的教育媒体而表现出冲动而极端,单纯而脆弱的特点。课题组从“95后”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入手,展开系列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建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与模式提供一些实质性的思考。
2013年11月,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分别对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高职院校的2013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56份,回收率92.67%;有效问卷552份,有效率99.3%。在有效问卷中,男生263份,占47.6%;女生289份,占52.4%。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人文知识的了解、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和态度、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关系、学生的能力等方面。本次问卷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调查结果具有真实性,客观地反映了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一、“95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分析
(一)“95后”高职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身人文素质状况,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同度不高
“95后”高职生从小就通过网络直接接触了没有经过任何包装的成人世界――性、暴力、社会矛盾、金钱、疾病、生死……他们是没有童年的一代。同时,他们往往成为这样的矛盾体――儿童成人化,成人儿童化。“没有早恋的概念,幼儿园就有了第一个男 / 女朋友。”[1]在调查中,在问及“你认为当前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时,2.6%的人认为整体素质很好;85.6%的人认为整体素质一般,少数人素质较低;11.8%的人认为整体素质较差。这一数据符合“95后”高职学生的特点。在问到“人文修养对你专业学习和工作的影响”时,有31.2%的人认为影响不大,只有16.3%的人认为有助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问及“你高职期间最重要的是”时,有84.8%的人认为是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只有10.2%的人认为要提高个人素质,完善自我。这表明“95后”高职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同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养成”的思想。
(二)“95后”高职学生对于人文知识关注不够,获得人文知识的渠道不多,人文知识缺乏
在调查中,当问及“当今文化世界,你是否愿意抽出时间来读人文书籍”时,有76.7%的人表示偶尔愿意,4.6%的人表示没有兴趣,不喜欢人文书籍;在问及“你是否购买过或通读过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一本或几本”时,10.4%的人表示从未买过、读过,12.4%的人买过、读过1本,36.8%的人买过、读过2本,只有8.6%的人全部买过、读过;在问及“你平时有没有自觉地去了解一些法律常识”时,偶尔了解的人占62.2%,经常关注的人只有6.6%。这说明“95后”高职学生对于人文知识关注不够,对于业余时间的利用不是很明确,对人文知识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主动性不强。在调查学生获得人文知识的渠道时,63.2%的在校生是通过书本获得。在问及“你了解法律常识的途径”时,87.2%的人认为是通过课堂教学了解,这说明学生获得人文知识的渠道还很狭窄,学校教育依然是高职生获得人文知识的主要渠道。在问及“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时,14.8%的人回答错误。在问及“你知道劳动法里面规定试用期最长是”时,38.2%的人回答错误。在问及“你能背出30首以上唐诗宋词吗”时,只有2.6%的人能够背出,50.2%的人勉强背出10-15首,39.4%的人背出几首,但能够说出一些词句,7.8%的人背不出。这说明“95后”高职学生人文知识比较缺乏,与自身的学历层次不相匹配。
(三)“95后”高职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提高人文修养的重要性,但是少数学生行为控制力差
对“95后”高职学生日常行为的调查表明,37.2%的人关心国家大事,对新闻报道感兴趣;29.2%的人能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23.3%的人经常与教师、同学探讨有关人生的话题,19.6%的人经常约束自己的过激行为,34.6%的人参加过义务献血。这些表明“95后”高职学生大多数人能够正确认识提高人文修养的重要性,而且注重自己人文素质的提高。在调查中,当问及“你认为在当今社会讲究勤俭节约”时,22.2%的人认为“是传统美德,应该继承和发扬”,41.4%的人认为“现在经济很发达,不需要这么做”,28.6%的人认为“无所谓,根据个人经济条件决定”,7.8%的人认为“这种观念过时了,应该放弃”。对于“你对自己的道德水平的评价”,37.6%的人表示非常满意,45.4%的人表示比较满意,16%的人表示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有过“对陌生人说脏话、公交车上不给人让座、乱扔果皮纸屑、在图书馆大声喧哗、情侣在公共场所过于亲密、食堂打饭不排队、不向老师问好、公共场所乱涂乱画、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的,比例从10.2%-86.4%不等。
(四)大多数“95后”高职学生人文态度明确,崇尚高尚的人文精神,但是,相当数量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在调查中,在问及“你的人生支柱是”时,49.1%的人认为是知识,28.3%的人认为是金钱,11.9%的人认为是权力,7.8%的人认为是奉献,2.9%的人认为是爱情。在问及“你对借钱消费的看法”时,27.4%的人非常赞成,45.1%的人认为只要有偿还能力是可以的,17.3%的人认为偶尔是可以的,认为不应该借钱消费的占10.2%。这说明“95后”高职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倾向,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消费观,必须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加以引导。在问及“你对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时,表示赞同的占24.4%,表示无所谓、反正自己不做的占52.8%,只有22.8%的人表示反对。对于“抄袭作业、考试舞弊行为的态度”,21.4%的人认为应该抵制,44.8%的人认为无所谓、自己不做就行,29.6%的人认为偶尔为之也无妨,还有4.2%的人表示支持。这些表明“95后”高职学生律己意识、荣辱观念还存在问题。对于“你所学的专业在社会上的作用是什么”,47.7%的人明确表示知道,31.3%的人表示不十分清楚,还有21%的人表示不知道。可见,相当数量的学生专业思想模糊,他们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五)“95后”高职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满意度不高,学校人文氛围与学生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
在调查中,对于“学校人文课程的设置”,7.6%的人表示满意,35.4%的人表示比较满意,57.0%的人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对于“选修人文课程开设”,25.2%的人表示比较满意,69.4%的人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只有5.4%的人表示满意。对于“人文类课程教师的教学”,26.6%的人表示满意,39.2%的人表示比较满意,34.2%的人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对于“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养”,57.3%的人认为“人文素养好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25.0%的人认为“主要专业技能好就行,有没有人文素养无所谓”,17.7%的人认为“人文素养不好的教师不受学生欢迎”。这些表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人文类教师教学满意度不高,学生期望专业课教师既要懂专业,又要懂人文。在问及“所在院校的人文氛围”时,27.4%的人认为一般,49.6%的人认为较差,23%的人认为很差。在问及“对所在院校校园网络了解程度”时,42.7%的人认为不清楚,31.4%的人认为会偶尔看看,15.4%的人不想了解,经常查看、浏览的学生只有10.5%。当问及“所在院校人文类图书能否满足学生需要”时,67.5%的人认为不能满足需要,27.4%的人很少去看、不太清楚,只有5.1%的人认为能够满足需要。在问及“高职院校是否应该修建一些人文景观”时,66.9%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20.2%的人认为无所谓,12.9%的人认为没有必要。由此看来,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学校了解的加深,高职院校在网络、图书、人文活动、人文景观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二、关于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一)明确定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扬人性,完善人,其目的是人,不是人力。教育应该促进人生的价值。[2]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该目标蕴涵着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创造精神,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宽容与合作精神。高职院校要理性认识和合理践行“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实施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双轮齐驱”、“两翼齐飞”的教育理念,根据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基本目标要求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人文精神。
(二)建立以“校企合作”为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首先,要坚持德育工作与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门课程,渗透到教学、实习和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以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教育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成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敬业合作、有职业理想和创新精神的合格职业人。其次,要在高职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构筑人文素质教育特色课程体系,调整和增加人文素质类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再次,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人文素质辅助教学,建立并充分利用人文素质教育网络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最后,要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和精神世界,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
(三)积极创造保障人文素质教育的条件与环境
一是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人文素质教育队伍。“全面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 [3]教师的言谈举止、形象气质、品德修养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无声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应通过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队伍整体人文素质的提高。二是大力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如文学社、书画协会、摄影协会、舞蹈协会、心理健康协会、读书协会等,以这些社团活动为载体,将不同专业、不同经历但又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学术专长和优势,增强他们的人文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辩论大赛、书画展览、文化艺术节,以及邀请名家、名师给学生开设人文素质方面的讲座和报告等。四是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建设。除了利用物质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利用精神环境熏陶学生。精神环境具有强大的精神能量,能从多角度、多方位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对塑造学生性格具有重要作用。[4]此外,学校应注重加强图书馆的环境建设和文献资源建设,积极发挥其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 注 释 ]
[1] 吴寒天.麦可思2013中国大学新生心态表[J].Mycos麦可思研究,2013(9).
[2] 胡邦宁,廖元新.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J].时代文学,2008(11).
那么,究竟什么是MBTI性格类型?教师的性格类型又对职业指导课堂教学起哪些作用。
一关于MBTI性格类型
(一)MBTI的起源
20世纪40年代,Myers及其母亲Briggs在Jung《心理类型》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用于鉴别不同类型人格的测试表,并将其命名为“迈尔斯—布里格斯个性分析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英文缩写为MBTI)。这是一套包括各种指标的表格,旨在揭示、描述和解释个体行为表现的差异,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
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1]。
(二)MBTI四个维度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人格类型的不同,认为每个个体都从自己的人格类型出发来看待与认识事物,形成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和观点,从而导致不同的行为。因此,他提出了个体差异的三个维度:(1)精神能量指向:外倾(Extraversion)—内倾(Introversion);(2)信息获取方式:感觉(Sensing)—直觉(INtuition);(3)决策方式:思考(Thinking)—情感(Feeling)。Myers及其母亲Briggs在这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一个新的维度———与外界世界互动的方式:判断(Judging)—感知(Perceiving),构建了人格理论的四维八极模型。
(三)MBTI各维度解释
1外倾———内倾
该维度用以表示个体心理能量的获得途径和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程度,即个体的注意较多的指向于外部的客观环境还是内部的概念建构和思维观念。外倾型的人更关注于人和事物的外部世界,他们善于交际,喜欢与人互动,喜欢参加会议并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与人相处中总是精力充沛,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是聚会、讨论、聊天,人际交往中注重于广度而不是深度。内倾型的人更专注于概念、观点、思想等内部世界,更注重内心体验,他们喜欢自我独处带来的平和、安静时光,参加完会议、打完电话或从社交活动中回来后需要独自“恢复精力”,喜欢思考、看书,避免成为注意的中心。
2感觉———直觉
该维度用来表示个体在收集信息时注意的指向,即倾向于通过各种感官去注意现实的、客观的事件还是对事件将来的各种可能性和事件背后隐含的意义及符号感兴趣。感觉型的人喜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5种方式获取信息,他们相信确定和有型的东西。他们着眼于现实,关注细节,说话做事认真,追求务实,喜欢使用和琢磨已知的技能。直觉型的人喜欢通过灵感和推断来获取信息,重视想象力和独创力,擅长分析事物的发展趋势。他们更关注信息的不同方面的推论进而探讨未来的可能,习惯突破现实,喜欢学习新技能,但掌握之后容易厌倦。
3思考———情感
该维度用于表示个体在作决定时采用什么系统,即作决定和下结论的方法,是客观的逻辑推理还是主观的情感和价值。思考型的人重视符合逻辑、公平、公正的价值,他们看待问题总是客观,并要求讲究原则,总是避免在决定中关涉自身,并且希望只要有可能,决定就要贯彻执行。他们认为原则比人情重要,常常被看作是严谨、固执的人。情感型的人重视别人的感受和需求,尽力满足他人的需求,尽一切可能适应他人,总是富有同情心、善良、和睦、具有人情味的。他们认为人情比原则更重要,常常被看作是仁慈、软心肠的人。
4判断———感知
该维度用以描述个体的生活方式,即倾向于一种较固定的方式生活还是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生活。判断型的人喜欢做计划和决定,喜欢制定目标,进行主动控制并着手准备,按时完成。他们更愿意为自己营造日程表式的、有序的生活,做事讲究次序,喜欢保存并使用工作清单,满足感更多来源于完成计划。感知型的人喜欢灵活、自发的生活方式,更愿意为自己营造可以灵活安排、开放的生活,总是热衷于探索未来,寻找新的可能性,为意料之外和未知的事物兴奋不已,满足感来源于计划的开始。
(四)MBTI偏好说明
人们一出生就具有某种偏好,并且伴随一生。无论是何种偏好都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是人们由于受这种偏好影响在日常中习惯地运用,使自己在某方面表现突出,从而培养出在该领域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MBTI的测试结果通过百分比数值体现,数值越高,这个维度的偏好就越多。指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有意无意地运用某种偏好,这并非说他们从不使用那些非偏好的区域,只是通常情况下,他们可能更多地使用已习惯的偏好。因此,教师在发挥自己偏好领域的能力和特质时,也应学会使用非偏好区域的才能,使教学更丰富和平衡,使自己发展得更成熟,同时,也应学会运用MBTI性格类型与不同偏好的教师达成合作,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五)以MBTI为框架的理由
随着MBTI性格类型的不断发展完善,该理论体系已越来越多的运用于职业培训、选拔人才、团队建设、学习方法及其他领域,同时它不受研究对象文化、年龄、性别、职业等的限制,成为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性格测试工具之一,其重要性和实用性日益突显。在职业指导教学环节中,MBTI能够以教师个人的长处为基础,以无偏见的角度对教师的性格进行描述,用客观的方式来看待和解释日常中许多行为,这与生辰、星座、血型不能相提并论,也避免了一味地主观和臆断。
二MBTI在职业指导教学中的运用
建立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职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个人的性格特征也会通过言语、行为渗透其中。MBTI性格类型能帮助教师从自己的强项和风格出发从事教学活动,并挖掘性格特征带来的潜力,从而获得更大的教学效果。
教育学专家Jane A.G.Kise曾经说过:“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会怎么教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会体现出不同的特征,结合自身的生活阅历、思维方式、性格习惯等的影响便会形成带有个人人格魅力的教学韵味:有的激情洋溢,有的风趣幽默,有的逻辑缜密,有的耐心细致。
目前,部分高校采用“全程化”和“体验式”教学模式[2]开展职业指导课程,尤其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更在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对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形式和教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同样的课程内容,无论课堂理论讲授或户外职业拓展训练,教师表示的方式不同,引用的案例也有所差别,这就形成了教学风格差异[3],从而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本文中,笔者基于MBTI四组基本维度总结归纳出教师在职业指导教学中的行为偏好。
(一)能量源泉———这样的课堂让我处于最佳状态
在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所以教师的行为对课堂气氛的营造起着关键的作用。不同性格类型的教师在课堂中会通过自觉调控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教师以自身的感染力,自己娴熟的专业知识,恰当的教学方法去影响学生,这种教学环境使教师感觉最舒适,并从教学过程中获得动力。
外倾(E):侧重活跃。讲课富有激情,善于调动课堂气氛,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喜欢组织学生小声讨论或小组合作;在户外职业拓展训练中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团队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日常中渴望与其他指导教师多交流教学内容及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并从讨论中获得答案。但这类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思考问题时会不断进行提醒,使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提前公布答案。
内倾(I):倾向安静。喜欢使课堂保持安静,从而获得上课的动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或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课堂学生发表见解时,善于倾听,能充分理解学生表达的含义;日常中能够在没有与其他指导教师讨论的情况下独自阅读书籍、备课、思考解决办法,并且全神贯注。但这类教师缺乏与学生互动,导致课堂中太长时间没有让学生发言,过分追求安静,可能会因学生的脱口而出而恼怒。
(二)信息来源———我喜欢这样搜集职业指导资料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职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取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因此要求教师主动搜集大量资料进行授课。在搜集过程中教师会根据自己的性格偏好并结合学生兴趣寻找有用信息,将职业指导内容转化成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感觉(S):关注事实。习惯利用网络、书刊等渠道收集关于职业指导方面的信息并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注重事实性知识和基本技能巩固;上课过程中把课程当做授课计划,按照教案上课,担心漏掉任何一个重要概念,喜欢按照曾经尝试过的成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上课[4]。但由于教师过分认可之前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因此难有创新突破。
直觉(N):依靠想象。担心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的发挥,比起单纯讲授或巩固职业指导基本技能,更重视课程的主题和学生的研究计划,更愿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将故事和游戏引入课堂,采用互动方式观察学生的戏剧表演,课堂更富情趣;上课过程中把课堂当做个人发表见解的平台,可能按教案上课,也可能与教案不同,尝试采用新的方式授课[4]。但这类教师在选择授课的内容和方法时因过分注重趣味性,从而带入更多无用信息,对课程帮助不大。
(三)制定决策———课堂上我要这样管理学生
人们在教育教学中经常说:亲其师,信其道。怎样使学生亲近教师?指导教师根据自身不同的行为偏好,有的擅长以理服人,有的倾向以情感人,从而找寻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增强情感体验。
思考(T):达到公平。在职业指导课程中更擅于采用具有科学性的客观事实来讲课;处理学生课堂问题时有自己一套清晰的逻辑标准,无论学生成绩优劣都能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容易在学生中树立权威;对学生的要求严格,当学生犯错时能毫不犹豫地指出学生的错误,按规矩办事,更倾向于管理他人。但由于教师过于严格,导致与学生产生距离感,学生的畏惧心理较强。
情感(F):追求和谐。在课程的内容安排中更喜欢用讲述故事的方式来展开;总能宽容和理解学生,处理问题采用个人主观标准,和蔼亲切,通过与学生达成协调、产生共鸣的方式来管理,经常肯定和表扬学生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但这类指导教师易感情用事,不能严守规则,以致降低了自己在班级的威信。
(四)生活方式———我是这样设计职业指导课堂进度
实现教学授课计划并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充分激发学生思维是每位职业指导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师会根据自己的偏好不断地完善、规范现有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结果更理想。
判断(J):重视结果。上课的内容喜欢以课本为依据,课前喜欢提前制定授课计划并按计划行事,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问题产生;能较好的控制上课时间,通过时间管理很好地完成课堂计划,课后也便于对课堂进行反思改进。但教师为了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导致无法灵活变通,缩短了课堂上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也因时间期限总习惯盯着时钟看。
感知(P):注重过程。喜欢在课上指导学生应如何做,喜欢变化和惊奇,上课灵活多变,柔性强,乐意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再根据学生思考中的问题给予有的放矢的指导;这类教师认为课程计划是一种束缚,所以常常调整时间期限和计划。但这类教师精力容易分散,高估或低估课堂时间,导致推迟下课或没有时间总结复习,甚至无法完成授课计划。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指导教师,就应充分地认识自我,既能发挥自身性格中的偏向特点,也能发挥性格中的非偏向特点,极力做到:善于言辞,合群,同时又善于思考;注重掌握理论,又巧妙设置情境;处理问题公正客观,而又亲切和善;课堂实效强效率高,而又灵活多样,对新信息保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想实现这些,还需要指导教师做好准备,心甘情愿地发挥性格中不易接近的那面,不断提高。
总之,目前,单纯依靠MBTI性格类型来提升职业指导的教学效果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进一步提升职业指导的服务工作,还需要各大院校加强对职业指导教学的重视和投入,不断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人员培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提升指导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指导能力,加强课程基础建设和考核制度,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彼得·迈尔斯.天资差异[M].张荣建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2]孙建玲,陈家凤,吴宝捷.医学高职专科生“全程化”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建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