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的一年励志语句

新的一年励志语句

时间:2022-11-18 12:53: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的一年励志语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的一年励志语句

第1篇

【摘要】两年来,消流三中以努力打造班级励志文化为抓予,组织各班学生对自己的教室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用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促进班风、学风提升。打造班级励志文化是推动三中科学发展的新举措,面对学校新的变化,全体师牛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学习中,我们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小住”的责任感,扎扎实实丌展好“喜迎十八人,争创新业绩”活动,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

【关键词】班级;励志文化;布置;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92-02

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两年来,我校积极丌展了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各班级在班主任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群策群力,主动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布置、班级卫生管理、师生精神面貌、班级管理效果等几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观,特别是班级布置,基本上都能体现“励志文化”的要求,既保证了统一和谐,又各有特色,各有亮点。现就我校班级文化建设l?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充分,周密部署

近年来,我校的校JxL学风明显好转,教育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但在引导全体师生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奋进中,似乎还缺少点什么。前年我们校级班子到三明的几所名校参观,才豁然丌朗,我们所缺少的正是承载师生前进动力的校园文化。因为校园文化不仅具有美化功能,更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着隐性教育的作用,所以我们决心要打造三中自己的特色文化。我们的校园特色文化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经过一年多出.探索实践,我校初步形成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宗旨,以打造励志文化为载体,有效促进班风、学风、校风的提升。为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亲任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具体负责的班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周密部署,细化分工,明确责任。2010年3月,结合学校实际,出台了《清流三中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主题,确立了内容,筹划了建设进程。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学校还先后通过行政会议、班主任会议、全校教职工大会和全体学生会议,进行动员宣传,营造出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的浓厚氛围。

二、强化班级布置,提高育人效果

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另外优美的教室与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凡是教室环境整洁、优美的班级,其师生荣誉感都比较强,班级的内聚力都比较大。因为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所以我校要求班主任要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具体做法和要求是:

班级学习环境的布置,打破过去全校统一格式要求的传统,改由各班级自由发挥、创新。垄班级布置过程中,各班主任能够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班级布置的内容上避开了传统的“评比栏”、“图书角”、“名人名言”、“宣传栏”等一些栏目,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教室墙壁、黑板报等有限的空间,丌辟《我行我秀》、《星光灿烂》、《荣誉殿堂》、《班级志言》、《心语心愿》、《寄语青春》、《佳作欣赏》、《书香四溢》等文化平台,学生通过“平台”发表作品,张扬个性,各显其能。其中《星光灿烂》版块创新了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只要学生在思想、学习和技能等方面有闪光点,都有可能成为班级学生心中的明星;不定期更新的班级明星照片及事例,吸引了多少羡慕的眼光,明星榜不但表扬了先进,激励了先进,更让同学们感到榜样就在身边, 意识到努力就会进步,努力就会成功:这样无形中树立和宣传了班级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事例,用自己身边先进典型感召激励学生热爱祖国,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励志成才;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我能行”的各方面的积极性;《荣誉殿章》栏目中,粘贴着班集体或个人获得的荣誉,那一张张排列整齐的奖状,一颗颗金光闪闪的红星,犹如学生天真活泼的笑脸,掩饰不住成功的欢乐与幸福;《心语心愿》版块中,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心声体现在墙上,让学生用已有的成绩和荣誉来激励自己,用自己定的目标和愿望来鞭策自己,用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勉励和鼓舞着自己;为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平时对学生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就会结合同学们“心愿誓言”中的一条进行诠释,及时制止或预防该类学习倦怠情绪的扩大,创造向上的学习氛围。《班级志言》栏目中,为了让学生们牢记学习目标,各班实行目标可视化,将一些全班性、激励性、目标性的语句贴在显眼的地方,比如“我努力,我坚持,我一定能成功”,“埋头苦干,一(两)年再看”,“我为成功而生,成功为我而存”。让同学们经常看到,时刻勉励和鼓舞着学生坚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增强学习的动力。《书香四溢》的图书角,不仅摆放着学生喜爱的、丰富的课外读物,还增加了学生自发地寻找、制作的“美文佳句”读书卡片,这样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写作文提供了素材,更重要的是学生养成了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一些班级还在墙角摆上一盆绿色植物,使教室内拥有了大自然的生气,也给图书角增添了一股儒雅的韵味。《我行我秀》栏日罩,学生特色的书画、工整的作业、最好的作文、美丽的手工作品层出不穷,人人尽显特长利才华。这些版块栏目的开辟,多层次、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也成功地诠释了“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的素质教育理念,同时达到班级励志文化建设的要求。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效果

第2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学习技巧 合理语境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09-01

作为一名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就会发现一些现象。而透过这些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就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事半功倍,这就是学习技巧。技巧是否具有针对性,是成功的关键。

教学工作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学生整天拿着书本、字典甚至是自己精心制作的小卡片背诵英语单词。从早到晚,不辞辛苦。我很钦佩这些同学的学习精神,但事实上,这种记忆单词的方式往往效果并不好。为此,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比如总结出一些有规律的合成词、反义词、近义词、同义词,从而减少学生需要背诵的词汇量,但终究逃脱不了死记硬背的模式。有一次,我在课上默写短语。其中一个很难记的词语,只有一个学生写了出来,而他还是班级里成绩较差的几个学生之一。下课后,他告诉我昨晚偶然看了一部英文版的电影,这个短语在影片中出现了三次,这个短语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很深的印象,默写的时候很轻松就写出来了。受到这个事情的启发,我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比如在和学生郊游的时候,我会突然问到最近学过的单词。第二天,我在课堂上问这个单词的时候,全部学生都举起了手。趁热打铁,我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思路阐述给学生:我们每个人在一天中都要经历很多平凡甚至无聊的事儿,比如上学、吃饭、走路乃至上厕所等等。如果我们在做这些无聊事情的时候,都会想一下它的英语表达方式,不会的赶紧问老师或者查字典看下。一次记不住两次,两次记不住三次。在不断的重复中,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明显增加,为英语学习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还有一个现象,很多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为了让孩子可以有一个相对较好的语言环境学习英语。就趁着假期花费很多钱,让孩子到国外待上一段时间,体验外国人生活方式的同时,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不可否认,在周围都是讲英语的环境中学英语,肯定比在国内效果好。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条件把孩子送出去,况且短短十几天的经历,其能达到的效果值得商榷。试想,当你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首先吸引你的肯定是异国的风景,而绝不是几乎听不懂的语言。异域的新奇感,对思维的控制是无法抵御的,这些学生自然也不会例外。除非可以长期的,多年生活、居住在国外。

经过反复的思考,我觉得完全可以人为的创造一种合理语境,达到比出国更好的学习效果。于是,我尝试着让学生们分组排练情景剧。剧情都是我精挑细选,可以足够引起学生们兴趣的。诸多国内外经典的寓言故事、励志小文都成了可供我们选择的素材。孔融让梨、曹冲称象、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被多次排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我还经常组织情景剧大赛。为了拿到理想的名次,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翻译词句、排练剧情。很多之前非常内向的学生也变得开朗了很多,他们在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的魅力。不但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心,也在不知不觉中把英语口语的相关知识掌握了。经历过大赛,学生听说读写的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生活中很多时候,都开始尝试着用由简入繁的英语进行交流。清晨的一句“Hello” ,傍晚的一声“Bye?鄄bye”,都让学生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下面要谈的绝对是一个个案,但我觉得在教学中如果可以举一反三,运用起来也会得心应手。曾经遇到一个学生,酷爱足球,因此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为了帮助他,真可谓是煞费苦心。我先投其所好,跟他侃足球。为了能有共同语言,我不得不恶补了很多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足球知识。经过几天的思考,我终于找到方法。我先是总结出一些分属不同类型的词语,比如季节、颜色、12月、风雨雷电等等。然后我把它交给这个学生,让他把这些词语编进他的球队中去。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份成了他球队的12名主力球员,四季则成为教练组成员,颜色是球队的替补。没过几天,这个学生兴奋得来找我,说自己已经把我给他的那些单词完全记牢了。还要我再弄一套,他要组建一只新的球队,继续寓学于乐。我没有惊讶,只有欣慰,因为我知道只要找对方法,任何学生都能成功。

单词、语法的问题解决了,但这也只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困惑,我们学的是英语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我们用我们学到的英语知识,能实现与英国人交流和完全看懂国外的文学作品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这种造成了我们学完英语,说出来外国人不懂,中国人不明白的局面。最可笑的一个例子,我们的厕所门上都会有醒目的两个字母“W C”,但真正的外国人看到这两个字母,根本不可能知道门后面到底是什么所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难道只是偶然现象吗?还是我们压根儿就没掌握到英语的精髓呢?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觉得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接受原汁原味的英语的机会太少了。之前谈过语境的问题,但合理语境不可能时时存在于我们的英语教学中。但问题并非无法解决,我们接触不到外国人,但通过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书籍,照样可以补缺。这里只是要注意到,阅读要朗读而不是默读。同样都是读,差之毫厘却是谬以千里。朗读就是培养语感,需要刻意训练才能掌握的语感。

为此我翻阅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得知我们开口讲话,脑神经支配语言神经发出声音,随后声音会反馈回脑神经,从而达到对大脑语言管理系统的刺激。如果你只是看、默念,那么刺激的就是视觉神经。所以想要培养英语语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阅读,放出声音来阅读。还是秉承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我指导学生朗读一些英文小短文,反复的读。当学生可以手捧着国外的文学作品,在校园中朗朗上口的时候,语感就已经实现在潜移默化中。

结语

英语学习是枯燥而乏味的,它没有捷径,只有死记硬背一条路。这个貌似真理的描述,如今被我彻底。简单的26个字母,在脑海中跳跃着,组合成不同的语句,它们不是死板的,而是有着鲜活的生命,等待着我们去认知。作为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队伍,我们必须认真细致的观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然后才能找出相应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爱上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第3篇

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系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所在。为此,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可见,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教育成效的终极追求。

立德树人,是一个内修外炼的实践过程,需要从事者知行合一地用心于教育事业。以自身的综合成长树立德业,给受教者做榜样,为社会培育出人才。从事立德树人教学实践工作,既有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也有值得在当下实践中探索的新路径。教育部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尊重基层首创”的基本原则,尊重基层一线从切身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创造,鼓励试验,大胆突破,切实增强“立德树人”的教育成效。对此,笔者认为,落实“立德树人”应把教育实践的着眼点放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校本文化为内核,提高立德树人的觉悟意识

校本文化是一个学校历史和群体精神的沉淀和凝聚,是师生浸润其间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领地。笔者供职的河北安新县安新小学。学校的历史远可溯源至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的“渥城义学”(后改称“渥城书院”),1978年改名为安新小学,算起来学校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文化即历史,教育贵传承。学校前身书院曾高悬院训匾额“广育作人”四字,大门两侧书“敦行”、“懋学”,还有一室有“退密”二字,存留有时人“思得贤者而立其盟,将合远近俊秀面肄业其中”的期许语句,足可窥见当时的教风和学风,以及当地助学贤达的期愿。为此,学校在尊重历史、传承提炼校本文化上,将“示教济众,广育作人”确定为学校的办学宗旨。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作为师资团队,只有在深入理解和把握学校办学宗旨基础上,才能从思想的深层觉知自身和团队的责任和使命。“示教济众”是为师之责任,德高为师,学高为范,为师之道,首先要在道德、学问上为社会、为学生做示范,以此身教、言教才能支持和帮助每一有缘于就学之人:“广育作人”是从教之目标,尽其所能地为社会培养有益社会、有益他人的有为之人。此为学校的使命,也是教师的责任,也是“立德树人”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校训“读书明理,做人成材”则是道出读书当求“先做人,后做事”的常理。儒家经典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在告诫后人,学问之道,贵在涵育做人的功夫,为人治学的根本点在于修身明理,能够“日新其德”,道德修养和学问每天才会有新的进步和提高。

二、以圣贤经典为教范,坚定立德树人的价值观念

中国古圣先贤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辨大道至简,直接结论式的独特表述,处处闪烁着历久弥新的智慧光芒。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五千年而愈发显得生机勃勃。其根本原因在于自身文脉承继不断使然。其传承方法,一方面靠仕宦贤达饱读圣贤经典;一方面在市井民间口传心授,百姓日用而不知。

中华文化最大的特性,就是开启民智,教人“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进则行其道而兼济天下,退则志于学而独善其身”。立德树人作为整个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从教者思考如何走出一条“直入法门”的便捷路径,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中同人自古就讲究“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养成教育,勤渎圣贤经典,中国人固有的价值观念就自然而然地被植入,无论对于“立德”,还是“树人”,都会自然归到宋代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诸言必付诸于行,作为从教者和家长只需静观其行,乐见其成。为此,将古代蒙学经典,诸如《弟子规》《三字经》;儒家经典,诸如《大学》《论语》等导入课堂内外,坚持每天诵读20分钟,以师生共同参与诵读、家庭亲子共读的形式,倡导诵读与体悟相结合,相信日积月累必见成效。

三、以切身躬行为示范,增强立德树人的带动力量

立德树人,贵在“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子也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作为从教者,胜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永远怀着一颗利他主义的心,正如北宋程颐所言:“临事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遇事肯替他人想,不只是一种博爱,更是一种境界,也是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说过,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从教者就是起带头作用的“干部”,为学者就是追随的“群众”,“打铁还需自身硬”,身教重于说教,立德树人尤应如此。教育是一项需要双方共同参与互动的心灵成长过程。心理健康、灵魂高尚,体现于工作、学习、生活的点滴行为之中,而不是美言低行的拙劣表演。一个有教育家梦想的人,若不树立“修己以安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思想观念,是不可能对受教者起到正向带动作用的。

上有所好。下必从之。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从教者践行职业道德,潜心教书育人,需要发自内心的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因为富有激情的人,其内在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是带动一切正向力量的助推器,是走向教育成就、事业成功的动力系统。

以人为师,以己为范,贵在力行实现自我完美。对于学校而言,每一个从教者都要有志于追求完美,养成一个追求完美的心理趋向,并以此形成团队的合力,这样就会使学校在不经意间变得完美起来:对于一个从教者来讲,追求完美,当视为一种素养、一种崇高的思想追求,更是一种对自我生命质量的全面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的示范效果。

四、以家校互动为纽带,确保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

受教者在求学励志阶段其活动的空间相对固定,基本上都是处于家庭、学校及师长安排的集体活动场所。对此,无论是从教者,还是家长,都不应忽视自身的教育使命和责任。尤其是作为家长,绝不可认为,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要求和生活享受,就胜任了做家长的角色。家庭是孩子心智成长的温床,家庭对孩子成人成长担负着主要责任,学校的知识教育与家庭的成人教育理应对等并相得益彰。孩子在学龄时期,每日腾挪在家校之间,假期则基本处于家长监护下进行学习生活,家长必须予以重视。

中国中小学生假期时间究竟有多少?以2012年为例,国家法定节假日11天,儿童节1天,此外,每周两天休息,全年按52周计,约有104天,另外,寒假一般在25天以上,暑假一般有50天,合计有186天,减去中间叠加,还足有170多天,约占一年时间的47%,如果再算上学期间不可预料的休息,家长若不参与到教育中来。孩子在校外几乎处于自主散漫状态。

对于校外时间的管理。学校应予以关注,积极同家长进行沟通,使家校保持不间断的密切互动,将优化校内校外育人环境作为手段,积极为立德树人创造全时空的条件。学校要有意识地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将学校、家庭、社会协调起来,创建相互配合的德育机制,为孩子创造多维的成长环境。在立德树人的具体举措上。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和家长的参与下,让学生本着一颗爱心去体验国情社情民情,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增强动手能力,培养自立自强意识。

事实上,“中国梦”落实到立德树人的教育中,在学校中。是为办出特色学校、办出教育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的“强校梦”;在家庭中,是富裕家庭、老中青健康、子女成才的“旺家梦”。“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梦。就教育而言。一定要把让学生的个人梦想和民族梦想紧密融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体现在尊师孝亲的德育上来,体现在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提高上来。

五、以真人实事为案例,宣扬立德树人的鲜活典范

真善美的偶像应该可亲可近。可亲,在于情感的触手可及和真实可信;可近,在于就在身边,也许是师长、同学、邻里及当地涌现出的道德模范。德育成效在于切实的道德行为的感化和带动,生活化的体验教育更能让孩子受到触动,进而自觉参与其中。

在校园内,从教者首先应把爱生行动与行为教育日常化、习惯化,将率先垂范落实到工作生活的点滴之中,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带动学生。同时,校方在此基础上,还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其为主体成立爱心小组、学雷锋小组或小小志愿者团队。引导和放手其自主开展爱心行动,让他们在爱心行为中学会做人做事,增强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和习性养成。对此,来自成人的支持和激励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孩子同样需要成就感,希望付出得到肯定和相互的分享。

在家庭中,长辈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无不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德育的“主战场”。人们常说,一夜可以产生一个暴发户,三代却很难培养出一个贵族。贵族,贵在信仰、气质和精神,在中国人很多的思想观念里,“出人头地”无外乎做大官、赚大钱和奢华享受,可“老子挣钱,儿子花,老子创业,儿子败家”的“因果律”,成了“富不过三代”的中国式家庭宿命,而跳出这个周期律,责任不在孩子,而在于家长自身。

第4篇

关键词:代际收入流动;机会平等;收入分配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001-03

引言

在中国古代民谚中就有“虎父无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等,到了现代,甚至有“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样的观点。虽然这些民谚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判断,但它们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对子女未来的收入、地位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而如果用经济学语言来描述这种代际之间的变换,就是代际流动。

代际流动研究最开始包括代际之间的城市―农村流动、代际职业流动、代际教育流动以及代际收入流动研究等。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外对代际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代际职业流动上。而收入作为社会成员拥有的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不只是被职业所反映,因此,之后的研究焦点逐渐转移到代际的收入流动上来,它指子女收入对他们父母收入的依赖程度。较大的代际收入流动程度可以被理解成为一个社会较大的公平程度或机会平等。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今天,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代际收入流动的测度

(一)代际收入流动测度的方法和问题

代际收入分配状况是社会平等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学家研究代际之间的收系要比经济学家早些,1877年Gilton就做过跨代的个人特征回归分析。经济学家中较早关注收入代际流动的有Atkinson and Maynard (1978), 他们用相关系数来衡量代际收入流动性,指出英格兰约可郡307对父子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17。之后Atkinson(1981)归纳了两种常用的衡量收入代际流动性的方法:一种是基于对数收入模型的回归方法;另一种是转换矩阵的方法对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估计。代际收入弹性越大,社会的代际收入流动程度越大,反映一个社会机会平等程度越高。

现今对代际收入弹性的计量大多是建立在基于对数收入模型回归的基础上,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工具变量回归法(IV)和双取样二阶最小二乘法(TS2SLS)等方法。Ng、Shen and Ho(2008)归纳了迄今为止研究者们提出的一些由于样本数据问题而产生的估计偏差问题:(1)一些研究只采用较短(比如一年 )的收入区间数据,这样估计出的数据是偏小的。(2)所采用样本数据的年龄段不同,根据生命周期假说,当收入数据取自生命周期的中年阶段时,更能反映他们的持久收入。(3)对β值的估计依赖,使用父亲的收入还是家庭的收入数据,使用单个父亲的收入代表家庭收入会使其被低估。

(二)各国代际收入流动的测度及对比研究

早期对美国的研究结论都指出美国的代际收入弹性在0.2左右。而Solon(1992)在其经典之作中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在控制了年龄等因素后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他指出“由于样本偏差和变量偏差,实际的弹性至少是0.4或更高”。Mazumder(2005)重新估计了美国的代际收入弹性,他认为Solon(1992)对美国父子代际收入弹性估计值为0.4或以上,这一结论低估了代际收入弹性的30%左右。另外,对英国的研究指出,英国的代际收入弹性系数在0.6左右(Grawe,2004)。

而对欧洲其他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指出,芬兰、瑞典、挪威这些北欧国家的代际收入弹性系数大概为0.2左右(见表1)。事实上,早在2002年,Solon就已通过对比各国已有的收入代际流动的研究结论,发现大部分有关美国和英国收入代际流动状况研究所计算出的代际弹性系数均在0.4以上,而大部分有关北欧国家和加拿大收入代际流动状况研究所计算出的代际弹性系数均在0.3以下。目前,较一致的结论是,美国和英国的代际收入流动程度与加拿大及北欧国家相比是较低的。

对发展中国家相关研究得出的代际收入流动程度见表2。以南非和巴西为例,这两个国家一向被人们认为是不平等程度高且流动性小的国家。Hertz (2001)指出南非的代际收入流动弹性系数是0.609;Dunn(2007)采用双变量工具变量法,得出巴西的代际收入弹性系数是0.69,而如果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出的数值为0.53。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学者们对各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进行了对比研究。Ng、Ho and Shen(2008)比较了新加坡和美国的代际收入流动,其估计的代际收入弹性系数基本上相同,美国的是0.47,新加坡的是0.45。参考Grawe (2004)对厄瓜多尔、尼泊尔、巴基斯坦和秘鲁的研究,新加坡的代际收入流动程度比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的要差,而比厄瓜多尔的要好,比加拿大和北欧国家的要差。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研究了一国一个时间段的代际收入流动趋势(Chadwick,2002;Hertz,2005;Lee and Solon,2006)。现今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因为这类研究有着更大的数据需求,而由于选取样本区间、样本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等的差异,即使是对一国同一时期的研究也常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

二、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机制

上述关于各国代际流动性程度的研究为洞察代际流动内部机制打下了基础。代际流动机制以至于一国政策和代际收入流动的互动可以说是代际收入流动研究的最终落脚点,现在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人力资本投资、选型、天赋遗传。

(一)人力资本投资

早在1976年,Becker and Tomes就指出,在贫困的父辈中,当贫困的家庭不能筹集到资金来完成对其子女的教育投资时,这种隔代收入的相关性将会更高。现在越来越多的文献结论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是影响代际收入流动的重要因素,父母对下一代的教育投入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成人后的收入。另外,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政策,也会通过影响人们人力资本的获得而影响该国的代际收入流动。

Restuccia and Urrutia (2004)发现,代际收入延续性主要是由父母对孩子的初级和中级教育投资所驱动的。因此,他们指出,一国以增加处于不利家庭背景个人早期教育的获得为政策目标会增加中后期教育投资的回报率,并使收入流动性的增加。另外,一国的教育机制、政策改革也会影响代际收入流动。Dustmann(2004)指出,德国较高的代际收入关联至少有一部分是因为德国的教育体制的原因。此外,一些学者对各国教育改革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Meghir and Palme (2004)指出,瑞典的全面教育改革对那些有着很强能力而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学生的教育和收入都有着很大的影响。Pekkarinen and Pekkala(2006)研究了芬兰1972―1977年普及中学教育改革的前后情况,指出这次改革减少了代际收入关联的20%。

此外,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也验证了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的促进作用。Berg and Yu(2007)发现,南非在1970―2001年期间的代际流动情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较大一部分原因是南非儿童有了更多的机会获得教育。Ferreira and Veloso (2006)也指出,巴西在过去40年中,穷人获得更多基础教育机会,那些受教育程度低的父亲的儿子就会得到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的改善;另外,大学教育的分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富人儿子的受教育程度;同时,学费的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穷人家庭孩子更多受教育机会。这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巴西不平等程度的改善。

(二)遗传天赋

在心理学上,遗传天赋如何影响一个人的IQ已经被广泛研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毕竟只是激励大家付出更多努力的励志语句。事实上,心理学上一致认为遗传天赋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释IQ的差异(Plomin and Petrill,1997)。20世纪末以来,随着基因学说的发展,学者们开始研究遗传天赋在代际收入流动中所起的作用。他们主要是通过采用两个样本:亲生父亲-孩子,非亲生父亲-孩子,分别对这两个样本的代际收入弹性进行测量,以此来显示出遗传天赋对代际收入的影响。

Bjrklund et al.(2006)估计了被收养孩子受教育年限的回归方程式,其对亲生父母的天赋和培育依赖的估计回归系数分别是0.101和0.094,而对养父母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021和0.094。2007年,他们继而将分析扩大到成长在六种(亲生父母家庭、单亲母亲家庭、亲生母亲和继父家庭、单亲父亲家庭、亲生父亲和继母家庭、继父和继母家庭)不同家庭环境中的孩子,进一步探索了代际流动的机制。结论指出,不管是出生前的遗传因素还是出生后的培育,都对代际流动有显著的影响。

此外,Sacerdote (2007)采用了一个特殊的被收养的分组人口数据(出生于韩国而在美国被收养,且地点是近似随机的),他发现,被收养儿童的受教育程度和他们的养母之间存在正相却较小的联系,而同样的一个母亲和她亲生孩子之间却有着相当大的联系;被观察的家庭特征能解释孩子成人后家庭收入的11%,遗传天赋能解释其33%。Liu、Zeng(2007)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三)选型

选型指的是在谈婚论嫁过程中的任何非随机配对。在经济学的文献里,选型的研究则主要集中配偶双方在教育的获得和收入方面,即一个人倾向于与自己和父母有相似收入、教育程度和地位的人结婚。比如Kremer (1997)指出,在美国,配偶双方在受教育程度上的相关程度达到了0.6。

成人的经济地位,不仅取决于个人收入,还取决于配偶的收入。研究发现,选型对男性和女性的代际收入流动同等重要。Chadwick and Solon(2002)发现,女儿家庭的收入对她父母收入的弹性与配偶对父母收入的弹性是大致相等的。而且,他们发现丈夫和妻子的个人收入与他们各自父母的收入以及配偶父母的收入有着很强且相等的相关性。Blanden (2005a)对英国的研究指出,配偶的收入和父母的收入之间的关系很大,甚至要比自己和父母的收入之间的联系更大,且与男性相比,选型对女性的代际流动延续性更加重要。Blanden(2005c)又通过使用加拿大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

另一些研究指出,家庭劳动供给选择能减轻选型对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选型和家庭劳动供给的结合减轻了已婚女性自己的收入和他们父母收入之间的联系,进而减轻了选型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Eriksson and Naylor et al.(2007)比较了丹麦、芬兰、挪威、英国和美国已婚男性和女性的代际收入流动。他们指出,已婚女性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比男性大。如果已婚女性的丈夫来自于一个富有的家庭背景,那么她就会降低劳动供给。这样,已婚女性自己的收入和他们父母收入以及配偶父母收入关系的弱化是由于选型和劳动供给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其他机制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方面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从其他角度,比如家庭规模、出生次序(Lena Lindahl,2002)、性别、种族(Hertz,2004)以及经济增长(Levine and Jellema,2007)等来分析代际收入流动的机制。虽然其中有些并没有得出明晰的结论,但这些文献也给逐渐增多的关于代际流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结论和展望

代际的收入流动性可以判断代际之间的机会平等状况,对它的相关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除了上述的一些研究方向以外,今后对代际收入流动的研究,还可能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就收入而言,目前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工资部分,但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人们资产组合方式日益多元化,代际收入流动的研究应该扩大“收入”的范围;

2.随着女性工作参与率的增高,应该适当增加对女性样本的相关研究;

3.进一步揭开代际收入流动传导机制的“黑匣子”。

参考文献:

[1] Atkinson, Anthony B.,A.K. Maynard(1978),“Evidence on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in Britain”, Economic Letters[J].I,183-388.

[2] Becker, G .S. , N. Tomes(1986),“Human Capital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Families.”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4(3):1-39.

[3] Dunn, C. (2007),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Lifetime Earnings: Evidence from Brazil”, Berkeley Electronic 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Contributions), 7:2.

[4] Solon, G. (1992),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3):393-408.

Research on the liquidity of the foreign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Review and outlook

Zhu Quan,WU Di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