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1 05:27: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控技术人才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企业办校;校办企业
1绪论
高职的数控技术专业是具有实用技能特点的特色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自动生产线和数控设备的操作与编程、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与实施、数控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数控设备管理、产品质量检测、数控设备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多种原因,现在的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制能力较差等问题,采用什么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动力变的尤为重要?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及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注重人的个别差异,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1]。可见,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非常适合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现代学徒制全面实施的局限性
2.1企业方面的局限性
现代学徒制需要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所以就需要有强大企业群的支持,否则无法实施。但是不同的城市,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北京、天津等一线城市,经济发展比较快,企业多,大型企业也多,甚至有和外国企业合作的机会,而有些城市经济发展滞后,企业数量有限,大型企业少,这就给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带来了困扰。
2.2师徒比例的局限性
数控技术专业是近些年来比较火的专业,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多,在校的学生也多,想要采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有很多的师傅。如果采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依然是一个师傅带很多徒弟,那么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就无法得到发挥。
2.3徒弟的学和企业的做之间的矛盾
企业经营的目标是生产产品、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以徒弟身份进入企业的学生,目标是学到更多的东西,但学成之后是否留在该企业工作,并不能确定。所以企业是否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一个将来不一定在自己企业发展的人,成了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3.1企业办校
企业办校是一种很优秀的办学模式,它适合中国的国情,也适合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在被广泛的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可以是一个企业独立办学,也可以多个企业联合办学,甚至可以探索企业和学校联合招生模式,使学生入学之后就有两个身份-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实践,再合理安排时间,完成其他课程的学习,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留在企业继续工作,就算出去找工作也会有很高的竞争力[2]。
3.2校办企业
校办企业是由各级学校举办的、以便于学生从事就业准备和进行生产劳动技术教育为目的的企业。目前校办企业的主要形式是工厂。既培养人又出产品,这是校办企业与社会企业的根本区别,也是校办企业的主要任务。中国把办好校办企业看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3.3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以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要求,建立相应的实习实训基地,并可以聘请企业一线优秀的员工来企业任教,给学生做师傅,从而给学生更多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3.4走出去
由于地域限制,有的城市的企业不足以满足学生实习、实践的需要,可以整合各种优势资源,让学生走出去,去外市、外省去实习,从而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充分,学习会更有效果,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发挥得会更好。
3.5引进来
3.5.1引进校外优秀的企业引进优秀的企业入校建厂,在学校建立一个为学生、为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学习的实训基地,使企业既为学校培养人才,又生产产品获利。企业的主要目的是如何经营,盈利,怎样才能把生产和教学培训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进驻学校的企业为学生培养做了很多贡献,能否减少税收呢?还需要相应政策的支持。3.5.2优秀的技术人才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优秀的员工来学校任教,给学生当师傅,手把手的教学生知识和技能,从而能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6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岗位
现代学徒制需要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比较广泛。一个成型的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很完善,这样能够给学生更多实践的岗位和机会,对于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企业可以实践的岗位很多,设备操作、现场施工、设备维修、工艺制定、质量检查、库房管理等等,这样学生不仅有更多实习的机会,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实习岗位,这样积极性更高,能够学到的东西就越多,对于以后工作的帮助就越大。
4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非常优秀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能够打破局限,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将现代学徒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踏踏实实应用于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当中,一定会使学生专业知识更扎实,专业技能更娴熟,职业素质更高,综合能力更强,更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从而在以后就业的大军当中有更大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朱军.现代学徒制在数控技术专业中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29):16-18.
[摘 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专业在近年来的招生规模上越来越小,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信息化的普及对网络技术人
>> 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准职业人目标的高职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关键问题探索 高职网络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讨与实施 从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数控大赛对高职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启示 倡导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提升学生就业技能 “世界工厂”建设背景下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 高职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研究 “数字化国标”控制网络技术规范介绍(上) “数字化国标”控制网络技术规范介绍(下) 论“技能调研与培养、需求分析与解决”模式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法 物联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 浅议订单式技术人才培养 协作创新助力Power技术人才培养 石油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探讨 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美国大学高等技术人才培养探析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之我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9〕 BRT〔W〕. .
〔10〕童小素.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
〔1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北京:http://.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
〔1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北京: http:///html/Dir/2011/08/19/5814.htm.
关键词:数控技术;调查研究;课程改革
随着数控技术应用的普及,企业需要更高技能、更加专业、更具职业化的数控技术人才。作为高职院校,为培养能够被行业企业接受的高质量技能人才,课程改革是该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关键课题之一。
1现状调查
通过对该院数控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企业以及该院近几年数控技术专业从事本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未来几年企业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企业对数控技术毕业生主要需求在设备安装调试、零件生产与加工、数控编程和设备维修4个方面,企业较缺设备安装调试及设备维修方面的人才。在能力方面,企业更看重的是学习能力、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4个方面。企业需求和该院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存在差距,企业对该院毕业生的需求是更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大部分被调查企业有与该院进行校企合作的意向,愿意采用订单式培养。企业希望做到厂中校,校中厂,及时与企业做好密切互动,培养的人才到企业上岗后能够快速地适应岗位、胜任工作。毕业生普遍认为在校期间应尽可能把理论学扎实,学好基本功,希望能尽早接触工厂实战。
2课程改革探索
为了培养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操作技能的数控技术人才,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该院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
2.1课程体系改革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相对独立、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和安排上,注重课程之间的链接和联系,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时间安排,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师资安排,消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层,使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变成符合或接近企业岗位工作的过程。
2.2课程内容与实施改革
2.2.1整合课程内容
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内容,按照“必需、实用、够用”的原则进行整合。一方面,将学生必需的知识综合到专业基础课中去,压缩一些不必要的课程内容,使整合后的基础理论知识目标性更强。另一方面,专业课的课程内容以形成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典型工作过程为依据,选取企业真实任务(产品、项目等)为教学素材,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形成新的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领域课程的内容与未来的职业工作与职业情境密切相关[1]。
2.2.2实施“教学做一体化”
除公共课外的所有课程全部按“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设计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若干项目,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亲自动手完成任务为主。数控技术专业建有“数控实训室”“多轴加工实训室”“机加工实训室”和“特种加工实训室”,配置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普通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建有高配置的“CAD/CAM机房”,并安装正版“德国KELLER数控专业课程”教学系统、“CAXA制造工程师”“西门子NXUG”等数控加工类软件,为课程实施提供保障。另外,课程考核方式按照“过程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理念。过程考核贯穿于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整个过程,教学过程中,记录学生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3方面进行考核。通过过程考核,对学生学习情况给予客观、全面、公平的评价。
2.2.3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主要途径,实践教学的成败直接决定了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实践课程与企业紧密联系能达到更好的实训实习效果。该院探索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定具体的合作细则,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湖北三环汉阳特种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昆山三一重机有限责任公司、瑞声声光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等企业紧密合作。针对“订单班”有系列举措,如: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协议,合作修订数控技术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订单班”课程教学及实训计划等。
2.3课程资源建设
2.3.1开发校本教材
以整合的专业课程内容,编写校本教材,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对于校本教材的开发,充分考虑课程之间的衔接,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凝聚该专业所有任课教师和企业专家的智慧与经验。以企业真实案例或产品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相关知识为支撑,将知识点和技能点贯穿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
2.3.2建设教学资源库
重视专业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使用,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引进企业生产案例,将生产案例进一步开发,形成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微课等教学库。二是引用企业生产图纸,形成图纸、工具、材料、行业标准等素材库。完善后的资源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教学设计等提供较好的平台。另外,建设“校中厂”,增加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机械制造生产环境供学生实习、实训,满足学生认识实习、参观实习、顶岗实习、社会实践、专业拓展等需要。
3结语
该院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从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校中厂”等方面开展。课程改革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人员、物质和制度方面不断完善,不断改进,推进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进程。
作者:张涛 于来宝 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胥秋,陈淑花,阳夏冰.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设计、实施及其问题[J].职业技术,2015(3):20-22,25.
关键字:数控技术;数控机床;训练模式
中国分类号:TG659
Reflections on the CNC machine tool operation skill training mode
Keywords: CNC machine tool CNC technology training mode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机械制作业的竞争本质就属于数控技术的竞争,数控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上我国被誉为制造大国,却鲜有创新,数控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可以为国家科技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国从制造大国逐渐成为创新大国,如今工业化建设,机械化发展,都离不开数控技术,随着数控技术越来越被重视,社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更显得迫切。结合数控技术的特点,综合看待数控机床操作,以建立数控人才的知识体系及提高技能实际能力为突破点,研究数控机床操作技能的训练模式,并对其发展现状提出几点思考,希望有助于提高数控人才的综合能力,缓解数控人才缺失的现状。
一、数控技术人才层次的划分
综合分析国内数控技术人才,可以将数控人才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金领层”数控操作人才、“灰领层”数控操作人才与“蓝领层”数控操作人才。
(一)“金领层”数控操作人才
“金领层”数控操作人才,属于数控操作人才中的顶尖部分,也是数控操作人数中最少的一部分,为复合型数控人才。成为“金领层”数控操作人才需要具备并精通以下几个方面: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数控机床维护、综合维修机床的所有知识、数控机床机械结构设计、数控机床数控系统电气化设计、数控机床数控化改造等。以上技能及知识,都需要做到精通,一般“金领层”数控操作人才担任企业中数控机床产品开发设计主管或企业数控技术负责人。
在目前看来,众多的企业中都缺少“金领层”数控操作人才,缺少这种同时精通多种数控工艺,具有丰富知识面的复合型综合人才。
(二)“灰领层”数控操作人才
“灰领层”数控操作人才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约占25%的比例。“灰领层”数控操作人才是数控操作人才的中间部分,主要负责数控机床的维护及维修工作与数控编程工作,分为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与数控编程工艺员两大类。成为“灰领层”数控操作人才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及知识结构如下:
1.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需要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并对数控机床的结构有很深的了解;掌握机电联调知识、PLC知识、接口技术及数控系统的特点;可以进行数控机床操作、数控机床机械调试维护、数控机床电气调试维护、手工编程等;目前来说,这类人才十分的缺乏,在企业之中待遇较高,这类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高职院校学习基础之后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技能经验培育而来。
2.数控编程工艺员需要掌握基本的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及基本数控机床的操作能力,可以进行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可以使用软件进行自动编程或设计三维模型。所需要的知识较少,通过高等职业学院培训之后,基本可以具备数控编程工艺员的资格。
(三)“蓝领层”数控操作人才
“蓝领层”数控操作人是数控操作人才的基础部分,负责生产岗位上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简单维护工作,属于企业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人才。这类人才需要掌握机床结构的基本知识及数控操作的工艺技能,可以进行简单维护及手工编程。
二、数控人才的学历状况分析
根据目前数控技术人才学历统计分析,学历为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的数控人才占了数控人才总数的60%,大专学历占了数控人才总数的30%,仅仅这两项就占了总数的90%,可见高等职业院校在数控人才的培养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三、对高等院校数控机床操作技能训练模式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从数控人才学历的分布情况中可以看出高等院校是数控人才培养的主力,如何更好的提高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建立数控人才的知识夸奖及能力结构,改变数控机床操作技能训练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一)普通机械加工操作技能的训练及改进
在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比如在学生学习完“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等专业知识课程之后,其实际操作的能力却很低,甚至有很多的学生分不清什么是铣刀、立铣刀、端铣刀等,在切削用量上更是难以准确的进行把握,甚至还有的学生不能正确测量。但数控技术要求的是精确度高,操作十分的复杂,加工的难度很大,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与实践完美的结合,缺少实践是主要的原因。
所以要在教学环节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基础的知识,还必须和实践相结合,加大对学生普通机械加工操作技能的培训,打好数控机床操作的基础技能。普通机械加工操作技能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正确操作机床、车刀角度、切削用量、外回转面零件加工、内圆柱面与圆锥面加工、综合零件加工、测量方法等训练内容。
在实际操作训练中,需要有专业教师一旁讲解并结合示范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训练模式的实际训练效果。
(二)数控机床操作技能的实际训练
在进行普通机床零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机床进行运动上的控制,运动上的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便,一个是机床运动先后的问题,一个是机场个运动部件的位移量控制。在进行零件加工的时候,开车、停车及走刀等程序都是需要操作人员进行直接操作的。
数控加工操作人员,需要通过数控机床,对加工零件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为此操作人员必须能够熟练而正确的控制数控机床,具备普通机械加工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机床实际操作能力。
1.加强手工编程训练
给出课题,明确预定要求的工艺路线及加工方式,教会学生如何正确选择切削用量,学会正确的选择好工件的坐标系,并分析切入、切出点及走刀的路线;根据系统格式进行手工编程,需要熟悉系统指令代码并输入加工程序单,做好调试程序,使用施工编程模拟仿真器运行程序,综合分析程序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或运行错误,及时进行更正。
2.加强自动编程训练
自动编程训练,需要利用系统软件,建立加工零件的系统模型。在进行自动编程训练的时候,要注意加工方法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轴加工还是三轴加工等方式;确定好工艺参数,比如说道具结构参数、切削用量参数、加工精度参数等,争取找到最优参数;加强加工文件及工艺单的训练;做好综合零件自动编程训练。
3.加强数学型数控机床训练
加强数学型数控机床训练,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设备,对刀具、程序运行操作的训练,可以进行数控铣床曲面加工的训练,综合分析零件加工及质量。
四、结语
数控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及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近年来越来越重视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但在数控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的问题,本文提出数控机床操作技能训练模式的几点思考,希望可以提高数控人才的质量,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复杂型综合型数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璐青.浅谈《数控编程与操作》教学改革[J].职业,2009,08:73-74.
[2]夏卫锋.数控加工与编程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09,No.17103:180-182.
[3]曹益民.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操作技能教学现状及发展思路[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No.11803:58-59.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模块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035-03
作者简介:王凌云,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应用、先进制造技术;黄红辉,教授,研究方向为模具设计与制造、先进制造技术。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开发
1.服务地区经济,建校企合作战略平台,构建专业对接产业、学生对接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提出的目标任务。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贯彻落实《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实施方案》。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依托校内外两个平台,推进,形成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企业的对接。
“数控技术”专业紧扣上海市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脉搏,覆盖多个新兴制造产业的岗位群,为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船舶制造、航空航天制造等上海龙头发展行业培养所急需的制造业一流人才。
在“示范型高职院校”目标引领下,以强化实践实训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先进数字化协同集成制造技术为特色,以技术革新意识、团队精神培养为先行,充分整合已有教学资源,进一步强化自身优势,做强“上海市数控技术公共实训基地”。
将学院拥有的“上海市数控技术开放实训中心”建成“数字化制造技术创新实训平台”,从而达到数控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学生利用该平台进行典型产品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机床程序设计与加工的一体化培养目标;为培养以技能和技术创新为重点的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群--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制工艺与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发展。通过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
根据产业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以专业教学、人员培训、技术开发等合作项目为依托,将行业和合作企业的生产、设备、标准直接引入教学过程,将职业岗位的职业道德要求和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实现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岗位的有效对接;拓展工学结合工业中心,发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地的功能,强化与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烟机厂、上海大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上海汽车上海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上海拖拉机内燃机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人民电器厂等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校企共生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完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综合实训等生产性实训环节的实施方案和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先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平台。
(1)实行学历教育与具有国际认证的职业资格“双证”制;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岗位任务作驱动,企业工作项目为导向,以一体化教学、工学交替等手段组织教学,并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
(2)实行“综合职业能力素质养成”教育模式;以企业为导向,专业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成为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以岗位为目标、实行工学交替、产学合作;以项目驱动、任务引领进行教学,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4)签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书,扩大校外顶岗实习企业网络。
(5)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
2.专业定位与发展相融合
专业建设上,按照“职业岗位明确,层次定位准确,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人才质量优良"的要求,集学历、职业技能“双证制”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推进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建设,加快推进工学交替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支撑专业特色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以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为依据,以先进制造业为专业背景,进行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发展中所需的、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重点是培养数控多轴及高速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机床装调及设备维修、CAD/CAM技术、集成化数字制造技术及数控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想
1.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理念是根据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企业的实际岗位职责为依据,课程体系全面对接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的课程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减少课程设置的盲目性。通过市场调研和企业走访,了解企业对于专业毕业生的能力与素质要求,针对企业具体岗位的能力要求,开发相应的课程与实训模块。结合基于工作过程方法,突出技能培养的模式。课程体系按照企业数字化制造岗位实际工作需要,设计教学内容;按照模块化课程设计方法,重点突出技能;以现代装备制造业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设计制造过程为导向,过程学习与综合能力训练相结合,实施“做中学、学中做”课程设计理念的一体化教学课程开发与设计。
2.以培养具有技术革新意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专业课程的开发和设计目标指向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学生形成数控职业技术能力为目标,以提高数控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建立“公共数控技术平台,多个专业方向(数控机床程序设计与加工方向、数控多轴及高速加工技术方向、集成化数字制造技术方向、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方向及数控设备维修与管理方向)”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提高综合职业素质。
能运用CAD/CAM专业软件从事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数控编程设计、加工设备操作调试、维护等方面综合职业能力,同时了解材料加工先进技术及理论,具有基本的从事技术革新能力。
3.能力结构总体要求
4.课程体系分层次、模块化,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分为基础能力模块、设计模块课程、制造模块课程、职业技能训练模块课程、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课程五部分,各部分侧重于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核心知识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能力的培养,五部分课程模块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具有系统性。各部分课程在开课时间上具有先后关系,在课程内容深度与知识层次上具有递进关系,体现出课程间的发展性。
根据课程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统筹安排职业技能训练模块课程,分层次构建训练项目的内容。分为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技能训练、金属切削技能训练、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训练、CAD/CAM综合训练、数控机床维护维修等五大模块。各模块训练内容对应相关职业岗位和课程需求,对接普通机械加工和数控技术应用职业标准,学生根据职业资格等级对知识与操作技能要求的不同,灵活选用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实训,在实训结束后参加相应等级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取数控中级或高级证书。利用CAD/CAM综合实训和《数字化制造中心》,打破了过去各项数控加工技术互相封闭独立、相互脱节,缺乏有机联系、系统化训练的传统做法,为学生提供全新教学体验,提高学生综合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通过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实训体现专业特色,让学生掌握数字化制造岗位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并取得数控加工中级和高级资格证书。
利用理论教学、生产实训、企业顶岗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相融合的模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过程中了解生产工艺流程,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结语
基于机械制造工作流程,依据数控技术相关专业标准以及相应岗位职业标准,兼顾搭建学生可持续发展平台的要求,从主要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创新制造能力出发,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建设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或车间。可以看出,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工学结合的基础条件。围绕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加强实验实训建设和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数控专业内涵建设,培养出社会与市场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雄杰.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规划与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
[2]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数控技术应用 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实施途径,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基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我们集中精力对高职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和实训课程内容、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等诸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现在取得了有效成果。
1、科学合理的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1.1 确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掌握了企业对数控技术应用人才需求信息,并多次邀请天津市机床总厂、天津液压机械集团公司、天津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三星电子集团公司等诸多企业领导、专家共同研讨,明确了企业数控技术人才的现状和岗位需求,根据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确定数控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求。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一体化培养中实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方案,并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
1.2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确定教学计划
确定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符合认识过程的“实践——理论+实践——实践”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使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在工学交替教学中不断上升。把落实培养目标,突出职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岗位实际工作能力作为重点。各主要课程都设计了理论与实训一一对应的教学环节。对专业技术,要求直接为职业岗位服务,强调应用性;对专业技能,重点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强调实用性,通过参加相应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检查学生的实际技能。
2、工学结合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工学结合”式的课程体系打破了以往“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群)需要的知识、技能为依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为核心,即从就业岗位(群)所需的能力入手,确定职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根据职业岗位所需的上岗条件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而理论课的设置严格按照实践课的要求确定,使课程体系满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满足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优点,它讲求实用实效。
我院从2007年开始,在数控技术专业设立工学结合试点班,教学中坚持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受到企业欢迎。企业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适应本岗情况的总满意率达98.8%。企业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运用专业知识方面的总满意率达100%。由此可见,我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基本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德才兼备,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3、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采用了相应的工学结合的程体模式,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为载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加大现场教学,实行“五合一”(即“理论与实践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3.1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以典型零件(产品)加工的全过程(金属材料的性能分析—— 制造毛坯方法的选择—— 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的确定---产品检验—— 产品应用)为主线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对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分析的能力。如在讲毛坯制造的方法时采用录像教学;在讲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的确定时,采用录像、实物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刀具的讲解中重点讲解刀具和刀套的类型及选用。通过典型零件将课程内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并增加新的工艺知识,使学生对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加工方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达到本专业要求的相应知识和技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2 项目教学为载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数控加工技术实训》项目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全部达到数控加工技术四级(中级工)的技能水平,使较优秀的学生达到高级工技能水平。围绕这一总目标,将任务层层分解,按其包含的基本技能,将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再分为三个子模块:金工实训模块、数控加工模拟实训模块和数控机床操作(专项技能)实训模块,每个子模块又包括多个实训项目(实训任务)。坚持实训与职业技能取证相结合,学生的实训成绩的评定由职业技能取证代替(即以证代考),把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工作落到实处。通过数控车床实训项目的学习,学生全部达到数控车床操作工中级技能水平,部分优秀学生达到高级工技能水平。通过加工中心实训项目的学习,学生全部达到加工中心操作工初中级技能水平,使部分较优秀学生达到高级工技能水平。
[关键词]中职院校 数控实训 教学 措施
中图分类号:TG659;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240-01
21世纪的今天,时代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我国机械制造业逐渐引领当今时展的潮流,对于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基于社会经济市场对人才大量需求这一现象,现代化高校对于数控实训教学模式作了主要的探索,不仅仅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力度,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全面推动我国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对提升中职数控实训教学的途径进行探讨分析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职数控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经济市场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机械制造业的数控专业人才,不仅仅要求学生有着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中职数控实训教学是不容乐观的,在实际的实训教学中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具体体现:
(一) 中职数控实训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一般而言,现代化中职数控实训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沿袭传统单一模式的实训教学,其教学的中心往往是“教师”,而学生仅仅扮演着观众的角色,教师在实际的实训教学中,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在数控实训教学中,教师往往让学生依据一些学习目标,进而对一些图纸进行构画,在实际的学习中同样缺乏一定的主动性。
(二) 数控实训设备投入不足和双师型实训教师缺乏
面对社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其中职学校对于数控技术人才不断处于大量扩招中,但是,学校大量扩招学生的同时,中职学校有着相对有限的设备以及较少的人均操作时间,在某种程度上难以这种的实施实训教学,其实训课程的有效开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三) 不明确的办学方向以及不足的数控实训设备
一般而言,现有的中职实训教学在对课程进行开设的过程中,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通过对课程进行开设,以至于背离实际的实训教学,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往往与现代化人才市场真正的需求相违背。
二、 中职数控实训教学的尝试
对于如何将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充分调动,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主要有以下几点具体尝试。
(一) 一体化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推广
中职数控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其实践教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中有理,理中有实。同时中职数控实训教师在对数控实训课进行教学中,不仅仅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并将学生学习的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二) 采取项目化教学,对图纸零件进行艺术性的设计
对项目化教学加以采用,主要是依据于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对联系图纸加以设计,并做好加工的准备,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其教学效果,就要对其图纸进行适当的创新和美感上的设计,以某一数控实训教学中的图纸设计而言,主要涉及到圆弧指令、沟槽的加工以及直线指令的应用。其学生常规的设计如图1所示,略缺美感,难以提升学生实际的学习兴趣,同样其实训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容乐观的。但是,就图2而言,通过对设计的图纸进行技术性的改造,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学生主动性以及探索欲的调动也有着实质性的积极影响。
总而言之,艺术性的图纸设计在数控车床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其实训教学效果有效加强。
三、 提升中职数控实训教学的途径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人才市场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中职学校更应该加大对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从根本上将中职数控实训教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其具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教师应做好备课准备
由于数控专业的专业知识相对较多,课程设计的范围也是相当的大,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数控实训教学的质量,一方面就要保证实训教师的潜质相对较大,并要求教师对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加以充实和更新。另一方面实训教师更应该对学校的各种数控机床有着充分的掌握,并将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进而服务于数控教学。
(二) 加强教师在企业的培训
全面培养高素质、专业性以及实践性的数控专业技术人才,就要立足于当前,加强学校数控专业的实训教学,一方面学校就要鼓励教师走出去,定期的安排教师在企业进行专业性的实践,并扩大教师的数控专业知识面,进而结合企业对数控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另一方面更应该聘请经验相对丰富、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相对较强以及技能相对过硬的技术人员。
(三) 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中职数控实训教学
一般而言,数控专业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对于计算机的内容有着较多的设计,要想从根本上顺应当今时展的潮流,进而推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中职学校在数控实训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借助于计算机对教学加以开展,并对专业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
结语:
在时代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机械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对数控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注重数控专业人才有着一定的理论知识,中职学校在实际的数控实训教学过程中,更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实训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对教师教学资质的重视度,进而满足社会人才市场人才的真正需求。
参考文献:
数控机床
课程体系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当前社会需隶的数控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庆.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优化,构建了理论教学为引导,实验教学为补充,实训教学为提高的“教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来改变师资队伍的结构.
1前言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里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加人世贸组织后,中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为了增强竞争能力.中国制造业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这迫切需要既能利用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辅助设计,又能应用数控技术进行制造的人才,作为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如何适应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余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z数控人才的需求和知识结构
当前社会需求的数控人才主要有三种类型:,>0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z>0灰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3)“金领层,数控技术人才:具备井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绘合知识,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广。133229.COm这三种类型的数控人才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也各不相同,“蓝领型.:以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为墓础,掌握“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基础’和“数控加工编程技术’,掌握"cad/cam’软件.‘灰领型编程工艺员,:应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熟悉产品的三维设计,产品的加工工艺:“灰领型维修人员,:以机、电、光和液(气)控制技术为基础,掌握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的技术和技能。“金领型”: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全面地掌握数控设备的相关原理与技术,具备数控设备研制与开发能力,掌握网络技术,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3构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宽口径课程体系
根据“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在系列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社会需求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优化。课程采取理论教学为引导,实验教学为补充,实训教学为提高的“教学一体化”模式.
(1)通用机床突出重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通用机床部分,我们重点讲授车床、铣床和滚齿机的传动原理,传动系统的分析和主要结构.磨床和其它类型通用机床部分通过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自学然后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弄清磨床和其它类型通用机床与车床、铁床和滚齿机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别,进而熟悉通用机房的工艺范围,为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机床的维护,维修和产品的开发奠定一定的基础。
(z)数控机床突出实践性
在数控机床理论教学中不过于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在其应用。简要地讲述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介绍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进给传动系统典型结构及附件,着重讲述数控加工工艺设计,cnc车床及其车削中心、cnc铰铁床及其加工中心,cnc线切割机床的手工编程技术及其操作,采用多煤体或录像进行教学,最大限度的展示生产一线的环境,将数控机床图片、所使用的刀具图片,机床附件、加工过程等展示给学生,将抽象的枯燥的概念和技术要领用形象生动的过程模拟来表现,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对数控设备的检修、调试、故隆分析能力和数控加工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保养与维修作为一个专题来学习,借助大盘现实案例教学来阐述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或采用现场教学等灵活的方式进行。
(3)课程设计,加强综合性
课程设计是理论教学中重要的一个实践性环节,其目的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概括和应用,是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一个综合评价,为了真正使同学们具备编制数控机床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具备选择工艺参数、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能力,具备操纵、调试和维护数控机床的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利用一周时间先进行程序编制工作,然后上机操作,亲自进行程序的输入,调试、运行,把课堂学习的知识在模书墩作软件上加以验证,使实际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课程设计完成后要求每人上交一份总结报告,包含工艺过程分析(路线安排+程序原点+工装十切削用量)、数控程序清单及设计心得等内容。
(4)依托职业学校资源,加强实训教学
工科专业学生理应姓“工’,应面向工程,面向生产,面向经济建设实际,因此,所培养的人除了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应有的实践能力包括必要的操作技能,既生产技能与实验技能,这是工科专业学生所必需的工程素质。而实践教学及基地建设往往对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提出严格要求,受财力、人力等办学条件方面的限制,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数控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一般比高职数控专业相对要薄弱一些,我们充分利用职业学校资源进行实践教学.通过与安徽省蚌埠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开展实训教学。各训练项目按照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实施,通过考核评定成绩,实训教学结束时组织学生参与加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考核,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取得相应的课程成绩和学分。
关键词 数控技术 实践教学 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众多高等职业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思想直接造成“理论不足,实践不行”的局面,这已经影响到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一、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相当普及,并得到充分发展,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思想仍然未得到根本转变。在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等倾向。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改革,并取得不少教学成果,这些举措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实践教学的研究。但由于我国目前教育体制的限制,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对于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我国教育体系中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对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的要求,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够合理,如实践教学的时间偏少,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等。从整个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来看,对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和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将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等都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的师资素质不高、人员匮乏。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一线教师大多缺乏一定的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经验,这部分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引用实践案例阐述基本理论和原理,不能用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来充实课程的教学内容,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胜任实践教学工作。
(四)实践教学的校内、校外实验、实训环境建设有待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和基础,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对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益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多数学校都未能建立起足够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有的即便已经建立,也未能发挥完全的作用,如何让实训基地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探索的问题。
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改革,结合就业现状和社会需求,重新认识实践教学地位,种种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但就目前教育形势而言,实践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结合就业现状和社会需求,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逐步建立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实践教学,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能够认识到实践教学在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和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理顺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社会需求,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诸如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对实验、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优化与完善,通过教学、实践各个环节的共同作用,逐步形成完善的、能够体现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和现代性教学内容的数控实践教学体系。
(三)充实优秀的实践实训教材。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结合实训基地的实际状况,体现岗位的针对性、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选择适合的实践实训教材。同时,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践环节,同时,根据实践教学特点,鼓励教师自行编写相关实践实训教材。
(四)加强校内、校外实践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根据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应设立各种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利用课程实践及校内的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及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力。校外实践给学生创造了全面实战的锻炼机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建立产学合作教育战略联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实践技能强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实践教学教师不但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而且还要具备很强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培养造就一支教学和实践水平较高、师德高尚、能适应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具有“双师型”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加强实践教学,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让理论转化为实践,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学到技能。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只有立足数控技术专业性质,不断进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重实践、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卫兵.“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0.
[2]陆克盛,黄海.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
[3]张玉平.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浅谈[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
[4]郑伟,薛岚.高职院校图形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10.
【关键词】专业调研;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职业分析;课程设置
一、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
1.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及其专业群主要服务产业的机械装备制造业一直是江苏省的支柱产业,而江苏省的机械装备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具有较强的制造和配套能力。目前,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的主导产业发展重点高端装备制造业。
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旺盛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7.4%。数控机床已成为机床消费的主流,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持续投入,且力度加大,每年重大专项将带动资金投入100亿以上。不仅带动了我国国产数控机床及其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的市场发展,也为国内数控系统生产厂商不断发展自己的技术,扩大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为此,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正是适应了全省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求。
2.行业企业的人才结构现状和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我省未来制造业将日趋国际化,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将成为未来企业的基本特征,新产品的制造将会依赖于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运用。技能人才的技能适应性也必须从简单工种到复杂工种、从单一工种到交叉复合工种、从单一的机械化到机电一体化、从手工操作到计算机程序自动控制。为了迎战电子时代的到来,我市的许多企业正在逐步引进一流的先进设备,如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要驾驭这些先进的生产设备,要求技能人才具有一岗多职、一专多能的综合能力,如计算机操作技能,工艺设备能力、CAD、CAM操作技术、外语水平等。
我们组织力量实地走访了省内地区几家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分别调研了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无锡海天机械有限公司、卡特彼勒(中国)机械部件有限公司、铁姆肯(无锡)轴承有限公司、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太仓直塘通港机械厂、海瑞恩精密技术(太仓)有限公司、高迈特精密刀具(太仓)有限公司、无锡国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无锡德士玛射机械有限公司、无锡五洋赛德压缩机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通过对职业素质方面、能力结构方面、专业技能结构方面等的调研,获悉数控技术人才今后还会有较大需求。高层次技术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对社会需求现代制造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前景十分看好。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或修改的建议
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控加工现代制造技术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相关设备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企业生产需要,面向数控设备操作、数控程序编制、加工质量检验、现场技术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此应加强校企合作,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有利于提高数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企业的需求是职业院校确定数控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职业教育只有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才会有出路。学校根据公司提出的培养目标,针对企业实际需要培养毕业生,在毕业生学完规定的课程后,最后半学年双方在师资、教学资源上进行共享,学生全方位接触公司的数控产品,进行实际操作。这部分学生在公司工作后,上手很快,立即可走上工作岗位,很快显示出很强的适应性。
2.对课程设置的建议
(1)理论课程综合化
设置综合课程,将平行的理论学科、实验学科和实训学科的有关内容相互关联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在进度上、相关内容上能密切配合,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综合为机械制造概述、钳工技术基础、车工技术基础、铣工技术基础、其他机械加工常识、机械装配常识、机械制造综合训练等7个单元,每个单元都配套进行相关工种的技能培训;减少学科数量,对利用有限的学时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更为有效。采取综合学科可以密切几门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大大压缩理论课讲授学时,由于课时少,学科的有关内容揉合在一起,该课程的应用专业进一步拓宽。
(2)实践课程模块化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中的“活模块”是在课程结构最后阶段提供模块化设计,教学内容上强调要面向数控加工技术职业群,根据一个或几个实际需要强化技能知识作为主要参考设置模块。如设置数控车模块、数控铣模块、数控加工中心模块、CAD/CAM模块。每个模块都项目化,包含了数控机床操作、工量刃具的使用、相关图样识读、加工工艺编制、材料特性检测等项目,彻底改变理论、实践教学分离的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构和内容既能保证理论实践一体化等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从而保证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又可为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提供操作平台。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含公共课和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选修课、企业实习三部分。
3.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在经历了人才培养方案模式变革、课程标准修订之后,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确定、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受制于班级学生数、教师教学能力、实验实训条件等多种因素,目前应进入实质性推进措施。应进一步扩大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开设比例,实施项目教学法、实行模块化教学法。改革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探索综合性教学评价方式,完善相应地教学评价体系,健全专业建设管理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制探索“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根据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引进先进制造技术,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对专业师资配置及任职要求的建议
目前本专业教师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教师个体之间能力发展不平衡,骨干教师数量不能满足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技术培训、产学研等专业发展重点方向的需要;专业教师职称建设不能满足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的需要;专业教师数量,特别是实训教师数量不足。
因此应借助名师工作室、导师制、教学科研团队、青蓝工程等多种形式,提高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效率,提升专业教师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科研、产学研能力;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具有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真正搞好“工程师、教师”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安排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学习企业高新设备的操作、工艺分析、设备故障诊断和排除等知识和技能,使教师构建实实在在的“四新”能力结构;积极引进企业一线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组织能力较强的工程师充实教师队伍,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把企业最新的技术、方法、知识和工艺带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从而确保职业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确保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先进性。
5.对专业实验实训资源配置的建议
各学校实训资源配置情况有所不同,一些学校的数控加工实训还是以数控车床为主,铣床为辅,其比例大约是10比1~2左右,随着先进制造方法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受到挑战。数控车削加工将不再是金属切削的主要方法,而适合模具制造的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会越来越多。再次,CAD/CAM的发展使三维设计广泛应用于实际加工,特别是应用于模具制造中,数控铣床与CAD/CAM的无缝对接把模具制造推向前所未有的崭新时代。企业对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需求量明显上升,熟练其操作、能编程、懂调试、会维修的复合型人才备受青睐。
鉴于以上原因,作为培养数控技术应用人才的职业技术院校,应逐步加大数控铣床在数控实训设备中的比例,将实训重点由原来的数控车床为主的两轴联动加工,逐步过渡到以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为主的三轴联动加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更符合社会的需求。
在选择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时,可以选择一定量的FANUC—Oi和SIEMENS—802系列系统,同时也要考虑选择一定量的其他系统,特别是开放式数控系统,尽量做到合理配置,既有经济型、普通型,又有少量高档型。考虑到学校主要是用于培训和教学,对机床的精度要求不高,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一般应尽量选择国产数控机床。
关键词: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3-0208-01
1 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用领域
1.1 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
生产环境及自身特点决定了大型的机床设备不适合应用于煤矿企业,而购置新的设备也因耗费成本过大而不可取,因此大多数煤炭企业都选择了利用数控技术对企业现有型号的加工机床进行改装。改装过后的机床设备将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与性能,开采、加工煤矿资源的效率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2 数控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数量的需求越来越大,汽车行业进入较快发展时期,这使得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加工等相关行业均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而数控技术在这些行业中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汽车复杂零部件的制造效率,推动了汽车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1.3 数控技术在机械设备上的应用
在机械制造行业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先进的设备,数控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推动了机电一体化的实现,进而使得机械制造行业也快速朝数字化及自动化的方向发展[1]。数控技术可依靠代码将企业生产的各类数据储存于介质中,继而将发出的指令传达到控制系统,最终实现对整个机床生产的控制。
2 数控技术在我国机械制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 存在问题
20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自国外引进了数控技术,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60几个年头,现代数控技术已经基本掌握,数控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数控研发、生产基地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我国自己的数控产业初步形成,如功能齐全且可靠性高的上海开通数控有限公司的步进驱动系统、广州数控生产的GSK数控系统等[2],它们均为我国普及型数控系统的代表。在肯定数控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如下内容:低水平的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大部分高水平、全功能的产品及配套的高质量功能部件以及数控系统附件均需依靠进口;数控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并没有完全推广使用联网技术;自行开发能力较低,在自主研发生产一些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产品时仍存在诸多困难。
2.2 解决对策
如前文所述,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有助于企业生产效益以及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我们需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积极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
2.2.1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大创新力度
相较于国外,我国目前的数控技术水平仍不高,因此我们需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数控技术,并依据我国实际发展需求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一方面,我们需正视我国在数控技术发展及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还需加大对数控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只有对我国和机械制造业实际情况加以充分考虑并不断增强对数控技术和机械制造认识的基础上的,有效结合国外先进理念,我们才能研制出更多更好地且与我国机械制造业相适应的数控技术[3]。
2.2.2 推进产业化改革,扩大数控技术的应用范围
目前,不少安于现状的企业仍在沿用传统工艺,数控技术的积极作用却被忽略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一步推进我国的产业化改革,扩大数控技术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应用范围。为了减少数控技术被某个行业或部门垄断的局面,我们需不断提升数控技术的运用效率并提高产业效能。为了提高机械制造企业的产业化水平,企业管理者还需鼓励技术人员多多学习国内外先进数控技术,更加积极主动地将数控技术应用至企业生产中,如此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进而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2.2.3 培养更多优质数控技术人才,引进最新技术成果
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良好应用离不开大量优质数控技术人才,因此企业需采取各类加强对数控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因此,机械制造企业需做到以下几点:其一,企业领导者需增强对数控技术的认识,定期安排域内知名的专家学者或技术人员为员工授课教学,促进员工专业素养的提升;其二,建立健全一定的绩效考核制度,定期评价员工的专业技能;其三,安排企业骨干员工前往科研院所学习,为企业发展培养更多优质人才。除人才培养外,企业还需加大引进最新技术成果的力度,对最先进的数控技术加以充分利用,促进企业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3 结语
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机械制造行业这一根基产业不仅对其他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也决定着我国在国际中的竞争地位。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与欧美国家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但数控技术在其中的广泛应用必将带动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而数控技术的应用前景必然也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肖静玲.数控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中的运用进展[J].山东工业技术,2016,21:148.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数控专业 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这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主要包括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通过实验、实训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教会学生操作各种仪器设备、工具量具,再通过一定的综合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来,围绕学生就业需要,针对以前专业实训时间少、独立动手操作训练机会少的问题,对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我们重点抓了六个主要环节,即重构课程体系、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管理、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教学考核。
一、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重构的重点是开发综合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在增大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在理论课的教学时数减少前提下,通过整合课程体系,满足高职数控专业教学的需要。如《CAD/CAM实用软件》课程中删去了理论性强的内容,突出了应用性,学生可以利用软件完成三维实体造型,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生成刀具轨迹,并对刀具轨迹进行仿真,最后根据数控系统的特点,生成数控加工的程序。《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这门课程综合了数控编程和数控操作与加工的内容,把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综合为一门课程,把理论与实践实实在在地联系起来进行一体化教学,加上本课程有14周的综合实践训练,保证了学生的数控机床操作和数控编程两个关键能力的掌握和提高。综合课程的开发为深入的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础。近十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常州市的优质教学资源,与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现代工业中心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其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是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是“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江苏赛区选拔赛”的赛场,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拥有各类数控机床64台,其中:数控车床22台,数控铣床21台,加工中心21台,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该基地使学生能享受到国内一流的数控技术实验实训设备,并得到相应的教育和技术指导。这一方式新、投入少、质量好、效益高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同行的称赞。
三、 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包括实践项目的策划、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操作的指导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等方面。我们制定了数控技术专业群各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指导要求、操作要求、考核要求等;设计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和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两门课程一体化教学方案;通过招聘引进和对现任教师进行实践操作方面的专业培训,目前已形成了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讲师、助教等较为合理的师资结构,为实践操作的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了有力保证。
四、培养专业基本实践能力
专业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从简单到复杂,稳步提高,努力做到在学期间不间断,同时不断增加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时间。目前实践课程学时已超过总学时的50%。通过机械CAD实训,机械制图测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机加工实训、钳工实训、数控编程与操作技术实训、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能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来逐步达到培养目标。
五、 提升专业综合能力
专业综合能力是指解决数控专业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这种要求对于将要毕业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高的。要培养出这种能力,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环境和时间。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在培养学生具备专业基本能力以后,充分利用学生的毕业实践环节(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将学生的毕业实践环节与就业结合起来,安排学生到未来可能就业的企业或同类企业去进行6到9个月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这两年我们把数控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安排到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常发集团等知名企业顶岗实习6个月,使学生的实践环境与将来的工作环境基本一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实习,可以充分了解企业的情况和工作过程,提高专业综合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六、 推进实践教学考核环节的改革
学生毕业后能迅速上岗工作,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我们在推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此采用了教学、实训与考证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综合相应工种应知应会的基本要点,实践教学在保证实践要求的前提下,突出相应工种的技能要求,并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达到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经过理论和技能考核获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来代替理论课和实训课考试,大大调动了学生考证的积极性。近两年,数控专业的学生全部获得了国家数控加工技术中级资格证书,约有90%的学生通过进一步努力获得了国家数控加工技术高级资格证书。
我校这几年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收到明显效果,毕业生就业质量越来越好。我们将随着时展和市场变化,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数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