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9 18:33: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年级健康教育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
动力区教委对全区20多所小学的德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校德育工作有随意性和漂浮性,今天一个中心,明天一个中心,德育成了应时性的工作。加之单纯追求高目标,不注重学生思想形成过程,导致德育工作低效益,甚至负效应。
针对这种情况,本着“突出基础,侧重日常,贵在积累”的思想,动力区教委的同志们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制定了(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实施细则),对小学德育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
这份《实施细则》把《小学德育纲要)提出的十大教育内容分为基本生活规范、道德规范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部分。共设置了22个训练项目,66个训练内容,226个训练点。?一至三年级为第一个教育循环段,侧重于优良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四至六年级为第二个教育循环段,在前一个教育段的基础上,逐渐加重道德观念的启迪。
《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实施细则》提出了“小学德育重在训练”的观点。
每一个循环段的训练项目要一年操作一遍,三年共操作三遍。每一遍操作的项目相同,但是范围、深度、训练点都不同,符合学生思想品质螺旋式发展的规律。
这份《实施细则》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曰“低”。即工作起点低,从最基本的行为习惯抓起。如一至三年级的德育训练要求侧重于养成教育。具体指导学生遵守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态度,活泼快乐地生活,成为人人喜爱的孩子。
二曰“斜。即教育坡度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按照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培养什么习惯,培养到什么程度,各年级都有明确的、不同层次的规范性要求。这样,同一内容,经过不同阶段的训练,逐步深入,就会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矗三曰“细”。即工作要求细,对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具体要求,有指导,有检查,有评价。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作程序。每一个训练内容都大致分为明理课,训练课,评价课,专题班队会总结、在家庭和校内外实践等几个环节。甚至细到每周每天的安排。如周一是升旗;周二、四是导训课;周三是红领巾广播站自播节目;周五是时事教育。
四曰“实”。即所有的训练点都是小学生能够操作的实实在在的事,没有空洞的口号与说教。如比较抽象的“勇敢”一项,从要求一二年级的有病不怕打针吃药,跌伤不哭,敢单独在家,单独睡觉,到二三年级上学不用父母接送,遇到困难不依赖父母,独立解决,对于同学中的不良行为敢于批评帮助,都是小学生能够实践、常常未能做到的。
(二)
小学班主任做德育工作,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如何做,做什么?回答却不尽相同。
《实施细则》把平时班主任零打碎敲的教育纳入了明确的体系,要求具体又留有充分发挥余地。增强了班主任的自觉意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锅炉一小的青年教师苏玉霞,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孝敬”的教育,一直到三年级,抓住情感这条线不断深化。苏玉霞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家访中所掌握的情况,精心设计每一次导训课。学生们一年级为父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二年级学会疼父母,三年级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到爱老师、爱同学。爱周围的人,学会了对他人的宽容和理解,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作为一名校医进入***小学这个大家庭工作已近半年的时间了。在这里工作的第一个学期将要结束时,回首看去,这半年里工作上遇到的点点滴滴历历,对于我这个刚进入学校工作的新老师来说,可以用意义非凡来概括。在这近半年的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一名校医兼老师的艰辛和快乐,工作中遇到些难以预料的事情,我感到了这份工作的压力和艰辛;而看见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又感到很欣慰和快乐,更感受到作为一名校医兼老师身上所担的责任之重大。
2015-2016学年度的第一学期里,我所担任的是心理健康老师兼校医的工作。我以前的工作是医院里的一名医生,而现在主要是以老师的身份在学校里工作,职业身份的改变,让我觉得工作上有许多困难,但是在各部门领导的亲切关怀指导下,在校区各位同事的热心帮助下,我认真做好自己校医和教书育人的工作,积极完成学校的培训和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就把这学期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作为一名心理健康老师,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可以帮助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改变小学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学科。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看重,对孩子的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我认为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现在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生活及学习态度,建立在学习生活中勇于解决困难的毅力,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并培养集体意识,懂得乐于助人,奉献爱心,积极帮助他人,善于分享。每次在班级活动中,我都教育同学们积极参加活动,在互帮互助的条件下完成任务,让他们逐渐懂得同伴的重要及相互合作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参与活动的能力。
这半年里,我所教授的是一、三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对这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和孩子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我利用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内容,通过内容丰富的教案设计,组织各种活动,开展有趣的游戏,使孩子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充满了兴趣,使师生之间达到共鸣,并提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本学期中我开展了“爱心奉献”和“自理能力”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小品,画画,摄影,整理书包比赛等多种方式,学习奉献爱心和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其中在三年级的课堂上,我通过“扳手腕比赛”,让他们深刻体会坚强意志对实现目标的重要性;还通过模拟现场受伤情景,教授了几种简单易操作的紧急止血包扎的方法。让教育渗透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而我另一个身份是学校的一名校医,在这半年里,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服务。首先每天对班级的人数、学生的身体状况作详细调查,并及时的做好晨午检记录。在气候、季节变化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不失时机地做好各种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活动,定期宣传传染病的防治及卫生小知识,做到勤说,勤讲、勤查,从而提高了全校教师和学生们的防病意识。对于前来咨询疑问的老师和学生,尽我所能给予全面而细致的解答;对于受伤老师和学生,给与及时的处理并做了详细的记录,以便上报校领导。对待领导指定的任务,我总是认认真真地完成, 并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对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 我喜欢默默地完成交给的工作,而不喜欢拖拖拉拉,总希望在尽短的时间内把工作做完,做好,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平时的工作中,有时会有挫折,但是无论怎样我在心里都会坚守坚持的信念,决不轻言放弃。
总之,在来到***小学的第一个学期中,我认真努力的完成各项任务,作为一名心理健康老师,我尽心尽责的教书育人,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不断努力着;作为一名校医,我为全校师生们有安全、卫生的工作、学习环境贡献了微薄之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既会当好一名心理健康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又会当一名优秀的校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高度的责任感指引下,在全校师生的配合和共同努力下,把校医的工作干得更好。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在校生数量稳步增长,随之而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针对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殊性,立足一线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管理角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掌握“一手”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理论研究,运用“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接地气儿”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进行心理疏导,培养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健康的心理,辅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关键词:
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实践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特殊性,使民办高校大学生既有普通高校大学生共性心理问题,还承受着其他方面的心理压力。本文针对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提出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民办本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
一、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普遍表现为自我意识强,抗挫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目标不明确;功利性强,缺乏感恩之心等。本文将从大一至大四不同年级的角度分析研究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同年级学生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
1.大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因高中填鸭式学习转向大学自主式学习,产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从高中以家庭为主的人际交往扩大到与同龄人、老师甚至社会其他行业人士的人际交往,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心理。以上两方面总的原因是能否渡过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尽早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如大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缓解,会导致学业困难,学生个性的自闭、自大、自卑、孤僻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2.大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因习惯大一以来“独立”的生活模式,对学校周边环境有了接触性的认识,从而导致学习精力上的松解。在学业上又进入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因精力上的松解,导致娱乐与学业的矛盾心理;另一方面,经过一年的“考察期”,正处青春懵懂期的大学生进入异性恋爱式交往的高峰期,从而导致一系列的恋爱问题心理。以上两方面总的原因是因熟悉大学学习、生活模式,想自由而丰富多彩地生活。如此时得不到正确引导,会导致焦虑、自我怀疑、偏执、困惑、敏感、忧郁、责任感缺失等心理问题。
3.大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大三是开设专业课阶段,需要全面整合文化、专业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专业理论、技能学习,因知识底子“薄”,导致学业焦虑心理。大三学生已对自己所学专业、社会大环境有一定的认知,但对自己的将来,目标仍然不确定,产生对未来的迷惑心理;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思潮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仍不完善,多种态度、标准、思想相互“切磋”,处于“三观”濒临成熟的缓冲期,产生压抑模糊心理。以上两方面如不能得到较好的心理疏导,会导致毕业困难、对生活失去动力、对人生失去目标。
4.大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因社会就业现状所至,各高校包括民办本科高校都在鼓励学生大四上学期就进入就业期。然而,学生一边完成大四的相关课程,另一边还要整合大学“收获”,奔向招聘求职大潮中,从而产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更甚者会出现消极求职等心理;另一方面,毕业在即,一边要撰写论文,另一边要完成毕业前的各种离校事宜,会将学生推向烦躁的顶端,产生浮躁的心理。以上两方面如不能得到较好的疏导,会导致学生求职、就业难,患得患失于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引发一系列不文明毕业离校问题,更甚者出现极端事件。
二、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实践
目前文献中体现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大多采取心理测试量表的方式,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个人评价问卷PEI,或提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建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等方式。本文将从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角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1.针对大一年级学生因学习方法改变产生的心理压力,开展“优秀学子事迹座谈会”、“学生学业案例分析大会”,以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典型代表为主体,与大一学生分享学习方法转变过程、心理调节方法等等。针对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开展以寝室、班级、年级为单位的,丰富多彩的文、体、学、劳活动。让大一参与者“享受”其中、收获其中。通过实践活动做好高中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做好衔接育人管理,让学生勇于与他人沟通、主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2.针对大二年级学生的娱乐与学业矛盾心理,开展“学业规划大赛”、“学生学业家长座谈会”。通过活动强调学业的重要,还要发挥家长的推动作用,辅助家长从实际出发定位孩子的能力及目标,不因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引发孩子不必要的自卑、自负心理。针对学生恋爱产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相关内容解析性与爱的利害,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与异往,鼓励以促进学业、责任为先的恋爱观。通过实践活动做好学校家庭互动,关注学生学业,推动学风育人管理,让学生正视学业,勇于面对恋爱问题心理,学会担当,学会取舍与放弃。
3.针对大三年级学生的学业焦虑及对未来的迷惑心理,开展“专业技能比赛推广会”、“考研经验交流会”。通过专业老师指导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获得奖励的方式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考研,做好升学与就业的选择,调节学生内心的焦虑及迷惑。针对“三观”渐于成熟的大三学生,因各项思想碰撞而产生的压抑心理,开展优秀毕业生返校事迹报告会,以生动、亲近的方式与在校生沟通,讲述自己的生活、工作情况、努力拼搏事迹,以此助力“三观”的正确形成。通过实践活动,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同时也提升了专业育人管理水平,引导学生增强专业技能学习,对未来有一个初步打算,对“三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4.针对大四年级学生的就业压力心理,开展“就业简历点评会”,与学生交流如何总结大学四年所获,制作体现个人“闪光点”的、求职意向明确的求职简历,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求职自信心。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激励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辅助学生就业及择业。针对因即将毕业产生的浮躁心理,开展“毕业、就业有关事项说明会”,让学生根据时间推进做好相关安排。通过实践活动,完善就业育人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明确毕业前的各种事项,合理安排,顺利毕业;尽早给自己合理定位,实现顺利就业。
三、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任何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呈现出“多面立体”效果,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作用体现于实体,感知于无形,但其中的影响效果是极其明显的。
1.防患于未然,影响于无形。不可否认一点,从严格意义上讲所有人都患有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疾病,比如强迫症、烦躁等等,但并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能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只有极少数学生患有医学上的心理疾病,且患病人数不多,这类心理疾病学生的医治方法大多选择休学医学医治。对于民办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防患于未然、影响于无形,从学生实践活动的角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这种无形的影响力达到最优,即可以“防”又可以“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生实践教育活动相融合,更有助于解决、疏导心理问题学生的病症。
2.干预极端个体,宏观调控整体。心理健康本身的状态就是一个变量,一颗心是孤独的,但一群心是有力的,个人如粟,集体如仓。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通过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很多颗心因为一个理由在一起,彼此会有影响和照应。同时,注意日常学生心理状态调查,针对心理危机情况及时做出针对性的干预,既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也从关心帮助学生的角度,控制住极端问题。在心理健康个体或集体教育过程中由学生管理者传输健康的思想、道德,最大限度地发挥“仓”的包容度和安全感。
3.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共同辅助学生学业有成。学生不仅仅是学校的学生,更是家长希望的延续者、社会的建设者。因此,通过系列实践活动,立足学校,联系家长,将学生推向社会,从中认知自己、感知社会,面对问题、接受现实,完善自我、调节心理,顺利完成学业。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主要因学业问题、人际问题、就业择业问题带动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从学生管理视角剖析学生心理问题,更有的放失地进行实践活动引导,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薇薇.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及方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5,(19):186.
[2]李利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0):95.
[3]林红.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34.
[4]龚霞光.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及教育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3,(1):85.
一、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
其主要措施有:
(1)面向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该课程的开设对学生掌握保持身心健康的必备知识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2)面向二年级学生开设“女性心理学”公共选修课。以利于学生认识、了解自身的性别优势、自觉地开发潜能,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和重树学生自信心;
(3)面向三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举办“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讲座,这对帮助毕业生获得面对就业竞争的心理调适方法,渡过心理难关起到了良好作用。
二、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其具体做法是:
(1)利用心理健康纪念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2)利用心理自助协会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
(3)利用专刊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心理知识宣传活动。
三、努力构建和完善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
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主要做法有:
(1)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测量工作,为其建立心理电子档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2)面向全体学生,提供有效、高质的心理健康指导服务。在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根据学生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心理行为训练;
关键词: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心理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212-02
一、针对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存在的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总结,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做出了以下整体性的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比较多,他们除了具有普通大学生所具有的心理健康问题外,还表现出特殊的心理障碍。如强烈的自卑感、心理脆弱、情绪压抑、过分敏感等。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强迫症、焦虑、恐怖都是以焦虑为基本特征的,这极可能与高职学生的压力有关。
1、高职院校学生自认为他们可能进错了门,未能被正规大学录取成为正式的本科生,而感觉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和动摇。
2、有些学生来自于贫困地区的农村或城市低收入家庭,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的缴费上学带来的沉重经济压力,加上周围同学出手大方、超前消费,更引起他们心理失衡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引起心理上的困惑和焦虑。
3、一部分高职学生因某种原因,如对学校、班级的管理模式,对全新的生活方式的不适应,对教师某些教育方法不理解或个人学习、生活屡遇挫折,受同学冷遇等,就会逐渐对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感,采用对立的态度来面对周围的事物。甚至产生误会,把别人诚意的帮助看成是对自己恶意的轻视,与自己过不去等,产生敌对心理。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自然会对学校生活产生强烈的逆反、抵触心理,进而迁怒于教师与同学,在课堂上以恶作剧、故意捣乱等方式进行报复。从而强化了他们性格中敌对性的一面,以此发泄内心的不满。
4、部分学生,面对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严峻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学兄、学姐们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的就业形势,使他们无所适从。紧张不安,长此下去,神经紧张、失眠、胸闷、心跳加剧等焦虑并发症就会相继出现,导致身体化症状加重。
5、表现为沟通不良、交际恐怖、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冲突、孤独无助等。现在高职生多数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的宠爱,崇尚以自我为中心,总是希望别人都来呵护,而不轻易向他们妥协,容易与人产生误会、矛盾和心结。在与同学交往中,由于交往范围很窄,不能在交往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有的同学将交往失败归结于个人的能力、性格和运气,产生自卑心理,意志消沉,进而不愿与人交往,也有一些同学过度自尊,非常注意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掩盖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往往出现交往失败。
6、从高职大学生自身看,他们正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往往会发生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二)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分析
高职大学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明显低于男生,具体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和偏执的得分均值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与传统文化的女性观以及女性生理特点有关。
1、社会对女性的期望不高,而女生的自我期望又比较高,所以两种期望可能产生冲突。2、在恋爱与性的问题上,女生比男生要承担更多的生理和首先上的风险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理想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便会出现痛苦、迷惘、消沉、紧张、焦虑、不能自拔,甚至产生轻重的念头。3、性别研究提示,我国传统文化对不同性别的塑造要求同样体现在高职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善的差异中。传统文化中,女性属于弱势群体,要求其温柔、细心、富有耐心和爱心,这一点比较明显的结论是高职男女大学生在恐怖因子上的差异。相对而言,社会角色中男性充当保护者,而女性则是受保护的对象,属于弱者,这是导致高职女大学生恐怖水平远远高于男大学生的主要原因。4、在就业问题上,由于社会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和工种对性别的自然选择,造成了女生在理要比男生承受更大的压力。而在面对压力时,女生一般又比较敏感,易过度防卫,且缺少疏导压力的渠道,因此更容易产生敌对、抑郁、焦虑和恐怖情感体验。相应的也会引发一些躯体不适感。
(三)不同年级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分析
三个年级在躯体化、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上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一年级低于二年级和三年级、二年级低于三年级、也就是说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一年级,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二年级、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
(四)不同生源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分析
通过对大城市、城镇、农村三种生源的比较,发现高职大学生中来自大城市和农村的学生较来自城镇的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在一些方面存在突出的心理障碍。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他们随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往往自视甚高,这样就更容易受到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来自城镇的学生,他们在自我发展、就业和改变现状方面的压力较大城市和农村学生要小些,他们的自我满意度好于来自大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他们家庭收入较低,相对较高的学习费用给他们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加上周围学生出手大方、超前消费,更引起他们心理失衡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引起心理上的过度焦虑,对社会产生敌意,甚至厌世等不良态度和行为;由于他们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考进大学迫切希望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异常强烈,期望着通过读大学来改变自己的身份,跳出“农门”,这种期望与未来的不确定性,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一)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科学价值体系可以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学学生的进取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注重开展体验教育。通过针对假期制定的体验实习,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感受社会,使学习动机更强烈,学习目的更明确。教师应当适时对实习学习进行引导和解惑,引领学生积极向上地适应社会。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要引导学生确立恰当的抱负水平,敢于剖析自己,在自我剖析中深刻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努力完善自我,要教育学生积极接纳自己,尽力发挥自己所长,形成优势,同时要敢于面对挫折,敢于迎接挑战,鼓励创新精神。
(三)培养高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针对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下大力气培养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传授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开设人际交往的课程,树立尊重并热爱他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
(四)开设专门的心理学必修课或选修课,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心理知识解决自身问题。心理咨询室是供学生和专业教师互动的场所。学生可以在这里得到专业的帮助,教师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方式方法解决学生的潜在危险,做到预防学生轻生等危险的功能。
一、二层二年级东小楼梯CDE座教学楼第二层三年级新教学楼楼梯B座教学楼第
三、
四、五层四年级北大楼梯CDE座教学楼第三层五年级东大楼梯C座教学楼第二至四层六年级东北角小楼梯CDE座教学楼第四层少先队文明督察员旗台、操场、水池、车棚、厕所、绿化带等学前年级A座教学楼第二至五楼门卫负责东、西大门口的安全、卫生清洁工操场平面、厕所卫生3、充分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本学期我们将利用好班会和班训,校内的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宣传栏、红领巾小广播等阵地,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二小”“孝敬父母、文明礼貌”“珍爱生命、珍惜今天”“自强自立、奋发向上”。每班一月举办一次主题鲜明的黑板报。美术老师将挑选学生中的优秀美术作品装饰楼梯,形成二小特有的楼梯文化。4、围绕“祖国在我心中”与青少年活动中心一起开展系列活动,如:歌咏比赛、征文比赛和知识问答。学校要求
二、三月份全校学生读完《祖国在我心中》一书,四月份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知识问答”比赛,选拔苗子参加五月份年级组织的“知识竞赛”,年级主任将比赛中获前五名的同学推荐到德育处,三至五年级学生参加征文比赛,各项比赛的优胜者将获得由活动中心提供的奖品,并参加市里组织的相关比赛。5、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强化安全意识,整顿路队秩序,树我二小形象。⑴每班必须确定一名安全监督员,负责下课时自己教室内外的安全管理,每周必须上一节安全班训课,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安全工作小结,在班务日志上要有记载。⑵学校无小事,事事讲安全。学生课间不追逐、不打闹;上下楼梯慢慢行,靠右走,不推拉;各年级负责学生中餐管理的老师要清点人数,进餐排好队,用餐不浪费,没有按时吃饭的要及时查明原因,作好午间管理;进音乐教室、自然教室、多媒体教室上课、下课,到操场上体育课和活动课要有序排队,不讲话,不奔跑,以免影响教学班上课;放学站队回家,未经家长同意,不随便到同学家玩;上学路上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注意交通安全。乘坐接送车的学生要团结友爱,上车有秩序,途中听从驾驶员的教导。⑶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树立二小良好的形象,本期将加大路队管理力度。首先学习路队标准,然后组建路队管理机构,实行三级管理。班主任固定好每条路队的人员和站队的地点。每班挑选四名负责任的学生担任路队长,每次放学清点路队人数,体育委员整队。放学时各路队必须高举路队牌,在老师的护送下以四条直线出校园,
一、
三、五年级的老师负责送北线路队,
二、
(4)为了保证放学路队的顺畅,继续实行分段放学。上午第一遍放学铃响
一、
二、四年级站队放学,第二遍放学铃响
三、
五、六年级站队放学。大门口增加一位校级领导充实发送岗原西大门值日的校级领导,要求做到路队人员没有到齐不发送,路队有人讲话不发送,路队没有站直一律不发送,达到要求的按规定、按顺序一个班接一个班发送,保证三条直线出东大门,不造成路队交叉的情况,这样更节约时间。每位校务值日人员必须按时到岗,履行好自己的职责。6、继续开展“文明积累梯级表彰”活动,实行奖惩结合。各班要结合每月的教育主题正确引导学生积累文明,要重视学生积累文明的过程,并且有记载,必须在教室的宣传栏里体现出来,让学生知道自己和他人分别是几星级文明学生,起到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本期德育处和少先队大队部将继续联合起来,通过“学生表现信息传递”卡,传递记录各个班级表现突出的好人好事和坏人坏事,对制止坏人坏事的同学进行表扬,发放“笑脸”,对吃零食,乱丢乱扔,追逐打闹,不爱惜花草树木的现象进行批评,发放“哭脸”,为班主任奖惩学生提供一些参考。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德育处和少先队大队部将进行汇总,汇总结果纳入班级管理和星级学生评价之中。用这种方法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7、“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是我们目前所特别需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期我们将继续进行研究。二月底学校将组织交流关于留守儿童教育与跟踪管理的经验。8、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本学期除了坚持做好课间操外,各个年级还应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以达到课间活动多快乐之目的。做操时间安排:周一——二年级,周二——三年级,以此类推,不做操的班级在室内活动,等课间操音乐结束学生方可外出活动。学校将操场划分七大活动区,即:篮球区、乒乓区、羽毛球区、游戏区、毽球区、皮筋区、跳绳区,课间时学生自愿选择项目,在操场上指定的区域内开展文明高雅的各项活动。9、五月份将以年级为单位评比各类“十佳”,“在家乐于学家政”的特色通过评比“劳动之星”来彰显。10、通过“家教论文评选”“家长培训”和“家长开放日”提高家长家教水平,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进行家校沟通,达到共育共进。本学期,学校将家长对老师的反映情况纳入到对老师和班级的评价之中。进一步完善网上家长学校,定期更新内容。使之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家长喜爱的乐园。1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特殊学生的帮扶工作。继续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科老师注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知心姐姐每周五下午与同学交心,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并做好个案的研究、资料的积累工作。工作安排:
月份
具体工作
二月
1、收心教育,收集家教论文,了解“给家长一封信”的反馈意见
2、制订计划
3、教室布置与检查
4、启动三级值日网络,整顿路队
5、召开班主任、年级主任,支队辅导员会议,落实各项管理
6、“爱我二小,树我形象”主题教育
7、组织交流关于留守儿童教育与跟踪管理的经验
三月
1、“孝敬父母,文明礼貌”主题教育
2、家教论文评选
3、装点楼梯文化美术组
4、“祖国在我心中”知识问答班级
四月
1、“珍爱生命,珍惜今天”主题教育
2、进行家长开放日、家教培训等系列工作
3、编辑家教论文集2
4、《祖国在我心中》“知识竞赛”年级
五月
1、“自强自立,奋发向上”主题教育
2、各班评选“劳动之星”
3、“祖国在我心中”歌咏、征文比赛3——6年级、活动中心
4、各类“十佳”评选
六月
1、“六.一”庆祝活动,各类“十佳”表彰
2、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评优表彰
完善推行《年级工作考核方案》、《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精神文明班考评方案》,建立班级考核内容及指标体系,促进班级管理工作;以习惯养成教育为落脚点和突破口,指导各年级组分年级段进行习惯养成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班风、校风。
二、主要工作任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在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中实行“绝不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承诺。
在班主任队伍中开展“我尽我责”的教育活动,倡导每位班主任都要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按时坐班,深入了解班情,采取妥善办法解决处理班级问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2、班主任培训工作
有针对性对班主任进行管班培训,尤其是对小学部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从管班方法和工作态度两方面入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跟踪、监督、引导、评估,促使小学部班主任工作效力有所提高。
3、班级管班工作,规范完善三个考核方案,并认真实施。
《年级组长工作考评方案》
《班主任工作考评方案》
《精神文明班考评方案》
4、习惯养成教育
小低年级组以《入学宝典》学习习惯为重点,逐条训练。
小中年级以日常行为规范、课堂纪律、课间秩序、专心听讲、在家自学为重点,长期坚持训练。
小高年级以日常行为规范、自觉学习、勤奋学习为重点。
初一年级以行为规范、学生常规、听讲、复习、预习等习惯为重点。
初二年级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课外阅读、行为规范为重点。
初三年级以行为规范、勤奋好学,主动学习为重点。
5、学年末开展“优秀年级组长”、“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学期末开展“三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班干部”评选活动,进行奖励。
6、家长学校工作
外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2—3次。
组织召开家长会一次。
7、结集印制有关班主任工作制度和要求,组织全体班主任学习,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8、安全工作
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日”活动(每周一),开展禁毒防毒、水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
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安全事故防范管理制度、安全事故问责制度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组织法制教育活动。
严格执行保安值勤制度,加强学校保卫工作。
三、具体活动安排
8月份:组织初一新生军训。
9月份:(1—4周)
1、开学教育、稳定秩序
2、安全教育
3、组织学生看电影
4、“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5、检查各班级学生仪表着装。
10月份:(5—9周)
1、组织新分配老师、新调入老师学习
2、启动初二年级的课题研究
3、安全教育
4、“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5、家长学校开课
11月份:(10—13周)
1、中段考迎考工作
2、组织召开家长会
3、法制教育
4、组织学生看电影
5、“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12月份:(14—17周)
1、家长学校活动
2、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3、交通安全教育
4、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年1月份(18—21周)
1、期末迎考
2、评优奖励
3、安全教育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教育管理;孤儿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具有明显创造性思维特征的是“辐射性”思维和“辐集性”思维。所谓“辐射性”思维(或扩散性思维),就是从一个思索对象出发充分展示想象的翅膀,让“想象”这匹骏马在自由联想的田野上奔驰,在强制联想的领域中竭力在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和相似联想的土地上分别涉猎。所谓“辐集性”思维,就是使多路思维“集”向某个中心点。创造性思维是“辐射性”思维和“辐集性”思维的结合、循环和深化。没有“辐射性”思维也称很难一时找到满意的解;没有“辐集性”思维也称无满意解一时还没找到或忽视了。较充分的“辐射性”思维是“辐集性”。
2、创造性思维的在孤儿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吉林省孤儿学校建校于1956年,如今的校址在长春景色秀丽的净月经济开发区。孤儿学生来自吉林省各地父母双亡的家庭,他们在党和国家关爱下,来到孤儿学校学习、生活。学生的年级跨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校实行的是12年一贯制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方式与社会学校相同。而这项事业的与众不同之处是教师在这里不仅扮演着教书育人的教师角色,还要当好孤儿学生的家人。作为特教事业的窗口——生活处,是孤儿学生的家,生活辅导教师则是孤儿学生的父母,教师24小时陪伴在学生身边,照顾学生的饮食起居,关心学生的冷暖病痛,用耐心、爱心、细心呵护着每一个孤儿学生。
那时的生活处的管理模式是全校分成五个生活区,两个是女生生活区,三个是男生生活区。以第五生活区为例,该生活区共有四个年级的学生: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的男学生。在这样的人员组合下,高年级的大学生在教师管理生活区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大学生与小学生同住一个寝室,大学生以身示范,收拾寝室卫生,整理内务,对待小同学如自己的弟弟。小学生在大哥哥的带领下,生活逐渐能够自理,并很快适应学校的新生活。在学习上,小学生也能随时请教高年级的学生。长期的交流与沟通使同学之情转变为兄弟亲情,小学生既能拥有了心灵的依靠,大学生也能自我约束,增强了管理能力。
但是事物总是要从辩证的角度评价,任何好的事物都会有瑕疵。这种管理模式存在其优点的同时,它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小学生若能与一位优秀的大哥哥同住会受益匪浅,否则会出现阻碍学生身心发展的现象。因年龄差距较大,小学生在大哥哥面前常表现出乖巧的状态,不太敢表露自己的想法,隐藏了原有的真实一面。有的大同学则会利用身高、年龄优势,隐瞒教师,欺负小学生为自己清洗衣物,让小学生转变为服务者,大学生则成为了被服务的对象。
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进一步提升学生管理水平,我校积极探索新型学生管理模式,大胆进行学生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总结多年来分区管理经验,进一步细化生活区职责,实行小学、中学分段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分区制管理的不足,进一步探索出了具有孤儿学校特色的学生管理新思路。
搬入新校区后,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同时给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学校按照学生性别、年级重新划分了生活区。全校共分为小学女生区,小学低年级男生区、小学高年级男生区、初、高中女生区和初中男生区、高中男生区共六个生活区。这样划分目的有利于老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生活辅导和心理疏导,有利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有利于同年龄段学生的自主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有生活区管理体制与孤儿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改变了年龄小的学生容易受不良行为影响的状况。
在近一年的改革管理中,我们集中在学生管理中做文章,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利用开展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们在生活区中开设美术小组、模特队小组、阅读小组等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各生活区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社会调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并举办了风筝比赛、跳大绳比赛、跳小绳比赛、篮球比赛等,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把学生多余的精力引导到有价值的事情上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趣。在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做人。
学生在这种生活管理过程中,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之间更易相处,虽避免不了冲撞与矛盾,却极大减少了以大欺小的不良现象。但是该管理模式仍需要改进,比如因同年龄段学生集中,在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以第三生活区为例,它是由小学高年级的男生组成,这一时期的学生既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同时又充满着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自己的事由自己拿主意,但由于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在不稳定的时期,其情感意志、个性发展还不成熟,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还比较低。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偶尔成功便盲目骄傲,一旦受挫,就垂头丧气,信心动摇。虽然教师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给予了更多的热爱、关怀、尊重和信任,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了心理辅导。但学生的心理差异较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也不尽相同。
因此,创新已有管理模式迫在眉睫。经过调查研究,结合原有的管理经验,2011年8月我校以小学部为试点,将小学部分成三个生活区,每个生活区由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各一年级组成,男生、女生同时由一个生活区主管。以第一生活区为例,生活区由小学一年级和小学四年级的男、女生组成,这样的组合可以让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以“一帮一”的方式生活学习,建立兄弟姐妹般的情感。此外,根据性别互补的心理特点,男生和女生之间会互相观察、互相约束,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基础。学生的寝室按性别分别居住在两栋楼里,教师需要在就餐、游戏、劳动等活动中统一管理学生。
孤儿学生的新生活管理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种问题与矛盾,在摸索中寻求答案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我们必须用批判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并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是个新课题,其探索的任务还很艰巨。只要教师用创造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一定会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贺海燕.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0(02).
初中三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新学期伊始,为了进一步引导班级学生走上正确的思想、学习道路,在各方面得以健康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奋发向上的班风,现制定20**学年上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班级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的各方面情况来看,本班总体还是不错的,班风积极健康,学生团结向上,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不排除少数学生自控力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效率低,成绩非常差。本学期仍应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个别学生进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最大限度的营造一个团结,积极,先进的班集体。
二、本学期目标: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巩固良好班风,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凝聚、挖掘班级各方力量,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3、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重要性,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4、做好学生尤其是男生的思想工作,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具体措施
(一)继续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1)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耐心的谈话,直到行之有效。
(2)多多了解关心学生,努力开导学生,尽力做好心理专家和引导者。
(3)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交流情况,统一思想。
(4)对一些要求上进的学生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再上一个台阶。
(5)尽量转变差生的学习态度,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常规工作:
(1)积极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形成比、学、赶、帮的风气,人人争做“阳光学生”。
(2)适当调整班干部组织,定期举行班干部会议并做好记录。鼓励班干部积极主动,并创造性得处理班内事务,培养工作能力。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
(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使他们走近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和为人民服务意识。
(三)学风建设:
1、经常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协调工作。
2、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3、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利用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辩论会等。
4、加强学生早自修、午自修、晚自修等时段的自主管理。
(四)活动安排:
9月:利用班会时间,把暑假生活转换到课堂上来,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及时总结,扬长避短。
10月:积极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通过学雷锋活动,形成人人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好风气,同时做好社会实践的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提高班级整体面貌。
11月:开展缅怀烈士活动,有效利用学校宝贵教育资源,重温学校的革命历史,把烈士的理想行为与自己对照,牢固树立努力进取的意识。同时做好复习工作,迎接期中考试。
12月:对期中考试进行分析总结,对有进步的同学要表扬、鼓励,对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调整他们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积极参加校园吉尼斯活动,为班级争光添彩。
1月:对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总结,做好期末考试动员和结束工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推广
经过国外和国内一些高职学校的教学实践,“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切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这种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教育理念非常适合高等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亚洲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都有类似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某种形式。其中著名的工学结合教学实践有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CBET”模式,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我国对工学结合亦有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浙江省一些高校总结出不少经验和理论。
但是,就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及不同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来说,在理论转化为实践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的推进必然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将接受新的挑战。
二、新教学模式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历史并不长,从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至今,不超过5年。而在这有限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学校发挥自身特点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以浙江一所高职院校为例,该校经过6年多的发展,在心理健康工作的机构、团队、体制机制、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体系。
该校开设了针对大一、大二学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建立了从学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到院系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再到班级心理委员的三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配备了具有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咨询项目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利用各种渠道和学生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对浙江杭州一些高职院校的情况调研,我们发现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各个学校的发展都比较迅速,现有工作水平也能够基本满足在校学生的需求。但是该模式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却往往失去了功能。许多学生的危机事件都发生在企业实习阶段,无论是从前期辅导、中期支持和后期跟踪上来说,都存在一个真空的领域。
而通过访谈和调研,我们发现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比在校阶段更容易发生心理危机,更加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外生活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提高而带来心理压力徒增。
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被打破,会造成压力。经过2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充分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而到企业顶岗实习则必然会打破这种状态。对于新环境的适应必然带来新的压力的产生,而对于这种变化大三的学生和指导老师往往同样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轻视、忽视这一变化带来的挑战。学校对于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和关注也被许多客观因素所局限,比如部分指导老师的工作安排问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导致许多指导老师长期脱离企业,对学生放任自流,与企业缺乏沟通,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他教学辅助部门就更加难以接触和关照到每个学生的情况。
(二)学校与企业管理模式差异带来的焦虑情绪。
学生来到企业,经过非常短暂的适应期后,企业往往会要求学生真刀真枪地投入工作实践,工作标准严格和工作节奏较快。而在学校学习期间,教师往往允许学生犯错误,学习生活节奏也相对比较慢,这种差异必然带来学生的焦虑情绪。
(三)同学和竞争对手的角色转换带来的不适应。
在顶岗实习期间,同学之间除了合作以外,竞争企业资源和就业机会的冲突将越来越多,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孤军奋战的感觉,处于一种无助的状态。部分心理健康、人格成熟的学生可以很好地处理这种变化,但部分独立性差、敏感脆弱的学生则容易对社会生活和工作失望,容易将自己和社会对立起来,心理上抵触将来的就业,产生退缩情绪。
(四)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缺乏解决心理困扰的渠道。
学生在校期间一般来说都能通过一些渠道接触到一些保健和自我调节的心理健康知识,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也会发挥作用,保障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遇到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在校学生往往能得到比较迅速及时的干预,即使是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也能得到妥善处理。而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可以利用的社会支持、学校心理服务等资源缺乏,遇到问题往往不知所措,延误最佳干预治疗的时间,引起严重的后果。
三、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前人研究工作相对薄弱,缺乏可参考的经验。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发展的短暂历程中,虽然新的工作模式和思路层出不穷,但是鉴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它的发展非常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于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之配套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研究目前非常缺乏。
(二)与本科学校的工作思路类似,针对性不强。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技术型人才,而高职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从学校管理、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其他方面,均大量借鉴本科学校的工作经验,甚至照搬照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而目前看来,高职院校不仅从生源上来说与本科学校存在很大差异,从培养目标、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来说这种差异也必须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相对而言本科学校的危机干预任务更加艰巨,学生出现的问题更为复杂,而高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要侧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习能力和意识,提高自我规划和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心理素质。
而目前这种差异并未在教学管理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上体现出来,亟待改进。
(三)缺乏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干预措施。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各高职院校均存在对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工作资源投入不均匀的情况,一般表现为对大一新生过分关注,对大二年级适当关照,对大三毕业生放任自流。当然,在大三年级,学院招生就业相关部门也会对毕业生开展一些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心理的教育,但不外乎是几次讲座,缺少系统跟踪和个性化的服务。
而在2+1的教学模式下,大三年级的学生心理指导和帮助的需求往往最盛。许多问题暴露出来并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由此也引发一些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案例一:某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由于竞争和压力以及环境的变化,在大一阶段曾经已经处理好的心理问题复发,出现了心慌、厌学、强迫和焦虑等不良反应。但因为无法及时返校接受咨询和帮助,情况发展迅速,最终只能回家休养,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学业和将来的就业。
案例二:某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精神分裂症病发。自己丧失自知力,且因为同学之间相对分散,原班级心理委员无法了解到他的情况,所能接触到的同学和企业员工也缺乏相应的鉴别能力,故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最终只得休学。
(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比较宽泛。
心理健康教育部门与学院教学教务部门缺乏沟通。对企业需求的调研比较少,日常工作更加注重学生对学校生活的适应,而忽视、延后对企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企业对人才诉求素质的培养。目前大部分的工作只是比较一般心理健康常识的灌输,教育教学内容与专业结合不紧密,心理素质训练不足,很难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良好心理品质。
四、干预措施与工作架构探索
(一)干预措施。
1.心理健康教育同样避忌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它往往需要深入分析问题,辩证施治,我们要从新生入校开始,重点培养学生企业需求的心理素质,从新生素质调研中找出学生问题,查漏补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抓住学生在校关键点,开展就业心理、压力管理等实用的心理知识培训。打好基础,建立好完备的危机干预机制。危机干预机制的完备有利于在顶岗实习阶段发挥作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该争取学院领导、院系部教师的支持与帮助。对专业教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工作,尤其是顶岗实习期间的指导教师,通过他们间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建立在外实习心理状况汇报制度,根据实际情况以班组、地区等为单位,定期汇报。拓展多渠道交流干预途径,包括电话、视频、QQ、MSN、E-MAIL等途径,要求系部心理辅导员保持与学生的联系。
(二)预期的工作架构。
调动和整合学校各个相关部门的资源,建立起专门针对2+1教学模式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该体系一般来说,应该包括学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团委学生处、招生就业部门、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及各院系办公室。
其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资源的总体调度和各项工作总体方针的制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专业技术支持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团委学生处和院系办公室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完成面向顶岗实习学生具体教学、实践工作的安排与指导,院系更要担负起组织学生干部、班主任经常性与实习学生联络的工作;招生就业部门负责开展就业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同进行就业心理的研究和辅导;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一些机构的力量来补充和完善这一工作体系,例如成立学生心理部,借助学生力量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并将信息传递到实习期间的学生那里,通过多种途径,使实习阶段的学生不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
[3]伍棠棣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4]廖哲勋.课程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
[5]刘映桃.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6]周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周济部长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04).
[7]邱旭光.落实《规划》精神,积极完善“半工半读”培养模式[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09).
[8]陈继红.“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1).
[9]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0).
[10][美]马斯洛著.李文译,林方校.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继续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要求为指导。深入推进以养成教育及中华美德教育为重点的河西学子道德形象工程。将河西学子节主题责任意识教育为主题署理广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同时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加强德育科研工作,关注班主任队伍的主业发展,促进我校德育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 继续深化河西学子道德形象工程
1、抓实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a、充分利用开学第一个月的时间,开展以“我爱我班”为主题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月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用自身的文明行为为班级争光添彩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充分利用班校会、晨检时间强化学生对责任意识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并通过检查评比等方式树立优秀典型,使有责任的行动准则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行为上。b、继续完善和落实班级建设十项评比制度,评比结果纳入班主任评估考核中。真正通过十项评比将学校行为规范和班级文明规则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c、依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要求和工作侧重点。初一年级在重点抓好“明校纪、立规范”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二年级重点在稳定向上的基础上不放松,继续把各项工作抓细、抓持久保持旺盛的学习状态。初三年级重点放在加强正面教育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保持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和联系,保证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2、有效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a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点,结合奥运健儿拼搏向上、为国争光的崇高精神,以第五个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月的开展为契机,结合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b、继续开展以“国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推行“忠、信、义、宽、廉”教育,从思想上推进学生的良好道德意识,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学生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3、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以环境文化、班级文化建设为重点。在校园环境建设上突出文化分为。让板报、橱窗、墙壁等发挥育人功能,体现本校精神文化的积淀,将环境育人落实到实处。另外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力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形成特色,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提高。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关注班主任专业发展
1.坚持隔周例会制度,加强班主任理论学习。根据班主任工作职责,一日常规,继续完善班主任月评估内容,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2.推行班主任专业发展,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水平。强化班主任手册的规范使用,选拔树立班级管理不同方面的典型,总结先进管理经验,通过班主任例会进行学习交流。
3.结合市教委出台的有关文件要求推行见习班主任、班主任培训上岗等制度。9月份举行岗前集中培训。在10月中旬参加全市统一考核,有效的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鼓励骨干教师做班主任,研究试行班主任职级制。进一步增强班主任教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三、加强学生法制安全教育,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1.充分利用专题教育时间(隔周二下午3:10~3:30)进行法制、心理健康教育、卫生知识讲座、十防十护教育。
2.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为目的,从学生遵纪守法开始,树立学生从小守法、用法的意识。有效结合“12.4”全国法制教育宣传日等教育时机聘请法制教育副校长进行有关法律知识讲座。
3.对于暂差生、问题学生建立月反思汇报制度,使学生尽快转变,杜绝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4.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发挥班主任 类心理健康教育上岗作用,做好心理咨询和个案整理记录工作。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化、规范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四、加强德育科研的实效性研究【1】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主要内容一文如不符合您的要求,推荐参考以下同栏目文章:
【返回 栏目列表】
认真做好“十一五”区级德育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和组织管理工作。着力进行校本德育的开发与实践,结合实际与德育优势项目努力在校本德育的目标、内容及培训师资方面下功夫,通过校本德育的开发形成学校德育特色项目。
五、体委艺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继续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和体育艺术2+1项目,使每个学生明确其目的、意义及重要性。
2.加强体育课的时效性和安全性,规范体育科教学,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力和工作责任心。
3.提高大可见活动的质量,抓好两操及日常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4.做好九月底校体育节准备工作,积极参加十月份举行的的教学片运动会;十一月份举办的中小学校操、健身操比赛;十二月份举办的中小学“三跳”比赛;河西区中小学校园集体舞比赛;河西区学校合唱比赛;中小学艺术之星大赛等。
5.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制度,划分卫生责任区。隔周二为全校大扫除时间,并在本学期安排卫生值周班。各班轮流一周负责教学楼阳面的花坛卫生,监督学生不乱向窗外扔东西,爱护校园环境卫生。
以上五大方面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2》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主要内容一文如不符合您的要求,推荐参考以下同栏目文章: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教导处德育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实验中学政教工作计划
2011年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2011年高二德育教学计划提纲
2010-2011年第二学期体育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德育计划
2011年政治思想工作计划
一、重视班主任培训,严格班主任的量化评比考核工作
坚持每月例会制度,开展专项技能培训、班主任经验交流等,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严格班主任的量化评比考核工作,强化对班主任的督察,并详细做好每一次班主任考核记录;做好班主任的工作量化评比,及时做好评估结算工作。
二、深化系列活动,突出主题教育
1、养成教育
基础文明教育行为素质是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集中体现,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从基础抓起,循序渐进抓好“规范”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争做文明青少年”活动。
加强《云林中学学生一日常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通过开展“讲卫生、改陋习,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使我们学生能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而养成一种好的习惯。
2、重视学生礼仪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自律文明习惯。本学期我们将狠抓学生礼仪、规范学生言行。通过学生仪表检查(胸卡、团徽、红领巾等)国旗下讲话、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扎实开展文明礼貌教育。
3.爱校教育。以“我为母校添光彩”为主题,开展爱校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4.道德教育,以“云中学生一日常规”为准绳,开展云中学生道德规范教育。
5.安全教育。坚持引导、教育与强制执行相结合原则。
6、深化学雷锋活动。
利用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同时通过三月份积极提倡全校师生投入到献爱心活动中来,充分准备好第八届雷锋基金会颁奖仪式的各项筹备工作。
三、本学期重点专题教育
1、加强心理健康、法制教育
完善心理咨询室工作,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我们处室将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咨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能面临自身的发展与挑战,努力认识自我,悦讷自我,调控自我,培养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合作、热爱生活的态度和品质。
本学期将举行法制教育讲座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各两次,主要通过“云中之声”进行法制心理健康优秀影片展播,利用“橱窗”进行宣传,另邀请有关专家来我校开设讲座。
2、举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团队活动
每学期主题班会虽然都确定了重点内容,但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每个班级应根据班级情况围绕着重点内容开展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各显其能的主题班会:
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深深奥运情》 《我爱你--母亲》《为国旗增辉》
理想教育方面:《闪光的青春》 《让爱点亮人生》《理想在我心中》
心理教育方面:《学会关心,学会感恩》《战胜挫折,走向成功》
法制教育方面:《警钟长鸣》 《人与法》
环保教育方面:《热爱自然,关心资源》 《同一个家园》
在主题班会的形式上,应体现了班主任的精心构思,挖掘广泛。
3、做好“特殊群体学生”转化工作
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工作,党员行政干部要与之结对子、定期做学生转化工作,使我校“特殊群体学生”教育切实落实到实处。
4、加强家校与家庭联系与沟通,加强班主任的走访工作
家访工作是教育教学的辅助手段,利于我们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既可减少流生的概率,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在家访过程中也能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我们本学期的要求是:[每月要求班主任家访在4次以上(每学期达16次以上),并及时做好记录,“常规检查”时一并上交接受检查。鼓励其他任课教师协助班主任做好家访工作]
5、加强寄宿生管理,促进校风建设
完善寄宿生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的作用,加强寝室内务、卫生、纪律的督查,扎实推进寝室文化建设,定期出版生活辅导资料,完善文明寝室评比等。
6、开展专项工作研讨,提高工作实效
本学期德育处将结合管理及学生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座谈、讨论、对话等形式开展专项工作研讨,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其他工作:
1、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及时做好宣传服务工作,本学期将刊出3期黑板报。
2、抓好新团员发展工作。
3、严肃升旗仪式,要求全体师生准时参加,国旗下讲话应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4、做好班主任的工作量化评比,及时做好评估结算工作。
5、抓好各年级的德育考核工作。
本学期我们将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重点,扎实开展德育各项工作,认真做好每项德育工作督察,努力使我校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XX年二月
政教处主要工作行事历
二月份:——三月份:
1、制订工作计划
2、全校师生学习《云中学生一日常规》《规范40条》
3、“行动显真情、爱新汇暖流”助学献爱心捐款 共2页,当前第1页1
4、“特殊群体学生”档案
常规督察(政教处)
5、举行第八届雷锋基金会颁奖仪式
6、初一年级自拟主题举行主题班会
7、青年志愿者为校活动、团干部培训一期
8、刊出一期黑板报
9、班主任培训
10、问卷调查及分析
常规督察(政教处)
四月份:——五月份:
1、初三年级自拟主题举行主题班会:侧重理想教育主题
2、开展“推优入团”工作
3、青年志愿者活动一次、团前培训一期
4、刊出一期黑板报
5、法制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一期
6、“云中之声”进行法制心理健康优秀影片展播
常规督察(政教处)
7、初二年级自拟主题举行主题班会
8、发展新团员
9、刊出一期黑板报
10、青年志愿者活动一次、团员培训一期
11、法制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各一次
12、班主任培训
13、“云中之声”进行法制心理健康优秀影片展播
常规督察(政教处)
六月份:——七月份:
1、刊出一期黑板报,一期画廊
2、班主任撰写评语草稿和学期工作总结
3、班主任培训
4、青年支援者活动一次
5、“云中之声”进行法制心理健康优秀影片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