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时间:2022-03-21 18:58: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土壤污染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第1篇

今年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引起了不小的社会震动: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污染率达到19.4%,全国18个主要耕地分布省份中,有13个存在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这是经过8年调查之后,我国首次公布土壤污染的相关数据,尽管结果不甚乐观,但从最初的“按国家秘密管理”到现在的主动公开,可以说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

20%

公报中反映了残酷的现实:约20%的中国农业用地受有毒元素的污染,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生活和工作在含有剧毒的土地上却全然不知。而土壤污染要比空气污染、水污染更难治理,其中的毒素不仅会被植物吸收,更会污染地下水。尽管如此,这数据依然保守,因为每54平方公里才进行一次取样检测。

2.5倍

根据环保部的调查报告,工业污染方面,以华南部分城市为例,约一半耕地遭受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农业污染同样严重。据测算,我国农药使用量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而实际利用率不到30%,而大量使用的农药几乎全部进入了生态系统。

30多起

更为残酷的是,当前土壤污染的发展趋势是工业向农业转移、城区向农村转移、地表向地下转移、上游向下游转移、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逐步积累正演变成事故频发。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其中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多起。

200亿元

从直接损失来说,土壤污染导致我国粮食每年减产100亿公斤。环保部门则估算,全国每年因土壤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挖地3米

近几年,全国关闭的各类化工厂数以万计,这些化工厂原址都成了一块块亟待治理的“污染地”。而土壤污染修复所需的费用则是天价。有毒土壤一般要挖地3米,用化学方法“洗土”,直到各项指标达标才能再利用,这一过程漫长且昂贵。例如,常州农药厂土壤修复需2亿元,苏州化工厂污染治理费则高达数亿至数十亿元。

1000亿

国外土壤修复已有成熟模式。比如美国在“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征收专业税种,建立了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的土壤修复“超级基金”。在污染风险评估方面,美国要求如百万人中有一人可能致癌,则土地必须修复;荷兰则要求更为严格,若10万人中有一人可能致癌就得修复。但我国并没有建立相关评估机制,污染责任认定也不明确,历史遗留问题突出,导致国内土壤修复工程是以政府的单向投入为主,这使得治理不可持续。

1:20

第2篇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孰轻孰重?

这似乎已成为社会性难题,更令地方执政者异常头疼。

经济与生态的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但在新的发展理念下,

经济与生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相互制约又可以相互转化,

转化好了,生态保护同样能优化经济发展。

近期出炉的《2013年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态度调查报告》显示,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34个城市的近80%受访者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优于经济发展,接近一半的民众认为政府应将额外收入用于环境保护,这一数字超过了用于改善医疗条件、多盖廉租房和发展经济。67%的民众甚至愿意以捐款、纳税和提高水价的方式出资来改善所居住城市水的环境。

中国民众对环境的关注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近期出炉的《2013年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态度调查报告》显示,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34个城市的近80%受访者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优于经济发展,接近一半的民众认为政府应将额外收入用于环境保护,这一数字超过了用于改善医疗条件、多盖廉租房和发展经济。67%的民众甚至愿意以捐款、纳税和提高水价的方式出资来改善所居住城市水的环境。

这项由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进行的调查,对全国34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3400位居民进行了电话调查。调查报告负责人钟杨教授表示,这说明在中国三十多年高速经济发展之后,特别是由于高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之后,公众在环保与经济发展二者间孰重孰轻态度的变化。

民众观念之变,更加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已陷入环境危机,亟需进行突破。中关村环保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云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不可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将长期存在,坚持科学发展将是解决矛盾的关键,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将是必然选择。符合党的十所强调的“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严重的环境危机

民众对环境关注度的提高,源于近年来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今年年初,一场极具威力且持续时间长的雾霾天气席卷我国数十个城市,雾霾不仅遮蔽了城市的阳光,也让城市居民的健康深受影响。

除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饮水安全也触动着民众的敏感神经。山东潍坊地下深井排污事件、河北沧县张官屯乡小朱庄的地下水变红事件,以及自诩“我们只做大自然搬运工”的农夫山泉“水标准危机”,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饮用水安全的关注。在百度上搜索“水污染”,相关结果竟有3240万条。据新华网报道,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尽管水污染被高度关注,但有关其调查数据却是一笔糊涂账,至今仍停留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的《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彼时,该月报显示,有16个城市水质全部不达标;有74个饮用水源地不达标;有5.27亿吨水量不达标。

土壤污染至今还是不能说的“国家秘密”。针对相关人士要求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信息申请,环保部日前在一份行政复议决定书中再次强调,依据有关保密法律、规章,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暂时按国家秘密管理。环保部称,相对水体和大气污染而言,土壤具有不均匀性的特点,完整、准确、详细地掌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尽管具体数据尚未公开,但我国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早已显现,从2009年至今,我国已发生了30多起重大或特大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涉及多个省份。从我国西部(成都平原)向中部(江汉平原),至南部(珠江三角洲)地区,重金属污染呈逐渐加强的趋势,表现为分布面积增大,含量强度增高、元素种类增多。污染的加剧导致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自净能力减弱,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出现环境报复风险。

涉及空气、水、土壤的全方位污染,令环境问题成为中国当前最为敏感的社会性问题,由此引发的时有发生。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2年,针对工业污染、环境健康问题的公众性事件接连不断。与此同时,民间抗争的方式也更加激进化,利益冲突更加尖锐。

发展之困

化解环境危机,显然要协调好发展与环境的矛盾。纵观世界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国之路都离不开工业化,而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先污染后治理”几乎是必由之路。中国的发展亦不例外。

因长期致力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徐云深谙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他认为,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社会发展以经济为基础,经济发展要依赖自然资源,资源不合理地利用必然对环境产生消极影响,而环境如水既能载舟也能覆舟,失去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就难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就会产生“零和”甚至“负和”博弈结果。

云南滇池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因为来自企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这个美丽的湖泊如今几乎失去了作为水的各种功能,甚至被生态学家诊断为“患上了生态癌”。为了治理滇池,国家及当地自1993年起至今已投入近300亿元,但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巨大的治污投入,已使滇池成为昆明发展的一个沉重的负担。据了解,每年昆明市对滇池的投入占到其财政支出的30%左右。为解治污资金之困,云南省已要求各级政府多渠道投入资金,包括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依据现有政府融资平台发行债券及出让土地等方式。

“云南滇池被污染的治理与生态修复成本将远远超过周边地区发展产业所取得的那些经济收益。”徐云痛心地说。而这种现象在我国并非特例,且到目前为止,部分地区仍未以此为戒,为了经济发展依然不计环境后果。

“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方式,直接导致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由此引发的环境与日俱增,使我国经济发展陷入更深困局。如在去年大规模针对PX项目的中,什邡项目仅投资损失就达4亿多元,宁波则是60多亿元。

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不断增长的GDP数字,是建立在资源环境和公众健康不断透支的基础之上的。有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疾病经济负担达到了1.2万亿元,占GDP的10.3%;世界银行2007年估计,空气和水污染对于中国经济造成的健康和非健康损失相当于中国GDP的5.8%。如不采取有效的环境对策控制空气污染,到2020年由于健康损害导致我国GDP的损失将达1%。

显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矛盾。徐云强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实践反复证明,脱离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

危机也是契机

环境与发展,孰轻孰重?似乎已成为社会性难题,更是令地方执政者异常头疼的问题。但在徐云看来,经济与环境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相互制约又可以相互转化,转化好了,环境保护同样能优化经济发展。

徐云分析指出,一方面,环境保护要求把环境承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促使经济行为主体努力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尽量利用循环再生资源,激励其通过发展绿色产业获得新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制约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这一结论已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印证。像瑞典、德国、美国等国家都经历过用严格的环境政策促使经济转型的历史阶段。在这些国家,那些经历了严格环境政策“洗礼”后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很多已发展为先进生产力的典型,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同时,环境保护的要求改变了市场准入条件,使那些落后的技术和产业被淘汰出局,从而使先进生产力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目前我国采取“先导、倒逼、增值、提质”的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化危机为机遇,这一点也已在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体现。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已达2万亿元。目前,产业领域还在不断扩大。相关数据显示,到2015年,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将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节能服务总产值可突破3000亿元,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市场空间巨大;城镇污水垃圾、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投资超过8000亿元,环境服务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

致力“双赢”

如何让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如何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徐云表示,概括地讲,就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物质、能量最大化利用和废物最小化排放,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健康、低污染、低耗能的生态产业链,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环境的污染,将经济与环境的对立面转化为统一面,实现经济与环境的高度融合。

随着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已成决策者共识。但不容忽视的是,GDP至上的发展模式依然存在于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徐云认为,当前,保护环境已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必须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转型的轨道,把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要把保护环境融入重大项目布局和建设的各个环节,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推动产业升级,坚决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确保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第3篇

[关键字]城市 环境地质问题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28-2

1自然地理概况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0°09′~25°31′和东经109°45′~117°20′之间。广东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其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7%、24.9%、14.2%和21.7%,河流和湖泊等只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5%.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北部多为山地和高丘陵,南部则为平原和台地。

2环境地质问题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广东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采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土壤污染、城市垃圾等。

2.1地下水污染问题。

广东省水资源主要污染源为工业“三废”和城镇污水排放。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悬浮物、COD、硫化物、油类、酚、氰化物、Pb、As、SO42-、NH4+、Fe、Mn等,这些污染物排放,必然造成水资源严重污染。目前,广东省的水资源污染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部分地区得到控制,但现状仍不乐观,一些城市、工厂的超标排放严重,且屡禁不止,污染源的治理仍有相当困难。

广东省地下水以未污染~轻度污染为主,中度~中度污染区主要分布在粤东、粤西工业区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污染项目主要为pH、Fe、Mn、NH4+。其中,重度污染主要分布在茂名、汕头及佛山[1]。

广东省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部分地区地下水中碘缺乏、氟富集,人们长期饮用这些地下水,体内碘摄入量过少或氟物质的大量蓄积,结果造成急性、慢性中毒性疾病。

地下水污染一方面造成了地下水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也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人的生理、心理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制约了广东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2地下水开采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广东省地下水开采历史悠久,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河段污染尤为突出,人们不得不从利用地表水转入开发利用地下水,使地下水开采量日益扩大,开采范围及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由于在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过程中,不注意合理布局,科学开采,使一些地方(特别是大中城市)因开采地下水诱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

2.2.1 抽取地下水诱发地面塌陷及地裂缝、房裂

因抽取地下水诱发的地面塌陷及地裂缝、房裂灾害,主要发生在覆盖岩溶岩区。这些地区的地面塌陷的分布范围规模较大、数量较多,往往在产生地面塌陷的同时,伴生地裂缝及房裂等灾害。如:广州市广花盆地江村和新华水源地1966~1976年进行大降深抽水试验与以后开采岩溶水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塌陷,共出现地面塌陷点45个,以椭圆形、圆形为多见,个别为矩形竖井状,并伴发地面不均匀沉降、房屋开裂[2]。因开采地下水诱发的地面塌陷灾害,主要分布于云浮市云城区,深圳市坑梓镇、坪山镇,广州花都、白云,佛山三水等地。

2.2.2 抽取地下水诱发的区域水位降落漏斗及地面沉降

这类型的灾害仅分布在雷州半岛的湛江市区。该市80%的供水为地下水。主要采水层以中、深承压水为主。由于近几十年来长期集中或大量开采地下水,且开采井过于集中在市区赤坎、霞山之间。早在60年代就形成了以主要开采地段为中心的区域水位降落漏斗,随着开采量的增加,漏斗中心水位降深不断加大,漏斗面积逐年扩展,至1995年市区中层承压水漏斗中心最大降深达31.4m,其后因开采量减少有所回稳。在沿海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可能引起海水入侵造,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将直接导致地下水利用的不可持续性。

2.3地质灾害问题

广东省城市地质灾害非常严重,主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6种。根据《广东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调查与收集的资料,广东省各主要城市地质灾害点2962处,其中巨型2处、大型82处、中型427处、小型2451处。其中:广州、珠海、中山、惠州、潮州、汕尾、河源、韶关灾害最多的是滑坡,深圳、东莞灾害最多的是边坡失稳,佛山、江门、肇庆、汕头、揭阳、清远、阳江最多的是崩塌,梅州最多的是采空塌陷,湛江最多的是地面沉降,茂名最多的是地裂缝。每年汛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时期,居住在地质灾害危险区的居民往往终日人心惶惶,政府每年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防治地质灾害,因此地质灾害无论是对居民的心理和政府的财力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其影响是综合的和巨大的。

广东省城市地质灾害主要对区内房屋、土地、公路设施等造成破坏和威胁。根据对历史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的现状评估结果的统计资料,地质灾害已造成118人死亡,经济损失达67009.94万元。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多于83815人,受地质灾害威胁房屋为948766m2,预测经济损失达1347556.7万元[4]。

地质灾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其对社会经济的最大危害和最大影响,正确认识和评估这种影响,对于全面掌握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进而制定减灾对策是极其重要的。

2.4土壤污染问题

广东省土壤污染源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工业污染源;二是农业污染源 ;三是生活污染源。我省主要的污染源为工业污染源。

在工业废水、废渣中含有多种污染物,其浓度一般较高,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植物吸收进入生物链,或通过地表径流、向下渗漏污染地下水源,以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危害着人类健康。

农业污染主要是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的,经常使用农药是土壤中农药残留的主要来源,牲畜排出的废物长期以来被看成土壤肥料的主要来源,对农业增产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废物,除能传播疾病引起公共卫生问题外,还会产生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

2.5城市垃圾问题

城市垃圾的环境效应主要是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2.5.1对地下水的影响

由于以往垃圾场多利用废弃的开挖坑、天然沟谷,在降水的淋滤作用下,垃圾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进入垃圾渗漏液,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渗漏液必然渗入地下,势必对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进而污染深层地下水。

2.5.2对土壤的影响

垃圾场对土壤的污染主要为:垃圾渗漏液直接进入其周边土壤,对其周边土壤造成污染;其次为垃圾在风或其它外力作用下,漂浮运移,直接成为其周边土壤的一部分,从而使周边土壤造成污染。

早期垃圾场多为简单堆放,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势必对其周边土壤、近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近期修建的卫生填埋垃圾场,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对周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影响较小。

3小结

环境地质问题主要由人类盲目、不合理的经济与工程活动等外部因素作用于自然环境、地质环境等内部因素上诱发的。城市是经济的主要载体,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只有用科学的眼光提前分析、预测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做到提早预防、合理规划,将影响降到最低,才能让城市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报告.

[2] 广东省环境监测总站. 广东省花都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 地理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117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新型课程模式。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对独立或者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去进行(再)发现和创新,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场地及现有评价方式等制约,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起来有一定困难。研究性学习应当将“问题解决”作为基本的运行模式,结合笔者指导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和体会,“问题解决”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课题选择阶段

课题的选择必须考虑需要性、创造性、科学性和现实可能性,还要注意从生活中选题。为了体现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特点,绝不能由教师指派学生进行某项研究,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爱好与特长自行选题。因为学生在选题过程中缺乏预见性,无法预测到在未来执行过程中将面临怎样的困难,所以在选题时肯定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惑。这时学生选题往往是捕风捉影,凭直觉选题,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不能让课题范围太大,过于复杂,导致泛泛而谈,也不能脱离实际,舍近求远。比如笔者曾经指导的学生,他们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提出了这样的课题:“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全球变暖”、“盐碱化”等。“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全球变暖”课题范围太广,无法着手;“盐碱化”问题在广西基本不突出,达不到真正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一些可行的参考题目,也可以把学生的课题进行细化,转变为当地突出的可操作的小课题,比如说研究环境问题可以细分为大气、噪声、水污染、土壤污染、物种入侵、白色污染等。在具体的学习实施中,学生们还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根据自己对不同的环境污染的了解情况,以及他们认为自己对某种污染调查研究的方便情况,确立富有创意的课题,如“城市新型垃圾站的设想”、“学校门口噪声测定与治理”、“废电池的污染”、“生活垃圾污染调查”、“横县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横县郁江污染状况”、“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抗性”、“桉树对横县土壤的污染”等。

二、课题设计阶段

学生一旦确立课题,就要对课题进行过程方案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方可进入具体课题研究。在这具体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必将受到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的制约,因此以小组分工和合作研究最为基本和有效。教师要根据选题情况,作合理的调整,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然后要求研究性学习小组制定研究方案,这方案包括研究课题的内容、范围、目标方法、步骤及研究人员的分工等。教师要配合学生制定出具体、明确、科学、可行的方案,切忌方案大而空、不实际。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地理问题,邀请校内外指导老师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研究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提出该课题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些基本问题,梳理研究思路。如“生活垃圾污染调查”课题:

三、课题实施阶段

进入具体的实践体验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大致的研究方式有观察、查阅资料、咨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跟踪调查、实地考察、问卷、访谈等)、实践等,然后综合整理获得的信息,分析讨论和交流,得出可靠的结论。由于研究过程中学生要接触社会,如学生调查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态度时,就遇到市民不理解、不以为然等情况。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与各种人往和团队协作的精神,还要从观念和策略的角度予以启发,让学生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善于运用一些巧妙的办法激发市民参与的热情。

在这一阶段,有些学生逐渐发现研究过程的艰难,有懈怠及缺乏信心的思想,指导老师要提前介入,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交流各组的进展及经验教训,特别是要表扬某些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碰到困难时的解决办法。总之,这一阶段,需要指导老师针对学生研究的偏离情况进行调整,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激励。

四、结题答辩阶段

在此阶段,需要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写出结题报告。学生最终的研究成果须在班内进行交流研讨、检验、评价、反馈、论证,并形成结论,最后形成研究报告,也可以是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形式。其内容大致为: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研究,问题的解决及取得的成果,特别是重要的、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等等。报告的体例为:题目、报告完成人、摘要、报告主体、参考文献等。其中报告的主体为:引言、工作方法和过程、结果或结论。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为:

学生按照“选题―收集资料―开题―研究―汇报成果”的流程自觉规划,自主设计。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结果可能稚嫩可笑,不足称道,但这并不重要。关键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感受和体验,注重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注重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是掌握知识的数量;注重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而不是简单地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注重全体的参与,而不是只关注少数尖子学生。因此,在看待学生的研究成果时,重视对过程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同时强调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也可以是学生家长、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企业、社区等。评价的内容要丰富:一看学生对研究活动的态度;二看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所获得的生活体验;三看学生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技能掌握的情况;四看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看学生课题研究的成果等。如:

[ 参 考 文 献 ]

第5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探析

生物学是一门集实验性、实践性及科学性于一身的自然科学,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它越来越显示出其二十一世纪领先科学的独特魄力。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飞跃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引起广大生物教师的高度重视。下面就如何开展生物实验教学问题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以飨读者。

一、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生物兴趣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学生的手、脚,不要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让学生去模仿,教师要相信学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直至实验成功,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但在放手实验时,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的实施方略

下面我就对如何开展生物实验教学谈一谈自己的具体看法及粗浅体会。

1.首先师生应端正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各学校应根据实验条件,尽可能的开足、开好实验课。在实验中学生独立完成,既培养了兴趣,又掌握了知识。比如,在实验课上可组织学生观察动植物、制作装片,还可以教学生学做发豆芽、制作标本;请学生组织评比自己的“杰作”,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而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部分生物教师依然穿新鞋走老路,还在采用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虽然在时间加汗水的强大阵容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但是却压抑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久而久之使学生的兴趣消失殆尽,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样的教育其实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新的教学形势,要求我们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端正认识,努力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环境,为他们创设亲身实践、动手操作、亲身感受与体会、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和科学探究的成功感与自豪感。

2.学生实验力求“个个精彩,人人熟练”

学生实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与探究”,而学生分组实验正是这种学习方式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落实“双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生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技能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学”与“习”同等重要。我们大多数教师总舍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去做实验,总是教师做、学生看,或是很多实验攒到一节课做。这样时间倒是省了,而学生又能记住多少呢?相比而言,学生实验协调了“学”与“习”的关系。在实验中让学生体味了生物课其乐无穷,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3.应用与实践应该体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

人类的认识规律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主线。初中生物实验教材中的“应用与实践”是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延续、延伸,是对生物知识“再实践――再认识”。例如:在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时,选择晴朗的天气,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裸地,花园,和学校小树林的空气温度,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测量的结果,从而体会植物对气温的影响。在学习“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后,利用4至5月的“爱鸟周”通过大力进行爱鸟、护鸟的宣传,在班内开展关于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因素、如何保护鸟类等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各种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并不是天然地具有剥夺动物的生命权利,而要学会与动物和平共存”,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生态意识。通过对生物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善于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能力,群策群力攻克难关的协作能力,以及勇于进行科学探究的创新能力、发现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素养。

4.调查研究方显英雄本色

调查研究是研究生物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学好生物学知识,掌握生物学基本技能的一条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开展有关生物方面的调查研究是高层次、高水平的生物学技能,是二十一世纪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接班人所应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通过开展调查有关校园内及自己身边的动植物,调查身边生活环境的水质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土壤污染,调查人口的增长情况,调查塑料大棚的作物栽培等等调查研究活动。并指导学生分工协作,撰写调查报告,报告题材的选择要适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可来源于书本知识的心得体会。如:“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我国森林绿化的现状”、“传染病的预防”、“蚯蚓对土壤的翻耕”等。然后师生共同组成评审组,从科学性、创造性、应用性、等方面进行评审,给优秀者以奖励。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园、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实现关爱健康、关爱生命、反对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结束语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生物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知识、用知识。为生物学的研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境保护

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是当今世界三大污染。防治污染问题,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这一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保护已列入我国的基本国策。它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关系到国计民生。而化学学科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渗透的内容很多。中学化学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教学之中,这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广大化学教师应努力探索与实践的课题。也是我们广大化学教师应该身体力行的工作。

我在化学课上具体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中学化学课本中,首先从生活出发介绍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水等。氧气,二氧化碳,水,学生再熟悉不过了,所有生物每天呼吸,呼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我们生活的就是一个水球,而生物离开了水的滋润可以说是片刻也不能生存。所以在讲 “碳和碳的化合物” 这一节时,我特别强调:碳燃烧,氧气充足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充足生成一氧化碳 (即煤气)。煤气中毒是冬季取暖一大注意问题,学生在生活中应注意通风,使碳充分燃烧。但二氧化碳又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形成因素有:含碳燃料(如石油,煤)的燃烧,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工业生产中废气的任意排放。这些古来有之,只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有些加剧。而导演悲剧的是森林的大面积毁坏,绿色植物的减少,破坏了人与自然界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固有平衡,即光合作用。导致二氧化碳过剩并不断增加。从而引发危害:由于“温室气体”阻碍了地球上热量的扩散,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气温变暖,水的蒸发速度加快,大气环流紊乱,造成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同时,由于地表温度的升高,极地及高山的冰川开始融化,导致海平面水位上升,不久的将来一些沿海平原和三角洲将被淹没,土地减少。我们人类所能做的是种下绿色植物使大气循环达到平衡,节约能源,减少碳的燃烧,控制废气的任意排放。我在讲氧气时,没有强调呼吸作用,我特殊提到氧气的姐妹臭氧,臭氧和氧气不同,他在生物周围有害,但它主要存在于离地面25千米——50千米处的臭氧层中。这里含臭氧90%左右,当太阳辐射的光经过臭氧层时,对地球上的生命有害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吸收,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延续。近些年的破坏使臭氧层出现“空洞”,使太阳辐射的紫外线穿过“空洞”直射到地球,从而祸及寰球生灵。近几年来人类癌症、眼科疾病并皮肤病及一些无名病症不断地发生,一些植物不明原因的枯死,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紫外线辐射。对臭氧层的保护,学生可以做到宣传并选择使用无氟冰箱,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水的污染已经波及南北极冰川地带,我们可以做到的有控制农药的使用,减少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使用无磷洗涤液等等。

总之,在每章、每节的教学时,加强对环保教育的渗透,从化学角度出发,讲明污染源的生成及危害原理,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原理上明白危害的原因及防护措施。通过在化学课堂上环保教育的渗透,既能对学生拓宽知识面,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课本中化学实验,多属于有毒、易燃、易爆物体的制取或性质实验。我在课上实验时,让学生细心观察实验过程,期间我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尽量避免气体外逸或者液体泄漏,以保护环境。尤其对有害尾气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于行动中渗透环保教育。实验中的环保知识更多,更实际。如:废液的任意倾倒直接污染水,气体的逸出会污染大气,所以我注意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行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三、应用化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7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 渗透; 思想道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97-02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成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化学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现行化学教科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意志品质与理想前途教育等思想教育的素材,教师努力挖掘并从其它书报上收集相关材料,适时地插入,就可以使化学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现笔者归纳如下:

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通过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具体物质及物质变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认识和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观点。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层次结构,认识物质的基本性是无限可分的,但就其各个层次来说又是不可分的。这种可分与不可分,组成了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2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化学科学技术上的伟大成就及对世界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是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

我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在化学、化工领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对人类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国古代在铜、钢铁、金、银、锡、铅、锌、汞等金属的冶炼方面均居于世界前列,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此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发明了瓷器、青铜器、漆器等的制造技术和水法炼铜方法,在酒和醋的酿造、食盐和天然染料的利用等方面也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通过这些有关内容的教学和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但我们也存在重形象思维轻理性思维的不足,黑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关于爆炸的理论却是英国人提出的,借此以激励学生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

中外杰出的科学家和化学家中,有许多爱国者,他们从小就有理想,他们热爱科学,更热爱自己的祖国。留美8年获博士学位的侯德榜先生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断然拒绝日本永利威逼合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而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把新发明的放射性元素叫做“钋”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在二战时期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于王水隐藏起来。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诺贝尔奖章。重新铸成的奖章凝聚着玻尔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而显得更加灿烂夺目。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3环境保护教育

环境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是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环境保护事业已经走向了法律化。在众多的环境污染因素中,由化学品所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因此,在化学课上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化学教材是最好的环境保护教材。环境污染种类繁多,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生活废弃物污染等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巧妙地穿插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知识,将会使同学们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学好了化学,又能促使学生加深了解环境保护的方法,进一步高环境保护意识。

在进行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时,通过物质性质、制备的学习,实施环境保护教育。如学习卤素、氮族、氧族、碳族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时,结合化工厂、冶炼厂、水泥厂、钢铁厂、火力发电厂以及汽车、火车等排放的气体,让学生认识到氯气、氟化氢、氮氧化合物、氨气、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等对大气的污染,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对工厂的废气进行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汽车等要装尾气净化装置。学习金属元素时,认识到重金属对人的危害,如著名的“水俣病”和“痛痛病”等。

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到工厂去参观,了解工厂对污染物的处理。还可以回到家乡去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周边的环境现状,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改进化学实验,养成良好环保习惯。如金属汞、重金属盐、氯气、溴单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在实验过程中一要注意药品的用量(尽可能少);二要设计多余气体的吸收装置,不要任意排放到空气中;三要注意废液等的处理。千万注意不要让学生产生量少没关系的错觉,老师要做出榜样,要指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第8篇

关键词:环境学;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樊建新(1982-)女,山东聊城人,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讲师;王勇(1982-),男,山东聊城人,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重庆 40007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25-02

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所以我国环境高等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众多高校相继开设了环境相关专业,截至到2009年,全国有214所高校设立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学作为本科环境科学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从原理、战略角度对环境问题的提出、危害与整体防控体系角度出发,从方法学上指导学生对环境专业主体课程与知识体系进行整体把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树立坚定、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该课程还具有激发学生对后续环境科学课程学习兴趣的作用,因此,环境学课程在环境专业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具有内容广泛、综合性强的特点,对于从未接触过环境科学相关知识的学生而言,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使学生有效地理解专业概念,如何提高学生科学地识别环境问题、剖析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的兴趣和愿望等,都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思考,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探究与创新。笔者就该课程讲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途径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环境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重庆交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环境科学中环境学课程选择鞠美庭《环境学基础》(第二版)为主要参考教材,以周富春《环境保护基础》、钱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左玉辉《环境学》、林肇信《环境保护概论》和戴树桂主译的《环境科学:全球关注》为辅助参考资料进行该课程的讲授。鞠美庭的《环境学基础》是一本很优秀的教科书,属于“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教材的编排内容上看,《环境学基础》的内容涉及到环境学相关的各个方面,按顺序主要包括绪论、全球环境问题、资源与环境、人口与环境、生态系统与生态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固体废物处置与管理、物理污染与保护、生态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该教材从战略角度对环境学进行系统论述,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提供方法指导。基于环境学的主要内容构成及其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及相关实践环节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枯燥

虽然本课程选用的教科书内容丰富,并且属于环境科学专业大一新生的入门课程,但是枯燥的环境学概念很容易引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厌倦。此外,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新型的环境监测或分析手段出现,使得国内外的环境科学研究发展迅猛,所以仅仅依靠教科书上的知识很难引起学生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热爱。另外,通过对环境专业本科新生的调查发现,发现很大一部分新生对自己专业认识的不明确,对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理解具有片面性,甚至出现基础知识无用论的想法,再加上环境学课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多而缺乏趣味性,致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

2.课程教学手段单一,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环境学课程涉及的大量概念、基本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理论等,需要记忆的知识偏多。传统的教学都是釆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教学方法单调,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对该课程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3.考试模式过于老套

培养学生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被动记忆,而是在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提高其思考能力和环境意识。但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即期末考试为主)并不能真正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仅能记录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

二、课程改革目标

在环境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为纲,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以传播环境科学知识为使命,使学生掌握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最终实现大学生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学目标。同时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世界观、自然观、地球观,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人类要存在要发展就必须协调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学教学尽管已有长足的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一些改革尝试,探讨新时期普通高校环境学课程教学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考核制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这次教学改革旨在构建适合该课程最优化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该课程培养目标。

三、环境学课程改革的思路

从环境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课程改革的目标出发,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环境学教学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的更新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学内容以教材为纲,以环境科学的前沿进展及重大成就为背景,以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为依托,不断对相应的内容进行更新和深化。不仅让学生掌握经典知识概念,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学的前沿问题和发展方向,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以第七章和第八章为例,污染物在水体和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机理分别在两章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目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有新的突破,特别是新的分析技术和分析手段的运用使得污染物在界面中的迁移和转化机理解释更加明确。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就应该关注本学科的新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学内容中增加相关案例的讲解,比如在进行“土壤环境保护”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起我国典型的土壤污染案例。

2.建构新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注重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让学生们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探索。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在环境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大量案例对授课内容进行多方论证:如在课堂上提出PM2.5、镉米、转基因食品等一系列有关我国大气污染、土壤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的开拓性问题供学生讨论,这样既有助于活跃教学氛围,又能启迪学生的思考。另外,这种互动式案例教学法还有助于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中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的设施,但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效率较低,仅仅是通过PPT讲授教材内容。虽然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使教学容量增大,但是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而,教师在设计制作PPT的过程中,要使枯燥的文字知识形象直观化,使学生在共鸣中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充分利用现有的视频资料进行教学,即在传统课件的基础上增加有关环境污染事件、重大研究进展等相关视频,加强学生对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类生产生活的认识,使学生认识环境科学专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环境科学相关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综上所述,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并与传统板书结合,通过适时板书、巧设提问,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反应和创造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习惯。

3.实现实践教学

环境学是一门开放性自然学科,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只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性,而真正要使学生的环境意识得到强化,还需要走出课堂与周围具体的环境问题相结合。环境学专业教师以及相关负责人应该积极与学校所在地的环保部门建立联系,了解当地的环境污染现状和相关修复措施,尽可能带学生参观相关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环境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环境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采取分组进行,每个小组的学生经过内部讨论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实际案例的分析,不仅可以强化环境学基本概念知识,还可以引起学生对环境专业知识的需求欲,同时提高学生协作的能力。环境问题来自生产和生活实际,全球环境问题具有区域差异性。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家乡的环境问题进行实地调研。

4.完善考核制度

环境学作为基础课的考核方法主要是闭卷考试,而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成绩只占总成绩的20%。这种考核制度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考前死记硬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应用课本知识,教师是否高质量完成知识传承的任务,这样的考核方式都无法给予很好的评定。因此,环境学的教学改革必须包含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借鉴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考核经验时发现,国外高校环境类课程的考核内容并不局限于期末的卷面考核上,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包括在考核项目之中。[4]因此结合本学科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方向,新的环境学考核提升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各占40%和60%,改变传统的轻平时、重期末的观念。[5]教学过程中给每一位同学建立一个平常表现的档案,教师在每堂课结束后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给学生打分,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酌情加分。如:案例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发言的主动性、回答内容的针对性和创新性等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可以给予相应的表现分;另外,学生提交的环境问题调查报告也是表现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根据报告完成的质量进行评分。课程结束后,统计每位学生平时表现中的成绩,以百分制为例,在期末卷面成绩60%的基础上加平时表现成绩的40%作为该门课程的总成绩。总之,新考核方式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激情,倡导合作学习的氛围,强化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目前,国内外课堂教学的改革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趋势:革新教学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评价、变革教学文化和探索教学模式。[6]当前专门针对我国高校环境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一些改革尝试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习的被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鞠美庭.环境学基础[M].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陈奉英,黎小军,杨丽英.《环境伦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

[3]王元珍.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2):145-146.

[4]朱雪竹,凌婉婷,韩进.中英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考核体系的比较[J].教育研究与课程改革,2009,(6):38-40.

第9篇

绿色计算、节能电脑、绿色数据中心、无铅工艺……每次翻开报纸和杂志,经常能看到有关绿色IT的话题讨论和报道。今年3月份在德国的CeBIT展会上,绿色IT成为大会的主题。而9月份举办的lDC亚太区绿色IT大会,节能减排是IT企业、CIO们的共识。市场机构Gartner更是把“绿色IT”排在了2008年10大战略性技术的首位。

可以说,绿色IT的概念非常火,厂商们都竭力宣传自身在绿色IT上的优势。但由于各厂商的业务领域不同,所呈现的往往只是绿色IT的“冰山一角”。事实上,绿色IT包涵了非常广泛的范畴:从绿色制造的无害材料,到绿色计算的节能技术,再到健康关怀的低噪低辐射、以及电子垃圾的绿色回收等等,都是绿色IT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政策环境、经济趋势、绿色制造和人文健康等几个方面,多角度探索绿色IT的背景和发展趋势,力图呈现一个全方位的、广义的绿色IT概念。

全球变暖催生绿色IT

绿色:全球变暖下的政策趋势

在十年前,全球变暖可能还仅仅是气象专家、环保分子以及政府机构的窄众话题。但在今天,它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的“家常话”。

从2006年的重庆特大高温干旱,到2008年初肆虐南方的雪灾,人们亲身感受到全球变暖给日常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在2008年初的“汉语盘点2007”年度关键字词网络征集活动中,“全球变暖”获选年度国际词。

关注气候变化是全球范围的一个潮流,今年7月在日本北海道举行的八国峰会上,气候变化成为主要议题。八国元首达成了“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的共同目标。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刚刚的一份公告中说,明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推动节能减排来应对气候变化。2007年,我国政府公布了外界期待已久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家总理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庄严承诺:“虽然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还是根据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国家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单位GDP能耗在五年内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要减少10%”的目标,充分体现了政府推动节能减排的决心。

一切迹象表明,绿色、环保也不仅仅停留在空洞的口号层面,一场以“绿色”为标志的革命,已经在各个行业领域拉开序幕。尤其在IT领域,政府也非常重视对绿色IT的政策鼓励和推动。以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下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为例,方案要求认真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尤其对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由同等优先采购改为强制性采购高效节能产品。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也在2007年明确表示,“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已经将节能减排工作列入今明两年的重点工作,并已经从不同角度积极推进和落实各项工作计划。”

可见,政府对推动绿色IT发展下了很多的决心和力度,这也给绿色IT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节能顺应低碳经济潮流

正如娄勤俭副部长所说的,“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应该是产业界和广大电子信息产品用户努力的方向,只有政府、产业、用户等各方都积极行动起来,节能减排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并不断深化。”因此,绿色IT要获得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依靠政策支持,还要依赖于整体的经济环境,企业、个人消费者都扮演着核心角色。

今年世界环境日提出了这样的主题――“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即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之下,“低碳经济”被越来越频繁的提及: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将“低碳经济”作为讨论议题;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联合国气候公约谈判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邹骥教授也表示,中国需要应对低碳经济的挑战。

很多人认为,一台台式机的功耗不过200W左右,其“碳排放”与冶金、化工、火电等重型工业相比,简直微不足道。这种观点也使得IT产业一直给人以“无烟产业”的印象。但事实上,IT产业“积少成多”产生的“碳排放”非常惊人。根据国际信息技术调研机构Gartner公司估计,因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增排的二氧化碳量占到人类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2%左右,与航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基本相同。另据英国政府环境调查报告,到2020年,办公设备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30%,其中65%来自IT设备。

我国是全球IT大国,按照CNNIC的数据,网民总数今年6月就达到2.53亿人,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数以亿台的PC,加上林林总总的服务器、网络设备、打印机、投影机等等,其总耗电量预计超过500亿度。按每度电间接产生的700多克二氧化碳(按我国火电比例约80%而设计),其间接造成的温室气体将以数千万吨计。

要避免这种情况,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推广节能计算。对于PC,耗电部件来自芯片平台、显示器、硬盘/电源周边设备等三大部分。如果采用节能的处理器,就会节约相当数量的能源。比如威盛的全线处理器产品最大设计功耗不超过20W,相当于其他对手的1/3到1/4。而英特尔的酷睿2双核在能效比上,比高主频奔腾D有着明显的提高。与此同时,威盛的无碳净氧计算更进一步针对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下手,推出了全球第一条通过无碳净氧认证的PC产品线,并生产出了全球第一款无碳净氧处理器――威盛C7-D处理器以及威盛无碳净氧电脑的参考设计,希望借此为缓解大气污染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服务器方面,根据美国环保署提交给美国国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费中,IT设备、整体机房和电源设备分别为“五、四、一”的关系,即服务器、交换机的电力消耗占总能源消耗的50%,而机房制冷电力消耗占40%,UPS等电源设备耗电占10%。采用虚拟化等技术手段是实现降低能耗、实现数据中心绿色化的关键。

推动绿色IT,CIO和普通消费者不能仅仅认为是节省电费,只有重视高能耗带来二氧化碳排放的危害,才能有更多的动力去推动绿色IT,为“低碳经济”做出贡献。仅拿PC来说,如果全国1亿台PC全部采用威盛低功耗芯片,每年就能节约90亿度,减少近千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拯救气候计算机行业共同体”提出的目标是:到2010年要将能源消耗减少到10%,这样每年可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将达到5400万吨。

其实,近年另一种环保技术“电子阅读”也正悄然兴起,它将有望替代传统纸质阅读物,成为未来信息的载体,这对环境改善的意义更为重大。来自国内电子出版厂商方正阿帕比的资料显示,目前我 国每年仅在教科书上的消费就约300亿元,如果把其中部分图书集中起来制作成电子书统一循环使用,每年可以省下约十几亿元,约可少伐45万棵树,可见这项技术的潜在价值。目前,电子阅读正在全球迅速发展,仅2007年美国全年电子图书渠道的销售额就达到3180万美元,同比增长24%。而2007年韩国的电子书销售额也达到3000亿韩元。在国内方正阿帕比、汉王等一批公司近年来也都一直在努力推动电子阅读产业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电子书收入也达到2亿元,全国500国家出版社开展电子书出版业务,使用方正阿帕比技术出版的电子书已达40多万种,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语种正版电子书库。

电子书的出现不仅让我们的阅读更加轻松,也节约了大量的纸张消耗。

而汉王“电子本”N510也是全球首款5英寸显示屏产品,其机身更为小巧,携带更加方便,拥有更高的性价比。N510应用了电子纸显示屏和智能电源管理两大技术。而且N510用作正常读书的平均功耗是手机等同类电子产品的百分之一。在PC World中国实验室实际测试中,其采用电子油墨技术的电子显示屏的阅读效果的确极为接近真实纸张,且非常省电。配合字号缩放自如的功能,N510也打破了一般电子书翻页慢的局限,使用户获得无法比拟的流畅、舒适、健康的阅读体验。这些都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真正无纸化的绿色IT生活。

IT企业以“绿色”为己任

电子垃圾土壤污染巨大

温室气体主要是IT产品使用中因耗电产生的间接污染,另一方面,IT产品普遍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污染和堆积如山的电子垃圾现状,也迫切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2007年3月1日,由信息产业部与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七部委联合制定并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开始正式实施,拉开了国内推动IT制造绿色化的序幕。

资料显示,制造一台电脑,一般需要700多种化学原料,含有300多种对人类有害的化学物质。其中以铅、汞、镉、六价铬、聚溴联苯、聚溴二苯醚这六类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而我国正成为电子垃圾的主要“出口国”和避风港,以每年5%~10%的增速产生大量的电子垃圾,它们每年会产生5亿多吨的危险有毒废物,会对土壤、地下水、动植物形成巨大污染。因此,关注IT产品的绿色制造非常重要。

在几种物质中,铅被公认为推动IT绿色制造的关键。该元素几乎可以对人体所有的器官都能造成损害,具体表现为影响智力的发育和骨骼发育,造成消化不良和内分泌失调,导致贫血、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破坏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即便人体内有0.01μg(1克的亿分之一)铅,也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并且,就算脱离了污染环境或经治疗使血铅成分明显下降,但受损的人体器官或组织已经不可修复,将会伴随终身。

铅虽有毒,但其焊料所独具的物理化学性能、工艺性能以及可靠性,使它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非常有用,被广泛用在电脑处理器、芯片组、主板和各类板卡等部件集成电路的封装焊接工艺中。考虑到铅带来的巨大危害,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最先提出了无铅工艺。但在当时限于无铅工艺还不成熟,由此带来的产品品质无法保障,加上这样做会加大厂商的制造成本,无铅标准最终未能执行。但是无铅工艺的发展没有停滞,在欧洲、日本以及中国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重视此项工艺,积极探索能替代铅的焊接材料。

寻求替代材料实现绿色制造

威盛是较早推动无铅工艺的半导体厂商之一。2005年底,威盛电子的生产线基本实现了完全采用无铅封装工艺。通过用锡、银和铜的合金来取代焊接球中的铅,目前威盛主推的处理器、芯片组、显示芯片等产品全都实现了无铅工艺。

英特尔为了其芯片中剔除出铅,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2005年,英特尔曾透漏已投入了1亿美元来开发在封装芯片时用做焊接材料的铅的替代产品。去年5月,英特尔宣布从采用45纳米制造工艺的Penryn产品线开始,全面走上无铅化道路。

除了铅之外,IT产品中常采用的汞、六价铬、溴化阻燃剂等,也存在重大危害。汞有一个显著的潜能:会生物累积及生物放大,并会影响中枢神经及肾脏系统。震惊全日本的环境公害“水俣病”就是汞中毒的“杰作”。溴化阻燃剂在焚烧时会产生二恶英及呋喃等致癌物质,会使甲状腺荷尔蒙紊乱和使胎儿畸形等危害。而六价铬的化合物具有致癌并诱发基因突变的作用,长期接触对人身体损害极大。

戴尔通过国际电子制造业协会(iNEMI)成立了一个行业工作小组,来寻找一种安全可靠的物质来替代印刷电路板中的四溴双酚-A(TBBP-A)成分,并承诺在2009年前逐渐停止所有溴化阻燃剂(BFR)及聚氯乙烯(PVC)在产品中的使用。威盛的处理器产品制造也采用无卤素封装、去溴化物等措施,完全符合RollS和WEEE等规章,实现了真正的绿色制造工艺。

在产品材料、包装的回收和降解上,日本企业意识比较超前。富士通开发出以玉米为原料支撑的可降解塑料,作为笔记本电脑外壳。东芝在产品包装上也采用可降解材料替代石油制造的泡沫塑料,减少污染危害。

毫无疑问,在绿色制造方面走在前沿的IT企业,必将会投入更多的技术研发成本,短期内也未必能实现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它体现了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提升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大有裨益。

绿色IT之人文篇

健康IT回归人本需求

绿色IT对于全球变暖、电子垃圾等宏观问题,体现在节能低耗、无铅无卤素的绿色工艺等方面,对于消费者个人的微观层面,绿色IT还更多表现在强调设计的人性化,对使用者健康的保护和关怀。目前IT产品对人体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来自辐射和噪音两大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将水源、大气、噪声、电磁辐射列为四大环境污染源,可见后两者的危害程度。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IT产品的电磁辐射问题没有太多的关注和讨论,对电磁污染究竟有多大也是众说纷纭。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过分渲染和完全忽视IT产品的电磁污染,是不正确的。

首先谈辐射色变是不可取的态度。我们生存在一个电磁辐射无所不在的宇宙之内,杜绝它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不超过安全卫生标准限值,一般是安全的。因此我们接触很多IT产品和家电产品,并没有感受到健康上的危害。

第10篇

[关键词]构建高效化学课堂课前准备基本功问题启发实验探究教学能力训练

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与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的课堂教学艺术,具有“积极主动、目标达成、导学为先、注重发展、合作学习、师生互动、学练并举、高效学习”等特点,“高效”不仅指效率和效果,还指效益――学生的终结成绩和学生终身发展。提倡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注重课堂教学产生的即时效益,更注重课堂所带来的持久效益――即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持久意志力,甚至长远的终身发展。教师科学有序的组织与实施课堂教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决定因素,但怎样才能达到高效?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点认识与做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高效课堂里教师依然是主导者,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的发挥产生最优的结果,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与教学艺术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背景下,有的教师对自身在课堂里所处的主导角色认识出现了偏差,甚至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课堂里怎样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如出现了教学内容让学生讲,问题让学生提,习题让学生讨论解决等课堂,甚至有的学校领导要求教师“少讲多练”“先学后讲”或者干脆要求“一堂课只讲25分钟”等,导致教学效益更加低下。事实上,高效的课堂正是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让学生不断产生联想与思考,使其大脑始终处于“愤”“悱”状态,通过不断的师生互动与交流,让课堂45分钟时时有精彩,处处有看点,真正让学生在课堂每一分钟都有收获。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必须经过长期的历练与积累,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熟悉教材与教学大纲,通晓各种教法并能熟练运用。只有熟悉教材,才能对整个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有整体系统认识,才能由教材之外轻松驾驭课堂,也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信手拈来。

2.熟悉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善于应用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要想不被学生提出的问题所难倒,教师首先要投入题海之中演练大量习题,掌握各种题型解法与特点,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不同类型计算题、图像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3.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并及时记录教学心得,总结自身教学中优劣之处,形成自身教学特色。只有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才能给下一堂课带来更多精彩。通常有教法与学法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板书反思、解题方法技巧反思、考试后反思、化学学科思想构建反思、导课与结课反思等。

4.尽量释放教学激情,让自己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慷慨激昂的教学语言去感染每位学生,让自己充满期待的眼神去关注每位学生,让自己至善至纯的表情去感化每位学生。

5.精练教学语言,用最简要精辟的文字表达最明确的意思,传递最明朗的信息,不拖沓,不讲废话并形成自身特色。同时还要尽量使语言幽默风趣、比喻恰当且浅显易懂。

6变换不同的导课与结课方式开展教学。如问题引课、实验引课、故事引课、复习引课、事件引课,学生自我小结、教师图表小结等。

7.能熟练使用各种实验仪器与装置,并能准确无误地完成中学化学实验。娴熟的实验操作技能不仅能吸引全体学生的眼球,更能让学生对老师产生由衷的敬佩,从而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8.借助多种手段或资料(如实验、多媒体课件、历史故事、图片资料、身边的化学、重大的化工产品生产与安全事故等)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9.具有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与应对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产生的课堂生成问题能力。高效课堂一定不是全盘照搬教材而是“有的放矢”、选择吸收。高效课堂能做到随机应变、决不浪费学生时间。

10.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辅助教学、完善教学。如教材里数百幅生动逼真的图片、学习资料里举不胜举的化学史实、教学资源网上的丰富的习题与教学案例、各种教学杂志的教育教学心得与研究论文等都是最好的教学资源。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与前提――精心备课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启迪智慧、锻炼能力、学会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内有最大的收获,教师课前精心的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与前提。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三维目标,不同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教材中的主体地位不一样,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教师只有通过精心备课才能做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并确保课堂教学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节奏合理,也才能让学生每一堂课都有新鲜感,产生对下一节课新的渴望。笔者以为精心的课前准备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备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层次。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基础一般呈现“好、中、差”、的三个层次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现象,因此教师应根据三个不同层次的实际精心备课。如在进行“铁三角”关系内容教学时,中等生必须:①掌握Fe单质及化合物物理与化学性质;②能熟练应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③学会一些检测与鉴别它们的方法;④能运用氧化还原理论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学困生则只需达到前述①~③要求,但尖优生除必须达到上述所有要求外还要会解决较复杂的综合计算与推理问题,由此就要求教师必须精读教材与教学三维目标,精选不同梯度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与提高。

2.根据教学内容精备教学方法。化学学科知识点零散,但各知识点间又存在密切联系。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不同课型、不同内容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化学学科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总结法、实验探究法、学案导学法、讲练结合法、举一反三法、演绎归纳法”等。一般而言,化学概念与理论教学多采用 “讲授总结法”、“讲练结合法”或“演绎归纳法”,元素化学则按“实验探究法”、“学案导学法”为佳,而习题讲评课及复习课则采用“举一反三法”和“演绎归纳法”,当然必要时不排除多种方法并举。

3.根据教学要求精备课外作业布置。高效的课堂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即时的快乐与收获,同时也能引起他们持久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求真、不畏困难的学习动力。为延续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性,教师合理的课外作业布置能给学生进一步带来学习的高效。如学习完“化学与环境保护”一节后教师及时布置周末作业,即“调查访问本地环保部门了解本地的环境污染状况,并通过完成水质或土壤污染状况实验,写出调查报告”;再如讲授有机化学“脂肪烃与芳香烃”时可布置学生课外动手制作甲烷、乙烯、苯等分子球棍模型(材料可用牙签、棉签、橡皮泥、废纸等);在学完各章内容后,教师通过精选1~2道具有挑战性的习题安排科代表写在黑板,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4.备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需要或能够通过实验来说明或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在课前精心准备好实验药品和器材,并事先动手做一遍,在实验时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有心理准备(也可将其作为一种教学预设或生成来看待),而有些复杂实验或有毒实验,教师还要准备好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完成教学。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方式――问题启发、实验探究、能力训练。

一堂好课不仅要传授知识与学科道理,传递相关有用信息,更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没有问题设置与解决的课堂教学只能说是时间与精力的浪费,通过问题创设不仅能激起学生求知欲与敢于挑战的心理,还能培养其逻辑分析与演绎推理能力、合作交流与表达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可以有层次性与递进性)既能防止教师多讲、乱讲,也能使课堂张弛有度,课堂气氛既紧张又轻松,学生经过思考教师的提问,用书面或口头表达的形式回答,教师及时的予以纠正与点评,则能达到课堂教学“解惑”的目的。通常问题的提出可通过直接提问、事例提问、实验探究时提问等形式。如“盐类水解”一节教学,教师通常是先演示测试六种盐的水溶液的PH的大小实验,然后提出“为何不同的盐的水溶液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分析思考,师生经过共同分析推理得出盐类水溶液呈现酸碱性原因,引出盐类水解概念与定义,在此基础上再探究同类型盐水解、不同类型盐水解反应特征,进而得出盐类水解规律,接着又用所得规律去分析、解决相关问题,如此层层递进正是通过问题的不断的呈现与解决,使课堂达到高效目的。

诚然,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的高尚师德与大公无私、勇于奉献的敬业精神,离不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爱戴和对教学理想的不懈追求。只有在这种高尚思想的引领下,教师才能积极钻研教材与教法,坦诚与学生沟通交流,做到身教与言传高度统一,也才能用最真最美的语言和最饱满的激情唱响人间最动听的歌,课堂教学最终真正产生高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刘成坤《澄清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模糊认识》化学教育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