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3 17:24: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红色文化传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红歌传唱;红色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红色文化传播状态分析
在高职院校蓬勃发展的春天,培养具有较强职业性和应用性人才的教育形式,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样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文化即人化,即人类的进化成果,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含这些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大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大学办学过程中,以大学为载体,以广大师生员工为主体传承、创造和积淀的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的总和,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校园文化是大学健康发展的支撑和保证。校园文化指明了大学发展的方向,对大学坚持改革开放,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实力,形成办学特色,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大学发展战略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可以说,没有校园文化建设,就没有大学,大学的生命就会窒息停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塑形必须塑魂,外美更需内实,“做大做强”应与“强基固本”同步,“质量立校”应与“文化铸校”结合,打造“硬实力”要同提升“软实力”并进。
当代大学生多数处于90后2000年后,很多红色经典文化精髓被边缘化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对于没有体验过革命年代战火洗礼的当代青年来说,红色文化就是历史,曾经引导不同时期文化思潮的红歌则简化为音符而已。因此,当前的高职院校教育,在注重专业能力教育的同时,强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素质教育的提升和红色文化的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复合技能过硬的标准社会人(准职业人)。
二、红歌传唱是促进校园红色文化传播的基础
(一)学生素质教育基础
当代大学生思维敏锐、易于普遍接受新事物,在长期的教育培养中,普遍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很强的审美意识。随着素质教育广泛实施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在具备良好知识结构背景下,对革命歌曲和当代社会主旋律的歌曲,具有一定的鉴赏力和较强的精神需求。所以,完全有理由相信,大学生有兴趣有能力接受以“红歌传唱”为主的红色文化传承教育模式。
(二)校园艺术文化基础
学校艺术文化基础教育虽不等于美育,但艺术教育与美育有着基本相同的内涵和外延。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高雅、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并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广覆盖、高凝聚力”的鲜明校园艺术文化特色。和所有年轻人一样,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比较喜欢听唱歌,音乐是他们与生活沟通的重要语音,因此,音乐活动也成为校园文化的重头戏。以红歌传唱为基础传播红色经典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变得简单和接地气。这种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使大学生不仅习之、知之,而且好之、乐之,达到以美储善、以美扬善的目的。这种润物无声的影响既完成了对学生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教育,也再实践中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三、以“红歌传唱”为主,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传播
文化和传播密不可分,没有无文化的传播,也没有无传播的文化,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生存、发展、创新、发挥其应有价值。做好红色文化传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使命。红色文化传播要讲究策略,要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内容形式。以“红歌传唱”为主要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是非常适宜的传播手段,在“红歌传唱”过程中开展形式要多样化。
(一)主题新颖、形式多样
营造浓郁红色文化教育氛围要有多主题、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红歌鞒、经典朗诵、图文展示、演讲故事、影视欣赏、传递箴言,通过班团会、早读或者校园网络媒体、红色文化图片展及邀请革命前辈做报告、讲故事等活动来拓展学生了解红色经典的渠道。
(二)红歌主线,唱响未来
红歌传唱是以红色文化为媒体内容的有效传播手段。通过红歌传播,在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中,有目的有意识地综合运用各种传播载体和传播手段传播红色文化精神,并使大学生内化为受播者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唱响红色经典、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以开展红歌比赛激发青年学生的蓬勃朝气和昂扬斗志,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用最响亮的红歌为中国喝彩,增强学生的参与力与实践力,提升红色文化精髓的感知力。
(三)抢占阵地,注重创新
红歌创新、老歌新唱是现代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创新红歌,创作出更多能体现出新时代、新风貌、新元素的红歌,使红歌能够承上启下,成为每一代人的感情情结。在红歌传唱实践过程中注意演唱形式和表演形式和方式的创新和使用,积极发挥校合唱团、舞蹈团的阵地作用,高唱爱国主义歌曲,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艺术审美教育。我们要充分挖掘和总结红色文化中党和人民不断创新的历史经验,加强红色文化创新精神,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四)形成网络,确保宣传
要把红色经典文化传播纳入先进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局中,就要创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高职院校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广泛宣传,利用网络的迅捷、开放、互动等特点,把红色文化与网络传播有机结合起来,是加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同时,要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积极开展文学、艺术、影视创作活动和演出活动,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精神产品,在满足大学生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实现教育目标。
(五)重视教育,加强研发
(1)积极推进红色经典文化进校园。旨在将红色经典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达到艺术教育“润物无声、育人无形”的效果,引导大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艺术和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随着连续不断的“红色经典艺术进校园”活动,高校在校大学生有了一个更好地亲近艺术、聆听大师、提升艺术素养、感受红色经典艺术魅力的平台。
(2)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开发。红色文化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在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先烈之所以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地英勇奋斗,就在于他们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最为强烈的爱国精神。我们要充分加强红色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的典型人物教育大学生,使其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祖国深厚的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为祖国富强而奋斗。
(六)增强实践,服务社会
一、中国梦与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的意义
中国梦是自强梦、复兴梦,对凝聚人们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红色音乐文化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对凝聚人们力量,提高人们素质具有积极作用。新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改善,做好中国梦与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播工作具有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提高人们综合素质
红色音乐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历史文化底蕴,展现革命前辈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体现艰苦奋斗、勇于探索、不畏艰辛、追求理想的时代价值和追求。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传播工作,能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对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红色音乐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展现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例如,《我爱你,中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就是力量》体现的是集体主义精神,《不怕远征难》体现艰苦奋斗精神。这些红色音乐文化节奏明朗欢快,主题积极向上,能为人们日常生活注入生机与动力,具有教育指引作用,对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构建和谐社会,为日常生活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播能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南泥湾》《延安颂》等革命歌曲,不仅吸引游客,还带动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也具有积极作用。例如,江西电视台举办的“中国红歌会”,将红色音乐注入时尚元素,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也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注入生机与动力。
二、中国梦与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的对策
新形势下,中国梦与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相关资源开发不足,传播机制不健全,影响其作用的有效发挥。为转变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改进和完善对策。
(一)融入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课堂注入红色音乐,让广大师生感受红色音乐的魅力,并将其与现代流行音乐结合起来,有效的对红色音乐文化进行渗透,让广大师生感受红色音乐的魅力。重视多媒体技术教学,通过视频、图片、音频等展示红色音乐文化,给人们以更为直观的感受。在生动活泼的画面、激情燃烧的红色音乐文化当中,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感悟到红色音乐的魅力和特征。另外在教学中还要注重红色音乐的欣赏,例如,欣赏《东方红》《春天的故事》等作品,并评价其艺术价值,推动红色音乐文化的大众化发展,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内容。
(二)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提高红色音乐文化的影响力,最终要将其有效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使其成为大众化文化,有效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红色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增加红色音乐文化的科技含量,应用现代营销方式包装红色音乐文化,推动红色音乐文化品牌建设。并创新传播路线,例如采用“中国红歌会”等方式,增进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推动传播机制创新,促进红色音乐文化得到更为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三)进行地方音乐文化建设规划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当地政府应该做好规划工作,将红色音乐文化融入当地文化建设活动中,渗透到百姓日常生活中。树立当地文化品牌,拍摄红色电视剧和红等,扩大红色音乐文化的影响力。
(四)发挥网络的传播作用
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便捷和高效,更好进行红色文化宣传,对革命历史、英雄事迹、民族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等开展宣传,为中国梦建设,凝聚人们力量提供精神动力。
(五)注重红色音乐文化挖掘并加大资金投入
当地政府要挖掘红色音乐文化,加强科研工作,增加资金投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注重政策优惠,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步伐,重视红色音乐文化网站建设,培养专业性人才,让更多人们接受教育,受到感染和熏陶,促进人们综合素质提升。
三、结束语
关键词:平面广告;视觉符号;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276-01
全球化背景下的广告传播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广告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必然受到语言文字、、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差异的影响。理解文化差异以及习俗、符合当地的价值观、文化优势融合,最终实现本土化传播是全球化背景下广告跨文化传播的策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输出国的商品快速有效的进入目标市场,这是跨文化广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那么采取本土化策略就是必经之路。通过对大量案例研究分析发现:要成功实现平面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打破文化差异,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文化差异以及习俗
跨文化平面广告的本土化以中国为例,我们在很多跨文化广告中都发现广告公司将中国元素融合在广告中。对中国元素有这样一个定义: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国外一些产品的在输入中国的广告中就结合了中国元素达到最终的销售目的。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一个平面广告就运用了中国红、剪纸、鱼以及汉字这些符号,从心理上中国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这些都无不体现可口可乐从积极推广美国本土文化到融入地方文化的发展趋势。同样在另外一个可口可乐平面广告中运用了祥云、鸽子、马这些中国元素。春节期间,可口可乐推出了以中国喜庆的红色作为整个背景一个广告,广告词: 地球是圆的, 左右都是回家的方向,传递出中国人春节归心似箭的本土主题。在心理上使中国的消费者产生一种接近性和亲切感,从而减少了对国外商品的排斥心理。所以说对广告输入国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是广告信息的传播一个必要前提。
二、符合当地的价值观念
在跨文化广告中要迎合当地价值观念,才能使广告的商品被接受,广告才能打开产品市场以中西方为例,中国广告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基本遵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所形成的形态与规范,如倡导天人合一式的自然观,崇尚人际关系的群体取向,重视传统的回归等。而国外广告迎合西方主流人群的文化价值观,如推崇个人主义与差异,提倡个体间的竞争等,二者之间呈现的差异是明显的。这是广告主和广告公司为取悦其目标受众因地制宜作为其广告的结果。例如我国中老年服装的广告中更强调端庄稳重,西方则不像我国强调年龄资历,而是从心理上排斥稳重老成的观念,相反是以青春,活力愉快为崇尚。另外美国通用面粉公司为在日本推销配好的蛋糕粉料,在广告中宣传这样说道:做蛋糕就像做米饭一样容易。这个广告几乎没有起到效果,通过调查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广告中的这句话伤害了日本家庭主妇的感情,在日本妇女眼中,她们认为做米饭要有很高手艺才行,而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这就存在一个价值观差异的问题,如何很好的达到传播效果这一因素在广告中就非常重要。
三、文化优势融合原则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美国通俗文化风行世界,遍布全世界的快餐店麦当劳在做广告的时候不仅仅传播商品信息,还总是携带着美国文化。除此而外麦当劳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菜单,在法国配有香槟,在英国配有威士忌,在德国有啤酒,在中国则配有红茶。这种融合两种文化优势的原则在平面广告中同样很重要,一方面要有本民族文化特色才能吸引受众,另一方适应受众的文化才能被接受。可口可乐在中国春节期间平面广告中有中国龙,百事可乐则送出千千万万副春联:“百事可乐迎新春,七喜临门度佳节”,丰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广告语,就非常能体现文化优势融合这一原则。
四、启示与总结
跨文化传播一方面要尊重和接受广告输入国文化,另外一方面也需要传达输出国自己的特色文化。通过研究发现在平面广告中运用民族特色来宣扬产品,能形成独特的广告风格,这与世界化并不冲突。效果良好的广告达到目的的手段,一是干扰读者的注意力,使之看不到广告的预设,二是悄悄地与其他层次的经验融合在一起。在这一方面,广告需要突破层层障碍,其中对于不同民族、国度文化差异的障碍更需要在广告传播的过程中一一突破。同时还需要在认同文化输入的基础上传达输出国的文化,在消费者接受的基础上融合本民族的优势文化。
参考文献:
[1]雷桥.现代平面广告中的视觉形象传达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阳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广告传播[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1.
[3]唐红梅.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之我见[J].群文天地,2011.
[4]贺雪飞.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广告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08)23.
旅游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驾驭自然的一种生动反映,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已成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生活需要。人们希望通过旅游了解历史、宗教、文学、科技等知识。如果旅游没有文化,山再绿也会变得光秃,水再蓝也不会有一点波澜,没有了文化的山水,山只是山,水也只是水。所以,在旅游行业中,我们要积极发掘特色文化,为旅游注入发展的灵魂,有了文化,旅游才能拥有生命。那么怎样才能让旅游和文化都达到双赢?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化提升旅游的品味和档次;通过旅游扩大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这样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旅游和文化的共同发展。
一、文化是旅游的源泉
最开始的旅游仅限于山水之间,只要有山水的地方就能成为一处旅游胜地。但是,随着人们精神生活需求提高,旅游业也因为有了文化的加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旅游逐步演变为一种特殊的消费活动,人们在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之后,就会追求比物质更高一级的精神方面的享受,这种享受更多的表现出人的社会性。因此,旅游业的发展目标逐渐向文化靠拢,不断跟随历史资料挖掘文化底蕴,借此成为吸引游客眼球的关键。无论游客是否有文化、是否真的懂得文化的深远涵义,他们都希望通过具有文化的旅游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使自己在精神或审美上达到更高的层次。旅游满足于人们精神性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这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无法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也就不可能产生旅游活动。因此,旅游业的兴起离不开文化。
二、旅游业中的文化气韵
旅游者开始一段旅程,就意味着不断被外在资源所吸引。无论是真山真水,还是专门为旅游者开发的人工旅游资源,都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解读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旅游者的文化动机激发了旅游行为的产生,同时,旅游者的出行行为也刺激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产业天然地带有文化产业的气韵。很多旅游景区景点都是以文化为起点,比如革命纪念馆是红色教育基地;佛寺道观,可以传播佛教道教文化;博物馆、文化馆更是饱含了悠久的中华文明;曲阜因为是孔子故乡的缘故,成为一处旅游胜地。人们通过旅游参观,访寻先烈路迹,既锻炼了身体,获得了身心的愉悦;又增长了见闻、陶冶了情操。旅游参观活动让文化深入浅出、不再晦涩难懂,让文化广为流传,我想这也是孔夫子当年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讲学的原因之一。孔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诉世人,教育可以通过“游学”方式进行。因此,现在的旅游业中已经完全覆盖了文化的气息,以独特的发现视角,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同时也得到了自身的发展。
三、旅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在文化演进的漫长过程中,旅游一直作为一种活动起着潜在、细致而微妙的作用。自从旅游业与文化有机结合之后,旅游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文化的传播载体,文化通过旅游的演绎与宣传,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与理解。例如闻名古今的中国教育学家孔子,曾带领门徒们一起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君王,传播着仁爱思想,同时又从亲身经历中丰富和发展儒家学说的内涵。同时,历史的发展也促成了唐代玄奘印度取经的传奇故事,他为中国带回了大量的经书,在游行中把大唐的文化与文明传播到各个国家。甚至还有外国的马可・波罗远游到中国的经历,他不仅开阔了西方人的新的视野,而且把西方文明的魅力深入到中国人心中。事实说明文化只有在不断的游历,不断的行走中才能得以传播、得以发展。
旅游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它是对不同思想、情感、心理、宗教、艺术、经济、政治、礼俗等文化方面的储存、传播和反馈吸收,不是以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而是以一种巧妙的传播手段把文化像纷飞的蒲公英种子一样飘散到世界各个角落,其实旅行本身就蕴涵着相应的文化特征。
四、旅游活动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这种趋势中,旅游活动对文化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旅游活动中包含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民间建筑等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通过旅游传播到人群中。人们又通过旅游活动把自己学到的文化传播到其他人,并同时接受来自他人的文化信息。这种互为异质的文化交流形成的文明程度的反差,自会启发人们去比较和鉴别异己文化的优劣,不断引导人们从低文明走向高文明。显然,旅游活动在文化传播中起着调和的作用。
其次,风俗礼仪的中西交融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中国人越来越多地重视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同时中国的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也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尊崇。此现象说明旅游对文化的调和是自然缓慢的,多种文化的交融。
五、文化旅游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新农村;科学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改革的系统工程。各地区农村科学文化发展水平显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但是,对科学文化进步的追求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共同目标。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农村科学文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建设丰富而健全的新农村科学文化体系,从而为农村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更好地造福于广大农民。
1 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现状
党的十以来,农村科学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我国城乡科学文化水平差异巨大,直接影响到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步伐。其原因可以归结以下几方面:
首先,地方政府对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农村的科学文化建设过程中,“重经济、轻文化”现象普遍存在。
其次,农村的科学文化体制不健全,成了农村发展的“弱点”。加强新农村建设的体制转型,已是当前农村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正因为转换时期的科学文化体制出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的僵化等问题,科学文化管理上的越位,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最后,农村科普教育地位长期弱势,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当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的上升期,农村教育科学文化的建设处于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虽然国家逐年增加这方面的投入,但是农村教育科学文化薄弱的现状还是未得到根本上的改善。
2 推M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路径
2.1 更新思想观念,准确把握农村科学文化发展规律
当前的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科学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做好农村科学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大力营造倡导科学文化的氛围。二是要强化农民主体意识,激发农民参与热情。政府宣传力度不足,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环境闭塞落后,是农民主体意识比较薄弱的主要原因,所以,农民的主体意识有待增强。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电视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农民了解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意义,知道自己在农村科学文化建设中的权利和责任,明白这是农民"自己的事",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
其次,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通过科普、科技传播、职业教育、在职培训等非正式科学教育手段,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最后,及时总结本地的成功经验,通过成果展示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和其他先进地区的交流,开展工作交流和区域文化联动,不断提升我市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总之,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要充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才是真正准确把握了“以人为本”的农村科学文化发展规律。地方政府转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政绩观迫在眉睫,应肩负引导和培育作用,不仅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资金到位,还要落实监督问责制,实现科学文化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保证农村科学文化建设健康进行。
2.2 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振兴农业必须要依靠科学,而科学进步又必须依仗科学人才,人才建设必须依托教育。要创新载体,大力普及科学。在农民科学文化建设工作中,要充分运用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函大等平台,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科普示范基地承载着农村科普的物质形态和以农民为主体的科技普及工作,基地的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本身就是一种有形而直观的面向农民的科普平台,已成为面向农民普及科技的场所,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工作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应该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和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聘请一些热心的退休干部、教师等担任科普宣传员,义务宣传科普知识,促进农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
2.3 拓宽投入渠道,加强农村科学人才的培养
针对农村科学文化建设资金短缺的现象,许多农民认为政府要加大投入。但是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财政压力大,而且渠道单一,难以满足现实的巨大需求。应该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商业资本进入农村文化事业领域,建立多元化资金流入渠道,积极承办与我市产业发展相关的国家级和省级学术交流活动,举办科学沙龙、学术讲座,资助开展小型化、专业化、高层次学术交流和决策咨询。
2.4 注重发掘地方特色文化,将科学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科学文化建设事业,要促使科学文化的普遍价值与民族文化的特殊价值达到有机统一。加强农村科学文化建设一定要注重地方特色,要立足本地文化底蕴、传统文化资源的实际,探索、开展创建“特色文化镇村”活动,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增强农民的自豪感,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文化活动。历史悠久的盐城市,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名人荟萃,卖饭曹文化村、华中局旧址、停翅港等闻名遐迩,近年来立足自身实际,深入挖掘、保护、开发红色遗存,让红色文化基因根植于盐城的每一块土地。一是深度挖掘红色资源;二是全力保护革命遗存;三是积极开发红色文化。要按照唯一、专业、独特、互动、艺术的总要求,把文化村建成遍地有景、处处有情的革命文化村落,使盐城广大农村居民时刻感受到红色革命精神,把红色文化融入到科学文化建设体系当中,让红色文化世代相传。
2.5 完善农村科学文化事业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科学文化事业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开展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绩效监督,构建制度化考核机制。采取政府组织、专家参与、群众反馈的考评方式,做好农村科学文化事业建设考评工作。每个季度开展对农村科学文化建设体系建设的考核评价,并将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建立健全对科学文化建设体系建设的考核、激励、问责和监督机制。建议在年底综合绩效考核中,加大对农村科学文化建设体系建设的考核权重。
2.6 创新农村科学文化服务机制
当前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对科学文化有了新需求。但是在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受到现有旧体制的影响,旧有的服务机制存在着体系欠缺、功能单一、手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使农村的科学文化进步步履维艰。因此,寻求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模式,创新发展之路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一是创新服务方式。针对农民对科学技术实效性与综合性的新要求,在服务载体上进行创新,以互联网为纽带,以示范基地为支撑,以经常性培训的模式走出新路子;二是要不断拓展服务新领域,建立信息高速通道,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拓展信息网络覆盖面积,搭建信息共享的新型网络服务平台。同时,要通过科学文化体制的改革,消除当前制约农村科学文化发展的各种阻碍,加快建设农村科学文化体系市场化为主、政府政策指导为辅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越骂越红是当下社会出现的一种文化乱象,其产生有一定社会及其大众心理因素,但更多是人为因素。这种文化乱象有一个制作流程:商业因素发酵新媒体造势传统媒体跟进炒作被骂者名利双收受众懵懂窥视。商家与被骂者最得益,广大受众却是受害者,受众一次次被作为热闹场面的道具却浑然不知……一些人本默默无闻,一经被骂就出名,接着变红,跟着发财。于是乎越骂越红成了获取名利的捷径,且越来越多人效仿。
渠道:传统媒体借力新媒体,使得“骂文化”由街头吆喝转战于互联网,又从线上走到线下
“骂文化”的雏形是吆喝文化,其目的是赚取围观,推销商品。这种吆喝文化自古有之,闹市区最常见,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推销商大声吆喝,把自己的商品吹得天花乱坠。街头表演也是一道风景,为了吸引人们注意,表演者信誓旦旦,捶胸顿足。越吆喝,围观者越众,商品就推销得越多。这种商业推销,后人称之为“注意力经济”。
现代社会,这种注意力经济从街头转战于互联网。网络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博客、微博、BBS、留言板、聊天室等多种形式,发表意见抑或发泄情感。与此同时,网络的低门槛和低成本,使得商业炒作有机可乘。商业推手通过策划,利用论坛、微博等发帖,就能渐渐形成话题、提高关注度。并且,新媒体以其特有的即时交互性、多媒体、及时便捷等优势,突破了以往传统媒体线性传播的不足,为信息的迅速传播、聚合和裂变带来了可能。新媒体时代,不仅为大众网民提供了个性自由展现的平台,也为负面话题和人物的出现提供了机遇。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和广度甚是了得,一骂天下知。发展到现在,其背后不只是媒体记者,而是“网络水军”。骂人的方式有两种:自骂与他骂。自骂者,晒自己的隐私。他骂者,“网络水军”策划,制造一个个刺激性的故事。
传统媒体亢奋,为网络水军推波助澜。报道热点事件本是媒体的基本职责,但因为经济利益驱使,传统媒体对网络疯狂追捧的热点积极跟风,其再一次的传播使得一些“负面话题”的热度和广度迅速拓宽、加强,影响力从网上扩大到网下。如2010年,原在网络受到关注的“凤姐”,由于江苏卫视《人间》、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访谈类节目《零度访问》、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等的加入,随后是越来越红。再如众多传统媒体对“凤姐”、“小月月”等不止一次报道。还有许多报纸和电视开辟“网上趣事”等类似栏目或节目,专门猎取和报道网上的无厘头之事,形成了“网上一点事,传统媒体大热议”的现象。炒红的故事,无形中成为了水军和推手的“潜在”工具,加大了一些话题舆论场的影响力。
学者批判精神缺失也是骂文化得以蔓延的一个因素。面对网络水军制造的热闹,一些文化学者置若罔闻,没有直接站出来给予批评和引导。另一些学者“认认真真”地写评论,但不辨真假,不分是非,自觉不自觉地做了吹鼓手,与普通受害者一样,稀里糊涂中做了陪嫁品。有学者认为这些不过是“草根文化”或“大众文化”而已,娱乐一下未尝不可。还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非精英主义的胜利”,混淆了通俗与低俗、恶俗的界限,忘却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公共责任。
大众心理:从“围观看客”到“审丑疲劳”、“调侃愉悦”,为“红人”获得人气提供了有利土壤
既然骂人文化骂富了商家,骂火了名人,普罗大众为何那么痴情地去倾听?又那么痴迷地去跟帖?这就是网络水军抓住了人们的心理。
现代社会,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娱乐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一些负面角色以其新奇和另类的表现,正契合了市场化过程中大众的这种娱乐心理需求,从而吸引了众多网友的“欣赏”和“围观”。在这里,很多网友其实并不真正地“以丑为丑”,而仅仅是对某一事件进行围观,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种娱乐消费。而在现代社会,网民能够通过博客、微博、BBS、留言板、聊天室等多种形式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日益发达的媒体渠道无疑给人们提供了得以“围观”的条件。
而随着传统媒体的介入和“审丑”之风的愈演愈烈,大量的丑恶、低俗现象频繁地刺激受众的感官神经,人们慢慢疲劳甚至麻木。发展到现在,对于新起的“负面话题”或“负面人物”,人们虽然仍有围观和反应,“骂人”抑或“被骂”会有不少的人气。但是,笔者也注意到,一些“红人”正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日常调侃的话题,在现代社会的重压下,人们正越来越多地通过娱乐性的“审丑”排解压力获得愉悦。
从刚开始的网络条件下的“看客”心理到“审丑疲劳”,再发展到现在的“调侃愉悦”,网络水军迎合了大众的心理。有需求就有市场,所谓的“网络红人们”才有了欣赏他们的观众,获得了滋养成长的土壤,得以“越来越红”。
网络水军操控:骂人者与被骂者合谋
千万别把骂人者当成疯子,“骂”是为了帮忙。也别以为被骂者是傻子,被骂者名利双收。车模“兽兽”,被骂之后,身价猛涨,商家与其的合作有增无减;新《红楼梦》,网络恶骂如潮,收视率却稳居前列;最典型的当属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在骂声中稳坐娱乐节目收视冠军宝座。现实中的人们颇为忌惮骂声,但在娱乐圈里,“骂”已成为“成名赢利”的特殊手段,以至于“策划骂”也成为一种流行。
由于骂与被骂有如此大的市场,加之网络的开放、便捷和匿名性,“策划骂”更成为可能。“凤姐”、“小月月”等,在她们因骂而红的背后都有一个幕后策划团队,称之为网络推手和网络水军,所谓网络推手就是通过一些手段推广,让你出名。网络水军则是帮你把你发的帖子顶上去,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你。这种“骂文化”制作团队在多次“历练”中,对“骂”的操作和掌控越来越娴熟,也逐步走向专业化。
“骂文化”制作流程不外乎五步曲:网络发帖――引发争议――灌水再热议――传统媒体跟进报道――当事人或商家出场,其中“灌水再热议”和“传统媒体跟进报道”是最关键的两步,经过这两步,引发了足够的“注意力”。“骂文化”活动区域集中在论坛、博客、门户网站和QQ群等,最近兴起的微博、社交网等都是网络推手和网络水军青睐的活动场所。发帖内容常常是挑战传统道德底线或无厘头之事,使用词汇往往是最美、最牛、惊爆、惊艳等。据统计,中国的网络推手和网络水军组织已有上千家。诸如“××网络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其实都是网络水军团。网络推手和网络水军是“骂文化”制作专业化的标志。
新媒体时代,好看的东西实在太多,媒体与商家都想快速出名,于是乎,骂与被骂者在共同争夺无知者们的眼睛。随着电脑和通信成本的下降,入门槛也不断降低。这类网络推手和网络水军组织也许会不断增多。
越骂越红的“示范和辐射效应”
一骂便红,越骂越红,骂便成了获取名利的捷径。这种骂与被骂的游戏攀比,反映了文化的焦虑症。一些人不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取名利,而是靠剑走偏锋或歪门邪道的怪诞游戏。商业文化已经完全渗透到精神文化的骨髓。如果形成一种气侯,文化传播将失衡,主流价值观也将被漠视甚至吞噬。
传统文化传播并没有找到表达的突破口。红色文化如何衔接当今的新型多元文化,更容易让社会尤其年轻人接受,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主流文化是否就是红色文化?当前我们仍处在红(高雅)、黑(低俗)两种文化阶段。红与黑之间仍有一种或几种健康文化,也可称之为绿色文化,或娱乐文化,也许更恰当。
总之,当下“审丑文化”和“越骂越红”有其流行的时代背景及大众心理因素,日益丰富的传播渠道和新媒体的信息传递优势无疑加重这种现象的发展。然而,一味地审丑,不利于我们社会内在价值的维护,对我们塑造主流社会价值观亦危害极大。这要求我们每一位公众面对各种参差不齐、良莠俱下的信息能够有一种鉴别真伪的能力,而同时主流媒体应建立一种理性和责任,具有应有的反炒作能力。
一
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关键要以新的模式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转变,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近年来,陕西进行创新探索,形成了几种较为成功的文化资源转化模式。一是“文化旅游”模式。围绕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圣地延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秦岭山水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文化,大雁塔、楼观台和法门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关中民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等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景点旅游,红色旅游、民俗体验游、山水观光游,旅游文化产业、大型实景演出和大型地方特色演艺,促进文化旅游业飞速发展,成为彰显陕西形象的名片。二是“文化园区”模式。充分运用各种资本和市场机制,建设文化园区,成功地开发了全国有名的西安曲江等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有效载体。三是“深度开发”模式。深度挖掘中华文化底蕴、内涵、价值,带动影视、出版、演艺、休闲、娱乐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了品牌,避免了文化资源开发不够和简单利用、产业简单叠加、文化衍生品少、产业链短、产业规模小、文化价值不能充分挖掘等问题,实现文化资源多次开发、多重产品、多种收益,推动陕西文化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在新的发展模式推动下,陕西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科学保护、合理开发、深入挖掘,赋予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成为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新途径。近年来,重点建设了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的特色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成为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新载体,建设了一批具有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成为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新抓手。2012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00.4亿元,增长31.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
二
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必须在培育文化骨干企业上下功夫,积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企业是形成支柱性产业的骨干和创新主体,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大力发展文化骨干企业,充分发挥这些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发展各具优势、相互补充、分工协作的各类文化企业。首先要扶持国有骨干文化企业。深化国有文化单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资本金注入、股权投资、融资担保、减轻包袱、税费优惠等方式,扶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在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和繁荣市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其次,要培育壮大非公文化骨干企业。支持各类企业和自然人创办文化企业或从事文化经营活动,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创新型非公文化骨干企业。再其次,还需要抓大不放小,积极发展中小文化企业,以“专、精、特、新”为目标,加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积极推进中小文化企业加快发展,并以其机制灵活、市场反应敏捷、适应力强的优势,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在高速发展中迅速成为骨干企业。
三
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重点要在精品、科技、资本、改革、人才等方面进行创新。
精品创作是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生命。市场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平台,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越来越凸显。文化产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把握市场规律,勇于创新精品生产。近年来,陕西文化企业创新《长恨歌》、《仿唐乐舞》等经典剧目的演出模式,把真山真水纳入舞台,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形成了新的市场营销模式。加强文化精品市场化运作,必须突出市场需求,准确定位、创新主题、更新方式,加快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建立健全文化资产评估体系和文化产权交易体系,发展以版权交易为核心的各类文化资产交易市场,探索引导市场主体开展多种业态和形式的市场交易和服务。同时,文化精品也需营销,需要加快建设现代文化商品零售终端市场网络,完善采购、配送、流通等服务功能,积极引入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创新市场交易模式。另外,还要加强与全国“文化企业30强”的合作,依托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基地,形成“产业军团、集群出击”的强劲态势,积极打造国际化文化品牌,把陕西建成全国文化精品生产经营基地和文化产业的要素聚集地。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是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以数字技术、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三网融合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越来越成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只有推动信息化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才能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陕西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很多信息通信原创技术起源于陕西,西安市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有着较好的信息产业基础。随着三星电子等企业落户西安,将带动信息产业进一步提升。当前,陕西正在进行“数字陕西·智慧城市”建设,在全省城乡范围内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便捷获取,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为创新文化传播手段搭建起良好的信息基础平台。因此,必须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切实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快科技成果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改造文化生产、传播环节,带动文化产业表现形式的创新;发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等重点项目带动作用,有效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改进文化馆、博物馆、展览馆等传统展示传播手段,推动数字展示、互动展示、网络展示;促进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业态的形成与发展;着力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广播电视,积极发展多介质出版业态和新兴出版发行业态,占领新兴媒体阵地和数字时代文化消费市场,实现传统文化产业与新兴文化业态双轮驱动。
资本是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瓶颈。陕西近年来各方面工作处在上升期,但由于历史欠账大,文化产业欠发达,破解资金短缺必须以新的模式进行探索。为此,必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借助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平台,以项目建设为动力,通过参股控股,吸引大量的优秀企业,构建集多种产业门类为一体的文化企业发展平台;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申请上市或借“壳”上市;建立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联贷联保、第三方担保等工作机制,鼓励外资、社会资金在国家允许的领域,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加快形成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资新机制。
改革是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动力。经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产业航母,陕西省已经组建了陕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陕西广电网络产业集团、陕西出版集团、西部电影集团、陕西演艺集团、陕西新华发行集团、陕西旅游集团、陕西体育集团、华商传媒集团、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等,构建了以出版、影视、会展、旅游、演艺等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目前,推进文化生产格局转变,就是加快文化生产由封闭式、“小而全”的生产格局向开放式、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的社会化大生产转变,促进文化企业走出内部小循环,融入市场外部大循环,实现文化生产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使分工协作体系更加完备,产业链得到延长,步入文化产品“一次开发、多次利用、多家受惠”的良性发展。根据文化载体的多元化、多样性,把多业态的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旅游业、体育业、建筑装饰业、信息业、包装业等相关产业紧紧联结起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各产业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人才是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第一要素。新形势下壮大骨干文化企业,加强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必须创新完善文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制定引进高端文化创意、电脑制作、经营管理人才的政策,打造人才“特区”,在资金、住房、职称、薪酬、户籍、家属随迁、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倾斜,完善培养、流动、任用、激励等机制,深化职称评审改革,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创造有利制度环境。另外,还要重视发现和培养社会文化人才,把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和新经济组织中的文化人才纳入培养规划,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等与国有文化单位同等对待。
【关键词】校园文化;多彩贵州;融入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5-0032-02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校园与多彩贵州文化的融合将从文化传统、社会心理、行为方式、道德状况、思维方式等方面对高校产生影响。多彩贵州文化蕴含着贵州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和贵州地域独有的特征。本文将试做探析如何使多彩贵州文化的理念、精神与智慧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润泽当代的青年学子。
一、多彩贵州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多彩贵州”是贵州高原上所持有的一种地域文化,其独特之处表现为有宜人的气候、优美的山水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贵州的文化多彩可以用四个色系来概述,即:古色、原色、绿色和红色。“古色”代表贵州的悠久历史文化、“原色”代表贵州各民族文化、“绿色”代表贵州独有的山地生态文化、“红色”代表革命文化,这些文化共同构成了“多彩贵州”的有机部件。“多彩贵州”的根必然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这样的民族文化是高原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绵延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多彩贵州”之魂承载着我党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历史;绿色文化是“多彩贵州’之灵,它基于人与自然万物同根同源的诗意柄居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和生态伦理。[1]多彩贵州精神的实质即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和“开放创新、团结奋进”。这些精神对于提升大学生自觉的思想觉悟、激发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奋发图强的斗志具有积极的价值。
二、多彩贵州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契机与资源优势
(一) 时代契机
多彩贵州文化可概括为多元―体四个字。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贵州的民族特点、地方特色和喀斯特地理环境决定了贵州文化是多元文化。在共同开发贵州的历史长河中,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碰撞、渗透,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目前,旅游、媒体文化宣传等方式是在校大学生获得对多彩贵州的感性认知的主要方式。可以而知这种方式的认知,对多彩贵州文化的认知无疑是不全面和表象的。在许多人眼中,除了黄果树瀑布的旖旎风光、类型多样的喀斯特地貌,多彩贵州文化就是尘封在历史中的浩瀚文书。通过走马观花的旅游是没法全面了解多彩贵州文化的全貌,更难以领会贵州多彩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要求我们立足于自己的优秀文化,承前启后、开拓创新。贵州省“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掘和利用民族文化、山地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打造更多文化精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于是,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为多彩贵州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条件和契机。
(二) 地域资源优势
多彩贵州文化是地域文化,贵州高原文化资源禀赋丰厚独特,明朝刘伯温有一首诗:“江南千重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多彩贵州文化的集中使得贵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谓“得心应手”,2009年开始打造的“绿荫环溪・书香溢园”大学城将贵州的高校进行集群,这种集约式发展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平台。为多彩贵州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节约了成本。大学城独有的资源集群优势可以使部分积累了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经验的高校进行校际合作交流,联手共建,通过大学城辐射到周边高校,使贵州高校都能够凝聚起浓厚的多彩文化氛围,共同推进多彩贵州文化的弘扬与普及。
三、多彩贵州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一)组建学生社团
在大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可交流探讨、实践性较强的群体,这些群体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一些活动,将有助于推动全面素质教育的开展实施。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质。高校的学生社团组织局域种类多、跨学科的特点,给高校的校园生活带来了新的气象和活力。[3]多彩贵州文化广博丰厚,积淀深、品味高。贵州多彩文化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和生态伦理;崇礼仪、明人伦、务简朴的道德追求;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兼具人生导向和道德感化功能。这些精神的遗产应融入校园社团文化建设之中。在社团活动中融入凸显文人风骨与自然之美的民族歌曲、舞乐文化。通过学生组建的社团宣传多彩贵州韵悠长的地方特色浓厚的少数民族戏剧、诗词人在贵州著的诗词歌赋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艺术鉴赏力。通过引导学生组建研究贵州文化的学术类、兴趣爱好类、实践类等多种类型的多彩贵州文化社团。让青年学子在这些立体、多彩的形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多彩贵州文化的浸润,并逐渐形成文化自觉,承担起文化创新的责任。
(二)发挥大数据网络平台
目前我们正处于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日益加剧,校园文化建设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中信息传播、更新的速度加快,互动性更强,贵州是我国第一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趁此优势,多彩贵州校园文化的融入就应顺时应变,立足于大数据媒体强大的服务功能,搭建多维网络平台,充分丰富多彩贵州文化传播的载体。首先,学校可以依托校团委、学生会等组建大学生新媒体运营中心,由专门的学校媒体中心来编辑、推送图文并茂,兼顾学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多彩贵州文化信息发送到同学的手机,以此来传播多彩文化的知识与精神。其次,学校的校园网是学校信息的主渠道,学生点击率也比较高。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设多彩贵州文化专栏窗口,在网站上播放贵州文化的宣传片、纪录片,全面展示贵州文化的丰富内涵。在网页上开辟专门的论坛,让学生抒发感受,让老师们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实现网上网下互动、联动更好的实现将贵州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第三,多彩贵州文化保护基地、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门图书馆、博物馆是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学校的相关专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这一资源系统地了解与学习,开拓学术视野,培养学术研究的能力。
(三)校园景观建设
校园景观建设即校园的物质文化的一部分,校园物质文化提供了师生员工发展的可能性,但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有利于学校教育功能达成的现实,则需要师生的实践。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显性的校园文化。学校在设计的时候都会为校园文化预留出运转的空间、环境,在校园文化中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滋养其人格和力量。贵州艺术千峰竞秀,贵州有以山寨、鼓楼、栈桥为代表的系列建筑文化、历史文化,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岩画、夜郎文化、遵义文化。工艺美术文化包括玉屏箫笛、大方漆器、平塘陶器等。这些文化包含民族风情、风俗、时尚为一体。在景观设计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性学习和专业应用的机会与条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规划设计。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可以直接引入经典元素并加以融合与创新,将贵州优秀的历史、文化现象,优良的文化传统注入在校园景观中以深厚的文化积淀烘托文化气息。充分挖掘贵州文化中少数民族雕刻、绘画的精神内蕴再将之与现代创意对接、交融,创新出既有民族审美特征又有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景观。
(四)开展社会实践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依托,以社会为舞台。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并使大学生从中受教育、得锻炼、长才干。高校学生的暑假和寒假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社会实践,因此在假期由专门的指导老师以多彩贵州文化为主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由大学生以讲堂的形式开展活动,让高校学生在事前先主动学习贵州文化进而宣扬贵州文化,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这一方式让他们全面了解贵州文化的个性与特色,深刻理解其中所标识的民族精神。组织学生走访贵州黔东南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水秀山灵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摩崖石刻、近现代和其他文化遗产。欣赏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旋律”的侗族大歌。组织文化之旅,走进贵州,探究精致的苗家土建筑、古雅的楹联中所蕴含的读书、修身之道。学生在暑期田野调查实`中,收集、记录、整理古老的乡土资料、民间传说,亲身感受多彩贵州的人文氛围,让贵州民族文化在本土中得以永续传承和发扬光大。在高校组建特色团队,重点团队,跨学科团队,围绕贵州文化研究做好选题策划,师生共同参与互动、提炼总结,使这一方式成为学习、研究贵州文化的有效途径,使贵州本地文化的研究蔚然成风。构建丰富活泼的校园文化生态,让多彩贵州文化的价值浸润、投射在校园的各个层面,渗透在学生的观念、态度和情感中,让贵州的青年学子成为学术理想与家国情怀兼具、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年轻一代。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新华网,2616-12-09.
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提升到新高度
:在我们的采访中,有外地游客这么评价:“黔南一线的旅游是我跑遍全国,见过的最原生态也是最具文化底蕴的。”
向红琼:是的,黔南风光秀美,山水奇特,民族文化沉淀深厚,是自然山水、民族风情、地质奇观结合最完美的地方。有首诗是这么说的,“闯进黔南的神山圣水/一方茫茫古夜郎的圣地/奇幻的世界无尽的风情/绝世的喀斯特风光/山、水、林、洞、湖、瀑/浓郁的民族风情/布依、苗、水、瑶/远古的民间风俗/婚、丧、嫁、娶、节/神山的经幡/洞葬的古风/古老东方的茶艺演技/神秘的平塘“”/的革命老区/都将让你在这片原始、古朴、神秘的世界中寻找到你人生中最富刺激的难忘之旅。”
:如果游客询问“黔南有哪些地方值得一游” ,你会怎么介绍?
向红琼:那就太多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走进黔南,就仿佛步入了一个神秘而又多彩的国度。在民族风情游上,布依族风情的典型性、苗族风情的多样性、水族风情的唯一性、瑶族风情的神秘性、毛南族风情的特殊性等成了世界各国民族专家的探源首选地,水族的水书、马尾绣、端节和贵定苗族的古龙鼓舞长衫龙等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自然风光游上,我们共拥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景区、公园25个,风景名胜资源面积占全州国土面积的6.3%。我们有世界同一纬度保存得最完美的“绿宝石”——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人间瑶池大小七孔,惊险刺激的水春河漂流,神奇万千的平塘掌布“救星石”,古朴神奇的都匀斗篷山、瓮安朱家山、三都尧人山,龙里大草原、动物王国猴子沟,大贵州滩世界最密集的溶洞群等。红色文化游有党的“一大”代表邓恩铭故居,黎明关古战场,上承“黎平会议”下启“”的“猴场会议”遗址,“强渡乌江”战斗遗址,红七军会师板寨旧址,贵州唯一的抗战纪念地独山深河桥抗战文化园等;乡村田园游则有贵定音寨的“金海雪山”,福泉的江边寨,都匀的榔木寨、坡脚寨,独山的奎文阁,三都的水各、荔波的瑶山、平塘的卡蒲毛南族等。在我们的少数民族乡镇里,乡乡有亮点、寨寨有风情。
:如何看待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文化兴旅?
向红琼:我们认为,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平台,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没有活力。黔南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程度的唯一性和独特性,做好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对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壮大旅游产业等意义重大。我们只有着力将民族文化挖掘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到一个更新的高度,才能推动黔南成为旅游大州、文化强州,才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真正成为黔南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和富民产业。
:在发展旅游业中要用好文化这张牌。
向红琼:我们不断加大对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整合开发的力度,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大民族文化的发掘力度,促进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坚持景点特色化、景区精品化、景点景区集群化,以文化为灵魂、以设施为基础,以交通为连线,通盘规划开发,建设“交通便捷、设施共享、功能有别、特色各异、景区相连、产品互补、收入共盈”的旅游景区群、旅游产业带,为旅游产业升级奠定基础,推进旅游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根据州内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打造不同的特色。如黔南的中心城市——都匀,突出的重点是山水桥城和“中国十大名茶之乡”的茶文化;成功申遗的荔波突出的重点是山、水、林、洞、瀑的喀斯特原始森林生态文化,名人文化(中国一大代表邓恩铭),布依、苗、水、瑶的婚、丧、嫁、娶、节的民族文化特色,让游客在荔波领略绝世的喀斯特山水风光,瞻仰中国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居,体验布依、苗、水、瑶等浓郁的民族风情。及瑶族的图腾柱的“图腾文化”和自今还留存下来的“悬棺洞葬”古风习俗;作为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的三都重点突出水族文化特色;有着“大西南之门”之称的独山县突出的重点是抗战文化、泡菜文化与花灯彩调文化等。
我们还以“地球绿宝石、风情黔南州”为主题,突出“生态观光”和“民族风情”这两大旅游品牌,不断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此外,结合黔南的民风民俗创办各种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节日,把这些节日交给乡镇、交给村组去办,真正做到“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让旅客一到黔南来就有过节的感觉,不断提高黔南旅游的吸引力。
打造国内外知名原生态
民族文化旅游景区
:国发2号文件提出把黔南作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进行打造,这对于黔南发展是绝好的契机。
向红琼:这为黔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我们将进一步在旅游开发中充分挖掘贵州“原生态、多元、和谐”的民族文化内涵,做大做强特色文化品牌,实施精品旅游战略,形成一批民族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和大型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建设一批民族文化旅游特色乡镇村寨等。真正将黔南建设成集观光、休闲、度假、会议、娱乐、科考等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著名的地质奇观旅游和特色民族风情的旅游目的地,建设成为和谐、文明的旅游大州、旅游强州,把旅游业培育成黔南州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实现我州的旅游定位主题形象:“地球绿宝石、风情黔南州”、“生态之州、幸福黔南”。
:要实现国发2号文件、以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将黔南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景区,使旅游业成为黔南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突破口主要有哪些?
向红琼:一是全力抓好黔南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完善连接重点旅游景区的交通网络,构建便捷舒适的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加快推进重点景区的电力、通讯、能源、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促进景区改造升级,争取用1-2年的时间把荔波樟江、平塘掌布景区打造、申报为5A级景区。加大星级酒店引进建设的力度,加快推进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特色旅游商品街区和美食街(城)建设,把都匀打造成为贵州南部的游客集散中心。坚定不移的提升旅游发展的实力,大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努力营造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
二是以贵州省建设“100个旅游景区”为平台,进一步加大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融合,加大重大旅游项目的招商工作,在旅游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全力促进黔南旅游产业品质的全面提升。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大、品味高的重点旅游项目,挖掘开发打造一批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旅游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项目,从而增强黔南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重庆卫视 广播电视体制 公共电视频道
2011年3月1日起,重庆卫视全面改版,宣布停播所有商业广告,增加新闻节目、公益广告和公益宣传片,致力打造全国第一家公益电视频道。此举一出,争议无数,褒贬不一。有评论者对重庆卫视此次“大反叛”的改革尝试表示认同,认为其勇气可嘉。同时,也有观点认为重庆卫视改版红色频道乃哗众取宠之举,零广告加上几个红色为噱头的自办栏目,离传统意义上的公益频道还有较大的差距。
重庆卫视如此大动干戈,费心改版,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当下中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弊病在作祟。本文试从中国现行的广播电视体制入手,对重庆卫视打造第一家公益电视频道相关问题作出分析。
一、重庆卫视改版背后的体制改革
据重庆广电集团负责人介绍说,“重庆卫视此次改版以建设‘主流媒体、公益频道’为目标,着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力打造自办精品文化栏目,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公益电视服务和良好的收视体验。”从表面上看,这只是重庆卫视在市场竞争中对自己“怀旧的革命体裁”市场定位的一种策略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接受采访时表示,重庆卫视改版红色频道其出发点不是以扩大市场份额为诉求,而是以降低成本为主要出发点。重庆卫视改版是基于近年来重庆“唱读讲传”红色宣传氛围的一种延续,其目的是为了吸引怀旧一族,留住收视份额。
而如果我们要深究其原因,我国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频道改版的背后是广播电视体制的悄然变化起着推动作用。重庆卫视致力打造全国第一家公益电视频道改版实属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只有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主流文化、高雅文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媒体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文化传承、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
目前的广播电视体制让媒体在管理上受限于上级行政机关,在运作上却要遵循市场规律,靠广告收入来维持机构的正常运营。很难想象媒体在这样的双重限制下如何发挥文化传承、舆论引导的作用。重庆卫视正是看到了这样的现状,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零广告”的举措让频道不再受限于提供资金赞助的广告商,重庆卫视开始从从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的同类电视媒体中脱离出来。
综上所述,重庆卫视改版只是广大观众关注的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才是当下中国电视界和电视观众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中国现行的广播电视体制模式的弊病
“广播电视体制是按照一定的社会原则而设立的由广播电视所有权、经营权以及管理权等方面所构成的规范体系。”①目前的广播电视体制虽然是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之后的创新,依然存在诸多弊病。
“新闻事业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运作上以‘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的模式进行之后,引发媒体经济的起飞,然而‘事业性质’规定了广电媒介浓厚的政治宣传与公益色彩,而‘企业运作’又必然带上鲜明的资本寻利倾向,‘宣传’、‘事业’与‘企业’各自责、权、利之间的深刻冲突永远是难以调和的悖论。”②这种亦事亦企的双重身份不得到根本的解决,广播电视媒体将继续面临职能和角色上的含糊不清,这必然给中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带来重重阻碍。
三、公共广播电视出现的必要性
“媒介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份,媒介与社会福利是紧密联系的,媒介能够也应该扮演着一个积极的角色。公共体制的核心理念,正是在于实践一种民主、多元的传播价值观,倡导在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保持文化多样性做更多努力。”③重庆卫视改版,开创公益电视台之先河。下文将从媒介的功能、信息的属性、国家形象塑造三个方面对公共广播电视出现的必要性作出分析。
1、从大众媒介的功能上看,大众媒介本应该具有监测环境、协调和管理、教育、娱乐四大功能
而现阶段的媒体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唯收视率”、“唯商业利益”是从,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导致商业广告泛滥,而且也导致各电视节目堕入故事化、娱乐化、低俗化。电视应担负相应的社会责任,做好社会舆论引导工作。
2、从信息的属性上来看,信息属于文化范畴,一经传播便具有了共享性,属于社会公共产品,是由政府向广大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
文化传播具有非商业性,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媒介应该担负起传播信息的责任。如果这些信息通过受到广告商牵制和影响的商业电视台传播出去,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全面”。而只有公共广播电视的存在,才能确保信息传播的客观真实。
3、从国家对外宣传、塑造国家形象考虑,也需要建立公共广播电视频道
由于我国广播电视起步较晚,在媒体发展和媒体公信力塑造上较西方媒体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媒体在国际上影响力不够,当下国内的媒体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也就不能够很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只有中国有了自己的公共广播电视频道,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并将之打造成国际上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广播电视频道,才能在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传播上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
四、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策略
基于上述对现行广播电视制度弊病的分析,要改变当下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应从两方面入手:
1、 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当下“亦事亦企”的尴尬身份和层级分明的“阶梯式管理结构”
在广播电视集团化的基础上,应严格执行企业法人制,按照自主经营和自我约束的现代管理机制运作。减少行政干涉,摆脱 “阶梯式管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集中优势,统筹管理,让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2、中国广播电视体制应多元化发展
也就是说在国家统一的广播电视传播制度下,允许公共电视台和商业电视台的共同存在,二者分工明确并各司其职。广播电视被列为第三产业,商业广播电视应该沿着产业化道路走下去,真正实现企业化运营。我们也在思考能不能采取商业电视台在产权上归国家所有,在运作上则企业化运作。而公共广播电视则借鉴世界上采用公共体制的别国经验,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运作模式。混合型的广播电视体制在国际上并不是没有先例,加拿大的广播电视体制是公私营并重,公共广播电视网和私营广播电视网并行不悖,各自承担功能。上述提出的公私并重的理想模式的设想便是允许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在国家的统一监管下各自运营。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具体在整个广播电视业中所占的比重还需要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五、建立公共广播电视频道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的广播电视业产生、发展晚于西方国家,结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和广播电视发展状况,对世界各国的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衍变的借鉴尤为重要。BBC作为全球公共体制的最佳典范,其多年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近年由于受到商业电视台的冲击,其市场份额直线下降,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总体来说,公共体制呈全球性式微的状态发展。然而,公共体制在受到商业大潮的冲击后依然有其发展的空间和存在的必要性,在传播公正信息、树立公信力、宣传国家形象等方面是商业广播电视无法企及的。在中国建立公共广播电视频道应注意如下问题:
1、资金问题
在公共广播电视的建立过程中,资金问题无疑是重中之重。改版之前的省级卫视的运行主要依靠市场支撑,换句话说也就是来源于广告收入。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广播电视运营状况,建立公共广播电视频道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资助。在此次的重庆卫视的改版中,对于广大受众对频道运营资金来源的质疑,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解释说,此前重庆卫视年约3亿元人民币广告收入的缺口,其中1.5个亿由重庆电视台的其他频道和重庆广电集团的其他经营收入弥补,剩下的1.5个亿则由重庆市财政扶持。
在最近召开的两会上,也提出了“公共服务资源利用问题”,公共广播电视的建立属于国家的公共设施建设,国家应为公益性节目提供资金保障。
2、品牌诚信和职业操守
只有树立起公益电视频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打响公益电视频道的品牌,要求频道有着良好的职业操守,在脱离了经济利益的束缚和体制不明的困惑下,真正做到为受众提供客观公正的新闻事实,倡导社会公德,积极引导社会舆论。重庆卫视作为国内公益电视频道的先行者,它改版后的发展对于其他卫视的改革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要注意塑造自己的品牌诚信,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
3、以公共服务为导向
作为公共广播电视频道,应该切实履行公共媒体的社会责任,将新闻信息这一公共产品公正、客观、真实的传达给广大受众。提供受众需要的内涵丰富、格调高雅、思想深刻的节目,真正起到积极引导舆论导向,履行文化传承、教育大众的社会责任。
结语
重庆卫视改版引发中国电视界关于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思考,本文提出了建立公共广播电视频道,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同时存在,二者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理想体制构建。重庆卫视作为第一家公益电视频道,尤其要注意,“零广告”、播放公益性节目并不等于该卫视就成了真正的公共电视频道。建立真正的公共电视频道,最根本的落脚点应该在公共服务上。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广播电视频道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多次的探索和深入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①沈国芳,《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艺术百家》,2006(6)
②③高传智、谢勤亮,《“第三条道路”与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体制改革――对现有广播电视体制缺陷的制度规避》,《新闻大学》,2006(1)
凤凰花开灿若云霞。
在5月19日闭幕的第十届深圳文博会上,贵州搭建的展示、交易、培训三大a平台,特色突出、亮点频闪,获文博会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展示奖”。
27家本土文创产品企业亮相文博会,将贵州本土文化元素与现代创意思维相融合的文化多样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多彩贵州街区展示的创意产品、科技文化融合的平塘大射电望远镜项目备受关注。
贵州继续打开了一扇与深圳、浙江等各省(市)对话文化产业发展的窗口,更多的目光投射到贵州。
“贵州的经济要提升跨越,文化产业是重要推动力,要学习借鉴深圳及文博会现代创意的经验,促进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发展。”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广智说。
九赴盛会
印证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传奇
历经十年磨砺的深圳文博会,被业内称之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晴雨表”。
九赴盛会,文化产业突飞猛进的贵州有力印证了这一形象的比喻。
深圳文博会系我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迄今为止,贵州已连续参加了九届,省内各地的文化企业与项目通过这个平台赢得了商机,获得了成长。
2006年的第二届文博会上,民俗歌舞《多彩贵州风》在演艺馆一炮走红,创下全年国内外商业巡演300场的纪录,收入上千万元,并到俄罗斯等国巡回演出,蜚声海内外。
2007年的第三届文博会上,遵义杂技团首次参展,就以杂技歌舞剧《依依山水情》吸引了海外投资者的注意,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客商签下了多份订单。此后,演出场次不断增加,驰名中外。
回眸历届文博会,贵州参展文化产业项目的交易额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2006年,贵州首战告捷,签下42个项目,签约金额30亿元。特别是第三届文博会上,参展首日就一口气签下了59个项目,签约金额达60.1亿元。
随着贵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方齐心协力,参展项目更广、科技含量和艺术创意更高、签约额逐年上升,在去年的第九届文博会上又创新高,47个文化产业项目签约金额达195.52亿元,创造了文博会上贵州的交易奇迹。今年的深圳文博会,短短几天,贵州主展区多彩贵州街就实现现场交易80多项,订单达成1500多万元,突破了往年的交易额。
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认为,厚重、原生、多元的各民族文化要素完美地结合,给了世界一个全新的贵州形象,极大地提升了贵州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多彩贵州街
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
这一次,贵州依然意气风发。
本届文博会主展馆共计2263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并各展其长。贵州,则以“多彩贵州街”为代表。
如何将隐藏在深山、散落在17万平方公里的贵州大地上的瑰宝展现在世人面前?省文化改革发展办专职副主任、省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袁华介绍,多彩贵州街正是以街景的形式,将贵州风俗民情街景浓缩呈现于大众面前,运营“贵州88个县市区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体验、消费及产业孵化,使观展者切实置身于“多彩贵州”,多角度全方位体验贵州多民族特色文化。
科技手段的运用也令展馆增色不少。现场展示的“多彩贵州”街web2.0技术,在将贵州民族地域文化的民俗风情、符号、元素进行提炼、创新转化的基础上,集聚不同业界的创意力量,搭建“多彩贵州街”PP推广平台、建立“多彩贵州街”微信公共账号等,多种高科技及互联网手段推广方式让人眼前一亮。
有不少观众表示,通过这次展会,远、偏、落后的贵州印象逐渐被心向神往的多彩贵州替代,浓郁的民族风令人迫切地向触摸多彩贵州的美。
“尽管我也是开办文化传播企业的,但首次近距离观摩贵州的蜡画工艺,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到原生态‘纯艺术’的震撼。”在丹寨宁航蜡梁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曼丽的展室里,来自海南的符先生不但买了蜡画,还“缠着”工艺师在蜡画上签名留念。宁曼丽告诉记者,开馆当天就实现“开门红”,有顾客一口气就买走了27张蜡画,6家企业与她达成合作意向。
台湾参展商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馆文创品牌授权合作商、好合苑国际有限公司品牌执行长Elaine Yang购买了大量的贵州水书饰物给自己的员工佩戴;台湾中华缠花艺术发展协会理事长陈惠美与凯里市苗乡刺绣银饰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范生梅一见如故,相约找机会合作。
多彩贵州街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罗鹏介绍,以街区的形式参加文博会是一种业态演练,未来贵州省内多处建立类似于“多彩贵州街”展区这样的商业街,通过创意的手法把贵州原生态的产品集群化、市场化,从而大幅度品牌效益和商业效益。
文化+科技
多彩贵州与现代科技深情相拥
深圳文博会一拉开序幕,文博会1号馆内的贵州平塘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文化园展示专馆就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成为贵州展馆的焦点之一。
记者了解到,贵州平塘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文化园主要依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按照“天文为主题、产业为主导、旅游为补充”的理念进行开发建设,以国际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为核心品牌的文化产业园。
“贵州的多彩也应该包含现代科技。”贵州省平塘县副县长王登辉认为,平塘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文化园的建设既要突出其天文科普教育的魅力,也要与地方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相结合起来,抓住“科普”的主题,让天文与科普文化相交融。与此同时,融入当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并规划建设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基地,促使更多的游客到平塘来学习、消费、旅游。
科技点亮文化之光。7号馆内数字出版同样可圈可点。
7号展馆内,作为全国首批、贵州唯一的国家级数字转型示范企业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引起了大众的瞩目。近年来,该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走在了全国党刊同行的前列,成为省内媒体中唯一具备千万用户量级和移动终端自主研发能力的单位,其“贵州手机杂志”项目被列入国家文化改革发展重点项目库,“红色新媒体”工程、“掌上贵州”移动媒体平台等项目获得互联网专项资金支持。
创意时代的回望
贵州文化宝藏如何照亮璀璨未来
创意学家认为,现代创意并非无感情叙事地复制文化符号,而是激活传统在现代生活世界的流动性,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回望和坚守。
“当你手持这个物件,苗疆故事才算圆满与完整。”在多彩贵州街参展商中,苗疆故事品牌丝巾带领观众追求“圆满”的情感。“创世”丝巾系列,设计元素来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制作耗时七八年的清代刺绣嫁衣,讲述创世的宇宙开篇故事。绣衣呈现时刻,设计师叹言“面对极致,惟有尊重”,未加雕琢的作品获得了设计金奖。
苗疆故事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爱马仕设计师团队合作,其创意却完全是贵州最古老的故事。贵州现有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4项(12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名录、440项(56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省级名录,是中国当之无愧的非物质文化宝藏。
【关键词】甘孜藏区 文化资源开发
位于四川藏区核心区域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处川、滇、藏、青四省区结合部,是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政治、经济和藏汉文化的枢纽区,具有较强的战略意义。甘孜州历史悠久,民族成分众多,渊源颇深,是藏区中文化多样性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甘孜藏区资源丰富,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是各种资源禀赋中的优势资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已逐渐成为甘孜州旅游业和其他各项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文化资源已逐步向产业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因此,对甘孜藏区现有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甘孜藏区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
根据甘孜州现有的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民族文化资源按区域划分,主要分为三大区域,即康东、康南和康北区域。
康东地区:主要包括康定、泸定、丹巴、九龙四县,是甘孜州对外经济、文化的枢纽区域,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在这个区域分布着享誉世界的情歌文化、以泸定桥为载体的红色文化、丹巴的嘉绒文化和碉楼文化以及茶马古道等文化资源。这一区域文化资源的特点在于历史悠久,外界知晓度高,开发的要求高,资源开发伴随着文化的传播,且受文化的影响较大。
康北地区:包含道孚、炉霍、色达、新龙、甘孜、德格、石渠几县,是以藏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区域。这一区域依托格萨尔文化、德格印经院和藏族美术,有着各种藏族的民族手工艺技术和工艺品,包括雕版印刷、唐卡、藏戏、石刻等。这一区域的文化资源的总体特点在于有较深的藏文化底蕴,文化资源中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有较强的可开发性,资源转化为产业的能力较强,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康南地区:包含雅江、理塘、稻城、乡城、巴塘、得荣几县,这一区域是以稻城亚丁香格里拉为中心的旅游文化胜地。这一区域依托亚丁香格里拉景区,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生产如土陶、木碗、服饰等民间手工业品。这一区域的文化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在于能够将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发展演艺业和民族手工艺品,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同时,发展手工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甘孜藏区文化资源开况分析
甘孜藏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为甘孜州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2005年以来,甘孜州民族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开发,民族文化产业等到了稳步的发展。2005年,稻城亚丁香格里拉艺术中心已投入使用,各片区形成了以演出、娱乐为一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演艺中心,成立了康藏文化传播公司,通过成立民间手工艺协会对藏族传统手工艺技术的搜集、整理、开发和保护,打造“情歌文化”、“格萨尔文化”等文化品牌,培育文化市场,活跃文化氛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文化资源开发的进行。
(一)对文化资源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水平
尽管甘孜州民族文化资源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对文化资源的认识还仅停留在文化这一意识形态层面,对文化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还没有认识到位,在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中,大多数文化产业少且多为传统产业,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低下,对文化资源的深层底蕴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利用,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还较慢。
(二)文化资源开发中的相关要素短缺
甘孜州特殊的区位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由于通讯、信息、交通等各种基础设施的影响,外界对于甘孜州的民族文化资源了解非常有限,在一定程度上给资源开发设置了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发展。同时,资金也是制约文化资源开发的瓶颈。甘孜州财政收入薄弱、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影响了资源的开发,制约了相关文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此外,由于甘孜州文化资源开发起步较晚,许多文化产业的经营者知识面薄弱,知识更新能力低,缺乏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创新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没有较为科学、系统的认识和分析,对相关文化产业的经营能力有限。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许多民间技艺传承人和地方的文化工作者离开家乡到外地进行地方文化产品的开发,大量人才外流,本地的文化优势被弱化。由于开发的科技含量较低,开发中没有考虑到同一区域中资源的同质性,开发成本高,收益低,开发能力薄弱。
(三)资源开发中对文化的保护力度还非常有限
民族文化资源的特征在于它的历史性和民族性,这些是它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显著特点。随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资源中原生态的内容在逐步消退,民族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内容也在逐步消失,由于各种基础设施条件的薄弱,以书籍、文字记录等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较好的保存,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有效的认证和申报,造成大量文化资源流失。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民间艺人外出务工,很多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传承出现困难,民族文化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受到了阻碍,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被薄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