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

时间:2022-08-28 09:18: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油气储运工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 油气储运应用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二.我国油气储运的概述。

近几年以来,我国油气储运工程事业已经大力发展起来。西气东输管道和西部管道等油气长输管道已经建成运用,这些管道技术都显示了我国对成品油、原油和天然气管道输送技术的更深层的应用以及更深的研究探讨。一些石油战略储备库的成功建设标志着大型地面原油储运工程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更加先进,更加新颖的技术水平。同时,我国油气储运工程也对国际先进理论与国际高端技术(数字化管道技术、HSE管理技术和油气混输管道技术)进行了极好的发展与应用。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的油气储运工程技术已经迈入了一个更加新颖,更加深层的改革创新发展阶段。

三.油气储运工程中应用的技术。

我国油气储运工程中应用的技术日益增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天然气制冷技术在天然气储运中的应用。

目前,天然气液化主要有三种制冷工艺,即级联式制冷循环、混合冷剂制冷循环和带膨胀机制冷循环。级联式制冷循环,利用某一制冷剂的蒸发来冷凝另一种较低沸点的物质而组成逐级液化循环,主要应用于基本复合型天然气液化装置。混合冷剂制冷循环是以多组份混合制冷剂为工质,进行逐级的冷凝、蒸发、节流膨胀,从而得到不同温区的制冷量,达到对天然气逐步冷却和液化的目的。基本复合型天然气液化装置广泛采用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带膨胀机制冷循环 利用高压制冷剂通过透平膨胀机绝热膨胀制冷实现天然气液化的流程。根据制冷剂的不同,分为天然气膨胀液化流程、氮气膨胀液化流程和氮-甲烷膨胀液化流程。带膨胀机制冷循环适用于液化能力较小的调峰型天然气液化装置。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

天然气水合物不仅具有再次汽化时释放速度相当慢并且极易控制的优点,还具有安全性能比较好的优点。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是一种新颖的天然气储运技术,并且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同时,低成本释放与存储技术不仅是该项技术的难点,天然气水合物快速高效连续制成技术也是这项技术的难点。

高压水射流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

高压水射流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高压水射流技术能够使质量与容量得到保证,在对油库储罐进行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储罐底部易于结垢,这些结垢会影响油品质量与容量,此时,就应该对储罐进行合理的清洗;高压水射流技术能够使传热效率得到提高,当对粘油罐进行加热的过程中,一些传热设备(热传器和锅炉等)有着严重的结垢,使这些传热设备的能耗极其加大,传热效率极其降低,此时,运用高压水射流技术不仅使结垢层得到有效的清除,还使能源的利用效率与传热效率得到提高,以下设备的清洗主要运用到高压水射流清洗技术:各种各样的换热器设备,管道小型储油设备,油桶和油罐车小型储油设备。

四.自动化技术在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方面的应用。

1. 泵类设备的运行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生产单位的电耗指标。

对大型外输泵的运行效率实施了自动化监控,它的主要监控原理是通过能耗计量仪表计量电机的实耗电量,再通过泵的进出口压力和流量确定泵的输出有用功,现场的一次仪表将参数采集到中央处理机,再经过运算程序计算出泵的实时泵效。技术人员通过对实时泵效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泵的效率变化原因,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先后发现了:进口过虑器摩阻损失、出口阀组的节流、原油的温度(粘度),以及电机运行效率对泵的影响,值班人员通过现场操作,使首站的泵的运行效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相对没有实施监控系统以前提高了5个百分点,单台220kw的外输泵一年可节约近两万kw.h。

2. 完善加热炉自动监测,增加原油进、出口压力、温度,水套压力、温度,排烟温度、燃油流量、压力,炉膛压力、烟气含氧量分析等监测点。

3. 在控制系统中,设定出口介质加热温度,根据油温的变化来改变燃烧器的大小火切换,同时通过相应调整供风系统,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水套炉效率的目的。

4. 安全检测联锁保护系统的加强,增加水套炉压力保护、原油进出口压差(防止滞留)检测、水套炉水位低限报警、利用光电管监视燃烧情况,原油出口温度超高监测,并建立联锁保护。

5. 自动化技术在办公自动化方面的应用。

(1). 生产报表自动化生成,主要是依据目前的focs系统对现场生产参数的自动采集生成数据库,对数据库的有关数据进行筛选,并进行自动累计和计算,生成当日生产报表。自动报表可以有效的避免手工填写报表因人的责任心的问题填写的错误。并可以作为工人当日生产业绩的考核依据。大大提高管理的量化考核力度。以下是首站自动报表生成界面。

(2). 办公网络化管理主要是依托网络技术,在内部建立局域网络,将站内的生产数据,技术资料和其他管理资料实现共享,并且通过服务器与上级部门的网络联网将本站的生产数据上传到上一级管理部门。同时可以对生产进行指挥与分析,通过采集真实准确的生产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采用有效的分析方法,使管理者对现场的生产做出正确的指挥,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使用一些先进的经济分析方法(如投入产出分析)可以充分全面地考虑问题,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把管理人员从繁重的信息收集整理和统计中解放出来,使厂各级领导能利用计算机网络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信息,统筹安排生产和经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6. 目前原油的输送多采用管线输送,原油在输送过程中存在着两方面的能量损失,即摩擦阻力损失和散热损失。因此,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给流体提供能量——加热站提供热能和泵站提供压力能。在管输管理中,要正确处理这两种能量的供求平衡关系,因为这两种能量损失的多少是互相影响的。一般来说,散热损失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摩阻损失的大小取决于油品的粘度,粘度的大小取决于输送温度。提高加热站的出站温度,使油品在较高的温度下输送,原油的粘度降低,摩阻损失减小,但散热损失增大。所以在原油管输过程中存在着能耗最小的优化输送选择。

五.结束语

我国可以采用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的优化油气储运参数,并进一步提高油气储运的效率。运行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对管线进行实时的监控,同时可以采集首端个末端压力、流量、温度以及粘度等各项参数,利用双向微波将其数据信息传送到首末站的控制室之中;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和优化参数程序。自动化技术在原油储运过程中的应用不但提高了生产系统的运行效率而且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因此,我们应促进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应用,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孙灵念 董明 王胜利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油气储运》 -2005年z1期

[2] 齐凯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11期

[3] 齐凯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9期

[4] 付玉章FU Yuzhang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科技传播》 -2010年24期

[5] 魏孔林 王海成 许巧娟 张文浩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2年21期

第2篇

【关键词】油气储运管道问题防腐问题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 P641.4+62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在管道防腐层材料和技术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防腐蚀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不断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防腐层技术是新建钢质管道和在役管道安全运行的保障技术,防腐层的生产制造质量决定着钢质管道的使用寿命,了解国内外解钢质管道防腐层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抓住钢质管道建设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防腐蚀技术应用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二.对腐蚀的理解。

腐蚀金属在周围介质的化学、电化学作用下所引起的一种破坏现象。按管道被腐蚀部位,可分为内壁腐蚀和外壁腐蚀;按管道腐蚀形态,可分为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按管道腐蚀机理,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等。

管道腐蚀一般是指避免管道遭受土壤、空气和输送介质(石油、天然气等)腐蚀的防护技术。

三.管道腐蚀的原因。

管道内壁腐蚀金属管道内壁因输送介质的作用而产生的腐蚀。主要有水腐蚀和介质腐蚀。水腐蚀指输送介质中的游离水,在管壁上生成亲水膜,由此形成原电池条件而产生的电化学腐蚀。介质腐蚀指游离水以外的其他有害杂质(如二氧化碳、硫化氢等)直接与管道金属作用产生的化学腐蚀。

长输管道内壁一般同时存在着上述两种腐蚀过程。特别是在管道弯头、低洼积水处和气液交界面,由于电化学腐蚀异常强烈,管壁大面积减薄或形成一系列腐蚀深坑。这些深坑是管道易于内腐蚀穿孔的地方。

管道外壁腐蚀视管道所处环境而异。架空管道易受大气腐蚀;土壤或水环境中的管道,则易受土壤腐蚀、细菌腐蚀和杂散电流腐蚀。

(1). 大气腐蚀。大气中含有水蒸气会在金属表面冷凝形成水膜,这种水膜由于溶解了空气中的气体及其他杂质,可起到电解液的作用,使金属表面发生电化学腐蚀。影响大气腐蚀的自然因素除污染物外,还有气候条件。在非潮湿环境中,很多污染物几乎没有腐蚀效应。如果相对湿度超过80%,腐蚀速度会迅速上升。因此,敷设在地沟中的管道或潮湿环境的架空管道表面极易锈蚀。

(2). 土壤腐蚀。土壤颗粒间充满空气、水和各种盐类,使它具有电解质的特征。管道金属在土壤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多种腐蚀电池。

(3). 细菌腐蚀。也称微生物腐蚀。参与管道土壤腐蚀过程的细菌通常有硫酸盐还原菌、氧化菌、铁细菌、硝酸盐还原菌等。

(4). 杂散电流腐蚀。流散于大地中的电流对管道产生的腐蚀,又名干扰腐蚀,是一种外界因素引起的电化学腐蚀。管道腐蚀部位由外部电流的极性和大小决定,其作用类似电解。杂散电流从管道防腐层破损处流入,在另一破损处流出,在流出处形成阳极区而产生腐蚀。杂散电流源有电气化铁路、阴极保护设施、高压输电系统等。

四.管道的主要防腐方法。

我国钢质管道外防腐层材料和制造应用技术主要经历了石油沥青、煤焦油沥青、煤焦油瓷漆、胶带、夹克、液体环氧涂料、挤压聚乙烯(2PE)、熔结环氧粉末(FBE)、三层聚乙烯(3PE)等发展过程。目前,我国管道防腐层材料生产制造基本实现了标准化,并不断有新品出现,近年来新建的埋地油气输送管道的外防腐层结构根据输送介质温度和施工条件的不同,主要采用熔结环氧粉末(FBE)、(3PP)、(DPS)和三层聚乙烯(3PE)防腐技术,并使用阴极保护技术。

3PE的底层为熔结环氧粉末防腐蚀层,中间层为聚乙烯共聚物热熔胶粘剂,面层为聚乙烯专用料保护层。上述三种材料构成的钢管防腐蚀结构层称为3PE防腐,压力管道元件行业称之为“聚烯烃防腐蚀(3PE)管道”。

3PE防腐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的钢质管道涂层体系,是我国输油、输气、输水大型管道工程和市政工程的首选防腐蚀结构,西气东输、西南成品油等重大工程全部使用了3PE防腐。

涂层防腐用涂料均匀致密地涂敷在经除锈的金属管道表面上,使其与各种腐蚀性介质隔绝,是管道防腐最基本的方法之一。70年代以来,在极地、海洋等严酷环境中敷设管道,以及油品加热输送而使管道温度升高等,对涂层性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管道防腐涂层越来越多地采用复合材料或复合结构。这些材料和结构要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物理性能、稳定的化学性能和较宽的温度适应范围等。

内壁防腐涂层:为了防止管内腐蚀、降低摩擦阻力、提高输量而涂于管子内壁的薄膜。常用的涂料有胺固化环氧树脂和聚酰胺环氧树脂,涂层厚度为 0.038~0.2毫米。为保证涂层与管壁粘结牢固,必须对管内壁进行表面处理。70年代以来趋向于管内、外壁涂层选用相同的材料,以便管内、外壁的涂敷同时进行。

防腐保温涂层:在中、小口径的热输原油或燃料油的管道上,为了减少管道向土壤散热,在管道外部加上保温和防腐的复合层。常用的保温材料是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适用温度为-185~95℃。这种材料质地松软,为提高其强度,在隔热层外面加敷一层高密度聚乙烯层,形成复合材料结构,以防止地下水渗入保温层内。

外加电流法是利用直流电源,负极接于被保护管道上,正极接于阳极地床。电路连通后,管道被阴极极化。当管道对地电位达到最小保护电位时,即获得完全的阴极保护。

阴极保护:将被保护金属极化成阴极来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这种方法用于船舶防腐已有 150多年的历史;1928年第一次用于管道,是将金属腐蚀电池中阴极不受腐蚀而阳极受腐蚀的原理应用于金属防腐技术上。利用外施电流迫使电解液中被保护金属表面全部阴极极化,则腐蚀就不会发生。判断管道是否达到阴极保护的指标有两项。一是最小保护电位,它是金属在电解液中阴极极化到腐蚀过程停止时的电位;其值与环境等因素有关,常用的数值为- 850毫伏(相对于铜-硫酸铜参比电极测定,下同)。二是最大保护电位,即被保护金属表面容许达到的最高电位值。当阴极极化过强,管道表面与涂层间会析出氢气,而使涂层产生阴极剥离,所以必须控制汇流点电位在容许范围内,以使涂层免遭破坏。此值与涂层性质有关,一般取-1.20至-2.0伏间。实现地下管道阴极保护有外加电流法和牺牲阳极法两种。

五.结束语

当今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命脉及现代工业的主要能源得到了广泛运用,防腐蚀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新兴产业,防腐涂层技术的应用,对于钢质管道建设工程的安全运行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在几十年的实践中,防腐涂层技术不断的提高和发展,材料方面朝着环保、高性能、适合流水作业施工的方向发展,施工方面朝着自动化生产线发展,正是上述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得管道的高效建设及投产得到支持。因此,我们应该大力研发防腐技术并且进行推广,从而促进我国油气储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磊 油气储运过程中的管道防腐问题研究与分析 [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12期

[2] 张宗前 油气储运管道防腐问题研究与分析 [期刊论文]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9期

[3] 沈乾坤 论油气储运中的管道防腐问题 [期刊论文]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10期

[4] 张旭魏子昂 浅谈油气储运中管道的防腐问题 [期刊论文]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年10期

[5] 芦彬 针对油气储运中管道防腐技术进行探究 [期刊论文] 《化工管理》 -2013年2期

第3篇

关键词:油气储运;安全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油气储运主要包括有油和气的储存以及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它则是联接产、运以及销各个环节之间的桥梁,主要包括有矿场油气集输以及处埋、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以及石化厂上的油气储运等等。

油气是重要的能源之一,有效实现油气资源的安全节能发咋喊,是油气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油气能源的需求始终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再加上油气储运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油气储运事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为了构建安全、环保、节能的油气储运体系,实现油气资源的高效安全使用,我们有必要在对现有的油气储运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利用同时提高当前的技术研发能力,坚持吸收借鉴、自主研发与储运实践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方向,不断推动油气储运事业的发展。

1、关于我国能源战略的论述

1.1、多渠道进口原油

多渠道进口原油有助于减少由于供油国国内出现变故或供油通道出现事端造成供油中断的风险。

1.2、不断加强我国领土范围内的油气勘探以及开发工作

近些年来,在三大石油公司之间的协作之下,也加大开发的力度,使用尖端的技术,以及初步得到了一定的成就,一些国内外的专家预测,全球陆上石油在将来很难满足人类的需求,这样就逐渐转向海上延伸。在早期海上钻探范围一般小于200m水深,逐渐扩展到300m。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之下,也会转向1000m水深。并且沿海均为经济发达地区,海上油、气田的商业价值变得更高。

2、油气储运的安全节能的重要性

油气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比如说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在世界经济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些资源的有效生产以及运输不仅仅对于生产效率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保护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碳”就是石油、煤炭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油气化使用的“碳”耗用得越多,也使得地球变得暖化“二氧化碳”制造也就越多。

但是油气种种产品被广泛的使用到冶金、造船、化工、石油、航空、医疗、、电子、照明、玻璃、生化、制药、食品等行业,并且倡导低碳生活的我国,天然气也已经成为城市燃气的主要气源,液化石油气是天然气的有益补充同时稳步发展。石油天然气的储运以及城市、居民安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石油天然气管道这是确保能源供给、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设施。

3、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措施

3.1油气储运系统节能的两大基本原则

3.1.1、降低油气的储量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研究计划中主要包括三部分,即油气的使用、油气的回收、利用这三个主要环节。降低油气的储量,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油罐和管线所产生的能耗,还能减少整个企业对于整体运输的成本、资金投入,并使得储罐的占地面积最小化,使得能源配置结构更加合理化,同时也为增加设备以及市场与生产规模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只有不断降低原油的储量,联系市场的供应需求情况,企业应当将原有的储量最小化,适当的进行低价存油,储存量能够保障在意外情况发生时的所需量即可。同时,还应当严格控制成品油的储量,将成品油的储量尽可能的最小化。一方面,可以通过改革原油的加工技术,创新、提高工艺技术,采取深加工的方式降低重质油产品的百分比,从而提高柴油的产率,增加产量。另一方面,通过使用质量仪表和先进的检测技术,不但降低了油气储运系统的能耗量,而且使得资源配置更优化,节省了人力以及物力。

3.1.2、改善加热方式油罐的加热方式一般主要采用热媒水。通过加热并维持储罐底部的蒸汽盘管,依靠1MPa蒸汽传热,加上管外油品的传热系数偏低,从而高能低用。因此,只要将油品携入显热,通过热媒水的使用,达到盘管换热的方式,确保传热量足够,从而保证了能量的梯级使用。在使用抽吸式加热装置时,应当通过储罐出口以及泵入口设置的抽吸式加热装置,对部分抽出的油品进行加热,只需达到油泵对输送介质的粘度标准即可。也就是说,在平时只需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待到外送时才开始加热。这样一来,不但降低了整体的油气储运能源消耗量,而且还确保了油气在输送时所需的粘度标准。

3.2、油气储运系统的四大节能措施

3.2.1、油气混输方法当前石油企业使用较多、较为普遍的技术是油气混输技术。油气混输技术指的是通过将油、气、水等多种介质,在未进行分离的状态下,将海底管道泵通过混输泵输送到油、气、水等多种介质的混合物中。油气混输与传统的旧运输方式不同,油气混输直接使用独立的混输泵以及混输管道即可独立输送油气,而传统的运输方式是先将混合介质进行采集处理,使用三相分离器、原油外输泵、天然气压缩机和条独立的海底分输管道,才能实现油气的管道运输。新型的油气混输方式不但降低了整体耗能量,而且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以及整体的经济效益。

3.2.2、输油泵机组变频调速节能方法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计划中,输油泵机组的变频调速技术在其中发挥巨大作用。通过输油泵机组的变频调速节能技术,依照离心泵的特点,采取调节流量的方式来控制输油情况。采用调节输油泵的变频方式从而对输油泵的工况进行调节,既快速、有效又简洁方便。输油泵机组的变频调速节能技术主要是通过改革阀门节流工况的调节方式,制作成为输油泵独有的变频调速方式。不仅避免了输油泵出口阀过大而造成的损失与浪费,而且方便易于操作,提高了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该种节能技术还降低了机器运行时产生的摩擦所造成的噪音以及损坏,使得输油泵机组更易于维修,使其使用寿命加长。

3.2.3、油气常温运输方法原油含水的原油输送主要采用油气常温运输技术。当含水的原油井产液的温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上,及时未达到转相点,只要井口的油温高于允许的最低集输温度值时,就可以采用常温运输技术。常温运输方式主要包括单管常温集油、双管常温集油、掺低温水常温集油等方式。首先,单管常温集油是将原有的掺水管线停掺扫线,根据油井生产时所产生的自身压力以及温度,通过集油管线将液体输送到计量间。其次,双管常温集油是停掺原有掺水管线,修改为集油管线,把井口和计母间进行改造,做到主管与副管能同时刻出油。再次,掺低温水环状常温集油是指将整座计量阀组间中的几口油井同时由一条集油管线串联成一个环状的集油方式,环的一端计量阀组间负责进行掺水。另一个端口就负责将油井生产的油、水、气集合运输到计量阀组间的汇管中。这种常温运输方式在整个油气输送系统的节能计划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整体的能耗量,而且使得加热与保温系统更精简,降低了整体的成本投入,同时使得整个石油运输企业管理难度大大降低,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

3.2.4、降低蒸汽能耗量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由于蒸汽能耗占据整个油气储运系统能耗中的80%以上,降低蒸汽的能耗量在整个节能计划中的位置至关重要。为了合理控制蒸汽的能耗量,可以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

①降低油气的存储温度。严格控制油气的存储温度,根据标准的存储温度进行实际操作,保证油气输送时的温度适当,确保油气的输送功率与热能都最小化。

②对油罐进行适当的保温。严格按照油罐的保温措施,确定好油罐的最佳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各大检测机构所规定的技术性标准以及方法来筛选。对于油罐的保温材料筛选标准,应当采用物理性、化学性都较为稳定的材料,而且对金属无腐蚀性,并属于非燃烧材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是保温材料应当选用最高安全使用温度高于储罐平时需要的操作温度,以此才能发挥并保证油罐的最大效用。切实做好油罐的保温控制工作。

③重视油罐的清洁。要加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检测,注重油罐的日常存储环境以及清洁工作,切实保障油罐内的油气存储质量,以便降低油气储运系统的整体能耗量

4、结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的深化,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之下,应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则就变成当前以及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石油化工企业应该加大对于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的开发以及应用,应该注重提高节能技术的水平,这样才可以不断促进和推动油气储运系统做到低碳、节能、高效、环保的方向而发展。

参考文献:[1]郑伟.油气储运安全节能发展探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2:271

[2]刘敏,时微微.油气储运安全节能发展探析[J].民营科技,2012,02:4

第4篇

关键词:油气管输工艺 精品课程 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作为高职院校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重视。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自从油气储运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立项开始,《油气管输工艺》即作为学院首批批准的精品课程,经过近1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初现成效,逐步总结出“五个基于”的精品课程建设方法,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基于行业经历的教学队伍,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基于工作情境的教学条件。

一、课程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人才需求调研是教改的第一步,只有经过充分的企业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真正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本课程通过对油气储运相关的行业企业进行实地走访,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与一线技术人员对流,并邀请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工参与课程改革,针对油气储运操作工,油气计量工与油气调度工等工种设置的专业技术核心课程。课程设置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并遵从职业能力本位的原则,实现“两个无缝对接”,即与市场的无缝对接,与职场的无缝对接。

二、教学内容——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内容

在前期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对教学内容进行顶层设计基础上,打破学科章节结构,围绕知识及技能模块,设计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功能相配套情境,并最终设计出5大学习情景,即油气管道认知,等温输送,加热输送,顺序输送,天然气输送。每一个学习情景由若干项目组成,项目与项目之间体现工作任务逻辑主线,每个项目由若干个任务组成,任务与任务之间呈现平行或递进关系,知识内容的编排上是基于工作过程并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一致,最终通过综合实训项目把各个任务联系起来,并通过综合项目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师资队伍——基于行业经历的教学队伍

人才是第一资源已成为共识。随着当下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呼声的日益提高,而工学结合的关键在于教师“工学结合”与学生“工学结合”的步调一致;因此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所在。结合专业的实际,主要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条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所谓“引进来”,即通过人才引进、聘任兼职等方式,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能工巧匠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所谓“走出去”,即通过现有师资的学历提升、企业挂职锻炼、承担科研项目等途径。截至目前,主讲教师80%为双师型教师,且100%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按照“一主线多方法”模式,即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一条主线进行,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导向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实现基于学的教,实现基于互动的传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并尽可能的让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深度融合(如表1),学生通过深度参与,从以前的被动灌输接收到现在的主动积极构建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真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构筑立体化考核评价方式(总评成绩=平时表现20%+考试成绩30%+技能操作40%+实训报告10%),弱化期末考试,重在过程考核。

五、实践条件——基于工作情境的实践条件

按照“校中厂,厂中校,前面是工厂,后面是教室”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思路,目前已建成校内实训基地包括泵阀实验室,油气管输综合实训中心。与学院签订深度校企合作协议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有中石油伏牛溪油库、重庆英达实业有限公司柏树湾油库、重庆大班石化有限公司大班油库等,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相结合,形成“认知模拟实地演习”的大教学过程,同时,“三阶段实习”计划(大一专业认知实习,大二专业实习,大专业顶岗实习)已全面展开,基于工作情景的校内外实践条件能较好满足相关实验实训要求。截至目前,学生集输工考证通过率已达90%。

总之,高职精品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起点是市场需求调研,重点在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团队建设与实验实训是保障条件,其建设过程是一个不断的精益求精过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真正使精品课程成为“一流的水准,多样的示范、共享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姜大元.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社,2009.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李月清.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变化及启示[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85-90.

[4]马和平.基于“工作过程”高职课程建设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9):41-43.

第5篇

关键词:泵和压缩机;教学改革;CAD;CFD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105-03

泵和压缩机是将原动机所做的功转换成被输送流体压力能和动能的流体机械,其中输送液体介质并提高其能头的机械称为泵;输送气体介质并提高其能头的机械按输出压力的大小又可分为通风机、鼓风机和压缩机[1]。泵和压缩机的用途广泛,几乎遍及工业和农业各个生产领域,如矿山、冶金、石油化工、电力、国防、水利等,所以说泵和压缩机又是通用机械。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大多是流体,因此泵和压缩机在其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泵和压缩机课程是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设置在本科三年级第一学期,主要讲解各种类型泵和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工作特性以及选用原则等知识内容。该课程知识点多,教学任务重,同时,课程内容抽象,因此,出现了教师教学累,学生学不会等诸多问题。

一、泵和压缩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涉及到离心泵、往复泵、螺杆泵、射流泵、离心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螺杆压缩机等多种机械类型,每种类型的泵和压缩机工作原理、结构组成、能量转换理论等均不相同,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内容抽象。然而,随着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教学改革理念的进行,泵和压缩机课程的教学学时被不断压缩。如何将复杂、抽象的众多知识点以清晰、简洁的方式讲授给学生成为摆在泵和压缩机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姬忠礼[2]提出泵和压缩机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和与时俱进,既要顺应我国石油天然气储运行业的工程发展需求,又要及时满足先修课程和后续工程专业课程的调整,以适应工程专业教育发展趋势,同时满足厚基础、宽口径和强能力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姬忠礼[3]提出了面向工程实际需求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理念,他认为泵和压缩机的教学要做到综合性,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工程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后续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王海瑛[4]提出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想,即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教学融为一体,建立宽基础复合型智力体系。建议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将讲解与设计设备演示操作相结合,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黄辉等[5]提出弱化公式和方程的推导,删减泵和压缩机的水力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与学生毕业后的应用相结合,突出泵和压缩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选型和运行等方面的内容。

除了以上教学措施之外,近年来普遍应用的CAD软件和CFD软件为泵和压缩机的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泵和压缩机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设备及其零部件结构组成等知识点,仅仅依靠语言描述或投影图片等形式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不容易理解。造成的后果就是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无精打采,教学效果一般。全部找到各种类型的泵和压缩机并进行拆装教学也不现实。如果能够结合SolidWorks、Pro/E等CAD软件制作各类泵和压缩机零部件及其装配图,在教学时展示各种零部件的三维结构,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旋转、缩放、剖分等操作,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结构图,看清零件的内部流道,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论教学提供很好的支撑,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泵和压缩机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叶轮、导叶、活塞、螺杆等能量转换部件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还涉及到机械密封、迷宫密封等辅助部件的工作原理,这部分知识是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的重点。然而,如果课堂教学仅仅通过各种公式推导和应用、图文结合的理论讲解,并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让大部分学生觉得课堂教学中规中矩、枯燥乏味、理论多、公式推导多、难以理解和吸收。如果能结合Fluent、CFX等CFD软件数值模拟各种类型泵和压缩机的流场特性,展示各种类型泵和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内部流体的运动规律,全面展示流体速度、压力、温度等参数的变化特点,再结合理论分析进行教学,就能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各类泵和压缩机的工作原理、能量转换原理和规律,将抽象、晦涩的文字语言,转化为生动、翔实、对比鲜明的图片和动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

二、CAD软件在泵和压缩机教学中的应用

叶轮是叶片式流体机械的能量转换部件,是叶片式泵和压缩机的核心零部件。在泵和压缩机的教学中,叶片式泵和压缩机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泵和压缩机类型。然而,学生们对于离心式、轴流式、混流式等三种形式的叶轮特点不好理解。为此,作者采用Ansys-BladeGen软件绘制了三种类型的叶轮及其轴面流道,辅助教学,如图1和图2所示。流体机械叶片表面一般是空间曲面,为了研究流体质点在叶轮中的运动规律,必须描述叶片。叶片在柱坐标下是一个曲面方程,工程上借助两个投影面来研究:平面投影和轴面投影。平面投影是将叶片按工程图的做法投影到与转轴垂直的面上,轴面投影是将叶片上每一点绕轴线旋转一定角度投影到同一轴面上的投影。学生对于平面投影还能理解,但是对于轴面投影大多数很难想象出来是怎么投影的,很难将轴面投影图与叶轮实体结构联系起来。通过三维模型,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旋转叶轮,从各个角度观察叶轮结构,并理解轴面投影的旋转投影过程。

三、CFD软件在泵和压缩机教学中的应用

叶片进出口速度三角形、入口冲击损失、有限叶片数时叶轮内部的速度滑移、轴向旋涡、空化与空蚀等知识点是泵和压缩机课程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们普遍反映不好理解的部分。如果能够采用CFD软件进行叶片式泵和压缩机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就能够很直观地观察到这些抽象的现象,将抽象的文字和公式与CFD软件流场计算结果配合使用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地分析这些抽象的知识点,使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CFD方法的中心思想是,将原来在时间域或者空间域连续的物理量的场,用一系列离散点上的变量集合来代替,再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式建立起关于这些离散点的代数方程组,然后通过求解迭代获得离散点的场变量的近似值[6]。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各式各样的CFD软件,如PHOENICS、CFX、STAR-CD、FIDIP、FLUENT等,它们的功能较为全面,适用性也强,各有优缺点。其中以FLUENT功能最为全面,适用性最广。只要涉及流动、传热及化学反应等工程问题,都可以用FLUENT进行解算。具有丰富的物理模型、先进的数值方法以及强大的前后处理功能,在航空航天、汽车设计、石油天然气、涡轮机械水力设计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就包括井下分析、石油天然气输送与储存、管道流动规律、多相流动、相变等内容研究。

图3显示了采用FLUENT软件计算得到的一台离心泵内部流线图,该图中显示了离心叶轮前面防止了一个前置导叶,图中流线清晰地显示了流体经过前置导叶后产生了预旋,为后面的离心叶轮提供了有旋的入口条件,缓解了偏离设计工况下的入口冲击影响和冲击损失。图3还显示了离心叶片表面压力从入口到出口逐渐增加的变化规律,显示了叶片的对流体的做功情况。

空化和空蚀是叶片泵内部的常见现象,空化是由于流场中压力的降低而产生的空泡发生、发展和溃灭过程,关于空化和空蚀的机理学生们比较好理解,但是对于空化现象及其危害只能停留在想象之中,如果能够采用CFD软件模拟一个真实的叶轮流场空化,显示空化程度及其空泡位置,就能够更好地开展该部分知识的教学,便于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图4显示了一个诱导轮内部的不同空化情况,结合CFD计算的结果,清晰地显示了空化现象、空化发生的程度,以及空泡在叶片表面的分布位置。

四、教学实践效果

泵和压缩机课程的任课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经常会采用CAD软件建立各种类型泵和压缩机的三维模型,采用CFD软件进行内流场数值模拟,将这些科研成果引入到泵和压缩机的课堂教学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将空间的设备结构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模型,并进行装配,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自由地进行装配、拆卸、旋转、剖分等操作,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改善了学习效果。同时,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还对CAD和CFD软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余时间学习了SolidWorks、FLUENT等软件,制作了泵和压缩机课程相关的多个零部件和流场计算结果动画,培养了学生们的软件操作水平,极大地培养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课程结束后与学生们开展了座谈,学生们普遍反映这种将CAD和CFD软件引入到泵和压缩机课堂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期末考试中出了较多的思考题,学生们大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和描述,通过期末考试的学生答题情况也说明了学生们很好地理解了泵和压缩机的各种工作原理和能量转换方式,肯定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将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

五、结论

泵和压缩机课程是能源与动力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电厂热能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必修课,该门课程理论知识多,设备结构复杂、抽象,常规的教学方式枯燥无味,学生们普遍反映听不懂、不理解。针对这种情况,论文提出将CAD和CFD软件引入到泵和压缩机的课堂教学中,采用CAD软件制作各种叶轮、导叶、螺杆等零部件,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旋转、剖分、拆卸和组装,便于学生们理解抽象的空间三维结构;采用CFD软件数值模拟各种类型泵和压缩机的内部流场,将理论知识与CFD计算结果相结合,帮助学生们理解各种理论、机理的含义。通过课堂实践反映了这种教学方式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了教学效果,只得将这种教学方式推广。

参考文献:

[1]姬忠礼,邓志安,赵会军.泵和压缩机[M].第二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15.

[2]姬忠礼,张永学.国外相关专著和教材对《泵和压缩机》编写的启发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2,(6):99-103.

[3]姬忠礼.面向工程实际需求改革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J].化工高等教育,2009,(6):36-39.

[4]王海瑛.《泵与风机》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6,(S4):329-330.

第6篇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 工程实践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005-04

专业学位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学位类型。专业学位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过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为适应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旺盛需求,各高校应通过增量和存量两种方式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其中存量学术型计划要按照不少于5%的比例调减,增至专业学位计划,后期下达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专业学位。这次结构调整是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使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求,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于2009年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1名,占整个招生名额的1/3,目前这11名研究生已经走向工作岗位,均就业于理想的工作单位,分别是中海油采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航天二院、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北汽福田汽车有限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北京燃气集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等。由于专业型研究生的需求比较旺盛,同时顺应了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的要求,随后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招生比例逐渐增加,2012级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生招生名额增加至23人,占整个招生名额的60%,实现了新的跨越。这充分证明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工程硕士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学位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出了一种可行的模式,为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打下了基础。但在培养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一)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调查分析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工程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刚刚起步,比起国外著名高校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就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企业工作站科研与生活、毕业论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了已经毕业和在站的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生普遍反映,与同一工作站其他高校的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生相比,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生在站时间为1年半至2年,其他高校学生大多为1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生在进入工作站之前已经开展了10周的工程实践训练,学生进入企业工作站所安排的研究课题相对较快,他们在进站工作中和工作站的员工接触非常融洽,都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增长了社会见识,增强了沟通能力,而且企业工作站导师与校方导师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学生能够很快地融入企业工作站的科研工作中。学生可以经常到油气田现场工作,对现场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现场工作经验非常丰富。学生也反映,尽管已有10周的工程实践经验,但是由于缺乏科研经验,导致进入课题研究的时间比较长,而工作站还很少对学生的课题研究进度进行考核和监督,致使课题的进展缓慢,最终影响论文的完成进度。工作站地点离学校较远,学生很少能回到学校和导师进行深入的面对面交流,致使导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不了解,而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导致学生不能对课题进行深度的研究。在实际的课题研究过程中,由于现场工作条件测试手段的局限性,学生只能学会一些简单的检测技术,导致学生的学术深度不够。

学生对目前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包括:(1)研究生应带着项目进工作站,且在进入工作站之前,应该进行一些有关项目的培训工作;(2)要求进站研究生定期回学校汇报工作情况;(3)加强和工作站的沟通,由工作站抽查学生的出勤情况;(4)根据情况,实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与不同的企业工作站实行双向选择;(5)在派遣学生进入工作站之前,应考察工作站的食宿医疗状况。

通过分析,我们总结出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1)由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没有科研经验,不知道如何开展课题研究;(2)学校导师不知道每个研究生的具体研究内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课题进展情况、现场导师的指导情况等;(3)作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应该掌握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并能够利用这些手段分析研究材料的性能、结构,但由于现场实验室的实验手段、仪器设备相对比较落后,导致现场的学生只是从事比较简单的金相分析、硬度分析、尺寸测量等没有科技含量的工作,这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极为不利;(4)学生到现场后,认为自己不属于单位的工作人员,上班时间不去单位,甚至长期不到试验现场,缺乏自律性的学生没有把自己看做是一名研究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高,而现场导师也不能及时把他们的状况反馈到学校,导致学校、企业工作站和研究生之间缺乏相互沟通。由此可见,真正培养出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仅靠企业工作站明显不能满足要求。

(二)授课与学术交流的现状

专业型研究生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实践和应用能力。教育部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在校研究生的培养大多仍然采用“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考试”的本科化模式,即以教师为授课主体,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或者教师布置要讨论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准备某一专题的内容,然后由该生讲授。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会导致学生专业知识面狭窄、综合能力低和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和教师资源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较低。

从学术交流角度来看,研究生本是学科前沿的代表,应主动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研究生比例偏小,尤其是到工作站后参与学术交流的机会更少,大多以课题研究代替社会实践居多,不少学生没有安排实践,参与科研课题级别分布明显,牵头主持过课题的学生数量不多。可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是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区别之所在。因此,我们应对学生的学术交流、工程实践训练、企业站实习等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三)毕业论文现状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在评价学位论文质量时要摒弃以学术需求为导向的传统思维。专业学位论文不像学术学位论文那样注重原创性,而是侧重实践探索的创新,体现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此外,专业学位论文要突出社会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专业学位论文必须立足于实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践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问题,或者制约某个部门、行业或企业发展所亟须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再次,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主要体现专业型研究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但并不是不要求了解最先进的分析手段,只是解决具体的问题即可。而已经毕业的2009级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远没有达到上述目标,其存在一定缺陷。譬如,一名学生开展二氧化碳驱输送系统腐蚀控制研究,主要针对近年来国内几大油田均进行二氧化碳驱先导试验后发现,二氧化碳驱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问题,导致某些工艺设施使用寿命仅为1~2年,为此必须开展缓蚀剂、防腐涂料等技术攻关以解决二氧化碳驱油注采输系统中金属设施的腐蚀问题。该生研究了二氧化碳驱采出水的腐蚀规律,针对二氧化碳驱的腐蚀条件,选择了多种材料进行筛选试验,确定了两种可行的金属材料,并筛选了缓蚀剂和防腐涂层。文中采用的实验手段包括压腐蚀挂片试验、高压腐蚀试验、腐蚀速率的测定、缓蚀剂合成及筛选试验、 涂层优选试验。在论文中,只是开展了腐蚀试验,测定了腐蚀速率,没有提出较为创新性的试验。大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论文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即创新能力不强、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企业工作站工作人员就可以开展的工作、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大多是比较普通的仪器设备,这表明专业硕士的培养环节仍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一)授课方式

要求在完善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以启发讨论式为主,辅之以其他多种形式的教学形式。在讲授基础知识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启发式教学。研究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表各自见解,同时将点滴的灵感融入集体配合协作之中。在授课内容上,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际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去组织内容,提供若干参考教材、课程相关论文以及在相关学科中具有影响力或者有争论的论文给学生,扩大学生阅读面,跟踪最新的与课程相关的热门理论和实际应用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授课教师可讲授学科前沿领域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以及所对应的措施,使研究生少走些弯路,研究生学位论文也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引导研究生进行深入思考。

(二)招生与录取对策

我们对报考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生大力宣传国家关于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各项政策,大力宣传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大力宣传发挥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用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优秀人才踊跃报考专业硕士的氛围。同时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推荐免试的人数并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报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优先录取,报考学术型研究生若不能被录取,没有机会转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录取为专业型研究生的,给予全日制专业学位更高的待遇,奖学金的评选也采取倾斜政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享受的待遇高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此同时,由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都要到工作站开展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学校导师也希望招学术型研究生而不希望招专业型研究生,为此,应制定政策要求带学术型研究生的导师每年缴纳不同数额的配套经费,带的人数越多缴纳的数额越高,而指导专业型研究生不需缴纳任何费用,并且给予一定补助。

(三)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

材料工程以材料科学、机械和力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为基础,主要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材料问题。随着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不断向高原、沙漠、山地和海域等地质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扩展,恶劣地质条件对油气装备用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需解决复杂油气田开采及储运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难题,因此提出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应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并进行调研分析的能力,应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材料工程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提出、分析并解决材料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确定了几个培养方向。(1)腐蚀与防护工程:开展油气装备金属材料的H2S/CO2腐蚀机制与寿命预测研究,研究钢和耐蚀合金在高温高压H2S/CO2条件下的腐蚀失效机理及防护措施,解决油气安全生产所面临的关键问题。(2)高分子材料工程:基于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通过分子结构设计、修饰新方法新技术,以高分子材料在高温高压高H2S/CO2介质中的老化机理为指导,开展高强、耐磨、耐腐蚀橡胶、涂层及工程塑料的研究与应用。(3)石油工程材料:基于材料科学理论,开发石油新型装备材料以及材料性能表征,满足日益苛刻的油气田环境对材料的要求。(4)先进功能材料:以材料的多功能化与智能化为目标,研发先进的功能材料及智能材料,满足现代高技术发展对先进功能材料的需求。

要求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学校导师和现场导师的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学习相关课程及进行资料和文献调查研究。每位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必须阅读至少40篇与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相关的文献,其中外文文献的数量不得少于15篇,并写出文献综述报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工程管理类型。论文工作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或来源于工程实际,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对不同形式的论文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工程设计类论文,应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要求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设计符合行业标准;对于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类项目论文,要求分析过程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实验结果可信;对于工程管理的论文,要求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开展中期考核,包括考核学生的选题与工程实际、工程技术和产业背景的关联度,对工程实际产生作用或价值,以及是否有利于解决当前工程实际、工程技术面临的难题,是否对产业有重要技术创新。考核学生课题的进展情况,如与开题报告时相比,完成课题研究工作的比例,是否在中期考核前取得相应科研成果;考核学生是否完成实践活动并提交实践报告;考核学生参加课题组内报告和参加国内外教授的学术报告情况,以及下一阶段工作安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是否能按期完成课题研究,是否能按期完成学位论文等相关工作。

(四)工程实践课程的制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工程研究生工程实践课程,安排在入学一年课程学习之后。以腐蚀与防护工程方向为例,我们开展10周的涉及腐蚀与防护相关的专业实习,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了解油气田生产开发过程中石油装备材料与腐蚀防护技术专业知识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现场材料与腐蚀工况、防腐措施的调研实习,辅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的讲授等实践环节,熟悉油气田生产开发的主要设备和工艺流程,了解我国油气田生产开发过程中使用材料以及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应用现状,增强学生对油田现场所使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材料腐蚀与防护专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现场腐蚀与防腐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专业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井下管柱系统、井口装置与阀门、集输站场等关键部件的材质、腐蚀工况条件及腐蚀失效现象;(2)了解油田现场主要采取的控制或预防腐蚀的各种措施及其效果;(3)了解油田现场采取的腐蚀速度监测检测技术、腐蚀评定方法和标准;(4)总结油田现场腐蚀失效规律,分析油田现场发生腐蚀失效的可能原因和腐蚀机理,评价防腐措施的有效性。

(五)试验平台建设

重点是筹措经费建立研究生专用实验平台,大力开展实验教学,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实验室环境、硬件设置、软件安装方面,按照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要求进行规划。如腐蚀与防护工程方向的实验室,设有制样室、常温常压室、高温高压室、电化学室、环境力学室等。近年来,学校加大投入,先后买入了多台电化学测量仪器、高温高压釜、慢拉伸试验机、拉扭疲劳试验机等,完全可以满足学生在腐蚀与防护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需求,所提供的优质科研条件在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中得到了充分利用,使研究生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系统和全面,极大地提升了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企业工作站与学校优势资源共享,合作申报科研课题

重点是拓宽企业工作站与学校的沟通渠道,大幅增加前沿实践性、创新应用性课程,打通学校和企业工作站的沟通渠道,让三大石油公司相关机构参与大学课程体系建设。为此,学校组织导师深入三大石油公司相关机构实践基地考察调研实践课题,根据企业工作站对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目标要求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强化课程的实践创新性。与此同时,我们聘请了大量企业工作站的导师,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走进课堂,讲授实践性质较强的课程,导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实践性课题中的设计、研究和问题等,依托各企业工作站实践基地或以实践基地为主组织研究生课程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感受。

学术型研究生主要从事自然基金项目的基础研究工作,专业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从具有高技术难度的技术难题入手,其中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部星火计划和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我们与部分企业工作站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譬如,我们与一家企业共同申报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主要开展采输系统二氧化碳腐蚀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进入该企业工作站的学生主要围绕该计划开展如下工作。(1)开展二氧化碳驱产出井及集输管线腐蚀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针对二氧化碳驱高含二氧化碳采出液性质,找出影响二氧化碳驱产出井及集输管线腐蚀的主要因素。(2)产出井及集输系统耐二氧化碳腐蚀涂、衬层以及耐蚀材料的优选研究:针对二氧化碳驱体系的特点,研究玻璃钢环氧树脂内衬层、煤焦油环氧树脂防腐涂层、纳米陶瓷涂层、超高分子量PE内衬复合管、玻璃钢管、合金管等在该腐蚀体系中的耐蚀性能并优化耐二氧化碳腐蚀涂、衬层。(3)产出井及集输管线二氧化碳腐蚀体系缓蚀技术研究:在确定二氧化碳驱产出井及集输管线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筛选、复配、优化等技术手段研究适合二氧化碳驱腐蚀体系的缓蚀剂,并研究缓蚀剂可行的现场加注工艺技术。(4)产出井及集输系统阻垢技术研究:利用筛选、复配、优化等技术手段研究适合不同部位的阻垢剂并研究阻垢剂的加注工艺技术。通过共同攻关,许多技术难题得到克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实践证明,共同合作申报科技攻关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是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

三、结论与展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招生名额达到总招生名额的60%,并且呈现出大量学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型研究生的趋势。专业型研究生的就业需求旺盛,学生接受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渐趋成为令人羡慕的一种选择,这与不断创新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机制密切相关。我们将不断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培养机制,把工作站导师、校内导师以及学生纳入共同攻关的整体体系中,定期在企业工作站与学校之间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企业技术难题带到学校进行技术交流,把学校的攻关成果带到企业进行学术交流,搭建科学与技术的桥梁,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肖顺华,刘峥,杨建文.关于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基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2,(3):60-64.

[2]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EB/OL]. http: / /yz. chsi. com. cn /kyzx /kydt /201108 /20110826 /228763828. html.

[3] 邓涛,孔凡琴. 专业学位教育的问题与改革论争[J].大学教育,2012,(4): 30-34.

第7篇

关键词: 石油工程 专业英语 特点 翻译对策

1959年发现的大庆油田彻底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历史。目前我国石油工业正处于战略转移阶段,在开展油气田对外合作、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发展迅速。随着石油企业业务的日益国际化,石油工程专业英语翻译的作用愈发重要。石油英语作为ESP(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专业性较强,它不同于普通文章的翻译,即精通源语言和目的语,具备一定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就可以胜任。而石油专业英语翻译,除了以上提到的素养外,对译员的石油专业背景和语言能力要求较高。

1.石油专业术语词汇特点和翻译对策

1.1常用缩略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专业领域的交际语言中,存在大量的缩略语。石油工程英语属于科技英语范畴,具有科技英语的共同特征:行文简练、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专业性强[1]。石油工程专业英语包含大量的缩略语,主要有首字母缩略语和截短式缩略语两类。例如,VRU(vapor recovery unit),蒸汽回收装置;FWKO(free water knockout),游离水分离器;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气;EOR(enhanced oil recovery),强化采油;S&W(sediment and water),沉积物和水。正确翻译缩略语的含义需要多接触石油工程专业英语词汇,弄懂字母所代表含义,多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

1.2石油专业英语术语

在石油工程专业英语翻译中,术语的翻译正确与否关乎文章翻译的成败。译文必须确切、清楚,不能含糊其辞。翻译中必须把术语译成石油行业通用的表达习惯,体现其行业特色和专业性。例如,coating yard,覆盖层施工场;associated crude-oil stream,(气井井流的)伴生原油;development well,开发井;liquefied petroleum gas,液化石油气;gathering system,集油(气)系统;residual oil,残余油。翻译过程中必须准确无误地翻译出专业术语,多动脑思考,勤查翻译工具书和英文文献资料,这样才可以准确且地道地翻译专业术语。

1.3多义词的翻译

在专业英语中,多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同样在石油专业英语中,也有一个单词拥有不同的含义,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多义词对准确翻译文章有重要意义。 如crude,既可作为名词,又可作为形容词,但意思不同。crude oil指的是“原油”,而在crude product中,crude指的是“品”。又如,drill一词,在perform drill中是指“展开训练”,而operate drill译为“操作钻机”;gathering可以译成“聚集”、“汇合”,在石油工程里面又译为“集油(气)管网”。只有根据全文主旨才能正确理解词组的意思,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同时平时还要加强石油专业知识储备。

2.句法特点和翻译策略

石油工程专业英语中存在很多长句、被动句、否定结构的句子。为了获得准确的翻译,我们在正确理解原文主旨的基础上,还要掌握正确的翻译策略。

2.1英语长句的译法

为了准确严谨地描述客观事物或是现象,一个句子往往包含多个修饰成分和限定成分[2],所以长句普遍存在于石油工程专业英语中以满足其表达需要。在翻译此类句子时,要弄清英文原句的句法结构,找出整个句子的主旨和各层次所要表达的含义,分析其中几层意思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按照汉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逻辑关系,正确地译出原文的含义,主要方法有顺译法、逆译法和拆译法等。

2.1.1顺译法。

顺译法就是按照原文顺序翻译的方法。下列几种情况均可采用顺译法进行翻译:多个表示连贯动作的动词并列时,英语和汉语往往都按照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词序;当英语中的状语或从句为了强调提至句首时及英语中的介词短语、副词短语、分词短语组成的“介词+动名词”结构置于句首时。

例1:Liquid water almost always accelerates corrosion,and the solid hydrates may pack solidly in gas-gathering systems,resulting in partial or complete blocking of flow lines.

可以看出,例句的结构顺序和汉语表达的结构顺序基本相同,因此采用顺译法。

译文:液态水总是会加速腐蚀,而集气系统内的固态水合物会压实,从而部分或者完全阻塞采气管线。

2.1.2逆译法。

逆译法就是不按照原文的语序进行翻译的方法。汉语在叙述动作时一般是按照动作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而英语在叙述动作时,更多的是使用各种语法手段将动作的先后顺序打乱。在翻译这类句子时,应按照译入语的习惯重新整合动作的顺序。

例2:It is critical to make full use of seismic data in offshore petroleum exploration when well data are relatively scarce.

根据此句结构,按照汉语表达习惯,条件和原因放在前面,而把结果放在后面。因此,根据例句意群之间的关系,when是时间状语,应该先译,此句采用逆译法。

译文:在钻井数量相对少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利用地震信息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服务则至关重要。

2.1.3拆译法。

拆译法是英汉翻译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处理原则是,把原文中较长的句子成分,或者不易安排的句子成分分出来另作处理,一般译为短语或独立结构。就拆译成分的结构而言,分译大体可以分为单词的拆译、短语的拆译和句子的拆译三种情况。

例3:One reason for its infrequent use,except where it is the only practical solution,is that the almost constant use of thrusters to maintain position requires large amounts of fuel,adding significantly to operating costs.

这里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定语从句引导词that和现在分词adding所作的成分。

译文:除必须使用该系统解决实际问题之外,不常用的原因是持续使用推进器保持方位需要大量燃油,这极大地增加了操作成本。

2.2被动句的译法

科技文体较多使用被动句,以迎合其表达的需要。科技论文注重事理和活动的客观叙述(impersonal activity seen objectively),力戒作者的主观臆断,因而常常避免提及施动者[3]。被动句的广泛应用也是石油工程专业英语的重要特点之一。由于两种语言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方式不同,故在英译汉时译文里的语态并不一定完全遵循原文里的语态,要根据情况作适当的选择。在石油工程专业英语中,英语被动句的处理如下:

2.2.1译成汉语主动句时,保持原主语不变。

有时英语被动句中没有出现by引进的施动者,切句中的主语为无生命的名词时,一般译成主动句,英语主语依然是汉语译文的主语。

例4:Flowlines,the first link in transportation chain from producing well to consumer,are used to produce oil from individual wells to a central point in the field for treating and storage.

译文:出油管是从生产井至用户输送链中的第一个环节,用来将各种生产井的原油输送到矿场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和储存。

2.2.2译成汉语的主动句,译文转换成原文主语、宾语的位置。

遇到这类句子,只需要把by后面的宾语译成主语,把原文的主语译成汉语的宾语。

例5:If new fields must be tied in by a new branch line,the capacity can often be introduced by installing additional pump station.

译文:如果新的油田必须用新支线接入系统,就可通过增设泵站提高系统输量。

2.2.3译为汉语的无主句。

当不需要或者不可能说出施动者的时候,汉语可以采用无主句或者主语省略句来保持句子的主动形式。相比之下,英语注重结构整齐,在英语中主语是必不可少的句子成分,当主语不言自明时往往采用被动语态,以便隐藏施动者。而在汉语中,我们可以根据句子意思省略汉语主语。

例6:In order to improve oil and gas recovery and to dispose of salt water often produced with oil,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ipelines.

译文:为提高油气采收率和处理石油伴生盐水,必须注意管道的建设。

2.2.4译成汉语被动语态。

当英语被动句的意思是不愉快,有所遭受,特别是在句中出现施动者,就与汉语被动句的使用范围相吻合。这时可译成汉语的被动句,句中用介词或助词“被”等引进施动者。同时,英语被动句中虽无施动者,如果意思是有所遭受,也可译成被动句。

例7:The supply of oil can be shut off unexpectedly at any time,and in any case,the oil wells will all run dry in thirty years or so at the present rate of use.

译文:石油的供应可能随时会被中断;不管怎样,以目前的这种消费速度,只需30年左右,所有的油井都会枯竭。

2.3石油专业英语中否定结构的译法

英语否定句的种类繁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加上英语和汉语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不同,因此翻译起来不是件容易的事,使用起来也常出错。下面就石油工程英语中的某些否定句,如全部否定、否定转移、部分否定、双重否定、暗含否定的英译汉问题进行论述。

2.3.1完全否定时,直接译成汉语否定句。

所谓全部否定,是指将句子否定对象加以全盘、彻底地否定。构成全部否定的否定词有not,never,neither,nor,none,no,nothing,no one,nowhere等,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直接将英语的全部否定句译成汉语的否定句。

例8:A slow-moving or heavy oil does not slow actual delivery until it enters the last section of the line,provided that sufficient oil is available in tankage at stations downstream from the initial station.

译文:若首站下游各站储罐内有足够油量,密度大、黏度大的油品在到达管道最后管段前,不会降低管道终点的真实流量。

2.3.2否定转移,否定成分转译。

形式上是一般否定而概念上是特指否定[4],把否定词或否定成分从其原来的位置转移到句子的谓语动词前,这就是“否定转移”(Transferred Negation),这类句子往往出现在复合句和简单句中。

例9: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does not seem able to cut its production fast enough to keep pace with all this grim news.

译文: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似乎未能迅速削减产量以应付这些令人沮丧的消息。

注意,在带宾语从句的复合句中,如果主句的谓语动词是think,believe,suppose,fancy,feel,imagine,seem等表示“观点、信念、推测”等动词时,否定谓语从句的not往往转移到主句,成为“形式否定主句,意义否定从句”。

2.3.3部分否定,根据传统方法处理。

英语中all,every(及其派生词),both,以及always,altogether,entirely,wholly都含有“全部”的意义,如果用一般否定词not对它们进行否定,所得的结果不是全部被否定,而是部分否定。这时,not可以放在被否定的词的前面,也可以放在谓语部分里。

例10:Not all of the oil’s ecological impacts are obvious,and the Gulf of Mexico is a very big place.

译文:原油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并不都是显而易见的,况且墨西哥湾是一片广阔的水域。

注意:all和not在一个句子内并不全是表部分否定,要注意固定搭配和上下文,否则翻译起来就容易出错。

2.3.4双重否定,译为汉语的强调句。

双重否定是指一个句子中出现两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际上是肯定,而其语气较强。在翻译时,译为肯定形式或双重否定。

例11:This may be possible for development test and system test environments,but other run-time environments have restrictions that make such practices impractical,if not impossible.

译文:对于开发测试和系统测试环境有可能是这样,但是由于其他运行时环境的限制,使得这些操作即使不是不可能的,就是不切实际的。

2.3.5意义(暗含)否定,译为否定结构。

有些句子里并没有not和no等否定词,但是使用了表达否定意义的动词、名词、形容词、介词、成语介词、习语等表达否定意义,称之为暗含否定。

例12:During formation of oil-gas field (reservoir),remigration of petroleum,or multiple petroleum system,is seldom found.

译文:在油气田(藏)形成过程中,罕见油气再次运移现象,即罕见复式石油系统。

如句中并没有not,no等明显的否定词,但是seldom却表达了否定的意义,翻译的时候需要处理成否定的表达方式。动词、副词、形容词、连词中都有一些词汇可以表达否定含义。比如bare,fail,decline,refusal等。

3.结语

为胜任石油专业英语翻译工作,现实经验要求译者必须(1)深谙汉语语言表达特点和英语语言表达特点;(2)加强其石油科技类课程的学习对今后翻译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5];(3)大量的石油翻译实践,制作石油英汉翻译术语库。在石油工程专业学习和翻译中,存在大量的行业术语,长句,难句,这为译者丰富相关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比较以下译文:

These losses are the result of vaporizing appreciable quantities of liquid propane and butane with dissolved methane and ethane,which are liberated when the pressure on the liquid is reduced from the low-temperature separator to storage pressure[6].

译文一:这些损失是由于溶解甲烷和乙烷从液体中放出,同时伴随有很多的液态丙烷和丁烷,并在液体上的压力从低温分离器的压力降低至储存压力造成的。

译文二:作用于液体上的压力从低温分离器的压力降至储存压力时,随着溶解甲烷和乙烷从液体中释放,伴随有大量液态丙烷和丁烷的蒸发,这就是造成损失的原因。

可以看出,译文一按照原文的顺序直接翻译,忽视了汉语的表达特点,而且没有把句中石油行业中常见的原理表达清楚,逻辑混乱。译文二则正确地理解了原文,符合石油英语的表达特点和翻译要求。在石油英语翻译中,译者需要对原文有正确了解,需要熟知石油行业相关的正确表达,否则就不能完成石油英语翻译任务。

参考文献:

[1]谭燕萍,刘幸龙.石油英语文献的特点及其翻译.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25卷第12期,2010,12:90-91.

[2]崔伟慧,崔伟丽.科技英语特点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石油英语为例.青年文学家,2010(15):160-161.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0.

[4]项志强.英语否定句之否定转移.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00.

第8篇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第一使命,人才培养的质量则是评价一所高等院校办学水平最重要的依据[1]。因此努力提高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既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家长和广大纳税人对学校的基本要求。

广义地说,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包含了对校内教师的培养和对接受教育的学生、参加研修人员的培养。然而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项基本使命,受人们普遍关注的还是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也就是高等院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什么样的毕业生。

当一所院校明确了自己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其人才培养也就有了确定的规格和目标,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就是特定的,如通过专业认证、获取从业资格、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等等。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建设以工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教学型本科大学。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电、电气信息类专业为主体,理工、经管、文法、师范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素质过硬、面向广东特别是粤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华南地区石化产业的应用型人才。我们认为,高校有不同类别和层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是相对其服务对象的,只有人才市场才有最终的发言权。我们认为,就整体而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从管理学角度来说,体制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及其相应关系的制度[2]。简单地说体制就是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或手段。人才培养体制指涉及人才培养的机构和人事设置、决策程序和机制,包括各涉及人才培养权力机构之间职权划分和相互关系以及权力运行的形式和机制。有专家[3]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根本原因不是基础教育落后导致的生源不好、不是经费不足导致的学校运转困难、更不是广大教师荒于治学导致的培养效果不佳,而是我们不合时宜的人才培养体制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下称“纲要”)第十一章专门论述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其内容涉及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关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纲要”提出了树立五个观念,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全面发展”凸显了国家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人人成才”体现国家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说精英教育唱独角戏的时代已经过去;“多样化人才”则显示出要尊重个性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育人才;“终身学习”能为个人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也就意味着学校首先应教给学生学习之道;“系统培养”既要求各级教育有良好的衔接,也要求学校、家庭、企业以致整个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相互支持和相互协调。

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理解为人才培养的示范性样式。其设计既要遵循关于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和教育理念,也要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其设计目标就是为了实现符合时代特征和要求的人才培养观念[4]。我国的大多数高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前期,实施的都是以行业需求为目标的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当时的经济体制是比较适宜的,它为经历“”十年的各行各业及时补充了专业对口的人才;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尤其是部门不再自办高等教育、学生毕业后需自谋职业,这种目标单一的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尤其是学生的需要,因此各高校纷纷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也就是由苏式教育转向美式教育。九十年代后期至今,无论是老牌院校还是新办院校,也无论是综合性院校还是单科性院校,各专业均以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来组织教学、培养人才。这样的模式对于以培养学者、科学家和工程专家为目标的顶级院校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他们培养本科生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的学位教育准备苗子,自然需要宽厚而扎实的理论基础;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院校来说,这样的培养模式,不利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其毕业生的适用性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质疑。

正因为如此,各国教育界几乎同时提出了改革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美国工程教育界提出了要“回归工程”,并和瑞典学者共同研究和发起了由“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首个字母构成的“CDIO”工程教育新模式[5],该模式强调的是一体化,即把学生要培养的这些能力和要提升的素质贯穿于四年学习的各个方面,所提出的12条标准构成了完整的教育和培养工程人才的一种理念。在汕头大学的推动下,国内有几十所院校加入到了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当中。由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发起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我国高教界和工程界针对我国工程教育大而不强、培养与使用脱节、模式严重趋同所提出的一种创新性的工程教育模式[6]。该模式特别强调人才培养的企业深度参与,强调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从其11条标准来看,该模式客观反映了社会对工程人才在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是对“回归工程”的具体回应。与此相类似,师范教育、医学教育、法律教育等领域也正在积极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具体到院校,也会各有千秋,不会是千校一面。这种注重实践、强调培养过程一体化的模式对于以知识的逻辑性为主线、各培养环节相对分离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尖锐的挑战。,它首先要求高校教师有良好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也要求用人单位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规划和实施过程。这就触及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体制、政府的教育和人事政策,对企业也提出了人才培养方面的社会责任。很明显,这是一件具有相当难度的事情。正因如此,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答中央电视台记者问[7]时指出“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凡是阻碍人才培养的,我们都应当改革,所以这次的位置排序是先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说起”。可以说,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先决条件。

二、 科学制定、严格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依据和标准,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关键[8]。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为国家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做出了很大贡献;每年使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走出乡镇、进入高校获取知识和技能,为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这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国家走向稳定的途径。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通过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实践。综观这些年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可以发现,其课程的罗列严格遵循知识体系的逻辑性、注重的是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一些公共课与中学内容重复严重,实用性强的语言课占用大量课内学时却效果不佳。这些导致课内学时膨胀、讲授者缺乏激情、学生没有兴趣,与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渐行渐远。

与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需要明确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同学校之间,即使是同一专业,除了教育部建议的几门主干课程,选修课和实践环节应该是各有千秋的,因为各个学校具体的服务对象不同。以国内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为例,石油大学以油气田和战略性储备基地为服务对象、注重培养较高层次的规划、设计人才,武汉理工大学注重培养水上储运销人才,浙江海洋学院注重培养化学危险品储运人才、部队院校注重培养军用油料储运人才、我校注重培养石油化工及其下游产品和城市燃气的储运销人才,等等。正因为如此,各校油气储运专业有自己的就业市场,招生就业两旺。而某些专业则千校一面,同质化严重,其毕业生就业前景渺茫,反过来又影响到校内办学质量。因此,明确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服务领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因素。

其次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是否真正体现了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这反映在方案的知识布点和技能环节,具体说就是课程设置及其学分(课时)安排。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层次定位的地方院校来说,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对知识的要求应该严格控制在基本合用为准,同时加强实践环节。总之,师生不能成天固定在课堂里,应该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由探索、自我实践的时间和条件,即学而时习之。学生掌握了摄取知识提高技能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其建立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终身学习的观念。

再次是人才培养方案能否不折不扣的实施。由于课内学时减少,这就要求在方案实施别关注课程之间及课程内部内容的衔接和优化。同时实践环节的加强既需要创造相应的条件,也要求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实践经验和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学位高、研究能力强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企业工作磨砺。

三、 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监控

对培养过程进行监控是人才培养方案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之一。这种监控有来自上级部门的检查和评估、更多的来自校内各级督导及各院系、教研室在教务处指导、协调下的自查和互查,还有来自学生的评价等。当前,各方面对高校和教师个人的评价更多的依赖可量化的论文、专利、科研项目及经费,而难以量化的教学工作常被视为软指标。常听人说“教学是教师的基本功,科研才能体现水平”。实际上这是对教学及人才培养的误解,也是导致教师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教学和育人方面的重要原因。而加强对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的监控,是从制度上来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也是高校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重点制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和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反馈评价结果,不断改进监控体系。二是通过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同行及领导干部评教等方法监督教师授课质量、学生学习情况、教学进度、教学管理及后勤保障等,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在明确合作企业兼职导师的身份和待遇后,按照学校的规定,对兼职导师进行定期考核,通过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工作,听取各方面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

四、 加强教学软硬件条件的建设

前十年的扩招,使各高校的教学资源空前紧张。尤其对扩招主力军-地方院校来说,师生比、生均校园面积、生均教学场地、生均仪器设备、生均图书资料、生均生活设施等指标连续下降,有的甚至达不到相关部门设立的基本标准。以致出现新生到了学校、宿舍楼却还不能投入使用的情况。这既反映了教学经费投入的不足,也是促使各方面把办学质量提到一个新高度的重要原因。

经过这些年学位教育的发展、以及大量海外人才的回流,高校教师队伍的学位构成明显好转了。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也明显出现了,那就是许多教师一路读书过来,学位虽高,却由于缺乏一线经历,实践能力并不强。这样的教师队伍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因如此,“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特别关注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工程以外的其它学科也是这样:只有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才能带出专业技能好的学生。因此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应该由注重学位转向学位和实践经验并重。

经验表明,教学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引入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各种仿真系统、共享平台的建设,对于改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减轻教师课程负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各级教学管理部门重视对各种共享平台和示范中心建设的投入,是有利于学校和师生的举措,值得学校好好珍惜和把握。这些平台、特别是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条件。目前,各院校正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中心等的建设改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通过和企业合作建立各种实训或培训中心以强化校外实习实训环节。

二十一世纪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世纪,这是教育界的共识。如果高校在人才培养体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条件建设等几个方面切实采取措施,并得到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协助,相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目标就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申伟, 李颖楠. 论高校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32(3):89-91

[2]体制.baike.省略/view/79359.htm

[3]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1-17

[4]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tj.省略 /campus/2010-10/26 /content_21234408.htm

[5]CDIO. baike.省略/view/2402813.htm

[6]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中国高等教育,2010. 17:30-32

第9篇

关键字:焊接应力;焊接变形;处理

Abstract: pipeline welding deformation is due to the use of the pipeline welding, the welding stress change caused the pipeline welding contraction caused, but the welding stress is unavoidable, so we can welding deformation occurred in the oil pipeline, the process control and adjustment to it, thus good processing welding deformation problem of oil pipeline.

Keywords: welding stress; welding deformation;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TG4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控制焊接应力的措施

(一)合理焊接

合理的焊接次序应该尽量使焊缝能比较自由的收缩,针对收缩比较大,残余应力比较大的焊缝进行合理的焊接。

(二)焊接预热法

焊接管道是否需要预热,需要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从管道的厚度上考虑。管道所需要的钢板越厚其散热快、冷却越快,因此要采用焊接预热来减慢冷却速度。第二根据材料的成分上考虑,一般来说,钢材含有的合金元素越多越容易形成淬硬组织,对于淬硬组织的形成,会增加钢材的硬度导致散热加快,因此需要加入预热的工序。相反如果是一些钢材中含有的合金成分少,则不需要进行预热。第三,从钢材的结构刚度上考虑。因为结构的刚度越大,焊缝收缩所受到的制约也越大,应力就越严重,所以需要通过预热来降低焊接应力。有效防止焊接变形。

(三)同步收缩法

由于冷金属的牵制效果,会在焊缝收缩的时候形成焊接拉力,换言之,就是焊缝周围冷金属热胀冷缩的缘故,不允许焊缝收缩而形成较大的应力。同步收缩法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免除或者部分免除这种应力效果,同步收缩法是指在焊缝的两侧同时加热焊接,同时冷却,从而让焊缝两侧达到同时收缩的效果,使能允许它或者部分允许它收缩,可以免除或者部分免除残余应力。

二、消除焊接应力的方法

消除焊接应力的方法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热处理法,热处理法是指管道在进行焊接完成时,从管道钢材的各方面因素考虑而进行退炎处理,是为了消除焊接应力的处理方式,一般针对不同情况采用整体和局部的退炎处理。第二种是振动法,振动法是为了更好消除焊接应力,采用工具对铸件和焊件使用一定频率的振动效果,能使残余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尽可能达到最低程度的焊接应力存在。第三种机械法,机械法就是通过使用机械设备对焊接应力的降低。

三、控制焊接变形的措施

控制焊接变形是指通过采取相应合理的措施,使管道的焊接变形控制在允差范围之内。其相关的措施有:一、刚性固定法,刚性大的结构材料,在焊后变形一般都较小,因此能有效控制焊接变形。二、反变形法,反变形法是焊前将结构或部件装配成具有与焊接变形相反方向的预变形,预变形的程度应该能够抵消焊后形成的变形。三、自重法,自重法就是利用本身的自重来预防焊接变形,其意义是材料的重量与厚度都可以防止焊接变形。四、控制焊接线能量法,焊接线能量对焊接变形与应力都有直接的关系。决定焊接能量(J=0.24*U*L*η/V0)的因素有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等方面,但对于手工焊而言主要是焊接电流。五、间断焊接法,这种方法是指一旦材料冷却就进行焊接,焊接后再冷却的循环焊接法,进行焊接的同时不需要专用设备和工装夹具,属于简单易行的一种方法。六、锤击焊缝法,锤击法常用于消除焊接应力,但在减少应力的同时也会减少焊接变形,因锤击焊缝将使焊缝得到适当的延伸从而补偿了焊缝的缩短。

四、矫正焊接变形的方法

矫正焊接变形的目的是为了矫正超出允许范围的焊接变形,是在通过矫正的方法形成新的塑性变形,从而来消除已经产生的焊接变形。矫正变形的方法包括 种:第一种,机械矫正,机械矫正就是通过施加外力的方法达到塑造出新的塑性变形,其矫正的工具可利用手工锤或矫正机,其为机械矫正;第二种,火焰矫正,火焰矫正就是局部加热需要矫正的地方,造成塑性变形达到矫正的目的,其方法简单试用,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有作业人员相当丰富的经验为前提;火焰矫正的加热形状包含三种,现状加热、点状加热和三角形加热;其中对于三角形底边的钢材,由于其加热面积和收缩量都比较大,所以在三角形加热的过程中,可以用两个或多个烧嘴进行同时加热,从而达到矫正的效果;火焰加热的运用也针对于一些普通低碳钢的材料,因其方式对低碳钢的力学性能也没什么不良影响,因此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对其采用比较广泛。第三种,加热极冷,在火焰加热矫正变形的同时,很多建筑单位也会利用加热的同时采用用水急冷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国外转向架生产企业(日本川崎重工)已有应用;但是加热急冷的方式对于计较重要的构建或硬性比较大的钢材相对有影响,因此我们一般使用加热急冷的方式运用到一些低碳钢钢材中,其相对无不良影响;第四种,机械和火焰加热方式,采用机械和火焰的综合运用方式,是目前转向架焊接生产中较为常见的形式,其方式的运用是在加热的过程中施加歪了,从而达到更好的矫正效果,在转向架横梁组成的矫正中,利用机械和火焰综合加热的方式,相比于机械矫正、加热矫正的单独运用效果更为明显适用。

五、结论

对于输油管道的焊接变形问题,我们应在消除其焊接应力的基础上,才能有效防止管道的焊接变形,采用多种不同的科学和理的手段,针对不同的管道构件情况运用不同适合于其的手段,扬长避短,保证管道在石油运输上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程孝福.大直径平焊法兰的焊接变形与控制[J].化工设备与管道,2010,47(4)

[2]刘革生.泵站管道施工中焊接变形的处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2,31(7)

[3]王永全,胡春伟.油罐底板检修及其焊接变形的防治措施[J].油气储运,2006,25(8)

第10篇

论文摘要:分析《工程热力学》的教学实践中采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探讨多媒体教学内容的选择、课件的制作、多媒体放映以及多谋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课堂教学应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工程热力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油气储运工程、化工机械过程与装备和石油加工等专业的选修课。它是一门从工程实际出发来论述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规律及其应用的基础性课程。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公式图表繁多、热力过程变化复杂以及热力循环的表示和分析困难。

多媒体技术是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工程热力学教学提供了多样化、多视角、立体化的教学信息空间。在工程热力学的课堂教学中,合理、适当的采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而且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良好吼

一、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工程热力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应用部分涉及许多图片、图形,内容围绕工作原理图、系统循环图展开,传统的板书教学需占大量的课堂时间手工绘制,效果不太理想,如果利用计算机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集光、形、色于一体,形象直观、内容生动,可以使视觉和听觉同时发挥作用,增加课堂授课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开发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一)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节约板书时间,有效地拓宽教学空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更多信息量,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而部分教材内容不可能及时更新,在课件制作中可补充大量最新技术资料,不仅解决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问题,而且可引荐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完善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内容和难以观察到的微观热现象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形式生动的表现出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能动性。另外多媒体可通过字体的缩放、颜色的变化或明暗交替以及动态出现等方式来强调重点,使学生印象深刻,更容易记住这些知识点。

(三)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工程热力学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和过程,如孤立系统、平衡状态、压缩过程、水蒸汽定压发生过程等。仅通过书本上的概念和简单的插图来讲述或通过学生的想象来理解、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困难的,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就能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多媒体课件支持FLASH动画}WMV,AVI视频等播放插件。如在讲解内燃机结构和原理时,采用FLASH制作简单的动画来演示汽车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学生在动画中能非常直观地看到内燃机的吸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再配合P-V图画出热力过程,看起来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对过程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分析不同的压缩过程所需功耗的不同。同时结合一些有趣的思考题。如:为何给球打气时用湿布裹住气筒外壁能节省体力?汽车油门是控制油量还是空气量?这样既能有效巩固压缩机省功原理,又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教学内容的选择

国内各类院校能源动力类专业基本都开设了工程热力学课程,但可供课程使用的优良教材数量有限,且教材更新较慢,特别是工程背景和应用方面的知识较为匾乏。为此,首先应根据各高校学科专业特色,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为多媒体课件制作提供最基本的知识体系保障。其次各专业知识是相通的,但侧重点不一样,应补充介绍同一概念在不同工程运用背景下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基本概念做到融会贯通。比如,热力学能是工质的内部储存能,是温度和比容的函数。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中,认为液体流动中温度和比容为常数,所以热力学能不变,研究中可以忽略。而工程热力学研究中,热力学能是重要的状态参数,不能忽略其变化。最后要结合专业特色,拓展工程实践知识,开展相关工程应用专题讲座,避免计算时出现手提吹风机功率在60KW以上,甚至达363KW,而汽轮机喷管出口速度只有十几米每秒的低级常识性错误。

三、多媒体课件制作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电子教案存在直观、形象、生动、图形图像功能强大、易于展示最新科研成果、教学信息量大、学生易于复习等优点,但同时存在单幅信息量少、幅间信息不连贯、前后呼应不够、学生思维不易跟上等问题。在制作时应该扬长避短处理好以下几点问题。

(一)多媒体模板的制作。多媒体课件需合理照顾章节间的关系,但每张幻灯片的空间有限,难以有效发挥“标题”和“正文”的相互呼应。合理制作多媒体模板,是增加课件内容逻辑性和关联性的重要保证。为此,应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制作本章节教学内容的主题目录,教学时采用超链接的方式打开。其次建议每张幻灯片分成三个区域:标题区、正文区和脚注区,并用横线严格区分,做成统一的模板。在标题区右上角,角注本章标题,而在标题区中央插人本节标题。正文第一行插入本节幻灯片主要内容标题,与正文呼应,使信息尽量连贯。脚注区可插人授课日期,页码等辅助信息,保证每页幻灯片的完整性。最后,应制作复习提纲,与首页主题目录提纲和正文重点内容呼应。

(二)文字内容的确定。工程热力学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是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需要通过大量的文字来进行表述,因而课件上的文字内容不可避免要占有较大篇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切忌将大量教材内容原文照搬到课件上,授课时照本宣科。文字内容的确定必须经过反复推敲、归纳和总结,将核心内容提炼出来,完整的表述则通过授课或与同学之间的讨论来完善。古人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幻灯片制作也是一样,一定要精益求精。建议每张幻灯片不超过四段文字,每段文字不超过两行。在需要特别强调的地方如前提条件和重要结论要点,用特殊强化处理标注,如PPT自带的红色五角星符号。当然对于课程中一些经典的概念和原理如孤立系统嫡增原理等建议给出原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炼或用自己的言语表述,以加强对概念或原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图像的选择与处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是图片功能强大,需要充分发挥。应选择既反映工程实际又具有较高清晰度和对比度的优良图片,这样才不会出现投影放大后的图像失真的问题,这一点需严格遵循宁缺勿滥的原则。对于原理性图,如果直接采用软件从书本上复制粘贴由于涉及图像格式转化会导致图像像素丢失,图像失真,建议利用PPT自带的画图工具绘制,这样既可以对图像中各类曲线实现不同颜色、线条标记,又可以在播放时实现分层逐级播放。另外结合PPT动画播放功能里的“擦除”效果,可实现曲线的动态绘制过程,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热力过程曲线。比如,理想气体几种基本热力过程在P-V图上同时出现时曲线烦乱,各区间物理意义复杂易混淆。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多媒体课件的放映。在课件放映时,文字的出现应设为逐行或逐字播放,让学生有时间记笔记和思考,不宜像放电影一样整屏播出,此时内容繁多,眉毛连着胡子,学生分不清主次,很容易走神,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

作者的体会是应根据讲解的思路和过程,逐级播放。特别是涉及公式推导时,应模拟黑板推导的过程,逐步或分块出现。当然,这也会造成教师频繁使用电脑,影响教师讲解和学生思考的连贯性。建议使用多功能激光笔,实现远程控制幻灯片播放。这样教师一方面不用局限于讲台上,活动空间得到大大解放,另一方面也可以到讲台下加强与学生的近距离互动讨论,有效维护课堂记录。

四、多媒体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效果优良的多媒体教学也存在学生视觉疲劳问题,这与黑板教学相比是一个固有缺陷。据赣南医学院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在课堂上被多媒体教学光照时间太长,学生连续2个课时接受多媒体教学,约22%产生轻度视觉疲劳,连续4个课时,轻度视觉疲劳则高达61%。可见,培养一支高素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队伍,是消除学生视觉疲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积极参加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学习班,学习适用于大学生最佳课件制作视觉效果的理论与方法,制定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视觉审美的基本要素、基本规范和基本参数。

同时多媒体授课时光线较暗,如果课堂授课时教师只是点点鼠标,学生瞪大双眼看,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学生容易昏昏欲睡。因此教师不能只站在讲台前一字不差地朗读讲课,应当随时观察学生听课的精神状态,适当地走到屏幕前指点内容,或者丰富教师自身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利用提问、现场讨论等互动交流以活跃课堂气氛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此外,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要合理的利用板书。声像俱佳的课件相比于传统的板书,虽然能够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但稍纵即逝的课件来得快,去得也快,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式和图表,要结合板书推导和绘制。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第11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学迅猛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使得商务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单位之间合作的趋势日益加强,对项目采购各环节进行总体规划、重组、协调、控制和优化,以提高整体的效益成为必要。在电子商务出现之前,企业的采购采用的是纸质文件传输,这样势必造成采购流程时间的拉长和对采购流程监控不及时的问题存在,而这些问题随着工程项目越来越紧迫进度的要求,以及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将不可避免的影响项目的进展的速度,本论文探讨的就是将现代化的订单跟踪系统运用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流程中去,提高采购流程效率,解决实时催交,加强质量监管等问题。

为了提高项目工程建设的效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这一最新科技的投人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满足项目工程建设对建立高效供应链的迫切需求。发展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以物流信息技术为先导,对项目工程建设企业的物流信息进行采集跟踪,融合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质量监控等各个环节,通过实现物流技术装备的现代化、物流通道结点网络化,借助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满足工程项目针对制定采购计划、调整进度、仓储运输以及对供应商生产制造的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信息管理需求,形成信息高度集中的物流信息平台。

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概述

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是指工程项目建设中各企业、部门利用网络技术及时获取有关采购订单状态的信息(如采购包种品种、数量、生产进度情况、在途情况、交货期间、发货地和到达地、接收人、送货责任车辆和人员等),提高项目工程建设效率的信息系统。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以采购单为源头,对从供应商确认订单、生产进度、质量控制、发货、到货、检验、入库等采购订单流转的各个环节进行准确的跟踪,实现全过程管理。通过流程配置,可进行多种采购流程选择,如订单直接入库,或经过到货质检环节后检验入库等,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实现对采购进度计划状态、订单在途状态、到货待检状态等的监控和管理。

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的“可追溯性”

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的突破创新在于为工程项目建设中整个供应链的各企业、部门供了原材料信息的“可追溯性”。什么是“可追溯性”呢?通俗的说,可追溯性就是一个过程的可追查的范围和程度。生产实施细则中规定:“主要物料的采购资料应能够进行追溯,应当按照采购控制文件的要求保存供方的资质证明、采购合同或加工技术协议、采购发票、供方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批进货检验(验收)报告或试样生产及检验报告。”这里的可追溯主要是指采购物资的来源去向及物资来源的合法性。

具体说来就是生产企业在下单生产时、完工时、物流企业在物流中心重新集装运输时、在向最终用户配送和交货时,收货人在接收货物时,通过系统将货物的订单号、发货时间、预计到货时间、运输方式、在途信息、车辆和司机信息、以及到货后各户的验收货物的信息进行汇总并传至服务器中,这样所有工程项目中需要的货物的信息都集中在服务器里,方便了对项目工程的统一管理和各部门、单位了解货物的状况并及时收取货物并反馈验收情况。

下面给出一个具体的案例模型。某生产企业专门生产原料Z,供应给多个加工企业。加工企业1生产的产品经过物流配送中心运给工程项目中的A部门,再由A分配给工程项目中的各小组。假如小组C的员工发现其产品有问题,并到A部门处反应情况,A部门根据该产品在系统中的的物流信息,可以追溯到是哪个物流中心配送的,如是物流中心2。由此可追溯到该产品是加工企业1的第M批产品。若该批产品的加工过程没有问题,便可进一步追溯其所用的原料。若是原料Z有问题,就可查出系生产企业的批号2产品。这样可以追溯到是其供应商W所提供的原料X有间题。最后经过鉴定,确实无误。那么加工企业1就要负责将其第M批的产品全部收回处理,该批产品可能已经从物流中心1和2运给了A部门和B部门。这就是建立在可追溯性基础上的放心的质量供应链。

建立这种质量供应链的前提是供应部门和企业必须采购那些能够确认批号的原、辅料,制造部门必须详细记录其每批产品的制造条件,包括使用原、辅料的批号,并严格实行本公司产品的批号管理。物流部门和企业必须记录从加工厂发货直到收货人含以此为原料的其他加工厂收货为止的整个过程的产品信息。这样,才能保证产品制造、流通过程的可追溯性。

另一个前提是各部门、单位之间的信息连接和必要转换。在公司建立内部管理的同时,做好与供应商和产品发货地的信息连接,商定数据交换格式和数据连接协议。无论是商还是生产企业,都应当在其发货通知单(ASN)中,将有关产品的批号等信息在事前传给收货单位并录入系统。对于供应商而言,即使同一品名,只要批号不同,就要作为不同产品分别处理。在流通的各个阶段,在不同的流通企业之间,也要做同样的考虑。

通过以上模型案例,可以看出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提高了对物流信息的利用,其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当信息需求者需要对物资采购的状态进行查询时,只要输入采购包的编码,马上就可以知道有关采购状态的信息。查询作业简便迅速,信息及时准确。

第二,通过系统信息可以确认是否货物将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进度生产、运输,能即时发现没有在按计划执行情况,便于马上查明原因并及时协调,从而提高采购包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三,作为实时监控手段,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第四,通过系统所得到的信息丰富了供应链的信息分享源,有关货物运送状态信息的分享有利于库房及施工单位做好接货以及后续工作的准备,并且能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

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的目标

构建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目的是统一工程项目建设中各企业的物流信息,方便各部门单位的查询和反馈信息,增强管理的准确度,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及低成本地运行,在保障生产现在或将来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有效合理地配备资源,使工程项目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条件下,贯彻决策层的意图,满足管理层的需求,方便操作层的使用。

具体目标是:

――建立合理、高效、科学的业务流程,实现业务流程中的订单信息的良好管理、及时的反馈采购包采购情况、生产状态信息及质量信息,方便各部门及时查询货物并反馈信息。

――实现工程项目建设中各种信息的单一口径录入、集中存储、统一管理,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实现各业务环节的有效协同工作,实现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

――系统的应用、先进管理思想的引入。为普遍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实现跳跃式发展创造条件。

总之,通过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的投入使用,使管理运作更高效,衔接更紧密,减少人为的弹性因素,从而起到辅助的控制和提示作用,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运作效率。

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的优势

整体性。系统以业务流程为系统设计依据,突破业主各部门与各参与项目单位之间的界限,形成完整的业务流。

先进性。为了使本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并帮助提升管理能力,系统在选型上采用当前普遍流行的网络结构、数据库系统和软件开发工具;在软件开发上采用业界先进、成熟的软件开发技术,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实用性。系统要实用,项目的各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也从不同角度强调系统的使用性。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系统将以项目建设的运作方式做为系统实际为依据,以满足各部门的具体业务需求。

安全性。系统的安全性对于保障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以及保护公司机密尤为重要。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在技术方面从网络构造、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应用软件系统等各方面提供安全性保障。在应用系统中,提供严格的业务操作权限管理机制,对于每一个授权的使用者,其可以看到并可以操作的仅仅实其业务权限范围内的业务功能模块。

可扩充性。随着项目的进展或外部环境的改变,项目的业务运作方式和内容可能会发生变化,对信息系统产生一些新的需求。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提供有效的业务扩充开发接口和其他应用系统集成接口,使企业可以通过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采用的开发工具或者自己比较熟悉和擅长的其他开发工具方便地实现自我完善系统应用,以满足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的投资。

标准化原则。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软件设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软件工程的标准,保证系统质量,提供完整、准确、详细的开发文档;应用设计符合国际、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范。

易操作原则。订单执行跟踪与产品质量监控系统设计界面友好、性能可靠,统一使用Windows中文会话方式且尽量使用代码,减少汉字输入。

订单追踪系统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能像一条纽带把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各部门都串联起来,真正的以“物”为核心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为各个部门开展信息交流与共享提供了平台,增强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协同。随着不断的时间和探索,订单追踪系统一定能发挥出更达的效应和价值,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也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东北高含硫项目部物资采购部)

[1]Ronald H.Ballou.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